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培单位

2024-06-09

送培单位(共4篇)

送培单位 篇1

近年来, 为了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特别是为了提高中西部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 启动了一系列倾斜农村的教师培训项目, 如“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教师培训、“贫义工程”农村教师培训等专项培训及各类省市、区县级教师培训。各级财政投入大量的培训经费, 基本解决教师参训难的问题, 但如果送培学校没有合理规划、管理和送培, 参训者没有积极主动投入, 同样会影响培训的有效实施。因此, 在要求培训机构提供优质培训的同时, 也要认真审视送培单位和参训教师影响送培质量的因素, 调整送培对策, 共同促进培训质量的提高和培训效益的发挥。

一、送培单位和参训教师对培训效果的影响

(一) 培训长效性受到送培无规划的影响

“国培计划”是教育部对中西部地区教师专业发展启动的重要培训, 但在送培中, 很多学校派教师没有着眼于教师培训长效性, 没有按照培训机构的要求遴选和送培, 仅仅考虑本校的临时情况, 如考虑学校的工学矛盾及当前的教学任务, 而当前真正需要和又适合培训的教师, 因教学担子重, 或者学校为了短期的成绩而留在了学校, 没有送出去培训。由崔永元公益基金捐助的“乡村教师培训”就曝出送培的问题, 派去培训的对象不是策划者所要求的对象, 所以受训者会提出与培训安排不同的要求, 实际上有很多培训都没有派出适合的对象。有学校选派一位临近退休而且计算机也不熟的教师到北京参加“知行中国”初中班主任骨干培训, 不仅不能很好地完成培训任务, 也不能在区域内担负指导教师的任务。学校对送培没有计划, 往往只顾眼前情况, 没有把真正需要培训和切合培训的对象选去参加培训, 严重影响培训的长效性。

(二) 培训积极性受到送培无考核的影响

培训动机和积极性是影响培训质量的重要因素。但由于学校对教师参加培训没有考核和激励, 使教师培训的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笔者走访、调查了农村地区数百所中小学, 很少建立有全面的、规范的培训考核机制, 培训基地对培训学员的考核不能引起学员的重视, 学员参加培训没有任何动力和压力, 听与不听都没有关系, 于是很多教师参加培训首先关心的是安排参观考察没有, 安排有自由活动时间没有, 教师参加培训, 来的时候没有学习任务, 回去之后也没有汇报和交流, 学校只管派出, 而没有考核, 也不关注培训效果怎么样, 于是教师培训的积极性就受到影响。

(三) 培训主动性受到参训无准备的影响

教师在培训前要针对培训做好充分的准备, 找到自己教学中的困惑和症结, 或者对自己已有的经验做出提炼和总结, 对案例进行有意识的积累。可是在调查中发现, 农村教师参加培训基本上是无备而来, 他们对参加培训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动机, 对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也没有期待, 对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困惑或者已经形成的经验也没有总结和提炼, 培训者要求在课堂上互动研讨时, 学员参与的主动性不强, 不能很好地质疑问难, 不能提出自己鲜活的案例, 不能抛出自己来自教学一线的素材, 互动研讨的实效性就不强, 于是培训就成了培训者的一言堂, 参训教师就变主动获取为被动接纳了, 培训的主动性也就泯灭了。

(四) 培训延展性受到训后无交流推广的影响

培训的完整过程不能只集中在培训的那段时间, 应该包括训前的调研及预热, 同时也包含培训后的跟踪指导、运用和拓展延伸, 因为在培训时只有结合教学实践用脑, 才能真正提升自己, 才能惠及他人。如骨干培训、种子培训、“领雁工程”培训等, 参训者应该在本区域充分发挥辐射作用。但根据调查得知, 学校对教师的培训一般只管派出, 训后不过问、不要求, 绝大多数参训者回到学校后没有将培训拓展延伸, 没有联系学校安排研修时间汇报自己的培训收获, 也从没有交过心得、反思等材料, 没有上汇报课, 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也没什么改进, 也没有利用自己的培训资源在学校开展校本培训。

二、改善对策

(一) 制定合理的送培规划

送培学校应该根据省、市、县的教师教育规划, 结合本校教师专业水平和学科实际制定送培规划。一是计划把已经具备什么样水平的教师送去参加哪些级别的培训, 如计划把哪个层面的教师送去参加一些国家级、省市级的高端培训, 打造在本校能起引领作用的教师, 把哪些层面的送去参加提高培训等等, 要规划通过各级、各类培训和培养打造出国家级、省市级、区县级、校级骨干队伍。二是规划选送教师培训既要突出本校已经形成的学科优势, 又要考虑薄弱学科和缺科教师的送培。从年龄层次上突出中青年教师, 年龄较大的多安排参加教育交流活动。这样规划可以让每个学科、每个层面的教师都有机会享受相应类别的培训。有了规划, 学校不仅可以按计划选送培训教师, 还可以主动向教育行政部门、向教师培训机构申请参加某些层面的培训。学校变被动的、随意的送培为主动的、有计划的送培, 就有利于培训长效性的发挥。

(二) 建立培训考核激励制度

要提高参训教师培训的积极性, 除了给参训教师创造良好的培训条件, 提供优质的培训服务, 送培学校的考核和激励也不容忽视。一是学校必须建立考核和激励制度, 制定考核办法, 形成培训考核的制度文化。二是要实施合理有效的考核。“外出回来的教师要填写汇报材料, 并及时做好二级培训, 书面信息资料 (包括电子版) 统一交教科室保存, 学校对参加各种学习的情况有专门的记载, 详细记录学习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及学习摘录, 收集好各种专题讲座的书面材料, 以做到资源共享”[1]。这样可以促使教师培训前积极准备, 培训时积极投入, 培训后认真总结、反思和实践, 就可以提高教师培训的积极性。“建立起各种工作机制的同时, 还应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动力机制和监督机制来保证工作的落实、推动、纠错、评价等。只有建立较为完善的机制, 才能稳步发展, 保持长久的活力”[2]。

(三) 做好训前准备

参训教师在训前的准备关系到参训者主动性的发挥, 关系到培训质量的提高。“农村教师能清楚地意识到学习的方向和目标, 就可以科学地分配心理的能量、集中精力, 做到‘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就可以围绕特定的方向和目标, 积聚学习资源、吸收相关经验、进行自觉探究”[3]。在参训前, 教师要完成好培训的“预习作业”。一是找到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任何学习都要带着思考进行, 否则学习就没有成效, 达不到提高的作用。带着思考就是让我们别盲目地照搬名师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而是在学习中要时刻提出问题, 并经过思考回答这些问题”[4]。二是准备比较典型的教育教学案例。参训教师可以带着自己身边鲜活的案例去培训, 同培训者和同行学员共同分析案例, 帮助自己找到案例的理论支撑点, 后者更贴近自己的教学, 更能让自己主动融入到培训, 使培训内容更真实、更生动、更丰富。三是提炼自己在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参训教师长期从事教学实践工作, 有很多的实践感受, 也有很多成功的尝试, 在参训前可以将自己累积的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 在培训时可以主动印证教师的观点, 也可以相互交流和分享成功的经验。

(四) 延展培训成果

一是对培训进行梳理和总结。明确本次培训领会了哪些新的教育理念, 学到哪些教育教学方法, 对照教学写出反思和心得, 调整教学行为, 定位专业发展空间。在延伸阶段还可以继续和培训者交流, 一方面接受培训者的跟踪指导, 另一方面也为培训者提供新的案例, 充实培训者的教学资源。二是发挥培训辐射作用。在教学研修活动中汇报自己的培训所获, 举办校本培训, 分享培训资源, 指导身边教师改进和提高教学。

参考文献

[1]万明春, 朱福荣, 龚春燕.校本研究——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回归[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8:167.

[2]裴自彬, 彭兴顺.名师是怎样炼成的[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1:138.

[3]周小山, 严先元.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导引[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34.

[4]田文江.打造高效课堂[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2011:7.

送培单位 篇2

2014年10月25日—26日,秋高气爽,晴空万里。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李再湘带领专家团队赴怀化中方县开展送培活动。

2014年10月25日上午,活动开班仪式在中方县幼儿园举行,开班仪式由中方县教育局局长杨思俏主持,中方县委常委、副县长陈军致欢迎辞,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送培到县”项目巡视组组长黄超文就本次活动的背景、重要性和具体要求作了发言。

本次送培活动分师德巡讲和学科教学两大模块。其中,师德巡讲模块由邵阳市城步县儒林镇清溪中心小学高级教师兰朝红、永州市东安县大盛中心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吴才有和汨罗市罗城学校小学语文教师聂娃飞分别作了师德演讲报告。学科教学模块分初中语文和初中数学两个分会场进行,共安排了8堂精彩的现场示范研讨课,有4位专家在对示范研讨课进行了点评后进行了课堂教学专题讲座。活动期间还穿插了互动环节,参培教师纷纷举手发言,积极参与互动。

送培单位 篇3

一、专题讲座送培, 提升教学理念

理论对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没有一定理论支撑的课堂教学研究是肤浅的。教师的教学要走向成熟, 需要一定教学理论的积累。理论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 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可以根据语文教学中的热门话题和农村教师的发展需求, 并结合自身经验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讲座, 提升农村教师的教学理念。如教师的职业生涯与幸福力;理解新课程标准, 实践新课程理念;在观课、议课中促进教师成长;讲方法, 重实效, 提高小学语文复习效率等, 这些具有现实性、操作性较强的理论学习能够丰富农村教师的教学理论, 更新教育理念, 从而达到指导教学实践的目的。如根据学校和教师的需求, 邀请骨干教师到农村片区做专题讲座《教师的职业生涯与幸福力》。骨干教师从教师面临的难题、教师能力、爱心与人格、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教师生涯发展调适、加强心理保健和理解沟通互动、强化家校合作等方面进行阐述, 增强教师的职业信念和幸福力。另外还开展了《理解新课程标准, 实践新课程理念》专题讲座。结合教学经验和教学实际以及期末检测卷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从《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整体思路和主要内容等方面和农村教师进行交流。通过鲜活的实例把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和教师的教学实际结合起来, 深受农村教师的欢迎。有的农村学校开展教研活动时不知道怎么观课、议课, 相关专家从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有何区别、怎样的观课效益才会最大化、怎样的议课才是我们追求的最佳境界、怎样提高教师观课议课的能力等方面进行指导。

二、教学示范送培, 指导教学实践

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示范是农村教师非常欢迎的一种形式, 也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骨干教师现场执教示范课, 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或因地制宜地制作实用教具, 以流畅的教学语言、恰到好处的表情和肢体语言, 以小组合作学习的互动教学形式, 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农村教师开阔眼界, 感受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最新动态, 加深听课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在本学期的农村片区教研活动中, 教科所组织骨干教师到羊街中心校送课下乡, 为南部片区的教师送上示范课《圆明园的毁灭》、为东山片区教学示范课《识字6》、为城郊片区送上示范课《伯牙绝弦》, 示范课让听课教师大开眼界, 看到了新课程下的新课堂。

示范课之后的研讨对农村教师学以致用、促进专业成长方面有非常大的作用。研讨中, 骨干教师从上示范课前的想法、准备、设计、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说课。说课后, 组织听课教师一起议课:这节课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有什么不足之处, 你有什么建议?这节课还可以怎么上?这节课的理念、亮点怎么迁移到其他课?授课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教材, 还能不能换个角度?这样教学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这个目的与文本的主旨一致吗?你会如何设计?用什么方法?怎么提高略读课文教学的有效性?怎么指导学生修改习作?怎么进行小组建设等。通过骨干教师对自己的想法、准备、设计、教学思路、教学反思的剖析, 实现“授人以渔”的目的, 再通过教研员、骨干教师与农村教师之间的对话和研讨, 达到升华理念、内化方法的目的。

三、教学研究送培, 促进教师成长

通过教学研究可以架构起新课程理念和教育理论转化为教学行为的桥梁, 促进先进教学经验的提炼和传播,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农村片区每学期都要举行两次教研活动, 活动前, 片区教研组长和授课教师所在年级教师一起集体备课, 反复磨课, 修改教学设计和课件, 调整教学思路。研讨课结束后, 相关专家指导片区教研组分组进行议课, 小组代表进行交流。相关专家会根据示范课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与教师们一起研讨, 通过集体备课、反复磨课, 片区教研组教师观课、议课, 授课教师在纵向对比、有效引导中迅速成长。此外, “同课异构”的教研形式也受到农村教师的认可。让不同教师就同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 以观摩研讨、互动交流、横向对比、促进提升的方式有效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

四、网络教研送培, 拓展帮扶时空

网络教研是一种特殊的教研活动, 是一项基于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教研形式, 是对传统教研模式的有益拓展和延伸, 是常规教研的一种有效补充。为了更好地与农村教师进行沟通交流, 提高他们的教研能力, 教科所组建“开远市小学语文工作室”QQ群, 提供给教师学习、交流和解决教学、教研中困惑的平台。QQ群成了网上学习的主阵地, 教师们及时上传有关课改的资料、论文和经验文章、外出学习的课件和专家的讲稿等, 为农村教师提供学习的平台和材料, 教师们在网上交流经验, 解决疑难, 在网络教研平台中, 教师无拘无束, 大胆直言, 不仅有请教, 还有争论、辩驳, 不仅有教学方面的探讨, 还有学生教育、家校沟通等方面的交流。在这里, 教研员、骨干教师和农村教师之间是同事关系, 也是朋友关系, 这样的关系深化了帮扶内涵, 提高了帮扶活动的有效性, 拓展了帮扶的时空。

五、课程资源送培, 提高教师素质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实践新课程理念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有效地拓展教学内容, 把师生的生活和经验带入教学过程, 让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 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 转变教育观念, 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性, 提高教师的素质。在农村片区教研活动中, 教科所专家指导教师巧用语文课本的封面对学生进行说话、写话训练;巧用课本目录在学期初指导学生看单元结构, 通过目录中的课题推想课文内容, 利用目录找页码, 从而快速找到课文, 学期末利用目录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喜欢哪篇课文, 为什么, 利用目录进行课题趣连, 在有趣的游戏中让学生把课题串联成一段话, 训练学生的思维,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巧用课文中的插图、课后的小练笔, 让学生读写结合, 把知识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利用课堂资源、课间资源、教室资源、操场资源对学生进行说和写的训练;就地取材, 利用农村特产进行识字训练、参加农业劳动提炼写作素材、巧借农民绝活开展口语交际练习、搜寻农俗文化组织语文活动等。

送培单位 篇4

两天时间很短,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送培和参培者都因为“第一次”而显得激动、热情、无怨。以下是张思雁老师的感受:

送培者——我们第一次送培到会同

正因为第一次去一个偏远山区送培,我们倍感责任重大,于是在送培前一周便相聚到一起开展集体备课,每个人都很认真地带着自己的设想与讲稿,向其他成员进行说课,然后相互提建议,完善内容、丰富形式、以求有效。

送培到县——会同县幼教的第一次

作为湖南偏远山区小城,会同能够得到各种学习交流的机会是非常少的。本次长沙师范学院组织的“送培到县”,对于会同来说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因而,从县教育局的局长、县教师进修学校的校长、到具体承办此次学习组织任务的会同县机关幼儿园,从上至下,无比重视。短短两天的时间,会同的领导们为这“第一次”做出的努力,让我们难以忘记。

参加国培——诸多教师的第一次

上一篇:行业贡献下一篇:软件设计安全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