民主政治建设管理

2024-07-12

民主政治建设管理(共12篇)

民主政治建设管理 篇1

1.引言

近代以来, 民主成为一种世界潮流, 是社会政治进步的必然趋势[1]。民主既是一种基本政治制度, 也是一种实际的操作程序, 还是一种崇高的政治价值、政治信仰和政治追求[2]。高等学校是知识分子的集中地, 教职工的文化水平高, 加强高校的民主政治建设, 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然而高校民主政治的真正确立和有效动作, 有赖于与之相适应的民主意识等政治文化心理基础的建立和形成。因此, 要提高高校民主政治建设水平, 必须培养和强化教职工的民主意识。

2.高校民主政治建设中的民主意识现状

政治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与个体民主意识的强弱紧密相联。民主意识是人们在社会、政治上的一种自我意识, 包括对自身民主权利、义务的认识, 以及对社会政治生活中自我价值、自我人格的评判, 并由此产生的政治情感和民主心理及民主思想体系[2]。高校教职工民主意识的强弱, 不仅关系到个人权利, 而且还涉及到广大教职工参与政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是提高高校民主政治建设水平的关键。从目前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 高校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很不平衡, 总的来说, 目前高校民主政治建设中的民主意识现状突出表现如下三方面:

2.1 民主政治情感不浓。

由于受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影响, 广大教职工认为从事政治活动不是自己分内之事, 对自己合理的需求缺乏正确的认识, 因而难以形成政治参与的动机, 造成低政治参与率。此外, 广大教职工缺乏对本身权利的正确认识, 普遍把政治参与作为一种行为而不是权利, 表现为对政治权威的无条件服从和对政治权威号召无条件响应, 从而造成政治参与的低效性。

2.2 民主意识不强。

高校的教职工在教育水平总体上是很高的, 学历基本是在硕士以上, 所以不存在民主意识培养的基本文化障碍, 但是教职工的民主精神教育还不够, 还不能理性地、成熟地适应高校民主政治建设需要的民主意识, 缺乏对民主美德的敬仰和信奉。由于法制的保障和宣传不够, 广大教职工很少利用民主政治制度赋予的民主权利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2.3 民主意识缺乏民主思想和民主理论的正确指导。

很多教职工的民主意识都表现为一种朦朦胧胧的行动法则, 缺少理性意识的指导。教职工对民主权利的理解诸如权利观念、尊重私权观念等还有待升华, 更不用说合理利用了。只有当自发性上升为自觉的、系统的理论总结时, 民主意识才会得到民主思想和民主理论的正确指导。

从以上分析得知, 目前的高校教职工民主意识现状仍不容乐观, 因此, 从意识的角度审视高校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民主意识培养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广大教职工只有意识到自己的主体性, 意识到作为个体应有的权利与应承担的义务, 才会产生能动的参与意识, 并外化为政治参与活动。

3.强化高校民主政治建设中民主意识的几点建议

民主意识极大地影响着教职工在高校民主政治建设中参与或不参与、参与方式和参与的广度、深度等, 显示了强大的作用。它不但决定着高校民主政治制度的构建, 还制约着高校民主制度、民主设施的程度和发展方向。作为民主政治的精神内核, 民主意识能大大促进高校民主政治稳定发展。强化教职工的民主意识是提高高校民主政治建设水平的关键。

3.1教育宣传方面

高校教职工的高学历群体特性为培养民主意识具备了基本的文化素质, 虽然不存在文化障碍, 但教职工的民主精神教育还不够, 还不能理性地、成熟地适应高校民主政治建设需要的民主意识, 因此要重点确立教职工对民主美德的敬仰和信奉。首先在教育内容上要实现广大教职工在民主价值观方面达成共识。任何政治行为都是在某种心理动机的驱使下进行的, 现代民主政治的实现是以其对民主政治的认同为前提和心理基础的。因此要不断灌输广大教职工追求民主、实现民主和维护民主的价值理念, 包括树立个体民主自由平等理念、政治权利的民主自由平等理念和对民主程序性操作问题的认可理念。其次要实现教育形式的多样化, 如在传统的灌输的方法基础上, 还要注意运用寓教育于教职工喜欢的各种载体之中的方法, 使教职工在耳濡目染中达到教育宣传的目的;此外还要确立榜样和典型, 通过树立典型性案例和典型性人物, 很好、及时地总结并运用中外实践中成功的经验, 并结合实际, 反映时代精神、时代特点和时代旋律, 达到宣传教育的作用。最后, 要实现教育宣传途径、手段的更新, 利用多样化的途径如借助新兴的网络和媒体等手段, 扩大教育宣传途径和手段。

3.2法规和制度方面

法规和制度从具体操作上保障教职工拥有的民主权利, 实施民主参与, 制裁侵犯教职工民主权利的行为, 指导、维护和巩固教职工的民主意识。强化教职工民主意识, 必然要求以法制的形式保留民主发展的成果, 才能真正保障教职工民主权利的发挥, 从而使教职工形成巩固、一贯的民主意识。然而, 民主的实现不仅需要实体法的确定, 更需要程序法的保障。要注意以民主程序上的完善来补充加强民主实体的发展, 如将教职工的民主参与教代会、工会、党的代表大会、听证会、校务公开等程序性参与纳入法治的轨道, 用民主实体法和程序法两条途径共同保障教职工参与的自由。因此, 通过民主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制定和建设对教职工民主意识的保护和引导, 能培养和强化教职工理性、成熟的民主意识。

3.3民主实践方面

民主意识的强弱和普及程度与民主实践水平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2]。高校教职工民主实践渠道有教代会、工会、党的代表大会、听证会、校务公开和其他创新渠道, 如党外人士双月座谈会、校领导接待日、校长信箱、校务委员会、电视新闻发布会等[4]。要积极利用这些渠道并加以引导, 教职工通过这些民主实践渠道实现和反映自己的利益, 在政治参与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使高校民主政治建设得到均衡发展。因此, 高校要注重民主实践效果, 重点抓紧抓好教代会、工会、党的代表大会、听证会、校务公开等工作, 活跃民主气氛, 不断强化民主意识, 实现教职工从号召、动员逐渐向自觉、制度性参与等方向过渡。

4.结语

高校民主政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强化广大教职工的民主意识也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工作。我们要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 一方面使民主政治的制度架构或动作机制能保证民主政治有效动作, 另一方面对于民主政治要达成共识, 使广大教职工的民主意识在更大范围内苏醒并不断得到强化, 高校民主政治建设必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广智.培养民主意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前沿, 2006, (10) :166-169.

[2]吴家庆.民主意识——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助推器[J].湘潭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 2 (1) :72-76.

[3]孙丽, 王伟.完善教职工民主参与机制探索高校民主政治建设新形式[J].工会理论研究, 2008, (2) :40-41.

[4]卢坤国, 齐梅杰.谈新时期高校的民主政治建设[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1, 23 (5) :25-26.

民主政治建设管理 篇2

(一)新时期如何加强党的建设

明确一个新要求、做到两个坚持、树立三种形象、增强四种能力、加强五大建设。

一、1个新要求: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十八大报告突出地强调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过程和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党的建设中,就应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的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的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从而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二、2个坚持: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要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通过改革推进党的建设的四大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和方法创新。通过改革创新,将不断增加我们党的生机和活力。

三、3种形象:树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形象

这其中有两层含义,首先强调我们党是执政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旗帜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必须保持;第二层意思,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形象用“三型”来明确和设计。所谓“学习型”是党的建设基础性工作;“服务型”更加诠释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创新型”还是指坚持解放思想,推动党的建设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和方法创新。

四、4种能力: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强调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随着形势的发展,执政能力建设的内涵应不断赋予时代特征,体现在党的自身建设中。当前应该着力增强我们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五、5大建设: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

十八大报告指出,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十八大报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既坚持又完善。在主线中,在坚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基础上,充实了纯洁性建设的内容。先进性是前提和基础,纯洁性是体现和保障。

专题

(二)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一、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的联系,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加强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优化组成人员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提高参政议政实效;加强政协自身建设,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原则上要公开听取意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二、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三、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推进依法行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四、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对于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更好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鼓励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认真贯彻党的侨务政策,支持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关心和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与和平统一大业。

五、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规范行政行为,加强行政执法部门建设,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规范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统筹党委、政府和人大、政协机构设置,减少领导职数,严格控制编制。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六、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建国初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研究 篇3

关键词:建国初期;民主;政治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进行了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个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内容有:

(一)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确立符合国情的国体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提出了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主张。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一文中明确指出:“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1]建国前夕,我国召开了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会议颁布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建立的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工人阶级是我们政权的领导。在《共同纲领》的精神指导下,1949年10月,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人民民主政权在我国的正式确立,这在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也表明着中国的历史进人了一个完全的新的时代——人民民主时代。

(二)围绕“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构建民主建设的基本政治制度

1、系统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提出我们可以从全中国普遍推行选举制,建立人民代表大会系统,发扬民主精神。随后,《共同纲领》对这一概念做了进一步阐述。《共同纲领》规定,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自己选举产生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进而选举出国家的政权机关。然而,建国初期人民民主政权刚刚建立,土地改革还没有完成,因此召开普选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尚不成熟。对此,我国采用了人民代表会议制度来替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随着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也逐步成熟了。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这次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宪法指出,我国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2]就这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原则经过了国家宪法的肯定,这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2、全面开展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统一战线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多次出现了关于民主党派的存废之争、统一战线的存废之争以及人民政协的存废之争问题。针对这个现象毛泽东和周恩来等同志在不同场合发表了语重心长的讲话,旨在说明统一战线在新中国的必要性。周恩来同志在中国农工民主党召开四届二次执监委联席会议时曾经提到:“关于今后如何做法,我看看你们的几点结论,又觉得消极了一点,觉得不妥。我以为农工民主党还有它的历史任务。不能让它无疾而终。一个革命政党不必害怕自己消灭,但是农工民主党还没有到这个时候,不应该消极。”[3]毛泽东在听取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报告时也指出:“从长远和整体看,必须要民主党派,民主党派是联系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政权中要有他们的代表才行。”[4]

建国初期我国采用了人民代表会议制度。建国头三年,地方各级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成功召开,很多爱国民主人士参加到了国家的政权机关工作,就这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我国有了较快的发展。

3、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49年,具有临时宪法意义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事业。”这些规定为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法律依据。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实现这个民族政策,我国颁布制定了一系列的有关保障少数民族权利、尊重少数民族风俗的法律法规。1952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得以全面实行,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建设自此也走上了法律化、制度化的道路。1954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部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写入了宪法条文,标志着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正式建立。

(三)初步建立人民民主国家法律制度体系,形成民主政治的法律保障

建国前夕,中国共产党面临诸多挑战。经济上国内生产萎靡,经济秩序混乱,人民生活困苦;政治上,解放战争尚未完全结束,新生政权十分脆弱。在这样的背景下,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民主法制实践的主要任务就是废除旧法制,创建新法制,建立人民司法制度,维护新生政权。

1、废除旧法制,创建新法制,建立人民司法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废除国民党“六法全书”与确定解放区司法原则的指示》,华北政府也颁发了《废除国民党六法全书及其一切反动法律》的训令。要求批判国民党的一切反动法律、法令精神,蔑视欧美日本资本主义国家一切反人民的法律、法令精神。旧和新是对立统一的,党和国家在废除国民党旧法制的同时,又根据当时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领导人民制定了一系列的新法律。这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可以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关于组建各种国家权力机关和建立各级行政机构工作制度的法律法规。其中主要包括了《全国人民代表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及其所属各机关组织通则》等;第二类是为了完成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总任务,进行各种社会改革而制定的法律法规。这类主要包括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等;第三类是指涉及行政、经济、科学文化教育、公安司法、行政监察等方面的法律。如为了推动中国妇女解放而颁布的《婚姻法》,以及后来颁布的《关于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的决定》、《中央人民政府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暂行条例》等法律。

为了扫除旧的司法观念,肃清旧的司法作风,整顿司法机关当中的腐化堕落和贪赃枉法现象,1952年6月到1953年2月,中共中央领导各级人民法院开展了司法改革运动,新的人民司法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得以初步形成。

2、颁行《五四宪法》,确立了新生政权的合法性

随着《选举法》的颁布,我国地方各级逐步完成了基层选举,相应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基层政权也建立了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1954年9月15我国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主要包括序言和四章五个部分,共106条。

宪法序言确立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指明了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和完成任务的三个条件。宪法的第一章主要是对我国的国体、政体、经济形式以及民族关系等作了具体规定。宪法第二章规定了我国主要国家机关的性质、地位、职权和工作程序。第三章介绍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第四章指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国徽和首都。总之,五四宪法为新中国订立了总章程,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奠定了法律基础,确立了新生政权的合法性,标志着我国政治文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综上所述,建国初期我国开启了民主政治建设的良好景象,这为我国后来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可借鉴的经验教训。(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674页。

[2]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联络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有关资料汇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1990年版,第86页。

[3] 曾峻等著。《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民主历史与经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民主政治建设管理 篇4

1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为了达到政治经济发展同步的目的,全面推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必须正视目前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

1. 1农民民主意识不强,政治参与不充分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农村村民的民主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但就总体而言,当前农村村民的民主意识仍然偏低。民主意识薄弱,参与政治事务的热情不高,法律知识缺乏,法治观念不强。大多数年轻农民进城务工,只操心自己的工资收入,无暇顾及农村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等事务。

1. 2农村基层干部素质不高,为民服务意识差

作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领导力量,对当前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使农村工作走上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一些村干部根据自己的喜好处理村务,不能很好地听取村民建议; 处理村民矛盾时,根据和自己关系的远近作为评判标准,不能实事求是。有的制度虽然写在纸上,但并没有真正落实。 有些村干部法律意识淡薄,政策水平不高,不能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

1. 3村民对村务信息了解甚少

由于受传统风俗习惯的影响,基层干部掌权,对村务公开度不够,使村民对村务了解模糊,自身利益得不到保障。村务信息的公开可以激发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热情,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有效促进农村社会的安定团结,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程。 村务公开中存在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如果不能及时解决,会阻碍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步伐。

1. 4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制度尚不完善

民主需要法制作保障,当前制度不完备可影响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村委会组织法》作为一部法律只是从原则上对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行规定,具体在实践中应该如何操作、执行,必须用细化、完善的相关制度来保障。如在民主选举制度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贿选、暴力威胁、暗箱操作等现象,使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落实不到位[2]。

2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 1基层群众文化不高,政治交流不充分

在农村基层社会中,村民文化素质不高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教育资源的缺乏,没有切实有效的办学机制,导致有些村民想学习,机会却很少; 义务教育实施不好; 政策制度不完善,待遇得不到改善,使得大学生等技术人才不愿意到农村去,导致农村整体文化素质不高。

2. 2村民参与协商地位不平等

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要想更好地协商交流,就必须保证每位参与者的地位平等。虽然给每个村民提供了平等机会,但由于受自身文化素质、社会地位等因素的制约,在协商过程中基层群众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村干部自认为是领导在参与中占据主导地位,导致协商地位不平等。

2. 3农村基层工作信息不公开

协商民主要在公平、公开的条件下开展,而现实中村务公开并没有按照程序进行,大多数村务由村干部决定。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使得一些村领导认为自己可以做任何决定,也不愿意将村务公开,他们往往采用对村干部不利的事不公开,要群众出钱、 出力的事公开的原则,时刻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样就打消了群众参与政治的热情。

2. 4基层群众责任意识淡薄

由于受封建思想影响,基层群众的责任意识淡薄,比如说: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这些观念禁锢了人民行使自己民主权利的责任意识,养成了无组织、无纪律的思想。由于处于农村基层的人们文化水平不是很高,对民主权利的理解程度还不够,导致基层民众缺乏足够的责任意识。

3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加强协商民主路径的选择

协商民主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广泛的实践,广大农民开始真正以主人翁的身份管理自己的事情。 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加强协商民主的途径,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重大意义,可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更好地发展。

3. 1宣传农村教育,提高协商民主参与者的素质

正如列宁所说“不识字就不能有政治,不识字就只能有流言蜚语、传闻偏见,而没有政治”。当前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要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做好: 解决好农村教育资源的分配问题,确保农村享有必要的教育资源; 保障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保证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改革不合理的教育制度,在农村广泛开展夜大、电大等多种形式的办学机制,为基层群众补充科学文化知识; 继续鼓励大学生和各类技术人才到农村工作,协助村主任和党支部书记做好农村工作,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群体文化素质低的状况。

3. 2发展农村经济,为协商民主奠定经济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决定政治,政治根源于经济,政治意识也必然根源于经济水平,社会成员的政治心态也必然受社会经济水平、经济方式和经济关系的影响[3]。要积极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惠农政策,推进农产品多种经营实现农民增收,更要重视科技创新在农业上的应用,切实保障提高农民经济水平。

3. 3健全法律体系,提供协商民主法制保障

如何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篇5

侠客丹心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工程重点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政治利益是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就是为了更好的实现人民群众的政治利益。就如何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我从以下五方面阐明自己的观点:

一、提高农牧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民主政治意识是关键

多年来,农牧区居民的法制和民主政治观念淡薄,重家族和亲戚利益至上,在村民选举中,注重的是关系的远近,而不是整个嘎查的长远发展,往往忽视了正确行使民主政治权利的社会责任。在农牧区,作为实践基层民主政治主体的农牧民群众,他们关心、支持、参与程度决定着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成败。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首要的是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培训和教育广大农牧民群众,提高他们的法制意识、政治责任感、政治鉴别力和民主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共同管理,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积极化解各种矛盾,使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促进基层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改善、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正确划分苏木和嘎查在推进基层民主政治中的权益是

核心

发展基层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依法保证人民群众在基层政权机关、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要从办得到的事情做起,从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入手。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把人民群众在基层民主政治实践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上升为政策,把成熟的政策上升为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水平。苏木作为嘎查的上一级基层政权机构,最主要的是把握好正确的方向,领导好、引导好嘎查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相关法律制度的要求,完善村民自治,形成制度健全,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支持村民委员会行使自治权,而不是越权代办或者直接包办。

三、统筹兼顾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方法

要统筹兼顾就是要全面关注、长远规划、利用有效的手段有效调动广大农牧民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热情,解决现实中最突出的问题。具体应做到:扩大基层民主,要进一步健全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丰富基层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教育基层人民群众不断提高参加民主政治活动的热情和能力,保证公民依法实行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同时通过制定村民自治章程,发挥村规民约的作用,通过村民的自治行为,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扶正祛邪,促进村风民风根本好转。要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切实把中央的方针政策同基层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政权建设、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同在基层形成有效的利益协调机

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落实。

四、把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尊重村民自治权作为有力抓手 村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加强农牧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党赋予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责,只有在党组织的领导、组织和监督之下,村民代表大会才能获得最可靠的政治保证。因此,在村民决定村里重大事项时,要善于把党的意志转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善于把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吸收为党组织的决策依据,只有这样,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才能在农村得到真正的贯彻,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才能得以巩固和确立。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篇6

一、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显著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十分重视政治文明建设。30年来,江苏始终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全省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积极发展人大民主制度和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完善民主政治制度。一方面,省委、省政府在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省委围绕各级人大、政协和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地方人大工作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决定》等一系列制度性的规定、意见和决定,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保证立法、决定重大事项、人事任免、开展监督等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同时,积极支持政协围绕团结与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坚持重大决策协商在前,主动通报情况,鼓励建言献策,广集社情民意,广纳真知灼见。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各级人大、政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仅1998以来,省人大常委会先后就苏锡常地区限期禁止开采地下水、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推进生态省建设、推进依法治省工作等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作出60多项决议决定,对促进我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全省政协围绕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切实履行政协职能。仅九届政协任期的5年,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就提交大会发言材料156篇,集体提案618件,社情民意信息229件,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意见建议,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采纳。

——加快推进依法治省进程。法治江苏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江苏的地方法制建设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全民普法的逐步展开,江苏省于1989年提出了推进依法治理的方针,此后。各地先后提出了依法治村、依法治镇、依法治县、依法治市的目标,开始探索各具地方特色的法治建设之路。从90年代开始,省委作出了推进依法治省工作的决定,省人大也通过了相应决议;在世纪之交,省委还制定了依法治省的工作规划;2003年以来,省委根据党的十六大部署,着眼于“两个率先”的需要,提出了以推进依法治省、建设“法治江苏”统领民主政治建设的新目标。省委、省人大、省政府坚持把立法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放在促进依法治省、营造良好法制环境上。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迈出坚实步伐,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得到明显加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实现由计划经济时代的全能政府、无限政府向现代型的有限政府和公共政府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江苏行政管理体制经过多次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突出的标志就是政府职能转变取得了积极进展。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减少,以间接管理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初步形成,越来越重视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一方面,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有了较大改变,依靠行政审批进行管理的模式正在转变,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度裁减。从2001年下半年起,我省各地各部门先后开展三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大力削减审批事项的基础上,全面清理行政许可项目和行政许可实施主体,努力规范行政许可行为,较好地保证了《行政许可法》的顺利实施。通过全面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基本解决了审批事项多、手续繁、多部门重复审批等问题;规范了审批行为,保留的审批项目都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依据及审批程序规定;改进了审批方式,提高了审批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强化了对审批过程的监督:提高了行政效率,优化了投资环境,较好地发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放在突出的位置,建立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编制完成23个省级专项应急预案和各市总体应急预案,推进省应急指挥系统建设。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工作进展较快,已编制完成省级专项应急预案22个。重点解放好就业和再就业、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树立了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二、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党的创新活力显著增强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领导、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发展党内民主,对于推动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始终把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效途径,扎实有效地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在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方面,在试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方面,在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进一步发挥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作用方面,在改革党内选举制度方面,广泛地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试点。这些探索和试点,为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积极探索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党的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完善。从1997年起,江苏一些地方就开始探索乡镇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到2002年底,全省已有100多个乡镇推行了党代会常任制。在部分乡镇试点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大以后,这一探索在广度和深度上有了进一步发展。省委决定在吴江市和射阳县先行开展县(市、区)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并从2005年起,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在继续抓好县(市)党代会常任制试点的基础上,选择1个省辖市(淮安市)、每个省辖市选择1个县(市、区)进行党代会常任制试点,逐步推行乡镇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各试点市县区积极探索党代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建立党代表提议的处理和回复机制:建立党代表联系群众制度。通过党委领导同志联系党代表、党代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形成“党群联系链”;进一步拓宽党代表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加强党代表同选举单位的联系,组织党代表开展视察调研活动,安排党代表列席党委会,参与干部评议和监督,取得了初步成效。实践证明,实行党代会常任制,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党的代表大会的作用,扩大党内民主,加

强党内监督,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地方工作的领导。

——积极推进党务公开,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制度进一步健全。党务公开是指党内权力运行过程的公开。党务公开是党内民主的前提。党的十五大提出“党的各级组织要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以来,江苏各级党组织着眼于提高党内工作的透明度,在实践中不断从一些具体工作人手。逐步展开和推进党务公开。2004年初,镇江市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党务公开,成为率先在全国推行党务公开的省辖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后,省委专门下发《关于逐步推进党务公开的意见》,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党务公开工作在全省各地又有新的发展。发端于宿迁的党政领导干部勤政廉政公示制度,已在全省推开:无锡、连云港等地打造党务政务“阳光工程”,正在成为党务公开的一种重要形式;省国资委等部门实行“开放式”民主生活会制度,丰富了党务公开的内容和做法。江苏各级党组织在推进党务公开工作中,把实行重大决策公示和征求意见制度作为一项重要举措,增加了党组织活动的透明度,不仅为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开辟了新的途径,而且对权力运行也起到了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作用。

——从公开选拔到公推公选、公推直选,党内选举制度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在党内,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党员享有的最基本的民主权利。以此为基础形成的选举制度。是党内民主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任前公示制度的首倡地——江苏,不断创新选人用人机制,为“两个率先”配干部,推广了公开选拔、公推公选、竞争上岗等一系列改革举措。2000年,江苏省委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公开选拔省级机关副厅级领导干部,21名平均年龄37岁的优秀人才从2300多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这为当时平均年龄51岁左右的省级机关厅局领导干部队伍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截止2007年9月,江苏公推公选各级领导干部1776人,公开选拔科以上领导干部2658人。有1.6万余人通过竞争上岗走上科以上中层领导岗位。改革党内选举制度进一步扩大了选人用人中的民主,变少数人选人为多数人选人;完善了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使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为“两个率先”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三、积极探索扩大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扎实推进

基层民主是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的主要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依法完善村民自治、社区居民自治和企业民主管理制度,积极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选举权,创新社会建设和管理机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有效地调动了群众的参政热情,提高了群众的民主意识,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民主选举、民主监督等方面做法不断创新。民主程序和制度日趋规范。目前,江苏全省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乡(镇)、街道和社区自治组织普遍建立并实行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对所在基层组织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民主自治,已经成为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各市、县(市、区)都制定了加强基层依法治理、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实施意见,村(居)民委员会制定了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和社区议事规则,基层民主决策制度、民主评议制度和各项公开制度逐步建立健全,有力促进了城乡基层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尤其是城市社区近年来在基层建设和社会管理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工作不断规划化、制度化,在基层自治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以政务、厂务、村务、财务公开和城市社区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管理有了新的进展。在政务公开方面,经过多年的努力,全省13个市和绝大部分县都实行了政务公开制度。设立了政务大厅,开展了政风行风民主评议活动,建立了重大事项通报制度、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在厂务公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结合支持和发挥各级工会组织作用,结合完善规范职代会程序和内容。对厂务公开进行了认真的贯彻落实和检查监督。在村务公开方面。1997年6月,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农村村务公开活动的意见》(苏办发[1997]13号文件),对健全村务公开制度。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的内容、工作任务和具体落实单位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尤其是在财务公开方面,江苏各地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在预算安排上扩大群众参与,或者让公民旁听人大会议,或者在人大会前举行民主恳谈、对预算草案进行预审。一些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预算支出项目。先交由人大或者群众讨论:应该上什么样的建设项目,由人大或者群众提出动议,做出选择,而不是政府安排后再交人大审议通过。基层人大工作的探索正在从审议预算报告转向审议预算项目。政府预算的公开化正在成为群众参与的直接要求。这些探索显示出,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管理和资源配置等问题上,群众的参与要求越来越被一些基层政府所重视,群众的参与热情正在为制度化的参与方式所吸纳,“扩大基层民主”成为基层政府在应对具体问题时的武器和工作方法。“参与式预算”和“协商式民主”,既可以说是进行财政改革、推进阳光财政的重要方式,也可以说是开展行政改革、提高决策民主性的重要方式。而且,从改革的实践来看,拓展群众在基层公共事务管理方面的决策权和政治参与,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民主政治建设管理 篇7

我国政治领域的信用面临着一系列深刻的矛盾与冲突, 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诸如虚报业绩欺上瞒下、贪污贿赂跑官买官、营私舞弊知法犯法等政治信用伦理失范现象, 并呈普遍化、本能化的险峻态势。这些现象妨碍民主政治的发展, 阻碍政治文明的进程。究其根源, 既有主观根源、客观根源, 也有制度根源。而从现实政治信用伦理与民主政治发展相悖的成分来探究, 则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

(1) 政治权利与政治义务意识的非统一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主体意识不断觉醒, “市场人格”也在不断发育, 这是我国社会转型中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但是, 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多方面的原因, 人们政治主体意识的觉醒, 与其科学地对待政治权利与政治义务的观念却并不同步。在人们主体意识日益增强的态势下, 如何处理政治权利与政治义务之间关系的问题也就不断地凸现出来。一些人往往以权利者自居而漠视其义务, 在主张权利的时候, 往往忽视自己同时还是一个义务主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生活中出现的局部动荡就证明了这一点。权利主体意识的张扬, 义务主体意识的淡薄, 是政治信用伦理失范现象严重的一个重要因由。

(2) 官僚主义。官僚主义是我国政治系统的顽症瘤疾, 它本身就是政治信用伦理失范的最大表征, 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讲, 它又是一切政治信用伦理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官僚主义的蔓延, 一方面体现着政治信用系统异化的某种“病兆”, 另一方面又因为它对人们政治主体意识的压仰而使其自身成为一匹脱缓的野马, 由此而可能导致的政治信用伦理失范会最终威胁到整个政治生活的正常发展, 因此, 它是我国政治信用伦理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障碍之一。

(3) 政治功利主义。这里的政治功利主义指的是政治主体利用政治手段 (包括合法的和不合法的) 实现其个人的、局部的、眼前的利益的思想倾向。这种倾向是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功利观念发生变化的结果。其表现有两个方面:其一, 权力的拥有者利用职权为自己或者小集体谋取利益, 而不顾及政治系统的整体形象及其行政和法律后果。这种政治功利主义对政治信用伦理的危害在于它从内部破坏着政治系统的功能和结构原则, 使政治系统的运行背离其原有的信用性质并因而呈现出某种异化的征兆。其二, 公民运用政治手段所表达的利益要求没有顾及政治系统所追求的长远或整体目标。如在民主选举中, 人们的亲缘观念、家庭观念有时会阻碍他们做出合理的选择, 从而妨碍政治系统本身的信用原则。

(4) 政治行为的非理性主义'政治行为的非理性主义作为政治信用伦理的一种缺憾, 也是阻碍政治发展的一个严重因素。政治系统是按照理性设计的轨道运行的, 其机构的设置和功能的选择都是根据理性可以预测的现象来确定的。非理性主义在政治生活中的泛滥, 无疑会使政治系统的运行负荷猛增。由于对非理性行为和现象缺乏必要的准备, 政治系统的仓促应对使得效果难如人意。人们接受什么观念、拒绝什么观念往往与他们对现实社会的观察体悟有直接关系。当前社会上伪科学、封建迷信以及邪教等非理性现象的出现以至蔓延, 恐怕仅仅用“受骗上当”还不足以解释, 应当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深层次加以研究。政治非理性主义是阻碍转型时期政治发展的一大社会现象, 其发展势头和组织网络有可能导致政治系统己有的政治信用伦理资源更严重的流失。

2 社会主义政治信用伦理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社会主义政治信用伦理建设, 不是态意妄为, 而要根据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价值目标、现实道德发展水平、道德成长的内在规律以及政治信用伦理本身的内在特质等来进行建设, 只有这样, 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富有成效。具体说来, 社会主义政治信用伦理建设应遵循以下三原则:

(1) 在建设的目标上, 坚持义利统一原则。即通过道德建设, 使对象树立起义利统一的政治信用价值观。社会主义政治信用伦理是建立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民主政治基础上的一套价值规范体系, 它调整的是政治契约信用关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条件下, 政治信用价值取向往往更强调信用双方或各方独立的政治利益。社会主义政治信用伦理作为一种政治契约信用伦理, 无疑要将“利”列入自身的重要内容。当然, 市场经济领域人格性向财产性转化且财产性日益突出的趋势, 必然影响政治领域, 导致政治功利主义、政治偏私主义, 这与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是不相容的, 由此, 以义限利, 义利统一的价值规定就成了社会主义政治信用伦理的价值取向。

(2) 在建设的起点上, 坚持现实性与理想性统一的原则。政治信用伦理是现实政治发展水平的价值反映, 不是脱离历史发展的抽象观念。因此, 不能离开现实的政治条件, 要求广大人民具有超越历史的政治信用伦理意识。而政治信用伦理功能的发挥, 有自己的特点, 它不是由行政力量强制执行的, 而是由社会所普遍认可和接受的信用伦理原则化为个人的道德情感, 由社会的道德舆论去约束人们的行为。

(3) 在建设的手段上, 坚持强制约束与非强制约束相统一的原则。传统中国社会里, 政治信用伦理被认为是人之本性的一种价值规定, 是政治人格至善的道德追求, 因而政治信用的约束机制侧重于非强制性约束, 即主要依靠社会舆论, 依靠个体的道德自觉来保证。现代民主政治社会, 社会价值观走向多元化, 且都具有异质性, 这就使得非强制性约束不再适应政治信用伦理的发展。政治信用伦理建设的过程, 本质上是涉及社会政治利益关系的价值定序和价值实现过程。在政治信用伦理的价值定序和价值实现过程中, 面临着复杂多样的善恶矛盾和价值冲突, 非强制性约束往往苍白无力, 难有作为。因此, 现代民主政治条件下的信用伦理建设, 不能仅诉诸于非强制性约束, 还必须通过制度伦理建设等强制性约束来监督和保护。

3 社会主义政治信用伦理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1) 切实加强政治信用伦理教育, 树立社会公众尤其是从政人员的政治信用意识。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计划经济转变而来, 民主政治建设刚刚起步, 政治信用基础比较薄弱, 政治信用意识非常淡薄。因此, 通过全方位的政治信用伦理教育增强全民尤其是从政人员的政治信用意识, 培养良好的政治信用环境非常重要。信用伦理教育要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现实, 从现有大多数人的道德水准出发, 坚持现实性与理想性、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统一的原则, 分层次、多角度、循序渐进地广泛开展政治信用伦理教育。要注意挖掘传统政治信用伦理教育资源, 将传统政治信用教育资源与现实政治信用伦理要求结合起来, 讲明诚实守信、取信于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讲清背信弃义、欺骗民众给社会政治、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信用政治, 执政为民就是信用要求等观念深入人心。同时, 还要增强社会公众尤其是从政人员有关政治信用伦理的是非、善恶、美丑、荣辱观念, 提高维护政治信用环境意识和自觉性, 通过广泛而持久、深入而系统的有效宣传教育, 用诚实守信将人们的道德行为、政治行为有机结合起来, 使取信于民、为民服务真正成为大多数人所认可和遵循的政治行为准则。

(2) 打造信用政府, 做烙守政治信用伦理的表率。政府是信用规则的制定者、维护者, 也是对失信行为的裁判者, 其行为将直接影响整个社会信用秩序的健康发展和社会正义的有效维护。如果政府行为发生偏差, 有失公正, 社会整个信用状况就会产生动摇。因此, 打造信用政府, 维护政府的信用形象和提高信用能力以及公务员的信用意识, 塑造整个社会信用秩序, 至关重要。打造信用政府不失为一条信用伦理建设的有效途径。当前社会上有种说法, “我国最大的信用危机就是政府信用危机”, 不管这种说法准确性如何, 但“如果政府官员信口开河、言行不一、政策多变、政府采购合同随意撕毁, 将加速信用体系的崩溃, 加大信用重建的难度。”为此,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不仅要倡导领导信用体系的建设, 更要建立和加强自身信用建设。当前, 加强政府信用建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提高政府公共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②保持政府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③增强政府行为的公开性和透明度;④保证行政执法的公正性和公平性;⑤摆正政府自身位置, 做到不缺位、不越位和不错位。

(3) 建立完善有效的政治信用制度, 为形成良好的政治信用伦理秩序提供制度保证。政治信用伦理建设既要依靠诸如社会舆论、道德自律等非强制性的道德约束机制, 也要依靠强制性的制度约束。当前, 政治信用意识淡薄, 政治信用伦理失范行为屡屡发生, 甚至出现政治信用危机的险峻性态势, 因此, 建立完善有效的信用制度, 以强制性约束机制来保障信用伦理的运行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信用危机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制度性危机”, 与一个国家的社会信用制度的建立和运行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政治信用制度的建立, 使得信用不再是单纯的伦理规范, 而是一种制度要求, 是一种刚性的制度而不是柔性的品性, 是一种制度 (法律) 义务而不再是一种纯粹的道德义务。因此, 不守信就是不守法, 就要遭致法律惩罚与制裁。可见, 信用制度不仅可打捞失落的信用, 而且可以防止信用的失落。当前我国政治信用制度还很不完善, 在政治生活领域出现了“格雷欣法则效应”, 即失信者得不到惩罚或惩罚不严, 失信成本很低, 甚至为零, 而守信者获益不明显, 甚至还要付出代价, 如一些虚报业绩欺上瞒下者, 不但得不到惩罚, 反而还数字出官。因此, 为烙守信用创造有力的激励机制, 也为背信弃义建立严明的惩罚机制, 使信用良好者受到鼓励, 得到实惠, 信用记录差者寸步难行, 付出代价, 在守信者与失信者的道德博弈中, 守信者最终获得胜利, 这样, 人们才真正具有了愿讲道德, 愿守信用的内驱力。

(4)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营造良好的政治信用环境。“一个社会信任度的高低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该社会环境、社会秩序所体现出来的公正性或社会公正程度”。政治生活领域同样如此, 政治信用伦理建设成效的取得离不开公正的政治环境。公正政治环境的形成与民主法制建设紧密联系。在现代民主政治社会, 大量的政治道德规则正在大量地进入法律领域, 法律成为保证人们行为选择符合道德的主要力量。然而, 良好的政治信用秩序的建立, 不仅需要制订好的法律, 而且需要法律在现实中得到公正有效的实施。在政治信用伦理建设中, 目前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尚不在于法律制度本身的不合理、不公正、不健全, 而主要在于法律不能得到公正有效的实施和执行, 从而导致整个社会公正环境难以形成。比如法律执行中的地方保护主义、官僚主义、权力大于法、人情重于法, 以及执法中的措施不得力, 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不仅严重削弱了法律权威, 使法律自身的信用面临严峻挑战, 而且还破坏了整个社会 (包括政治领域) 的公正环境。由此, 政治信用伦理秩序难以得到法律的真正支持, 而且还造成信用秩序的崩溃。可见, 要加强政治信用伦理道德建设, 从根本上改变信用缺失的现状, 重建政治信用秩序, 就必须从法律制度建设, 尤其是从法律制度的执行入手, 树立法律权威, 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参考文献

[1]杨国荣.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J].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篇8

立法民主。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立法必须包含民主的要素, 这是现代法治的本质要求。在立法中, 应将民主作为首要要件, 这一要件应贯穿于法律创制的所有结构之中, 并且要为其它要件奠定基础、提供条件。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人权保护纳入到宪法保护范畴, 标志着我国的立法民主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我国立法的民主化发展, 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 应从多方面推进立法民主建设:一是以民主作为立法的核心和主线, 依次展开整个法律创制工作。具体包括立法的内容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 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为标准, 同时保障少数人的权利, 立足全局, 统筹兼顾, 切实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要求。立法的过程要贯彻群众路线, 倾听群众的呼声, 既要善于倾听赞扬的声音, 更要高度重视批评的声音。立法的技术要吸收、借鉴中外历史的经验, 结合我国当前的国情进行分析鉴别, 力求为我所用。二是在法律体系内的部门法以及与其配套的程序法中, 也要充分体现民主的内容。如刑事立法中必须体现人民惩治和制裁违法犯罪的民主意志, 民事立法中应当尊重每一个公民个体自由意志的表达, 行政立法中应当体现对行政权力的有效控制, 经济立法中应当体现企业的民主管理和劳动者的民主权益等。在各种类型的程序法中, 民主应作为其立法的灵魂和主干。一套民主的程序机制是保证人民意志表达的重要途径, 也是立法沿着科学化、民主化的决策机制运转的保证。

执法民主。

依法执政、民主执政是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依法治国必然要求依法执政、民主执政。实现依法执政、民主执政, 有利于贯彻党的主张, 体现人民的意愿, 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化、规范化、法律化。

执法的民主性要求:一是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程序、内容和手段来行使执政权力, 这是依法治国的一个基本要求。党员和党的干部只有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 严格依法办事, 才能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使之真正成为保障人民民主权利、保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顺利进行的锐利武器。二是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为了规范行政权力的运行, 国家制定了多部包含实体内容和程序内容的行政法, 如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行政诉讼法等, 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必须恪守法无授权皆禁止的现代行政法治理念, 正确履行执法权力, 认真履行执法职责, 保证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三是执法活动在不涉及国家秘密的前提下要充分尊重民情, 体现民意。执法听证程序实际上就是执法民主的一个重要体现, 进一步完善执法听证程序可以进一步化解执法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对立情绪, 密切干群关系, 使体现人民意志的国家法律法规得到顺利实施。

司法民主。

司法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我国在人民代表大会之下设立专门的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 实行审判机关与检察机关分开的司法体制, 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性质, 同时也借鉴了其他国家司法体制建设的经验。推进司法民主建设, 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公众对司法机关的猜疑、误解和不满, 增进公众对司法机关的信任, 增强对法律的信心。

司法民主的内涵包括司法的权力来自于人民, 司法服务于人民, 人民有权参与司法、监督司法。司法民主的体现:一是司法审判公开、透明。司法的人民性这一特性, 使得司法机关必须执法为民。执法活动必须向民众公开, 公开才能促进公正。要推进司法民主, 应将所有能公开的执法工作都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 最大限度地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让民众获得更多的司法信息。二是逐步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人民陪审员制度, 既是一项重要的司法制度, 又是一项公众参与诉讼的重要民主制度, 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人民当家作主、参与司法的特征和优势, 可以发挥维护司法公正、促进司法公开、弘扬司法民主的作用。对人民陪审员参加审理案件的内容、范围、权限进行规范, 赋予当事人依法申请人民陪审员审理案件的程序选择权, 是扩大司法民主的重大举措。三是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应该理性对待人民群众的各种诉求。建立和完善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 加强司法民主建设, 努力通过公正司法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加强民主司法和保障人权紧密联系, 保障人权在刑事司法中应体现为防止刑讯逼供、超期羁押等, 同时也应当加强对被害人的权利保障, 抓紧建立被害人权利救助制度。

守法民主。

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条件下, 从国家的根本大法到基层的规章制度, 都是民主政治的产物, 都是为维护人民的共同利益而制定的。“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应当成为每个公民的道德标准。国无法不治, 民无法不立。人人守法纪, 凡事依法纪, 则社会安宁, 经济发展。

遵纪守法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和义务, 是保持社会和谐安定的重要条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是民主法治社会, 社会主义的民主是有序的民主, 是在宪法和法律框架内的民主。守法民主是对社会上一切守法主体的基本要求。一是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要严格、模范守法。公检法司和行政执法部门, 是国家法律法规的具体实施者、执行者, 自身守法是公正执法的前提, 只有把守法作为执法者职业道德建设来认真对待、自觉做好, 才能减少执法犯法事件的发生, 才能有效促进整个社会的民主法治建设。二是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要认真、自觉守法。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 作为社会的一员, 遵纪守法, 是每一个社会组织和公民的基本准则。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守规矩、合法度, 将守法作为义务来履行, 积极依靠法律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并且通过合法渠道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守法民主最重要的就是将遵守法律从义务转向权利,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 只有提高社会组织和公民的守法积极性, 才能形成良好的法律运行秩序, 实现法治建设的目标。

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

法律监督民主。民主监督是人民的民主权利的一部分, 不受监督和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 必然导致对民主的践踏。法律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保障和重要组成部分。法律监督应贯穿于法律运行的各个环节, 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环节。

2007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法》的出台, 及时推动了立法民主监督的法治化, 为国家其他法律监督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我国专门承担法律监督职能的是人民检察机关, 检察机关要认真倾听人民呼声, 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能, 要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 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谋划工作, 把人民的关注点作为检察工作的着力点, 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加大法律监督力度。还应充分发挥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 用人民群众的民主力量实施法律监督, 正如毛泽东所说:“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 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 才不会人亡政息。”

民主政治建设管理 篇9

1主要做法

(1) 扩大群众对党务工作的知晓范围, 落实知情权。

一是完善公开制度。建立和完善了党内情况通报制度, 做到重大事项党内先知道, 重大问题党内先讨论, 重大决策实施党内先发动;修订了《中共通江县委关于推进党务公开的实施意见》, 确保了知情有方。二是夯实公开载体。编印《领导工作周记》、《通江信息》和《今日要情》, 规范全县各级党组织的“党务公开栏”, 成立新闻中心, 建成部门共享的政务内网, 开放有关会议等, 保障了知情有道。三是充实公开内容。将干部任免、惠民行动、党委重大决策及实施、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及党员领导干部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情况等公开, 保证了知而有效。这些措施畅通了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了解情况的渠道, 切实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

(2) 促进不同群体对党务工作的有序参与, 落实参与权。

建立健全党内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 县委作出与下级组织有关的重要决定, 事先征求下级组织的意见, 作出与广大党员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的决策, 事先向党内公开。一是参与会议。县委重大会议均按规定邀请了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普通群众列席, 充分征求了各级干部群众的意见。二是参与互动。广大群众通过电子信箱、热线电话、主动来访等形式反映问题、咨询政策、献计献策, 县委领导亲自阅批、定时接待, 并落实专门人员承办、回复。三是参与调查。各村公益设施建设, 村党支部要征求党员群众意见;提拔干部要进行民意测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县上要组织干部群众广泛调查;县委为确立惠民行动实施方案, 发放了1000张民意调查表, 征求了1200名干部群众的意见。四是参与活动。深入开展“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 通江怎么干”、“加快通江发展, 从我做起, 向我看齐”等大讨论和“千家问计、万人评风”、“干部与群众说事”等活动, 引导群众有序参与。

(3) 落实不同群体对党务工作的自主选择, 落实表达权。

一是完善了干部任免程序, 科 (局) 级干部任免实行“县委常委会初步研究、征求县人大党组成员和县人大常委会委员意见、交县政协常委进行信任度投票、县委委员票决”的程序, 对意见较多或信任票达不到60%的候选人一律暂缓任用。二是注重发挥县委全委会的作用, 把审议并无记名票决科 (局) 级班子人选、听取常委会工作报告、对常委会组成人员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评议等纳入全委会的重要内容, 实现了全委会作用的重大突破。三是全面推行干部任前公示制, 对多数群众不拥护、不满意的干部绝不提拔重用, 对多数群众不赞成的工作部署不强行实施。

(4) 拓宽全社会对党组织工作监督的渠道, 落实监督权。

公布县级领导电话, 设立了县委书记、县长热线电话和信箱, 各级党组织均设立了举报电话和监督信箱, 方便收集群众意见、鼓励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监督。无论是电话告知, 还是信函举报的情况, 无论是网络间接反映, 还是群众当面申诉的问题, 随时受理, 从快核查;一经核实, 从严处理。形成一种良好的群众监督氛围。

2作用和效果

(1) 党务公开提高了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是党务公开使党员群众更多地参与到党委决策。今年初, 有1200多名干部群众踊跃为惠民行动实施方案建言献策;3月, 通达路设计建设方案公布后, 有2000多名干部群众通过电话、论坛、信函等方式, 主动参与方案的讨论, 这些都为县委、政府提供了保贵的决策依据。二是党务公开保护了干部, 团结了群众。县纪委把推行党纪案件公开审理, 违纪党员可以聘请辩护人当庭辩护, 改变了过去案件审理公信度、透明度不高的问题, 保障了党员的合法权益。一位违纪者现身说法:“纪检机关实事求是, 公开公正审理案件, 给了我再次陈述和申辩的机会, 对我的处理, 我心服口服。”县委、县纪委把违纪违法党员干部的处理结果通过广播电视、《党务公开栏》向社会公开, 老百姓拍手称赞道:“这样公开好, 对违纪党员就是要在全县人民面前示众, 给其他干部敲响警钟。”群众的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增强, 激发了群众投身经济建设的热情。三是领导班子形成了强大的合力。党务公开客观上促使领导班子要对群众十分关注的权力配置问题作深层次思考和研究, 全委会质的突破、干部任免程序改革等就是其直接作用的结果。它促成了领导班子成员为共同工作目标而紧密团结, 也进一步各级领导在工作上的紧密配合。县委《工作周记》把县级领导工作活动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公开。县人大、政协的主要领导同志说:“我们的工作不是一线, 也不是'火线', 如今党务公开把我们推到了前线”。党务公开既给了干部压力和动力, 也产生了强大的合力。四是各级干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党务公开让干部任免走群众路线, 有效解决了部分党员干部思想意识、精神状态上存在的突出问题, 各级干部能始终保持“与强的比、向高的攀、同勇的争、跟快的赛”的自我加压、永不自满的工作状态;同时自觉摆正了同群众的关系, 积极主动了解群众愿望、倾听群众呼声、为群众排忧解难、给群众带去更多实惠。

(2) 有力推进了社会政治文明建设进程。

一是丰富和发展了政治文明的内涵, 体现了与时俱进要求。二是让群众将自己政治平等和政治自由要求融入到了行使权力的各个具体环节中去, 其民主权利触手可及, 从而使他们的民主经验得到丰富和积累。三是建立了一种群众诉求渠道, 让群众把不满、困难和关切点等通过县委书记、县长信箱, 热线电话等形式表达出来, 稳定了情绪, 推动了矛盾化解。四是通过党务公开形式把党的方针政策、先进政治思想和行为规范、社会价值观、权利义务观等输送给社会, 加以引导, 并以高效廉洁形象取信于民, 促进了社会主义政治意识扎根于民, 并逐渐成为广大人民的精神支柱。

(3) 大大加快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通江县是一个74万人口的国定贫困县, 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但是, 通过党务公开, 激发了干部群众为“三大文明”建设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的热情, 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形成了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的可喜局面, 促进了通江加快发展。2007年实现GDP 34.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7.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671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12元, 同比分别增长11.8%、38.5%、17.8%、16.1%、14.2%、15.4%。今年1-3月, 实现GDP 7.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4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43 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6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840元, 同比分别增长12.9 %、62.3%、129.6%、25.7%、16.6%。

3结论

(1) 实行党务公开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有效途径。

建立一套能够确保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能够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经济社会管理积极性、能够有效地对权力进行监督制约的工作制度, 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突破口。党务公开制度正是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在长期实践中创立的一套符合上述要求的有效制度, 它以各级党组织为主体组织实施, 鼓励人民群众积极表达民意, 监督党组织和各级干部的工作行为, 从而使广大群众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得到充分体现, 使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切实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践证明, 党务公开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种有效途径, 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举措。

(2) 实行党务公开要把“群众公认和监督”落到实处。

对党的各项工作, 只要是客观的、平衡的、全面的, 都要公开;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检验工作的客观标准, 让群众实实在在地看到参与干部选拔任用的成效, 真切感受到当家作主的光荣和自豪, 增强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让群众在参与群众性的民主监督活动中拥有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合法的权利, 完全可以自由地选择监督的方式、举报的途径、控告的内容等, 决不允许有打击报复、侵害群众民主权利行为发生。

(3) 实行党务公开必须绝对保证党组织的最终决定权。

推行党务公开后, 参与监督的主体很多, 尤其是由不同阶层、不同集团、不同个人组成的监督主体因受年龄、文化和利益的影响, 在监督中难免形成自由主义、分散主义。因此, 实行党务公开必须以坚持党的领导、保障党组织的最终决定权为前提。党的各级领导集体要把各监督主体因利益差别、行为差别、价值差别而带来的各方面意见进行有效整合, 形成决策, 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民主权利同党的要求和法律的规定有机结合起来。

(4) 实行党务公开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

民主政治建设管理 篇10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推进,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工作的推进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作为社会主义民主中重要的一环,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好坏关系到国家政治社会的长治久安。进入新世纪, 特别是这十年来, 随着我国农村村民收入的增长, 村民对政治民主的要求也有了相应的变化。只有在新农村建设中, 紧紧抓住民主政治建设这条主线, 才能更好的协调推进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如皋市自2007以来着眼于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培养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和党政干部后备人才, 把大学生村官工作摆上重要日程, 先后选聘592名高校毕业生到村 (社区) 任职。这给农村基层的民主政治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 同时也给农村基层的民主政治建设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一、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现状

(一) 基层党组织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现状分析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以来就一直重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无论是在农村基层的民主建设还是在军队的民主政治, 以及党内的民主, 都体现了党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视。

首先, 坚持党的领导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坚持党的领导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石。在农村基层的民主建设体现在村民自治上,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 才能有序的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就是村民自治, 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其次, 坚持党的领导是由农村村民自治的现状决定的。我国的村民自治作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一环, 起点比较低, 是在中国经济文化最落后的农村实行的。没有党的坚强领导,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就有难度, 也会滋生许多问题。只要加强党的领导才能真正的做好基层民主建设。

最后, 坚持党的领导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生产力水平还不发达, 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却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只有坚持党的领导, 才能在基层民主政治中不至于偏离社会主义的方向。

(二) 农村自治委员会的现状

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要求,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现实运行过程中, 村委会在发挥其职能服务基层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第一, 发展本地区经济。在实际工作中,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乡村的集体经济迅猛发展。作为村民自治组织的村委会担负起带领群众致富的职责, 特别是在发展本地区的区域特色经济的过程中, 村民委员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办理村内事务。在农村基层村务工作纷繁复杂, 村委会既要发展本村经济, 同时也必须做好相关服务工作。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需要, 国家对农村基层的政策性扶助和经济补贴都需要村委会做好落实工作。

第三, 团结村民, 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在基层民主政治推进的过程中, 需要广大村委会成员做好宣传工作, 并教育广大村民积极参加到基层民主中去, 关注选举支持党和政府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二、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

农村基层民主在很大程度大就是看农村村民自治委员会的选举和运行情况了。在农村基层农村的村民自治委员会的选举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要求有时会存在一些不符合程序的做法。但是在党和政府的一再重视下, 基层民主政治的进程还在继续向前推进。在农村基层, 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的需要。改革开饭三十年来, 我国的经济文化面貌焕然一新。各个地区的经济都有了长足稳步的发展, 文化事业蒸蒸日上。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治民主建设也适时的推进, 这对我国的经济和文化建设奠定政治基础, 也为社会和谐注入新的生命力。

其次, 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程, 完善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基层民主作为我党我国的民主建设的重要一环。在新时, 期根据新要求不断积极推进基层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 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完善和有益深化。

第三, 进一步将民主法制化制度化, 使得民主理念得到普及。在基层民主推进过程中, 地方党委和政府是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相关法律积极指导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广大村民在民主政治建设中得到了法律教育, 一方面使得村民得到了法律和民主的普及教育;另一方面使得民主法制化制度化。

三、大学生村官对民主政治建设的作用

大学生村官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支新鲜力量, 同时对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也有着相当的积极和推动作用。通过对如皋市下原镇大学生村官和村民的实地调查, 大学生村干部的专业知识、人文关怀以及民主理念, 在不同程度上对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实际工作中, 大学生村官的加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基层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 现总结了大学生村官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一) 提高了基层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 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

大学生村官作为一个高学历、高素质的群体代表, 在高校的学习中接受了系统的理论教育, 理念先进, 思想丰富。地方党委和政府在向农村基层选派大学生村官给农村基层组织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 改变了基层党组织和自治组织的文化层次、知识水平、年龄结构, 这一方面对基层组织的日常工作带来新的工作方法和方式, 同时也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组织基础。同时大学生村官加入到基层党支部和村委会中去, 给这些组织带来了新鲜的活力和先进的理念、科学的知识和工作方法, 提高了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 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党支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大学生村官其中有许多都是党员, 所以在服务农村基层的过程中都是以村支部副书记的身份出现的, 在基层的支部建设中, 自然就得承当起相应的责任, 甚至更多的责任和任务。首先, 对村支部的选举做好宣传工作;其次, 推动村支部的党内民主生活;最后, 给村支部注入新鲜活力, 带动村支部学习党的知识和经济知识。

(三) 大学生村官在基层村委会民主政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一部分大学生村官在基层服务的角色是村主任助理, 在村委会这一自治组织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首先, 参与、宣传并监督了村委会的选举工作, 让选举更加透明, 程序更加合法;其次, 直接参加村委会的村务公开, 并起到监督作用, 对村委成员的行为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最后, 积极参加村务工作, 在日常的村务工作中, 处理群众问题时能够采取民主的方法, 使得民主理念在工作得以贯彻。

(四) 大学村官对村民的组织、教育、宣传作用

大学生村官通过日常工作, 宣传基层民主政治的政策, 特别是宣传村民会议相关知识的宣传。在事关村民利益和村集体的命运时, 能够积极推动村民代表会议的开展, 一方面推进了基层民主建设, 另一方面为以后解决问题树立了榜样, 同时也解决了村务工作中的许多阻碍和问题。同时通过基层民主建设的推进, 提高村委会解决群众事情的能力和公信度, 对农村的信访问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把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解决在基层, 没有造成更坏的影响。

四、结束语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不仅仅关系到我国民主政治的进程, 同时也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存在着重要联系。进入新世纪后, 国家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这也是我们党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机遇, 把两者结合起来, 同时注入大学生村官这一新鲜力量, 这势必对新农村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只要一批能够肯吃苦愿意扎根农村的具有服务意识的大学生村官积极服务基层农村, 这对我们农村建设, 甚至国家建设都是非常有益且必须的。

参考文献

[1]潘维, 贺雪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6

[2]郭红冬, 韩玲梅.中国新农村建设:基于村官与村民的访谈与问卷调查[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3.

民主政治建设管理 篇11

关键词:农村民主;民主意识;民主制度

DOI:10.19354/j.cnki.42-1616/f.2016.17.156

近年来,我國的农村政治民主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例如许多农村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建立了村民会议决策、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等制度,村干部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村民参与管理村级事务和参加选举的政治热情高涨等。尽管如此,在农村政治民主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村民的民主法治意识不够强

农民公民意识是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进步的最根本的精神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从总体上讲,需要从两个基本方面推进: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二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观念培养”。中国社会科学院李慎之研究员曾这样讲到:“中国与发达国家最大的差距,体现在公民意识上面”。民主意识是公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农村村民的民主法治意识得到不断增强,他们开始有自己的政治民主要求,积极参与有关村务的监督管理工作,提出自己对关于农村的发展建设的意见和想法。但是村民的民主法治意识还没有得到真正的发展,许多村民在参与政治民主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害怕担责任,担风险,怕竞争,怕有不同声音,所以并没有真正地把自己当作政治民主建设的主人,法治意识淡薄,不敢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群体性事件得以爆发,影响社会稳定,阻碍农村政治民主建设的发展。

二、农村政治民主制度建设不完善

首先,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个环节中缺乏相应的法律支持,在具体操作中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在民主选举方面,村民代表会议不是以提名票的票数多少来确定正式候选人的名单,而是以候选人的经济实力来确定;许多村在换届选举时没有设立秘密划票间;少数村存在人为增加委托投票来追求投票率的违法情况等。在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方面,决策权属于某个人,普通村民根本没有机会参与决策。在民主监督方面,村民知道自己有监督村干部的权利,但是村干部不给也没有办法。其次,村民会议形同虚设。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村民会议是村民自治中的最高权力机构,村民会议有权对任何与村民利益有关的公共事务作出决定。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村民会议缺乏常设机构和专职人员,并且由村委会召集,因此并不能真正把村民组织起来进行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村民自治实际上成为村干部自治,村民被动地接受村干部的决定,“自治”变成“他治”。最后,村民政治参与渠道不畅通,政治参与不平衡性加剧和组织化程度低,导致村民的民主政治效能疑虑。如果一个村民认为村务应该都由村干部说了算,自己没有必要参与政治活动,那么他就难以有较高的政治效能感。

三、村委会和乡镇政府的关系、村“两委”关系问题突出

村委会和乡镇政府的关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委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村委会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需要指明的是,该规定并未明确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但是“村委会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这里就存在“协助”具体内容的界定问题,“协助”意味着主体是乡镇政府,村委会处于辅助、帮助的地位,而且在实际的运作中,很多地方将二者的关系都变成了事实上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村委会和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关系,一般简称为“两委”关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按照党的章程进行工作,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依照宪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直接行使民主权利。”该规定明确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村民自治中的领导地位,但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如何行使领导权没有作出明确规定,使其领导作用在实际的运作中发生了变化,出现党支部成为了村里的权力中心和实际领导者的现象。在实际运作中,“两委”有三种形式的矛盾:第一,村委会的领导地位远高于村党支部领导地位,村党支部的地位弱化。村委会决定村里的一切事情。第二,党支部的权力大于村委会的权力。这是由于历史传统的影响,党支部一直拥有绝对权力,尤其是经济权力,而村委会没有权威,保持一切都是党说了算的运作模式。第三,村委会和党支部相互牵制,互不相让。双方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在实际操作中矛盾凸显,极大地影响了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不利于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

参考文献:

民主政治建设管理 篇12

关键词:民主,民主政治,党的领导,依法治国

一.民主政治建设的内涵

民主政治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想彻底的了解民主政治建设, 了解民主政治, 首先就必须了解民主, 了解社会主义民主及其民主政治。

(一) 民主

早在1843年,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就把民主制称为政治国家的组织形式, “人民的国家制度”1。后来列宁在《国家与革命》等著作中也多次明确指出:“民主是国家形式, 是国家形态的一种”。作为国家形态 (形式) 的民主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 它同任何国家一样, 也是有组织有系统地对人们行使暴力。民主制国家也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一部分居民对另一部分居民有系统地使用暴力的组织。行使暴力的阶级掌握着有系统地使用暴力的组织。行使暴力的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 居于国家的统治地位。这是民主的本质, 即国体意义上的民主。

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迄今为止最高类型的民主, 它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国家的权力, 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尊重和保障人权。

(二) 民主政治

民主政治是一种奉行多数人统治的政治制度。作为一种比较完整的国家体制和政治制度, 民主政治最初产生于古希腊的城邦国家。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过程中, 扩大了古代民主政治的基础, 确立了以普选制和议会制为中心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是最大多数人享有的最广泛的民主。民主政治具有两重性:一方面, 民主政治反映国家的阶级本质;另一方面, 民主政治又有共同性和普遍性, 不同的民主政治制度在实现其阶级统治时必须遵循民主政治的一些基本原则, 如多数原则、代议制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批判地吸收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合理成分, 为人类民主政治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前景。

民主政治, 是凭借公共权力, 和平的管理冲突, 建立秩序, 并实现平等、自由、人民主权等价值理念的方式和过程。民主政治是政治生活方式的高级形态, 是由诸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的和完整的系统。

二.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所以从本质上说,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先进最优越的民主政治。但是, 由于我国现实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在比较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建立起来的, 建立的时间还不长, 发展过程中又经历了很大的曲折, 所以, 它的发展还不充分, 在具体形式、具体制度上也很不完善, 需要进一步建设。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 我国的民主化进程逐步推进, 在很多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我们的民主制度还很不完善, 仍然存在不少弊端, 限制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 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也日益具有紧迫性。适应新世纪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我们必须不断推进民主政治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但是, 民主政治建设就如其它事物的发展一样不是孤立的事情, 它要受到现实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我国社会主义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脱胎”而来的, 现在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在这样的条件下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对其艰巨性和长期性绝不能低估。这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决定:

首先, 封建主义残余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长期存在, 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造成严重障碍。这也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不仅包括文化水平建设, 更包括思想道德建设, 只有这样我们的民主政治建设才会更加顺利的开展。

其次, 我国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的状态, 更不具备高度民主所需要的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 要想在中国发展高度的民主政治, 就必须要进一步大力发展生产力, 为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坚持的物质基础。

再次, 认清在我国具体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规律, 要有一个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由于没有前车可以借鉴, 必须自己摸着石头过河, 其进程缓慢一些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条件, 决定了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个长期的奋斗目标, 是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任务。我们要有步骤地、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使它在二十一世纪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要实现这个重要目标, 我们就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 加强党的建设, 使得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在党的领导之下走得更加顺畅, 更加坚定。

三.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路径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 总结执政经验, 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所作出的规律性认识。

要在当前条件下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就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坚持党的领导, 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坚持了民主所代表的利益阶级。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就是坚持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无产阶级方向;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就是坚持社会主义的阶级基础, 保证这种民主政治是属于人民大众的, 从而避免了民主被少数的当权者占有。坚持依法治国, 就是坚持法律至上, 避免了任何超越于法律之上的力量的作用的发挥。

(一)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为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完善政治制度, 就必须坚持十七大提出的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方针。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三大支柱,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三者的有机结合和辨证统一。2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本质要求,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领导是保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康发展的坚强力量。只有坚持党的领导, 才能真正落实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和依法治国。党要领导好首先自身要建设好。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是目前加强党的建设,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 实现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 发挥各级党组织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领导核心作用, 保证权力体现人民的意志并受到人民的监督。

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和民主集中制原则, 实现了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催生了人们的民主意识, 强化了人们的民主诉求。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 如何更好地体现、发挥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作用和功能, 使广大人民能够有效的参政议政。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 只有领导人民创造各种有效的民主实现形式, 坚持依法治国, 使人民充分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力, 才能赢得群众支持。

(二) 坚持党的领导, 实现民主政治建设

中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建立起来的, 代表的是中国人民大众的利益, 党的无产阶级性质决定了要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就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所以说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领导者天然的就是中国共产党。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和保障。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我们的民主政治建设才能坚定的走在社会主义的大道上, 才能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是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由共产党人领导下建立起来的, 也正是由于有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 我们的民众才又重新燃起了对新生活的渴望, 才会团结一心历经千辛万苦建立起属于人民的国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起来的,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必定需要由中国共产党人来领导, 只有这样, 我们的民主政治建设才能够与我国的其它领域的建设相一致。这也是顺民心合民意的事情。

(三) 依法治国, 实现法治下的民主政治

依法治国, 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 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 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文化事业, 管理社会事务, 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保障。民主政治与法治是紧密相连, 相互依存的。中外法制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表明, 发展民主政治, 是建设法治国家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民主政治体制下, 法治才能找到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参考文献

[1]张永恒.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特点及发展探析[J]实事求是, 2001, (06)

[2]贾康.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J].社会科学论坛, 2002, (09)

[3]王海军.当前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长白学刊, 2004, (03)

[4]张文才.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的路径选择[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5, (06)

[5]汪淑娟.民主的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萨托利《民主新论》批判[J].法制与社会, 2009, (10) :374-375

上一篇:集成系统数据管理下一篇:产程影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