畹町经济开发区

2024-06-17

畹町经济开发区(精选3篇)

畹町经济开发区 篇1

畹町为国家一类口岸, 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 与缅甸邻邦九谷市一河相隔。1999年2月, 国务院批准撤销畹町市, 并入瑞丽市, 设立畹町经济开发区, 实行“政经合一”的管理体制, 行使县级经济管理权限和行政职能, 计划单列、财政自收自支。畹町经济开发区辖1个乡镇、1个农场、3个社区, 总人口14 056人, 其中农业人口6 608人, 国土面积103 km2, 耕地面积858 hm2。行政区划调整后, 畹町没有省级财政户头, 很难申请到中央、省级农业项目资金支持, 本级财政困难, 农业项目很难获得资金支持, 以上原因构成了畹町经济开发区占据着重要的地理位置、面积小、人口少、资金少、项目立项困难的现状。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体, 是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1,2]。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是农技推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农技推广工作的一支生力军, 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3]。因此,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认清农技推广体系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并探讨其今后发展的思路, 对于提高当地农民科学技术水平、确保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4]。现将畹町经济开发区农技推广体系现状及改革情况作一概述。

1 畹町经济开发区农技推广体系现状

1.1 畹町经济开发区农业农机综合服务中心现状

2011年10月畹町经济开发区农业机构进行改革, 德宏州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撤销原畹町经济开发区农技推广中心、农机股、甘蔗技术推广站、经作站, 合并组建畹町经济开发区农业农机综合服务中心, 核定事业编制30名。

畹町农业农机综合服务中心现有编制职工28人。其中:技术人员身份构成情况, 专业技术人员19人, 工勤人员9人, 专业技术人员占总人数的67.9%;职称构成情况, 高级农艺师1人, 农艺师7名, 工程师6名, 中高级职称占总人数的50%;学历构成情况, 研究生2人, 本科9人, 大专9人, 中专3人, 高中3人, 初中及以下2人;年龄结构情况, 50岁以上9人, 40~50岁8人, 30~40岁9人, 20~30岁2人;推广专业分布情况, 借用到其他部门工作的有7人, 从事农机工作的有9人, 从事甘蔗工作的有6人, 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有6人, 其中农技推广专业2人、热作栽培专业1人、植保专业1人、土肥专业1人、技工1人, 主要负责全区粮作、经作、植保、土肥、农环、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技术推广及服务工作。

1.2 畹町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现状

2011年10月畹町经济开发区农业机构进行改革, 德宏州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畹町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下划畹町镇管理, 畹町经济开发区农牧局为业务主管部门。畹町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核定编制16人, 其中3人是农业专业技术人员, 其余13人是非农业专业工作人员, 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是以镇政府中心工作为主, 基本上脱离了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的工作职责。

2 改革取得的成效

2.1 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合并组建畹町经济开发区农业农机综合服务中心, 技术人员专业配置趋于合理, 工作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工作效率大幅提高。2012年畹町经济开发区完成作物推广种植的面积为2 726.4 hm2, 比2011年的面积2 536.1 hm2, 增加了190.3 hm2, 增长率为7.5%;总产量为39 893.5 t, 比2011年的27 533.5 t, 增产12 360 t, 增产率44.9%;总产值5 571.6万元, 比2011年的5 204.3万元, 增加367.3万元, 增值率7.1%。

2.2 农业机械现代化稳步推进

农机技术人员与农技人员工作配合达到前所未有的协调, 农机技术与农艺措施相结合, 水稻机插秧技术引进示范获得成功。2012年4月畹町经济开发区引进水稻机插秧技术, 示范面积3.33 hm2。通过软盘育秧, 机耕机耙、插秧机规范化栽插、科学管水、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机收等措施的实施, 示范区水稻平均产量9 195 kg/hm2, 比2011年常规栽培的7 650 kg/hm2增产1 545 kg/hm2;2013年水稻机插秧技术示范面积扩大到33.5 hm2。

2.3 经济作物推广成果显著

2012年经济作物推广种植面积达1 346.6 hm2, 产值1 445.5万元, 其中, 青枣面积33.3 hm2, 通过嫁接、配方施肥、疏花疏果、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指导, 提高了果品质量, 平均产值超过15万元/hm2;天然橡胶新品系云研77-4引进示范推广844.4 hm2, 获得德宏州农业局科技进一等奖;随着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推进, 畹町经济开发区经济作物逐步由传统的常规栽培转变为设施栽培、集约化经营, 蔬菜、水果大棚避雨栽培, 滴灌、喷灌系统的应用从无到有, 并不断扩大示范推广面积。

2.4 植保工作顺利开展

坚持“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每月开展4次定点系统调查, 按时上报病虫害发生防治信息, 及时下发各村小组农作物病情通知, 指导农民科学用药, 确保农作物安全生产。2012年全区农作物推广种植面积2 726.4 hm2, 完成防治面积3 780 hm2次, 为大面积农作物增产提供了保证;外来入侵有害生物薇甘菊防除面积248.1 hm2, 完成省级下达任务的109.4%, 有效控制、减少了蔓延危害面积;2013年获得中央水稻病虫害防治项目支持。

2.5 土肥、农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有序开展

制定了《畹町经济开发区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指导意见》, 安排测土配方施肥省级监测点3个、国家级监测点1个, 指导农民科学合理施肥, 为农作物获得高产高效提供技术支持;根据《2012年度云南省农业面源污染调查方案》要求, 完成辖区内农业面源污染调查;根据《云南省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实施方案》要求, 调查采集土壤样品16份;2012年共计检测蔬菜样品1 000份, 发现6份蔬菜样品农残超标, 超标率0.6%, 通过检测, 实行系统跟踪调查, 严禁超标蔬菜进入市场流通, 以确保人民群众生活消费安全。

2.6 农业合作组织不断发展壮大

成立了畹町经济开发区农机合作社, 全区80%的耕地实现了机械化耕作, 水稻机收全覆盖, 水稻机插秧技术示范33.5 hm2;成立了畹町民兴蔬菜合作社, 社员达到400人以上, 蔬菜种植面积每年266.7 hm2。

3 存在的问题

3.1 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承担的农业服务职能被普遍弱化、淡化、行政化

畹町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下划到乡镇管理后, 非农业专业工作人员占了大量编制, 镇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成为了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主要工作, 基本脱离了参与制订农业技术推广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农业技术的专业培训;提供农业技术、信息服务;对确定推广的农业技术进行试验、示范;指导下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群众性科技组织和农民技术人员的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的主要工作职责。

3.2 畹町经济开发区农业农机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分配不合理

目前, 有21人从事农机、甘蔗等推广工作, 仅有6人从事农技推广工作, 负责全区粮作、经作、植保、土肥、农环、农产品质量安全、委托农业执法及数据整理、总结、材料编报等技术指导服务和日常工作, 农技推广人员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

3.3 农技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知识老化

农技人员整体专业技术知识老化, 工作方式传统落后, 外出培训和受教育的机会较少, 专业知识更新慢, 如不及时补充新鲜血液, 充实农技推广队伍, 几年之后就可能出现青黄不接的状况[5], 难以满足建设现代农业的需要。

3.4 经费投入不足, 技术装备落后

地方财政有限, 对农技推广的投入严重不足, 加之上级主管部门对畹町经济开发区农业项目扶持资金较少, 导致畹町农技推广体系形成“有钱养兵、没钱打仗”的局面。主要表现:一是缺乏必备的科技服务培训设备、检测仪器、交通工具;二是缺乏农技推广经费。

4 畹町经济开发区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议

4.1 强化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农业服务职能, 建立健全现代农技推广体系

畹町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不论是农业局管还是镇政府管, 都应以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为中心工作, 制订符合当地的农业技术推广计划并组织实施, 组织农业技术的专业培训, 提供农业技术、信息服务, 指导农民应用科技实现农作物增产增收。建立健全以县级农技推广单位为依托, 乡镇农技服务站为单元, 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中介的现代农技推广体系, 建立健全以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核心, 农技推广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种植大户等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6]。

4.2 农机技术与农艺措施相结合, 加大农业资金投入, 积极争取农业项目

农机技术人员与农技人员应按当地推广实际需要进行合理分工安排;加强农技人员管理, 并根据专业合理配置, 明确农技人员的岗位职责、任务量, 建立激励机制, 调动农技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地方财政应确保农技推广工作经费, 涉农部门应积极争取省、州级农业项目扶持资金, 不断开展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及推广[7]。

4.3 加大农技人员培训力度, 提高职业技能和整体素质

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对科技人员进行分层次的继续再教育, 积极争取年轻技术人员外出培训机会, 逐步提高科技人员职业技能和整体素质, 以尽快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5 结语

畹町经济开发区从人口、面积上来讲, 相当于其他县市的较小乡镇, 畹町农业农机综合服务中心以较少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承担了全区的农业技术推广及服务工作, 实现了农机技术与农业技术的集合, 农技推广实现了机耕机耙、栽培、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农残检测、机收等技术集成服务。只有不断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充分调动年轻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通过农机技术的推广应用, 农作物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示范推广, 才能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促进畹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摘要:阐述了畹町经济开发区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现状, 总结了取得的成效,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了体系改革的建议, 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技推广体系,现状,改革,建议,云南瑞丽,畹町经济开发区

参考文献

[1]郑琼, 董金梅.我国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的思路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 2007, 13 (19) :32-33.

[2]李建霞, 何文廷.关于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J].新农村, 2011 (3) :161-162.

[3]胡栋礼.关于太湖县乡镇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12) :348.

[4]马林仙.昭阳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措施及成效[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16) :360.

[5]杨任宽, 陈本贵, 徐文荣.淳安县农技人员现状分析及加强农技推广能力建设的建议[J].杭州农业科技, 2008 (1) :13-15.

[6]易继平, 徐燕, 胡端娥, 等.宜昌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现状调查及整改对策[J].湖北农业科学, 2013, 51 (1) :192-194.

[7]李玉萍, 温春生, 宋启道, 等.广东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现状与发展对策[J].热带农业科学, 2011, 31 (1) :35-41.

畹町经济开发区 篇2

2006年8月31日, 占地10平方公里的天津东疆保税港区成立, 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于2007年12月11日封关运作。这是继上海洋山保税港区后, 我国批准设立的第二个保税港区, 也是目前我国面积最大的保税港区。2011年5月13日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的批复》和同年5月19日国家发改委下发的《关于印发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的通知》, 就明确了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将拥有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国际航运税收、航运金融业务和租赁业务的先行先试权, 以期用5至10年的时间, 把东疆保税港区建设成为“各类航运要素聚集、服务辐射效应显著、参与全球资源配置的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核心功能区, 综合功能完善的国际航运融资中心, 是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

“畹町”系傣语译音, 意为“太阳当顶的地方”, 含阳光普照、万物生长之意。畹町东北部与芒市接壤, 东南部与缅甸九谷市接壤。1985年1月31日, 国务院批准撤销畹町镇建立畹町市, 隶属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1992年6月, 国务院批准畹町市为沿边开发城市, 同年9月国务院批准设立畹町边境经济合作区 (5平方公里) 。1999年1月1日, 国务院批准撤销畹町市, 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瑞丽市。

201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加快沿边地区开发开放, 加强国际通道、边境城市和口岸建设, 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中, 明确提出了建设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 畹町作为瑞丽辖区, 更是首当其冲的先锋。

天津东疆保税港创新发展经验

(一) 财政支持:多措并举, 全力支持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2011年8月,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通知, 正式要求对注册在东疆保税港区内的航运企业从事海上国际航运业务, 注册在东疆保税港区内的仓储、物流等服务企业从事货物运输、仓储、装卸搬运业务以及注册在天津的保险企业从事国际航运保险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天津市市政府规定了东疆保税港区在2020年以前产生的地方税收全部留存东疆保税港区, 以支持东疆保税港区以后的发展建设。具体为:企业营业税的100%、增值税的25%、企业所得税40%地方留成部分、个人所得税40%的地方留成部分全部留存东疆保税港区。同时, 东疆保税港区对落户保税港区的企业给予一定支持;对服务于保税港区的高级专业人才, 在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给予最高5年的奖励。

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公布的《促进产业发展暂行规定》实施细则, 进一步明确了对现代物流业、进出口加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支持政策。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设立企业发展资金专项账户, 用于对落户东疆企业的资金支持。对在东疆保税港区新设立的从事离岸业务的银行区域中心机构或分行, 将给予初期运营补贴, 最高补助金额为500万元。2011年9月东疆保税港区出台措施支持国际商品交易市场建设, 其中重点包括:设立市场建设发展专项资金;符合规定的市场主体公司享受不同程度的税收减免;对符合规定的总部经济条件的市场主体公司进行租金补贴等。

(二) 创新理念:打造现代服务业高地, 金融创新先行

金融租赁中心雏形初现。东疆保税港区已注册租赁类企业163家, 其中单机公司109家, 单船公司33家, 小总部公司14家, 特殊项目公司7家。这些租赁企业已经在东疆完成了飞机租赁业务49架, 船舶24艘, 飞机发动机2台。2010年天津市融资租赁合同余额超1500亿元, 约占全国1/4, 超过北京、上海、重庆等地, 连续3年位居全国融资租赁首位。金融租赁公司在东疆保税港区被准予设立项目子公司;鼓励租赁企业在东疆保税港区开展飞机租赁业务创新, 统筹安排飞机引进指标, 按规定纳入国家批量采购计划, 优先安排利用外债指标规模。对在天津东疆港区注册的融资租赁企业, 或金融租赁公司在东疆保税港区设立的项目子公司满足条件的融资租赁出口货物, 实行出口退税政策。

(三) 人力资源:配套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天津具有雄厚的教育科研实力, 拥有大专及以上层次院校55所, 其中有2所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2011年, 在校生人数919386人, 约有21万多名学士、硕士和博士毕业生。此外, 天津拥有159所科研院所, 8个国家级实验室, 27个国家级、部级测试中心, 10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重点学科达到88个。在《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大力实施引智项目, 吸引高层次外国专家开展科研、教育、管理合作”, “深入实施:‘院士重点后备人选资助扶持计划’、‘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和引进更多创新领军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其后备力量, 建设一批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

东疆保税区依托滨海新区拥有国家级开发区、保税区、海洋高新区、出口加工区等一批功能经济区。随着海河教育园区的建成,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的建设, 已形成了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东疆在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培养了一批掌握国际先进技术和通晓现代管理的外向型人才, 同时通过为跨国公司提供离岸金融服务, 便利跨国公司资金管理和日常运营, 促进了跨国公司总部落户东疆, 并据以引进了大批优秀人才。

(四) 借助周边市场资源:打造东疆优势市场

2010年, 天津港吞吐量超过4亿吨, 北方第一、全国第三、世界第五。集装箱吞吐量突破千万标箱, 集装箱航线总数达到115条, 连接中西亚, 远及欧洲大陆, 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 是东北亚地区通往新亚欧大陆桥最近的起点, 是从太平洋到达欧亚大陆的主要岸点, 也是中亚、西亚等邻近内陆国家的出海口, 海向腹地航线通达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 陆向直接腹地包括天津、北京、河北、山西两市两省以及间接腹地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四川、西藏和蒙古国的部分地区。其交通运输网四通八达, 又有京津塘高速公路直入保税区内, 交通极其便利。接近原料产地并拥有广阔的销售市场, 具有强烈的对内吸引和向外输出的双重有利条件, 具备建设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的区位优势。

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 促使国际间生产要素不断优化配置, 加快产业转移, 为亚太地区各个经济体利用国际资本、引进先进技术、开拓国际市场, 推动环渤海区域乃至我国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目前, 环渤海区域正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整合升级, 加强冶金、石化等重化工业发展, 并在沿海有条件的地区开始大力发展以交通装备、机械、重型设备、电器和仪表设备为代表的现代装备制造业, 以及大型石化和精细化工、精品钢材、有色金属和新型建材为代表的重要原材料和工业生产基地建设, 为东疆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港转型提供了强大的产业基础和物质保障。

借鉴天津东疆保税港建设经验, 加快畹町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发展

(一) 积极争取中央政府支持, 实施灵活的财政政策

在《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中提出:“国家加大转移支付和投资力度, 支持云南桥头堡建设和发展。加大边境地区专项转移支付力度, 加强边界日常维护和边界管控, 促进边境贸易发展, 改善边境地区民生。”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大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 逐步缩小西部地区地方标准财政收支缺口, 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中央财政加大对西部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高新技术开发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贷款贴息支持力度, 对设在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所得, 以及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 节能节水项目所得, 可以付享受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优惠。”201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 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实行地区互助政策, 开展多种形式对口支援。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加快沿边地区开发开放, 加强国际通道、边境城市和口岸建设, 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稳步推进和桥头堡战略的深入实施, 借鉴东疆保税港区在财政政策的成功经验, 地方乃至中央应制定更加优惠, 更加灵活, 更加倾斜的财政支持政策和帮扶措施, 加大对边境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建设、投资力度。

(二) 大胆探索积极务实的创新机制

积极灵活的创新机制, 尽快完成畹町边境经济合作区保税区的申报工作。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和发展很大程度上看保税区的建设和操作效果。基于畹町“原料在外、市场在外、能源在外”的特点, 完全不同于我国其它的边境经济合作区, 保税区的建成将为下一步芒市工业园建设和芒市、瑞丽乃至德宏招商引资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增强畹町边境经济合作区的示范作用, 并有利于提升我国沿边开放的质量和整体水平, 全面推进境内外经贸合作, 提高对东南亚、南亚国家的辐射能力。从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来看, 设置畹町边境经济合作区保税区, 将是我国创新机制、先行先试, 中缅边境地区经济增长的新举措、新尝试, 也将是我国进一步探索经济欠发达边疆地区参与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CAFTA) 的新途径、新模式。因此, 当前必须做好畹町边境经济合作区保税区的各项申报工作, 力争国家早日批准建立畹町边境经济合作区保税区。

务实而前瞻的金融创新模式, 《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中提出:“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为符合国家政策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信贷支持。鼓励和引导外资银行到云南设立机构和开办业务。支持符合条件的大中型优势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市和发行债券。”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集聚区内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服务企业信贷支持, 支持符合条件的集聚区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 积极拓宽股票上、企业债券、项目融资, 产权置换等筹资渠道, 鼓励各类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和信用担保机构在边境经济合作区内开展业务。力争把畹町建成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金融基地, 推动金融集聚和区域性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中心建设, 建立健全我国与东盟及南亚各国央行合作机制, 成为我国在岸和离岸金融有竞争力的边境城市。

(三) 以长效机制落实精英人才战略

依托云南省内高校, 与高校签订人才定点输送协议, 用最短时间满足人才规模需求和质量需求, 同时注重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建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有计划的广开渠道招引人才, 同时注重对本土人才的培养, 加强分配制度改革的力度, 以岗定薪, 按劳定薪, 优劳优酬, 实行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政策。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 促进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实施复合型人才战略, 培养一批具有现代管理理念和开放意识、通晓国际惯例的懂技术、会管理、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作为全国14个边境经济合作区之一的畹町, 更应突破区域的束缚, 突破政府传统的桎梏, 勇于、敢于、善于到内地、东部沿海、海外高校、研究院所、企事业团体去吸纳人才, 每年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应加大对专家、学者、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 并形成长效机制, 同时制定相配套的政策, 对安心畹町工作、扎根畹町建设的专家、学者提供优厚的待遇, 对本土人才归巢给予相应的倾斜, 并制定学子归巢计划, 有力推进畹町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

(四) 挖掘区域市场资源, 构筑我国西南开发开放的桥头堡

借助周边市场资源, 加快畹町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 打造西南对外开发、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缅甸矿产资源种类繁多, 主要包括:石油、宝石、钨、锑、铅、锌、铜、锰、金、银等。世界上95%以上的翡翠产自缅甸, 特别是高档翡翠几乎全部来源于缅甸。根据畹町的基本市情和区位优势, 充分利用缅甸丰富的矿产资源, 以东盟市场为基础, 充分发挥畹町的区位、口岸和资源优势。把畹町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珠宝交易中心, 连接我国与东南亚、南亚的国际贸易中心。2010年6月2日至3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缅甸进行了正式访问, 签署了中缅油气管道等15项双边经贸合作协议。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 将为芒市开口输送天然气10亿立方米, 在充分利用缅甸天然气资源的同时, 用好国内外市场, 重点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环境友好的天然气化工产业, 使芒市成为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天然气化工产品生产、加工和物流集集散中心。

加快芒市工业园区建设, 构建外向型工业新格局。加快芒市工业园区建设, 充分依托畹町区位、资源、市场优势, 以现有企业为基础, 全力打造畹町边境经济合作区为“窗口”, 芒市工业园区为“工作间”的工业产业集群,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手段, 以芒市工业园区为平台, 大力推进具有芒市特色、符合市情的新型工业化, 利用先进技术和工业改造传统优势产业, 延伸产业链, 提高产品附加值, 积极承接东中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不断向更高层次演进。

参考文献

[1].德宏州史志办.2010德宏年鉴[M].德宏:德宏民族出版社, 2010.

[2].天津市人民政府主办.2010天津区县年鉴[M].天津: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办公室编纂, 2010.

[3].易志云.优化配置港口资源, 创建实现滨海新区战略定位的心优势[J].港口经济, 2011, (2) .

[4].王伟亮, 等.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离岸金融发展研究[J].中国货币市场, 2009, (4) .

[5].孙苑.关于建设东疆港国人免税购物中心的思考[J].天津经济, 2010, (1) .

[6].王乃超.东疆——打造国际物流运营中心[J].中国储运, 2010, (7) .

[7].廖大生.畹町:打造国际陆港大通道实现跨越发展[N].云南经济日报, 2011-12-8 (004) .

[8].朱紫云.天津:打造中国融资租赁第一平台[N].中国经营报, 2011-5-30 (B13) .

[9].张薇.我国离岸金融业现状及其对滨海新区金融业发展的影响[J].华北金融, 2010, (12) .

[10].刘玉海, 东疆崛起:港城天津的传承与未来[N].21世纪经济报道, 2012-2-6 (020) .

[11].邓道勇.云南边境经济合作区处境尴尬[N].中国经济时报, 2010-2-4 (003) .

畹町反季节无筋豆高产栽培技术 篇3

无筋豆也称菜豆, 又名四季豆、芸豆、玉豆, 因商品嫩豆荚柔嫩、无筋、无革质膜而得名[1]。无筋豆具有生长周期短, 操作简单、产量高且经济效益好等特点[2,3], 近年来, 瑞丽市畹町镇根据市场需求, 选择秋冬季节覆膜栽种无筋豆, 可于元旦至春节期间供应市场, 4月下旬采收完毕,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无筋豆1 500~2 000kg/667m2, 市场价3~4元/kg, 产值达4 500~8 000元/667m2。现根据种植经验, 总结出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的无筋豆高产栽培技术。

1 品种选择

选用适应当地气候的泰国无筋豆、泰国架豆王、内蒙无筋豆等品种组合为主。

2 选地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 p H值中性或微酸性土壤, 排灌方便的沙壤或壤土。一次性施入三元复合肥 (15:15:15) 50kg/667m2和塘泥2000kg/667m2做底肥, 深耕耙碎起垄作墒, 墒面0.8m、沟宽0.4m。

3 适时播种

冬播在12月至翌年1月播种。每墒种植2行, 行距0.4m, 株距0.3m, 种植穴/667m2, 每穴播2~3粒种子, 盖土后用0.8m宽的地膜覆盖, 以保温保湿。

4 田间管理

4.1 搭架和上架

搭架须在蔓长10cm以下进行搭架, 可用采用三角搭架或者人字搭架两种模式。上架应在中午后蔓条不脆时进行。

4.2 追肥

追肥的原则是“苗期轻施、花期酌施、结荚期重施”。结合生长情况至少追肥3次。第一次在苗期每667m2追施三元复合肥 (15:15:15) 10kg兑水灌根;第二次在初花期追施三元复合肥 (15:15:15) 15kg/667m2兑水浇施;第三次在结荚期追施三元复合肥 (15:15:15) 20kg/667m2复合肥兑水浇施。

4.3 灌水

蕾期和初花期的原则是“浇荚不浇花、干花湿荚”。开花结荚前, 严格控制浇水, 防止枝叶徒长引起落花。待幼荚伸出后逐渐加大浇水量, 田间经常保持湿润, 原则上采收一次, 浇水一次。

5 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白粉病、锈病、炭疽病、细菌性疫病等, 白粉病可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25%丙环唑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25%晴菌唑乳油4 000倍液喷雾防治;锈病可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50%硫悬乳剂300倍液喷雾防治;炭疽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细菌性疫病可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100万单位新植霉素粉剂3 000倍液喷雾防治。

虫害主要有豆荚螟、斑潜蝇、蚜虫、红蜘蛛等, 豆荚螟可用5%锐劲特胶悬剂2 500倍液、20%三唑磷乳油700倍液喷雾防治;斑潜蝇可用5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可用吡虫啉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喷雾防治;红蜘蛛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液、氧化乐果乳油1 000倍液喷雾防治[4]。

化学防治要严格禁止使用高毒高残农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轮流交替对症用药。

6 采收

一般开花后10~15天, 豆荚由细变粗, 豆粒略显, 荚的腹逢线尚未凹陷时, 即可采收[5]。采收过早, 产量不高;过晚, 纤维素增多, 影响食用品质。

摘要:过去畹町镇一直沿袭春植夏收的耕作方法, 常因高温多湿的环境导致病虫害严重发生而减产。畹町冬春季节天气干燥、阳光充足, 有利于反季节蔬菜的丰产栽培。自1984年以来, 推广秋植冬收, 已获得成功。近年来, 畹町不断探索建立口岸服务型生态农业, 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把蔬菜作为“十二五”期间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采用“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 积极发展订单农业, 拓宽蔬菜销售渠道, 成功实现一年三熟制﹙两季蔬菜、一季玉米﹚, 提高了土地单位面积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促进了农民增收, 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反季节无筋豆,栽培,技术,畹町

参考文献

[1]胡明桥.贵州省无筋豆反季节露地高产栽培及市场分析探究[J].农民致富之友, 2014, (8) :159.

[2]雷庆华, 黄德平.秋无筋豆栽培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 2012, (2) :21.

[3]陈碧敏, 唐美荣, 张燕.5个无筋豆品种比较[J].农技服务, 2008, 25 (1) :18.

[4]宋聚群, 张万红.夏秋反季节无筋豆重大病虫发生种类及无害化防治技术[J].农技服务, 2008, 25 (12) :64, 89.

上一篇:诺和笔5下一篇:典型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