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搜寻(共12篇)
工作搜寻 篇1
摘要: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 工作搜寻已经被认为是职业发展的重要部分, 并且在职业选择理论发展和实证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工作搜寻理论的最新发展, 评价了主要的理论模型和观点, 对搜寻过程和搜寻方法的实证研究也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在此基础上予以简要评述。
关键词:工作搜寻,国内,国外,述评
一、工作搜寻的国外研究
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 工作搜寻行为已经被认为是职业发展的重要部分, 并且在职业选择理论发展和实证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尽管George J.Stigler (1961, 1962) 两篇关于“搜寻理论”的文章为“工作搜寻理论”拉开了序幕, 但他研究的是一般商品的信息搜寻, 并未论及劳动力市场上的工作搜寻。Mc Call (1965) 的序列寻访模型最先把搜寻理论应用于分析初次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工作搜寻行为。Phelps (1970) 提出了职业搜寻理论, 认为各用人单位对劳动的报酬是不同的, 在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 搜寻者通过搜寻活动来逐渐了解工资分布, 通过比较工作搜寻的边际成本和可能获得的边际收益来决定是否继续搜寻。大量的研究聚焦于发展职业选择理论模型和收集关于人们如何进行职业选择的实证数据 (Schwab, Rynes, Aldag, 1987;Soslberg, 1967;Vroom, 1964) 。然而职业选择模型通常认为工作搜寻选择决策已经完成, 工作搜寻目的处于相对静止的时间点 (Lee, Mitchell, 1994;Schwab et al., 1987) 。当然这种理论模型也拓展出了一个关于职业选择决定因素的有价值话题, 尽管如此, 该理论模型并没有涉及职业选择之前的工作搜寻行为的理解。同样, 传统的自愿失业理论也认为影响工作搜寻行为的因素与导致失业的因素有些类似 (Horn, Caranikas-Wa Iker, Prussia, Griffeth, 1992) 。然而有些研究则认为工作搜寻并不是失业的前兆, 有时候这两个过程可能是负向关系 (Horn, Griffith, 1991) 。Horn et a I (2000) 的实证研究表明, 工作搜寻倾向和离职倾向间的关系是非常模糊的, 离职倾向对工作搜寻倾向仅起到一小部分的解释作用。并且适配度较好的结构方程模型也验证了工作搜寻倾向和实际离职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 (Hornet al., 1992;Horn, Griffeth, Sellaro, 1999) 。因此, 工作搜寻、职业选择和自愿性失业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
就国外的研究成果而言, 研究工作搜寻倾向的文献大部分都集中于验证工作搜寻行为。工作搜寻倾向常用以下项目进行测量:联系雇主的数量、搜寻信息方式的数量、每周搜寻工作花费的时间等 (Schwab et al., 1987) 。这些文献已经给予我们在特定情况下研究工作搜寻的启示。例如, 显而易见经济上的需求往往会导致更积极的工作搜寻行为 (Schwab et al., 1987) 。还有的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意识与工作搜寻倾向存在显著的积极关系 (Ellis&Taylor, 1983) , 如果个体对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的期望愈高, 个体的工作搜寻行为也就表现的愈积极 (Harrell, Stahl, 1986;Rynes, Lawler, 1983) 。因此工作搜寻可以定义为一种具体行为, 是一种花费努力和时间获取劳动力市场信息的行为 (Blau, 1993;Schwabet al., 1987)
二、工作搜寻的国内研究
根据中国知网的数据, 自2001年月以来国内关于“工作搜寻”研究共有53篇论文, 随着时间的发展, 国内对“工作搜寻”研究论文的数量呈现上升趋势 (如图1所示) 。这些研究分布在不同的领域之中, 其中占比例最大的是高等教育领域 (23篇) , 其次是经济学领域 (14篇) , 第三是人才学与劳动科学 (11篇) , 其它学科领域共有5篇 (如图2所示) 。同时“工作搜寻”的研究也得到不同基金项目的支持, 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 (9.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4 (7.5%) 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4 (7.5%)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1 (1.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 (1.9%) 。这些都说明国内不同领域的学者已经从不同的视角开始关注于“工作搜寻”问题的研究。
国内对工作搜寻的研究起步较晚, 最早开始探讨搜寻行为的是谢康 (1994) 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搜寻行为与效益分析》一文, 该文在介绍国外主要研究结果基础上, 从搜寻技术及经济结果角度对搜寻理论和方法做了初步探讨。从国内关于工作搜寻的研究文献来看, 部分文献集中于工作搜寻理论模型的探讨, 例如, 钱永坤 (2001) 借助工作搜寻模型研究下岗职工再就业行为, 该文综合斯蒂格勒的搜寻模型和伊兰伯格—史密斯模型, 建立下岗职工工作搜寻模型, 并以下岗职工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保留工资较高或较年轻的劳动力寻找工作时间较长, 失业可能性较大;工作能力较强的劳动力, 再就业可能性较大;劳动力市场越完善, 劳动力寻找工作的时间越少, 失业率越低, 再就业比例越高。付东梅 (2010) 探讨失业保险金和雇主的出价到达率对搜寻者保留工资的影响, 进而影响其职业搜寻行为, 在此基础上对工作搜寻理论模型进行了扩展。刘宗谦与曹定爱 (2001) 的关于工作搜寻博弈的研究发现, 随着公司数目的增多, 工作搜寻者获得均衡的年薪越高。
国内关于工作搜寻的研究, 更多的是集中于工作搜寻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这其中主要包括工作信息的获取途径、工作搜寻所需的成本、社会资本、保留工资、个人偏好视角等因素对工作搜寻的影响。在工作搜寻视角下, 信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求职者在工作搜寻过程中所关注的信息不同, 这也将直接导致就业机会的不同。不同的搜寻方法将导致不同的信息量, 拥有不同的工作信息将导致不同的就业机会。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全, 而劳动者掌握的信息越全面具体就越有利于就业。但是由于个人偏好不同, 求职者在工作搜寻时关注的信息也不同, 获取信息的渠道、方式选择也不一样, 这也就导致每人的工作搜寻行为也将产生不同, 最终就业状况也产生差异。社会资本根植于社会网络和社会关系中, 并借助于行动者所在网络或所在群体中的联系和资源而起作用。在工作搜寻时, 求职者如果拥有合适的社会资本, 便可利用社会资本获得优质的工作信息, 拓宽就业渠道, 提高就业成功率。这些人拥有正确的关系, 而其他人则没有, 如果某人缺乏合适的关系, 那么也将增加他的工作搜寻难度。总的来说, 工作搜寻理论是外国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前沿课题, 但国内经济学界对该问题的研究刚刚起步, 成果较少, 而多数研究还没有采用国外常用的以保留工资为中心的工作搜寻理论模型。
三、简短评述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 工作搜寻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 更为深入地阐释了劳动力市场中的工作搜寻行为和现象。尽管如此, 工作搜寻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依然存在一些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其一, 就已有的国内外文献来看, 大多文献是从经济学视角出发, 研究工作搜寻中的时间因素、工资保留因素等对工作搜寻的影响, 但是却忽略了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对工作搜寻的影响, 换而言之, 缺乏管理学视角的研究。其二, 就研究的对象而言, 国内的研究文献多集中于大学毕业生, 对于普通群体的工作搜寻行为的研究涉及却为数不多, 因此需要不断扩大工作搜寻的研究对象, 进一步探讨理论的普适性。其三, 就工作搜寻的研究方法而言。目前大多数有关工作搜寻方法的研究主要基于考察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市场对工作搜寻模型的发展和完善, 因此对于应用性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关注;而且在研究方式上, 就目前已有的文献来看, 大都是从单一的经济学视角或者教育学视角进行研究, 缺乏多种学科交叉研究, 因此未来的研究应将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以及社会心理学结合起来, 利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交叉补充。
参考文献
[1]罗冰、石美遐:关于工作搜寻视角下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3 (1) .[2]范元伟、郑继国、吴常虹:初次就业搜寻时间的因素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5 (2) .[3]钱永坤:搜寻理论与下岗职工再就业[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1 (1) .[4]王英明:基于工作搜寻理论的大学生工作搜寻能力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 2012.[5]张雄: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行为研究[J].发展研究, 2010 (11) .[6]桂勇、顾东辉、朱国宏:社会关系网络对搜寻工作的影响[J].世界经济文汇, 2002 (3) .[7]海晶晶、叶海云:一个基于搜寻工作的城市化模型[J].青岛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9) .
工作搜寻 篇2
活动目标:
1.体会蚂蚁团结协作的精神,萌发幼儿团结互助的意识。
2.学习有序观察,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3.发现蚂蚁传递信息的方式。
活动准备:
蚂蚁图片、视频录像、音乐(3段)、仿真蚂蚁、蚂蚁窝图
活动过程:
1.律动《去郊游》,引发兴趣
师:郊游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外出郊游时能发现许多秘密。小朋友听着音乐跟刘老师活动活动吧!(幼儿随音乐进入活动室)
2.通过有序观察交流活动,认识蚂蚁
(1)了解蚂蚁外形特征
师:老师在郊游时发现了一种小动物,老师说谜语,请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看看它是谁呀?(出示蚂蚁)请小朋友看着仿真蚂蚁说一说。
师:蚂蚁分为几部分?这是蚂蚁的哪部分?头上有什么?
幼:(争先恐后的回答。)
师:身体在哪?蚂蚁有几条腿?长在哪里?
幼:(回答提问。)
师:后面的大大的部分叫什么?
幼:(几人在一起议论回答。)
在幼儿讨论基础上教师总结得出蚂蚁的外形特征。
师:蚂蚁的身体分三部分(给出科学的名称:头、胸、腹),蚂蚁的头上长了一对触角、眼睛、嘴巴,蚂蚁有三对足,长在胸部(请幼儿上来点数)。
(2)通过参观模仿活动,了解蚂蚁分工和生活习性
师:我们知道了蚂蚁的样子,现在小蚂蚁邀请小朋友去它的家里参观,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挂图)
师:蚂蚁喜欢住在什么地方?还有的住在哪?
幼:土里,个别的住在树上和石缝里。
师:蚂蚁的家像什么?蚂蚁是一个人住吗?
幼:蚂蚁是许多许多只住在一起的,它们是群居的昆虫。
师:你还知道谁是群居的昆虫。小朋友猜猜蚂蚁的家里都有谁?这是谁?它在做什么?这个呢?
幼:(回答提问,说不出的教师补充)
师:这个大的蚂蚁是蚁后,也就是蚂蚁妈妈,是生蚂蚁宝宝的;雄蚁,是蚂蚁爸爸;工蚁,是最能干的保姆,负责找食物(它们力气大)、抚养蚂蚁宝宝,修建蚂蚁的窝;兵蚁,是负责站岗,保卫的。
师:小朋友看看,这是哪里?(食物仓库)里面有什么?
师:蚂蚁是昆虫的一种,它们喜欢群居生活,力气很大,有自己不同的分工,喜欢吃香甜的食物。
(3)创设情境,观看录像,进一步了解蚂蚁
师:小朋友,小蚂蚁又是怎么活动的呢?让我们找个座位坐下来一起看看吧!(播放蚂蚁视频,引导幼儿说出自己观察到的蚂蚁外形和活动情况。)
(4)通过看图和模仿活动,发现蚂蚁传递信息的方式
师:小朋友,小蚂蚁会说话吗?
幼:不会。
师:那它们怎么样来告诉同伴自己需要帮助?蚂蚁通过触角来传递信息(出示图片,幼儿观察并说一说)幼儿模仿蚂蚁互碰触角(直接碰、交叉碰)。
(5)通过信息收集和交流,了解其他蚂蚁和蚂蚁的用途
师:你还看见过哪些蚂蚁,把你收集的有关蚂蚁的图片讲一讲(请幼儿之间互相交流,然后把图片贴到黑板上,提问5—6名幼儿后,强调白蚁有翅膀)说说自己收集的是什么蚂蚁?什么样子?蚂蚁的用途?
师:蚂蚁的益处:(做药材、吃害虫、松土壤、作装饰物、清洁工,清理动物的尸体;预测天气,蚂蚁垒窝,大雨成河,蚂蚁排成一长排有洪水)
师:蚂蚁的害处:(吃庄稼、咬人、挖空树木、给堤坝造成危险)
师:蚂蚁虽然很小,种类有许多种,它的用处是很大的,但是它也会给我们带来危害的。总的来说,蚂蚁对人类的好处还是比较多的。
3.通过音乐游戏,体会蚂蚁的团结协作精神
师:小蚂蚁最喜欢吃豆子了,我们就来玩一个搬豆子的游戏。小朋友想一想,我们怎么才能又快又好的把豆子运到终点呢?
(引导幼儿说出齐心协力,团结起来力量大,才能完成任务)
幼:(在老师的启发下想办法把球运到终点,体会蚂蚁齐心协力的团结精神。)
师:小朋友,今天去郊游发现了小蚂蚁,让我们学着蚂蚁的样子排好队回家吧!
搜寻变钞票 篇3
根据互动广告局(IAB)和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PWC)调查,2006年度第三季美国网络广告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广告主用于网络广告的支出达42亿美元,是2004年以来增长最高的一次。研究机构eMarketer也预测,2005年到2008年之间,网络广告将增长84%。
网络广告业务如此迅速成长,关键在于关键词广告正迅速牵动着广告市场板块的变化,力道惊人。
根据ZenithOptimedia(实力传播公司)最新报告,全球电视广告在2006年达到巅峰,占全球广告总预算37.9%,于2007年始将会走下坡路,下滑至37.8%,而平面广告则在2005年达到29.8%,并在2007年微幅下跌至29.3%。这两个传统媒体广告的下滑,皆肇因于关键词广告的兴起。
网络广告曾在网络泡沫化中扮演最致命的失败角色,如今为何又成了Web2.0时代企业营销的回春妙药?
分析过去十年网络广告未受企业主青睐的原因,除了因为全球网页爆炸式增长,广告主刊登的广告能见度被大量稀释,传统网络横幅广告(Banner AD)低落不堪的广告点击率(平均低于0.1%),对廣告主来说难具说服力。
当搜寻引擎依据使用者搜寻的关键词作为广告播放的形式后,动辄超越5%点击率,加上所采用的点击付费方式,也比以往刊登就须付费的机制更具成本效益,对中小型的企业主而言,在效果变好且成本降低的前提下,关键词广告自然让大家乐于埋单。
工作搜寻 篇4
一、工作搜寻理论发展
(一) 固定样本模型
1961年乔治·斯蒂格勒首先提出固定样本模型用于消费者对最低产品价格的需求搜寻, 之后不断有经济学家将该模型运用到劳动力市场探讨求职者求职行为, 称之为“工作搜寻理论”。该理论认为, 在劳动力市场上, 每个雇主的劳动报酬是不同的, 但由于信息不充分, 求职者开始不可能知道哪个单位劳动报酬最高, 因而他首先要筛选出要寻访的工作单位, 然后在这些工作单位中确定寻访数量。寻访过程有成本也有收益, 因为寻访对象越多, 对工资分布就越了解;选取的样本企业越多, 碰到高工资的机率就越大。固定样本模型搜寻方针的缺点是求职者必须找完所有N家雇主经过比较后, 才能找出劳动报酬最高的那家单位。对于大多数搜寻者来说, 当他开始搜寻时, 他并不知道自己将会搜寻多少次, 所以固定样本模型与我们的实际经验有一些距离。
(二) 连续搜寻模型
1965年, Mc Call提出连续搜寻模型, 消费者不再事先选定销售商个数, 而是连续不断搜寻直到找到可以接受的价格为止, 并将该模型理论运用于解释工作搜寻行为。
Mc Call假设:
1. 每多搜寻一个工作的成本是固定的;
2. 寻找的工作若不接受, 则继续搜寻;
3. 求职者对当前市场的工资分配是已知的。
连续搜寻模型认为, 求职者在考虑每次搜寻成本和获得工作的机率后, 先确定一个自己愿意接受的最低工资 (保留工资w R) , 然后逐个走访雇主, 将雇主的工资报价与自己的保留工资进行比较, 只要找到的某项工作工资高于求职者保留工资, 即停止搜寻, 接受该工作, 否则继续搜寻下一个工作机会。在这样的搜寻原则下, 搜寻次数不是事先确定下来的, 而是取决于搜寻者保留工资的高低。此结论为工作搜寻理论奠定了基础的模型架构。
二、工作搜寻理论模型的改进
(一) 工作搜寻理论基本模型
改进模型是建立在连续搜寻模型理论上的。连续搜寻模型和保留工资密切相关, 通过这个基本模型主要来解释影响保留工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现实生活中的哪些因素使得求职者的保留工资或高或低, 这样的保留工资对搜寻者的求职行为有什么影响进而使其就业状况发生了什么变化。
基本模型基于如下假设条件:
1.每期求职者从当前劳动力市场工资分布F (w) 中只选取一个雇主进行工作搜寻, 若雇主给出的工资出价大于失业者的保留工资, 则求职者接受该次工作机会脱离失业期, 否则拒绝该工作, 本期仍处在失业状态, 下期继续进行工作搜寻。
2. 工作机会不具有回溯性。
3.一旦搜寻者接受了该工作, 就将永远从事该工作, 中间不会再去搜寻其他工作。
其中, wR:保留工资, β∈ (0, 1) 表示当前贴现因子, b:失业保险金, F (w) :劳动力市场工资分布。在基本模型中可以看出, 影响求职者保留工资的主要因素是失业保险金和当前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分布。该模型预测了求职者每期的工作机率H=1-F (wR) , 从而可知在一指定的d期的失业率为 (1-H) d-1H, 最终可得平均失业期为:
在此模型里, 当个体失业时, 他的搜寻行为是每期只寻找一个雇主, 若雇主出价工资大于失业者的保留工资则失业者接受该工作, 否则拒绝该工作继续在下期进行搜寻, 直到搜寻到出价工资大于其保留工资的雇主。在现实中, 有时失业者每期的搜寻雇主数量并不仅限于一个, 而是一个随机数n。下面我们提出一个扩展模型来进一步说明影响保留工资的因素, 从而进一步发掘其对失业者搜寻行为的影响。
(二) 工作搜寻理论的扩展模型
扩展模型基于如下假设条件:
1.每期求职者从当前劳动力市场工资分布F (w) 中随机选取n个雇主进行工作搜寻, 若其中某雇主给出的工资出价大于失业者的保留工资, 即:w≥wR, 则求职者接受该次工作机会脱离失业期, 否则拒绝该工作, 继续在其余选取的雇主中进行搜寻, 若本期仍处在失业状态, 下期再重复上述过程继续进行工作搜寻。
2.工作机会不具有回溯性。
3.一旦搜寻者接受了该工作, 就将永远从事该工作, 中间不会再去搜寻其他工作。
4.既然n是失业者选取的一个随机数, 那么在接触的雇主中能够出价的雇主数量也是随机的。为研究方便, 引入参数a表示失业者所搜寻的n个雇主中雇主的出价工资到达率。
该模型的最终结论是:wR=b+ (a/r) ∫wR∞ (1-F (w) ) dw
其中, wR:保留工资, b:失业保险金, a:雇主出价工资到达率, r:当前利率, b:失业保险金, F (w) :劳动力市场工资分布。可以看出, 在扩展模型中影响求职者保留工资的主要因素是失业保险金, 当前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分布及失业者所接触雇主的出价到达率。该模型预测了求职者每期的工作机率H=a[1-F (wR) ], 但在此条件下, 失业者的得到工作的机率已不单纯由1-F (w R) 决定, 而是由雇主的出价到达率和它共同决定。可以看出, 出价率越高, 失业者得到的工作机率越大。在这里某个指定的d期的失业率仍为 (1-H) d-1H, 最终可得平均失业期还是:
所不同的是, 其中H的内涵又多了层含义。
三、结论及政策启示
我们设立的模型前提条件是, 失业者面临已知固定的工资分配和工作机会时做出就业决策以实现预期效用现值最大化, 这个前提也是动态搜寻理论的前提, 因此这里主要探讨失业保险金和雇主的出价到达率是如何影响搜寻者的保留工资进而影响其职业搜寻行为。
(一) 失业保险金对求职者搜寻策略的作用
通过基本模型及其扩展模型可看出, 求职者的保留工资和当期的失业保险金正相关, 即失业人员所获得的保险金越高, 则他们在搜寻工作时所要求的保留工资越高, 从而对雇主给出的工资有了更高要求, 这就进一步延长了其失业期。最早将失业保险金对于失业持续时间和再就业工资进行实证分析的是R.G.E-henberg&R.L.Oaxaca (1976) , 他们分析后得到的结论是失业救济金在提高了失业持续时间的同时也提高了再就业后的工资, 这实际上就是由于失业救济金的提高导致失业个体心中对保留工资加码的结果。可见, 失业保险金尤其是过高的失业保险金的存在会延长失业者的失业持续时间, 对劳动力供给具有消极作用。Mortensen (1977) 建立了将失业保险因素考虑进去的动态搜寻模型, 分析了失业保险水平对失业者工作搜寻行为的影响。后来的研究者多以动态搜寻模型为基础进行理论和经验分析, 并且多数经验研究结果证明, 失业保险金水平的提高会延长失业持续期。
失业保险金的作用是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 规避风险, 减少失业者心理、生活压力, 同时使失业者有条件进行职业搜寻, 尽快脱离失业期。但失业保障制度在具有保障功能的同时, 会对失业者的搜寻行为产生影响, 从而影响再就业水平。上述模型所表达的一个直观信息就是, 一个过高失业保险水平会提高失业者的保留工资, 其后果是降低失业者找到工作的概率, 导致失业持续时间延长, 再就业率下降, 社会创造的财富将更多地流向失业保障体系, 造成社会效率的损失和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因此, 失业保险体系的制定一定要科学, 既要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 又要尽可能规避其对劳动力市场的负面影响, 确定科学的、适度的保险金水平, 促使失业者积极再就业。
传统意义上, 失业对于个体绝对不是一件好事情, 但是当个体工作所得到的价值小于其失业所获得的价值时, 个体还是愿意选择失业的。因为失业的价值不仅仅是失业保险金, 还有失业者由于搜寻行为而对未来产生的预期收益。所以从搜寻理论角度看, 失业对于个体来说是一个选择的问题, 至少在某种程度上, 个体可以对自己的失业期长短有所选择, 进一步来说是失业者理性地选择放弃某些工作并保持失业状态, 以期在未来得到更多收益。所以搜寻理论认为, 失业在某种条件下变成个人选择的一部分, 人们在失业面前并不是完全被动接受的。该理论改变了我们思考失业问题的方式, 它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解释劳动力市场的现象及个人行为, 给了我们很有价值的洞察力。
(二) 雇主出价到达率对求职者搜寻策略的作用
通过扩展模型我们又发现了一个促使失业者保留工资增加的重要因素:雇主的出价到达率。从模型表达式可以看出, 保留工资与雇主出价到达率正相关, 即失业个体得到的出价到达率越高, 失业者会将其保留工资逐步加码, 俗称“水涨船高”。下面从两个方面来分析雇主的出价到达率对失业者保留工资的影响, 进而如何使失业者的就业状态发生改变。
首先, 通过在搜寻模型下的失业者就业机率表示式H=a[1-F (wR) ]可得到:雇主出价到达率的提高会增加失业者的就业机率H, 最终使其平均失业期D=1/H缩短, 在这方面对失业者尽快脱离失业状态进入就业期无疑是有利的。当雇主出价到达率提高时, 将会促使失业者保留工资的增加, 进而会对再就业后的工资加码, 迫使雇主提高出价, 但模型的前提条件是当期市场的工资分布不变, 所以在此情况下雇主是不会提高出价价位的。在实际中, 整个市场的工资分布也不会轻易在短时期内发生变化, 而若雇主处于成本等因素的考虑也不会轻易提高出价价位。这样, 随着失业者保留工资的不断增加, 整个情形必然会发生逆转, 因为失业者对保留工资的加码行为会使当前劳动力市场工资分布F (w) 中低的雇主出价不断被失业个体拒绝, 越来越多的雇主会退出此期出价, 进而使雇主出价到达率不断下降, 在此下降过程的同时将又会迫使失业个体将工资不断减码, 最终达到均衡。可见, 雇主的出价到达率对失业者的保留工资有双向调节作用, 进而影响失业者的搜寻策略。这里对失业者的一个重要启示是要选择使自己收益最合适的搜寻行为, 要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情况, 尽量多地把握市场信息进行适度选择, 否则将会使自己处在进退维谷的境地, 延长失业期, 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第四章 海上搜寻救助保障 篇5
第二十九条 承担海上搜寻救助工作任务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海上搜寻救助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三十条 通信管理部门应当保障海上搜寻救助应急通信渠道的畅通,并根据应急需要及时提供临时应急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
第三十一条 海上搜寻救助指挥机构为开展海上搜寻救助行动,可以征用单位和个人财产。被征用的财产在使用完毕后,应当及时返还。财产被征用的,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给予补偿。
第三十二条 对获救人员的善后处理:
(一)获救人员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人员的,由港澳事务办公室、台湾事务办公室协调解决。
(二)获救人员为外国籍人员的,由其劳务派遣公司、实际用人单位或者其外轮代理公司负责处理。必要时,由外事部门协调解决。
(三)对无法确定真实身份的遇险获救人员,由公安部门协调解决。
第三十三条 对在海上搜寻救助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海上搜寻救助指挥机构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表彰。
搜寻引力波 篇6
在美国的两个边远地区——一个位于路易斯安那州利文斯顿附近的沼泽地和柏树林中,另一个位于华盛顿里奇兰外干旱荒芜的平原上,科学家小组正在调试有史以来最大、最灵敏的测量仪器。这套仪器是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组件,用于观测被称为引力波的自然现象。早在1916年,著名德国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就预见了这种现象。
正如水波能够在静静的池塘表面泛起涟漪一样,引力波就是时空经纬中的涟漪。2001年,大多数科学家对引力波的存在深信不疑,尽管事实上还没有人直接观测到。1993年,两名美国人,拉塞尔·赫尔斯和约瑟夫·泰勒,就因发现引力波存在的令人信服的间接证据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对许多科学家来说,这个证据足以吸引他们奔赴遥远的引力波天文台前哨。
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是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联合创建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为建造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提供了大约3亿美元的资金,这是这个机构资助的最大项目。
什么是引力?
引力就是把我们的双脚控制在地面的吸引力,也是保持行星围绕恒星旋转的吸引力。尽管引力在人类活动中扮演着主要角色,但较之把原子聚在一起的电力,它还是一种很微弱的力。例如,一个电子和一个原子核之间的引力,只是它们电吸引力的1/1041。
对引力的研究可回溯到人类早期的科学。公元前4世纪,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更快。人们一直接受这种观点,直到17世纪早期,意大利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伽利略的研究显示,引力对所有下落的物体同样加速,不管它们的质量大小。伽利略让不同质量的球落下,发现它们几乎同时到达地面。
在伽利略研究的基础上,英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艾萨克·牛顿对引力做了仔细研究之后,1687年发表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个定律称,宇宙中的每一个物体都会以一种力吸引每一个其他物体,引力的大小与这些物体的质量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牛顿没有尝试解释引力是怎么产生的,只是说这是一种瞬间穿过真空的神秘的力。
牛顿理论一直是物理学的基础,直到1915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提出一种新的引力理论。在爱因斯坦称为广义相对论的理论中,空间本身就在引力中起着积极作用。爱因斯坦将三维时空的概念结合到被称为“时空”的实体中。他没有把空间看成虚无,而把它描述成有着几何特性的真实的“织物”,在这个“织物”里,它可以被物体扭曲。爱因斯坦推断,引力是由于一个诸如太阳这样的巨大物体扭曲了它周围的空间而产生的,空间的扭曲是由太阳的质量使地球和其他行星一直环绕太阳运行造成的。为了使爱因斯坦的概念形象化,让我们想象在蹦床上放一个保龄球。保龄球的重量会在蹦床上压出一个坑,这时,较小的物体如弹珠之类就会滚进这个坑里。行星由于环绕轨道运动而没有“滚”入太阳,因为这个运动提供了对太阳引力的一种平衡力。
牛顿认为引力效应是瞬间发生的,而爱因斯坦则推论引力效应以光速移动。按照牛顿的观点,如果一颗恒星突然增加10%的质量,宇宙中所有其他天体就会立即受到这颗恒星增加的引力的影响。而按照爱因斯坦的观点,这种效应会以光速从这颗恒星向外辐射。
广义相对论发表以来,就成为科学家理解引力的基础,并且不断被牛顿理论所不能解释的小效应观察所确认。爱因斯坦有关“存在扭曲空间物质”的理论引发了一种观点,认为空间猛烈事件必然导致空间“织物”中的大扭曲——“空震”,并产生最终会到达地球的涟漪。当天体彼此螺旋式地相对运动时,会以引力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而损失能量,最后的碰撞会释放出巨大的引力能。
科学家认为,当引力波穿越一定的空间范围时,它会向一个方向延伸,并同时挤入垂直方向。波的这种运动叫做四极辐射。一个飘浮在空震震源附近的人会先被拉伸,然后像引力波经过一样被挤过。
努力发现最微弱的引力波
2001年,在证实引力波存在的过程中,留下了爱因斯坦理论最重要且可测试的一项证据。然而,探测引力波对科学家来说是一项严峻的挑战。虽然猛烈事件引发了空震,但当引力波从遥远的地方到达地球时,它们已极其微弱,很难检测得到。这很像一块石头掉进一个巨大湖泊的湖心时所漾起的水纹:在撞击的位置,波纹很大,当波纹向外辐射的时候,就会减小,而当波纹到达岸边的时候,就变得几乎察觉不到了。
专家推论,穿过地球的引力波只有极其微小的效应,以致当它挤压并延伸一个巨大的物体,如金门大桥这样的物体时,其距离大约只有一个质子直径的1‰。因此,这一效应很难被检测到。
搜寻引力波的尝试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物理学家约瑟夫·韦伯开始建造了一系列越来越灵敏的探测器,它们都以同样的原理运转。韦伯将一个很大的铝棒挂在细金属线上,使之不受地面震动的影响。他推断,如果引力波穿过这根铝棒,铝棒就会震动。因为韦伯知道这样的震动极其微弱,所以他将这根铝棒连接到灵敏的探测器上。探测器由特殊晶体组成,这种晶体受到非常微小的压缩也会产生电流。穿过铝棒的引力波会压缩这些晶体而产生电流,这是引力波存在的标志。自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韦伯声称他每天都检测到了引力波,但其他科学家用甚至更灵敏的相同设计,却没能复制他的结果。大多数物理学家最后摒弃了韦伯的实验结果,称他的铝棒探测器太过粗糙。虽然如此,科学家还是把他视为引力波研究领域的开拓性人物。
1974年,毕业于麻省州立大学的天文学研究生拉塞尔·赫尔斯和他的导师约瑟夫·泰勒的一项共同意外发现,最终开启了搜寻引力波的新窗户。在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台,赫尔斯利用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射电望远镜,搜寻被称为中子星的星球。
中子星是已知最小最致密的恒星。当一颗巨大的恒星耗尽燃料,在自己引力的作用下坍塌的时候,中子星诞生了。这时,这颗恒星会经历一次巨大的爆炸,即超新星爆发。在爆炸过程中。这颗恒星会抛掉它的外层,留下主要由中子构成的致密的核。大多数中子星约30千米宽,其质量比太阳还大。
赫尔斯特别想找到一种被称为脉冲星的中子星。脉冲星是迅速旋转的中子星,发出一种无线电波窄波束。脉冲星旋转时,无线电波束就像旋转的灯塔一样扫过太空。如果脉冲星与地球排成一线,以便每次旋转电波都能扫过地球,那么,射电望远镜就能探测到以重复脉冲形式出现的电波。
然而,赫尔斯发现的脉冲星表现出令人不可思议的特性。大多数脉冲星发出的脉冲非常规则,任何变化都需要最精确的时钟才能检测到。而赫尔斯发现的脉冲星却在以变化的速率发出脉冲,这种模式每7小时45分钟重复一次。
赫尔斯和泰勒推断,如果脉冲星在围绕一颗看不见的伴星旋转的话,这样的变化就可以得到解释。这样的运行轨道会导致脉冲星发射的脉冲被多普勒效应压缩和延展。多普勒效应是以澳大利亚物理学家克里斯琴·多普勒的名字命名的,即移向或飞离观测者的声波、光波或无线电波波长的变化。例如,对一个立在站台上的观测者来说,一列进站的火车的汽笛声似乎很大,因为在火车的传送方向上声波被压缩了,声波的频率也就增加了。
引力波的间接证据
当赫尔斯的脉冲星在它的轨道上飞向地球的时候,无线电波出现得更加频繁。当脉冲星飞离地球的时候,脉冲的频率就减少。然而,因为发生变化的整个周期如此之短,这颗脉冲星不可能围绕一颗标准的恒星旋转。典型的双星系统成员——两颗恒星围绕一个共同的引力中心旋转——因为它们相隔非常遥远,要花数月或数年才运行完一圈。科学家估计,这颗伴星也一定是一颗质密天体,很可能是另一颗中子星。赫尔斯和泰勒发现了第一颗脉冲双星。
在赫尔斯和泰勒的发现提出之前,科学家就推断,在一颗双星中出现的超新星,会摧毁这颗伴星。但赫尔斯发现的这颗脉冲星,似乎是双星系统的成员,在这个系统中,两颗恒星都成了超新星而并没有相互摧毁。泰勒意识到,由于中子星如此巨大,一对中子星靠得这样近运行,会扭曲空间“织物”而足以产生巨大的引力波。这些引力波会从这两颗恒星带走能量,使它们逐渐相互呈螺旋形相对运行。泰勒预计,经过数月或数年的周期,这种变化就会变得可测。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可用于计算这些轨道收缩的速度。
赫尔斯毕业后开始了另一个领域的研究,但泰勒还继续观察那颗后来被称为“赫尔斯一泰勒脉冲星”的恒星。到1978年,泰勒已收集了足够多的资料,显示赫尔斯一泰勒脉冲星及其伴星每年相对移动大约1米,与爱因斯坦的预言大体上一致。1993年,赫尔斯和泰勒也因此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尽管这个证据支持引力波的存在,但由脉冲星产生的引力波很微弱,在地球上很难被测到。科学家估计,在大约2亿年内,脉冲星将与它的伴星相撞,会产生非常强烈的引力波爆发,那时,地球上就可以测到这些引力波了。中子星与其他如黑洞这样的质密天体相撞而引发的空震,正是引力波天文台要探测的干扰形态。两个黑洞间的碰撞会产生可以想象的最强大的引力波。如果这样的碰撞发生在距离地球大约3亿光年之内,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都能探测得到。
然而,对引力波研究来说,科学家认为这样的碰撞并不普遍。他们估计,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每年可能观测不到一次这样的爆炸,更不必说频繁地观测到对撞中子星的引力波了。
建造与运作
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伦纳·维斯的杰作。20世纪70年代初,他第一个提出建造这样的装置。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的灵敏度不仅比约瑟夫·韦伯的探测器高数百万倍,而且可检测更宽频率的引力波。
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实际上是一台巨大的干涉仪。干涉仪利用一对光线来进行极其精确的测量,这种光线由长度小于10-6米的微小能量波组成。光线能够用于这样的目的,是因为当两根完全相同的光线通过不同的路径走完同样的距离后结合在一起时,它们的波完全匹配。但如果两条光线走过路径的长度之差不足波长的一小部分时,就会相互干涉。一台精心设计的干涉仪能够将两条光线路径的长度与波长的一小部分进行比较。
1991年,美国国会批准投资建设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1996年开始动工兴建。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的主要仪器包含在两根直径约1.2米,长4000米的管道中。这两根管道相互呈直角,形成一个巨大的“L”。这种形状利用了引力波的四极特性。每根管道必须抽成真空,以便减少分散光波,保证测量数据的真实性。
当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开始运转的时候,激光会打在一个置于“L”交叉点的分光板上。这个分光板是一面特殊的反光镜,设置成与激光束呈45°。镜面让1/2的光线穿过“L”的一条“腿”,而另1/2则被反射进入另一条“腿”。在每条“腿”的端点上,是一面完全反射镜,它们把光送回放置在分光板前面的特殊反射镜上。这面反射镜让小部分光通过分光板打在它上面,而将余下的光送回完全反射镜。这样,每条“腿”里的光束在返回分光板之前会来回反复多次。光束走得越远,这个仪器测量的灵敏度就越高。因为两条光束路径间的任何区别,在长距离中会更加显而易见。
在分光板上,来自两条“腿”的光束在这里会合。因为光进入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时被仔细调整,只要两条光束都走过完全相同的距离,光波会在分光板外面相互抵消。但如果距离与光波波长哪怕有一点不同,光束相互也会有一点不同步,使一些光能够渗入光探测器。穿过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的引力波,会产生暂时改变两条“腿”中反射镜之间距离的效应。这样,任何溢出探测器的额外的光,都将表明这有可能就是引力波。
识别真实的信号
像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一样灵敏的仪器,有一个致命的敌人——震动,微弱的地颤,汽车开过,或者高噪音机器,都可能刺激这台仪器,使其发出错误的信号。这就是两个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要选建在工业、交通或者地壳运动都很少的边远地区的原因。尽管如此,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还得防止哪怕是最小的运动,至关重要的部件都安装在由多层弹簧支撑的平台上,可减少大约100万次震动。即使有这些措施,科学家预计,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还是会收到1分钟1次的错误信号。
为了鉴定出真实信号,两个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相距3030千米,引力波要花大约1%秒的时间走完这个距离。这样,只有在这个时间间隔内出现在两个天文台的信号,才会被认为是引力波可能的信号。科学家认为,这两个天文台同时收到错误信号的几率为大约每10年1次。
尽管探测引力波的工作异常复杂,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的科学家对寻找这类信号却充满了奇思妙想。由于两个质密天体彼此呈螺旋形相对运动,因此在两个天体相撞之前,就会发出最强的引力波。科学家把他们预期在碰撞前就能看见的这种波型称为“唧唧声”。科学家已用计算机模拟这些波型,不过他们十分乐观地认为,这些“唧唧声”不会是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即将探测到的唯一的信号。在过去的50年里,虽然科学家已学会探测和研究不同形式的电磁辐射——无线电波、红外线和紫外线,以及X射线和伽马射线,但最有意义的发现,从来都是那些意想不到的东西。
要对天文学真正有用,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就必须提供使研究者能够弄清引力波究竟来自何处的数据。而两处天文台测得的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将提供引力波方向的线索。如果两处天文台的行程同步,那就意味着引力波在沿与连接这两台探测器的连线垂直的方向移动;如果两个信号到达的时间间隔1%秒,引力波就是在沿平行于那条连线的方向移动。而如果引力波在第三地被探测到,科学家就可以利用一种被称为三角测量的数学技术,来确定引力波究竟源自天空中的什么地方。这样,几台探测器将形成一个全球网络来运行。
许多科学家都盼望开始搜寻引力波,但并不想仅仅研究巨大天体的碰撞。人们相信,自宇宙大爆炸后的一瞬间开始,引力就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许多天文学家认为,正是这次剧烈的膨胀诞生了宇宙,而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可能透露出它与之邂逅的蛛丝马迹。自2001年以来,天文学家利用所有能够利用的仪器,依赖可观测宇宙中天体发射的电磁辐射来研究这个问题。因为引力波并不是电磁辐射的一种形式,所以天文学家无从研究混沌初开时可能就有的、大碰撞产生的引力波。许多科学家认为,像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这样的观测设备,有可能探测到自大爆炸后的瞬间就开始存在的引力波,这为天文学家研究宇宙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新工具。
工作搜寻 篇7
社会网络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鉴于工作搜寻既是经济行为又有浓厚的社会色彩,社会学者很早就开始关注工作搜寻问题了。研究发现,通过社会网络进行工作搜寻,获得工作机会的概率会提高。经济社会的发展,伴随着城镇化现象,又伴随着农民向农民工的转变。实际上,城市吸纳农民工的过程,可以还原为农民工在城镇搜寻工作的过程。农民工为了获得满意的工作,往往会通过诸如广告、报纸等渠道收集有关工作的信息。除此之外,农民工所处的社会网络更是一种极其宝贵的资源。借助社会网络,不仅能够获取更多的工作信息,更能够提升就业机会和工资水平。因此,在研究农民工的工作搜寻问题时,考虑到社会网络因素是极其必要的。基于此,本文将研究对象聚焦于在郑州市的农民工,通过访谈式的问卷调查方法收集第一手资料,考察农民工求职过程中社会网络的态势及对其工作搜寻行为的影响。
2 文献回顾
与本文相关的文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工作搜寻的研究,二是关于社会网络的研究。
2.1 关于工作搜寻理论的文献回顾
关于工作搜寻的研究,最初是从Mc Call(1965)开始的。Mc Call将搜寻理论运用在解释求职者找工作的行为方面,并提出了序列访问模型。Mc Call认为,求职者只会接受高于或等于其保留工资的工作机会。Pissarides(1979)发展了匹配函数,他设定存在两种工作搜寻途径,利用匹配函数分析求职者的搜寻活动及匹配结果,并得出了不变规模报酬的匹配函数。对于求职者而言,只要搜寻活动有利可图,就会激发搜寻的动机。Cahuc与Zylberberg(2007)认为,工作搜寻的最佳次数取决于求职者的保留工资,保留工资又取决于搜寻成本等因素。因此,失业就是求职者以搜寻成本为代价,从而换取工资报酬的活动。何亦名与朱卫平(2008)使用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大学生的工作搜寻行为,结果发现大学生工作搜寻周期较长、效率偏低、搜寻成本偏高。罗智渊(2011)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影响毕业生工作搜寻的因素。发现,网络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首选途径,社会资本与劳动力市场中的歧视是影响大学生工作搜寻行为的显著因素。调查还发现,经济发展形势对工作搜寻也存在一定的影响。王勇(2014)从心理资本角度分析了工作搜寻偏好对工作搜寻绩效的影响。
2.2 关于社会网络里的文献回顾
社会网络理论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成熟于20世纪70年代,是一种新的社会学研究范式。德克利夫·布朗在1940年发表的《论社会结构》一文中首次使用了“社会网”一词。在《找工作——关系人与职业生涯的研究》一书中,格兰诺维特系统考察了社会网络对工作搜寻的影响,肯定了弱关系对就业的积极作用。边燕杰(1998)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工作搜寻及劳动力供给过程中,强关系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这个结论进一步得到了边燕杰(2005)的证实。另外,Cahuc与Fontaine建立了基于社会网络的匹配模型,发现在这种模型框架下,待业人员和雇主可以通过社会网络的方式达成匹配。董占奎等(2013)通过对工作搜寻行为的实验研究发现,社会网络对个体择业以及劳动力市场效率具有正向影响。
从上述两个方面的文献回顾可见,本文的研究具有丰富的文献基础,这为本研究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当然,本文的研究也有与以往文献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①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之上更深入地考察农民工的社会网络状态;②以在郑州市工作的农民工为研究对象,使研究更具针对性。本文将采用访谈式问卷调查的方法,使数据获取更加便利也提高了数据的可靠程度。
3 研究数据及处理结果
为了获得在郑农民工的社会网络状态及其工作搜寻的真实情况,作者于2015年11月至12月对在郑农民工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纸质问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问卷95份,有效率为95%。根据SPSS17.0的检验结果,α系数为0.881,样本KMO度量为0.872,说明问卷的信度与效度通过了检验,所得数据能够用于对问题的分析。
3.1 被调查者基本特征
在郑农民工的调查样本中以男性为主,所占比例为83.2%;年龄主要为青壮年,所占比例为83.2%;主要来源地为河南省内,所占比例为68.4%;主要文化程度为初中,所占比例为70.5%。
3.2 被调查者在工作搜寻时使用社会网络规模的基本情况
根据本研究的关注点,在访谈和问卷调查时,着重了解求职者在搜寻现职时使用社会网络资源的情况。借鉴童星(2004)对社会网络的划分,本文以帮助求职者的人数来衡量其社会网络规模。在调查时发现,95名被调查者中,在搜寻现职时均不同程度地使用了社会网络资源。由表2可见,被调查者在搜寻现职时,得到1人帮助的比例为49.5%,得到2人帮助的比例是33.7%。整体而言,在郑农民工在搜寻现职时,平均得到1.8人的帮助。显然,利用社会网络资源是农民工求职时的重要渠道。
3.3 被调查者在工作搜寻时使用社会网络强度分析
根据调查得知,在郑农民工在工作搜寻时使用社会网络是极为普遍的现象。那么,求职者在搜寻工作时所借助的社会网络的强度是怎样的呢?笔者在调研时对此问题也有所关注。由表2可见,农民工在进行工作搜寻时主要借助的是亲戚关系,占41%的比重。除此之外,依靠同乡介绍也是农民工搜寻工作时常用的渠道。根据调查数据和实际情况,本文将血缘关系和亲朋定义为强关系,把同乡和熟人定义为弱关系。整体而言,在郑农民工在搜寻现职时主要使用的是强关系。
3.4 被调查者使用社会网络获得现职后的满意度分析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郑农民工在搜寻现职时主要使用了强关系网络。那么,通过强关系网络获得工作后,其满意度如何呢?本问卷调查对此也有关注。由表3可知,使用强关系获得现职的被调查者,对工作的满意度非常高,其中非常满意的比例为36.1%。相反,使用弱关系获得现职的被调查者,对工作的满意度较低,非常满意的比例仅有8.6%。由此可见,通关强关系网络获得工作后,求职者对工作的满意度也较高。
4 结论及启示
结合问卷调查数据可知,在郑州务工的农民工,在搜寻现职时主要依靠的是强关系网络。同时,通过强关系网络获得工作机会后,农民工对工作的满意度也普遍较高。
实际上,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中,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农民工很难通过制度化的信息渠道搜获工作机会。即使能够得到工作信息,其成本也相当高(赵延东,2003)。对农民工而言,在其由农村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中,无论是在当地还是转入地,都无法低成本地通过正式渠道(职业中介、政府机构等)获取就业信息。因此,当农民工难以从正式制度渠道实现就业时,他们会更加依赖非正式渠道,即成本相对低廉的社会网络。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绝大多数的被调查者在搜寻现职时都使用了社会网络。
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工作信息搜寻与岗位匹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社会网络与工作搜寻的相关文献,对在郑州市务工的农民工搜寻现职时的社会网络现状与特点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强关系网络是农民工搜寻现职时的主要渠道。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网络,工作搜寻,嵌入
参考文献
工作搜寻 篇8
东北石油大学是伴随大庆油田的发现而诞生的一所以工学为主, 工、理、管、文、经、法、教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本文以东北石油大学这一石油院校中学生人数众多、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的本科毕业生为分析对象, 采取无记名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方式, 进行了“石油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此次调查主要选取石油工程、油气储运、采油、工商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应用物理、英语等专业, 共发放500份问卷, 回收有效问卷460份。在460名被调查者中, 男生282人, 女生178人;石油工程专业学生110人, 非石油专业毕业生350人。在对调查数据资料进行描述性指标计算及分析后, 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石油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
1.1 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据调查, 石油专业学生有22.7%已经签到工作, 36.4%的学生还没有找到工作。非石油专业学生有9.8%已经签约, 41.5%的学生还没有找到工作。可以看出, 石油工程专业签约率高于非石油专业, 但总体来看, 无论是石油主干专业还是非主干专业, 签约率均普遍偏低, 将近一半学生经过努力仍没有找到工作。
1.2 毕业生就业预期中等偏高
1.2.1 就业地点的选择
石油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地点倾向于生活稳定的中小城市 (占40.9%) 及沿海开放地区 (占40.9%) , 而非石油工程专业中48.8%的学生则倾向于生活稳定的中小型城市, 31.7%的学生选择了沿海开放地区。调查表明, 现在的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目标能够进行客观定位, 客观地认识自己, 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地方就业, 明白大城市就业确实存在高压力、竞争激烈的现实, 因此都不会盲目选择竞争激烈压力大的一线城市。但通过调查也可以明显看出没有学生期望到城镇、农村及边远地区就业。
1.2.2 就业薪酬期望
对于薪酬待遇问题, 石油院校的毕业生都普遍倾向于1 000~3 000元之间, 薪酬要求不高, 就业压力之下, 大多数毕业生首先解决的是生存问题, 先就业后择业, 在现实状况下, 选择专业对口, 喜欢的工作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只能通过工作后慢慢寻找自己满意的工作岗位。据调查, 期望薪酬在1 000~2 000元之间的人数占39.7%, 2 000~3 000元之间的人数占33.3%, 接受1000元以下工资的学生只占很少一部分。
1.3 毕业生对就业信息的了解程度一般
调查显示, 从对用人单位的了解情况上看, 石油专业毕业生虽然就业面窄, 但是专业针对性强, 适合就业的企业所涉及的行业也相对单一, 所以石油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较高, 对用人单位也有一定的了解。非石油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宽, 但是专业针对性较差, 适合就业的行业多种多样, 因此非石油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偏低, 对用人单位不了解。
而从就业情况上看, 石油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好, 用人单位一般都是国有石油石化企业, 因此学生对国家政策关心较少, 比较相信在自己校园内的招聘企业。而非石油专业的毕业生则大不相同, 就业前景不容乐观, 就业的行业涉及各个领域, 需要学生多了解国家对不同企业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措施。因此会导致石油专业和非石油专业的毕业生产生较大的差异。
1.4 毕业生的就业心态比较乐观
在对就业形势的看法上, 63.7%的石油工程专业学生相信只要努力可以找到工作, 非石油工程专业这个数据为66.7%, 这表明大学生的就业心态还是比较乐观的, 而且对激烈的竞争形势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积极面对, 充满信心。虽然还有部分人面临就业信心不足、茫然失措, 但是比例相对较小, 对这些毕业生要加强心理教育及就业指导工作, 帮助他们度过毕业这一特殊的时刻。
2 基于工作搜寻理论的石油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毕业生自我认识不足
首先, 毕业生对自己职业目标的明确情况。调查显示, 石油专业有50.0%的人对自己的职业目标比较明确, 36.4%的人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非常明确;非石油专业有48.8%的人对自己的职业目标比较明确, 14.6%的人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非常明确。其次, 毕业生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情况。石油专业有22.7%的人对职业生涯有明确的规划, 还有18.2%的人对职业生涯没有想过要规划;非石油专业有24.4%的人对职业生涯有明确的规划, 24.4%的人没想过要规划。
由此可见, 刚从大学走出来的学生, 有的目标清晰, 有的漫无目的。给自己设定一个清晰的目标, 并围绕这个目标做出一个可行性计划, 十分重要。而且要把这个目标告诉身边的亲人朋友, 让他们时刻督促提醒。在实际工作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计划, 直至达成自己的目标。
2.2 工作搜寻渠道以及工作搜寻成本差异较大
根据工作搜寻理论的假设, 工作搜寻渠道分为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 正式渠道是有组织的, 通常是指由公营或私营的职业介绍场所、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等市场中介机构完成, 非正式的工作渠道则丰富多样, 包括亲友们的介绍、随处可见的招聘信息等。而在工作搜寻过程中, 工作搜寻成本是存在的, 由于工作搜寻成本的间接成本难以衡量, 本文仅关注直接成本。高校毕业生工作搜寻的直接成本指其为求职而付出的专项资金, 包括服装、准备简历、面试花费等。根据调查显示:石油工程专业的学生一般通过校园招聘就能顺利签到工作, 很少会到外地参加招聘, 而非石油专业的学生工作搜寻的渠道多种多样, 因此招聘过程中石油工程专业和非石油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工作搜寻过程中产生的搜寻成本就有所不同:500~1 000元之间, 石油工程专业所占比例为22.7%, 非石油工程专业所占比例为34.1%;1 000~1 500元之间, 石油工程专业有36.4%, 非石油工程专业有24.4%。
对于以上问题的原因分析认为, 石油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不需要到校外参加招聘, 通过校园招聘就可以签到工作, 而非石油工程专业由于不是针对石油专业的, 所以要到校外参加招聘或是到人才交流市场寻找工作, 因此产生的搜寻成本就比石油工程专业毕业生高。
2.3 学校就业指导力度不够、就业信息不完善、缺少知名度
根据调查, 毕业生认为学校的声望和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及就业指导, 对工作搜寻行为有重要的影响, “211”重点大学毕业生找到工作的概率明显高于其他院校, 在某种程度上学校的声望同其培养的学生的能力成正比, 学校声望越高, 所培养的学生能力越强。依据这种思维, 根据工作搜寻模型, 在同等工资条件下, 雇主更愿意雇佣能力高的毕业生, 因此, 学校的声望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工作搜寻行为存在影响。
根据搜寻理论的假设, 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完全, 而每一个求职者都必须在劳动力市场进行工作搜寻, 因此, 高校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信息将有利于工作搜寻行为的开展。
3 促进石油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建议
通过以上对石油院校毕业生工作搜寻现状的描述和分析, 可以看出, 在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全的假设下, 大学生就业预期趋于实际化, 大学生工作搜寻行为受到其自身能力因素、性别、专业属性以及学校的就业指导、经济环境因素、政府宏观就业政策的影响。
3.1 毕业生:注重对自身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转变就业观念
根据调查, 石油专业毕业生有45.5%的人认为最影响自己就业的因素是自己, 非石油专业有63.3%的人认为最影响自己就业的因素也是自己, 而其比例相对石油专业要高出很多。根据前述可知, 毕业生对自我的认识都是比较模糊的, 对自己有清楚的认识并能找到适合自己岗位的人较少。而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最大感受之一就是动手实践能力不足。因此毕业生在校期间, 应当更加注重自身动手能力的培养, 寻找各种机会多看、多想、多练, 把自己打造成“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此外, 高校毕业生需要转变就业观念, 不能只是想投入到公务员、事业单位、大企业报考竞争热潮当中, 希望通过这一途径圆自己的“高薪、精英、城市”梦。因为,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 在将来一段时期内, 大量的就业机会不在大企业, 也不在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 而主要在国家政策扶持的、急需人才的广大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基层、中小企业等。高校毕业生如果能够转变陈旧的就业观念, 树立风险意识, 培养拼搏精神, 以长远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这些就业领域将是可以大展宏图、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
3.2 学校:加强教育管理, 为学生提供充分就业指导
东北石油大学的目标是建设一所以石油天然气为特色和优势, 以工为主, 理、工、管、经、文、法、教多学科协调发展, 优势学科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多科性研究教学型大学。此目标的实现一方面与学生就业情况有关, 另一方面与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有关。因此, 学校应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学科与专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一手抓人才培养质量。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和重大自然灾害的影响, 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因此, 学校应该高度重视, 准确把握就业形势;要提高就业指导质量, 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要帮助学生合理定位,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要根据自身专业特点, 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学校要注重对多学科的平衡发展, 加强学校的教育管理, 严抓学生的学习风气, 在把我校的石油工程主干专业发扬光大的同时, 将我校的其他专业也提升到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地位, 使我校真正成为多学科综合发展的全国重点高校, 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3.3 政府部门:加强政策引导, 完善就业市场
政府应完善劳动力市场, 增加就业数量, 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的有关制度, 降低供求双方的寻找成本, 提高市场效率。鼓励各类职业介绍所的发展, 最大限度发挥其功能是当前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建设服务型政府, 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促进大学生就业
4 结论
本文基于工作搜寻理论对石油院校的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 对大学生工作搜寻行为现状的描述和分析显示, 在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全的假设下, 我校石油专业和非石油专业毕业生就业存在很大差异, 大学生搜寻行为受到其自身能力因素、专业属性、学校就业指导、经济环境因素、政府宏观就业政策等多方面的影响。相信通过学校和学生以及国家、社会的共同努力, 石油类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会更加乐观, 石油专业和非石油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方面的差距也会逐渐缩小。
参考文献
[1]韩宏华, 孟益宏.工作搜寻理论视角下的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基于扬州大学2008届毕业生的调查[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5) :78-81.
[2]张雄.工作搜寻理论:大学生就业难的一种解释[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09, 22 (3) :9-11.
[3]何亦名, 张炳申.国外工作搜寻理论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6, 28 (2) :15-21.
[4]姜继红, 汪庆尧.职业搜寻理论视野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8, 12 (1) :57-61.
[5]李玉梅, 程聪.劳动力市场工作搜寻理论及其启示[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7, 9 (2) :98-102.
电子商务中的信息搜寻 篇9
“搜寻 (search) ”一词最先由乔治·斯蒂格勒 (George J.Stigler) 提出。同质商品的不同价现象, 即价格的离散性是信息搜寻的前提。在电子商务中, 充斥着大量的商品和信息, 而且信息在卖方和买方之间不作对称分布, 买方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 需要不断搜寻更多的价格, 以确定最合适的价格。但是信息搜寻是需要支付成本的, 卖方不可能进行无限次的搜寻, 提高搜寻效率是买方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信息搜寻的必要性
(一) 网络的虚拟性
传统经济环境下, 买卖双方是简单的“货物易手”交易, 即一方交钱一方交货。而网络环境的虚拟性, 买卖双方达成交易的同时是无法看到真实的产品。以B2C电子商务为例, 企业在网上发布有关商品的信息, 消费者通过信息搜寻获取有关商品的信息, 在经过比较筛选后, 确定自己所要购买的商品及卖家, 买卖双方交易的前提和基础是有关商品的信息传递, 这些信息能否真实地反映产品本身的情况, 消费者是不得而知的, 企业与消费者之家达成交易是通过信息交流达成的, 产品能否真正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企业也是无法准确预知的, 而且买卖双方互不见面, 彼此不了解对方的情况, 产品信息和需求信息更容易在买方和卖方之间作非对称性分布, 电子商务中的信息搜寻显得极为重要。
(二) 产品的不确定性
电子商务中所交易的产品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数字化产品, 另一类是实物产品, 两者
的区别在于前者的交易是直接在网上完成的, 后者借助交易平台达成交易, 还要有物流配送的支持才能完成产品的交易, 无论是哪类产品, 都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其原因在于网上所交易的产品是无形的, 在网上交易的商品是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予以表达和描述, 买方通过搜寻所获得的信息, 大多数是揭示商品外在特征的信息, 从这些信息当中难以识别商品实质性特征。对于数字化产品, 买方更多的是关注产品的内容, 他能否满足买方的需求, 也只有在买方使用后才能识别出来, 而对于非数字化产品而言, 买方同样需要经历一个等待期才能做出判断, 由于商品的质量信息和内容信息是不确定的, 所购商品是否与企业提供的信息描述相一致, , 只有在达成交易后实物产品配送到手才能做出判断。
(三) 买方获取信息的不完全性
电子商务环境下,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可分为以下信息搜集、选择备选商品、筛选备选商品、确定拟购商品等阶段。这四个阶段都离不开信息的收集、整理、理解和评价, 除消费者自身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外, 信息搜寻能力直接影响到所购商品的质量。追求物美价廉是消费者普遍存在的心理, 消费者在进行商品信息搜寻时, 除支付网络通讯费用外, 还需支付时间成本, 消费者所获的商品信息是不完全的, 消费者不可能穷尽电子商务市场中任意时间任意场合的全部信息, 消费者会以有限次数终止信息搜寻。
(四) 产品质量信息的不对称
电子商务市场中买卖双方都仅拥有不完全信息, 或者卖主具有更多的私人信息, 或者买主具有更多的私人信息时, 而产生非对称性市场, 电子商务中的信息不对称更多的表现为产品质量信息的不对称, 即企业作为卖方拥有更多的私人信息。通常情况下, 产品信息是企业发布的, 如果企业追求的是长期发展, 他会比较充分地对外传递产品的相关信息, 如果企业追求的是短期利润, 有的甚至是一次性交易, 很可能会隐藏产品质量方面的信息, 而消费者是很难获取这部分隐藏信息的。再者, 进入电子商务市场的门槛并不高, 有的企业信用缺失, 虚假宣传产品, 夸大产品的性能和销量, 我们经常看到网页上宣称的“镇店之宝或最畅销商品”, 实际上是商家的促销手段, 最终消费者购买的商品与实际宣传不一致, 这是因为商品的质量信息未能被充分地揭示出来, 而消费者通过信息搜寻是难以获得这部分私人信息的, 这对消费者是不利的。
三、信息搜寻的特性
(一) 搜寻方式
传统的信息搜寻方式包括交易区域化、专业贸易商、广告、信息资源共享、直接走访、专业化或非专业化信息结构或个体、通信搜寻等方式。电子商务中的信息搜寻可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方式, 被动信息搜寻主要指的是服务商的信息推送, 根据用户的浏览记录和购买经历, 选择用户可能感兴趣的信息发送给用户。伴随着网络技术和搜索引擎技术的发展, 主动信息搜寻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智能化, 用户既可利用平台网站、搜索引擎、WAP、APP软件、等直接获取相关信息, 也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络、网络广告等间接获取相关信息, 还可以通过手机定制终端如美团、大众点评团获取更多的定制信息。电子商务中商品海量信息的存在, 使得从样本空间中选择目标对象的搜寻行为变得越来越困难。
(二) 搜寻成本
人们对信息的搜寻是有成本的。信息搜寻成本是指为找到某物品市场最低价而支付的各种费用、时间、精力及各种风险的总和。电子商务中信息搜寻的成本主要是时间成本, 即上网了解商品的价格、质量、性能等所需的时间成本。随着搜寻次数的增加, 信息搜寻的成本是边际递增的, 信息搜寻所获得的边际收益在开始一段时间内递增, 然后开始收益递减。当搜寻活动使搜寻的预期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 搜寻活动才会停止。成功的信息搜寻必须成功找到目标信息并且排除信息噪音。如果信息是完全对称的, 买者从一开始就知晓商品的价格分布和地理分布, 那么买者不需花费任何成本就可以买到使他效用最大化的商品, 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 买方不可能掌握价格的全部信息, 而搜寻又须支付成本, 对搜寻者而言, 他所面临的选择就是:“搜寻”或“停止搜寻”。如果搜寻者决定“停止搜寻”, 就意味着他在已有的机会集合中选择一项行动, 搜寻过程结束;如果搜寻者决定“搜寻”, 就意味着他继续搜寻新的选择对象, 直到寻找到价格低、质量高的商品。
(三) 搜寻收益
电子商务中信息搜寻带来的收益是以较低的价格购买某种商品, 获取的信息越多, 买方可能发现的最低价格就越低, 消费者剩余就越大。而另一方面, 随着信息搜寻次数的增加, 搜寻所带来的边际收益总体上是下降的, 消费者一般会选择在有限的范围内以有限的次数终止搜寻。经过有限次的搜寻, 消费者最后的购买决策不一定是最优的, 但综合成本、收益等因素, 仍不失为上策。当商品的差价越大, 商品的价格与信息搜寻成本之比越大, 信息搜寻所得的收益也就越大。这样, 消费者在购买前对电子商务市场信息进行搜寻的积极性就越高。
四、提高搜寻效率的对策
(一) 提高卖方的信号传递能力
信号传递就是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提供信号传递, 及拥有私人信息的卖方想办法将其私人信息传递给具有信息劣势的一方即买方。在电子商务中, 商家的信誉、有影响力的广告、不满意退货制度等式很好的信号传递方式。企业可通过多种营销手段, 树立品牌形象, 建立良好的信誉, 企业的信誉越好, 买卖双方更容易达成交易, 对获取产品信息不完全的消费者来说, 能产生信息传递的正效应, 提高交易的效率。而发布有影响力的广告, 在一定程度上能消除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顾虑, 在他们看来, 只有商品质量好的企业才会通过关高进行质量宣传, 成本昂贵的广告可作为传递质量信息的信号。企业建立完善的不满意退货制度, 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消费者的网购风险, 增强消费者网购的信心。
(二) 提高买方的信息甄别能力
信息甄别是委托人利用已知信息主动地对代理人的类型作出判断, 为降低由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交易风险, 提高信息搜寻的效率, 买方需提高信息甄别能力。信息甄别与信号传递的差别在于行动顺序的不同, 买方通过信息甄别让卖方显示出私人信息, 排除信息传递噪音的干扰, 以便对买方及其产品做出正确的判断。提高信息甄别能力, 一方面需要拓展获取信息的渠道, 另一方面需要提高信息搜寻的效率, 可通过智能代理、搜索引擎等搜寻商家的信誉、产品的质量及销量信息, 也可以主动与卖方联系, 用办法诱使卖方显示其私人信息, 甚至买方之间相互分享购物经验, 改变自己的信息劣势地位, 增强自己的辨识能力。
(三) 加强对电子商务市场的监管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灵魂, 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首先要强化买卖双方的信用意识, 逐步建立交易双方的信用交易关系和信用交易行为, 这需要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配套的制度和法规。首先, 要对交易双方的身份进行认证, 一旦发生不良行为, 能找到行为人并追究其相应的责任;其次, 要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罚, 增加交易双方的失信成本, 这需要借鉴电子商务有关方面的立法来完善;再者, 逐步完善信用等级制度, 在交易完成后双方进行互评, 未达到一定信用等级的买方或卖方, 对其交易行为进行一定的限制;最后, 大力发展第三方交易平台, 借助第三方的力量, 对交易双方的行为进行一定地约束, 对于卖家而言是要提高产品质量服务保障, 对于买家是要避免道德风险的产生, 增强买卖双方的交易信心。
五、结束语
电子商务中, 价格离散的客观存在, 使得信息搜寻成为有价值的经济活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人们获取信息途径的多样化, 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信息搜寻成本, 极大提高了信息搜寻效率。我们需要营造良好的电子商务环境, 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强化信用意识, 来促进电子商务市场持续、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禹, 王明明.信息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70-80, 102-111
[2]陈芳.C2C电子商务市场中的逆向选择问题分析[J].中小企业科技与管理, 2012, (11) , 297-298
科学家搜寻旋转黑洞神秘引力波 篇10
倘若应用最先进最敏感的引力波搜寻仪器, 这一现状或将改变。“在这个领域此刻有如此多的研究正在进行, 真是让人激动不已。”美国加州帕萨迪纳市卡耐基科学学院天文台的天文学家曼斯·M·卡斯里渥 (Mansi M.Kasliwal) 这样说道。卡斯里渥的这篇描述迅速增长的引力波场的研究被发表在5月2日的期刊《科学》上。
根据广义相对论, 巨大的天体会扭曲环绕它们的时空, 就像一个保龄球落入一片橡胶薄皮上, 导致路经的天体, 即使是光线, 也得沿着曲线路径前行。当两个极度密集的天体, 例如中子星 (这种恒星如此密集以至于原子里的质子和电子坍塌形成中子) 或者黑洞, 它们成对出现彼此环绕, 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在时空织布上产生波纹, 也就是所谓的引力波。当两颗中子星或者黑洞合并在一起时会产生最强大的引力波。
艺术家印象图:两个环绕黑洞形成的引力波
这些引力波将由名为先进的引力波天文台 (LIGO) 和Virgo探测到的, 这两个实验天文台将于2017年发射。它们将会使用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华盛顿和意大利的巨大L形探测器搜寻探测器双臂因为引力波穿透时造成长度的变化。在“L”形的拐角处, 激光分成两束, 在两个臂膀处 (一个相距2千米, 一个相距4千米) 来回穿越并在臂端末尾的镜子处反射。如果引力波穿过, 它将拉伸和压缩双臂长度, 具体长度因前进方向而异, 从而产生一个非常小但能够探测到的双臂长度差异。
LIGO和Virgo的最初版本已经在运行, 但因敏感度还不够高无法探测到引力波。然而, 当它们升级到更高的敏感度, 它们将首次揭示隐匿的引力波。这些观测将不仅仅证明引力波的存在, 还将提供有关产生引力波的罕见极端的宇宙现象的空前信息。
高级实验将观测到引力波, “我认为这种可信度非常高, ”卡斯里渥这样说道。“目前探测器的敏感度已经达到一定的程度, 也即如果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是正确的, 我们应该能够观测到引力波的存在。”卡斯里渥估计这些实验每年能够探测到4到400个引力波。“如果我们一无所获, 那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对引力的理解。”
搜寻诱人冰品店 篇11
健康路线
鲜芋仙
健康的台湾甜品,一开进京城就火了。同样的东西,可以做冷的也可以做热的,冬天夏天都能吃。为数不多的健康甜品店,以芋圆、仙草、红薯、红豆等原材料为主,糖分很少。除了鲜芋仙招牌、芋圆、烧仙草等甜品外,还有冬瓜茶等健康饮品。
特色推荐:鲜芋仙招牌,烧仙草,冬瓜茶。
人均消费:30元
满记甜品
港式甜品店,招牌是各种榴莲冰品,现磨的芝麻糊、杏仁茶等等也很香。但是人会很多,经常需要拿号等位。可以办会员卡,没有折扣,但是充值越多赠的甜品越多,充值500块可以送大概100块的甜品,而且会员卡各家满记甜品店都可以通用。
特色推荐:榴莲忘返,现磨芝麻糊,双皮奶,杨枝甘露。
人均消费:35元
水果先生
鲜榨果汁店,可以看到店员现场削水果榨汁,很健康的感觉。这个牌子也有不少分店了,比较可信。价格不便宜,但是很好喝,夏天最好,很多水果都是新鲜的,冬天基本上都用冷冻的水果块加水榨汁,味道相对淡一些。所以推荐夏天尝试。
特色推荐:石榴汁,草莓汁,西柚汁。
人均消费:20元
找茶
绝对是让人看到就走不动路的地方,价格不贵。奶茶味道浓重爽口,一大杯足够喝了。还有各种冰、各种果的甜品,芒果类的居多,也是他家的主打,用料豪爽,只当是吃了水果了,健康又解暑。
特色推荐:芒果爽,原味奶茶,芒果冰沙。
人均消费:16元
工作搜寻 篇12
1 北斗系统硬件电路总体结构
北斗导航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1) 定位功能:采用的定位终端能接收到BD2/GPS定位信息。 (2) GPRS/GSM通信功能:首先, 持有北斗终端的目标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将自己的位置定位信息传送给监控中心, 其次, 目标也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接收到监控中心对其下达的指令。
按照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需求, 文章将系统分为三大模块, 即北斗定位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
2 系统硬件设计
2.1 北斗定位模块设计
本系统采用和芯星通的UM220模块, UM220是双系统高性能的GNSS模块, 是一款双模定位的模块, 它可以支持GPS和北斗二号单独定位, 也可以支持GPS和北斗二号同时的双模定位。UM220具有尺寸小、重量轻、功耗低、低噪放等特性, 适用于低成本、低功耗领域。UM220模块采用+2.85V电源的有源天线时可以直接连接到模块GNSS_ANT引脚, 用户若采用非+2.85v的有源天线, 则需要为天线供电, 我们采用非+2.85v的有源天线。
2.2 单片机模块设计
单片机是整个硬件系统中的核心, 它可以用于控制BD2/GPS模块, 接收模块的定位导航信息;也可以用于控制无线通信模块, 实现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远程控制间的通信。在文章的设计中要求核心的单片机应具有双串口功能、内部存储器、丰富的外围设备、较高的信息存储、低功耗等特点。综合以上特点, 文章选用STC12C5A60S2作为控制系统的单片机。
STC12C5A60S2系列单片机是由宏晶科技生产的单时钟/机器周期 (1T) 的单片机, 是具有高速、低功耗、超强抗干扰的新一代8051单片机, 其指令代码完全兼容传统的8051单片机, 但是它的速度比传统的8051快8-12倍。该单片机内部集成了MAX810专用复位电路, 8路高速10位A/D转换 (250K/S, 即25万次/秒) , 2路PWM。STC12C5A60S2单片机工作电压为3.3V-5.5V, 拥有2个UARTS, 可分别与北斗定位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连接;并支持在线调试功能, 使编写程序更加方便简单, 将开发周期大幅度缩减;其内部有较大容量存储器, 能够保证系统的数据保存。
2.3 无线通信模块设计
定位终端上的无线通信模块是实现定位终端与监控中心之间的信息传递功能, 其工作的性能在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线通信模块基本分为两类:不具有TCP/IP协议的模块和具有TCP/IP协议的模块和。不具有TCP/IP协议的模块是要求用户自己去编写协议, 这样会导致开发的周期变长, 难度也加大了, 因此文章选用具有TCP/IP协议的模块。
文章选择性价比较高的SIM900作为定位系统的通信模块, 将SIM900的TXD、RXD分别与单片机相连, 进行数据的传输。
2.4 各模块电路图设计
根据各个模块的功能需求, 对北斗定位模块UM220、单片机控制模块STC12C5A60S2和无线通信模块SIM900进行电路设计, 电路图如图1所示, (a) 为UM220的接口电路, (b) 为STC12C5A60S2的接口电路, (c) 为SIM900的接口电路。
3 实验结果
利用以上的设计电路, 将电路连通, 并做测试。
读取短信测试如图2 (a) , 收到的消息指收到的中文或者英文消息, 信息记录是存储在SIM卡中的所有信息, 选中信息记录中的单个信息后鼠标右键可以对信息进行解码或者显示。发送测试如图2 (b) , 输入短信后点击短信编辑后进行短信发送。图中收到的信息区显示说明发送短信成功。
4 结束语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北斗搜寻救助定位系统的定位终端设计, 在不减少功能的情况下选用尺寸较小的模块, 时的定位中端体积减小, 更易于携带, 并通过实验证明, 系统是可行的, 并且能准确的接收到定位信息, 并且能够接收和发送短信, 这为以后的软件操作提供了保障。
摘要:北斗搜寻救助定位终端是整个系统的核心, 该文设计了一套适用于弱势群体定位终端, 重点讲述了该终端的定位模块、单片机模块以及无线通信模块的电路设计, 并通过硬件电路调试, 将终端成功运行起来, 北斗接收终端通过串口调试助手进行测试, 结果表明北斗接收机能够正常接收来自北斗卫星和GPS卫星的导航信息, 并且能接收和发送短信。
关键词:北斗卫星,定位终端,无线通信
参考文献
[1]李妍.青岛市弱势群体社会救助问题研究[D].山东:山东财经大学, 2012.
[2]张伟.基于GPRS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河北:河北工大学, 2011.
[3]黄旭.基于BD2_GPS双模应用的危化品物流车辆远程监控系统[D].重庆:重庆大学, 2014.
【工作搜寻】推荐阅读:
搜寻理论08-16
创新搜寻09-07
搜寻行为10-05
信息搜寻成本08-11
搜寻文明的视角09-16
电子商务中的信息搜寻07-26
工作工作工作阅读答案07-08
提高工作标准工作09-26
工作作风工作态度07-28
创建工作工作机制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