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实验教学问题

2024-11-01

开放式实验教学问题(共12篇)

开放式实验教学问题 篇1

青海大学基础力学实验教学中心自成立以来,始终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放在首位。在2014年“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提升工程项目”建设的推动下,对基础力学实验进行了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实施。在开放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实际问题,制约了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持续发展。本文结合我校基础力学实验教学中心实际,对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1 青海大学开放式实验教学的现状

青海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传统的基础力学实验教学模式是把实验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验证,将实验课时(6学时)放在理论课中,没有单独的教学大纲与进程计划,实验进度随理论教学进度进行。这种方式严重忽视了实验教学所具有的自身特点,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为此,我中心针对2014级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改革,建立了新的实验教学体系,从实验教学内容、时间、空间和指导方法上进行开放。[1]

2 开放式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开放式实验教学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实现基础力学实验教学中心资源的利用都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现实问题。

2.1 开放实验的对象问题

我中心采取的方式是学生按照校教务处下发的课表,在规定时间内按时参加实验,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的学生可自行与实验教师联系随时补做实验。而真正参与开放实验的学生主要是以愿意报名参加开放实验的学生为主,开放实验的内容由教师确定后学生选择,参加开放性实验的学生成绩可在综合给出实验成绩中加分,并由实验中心推荐参加各类创新大赛或加入教师科研项目等。这种方式不仅开放层次不够,实验项目数不足,实验内容也偏窄,并且绝大多数学生缺乏参与意识,参与开放实验的积极性不高,开放的实验室只能迎来少量参与者。

2.2 开放实验的时间问题

理论上,学生可在实验中心正常工作时间段任意选择时间进行实验。实际上,学生白天时间基本上都被理论课占据,这就使学生的实验时间不确定,名义上的全天候开放就有可能变成某个时段集中开放,某个时段没有学生实验,造成仪器使用上的高峰期和低谷期,甚至出现在实验高峰时段仪器设备却不够用的情况。

2.3 开放实验的管理问题

开放的相关实验,学生需要提前与实验教师预约联系,实验老师再根据预约情况安排时间。目前,我实验中心只有一名专职实验教师,在完成其他实验任务的同时,还要完成实验设备的维护和开放实验教学任务,这就使得实验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出现白天、晚上都在工作的“连轴转”现象,况且学校对实验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计算不尽合理,必将制约实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这也给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持续开展带来了不小压力。

2.4 开放实验经费的问题

开放式实验教学势必增加实验材料的消耗,同时还必将增大实验仪器设备的维护费用,由于开放实验形式灵活多变,并且往往和正常实验共享实验资源。因此难以统计开放实验的经费投入量。因没有开放实验专项经费,每年学校下拨的实验经费将无法满足开放式实验教学实际需要,进而会影响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正常运行。如果不加大实验经费投入,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师和实验人员参与开放实验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影响实验质量和开放效果。显然开放式实验教学也是很难持续发展。

3 解决开放式实验教学实施问题的措施

3.1 实行多元化的开放,吸引众多学生参与

针对不同实验对象,将开放实验多元化,采用多种形式开放。[2]首先,对低年级学生,在学习完力学基本知识后,可在教师指导下确定实验内容,但在时间、方法上完全开放,也就说实验内容相对固定,方法和时间是灵活的;对高年级学生,主要以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研究为主,学生运用不同的实验理论和实验方法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其次,将教师的科研项目引入到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到科研中,实行实验教学与科研共享的开放模式。最后,实行校企联合的开放模式,吸引众多学生参与实验,以便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

3.2 建立开放管理系统,合理安排开放时间

为了合理有效地安排实验室开放时间,准确统计某一时间段实验教师、实验室开放时间和学生实验情况,避免学生选做实验过程中出现高峰期和低谷期现象,可通过校园网资源平台建立开放管理系统,实现学生选择实验项目具有时效性,教师上课具有计划性,实验室利用具有科学性,使学生、实验教师、实验室三者之间建立即时联系,实现实验开放过程中的教学管理。[3]另外,鉴于我校实际,为了不影响日常的实验教学,实验室开放设置在正常实验课时间以外,开放时间9:00~21:00。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时间,也可利用晚上、周六、周日或夏季小学期完成实验。

3.3 建立预约机制,保证开放实验教学灵活有效

由于我中心对于开放实验教学模式的预约登记等采用传统形式,即由学生找实验教师预约登记,这就使得开放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量大、内容繁杂、任务繁重,而且效率低,教务处应与网络中心协商,利用校园网将开放实验室通过局域网和互联网联接,形成一个开放的实验教学平台。学生可通过在线登录完成开放实验室的查询、预约、登记、变更、结果分析等功能,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提交实验报告、开展实验讨论等。通过建立开放实验教学网络管理系统,提高开放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增强学生开放实验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3.4 完善开放管理制度,保证开放式实验顺利开展

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不是对传统实验模式的一种补充,而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4]建立健全一整套完整的制度,并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才能保证完成实验的全面开放。基础力学实验中心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后,中心开放时间增加,有时在晚上或周末开放。由于参与实验的可能会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仪器使用和操作上的熟练程度各不相同,对仪器的损耗程度也就不同,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完善已制订的相应实验室安全、实验仪器和实验操作规范管理制度,来保证开放实验教学的有序推进。另外,为了解决实验中心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可引入勤工俭学制度,让学生进实验室参与辅助管理,杜绝学生因为误操作而导致的实验设备损毁情况。[5]

3.5 加强实验队伍建设,保证开放式实验教学质量

一支高素质、善管理、能奉献的实验教学和管理队伍是有效开展开放实验教学的保证。[6]实验教师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实验教学的开放效果,实验中心开放制度运行的好坏也取决于实验教师的工作态度、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一方面,学校应有政策倾斜,加强引进实验人员力度,积极引进充足的实验教学人员,以保证实验中心有足够数量的实验教师,使他们有外出学习的机会以便尽快提高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学校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调动实验教师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实验中心能随时保证和满足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需要。

3.6 加大建设投入,使开放式实验持续有效

加大开放实验室建设投入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实验效果的基础条件,是实验室建设的基本保证。[7]为保证开放式实验教学持续有效的开展,学校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加大力度,除使实验中心具备足够的实验场所、空间以保证开放后的接纳能力外,还需设立开放式实验教学所需的专项基金,保证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实际需要。另若因学生使用不当造成的设备损坏可按照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给予一定赔偿,因不可抗力引起的设备损坏则由学校支出。

4 结论

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我校基础力学实验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还需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去尝试与探索,并不断地总结、完善、改革,对我校创新人才的培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摘要:结合青海大学基础力学实验教学中心在开放式实验教学工作中的实际,揭示了开放式实验教学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开放式实验教学提出相关问题的对应措施,对学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基础力学,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预约机制

参考文献

[1]杨亚平,郭晓菊,罗军鹏,等.基础力学实验教学中心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实践[J].时代教育,2016(3):41-42.

[2]霍文兰.高校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榆林学院学报,2010(2):105-107.

[3]于永江,王洪刚,郝金光.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及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探讨[J].鲁东大学学报,2008,24(3):241-244.

[4]付浩卡,卢亚鹏.对理工科院校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思考[J].广东化工,2015(16):250-251.

[5]付文,王丽.地方本科院校开放式实验教学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轻工科技,2015(5):149-150.

[6]龙丽芳,郑永良.高校开放式实验教学管理模式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9):241-242.

[7]白云,柴钰.加强开放式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8):109-112.

开放式实验教学问题 篇2

随着2006年新学期的开学,高中阶段的新课改已全面铺开。一夜之间,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理念和追求目标成了语文教学新的指导原则,以开放式教学法为代表的新教学法成为教学热点。固然,新的课程观逐渐改变着师生传统的教学观念,呈现给人们新的教学视野.而从单一的知识传授到建构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体验学习价值也必然成为当代语文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但在这场铺天盖地而来的教学新浪潮中,我们看到的既有令人欣喜的教学思路不断拓展的一面,也有教学上矫枉过正,陷入新的谬误的一面。如果不能正确处理语文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不良现象.那么语文教育又将重新进入一个新的怪圈:那就是忽视文本的开放式语文教学对”语文”的否定。具体分析,其表现为:

开放式教学造成语文学科特质的明显淡化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是一门语言交际的工具性课程。过去对语文科性质无论怎么认识,都不能否定其基础工具性。因此,相对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来讲,语文教学有其独特的语文特性。语文教学离不开字词句篇。听说读写。但有些教师片面理解了开放的实质.认为所谓开放就是多学科、多知识、多网络环境下的综合性学习。一时间,语文课上又是唱又是跳,又是算又是画,没有课件好象就上不了课了。特别是上公开课时,非得来个多媒体不可。可这就是我们语文的开放式教学吗?显而易见,这只是开放式教学的“形”而已,而不是开放式教学的神,离其“神”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其实,语文有语文自身的教学任务和其本身具有的特质。开放教学的过程始终不能脱离开“文本”与“人”之间的直接对话。这一条主线,好比是人的脊梁,没有它,人就不能站立:好比是音乐中的主旋律,没有它,音乐只能成为零散的音符。而只有充分发挥语文课的特质,我们的语文教学才显得无比的宽泛和厚实.才能真正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工具性,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从而达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此,古人就有“文灭质,博溺心”的警示。那种语文课不象语文课的开放.其实质是假开放而已。

开放式教学形式上的互动造成对文本内容解读的浅尝辄止一个语文老师课上得好不好本并不应由多少学生在课堂上发言来决定的。但新课改的教学过程却十分注重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不管哪类的阅读课,介绍完写作背景,扫清一下语言障碍.串读一下课文。就进入了师生互动的分析欣赏阶段了。实际

上.这种只注重形式上的互动,只注重形式上的出新出彩,是对新课改实践层面的误读误解。它并没有顾及互动的内涵和效果.也没有顾及互动的内容能否被大多数学生所接受和吸收。其掩盖了这样一个事实:教师没有很好地耐下性子走进文本,细细咀嚼、品味、体验文本,以探得文本的本真意义,而是粗略地浏览.随意地解读,凭着经验和直觉肤浅地感受文本,然后再把这种直观感受传达给学生。有的则在开放式教学中大搞全盘肯定,满堂表扬,结果弄假成真,以非为是。其实,文本的阅读与教学是有边界的,即使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千个哈姆莱特也还是哈姆莱特,而不是麦克白,也不是李尔王。语文教学应提倡拓展和开放,但是,这种拓展和开放应该是有一个核心的。这个核心不是别的,正是语文本身。我们应该围绕语文来拓展、开放、延伸。我们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对语文有更深入的认识和

用心

爱心

专心

更真切的体验,而这,就需要拓展,向语文的更深更精彩处挖掘。语文课堂教学应该遵循文本真意,试图进入作者内心世界之后,有方向有类比地进行思维拓展和开放.而不是把语文课堂变成了学生意识的跑马场。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从认知规律出发,从文本出发,在掌握“文本究竟说了什么,文本想要说什么,文本能够说什么,文本应该说什么”这四个问题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对话的可能性,才能找到思维激活的支撑点,才能达到开放式教学形式上互动的真正目的。

教师在课堂上主导作用的弱化是开放式教学的误区 教 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 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与能力。教师这座桥就 是让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 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更好地理解教材。过去,曾经批判过老 师上课“一言堂”,把丰富多彩的语文课上得支离破碎,毫无趣 味。其实,哪位老师不想把课上得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呢?况 且.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教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谁都会 说,但一谈起老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这问题,大家就不那么 理直气壮了。现在新的教学理念提倡开放性的自主学习,大家 也都知道开放教学是学生自主性、综合性的学习。那么在这其 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要不要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要!如果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需要教师的主导,还需要我们的 教师干什么?而当前某些开放式教学,教师采用纯粹的放羊式 教学.似乎教师只要布置一下学习任务,到时来验收一下就可以了,至于学习的过程那是学生的事。学习的过程属于学生固然不错,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并非一帆风顺。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并不是十分的强。疑惑与不解。有些学生的学习可能还游离于文本的学习要求之外,甚至还有组织纪律性的散漫问题。特别是语文课文中的知识点是需要长期、有序、系统积累的。这些都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加以分析和指导。此外,教材编排的混乱和不合理现象依然存在.这些也都需要老师加以整合和理顺。对此,教师岂可视而不见,放任自流?由此可见,开放式的教学不该是放羊式教学,更不能放任自流。有人说:三流的教师教知识,二流的教师教方法。一流的教师教思想。因此,纵是要求语文教师从教知识教教材的落后模式中解脱出来,与学生一道进入方法与过程的体验与探讨,进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自我认识界面,最后进入感性与理性相交融的个性思想的觉悟层面,从而最终抵达“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也不能否认教师在课堂上的“教”.更不能否认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的。

应试教育体制造成开放式教学评价的明显滞后性 开放式教学为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现,构建了一个不断生成,不断转换的评价平台。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都有与众不同的内心世界,也都有与众不同的内心体验。开放式教学使每个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观念、视角与文本展开对话。获得各自不同的视界融合,呈现出语文学习的多样性。但在目前的应试教育体制下,我们很多的开放式教学在评价机制上并无建树。评价的话语权依然掌握在我们教师的手中,学生学得好不好,教师说了算;学生学得好不好,要看考试考得好不好。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在开放式教学的评价之中仍未能从高高的权威神坛上走下来,标准答案的惯性思维仍然深远地左右着我们的教师,从而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只求结果,不问其他。广大中学语文教师依旧没有改变只是应试教育这辆战车上的螺丝钉的地位。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依然在广大教师头上挥

用心

爱心

专心

舞,再加上教育资源不平等配给,无疑,对解决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不但起不了促进的作用,更多的反而是雪上加霜。因此.在开放式的教学上,只要我们单一的结果性评价体制不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就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固有的学习方式和方法,也就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式教学。

总之,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关,因此也是最具生机活力的一门学科。开放性语文教学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为学生智能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但同时也给新时期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只要我们能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围绕语文科的特质,充分挖掘开发性课堂教学的内涵,并发挥其紧密联系社会步伐的优势,相信。新课改一定会为语文教学开创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用心

爱心

开放式实验教学问题 篇3

【关键词】初中数学;开放式教学;问题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在现今的教育改革背景下,我国对新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其中开放式教学模式不仅对老师有更高的要求,对学生的思维方式等的培养更是意义重大。初中数学较其他学科而言有一定的抽象性,若没有正确的教学方法,学生很容易排斥数学学习。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因此,对这种教学模式的探究是非常重要的。

1 初中数学开放式教学概述

开放式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它的理念、原则等都以学生为主导,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都有很大帮助。

1.1 开放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

教学模式是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理论具体化,对教学经验进行系统的总结,是一种教学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它具有四个基本特征:第一,开放性的教学思想,不同于传统的重知识传授结果轻教学过程的思想,开放式教学思想是以人为目标,尊重个体差异与兴趣,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探索适合时代特点的新思想;第二,开放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因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因此,教师应该教导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践的方法,将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思维带进课堂,不能只是局限于课本内容,应该使教学与学生实际联系起来;第三开放性的教学时空,传统数学教学是封闭的,教学空间只是教室,限制学生的实践和想象能力,而开放式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资源,同時将教学空间尽量延伸至课外;第四,开放性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开放式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如电视、多媒体、DVD等。

1.2 初中数学开放式教学的意义

由于现在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及学习特征,他们正处于青春期,若是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对于学生未来的人生大有裨益。而开放式教学能够真正体现因材施教,因为在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下学生们能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利用开放性的问题诱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学生注重解决问题的思路,充分展示自我,有利于个性的发展。同时,开放式教学也有利于非智力因素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培养,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3 初中数学开放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只是被动得接受知识,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很多,填鸭式带给学生很大压力,与此同时教学效率却不是特别理想。开放式教学从传统中升华变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教学方式,虽然开放式教学模式知识为学生的高层次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但是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要取决于很多方面,即将这种理论变为实践需要克服很多困难。若是教师的能力不够,不能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不能收放自如那么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只是一种形式,一切成果都是空谈。而且学生的性格各异,要想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让所有学生都受益就要在实践中逐渐探索经验,没有适合所有学生的具体的方式,需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加具体的教学方法,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开展开放式教学的有效策略

开放式教学模式是以人为发展目标,遵循主体性、创造性、动态性和合作性的原则,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如何来开展开放式教学呢?

2.1 创设情境,置疑激趣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创设情景,找准知识的生长点,以此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模式可以贯穿整个课堂的始终,让学生在不断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享受这种探索的乐趣又完成教学目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具有启发性、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2 探索新知,尝试建构

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实验、分析、观察、归纳、概括、类比等方法去探索、交流和研究新方法从而逐渐解决问题。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建构过程,不断调节和促进学生的讨论交流和问题的深入。在这一过程中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运用自己的思维去探索、创造。

2.3 交流反馈,明确认知

归纳、总结是学习的重要过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探索,尝试总结出相关的结论,然后进行必要的讲解,让学生系统的理解知识,对知识的掌握更加透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创造性的回答进行呵护,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2.4 变式深化,拓展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学生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技巧及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要使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学会举一反三,在应用中寻找知识的联系、网络结构。教师可以通过对概念、图形背景、题目条件等多角度、多方位的变化,编制更具有开放性的问题,以此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编题能力,这是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丰富课堂内容的有效方式。

2.5 多元评价,循环提高

在课堂的最后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思,整理知识,总结规律,提炼思想方法,学生之间可以多交流,相互补充、完善和提高。

3 总结

开放式教学方式更加适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操作的平台,与此同时,它的实施也面临许多挑战。教师应该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适合自己学生发展的具体方式。在新课标背景下,相信这种适合时代发展的方式会给我们的教育改革带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杨锐波.对初中数学开放式教学的探讨[J].未来英才,2015,(11):91.

[2]鲁兴明.论新课改环境下的初中数学开放式教学[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5,(3):14-14,54.

开放式实验教学问题 篇4

一、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的特征

(一)主体性

开放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教师平等对待学生,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人习惯,激励学生进行阅读、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等。尽量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体现以学生为本的课堂。

(二)创造性

每个学生都应该具有创造性,敢于打破常规,勇于质疑他人的结论,向传统提出“挑战”。在教师传授知识时,学生应该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同时找出存在的问题,敢于向老师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也会激励学生质疑现有的结论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三)合作性

在上课时,每个同学都应该主动进行交流,通过你问我答的方式,实现优势互补,进而达到自己所预期的目标。同学之间的质疑更能展现出课堂的合作性,如果仅有几个同学无法解答的共同困难,那么就可以让全班同学帮忙解决;如果问题过于困难导致没有人能回答上来,这就需要老师的帮助和引导。融洽的师生关系也正是在这潜移默化的交流过程中形成的。

(四)动态性

开放式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和过程是变换的。课堂中的调整是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需求和表现进行的。所以,教师应该足够地了解教学目标,精心做好备课工作,在传授知识时所出现的有关问题做好充分准备,并及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解答。

(五)民主性

民主是进行小学开放式课堂教学的又一特征。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以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其次,在开放性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给予足够的尊重和信任,并对学生的学习思考方向给予引导,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最后,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方式相对比较简单,此时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思想,对学生的问题和想法不能一概否定,对正确的想法要适当地给予鼓励,反之则要给予纠正,让学生真正懂得自己的理解为什么有误或存在偏差。

二、建立开放式教学环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是以抽象概念出现在空间关系和数量关系之中的。数学的起源是生活,生活之中处处离不开数学。在课本中,教师应该发挥语言的魅力向学生介绍数学这一抽象的概念,使数学的概念变得具体化、形象化,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很好地接受和理解,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在传授知识时通过建立教学情境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更好地理解、运用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例如有关小车过桥的数学问题,这就是让学生了解距离、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同时,学生还要了解小车的车长,抓住这几个关键后,还要知道这过程中车是动的,不动的是桥,这是典型的以静对动的问题。学生在第一次接触这类问题的时候,很难看出其中的关系,教师应该利用一些道具或多媒体课件把分析过程展示给学生,使问题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进而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一旦学生学会了动脑,他们不单单会解决这一类的问题,还会进行扩展,进而“两车相遇问题”“追逐问题”“先跑追逐问题”等也会迎刃而解,这样就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以往的数学课堂,一般都是老师讲学生听,课堂气氛沉闷压抑,这样很容易禁锢学生的思维。然而数学这门学科需要发散学生的思维,需要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思维活动。开放式教学注重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创造了民主、活泼、自由的教学氛围是开展开放式教学的基本保证。凸显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和关注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和进步是我们教学的终极达成目标。

四、建立优异的学习环境,加强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需要一个良好的氛围,这样才能够很好地学习与掌握知识,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前提就是建立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1)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就是建立优异的课堂气氛。课堂是学生与教师共有的,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学习知识,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老师是平等、互助的。学生在课堂中应该保持思维活跃的状态,积极把自己所想的阐述出来。(2)建立一个自由的空间给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的监督对于学生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要有自己学习的意愿,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一定手段进行培养。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应该留出一定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让他们自我发挥,面对困难时积极想办法加以解决。这样,不单单培养了思考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还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今后自主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教学时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和装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为学生创建一个崭新的教学情境。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让学生从视觉、听觉上直观感知,把枯燥的课堂变活、动态化,激发学生对获取新知识的向往。

五、列举关于“开放型”的例子,把握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提供有关“开放型”的材料时,必须遵守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让每个学生都利用逻辑思维解答数学问题。这就要求教师选取的教学材料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觉学习数学是快乐的,同时,还要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向学生展现解题的过程。长久以来,学生为什么感觉学习数学是无趣的,从而导致学生讨厌学习数学,有些甚至还会对数学产生看见就怕的心理?根本原因就是实际生活在数学当中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数学的教学目标是:“每个人都学习与实际相关的数学”,“把实际生活中数据变成信息用数学将其传递”等。现如今,小学有的数学课本已经由封闭转向开放式的教材了,这种新的开放式教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身边的各种事物,进而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以及数学的作用和趣味。课本中的很多知识都能够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认识、不同方向去思考、探究、理解。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的引路人,更应该以宽广的社会文化背景为前提,掌握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在学生现有的基础上,利用好教学内容,最大程度上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六、练习层次化,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在进行小学数学开放式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对每一大类的知识已经知晓和掌握,此时可以适当地减少训练的次数,并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不断深化题目的层次,以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比较多,这样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为其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以确保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选做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学生完成之后,教师要对其进行一一点评,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教师要为其设置不同的训练题目。如在进行小学四年级“归一应用题”讲解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题目:“张师傅用了3天的时间一共加工180个零件,如果以这样的速度工作下去,12天后共做多少个零件?”教师要求优等生用三种方法解题,中等生用两种方法解,而差等生可以用一种方法解即可。

七、进行开放式评价,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评价是课堂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其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求教师对深层次激励功能给予了解和掌握,并为其提供开放式的评价方法。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一般是以分数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近些年来开放性的课堂教学评价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教学评价手段,其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开放性的教学评价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理念。例如,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这样不仅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还能加深学生之间的了解,提高团队合作意识。教师可以将学生对某一题目的解答过程呈现在学生面前,让每一位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是否存在更好的方法,从而实现举一反三、一题多解,充分发展学生的思考空间,提高思维的发散性。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巩固加深了学生的基础知识,重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拓展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开放式教学,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周九诗,王延文.中英初中数学教科书难易程度的比较研究——以中国“人教版”和英国《数学连接》为例[J].数学教育学报,2013(03):18-23.

[2]徐庆惠.2012 PISA数学测试与上海初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的比较研究——以“变化与关系”这一内容的试题为例[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4(04):15-20,42.

开放式实验教学问题 篇5

开放性问题的特点

随着课改的深入,对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开放性问题将逐渐成为课堂提问的主流。一般而言,开放性问题具有下列特点。

1.内容的整体性。

问题要紧扣教材内容,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例如,在牛津英语(上海版)5AUnit1Wildanimals中,我首先问:What animal scan you see in a jungle? 当学生说到monkey时,呈现图问: ﹒What can monkey do? ﹒What does it like to eat? ﹒Do you like monkeys? Why? 这一连串的问题真正地从学生认知角度出发,学生能对问题进行整体思考,从而突破重点,解决难点。

2.形式的多样性

开放性问题的形式非常多样,多以How,Why,What do you think,If,等特殊疑问代词作为开头,让学生有想象和发挥的空间。比如在5B Module3 Unit3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中,课文自带的问题有:

﹒What did Hong plant/build? ﹒Where did Hong put the rice? 其实根据课文内容,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更有意思的问题,如: ﹒What do you think of Hong? ﹒If you were a farmer, how do you run your farm?等等,这样比课文中的问题又多了几种形式,从语法和思维角度双向训练了学生。

3.答案的发散性。作为开放性问题的回答,我们追求的是个性化,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在6BModule2Unit2Willyoubemyfriend?中,假定你想要成为一位地球的朋友,可以说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以下是我的课堂实录片段:

T: How do you do that? S1: I must pick up litter.I must put the litter in to a litterbin.S2: I promise to keep the air clean.T: Why? Is there air pollution? S2: Yes, I think so.I promise to stop cutting down forests and recycled used paper.I promise to plant tall trees, beautiful flowers.以上这段课堂实录中有两个学生进行了不同的回答,一个想通过捡垃圾来保护环境,另一个想通过不乱砍乱伐森林,循环使用纸和种植树和花来净化空气。可见他们的思维都比较活跃。

开放性问题的设计

关于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将涉及到许多方面,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水平等,需要教师进行统筹规划。

1.层次清晰,围绕主题

开放性问题通常会围绕某一个主题。我们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应层次分明,围绕主题,最好在某个情境下进行适当的拓展。如在6BModule4Unit3Healthyeating中,我设计了三大板块进行教学,以下是课堂实录片段:

(1):带着问题听录音。同时提出四个简单而很重要的问题: Where did Mr Ling/Miss Chen live? How was Mr Ling/Miss Chen?(2):看课文跟读,理解课文。(面向全体学生,要求人人会回答)Why was Mr Ling fat and un healthy? How did Mr Ling be come thin and healthy? Did Mr Ling go back to live in the town? Why?/Why not?(3):通读全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Who had a good eating habit? Why? What must you do to have good eating habits? 以“问题”为主线,紧扣食物这一主题,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了上述有关食物和饮食习惯的开放性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贴近生活,丰富想象

贴近学生真实的生活,最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6AModule5Unit2Theweather一课为例,在这课中我设计的问题基本上就围绕六年级小朋友既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如:

﹒What’s the weat her like in spring? ﹒What do you like to do in autumn/summer? ﹒How is winter? Is it warm or cool?等等,这些问题都比较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他们也能够比较容易地回答。

如何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设计出能吸引学生的问题也是对教师的一大考验。教学1BUnit3Colours这一课时,我出示一幅没有色彩的风景画,问学生:Is it beautiful?学生马上摇头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问:

Let’s make the world colourful!----What colour is the cloud?(S1:Ithinkit’swhite.)What colour is the sky?(S2:It’sblue.)

What colour is the rainbow?(S3:It’sred,orange,yellow…)

一幅没有颜色的图画把学生带入有色彩的世界,引导学生回归自然生活,打开想象的翅膀,巩固了所要掌握的颜色单词并在开放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

1、交互性评价

开放性问题的评价不能简单地以“yes”或者“no”来回答,而是需要开放性的回答。在教6A Unit4 Sports and activities一课时,我设计的Free talk:

T: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 day? Ss: It’s warm and sunny.T: Shall we play basketball after school? 学生相当高兴,一个劲地说:Good!Great!That’s a goodidea!当然,也有学生说:I’m sorry, Miss Lou.T: What’s them atter?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fterschool? S1:I’m going to visit my aunt with my parents.T: No matter!Tomorrow is Saterday, you can play with your friends, right? S1:Oh!Yes!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omorrow? S2:I’m going to learn Math sat home.T: You’re a hard-working boy.S3: I’m going to play chess with my grandpa.T: Oh, you’re very good-hearted.T: Are you going to play basketball withS1? S4:Yes, of course.T: You’re always she lapful to everyone.在这个片段中,教师分别对三个学生进行了不同的评价,每种评价都具有唯一性,这样能使师生的互动更加有效,而且学生也会对这样的评价感到满意。

2、动态性评价

讨论式评价主要存在于生生互动的环节,开放性问题的提出往往会带来主题式讨论。以5BModule2Unit3Athome这节课为例,我设计了这个话题:如果Kitty和Ben没有找到狗,那他们能做什么?以下是课堂实录片段:

T: If Kitty and Ben don’t find the dog,how can they do? S1: They can ask the neigh bours.S2: No, I don’t agree with you.They will call superman.S3:I think they will go to the police station.S4:I agree withS3,the police can find the lost dog.T: We can vote for the best answer then we write a story about it, OK? 这个片段中,学生相互说服对方同意自己的观点,并对他人的意见予以评价,这样的交流互动性非常强,教师协调好双方矛盾,并给出最好的解决方案。

开放式实验教学问题 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 开放式教学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9-0108-01

开放式教学即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创造出良好和谐的教学气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该教学的目标就是注重学习技能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学会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放下教师的威严,全力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强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营造出开放式的教学环境。

一、当前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课堂氛围过于沉闷

教学课堂氛围过于沉闷是目前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中最大的问题之一,而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就在于,大部分的教师还是一直处在主体地位上,没有察觉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只是一味的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没有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与时间,使得学生都是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背景下进行学习,导致学生对教师的话总是言听计从,纵使不懂也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严重削弱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影响了教学效率,也使教学气氛过于沉闷。除此之外,教学内容联系不够紧密,并没有把新旧知识有效的联系在一起,每次都要重新讲解新的知识,长此以往,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累,进而使教学效果不够明显。

(二)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近几年,虽然我国部分教师已经改革与创新评价方式,但还是有部分教师仍然坚持以分数论英雄为评价理念,考试成了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唯一标准,这种传统的评价方式,非但不能真实反馈出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而且还会浇灭学生学习的热情,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所以在进行数学开放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在教室内布置大量的教学教具和物品,从物体摆件入手,譬如:在教室里装饰多样化的小挂件和小摆件,来构建出良好的教学环境。另外,教师还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如:把课堂中的排座顺序改变一下,将传统的座位方式改变成围成几个圈。譬如:在学习图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组员之间相互讨论或者配合完成一个图形的分解,均能加深學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程度。另外,教师还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放下教师的架子,与学生平等说话,学会倾听学生的内心话,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自身的意见,进而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构建出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营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譬如:在教学《方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设计出几道方程题,然后,让学生结合教材知识解题,最后,教师再给学生详细介绍方程的解题步骤和解题技巧。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还可以拉近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创设合适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实践来看,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合理的应用分类的教学方式,以便于创设出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情境,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效果更加明显。譬如:对于一至三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水平创设出偏感性的教学情境,而对于四年级以上的学生,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知特点,创设出偏理性的教学情境。就教学实践而言,譬如:在教学《比多比少应用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设计出一个具有生活化的应用题如:小明的妈妈今年42岁,小明今年10岁,请问妈妈比小明大几岁?然后,再引导学生用已获得知识去解决问题,如:引导学生比较自己和爸爸的年龄差,最后,教师再设计出更具深层次的问题情境,便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点,为开展开放式教学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构建开放式教育教学评价模式

评价模式作为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不仅可以反馈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而且还可以让教师发现教学的不足,进而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措施。所以,要想构建开放式的数学教学,教师应该建立起多元化的评价机制,譬如:在期末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三位一体的评价方式,即教师、同学、自己都对这个学期进行评价,通过采用合适有效的评价模式,既可以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教学气氛更加和谐、透明,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三、结束语

将开放式教学有效的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既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所以,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还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从而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保证教学质量,并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一个更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林瑶.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2015

[2]罗占瑞.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开放式实验教学问题 篇7

关键词:开放式实验,地方本科院校,教学模式

“开放式实验教学”由上世纪60年代提出, 它是针对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书本中心、课堂中心”提出的实验教学模式, 诣在激发学生主动性、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此, 从2000年后很多地方本科高校先后在不同程度上推出了了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各高校根据自己院校的立足点, 选择可供试验的专业设立了开放式试验点, 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和经验。但这项教学实践良莠不齐, 对于资源相对落后的地方本科院校而言, 探索如何结合自身特点达到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最优化, 成了地方本科院校实验技术人员探讨的热点话题。

1 现行开放式实验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与传统实验相比, 开放式实验教学具有明显的优势,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开放式实验也产生了一些在传统实验教学环节中没有出现过的新问题。

1.1 实验内容难易程度难控制

开放式实验在选题上很容易出现过难或超纲的情况, 这样不仅造成学生选题困难, 而且不具有引导意义, 使学生的水平不能充分体现, 能力不能充分锻炼, 此类的开放式实验只能是事倍功半。

1.2 实验室开放不能体现开放式特点

现今大学生生活呈现多样性, 除专业必修课外还有选修课的学习, 而后者上课时间不够统一, 导致学生空余时间不够统一, 使实验课的选课时间相对不能集中。此外由于大学生对开放式实验的选择需求不一样, 导致有些实验课程选课人数过少, 而不能开课, 这对于选课的学生来说就需要进行二次选课, 并偏离了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现象在专业性强的工科背景学科的实验开放中更为常见。其次, 开放式实验对于学生来说追求的是实验时间的自由度, 但是往往因为师资不充分、设备资源不足等客观原因, 导致开放式实验进行的时间选择余地仍旧不大。

1.3 设备资源不足及实验教师师资水平有限

高校建设经费向学科建设倾斜是各个高校经费使用中的普遍现象。目前, 各高校建设经费中实验室投入比例较少, 特别是工科背景和材料易耗专业背景的实验仪器设备不足及陈旧老化状况得不到及时改善的现象比较突出。以我校湖州师范学院为例, 医学院与生科院的实验室每年需要消耗大量的实验材料, 开放式实验的实行必将进一步增大易耗品材料的损耗和实验仪器损坏率的提高。同时高校特别是地方本科院校各项财政补贴低于省级本科院校, 而学校每年下拨的实验建设经费及维修基金费用无法满足实际开放式实验消耗的需要, 特别是对于地方本科院而言这一矛盾更加突出, 从而阻碍了开放式实验的进一步发展。

开放式实验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实验室教学工作量的加强, 要求实验专职教师有更高的业务素质, 但是目前实验室师资结构不合理, 有经验、科研水平高的高职称实验师过少是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 这使得深层次的开放式实验教学难以开展。此外, 高校政策普遍向理论课老师倾斜, 这使得专职实验教师对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改革积极性不强、工作热情不够。

2 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对策研究

2.1 研究符合开放式教学要求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

开放式实验首先在美国提出, 并指出实行开方式教学最根本的目的在于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 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化灌输行为为主动汲取行为, 循序渐进, 提高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但是“开放”不能毫无边界, 需要有选择有限度的开放, 实验教师仍然需要有目的有方向的引导。

实验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的时候, 需要把质量意识作为主引导线, 在无形中控制整个实验教学过程, 使学生做实验游刃有余, 并有效达到实验效果。实验室负责人及实验专职教师要主动研究学习符合开放式实验要求的有效组织形式, 通过有效的组织形式发挥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应有的预期效果, 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2 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

实验室管理涉及到人、财、物等多方面的管理, 涉及到硬件和软件的双方面管理。为了适应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需求, 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实验室运行机制, 其次还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制度, 从而保证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规范化科学化运转, 这是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稳步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在高等教育中, 存在一些不利于实验室发展建设的状况, 目前开放式实验教学管理制度没有统一具体标准及管理模式, 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校还处于摸索与积累经验共存状态, 所以各高校应针对自身实际情况, 制定相关的开放式实验教学管理文件, 明确实验室工作人员职责, 制定实验室建设方案, 使开放式实验有序科学发展。

加强实验室管理科学化, 有计划的将实验经费按比例投入到实验坏境的改善。高校教学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校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在某些特定的实验教学特别是验证型类型的基础专业实验, 工作量大、实验课时大、实验人次多是最主要的矛盾突出点。鉴于上述矛盾点, 实验室应加强科学管理, 大力保证教学秩序, 进一步改善实验坏境, 创造良好的实验条件, 从而使开放式教学能够有序进行。

2.3 建立健全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

与省级高校相比, 地方本科院校在引进人才方面不具备优势, 地方高校需要科学合理地研究实验室人才引进政策。在实验室师资建设中, 地方高校需要注意梯队建设, 重点培养青年干部作为实验室学科带头人, 并最大力度的引进其他高校有经验的实验教师。实验教学是由理论教师和实验技术教师共同承担的, 他们在实验教学中起着均衡作用, 不可偏颇。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明确来理论课教师和实验指导教师的职责分工, 加强合作与支持, 给予工作肯定, 这也开放式实验教学科学发展的至关条件。

1) 引入激励机制。为了鼓励各实验室开放, 高校需要制定符合自身实验室发展需要的政策, 在实验室工作量计算及实验技术人员酬金分配上提高开放式实验技术人员的经费比例权重。鼓励专职实验教师参与理论教学, 调动实验技术人员参与校级科研项目及实验室教改项目的积极性。

2) 加强实验人员培训机制。实验室可依据实际情况, 建立培训制度, 定期邀请其他高校学者做报告。以我校湖州师范学院为例, 我校教务处积极配合二级学院实验室工作, 设立“名师讲坛”学术交流会, 每月举办两次交流会议, 对实验室教师和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每年暑假我校教务处组织实验技术人员到省内外其他高校考察学习, 使实验人员在交流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业务知识, 提高业务素质。

2.4 建立健全开放式实验成绩考核制度

实验课教学的管理应该包括对实验预备、实验过程及实验考核的管理两部分。开放式实验成绩考核需要注重实验过程, 过去传统的以考分定成绩的考核方法在开放式实验考核中不适用。

与传统的实验教学相比, 开放式实验有以下特点:1) 学生实验的时间度较传统实验方式较自由, 学生可以对已经做过的实验进行二次实验进行巩固验证。2) 学生会主动邀请已完成该实验的同学进行实验指导, 学生之间的实验经验交流较多。3) 与过去相比, 实验主体由“教师指导”向“学生主动操作”转变, 学生通过自我学习进行实验预备, 验证实验结果, 学习主观能动性较过去有明显提升。综上所述开放式实验的成绩考核我们可以从多方面权衡考虑, 以实验次数、实验预备、实验主动性及最后实验成绩加以权重多方面综合考虑, 使得实验成绩考核更加规范、更加合理。

2.5 多举措保证实验室建设经费, 推进校企合作项目与市校项目建设

通过产、学、研三位一体方法有效利用资源, 将实验室由校内转向校外企业, 联系实际, 提供与社会、与生产接轨的实验条件。加强与本地其它高校的联系, 实现实验室资源共享。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资金, 如加强地方共建, 市校合作, 积极获取省市教学和科技部门的支持资金等。此外重点培养校企合作项目, 积极构建教学与生产实际结合的平台, 进一步培养学生积极的实践态度,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从而使地方本科院校具有自己的培养方案。

3 结束语

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最大受益者是广大学生, 实验教学的改革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其中一项系统工程。实验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以学生为本”,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要真正有效实现实验室教学改革, 就必须切实转变传统的实验教学观念, 结合地方高校自身特点, 扬长避短, 在实验教学实践中, 最大化地挖掘开放式实验教学的优点。在未来, 我们相信随着实验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学技术的改革, 开放式实验教学改革将会不断的完善和改进。

参考文献

[1]张静.开放式实验教学中新问题的分析及对策[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8 (4) :167-169.

[2]卢艳军.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探讨[J].实验室科学, 2009 (2) :23-26.

[3]张建宏.高校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初探[J].太原科技, 2007 (12) :87-88.

开放式实验教学问题 篇8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 一定要让学生在仔细观察场景图的基础上, 自主提出用乘法计算的不同问题。教参上提出的教学建议是这样的:“第10题是一道开放题。让学生根据情境图中的各种信息, 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教材和教参, 我有了如下的预设, 学生根据这幅图, 能想到的所有可能性有:求树的总棵树、猴的总数和桃的总个数。有了这样的认识与预设, 我走进了课堂。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图, 说说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比一比, 赛一赛, 看谁观察得最仔细?说说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在我的鼓励下, 学生跃跃欲试, 对解决这个问题充满信心。大概两分钟后, 生1:我的问题是大树一共有多少棵?猴子一共有多少只?师:你观察得真仔细!一下就提出了两个问题, 真不简单!还有哪个同学要补充的?生2:我提的问题是一共有桃多少个?

到这为止, 我课前预设的几个答案已经全部被学生说出来了。我想, 可以对他们进行此题的小结了。不料, 就在此时, 班里的“机灵鬼”赵岩奇站了起来:“老师, 我的问题是一共有多少条猴腿?”还没等我反应过来, 其他同学在赵岩奇的启发下, 都纷纷举手, 这时, 班里的“调皮鬼”汪明逸主动站了起来, “老师, 还可以求一共有多少条猴尾巴?”此时, 教室里像炸开了锅, “可以求一共有多少只猴眼?”“一共有多少张猴嘴?”

……

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对于学生的精心思考, 我该作何回应?是否定还是肯定?教参中没有出现这样的答案, 该怎么办?利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机, 我又仔细地观察场景图, 教材中呈现出的树、猴、桃确实比较清晰, 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看了便一目了然, 但是学生刚才说的也没有错呀, 一只猴子4条腿, 8只猴子呢?虽然还没学到8的口诀, 但这个问题是没有错的呀!因此, 其他诸如“一共有多少只眼睛?”“一共有多少条尾巴?”等都是可以的。有了这样的想法后, 我“擅自做主”, 对赵岩奇等学生说“你们观察得真仔细, 连这些都想到了, 真是善于观察、认真思考、勇于表达的孩子, 希望你们今后继续保持这样的好习惯。”在我的“戴高帽”之下, 学生都兴奋得不得了。

细想之, 对于这样一个开放题, 学生正是在教师的不断鼓励与自己不服输的个性心理驱使下, 才有了课堂上发生的“意外”, 而这种意外是何等的珍贵。它让学生的能力、思维得到锻炼的同时, 还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成功乐趣, 这不正是我们数学课堂真正要追求的吗?这些都得益于那些开放性的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究的需求、表达的欲望, 更为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天地。鉴于此, 我认为在教学中, 针对开放性问题, 我们必须把握好它的“度”。

一、把握开放性问题的“开放度”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边交流活动的过程。若没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合作, 教学过程就只能流于形式, 教学任务就无法真正得到落实。可以说, 合作学习是教学过程本身的客观要求, 它对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集体观念的建立、合作意识的培养等都有重要的意义。数学开放性问题往往需要学生共同合作、相互交流才能获得圆满解决。

这是学习乘加、乘减时的一个题。当我把这个问题呈现出来后, 没有限定具体的解决方法, 各小组必须共同出谋划策, 自己设计方法。俗语说:“三个臭皮匠, 胜过一个诸葛亮。”各小组经过探讨, 想出了多种计算方法。如:4×3+2、4×4-2、4×2+6、4×1+10, 在解决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共同探究, 一起争辩, 互相启发鼓舞, 教学活动效率很高。

二、把握开放性问题的“效度”

数学开放性问题具有激活学生认知内驱力, 促进自主学习的功能;它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提高创新素质。那么, 我们在教学时, 就要让开放性问题真正收到实效。在本文例题中, 我注重让学生仔细观察, 认真思考, 说说能提出哪些问题。不仅局限于完成此题, 更多的是对于此题以外其他的解决方案。这样, 真正把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探究能力的优势落到实处, 体现实效。

三、把握开放性问题的“尺度”

每一种教育理论对教学活动都提出了“量力性原则”———根据学生现有水平, 在每个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教学。可是,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一个教学班的学生基础水平往往参差不齐, 有的相差甚远。因此, 对一个正常班级而言, 要实施“量力性原则”, 难度是很大的。但是, 某些开放性问题却可以显示出意想不到的教学功能。

例:□×□=16, 由于答案的不唯一性, 没有硬性规定和统一要求, 学生大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放开手脚进行作答, 给各类学生提供了获得成功的机会。

教育是一项培养未来社会建设者的事业, 因而也是一项创造未来的事业, 更是一项追求理想的事业。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应该从学生的长远利益出发, 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开放性数学问题对于促进学生发现并提出新的问题,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提高创新素质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我们的教学中要切实把握好它的“度”。同时, 它对推动数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苏尼来.数学的开放性问题[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13) :9-11.

[2]王会英.小学数学开放性练习设计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19) :127-128.

开放式实验教学问题 篇9

在这次课堂新模式的探究中,我自己也多次参与了实验,其中有困惑,也有些许的感悟,我感觉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设计了开放式问题,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 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创造性,这正是我们所期望的数学课堂教学。

例1.在设计“ 复习百分数的应用”的前置性学习单时,我就设计了这样一道题:老师买了2千克苹果,_____________25%,买了香蕉多少千克?

你能补充一个条件并解答吗?

通过课上组内成员的交流,小组间的交流,孩子们得到6种不同的思路:

1.苹果的重量是香蕉的25%;

2.香蕉的重量是苹果的25%;

3.苹果的重量比香蕉多25%;

4.苹果的重量比香蕉少25%;

5.香蕉的重量比苹果多25%;

6.香蕉的重量比苹果少25%;

学生的思路被打开, 然后再归纳分类:1、3、4为一类单位“ 1” 未知,2、5、6为一类,单位“ 1”已知,总结方法,孩子很清楚单位“ 1” 已知和单位“ 1”未知时计算方法的区别。

例2.设计“ 复习圆柱和圆锥”的前置性学习单,我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

根据已知条件,结合已学圆柱、圆锥的知识, 提1~2个问题,看谁的更有创意?

在批改学生的学习单时, 我真得是很惊喜,学生的想法太美妙了, 平时重复的练习真的是在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提的问题几乎涵盖了这个单元的知识!我整理了一下,有以下几种问题:

1.直接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圆柱的体积、表面积、侧面积、底面周长。

2.从圆柱中削去一个最大的圆锥,圆锥的体积是多少”“ 削去的体积是多少?

3.将圆柱倒地滚一圈,滚过的面积是多少?

4.把圆柱沿直径切开,表面积增加了多少?

5.把圆柱平均分成两部分,每部分的表面积是多少?

6.把圆柱横着截去10cm,表面积减去了多少?

7.把圆柱切成圆柱,求这个圆柱的体积?

9.用绳子把两个这样的圆柱拴起来,要用多长的绳子?

……

我们都知道,圆柱、圆锥的相关计算是很繁琐的,平时的重复练习学生都很反感,但这个因为是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非常乐意去解答!

经过一段时间在课堂教学和作业中开放性问题的实践运用, 学生在创新能力、自主探索方面有了较显著的提高。 实践中,我曾经有过这样的担忧:在课堂教学和作业中引入开放性问题后,是否会牵扯学生较多的时间和注意力,强化了数学思想、方法、策略,对于基础的数学知识、 技能的掌握是否会有一些负面影响? 实践证明,适当、有效地引入数学开放性问题可以使知识传授和思维的发展得以同步进行。 这对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主要作用表现如下:

1.促进思维创造性

由于开放式问题自身条件的不完备性、答案的不确定性,常常需要学生具有打破常规解决问题的一种创造能力。 在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寻求新的解法,甚至能提出某种设想,不论这种设想正确与否,都是创造性思维的开端。

2.积累学习策略

开放式问题是一种非常规的数学问题,需要学生在尝试中“ 跳出”公式化的解题步骤、方法,灵活选择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积累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的策略。

3.培养“ 自省”意识

由于开放式问题的结论常常是未知的或不确定的, 有的有待于猜想,有的存在多种可能,要求学生能及时自省,调整思维角度, 这就为培养学生思维的自我反省意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4.培养思维深刻性

一般来说, 一道开放式问题中至少应包含两个以上的数学知识点。 这就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正确表征题意,对问题作出全面、深入、正确的判断,透过现象掌握本质,然后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联想有关条件或目标,转化问题,化新为旧、化繁为简, 找到独到的解题方案。

5.培养主观能动性

小学数学开放式问题教学的探究和实践, 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认知需要,变“ 要我学”为“ 我要学”,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原型联系实际学数学,实现“ 数学教学法的生活化”,真正让学生把知识用于生活,提高了应用能力,达到学而致用的效果。

当梦想照进现实,开放题的设计还存在许多不成熟的地方。 开放式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封闭性问题的缺陷, 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让学生获得了相应的体验。更加符合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但评价问题却深深地困扰着开放式问题的进一步发展, 很难进入学生的学业评价。 现结合开放式问题的设计和教学,尝试着对其做一步评分,从而希望能找到一种更科学、更可行的评价模式,以便推动数学开放式问题的进一步发展。

初中数学开放性问题教学探讨 篇10

一、数学开放题的特征

根据戴再平的研究, 数学开放题一般具有以下特征:所提的问题常常是不确定和一般性的, 其背景情况也是用一般词语来描述的, 主体必须收集其他必要的信息, 才能着手解题。没有现成的解题模式, 有些答案可能易于直觉地被发现, 但是在求解过程中往往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索。有些问题的答案是不确定的, 存在着多样的解答。但重要的不是答案本身的多样性, 而在于寻求解答过程中主体的认知结构的重建。常常通过实际问题提出, 主体必须用数学语言将其数学化, 也就是建立数学模型。在求解过程中往往可以引出新的问题, 或将问题加以推广, 找出更一般更有概括性的结论, 从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全体学生都可以参与解答过程, 而不管他们属于何种程度和水平。学生能积极地主动参与, 教师在解题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示范者、启发者、鼓励者和指导者。

二、常见的数学开放性问题

数学开放性问题是相对于条件和结论封闭而言的。一般说来, 一个数学问题通常包含:条件、依据、解题方法和结论等四个要素, 四个要素都齐备的问题是封闭性问题, 也就是我们所称的传统问题。缺少依据和解题方法的称为半封闭问题 (实际上也属开放性问题) , 缺少条件或结论的称为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有以下四种类型。

1. 条件不足或多余

如:已知△ABC, P为AB上一点, 连接CP, 要使△ACP∽△ABC, 只需添加一个%% (只需写一个合适的条件) 。

2. 解题方法或思路多样

一般是指解题方法不唯一或解题路径不确定的题, 要求根据条件和结论用不同的方法可以得到多种符合题意的结果。

3. 结论不确定或不唯一

此类问题是给出问题的条件, 让解题者根据条件探索相应的结论, 而符合条件的结论往往呈多样性。

4. 综合开放性

对于这类型的问题, 通过阅读题目的条件和要求, 可以探索出正确的结论, 注意对于不同的条件可能会有不同的结论 (需要分类讨论) 。

三、开放性问题的解答方法

解答开放性问题的核心是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独立地探索。解答开放性问题, 一般需要学生观察、试验、类比、归纳, 猜想出结论或条件, 加以论证或者解答。它的难度显然要大于传统问题, 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效果上, 也明显优于传统封闭性问题。教师在教学中, 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思考、设计、组织问题, 并且要讲究教学方法。如在问题的引入和探索过程中, 应及时启发、引导、归纳、讲评, 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如:在教授条件开放性问题时, 常采用探究式教学法, 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究先找出一种或几种解决方法, 教师应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寻求、归纳, 择优, 发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在讲解本文结论开放性问题时, 用示范引导法。如:先引导学生复习 (特殊三角形、圆及有关定理) 等知识内容, 说明问题的开放性, 并作出示范解答。之后, 放手让学生探寻, 发现正确结论, 并加以证明。鼓励学生的多种解决思路, 使其体会结论开放性问题的灵活性, 激发其学习兴趣。在讲解综合性开放问题时, 先引导学生探索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变化关系, 并通过类比、归纳、猜想出新的结论 (或条件) , 再加以论证或计算。此类题型难度较大, 应注意把握题目的难度。

四、解决开放问题, 渗透道德教育

《新课标》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 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根据数学自身的特征, 在开放性问题的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是本学科教育意义之一。我们来看下面这个题目:“龙之游, 人之居”的龙游城区的发展日新月异。前段时间龙游城区的出租车收费标准是:当路程不超过1.5公里时, 收起步价为3元;当路程超过1.5公里不超过5公里时超过部分按0.7元/公里计算; (不足1公里按1公里计算) 当路程超过5公里超过部分按1.2元/公里计算; (不足1公里按1公里计算) 晚上22点到第二天早上5点加收25%。某旅客想利用中途换车的方式以节省费用。你认为有这个可能性吗?若能, 其费用是多少?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引起认知上的冲突, 从而激起他们想方设法地探索问题的欲望。同时, 熏陶情操, 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总之, 开放性问题教学注重学生心灵的开放, 能够培养学生独特的思维, 不落俗套, 克服思维定势, 用前所未有的新角度、新观点认识事物、反映事物, 对事物表现出超乎寻常的见解, 能够引导学生广泛地关注世界的发展与变化。初中数学教师要随时关注新的教学动态, 丰富自己、提高自己, 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摘要:本文分析了数学开放题的特征, 给出了几种常见的开放性问题, 并提出了解答开放性问题的方法。在开放性问题的教学中, 可以同时渗透道德教育。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开放性问题,解答方法,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建军.初中数学“开放性问题”教学的研究与探讨.学周刊, 2010.5.

[2]倪高文.试论开放性问题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新课程研究, 2009.164.

开放性问题教学初探 篇11

一、开放性化学问题的设计

1. 宽广性原则——问题内容的开放性

问题的开放性是指问题涉及的知识面应当宽广。问题涉及的知识不局限于化学教材,而应涉及日常生活、最新科技动态及其他学科内容。将学生日常生活及社会活动接触过的与化学知识有关的内容加以提炼,设计成开放性问题,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化学知识有着广泛的应用性,拓宽学生的创新视野,启发他们的创新热情。

2. 动态性原则——问题设计角度、方式的开放性

此原则要求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动态处理,对同一知识点采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式设计成问题。问题设计力求角度新颖、方式丰富多彩。通过问题涉及的条件、结果的变换,吸引学生思考,拓宽其思维的广度。学生心理状态呈“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这种不断递进的动态平衡状态,会产生强烈的创新意识,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创造欲望,在变化中创造。

3. 探索性原则——问题解决途径的开放性

设计的问题解决的途径要有具有探索性,才能引导学生根据已掌握的化学规律,进行推理,提出假设,并通过讨论、实验或其它事实验证得出正确的结论。

例如:让学生做铝片与CuCl2溶液的实验,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到了出现的现象:铝片上产生较多无色气泡,溶液绿色变淡,混合液温度升高,气泡产生速率加快,混合液变黑等。这些现象会激发学生探索的心理,老师可因势利导,指导他们修改实验方案的不足,有组织地开放实验室,放手让他们去实践,最后要求他们交一份翔实的实验报告。实验可培养学生细致全面的观察能力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4. 多样性原则——问题解答方法和答案的开放性

化学开放性问题营造了一种结论开放的情境,但结论的真实性、合理性和最优性必须受化学事实的检验。因此,多解并不是设计开放性题目的惟一标准,而应关注问题本身能否形成学生主体参与的开放情境,例如:某几种溶液的鉴别,较好的方法是什么?(若从操作步骤角度考虑,则选择步骤最少的方法;若从实验现象角度考虑,则应选择现象最明显的方法)。针对这些问题,学生会提出以上几种倾向性的意见,互相争论,互相比较,形成较好的开放氛围,经多方比较得出最佳答案。

二、开放性问题的教学策略

1. 激励学生参与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新颖而具有丰富答案的开放性问题使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参与探索。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去发现和思考。如“在室温有体积相同,无污染的饱和食盐水和蒸馏水各一瓶,请设计实验予以区分”。该问题有很大的开放度,每一个学生都能加入到其中。

2. 把握开放性问题的最佳时机

开放性化学问题是针对传统的问题教学模式的局限而提出的,但不能简单地取代常规性练习。开放性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基本的化学反应,计算技能和逻辑推理能力,因而两种问题模式要交替使用,互相弥补。

3.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进行科学方法训练

开放性问题的解决没有现成的模式。有的问题凭经验即可解决,有些则需多向思考和深入探究才能获得结论,但无论是哪一类问题,都离不开观察、估计、分类、类比、假设、归纳、模型化等基本的方法要素。在开放性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可体验到科学研究的乐趣和科学方法的魅力。

4. 在开放性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开放性化学问题的教学形成了交流、讨论的良好氛围,改变了传统练习以学生个体为主的单向训练模式,出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积极探究的平等参与关系。教师与学生一样进入问题情境,充当角色,参与小组讨论,鼓励学生提出各种可能的假设,互相评论和补充。面对学生列举的各种反应和设计的方案,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从中寻找规律,概括出结论。开放性问题的解决,不仅使学生增强了自信,同时还能让他们深切体验到集体智慧的力量。

物理中开放性问题的教学探讨 篇12

关键词:物理教学,开放性问题,特征,分类,要点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部分指出:“要研究设计有助于学生思维发展、联系生活和社会的开放性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层推进, 探究性、主体性、合作性、开放性等多样化的教学与学法已全面展开。如何在物理教学中设计开放性问题, 调动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回答问题,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在解决问题之时, 又能提出问题, 从而培养学生的广阔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我们必须加以关注并认真思考。

1. 开放性问题的特征

开放性问题就是信息不完备、目标不确定、解题策略不唯一或答案不唯一的问题。物理开放性问题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宗旨的认知性物理问题, 对这类问题的解答可以在不同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基础上通过独立分析、独立思考, 指出对问题的不同看法, 获得多种解题途径, 或在解题过程中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 因而具有求新、求异、求佳、求同和求真等基本特征。我们在课前精心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 适时将它们运用与课堂教学, 这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上述能力是有帮助的。

2. 开放性问题的分类

物理开放性问题分类方法有很多, 比如按问题涉及的内容对解题者的开放进行分类, 可分为:方法开放型、知识开放型、情境开放型;按答案的结构分类, 可分为:有限穷举型、无限连续型、无限离散型;按问题结构中开放的要素分类, 又可分为:条件开放型、目标开放型、综合开放型等。下面对第三种分类方法进行举例说明。

2.1 条件开放题, 是指问题条件不完备, 满足结论的条件不惟一, 问题的情境和过程不确定的问题。

例1.竖直光滑的杆上套有一个小球和两根弹簧, 两弹簧的一端各与小球相连, 另一端分别用销钉M、N固定于杆上, 小球处于静止状态。设拔去销钉M瞬间, 小球加速度的大小为12m/s2, 若不拔去销钉M而去拔掉销钉N的瞬间, 小球的加速度是 ( ) 。 (取g=10m/s2)

A.22m/s2, 竖直向上 B.22m/s2, 竖直向下

C.2m/s2, 竖直向上 D.2m/s2, 竖直向下

解析:题设条件是:“拔去销钉M瞬间, 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12m/s2。”至于方向如何, 是靠周密思维去完善的, 因为加速度是矢量。开始, 小球受重力, 两根弹簧1、2的弹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拔去销钉M, 物体的瞬间加速度仅与弹簧1的弹力有关, 即F1=12mg, 但方向有两种可能, 小物体可能向上运动, 也可能向下运动。所以, 当固定M拔去销钉N的瞬间, 小球加速度=12+g=22 (m/s2) , 方向竖直向下, 或者a2=12-g=2 (m/s2) , 方向竖直向上, 故选项B、C正确。

此类问题, 给定的信息不完备, 问题情境和过程不确定, 能较全面地考查学生分析与综合的能力。

2.2 目标开放题, 即在给定条件下结论不惟一的问题。

例2.质量为3m, 长度L的木块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 质量为m的子弹以初速度V0水平向右射入木块, 穿出时速度为V0/2。设木块对子弹的阻力始终保持不变。根据上述条件, 能求出上述过程中的哪些物理量 (例如, 射穿过程中子弹的位移大小) ?请将所求的物理量用m、V0、L表示出来。

解析:题目所给的问题情境涉及两个物体的运动, 相关的物理量分别有子弹和木块的初、末的速度, 初、末的动量, 初、末的动能, 加速度, 运动时间, 位移, 所受合力, 合力的冲量, 合力做的功, 等等。根据动量守恒定律:mv0=可得木块速度V2;根据功能关系:fl= (3m) v22, 可得阻力f;再根据动量定理:-ft=, 可求出运动时间;子弹、木块各自运动的位移可由运动学公式2as=vt2-v02求解;两物体的动量、动能、合力的冲量、合力做的功均可一一求得。

此类问题考查学生对力学相关物理量和相关规律的掌握程度, 给学生较大的思考空间和回旋余地, 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可得到不同的答案。使学生不仅能解决问题, 而且能提出问题, 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获得开放性的展开。

2.3 综合开放题, 是指条件、策略和结论两两开放或三者全都开放的问题。

例3.1789年, 英国物理学家首先估算出了地球的质量, 根据你学过的知识, 能否估算出地球的质量是多少?

此题的目标是求地球的质量, 但没有给出相关信息。需解题者根据自己的思路补充条件后求解。如:根据M=ρV=则需补充地球的平均密度ρ和半径R;根据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28天,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到M=, 则需补充月地中心间距离r;根据地表物体的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则需补充地球半径R;根据地球同步卫星周期为24小时,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 则需补充同步卫星的高度h和地球半径R。

这种类型的问题只给出一定的情境, 条件、解题策略和结论都要求学生在情境中自行设定与寻找, 属于综合开放性, 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开放性问题教学应注意的要点

虽然开放性问题教学在训练思维、形成抽象概念、鼓励学生进行分析—综合—判断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 但由于与之相关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行为需要更长的时间, 与之对应的多种多样的回答也需要更长的时间, 这样就势必压缩了其他的教学时间, 所以我们必须思考开放性问题教学尺度和设计原则。在开放性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3.1 不要把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对立起来。封闭性问题在巩固学生基本知识如概念、原理、规律的记忆、理解、运用等和训练学生基本技能方面的重要作用不能忽视。开放性问题与封闭性问题能互相弥补彼此的不足, 要合理分配封闭性问题与开放性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的比例,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2 开放性问题设计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知识背景和思维特点, 即设计的题目既要有开放性, 又要让学生容易下手, 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体验成功, 从而树立解题信心, 激发学习兴趣。忌用大而无限、内涵外延不明确, 学生无从着手、无法解答的问题。要注意精心设计精心选择问题, 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而不能流于形式, 耗费时间。

上一篇:分级授权管理下一篇:高清电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