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亚硫酸盐研究(精选9篇)
食品中亚硫酸盐研究 篇1
亚硫酸盐包括二氧化硫、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低亚硫酸钠和焦亚硫酸钠等可产生二氧化硫的化合物, 是一类常用的食品添加剂, 其主要有效成分为二氧化硫, 应用于食品中已有悠久历史, 早在古罗马时代, 人们就开始利用二氧化硫对葡萄汁和酿酒器具进行保鲜消毒。随着食品行业的发展, 亚硫酸盐不断应用于食品行业的其他方面。亚硫酸盐与其他食品添加剂的不同之处在于其集多种功能于一身, 具有漂白、防腐、脱色和抗氧化功能。此外, 二氧化硫还可用于新鲜水果蔬菜、水产海鲜等食品的贮藏保鲜[1,2,3]。在发酵后的葡萄酒和啤酒中加入适量亚硫酸盐, 可使葡萄酒色素更稳定, 掩盖啤酒中劣醛的味道, 保证风味[4]。
食品中的亚硫酸盐来源主要有两种, 一是内源性亚硫酸盐, 由食品自身产生, 但是该部分含量极低, 不足以对人体造成危害;二是为了达到漂白、杀菌、增色、保鲜等目的, 人为地通过熏蒸、浸泡、直接加入等方式添加[5]。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不法商贩常常过量加入亚硫酸盐, 使得商品具有更好的外观和更长的储藏期, 但是长期食用亚硫酸盐超标食品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目前《GB276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部分食品中亚硫酸盐的限量做了规定, 并规定以盐酸副玫瑰苯胺法和滴定法为法定检测方法。关于亚硫酸盐毒性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已有很多, 为此, 本文就这两方面进行总结, 为进一步研究、利用亚硫酸盐提供参考。
1 亚硫酸盐毒性作用
1.1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调查发现, 长期暴露于二氧化硫环境中的工作人员患呼吸道疾病的人数大大高于其他职业, 二氧化硫会对呼吸系统黏膜产生刺激作用, 导致肺等其他呼吸系统组织结构和功能损伤, 有研究证明二氧化硫与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发病有直接关系。苏立明等[6]研究也证实了二氧化硫能使哮喘大鼠气道阻力明显增加。此外, 染毒后的大鼠支气管上皮细胞出现脱落, 可见二氧化硫可加重哮喘大鼠的气道反应和支气管炎症反应。
1.2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二氧化硫也是一种神经毒物, 会对脑细胞造成损伤, 对神经系统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毒性作用, 且随着二氧化硫的浓度增加损伤程度越大。比如, 当焦亚硫酸盐浓度过高时, 会导致细胞外Ca2+过度内流, 从而导致神经痉挛, 神经细胞内诸如蛋白酶等相关酶被激活而引起凋亡损伤。此外, 二氧化硫还可导致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DNA损伤、自发放电时程延长、神经元平均放电频率降低[7]、记忆力减弱、大鼠学习能力下降[8]、视神经系统功能出现障碍等[9]。
1.3 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二氧化硫能够造成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发生改变, 如心肌线粒体肿胀、闰盘扩张、毛细血管扩张、淋巴细胞浸润等等。有研究发现高浓度的亚硫酸还盐可以使大鼠的心脏收缩力下降[10]、血管环舒张、血压下降以及脂质过氧化水平提高等, 低浓度的亚硫酸盐对血管张力的影响比较复杂, 低浓度的亚硫酸盐通常使血管收缩, 但在某些条件下又表现出舒张作用[11,12,13]。
1.4 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对亚硫酸盐毒性的研究, 最早是关于其对呼吸系统功能的影响。近年来, 研究者们发现亚硫酸盐具有全身毒性作用, 其对其他系统功能的影响也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刘东奇等[14]发现二氧化硫可导致睾丸细胞和睾丸脂质损伤, 同时抑制精子产生并增加精子畸变率, 且畸变率呈剂量依赖性。马全祥等[15]研究发现, 小鼠经口自由进食1%焦亚硫酸盐10天后, 其睾丸出现毒性损伤, 认为焦亚硫酸盐对小鼠精原细胞具有致突变作用。此外, 亚硫酸盐能明显使孕鼠体重增加, 影响胎鼠生长发育, 但尚未表现出胚胎毒性[16]。
1.5 对免疫能力的影响
免疫系统对人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人体健康。赵坚华等[17]用亚硫酸盐高、中、低三个浓度对小鼠进行灌胃染毒, 研究亚硫酸盐对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结果发现高、低剂量亚硫酸盐染毒后小鼠血液的碳粒廓清指数、吞噬指数、脾脏指数等明显降低, 表明亚硫酸盐对免疫系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 亚硫酸盐检测方法
2.1 定性检测方法
2.1.1 比色法
亚硫酸盐与盐酸副玫瑰苯胺反应可生成紫红色化合物, 且颜色深浅和亚硫酸盐浓度呈正相关, 通过比较供试品溶液颜色和标准比色卡, 判断亚硫酸盐的含量范围, 进行定性检查。利用该原理, 有研究者建立了蔬菜中亚硫酸盐的快速检测方法, 并用该方法对雪里蕻中亚硫酸盐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 与国标法比较, 该法可作为亚硫酸盐定性检查方法[18]。
2.1.2 乙酸铅显色法
本法采用古蔡法砷斑测定测定器, 根据亚硫酸盐在酸性条件下能被锌还原成硫化氢, 产生的硫化氢与乙酸铅反应生成黑色物质的原理, 将黑斑大小与标准系列比较判断食品中的亚硫酸盐含量范围[19]。
2.1.3 分光测色法
亚硫酸钠与邻苯二甲醛、乙酸铵溶液反应后溶液显紫色, 且溶液颜色深浅和亚硫酸钠的加入量具有一定线性关系。彭月等[20]利用CM-5型分光测色计对溶液颜色与亚硫酸钠含量关系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二氧化硫残留快速检测方法。利用该方法对山药、银耳、薏苡仁等样品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进行半定量分析, 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检测出二氧化硫残留量范围, 并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安全等特点。
2.2 定量检测方法
2.2.1 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
该法利用四氯汞钾与二氧化硫反应, 生成稳定的二氯亚硫酸盐络合物, 再与甲醛及盐酸副玫瑰苯胺作用生成紫红色络合物,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吸光度, 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21]。但由于该方法采用有毒的四氯化汞作为吸收液, 对检测人员身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威胁。此外该方法中使用的二氧化硫标准溶液不稳定, 可对葡萄酒等有色供试样品溶液中络合物的检测产生干扰[22]。对此有研究者对国标法进行了改进, 建立了充氮蒸馏-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比色法, 该方法将氮气通入样品中, 利用氮气流将样品中残留的二氧化硫带出, 采用甲醛吸收二氧化硫, 利用该方法对10种食用菌中亚硫酸盐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国标法相比, 该方法具有样品提取液无颜色干扰、灵敏度高及环境污染少的优点[23], 但样品中其他几种亚硫酸盐残留因不能被气流带出而不能被检测出来。马占玲等[24]采用微波提取法, 对水、甲醛、四氯汞钠三种吸收剂对亚硫酸盐的吸收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 通过比较盐酸副玫瑰苯胺溶液显色后测得的吸光度大小, 得出四氯汞钠作为吸收剂所测得的亚硫酸盐含量最高。
2.2.2 离子色谱法
离子色谱法已广泛应用于香菇、米线、果脯、米粉、黄花菜等食品中亚硫酸盐及多种阴离子的检测。离子色谱法通常采用超声波法提取样品中的二氧化硫, 由于二氧化硫在空气中易氧化, 故提取液中常加入甲醛作为稳定剂。此外, 还有研究者将样品溶液中的二氧化硫直接氧化为硫酸根, 通过对硫酸根进行分离和含量测定, 最后折算成二氧化硫含量。该方法简便、精密度、重现性良好、准确度较高, 能够满足食品中亚硫酸盐含量检测的要求[25,26,27,28,29,30]。
2.2.3 蒸馏法
蒸馏滴定法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采用的另一测量方法。该方法与盐酸副玫瑰法相比, 具有不含有四氯汞钠等有毒试剂、不影响工作人员健康等优势, 但该方法使用的是专用玻璃仪器, 需要特制, 且供试液制备所需时间较长, 采用该方法进行大批量样品二氧化硫含量测定时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也不能及时给出测定结果。除此之外, 当供试样品自身具有颜色时, 滴定终点判断误差较大。针对以上缺点, 有研究者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对有色供试样品, 采用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或聚酰胺进行脱色, 能有效去除供试液自身颜色对终点的干扰[31,32];采用滴定法进行含量测定时, 滴定终点判断人为影响因素较大, 采用碘氯仿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 生成物于510nm处有紫外吸收, 其吸光度与二氧化硫含量呈负相关进行定量, 可减小人为因素引起的误差[33]。此外, 根据样品需要, 有研究者采用凯氏定氮仪或者更改吸收液等方法来满足含量测定要求[34,35]。
2.2.4 化学发光法
二氧化硫与显色剂对氨基偶氮苯反应可生成偶氮本磺酰胺, 再与甲醛反应可生成有色物质对甲基偶氮苯磺酸。杨龙彪等[36]建立了对氨基偶氮苯分光法测定食品中的二氧化硫, 并利用该方法对市售5种年糕中的二氧化硫含量进行了测定。郭彦青等[37]建立了鲁米诺化学发光法测定食品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 利用该方法对粉丝、银耳、饼干和蘑菇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进行了测定, 并将该方法和国标法测定的结果比较, 二者结果基本吻合。该方法重现性好, 是一种简便快捷的测定方法。王园朝等[38]建立了葡萄酒中Ru (phen) 32+-SO32--Ce (IV) 体系化学发光法检测亚硫酸盐含量, Ru (phen) 32+与Ce (IV)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但该反应必须在亚硫酸盐存在下发光才明显, 且该方法易受Na+、K+、Cl-等共存离子的影响。亚硫酸盐能使孔雀石绿褪色, 且褪色程度和亚硫酸盐浓度具有线性关系, 曹凤梅等[39]建立了流动注射褪色法测定食品中的亚硫酸盐, 用该方法对3个银耳样品中的亚硫酸盐含量进行了测定, 结果与国标法比较, 误差在5%内。沈祥等[40]建立了低压离子色谱分离-次黄嘌呤增敏化学发光联用法检测食品中亚硫酸盐含量, 低压离子色谱可减少样品中其他阴离子的干扰, 同时加快分析速度, 次黄嘌呤能对鲁米诺反应产生增敏作用, 增大化学发光强度。此外, 亚硫酸盐在磷酸盐缓冲环境中能使孔雀石绿褪色, 且褪色强度与亚硫酸盐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因此有研究者建立了孔雀石绿分光光度法测定亚硫酸盐含量[41]。
2.2.5 高效液相色谱法
利用N- (9-吖啶基) 马来酰亚胺能与亚硫酸盐反应生成强荧光物质的原理, 卫峰等[42]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总亚硫酸盐含量, 并用该方法测定了葡萄酒中的亚硫酸盐含量。彭晓俊等[43]建立了反相硅胶柱净化-柱后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脱水蔬菜中的亚硫酸盐含量, 采用ODS柱, 在碱性条件下以5, 5′-二硫代双 (2-硝基苯甲酸) 为柱后衍生试剂, 于445nm波长处检测, 利用该方法对金针菜、糖姜、银耳等多种蔬菜中亚硫酸盐的残留量进行了测定。徐琴等[44]建立了固相萃取-柱后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脱水蒜粉中的亚硫酸盐含量。首先采用甲醛、盐酸-醋酸缓冲体系活化LC-C18SPE小柱除去杂质, 富集亚硫酸盐, 再与四丁基氢氧化铵溶液柱后衍生, 于450nm波长处进行检测, 该方法能有效防止大蒜中蒜素与亚硫酸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减小干扰。
2.2.6 气相色谱法
王晓云等[45]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检测法测定大枣中亚硫酸盐含量。将大枣粉碎后置于顶空瓶中, 加浓盐酸提取10min, 将亚硫酸盐转化为SO2, 取顶部空气进行气相色谱分析, 并与碘量法进行比较, 二者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2.2.7 酶光度分析法
狄俊伟等[46]建立了酶光度分析法测定食品中的痕量亚硫酸盐, 该方法的原理为亚硫酸根在亚硫酸盐氧化酶作用下生成SO42-和H2O2, H2O2和色原剂3, 3', 5, 5'-四甲基联苯胺在过氧化氢氧化酶作用下显色, 目标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50nm, 利用该方法对白葡萄酒和啤酒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进行了测定。
2.2.8 荧光分析法
荧光分析法是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光谱分析法。基于亚硫酸盐与邻苯二甲醛、铵盐反应生成具有荧光的化合物的原理, 彭月[47]首次建立了荧光衍生法测定中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量, 并对该方法的衍生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 最终确定衍生物在激发波长321nm、发射波长384nm处荧光强度最大。利用该方法对市售粉丝、薏苡仁、银耳、腐竹、蜜饯、糖类等食品中的亚硫酸盐含量进行了检测, 发现腐竹、薏苡仁中亚硫酸盐超标严重。
2.2.9 其他
除了以上介绍的方法, 还有研究者采用示波极谱法[48]、碘离子选择电极[49]、二氧化硫速测仪[50]等方法对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进行了研究。
3 结语
亚硫酸盐作为常用食品添加剂, 适量加入到食品中可以保证食品的风味, 但过量使用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但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不法商人常违规过量添加亚硫酸盐, 因此有关部门应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严格控制亚硫酸盐使用量, 采用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防止不合格商品流入市场。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盐酸副玫瑰苯胺法和滴定法为亚硫酸盐法定检测方法, 盐酸副玫瑰苯胺法具有灵敏度高、结果可靠等特点, 自1956年由WEST提出后一直沿用至今, 但其吸收剂为有毒物质四氯汞钠, 具有一定不良影响。滴定法虽然操作简单, 但需要特制的玻璃仪器, 样品蒸馏提取时间长, 不适合做现场快速检查。色谱法所用仪器费用昂贵, 检测成本高。分光测色法是通过亚硫酸盐含量与反应溶液颜色之间的线性关系进行半定量的方法, 可快速判断样品中亚硫酸盐含量的范围, 是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 具有一定的推广使用意义。
《GB276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对干果类、饮料、糖类、干制蔬菜等二氧化硫含量进行了规定, 要求以二氧化硫计不得超过最大限量, 但未对鱼、虾等海产品的二氧化硫限量进行规定, 该部分亟需补充完善。
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残留与控制 篇2
关键词:亚硝酸盐 含量测定 安全控制
中图分类号:R155.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08-0053-02
亚硝酸盐不仅可以引起急性中毒,而且还是强致癌物。影响人体健康的亚硝酸盐主要有两种来源,一是外源性的食物,二是饮用水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硝酸盐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还原为亚硝酸盐。在适当条件下,亚硝酸盐在胃里可以与食物中的胺类化合物反应,生成有致癌作用的N-亚硝基化合物,N-亚硝基化合物是一种强致癌物质。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都具有毒性,过量摄入亚硝酸盐,轻者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伤,重者会导致人体产生癌症、畸形,甚至死亡。
1 亚硝酸盐的危害
人体摄入大量的亚硝酸盐可使体内血红蛋白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而失去输氧能力,导致组织缺氧窒息。人体摄入200-500毫克亚硝酸盐即可引起食物中毒,3克即可导致死亡。另外,亚硝酸盐能够导致胎儿畸形。尤其6个月以内的婴儿对硝酸盐类物质特别敏感。亚硝酸盐和食物反应生成的亚硝胺类物质能造成肝出血、坏死,还可造成肾、肺、睾丸、胃等部位损伤。
2 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来源
2.1 肉类腌制
肉类腌制时,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常用来做护色剂和防腐剂,经常用于香肠、火腿、培根、腊肉、热狗等肉类食品中。腌制肉添加的亚硝酸盐本身并无增色作用,真正起发色作用的是亚硝酸盐在体内酸性环境下分解产生NO后與肌红蛋白反应的生成物—深红色的一氧化氮肌红蛋白。此外,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还有一定的防腐作用,能抑制肉毒杆菌的生长。
2.2 烟熏食物
亚硝铵也直接存在于烟熏、盐渍的肉类和发酵类食物中,如熏鱼、烤鸭、咸肉、咸鱼等食物。这类食物在烟熏或盐渍时,会产生大量的亚硝胺致癌物。
2.3 蔬菜保鲜不当
一般情况下,蔬菜的亚硝酸盐含量较低,但是近几年,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不断增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蔬菜没有妥善保存,如果新鲜的蔬菜贮存不当,会导致蔬菜腐烂变质,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就会迅速增加,腐烂越严重,亚硝酸盐含量就越高。
3 亚硝酸盐的预防和控制
3.1 改善贮存条件有利于降低亚硝酸盐的含量
低温贮藏能够抑制酶的活性和杂菌的活动,能降低亚硝酸盐的含量。同时,真空包装也有利于降低发酵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因此,低温结合真空包装的方式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亚硝酸盐的含量。
3.2 注意饮食习惯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饮食习惯来减少体内亚硝酸盐的摄入量,不吃隔夜菜和变味的剩饭剩菜,剩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明显高于新鲜蔬菜;不吃在冰箱放置过久的食物;不吃腌制时间不足25天的酱腌菜;不吃没有质量保证的肉类腌制品,特别是外观鲜红的肉制品及霉变食品;不饮用含有大量亚硝酸盐的几种水:自动热水器中隔夜重煮的开水;保温瓶内乘装3天以上的水;在炉灶上反复烧过的千滚水。
3.3 多吃能阻碍亚硝胺形成的食物
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和含有多种抗氧化成分的食物均可消减亚硝酸盐。如大蒜中的大蒜素能够抑制胃中的硝酸盐还原菌,使胃内的亚硝酸盐明显降低;茶叶、咖啡、蔬菜中的多酚类物质也能够阻断亚硝胺的形成;新鲜蔬菜和水果中的维生素C及植物油中的维生素E也可以防止亚硝胺的形成。另外,还要多吃五谷杂粮,这些物质中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以减少肠道细菌合成亚硝胺的机会。
3.4 减少亚硝酸盐及其前体物的摄入
制定肉制品和酱腌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使用量及残留量标准,控制亚硝酸盐的添加和残留也是一个重要途径。要严格按照国标的规定使用亚硝酸盐、硝酸盐及执行残留量标准。通过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使用量和残留量标准可以有效的防治使用过量,减少N-亚硝胺前体的摄入。
4 亚硝酸盐的检测方法
食品中的亚硝酸盐的检测方法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1)光度法:包括格里斯试剂比色法、催化(褪色)光度法、流动注射系统—分光光度法、顺序注射系统—分光光度法、导数光度法等;2)离子色谱法;3)示波极谱法;4)荧光法;5)催化动力学法;6)毛细管电泳法等。本文就格里斯试剂比色法和色谱法这两种最常用的方法进行讨论。
由于海产品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和一些影响待测出峰的无机离子,会污染分离柱并影响柱子的使用寿命。三氟乙酸具有良好的蛋白质沉淀效果,毒性较小且氟离子出峰不会对待测物质产生干扰。因此用三氟乙酸与C18-SPE柱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净化,可避免有机基质对离子色谱的影响,且能保证较好的回收率。将超声后的样品倒入离心管中,以7000r/min离心10min,过滤,取滤液20mL,加3mL 20%三氟乙酸溶液混合,放入0~4℃冰箱中保存30min。将蛋白质沉淀后的样品在8000r/min离心10min,过滤后将滤液过活化好的C18柱,去除初过柱液3mL,盛接过柱液,用0.22m尼龙滤膜过滤,过滤液待测。
分光光度法与离子色谱法比较。分光光度法是亚硝酸盐检测的经典方法,也是我国国标中亚硝酸盐检测的推荐方法。分光光度法所用仪器设备简单、廉价、灵敏度也较高,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易于在基层单位使用,但易受检测液本身颜色和浑浊度的影响。离子色谱法具有简便、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准确度高等优点,且分析速度快,一次进样能同时测定多种阴离子,较适合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批量检测和微量检测。
5 亚硝酸盐检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试样的采集要有代表性,且混合均匀。如不能及时测定,必须密封、避光和低温保存,保持样品的完整性和重现性,以免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分光光度法中所用试剂盐酸萘乙二胺有致癌作用,因此长期操作还应注意防护。
6 结语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亚硝酸盐是食品、水和环境监测的重要检测项目之一。亚硝酸盐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亚硝酸盐的控制、预防和检测将会继续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离子色谱法在阴离子的测定上具有快速、灵敏、选择性好,可同时测定多组分的特点,比传统的分光光度法灵敏度增强且干扰减小。
食品中亚硫酸盐研究 篇3
国家标准方法
我国早在1985年就首次发布了GB/T 5009.34-1985《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 1996年第一次修订, 2003年第二次修订。GB/T5009.34-2003中介绍了两种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方法。
(1) 盐酸副玫瑰苯胺法
此方法以亚硫酸盐与四氯汞钠反应生成稳定的络合物, 再与甲醛及盐酸副玫瑰苯胺作用生成紫红色络合物为原理, 再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2) 蒸馏法
原理:在密闭容器中对试样进行酸化并加热蒸馏, 以释放出其中的二氧化硫, 释放物用乙酸铅溶液吸收。吸收后用浓硫酸酸化, 再以碘标准溶液滴定, 根据所消耗的碘标准溶液量计算出试样中的二氧化硫含量。
GB/T 5009.34-2003规定了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方法, 由于本文旨在研究食品中亚硫酸盐的快速鉴定方法, 故只介绍这两种方法的原理, 对具体操作步骤及定量分析部分, 不加以阐述。
食品被亚硫酸盐漂白剂漂白的鉴定方法研究题
根据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及其与一些物质反应的特殊性, 加以一些复杂方法的筛选, 确定一下几种操作简便、反应时间短的快速定性方法。
(1) 醋酸铅法
原理:二氧化硫氢气反应生成硫化氢, 硫化氢与醋酸铅反应生成黑色物质。
材料:醋酸铅试纸、盐酸、锌粒[1]。
试验方法:取 5.0g 试样加水 50m L 混匀,移人锥形瓶中,向瓶中 加人 1:1 盐酸,再加 2g 锌粒,迅速在瓶口包一张醋酸铅试纸,放置 1h 观察,同时做对照。试验的醋酸铅试纸变黑,且黑色较对照深时, 试样存在二氧化硫。
(2) 碘溶液法
原理:利用亚硫酸盐可溶于水且碘可以与亚硫酸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性质, SO2+I2+2H2O→H2SO4+2HI用水将被漂白食品中的亚硫酸盐 (SO2) 浸泡出来, 然后加入酸性的碘标准溶液中, 淀粉作指示剂, 若蓝色退去, 说明被测是品种含有二氧化硫[2]。
实验方法:吸取约2m L硫酸于150m L锥形瓶中, 加水50m L, 再加约10.00m L0.01mol/L的I2溶液, 滴入几滴淀粉指示剂, 此锥形瓶溶液颜色会变成蓝色。再取均匀样品10.00g于另一150m L锥形瓶中, 加水100m L, 移至电炉加热至沸腾, 移开电炉。
放置1h并不时摇动, 取适量滴入准备好的盛有碘溶液的锥形瓶中。若在滴加过程中, 溶液逐渐由蓝色变为无色, 说明有二氧化硫的存在。
(3) 盐酸副玫瑰苯胺简易法
原理:亚硫酸盐与四氯汞钠反应生成稳定的络合物,再与甲醛 及盐酸副玫瑰苯胺作用生成紫红色络合物。试剂:四氯汞钠吸收液, 称 13.6g 氯化高汞与 6g 氯化钠,溶于水中并稀释 1000m L,放置过 夜,过滤后备用。氨基磺酸铵溶液 (12g/L) ,甲醛溶液 (2g/L) ,盐酸副玫 瑰苯胺溶液:称取 0.1g 盐酸副玫瑰苯胺于研钵中,加少量水研磨使 溶解并稀释至 100m L。取出 20m L,置于 100m L 容量瓶中,加盐酸 (1+ 1) 充分摇匀后,使溶液由红变黄,若不变黄可再滴加少量盐酸至出 现黄色,定容至刻度。(若无盐酸副玫瑰苯胺可用盐酸品红代替)。
实验方法:水溶性固体式样称取 10.00g,以少量水溶解,置于 100m L 容量瓶中,加入 4m L 氢氧化钠 (20g/L) ,5 分钟后加入 4m L 硫 酸,后加入 20m L 四氯汞钠,稀释至刻度。其他固体式样可称取 5- 10g 研磨均匀的式样,以少量水湿润并移入 100m L 容量瓶中,加入 20m L 四氯汞钠,浸泡 4 小时以上,若上层不澄清可加入亚铁氰化钾 及乙酸锌溶液各 2.5m L,最后稀释至刻度备用。吸取适量试液于多 个比色管中,再加入 1m L 氨基磺酸铵溶液,1m L 甲醛溶液及 1m L 盐 酸副玫瑰苯胺。
若溶液都变成紫红色,则说明有二氧化硫。
4 结论
本文以研究亚硫酸盐漂白食品的快速鉴定方法为目的, 一共制定出3种对应的方法。
经过试验现象论证, 可以确定以上方法快速、有效, 对鉴定的食品基本不需要特殊的要求或处理, 满足本论文追求的目的。在食品安全问题频繁的今天, 有一定的可行性与可深入性。
虽然这些方法简便、易操作, 但由于日常生活无法达到实验室准备试剂的标准。所以, 想要把此次研究的方法贯彻、应用到生活中, 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摘要:食品安全关系到民生、民心、社会的稳定以及经济的发展。但是近年来, 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 已经变成社会不能忽略的现象。在诸多问题中, 食品漂白剂的滥用就是其中之一。不但存在漂白剂过量使用的现象, 甚至一些不法商贩添加对人体有害的工业漂白剂到食品中。本文着重阐述亚硫酸盐漂白食品的快速定性方法, 而非定量方法。
关键词:漂白剂,漂白食品,快速鉴定方法,亚硫酸盐
参考文献
[1]陈桂芳.白皮瓜子中吊白块测定方法的选择及含量测定[J].职业与健康.2003, 19 (5) :55.[1]陈桂芳.白皮瓜子中吊白块测定方法的选择及含量测定[J].职业与健康.2003, 19 (5) :55.
食品中亚硫酸盐研究 篇4
[关键词] 亚硫酸氢钠甲萘醌;鉴别试验;一般鉴别试验;亚硫酸盐;亚硫酸氢盐
[中图分类号] R92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7-95-01
亚硫酸氢钠甲萘醌(menadione sodium bisulfite,MSB)又名維生素K3,主要参与肝脏凝血酶的合成和促进血浆凝血因子、Ⅶ、Ⅸ、Ⅹ在肝脏内的合成,所以临床主要用于促进凝血因予的活性而达到止血的目的[1]。由于其重要性与安全性及质量可控性,一直被中国药典所收载,并在品种鉴别项下与附录中的一般鉴别试验中同时规定了亚硫酸(氢)盐的鉴别试验。经检验发现,两处标准规定存在不一致之处,希望引进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及时加以修订,现报道如下。
1 相关标准
1.1 附录Ⅲ中亚硫酸(氢)盐鉴别反应[2-5]
取供试品,加盐酸,即发生二氧化硫的气体,有刺激性特臭,并能使硝酸亚汞试液湿润的滤纸显黑色。取供试品溶液,滴加碘试液,碘的颜色即消退。
1.2 亚硫酸氢钠甲萘醌鉴别(2)[2-5]
取本品约80 mg,加水2 mL溶解后,加稀盐酸数滴,温热,即产生二氧化硫的臭气。
2 分析与建议
2.1 反应条件与步骤
在共性标准中,亚硫酸(氢)盐的第一个鉴别反应是亚硫酸(氢)根与强酸(盐酸)反应而生成二氧化硫的气体,在此条件下,取“供试品”与盐酸即能很好进行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的气体具有特殊的刺激性(具有很强的呛鼻性),这一反应往往是在试管中进行,此时在试管口放置一条用水湿润的硝酸亚汞试液滤纸,很快滤纸即变显为黑色,那是二氧化硫与硝酸亚汞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亚汞黑色物质的缘故。而亚硫酸氢钠甲萘醌鉴别(2)中,要求先将“供试品” 加水2 mL溶解后,加稀盐酸数滴,温热,方能发生二氧化硫的臭气。原因为:该方法加水2 mL 及稀盐酸数滴后,本来供试品的量就不多,生成的二氧化硫的量也不多,而且在常温常压下,一体积水中可溶解40体积的二氧化硫(其中相当一部分与水反应生成遇热不稳定的亚硫酸)。所以,必须在酒精灯上加热方可闻到二氧化硫的臭气,由于释放的量不多,检验者闻到的刺激性气味远远不如共性标准方法所生成的强烈,将一条用水湿润的硝酸亚汞试液滤纸反应体系上方,反应现象很不明显,从内容表述上看,后者甚至只截取前者的第一步反应,这在鉴别的确证效果上明显要弱于前者。故此,笔者认为,亚硫酸氢钠甲萘醌鉴别(2)属于画蛇添足,既将反应与步骤复杂化,又将确证效果削弱化,建议将此内容进行修订。
2.2 确证的完整性
比较上述鉴别反应可以看出,附录Ⅲ中的共性鉴别反应包含2项(气体生成及与碘的氧化还原反应),而亚硫酸氢钠甲萘醌鉴别(2)仅有1项,而无与碘的氧化还原反应,造成标准内容的缺失,造成确证效果的弱化。建议药典修订时,将该部分的确证内容补充完整从而增强其定性的确证效果并与附录Ⅲ的共性规定保持一致。
2.3 修改建议
为了兼顾上述2.1、2.2所要解决的问题并与共性标准保持一致性,建议将亚硫酸氢钠甲萘醌的鉴别试验修改为“本品应显亚硫酸氢盐的鉴别反应(附录Ⅲ)”即可。
3 讨论
尽管亚硫酸氢钠甲萘醌鉴别(2)一直存在上述不一致之处,但历版药典均未参照附录Ⅲ对此作出修订,表明了标准制订、复核部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近年来,国家对药品标准的提高加大了投入力度,这部分投入主要是用于中药品种或检查、含量测定项目,鉴别项目标准提高则投入极少,或者办进行形式审查,导致许多西药品种的鉴别项目没有得到严密的确证。另外的一个原因是由于亚硫酸氢钠甲萘醌鉴别项下还有一项专属性更强的红外光谱鉴别方法,使得其化学鉴别反应的缺点被忽略了。为维护具有法律效力的中国药典的权威性,标准修订有关部门应从客观、真实的角度出发,及早对此进行修订。
[参考文献]
[1]赵年荣,唐春美.小议维生素K3[J].中国医药杂志,2004,l(3):147.
[2] 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二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附录13,208-209.
[3]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二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附录22,227.
[4]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二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附录20,189.
[5]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二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附录20,255-256.
(收稿日期:2012-03-09)
食品中亚硫酸盐研究 篇5
查阅相关资料, 现有检测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标准检测方法有比色法[5,6]、碘量法[7]、蒸馏-碱滴定法[8,9,10]等。由于上述方法的吸收液含汞和铅, 毒性较大且易造成污染、操作繁琐、灵敏度低、试剂费用高、人为误差较大等。近年来随着离子色谱 (ion chromatography, IC) 的广泛应用, 用离子色谱安培检测器法检测食品中亚硫酸盐残留量的方法, 国内外有文献报道[11,12,13], 但是安培检测器的电极易受污染和易受甲醛干扰, 而且一般实验室很少配置安培检测器等特点。采用通用型的电导检测器-离子色谱法进行检测, 样品用NaOH将结合型的亚硫酸萃取, 与甲醛生成稳定的羟甲基磺酸, 经OnGuard ⅡAg柱、C18柱和Na柱, 降低各种干扰因素, 提高待测物的灵敏度和重显性。用离子色谱法 (ion chromatography, IC) 对试液中的亚硫酸离子进行直接测定。该法具有准确、快速、重复性好等优点, 可满足水产类加工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检测。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
ICS-3000型离子色谱仪 (DIONEX, 美国) , 配电导检测器;IonPac®AS11-HC型阴离子分离柱 (4 mm×250 mm) 和IonPac®AG11-HC型保护柱 (4 mm×50mm) ;AS自动进样器 (DIONEX, 美国) ;EG淋洗液自动发生器 (DIONEX, 美国) ;ICS-3000色谱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
1.2 试剂与标样
1.2.1 试剂
氢氧化钠、亚硫酸钠、甲醛、碘、KI、浓盐酸均为AR级;水为超纯水, 电阻率为18.2MΩ·cm。
1.2.2 SO2-3标准溶液的配置
1) Na2SO3纯度的测定
精确称取约0.2500g Na2SO3于盛有50mL碘溶液 (0.1mol/L) 的碘量瓶中, 在室温下放置5min, 加入1mL浓盐酸, 摇匀, 立即用0.1 mol/L的Na2SO3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碘至淡黄色, 加入0.5mL10g/L淀粉指示剂, 继续滴定至无色。同时做试剂空白试验。按式:undefined, 计算Na2SO3纯度。
2) 标准储备溶液、标准工作溶液的配制
SOundefined标准储备溶液 (1000μg/mL) :准确称取0.1969g Na2SO3[纯度以 (1) 步骤计算]于100mL容量瓶中, 加入2.0mL的甲醛, 加水溶解定容。标准工作溶液可根据需要配制成所需浓度, 需加入甲醛作稳定剂, 溶液中甲醛的体积分数为0.72%。
1.3 实验方法
1.3.1 离子色谱实验条件
色谱柱:IonPac®AS19-HC型阴离子分离柱 (4mm×250mm) 和IonPac®AG19-HC型保护柱 (4mm×50mm) ;柱温箱温度:30℃;淋洗液:20mmol/L氢氧化钾溶液;抑制器:电化学自再生阴离子抑制器, 抑制电流60mA;淋洗液流速:0.8mL/min;进样体积:25μL。
1.3.2 实验步骤
准确称取2.5g (样品量可视含量高低而定) 的均匀试样 (精确至0.001g) 。将试样置于50mL的具塞并有刻度的塑料离心管中, 加入20mL的水溶解, 加入1.0mL 1.0mol/LNaOH, 加入1.0mL甲醛, 摇匀, 对于酸性样品, 用1.0mol/LNaOH 调节试液溶液的pH>10, 以水稀释至50mL, 在涡旋振荡器上混匀6min, 以5000r/min离心30min。上清液过OnGuard ⅡAg柱、C18柱和Na柱后直接进样分析, 并进行空白试验。
由于亚硫酸盐容易氧化成硫酸盐, 因此样品和标准溶液都应是新鲜配制的, 并减少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 样品处理好后应尽快分析。
1.3.3 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SOundefined标准储备液制配成浓度各为0.1、0.2、0.5、0.8、1.0mg/L的标准系列溶液。按1.3.1所列测定条件, 用自动进样器吸取标准工作溶液从低到高浓度依次进样测量, 以SOundefined的浓度 (mg/L) 为横坐标, 以对应的峰面积为纵坐标, 绘制标准曲线, 样品待测液中待测物的响应值应在标准线性范围之内。
2 结果与讨论
2.1 试样亚硫酸盐的离子色谱 (如图1所示)
2.2 标准曲线 (如图2所示) 及线性方程 (见表 1)
2.3 方法检出限
在仪器最佳条件下对试剂空白溶液连续测定10次, 检出限根据以2倍信噪比确定为0.2mg/L。
2.4 精密度和回收率试验
在相同的离子色谱条件下, 用同一样品进行5次重复的测定, 测定结果见表2。
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定SOundefined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33%, 表明该法精密度良好。
在已知含量的SOundefined试样中, 加入不同量SOundefined标准品, 配成4个已知样品, 在相同的离子色谱条件下, 定量分析, 计算测得SOundefined的平均回收率为91.0%, 试验结果见表3。
3 结论
研究建立了一种准确测定水产类加工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证明本方法具有进样稳定、无杂质干扰、重复性好、灵敏度高等特点, 可满足水产类加工食品中SOundefined检测的需要。
摘要:建立了等度离子色谱-电导检测器分析水产类加工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方法。样品采用1.0mol.L-1的NaOH溶液萃取, 甲醛作稳定剂, 经OnGuardⅡAg柱、C18柱和Na柱, 以达到离子色谱的分析要求。经实验采用Ion-PacAS11-HC型分离柱对分离条件进行优化, 确定柱温为30℃、淋洗液为20mmol.L-1的KOH溶液。在0~10.0mg.L-1范围内亚硫酸盐残留量呈良好线形, 相关系数为0.99971, 回收率为86.0%~96.0%。方法简便实用, 准确度高, 效果良好。
食品中亚硝酸盐中毒及治疗 篇6
含亚硝酸盐类食物中毒原因比较复杂, 影响发病的因素很多, 主要与饮食有关, 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摄入含有大量亚硝酸盐的蔬菜。在一般叶菜类, 如芹菜, 韭菜, 萝卜, 莴苣等均含有较多的硝酸盐。某些还原菌如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 变形杆菌, 产气夹膜杆菌, 在温度, 水分, p H值和渗透压等都适合的条件下生长繁殖, 可促使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
(1) 新鲜蔬菜在贮藏初期, 亚硝酸盐含量无明显增多, 如存放条件不好, 开始腐败变质, 其含量即可以明显增高, 并且随着蔬菜腐烂程度的增长而迅速增高 (见表1) 。 (2) 蔬菜在腌制2~4天后亚硝酸盐含量增高, 7~8天最高。食盐浓度为5%, 温度愈高, 所产生的亚硝酸盐愈多, 10%盐水次之, 15%盐水不论温度有何变化 (15-20℃或37℃) , 亚硝酸盐含量均无明显变化, 所以腌制的蔬菜在8天以内, 食盐浓度在15%以下时, 易引起亚硝酸盐中毒。 (3) 烹调后熟的青菜放在不洁的容器中, 如温度较高。存放过久, 亚硝酸盐含量也可增高。某些沙门氏菌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能将熟菜中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 所以, 有时细菌性食物中毒和亚硝酸盐中毒可以同时发生。
1.2 在一个时期内大量吃蔬菜, 也会引起亚硝酸盐中毒。当胃肠功能紊乱, 胃酸浓度低时, 大量食用硝酸盐含量较高的蔬菜, 可使胃肠道内硝酸盐还原菌大量繁殖, 致使胃肠道内亚硝酸盐形成速度加快, 数量过多以致机体不能及时将亚硝酸盐分解成氨, 亚硝酸盐大量被吸收入血液而引起中毒。这种情况下引起的亚硝酸盐中毒, 通常称之为肠原性青紫症。儿童健康状况较差, 或肠道功能紊乱时最易出现。
1.3 某些地区的井水中含有较多的硝酸盐及亚硝酸盐通常称之为苦井水, 如用这种水煮粥, 并在不卫生的容器中存放过久, 由于细菌的作用, 将硝酸盐转变成亚硝酸盐, 特别是将水盛在锅内过夜 (微火加热) , 则亚硝酸盐含量更多, 用这种水烹调食物就容易引起中毒。
1.4 在食品加工时常用硝酸盐或亚硝酸盐作为腌制鱼, 肉发色剂, 如用量过多, 经还原为亚硝酸盐, 亦可引起中毒。此外误将亚硝酸盐作食盐, 发酵粉等食用也可引起中毒。
1.5 有的奶制品中含枯草杆菌, 可使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 用这种奶制品喂养婴儿时, 亦可出现肠原性青紫病。
2 中毒机理
正常人血红蛋白含二价铁离子, 当亚硝酸盐大量被吸收进入血液时, 可将二价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离子, 使正常的血红蛋白转变为高铁血红蛋白, 使体内高铁血红蛋白大量增加, 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血症。高铁血红蛋白已失去了携带氧的能力。皮肤, 粘膜可出现青紫, 对缺氧最为敏感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损害, 可引起呼吸困难, 循环衰竭, 昏迷等。
此外, 亚硝酸盐有松弛平滑肌作用, 特别是对小血管的平滑肌的松弛作用更强, 致使血管扩张, 血压下降。
3 中毒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主要特点是由组织缺氧所发生的紫绀现象。
潜伏期, 长短可因摄入亚硝酸盐的量和中毒的原因而已。纯亚硝酸盐一般为10-15min;大量食入蔬菜类引起亚硝酸盐中毒的潜伏期为1-3h, 长者可达20h。中都表现主要为口唇, 指甲和全身皮肤出现紫绀等组织缺氧等表现, 并有精神萎靡, 头晕, 头痛, 乏力, 心跳加速, 嗜睡, 烦躁不安, 呼吸困难, 亦可有恶心, 呕吐, 腹胀, 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常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4 急救治疗
4.1 吸氧亚硝酸盐是一种氧化剂, 可使正常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 失去输氧能力而使组织缺氧。观察所见病人面色发青, 口唇紫绀, 静脉血呈蓝紫色都是缺氧的表现, 因此立即给予吸氧处理。
4.2 洗胃如果中毒时间短, 还应及时予以洗胃处理。
4.3 美蓝 (亚甲蓝) 的应用是亚硝酸盐中毒的特效解毒剂, 能还原高铁血红蛋白, 恢复正常输氧功能, 能量以每公斤体重1-2毫克计算。同时高渗葡萄糖可提高血液渗透压, 能增加解毒功能并且有短暂的利尿作用。
4.4 对症处理对于有心肺功能影响的患者, 还应对症处理, 如用呼吸兴奋剂, 纠正心律失常药等。
4.5 营养支持病情平稳后, 给予能量合剂, 维生素C等支持疗法。
5 预防措施
5.1 加强亚硝酸盐管理, 防止误食。
5.2 蔬菜应注意保鲜, 防止腐烂变质, 不吃腐烂变质的蔬菜, 胃肠功能不好时, 不要在短期内吃大量蔬菜。
5.3 不要饮用硝酸盐, 亚硝酸盐含量超标的水, 不要用硝酸盐, 亚硝酸盐含量超标的水煮饭做菜。
5.4 食盐腌渍的蔬菜要新鲜, 食盐浓度要达到15%, 至少要腌20天以上再食用。
5.5 加强奶制品的市场管理, 让婴幼儿食用上放心奶制品。
参考文献
[1]孙长颢,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2007) , 人民出版社.
食品中亚硫酸盐研究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和仪器
1.1.1 试剂。
饱和硼砂溶液,4.0 g/L对氨基苯磺酸溶液,2.0 g/L盐酸萘乙二胺溶液,106.0 g/L亚铁氰化钾溶液,220.0 g/L乙酸锌溶液,200μg/mL亚硝酸钠标准溶液:准确称取0.100 0 g于硅胶干燥器中干燥24 h的亚硝酸钠,加水溶解移入5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混合均匀。
1.1.2 仪器。
数显电热恒温水浴锅(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PHS-3C型pH计(上海禁精密科学仪器公司);CPA225D型电子分析天平(感量为0.000 1 g);UV-92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瑞利仪器有限公司)。
1.2 试验方法
1.2.1 试样处理及测定。
称取5.0 g(精确到0.000 1 g)匀浆后的样品置于50 mL烧杯中,加12.5 mL饱和硼砂溶液搅拌均匀,用70℃左右的水300 mL将试样转入500 mL容量瓶中,沸水浴15 min后冷却至室温,加入106.0 g/L亚铁氰化钾溶液5 mL,再加入220.0 g/L乙酸锌溶液5 mL,摇匀,用水定容到500 mL,放置30 min以沉淀蛋白质,过滤。弃去初滤液30 mL,滤液备用。取一组50 mL容量瓶,取40 mL上述滤液,加入4.0 g/L对氨基苯磺酸溶液2.0 mL,摇匀静止3~5min后加入2.0 g/L盐酸萘乙二胺溶液1.0 mL,静止15 min,用蒸馏水定容,在538 nm波长下依次测定吸光度。
1.2.2 结果计算[3]。公式如下:
式中,m:试样质量(g);A:根据标准曲线测得的亚硝酸盐质量(μg);V1:试液总体积(mL);V2:测定用试液体积(mL)。
2 结果与分析
2.1 最佳试验条件的选择
2.1.1 不同pH值对测定结果的影响[4]。
分别配制pH值为1.0、2.0、3.0、4.0、5.0、6.0的待测溶液,显色,在538 nm波长测定不同pH值条件下显色体系的吸光度,绘制pH值—吸光度曲线。由图1可知,在pH值为3.0~4.0处吸光度比较稳定。
2.1.2不同温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分别将待测液置于15~35℃的温度条件下,显色,在538 nm波长测定不同温度条件下显色体系的吸光度,绘制温度—吸光度曲线。由图2可知,在15~25℃吸光度值的变化范围比较稳定。
2.1.3 不同显色剂用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分别取2.0 g/L盐酸萘乙二胺溶液0.5、1.0、1.5、2.0、2.5、3.0 mL,显色,测定各显色体系的吸光度。由图3可知,随着显色剂用量的不断增加,吸光度不断增大,显色剂用量1.0、1.5、2.0 mL时,其吸光度值变化不大,当显色剂量的用量为3.0 mL时,吸光度反而降低,从保证试验效果和节约显色剂的角度考虑,显色剂的用量为1.0 mL比较恰当。
2.1.4 不同显色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分别取加入显色剂后的待测液,分别放置5.0、10.0、15.0、20.0、25.0、30.0 min,测定各显色体系的吸光度。由图4可知,显色时间为10.0~30.0min时,其吸光度值变化不大,从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节约测定时间角度考核,多次试验筛选显色时间为15.0 min为宜。
2.2 方法学评价
2.2.1 标准曲线的绘制。
按下表配制系列不同浓度的亚硝酸盐标准溶液。准确吸取200μg/mL亚硝酸钠标准溶液5 mL,加水定容至200 mL作为工作液(1 mL含亚硝酸钠5.0μg)。取一组50 mL容量瓶,每支容量瓶按表1用移液管加入亚硝酸盐工作液、4.0 g/L对氨基苯磺酸溶液,摇匀静止3~5min后加入2.0 g/L盐酸萘乙二胺溶液,静止显色15 min,用蒸馏水定容,在538 nm波长下依次测定吸光度。
按上述方法进行测定,亚硝酸钠浓度在0~1.4 mg/k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m(μg)=16.2 A+0.182,检出限为0.32μg。亚硝酸盐在溶液中的检出下限为0.05 mg/kg。
(mL)
2.2.2 方法回收率和准确度[5]。
为了确定测定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以农贸市场购得的新鲜大白菜、洋葱、西红柿样品进行回收率试验。精密度试验方法为:取样品提取液40mL,分别加入1.0μg/mL亚硝酸标准溶液0、1.00、2.00、3.00、4.00 mL,其他试验条件同试验方法所述,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其吸光度,根据工作曲线显示的浓度,计算其含量,求其回收率。为了评价所用方法的精密度,根据前面的试验条件,取样品在538 nm波长下多次测定吸光度,按并按照工作曲线求其含量,求几次测定结果的变化情况,用RSD表示。
对上述样品进行加标试验,其回收率分别为96.25%、98.15%、94.37%。同时,取样品分别进行7次测定,得到RSD分别为3.15%、4.08%、3.02%。
2.3 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在不同储存条件下的变化趋势
为了测定不同蔬菜在储藏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情况,取市售的新鲜大白菜、洋葱、西红柿、黄瓜、菠菜、结球甘蓝和芹菜等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几种蔬菜作为试验材料,定期测定常温储藏和低温冷藏条件下其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由表2可知,在蔬菜的整个储藏过程中,常温储藏,很多蔬菜的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情况比较明显,如同一批蔬菜(如菠菜和芹菜)样品经长期放置后不仅其外观发生变化(变黄、腐烂),而且对于菠菜样品来说,其亚硝酸盐含量分别从原来的19.20 mg/kg变化至32.10 mg/kg,芹菜由25.20mg/kg变化至35.60 mg/kg,增加幅度非常大,说明此时有相当部分的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从而产生了严重的食品安全性问题,应引起注意[6]。低温冷藏的蔬菜,其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趋势总体变化不大,但跟蔬菜本身的耐贮性有关,比较耐储藏的蔬菜,如黄瓜、结球甘蓝等蔬菜在整个储藏试验过程中,其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幅度较小,反之,其他蔬菜的变化幅度则比较大。
(mg/kg)
3 结论
(1)通过以盐酸萘乙二胺为显色剂、亚硝酸钠为标准溶液,试验设计了pH值、温度、显色剂用量和静止显色时间等试验因素,采用吸光度作为评价指标,确定了该测定方法的最佳试验条件。结果表明:pH值为3~4,显色温度15~25℃,显色剂用量为1.0 mL,显色时间在15 min后加水定容到50mL在最大吸收波长538 nm处测定吸光度。
(2)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4.37%以上,多次测定结果的变异系数小于4.08%。说明该法具有操作简单、稳定性和重现性较好等优点。
(3)对不同品种蔬菜在不同储藏条件下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常温条件下,其亚硝酸含量的变化趋势比较明显,而低温冷藏条件下的蔬菜,其变化趋势较小。无论是常温储藏还是低温冷藏的蔬菜,还是应尽快进行烹调,不应长时间摆放,以避免其亚硝酸盐含量升高。
参考文献
[1]叶宇飞,许秀琴,朱勇,等.蔬菜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测定与储存条件的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1):82-83.
[2]陈秋生,梁淑轩,李科,等.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不同提取方法及含量测定[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7(2):174-17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T5009.33-2003食品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259-266.
[4]张捷莉,丁博,刘志强,等.几种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J].食品科技,2006(9):242-244.
[5]吴春莲.分光光度法测定肉制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7,11(4):97-99.
食品中亚硫酸盐研究 篇8
1 仪器与试药
CARY 100 型分光光度计 (瓦里安公司) :亚硫酸氢钠为分析纯, 其亚硫酸氢钠含量经标定为63.91%;盐酸、甲醛、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为分析纯;碱性品红为分析纯;水为超纯水;肝水解肽注射液5 个厂家样品共11 个批次。
2 试验方法的研究和测定
2.1 测定波长的选择
精密称取亚硫酸氢钠适量, 加0.01%EDTA-Na2溶液溶解并稀释成每1ml中约含亚硫酸氢钠2.58μg的溶液: 精密量取该溶液10ml, 0.05%碱性品红溶液1ml与0.2%甲醛溶液1ml, 置25ml比色管内, 盖上管塞, 摇匀, 室温放置20 分钟, 在200nm~800nm范围进行扫描, 测得吸光度值在550~560nm范围内较好且较稳定, 故选择555nm为测定波长。
2.2 本底干扰考察
按各厂家处方, 配制扣除亚硫酸氢钠的肝水解肽本底溶液, 照“测定波长选择”项下方法显色后于555nm测得吸光度, 与相同显色方法的空白试液比较吸光度。 结果表明, 肝水解肽注射液中各主药及其它辅料对本试验测定结果无影响。
2.3 显色反应所用试剂浓度选择
2.3.1 亚硫酸氢钠对照液的制备
取亚硫酸氢钠适量, 精密称定, 加0.01%EDTA-Na2水溶液制成每1ml约含100μg的溶液, 精密量取适量, 用0.01%EDTA-Na2溶液稀释成浓度约为0.2、0.5、1.0、2.0、4.0、6.0、8.0 (*0.6391) μg·ml-1的系列亚硫酸氢钠对照液。
2.3.2 碱性品红溶液制备
取碱性品红0.05g置100ml量瓶中, 加盐酸5ml溶解, 加水至刻度, 摇匀。
1) 碱性品红溶液浓度选择
在甲醛溶液浓度为0.2%的条件下, 分别取0.01%与0.05%碱性品红水溶液别与系列亚硫酸氢钠对照液进行显色反应, 将测得吸光度与浓度作线性关系考察, 结果见表1 与表2。 结果表明, 在0.05%碱性品红溶液条件下, 亚硫酸氢钠对照液的线性关系优于0.01%碱性品红溶液, 故碱性品红溶液浓度选择为0.05%。
2) 盐酸加入量选择
取碱性品红0.05g三份, 分别用盐酸2ml、5ml、8ml溶解, 加水至刻度, 摇匀。 分别与亚硫酸氢钠浓度对照液 (0.5μg·ml-1) 进行显色反应, 考察盐酸加入量与显色反应关系。 结果表明, 加入5ml或8ml的盐酸均可保证吸光度落在0.3~0.7 的最佳定量范围内, 但考虑到试验操作的简便性, 最终盐酸加入量选择为5ml。
2.4 显色时间
精密量取0.5μg·ml-1的亚硫酸氢钠对照液10ml、0.05%碱性品红溶液1ml与0.2%甲醛溶液1ml, 置于25ml比色管内, 盖上管塞, 摇匀, 分别在室温下放置10、20、25、30、35、40、50 分钟后测定显色液的吸光度。 结果发现, 反应后30 分钟时显色液吸光度最大, 与50min时的吸光度值接近无较大差别, 为提高试验效率, 将反应时间选择为30 分钟。
2.5 线性试验
分别精密量取“2.3.1 亚硫酸氢钠对照液的制备”项下系列浓度对照液10ml、0.05%碱性品红溶液与0.2%甲醛溶液各1ml, 置25ml比色管内, 盖上管塞, 摇匀, 室温下放置30 分钟后于555nm测定吸光度, 同时以空白试验进行校正, 绘制标准曲线。 结果表明, 亚硫酸氢钠浓度在0.2~8.0 (*0.6391) μg·m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 其线性方程为A=0.507×C+0.2745, r=0.999。 考虑到本标准曲线方程所得截距对结果影响较大, 而且作为抗氧剂亚硫酸氢钠在其出厂期与货价期随时间推移含量的波动较大, 故含量测定选用了适用浓度范围较大, 结果较为准确的标准曲线法进行。
2.6 回收率试验
精密量取厂家D注射液0.5ml, 置100ml量瓶中, 加0.01%EDTANa2溶液稀释至刻度, 摇匀, 为供试溶液A。 精密称定亚硫酸氢钠0.4g稀释至0.4mg/ml (实际亚硫酸氢钠含量为0.25564mg/ml) , 精密量取厂家D注射液0.5ml与上述亚硫酸氢钠溶液1.0ml置100ml量瓶中, 加0.01%EDTA-Na2溶液稀释至刻度, 摇匀, 为供试溶液B。 照“线性试验”项下方法绘制标准曲线并分别测得两供试溶液的吸光度, 平行测定6份, 将结果代入标准曲线计算加样回收率。 测得的回收率RSD为0.64%。 说明该方法可靠。 结果见表4:
2.7 各厂家亚硫酸氢钠的含量测定
精密量取待测厂家肝水解肽注射液1ml, 分别置25、50、100ml量瓶中, 加0.01%EDTA-Na2溶液稀释至刻度, 摇匀, 照“线性试验”项下方法测定吸光度, 绘制标准曲线, 并将样品吸光度代入标准曲线计算亚硫酸氢钠含量。 各厂家样品的测定结果见表5:
3 讨论
1) 本文用比色法测定肝水解肽注射液中亚硫酸氢钠的含量, 经方法学验证, 本方法可行, 主药及其他辅料均无干扰。
2) 试验中分别取0.1%、0.15%、0.2%的甲醛溶液, 在碱性品红溶液浓度为0.05%的条件下, 分别与系列亚硫酸氢钠对照液进行显色反应, 结果表明甲醛溶液浓度变化对本反应影响较小可以忽略, 考虑甲醛浓度越大显色反应越充分, 故选择浓度为0.2%的甲醛溶液。
3) 试验中还对显色时间进行了考察, 结果表明温度对反应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并没有影响, 但温度越高, 反应速度快, 吸光度不稳定;温度低, 反应时间与灵敏度相应延长与降低, 最后确定本反应的最适反应温度为20~25℃, 对照管与样品管需在相同条件下显色, 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4) 由检测结果可以看出, 不同厂家肝水解肽注射液中亚硫酸氢钠的含量不同, 含量差别较大。 由于亚硫酸氢钠含量过大会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 含量过低又不能起抗氧剂的作用, 因此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制订出肝水解肽注射液中亚硫酸氢钠的质量标准, 以规范各厂家的生产过程中的亚硫酸氢钠用量, 保证广大患者的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郑策, 梅丹, 王兰, 李大魁, 汤光.关注制剂中辅料的不良反应[J].中国药学杂志, 2005, 40 (9) :644-649.
[2]陶国运, 张国栋.肝乐宁注射液治疗肝炎肝硬化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8 (1) :61-62.
[3]昌荣林.肝乐宁、肝细胞生长素与G-I治疗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比较[J].临床肝胆病杂志, 2002, 18 (2) :122-123.
[4]张胜东.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中亚硫酸氢钠含量[J].中国医药科学, 2011, 1 (17) ;44-45, 58.
食品中亚硫酸盐研究 篇9
材料与方法
样品来源
随机采集沈阳市区内大中小型超市和农贸市场出售的袋装和散装的7类熟肉制品共36个, 每份样品的采集量不少于500 g, 采集样品后及时处理和测定。
亚硝酸盐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依据最新的国家标准GB 5009.33-2010检验测定食品中的亚硝酸盐, 标准曲线的制作和数据处理主要由Excel2007进行。
食物的卫生评价标准
依据熟肉制品的卫生标准GB2726-2005, 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的亚硝酸盐残留量评价是否合格。
结果与分析
按肉制品的生产工艺评价
亚硝酸盐的测定结果见表1, 亚硝酸盐超标样品4个, 总合格率为88.9%。比较不同种类熟肉制品时发现, 油炸肉类、西式火腿、肉灌肠类和肉罐头类合格率为100%, 但腌腊肉制品类、酱卤肉制品类和熏烧烤肉类均有亚硝酸盐超标现象, 尤其是腌腊肉制品合格率仅为66.7%, 最高检出值48.1 mg/kg, 超过国家标准最大残留量30 mg/kg的60.3%。
按肉制品的包装方式评价
亚硝酸盐的测定结果见表2, 袋装样品的亚硝酸盐合格率为92.9%, 散装样品的亚硝酸盐合格率为75%。袋装样品的亚硝酸盐检出范围为0~55.3 mg/kg, 虽然其中有一个袋装西式火腿的亚硝酸盐检出值为55.3 mg/kg, 但国家标准中西式火腿最大残留量为70 mg/kg, 所以仍然合格;有1个袋装腌腊肉的亚硝酸盐检出值为32.5 mg/kg, 超过最大残留量30 mg/kg, 不合格;1个袋装熏烧烤肉的亚硝酸盐检出值为42.3 mg/kg, 超过最大残留量30 mg/kg, 不合格;散装样品的亚硝酸盐检出范围为0~48.1 mg/kg, 其中1个散装装腌腊肉的亚硝酸盐检出值为48.1 mg/kg, 超过最大残留量为30mg/kg, 不合格;1个散装酱卤肉的亚硝酸盐检出值为32.7mg/kg, 超过最大残留量为30mg/kg, 不合格。虽然采集的散装样品较少, 且散装样品的检出范围跨度略小, 但排除1个袋装西式火腿的亚硝酸盐检出值为55.3 mg/kg较高外, 综合分析袋装和散装样品的合格率和检出范围, 可看出袋装样品的安全性要高于散装样品的安全性。
按肉制品的出售地点评价
亚硝酸盐的测定结果见表3, 从超市采集样品中的亚硝酸盐合格率为100%, 从农贸市场采集样品中的亚硝酸盐合格率为81.8%, 虽然从超市采集样品的检出范围跨度较大, 但是排除1个袋装西式火腿的亚硝酸盐检出值为55.3 mg/kg较高外, 综合分析超市样品和农贸市场样品的合格率和检出范围, 可看出超市样品的安全性要高于农贸市场样品的安全性。
结语
从本次采集熟肉制品的调查结果可知, 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合格率仅达到88.9%, 不是十分乐观。这就要求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加大监管强度, 从原料、运输、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分别控制肉制品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