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难在何处

2024-09-14

大学生创业难在何处(通用7篇)

大学生创业难在何处 篇1

中国大学生创业周活动和大学生创业网3月29日在上海举行和开通, 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教育部、科技部、上海市领导出席。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 在社会方方面面支持下, 大学生创业工作确实有了长足的进步, 这是可喜的;但是, 另一方面, 我们还要看见, 大学生创业实际上还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面临更严苛的考验, 面临更严肃的思考。

做出这个判断的依据是:大学生创业很难!那么, 大学生创业难在何处呢?

首先就要和我们的国情和我们的经济基础相结合, 大学生创业难也一样。我们的国情是什么、也就是说在我们的国情和经济基础中有哪些是不利于大学生创业的呢?我以为, 最大一个不适应就是理念, 就是观念。现在, 你要大多数大学生放弃家庭优越的条件和人脉资源, 和发达国家一样, 不靠家庭靠自己, 从头开始创业, 这个问题是很值得深思的。

其次就要和我们的教育现状相结合, 大学生创业也一样。我们的教育现状当然和过去比是有进步的, 但是和人民群众的要求比、和发达国家比、特别是和大学生创业这样严峻的课题比, 我们的教育现状差距很大。课程设置、实践管理、学位授予、思想教育等很多方面, 在创业上都是缺失或不甚作为的。也就是说, 大学生在校院内学习和生活了四年乃至七年、八年, 走出校园会觉得迷茫、觉得恐慌、觉得无所适从, 这个感觉不是一两个人有, 而是一种较普遍的现象。

最后就要和我们的各项工作有所作为联系。这里, 大学教育是第一位的, 学校一切都要围绕学生成才服务, 这个成才不仅是专业和思想进步, 而且还是社会活动经验和社会实践能力的进步;还有包括工商局在内的政府有关部门也要主动走出机关, 走近大学生, 为他们创业服务。

实际上, 任何事物难和不难的关系都是辩证的。在我们改革的路途上, 当时有多少难事被我们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攻克了?所以, 问题的关键不在有没有难处, 而是我们有没有对策和高招应对难点?我们希望, 在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努力下, 大学生创业工作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进展。我们拭目以待!

大学生创业难在何处 篇2

1510504 周兆筱化学学院化学生物学专业

摘要:垃圾,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它的产生量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增大,成分也日渐复杂,从而造成的是愈来愈严重的污染。但同时,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觉醒与提升,垃圾治理问题逐渐被人们重新认识和重视。当垃圾综合治理的口号被一次次喊响,但是实效并不明显时,我们应该从垃圾处理的源头——垃圾分类开始反思。本文从垃圾分类的现状入手,对比国内外垃圾分类的管理手段,以期提出一个比较好的适合当下国情的垃圾分类落实方案。

关键词:垃圾处理 垃圾分类 管理手段 落实方案

1.垃圾分类面面观

1.1什么是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1.2垃圾分类的必要性

垃圾在分类储存阶段属于公众的私有品,垃圾经公众分类投放后成为公众所在小区或社区的区域性准公共资源,垃圾分类驳运到垃圾集中点或转运站后成为没有排他性的公共资源。可见,垃圾实际上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作为一类公共资源,涉及到公共利益,需要系统性的管理。因此,垃圾分类是公共利益的合理诉求。

垃圾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同时,不同的垃圾经过分类后被区别对待可有效减少垃圾本身带来的危害。例如,医疗垃圾的专门无害化处理减少了其上所携带的致病微生物对土壤等周围环境的污染,间接保护了公众健康;电池的专门回收,不仅使一些不可再生的金属资源被回收利用,也使得土壤与水源免受重金属的毒害。

1.3垃圾分类的标准

从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现将获得大家认可较多的一个分类标准列举如下:

可回收垃圾就是可以再生循环的垃圾,它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另外包装上有绿色标章(GrünenPunkt)是属于要付费的DualeSystem,亦属于可回收垃圾。

不可回收垃圾分为厨房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厨房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6-0.7吨有机肥料。

有毒有害垃圾: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包括电池、荧光灯管、灯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家电类、过期药品、过期化妆品等。如果电池被焚烧处理,爆炸后会伤及无辜;荧光灯管和灯泡和上述的电池一样,辐射也较大;水银更为危险,是有毒物质„„所以,这些垃圾一般使用单独回收或特殊填埋处理。

其他垃圾:主要分为医疗垃圾和干垃圾

干垃圾:盛放厨余果皮的垃圾袋、废弃餐巾纸、尿不湿、清洁灰土、污染较严重的纸、塑料袋等。医疗垃圾:带血的棉签、手术刀等含病毒垃圾。这种垃圾需要特殊处理,消毒后才可以进行填埋处理。

2.垃圾分类的现在时

2.1垃圾分类在国内

在环保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甚至成为某些商家的噱头时,想必大多数生活在城市的人们或多或少听说过垃圾分类这一名词。然而,具体的实施情况又是如何呢

条件所限,本文引用之前的调查研究数据进行分析。

(数据来源:北京市垃圾分类现状调查报告 2008-2-22 环卫科技网)

该调查小组深入社区之前,通过市政管委和商务局的访谈,已经了解到北京市的垃圾投放分类的实际效果不如宣传,所以为了能得到更为保守的数据,我们的选取了各单位推荐或者是媒体宣传较多的先进社区做为调查对象:海淀物资回收公司推荐了恩济里小区,地球村推了建功南里,从宣传中找到了昌平区的诸单位„„我们调查组最终选取了人大校园、阳春光华、小南庄、荷清苑小区、双榆树、知春里、恩济里、建功南里、东关南里、十三陵管理局家属区和沙河镇南一村等十个小区(单位)和一个村庄做了详细的实地调查。

大家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虽是在各示范小区进行调研,情况仍不容乐观。在恩济里小区,他们亲自带上手套、口罩翻查了其中28组垃圾桶,发现每组的3个桶中都至少有1个桶是空的,各组垃圾桶中有半数以上仅使用了其中1个桶,而且有5组的垃圾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人为损坏,4组桶外有随意丢弃的生活垃圾。他们还发现许多地方原本为防止垃圾腐烂恶臭扰民而特别设计的桶盖被故意打开(由于桶身高大,桶盖打开后很难关上),询问住户才了解这是热心的居民为了鼓励垃圾入桶而特意准备的;在昌平区我们看到了,昌平区政府已经要求所有小区的统一刮去垃圾桶上的分类标志,取而代之以“请将垃圾入桶„„”;在作为农村实行垃圾分类典型的沙河镇南一村,他们一连问过数位居民,居民们竟然全都不知道垃圾分类的事情„„

2.2垃圾分类在国外

而国外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在一些特别注重环保的国家,处理垃圾最有技术含量的环节是垃圾分类,能否自觉垃圾分类甚至被看作是一个外国人是否融入该国的标志。

以英国和美国为例:英国:每个英国家庭都有3个垃圾箱:一个黑色,装普通生活垃圾;一个绿色,装花园及厨房的垃圾;一个黑色小箱子,装玻璃瓶、易拉罐等可回收物。社区会安排三辆不同的垃圾车每周一次将其运走。普通生活垃圾主要是填埋,花园及厨房的垃圾用作堆肥;垃圾回收中心则回收42种垃圾,如眼镜、家具等。

美国:美国纽约的垃圾分类制度开始于1986年。为便于民众分类,市政府规定,在学校、机关等地,垃圾桶分蓝色和绿色。凡纸类垃圾都应放在蓝色桶中;而瓶子罐头等则放在绿桶里。秋季的落叶和冬季的圣诞树则会在特定季节由专人回收——当落叶满地时,市政府就会明确要求居民把落叶装入纸垃圾袋中,按指定时间放在房屋前,由垃圾车收走。

可见,他们已经形成了一种自觉与责任意识,将垃圾分类精细化,真正融入自己的生活中。

3.垃圾分类展望未来

3.1垃圾分类创新区

3.1.1垃圾分类的观念普及:

这分为两方面。首先是教育的普及,从小抓起垃圾分类的思想教育,使得人人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其次是垃圾分类行动的普及,各个学校机关等等机构可以开展鼓励性的评比活动,以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3.1.2垃圾分类模式创新:

我国目前的垃圾分类模式主要还停留在按类别进行分类,今后的垃圾分类模式应该多样化。比如,按回收时间进行分类,按处理工艺分类,甚至在垃圾产生的源头进行分类,比如,对商品而言,可以进行按包装材料进行分类,按商品本身的材质进行分类等等。

同时,目前我国的垃圾分类仅仅是第一次垃圾回收的分类,在工艺上,我国应该加强分类力度,进行回收垃圾的二次,三次精细分类。在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家中就做到垃圾分类,让民众自己来进行垃圾的第一次粗略分类,这样,不仅提高了垃圾分类回收的效率,还为政府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3.3垃圾分类的经济产业化:

可以看出,随着我国对垃圾管理的力度加强,城市垃圾管理开始实现统一化,规模化。就目前来讲,增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为社会的稳定发展做出了贡献。在经济方面,我国已经开始对垃圾分类后的可利用垃圾进行经济处理,创造出了大量的效益,比如垃圾焚烧发电等。产业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在垃圾分类处理实现系统的产业化,要有一个完整的制度并且需要工艺技术的支持,除了对可回收垃圾的再利用,还可以学习先进国家的“谁产生,谁负责“,不但能够创造大量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减少垃圾的产生,甚至还可以细分,比如,同样产生的垃圾,已经进行了垃圾分类和未进行垃圾分类的费用不一样等等,这方面有着巨大的前景。

3.2设备的创新发展

推广如食物垃圾处理器、智能垃圾桶等先进快捷的垃圾处理装置。3.2.1设备简介:

食物垃圾处理器(Food Waste Disposers)是安装于家庭厨房洗菜盆的排水口处的一种小型电器,它提供一种全新的方法处理现代家庭中的食品废物,食物垃圾处理器安装于厨房水盆下,并与排水管相连,通过改变食物垃圾处的形态来进行及时的食物垃圾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够将食物垃圾粉碎成浆状液体直接从下水管道排出,可轻松实现即时,方便,快捷的厨房清洁,避免食物垃圾因储存而滋生病菌,蚊虫和异味,从而有效优化家居环境,并彻底解决下水道容易堵塞的问题.智能垃圾桶采用先进的微电脑控制芯片、红外传感探测装置、机械传动部分组成,是集机光电于一体的高科技新产品,当人的手或物体接近投料口(应感窗)约25cm-35cm时,垃圾桶盖会自动开启,待垃圾投入3-4秒后桶盖又会自动关闭,人、物不需接触垃圾桶,彻底的解决了传统垃圾桶对使用者存在的卫生感染的隐患,能有效杜绝各种传染性疾病通过垃圾进行传播和防止桶内垃圾气味溢出。这些装置的推广,会让垃圾分类成为更为简单而便捷的过程。

4.结语

对接之难,难在何处? 篇3

从宏观角度来看,对区域而言,专业对接产业有3个方面,分别是专业对职业岗位的覆盖度,专业对产业发展的敏感度,专业对企业用人的贡献度;从微观角度来看,对学校而言,专业对接产业也有3个方面,分别是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对接,学习情境与工作情境的对接,落脚点在专业建设上。从目前江苏职业教育的实践来看,中心城市的职业学校专业分工较细,与产业发展的对接程度较高,而县级职教中心一般都设有8~10个专业,发展程度与中心城市有5年左右的时间差。职业学校的对接工作主要表现在与某些具体企业对接的层面上,事实也证明,与企业对接得较好的职业学校,生机勃勃,发展的前景光明——搞好对接,已成为职业学校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学校仅凭自身努力来进行对接,同样也是无奈的选择,因为没有人没有机构在做这件事,职业学校孤军奋战,本身了解产业、接纳产业的能力有限,常感到力所不能及。综观江苏各地级市的专业对接产业情况调研报告,我们发现主要存在如下难题:

1最共性的一个问题是,对于地方已经或即将大力发展的高新产业,职业教育普遍缺乏为之进行人才培养的意识和能力。不论是苏南的生物医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新能源与新材料、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还是苏中、苏北的盐化工千亿元产业、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等三新产业,都存在这个问题。

2职校培养的技能人才“麻雀成群、凤凰罕见”。以苏北某市为例,17所职校中有14所开设了“计算机应用”,13所学校开设了“机电技术应用”和“电子技术应用”,12所学校开设了“数控技术应用”,导致各校都存在“规模不大、资源分散、投入不多、学生偏少、质量难高”现象。反过来,高技能人才却非常稀缺。如苏中某市技能人才中初级工所占比例达到60%,高级工以上的比例仅为11%,技能结构呈现明显的“金字塔形”,而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较为合理的技能结构为“橄榄形”,两头小,中间大。

3职教资源未能得到有效管理、整合。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隶属于不同行政部门,专业布局没有统筹规划和资源整合,相互沟通不够、行业保护明显,造成了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经费投入分散和办学效益不高等现象,两类教育在招生和就业都出现了低水平同质竞争。中职学校办高职,有的是自办高职,有的是挂靠办高职:中职学校联合办学,有的是联合别人,有的是被人联合;部分中职学校是合并而来,有的和技工学校合并,有的和教师进修学校合并:大部分中职学校由市、县教育系统分级管理,有的中职学校由别的系统管理,还有的省、市共管。多类型、多模式、多头领导、多级管理的管理状况,导致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失控状态,规模小、效益低,对市场需求、产业调整的反应灵敏程度不高。

4职校人才培养定位失准,与产业发展现状较为隔膜。部分学校还是墨守成规、“以不变应万变”,没有根据产业发展的新要求和劳动组织方式带来的新变化对专业建设的内涵和内容及时作出调整和融合,导致毕业生的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不强,就业率不高。部分学校对产业的发展不够敏感、专业建设定位还不准确、行业专家介入不深,甚至专业建设的口径不宽等,导致毕业生就业面过窄和转岗能力不强等问题。

5企业要求员工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并重,尤其对后者提出了较高期待。比如某市就在调查中发现,很多企业对于学生的专业限制并不严格,技能要求并不很高,只要学生有基本的知识与能力储备,在接受过企业的岗前培训后一般都能胜任工作。与此同时,企业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职业道德、就业观念、行为习惯等“软实力”提出一定要求。

招工难,难在何处? 篇4

久违的订单回来了,闲置的机器转起来了,劳动力市场又开始红火了。与我国逐渐回暖的经济形势几乎同步,沿海地区的“民工荒”正在加剧。报告显示,广东、浙江、福建、江苏、山东、天津等地企业的用工缺口在不断扩大,局部地区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浙江企业总需求与求职总人数相比缺口25万,天津滨海新区跑到四川省去招工一星期才招到1/4。仅仅半年多时间,从沿海地区回流的近千万农民工都到哪里去了?他们都已就业了吗?究竟是什么分流了大批农民工?企业招工难向我们传递了什么信号?

沿海地区“民工荒”愈演愈烈

金融危机爆发后,外贸企业成为重灾区,大批农民工又成为重灾区的受害者,他们或被辞退,或待岗。金融危机卷起了我国前所未有的民工“回流潮”,数百万计的农民工辞别多年打工的城市,被迫回到家乡。然而,时隔半年后,当沿海地区企业渡过困境重现生机,再想招回那些农民工时,却很少有人再回原企业工作。调查显示,浙江企业总需求人数60.3万人,求职总人数仅35.4万人,全部招用后用工缺口还有25万人;广东上半年仅技术工人缺口就达75.4万人;南京安德【前沿观察】门民工市场从2009年4月份开始,每天招工岗位稳定在10500个左右,但每天成功介绍出去的岗位只有120个左右,而从8月份开始,企业招工需要提前三四周排队,以前只需提前一周预订。苏州仅工业园区用工缺口就超过5000人,就连经济欠发达的苏北盐城市当地企业8月份空岗数也有21000多个。天津滨海新区负责招工的人员满怀希望踏上民工大省———四川招工,一星期过后,300个名额才招到80人。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09年3月份开始,该省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持续回升,到7月底达到66.5万人,月均增长9.5万人,其中7月份猛增至13.3万人,已基本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的用工水平。到9月底,广东、浙江用工也基本恢复到一年前的水平,而天津、山东、辽宁、广西等地的用工量却比一年前增加一到二成,由于四川、重庆、陕西等地受灾后重建工程的带动,用工量增速达50%左右。专家分析,新一轮“民工荒”在短期内很难缓解,随着春节临近,又有一批民工回家过年,明年节后可能会加剧“民工荒”,相关企业应从长计议,早做留人准备。

谁分流了上千万农民工?

农民工一直就是干粗、重、脏、险、累工作的代名词,说到底就是干那些城里人不愿干的活儿。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民工身上也发生了许多新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他们的劳动技能和观念上,而且体现在精神和知识层面上。这些变化难道能分流上千万农民工吗?虽不全是,但至少是重要因素。

一是部分农民工实现了打工到创业的转变。打工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潮起潮落20多年,一些有知识、有头脑的农民工,从多年的打工中学会了一技之长或熟知专业技术及市场门路,这次金融危机正好给这部分农民工提供了回乡创业的契机。四川省永达鞋厂,就是一位叫张永贞的女工在广东东莞某鞋企打工18年后回乡创办的,员工福利跟东莞一样,每月工资1500元,高的2000元,招收回乡农民工180人。四川的爻民儿鞋业公司也是农民工回乡自主创办起来的。全国像这样先打工后创业的农民工大约占其总数的25%左右。在家乡办企业占有地利人和的优势,对本乡本土农民工很有吸引力,更容易招收到有熟练技术的回乡农民工。

二是惠农政策使农民工回家有奔头。据调查,近年来党和政府的各项惠农政策对人均占有耕地两亩以上的农村、对35岁以上的农民工有一定的吸引力,他们尝尽了打工的酸甜苦辣,只要经济好转,就不愿再外出漂泊。80%的农民工认为在外是暂时的,家乡才是自己的归宿。苏北兴圩村平时有260多人打工,2009年初只有不到100人外出;在没外出的农民工中有1/3承包了别人丢下的土地,一般都有二三十亩,不仅可形成小规模效益,而且国家给的各项补贴就有5000~8000元;农民有1/4从事二、三产业,还有的在当地企业就业或自己单干,年纯收入都在两万元左右。

三是城市壁垒难留民工心。我国城乡二元结构虽有松动,但远未破除,一些大中城市已有什么“准市民”、“新市民”等新政,但都不是城乡一体、市农一性的无壁垒政策。上海、江苏等地推出农民转市民户口的政策,不仅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少之又少,而且符合条件的农民工也不肯进城,更何况今年这个厂明年那个公司的流动性大的农民工呢?转户口不如给待遇,其中最重要的市民待遇,包括社保金、医保金、失业金、住房公积金等。应同城同待遇,为愿意留在城市就业或创业的农民工解除后顾之忧,否则一潮过去一潮过来的农民工只能像“候鸟”一样把城里当做赚钱养家糊口的地方,不会把它当成自己的家,更不会有归宿感。“负福利”不解决,难留农民工的心。

四是打工只是权宜之计,不是就业之道。这一点过去许多人未认识到,总以“有退路”为由而歧视农民工,迫使许多农民工既不敢丢下土地,又不敢轻易进城,外出打工成了富余农民的权宜之计和无奈的选择,只要家乡稍有相对稳定的就业机会,多数农民就不再外出打工。四川省返乡农民工有400万,而灾后重建就地“消化”了140万。金堂县竹塘镇返乡6万人,只有1万人外出,天津开出月工资2000元,基本没人报名。他们算了一笔账,在当地建筑工地拖砖头60元一天,砌墙技工每月5000元,灾后重建项目为了赶工期,招用零工每天100元,收入不比在外地少,还可看家守户,照顾妻儿老小,于是一些人不愿舍近求远。

五是区域发展战略留住农民工。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及广西沿海、天津滨海新区等重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再加上国家四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推出和全国铺开的基础设施投入项目、沿海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等,都需要大量的农民工。就地分流和分散性消化农民工成为就业的新趋势,四川、安徽、河南、江西、云南、湖南、湖北等农民工大省,输出劳动力正呈逐年下降态势。打工不去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也不错,收入不比沿海地区差,有的还高于沿海地区。农民工的就业渠道多了,就业形式也灵活了。

招工难背后的“两缺”之痛

从各地提供的紧缺工种来看,既有服务员、操作工、销售人员等普通工种,也有车钳刨铣、软件开发、现代物流、机电维修等技术工种,用工缺口呈现绝对性缺乏和结构性缺乏并存现象。珠三角地区目前求人倍率为1:1.1~1:1.5,也就是说一个求职者可拥有一个多的岗位。理论上讲求职者应该人人都有工作,但实际上,适合岗位要求的求职者只有30%左右,有技能证书的农民工只有25%,可见市场急需的技能型人才、专业型人才十分短缺。目前招工难表现在,有劳动密集型企业需求普工的“民工荒”,也有产业升级转型需求技能人才的“技工荒”。劳动力素质与地区经济转型升级需求不完全适应,预示着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一些人力资源专家不同意用“用工荒”来概括沿海地区的就业市场行情,有些工种找不到人也有自身原因,如缝纫工、服务员等待遇不高、工作时间长,很难吸引年轻的农民工。用工市场存在一定的供需缺口是正常现象,供需缺口的存在能促进企业主动提高劳动者的薪酬待遇、改善用工环境。有专家指出,经济刚刚回暖就频现招工难,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快、劳动力富余程度在减弱,这或许是廉价劳动力时代结束的一个信号。

我国劳动力的高流动性,与当前的用工制度有关。有文化、有见识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生活保障、话语权缺失,企业困难时“挥之即去”,需要时就很难“招之即来”。要尽快建立新的用工制度,建立新型的企业与劳工之间的关系。2008年12月,江苏无锡市百家企业发出“不裁员,与员工共渡难关”的倡议,一些企业通过延长休假、发放基本生活费、组织员工培训、轮休等方式留住大量的熟练工人,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全国各地还通过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方式对不裁员的困难企业进行补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执行难究竟难在何处 篇5

执行工作是法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执行工作又是法院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多年来困扰着法院工作的就是“执行难”问题。如何解决“执行难”已成为各级法院的大问题。党中央对此也十分关注,曾以文件转发地方各级党委,并引起地方各级党委的重视。但是,“执行难”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彻底解决。顽症在哪里,笔者以办案的亲身体会

谈谈自己的看法。

“执行难”难就难在因素多,使人民法院已生效的法律文书所确定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难以实现。这些因素主要有:一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当事人经营风险意识不强,从而导致许多资金有投入而无产出;二是政府部门的行政干预,盲目发展企业开发项目,举债建企业办厂子,经营自主权不到位,在经济活动中超过其责任能力时不愿承担责任;三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当事人的诚实信用理念不强,法律意识谈漠,欠债不还,能逃则逃;四是一些地区的政府和部门大局意识差,地方保护主义思想严重,从局部利益出发,干扰法院的执行工作;五是有些执行人员的执法水平不高,执行方法和作风简单粗暴,使社会各界对法院的执行工作不理解或不支持。

究其造成“执行难”的具体原因,还要从具体现象谈起。现象之一:以前在计划经济时代,一些政府部门以提高干部职工生活福利为名,盲目发展企业开发新项目,在没有资金、没有经营管理人才的情况下,大肆办公司和经济实体,结果有的企业建成就停产;有的企业有产品无市场;有的企业产品质量低劣;有的企业产品缺乏竞争力。这些企业盈利少,亏损大,遗留一大批债务。这些企业大部分歇业,或已破产,或无资金周转,根本无力再恢复生产。现象之二:政府行政手段干预决定企业的生存,以“脱钩”或以改制为名逃避债务,或将几个企业的有效资产统一重组为新的企业,留下“空壳企业”应付债务。就是人们常讲的“空房子、空桌子、空戳子(公章)、空帐户、空架子”的“五空企业”。这些企业的主管部门多半是政府。这些政府部门还债意识差,拒不履行义务,学法、守法意识淡薄,对法院的执行采取拖、躲、顶、缠的方法,有的还以政府是行政机关无钱还债为由,拖延执行;有的政府机关领导人长期不与执行人员见面,只派无职无权的人与执行人员周旋;有的直接抗拒法院的执行,传票拒绝收、谈话拒签字。有的被执行单位借助一些不明真相的上级领导向法院施加压力;有的利用上级领导机关或领导人向法院说情,一味强调协调;有的政府机关领导自以为是人大代表就为所欲为,量法院对他难以采取强制措施;有的政府机关自以为级别比执行法院级别高,通过上级领导、机关和领导人向上级法院打招呼。这就使法院在执行中左右为难,从而使大量的“涉府”案件难以执行。现象之三:有些债权人自己风险意识淡薄,出现风险后,在某种程度上,它把人民法院从审判机关的位置演变成了他的“债务人”,把市场经济所产生的一些经营风险转嫁成为法院执行工作的压力,以交诉讼费为由,要法院为债权人背负和承担经营风险的包袱,使人民法院执行工作不堪重负。现象之四:被执行人难找,为一件案子往往找被执行人要跑上几十趟,有的即是找到了人也没有财产可供执行。说找人难,那么找被执行人的财产就更难。在执行过程中,有些被执行人采取赖帐、拖帐、躲债、逃债的方式,使申请人的权利不能及时兑现。久而久之,债务人比债权人狠,抗法事件频频发生,法院的权威不屑一顾,判决书如废纸一张。导致有些债权人认为到法院打官司不如“黑道”来得快,从而使法律削弱了保障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功能。

综上所述,引发“执行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解决“执行难”需要多方面的支持与配合,需要采取多种解决问题手段。“执行难”问题能否解决,不仅直接关系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更直接关系到人民法院全面履行宪法赋予的审判职能和贯彻落实党的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关系到国家尊严和法制的统一。只有解决“执行难”,人民法院维护司法公正的权威才能得到最终体现。

一、执行工作不是单靠法院自身的力量就可以解决的,这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加强法制宣传工作,提高全民族的法律意识,把普法的重点放在培养和树立法律权威意识上来,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头脑里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形成尊重法律,服从法律,依法办事的社会氛围。法律意识的加强、守法水平的提高,必然对全社会的法制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执行工作离不开党委领导和人大的监督。积极主动地争取党委的领导、支持和人大的监督、帮助,使党委、人大及时了解法院执行工作的情况,帮助解决执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认真贯彻中央11号文件精神,坚决抵制和消除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扩大执行工作的社会效果。文秘114版权所有总之,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其职责是以审判的形式,依法确认纠纷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在可能的前提下,确保所确认权利义务的实现或履行。案件的执行,关键在于被执行人有没有履行能力

。其实部分经济纠纷案件权利人不能实现权利,正是市场经济的需要和必然结果。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必然存在风险,这种风险一旦引起纠纷就成为案件,一部分通过法院审判和执行,权益能够得到维护实现,另一部分法院虽然确认了权利,但仍不能实现,这样的结果迫使经营者必须及时总结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经营素质和管理水平,尽量减少风险,减少纠纷,从而减少损失。因此,部分案件的权利人不能实现权利正是其经营不善或自己不慎所应承担的苦果,从而要纠正那种法院的执行工作就是实现当事人的债权的思维方式。在执行工作中一定要走群众路线,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要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彻底解决“执行难”问题,促使法院执行工作逐步进入良性运转的轨道,促进改革、维护社会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根源分析:体育科研难在何处 篇6

一、“选题难”之根源

常言说, “选题成功就相当于成功了一半”。说明选题的重要程度, 如此重要应该是有一定难度, 也难怪会有人认为“选题难”。那么, 体育科研选题究竟难在何处?下面从范围和题目两个方面讨论。

(一) 研究范围选择之难

体育科研范围的选择, 如果单从体育教师的角度选题, 既有体育课程教学的若干方向, 又有课余训练与竞赛等诸多问题, 还可以从阳光体育或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展开研究工作, 甚至有的可能会选择学校体育之外的社区体育、家庭体育等进行研究。可是, 还有不少人会在研究范围的选择上感到束手无策。通过观察了解, 以及与一线教师的交流发现, 以下几种情况较为突出。

1.“广而难选”:广泛之因

要从事体育科学研究, 选题范围十分广泛, 几乎没有明确的外延, 凡是与学校体育有关的, 甚至与体育有关的, 教师都可以作为选题进行研究。这样一来, 有一些教师不知道选什么是好。这种因范围大而选题难的现象, 实际上仅仅对于处于研究初期的时候才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尤其是对于研究几乎还没有入门的教师而言, 面对于如此广泛的研究范围, 选题就如同大海里捞针, 难度可想而知。初期阶段的研究者, 既难以确定哪些方面是需要重点研究的, 也难以开展深入的研究工作。因为, 这一时期的研究者几乎对哪个领域都是一样的把握程度, 未能深入了解或尚未发现突出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好像是选哪个领域都可行或都不妥。举棋不定的情况下研究选题自然也就无从下手。

2.“无趣不选”:兴趣之因

从事体育科研工作, 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能够不断培养兴趣, 否则, 即便是在某一阶段做了研究工作, 也很难坚持下来。然而, 科研兴趣的培养并非一朝一日之功。为什么因为缺乏兴趣选题就有一定难度呢?

首先, 假如对体育科研没有兴趣, 即便是有很好的选题机会, 也都难以抓住, 因为没有兴趣, 选题的意识也无从谈起。

其次, 没有兴趣的科研, 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是被动的科研, 甚至有些时候从事研究工作 (如写篇文章) , 会感受到是一种痛苦的体验。选题也就自然成了不愿投入的事情。如果在这种状态下进行选题, 所选研究范围很有可能价值不大, 研究也难以理出结果。由此可以看出, 兴趣之因, 是难选题的根源之一。

3.“无处可选”:重复之因

有次和一位教师电话聊天, 聊起如何选题的事情时, 该教师问了这么一个问题, “学校体育、体育教学两个领域几乎方方面面都有研究, 还能从哪里选到题呢, 一线教师根本没有可研究的啦”, 听了这样的疑惑, 笔者第一反应就是, 有教师在选题上产生了困难。实际上, 笔者看来, 前人无论在体育方面做了哪些研究, 即便是研究几乎覆盖得非常全面, 也依然可以与时俱进继续研究。甚至可以梳理前人研究的经验与不足, 再次找到继续研究的节点。之所以在选题方面有“无处可选”的感觉, 主要是后续研究者担心做“重复性”研究。从表面上看, 别人对某个领域研究了, 再选题研究统一范畴好像是做了重复性研究, 而仔细观察和深入分析不难发现, 后续的研究多数是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的一次深化, 或换了新的视角。而对于验证性研究, 完全可以重复做实验研究, 再次验证结论的一致性等。例如, 在体育教学方法这个领域的研究方面, 回顾几十年的已有研究, 如有的侧重于教法, 有的侧重于学法, 有的是两种方法兼而有之。即便是都在研究教法, 有的是在梳理各种教法的基本理论, 有的是在实践中验证各种教法的实效性, 还有的是在探讨新的教法等。因此, 前人所做的全面而丰富的研究不是使后续研究无路可走, 而是给后续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二) 研究题目确定之难

当研究范围选定之后, 下一步就是要精准确定题目, 可是, 并非所有的研究题目都定得恰到好处。甚至, 有些题目出现核心不明确、不够精简、语法错误等不良现象。出现若干种不良定题的现象, 说明对于一些研究者而言, 在如何确定适宜的或好的题目的时候有些为难。那么, 都有哪些方面的体现, 又是哪些原因所致呢?

1.“干多思少难定”:思考之因

几乎所有的一线教师, 每天都辛辛苦苦地工作在教学岗位, 如果进行思考, 大多数是在思考如何才能把课上好, 很少将思考定格在研究题目的确定上, 因此对于如何确定研究题目知之甚少。通过观察部分一线教师的论文题目可以发现, 不当题目较为常见。例如, 一个“武术的功能价值研究”论文题目告诉我们, 实际上该研究者并未对武术的功能价值有过多的思考, 如果有所思考, 就能够明白, 假如没有发掘到新的功能价值, 再确定这样一个题目进行研究, 很难有新的思路、新的观点, 这样的研究很有可能会被称为重复性研究。又如, “学习方式对青春期学生参与耐久跑项目主动性的研究”, 题目上既没有明确是何种学习方式对主动性培养有促进作用, 也没有用更为准确的词语定位主动性, 核心概念不明确, 题目不够聚焦。因为学习方式有N多种, 使用得当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促进明显, 使用不当, 不仅很难看到明显学习效果, 而且在激发青春期学生参与耐久跑项目主动性上也很难有所体现。因此, 研究题目的确定需要经过深入思考后确定。尤其是对于整天忙碌于教学实践工作的体育教师而言, 教学时间之余, 要从事体育研究, 需要多花一点时间去琢磨研究题目, 否则, 接下去的研究工作就很难延续。

2.“见多做少难定”:行动之因

对于众多一线体育教师而言, 有部分教师会经常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他人的文章, 当然, 这部分教师会比从不阅读者更有收获, 受到的启发也会更加明显。但是, 多数情况下启发多为教学实践方面, 尤其是看了实践指导性比较强的文章, 教师会一边看文章一边思考教学, 学习他人教学经验, 或通过阅读文章对照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长期如此积累就能够逐步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的体育教学实践能力也能得到应有的提高。在阅读他人文章的时候, 阅读得越多, 见到的题目也越多, 应该也会有更多的如何确定题目的启发。但是, 假如只是阅读而不尝试模仿选题定题, 在研究题目如何确定方面, 启发会甚微。因此, 看过后要能够行动起来, 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也尝试模仿他人的研究题目 (尤其是好的题目) 练习选定题目的方法。只有这样, 题目的确定才不会有更多的为难之处。

3.“练多听少难定”:指点之因

一位考生在博士招生面试的时候, 有考官问这样一个问题, “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 你最遗憾的是什么”, 考生几乎没有经过思考就脱口而出“最遗憾的是没有名师的指导”。这一问题实际上告诉我们, 一个人无论是做教学实践, 还是做研究, 如果缺少了他人的指导, 或多或少会走一些弯路, 既浪费了时间, 又收效甚微。体育科研题目的确定也是如此, 或许有人会说, 不就一个题目吗, 有什么好难的。题目定的是否精准、新颖、巧妙, 对科研能否成功起着关键性作用。要定一个好的题目, 一方面来自于自己不断的摸索积累, 另一方面也需要他人的点拨。所以, 体育教师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中, 尤其是科研培训中, 要能够从中聆听讲课专家的选题指导。很有可能会在如何确定题目上豁然开朗。

二、“建构难”及根源

这里的建构是指搭建文章的结构框架, 即平常我们所说的列提纲。一旦研究的题目确定好后, 下一步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通过全面、系统、深入的构思, 将要研究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罗列出来。这一过程, 真可谓是“会者不难, 难者不会”。下面重点从找逻辑和定内容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 逻辑主线寻找之难

撰写论文无论是长期从事体育科研的专职人员, 还是一线教师偶尔要通过研究撰写一篇论文, 都需要事先找到一条逻辑主线, 否则, 研究就会显得思路不清, 也难以沿着一个主线谈全、谈深、谈透。那么什么原因造成研究难以寻找到逻辑主线呢?

1. 基本概念不清晰

部分教师在从事研究的过程中, 或许存在对“什么是研究的逻辑主线”, 以及“为什么还需要有清晰的逻辑主线”等问题不明了。如果是这种情况, 自然也就很难寻找到逻辑主线。作为任何一个研究者而言, 都需要明确自己所从事研究的逻辑主线是什么, 或更为具体地说, 是用什么或从哪个角度将研究的内容串起的。如有的是对已有研究的梳理 (文献综述等) , 确定逻辑主线, 有的是沿“时间”, 有的是按“重要事件”等。再如, 有的经验总结性文章, 其主线或许会选定在“问题”上, 即从发现某一问题, 到分析这一问题, 再到多种途径解决该问题等。主线清晰, 研究 (或写文章) 就会更为聚焦在主题上。

2. 不知道如何确定逻辑主线

有些人在研究中, 对逻辑主线的概念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但就是不知道如何确定, 即“难”在方法不明。例如, 有些研究出现双主线现象, 某文章显示, 前几个一级标题是按时间顺序描述的, 而后几个却是从效果视角呈现的, 这样的研究就不够聚焦, 读者也很有可能难以找到研究的目标和核心观点。为此, 掌握确定逻辑主线的方法十分必要。确定逻辑主线的时候最好能考虑其时间性、方向性、发展性、层次性和创新性。时间上无论是从古至今还是反推, 时间最好不要过于跳跃;方向上要十分明确, 即瞄准某一目标确定主线;发展上说明主线是动态的而非静止不变的;层次上说明逻辑主线还应该是有层次递进性特点的, 不是一个平面, 而是立体的;创新是最好能突出新思路、新视角确定主线。

(二) 研究内容确定之难

对于体育科学研究而言, 一旦研究的逻辑主线确定以后, 就可以把散在的研究内容串联起来。那么, 研究内容的取舍如何把握?有些人的研究什么都想说, 但越多或许越难以说明白, 甚至越说越让人感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还有些人的研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在内容上看上去总是觉得不够完善, 不是缺少根源分析, 就是缺少充分论证, 甚至有些没有明确的结论等。因此, 要破解研究内容确定之难题, 需要厘清难之根源。

1. 对研究主题构思不明、不全或不够深入

尚未考虑清楚哪些是研究的核心内容和次要内容, 因此就很有可能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不良现象, 也即什么都不愿舍弃。尤其是对于做了几年研究的课题而言, 感觉什么都很重要, 研究成果上呈现哪些内容都很可行, 所以就会难以抉择。例如, 某小学连续做了三年关于“阳光体育推进”的研究, 有大课间活动、课外体育锻炼、体育家庭作业、学生体育手抄报、体育节、全员运动会等, 哪些方面都做得有声有色, 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 撰写研究报告的时候, 却不知如何取舍, 这种现象说明, 对研究主题的理解未能把握精准, 逻辑主线不够清晰, 没有厘清各项内容之间的关系, 因此, 内容也就难以取舍。明确研究主题是确定研究内容的前提, 该案例如果能够厘清学校开展阳光体育, 学校需要做什么, 从哪些方面做, 如何做, 以及做成了什么样等, 按照这一思路去呈现, 研究内容自然也就能够各就其位, 各尽其所了。

2. 对研究内容熟悉程度不够

在众多研究者中, 总会有人是单纯在写文章, 而未经过研究的过程, 自然对研究内容的熟悉程度也就略显不足。只是为了写篇文章而未经过长期研究, 研究内容带有不稳定性, 往往是根据所搜集到的资料而定, 甚至有些时候, 资料搜集不全或某方面的资料严重缺少时, 初步列好的论文框架都很有可能被再三调整, 直至被动地跟着资料确定内容。相反, 假如要撰写的某篇文章是基于长期的研究基础之上, 对所有的研究内容都十分熟悉的前提下, 确定内容之事也就难不倒研究者。因此, 要突破研究内容确定的难题, 需要加大研究力度, 强化研究意识, 尽可能地摆脱单纯为写文章而写文章的现象。无论是专职研究人员, 还是经常能够在期刊杂志上看到研究成果的一线教师, 相信都已经跨越了研究内容确定难的关卡, 其结果大多数容易在研究的基础上成文。而对于那些不常研究的人员来讲, 成文之难也难以避免。

三、“成文难”及根源

一线教师从事体育科学研究, 或许最难的莫过于落笔成文了。那么为什么会有如此之难, 又是何种根源所致, 下面从科研时间把握和科研观念转变两个方面讨论难在何处。

(一) 科研时间把握之难

科研时间有长有短, 即有整块时间用于科研工作, 也有零星时间利用之说。而对于整天整块时间都不得不忙碌于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的一线体育教师而言, 科研时间的把握之难可以想象, 但也有不同根源之说。

1. 集中科研时间把握难, 主要源于客观原因

体育教师比较集中的时间除了白天一节一节地上课, 晚上还要为上课做好充分准备 (备课) , 体育科研很难有整块的时间集中起来完成。即便是有人想坐下来记录经验, 并进行经验总结归纳分析, 由于一天的辛勤忙碌, 也难以有精力继续坚持坐下去。因此, 客观上基本上决定了一线体育教师, 尤其是中小学体育教师难有相对集中的科研时间。

2. 零星科研时间把握难, 主要源于主观原因

过去, 也曾有人将体育科研称为体育教师的“副业”或“额外任务”, 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在没有充分认识到科研工作同样十分重要的前提下, 科研时间也就很难得以分配。因此, 也就很难真正坐下来静心研究 (或撰写文章) , 这种情况往往映射出是主观意愿所致。即忽视科研的重要性, 也就不愿意主动挤时间去从事研究工作。还有就是, 即便是明确科研与教学的关系, 以及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不可忽视, 但由于缺乏兴趣, 也同样难以行动起来。以上两种主客观原因都很容易导致一线教师坐不下, 或坐下了呆不久, “成文”之事也就难以体现。

(二) 科研观念转变之难

有些一线教师或许10年20年也难以见到研究成果, 从观念上进行分析, 有一下几种根源制约着教师的行动脚步。

首先, 一些人会认为“科研工作是研究人员的职责, 与体育教师关系不大, 教师就一心搞好教学即可。”持这种观点者也不奇怪, 因为, 对于研究人员与一线教师主要的工作任务是明确的。但这种观点并非完全成立, 假如教师能够有“工作科研化、科研成果化、成果可视化”的认识开展工作的话, 成功科研或许不那么远离我们一线教师了, 同时, 动笔撰写研究成果的时候也不至于感觉大脑一片空白。毕竟教学实践与科研工作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辩证关系, 而不是割裂开来的绝对孤立关系。所以, 转变对责任的认识十分必要。

其次, 还有一些人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 认为自己不可能从事科学研究或写成一篇文章, 常表现出不敢动笔。其实不然, 做研究也好, 写文章也罢, 有的是在大学期间学过科研方法, 有的是在职后参与过科研培训, 还有的是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如此这些, 都为我们一线教师从事体育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之所以动笔难、成文更感难度之大,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信心的缘故。

第三, 确有难在基本功上的缘故。进行体育科学研究是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可言的, 同时也需要一定基本功做前提。动笔少者, 积累也就不足, 在方法技巧上的问题也会更为突出。例如, 不常做研究 (或写文章) 的教师, 要么因选题不明或题目没有定准, 难以下笔成文;要么因思路不清晰, 逻辑主线未能确定导致难以动笔。还有一些是题目和框架都搭建好了, 语言表达方式不知如何是好, 所以, 也难以落实。当然, 还有的是文字功底有待提高, 就连已有的教学经验都难以准确记录梳理, 更难归纳整理提升为理论。

四、教师从事研究工作“从难到易”应把握的关键点

体育教师从事体育科学研究, 一开始感受到难是情理之中, 预料之内, 主要是因为, 体育教师其主要职责是搞好教学工作, 科研尽管也不可缺少, 但相比较而言, 并不像体育教学工作那样分配有固定的时间, 而且, 很多教师进行体育科研, 一方面凭借兴趣, 一方面应对需求 (甚至是特殊时期的特殊需求) 才被动研究。假如教师没有兴趣, 也假如体育科研对教师没有太多硬性规定, 或许有些教师教一辈子书都难以涉足科研工作。然而, 假如有从难到易的办法, 或把握好几个关键点能够使科研变得容易起来, 愿意积极从事体育科研的教师队伍或许会大大增加。很多研究都是从问题出发, 先有问题意识, 能够及时发现问题, 再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最后结合自己已有经验找到解决问题办法。实际上, 体育科研也完全可以沿着这个逻辑展开。下面以“问题”为主线, 谈教师从事研究工作“从难到易”应把握的关键点。

(一) “多观察”及时发现问题

观察是研究的起始, 如果没有深入、全面的观察, 就很难发现问题。很多研究都是基于问题而做, 多观察、常观察, 能够为教师研究发现问题、确定选题提供丰富素材。然而, 要求观察什么, 如何观察呢?对于一线教师而言, 观察自己所从事工作中的任何现象或问题是重中之重, 例如, 观察课堂上学生体育学习行为, 就能从中归纳总结各种各样的行为问题。对其进行进一步归类, 可以以体育学习行为为研究范围拟定更为精准的题目展开研究。学生们的所有学习行为都可以成为观察的对象和内容。至于观察的方法, 要注意把握好及时、仔细、全面和深入, 如果能够达到“看出门道”的水平, 基本上大大小小的问题都能尽收眼底。这就要求观察的同时要开动脑筋不停地思考, 这是什么?为什么这样?怎么办才更好?要像过电影一样有一个观察中整理的过程。

(二) “常反思”深入分析问题

要想较为轻松地从事体育科学研究工作, 不仅要求有反思的精神, 还要养成反思的习惯, 更要掌握反思的方法, 从而达到一定的反思能力。对反思的内容而言, 除了可以对每天的工作有一个反思的过程, 还要能够重点反思通过观察初步做出的判断是否有偏颇。当然, 反思的内容还可以继续扩大到反思与他人的教学或学术上的沟通交流, 或许就能够带来研究的冲动。还可以反思培训学习, 听一些专家讲座后带来了哪些启发和选题的思路。只要形成了反思的意识, 有反思的精神, 反思能够给教师研究带来很大帮助。当然, 反思就还要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达到常态化, 即养成反思的习惯以后, 对问题的分析也随之会更加深入和全面。教师研究的构思难题、逻辑主线以及研究内容的确定难题也都将变得容易。

(三) “善积累”科学解决问题

积累既是一种习惯, 也是一种方法, 有些人无论是否从事体育科研工作, 都会经常积累有用素材, 而有些人却不然, 几乎不常积累, 甚至是从不积累。然而, 对于体育科研而言, 从科学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看, 如果平常善于积累, 无论是文字材料的积累, 还是相关研究数据的积累, 甚至是直接或间接经验的积累, 都对科学解决问题提供了基础数据。因此, 积累能够为科研从难到易提供可能。但如何积累呢?从积累形式上来看, 积累既可以有电子的材料, 也可以是纸质的材料;从积累时机上来看, 事情发生的过程和发生后的即刻, 将有价值的材料积累起来为最佳;从积累后的整理来看, 所积累的素材, 无论纸质还是电子形式的, 都要分类归纳整理, 为使用资料提供便利。每一位一线教师养成善于积累的习惯不同程度地会促进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五、结语

大学生创业难在何处 篇7

执教高一两个月, 学生反应数学难学, 这与学生的基础有很大关系.我校是位于农村的省二级重点普通高中, 向全市初中招生.今年, 全市有近8600名考生, 约4600人录取在市内各级普通高中, 其中录取在省一级重点中学约2600人, 我校高一新生的中考平均分, 相当于考生中第3900名的考分.

横向了解, 即使一级重点中学的高一, 也有很大比例学生反应数学难学 (文[1], 教学要求应有不同) ;纵向比较, 几位同事都觉得比上届 (2005年) 高一学生数学学习要困难 (缺少数据比较, 教材要求降低, 任课教师相同) .这就使笔者思考除基础之外, 还有那些因素较大程度影响学生高中数学的起始学习.结合教学实际、学生访谈了解、同事讨论交流、本人观察思考等, 作一些粗浅分析, 以期抛砖引玉, 使高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头能开好 (使用教材为人教A版) .

1 难在何处

1.1 思维层次要求高 思想方法主导性增强

从思维发展特征看, 初中学生处在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经验型的抽象思维过渡阶段, 高中学生处在以经验型为主的抽象思维向理论型抽象思维过渡, 并初步形成辨证思维阶段.从初中升入高中, 在函数部分, 特别是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的定义描述完全是数学的理性刻画, 应用上要进行代数推理, 较之学生熟悉的几何推理, 缺少了图形的支撑, 对学生的抽象思维、理性思维有较高的要求, 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不适应这种思维变化要求的学生不在少数, 主要是思维呈现较强的定势, 给高中阶段的起始学习带来一些困难.

学习数学离不开解题, 高中数学解题, 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要求, 主导性增强.高一的起始学习中, 就频繁用数形结合 (如集合运算) 、分类讨论 (如指、对有关问题) 、函数与方程思想 (如方程根的问题) 、等价转化、整体代换等, 这些数学思想方法, 在初中数学解题中, 学生处于潜意识的“直觉”运用状态, 到高中则要求能有意识的“自觉”运用, 学生在这点上有所欠缺.

1.2 语言叙述数学化 概念呈现形式化

形式化是数学的本质特征之一,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 》把“强调本质, 注意适度形式化”作为课程基本理念之一.数学中, 形式化的主要途径就是数学对象的符号化.高一“1.1节”就是《集合》, 除基本知识外, 用集合符号语言表示有关的数学对象也是基本要求.教学中发现学生在自然语言转换为集合语言时不能准确转换, 或数学语言与自然语言发生严重混淆.这主要是自然语言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理解水平, 而数学语言的使用要严格、简洁、抽象.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最值的定义等都是抽象的形式化定义, 对其中“任意”、“都有”、“存在”等数学词语, 理解不到位;更重要的是, 形式化定义中有严格的逻辑形式和逻辑结构, 偏好自然语言且对数学对象的思考长于感性的学生, 碰到日益增多的这些内容, 就云里雾里的, 不能透彻理解和正确叙述.

1.3 运算趋向符号化 熟悉的数学对象“异化”

学生的运算能力弱化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从小学开始, 就学用计算器, 根据观察, 高一学生做数学题是“ (计算) 器不离手”, 个别同学更坦言“乘法九九表”不会背.实际上, 在高中, 好多运算涉及到字母和符号, 如函数单调性的判别或证明, 用惯了计算器的学生无从下手, 即使是数值计算, 也有一定的性质运用或推理, 过分依赖计算器, 结果可能是“慢、错、偏”, 学生熟悉的“算”, 到了高一, 竟也成了学习的一个“坎”.学生运算能力的弱化已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注, 本省的杭州、台州等地区从明年开始的中考中规定考生不能使用计算器, 我想, 跟这不无关系.

高中数学, 许多内容是初中数学的延伸和提高, 但有些看似相同的内容, 其形式与要求已不同, 曾经熟悉的数学对象的“异化”, 学生再用老眼光看待, 是“相识不相知”的了.如初中学生学习二次函数用了较多时间, 掌握较好, 但初中二次函数呈现的形态是“整体、静态、显性、粗放”, 到高中, 不再单独学习二次函数, 且呈现的形态多是“局部、动态、隐性、精细”的 (文[2]) , 碰到这种二次函数问题, 学生用起来不上手, 甚至无从下手.

1.4 知识点脱节较多 内隐性结论增多

在初中, 不学韦达定理, 不学因式分解中的分组分解法, 解方程组的要求也很低…….这样, 到了高一, 一些求二次函数系数、单调性证明中的分解变形, 模拟函数 (如y=abx+c) 的求解, 就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到了高中, 一些数学内隐性的知识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日渐增多.如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是函数图像在横纵坐标轴的投影;求一个集合的子集要考虑空集;函数奇偶性的判断首先要考虑其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定义域包括零的奇函数图像必过原点 (或f (0) =0) ……, 这些内隐性知识的应用在学习中常属“盲区”, 使解题不完整、走弯路或致错.

2 对策何在

2.1 做好衔接 适应差别

开学初, 笔者即专门安排一节课, 向学生介绍“如何学好高中数学”.从基础、兴趣和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要求, 对初高中内容和要求的区别, 如二次函数, 从初中的“整体、静态、显性、粗放”, 到高中“局部、动态、隐性、精细”的特征变化;再如绝对值, 初中局限于代数定义和数值计算, 到高中, 绝对值的运用既重数又重形, 既在“等”中用, 也在“不等”中用.通过这些具体的数学对象, 让学生及时感知高中数学建立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 又有显著的提高, 及时了解两个阶段学习的差别.初高中数学知识点与方法的衔接, 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及时到位, 不使知识的脱节影响教学.

2.2 把握教材特征 关键处“咬文嚼字”

教材编排有着明显的“观察、思考、讨论、归纳、探究”的结构, 基本上遵循具体事例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共性 (感性层次) 、抽象归纳描述本质 (理性层次) 、探究深入思考 (应用层次) 的过程, 这一过程, 对学生来说, 即是经历从具体到抽象, 从特殊到一般的一个知识发生与发展过程, 也是一个从现实走进数学, 从感性走进理性的过程;对教师来说是知识的“暴露”过程.因此, 问题情境的设置, 共性的启发发现, 讨论的组织开展, 数学语言的描述, 都要跟“节奏”对得上“拍”, 根据学生特点, 我们一般按“起点低坡度缓、抓关键快反馈”来操作.以函数单调性 (增) 概念教学为例, 学生对单调性的感性认识在初中有较好的基础——正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中“……, 图像上升, yx的增大而增大”, 如何提升为数量刻画是难点, 笔者作以下处理:

f (x) 在某区间内, (1) 图像上升是宏观的感性描述, 如何进一步微观描述?图像由点组成, 点是图像的不可再分“元”, 图像上升即右边的点B比左边的点A高, 且与具体位置无关, 这是图→点. (2) 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点?点的位置由坐标 (横纵) 决定, 设A (x1, x2) , 且与具体数值无关.AB左边 (横) , 则x1<x2;BA高 (纵) , 则y1<y2, 即f (x1) <f (x2) .这是形→数.至此, 就用“x1<x2且f (x1) <f (x2) ”描述出特征, 定义水到渠成并脱离图形进入理性描述.坐标系下点的形数双重性是感性认识进入理性刻画的关键, 以后也会碰到.进一步, 对f (x) 在某区间内, 3个独立判断:①x1<x2;②f (x1) <f (x2) ;③f (x) 增. 可得出3个推断:①②⇒③;①③⇒②;②③⇒①.知二推一 (如s=vt中知二求一) .至此, 逻辑层面上, 单调性问题可以说全部解决.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抽象出本质特征, 需用简洁而明确的数学语言描述, 并有严格的逻辑结构, 其中有些词或符号简洁而含义丰富, 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起着关键作用, 这时, 就要“咬文嚼字”, 帮助学生理解.如“对任意xA, 都有……”, 其中的“任意xA”指“A中的所有元素” (全称量词, 高一未学到) ;零点存在性定理中的“存在”指“至少有一个”, 再加“⊆, ⊇”, 与“≤, ≥”类比理解还不够, “⊆, 包含于”是“包含在……中”;“⊇, 包含”是“包含了”.这些数学关键词、符的“咬文嚼字”有助于学生对数学内容的理解和数学语言、符号的正确运用.

2.3 挖掘教材联系 协助建构知识网络

认识建构论科学地反映了人的认知规律, 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容纳, 而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只有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密切联系, 只有教学内容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和学生智力水平处于相当 (或相近) 的发展水平, 才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才能产生新旧知识的同化作用, 从而改造和进一步加工出新的认知结构, 发展新的认知能力水平.这虽是学生的自主发展问题, 但离不开教师作为引导者的引领作用, 数学有极强的延续性、连贯性, 教师的起点观点比学生高.

如函数, 学生对函数 (基本初等函数) 的建构, 应该围绕“域 (定义域, 值域) 、图 (图像) 、性 (性质) ”这三字经进行, 函数的“域、图、性”, 散于初中 (性质感性描述) , 聚于高中 (性质理性刻划) , 升 (螺旋上升) 于整个学习过程, 从奇偶、单调性到周期性及至导、积等, 都是性质的进一步深入拓展.笔者在第一章“函数”小结中, 就指导学生进行“域 、图、性”的归纳, 使后续具体函数的学习有方向, 也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 以形成新的更全的认知结构.

人教A版2006年的高一教材, 曾把函数奇偶性后置到三角函数中, 这就不利于高一学生对“函数”新认知结构的及早建构.奇偶性不同于周期性, 学生对正反比例函数, 二次函数y=ax2及y=|x|等掌握较好, 对奇偶性认识有着有力的支撑, 三角函数无非是奇偶性的又一例证, 现行人教A版, 把奇偶性回归到“1.3节函数的基本性质”中, 我想, 编者也是基于使高中学生能及早对函数形成较新建构的考虑.

2.4 作业细批改 辅导“点对点”

作业是学生学习课程情况的检验和教学效果的最有效快捷的反馈, 教学中, 工作的细致在作业批改中要有显著体现.学生刚进高一, 对高中数学的严谨性不适应, 作业中表现为考虑不周全, 书写不规范、叙述不精简、符号不恰当等, 简单地批一个“叉”或打个“半勾”, 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问题出在那里.这就要求教师对作业精批细改, 在有问题的地方, 做上记号如圈、划等, 对学生的数学素质的提升才有效率.对作业及测试中的错误, 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 有利于学生存在问题的解决和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这些日常平凡工作的重要性, 其道理无须多说, 就看我们的做.

2.5 激励信心激发兴趣 提高学生情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学过程是学生对知识、经验、技能和方法逐步内化的过程, 只有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 内化的过程才流畅高效.在学生的参与度上, 兴趣、信心、意志等非智力因素 (相对于智商, 称之为情商) 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中, 要时时注意对学生情商的培养, 课堂上对学生回答问题的一个恰如其分的肯定, 可能就会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德国教育家第多斯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有两个小案例:

几周前的一次测验, 一女生因考得不好而哭了, 却引来了个别男生哄笑, 这时还未上课 (笔者一般至少课前5分钟到教室) , 连忙安慰她说:“别急别急, 你哭了, 说明你很在乎数学, 这就是件好事, 看看错在那儿, 改过来就行, 只要有心, 来日方长呀.”现在这位同学有问题就很主动的问, 看得出, 她提的问题是认真思考过的.

“2.2节对数函数”教学中, 有“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女尸”年代计算问题, 笔者没有急于叫学生做, 而是先简要向学生介绍:出土当时, 有上千件珍稀文物, 其中有两件完整的“素纱蝉衣”, 每件重不到50克 (一两) , 其工艺水平, 举世震惊;到了现在, 科学家已借助计算机技术可以“复原”到女主人———辛追夫人20岁时的样貌.三言两语, 仿佛把学生带入了时空遂道, 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一个冰冷机械题目的内涵立即丰富鲜活, 学生学习热情随之激发, 或许这热情并不完全针对数学, 但这不是最重要的.

两个小案例说明了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很重要, 也不局限于课堂, 因时因地制宜, 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 持续而广泛, 如何发挥, 值得思考.

总之, 高一是高中学习的起始阶段, 高一数学一旦学不好, 影响学生的发展, 也增加教师的教学负担.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我们要做的很多, 期望与广大同行探讨交流, 把高一学生的数学起始学习带好.

参考文献

[1]张文琴.高一数学——想说爱你不容易[J].数学教学通讯, 2006, (5) .

上一篇:社会管理能力下一篇:营销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