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误区分析研究

2024-09-22

高校财务误区分析研究(精选10篇)

高校财务误区分析研究 篇1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精神, 高校辅导员老师具有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 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在高校辅导员群体工作的实际中常常出现“辅而不导”的问题:如忙于应付事务性的工作、把工作职能仅仅定位于做好具体的学生服务工作、把自身角色局限于“高级保姆”、“信息发布员”、“安全监督员”、“纪律维护员”等、生活阅历和工作经验的限制使得我们在担任“人生导师”职责时显得力不从心, 笔者在从事辅导员工作中也常常为此问题而困扰。在高校教育工作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的情况, 辅导员如何走出“辅而不导”的工作误区, 真正成为学生成才的“人生导师”, 实现自身工作职能的转变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呢?

做人的工作是一辈子的学问, 辅导员工作难做, 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常常面临以下困难, 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呢?

第一主观上缺乏对职业的认同感和清晰准确的角色定位。尽管教育部对辅导员的定位是具有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 但在实践中辅导员往往在教师和行政干部之间处境尴尬。“辅导员负有重要的管理职责, 但不是一般的行政干部。辅导员对规范学生行为和学生社团、干部组织及社团负有管理职责。学生的日常卫生、秩序管理、食堂秩序等都需要辅导员的组织和参与, 导致辅导员的日常事务繁多”, 辅导员经常忙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 缺乏高屋建瓴的规划, 容易忽略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特点, 无法全身心做好全部学生的辅导工作。因为学生的管理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等特点, 这大大影响了辅导员的自我认同。缺乏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是辅导员在自身价值提升上面临的最大苦恼, “十年政工, 两手空空”是当前辅导员队伍的真实写照, 这使得很多辅导员都抱着以辅导员工作为跳板在高校转教学岗位或行政岗位的心态, 也大大影响了高校辅导员队伍专职化的建设。此外社会对辅导员评价众口不一, 有人说辅导员“说起来很重要, 使用起来很重要, 没事的时候不重要”, 缺乏较好的外部鼓励机制也是造成辅导员自身认同感差的原因之一。职业认同感薄弱直接影响了辅导员建立清晰准确的角色定位, 不少辅导员认为只要学生“不出事”就行, 或整天忙于琐碎事务, 认为只要做好具体服务工作就行, 把自己的工作等同于“学生的高级保姆”、“信息发布员”、“安全监督员”等等, 这都造成了辅导员工作中出现“辅而不导”的工作误区。

第二、高校教育工作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 学生主体的变化, 90后学生也对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新挑战。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市场经济的发展, 各种价值观的充斥, 生活于这个时代的90后学生已开始整体性地迈入大学校园, 他们身上普遍存在以下特点:90后学生价值观多元趋势明显, 对社会榜样的关注度不够, 特别是对道德感感到陌生, 更多地转向娱乐圈的歌星影星、各类选秀节目以及网络歌手、通俗作家等;90后学生虽然自信独立崇尚自由, 但也更功利、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获取信息更加快捷储存的知识也更加丰富, 这使得他们渴望成熟独立, 认同双赢和互惠而不是奉献和牺牲, 比较缺乏感恩意识;90后学生情感丰富观念更为大胆, 情绪上普遍焦虑, 衣食无忧的他们常被称为“天之骄子”, 成长道路比较平和顺利, 但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弱, 在面对困难时容易引发各种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仅仅采用传统的教育手段已显得疲软无力、不合时宜, 对我们辅导员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要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提高辅导员工作效率和提升自己的个人价值, 辅导员首先要实现思想意识的转变, 自身定位的转变和素质修养的提高, 强化辅导员教师的角色扮演和辅导员的教育引导功能。绝大多数人理解的教师是指给学生讲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的学科教师, 而辅导员似乎只是处理学生事务性工作的生活老师和思想教员。大学生在校期间有两个重要过程, 一个是知识化、专业化的过程;一个是社会化的过程 (即通过学习、实践来学习社会主导的行为规范、思想理念、道德规范等。如果说专业教师承担了学生第一个过程的转变, 那么在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中, 辅导员老师则会对学生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辅导员首先要把自己从疲于应付日常琐事的误区中转变出来, 勇于做学生精神的导师、人生的导师。曾有高校思想政治研究专家给出了新时期辅导员十大角色定位:党的政策的宣传员、党委工作的信息员、学院与大学生的联络员、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施工员、大学生学习成才规划的引路员、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指导员、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咨询员、大学生遵纪守法的监督员、大学生思想问题的调解员, 这十大角色始终围绕着辅导员的三大基本职责:管理、服务和教育。对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尚存在一定的争议, 有的沿袭传统的以管理为本, 有的则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服务为本, 有的则认为应以教育为本。笔者认为21世纪的高校辅导员应以教育为本, 紧跟社会发展脉搏、掌握大学生独特的个性, 从传统的“消极防御、管理至上”转变到“引导学生、服务至上”上来。管理学生以学生为主体,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服务学生以实现教育目的为转移, 而不是取悦学生为目标, 服务学生以引导学生树立自觉主体意识为前提, 而不是事无巨细包办代劳;引领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服务他们的成长进步、真正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说文解字》中对“导”字的注为“导引也”, 《辞海》列出5条含义, 即:引导、疏通、传导、开导和选择。引导的最好方法就是“因势利导”。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善战者, 因其势而利导之。”意思是说, 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能够根据战争的态势加以引导而取得胜利。也就是要利用业已出现的有利时机, 施之以有明确意图的推动, 最大限度地发掘一切积极因素, 使事物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引导更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觉性、创新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辅导员所做的绝不是事无巨细全部包办, 过份勤劳的老师只会带出懒惰的学生;辅导员老师也不是“教”学生什么, 而是帮助他们挖掘自己还没有发现的潜力。那如何引导学生帮助他们认识自己、挖掘自己、规划自己, 更有效地开展工作真正成为学生成才的导师呢?尤其面对思想多元个性独特的90后大学生群体, 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显得更加迫切。

首先, 树立尊重是教育之本的理念,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权利和尊严、启发学生的自觉性, 改变传统的“管教”“灌输”等教育模式, 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90后的大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个性独立、渴望理解、渴望尊重, 不喜欢被强迫接受, 辅导员应重视学生的内在心理需求, 引导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辅导员老师的自身修养和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所谓“言传身教”, 辅导员老师站在学生管理的第一线, 与学生接触时间长接触面广, 对学生的影响最大。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心育人, 广博的知识、开阔的胸襟, 乐观的人生态度、谦虚幽默的处事态度, 坚定执着的人生理想, 耐心仔细的工作作风, 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品行正直、充满爱心等等都是一名合格的高校辅导员最基本的要求。

其次, 引导式而非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 以学生为本, 形式要多样、手段要新颖, 加强责任诚信感恩忠孝等传统文化美德的教育。我国高校辅导员最初设立的功能就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1953年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创造性地提出了政治辅导员制度) , 这也是我国基本国情在高校管理中的集中体现。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生主体的显著变化, 教师居高临下地进行道德宣讲、理论灌输, 学生被动接受的这种思政模式已经被淘汰。借助一定的案例提前进行思想教育与提出警戒, 使工作末雨绸缪, 是一个辅导员很重要的工作素质。同时这种教育引导又是通过平等坦诚的沟通, 毫无忸怩做作, 毫无装腔作势, 更没有居高临下式的训斥, 完全是娓娓道来, 亲切平和, 且情景随和、话语婉约。针对90后学生普遍存在的信仰缺失、传统文化常识的匮乏、情感的漠然和感恩意识的淡薄的问题, 高校思政教育要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情感教育、传统文化的教育。学生晚点名的时政宣讲, 形势政策教育课堂上的专题讲座、案例分析、演讲辩论, 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原本枯燥乏味的学生排斥的不感兴趣思想政治教育进入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感染他们、熏陶他们。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 学校创新设立《形势政策与明德教育》课程, 以“三讲三心”的明德教育 (讲诚信、讲礼仪、讲感恩, 对国家人民尽忠心、对父母长辈尽孝心、对同学朋友尽爱心) 为指导, 并把它与高校现有的《形势政策与教育》课程有机结合, 其中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美德忠孝诚信感恩作为了重要教学环节。与此同时以开展“三讲三心”的品牌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将思政课堂的教学成果用于实践, 如“感恩月”大型文艺晚会, “爱心周”志愿者服务活动, “诚信助我行”等, 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第三, 创新工作方法:用心把握规律、深入了解学生、分类引导成才。察言观色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做一名辅导员的基本功, 关爱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从洞察心理出发逐步引导学生的思想、行为是辅导员工作的重点。针对当代大学生容易产生焦虑、心理承受能力差等问题, 辅导员应及时了解掌握学生心理动态, 通过建立完善课堂、心理资讯等多种渠道, 有效地做好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个别谈心是了解学生心理动态最常规的方法, 也是针对性最强、最能触动思想和心灵的教育方法, 谈心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谈心前的准备和交流的艺术。在谈心时注意角色的准确把握, 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和心态运用适当的语气和语言, 促其敞开心扉, 推心置腹, 以情感人, 以理服人, 同时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一次谈心后能够在适当时机以适当方式再次交流, 提醒督促、巩固谈心的效果。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工作实践中, 将学生分门别类, 为不同层次、类型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式。笔者在辅导员工作经历中, 曾有一名学生来自农村家境条件很差, 寝室的同学多来自于大城市生活条件优越, 在这种氛围下这位同学很自卑、也很害怕在公众场合讲话, 有几次找她谈话她都默不作声, 从她关系比较好的同学那了解到她做事非常认真负责, 便鼓励她当选班级劳动委员, 负责带领同学们农场劳动 (因为在笔者所在的学校, 劳动作为必修学分, 每个同学都必须参加农场劳动) 。来自农村的她对农作物的种植生长有一定的了解, 很快周围的同学都很信任她, 喜欢和她一起到农场劳动;但笔者也细心地发现, 很多时候都是她一个人把其他同学都完成了, 于是我鼓励她要做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要懂得怎样指挥和带动你的团队齐心协力, 慢慢地她越来越有自信, 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 专业成绩也不断提高, 获得学校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后来她给我讲到是一个看似很不起眼的劳动委员逐渐改变了她。辅导员是一盏明灯, 能照亮学生心中的梦想;辅导员是一缕阳光, 能驱散学生消沉的意志;用爱去感化、用心去交流, 捕捉他们成长的点点滴滴, 引导他们朝自己的梦想一步一步地迈进。在互联网时代辅导员要使用独特的工作模式, 占领网 (下转第105页) (上接第101页) 络阵地、开展网络辅导。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 手机、QQ、MSN、博客、贴吧、校友网等成为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 也为辅导员与学生了解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网络辅导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快、学生选择面大, 学生也更容易接受辅导员的想法和意见。辅导员可开辟工作博客、学生工作专栏、工作日志, 加入同学们的QQ群、校友网, 讨论时下的热点话题、学校近期的工作重点、班级活动等等和学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开展网络辅导, 可以营造健康向上、积极和谐的网络氛围, 建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思想行为引导体系, 提高辅导员管理、服务及教育的水平。

被评委“上海高校十佳辅导员”的复旦大学包涵老师, 在繁忙的工作中坚持四年给学生写下12万字的工作周记并在班级主页上发布, 在众多高校引起强烈反响, 篇篇周记都记录下了她对辅导员工作的理解, 记载了四年的春风化雨, 也换来同学们最真诚的敬意和感激。她这样讲到, 辅导员是这样一群人, 做了很多很多, 但只要收获一点点就会非常满足。包涵成功的例子也告诉我们, 辅导员有能力成为学生成才的导师, 一名优秀的学生辅导员必须是一名复合型人才。辅导员只有具备坚定的职业认同、清晰的角色定位、有效的管理服务教育手段, 有爱心耐心细心并懂得不断调整工作方法, 贴近学生的生活、关爱他们的成长、才能走出工作中“辅而不导”误区, 真正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摘要:人生导师是辅导员工作水平的最高要求, 是辅导员评价考核的最高标准, 是辅导员职业价值实现和成就感的最大来源, 也是新时期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职业化发展的最高目标,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常出现的“辅而不导”的问题逐渐引起大家的关注, 这与辅导员缺乏坚定的职业认同、清晰的角色定位、有效的管理服务教育手段有很大的关系。文章试从这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转变辅导员工作理念、创新辅导员工作方法, 能真正成为学生成才的“人生导师”。

关键词:辅导员,人生导师,职业定位,引导式教育

参考文献

[1]徐颖.从“90后”大学生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3) .

[2]谢盛丽, 莫珂.论新时期大学生辅导员十大角色定位[J].传承, 2010 (3) .

[3]包涵.包涵心语—一个大学生辅导员的周记[M].学习出版社, 2006.

[4]辅导员既是教师又是管理干部是大学生人生的导师[EB/OL]http://www.dayoo.com

[5]蒋跃宁, 吴晓夏.关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几点思考[EB/OL]http://xsc.lzjtu.edu.cn/xsgz/30/085.htm

[6]杜汇良, 刘宏, 薛徽.高校辅导员九项知能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7]李雪梅.辅导员的人格魅力对大学生的影响[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3) .

高校财务误区分析研究 篇2

作者:王 泓

摘要: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供需矛盾尤为突出,显然大学毕业生的复合型知识结构、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不能适应社会需要,而普通高校在复合型人才培养观念和方法上的误区是导致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

关键字:复合型;人才培养;误区;对策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提出“复合型”人才培养,经过二十多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普通高等院校已经接受了这一培养模式,很多大学将“复合型”定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特色。但经过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复合型人才培养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出现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不满意,毕业生对母校的教学质量不满意的“双不满”现象。笔者认为导致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普通高校在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了观念上和方法上的误区,并长时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一、普通高校在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产生的误区

(一)盲目追逐市场热点使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产生误区

普通高校在培养复合型人才过程中都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但对社会需求的内涵缺乏科学的分析和理性的认知。尤其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的背景下,被市场眼前利益和所谓热点所误导,很难满足各个行业领域发展所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近年来以钱生钱的虚拟经济发展迅速,其相关行业丰厚的收入吸引了比例众多的青年学生。以经济利益为驱动的市场导向,自然导致学生盲目追逐市场热点,以眼前收入高、就业面宽为前提选择所谓的热点专业和热门课程,优中选优的毕业生才可能招聘到金融、证券等行业,而以科技创新为先导的实体经济领域却相对受到冷落。市场的浮躁甚至畸形发展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健康的人文环境甚至是办学理念,使学校在教学资源配置、确定发展目标、学科专业设置中出现偏颇,盲目扩大学生规模的热点专业由于师资力量不足而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高校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应把人才培养的重心放在增强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培养学生探求问题的进取精神上。同时要让学生在日趋激烈的创业、就业的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首先要引导学生对市场变化趋势有理性的认知,那就是未来经济健康发展,一定会走向实体发展之路,而不会长期走无规则的虚拟发展之路,而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一定是创新和创造,前提恰恰是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盲目追求复合型培养形式忽视学生自主学习潜能形成的误区

由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具备跨学科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能够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适应较宽的工作领域,因此许多普通高校在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也效仿研究型大学采取了按学科大类招生,即前两年通识教育、后两年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教育模式。

普通高校尤其是经过本科生扩招,教学资源的局限及专业实力不均衡已经影响到整体教学质量,按大类招生后,部分学生甚至多数学生不能“自主”选择到自己理想的专业,有些学生由于学习成绩排序相对靠后,只能不情愿地接受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收到挫伤。如果多数学生不能“自主”选择到理想的专业,甚至只能落到不情愿的专业,按大类招生就失去了她的“自主选择专业”的实际意义。

在课程设置上,选修课程设置尽管知识领域较宽,但普通高校生师比较高,教学资源有限,开出课程相对较少,学生的选择余地并不大,甚至选不到理想的课程。在专业课设置上,各学科课程各自独立,教学目的分散,由于缺少相互间的交流与衔接,形不成关联性和系统性,仅仅停留在课程复合的形式上,很难达到学生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在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上出现误区

建设学科复合型的专业而形不成专业复合型的师资平台。许多普通高校按照国务院学位办和教育部高教司的学科、专业分类要求建设了学科复合型的专业,但往往专业设置在哪一学院就由哪一学院的相近学科组件专业师资团队,而大量的跨学科课程由其他学院教师承担。如商品学专业设置在某工科学院,但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课程由其他学院教师承担。任课教师各自为政,很少针对专业特点和课程的相关性进行集体的教研探讨、分工合作,教材、案例很难根据专业的发展进行及时、有效的更新。其结果导致学生很难将所学课程进行衔接,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以提高。

任课教师自身专业性强,缺少与专业相关的复合型专业知识结构。多数任课教师本身受所学专业的限制,如不能及时通过进修、培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通过自身的努力将所授课程赋予新的内涵与活力,就不能例举出生动的教学案例,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很难引导、调动学生发挥自主学习的潜能。

二、普通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引导学生形成理性的市场认知

普通高等院校应确立健康的、立足长远的人才培养定位。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的大环境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应首先树立健康的办学理念,深知不单单为眼前市场需求培养人才,更是为长远社会发展培养适应性人才,这就需要摒弃将“经济欲望”当成学生个人理想的教育引导。

让学生在日趋激烈的创业、就业的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首先要引导学生对市场变化趋势有理性的认知,那就是未来的市场一定会走向实体经济发展之路,不会走向无规则的虚拟经济发展之路,而实体经济发展的前提一定是创新和创造。因此大学生的目光不能紧盯“高薪”领域、以目前收入的高低判定行业的优劣及择业的排序,应把在学期间的美好时光放在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上,包括专业能力、创新意识和文化修养,使自己能够适应更宽的职业种类、抓住发展机遇的能力更强。

为此,普通高校要深入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和改革,转变人才培养的观念,不再让盲目追求以钱生钱的虚拟经济为目标的欲望继续膨胀,避免普通高校的教育成为某些经济动物成长的温床,而要为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去努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鼓励他们在实体经济的发展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

高校应保护学生的个人学习兴趣,发挥个人专长,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任何一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与举措,都应针对不同兴趣、不同能力学生的需求来整合配置教学资源。美国前国务卿赖斯在清华大学以“教育的重要性”为题所做的演讲中以她亲身的发展经历谈出感受:“如果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同时保持自己原来的兴趣,或许会有出乎意料的效果。

普通高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首先应注重形成专业特色,使专业自身能够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努力建成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并在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中创建跨学科新兴专业。其次,应尽快让学生明确专业方向,以使学生在学期间充分利用好学校的教学资源,根据个人兴趣自主完成辅修专业或二学位的学习,并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课外学习与实践。

普通高等院校应谨慎采用按大类招生的培养模式,因为这类学校大部分毕业生要面临就业,而大类招生使学生进入专业学习较晚,不利于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一旦学生被动选择不感兴趣的专业,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影响。学习兴趣一旦受到挫伤,其自主学习的潜能和创新思维能力就不可能得到正常发挥。

在课程建设上,普通高校不会有研究型大学那样充足的优质教学资源,应结合专业特点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与创新,形成基础扎实、应用性强,有利于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已成为普通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一个教师、一本教材、一次考试”照本宣科、死记硬背式的陈旧课堂教学模式对思维活跃但心智尚未成熟的学生是一种伤害,也是毕业生对母校教学质量不满意的主要原因。让每一门课程跟上知识进步、科学发展的步伐,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同时采用针对问题的案例教学、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给学生充分的自学、独立思考问题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发挥自身潜质,真正在学到知识技能的同时,丰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思维品质。

(三)构建复合型的教师队伍

不论是立足复合型新专业的人才培养,还是传统专业以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构建具有复合型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都是保证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有复合型知识结构且能够将知识融会贯通的教师,而普通高校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因为相当多的教师是在学科专业封闭的教育体制下形成了自身的独立知识结构。要努力优化教师知识结构和提高教师复合型专业技能,一方面教师应转变观念,对自身知识结构作相应的的调整,掌握新旧专业及不同培养规格对课程内容需求上的差异做相应的知识更新,另一方面,通过自学或培训努力拓宽自身专业领域,使自己成为具有复合知识和复合能力的教师。

形成复合型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普通高校不仅要鼓励教师个人拓宽知识领域、提高复合型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构建一支复合型的教师队伍。应有若干学科专业领军人物,统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全局,突破学科壁垒组建复合型教学团队。应从管理制度上入手,鼓励高级职称教师开出跨学科选修课程,并鼓励正高级教师结合学科前沿做综合学科领域的学术讲座,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行业领域密切相关的专业,应聘请有实战经验的行业领域专家进入教学团队开设课程、举办讲座并指导学生的学习与实践。

教师跨学科科研与合作是提高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科研与教学相融,科研成果将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并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已成为高校的共识。而跨学科研究可以扩展学科的边界,用不同学科视角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得出更具科学意义的结论。同时通过跨学科研究完成知识的贯通衔接,帮助教师形成复合型知识结构和复合型科研能力,并能指导学生用多学科的观点认识复杂事物,达到培养学生复合型应用能力的效果。教师跨学科的科研合作以及教师直接参与跨学科的科研指导,可以加深学科间的学术交往,形成跨学科科研平台。教师可邀请学生直接参与课题研究,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校财务误区分析研究 篇3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风险社会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09)03-0103-04

当前,高校同社会一样,既处于发展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矛盾凸现期。如学校快速发展与资源不足的矛盾、大学生就业问题、贫困生问题、师生心理问题、校园建设问题、离退休人员待遇问题、教师晋升晋级问题等已成为当前影响学校稳定的重要因素,能否确保学校长期稳定,对学校发展来说,是一个重要考验。比如,2003年中国爆发的sARs危机引起了对突发事件的举国关注,学术界、政治界以及其他许多公民纷纷反思、检讨中国在突发事件的管理与应对上的缺陷和薄弱。这些讨论无疑加强了公众的突发事件意识,对突发事件管理的制度变革和机制创新也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高等院校作为人口密集、生态脆弱的区域,容易成为突发事件多发、高发并引致恶劣社会后果的潜在风险源泉,高校突发事件管理因而引起特别注意,管理层、理论界都各抒己见、献计献策。然而综合观之,有一些基本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还比较模糊,若干思想误区在各种讨论中若隐若现。笔者拟对这些误区作一全面梳理,澄清其政策蕴含,并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一、高校突发事件内涵:是偶然事件吗

突发事件的内涵是任何一篇文献都会准确界定的基本要素,比较典型的定义是:突发事件是指社会生活中一类事前难以预测、作用范围广泛、对社会造成严重威胁和危害的公共事件。这种定义几乎是顾名思义地突出了突发事件的“突发”性、“难以预测”性等特征。的确,正如现代风险社会理论所昭示的那样,现代化的风险是工业化的一种大规模产品,并且系统地随着全球化而加剧。在风险社会中,不明的和无法预料的后果成为历史和社会的主宰力量。我们已经适应了突发事件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的事实,但是现代社会系统的复杂性使得我们不知道某一突发事件究竟何时何地发生。

那么突发事件就是完全偶然的事件吗?突发性、难以预测性就是突发事件的本质属性吗?恐怕不能夸大这方面的特征。其理由有二。第一,突然性主要表现在突发事件的发生时点上,但突发事件本身并非转瞬即逝的,而是有它的生命历程,要经历几个阶段,简单说来如酝酿期、萌芽期、爆发期、扩张期、衰退期等等。从全过程的视角来看,它有它的运动轨迹,其来有自,其去有因,有急有缓,并不突然。第二,强调了难以预测性,往往掩盖了突发事件本身具有的规律性。突发事件有它的发生和发展逻辑。比如,SARS为什么首先在广东爆发,又为什么在北京肆虐开来?这当然不是偶然的事情,必有其深刻的社会一人口的根源。另外,感染SARS病毒的人有没有某些共同的社会特征?难道人们具有相等的概率感染病毒吗?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必能揭示突发事件的一些深层规律。风险理论说明,风险分死亡的逻辑不同于财富分配的逻辑,财富向上层阶级集中,风险却向社会下层聚集。因此,可以认为,突发事件往往在风险易感人群、地区那里寻找到爆发的突破口,并常常将风险后果强加于他们。

过分突出突发事件的突然性也引起了实践上的不良结果。当管理者下意识地感到突发事件像幽灵一样不可捉摸时,他只能坐等事件发生,抱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消极无为态度。而一旦他注意分析突发事件的规律性,特别是对不同类型突发事件(如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社会运动突发事件等)的发生发展规律做具体分析,他就更可能以防患于未然的态度,重点关注风险易感人群或地区,细心捕捉突发事件的苗头和潜在趋势。跟环境保护一样,突发事件管理中,预防重于治理。

二、高校突发事件外延:边界何在

由于前述对突发事件突然性的过度关注,突发事件内涵的核心有些模糊不清,相应地突发事件的外延也有扩大化的趋势。下定义是件轻松的事情,但要具体指出突发事件的范围却变得困难重重。有人将高校的典型突发事件归纳为11类,它们分别是:因信仰缺失而迷信邪教、学校管理腐败、自杀/伤害/校园暴力、畸形就业、火灾/爆炸/山难、集体食物中毒/黑心棉、学生同居/怀孕、学术腐败、法律诉讼、特困生救助、恶性传染病流行等。这几乎涵盖了高校管理工作的全部内容。

这样的外延确定在理论上是混乱的,在实践上则是误导的。从学理上说,突发事件往往是社会问题,是社会性的事件,除了要有客观可见的公共后果,还有赖于社会的主观定义,特别是政府机构、大众传媒、科学与法律专业人士等拥有关键的社会和政治地位的组织与个人。简而言之,突发事件的要领在于,它造成了破坏或威胁公众生活秩序的客观后果并引起社会成员的广泛关注。因此按照这样一个标准,前面的11类问题既可能成为影响深远的突发事件,也可能只是学校管理中的小问题而已。比如学生同居/怀孕,自杀事件,学术腐败、法律诉讼等,虽然可能损害学校声誉,也可能引起广泛关注,但一般说来,它们对公众生活秩序的威胁或破坏是很小的,算不上突发事件。从实践上说,把大大小小的存在不良影响的事件都算作突发事件,对发生概率不同、性质不同、影响也不同的事件一视同仁、平均用力,这只会使得突发事件管理不得要领,眉毛胡子一把抓,最后突发事件变成“狼来了”一样的事情,麻木了相应的管理机构及管理者的神经,他们从而由“全管部”变成了“不管部”。

突发事件的归类应该体现出比较明显的理论深度和向度。基于我们对突发事件要领的理解,校园突发事件可以被划分为以下数种: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如传染病、食物中毒等;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如校园暴力、火灾等;公共管理突发事件,如学校管理腐败、政治运动等;社会福利突发事件,如畸形就业、特困生救助等。这样将突发事件划分为几大块之后,在实践上更有利于管理者胸有全局,点面结合,抓住重点,部门分工,张弛有度。

三、管理与应对模式:小社会缩微大社会

对高校突发事件管理模式的研究,主要是受到SARS危机的刺激,研究论文多以该危机为例来阐释。但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常识性见解:SARS危机是全国、全社会性的突发事件,高校突发事件的影响面小得多。这种空间与人口规模的不同是有实质意义的,高校作为国家、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的开放性更强,自主性、独立性更弱,这样在突发事件管理模式上势必差异很大。忽略这种常识性见解的结果就是,高校这个小社会被当成了大社会的缩影,高校突发事件管理机制完全复制了整个社会、国家的应急管理机制,从“组织指挥系统”、“预防准备系

统”到“信息监测与报告系统”等等,一应俱全。这可以认为是单位制时代自我封闭观念的下意识反映。

建国以后,大多数社会成员被组织到一个个“单位组织”中,并依附于该单位,从中获得他们社会行为的权利、身份和合法性,满足需求,代表和维护权益,控制行为。单位组织在社会中承担着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种功能,本质上是国家分配社会资源和实现社会控制的形式。单位自身成了一个个自我封闭的小社会,被纵向整合到国家政治系统之中,但却将社会本身分割成了一种原子化的状态,横向地与其他单位各不相关。社会发育严重畸形。中国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型之后,单位制受到了破坏,社会的分化、流动和整合水平都有大幅度的提升。

也许高校是依旧保存了单位制特征的少数组织之一。绵延的围墙,应有尽有的服务设施,极低的人才流动率,与当地居民的社会交往很少,这一切都显示出,高校没有真正融合到所在的社区和城市当中,而是一块飞地,一个独立王国。由于这个缘故,无怪乎人们在思考高校的突发事件管理模式时,不能摆脱这种各自为政的想法,不能把高校放到所在社区、地区、城市的总体管理系统中来加以考虑,这直接导致他们所设想的模仿大社会的突发事件管理模式既不可行,又不经济。sARs危机已经表明,高校的卫生防疫系统其实非常脆弱,根本无力独立应对危机。

目前高校虽然在行政管理体制上带有强烈的原“国营单位”的特质,但在社会分化的大潮下早已很难“独善其身”了,它与外部世界的信息、物质交流不可遏制。就我们前面对突发事件的分类来说,没有哪一类是高校能够独立应对的。因此,高校在设计突发事件管理与应对模式时,既要考虑一定程度的自成体系,更要把这一体系纳入所在社区、地区、城市的管理系统里去,形成联动机制,提高突发事件管理的效率。

四、管理与应对假设:加强控制

在谈论高校突发事件管理的时候,人们把焦点集中于机制与组织上,一个隐含的假设是,突发事件管理是管理部门的事情,管理就是加强对学生的控制。尽管有时也有人强调对学生的危机意识教育,但教育本身也是一种控制手段,而且这种教育只是针对学生个体,未触及学校内部的群体与组织。结果,高校突发事件管理的理论假设不免走向两个极端:一则忽视了被管理者的能动行为,只突出管理者的控制行为,流于机械主义的一端;一则虽然看到了被管理者的作用,但只突出了个人意识,流于唯心主义的一端。这样的假设其实源于对高校的社会性质的误解。

通常,高校被理解为由个人组成的、实行科层化管理的正规组织。按照这样一种理解,高校就依赖于他组织,等级制的自上而下的控制体系扮演了关键角色。但是,高校也是一个人口规模较大的社区,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自组织形式,其中,非正式的群体和非官方的社团组织对高校的社会整合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从社会学的意义上说,构成高校社区的并非单个的人,而是那些初级群体和民间社团,正是通过后者,个人才真正被整合到社会结构之中,成了完整意义上的社会人。如果一所高校缺乏这样的群体和组织,每个人与其他人要么没有关系,要么只有正式的行政组织的关系,那么这样的高校是处于原子化状态、面临着社会解组的危险。这种高校中的学生乃至老师,实际上没有被纳入社会网络之中,而是游离于之外,将会因社会支持和社会资本的匮乏而容易受到突发事件的伤害。

因此,我们需要跳出单纯把高校看作行政管理组织的狭隘视角,转而将它视为以社会群体和组织为构成要素的社区。这种社会学视角在高校突发事件管理上,不再假设机械主义的控制观或唯心主义的个体教育观,而是强调学生社会自组织能力的培育,学校内部初级群体和民间社团的培育,以此扩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网络,增强学校社区的社会资本。这对学校突发事件管理来说,是同应急管理系统建设同等重要的事情,如果不是更加重要的话。社会秩序不是必然要求一个中央控制机构或公共意志的存在,它还可以自发生成,这种自下而上的自生秩序拥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同时更能抗击风险和突发事件。

这里其实触及了中国高等学校管理的痼疾。大学生虽然享有比高中学生稍多一些的自由空间,但是体制的限制性力量太强大了,这种无处不在的行政权力妨碍了学生的自治自理能力,制约了学校作为一个自组织的社区正常发挥功能,同时也使高校突发事件管理只动用了行政控制的资源,而大量的民间自由流动资源没有被动员起来,没有发挥学生及其群体和组织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能动作用。因之,按照我们的假设,高校在构建突发事件管理系统时,首先不应当考虑增强机构控制,而应使行政权力主动撤出某些领域,以便加强学校抵御突发事件的社会基础结构。

五、对策及建议

高校突发事件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学校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学校必须高度重视。要健全组织机构,制定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完善处置预案,着力抓好突发事件管理的“三个体系”建设。

第一,要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把好学校稳定第一关。高等学校要结合学校工作的特点和实际,着力打造一支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团队,积极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各学生宿舍设辅导员工作室,让辅导员走进学生的生活,做学生的朋友;选择优秀的学生做辅导员助理,拉近师生的距离,积极构建一支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辅导员团队,时刻掌握其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和消除学生当中的一些不良思想反映,对学生思想进行正面的、积极的引导。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加强与学校管理部门与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学校的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负责人要经常进入校园网BBs,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直接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广泛接受学生的监督,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价值观念,有针对性的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正确、有效的引导校园舆论,为学校的稳定工作把好第一关。

第二,构建“情报信息收集体系”,掌握维稳工作主动权。一是构群体信息力量,获取深层次情报信息。在学生当中构建群体信息力量,通过学生获取情报信息。不断完善对群体信息力量的构建制度和考核标准,规范情报信息报告制度。二是通过专案、专题调查获得情报信息。在调查各类案件或协助地方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查处案件时,进行专项调查或调研,对发现的可能影响学校稳定的因素进行梳理、研判和总结,对相关人员予以掌握和控制,使其对学校某一方面的稳定情况有一个总体把握。三是控制网络阵地,强化情报信息工作。将网络作为获取情报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并形成了网络中心、保卫处、图书馆等部门结合的网络控制小组,通过对校园网络及相关网站、论坛的深入监控和巡查,挖掘影响学校政治稳定的情报信息。四是加强学校各部门之间的情报信息沟通与互动。建立以学校党委办公室为核心,各学院、各二级单位广泛参与的情报信

息交流互动平台,在各单位分别组建一支信息员小组,通过学校办公自动化系统,完善信息收集、上报制度,使情报信息工作正规化、制度化、自动化。

第三,构建“完善可靠的应急处置体系”,强化维稳工作控制力。高等学校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构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处置体系包括应急处置领导指挥体系、预防预警体系、应急保障体系、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体系等。根据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不同特点,按社会安全类、事故灾难类、自然灾害类、公共卫生类、网络信息安全类分别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并形成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分级负责、职责明确,预防为本、及时控制,系统联动、群防群控的处突工作原则和指导思想,使学校具备良好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能力。危机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证明,在处置突发危机事件时,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载体,在第一时间讲清楚事实真相,深入细致地做好全校师生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详细掌握并上报学校各类群体人员的思想状况,及时消除思想负担,化解各种矛盾,维护学校的稳定。

危机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不发生危机。因此,处置突发事件关键在预防。学校在出台重大改革事项时,要高度重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学校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各方面可承受的程度统筹起来综合考虑。特别是在维护稳定方面,做到旗帜鲜明、态度坚决、把握得当、处置稳妥。坚持用制度来明晰和理顺校内各种关系,确立适应学校改革与发展需要的运行机制,真正做到以制度激励行为,用制度约束行为,靠制度引导行为,凭制度规范行为。同时,要把师生利益放在第一位,要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务实情、求实效,把精力放在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上,放在学生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上,想师生之所想,急师生之所急,解师生之所难,把危机处置在萌芽状态,从根本上维护学校社会稳定的大局。

参考文献:

[1]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2]李路路,李汉林,中国的单位组织[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3]吴建勋,高校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7):113—114。

[4]叶金福,建立和完善高校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1):78—81。

[5]武勤,论防范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J],理论学刊,2004(8):109-110。

[6]王善田,浅析构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的途径[J],党史文苑(学术版),2005(7):75—76。

[7]张晓鹏,袁飞,杨非,复杂科学与危机管理研究的深化[J],理论界,2008(1):78-99。

高校财务误区分析研究 篇4

有分析者循着“根据现金流量表等计算的人工费用总额与根据成本、费用明细计算得出的人工费用总额数值应该相等”的思路, 试图将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项目与利润表中与人工相关的成本费用相联系, 得出了以下公式: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应付职工薪酬期末数-期初数) =生产成本中直接人工+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中的人工费用

关于该公式能否直接用来分析财务报表准确性的问题, 首先, 我们来分析上式的逻辑思路。该等式反映了“本期已付现给职工的经营性工资奖金福利, 加上本期计提但尚未支付的工资奖金福利, 应该等于本期有关成本费用中的人工”的逻辑。由于本期人工费用的“支付”未必都是以现金的形式, 所以, 等式左边第一项即遗漏了非付现的情况。而等式右边只考虑了进入“成本、费用”的人工工资, 对于包含于存货中的人工, 以及研发支出资本化的部分等, 可能并未考虑。简而言之, 该等式逻辑上存在以偏概全的问题。

其次, 再来看相关数据的获取。例如“生产成本中直接人工”这一数据, 根据现行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报表及附注中并无此项;只有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准则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 (2012年修订) 》, 证监会公告[2012]22号, 以下简称年报准则) 第21条中规定, 上市公司在年报的董事会报告中应“按行业或产品披露本年度成本的主要构成项目 (如原材料、人工工资、折旧、能源等) 占总成本的比例情况, 并提供上年同口径可比数据”。据此, 如果直接采用上市公司在此列示的数据, 只能得到近似的“生产成本中直接人工”。说它是“近似的”, 原因有二:一是由于规则要求按照“产品”或“行业”来披露“主要构成”, 可能相关数据大多情况下并非公司完整的生产成本数据, 例如, 若某制造企业同时开展较大规模的贸易业务, 但只列示了自产产品的成本, 可能与贸易相关的人工并未考虑在内;二是由于标准不明确, 不同的公司列示口径有所不同, 有的公司并未将“制造费用”进行成本还原, 因此列示的“直接人工”并未包含“制造费用”中的人工因素, 有的公司甚至也未包含“辅助单位的人工”。另外, 出于对规则理解的差异, 有的公司在此分析的是当期营业成本, 有的公司分析的是本期投入的全部生产成本, 若为前者, 则还应考虑存货变动中的人工。又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中的人工费用”的数据来源。不能仅仅汇总报表附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明细表的“工资及福利费”, 而应将相应项目列示的“社会保险费”及“工会及教育经费”等也考虑在内。

第三, 现实中企业规模、经营情况、核算方式千差万别, 很可能遗漏一些具体情况, 导致等式两边不相等。如, 某公司在利用备用金等零星办福利时, 初始借款时未指定为“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或者本期已使用但未支付现金, 将应付职工薪酬转入应付账款及其他应收款, 个人借款用于购买实物尚未报销等情况, 都可能导致上述等式左边漏项。因此, 上述等式并不成立, 分析时不能机械套用。

二、与“经营性应收项目减少”有关的分析误区

企业在用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时, 需要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根据会计准则, 需调增的项目之一是“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意即, 若经营性应收项目期末余额小于经营性应收项目期初余额, 说明本期收回的现金大于利润表中所确认的销售收入, 所以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该加回。在填列“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时, 有人提出了如下等式:

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的减少

根据会计准则相关要求, 现金流量表附注中“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并非直接引用资产负债表中往来款项期末数与期初数相减而来, 而应当根据有关科目的期初、期末余额“分析填列”。上述等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 上式右侧项目不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 “经营性应收项目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长期应收款和其他应收款中, 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部分, 以及应收的增值税销项税额等。”对比观之, 上式右侧存在漏项, 如并未将长期应收款中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部分考虑在内, 也没有考虑应收增值税销项税额, 或被指定为“经营性现金流量”的公司定期存款利息 (在“应收利息”科目反映) 。

其次, 上式中已有项目存在问题。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中可能含有非经营性业务, 如以应收票据抵付工程款、通过预付账款科目核算的投资等, 这类非经营性的业务都应在分析填列时予以扣除;而且, 资产负债表中, 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均为已扣除相应坏账准备的净额, 但坏账准备不影响现金流量, 因此应对坏账准备的影响予以剔除。由此可见, “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绝非直接引用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期初期末的变动额;类似的, 在填列现金流量表附表“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也应根据公司的业务逐项分析填列。

三、与构建固定资产及投资有关的分析误区

为多方验证固定资产、投资等报表勾稽关系, 有分析者还提出了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项目之间的如下等式:

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的增加+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增加+长期待摊费用的增加=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投资支付的现金

仔细分析可知, 该等式的基础逻辑具有参考价值, 但由于存在遗漏项目, 等式并不成立。例如, 等式右端仅仅考虑了支付现金的部分, 而等式左端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项目的增加未必全由付现方式增加, 因此应在等式右端增加未付现的部分。除了考虑增加与投资、在建工程相关的预付账款、应收票据外, 还应考虑到研发支出、存货、三项费用中的相关项目, 以及分期付款购入固定资产、融资租赁租入固定资产等特殊事项。当然, 这里无法一一穷举企业面临的各种特殊交易和事项, 仅以此抛砖引玉, 提醒注意结合公司具体业务和特殊事项来思考问题。再者, 等式左端项目也不完全, 例如, 并未考虑工程物资, 未考虑处置固定资产及长期待摊费用摊销的影响, 未考虑持有至到期投资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也未考虑公允价值变动及权益法核算的长期投资成本调整的影响。另外还应注意的是, 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应在左侧予以抵销。

还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考虑。例如, 若分析对象从事煤矿等高危行业, 按规定应该计提安全生产费用, 计入“专项储备”科目。由于准则规定专项储备核算具有特殊性, 与专项储备相关的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时, 是按照形成固定资产的成本来冲减专项储备, 同时确认相同金额的累计折旧, 即按固定资产价值全额借记“专项储备”科目, 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该固定资产在以后期间不再计提折旧。这样, 上式中的“固定资产折旧”, 则应包含此部分折旧在内。又如, 使用专项储备的在建工程, 若未形成资产而直接核销, 则应在等式左端加回。

四、结论和启示

(一) 不同报表项目之间的勾稽关系是进行报表分析、发现财务造假线索的有力工具

根据会计学原理及财务报表的设计理念, 企业财务报表的有关项目天然具有逻辑上的勾稽关系, 不论是报表内的或是报表之间的, 都可以用来进行财务分析。尤其是现金流量表项目与其他主表项目之间的勾稽关系, 由于打通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之间的分析通道, 便于从不同角度印证报表的正确性, 更是发现财务造假线索的有力工具。只要逻辑合理、分析恰当、数据正确, 都能达到相应的分析目标。因此, 利用报表项目勾稽关系来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思路, 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二) 外部分析者将已披露的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直接代入所谓等式, 得出的结论只能是“参考性”的, 等式不成立并不必然代表存在财务信息虚假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 一来由于分析者对部分会计科目的理解存在偏差, 等式本身的逻辑性值得推敲;二来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 很难用穷举的方式将所有特殊事项考虑完全, 漏项就难以避免;三来有些必要的数据源并非上市公司强制信息披露的内容, 作为外部人很难获取, 若利用其他经营数据推导代替, 难免会有“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情况出现。因此, 不能生搬硬套所谓“公式”, 而应结合分析对象自身的经营和业务特征, 在报表勾稽关系的指引下,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三) 上市公司现行财务披露准则部分内容还需进一步明确, 以确保信息披露的有用性和可比性

高校财务误区分析研究 篇5

【关键词】基建财务;事业财务;合并核算

高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基础建设工作是关系高校各项事业开展的基础性工作,所以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高校中基建财务都是与事业财务分离开来的。高校如果作为一个独立的会计主体,是能够完整反映出高校所有经济活动的,但由于现阶段高校内存在基建财务与事业财务相分离的情况,所以在进行财务管理时,也就人为地把高校变成了两个经济主体(两套独立的财务账目、报表)。这种现实情况实际上是违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也与国家财政体制的改革完全相背离,再加上分离的财政管理在落地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基于实际情况基础上,合理科学地把两项财务工作进行统一的管理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

一、现阶段高校会计核算体系的现状

虽然早在上世纪末我国就已经颁布并实施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并在其中明确规定:“高校的基建投资的会计核算要严格遵循国家的有关规定”。但受客观因素影响,高校的财务工作中基建财务和事业财务一直处于分离状态,基建财务工作负责的是高校内基建方面的业务,执行的是《国家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而事业财务由于所负责的业务范围主要为高校科研或高校职责范围内的业务,所以执行的是《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在一定特殊时期这样的分离是有助于提高对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近些年来高校不断扩招,高校的基础建设正在逐步加大投资力度和范围。这样就使得高校内的财务平衡状态出现失衡,使得高校的财务管理受到冲击。

二、基建财务与事业财务合并的重要性

通常高校在进行年度预算编制时是会把基建部分的内容包含在预算范围内,《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明确要求“一个预算单位为一个会计核算主体”,也就是说把高校的基建财务与事业财务合并核算将能更好地反映出高校基建支出的具体情况。而如果仍保持现有的基建财务与事业财务的两套财务决算报表,则无法明确了解到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所以把基建财务与事业财务合并核算是高校会计工作的客观要求。其次,高校基建财务与事业财务进行合并核算也是会计主体原则的要求。现在执行的两套财务决算报表人为地把高校的会计主体资格分为两个,违背了一个会计主体的原则,也不利于后期与国际管理的接轨。当然除以上因素外,防止基建腐败现象也是把基建财务与事业财务进行合并核算的一个重要性的体现,合并核算后更有利加强基建活动的监督,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

三、高校内基建财务与事业财务的关系以及合并的可行性分析

1.高校内基建财务与事业财务的关系

基建财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财经制度为依据,运用专门的方法,对基本建设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的、完整的、系统的核算。提供全面的、真实的会计资料,并进行分析和监督,以加强对基本建设的经济管理,促进并提高投资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事业财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高校事业实际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反映和监督高校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过程及其结果的专业财务工作。

高校基建财务与事业财务同属高校财务,是一个统一体中的两个方面,只不过两者在核算内容上是互不相同,所以它们的关系既是高校财务的一部分,又统一于高校财务管理,缺了任何一方的高校财务都不可能完整反映出高校的实际财务状况。

现阶段高校的财务管理普遍都是执行基建财务和事业财务并行的制度,分别核算高校基本建设工作和事业日常业务工作。但由于两者都归属于高校财务这一会计主体,并且工作中都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政策法规,所以可以说二者存在相互联系、互相依存的关系。因此为真实反映高校的各项经济活动,保证其提供的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有必要把基建财务并入到事业财务中。

2.合并的可行性分析

高校基建财务之所以可以实现与事业财务的合并核算,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内容:

(1)政策上的可行性

虽然现实情况中高校的基建财务是与事业财务相分离的,且二者在核算内容、核算方法上存在不同。但从大的方面看二者同属会计财务管理体系,在很多方面必定会有相通或相似之处,这也是可以实现两者合并核算的基础。

(2)实施合并核算的宏观环境可行性

2007年起实行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使高校基建财务与事业财务实现合并核算有环境支持。由于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中包含的收支制度与高校现行的财务制度有较大差距,使得在开展基建财务工作时会出现与事业财务相互渗透的情况,再加上债务的支出被细化,就更加确定了高校基建支出计入高校会计账目,进行合并核算的可能。

(3)实施合并核算技术上可行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快速普及,各行各业都随之产生了巨大的变革,计算机及财务系统业已在高校得到了普及。所以高校内的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也在不断提升,实现基建财务与事业财务合并核算在技术上具备完全可以实现的可能。

四、高校基建财务与事业财务合并核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针对如何做好基建财务与事业财务的合并问题,高校可参照最新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要求。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单独对基建投资项目进行核算的同时,按照会计核算基本原则,把基建账的相关数据并入单位会计大账中来。具体实施思路和方法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合并核算的基本思路

第一,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现在很多高校实行的都是把基建财务合并至财务部门进行统一管理,这是实现基建财务与事业财务合并的先决条件。第二,推行权责发生制。当前高校的会计核算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但随时代的发展以及政府各项改革的深人,收付实现制已很难用以全面真实地反映高校的具体经济事项。这是因为正在实施的高校的基建项目大多都存在跨年或跨几个年度的情况,如果还是一味实施收付实现制就不可能做出准确的反映,所以需要以权责发生制来取代收付实现制。

2.合并核算的方法

(1)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重置会计科目

高校现行的会计科目在设置时是依照当时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的,因此是会适合当时的会计工作的需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校的财务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和涉及的内容都在发生变化,尤其当基建财务与事业财务实现合并核算时延用以往的会计科目在处理账务时肯定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所以需要高校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以当前实际情况为基础,对支出、基建拨款、借款等方面内容进行适度调整,以符合会计审核要求的精细化和准确化。

(2)优化会计报表设计

会计报表的作用是用来对高校某一时期的财务状况、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总结概括。通过会计报表主管部门和高校领导层能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大致的了解,也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高校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指导,所以对会计报表的要求是要能把校内基建活动、教学科研活动等全都包括在内。当高校实现把基建财务与事业财务进行合并核算后,完整的会计报表还应将收人支出表、资产负债表、教育事业费支出明细表以及基本建设支出明细表等包括在内,当然教育事业费支出明细表还可以继续沿用原来的制式表式。

五、结束语

综上,现行的高校内的基建财务与事业财务分离的现状,已越来越不能适应高校的发展,迫切需要将两者合并进行核算。合并后的核算方式对防范高校财务风险、规范财务管理体制、改善财务管理水平都将起到更加良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哲. 高校基建财务和事业财务的合并分析[J]. 时代金融,2016,18:177-178.

[2]任勇. 浅析基建财务与事业财务合并核算[J]. 经营管理者,2016,20:47.

[3]李园园. 高校基建财务与事业财务合并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14,04:157.

[4]毛月华. 浅谈高校基建与事业财务的合并处理[J]. 东方企业文化,2014,20:231.

高校财务误区分析研究 篇6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涵上的误区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中, 实践教学的内涵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 许多专家学者都从自身理解的角度给实践教学下了定义, 但在众多的概念中, 一个明显的误区是大多数人把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对立起来, 强调理论教学是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 实践教学是学生运用理论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素质[1]。实际上, 实践教学对应的的确是理论教学, 这是它们在教学形式上的区别, 但从本质上来讲, 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都属于教学, 都要为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服务。实践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 通过实践活动, 以直观具体的材料和生动鲜活的事实来促进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此基础上, 实践教学通过运用理论锻炼学生能力和提高学生素质的功能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因此, 那种把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完全对立起来, 认为理论教学是传授知识、实践教学是锻炼能力的观点是片面的, 它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实践教学传授知识的这一主要功能。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外延上的误区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 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具体形式的研究很多, 其中存在的主要误区有两个:一是外延扩大化, 二是外延缩小化。外延扩大化主要是指有的学者除了将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以及社会实践教学等各种具体形式都划归到实践教学范畴, 还将一部分属于理论教学的形式也纳入到实践教学范畴, 如自学、作业、提问、讨论等教学形式, [2]造成实践教学外延盲目扩大;外延缩小化主要是指有的学者只把社会实践的各种具体形式当作实践教学, [3]而将课堂实践教学和校园实践教学的各种具体形式都排除在实践教学外, 造成实践教学外延人为缩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外延扩大化和缩小化都是错误的观点和认识, 外延扩大化的错误在于把所有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都当作实践教学活动, 抹杀了实践教学同实践之间的界限, 也混淆了实践教学同理论教学之间的区别;外延缩小化的错误在于不承认课堂实践教学和校园实践教学, 只承认社会实践教学, 把实践教学同社会实践等同起来, 抛弃了实践教学的多样性, 造成了实践教学现实操作中的局限。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地位上的误区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以其特有的实效性, 越来越受到广大专家学者的重视与青睐, 许多学者在评价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地位时用了“相辅相成、同等重要”等字眼, 甚至有的学者公开反对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主辅地位和主从关系, [4]在对实践教学地位的认识上陷入了一个极为严重的误区。随意拔高实践教学的地位在理论上是错误的, 在实践上是可笑的。实践教学对应的是理论教学而非课堂教学, 为了帮助实践教学正位, 我们权且把实践教学和以理论教学为主的课堂教学对应起来。众所周知, 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课堂教学, 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尽可能多的理论知识, 尽快树立一门课程或一个专业的知识体系, 这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而实践教学则是要通过学生实践活动, 在直观具体的材料和生动鲜活的事实中去感悟和理解理论知识, 这种获取理论知识的方式所花费的时间是非常多的, 任何一门课程的理论都不可能完全通过学生实践最终为学生所掌握。因此, 实践教学相比课堂教学来讲, 地位是辅助性的, 课堂教学才是占主导地位的。从教育部给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分配的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来看便可充分说明这一点。教育部“05方案”规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全部课程本科共有16个学分, 专科共有8个学分, [5]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中明确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学时本科应落实2个学分, 专科应落实1个学分, [6]实践教学的从属地位一目了然, 不言而喻。那种盲目夸大和拔高实践教学地位的错误认识不仅无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教学效果的提高, 也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本来目标背道而驰。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上的误区

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学时的限制, 实践教学内容相应地就应做到精心设计和仔细斟酌, 但就目前有关实践教学内容设计的研究成果来看, 有的学者设计了针对每一章节的实践教学内容, [7]还有的学者认为单次的实践教学活动会割裂整个理论的整体性, 这是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研究上存在的主要误区。这种误区的错误在于企图让实践教学贯穿整个课程教学, 企图让实践教学完成理论教学所应该完成的全部任务, 这在理论上是错误的, 在实践上也是行不通的。由于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总学分最多只有2个, 因此, 对于理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并结合学校自身条件及周边社会资源状况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 才是实践教学合理实施的正道。再说, 任何一个系统理论的形成所需要的实践活动和素材都是非常庞杂的, 任何一次实践教学, 只能完成部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那种企图通过一次或几次实践教学就要达到从整体上把握某一系统理论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五、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中的误区

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施, 学术界的探讨也不少, 从实践教学的模式到实践教学的具体形式, 许多学者都做出了深刻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但是, 在实践教学实施过程研究中存在的一个明显的误区是, 实践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具体形式探讨较多, 而就某一实践教学模式或某一具体实践教学形式的实施环节和步骤, 缺乏精细化的设计和描述。对于一种具体实践教学活动来讲, 一定要做到事先有铺垫——学生准备相关理论知识, 事中有引导——教师讲解或运用相关理论知识, 事后有总结——学生理解和运用相关理论知识, 而不仅仅是只要组织了一次实践教学活动, 其实效性自然就比课堂教学效果好。因此, 做好某一具体实践教学模式或某一具体实践教学形式的细节化设计, 既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急需摆脱误区的一种出路, 也是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必须努力的方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中的误区, 对于实践教学的研究及实施来讲, 都存在着不小的干扰作用。我们应该充分认识这些误区的危害, 尽力摆脱这些误区的干扰, 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及运行沿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和轨道前进, 真正发挥实践教学的特有功效, 真正做好课堂教学的辅助, 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雪梅.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9 (08) :11.

[2]齐冬莲.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教学思考[J].中外企业家, 2011 (08) :215.

[3]李英, 柴艳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与特征[J].高等农业教育, 2013 (09) :61.

[4]肖迎春.误区、困境与对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反思[J].鸡西大学学报, 2011 (10) :28.

[5]中宣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S].2005-3-9.

[6]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 (暂行) 》的通知[S].2011-1-19.

高校财务误区分析研究 篇7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化教学模式存在的误区

1. 教师不再起主导作用。

网络发展越来越迅速, 信息传播技术越来越先进, 学校所开展的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化教学改革使网络教学平台得到了进一步的建设, 课堂资源整合, 运用网络技术安排课堂内容和课时, 这样做使课堂时间缩短, 有的还可以在网上直接进行测试, 教师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判卷, 虽然提高了教学效率, 但是网络代替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导, 从传统的单一教学变成了网络教学是技术的进步, 技术固然重要, 网络的使用让老师变成了课件的放映员, 从书本里走出来, 又走进了课件里, 有的老师甚至过分依赖网络, 认为只要播放课件进行简单的讲解就完成了授课任务, 课件内容得不到更新, 很难从最新的实时新闻出发进行分析讨论, 无法面对新问题, 渐渐也失去了教师在课堂的作用。

2. 学生考核被忽视。

思想政治理论课本来就是比较枯燥乏味的, 有些内容更是十分的紧凑, 老师在课前要做好备课, 对于课件的要求也要和学校的领导一起讨论修改, 做到网络教学和网络互动有机结合,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虽然整个教学计划很完整很全面, 但网络平台教学不能保证学生能充分了解学习教学内容, 学生的学习情况无法掌握, 学生是否自觉学习也不是每个老师能约束的, 网络课堂教学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观看学习, 使课堂时间减少, 学生自主分配的学习时间增加。通过网络课堂所节约出来的时间无法保证学生用在学习上, 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质量就大打折扣还降低了学习效率。

通过网络学习进行网络考核测试的方法也让学生恩容易产生侥幸心理, 不再是老师监堂集中答题, 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做到自主学习自主测试, 还是有少数同学无法完成, 还有的是以应付的学习态度答题, 随便填写就交卷, 有的甚至还让别的同学代替答卷。不劳而获形成的侥幸心理大大降低了课堂的意义。

3. 课程的差异性没有显现。

网络教学改革的一个基本的理念是做到整体改革, 整体改革意味着统一管理, 统一模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四门课程。统一的模式和教学管理让课程失去了自己的特色, 变得无趣, 统一也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师们的教学内容变得一致, 老师自身的优点和长处不再具备。

课程内容的差异性是不能忽视的, 每门课程其实都有自己的特定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角度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即马克思主义是什么的问题以及如何坚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问题;《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角度, 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以及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理论贡献;《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从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律的角度, 阐述了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律的基本理论, 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高他们的公民道德素质和法律修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角度出发, 阐述了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马克思主义, 选择中国共产党, 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虽然思想政治理论包含了以上四门课程, 他们构成了一个整体, 但出发点和角度不同, 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要有所区分, 不能一味的统一。

二、改正误区的具体措施分析

1.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 课程的开设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思想政治水平, 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政治观、价值观。这个过程需要教师们的鼓励和引导, 网络平台教学要把教师作为课程的主导, 教师传授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要教会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 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 二者要形成这种关系, 一味地运用网络等辅助平台教学就失去了教学改革的意义。

2. 考核的渠道要丰富。

对于学生存在侥幸心理应付考试要集中进行整治, 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 安排测试最好是同级一起进行测试, 时间段选在别的年级上课的时间段, 使大家都集中的测试, 从客观的角度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考试内容也要进行变革, 如果题量较为可以开卷考试, 如果题量较少且简单, 就要采取闭卷考试的原则, 培养学生学习的意识, 不能让他们存在能蒙混过关的错误想法。

3. 差异性是不能忽视的, 要因材施教。

每一门课程都有其存在的意义, 有的要求培养学生社会实践力, 有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行为举止, 虽然思想政治课程都注重培养思想, 树立政治观念, 但每门课程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出发, 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需求出发, 充分考虑差异性的同时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做到因材施教。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通过具体的落实网络化教学, 问题逐渐突出, 学校能做的就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 从实际出发制定合适的管理机制, 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网络化教学方法运用得更好, 培养出更多具有良好品德的学生。

摘要:最近几年,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网络化的教学改革已经得到了推广, 效果十分显著, 当然这种网络化的教学改革也存在一定的误区, 误区主要是缺乏对学生知识的考核和忽视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等问题, 这种误区使得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时效性和针对性相对较差。网络化时代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网络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会在进步在发展, 课程的建设也要随之发展改变, 这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就取得的成果来分析, 网络化的课程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能动性, 改革带来的成绩尽管卓然, 但是网络化课程存在的误区仍然没有解决, 还需要纠正。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化,教学改革,误区,措施

参考文献

[1]张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化教学改革的误区及其矫正[J].延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6, 03:121-124.

[2]管新华, 王跃.以毕博为平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化改革的若干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3, 04:111-115.

高校财务预警问题研究 篇8

一、高校财务危机起因

综观出现财务危机的高校, 一般是基于以下一些因素:

(一) 基建贷款过多

高校近几年大量向金融机构贷款开展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规模大, 工程周期长, 工程结算滞后, 或有负债规模不易暴露, 潜伏期长。另外, 基本建设项目超预算, 有的甚至严重超预算也加大了学校的财务困难。

(二) 引进人才支出增加

有些高校为了提升学术竞争力, 在没有国家拨款的情况下, 以高薪引进人才来学校任教, 加大了学校支出负担。

(三) 学生欠费增长

扩大招生规模后, 学生欠费总量也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急剧增长, 严重影响了学校财务年度收入预算的实现。

(四) 对外交流增多

高校与国外大学的交流和交往增多, 在与国际接轨和学习外国经验的同时, 也增加了高校的经费支出, 加大了高校的财务负担。

二、国外企业财务及财政预警模型介绍

国外对企业财务预警、财政预警研究较早, 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一些类型:

(一) 单变量模型

是指使用单一财务变量对企业的财务失败风险进行预测的模型。有代表性的是William Beaver于1966年提出的单变量预警模型。Beaver认为债务保障率能够最好地判定企业的财务状况;其次是资产负债率, 且离失败日越近, 误判率越低。但各比率判断准确率在不同的情况下会有所差异, 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使用一组财务比率, 而不是一个比率, 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预测效果。借用企业财务预警的办法, 在进行修改的基础上用来对高校财务管理进行预测。

(二) 多变量模型

是指使用多个变量组成的鉴别函数来预测企业财务失败的模型。较早使用多变量预测的是美国的Altman, 他是第一个使用鉴别分析 (discriminant analysis) 研究企业失败预警的人。他选取了1946~1965年间的33家破产的和正常经营的公司, 使用了22个财务比率来分析公司潜在的失败危机。他利用逐步多元鉴别分析 (MDA) 逐步粹取5种最具共同预测能力的财务比率, 建立起了一个类似回归方程式的鉴别函数———Z计分法模式。该模型是通过五个变量 (五种财务比率) 将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获利能力指标和营运能力指标有机联系起来, 综合分析预测企业财务失败或破产的可能性。该模型实际上是通过五个变量 (五种财务比率) 综合分析预测企业财务失败或破产的可能性。在企业失败前一、二年的预测准确率很高;预测期变长, 准确率有所降低, 距离失败前五年的预测准确率仅为36%。

高校在财务管理和核算中有其特殊性, 应用于企业的财务预警, 不一定适用于高校财务预警, 但可以作为财务管理的一种参考, 当然在应用时还需要进行大量调查研究, 以得出比较准确的预测值, 从而更有效地指导目前的高校财务管理。

(三) 美国俄亥俄州地方财政风险预警方法

俄亥俄州的财政风险预警体系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确定财务预警对象标准。一般情况下是通过财政核查来判断学校是否处于财务危机状态。财政核查是由审计局或者学校提出书面请求后对其财务情况进行审计后出具审计报告, 有特定状况出现时, 审计局宣布其进入“预警名单”, 对其财务整体情况进行监视。二是财务预警处理措施。如果一地方政府被宣布为出现财政危机, 就应成立财政计划与监督委员会来监督和控制其财政管理, 负责审查其所有的收入、支出和借款政策, 确保会计账目、会计系统、财务处理程序和财务报告符合要求。三是撤消财务监管的条件。财政计划与监督委员会在完成以下的任务之后可以撤消:按照财政危机法的规定建立完善有效的会计和报告系统, 并预计在两年内完成;已经减轻或者消除财政危机法中界定的财政危机, 并且没有新的财政危机出现;按照审计局的标准建立一个五年期财政风险预计, 并且其预计与审计局的预计相符合。

三、高校财务预警构想

针对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现状, 并借鉴国外企业财务及财政预警研究与实践, 本文对我国高校构建财务预警模型的原则、具体实践进行了分析。

(一) 高校财务预警系统构建原则高校构建财务预警系统, 需遵循以下原则:

(1) 预防性原则。高校财务预警系统设计要关注高校的财务预算系统, 作好学校的综合财务预算和基本建设项目预算分析, 在此基础上建立高校风险准备基金, 以确保学校在财务出现困难的情况下, 还可以保证学校的正常教学和科研工作, 在国家利率政策变动时仍能按时还本付息。

(2) 可操作性原则。高校财务预警系统设计要体现高校财务管理和控制的特点, 因为高校财务收支是一种预算管理, 和企业单位财务管理明显不同, 不能照搬照抄其他单位的财务预警制度。在借鉴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制定的财务预警系统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不要停留在理论上进行探讨。

(3) 经常性原则。高校应根据财务管理和财务预警要求和财务信息反馈的特征, 在单位内部设置严格的日常控制记录和报告信息系统, 使单位财务的日常管理和信息流动通畅, 使决策部门能及时了解财务控制情况, 便于对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突击处理, 不至于出现严重的财务困难。

(4) 经济性原则。高校在进行财务信息预警时必须考虑成本与效益相互配比, 努力做到以最小的花费取得较好的收益, 以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

(二) 内部财务环境预警

包括: (1) 高校重大财务比率分析。单位对外报送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内部管理的各种报表, 包含了诸多财务信息, 结合单位的其他资料, 从偿债能力、获现能力和成本费用等几个重大方面, 用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分析单位的财务情况, 揭露单位目前存在的实际问题 (参考表1) 。在分析相关数据时, 当一两个数据在非正常值时, 要认真分析原因, 当三个以上数据非正常时, 需要高度重视, 启用相应的应急方案。

(2) 预算和决算数据分析。如果高校的年度实际收入比预算增长, 就要看增加收入的构成是正常收入还是偶然收入;实际支出比预算支出增加, 要分析支出增加的原因。对于单位内部财务管理信息一般进行日常监测, 主要包括对单位的财政拨款、教育科研收入、校办产业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捐赠收入、其他收入等指标进行监测。通过对单位的具体情况与某些外在特征的分析来加以判断 (参考表2) 。

(3) 单位明细预算管理系统。将单位的整体收入与支出作一个详细、清晰、完整和全面的预算, 财务部门严格按照预算数据按月按旬甚至按天来控制支出规模, 每个预算控制单位不能超过预算开支, 如果有未经过预算的较大开支, 应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避免出现大规模的延期付款情况。基本操作程序为:在年初预测本年度收入和支出情况;将年度收入和支出细化;通过单位职工代表大会将所有支出分配到单位的二级成本控制单位或者三级成本控制单位;将二级单位或者三级单位年度成本控制额划分成12个月, 每月严格控制开支规模, 避免出现赤字开支;将不可避免的赤字开支, 发出财务预警, 提醒单位管理者关注财务困境问题 (参考表3) 。

(三) 外部环境分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要加深对高校财务管理外部相关因素的了解。主要是对宏观经济状况、单位现状及其变化进行分析, 包括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单位适用税收政策、利率变化趋势、同行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管理目标变动等情况的预测分析。掌握这些信息有助于正确评价单位财务现状, 并采取相应对策。如宏观环境比较好时, 单位可以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财务政策;而宏观环境不利时, 采取同样的政策可能会使公司陷入困境 (参考表4) 。

(2) 要分析财务危机不同发展阶段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单位财务状况恶化一般是一个渐进过程, 一般要经过几个阶段。在财务危机潜伏期, 单位可能出现基本建设规模超预算过大导致现金支付能力下降;财政拨款收入比预算大幅度下降;疏于风险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 单位资源分配不当, 短期资金由于种种原因大量挪作长期用途;无视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 未能对本单位做出相应调整等症状。在财务危机发作期, 单位可能出现自有资金不足, 对负债的保障程度下降;过度依赖贷款, 利息负担重, 资金周转失调;债务拖延支付等症状。在财务危机恶化期, 单位可能出现管理者无心其他业务, 专心致力于财务周转, 资金周转困难, 债务到期时违约不支付, 财务报表不能及时公开等症状。到了财务危机实现期, 单位可能出现负债超过资产, 无力偿还到期债务的状况, 最终出现财务困境, 出现重大财务问题。一旦发生上述情况, 单位要尽快查清病因, 采取相应措施, 以摆脱财务危机, 恢复财务正常运作。进行系统分析时要注意定期上报真实财务数据, 对单位上报的财务数据进行即时分析, 发现出现异常情况则需要进行综合分析, 以找到引起异常情况的原因, 并据此决定采取应对措施 (参考表5) 。

在分析以上各种财务数据的基本上, 参照美国Altman多变量模型的作法, 将各种因素引起的正向变动的财务数据联系到一起, 组成一个观察数据模型Z1=An+Bn+Cn+Dn+En, 将各种因素引起的反向变动的财务数据联系到一起, 组成一个观察数据模型Z2=An+Bn+Cn+Dn+En, 在统一坐标上标出不同时间里Z1和Z2的变化情况, 当Z1和Z2出现大幅度的波动时, 应该就是单位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每个关键点上, 高校的管理人员应认真分析其原因, 经济采取相应的对策, 化解危机。

财务预警对加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其可以提前发现、处理单位有可能出现的财务危机。因此, 应认真采用科学方法分析相关的财务数据资料, 并综合各种信息资料来分析单位的财务情况, 以采取各种防预措施, 化解出现的各种财务问题, 使高校的发展沿着健康、快速、高效的发展步伐前进, 避免出现因财务危机影响高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论高校财务分析 篇9

1 高校财务分析的涵义及作用

高校财务分析是通过运用高校事业计划、会计报表、统计数据和其他有关资料, 对一定时期内的财务活动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和研究, 并作出总结和评价。

搞好高校财务分析工作, 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手段。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财务分析是检查国家财经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基本工具。

国家的财经法规和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 对提高学校资金使用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财务分析在整个财务管理过程中, 都应当充分发挥财务监督的职能, 监督学校各部门的经济活动是否遵守国家的财经法规和学校自身的财务制度, 保证学校的财务活动正常有序地进行。

(二) 财务分析是高校自身改善管理、提高效益的依据。

高校财务分析是以资金的使用效益为中心, 全面强化财务管理, 不断提高其理财的水平。高校的资金使用效益越高, 自我积累越大, 自我发展的能力就越强;资产的使用率、增值率、年增长率越高, 财务支出结构越优, 高校的事业发展就越有后劲。如此才能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 财务分析可以提高高校财务风险承受能力。

随着高等教育推向市场, 高校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已经形成, 完全依赖财政拨款的格局已彻底打破, 高校与企业一样处在一个市场经济的风险、收益机制里。高校只有重视和加强财务分析管理工作, 才能在事业发展与经费短缺的矛盾中, 坚持收支平衡、量入为出的预算原则, 抵制“负债经营”和“赤字预算”的思想, 避免财务风险的产生, 使资金运营保持良性循环, 以确保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2 高校财务分析的方法

2.1 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将两个或多个相关可比数据进行对比, 从客观联系中认识财务工作的状况, 以揭示差异和问题的方法。作比较的数据可以用现在的指标与前期指标, 甚至前几期指标进行纵向对比, 来揭示学校各项业务的完成情况, 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 为下一期的计划提供客观依据。也可以用当前本校的财务指标与其他高校同一指标进行横向对比, 来分析学校在高校系统中的地位, 找出自已的成绩和差距。进行对比的指标既可以用绝对指标, 如年总支出数、总收入数、基本建设支出等;也可以是相对指标, 如资产负债率, 公用支出比率等。在采用比较分析法时, 必须注意几点:

(1) 用于进行对比的各个时期的指标, 在计算口径上必须一致;

(2) 剔除偶发性项目的影响, 使数据源能反映正常的财务状况;

(3) 应用例外原则, 对某项有显著变动的指标作重点分析, 研究其产生的原因, 以便采取对策, 趋利避害。

2.2 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又称因素替代法、连环替代法, 它是在几个相互联系的因素中, 测试各个因素变动对总差异的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采用因素分析方法的出发点在于, 当有若干因素对分析对象发生影响作用时, 假定其他各个因素都无变化, 顺序确定每一个因素单独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应用该法时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因素分解的关联性。即确定影响结果的因素, 必须客观上存在着因果关系, 要能够反映形成该指标差异的内在构成原因, 否则就失去了其分析价值。

(2) 因素替代的顺序性。在替代分析时, 必须按照各因素的依存关系, 排列成一定的顺序并依次替代, 不能随意颠倒, 否则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一般而言, 确定正确排列因素替代的原则是, 按分析对象的性质, 从诸因素相互依存关系出发, 要使分析结果有助于分清责任。

(3) 顺序替代的连环性。连环替代法在计算每一个因素变动的影响时, 都是在前一次计算的基础上进行, 并采用连环比较的方法确定因素变化影响结果。只有保持计算程序上的连环性, 才能使各个因素影响之和等于分析指标变动的差异, 以全面说明分析指标变动的原因。

2.3 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把高校同一时期彼此存在关联的项目加以对比, 计算出比率, 据以确定财务活动变动程度的分析方法。比率分析指标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3种:

(1) 结构比率。它是某项经济指标的各个组成部分与总体的比率, 反映部分与总体的关系。利用构成比率, 可以考察总体中某个部分的形成和安排是否合理, 以便协调各项财务活动。

(2) 效率比率。它是某项经济活动中所费与所得的比率, 反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利用效率比率指标, 可以进行得失比较, 考察财务活动的成果, 评价经济效益。

(3) 相关比率。它是以某个项目和与其相关但又不同的项目加以对比所得出的比率, 反映有关财务活动的相互关系。利用相关比率, 可以考察有联系的相关资金使用是否合理, 以保障学校财务活动的顺利进行。

3 财务分析评价指标

3.1 反映高校财务实力的指标

所谓财务实力, 是指高等学校通过财政拨款和自筹经费等收入渠道争取经费的能力。在现行政策下, 高校多渠道筹措资金, 收入来源出现了多元化格局。因此这方面的评价指标主要有总收入构成比例、总收入增长率、财政补助收入构成比例、财政补助收入增长率、学校自筹收入构成比例、学校自筹收入增长率、主要收入指标变动趋势等7项。通过构成比例的分析, 反映学校收入结构是否合理, 是否需要调整收入结构, 哪些方面需进一步改进;通过增长率指标分析, 反映财务实力比往年的提高程度;通过主要收入指标变动趋势分析, 发现主要收入的变动趋势, 找出其发展变化的原因及规律, 为作出正确的财务决策提供依据。通过高校财务综合实力的横向和纵向比较, 可以反映出高校办学的活力和高校发展的能力与潜力;还可以看出高校在同等、同类高校中的地位和水平, 有利于高校找出差距, 加强管理, 提高效益。

3.2 反映高校收支情况的指标

包括学校全年总收入与总支出之比、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重、生均事业支出、教职工人均事业支出、现金流入流出比等, 利用这些指标分析收入、支出构成和变化情况及原因, 分析单位组织收入的能力、支出结构是否合理以及办学的效益如何。如利用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例指标, 反映用于学校事业发展的资金比重, 该指标越高, 表明学校用于人员支出越少, 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越高;再如生均事业支出指标, 是反映办学成本大小的指标, 在同等规模高校中, 该指标越小, 表明办学成本越低, 办学效益越高等。

3.3 反映资产构及其利用情况的指标

包括各类资产比重、设备利用率、投资收益率、生均教学仪器设备、生均校舍面积、生均图书资料、在校学生与专任教师比例指标等, 分析单位的资产构成的合理性和资产的利用情况, 考核是否合理配置资源, 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3.4 反映高校偿债能力的指标

这些指标包括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现金负债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现金到期负债比率, 通过这些指标来分析负债水平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负债水平是否合理、负债构成和负债规模是否适度以及负债风险承受能力等。

3.5 反映高校科研水平和能力的指标

所谓科研能力, 就是学校从事科学研究的水平和能力。这方面的指标主要从科研经费及教师发表论文方面来反映。科研经费收入构成比例指标可以清晰地反映学校科研经费收入的构成情况, 体现了高校从纵、横向争取科研经费收入的能力;科研收入年增长率指标从动态角度说明了学校在争取科研经费方面的努力程度, 反映了学校整体科研创收能力;专任教师人均科研经费收入及人均发表论文指标, 反映教师科研创收及科研产出的能力。

综上所述, 财务分析在高校财务管理中起着大学积极的作用, 是高校强化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在新形势下, 高校财务分析应引起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内部决策领导层的高度重视, 高校财务人员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加强财务管理, 做好财务分析, 为领导者、决策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为高校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荟达, 周得才.高校项目货款的财务风险控制[J].时会通讯 (综合版) , 2006, (1) .

高校财务管理研究 篇10

一、高校财务管理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高校财务管理存在制度缺陷。

我国高校制度的突出缺陷是“所有者缺位”, 高等教育出资人主要是国家, 国家是高校净资产的终极所有者, 但国家并不要求偿还其提供的资产, 也不要求分享经济上的利益, 而是将这些资产交给高校自行经营和管理。对于高校而言, 国家对其投资, 但并不对其进行财务管理, 造成投资的所有者缺位;高校管理者独立行使法人权力, 但并不承担具体的受托责任, 导致资源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高校会计不进行成本核算, 不计算损益, 财务管理的弹性相当大, 在很大程度上弱化高校财务管理的功能。

2、财务监督体制不完善。

由于学校经济活动相对不太复杂, 多年来经济活动的深层次监督缺乏力度, 有的甚至听任经济事项的自生自灭, 并且对市场经济引起人们思想的变化和影响校园经济秩序的复杂状况又缺乏研究对策, 加之一般高校都没有内部审计部门, 许多高校财务监督的职能正逐渐萎缩退化。在财务监督方法上, 有的仅限于对会计原始凭证的审核把关, 对各种专项投资等可行性的论证不充分就盲目上马, 有的高校对工程的施工过程缺乏必要的跟踪监督。

3、预算管理体制不健全。

部分高校预算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财政布置的部门预算与学校内部综合预算无论是编制时间还是编制范围都不一致。二是在对预算的执行上, 没有有效的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 对各部门的各项预算经费难以做出准确、具体的分析, 对资金的使用效益也难以正确、完整地评价。

4、高校财务管理缺乏系统的评价指标, 财务分析薄弱。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化, 高校自主办学的法人地位得到加强, 也加快了高校融入社会的进程, 同时, 财务风险不断加大, 财务分析、财务决策已越来越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尽管高校财务会计制度统一了核算口径、提供了一些财务分析指标, 但分析指标的计算口径不恰当, 财务分析指标不健全、资料的不完整, 如财务分析指标没有包括事业发展速度、经济效果等方面的内容。

5、资产管理观念淡薄, 资金管理效益较低。

由于高校属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教育经费属无偿拨款, 学校事业支出不要求对其成本进行核算, 从而使人们认为它是一种消费性资产, 只注重需求, 不注重效益: (1) 在资金使用上, 缺乏成本管理意识, 简单按开支标准支出, 不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益。 (2) 融资筹资意识较差。大部分高校, 只注重向财政要经费和向学生收费, 经费管理的短期考虑较多。而如何根据国家对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学校发展规划, 尝试多渠道筹资, 实现学校跳跃式发展往往被管理者所忽视。 (3) 在货币资金管理方面, 只注重对现金的一般日常管理, 而对货币资金实际需求量的预测和控制、不同货币资金存放形态及转换以降低货币资金成本等财务管理工作重视不够, 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 资金的时间价值被忽视, 货币资金的机会成本较高。

6、对科研经费和部门创收分成疏于管理, 改变专项经费用途。

目前对于科研经费和部门创收, 各学校核算方法不尽一致, 有的学校对到账资金全部作收入入账, 对部门应得的分成作支出列支后或挂记往来、或记入专用基金、或以部门存款的名义转存结算中心;有的学校只将学校应得分成记作收入, 对部门分成直接挂记往来或不在学校反映, 因此学校的决算报表不能反映这部分科研经费和部门创收款收支全貌。

二、高校财务管理改革措施

1、建立和完善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加强财务分析能力。

现行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中除了一些计算口径值得商榷之外, 可补充一些必要的分析指标如: (1) 反映高校内部各单位资源配置与利用效率的指标。高校内部各单位的资源占用包括:各单位无偿占用学校的土地、房屋、设备资源;各单位耗费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公共条件费等。高校内部各单位的贡献包括经济贡献和社会贡献。经济贡献主要指内部各单位争取经费创造收入的能力, 社会贡献包括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资源利用效率可用投入产出比率来表示, 公式为:投入产出比率= (经济贡献+社会贡献) /资源占用×100%。投入产出比率越高, 说明内部单位的资源利用效率越大。 (2) 从整体上反映高校资金使用情况的指标。具体地说, 通过反映报告期 (月、季、年) 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及现金流入流出比的指标, 使高校决策层从整体上 (不仅是教学、科研方面, 也包括基建、经营等全面的财务收支) 了解和掌握报告期累计的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及现金流入流出比的指标 (这里的现金是指现金及其等价物) 。 (3) 反映办学社会效益的指标。办学社会效益主要通过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来反映。教学成果主要表现为培养人才的质量、数量以及教学成果获奖数等, 可用教职工人才贡献率来表示;科研成果主要表现为科研成果获奖数、论文数和学术专著数等, 可用教职工知识贡献率来表示, 教职工人才贡献率是指每个教职工当年为社会培养毕业生的贡献能力。

2、强化高校内部管理, 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和制度。

依据国家的财经法规、政策和制度, 建立健全一套适合学校具体情况的定额标准, 如人员经费支出定额、公用经费支出定额、水电费、通讯费等单项或综合定额, 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并形成相互牵制、相互制约、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设立事后监督制度, 即在会计部门常规性会计核算基础上, 对各项业务收支活动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核查, 成立内部审计委员会, 通过内部常规审计、离任审计、落实举报、监督审查等手段, 对会计部门实施内部控制, 建立以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 强化对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情况的检查与考核,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3、健全落实高校经济责任制, 规范高校财务运行机制。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高等学校建立经济责任制加强财务管理的几点意见》通知, 高校要健全财务工作经济责任制。高校经济工作责任制在统一领导下进行适当财权分配, 明确各权力主体的责任, 把权、责、利结合起来, 促进高校对资源的二次分配和管理;根据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 把收入分配与努力创收相结合, 把经费使用与办事效益相结合, 把落实自主权与履行经济责任相结合, 增强责任感, 形成良好的财经工作运行机制。加大经济责任考核力度, 在坚持财务公开、发挥群众监督前提下, 充分利用审计和社会中介组织等专业技术力量, 加强对权力主体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奖优罚劣, 把审计结果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 促进学校经济工作良性循环。

4、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一是完善购置制度, 对需购置的设备, 在校内无法调配的情况下, 从技术性、经济性、实用性等多方面进行科学性论证, 做出详细预算申请, 强

化购置环节的管理;二是加强会计核算, 学校财务部门应建立固定资产总账、分类明细账, 进行价值管理和恰当的数量管理;三是建立完善合理配置学校资产制度, 在保证学校教学、科研等工作的正常开展, 通过投资、出租、出借、调拨等方式, 盘活学校闲置资产;四是建立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 核对财务账与资产管理部门的实物账是否相符, 确保固定资产账的账实相符;五是加强产权管理, 学校资产管理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固定资产产权登记、界定、变动等;六是建立完善无形资产的核算、登记、使用、商品化和考核等管理制度, 及早纳入规范的管理轨道。

5、加强银行贷款管理, 防范财务风险。

为适应高校扩招的需要, 各高校加大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投入, 向银行大量贷款, 形成高负债, 造成巨大的还款压力。高校应合理控制贷款额度: (1) 合理预测资金的需求量。高校负债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贷款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加快学校的发展, 而不是为了实现眼前利益, 牺牲长远利益。那种“前人借钱, 后人还债”的思想是要不得的, 如果盲目上项目, 将给学校的未来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要恰当预测所需资金量, 制定长期的还贷计划, 避免出现现任领导创政绩, 后任领导来还债的局面。 (2) 科学确定最佳负债年限。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制定负债计划, 正确分析财务状况, 合理预计贷款的偿还能力, 将短期、中期、长期贷款有效地结合起来, 确定贷款期限的长短, 债务到期时间均匀分布, 尽量与现金流入周期同步, 避免在未来的某一年成为还款的高峰年, 避免资金的集中支出和闲置, 减轻财务负担。 (3) 合理确定负债的结构。从1999年开始, 国家安排国债资金用于帮助解决日益突出的教育资源供需矛盾, 截止到2001年, 中央共安排高校扩招国债资金52.9亿元, 支持高等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最近两年日元贷款项目投资也逐渐向高校拓展。高校要利用这些有利形势, 降低高校负债风险, 使商业银行贷款、国债资金以及国外财团贷款有机结合起来, 扬长避短, 分散风险。

参考文献

[1]、王筱萍, 薛耀文主编.高级财务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上一篇:多元投入下一篇:东莞轨道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