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原著

2024-06-27

古典小说原著(共5篇)

古典小说原著 篇1

《外国小说欣赏》的选文都是近现代外国小说的经典, 是各个阶段各种流派小说的代表, 代表着同时期所能达到的艺术和思想的高度。作者中有6位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但是这些作品流派较多、风格迥异, 语言习俗与中国传统小说有较大差别, 让习惯于阅读传统小说的学生感到陌生。

同时这些作品都是经过不同的翻译者呈现的。译者是个不可或缺的角色, 但因为他隐藏在文字的背后, 以至于阅读教学中往往忽视这个角色。实际上译者以桥梁的作用加入到作品的解读, 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读者的阅读兴趣、阅读感悟。因此, 在外国小说的教学中, 要有原著意识。在教学中适当地引入原文片段或不同译本, 就能在学生与小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缩短学生认识与小说之间的距离, 减轻疏离感,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小说充满了阅读的兴趣。

一、“译”中求同

《外国小说欣赏》选的译本很多是著名的文学家或翻译家, 如《丹柯》的译者巴金、《炮兽》的译者郑永慧、《安东诺夫卡苹果》的译者戴骢等。而经典作品常有数个著名的翻译者, 他们的翻译虽然语言各异, 各有千秋, 但在传达原意和语言效果两个方面都做到形神兼备, 有异曲同工之妙。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译法, 就能从中感悟译者的用心、译文的妙处。

在教学《素芭》时, 我就另选了冰心、董友忱的两个译本进行比较, 使学生对素芭的悲惨命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选文是倪培耕的译本, 结尾写道:“不出一周……这次, 她的丈夫用自己的双眼和双耳, 非常仔细地察听, 相了亲, 娶了一位会说话的姑娘。”

[案例1]《素芭》教学实录 (节选)

师:素芭这样美丽、善良、聪明的一位姑娘, 命运却是悲惨的, 我们想想应该有好的生活、好的归宿, 但是悲惨的是什么?

生:她的丈夫另外娶了妻子。

师:这意味着什么?

生:被丈夫抛弃了。

师:是的, 而且更可悲的是, 同学们有没有关注到过了多久丈夫另外娶妻?

生: (齐声) 不出一周。

师:对!按照我们常人的设想, 结婚不出一周么, 如果夫妻关系不好, 妻子可能被虐待, 比如罚做家务之类的, 却没想到素芭的丈夫居然另外娶了妻子。作者这样设计情节的目的是什么?

生:我认为她丈夫另结新欢的时间越短, 越能体现出故事的悲剧性。

(投影) 冰心在翻译《素芭》的结尾时是这样的:“不到十天, ……这一次他不只用眼睛, 而且用耳朵来仔细地考察, 他又娶了一个会说话的妻子。”

泰戈尔研究专家董友忱翻译的《素芭》的结尾是这样的:“没过一周, ……这一次, 她丈夫眼耳并用又相了亲, 娶来了一个会说话的姑娘。”

师:你们发现没有?冰心和董友忱的翻译中都强调了这个时间, 以突出悲剧性。虽然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但是不是符合素芭的性格、身份、处境、立场呢? (进入下一环节)

在《素芭》的这个教学环节中, 我通过“不出一周”、“不到十天”、“没过一周”这三个译本中相似的时间词的确认, 让学生对这个短暂的时间间隔有了深刻的印象, 也对素芭的悲惨命运有了更多的同情。

还有, 如《炮兽》一文课本选用的是郑永慧的译本, 郑永慧在去世前的回忆中谈到最满意的译作就是《九三年》, 在欣赏他精湛的遣词用句时,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呈现由罗国林、叶尊翻译的课文第三段的文字, 体会三个译本的异同。这些不同翻译家的译本, 让学生学会了品味语言, 引发了学生思想的碰撞。

二、“译”中求异

因为译作是译者重走作家的思想之旅, 也是译者与被译者之间的心灵对话, 里面自然离不开译者自己的“思想”。因此, 通过对不同译作的解读, 咀嚼不同译者的思维过程和词语锤炼, 能切实培养学生鉴赏文学经典的能力。

[案例2]《卡夫卡》教学实录 (节选)

(投影) 煤全用完了;煤桶空空;煤铲闲着;炉子呼吸着冷气;房间鼓满了冷风;……因此我必须在两者之间赶紧骑行出去, 向居中的煤店老板去求助。 (叶廷芳译, 《卡夫卡全集》,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师:请问你喜欢课文的译法还是叶廷芳的译法?

生:我喜欢课文的译法。

师:为什么?

生:我想课文选的总是好的。 (众人笑)

生:我也喜欢课文的译法。我读着感到了寒意。

生:我喜欢叶廷芳的译法, 我不仅感受到了寒意, 而且有种痛苦感。

师:你从哪里感受到了这种痛苦感?

生:我觉得叶廷芳用的都是主谓句, 句式相同, 读起来简洁有力, 而课文的句式有些杂, 就缺乏这种力度。

师:感觉很敏锐。其他同学还有什么高见?

生:我也喜欢叶廷芳的译法, 这段描写了由煤桶、煤铲、炉子、房间、窗子、树木、霜、冷风、天空一组景物构成的纯粹的静物画, 没有多余的文字, 特别干净。但是你能体会到那种纠结———在炉子与冷气、房间与冷风、树木和严霜中。

师:我真喜欢“干净”这个词。

生:我也喜欢叶廷芳的译法, 我觉得读着有种窒息感, 让人透不过气来。

同样可以进行译作比较的课文还有不少, 如《炼金术士》这一篇, 课文选用的是青年翻译家孙国勇的译本, 教师可以选用资深翻译家、翻译过很多保罗·柯艾略著作的孙成敖译本进行比较, 学生会有很多收获。这种“译”中求异的做法, 拓展了小说宽阔的阅读空间, 使学生从经典作品中读出新意, 读出深意, 获得阅读的高峰体验。

三、“译”中求译

高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 有时让他们尝试对原作进行翻译, 会调动学生的好奇心, 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突破传统小说的套路, 没有情节, 没有环境, 也没有结局, 作者只抓住人物瞬间的没有行动的印象感觉和沉思冥想, 将我们引入人物的精神世界。学生一致反映读来有些枯燥, 甚至容易走神。于是, 我在课堂上引入了《墙上的斑点》的相对简单的原作片段进行教学,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3]《墙上的斑点》教学设计 (节选)

1. 呈现《墙上的斑点》的英文原版, 请学生翻译

(投影) I like to think of it, too, on winter’s nights standing in the empty field with all leaves close-furled, nothing tender exposed tothe iron bullets ofthe moon, a naked mast upon an earth that goes tumbling, tumbling, all night long.

2. 学生之间交流翻译作品

3. 朗读文美惠的翻译

(投影) 我还喜欢去想这棵树怎样在冬天的夜晚独自屹立在空旷的田野上, 树叶紧紧地合拢起来, 对着月亮射出的铁弹, 什么弱点也不暴露, 像一根空荡荡的桅杆竖立在整夜不停地滚动着的大地上。

4. 请学生结合原作、自己的翻译、文美惠的翻译谈谈感受

在第四个环节的教学中, 学生的讨论特别热烈, 有的同学认为文美惠翻译得好, 语言简洁, 意境优美。有的同学认为文美惠翻译得有缺陷, 因为原作的语言有诗歌化的倾向, 用英文读很有节奏和韵律, 而文美惠翻译的就没有诗的感觉。有的同学指出“anakedmastuponan earth thatgoes tumbling, tumbling, all night long”中“tumbling”的重复给读者带来视觉和听觉震撼, 给人延绵不绝, 余音绕梁的感觉, 更有想象的空间。而文美惠只翻译成“在整夜不停地滚动着的大地上”, 精练倒是精练了, 却没了韵味。有的同学则读着自己翻译的“翻滚着, 翻滚着, 一晚又一晚”沉醉其中, 觉得自己的译作更出彩。

适当地引入原文片段, 让学生对原文和译文进行对比分析, 或者索性让学生尝试翻译, 能让学生体会到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所获得的大不相同的语境效果, 引起学生对文本解读的扩展和生发, 有机会欣赏到别样的小说之美。

古典小说原著 篇2

好像和电视剧有点不一样,电视剧里面范闲12岁被刺杀时候的刺客藤护卫,最后被范闲收在门下,然而其在牛栏街护卫范闲的时候是丢了命的,但是小说中滕子京一直好好的玩到了范闲居住的杭州西湖。也不知道庆国那时候到底有没有杭州西湖。但是小说还是真的蛮牛逼的,都是翻转和伏笔。 比如神庙居然是军事博物馆,哈哈哈,妹的也是让人打开眼界了。说说里面的武力代表吧,一大超级牛人五竹;四大宗师,夜流云、四顾剑、苦何、庆帝;三国年轻高手海棠朵朵、王十三郎、范闲;其他若干牛人洪四库、叶重、魏老爷子、燕小乙、狼桃、云澜之。在说说最牛的黑暗行者,北齐的肖恩、庆国的陈朵朵,年轻一代的沈腾、言冰云、范闲。最牛叉的女人叶轻眉和长公主李云睿。

叶轻眉神庙跑出来的小姑凉,敢于天下先,不管是思想还是行动处处不体现着胸有沟壑,敢为天下谋福利的远大志向,就是只是想让这个世界好一点,和现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样。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一个封建王朝有这样一个思想,敢于挑战帝王尊严、寻求平等的女子真的是了不起,虽然至今我们还走在追求这些的路上,但是不得不让人佩服啊。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创立叶家商业王国、设立监察院,试图让天下人变得更好一点的伟人却被阴谋和封建旧势力斩杀。甚至其孩子也见不到这个世界的一缕阳光。

在澹州长大的范闲在奶奶的呵护中长大成人,在丫鬟和伴随眼里这家伙就是一个二百五,怎么说这小子从小就随母亲的性子,没有啥等级观念,但是丫的也怕死,因为从小在超级高手五竹的熏陶下可谓躲避物力攻击的世间高手,自然这个不能和那些变态的大宗师来比的。因为听庆帝说这些妖怪本来就是人间不应该存在的物种。想想范闲的童年也是够有意思的,王牌保镖五竹叔,金牌菇凉4个,最后一个还变成了自己的小老婆。年龄最大的嫁给了一个自己喜欢的孤儿,这四大金牌菇凉可不是一般的菇凉,在哪个年代,就是男尊女卑的时代,谁敢要求幸福啊,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偏偏他们在范大少爷的影响啥都敢来,要追求幸福,要自由,这可是一个疯狂的念头,叶轻眉就是由于这个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但是就像伟人说的一样,只有有种子那么就会长成参天大树,于是乎,范闲这颗种子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包含自己最信任的启年小组,还有监察院追踪高手王启年,皇家护卫高达,这两人由于经常跟在范闲身边,受其熏染,在大东山上的那次惊天阴谋中开溜,最终保住了生命,就像范闲说的一样,什么都不重要,活着,只有活着才是所有希望的源泉,你丫都死了还想干啥啊。所以不得不说这个小子,很牛逼,不亏是祖母带大的孩子,为啥这么说呢,你看呗,当年的庆帝是祖母带大的,再看看自己的父亲范建还有靖王的牛逼,就真的人祖母真的是流弊。因为祖母说过一句话,陛下是不可战胜的,你要相信陛下。也就是由于这句话,范闲才能在大山东阴谋爆发后完美的处理皇宫中太子和二皇子的椅子之争,干净利落的收拾了老秦家的老二和九品高手秦老爷子(老头和靖王一样也是喜欢种地的,但是有和海棠朵朵一样是那种真的返璞归真)

古典小说原著 篇3

一、 叙事结构的差异

与小说这种文本语言存在一定的差异,电影不仅是一种语言上的描述,更能带给观众视觉上的体验,同一事件小说只能借助文字对其进行描述,即便是一些感人的场景也只是通过优美的文字进行叙述,而电影则不同,它一方面可以借助文字去表达感情,另一方面还能通过画面、音乐背景等对事件进行渲染,让观众犹如身临其境之感。衡量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不仅应具有一定的个性与文化内涵,而且还应采取多样化的艺术表现手法,来源于原著,又高于原著的表达,从而使其成为一部独立的艺术作品。所以,电影对原著的重新建构与必要的改编也是不容忽视的内容。影片在原著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全新的故事框架,呈现出不同的叙事层次。按照社会现实情况所构建出的小女孩的故事是第一叙事层次,也是影片中所表现出的故事外层内容。在影片的开端部位首先映入观众眼帘的是高楼林立的现代化都市,9岁的小女孩在母亲的严格教育下,为了考取重点院校,每天就如同机器一样重复着堆积如山的作业以及其他额外的学习计划,对于一个9岁的孩子来说,本应该享受到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繁重的课业负担却代替了她整个生活。这种生活随着一位神秘邻居的出现被打破。女孩与老人成为了好朋友,这个老人也是原著小说中的飞行员,老人向女孩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在作为飞行员期间他遇到了小王子,并向女孩讲解了小王子的故事,小女孩对小王子产生了一定的好奇心,在老人病危期间她毅然决然地选择去寻找小王子,当找到小王子后发现了他的转变,小女孩机智地帮助小王子重新找回自我。最后小女孩完成了她的冒险之旅后来看望病床上的老飞行员,理解了妈妈的良苦用心,与妈妈重归于好。这一故事情节与小王子在厌倦玫瑰决定离开星球,在一系列游历后重新回到自己的星球这一故事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这也是影片中特色之处。在电影独特的蒙太奇手法中,电影主线与原著主线看似分离,实则得到了一定的交融与统一。[1]从小说中小王子与飞行员之间的关系,再到影片中小女孩与飞行员的人物关系,这种多重人物之间的叙述,小说中的世界与影片中虚拟世界相结合,使得文学作品的内涵更加深刻,更能引起关注的深思。

原著小说向观众展现了一个充满奇妙的世界,故事中的小王子在属于他自己的星球上生活着,而现代科技也能将这种场景呈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欣赏到其他星球的别样风光。在拍摄制作中,为了将现实与童话世界呈现出强烈的比较,影片中使用了多种技术方式大大增强了画面的质感,深深地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原著中的那些奇思妙想通过画面的形式呈现出来,在视觉上带给观众一种唯美之感,再加之背景音乐的辅助,让童话故事的真实感更加强烈,两个世界在叙事中的不断交替,通过查询的方式将小王子的故事从小女孩的视角下如实地映射出来。小王子的故事通过电影艺术得到了立体呈现,也有效地将现实世界与童话世界这两个时空界限清晰地呈现出来。

二、 主题创意的差异化

(一)主题表现

通过对《小王子》这部影片的主题分析来看,其与原著小说之间也存在很大差异。影片中小女孩登上破旧的飞机,由于缺乏驾驶经验,她经过胡乱的摸索后,最终发动引擎,与小狐狸一道前往未知星球去寻找小王子,这个场面与鲁滨逊漂流记等冒险故事的场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紧接着影片就呈现给观众的是标准的好莱坞冒险叙事模式,电影的大半场景中,对小王子的画面大都运用的是定格动画,色彩较为单一,当重新回到现代都市场景中时,小女孩与怪老头一出现画面就立刻发生了变化,采取的是CG动画模式。影片的其余部分则借助CG动画告诫人们,小王子被商人主宰的物欲所影响,逐渐地将原有的童心慢慢丢掉,借口自己在工作来隐藏内心的惶恐与焦虑,这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人们的生活现状。城市的车水马龙,人们的工作压力很大,不得已而面对繁杂的工作,人在重复、无休止的工作中变得更加功利化。被异化的小王子的转变则是通过小女孩的感化来实现的,小女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打败了企图收复星星以作发电之用的商人们,这样故事的主题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从小王子的故事逐渐转变成了小女孩的成长故事。故事到这,小女孩的成长主题也逐渐凸显出来,这也旨在告诉人们时光飞逝,应勇敢地追寻纯真与爱。因此与小说相比较,影片中对批判成人世界虚伪这一主题进行了淡化,而是将主题放在了小女孩的成长与追寻童心的过程中。

(二)创意视角

在电影场景中,导演在其中加入了一对母女的新形象,因此,故事的叙述者也不单单是飞行员“我”了,而是以小女孩的视角对故事进行阐述。当飞行员见到小女孩后,被小女孩的率真与可爱深深地吸引住了,他想与小女孩做朋友,又得知小女孩在极力寻找小王子,于是他将小王子的故事写到纸上,折成飞机飞出去,通过这样可将飞行员与小王子的故事借助小女孩的讲述呈现到观众面前,这也使得电影中的故事情节变得更加复杂,也会让观众产生一定的质疑,能使观众对影片的情节更加关注,故事不单单只是小王子的故事,而变成了小王子与飞行员,飞行员与小女孩、小女孩与小王子的故事,这四条线大都是借助小女孩的变化呈现到观众面前,而飞行员则只在其中穿插叙述了一部分。电影创作在飞行员、小女孩与小王子之间变换视角,引发人们的深思,用全新的视觉打破原著小说的固有模式。

三、 主人公的差异化

在原著小说中,故事的主角是小王子。一名飞行员驾驶飞机降落到了沙漠中,在修理飞机部件时碰巧遇到了来自其他星球的小王子。由于机缘巧合,他们相聚在了一起,在彼此的交谈中,飞行员与小王子的感情集聚升温,他甚至以成人无法理解的一张富有想象力的简笔画来描述小王子的审美能力,但却被看成人们认为是极端的功利化。[2]但小王子却与常人的认识不同,他觉得飞行员的思想与自己的相同,他们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他也向飞行员说了他自己的游历生涯。小王子讲道,他来自于一个很遥远的星球,在那里有一朵玫瑰花与他相依相伴,但由于玫瑰的欺骗伤透了他的心,他决定逃离自己的星球。他走遍了各个星球,最终来到了地球,他驯服了一只狐狸,还与一条蛇达成了死亡协议,尽管对小王子的身世等未知,但从他清澈的明眸中可看出他的内心是纯洁的,内心仍然保留着一定的童心。

而在电影里,故事的主角则是一个小女孩。她的母亲与其他父母一样,有望女成凤的夙愿,每日给女孩制定了详细的学习任务表,甚至具体到每一分钟所应完成的任务,小女孩的一切看似已被父母安排的妥当,父母虽然给予了她较好的物质条件,但却剥夺了她的自由与兴趣,也使得她对人生缺乏思考与认识,即便长大成人,她也是在实现母亲的未完成的心愿。在影片中,当小女孩与母亲争吵的过程也是小女孩的童心被唤醒的过程。影片中怪老头的出现更是对小女孩童心唤醒的诱导剂。[3]怪老头之前是一个飞行员,在当时被认为是一个怪人,但在小女孩眼中却是自己的好朋友,他教会女孩应善待人们,守护住自己的纯真。如果没有怪老头的出现,小女孩可能会按照母亲给她规划的未来一步一步成才,但小女孩可能永远也不能真正地长大,也不会体会到人生的真谛。

四、 细节差异

原著小说与电影作品中对《小王子》故事的描述,除了在主题以及主角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故事的一些细节中也作了一定的改动。比如原著小说中,小王子在旅途中见到了国王、点灯人、商人等形形色色的人群,他们与小王子的对话也能直观地反映出不同人群价值观的差异,小王子不急不躁,用机智地话语去揭穿人性的丑陋。导演自身的讽刺意图也十分明确,从中也说明了成人世界中的贪婪与自私。而在电影版中,来自于不同世界的两个人小王子与小女孩,他们之间看似无交集,却有着一定的联系,通过小女孩的视角,将真实与虚幻的冒险经历呈现在观众面前,将原著中一些隐秘的内涵通过画面淋漓极致地表现出来。

结语

综上所述,《小王子》这部影片虽然对原著小说中的很多内容进行了改变,但影片中所表现出的对童心以及对待美好事物的向往等情感依然会带给观众不一样的感受。原著小说中对于同一事物的认知曾有这样的解释,星星这一物体对于不同的人其所代表的含义不同,比如旅行的人会将其认为是指路的向导,对学者来说是探讨的学问,星星对于每个人来说有着不同的意义。然而有的人对此却不认同,他们则认为这些话是对现实生活的讽刺,是一种逃避现实、懦弱的表现。《小王子》绝不只是保守主义的代名词,它是对现实生活中丑恶行为的抨击,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对热爱生命、有梦想的人群的赞美。

参考文献:

[1]李晓虹.翻译与电影改编的方法比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5):50-54.

[2]常临光.见微知著——论法国电影《小王子》在“微”课堂当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6(12):213-214.

古典小说原著 篇4

《消失的爱人》小说和电影的主要故事基本保持一致,都是围绕着女主角艾米的“失踪”事件展开。在追寻“失踪”事件真相的同时,二人之间一个又一个秘密相继浮出水面,财政问题、丈夫出轨、婚姻危机等等,甚至最后整个失踪案件都只是艾米自导自演、精心设计的一场“谋杀”。当尼克在电视上向她忏悔、告白,重新扮演回那个艾米心中的完美情人形象时,艾米则以自己的智慧化解意想不到的危机,全身而退,重新回到了尼克身边。

吉莉安·弗林创作的这部小说可谓是一部挑战男性权威的女性主义读物,颇有女性崛起的意味。而通过大卫·芬奇这位男性导演的重新诠释,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让大众不舒服的强烈女性主义韵味。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把小说中迷雾重重的故事精彩地呈现在观众眼前,还在于对原著很多方面的挑战和大胆尝试,使许多读过原著的读者依然兴致勃勃地欣赏电影。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是对其他各种艺术形式及其表现手段乃至艺术思维的综合,而影视作品的主体则是叙事的艺术,拥有一个好故事,并选择最佳的叙述方法把故事讲述出来是一部好电影必不可缺的因素之一。吉莉安·弗林的小说《消失的爱人》被多家国外知名杂志极力称赞:

“绝佳的读物,惊心动魄的情节堪比希区柯克,令人爱不释手。这本动人的小说直达人心最阴暗的角落,会让你浑身起上一层鸡皮疙瘩,非要把一颗心提到嗓子眼,直到最后一页。”

——《人物》杂志

“一步步揭开身份认同的本质,一笔笔描绘了那些令人战栗的秘密——即使在最亲密的情侣之间,这些秘密也仍会破土而出、茁壮生长。《消失的爱人》开篇就推出了一宗疑案,看上去有待读者挖掘真凶的身份,但到了合卷的那一刻,你会忍不住重新审视身份认同这一命题。”

——列弗·格罗斯曼《时代》杂志

无论是小说或是电影,故事本身的情节性便是一大特色,而执导拍摄的导演大卫·芬奇使影片在人物形象、叙事结构方面与原著保持一致的基础上,对环境氛围、人物性格和故事结局内涵方面又进行了“大卫·芬奇式”的重释。在玩尽情节吊足观众口味之余,将真相徐徐揭开于世人眼前。下面文章就对《消失的爱人》的小说和电影进行比较和解读,分析电影《消失的爱人》对原著小说的继承和重释。

一、电影《消失的爱人》对原著小说的继承

吉莉安·弗林2012年出版的第三部小说《消失的爱人》,自出版后连续八周位于《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该片制片人瑞茜·威瑟斯彭买下了此片版权,2014年10月3日由大卫·芬奇执导的《消失的爱人》在美国上映,同年11月获得第18届好莱坞电影奖最佳影片奖。

小说《消失的爱人》的成功,源于作者精巧的构思和环环相扣的悬念,而电影《消失的爱人》的成功,并不仅仅归功于一个优秀的剧本,更得益于导演将小说中的人物图像化,并且保持与原著一致的叙事风格,这两点充分体现了对原著小说的继承。

(一)人物设计影像化

电影《消失的爱人》在选择角色方面非常成功,根据小说中对艾米的描写“高挑”,“一种独生女的气质”,“聪明机灵且神秘”,“每当我想起我太太,我总会想起她那颗头颅。最先想起的是轮廓:第一眼见到她时,我望见的就是她的后脑,那头颅有着某种曼妙之处,好似一粒闪亮坚强的玉米,要不然便是河床上的一块化石”,导演最终确定由英国女演员罗莎曼德·派克演艾米一角。一开始买下此片版权的瑞茜·威瑟斯彭想亲自出演这一角色,但经过重重筛选罗莎曼德·派克打败了娜塔丽·波特曼和艾米丽·布朗特等女影星担任女主角。身高1.74米的罗莎曼德·派克,正符合小说中能与男主角四目相对的高挑身材。她冷艳精致的外表和金黄色的秀发,更是同小说中对艾米的描述有九成的贴合。“今天艾米把一头金黄色的秀发梳了起来,一束马尾好似一根跳绳般开心地晃来晃去……”“在维多利亚时代,人们定会夸她‘头型雅致’,你简直一下子就能想出颅骨的形状”。而她骨子里带有的“才女”,“cool girl”,“家境优越的独生女”的气质,更与“小魔女艾米”如出一辙。为了使自己演好“艾米”这个纽约女的角色,她毫不费力地把自己的英式口音改造成美式。“大卫·芬奇说,在回看罗莎曼德与汤姆·克鲁斯主演的《侠探杰克》时,一度很困惑,她看上去既像22岁,又像是32岁。她好像能永葆青春,又像个被表演世界溺爱的纯真孩子。我决定联系她,还给她寄了本《消失的爱人》的书。最终选择罗莎曼德或许是芬奇看中了她的某种气质,而他自己也说不清究竟是什么。某天,芬奇问她:你是不是独生女?罗莎曼德回答说,是。芬奇才恍然大悟:因为艾米就是被父母寄望很高的独生女。”

本·阿弗莱克的气质同样十分接近吉莉安·弗林小说中的男主角,“他摆出一副趾高气昂的气质”,“此人看上去常在女人堆里打滚,是个流连花丛的浪荡子”,“尼克的笑容十分迷人,好似一只猫。就凭他对我微微一笑似的那副摸样,他应该再咳出来一团黄色鸟毛才对”。从面相来讲,本·阿弗莱克下巴上那条深深的美人沟,更注定尼克的人选非他莫属。拥有美人沟下巴的人往往具有艺术气息,情感丰富,异性缘比较好,却相比于其他人婚姻更容易出现问题,男主角尼克正是如此。本·阿弗莱克也很好抓住了尼克独特的个性特点,演绎出一个内心怯懦的男人在面对一连串事件的软弱和无能。

(二)叙事结构统一

电影《消失的爱人》不仅沿用了吉莉安·弗林小说的故事框架,在叙事结构上也与原著保持统一,即采用经典好莱坞的线性叙事结构。“好莱坞著名制片人大卫·塞尔兹尼克曾说:一部电影最坏的毛病是缺乏清晰性。这就难怪经典好莱坞的叙事结构原则要把线性叙事结构作为电影叙事的主干,而冲突的因果关系则成为故事情节组织安排的基本依据。”吉莉安·弗林原著小说最精彩,其悬念重重的原因正在于此,作者采用变换视角的双线叙事结构来展现夫妻二人相互猜忌、相互欺骗的事实,带领读者深入婚姻触礁和令人喘不过气来的感情世界。大卫·芬奇也同样把这种“不信任”叙事结构带入电影中。电影主线由“一条依照时间顺序的叙事脉络贯穿始终,即妻子失踪后尼克单方的生活状况和案件一系列的调查发展进程。”第二条副线则是以艾米的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展开。“在影片的前半部分导演用一本艾米日记作为第二条倒叙叙事线索,并分别把一篇篇日记按时间顺序穿插进叙事主线中,形成了《消失的爱人》前半部分的双线交织的叙事结构。”影片后半部分副线改为艾米第一人称视角现在时的叙述,一次次推翻了影片前半部分艾米日记塑造的那个艾米形象和日记中记载的二人甜蜜的夫妻生活。“主线与副线之间的交织对比,两条线索相互支撑又相互矛盾。这就意味观众要不断地推翻自己对影片的先决经验,从而在观影过程中建立另一种真实,达到对事件及影片的重新构造,最终判断故事的组织和故事的道德。让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真正融入影片,进行深入思考互动,引导观众对真相的探索,使故事获得独特的张力。”从吉莉安·弗林的原著小说和大卫·芬奇电影中我们不难发现,二者之所以惊险刺激、扣人心弦的原因在于变换视角的双线叙事结构被运用得淋漓尽致。

二、电影《消失的爱人》对原著小说的重释

大卫·芬奇将《消失的爱人》原著小说翻拍成电影,并不是一成不变地照搬。很多读过小说的读者看完电影后都表示,电影除了对小说最精彩部分的沿袭,在很多方面更进行了“大卫·芬奇式”的重释,为观众展现了与原著不同的一段夫妻关系。

(一)环境氛围差异

吉莉安·弗林在小说开篇,对尼克想和艾米提出离婚的那个早晨描写为,“恰在六点整,夏日的朝阳从橡树背后喷薄而出,露出盛气凌人的面孔。阳光在河面上投下一片倒影,光亮照耀着我们的屋子,活像一根亮闪闪的长手指,刺破卧室里薄薄的窗帘指向我,仿佛在控诉:‘你已经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你终究会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小说开篇奠定了酷暑艳阳天下的故事基调,没有压抑的感觉,却用“暴露在阳光下”暗示着尼克心中的小算盘被看穿,更隐隐透出吉莉安·弗林试图把尼克推向“谋杀”艾米凶手的“事实”中。但电影中首先为我们展示一个寂静小镇一连串的环境镜头,接着一个上移镜头显示时钟指向6:55,尼克已经站在了小镇的街道上。影片开头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半晦半明的清晨,开篇便给故事笼罩上一层阴郁的基调,给人一种压抑,无法喘息的感觉。当然无论是吉莉安·弗林描绘下那个艳阳天,或是大卫·芬奇画面里阴郁的早晨,都为人物性格的塑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人物性格塑造各异

吉莉安·弗林小说中的女主角艾米虽然聪明机灵、十分有个性,但仍然是一个会受委屈、会被欺负,会迁就他人的平凡人。在尼克告诉艾米他母亲身患重病,夫妻俩必须要搬回密苏里小镇住时,艾米虽然不愿意却也答应了尼克的要求。回到密苏里之后,艾米努力适应小镇的生活,开车送婆婆去见医生、做化疗等等。婆婆不但不领情,反而带着艾米去捐血,只为赚些“女孩子家应该有的私房钱”。艾米也只能把委屈往肚子里咽,“一阵急怒涌上心头,我赶紧把它一口吞了下去,暗自心想:我曾经有过许多私房钱,但我把钱给了你的儿子。”但大卫·芬奇的电影中却并没有表现任何关于艾米搬家后主动向公婆示好的举动,只有对尼克种种行为的不满和责怪。吉莉安·弗林笔下的艾米,虽然偶尔会有一些洋洋自得,但绝非傲慢自大。例如艾米隐秘在乡村小屋居住时,某天同一男一女打高尔夫球赢了比赛之后。“我偷偷绕过拐角,从T恤下面翻出了带拉链的贴身腰包,谁知道回头正看见葛丽泰跟着我,我还没来得及塞回腰包,一切已经落进了她的眼里。”这个场景被大卫·芬奇表现为三个人打高尔夫,艾米因为球进洞自得地高高跳了起来,这时藏在T恤里的钱袋重重地掉在了地上,而这一幕被一男一女看到,二人便起了歹心。只是改动了一个微小的细节,大卫·芬奇就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异于原著小说女主角性格特点的新艾米。她美丽聪明,却也注定要为自己的狂傲自大收拾残局。当然,改动最大也是影片中最惊悚的一幕,莫过于艾米与初恋男友德西的激情床戏外加德西在同艾米做爱时被艾米一刀割喉毙命的镜头。电影中艾米把刀子藏在了枕头底下,在德西正仰着头紧闭双眼陶醉时,她从枕头下面抽出刀子,用双手把刀子握在胸前,瞬间抽出来割破了他的喉咙,鲜血顿时喷薄而出,染红了白色的床单和艾米全身。大卫·芬奇影片里的艾米没有丝毫害怕和犹豫,杀人时的残忍程度绝不输给任何穷凶极恶的罪犯。但吉莉安·弗林小说中对于这段杀人事件的描述却是,艾米先给德西吃了安眠药,等德西睡着才动手。与小说描绘的艾米相比,大卫·芬奇塑造的艾米更加强悍,更加冷血,也更加让人心惊胆寒。

相反,大卫·芬奇在强化艾米冷血性格的同时,弱化了男主角尼克的不负责任与猥琐。片中关于尼克在出事之后对待情妇安迪的态度上,并没有过多提及,只是在影片第42分钟安迪来尼克姐姐家找他时,轻描淡写地说了尼克没有接安迪电话,之后两人又在尼克姐姐家燃起激情。而小说中多次提到尼克的一次性手机响起,“这时我的手机响起了铃声,是那只一次性的手机——我实在想不出来能把它放在哪儿,因此就把它带在了身上。”“这时一次性手机在我的衣兜里响了起来,看来刚才没有把机子关好,它又响起了铃声。”“一次性手机紧跟着振了起来,我没有理睬它,我必须把这该死的东西找个地方藏起来。”所有的这些都表明了出事后尼克的怯懦。在他与安迪共度完良宵之后,小说中又写到“我满嘴承诺着一心爱她,又承诺着会给她打电话,匆匆忙忙地把她向门口推去,仿佛她是个丢脸的一夜情对象。”这才是吉莉安·弗林小说中真正的尼克,与情人安迪只是玩玩,并不想负应有的责任,遇到麻烦后想要急切地甩掉安迪。尼克不仅对她声称一直爱的情人如此,对艾米也是一样。“我千方百计想要说服他,试图让他扛起自己的担子,他却把担子推给了我”这是小说中艾米陪尼克回镇后艾米的自述。“我没有向艾米提出离婚,部分原因是:当初是艾米出钱资助我开了‘酒吧’,基本上‘酒吧’属于艾米,离婚后她一定会把‘酒吧’收回。”尼克则直接说出不离婚只是为了利己。而对于自己的亲生父母,尼克表现得更为冷漠,“当他的父母对他再没有用处时,他把他们抛到了一边”,尼克只陪他的母亲做过一次化疗,更狠心地把老年痴呆的父亲送到老人院久久不去探望。在大卫·芬奇电影中并没有过多提及尼克的种种不负责任,只是偏向于把他塑造成为一个没有主见内心怯懦的“妈宝男”,一直被艾米牵着鼻子走却还傻傻地蒙在鼓里。比起小说中那个自私自利,软弱担不起责任的尼克,电影中的尼克更讨人喜欢,也更博人同情。

(三)结局内涵改变

当电影中塑造的与小说中描写的艾米和尼克人物性格开始分道扬镳时,就意味着与原著小说相比较,电影会得出一个新的结局,悟出新的内涵。吉莉安·弗林小说最后,艾米回到尼克身边,尼克开始是抗拒的,但经过他的反复思量,最终主动接受了艾米。“我会感到从心底涌起对妻子的一丝倾慕,不,还不止如此,是从心底涌起对妻子的一丝浓情。”“艾米是一味毒药,但我无法想象缺了她的世界。如果艾米不见了踪影,我会是怎样的人呢?那样的世界压根儿找不出一个让我感兴趣的选项。”尼克选择陪在她身边同她继续玩儿游戏,并成为了她的同谋。但电影中的尼克更多了几分无奈,所有的事情似乎都是在艾米逼迫下做出的选择。吉莉安·弗林通过原著小说向读者展现了一段阴暗婚姻关系的造就,而大卫·芬奇则想给我们讲述一个完美主义的女天才是如何不惜一切代价掌控婚姻的过程,或许这才是大卫·芬奇试图通过电影传达给观众的真正故事内涵。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卫·芬奇这部《消失的爱人》能够改编成功,不仅在于电影出色地将原著小说的人物形象影像化,保持叙事结构与小说的一致性。还在于导演对原著的氛围渲染、人物性格塑造、故事结局内涵这三个方面的重新挑战和大胆尝试,使很多读过原著的人依然兴致勃勃地欣赏电影,从影片中发掘大卫·芬奇对于这段夫妻关系“大卫·芬奇式”的体悟。

摘要:电影《消失的爱人》改编自吉莉安·弗林的同名畅销小说,由大卫·芬奇担任导演,荣获了第18届好莱坞电影奖最佳影片奖。这部影片实现了人物设计影像化,并在叙事结构上与原著保持统一。该片在对吉莉安·弗林原著小说继承的同时,又进行了“大卫·芬奇式”的重释,在环境氛围渲染、人物性格塑造和结局内涵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融入了导演对原著小说自身的理解。在保持与原著基本相同的故事框架下,增加了电影的观赏性和趣味性,对今后小说改编成电影的创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消失的爱人》,吉莉安·弗林,大卫·芬奇,继承,重释

参考文献

[1][美]吉莉安·弗林著.消失的爱人[M].胡绯译.中信出版社,2013.

春风十里不如你原著小说结局 篇5

万物生长三部曲”的第三部,作品情节与风格都一脉相承。《春风十里不如你》讲述的是秋水和白露的爱情,秋水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在父母的要求下报考了本硕博连读妇科专业。八年的大学生涯,他结识了爱人白露和一群好兄弟。毕业后,秋水和白露也分手了。多年之后,秋水依然孑然一身,朋友们不同的生活轨迹让他伤感,对自己的青春时期也有着特殊的感悟和怀念。

毕业后秋水和白露也分手了。多年之后,秋水依然孑然一身,朋友们不同的生活轨迹让他伤感,对自己的青春时期也有着特殊的感悟和怀念。

“爱是很重要的事情,你会遇到一个人比一切都美好,酒足饭饱总会想起她。《北京,北京》主要就是写的那种感觉,主题就是‘除了爱你,我没有别的愿望’。”

上一篇: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下一篇:塑造角色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