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能课程改革

2024-10-08

电工技能课程改革(共10篇)

电工技能课程改革 篇1

《电工技能》课程改革汇报材料

电气工程系

老盛林、欧向东

一、课程改革与特色

1.深化课程改革

创新教学模式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这对职业教育也提出新的挑战,原来的教学模式存在的教学目标定位不准,重理论、轻技能,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弊端日益显现,为此学校在2004年成立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在电工专业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提出“课题化教学”的新模式,以技能培训内容为核心,将与技能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工艺知识放到实习教学中进行,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办学理念,深化课程改革,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按照维修电工职业或岗位需要的能力和要求来设计课程,确保专业设置与市场需要的吻合,对专业课程实行动态管理,以职业分析、能力分析为主,及时反馈,不断调整。同时,根据中级技能培训特点,打破学科体系,采用理论和实习“一体化”模块式的教学模式。实行“一体化”模块式教学,要求围绕培养目标,将教学过程的诸要素,比较系统而又完整地重新整合,融为一体,特别是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相互穿插、渗透、融合,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机地紧密结合起来,克服了原有教学模式的种种弊端,使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一是推进模块式教学,突出一体化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把技能模块作为一体化教学的切入点,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模块和课题进行了精心规划,构成了我校模块式课题化教学实施计划。一体化模块式教学体系是由一条主线,二个平台,多个模块构成。以国家《职业标准》中的技能要求和知识要求为主线;建立文化基础教学平台和专业能力教学平台;每个平台下按照教学要求和技能特点设置多个教学模块(每个模块中还可以设若干子模块)。在每个子模块下按技能要素确定若干课题,整个体系涵盖了专业(工种)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专业能力教学平台设置17个技能培训模块。每个模块做到围绕技能训练这个中心,多学科相互渗透,理论知识针对性强,充分体现理论指导实践的功能,有利于提高学生心智技能的发展;技能训练以能力为本,在实践中引导学生验证理论知识,同时指导学生技能技巧的形成。

二是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提升综合实训水平。我校与企业的合作形式多样,涵盖“订单式”学生培养、师资培训、企业员工培训等各个方面。比较典型的代表性例子是与左江水泥厂的 校企合作,做到准确专业定位,明晰培养目标。为确保培养质量,学校与左江水泥厂在以下几方面就校企合作内容达成共识:一是机电班和电气运行班的老师,必须到左江水泥厂进行一段时间的岗位培训,接受左江水泥厂企业文化教育;二是邀请学生家长参观左江水泥厂,听取建议和意见;三是学校组织教学行家和职业教育培训专家共同进行专业设置论证,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企业文化的课程;四是每个学期由左江水泥厂派专家定期或不定期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视导并反馈信息;五是左江水泥厂以学校为依托,建立“企业员工岗位能力再培训基地”。根据生产需要,每年安排在岗或转岗职工到学校进行新知识、新技能和操作规范等方面的再培训并接受考核。通过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化,进一步畅通了校企之间合作的途径,做到资源优势的互补,即人才、设备等资源利用趋于最大化。同时,使学生能接触见识到企业的高新技术的应用和先进的设备、设施。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学到了更精的技能和知识。

三是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手段上,我们采用演示、练习、讨论、模拟、实验、实习、下厂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多媒体软件的快速发展,在课堂上引入多媒体教学已不鲜见,我校几年前就在教室配备投影仪,并鼓励教师尽可能使用课件上课,尽量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学校对教师提出创作多媒体课件并用于课堂教学的要求,为此,多次请有关专家来校举办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班,在教师中举办多媒体课件制作竞赛,并将多媒体教学作为教师考评的重要考评内容之一。

四是实施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根据一体化教学的特点和需求在具体课堂上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每个教学课题就是一项“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本着“够用、实用”的原则,导入相关理论知识的教学,突出理论知识对实际操作的指导作用,要求教师将所教内容细化、量化、分解成逐步递进的几个阶段,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加强“两基”教学的同时,适时切入部分有相对难度的课题,让学生融会贯通,并以此分段作业练习,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的积极性。2.推进教学基础建设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体化”模块式的教学模式,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基础作支撑。我校从培训课题开发、师资队伍建设和强化教学研究等方面,不断推进教学基础建设改革,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是全面开发各个模块教学课题库。培训课题是模块式一体化教育的具体体现,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从课题建设入手,开展以开发新课题为核心的教学研究活动。在课题开发时我们还注意以下问题:(1)各课题模块间的知识的衔接;(2)体现理论对实践的 指导作用;(3)涵盖本专业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并着重体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不断引进新技术添置新设施;(5)教师要既懂工艺,又有专业理论,熟练掌握本课题模块的操作技能,熟悉相邻课题模块的技能并把握好知识的结合。学校要求专业教师人人都要关心课题开发,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要直接参与课题开发,并聘请部分企业的高级技师、技师、工程师与我院的一些骨干教师一起开发培训课题。课题开发成果纳入教师评优、职称评定和学科带头人的业绩考核之中,充分调动了教师参与课题开发的积极性。通过这些努力,我校现在已逐渐建立起了若干个培训课题库,从而为维修电工培训打下良好基础。

二是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建立专业教学团队。实施一体化模块式教学必须拥有一支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成为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又具有较高操作技能水平和丰富的实际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这样的教师队伍,必须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培养,逐渐形成。鼓励教师进德修业、开拓创新、积极进取,以“全区百名名师工程”为指引。2005年选派1名优秀青年教师赴广西机电技术学院进行机电专业技能研修,2006、2007年还分批分期将专业教师送往全区、全国实训基地,以及利用暑期到企业进修培训。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实,使得师资队伍的技能水平稳步提高,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学历全部达标,技能等级基本达到技师或高级技师等级,符合并适应一体化模块式的教学要求。

三是强化教学研究,推动课程改革。结合一体化教学的要求,积极参与国家级规划教材开发与编写任务。近年来,由我系专业教师主编国家级教材《机床电气控制技术》、《电工与电子技术》等6本,主审国家级教材6本,校本教材,为维修电工技能训练课程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四、教学效果

多年来,我校在“维修电工技能训练”的教学上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也受到了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同时,由此带动了我校维修电工社会培训量的快速增长。学生和家长对本专业教学的满意度均达90%以上,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满意度达90%。我校维修电工工种技能鉴定平均合格率中级达97%以上。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今年5、6月参加全国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竞赛中获得二等奖两个,在全区选拔竞赛中获得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两个。

2007年12月1日

电工技能课程改革 篇2

一、兴趣培养

(1) 实例激起兴趣, 上好绪言课。着重讲清电的产生、发展和应用。让学生知道电是如何产生的, 现代生活、生产离不开电。例如, 讲电的应用时, 突出电在家庭电气化及电化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电视机没有电, 就不能播放, 电脑没电源, 就不能工作, 不能上网, 并讲清强电是危险的, 但只要正确使用, 我们就能轻松的控制电。使我们的教学贴近生活。通过讲解, 许多同学不仅克服了对电的畏惧心理, 而且产生了好奇心。

(2) 训练内容与实际应用相联系, 保持兴趣。学生往往对简单重复的操作不感兴趣。我便在实习课中先进行课题分解, 针对具体课题, 列举家庭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电路故障现象, 并说明故障原因和维修要点, 这样把训练内容与实际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譬如在进行导线连接的基本功能时, 许多同学认为把导线接来接去, 学不到什么东西, 甚至还因此划伤了手, 感到非常厌烦。我及时抓住这一苗头, 因势利导, 列举家庭中灯泡有时忽明忽暗, 闸刀熔断丝经常烧红熔断等故障现象。在课堂上,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展开讨论, 分析产生故障的真正原因。

(3) 开展竞赛, 激活兴趣。青年好胜心强, 渴望成功, 利用这一特点, 我们组织小组之间, 班级之间的竞赛。并且学校每年都举办全校性的学生专业技能比赛, 对于成绩突出的学校在全校学生中进行表彰。在竞赛中发现人才, 培养人才, 形成一个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同时, 通过这一活动, 也促进了理论课的学习, 形成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良性循环, 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要做和做好的积极性, 提高了实习效果。实践证明, 在实习训练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搞好技能教学的重要前提。

二、讲求教法

(1) 实验、实习与讲授相结合。在电力拖动基本控制电路的安装及故障排除的实习中, 学生对线路的构成及功能原理很难理解。实际上控制电路的主要电器是各类接触器, 继电器、开关等, 了解这些电器的结构, 掌握各部分的功能是学生正确使用和操作的前提。在教学中, 我们注重利用自制教具和教学课件讲清原理。如在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图中我们将所有触头、开关做成活动的, 在原理讲解过程中, 我们反复模拟接触器线圈得电与失电, 引导学生观察触头的动作情况, 从而控制电路接通和切断, 再通过实物示教板观察电动机正反转情况, 对自锁的连锁的概念加以区别, 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较深的印象。这样把技能教学自然地渗透于理论教学之中, 把学生带进了轻松、活泼、愉快的学习气氛中。这不仅节省了时间, 而且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 教学效果非常显著。实验、实习室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主阵地。上好实验课不但可以验证书本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对一些复杂的线路, 先让学生在实验室用软导线亲自动手接线, 并进行检测验证,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使理论与实验有机结合。然而, 仅仅在实验室中操作验证还达不到电工工艺操作要求。为此, 在电工实习工位, 并配有一块木制板和一件实习器材, 让学生进行集中强化训练, 在实习操作中所有导线全部彩单股塑料硬铜线, 狠抓基本功的训练, 并要求走线合理, 并定时定量进行考核, 使学生逐步掌握专业和技巧。

(2) 单纯操作与纸上练习相结合。对一些元器件较多、线路安装复杂的电路我们采用“纸上练兵”法。所谓“纸上练兵”是指学生在理解电路原理和掌握电路接法的基础上, 在作业纸上练习布线的做法。通过这种练习, 学生对理论知识进一步消化和理解, 逐步熟悉其原理对安装工艺做到心中有数。实践证明这样做不仅节约了大量时间, 而且节省了材料,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 在Y-Δ自动降压启动控制电路安装实习中, 过去学生需要求14学时才基本达到工艺要求, 而现在采用纸上练习后, 学生仅需要不得10小时就可以达到工艺要求。

三、分阶段实施教学目标

我们对机电专业和电工技术课提出了四个阶段的教学目标:一年级的目标为单相照明电路, 内容是各种导线的联接, 照明电路配线、安装及检修。二年级的目标是电力拖动基本控制电路的安装及故障维修。三年级第一学期目标为三相动力线路和电子线路。内容是电动机的拆卸、装配、电子线路的焊接。三年级第二学期的目标是综合提高, 内容是生产适应性实习。在教学中, 我们根据所确定的四个目标把握好每一个环节。从教案, 实物准备, 示范指导, 巡视指导, 到结束指导等环节, 都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这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两个做法:

(1) 基本操作练习和反复练习相结合。如在登杆练习时, 就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来说, 安全防护工作要求很高, 所使用的工具和如何登杆, 是工艺教学和实习教学的有机结合点。在学生练习的初期, 我们先讲要求, 然后按演示的姿势让学生模仿练习, 强调操作姿势和操作方法的准确性。一开始, 大部分学生比较害怕, 只能局部做1—2个动作, 而不能连续登高。这时, 我在教学中先将动作分解, 让学生单独进行练习, 强调动作的规范性。为了不使学生在操作时养成坏习惯, 我们就启发学生分析图解, 反复演示, 直到同学了解到个别动作对整体技术的联系。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练习, 学生逐步掌握了一系列局部动作, 并开始将这些动作连续起来, 协调得比较合理自如, 到这时, 紧张情绪有所松弛, 动作的相互干扰也有所减少, 多作动作趋向消灭, 最后终于掌握了这一单项操作技能。

(2) 专题操作练习和创造性练习相结合。专题操作练习是把一个实习课分解成若干个小课所进行的实习, 这样便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创造性练习则是学生熟练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练习。这种创造性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技能创新意识, 这也是培养学生适应各种生产需要的一个重要途径。

电工技能课程改革 篇3

关键词:中职电工技能大赛 电工课程改革 教学突破

为了深化中职电工课程教学改革,展示学生电工技能,教育部每年都会举办中职院校电工技能大赛。它为参赛学生和指导教师提出时代的要求,也为电工课程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一、电工技能大赛反映出的教学问题

透过电工技能大赛这面客观的镜子,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教师能发现教学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1.电工技能大赛暴露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知识面狭窄。具体表现为书本外的专业知识匮乏,导致理论部分丢分严重。第二,临场经验少,导致竞赛中过于紧张,影响正常发挥。第三,综合能力薄弱,知识的系统性不完善,遇到综合性的难题无从下手。

2.电工技能大赛折射出电工课程教学的诸多不足

第一,课堂教学缺乏互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长期影响学生的主动学习。第二,教师教学过程中容易偏重于教的传授,忽略学生学的过程,造成教师苦、学生累的困境。第三,电工课程教学和技能大赛的知识点没有很好的衔接。竞赛的知识学生平时接触不多,难度相当大。

二、电工技能大赛意义的深度透析

1.实操教学取代理论灌输,技能大赛促进教学模式转变

目前许多职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制约了学生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难以符合社会需要。而技能大赛着重考核实操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竞赛训练也是以完成工作任务为教学目标。参加训练的学生充分自主探究,体验成功与挫折,激发学习兴趣。

2.以职业实践为主线,技能大赛促进教学内容调整

目前笔者学校的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方面做得还不够彻底,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需要。而技能大赛则体现实用性原则,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基础,全面考核学生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项目化教学,技能大赛促进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法长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学生在就业时会出现种种不适应。技能大赛引领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理念,促进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深刻反思,形成“在做中学、在做中教、教学做合一”的共识。

4.与行业企业融合,技能大赛促进校企合作

技能大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对接作用,引用行业发最前沿技术和标准,起到了示范教学的作用,指导教师自然会与企业联系,学习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

三、电工课程改革的思路

1.以明确教学目的为指南

中职学校的教学以“必需、够用和实用”为基本原则,电工专业教师可根据大赛的目标和要求,以竞赛题目为剖析对象,让学生参与分析和讨论,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做到技能大赛和课堂教学并行不悖,相得益彰。教师在教学中逐渐改变“重考试、轻运用”的理念,所有的教学活动都以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宗旨。

2.以改进教学方法为重点

(1)公平民主。学生喜欢不摆架子、幽默风趣的老师,教师在课堂中营造“轻松活泼、民主公平”的氛围,以协商的方式设定教学目标和课堂活动,赋予学生参与权,提高学生对电工课程的兴趣,增强求知欲和上进心。

(2)互动学习。师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学生的个性展示和教学的互动交流相辅相成,教学中动手能力和交流能力的培养同样重要。要将团队协作、技能交流等因素引入课堂教学,实现个性活动和团队合作活动的统一。

(3)竞赛课堂。每一节课可以设置10分钟的个人或小组成果展示,教师或者学生充当评委,提问打分,突出的成果给予表扬,给予学生成就感和信心,学生在快乐比赛中充实在参与中,成长在互动中。

3.以改革教学评价为突破

为了形成“竞赛、教学、教研”的校园氛围,中职院校应该健全竞赛奖励机制:健全学生奖励,竞赛成绩可以折算为学分,提高竞赛奖金;健全教师奖励机制,竞赛指导教师可以减少工作量,指导获奖给予大力表扬和丰厚奖金。

中职学生参加电工技能大赛,是学生赛场的角逐和竞技,也是教师教学的交流和切磋。教学是一门艺术和技术,教无定法,但是贵在得法。中职教师应该以技能大赛为教学参考,不断提升个人业务水平,不断探索适合当前学生又有特色的电工教学课改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杨建良.技能大赛与专业教学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

[3]黄尧.让技能大赛成为职教发展推进器[J].中国农村教育,2008(8).

电工职业技能培训总结 篇4

一、提高个人素质

有人说:一个人要成才,必须得先做人,此话有理。这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事业要想得到成功,必须先要学会怎样做人!特别是做我们这项工作的,看事要用心、做事要专心、学习要虚心。容不得有半点马虎和出错。所有首先工作态度要端正,要有良好地职业素养,对工作要认真负责,服从领导安排,虚心听取别人的指点和建议,要团结同事、礼貌待人,服务热情。

二、加强与学员的交流

在招生的过程中,我们会做一些相应的工作,比如:在网上发布发布大量的帖子,注册博客来展示我们的产品,关注他人的网站,更新自己的网站,回访老学员、跑企业等。在以上几点中,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回访老学员。因为在回访老学员的过程中,我可以进一步和他们沟通,推荐他们其他的课程,他们身后有可能有很多资源等我们来挖掘,这样不仅能锻炼自己的口才,还能认识更多企业的人,也为我们的招生奠定了基础。

三、提高技能水平

学到老,活到老。这句话是我的座右铭。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一天不学,就被落后。特别是电气自动化这一块,没有谁能百分百的什么都精通完了,它是不断地在开发在更新,就和电脑软件一样,天天在更新,时时在发展。说不定你昨天还认识它,过两天它就变了样了,就有更先进的东东装进去了。一年来,我搜集了大量的新的专业书籍资料,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掌握新知。例如《电气设计制图》、《电子技术》、《现代变频技术》、《直流在工业中的应用》等等,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的确受益匪浅!不仅拓宽了我的知识面,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的技能水平,也使我对更高层次的理论及技术知识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职业技能培训心得体会

★ 职业技能培训计划书

★ 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计划

★ 职业技能培训方案

★ 个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书

★ 职业技能怎么写

★ 转正培训个人总结范文

★ 党课培训总结个人精选

★ 培训学习班个人总结

维修电工职业技能鉴定 篇5

维修电工职业技能鉴定

首页 | 政策法规 | 新闻中心 | 政务公开 | 业务大厅 | 网上交流 | 声像专栏

文档位置: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政务公开 数据资料

维修电工职业技能鉴定所(考场)设置标准(试行)

2008年07月17日

一、编制说明

为使职业技能鉴定所(考场)认定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根据原劳动部颁布的《职业技能鉴定

规定》(劳部发[1993]134号)、《职业资格证书规定》(劳部发[1994]98号)、《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划》(GB5306-85),《电工作业人员安全考核标准》(LD28-92)等制定本标准。以下配置按40人/周期的鉴定能力设置。

二、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认定本职业(工种)初级(五级)、中级(四级)、高级(三级)、技师(二级)、高级技师(一级)级别的职业技能鉴定所(考场)。

三、人员配置

㈠ 所长

负责鉴定所(考场)的全面管理工作。具有本专业中等技术职务或技师以上职业资格,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从事本专业工作8年以上,熟悉职业技能鉴定有关政策和培训考核工作。㈡副所长

协助所长管理鉴定所(考场)的日常工作。具有本专业中等技术职务或高级以上职业资格,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从事本专业工作5年以上,熟悉职业技能鉴定有关政策和培训考核工作。

㈢工作人员

⒈办公室人员:协助所长管理鉴定所(考场)的日常事务,承担职业技能鉴定考场的具体工作。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熟悉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工作。⒉考评人员:自有考评员不得少于3人。持有劳动保障部门颁发的考评员资格证书。

⒊考务人员:能熟练进行计算机操作,负责鉴定人员的报名、资格审查、考场安排、设备材料准备、辅助考评员和监考员工作、考务档案管理和办证等工作。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熟悉本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⒋设备维修、材料管理人员:负责技能鉴定所的设备、仪器仪表维修及材料管理工作。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熟悉设备原理及使用,并持有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

⒌财务管理人员:按财务管理规定配备。负责鉴定收费和日常账务管理工作。必须持有财务人员资格证书。

四、管理制度

㈠财务管理制度

㈡鉴定工作规程(报名、收费、鉴定、办证)

七、场地

㈠办公用房不少于30平方米,桌椅、文件档案柜、保险柜、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电话等办公设备齐全。

㈡理论鉴定场地:标准教室3间(每间不少于50平方米),考场内配置至少40套课桌椅,讲台、黑板等设施齐备,并有良好的照明和通风条件。

㈢实操鉴定场地:有满足操作技能鉴定需要的场地,符合环境保护、劳保安全和消防等各项要求。其中初、中级技能实训场地须同时满足40人/班,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班;高级工、技师、首页 | 政策法规 | 新闻中心 | 政务公开 | 业务大厅 | 网上交流 | 声像专栏

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政务公开 数据资料 文档位置:

维修电工职业技能鉴定所(考场)设置标准(试行)

2008年07月17日

一、编制说明

为使职业技能鉴定所(考场)认定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根据原劳动部颁布的《职业技能鉴定 规定》(劳部发[1993]134号)、《职业资格证书规定》(劳部发[1994]98号)、《维修电工国家

职业标准》,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划》(GB5306-85),《电工作业人员安全考核标准》(LD28-92)等制定本标准。以下配置按40人/周期的鉴定能力设置。

二、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认定本职业(工种)初级(五级)、中级(四级)、高级(三级)、技师(二级)、高级技师(一级)级别的职业技能鉴定所(考场)。

三、人员配置

㈠ 所长

负责鉴定所(考场)的全面管理工作。具有本专业中等技术职务或技师以上职业资格,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从事本专业工作8年以上,熟悉职业技能鉴定有关政策和培训考核工作。

㈡副所长

协助所长管理鉴定所(考场)的日常工作。具有本专业中等技术职务或高级以上职业资格,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从事本专业工作5年以上,熟悉职业技能鉴定有关政策和培训考核工作。

㈢工作人员

⒈办公室人员:协助所长管理鉴定所(考场)的日常事务,承担职业技能鉴定考场的具体工作。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熟悉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工作。⒉考评人员:自有考评员不得少于3人。持有劳动保障部门颁发的考评员资格证书。

⒊考务人员:能熟练进行计算机操作,负责鉴定人员的报名、资格审查、考场安排、设备材料准备、辅助考评员和监考员工作、考务档案管理和办证等工作。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熟悉本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⒋设备维修、材料管理人员:负责技能鉴定所的设备、仪器仪表维修及材料管理工作。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熟悉设备原理及使用,并持有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

⒌财务管理人员:按财务管理规定配备。负责鉴定收费和日常账务管理工作。必须持有财务人员资格证书。

四、管理制度

㈠财务管理制度

㈡鉴定工作规程(报名、收费、鉴定、办证)

㈢岗位职责

㈣档案管理制度

㈤各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㈥考评员、考务员工作守则、考场规则

七、场地

㈠办公用房不少于30平方米,桌椅、文件档案柜、保险柜、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电话等办公设备齐全。

㈡理论鉴定场地:标准教室3间(每间不少于50平方米),考场内配置至少40套课桌椅,讲台、黑板等设施齐备,并有良好的照明和通风条件。

㈢实操鉴定场地:有满足操作技能鉴定需要的场地,符合环境保护、劳保安全和消防等各项要求。其中初、中级技能实训场地须同时满足40人/班,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班;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操作技能实训和鉴定场地须同时满足20人/班,面积不少于140平方米/班。)

八、设备、检测仪器的配置要求。

电工技能课程改革 篇6

一、中职学校学生特点及培养目标

1. 中职学校学生特点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的热潮遍布全国, 中职学校的学生入学率呈直线下降趋势, 使较多中职学校仅注重招生数量, 而忽视了学生质量, 导致较多中职学校的学生文化水平相对薄弱, 普遍厌学, 对学习不能提起兴趣, 且综合素质较低, 现状令人忧虑。中职学生的学习状况主要包括: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差;未能抓紧平时学习时间, 仅在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另外, 多数学生均厌恶传统的照本宣科教学方法, 希望在教学过程中能多实践、多动手, 掌握知识的实用性。总之, 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并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需寻求一种更适合目前中职学生的教学方式, 并对目前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2. 中职学校培养目标

目前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础上, 转变传统教育模式, 培养以能力为本, 素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观念, 使学生得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当今社会, 电工电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多个领域, 当今社会, 生产生活的多个领域均广泛应用电工电子技术, 而为了让中职学生能对电工电子技术进行初步掌握, 就需要其学习《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具备初级电工电子所需的基础知识、技能, 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

二、探究式教学概述

1. 探究式教学概念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探究为基础的教学活动, 其宗旨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以“学”为中心展开探究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能够独立探究课程中的问题, 而不是由教师将学生的思维向问题答案引导;另一方面则是需教师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帮助, 使其能明确探究方向。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 由教师提供并创造探究条件, 结合学生情况与课程要求提出学习目标, 让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思考, 提出问题, 并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探究方法, 积极与其他学生交流, 分享并总结探究结果。而教师作为探究式教学中的引导者, 则需其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其能主动学习知识、发展自身能力, 做到可自主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另外, 教师还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探究情景, 建立积极的探究氛围, 使探究能顺利开展。

2. 探究式教学特征

探究性教学是学生亲身体验及理解知识的过程。不论是学生的探究能力还是创新精神, 均需要学生亲自去不断实践才能形成, 学生始终是研究、探索的主体;探究式教学使学生需要自己去观察、研究对象, 并发现、提出问题, 利用自身已有的知识对问题提出假设, 并使用可用工具对问题的相关材料进行收集、分析、解释, 同时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合作, 以得出更为科学的结论, 使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并融会贯通;由于课程中需探究的问题多数来自于现实生活中, 因此探究式教学需保证开放的教学空间、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教师需充分利用课程资源, 在开放自己思维观念的同时, 指导学生大胆想象, 并将想象付诸于实践中。探究式教学突破传统的封闭教学状态, 置学生于一个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中, 使其能主动去体验生活、了解社会, 积累实践经验。

3. 探究式教学的基本原则

包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启发促进的主导性、学术自由的民主性、因材施教的差异性、质疑解疑的尝试性、鼓励创新的求异性、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相结合。

4. 探究式教学基本教学环节

探究式教学一般分为五个教学基本环节。 (1) 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围绕课程的某个知识点开展, 知识点的选择由教师根据本次教学目的、要求、进度来确定, 确定知识点后, 教师需通过提出问题、发布任务等多种形式来创设与该知识点相关的学习情境, 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2) 启发思考。确定知识点后, 需在探究教学前向学生提出能引发他们思考, 并与知识点密切相关的问题, 以便在上课前由学生带着问题去提前探究。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否能引发学生的深思使探究式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 (3) 自主 (小组) 探究。由于探究式教学的学习方式为“自主、探究、合作”,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进行自主或小组探究时, 需处理好学生、教师、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 教师是引导者, 学生需发挥学习主动性, 信息技术则为学生提供认知工具; (4) 协作交流。该环节与自主探究环节具有密切关联。学生在进行过自主探究及思考后才能进入协作交流阶段, 为学生提供观点碰撞、思路交流以及成果分享, 而教师则需起到协调、组织、引导的作用; (5) 总结提高由教师对学生的问题、思考进行回答, 并总结学习成果, 对知识点进行深化和提高。

三、探究式教学在中职《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中的实践策略

1. 创设情境

传统的实践教学通常是教师做、学生看的模式, 但学生只看别人做实验, 缺乏亲自去探究实验的经历, 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不能集中精力的状态。因此探究式教学需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做实验的愉快、兴奋状态。同时, 传统的教学工具, 如粉笔、黑板等已不能满足现在的授课需求, 因此可在教学时与声、文、图、像等信息化教学相结合, 浓缩教材精华, 向学生展示更直观的教学内容, 以满足其专业需求, 拓展其知识面, 提高教学质量。如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白毛女》片段, 并在播放前提示本次观看中需注意的问题:多媒体播放的灯光强弱、声音大小均由电流控制, 而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联呢?教师可根据现实生活、生产中与《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相关的实际情况提出问题, 并营造相关问题情景, 在设立问题时尽量与现实生活、生产相结合。本次实例通过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 对欧姆定律进行探讨, 让学生亲自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 并感悟科学思想和方法。在探究式教学开始时, 由教师提出问题:通过前几课对电压、电阻概念的学习, 请同学们谈谈各自的理解。学生思考后对电压、电阻概念进行复习。

2. 启发思考

(1) 提出问题。由教师通过讨论式方法引导学生对“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进行猜测。提出问题:电流是否与电压、电阻的大小有一定关联?电流是否随电压增大而增大, 随电阻增大而减小?教师继续进行引导:电流变化是因电压引发还是因电阻引发?采用什么方法对电阻、电压大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 (2) 探究问题。引导学生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当多种因素共同对一个物理量进行决定时, 为分析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 可使其余因素保持不变, 并探讨主要因素对物理量的影响。一是保持电压不变, 观察电流如何随电阻的变化而变化?二是保持电阻不变, 观察电流如何随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同时教师需告知学生在对电路实验进行设计时, 应注意以下几点: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电压U和电流I的方法;保持电压U不变, 改变电阻的方法;保持电阻R不变, 并对电阻两端电压进行改变的方法。 (3) 得出结论。引导学生大胆发言, 阐述自我观点, 同时教师需给予学生鼓励, 耐心指出学生观点中的不足, 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

3. 自主探究

学生个人独立对电路进行设计, 设计过程中可与小组其他成员进行讨论, 拟定最终电路设计方案。这一过程中发挥学生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同时, 又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学生相互交流, 取长补短后, 由小组代表对自己小组成员设计的电路方案进行展示。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并优化电路方案, 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由学生提出几种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方法, 选择出最优的方法, 并分析原因。最后由教师引导: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不变的改变电阻的方式;同时引出下一个课题:在保持电压不变的情况下, 通过电阻的变化电流大小如何随电阻阻值进行改变?带领学生进行新课题探究。

4. 协作交流

由学生对电路图及实验记录表格进行设计, 小组的同学对大家各自的设计方案进行讨论选择, 最终选出小组里的最佳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研究:选择器材、连接电路、记录数据、填入表格。这一过程就要求同学之间互相协作, 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 互相讨论解决的办法。教师对实验过程进行巡视, 并给予适当引导和鼓励。实验完毕后由小组代表对实验数据进行汇报。教师随机选择两组数据进行展示, 为学生提供分析论证的依据, 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析推理, 在控制条件时, 观察其他条件改变和现象变化之间的联系, 以寻找相互关联的特征, 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分析因果关系的能力。由学生对电流、电压的关系进行讨论、阐述, 最终总结得出欧姆定律。

5. 总结提高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实验过程、实验数据进行交流, 发现并解决疑问。总结实验数据是否存在不符合规律的数据, 并分析原因、寻找解决方法。学生交流后由教师对结果的几点问题进行总结、点拨:学生在使用电压表、电流表时可能存在的误差;不可忽视电阻的导线;探究过程中是否真正做到了物理量保持不变。之后由教师向学生播放多媒体《欧姆的故事》, 让学生观看、倾听, 并认识探究科学的艰辛及科学家的伟大。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基础课程, 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动手等能力, 而探究式教学则可明显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 使学生能学会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并提高动手能力。因此, 在今后的中职学校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中, 教师可通过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辅助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 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精神以及研究能力, 使学生能在探究式学习中不断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探究, 最终获得较高的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谢勇.对电工电子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J].科技展望, 2016, (19) :230.

[2]唐全中.高职高专电工电子学课程中探究式教学的实践[J].中国新通信, 2014, (17) :34-34.

浅谈电工电子专业技能教学改革 篇7

一、目前电工电子技能教学存在的问题

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传统的电工电子技能训练一般是安排在理论教学之后进行,技能训练和理论互相脱节,学生难以真正理解所学内容,知识得不到及时巩固,教学效果不明显。

2.教学方式单一,目前,电工电子实习基本是教师讲解和演示、学生模仿制作,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教”,而不是“指导”或“培养”;学生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模仿”而不是“创作”。很显然,这样的教学只是一种简单操作训练,不能真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经费不足,设备老化,实习内容落后,跟不上社会新技术的发展。例如,多年来国内多数电子实习内容之一就是组装一台半导体收音机,采用的电路板是设计好的,使用的元器件都是配套的,学生缺乏自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不能实行因材施教。实习内容的广度和难度一样,没有考虑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动手能力的差异,没有学生自主设计的内容和选修的内容。对于基础好的学生不能充分体现其个性和爱好,不能发挥其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能力,更谈不上因材施教。

5.学校与企业脱节,学生所学技能到企业基本没用,再加上技校的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对专业知识了解甚少缺乏感性认识,学生对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学习感到困难很大,因此学生学习没有兴趣,缺乏动力。直接影响实习训练的效果。

6.实习教师只懂理论而实践经验不足,也缺乏创新精神。而且学校对实习教师队伍建设重视程度不够,与理论教师队伍的建设相比,力度明显落后。满足实习教学需要的高学历、高职称、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不多;“双师型”教师缺乏。不能很好适应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

二、电工电子专业技能教学改革思路

1.改革技能教学方法,促进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结合。采用一体化教学方法,对于专业课直接在车间进行,边讲边做边学,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如在讲授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时,虽然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都是最普通、最常用的电子元件,但对于没见过、没用过这些元器件的学生来说,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只能是空对空,学生没有感性认识。如把技能教学自然地渗透理论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2.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电子技术迅猛发展,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1)改革传统单一的实习内容。在学生完成基本的实习内容基础上,再设置一些拓展性实习内容,供不同兴趣爱好和能力的学生选修,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2)让学生自主设计实习内容。对于那些创新意识和能力比较强的学生,鼓励他们在完成教学大纲指定的实习内容外自主设计实习内容,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3.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实践教学硬件建设。根据实习教学和企业需要建设:(1)电工电子基础实验室;(2)电子综合实验室;(3)工厂电器与电机拖动实验室;(4)PLC实验室;(5)家电维修实习室(6)音视频实验室(7)多媒体应用实验室;(8)电工电子实训基地等。这些先进的实习环境,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能为企业培养合格的技术人才。

4.加强校企合作,让学生定期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使他们认识到掌握技术的重要性,学校再根据企业需要,开设实习课程。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了巩固学生已掌握的技能和继续提高其学习兴趣,我们在课余时间成立电子制作和家电维修兴趣小组,教师指导学生制作一些简单的电子产品,如门铃、声光控开关、收音机、万用表等。制作内容从简单到复杂,从知识性到创造性。制作电路的选择要注意考虑趣味性和实用性,以提高学生制作兴趣。

5.建立培养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适应技能教学。高素质师资队伍是提高技能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学校应打破理论教师与实习教师的界限,培养一批动手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且具有一定理论知识的双师型教师担任实习教学、开发新的实验项目、组建新实验室、指导学生实习。

总之,中职学校电工电子专业技能教学质量好坏,一定会影响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对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电工电子专业技能教学改革是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要做好这项工作,关健是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并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不断加以探索和创新,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1]杨虹,杨水根.加强实践教学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当代教育论,2008(11).

[2]黄艳芳,吴波,赵晶,曾建唐.电工电子实习教学的现状与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究,2011(3).

电工技能竞赛考试试题(含答案) 篇8

A、单相触电 B、两相触电 C、接触电压触电 D、跨步电压触电 5.一般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B)的方向。单位:

姓名:

得分:

A、电动势

B、电流 C、电压 D、电位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电流产生磁场,其方向用(右手螺旋定则)来确定,其强弱决定于通过导体电流和周围介质的状况。

2.可控硅原件一般采用哪两种保护措施(过流保护)和(过电压保护)。

3.三相交流电与三相负载按一定的接线方式连接,所组成的电路称为(三相交流电路)。

4.变压器调压方式有(无激磁调压)和(有载调压)两种。5.异步电动机在空载时的功率因数通常小于(0.2)。

6.短路是指供电线路中不同相的导体不经过负载而直接发生(金属性端接)或者(一相导体对地短接)。

7.变压器并列运行的条件(变压器的接线组别相同)、(变压器的变比相同)和变压器的短路电压相等。

8.设备事故按停机时间长短、影响产量的多少或损失大小、性质严重程度,分为(一般设备事故)、(重大设备事故)和(特大设备事故)三类。9.设备事故造成经济损失在20万元级以上的是(特大设备事故)事故。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市场经济条件下,不符合爱岗敬业要求的是(D)的观念。

A、树立职业理想 B、强化职业责任 C、干一行爱一行 D、多转行多受锻炼

2.职业道德通过(A),起着增强企业凝聚力的作用。A、协调员工之间的关系 B、增加职工福利 C、为员工创造发展空间 D、调节企业与社会的关系 3.变频器与电动机之间一般(B)接入接触器。(A)允许(B)不允许(C)需要(D)不需要 4.人体(B)是最危险的触电形式。

6.串联电路中, 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A)。A.正比 B.反比 C.1:1 D.2:1

7.油浸变压器在正常情况下为使绝缘油不致过速氧化, 上层油温不宜超过(B)℃。

A.75 B.85 C.95 D.105

8.并联电路中, 电流的分配与电阻成(B)。A.正比 B.反比 C.1:1 D.2:1 9.维修电工以(A),安装接线图和平面布置最为重要.A、电气原理图 B、电气设备图 C、电气安装图 D、电气组装图 10.线路的设备停电检修时,临时性接地线应使用(B)。

A.截面不小于16平方毫米的多股裸软铜线B.截面不小于25平方毫米多股裸软铜线

C.截面不小于25平方毫米的铜芯绝缘导线D.截面不小于25平方毫米的铝芯导线

11.定子绕组串电阻的降压启动是指电动机启动时,把电阻串接在电动机定子绕组与电源之间,通过电阻的分压作用来(D)定子绕组上的启动电压。A、提高 B、减少 C、加强 D、降低 12.钻夹头的松紧必须用专用(D),不准用锤子或其它物品敲打。

A、工具 B、扳子 C、钳子 D、钥匙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2分)

1.纯电阻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压与电流,其瞬时值遵循欧姆定律。(√)2.触电者没有其他致命外伤,呼吸停止,心脏停止跳动,则认为触电者已经死亡,可停止施救。(×)

3.在厂房内敷设电缆时,应采用裸铠装或非易燃性外护层的电缆。电缆线路如有接头,应在接头的周围采用防止火焰蔓延的措施。(√)4.三相负载作三角形连接时,线电流等于相电流。(×)

5.电阻两端的交流电压与流过电阻的电流相位相同,在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6.两根平行导线通过同向电流时,导体之间相互吸引。(√)答:(1)由于中性线连接在电源中性点N和负载中点N之间,从而可以强制负载中性点与电源中性点的等电位,是不平衡负载的相电压达到对称,这就是中性线的作用;

(2)中性线不能接入熔断器,中性线必须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防止中性线断

四、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4分)

1.电动势:电场中,将单位正电荷由低电位移向高电位时外力所做的功。2.断路:一般是指电路中某一部分由于某种原因而被断开,例如导线、电气设备的线圈等断线,使电流不能导通的现象。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什么是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答:(1)工作接地:根据电力系统运行工作的需要进行的接地;

(2)保护接地:将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和架构与接地装置作电气联接,因为它对简接触电有防护作用,故称作保护接地;

(3)保护接零:为对间接触电进行防护,将电气装置的外壳和构架与电力系统的接地点(如接地中性点)直接进行电气连接,称作保护接零。2.改善电压偏差的主要技术措施有哪些?

答:(1)正确选择变压器的变比和电压分接头;(2)合理减少线路阻抗;(3)提高自然功率因数,合理进行无功补偿,并按电压与负荷变化自动接切无功补偿设备容量;(4)根据电力系统潮流分布,及时调整运行方式;(5)采用有载调压手段,如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

3.在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中性线起什么作用?对中性线有什么要求?

裂,并且要求中性线有合适的截面积,以避免在中性线上产生过大的压降,而影响强制等电位的作用。

六、画图题(第1题5分,第2题10分,共15分)1.请画出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图。

选煤厂电工技能考试试题 篇9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15分)

1、电阻器反映导体对()起阻碍作用的大小,简称电阻。A.电压 B.电动势 C.电流 D.电阻率

2、快速熔断器的额定电流指的是()。A.有效值 B.最大值 C.平均值 D.瞬时值

3、直流电动机温升过高时,发现通风冷却不良,此时应检查()。A.启动、停止是否过于频繁 B.风扇扇叶是否良好 C.绕组有无短路现象 D.换向器表面是否有油污

4、接地芯线应采用多股软铜经,其截面不应小于()。A.1.5mm2;B.2.0 mm2;C.1.8 mm2

5、变压器的温升是指:()。A.一、二次线圈的温度之差; B.线圈与上层油面温度之差;

C.变压器上层油温与变压器周围环境的温度之差。6、10kV断路器在合闸状态整体测试各相对地的绝缘电阻值应为()。A.500MΩ;B.800MΩ;C.1000MΩ以上

7、断路器及操动机构基础的中心距离及高度的误差不应大于()。A.20MM;B.25MM;C.10MM 8.“CT”表示()操作机构。A.电磁 B.气动 C.弹簧

9.电抗器在电力系统的作用是()。

A.限制工作电流 B.限制工作电压 C.限制短路电流

10、电动机运行在正常情况下,我国规定的标准环境温度是()℃ A.25 B.40 C.0 D.50

二、填空题(15分)

1、交流接触器的线圈电压在 额定电压时,能可靠工作,当线圈电压低,电磁吸力不够、衔铁吸不上、线圈可能烧毁,同时也不能把交流接触器线圈接到直流电源上。

2、单机试车分为 和 两种。

3、变频器由 和控制电路组成。

4、二进制数1110转换成十进制数是 14。

5、变频器的外部接口电路由 ; ; 。

6、变频器故障跳闸后,欲使其恢复正常状态,应按 键

三、简答题(80分)

1、什么是安全电压?(10分)

2、热电阻和热电偶区别(10分)

3、星三角启动线路的电气原理图并加以说明。(15分)

4、联动试车的条件有哪些?p266(15分)

电工技能课程改革 篇10

【关键词】电工技能训练 任务驱动教学法 理实一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B-0076-02

中职学校工科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企业培养生产第一线的中级技术工人。为了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各中职学校开展了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活动。大量的中职学校通过强化实训课程,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提高了办学质量。而基于行动导向理论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成为职业学校工科类专业教学改革的热点,其实施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是行动导向理论,其最初的教学模式是师徒制的学习模式。中职学生理论基础较弱,喜欢动手操作,因此,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是中职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把教师想教给学生的东西一一细分,即把大项目分成一個个小任务。采用“师带徒”,最先是教师带学生做,学生模仿着做,边操作边讲理论,这样既解决了单纯学理论的枯燥乏味的说教,又更加实际地解决了学生不知怎么做的困惑。其次,当学生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由学生独立完成工作项目或工作任务,最后由学生完成校内外生产性实训任务。笔者在电工技能训练课程教学中探索与实践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获得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一、课程内容改革

以电工技能训练课程为例,其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如下七个方面:(1)安全用电常识;(2)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3)常用电工工具和电工基本操作技能;(4)照明与动力线路的安装;(5)常用电动机的拆装与检修;(6)常用低压电器。我们需要把传统的学科体系知识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然后细分为若干个子任务。下面以最简单的照明电路安装项目为例。

二、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的原则是项目必须细化,目标明确。教师课前要充分备课:备知识、备技能、备学生、备过程。教师通过分解项目知识点,学情分析,明确任务要求,撰写教学设计,并准备好项目教学材料:导线、开关、灯泡;工具是测电笔、一字螺丝刀、十字螺丝刀、尖嘴钳、电工刀等电工工具一套。

教师依据理论知识与实训操作的教学目标,确定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组织实施方法,分析出7个知识与技能点的学习步骤:分辨火线零线;开关装在火线上;认识简单的电路图;认识工具;正确使用有关工具;能正确剖削导线;能正确连接导线;会安全用电(先安装、检查后无误再通电测试)。

三、课堂组织实施

在实训课中如何解决“教”、“学”、“用”三者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学生的“用”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下面就有关学生实训方面谈一下个人浅见。

首先,教师边示范边讲理论(解决为什么这样做的问题);其次,学生练习(教师指正学生实习期间出现的错误),待每个学生都操作完毕,教师再抽出做得较规范的代表和有典型操作错误的代表展示,师生共同观摩并共同归纳成功的经验和错误之所在,最后由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与总结,这个实习项目就完成了。

四、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情境建设

理实一体项目教学法,不可能像传统的教学那样在教室完成,学校应为教师提供理实一体化教学场所或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其既能方便教师进行理论讲授,又有利于教师进行实训演示,还需为学生实训操作提供具体操作的设备。

五、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法,提高教学效果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探索式教学方法,以“任务”为线索,驱动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在自主和协作的环境中,在讨论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它让学生讨论、感悟,教学过程主要有三个阶段:一是明确任务,二是完成任务,三是评价任务。

以“导线连接与绝缘”项目为例,可分解为三个子任务:导线线头绝缘层的剖削;导线的连接;导线绝缘层的恢复。在教师的引导下查阅资料和讨论,学生要完成好上述三个工作任务,就要分析理论与实操的学习步骤,完成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任务。如该项目细分后成为以下几个学习步骤。

1.塑料硬线绝缘层的剖削。塑料硬线绝缘层可用钢丝钳进行剥离,也可用剥线钳或电工刀进行剖削。芯线截面积不大于4平方米的塑料硬线,一般可用钢丝钳进行剖削,步骤如下:(1)用左手捏导线,根据线头所需长短用钢丝钳口切割绝缘层,但不可切入线芯。(2)用手握住钢丝钳头用力向外勒出塑料绝缘层。(3)剖削出的芯线应保持完整无损,如损伤较大应重新剖削。

芯线截面积大于4 平方毫米的塑料导线,可用电工刀来剖削绝缘层。(1)根据所需的长度用电工刀以倾斜45度角切入塑料层。(2)刀面与芯线径保持25度左右,用力向线端推削,但不可切入芯线,削去上面一层塑料绝缘层。(3)将下面塑料绝缘层向后扳翻,最后用电工刀齐根切去。

2.塑料软线绝缘层的剖削。塑料软线绝缘层只能用剥线钳或钢丝钳剖削,不可用电工刀剖削,其剖削方法同塑料硬线绝缘层的剖削。

3.塑料护套线绝缘层的剖削。用电工刀来剖削。(1)按所需长度用刀尖对准芯线缝隙划开护套层。(2)向后扳翻护套,用刀齐根切去,在距离护套层5~10 mm处,用电工刀以倾斜45度角切入绝缘层。其他剖削方法同塑料硬线绝缘层的剖削。

4.花线绝缘层的剖削。(1)在所需长度处用电工刀在棉纱纺织物保护层四周切割一圈后拉去。(2)距棉纱纺织物保护层末端10 mm处,用钢丝钳刀口切割橡胶绝缘层,不能损伤芯线。然后右手握住钳头,在手将花线用力抽拉,钳口勒出橡胶绝缘层。(3)最后把包裹芯线的棉纱层松散开来,用电工刀割去。

5.导线的连接。导线连接的基本要求是:电接触良好,机械强度足够,接头美观。由于铝极易氧化,且铝氧化膜的电阻率很高,所以铝芯导线不宜采用铜芯导线的方法进行连接,铝芯导线常采用螺钉压接法连接和管压接法连接。

6.导线绝缘层的恢复。导线绝缘层破损后必须恢复绝缘,导线连接后,也必须恢复绝缘。恢复后绝缘强度不应低于原来的绝缘层。通常用黄蜡带、涤纶薄膜带和黑胶布作为恢复绝缘层的材料,黄蜡带和黑胶布一般宽为20 mm较适中,包扎也方便。

总之,电工技能训练教学中充分体现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把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书本的理论知识,更能让学生懂得如何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余春辉.电工技能训练与考项目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曾祥富.电工技能与训练(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苏国选(1970- ),男,贵港市职业教育中心讲师,研究方向:中职机电专业教育。

上一篇:青山区首届青少年科技节科技竞赛下一篇: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自查报告和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