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整合

2024-09-08

学科教学整合(共8篇)

学科教学整合 篇1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的理论及整合的原则

教育在线提供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信息技术为语文学科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为确立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整合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以及如何体现语文及语文学科的个性特征诸方面的原则问题,并要充分做好整合的各项准备。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学科教学课程整合原则准备

一、引言

“是什么决定我们的未来?我的答案是信息技术和教育”。作为推进未来社会发展的两大核心动力,信息技术和教育将在广度和深度上极大地影响一个民族的命运,影响一个团队、个人在未来时代的竞争力。因此,“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①教育以人的发展为本,“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改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从而促进人的发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基础教育阶段谁能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上找到最佳切合点,谁就能培养出最具有“竞争实力”的潜质人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将会成为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基础教育阶段中比重大、基础性强的语文学科理应在“整合”这一改革试验研究中走在前面。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目标和理论基础

1998年 2 月温哥华学区的“信息技术报告”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有效地改进对课程的教学,该报告认为两者的整合能实现增强学生批判性思维、使学生掌握搜集、处理信息的技能和促进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交流三大目标。②信息技术是一个涵盖很广的概念,它是指“以多媒体技术、网络环境为依托的学习、工作、交际的通道”。要想优化教学结构,改善学生的学习,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以适应现代化对语文教学的客观要求,即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目标,如果没有信息技术提供的支持是不可想象的。语文教学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而语文学科教学的发展又推动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与进步。回顾上个世纪末全国小学开展的语文学科“四结合”试验研究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起始阶段,学科“四结合”还只在小学语文学科实行,随着试验的深入,试验的学科范围越来越大,从幼儿园到高中,从普通教育到师范教育,相继开展此项试验研究,学科也不仅仅限于语文,而是涉及政治、数学、物理、生物等多学科,可见,试验的内涵逐步得到扩展。历经多年的试验研究,无论是从技术的日臻成熟、还是从试验过程中教师队伍的成长、理念的更新,以及最重要的语文学习效率的提高等等方面,已经显示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两者整合的确构成了一种有机、内在、统一的联系,是一种共生的、良性的互动。

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是历来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任何教学改革实验都必须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来指导,否则就是盲目的,只埋头拉车,短视的,也是不可能深入持久的。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与其他教学改革试验不同的有三个特点,其一强调信息技术的参与,其二强调教学模式的建构,其三,也是十分重要的,即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作指导。几年前,总课题组明确指出:“建构主义理论是„四结合‟试验的理论基础”。今天看来,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建构主义理论仍是指导该项研究的重要理论武器。这是因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系统地揭示了学习个体认知发展的规律和认知结构的形成过程,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试验研究正是体现了学习个体的认知发展规律和认知结构形成的基本特征,理论和实践将在更高层面上证明这一点。随着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应运而生,并得到迅速的发展。这种教学设计理论为实现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提供了最理想的条件。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

动反应者和知识的接收器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则要由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与促进者。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学习个体是六、七岁至十一、二岁的儿童,他们的思维特征是以具体形象性思维为主。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能够促进实现语言文字的形象间接性、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以及儿童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抽象逻辑思维之间的转换与过渡,以网络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术所创设的个别化的学习环境更是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协作精神,这对于有力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基本观点是: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建构主义把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看作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由于信息技术具有多样性的外部刺激、交互性强、以及特有的超文本的特性能创设提供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将更加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学习者的协作能有效地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通过协商共同完成任务也在网络环境中最大程度地成为可能。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构建的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从而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因为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为学生构建了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学生通过不同的模拟环境中主动建构、积极建构,构筑自己学习经验以便更好地学习和应用语言;因为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练习时机,信息技术成为了学生学习与认知的有效工具;因为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教师可采用多元化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减轻教与学的负担如此等等,学生对于学习语文的意义建构才有了更加有力的物质保证,把信息技术整合到语文教学中来的确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中必须注意的几个原则问题

(一)现代与传统的关系问题

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中,我们充分认识到传统的语文学科教学因为有了信息技术的参与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传统的语文教学优势决不可偏废,我们应该正确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我们就应当扬信息技术之长,克传统教学之短,努力做到吸众家之精华为“我”所用,这里的“我”当然是指语文教学。要处理好现代与传统的关系问题要注意的事项有很多,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尤其应慎而处之:

1、学习内容与信息资源

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信息量大、资源丰富,这一特点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赋予了“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新的涵义。以计算机网络教学为物质基础的教学试验,目前,各种软件所提供的文字资源、视频资料乃至与之相配套的音乐设计,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使教学信息传递的质量、容量、速度、效果等达到了最佳状态,因而使语文教育有可能成为利用各种信息资源的系统工程。信息资源的丰富多彩,有利于拓宽儿童的知识视野,将语文学习延伸到到了课堂之外。例如我在中高年段教学时,有学生在我提出要求他们背诵、默写有关的古诗时,很多学生不理解,他们提出“我们作为一个现代的小学生为什么还要学习古诗?”语文学科的学习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中国古诗的艺术魅力,基于学生已有相当数量的古诗学习的积累,我拟定了一个基本问题:古诗为什么能流传至今?问题来源于学生,现在我又把这个“球”抛给了学生。学生对于寻找此问题的答案显示出空前高涨的热情,他们自发地组成若干个小组通过翻阅相关书籍、上网查询、浏览古诗教学网站等等搜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确定了若干个单元问题:①古诗与音律美②古诗与品画③古诗与认字识字④古诗与中国古文化传承……最后各小组分别以电子演示文稿的形式、以板报的形式、以网页的形式向全班同学做了演示汇报,把他们的对于现代人学习古诗的必要性的理解之深展示的淋漓尽致,如此效果,是我没有预料到的。图文并茂的电子文稿、网页的演示,不只是在形式上更现代,也明显地表露出学生

对中国古诗学习的积极性更高,学习效率更高,学习效果更好,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内在情感,激发起他们作为中国人有这样优秀的文学作品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应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使学生学习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贴近生活,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例如以上学古诗的例子,我也知道了许多先前所不知道的东西,和学生一样我也是这次拓展学习的受益者。丰富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让学生的学变得更主动。真正让语文教学实现“小课本,大课堂”。

在随信息技术滚滚而来的知识的海洋里游淌时,我们随时都要保持清醒地认识,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处理问题。传统的语文教学内容,在很多人的思想中,就是一本教科书。现在批判传统的语文教学唯书唯课本,知识面太狭窄,不符合大语文学习的教育观,强调语文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本教材,这种认识是非常正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轻视学生赖以学习的教学内容——教材。供学生学习的教材尤其是一些优秀的教材,它往往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其中有些篇目堪称精华,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典范。如近期有人曾批判的《伟大的友谊》这篇课文,认为它题材太陈旧、所写人物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隔太远等等应该删除。我倒认为该文从文章学的角度来说无论是文章结构还是语言的组织都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典范。任何一套教材、一组单元、一篇课文都蕴藏着丰富的方法因素,问题是教师如何正确地认识它,并有意识地将它提炼出来,学生自身的认知结构的逐步构建、丰富、提高和完善发展是通过“同化”与“顺应”的交替更迭的过程来完成的,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往返过程中,学生的认知结构得以提高完善,从而学会迁移,形成能力。对于语文学科教学来说,学生如果只限于书本知识的把握,将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对于语文学习的要求,学生应当学会利用有限的时间,有效地获取有用的信息,提高学习的效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也正是有了教材这个例子,学生的迁移能力的形成才有了依托,才有可能在更为广阔的语文学习领地中游淌而不至于在信息的海洋中迷失方向。

从现在的一些语文教学研究发展态势来看,有广纳外来信息有余而潜心研读教材不足的倾向。笔者曾听过一些这样的示范课,课堂上为了充分显示网络资源的丰富,其手法有着惊人的相似。执教老师事先备好了与课文相关的诸如关于文章的作者、文章的写作背景等方方面面的资料,课堂上学生的自主活动往往就是用来浏览这些信息,也许这些资料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但未免显得有些本末倒置。大量的与学习内容本身息息相关的信息资料,作为学生课外的兴趣阅读是可以、也是必要的,但如果总放在时间十分有限的语文学习课堂上,的确是很不合算的。俗话说得好:学习语文就应该“多吃些蛋,少识些鸡”,我们的任务是引导学习者用大量的精力去读文章本身,而不是文章怎么产生之类的东西,网络资源的取用不能取代课文本身、更不能取代必要的语文基本功训练,这一点应该引起我们参与试验的老师注意。

2、自主学习与因材施教

传统教学的最大弊端,就是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生自主学习与因材施教。特别是在当前班级人数较多的现实情况下,通常只能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很大程度上只是照顾到了一部分、甚至是一小部分人正态发展,而大部分人的发展是处于自发的失控状态。教育必须承认人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个别化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可以拓宽儿童的视野,特别是通过网络交互、个别化学习,摒弃了传统教学模式“齐步走”、“牵着走”的方式,让学生有时间、有精力去涉猎自身感兴趣的更广博的知识,从而变更自己认知结构。有人把 “字典”说成是不会说话的老师,可以帮助学生扫除字词障碍,那么多媒体计算机所提供的丰富信息才真正称得上是一个“会说话的老师”。由于传统的学科教学课堂的时间非常有限,学生的学习水平又参差不齐,如此一来信息技术所提供的个别化的学习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过去已有的一些优秀同步阅读课件,可以使每一个学生个体无论是在阅读

理解内容上、阅读方式上,甚至在阅读速度上都可以自主地把握,让每个学生个体都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有选择地在计算机上自由往返,这种宽松的学习氛围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按照自己的能力和程度去主动建构,从而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由于有了信息技术的参与,计算机友好的交互还能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提示,在完成学习后给予反馈,对练习成效作出精细地分析等等,由于学生能在学习中感受到自身的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就更加会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对学习感兴趣”这一点对于学习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要充分体现语文及语文学科教学的个性特征

试验总课题组反复强调,不管信息技术与哪个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学科教学永远是主体,而不是计算机或者其他什么学科。“整合”强调对个体特征的继承性,也即被整合的个体决不能丧失其自身特性。就语文学习而言,首要的是要认识、理解教材,而不是教法。教材是内容,教法是形式。内容决定形式,而不是形式决定内容。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中,我们的试验操作应切实做到使它姓“语”,这就要求我们在试验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语文及语文学科的个性特征。

1、树立大语文学习观,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学习语文不能仅仅只停留在文字、声像、读物所提供的知识和内容上,学生认识和理解语言文字,常常离不开现实生活,离不开生活中的人和事,只有“读万卷书”,没有“行万里路”,对生活,对反映生活的文字、声像、读物的理解就是十分有限的。所谓“行万里路”,就是在实践生活中去加强生理体验的过程,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对读物的理解,建立自身的认知结构,就需要学习者和外部世界建立必要的联系,而这种联系的渠道,也是最重要的渠道,就是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2、朗读训练依然是语文学科学习的主要手段

课堂教学中的朗读训练也是语文学科教学最重要的个性特征,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朗读训练的教学,便谈不上是语文教学。朗读训练是一种既经济又方便的创设情境的方式,教师成功的示范朗读,学生的分角色朗读,有时甚至是朗诵或表演,都可以创造出逼真的情境,再现文章所描绘的场、景、物及人物的神志特征,揭示文章所描写的人物的内心世界,即便是简要的说明文字,也可通过朗读的情绪,揭示作者的内心感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技术的参予可以为朗读频添色彩,如配乐、配画朗读,让朗读更具艺术美感,但这决不能代替学习者自身参与的朗读实践活动,所以我们也应该杜绝语文课堂上只闻打字声不闻琅琅的读书声的现象。

3、情感熏陶在语文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语文学科是一门由语言文字传情达意的学科。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我们注意其中的有机联系、一体化的同时,切不可忘记,它仍然姓“语”,语文这门学科不管是读、还是写,学生认知的是一篇篇鲜活的文章。文章本是有情物,就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一篇篇文章而言,不管是写人记事的记叙文,还是状物说理的说明文,不管是诗歌,还是童话,都寄托有作者自身的情感。学生阅读每一篇文章一方面要从书面文字中去领悟作者的立场观点,即所谓还原作者的意图;另一方面还要从情感的体验中去感受作品的真善美,也即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自己的现实生活实际进行创造性的理解,在提高语文水平的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如我在教《少年闰土》这篇课文中描写捕鸟的那一段,学生在通过声像呈现、阅读理解等方式真切感受到少年闰土的聪明伶俐,也能品味到“抬头只看见四角的天空”的少爷们对捕鸟的新奇感;同时我又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实际谈一谈对“闰土捕鸟”一事的看法,有的学生就谈到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而不应该随意的捕杀它们……体现出一个小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对现实生活、周围事物的关心。一个真正优秀的语文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不管他用何种课型、何种媒体,他都必须以文章的内容为基础,去揭示文章的本质,也就是一篇篇课文的魂,使学生从中去感受语言文字美的同时,通过情感的熏陶,使自己的学生从心灵上得到净化,得到洗礼。反之,语文的教学活动仅仅是从文字到文字,从语言到语言,那就是苍白无力的。没有感召力的语文教学,毫无疑问是失败的。

(三)教师和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地位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质量是学习者意义构建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学习不是克隆、复制教师的思维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学习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对于教师的作用也决不可忽视,我们要避免矫枉过正的错误。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意识地有步骤地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特别要注意,尽可能地优化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协作者、促进者。教师的作用,特别是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时候,其作用不仅不能削弱,而且还要加强,前提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网络”是信息技术的重要标志,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是一个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四、充分做好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的准备

将信息技术整合到学科教学活动之中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中小学为培养未来社会最具竞争实力的人才打基础已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作为基础教育小学阶段的教育,唯有自觉运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巨大便利,担当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培养出世界通用的中国人。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充分做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各种准备,当务之急最重要的是——

1、教师的能力结构必须重新建构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其关键性现实性在于教师。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教师本身原有的知识范畴和能力结构已很不适应新类型教学整合的需要。教师知识的老化,能力的单一,这是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最突出的矛盾。当前,各地(即使在发达地区也不例外)最缺乏的是一支数量可观、素质全面,能胜任该项目教学的教师队伍。广大语文教师除了要继续优化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的基本功之外,摆在我们面前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自觉地接受继续教育,使“教师的一桶水”在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下赋予新的内涵。各级各类试验学校应该把师资培训工作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作来抓,目前师资培训紧要的是抓教师的计算机意识,知识、技能和态度,学科教育理论与学科最新发展等。教师必须在新的高度完善自我素质,把以人为本的要求面向自己,改变诸如搞学科教学的不懂计算机或对此知之不多,操作起来还要请人当司机,甚至对制作出的课件不会使用的现状。否则,教师素质的不完善将成为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课程整合的瓶颈。对于教师来说,参与试验研究也是促进自身发展的过程,只有当教师的能力结构在一个全新的高度建构起来的时候,才能当之无愧地成为一个培养未来最具竞争实力人才的教师。

2、加强软硬件环境建设,建立信息资源库

要强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不仅需要“技术”,同时也需要“资源”,所以我们在启动该项试验研究的同时,必须尽可能早地建立信息资源库。现在可供我们使用的信息资源有,清华同方光盘股份有限公司开发了“多媒体网络会议系统”和“知识仓库创建于管理系统”,并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个互联网上的“多媒体网络教育平台”。利用这些系统,师生可以在各种网络环境下进行多媒体方式的交流、自主学习、写作学习。同时各地可建立局域网,各学校也可建校园网,教师和学生也应该建立起自己的“个性化信息资源库”,从而达到教学过程中的共建共享。

3、教学管理必须与“整合”俱进

管理出效益,它不止适应企业,也适应事业(学校)。管理的现代化才能适应教学的现代化。

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对教师的管理应是动态管理,由过去的“重文凭,重资历转向重能力重业绩”③。学校应制订有利于激发教师勇于改革、乐于进取主动投身教改试验的措施,使一批有潜力的教师成为“整合”的志愿兵。对参与“整合”试验的教师的考绩应把重放在他们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创新成果上面;同时我们尽可能创造条件让他们大展其才,大施其能——需知,这是事业的需要!

对学生成绩的考查,也应有与“整合”相适应新的标准。我们有一些地区对学生的学业管理仍是“一张卷子定乾坤”,看不到信息技术条件下学习个体的优势,甚至对这部分人的特殊能力视而不见,这是不客观的,也是不科学的。

没有落后的教改项目,只有滞后的管理机制。如果学校管理的改革能与“整合”俱进,那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改革试验研究必将在一个健康的人文环境下深入发展并取得重大成果。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2.禹飚,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和体会

3.陈至立:《关于推进信息教育的讲话》

4.温哥华学区《信息技术报告》,1998年2月

5.国家人事部关于今后用人制度的通报

学科教学整合 篇2

一、明确目标, 有的放矢

要做到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衔接, 经过思考和实践, 我认为首要的是应准确确定教学目标, 有的放矢, 才能有效的展开课堂教学。

(一) 六年级教学目标

1.能读准180个生字的字音, 认清字形, 并能正确书写。能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并能在表达中运用。进一步培养良好书写习惯, 能用硬笔、毛笔书写楷书, 且把字写端正, 力求美观。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 还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能借助中心句, 把握文章内容;抓住主旨句, 明确文章主题。阅读叙事性作品能简要概述事件梗概, 读诗歌能体会情感, 读说明性文章, 了解基本说明方法, 读非连续性文本, 提炼有价值的信息。增加积累, 背诵20篇以上的优秀诗文以及指定的课文。学习浏览, 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 运用资料的方法, 并根据需要将资料按一定的标准分类。能提高默读的速度, 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课外阅读不少于15万字 (完成课文配套课外阅读30篇) 。勤于写读书笔记。

3.能紧扣中心有详有略地记一件事, 感情真实, 内容具体, 有一定条理;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好习惯, 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乐于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下来。帮助学生养成认真修改习作的好习惯, 练习从内容、语言、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 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做到语句通顺, 书写规范、整洁。习作要有一定速度, 40分钟能写400字左右。

4.能有中心、有条理的表达;乐于参与讨论, 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能根据对象和场合作简洁的发言。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能抓住要点, 作简要转述。

5.积极参与丰富的社会生活实践, 组织策划简单的班级、校园和社会活动, 学写活动计划, 总结, 演讲稿, 标语, 串词等。

(二) 七年级教学目标

1.掌握七年级语文课后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型、字义;会熟练的使用字典、词典识字。再用硬笔熟练地写楷书的基础上, 学习工整的行书, 提高写字的速度。培养良好书写习惯, 同时通过临摹、鉴赏的方式, 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同时力求有抑扬顿挫。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 能理清思路, 概括内容, 体会作者的情感, 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阅读中了解记叙、描写、 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解决疑难困惑。阅读文学作品, 有自己的感悟体验, 能赏析语言和品析人物。养成默读习惯, 提高速度, 每分钟不少于500字。广泛阅读各种类型读物, 阅读总量不少于80万字。训练以读书笔记、读后感、读书卡片、赏析式批注、手抄报等多种方式进行阅读成果积累。诵读古诗文, 能借助工具书疏通大意, 背诵优秀诗文30篇以上。

3.写作要感情真挚, 力求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生活、自然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写作是紧扣中心, 内容具体, 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注重写作中构思立意、选择材料、列刚起草、修改润色的作用。练习缩写、扩写、改写等多种练笔方式。提高习作速度, 40分钟不少于500字。

4.能根据对象和场合, 恰当地表达和交流。就适当的话题做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或简单的即席演讲, 观点明确, 有一定的说服力。专注的倾听别人讲话, 能明确对方意图, 并有针对性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5.能积极参与学校丰富的社团活动, 如文学社办刊, 辩论赛, 课本剧表演, 征文等。能就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或查证收集相关资料, 展开调查研究, 些简单的研究报告或小论文。

二、目标整合, 有效衔接

从以上比较可以发现, 课程标准要求六年级与七年级要达成的三维目标具有一致性, 只是七年级的要求更高一点也更全面。因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有效衔接:

1.增加字词积累。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形、字义。

2.运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方法, 读出语气、语速、语调和情感,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培养学生默读、浏览的能力, 提高阅读速度。

3.阅读时培养边读边圈点, 敢于提问, 敢于发言的良好习惯。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 拓展思维空间, 提高阅读质量。提高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4.口语交际时能注意对象和场合, 学习文明得体地表达和进行交流。能够较完整的讲述见闻, 内容具体、语言生动。

5.写作上能有中心有详有略地记一件事;能用先概括后举例的方法写人。写作要感情真挚, 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6.逐步养成课外读物阅读的习惯。学习记读书笔记和摘要, 写读后感。

7.具备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培养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由此可见, 中小学教师都要十分重视重点字、词、句的教学和阅读指导。作为六、七年段的教师, 在教学时至少要关注这两个年段的目标, 方能有的放矢又游刃有余的展开教学。基于学情, 基于课标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课文内容进行整合, 将七年级的内容及能力训练点有意识的渗透在六年级的教学中。而七年级教学时, 常温故知新, 勾连之前的内容知识点, 不随意拔高, 也不“撞车”重复。这样也许就能实现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衔接, 平稳过渡。

摘要:本论文基于两个课例分析了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差异与脱节现象, 从教学目标的有效衔接上提出笔者个人观点:中小学六七教师必须要同时明确语文六、七年级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整合, 最终才能实现有效衔接, 让学生平稳过渡。

尝试学科的整合教学 篇3

进行学科整合可以让语文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如,以“创卫”工作为活动平台,开展“环保”活动,《环保教育活动》主题活动,让学生了解当今环境情况,调查身边的环境污染,交流自己的调查内容,学习写《环保倡议书》,并进行美化和交流。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经过这项活动,学生展示了精彩纷呈的资料,学生从活动中感受环保的重要性,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为家乡的“创卫”工作做贡献。

二、让学生实际需要得到满足

综合实践活动要基于学生的需要、兴趣、直接经验来设计和实施相关活动。如,结合家乡的“九?三” 节日,“爱家乡教育活动”活动主题,让学生了解“九?三”节日的来历,调查家乡的风土人情,交流自己调查的内容,学习制作《家乡风土人情调查表》并进行了作品展示。学生通过开展爱祖国、爱家乡教育活动,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提高学生的调查综合能力。

三、让学生乐于参加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也给语文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如,借助“教师节”之际,开展尊敬老师的活动,“尊敬老师活动”主题活动,让学生了解教师节的意义;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说说老师的辛苦,讨论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如何尊敬老师,学习给老师写一封《感谢信》,并进行美化。学生从中提高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之情,更好地理解和体会老师的辛苦,做一名懂事的好学生。四、让实践形式的选择更充分

在当前还没有统一的综合实践活动教材的情况下,语文实践活动完全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占一席之地。以“十?一”国庆节为契机,开展热爱祖国的教育活动,向学生介绍祖国的发展变化,了解祖国的伟大成就,指导学生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感。学习制作“祖国我爱你”手抄报,并对学生进行展示手抄报作品。学生通过制作手抄报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通过多种形式,观察、动脑、动手、调查、访问等形式,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让实践活动成为习作的源泉

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例如:学生现在已经具备一定的作文能力,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组织学生学习制作作文集实践活动。通过这一次制作“作文集”的实践活动,我利用综合课的机会,对学生进行了强化自己的语文组织能力。学生学会了自己动手制作出好的作品,从中获得了快乐。学生作文集渗透着老师们的辛勤汗水与学生们的聪明才智。身为教师,我们有责任用心关爱他们,为他们点一盏明灯,照亮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美,照亮他们人生的征程!

六、让实践活动拓宽习作视野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把学生生活世界中的个人、社会、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例如:在清明节之际,教育学生要不忘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做人,好好学习本领,长大报效祖国。配合学校大队部,一起组织学生进行缅怀革命先烈的教育活动。利用综合课这一特殊的学科,参加祭奠长眠在这里的先烈的英灵活动,也是很有意义的一项活动。学生从中受到思想教育,学生会更有信心,继承先烈的遗志,为家乡的建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懂得要爱自己,更要爱祖国,要发奋学习,为她增光,为她添彩!通过教学,学习制作小白花,表达自己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学生学会了制作小白花的方法,掌握了这一制作技能,大家都在课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积极性很高。同学学会了制作小白花,并把制作好的小白花作品交到了大队部,大队辅导员又在清明节之际组织学生代表参加了扫墓活动,用上了学生的作品,把所有学生的心情一同带到了烈士墓前。学生获得了很大的收获。学生学会了梳理已学过的知识内容,学会了总结与归纳的方法。这样对学生将来学习“三小”制作打下了基础。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的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得到了很大的收获。

七、让实践活动升华习作情感

综合实践活动正视了学生的情感需要,提倡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例如:在“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向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尊敬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做一名当代的好少年。这次活动让学生懂得:当我们走在干净、宽敞的街上时,当你随手把垃圾扔在地上时,你是否想过这舒适、优美环境的创造者呢?这一切的创造,就是勤劳伟大的环卫工人的辛勤劳动的结晶。通过这一主题教育活动,学生在讨论中较好地弄明白了“怎样尊敬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问题。知道自己在今后的实际生活中,要注意培养自己爱劳动的好习惯。学生懂得如何培养自己的劳动观念,如何热爱劳动,主动为家长和班级集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进行了劳动感受的交流,真正表达了自己从劳动中感受到的快乐。同学们获得了很大的收获和锻炼。

英语教学怎样开展学科整合 篇4

英语教学怎样开展学科整合 2016-03-30 中国教育报

为了解当前中小学英语与其他学科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我们从中小学生对现行英语教学开展学科整合的感知出发进行了一系列调查。该调查涉及中小学生对英语与其他学科整合的看法、学科整合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学科整合制度建设等方面。经试测后采用随机抽样方式,在北京、山东、广西、黑龙江、贵州五省市选取中小学生900人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884份,回收率为98.2%。

我们运用相关软件(SPSS)对数据进行了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着重考察了中小学英语教学开展学科整合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希冀通过调研提出可行的学科整合策略,推动英语与其他学科的有效整合,促进英语教学方法创新,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进行跨学科创新思维的习惯。

调查结果与分析

大多数中小学生赞同英语教学开展学科整合

调查表明,98.7%的中小学生对英语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教学持赞同态度。73.8%的中小学生认为,英语与其他学科整合的最大好处是能促进自己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运用能力,培养思考现实问题的习惯和创新思维能力。

中小学生大多赞同英语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教学。这可能是因为,传统英语教学紧扣教材“满堂灌”,令学生厌倦,而开展学科整合教学会令学生产生新鲜感,同时他们期待借此开拓视野,学会用英语探究其感兴趣的现实问题。事实上,有关学科整合益处的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点。调查显示,7成以上的中小学生认为,英语与其他学科整合教学有助于提高其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运用能力,培养思考问题和创新思维的习惯。

中小学英语教师探讨和开展学科整合不足

调查表明,85.4%的中小学生认为,对于学科整合的重要性和方法,英语教师与学生“谈论很少”和“从不谈论”;96.6%的中小学生认为,英语教师结合其他学科内容讲课的情况“较少”和“很少”。73.2%的中小学生认为,英语与其他学科整合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学科整合的资源和有效方法,也缺乏系统有效的学科整合制度以及对学科整合的正确观念和认知。

根据调查可知,当前中小学英语教师探究和开展学科整合教学不够。这可能是因为,目前大多数中小学英语教师对学科整合缺乏科学认知以及有效的方法策略等,因而不具备开展学科整合的基础和条件。调查还表明,当前中小学英语与其他学科整合遇到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学科整合设施资源、方法、制度及理念。这主要是因为当前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学科整合尚处于探索阶段,英语教师缺乏学科整合的能力和经验,而有关教育部门也难以短时研发可操作性的整合方法策略并构建可行的学科整合制度;不少中小学英语教师未意识到学科整合对促进学生创新思维、思考现实问题的重要意义,或对学科整合存在片面理解,认为学科整合就是用英语讲解或者是翻译其他学科内容,而未意识到通过学科整合创设符合学生特点和兴趣的综合性话题和真实情境,促进学生对英语及其他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思维等综合素养的同步提升。

中小学英语与其他学科整合亟待制度构建和意识提升 调查表明,86.7%的中小学生认为,英语与其他学科的整合缺乏实践研究、教师培养培训及资源研发储备;99.5%以上的中小学生认为,英语教师应充分认识学科整合重要性并培养科学的整合意识,同时应激发英语教师的学科整合积极性。

根据调查可知,目前英语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急需构建有效的整合制度。这是因为:学科整合刚刚开始,无法短期内构建系统化的学科整合制度;在学科整合初始阶段,难以对整合实践制度特别是整合方法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当前师资培养培训制度缺乏学科整合的内容设计;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学科整合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学科整合资源研发投入不够,而英语教师自身又缺乏研发学科整合资源的能力和经验,致使短期内难以构建完善的学科整合资源研发制度。同时,调查表明,中小学英语教师缺乏学科整合的意识和积极性。这是因为,大多中小学英语教师对学科整合的意义缺乏科学认知,也无有效的方法可循,还缺乏必备的学科整合经验、能力,而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尚未建立具体的学科整合考核评价制度。

思考与建议

完善学科整合设施和资源

调查表明,英语与其他学科整合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缺乏学科整合设施资源。为此,县级以上政府部门须基于优先发展教育的政策,尽快为中小学配齐多媒体设备和音体美专用教室等,为开展学科整合提供必要保障。另外,中小学要专门搜集或订购学科整合教材和有关资源,或专门安排英语和其他学科教师集体开展学科整合教研和协作研发学科整合资源。

建立科学的教学整合制度

调查显示,英语与其他学科整合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缺乏系统有效的学科整合制度。为此,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应注重创造和优化学科整合条件,强化整合设施与资源建设;调动多方力量研发、购置和储备学科整合资源;加强学科整合师资培养培训,开展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尤其是组织学科专家和一线教师探究可操作性的学科整合策略;构建完整的学科整合考核制度,提高教师参与学科整合的责任心和积极性,比如在中高考英语测试中围绕中学生熟悉的跨学科、综合性社会现象和问题进行命题设计。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应注意建立具体可行的学科整合激励机制,对积极投身学科整合的英语教师予以充分鼓励和大力表彰,除予以物质奖励外,还在职称评聘、职务晋升、选优评优等方面予以倾斜。

强化师资培养培训和学科整合策略研究

调查显示,9成以上的中小学生认为,英语教师缺乏有关学科整合的方法策略。为此,培养英语学科师资的师范院校和有关综合院校应围绕中小学英语新课标和课改的最新要求,开展跨系跨学科合作教学,增设学科整合课程,在毕业实习阶段引领学生开展学科整合教学实习,或与中小学英语教师共同探究学科整合的策略方法,或在中小学英语课观摩过程中提出学科整合建议,以期在英语教师培养阶段就使未来教师具备学科整合的知识和能力。而在一线英语教师培训过程中,教师培训机构要强化学科整合意识,增加学科整合课程培训,组织教师开展学科整合教学实践;培训专家要强化对学科整合意义、内容和策略的研究,引导参训英语教师全面领会学科整合的重要意义并探究有效的学科整合方法与策略。

探究英语与其他学科整合的具体方法

首先,开展英语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英语教师要在学会操作信息技术设备的基础上,将信息技术有关话题与英语教学整合,如以信息技术的产生和进展及其对现代教育教学的影响为主题,组织学生用英语讨论后写成英文短文,或开展英文对话辩论。更重要的是,英语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获取和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和创新教研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兴趣和教学效率。尤其要注意利用多媒体技术改革和优化英语听说读写教学方法和呈现方式,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比如,在词汇和语法教学中,教师可将抽象静态的词汇和语法规则以图像、动画等形式直观呈现,让学生用英语讲述有关故事;可让学生观看与教学相关的影视片段,然后让学生用英文重新对白、回答问题,或接续下面可能发生的故事等。在听说教学中,教师可制作图片或视频,创设生动交际情境;课后可要求学生通过英文网站讨论国内外时事。在读写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网络自行或组织学生搜索、阅读和改编具有趣味性、哲理性的最新英语阅读素材,引导学生模仿写作;为训练英文写作能力,可让学生看图说话后整理成文,或让学生根据写作任务搜集网络素材后整理成英文短文。当然,教师须注意,信息技术要用得适时恰当,不能过分追求色彩、动画等感官效果,以至冲淡主题,分散学生注意力。其次,开展英语与文科的整合。英语教师可借助文科各科目的素材或主题,改编成英语教学素材。比如,引导学生每周用中英文简介本周所学的语文课文和思品、历史、地理课的主要内容,或针对文科某科目某话题,用英文展开对话讨论,然后写成英文短文。在英语与语文的整合过程中,英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比中英文在发音、语法、写作等方面的异同,指导学生实现能力迁移。在英语与思品课的整合过程中,英语教师可将品德内容引入英语教学。如围绕参观动物园的话题,用英文问学生是否可随便向动物喂食,原因何在;母亲节和教师节期间,可让学生制作贺卡,指导学生写上英文祝福词;对于公共场合的中英文警示标牌,可让学生通过拍照或记录等形式收集后带到课堂讨论其内容及其英文表述方式是否正确。在英语与地理和历史等科的整合过程中,英语教师可围绕旅游话题,引导学生设计近便的旅游线路,并用中英文简述旅游景点的自然资源、文化遗产、气候地貌、名人古迹等。

再次,开展英语与音体美整合。英语教师要结合教学需要采取适当的整合策略。一是塑造美好的教师形象。英语教师应将师表之美融入教育教学,如将优雅举止、幽默语言、巧妙板书、慈爱关切,甚至得体打扮呈现给学生。二是营造动人的教学情境。英语教师可在教室张贴精美教学挂图,便于学生学习;可在用英文口头描述某些生词、人物或故事的基础上,让学生听后画出并展示;可根据教学需要选取适当的背景音乐,让学生感悟主题。三是激励学生创造美。英语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展现真善美;可结合学生熟悉的音乐旋律,配以词汇句型等让学生进行说唱;结合有关词汇、语法和话题,引导学生画出自己的设想,配以英文说明。四是调动学生全身运动。基于全身动作反应(TPR)教学法,针对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调动学生全身器官,把有关词汇、句型和话题转换成体育活动中的语言和动作,让学生在动作反应中习得英语。

整合阅读课教学反思 篇5

多媒体教学是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下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有三大特点:

1.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和便捷性。网络资源极大的丰富,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它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实现远程教学,给教学带来极大的方便。

2.授课的立体性。声、光、电、像、动画等多种媒介立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一改过去平面、单一的教学形式。

3.教学过程的预设性。教学更加注重设计,尤其注重教学环节的前期安排。

阅读教学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借鉴和使用信息技术上显得格外复杂。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其他学科的多媒体教学模式来描述语文学科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其他学科不是以学习和掌握语言文字本身为目的。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决定了它可以脱离多媒体技术而独立存在,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也就是说,有没有多媒体,对语文教学并无明显的影响。多媒体教学不可能给阅读教学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当然,我们并不否定多媒体给阅读教学带来的新气象,我们也不能无视多媒体给学生学习心理带来的积极影响。

大家知道,传统的阅读教学是“一枝粉笔,一张黑板,一张嘴”,这很形象地概括了传统阅读教学的特点。直到今天,这一特点仍然是客观存在。语文课要学习文字,文字需要书写,书写就需要粉笔。教师写粉笔字的水平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一个好语文教师的标志之一就是字写得好。黑板是教师和学生活动的天地,是教师辛勤耕耘的田园,教师的生命价值就体现在富有象征意义的黑板上。一张嘴指的是教师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教学语言具有感染力。我想,直到今天,语文教师在这三方面的基本功仍然要扎扎实实,它是根本。

多媒体阅读教学在坚持根本的同时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与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明显不同的风格特点。

首先,传统的阅读教学,教师的教案写在备课本上;多媒体阅读教学的教案则写在软盘上。教师反映,敲击软盘并不省时,反倒比过去花费时间更多。

其次,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或者师生共同研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深刻含义。多媒体阅读教学则是教师点击鼠标,学生仰望大屏幕,听变成了看。虽然也听,但多是在精美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的,听的是著名播音员的朗读,看的是一幅幅精美的图画。

第三,传统的阅读教学,教师以课本为本,引导学生仔细玩味,潜心揣摩,言有尽而意无穷。多媒体阅读教学则将对文字的鉴赏变成了对图像的欣赏,文字的核心地位动摇了。

第四,传统的阅读教学,注重师生的书写训练。教师在黑板上富有线条流动美的书写会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多媒体阅读教学则直接显示印刷体,字更加规范了,但少了活的书写过程。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损失。汉字只有直接书写才能觉解其奥妙。

第五,传统阅读教学的课堂是可以灵活变化的,具有可调性。可调性是阅读教学的源头活水。多媒体阅读教学,预设性加强了,机械性加强了,教师必须按照课件的设计按部就班地向前推进。课件的暂留性、闪动性无法让学生作更多的课堂笔记。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究竟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我认为,较之传统的做法,多媒体教学具有以下优势:

第一,增强了趣味性。学生阅读课文需要激发兴趣,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传统的阅读教学,教师一枝粉笔一张嘴,一张黑板一本书,形式比较单调,如果教师的讲课缺乏吸引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不容易被调动起来。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纪律往往不好。多媒体教学展示给学生的是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好像引领学生走出了狭小的教室,奔向大自然的怀抱。这里有啁啾的鸟鸣,有眩目的花朵,有潺潺的小溪,有巍峨的高山;这里有著名的影星,有栩栩如生的形象,有紧张的情节,有美妙的音乐。对此,学生兴趣大增,越是低年级的学生,积极性就越容易被调动起来。

第二,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情境教学的开展。实践证明,情境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情境教学需要生成学习的境界,具有一定的课堂情节,使得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多媒体技术完全可以满足师生的这一要求。比如教学《海燕》,那聚集的乌云,那汹涌的波涛,那飞翔的海燕,都可以借助动画变成现实,学生就像站在大海的岸边,亲眼看见勇敢的海燕直冲云天的画面。这种效果对于学生理解课文无疑是有益的。如果再播放著名演员的朗诵,就更加激动人心。

第三,可以演示事物的变化过程,将静止的事物动态化,使学生了解事物原理。比如学习《中国石拱桥》,学生对“拱圈”一词不容易理解。教师借助多媒体,演示赵州桥的构造,学生就明白了,所谓“拱圈”,不是一个圆圈,而是一个弧。28道拱圈拼在一起,形成合力,其中任何一道拱圈毁坏,都不影响桥的整体使用。因为拱圈是在桥的内侧,单靠传统的挂图效果不理想,制作成课件后,就可以进行演示,效果自然就好得多。

第四,方便了教师给学生提供背景资料。教学离不开对背景资料的介绍,传统阅读教学是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挂图。比如教《为了忘却的记念》,“左联”五烈士的照片一般是用挂图来展示的。多媒体技术则通过大屏幕展示得很清晰。再比如,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将预先设计好的文本资料,通过大屏幕展示出来,效果也不错。尤其是表现书法作品、美术作品,多媒体则更是尽显优势。

第五,展示板书设计。教师的板书设计可以通过大屏幕展示出来,教师不必再在黑板上写一遍。教师的板书设计是规范的印刷体,教师不会因粉笔字写得不好而担心出丑了。

在看到多媒体教学优势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它带来的严重问题。

第一,传统阅读教学是以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接阅读来完成教学任务的。直接阅读语言文字意味着在学生和文字之间,不需要媒体中介。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发明创造,是中国人对世界文化最伟大的贡献。汉字在数千年漫长发展历程中,数遭磨难而没有中断,表现了强大的生命力。热爱祖国就要热爱汉语,就要以对汉语的直接学习为基本途径。汉字本身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属于表意文字,每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学生学习汉字,可以受到很多有益的启发,可以激发起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学习并掌握汉字,这是中华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如果将图像、声音代替学生对汉字的直接学习,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在多媒体技术下,学生对汉字的认读和书写受到了严峻挑战,这不能不令人担忧。

第二,传统的阅读教学建立在学生语言学习的基础上,离开了语言学习,就谈不到阅读教学了。语言是学生理解课文的抓手。无论什么样的课文,学生必须先阅读它,然后才能有教师的教。离开学生的阅读,只靠教师的讲析,实践证明是违背阅读规律的`,应当摒弃。如果把语言转换成图像,学语言变成看图像,这跟教师讲析灌输在本质上没有两样,只是由教师满堂灌变成了机器满堂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势必影响到学生对文本的直接阅读--学生读书的时间少了。可以这样说,阅读教学中的任何改革,如果减少了学生阅读课文的时间,那肯定不会是健康的改革,也必定不会有好的结果。反之,无论运用多么先进的教学手段,只要能够促进学生的阅读,那就是好的改革,就会取得好的效果。这是由语文课的性质决定的。

第三,传统的阅读教学,可以通过学生对文句的阅读,进行联想和想像,而且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阅读体验。正是这种多样化的理解才使得阅读教学富有趣味性,吸引着广大师生乐此不疲。多媒体技术则是以图像、动画的形式将语言文字提供的虚拟空间固定了。比如《林黛玉进贾府》,林黛玉长得什么样?作者写道:“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入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拂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学生阅读了这段文字后,每人都有自己心中的林黛玉,而且通过自己的想像不断地来丰富这个文学形象。我见有的教师课上到这里,就开始播放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展示演员的形象,破坏了学生心目中的想像。再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有“闪将进来”四个字。这四个字用得非常恰当。为什么不用“走”“跳”“跑”呢?因为不足以表现陆虞侯等人鬼鬼祟祟的心态。有的教师播放电视连续剧《水浒》中的相关片段,学生只是看到陆虞侯进来了,对“闪将进来”这四个字没有深切感受。限制学生的思维,破坏学生的联想和想像,这是多媒体技术给阅读课带来的最大问题。学生阅读的是语言,不是图画,不是动画。学习对象的转变使得阅读教学发生了质的变化。阅读教学不是原本意义上的语文教学了。

第四,阅读教学中的师生双边交流是具有社会学意义的,多媒体技术降低了这一意义。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手段,都无法替代教师站在学生身边和学生面对面交流的人格魅力。课堂教学之所以富有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之间的直接交流。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都具有教育意义。学生从教师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中获得的人生启迪是任何先进技术无法比拟的。多媒体技术减少了师生的交流时间,学生由原来的看老师转变为抬头看大屏幕,没有了教师的笑脸,有的是机械的屏幅变化。这究竟是语文教学的进步还是倒退?

第五,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课堂的生成效果,这是很正确的。课堂45分钟是学生生命历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成长在此得到体现。学生对课文,有一个从不懂到懂的过程,学生的能力有一个从不能到能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阅读体验的时间和空间,学生获得原始阅读的时间,进而产生原始理解,教师的教学以此为起点而展开,使教学呈现一种生成状态。教师的板书可以被学生改动得面目全非,教师的教学设计可以灵活变化,这种课才是真实的。多媒体技术则是将预先设计好的课件按部就班地展示给学生,声音和图像都不仅不是学生的原始理解,反而成了干扰学生原始理解的因素。越是精美的课件,这种干扰就越发明显。如果学生的理解与课件不一样,教师就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就范。因为课件上的内容是不能改动的。

第六,多媒体技术让教师的粉笔书写成为历史。传统阅读教学非常重视教师的粉笔字,并作为教师的基本功之一高度重视。课堂上,教师的书写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书写汉字时的线条流动美富有美学意义。很多学生的书写受到了教师的影响,以至于下课后,学生到黑板上描摹教师的字迹。学生毕业后,可能忘记了教师讲课的内容,但对教师的板书印象深刻。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使得教师不再重视书写。有的教师一节课不写一个汉字,完全用课件代替。这太令人担忧了!认真书写每一个汉字,这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任务。

第七,多媒体技术使得学生的课堂阅读空间发生了变化。传统的阅读,学生手捧课本,书眼之间大约1至2尺,在学生周身形成了一个大约1立方米的阅读空间。这是一个很舒服很惬意的空间。虚拟式假想式的封闭的阅读空间使得阅读具有独立性,不受外来因素干扰。多媒体技术把这种独立的空间扩大了数十倍,学生不再具有个人的阅读空间。另外,学生阅读课文时,可以边读边在课文上圈点勾画,写下自己的阅读心得。多媒体教学剥夺了学生这一机会,削弱了阅读的诗意。

语文教学面对现代化技术,不能置身其外,不能袖手旁观,应该主动地顺应历史潮流。但这不等于说淹没自己,失去语文的特点。因此,多媒体技术和语文教学的整合就显得非常迫切。现在,我国相当一部分中学已经实现了教学技术的现代化,有些中学给每一间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从使用的情况看,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美术等学科使用比较多,效果也比较好。语文学科使用的情况及效果就好坏不一。这一方面说明了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整合的必要性。

究竟如何整合呢?

我以为,需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搞清图像、动画、声响和语言学习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充当什么角色起什么作用的问题。二是如何将多媒体技术与学生的阅读体验建立联系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多媒体技术如何为学生的阅读体验服务的问题。

如果使用多媒体技术只是单纯地图解课文的语言文字,把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形式让学生学习的话,那么,传统的阅读教学就变味了,就要另起一个名称了。语文学习是以语言文字本身为学习对象的,多媒体技术应该促进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借助图画让学生理解文字,所谓看图识字(当然不排除口语训练的目的)。看图是为学习语言服务的,这个主次、从属的关系非常明确。初中阶段,学生进一步积累语言材料,并提高对课文的阅读理解能力。高中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显得更加重要,要通过对课文的直接阅读进行概括、分析。

我认为,整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低年级的学生对形象的东西容易产生兴趣,教师借助一些图像、动画、声音,创造一个学习的情境,有助于学生的阅读。比如学习《沁园春雪》,课件中的莽莽雪原、巍巍长城,可以把学生带入北国的美妙境界,令学生神往,激发学生的情怀。图像不单是客观世界的复制品,而且融进了人的主观感情因素,是一种再创造。但是,教师没有必要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的图像展示出来去一一对应课文词句,那就太机械、狭隘了。诗要借助想像。毛泽东此时不可能眼观千里之遥,他所写的景不是眼前之景,而是心中之景。词中的历史人物只是作者心中无数历史人物的代表而已,表达了作者无比豪迈的心情。这样豪迈的心情只有配以上阕之景才觉协调,换句话说,上阕之景不一定产生下阕之情,但下阕之情一定要借助上阕之景。这就是情与景的辩证关系。播放北国雪景的目的就是要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理解一个有宏伟抱负想要建功立业的伟人面对宏大之景必然心潮澎湃,即便没有这样的景他也要创造出这样的景来。

二、多媒体技术要促进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和感悟。还是以《沁园春雪》为例,教师播放了有关图片资料后,要立即转回课文中,让学生带着感情去朗读原作。此时的学生心中有了景,朗读过程中会进一步去想像,去发挥。朗读几遍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阅读的感受。这时学生的心早就飞出了教室,飞向那银装素裹的北国。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抓住几个关键的词句,反复品味,涵泳咀嚼,沉浸其中--这就是语文教学的最佳境界。

三、录音等手段的使用不要造成对学生原始理解的干扰,而是作为一种后续理解去丰富学生的理解。有的教师喜欢上课第一个环节就放录音,其实不妥。原始阅读就是没有任何外来干扰,给学生创造一个内心独立体悟的阅读环境。当学生的个人体悟产生之后,教师再把外来理解推荐介绍给学生,使学生自己的理解和外来理解(可以是多种理解)互相碰撞、交流、渗透,从而使学生的思维经历一个选择、判断、扬弃的过程。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语言的学习,更有利于思维品质的提高。这应该是整合的一个重要原则。

四、课件制作要注意文体特点。一般来说,非文学作品的课件对学生的思维束缚比较小,因为对非文学作品要求一元化理解,以准确到位为目的。比如《向沙漠进军》中,作者写到了风沙对环境的破坏,写到了沙漠运用游击战和阵地战,写到了培植防护林等内容。为了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教师播放一点相关资料未尝不可,但是要掌握分寸。教学《向沙漠进军》一文,主要目的不是向学生介绍防沙治沙的科学知识,而是学习语言,学习章法。对文学作品,课件的制作要格外谨慎,画面资料尽量不用,即便使用也要从促进学生理解语言出发,有助于学生对作品主题的理解。教师不要将电影或电视剧的片段与课文内容“对号入座”;要先阅读课文,后播放课件。

五、影视资料是一种理解,不是终结性的,更不是唯一的。比如播放电影《阿Q正传》后,要让学生再回到课本上来,比较一下看电影前的理解和看电影后的理解有什么不同。电视、电影并不是对作品的还原,而是导演和演员对作品的一种理解。这样,课件就成了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六、学生学习语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观看课件则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情。课文语言的含蓄蕴藉是反复品味才能感觉到的。《荷塘月色》中写荷花“袅娜”地开着,“羞涩” 地打着朵儿,无法用课件表示,即便表示出来,学生也不一定有作者那种感受。因此,学生阅读课文,主要是体会作者用“袅娜”“羞涩”这两个词语的妙处,而不是看了荷花后选择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荷花。文学作品是最具个性化的。朱自清先生看到荷花就想到了“袅娜”“羞涩”,换了别的作者,可能就会用其他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即便同一个作者,在不同的情境中,选用的词语也会不一样。所以,以课文为本,以语言为本,才是阅读教学的本质特点。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教师制作课件或选用课件,就有了一个标准,即课件服从于课文,不能课文服从于课件。有些教师制作课件,恰恰在这个问题上出了偏差,一味追求课件的精美,不顾及课文的语言,本末倒置。

七、课件播放的时间不要太长,一般不要超过课堂的三分之一。课本中已有的内容,课件上就不必重复出现。在课件中输入过多的文字固然可以节省教师板书的时间,但应该看到有利有弊。该板书的内容尽量不在课件中出现。教师的板书是不能省掉的。一些背景材料,可以在课件中展示出来。比如《背影》中写到父亲,可以将父亲的照片展示一下,也可以将朱自清的照片展示一下。教《藤野先生》,可以将藤野先生的照片展示出来,也可以将鲁迅先生的照片展示出来。学习《琵琶行》,可以将毛泽东写的书法作品展示出来。学习《孔雀东南飞》,可以播放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是从属性的,不是非用不可。

八、借助网络技术,可以给学生的阅读理解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网络技术似乎并不在我们所理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之内,但我认为应该包含进去。网络世界缤纷多彩,学生实现个体学习必须要借助网络技术。在阅读课上,教师可以从网上查找有关资料,扩大学生的视野。比如学习海子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学生可以从网上查到很多有关海子的资料。学习《拿来主义》,学生可以从网上查找鲁迅评价梅兰芳的文章。网上的资料多而且杂,教师利用网络不能盲目,要事先做好准备。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网上做些事情,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网络技术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总结以上八点,可以拎出这样一条线:多媒体技术与阅读教学的整合,似乎可以沿着“造设情境--转回课文--两相渗透--尊重文体--从属课文--借助网络”的思路来进行。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总结 篇6

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和探索,如今我们的观念、行为、课堂多变了,概括起来说其主要效果有九大转变,即观念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行动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方法由单一向整合的转变,使用由低级向高级的转变,范围由教学向管理的转变,对象由教师向学生的转变,素材由贫乏向丰富的转变,资源由独有向共享的转变,成果由少数向丰富的转变。

1、观念的改变,突出一个“新”字。

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设计是一个结构性的系统,因此,教师应综合考虑该系统包括的各个要素和环节,包括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分析、学习者分析、选择合适当信息技术并确定合适的应用方式、教学方式的选用、教学及学习活动的设计、教学评价的设计等。结构就是强调其合理性与科学性,如何把教学观念、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有机整合成为系统,是我们关注的要点,只有系统内各要素真正有机的“整合”,要素的功能与作用才能得以良好发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整合”要突出有机、有效,不是人为的拉郎配,不是随意的简单叠加,不是盲目的机械组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整合”从本质上讲,是说明事物间通过相互作用结成一个整体的过程,注重教学行进期间动态的作用及效果,协调好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育内容和教学媒体等教学诸元素的作用、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影响,使整个教学系统保持协调一致,维持整体的过程或结果产生聚集效应,这是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的体现。不一定每学科、每堂课都必须“整合”,也不是有“整合”就是创新,无“整合”就是传统。“整合”的过程是学生经历苦乐的过程,是学生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学习能力提升,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主要有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基于网络环境的合作学习,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是教学实施的手段。多媒体条件下的教学是“因‘学’而教、因‘生’而教”,“立足基础性、突出发展性,立足实践性,突出创新性。”

就目前来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还属于探索实验阶段。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不适应性。无论是硬件还是师生信息素养,都有不支持性。因此,研究和把握整合的规律性,显得尤其重要。北京师范大学刘儒德博士提出整合“阶段论”,即整合的进程分为四个阶段:计算机素养的培养阶段、课程整合阶段、课程改革阶段、全方位教改阶段。马宁、余胜泉两位学者提出整合“层次论”,即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全方位的课程整合,都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整合的规律,给我们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有很大的启示和帮助。

2、学科的教学,突出一个“合”字。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广义上说有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整合,但就课堂教学而言,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资源的整合。

在教学目标方面,宏观上有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中观上有学科教学目标,微观上还有课时教学目标。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可以更好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目标、学科教学目标的整合达成,可以更好实现课时教学目标的整合达成。例如,外语教学目标通常有“听、说、读、写”等四方面要求,包含文字、语音和视频等不同媒体的信息,但是在传统的印刷教材中,有关语音和活动影像的内容无法与文字内容组成一体化的教材,只能以教科书、录音带、录像带三者各自独立的形式分别出版,既不便于教师的教,也不便于学生的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可以较好整合教学的目标,解决类似的问题。

在教学内容方面,包括不同历史时代相关内容的整合,实现时段的跨越;不同地域相关内容的整合,实现空间的跨越;不同表征形态相关内容的整合,实现表征类别的跨越;不同文本相关内容的整合,实现文本方式的跨越。例如,讲《环境水污染》,可以展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地区,不同版本资料,有关水污染的文字、图片、录音与录象的水污染状况,让学生了解“淘米洗菜、用于灌溉、水质变坏、鱼虾绝代”过程,感受污染恶化状况,探询污染原因。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持,实现教学内容超越时代、空间、表征的整合,如此教学内容的整合,是传统教学不可能办到的。

在教学方式方面,人人互动、人机互动是常用的教学方式。根据教学的不同需要,可以采取不同的信息呈现与传送方式,实现教学方式的整合。

在教学资源方面,网络资源是海量的,网上有大量的教学资源,我们可以根据课型的需要、内容的需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变无形资源为有形资源,变校外资源为校内资源,边网络资源为课堂资源,通过资源的整合,实现资源的共享与高效利用。

学科教学整合 篇7

关键词:搜索资料,个性解读,角色朗读,比照辨析

苏教版教材通常选取用典型的故事来阐述深刻道理的文本, 让学生在对平实质朴的语言品味中深受人文的熏陶, 让他们在教学中既能得到语言智慧的成长, 又能获取精神的滋养与浸润, 从而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比翼双飞。在实践教学中, 笔者发现其中的成语故事与《伊索寓言》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者具有鲜明的可比性, 教学中可将之巧妙融合, 减少课时, 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现以苏教版教材五上《成语故事》与《伊索寓言》的教学为例, 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搜索资料, 洞察不同的创作初衷

扫除阅读障碍, 正确流利地阅读课文是引领学生进行深入研读的基础, 是实施比较阅读的基础工程。因此, 教师在预习要求中明确提出学生要自学生字词, 正确朗读两篇课文, 并通过收集阅读资料, 让其初步感知成语和寓言故事的来源。

在交流过程中, 根据学生收集的资料, 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知晓:成语是经过岁月洗礼而意义相对完整的固定短语, 其表达较为精练, 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蕴。它源自于古典神话故事、历史故事和其他传说以及经典的文学作品之中;而寓言则多借助于编撰的故事以阐明深刻的道理, 它具有鲜明的告诫、规劝、教育的色彩。

例如在教学《自相矛盾》和《牧童和狼》时, 教师尝试让学生通过对原著的追寻了解到《韩非子》, 教师趁机借助对《韩非子》一书的介绍, 让学生明晰其成语形成的由来。而在对《伊索寓言》的介绍时, 让学生知道其是伊索根据劳动人民创造的故事改编的, 从而了解两篇文本的由来, 深刻把握其内在本质。

对成语和寓言有了这样的感知理解, 尤其是对二者特质的准确把握, 这为学生深入两种文体进行阅读思考、比较辨析搭建了基础的认知平台。

二、敢于挑战, 尝试个性的故事解读

这两篇课文中的小故事, 学生本来就很熟悉, 所以学生对故事的基本情节也是一读就懂, 可以说在教学处理中, 教师将故事情节的感知理解完全交付给学生了。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时候, 尝试在初步感受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运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的内容, 并畅谈自己对故事的整体理解。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发现, 这样的形式更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他们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而在讲述的过程当中, 他们对故事本身进行了语言的润色, 使他人的故事经过自己的理解变成了自己的内容。

例如学生在描述《自相矛盾》一文时, 就创造性地加入了对人物内心活动的阐释;而在描述《牧童和狼》一文时, 学生就根据寓言的故事情节, 增设了两次农民和孩子的对话。这样的对话源自于学生对文本个性化的自主理解, 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而在互相交流各自理解的过程中, 学生们大胆言说, 充分表达, 虽然他们的意见可能还比较稚嫩, 但都是出自于他们内心的想法, 体现了《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多元化、个性化。将两篇课文并列教学, 让语文课堂教学变成了一个精彩的故事会, 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强烈的反应。

三、角色朗读, 展示迥异的阅读体悟

读懂了故事内容, 明白了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阅读教学并不能就此结束。此时的学生仍然沉浸在课文的情境中, 阅读教学应该抓住这一趋势, 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描写的细节, 通过对人物对话、神态、动作的描写, 洞察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感受故事所表达的道理。在这样的过程中, 学生将自己化身为文本中的人物, 体验故事所产生的情境, 从而有效地获得了对故事道理的再次体验。

这两篇文本都具有较为曲折的故事情节, 人物特点也非常鲜明, 非常适合学生的自我朗读。因此, 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学习小组, 在小组成员的共同探讨努力下, 实现对文本意蕴的共同感知, 实现对文本人物的深度体验。例如学生将成语故事《自相矛盾》中人物的语言对话朗读得惟妙惟肖, 而在《牧童和狼》的朗读中则刻画了一个不明事理、以说谎捉弄他人的捣蛋鬼形象,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比照辨析, 彰显异化的结构特点

有比较才有鉴别。在课堂教学行将结束之际, 教师引领学生对这两篇课文进行结构的比较, 并在黑板上板书出故事的整体内容, 给学生留下鲜明的印象, 为学生高效理解和积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学生进行比较的过程中, 教师要帮助学生连接相关的内容, 使学生形成有效的知识体系, 促进学生知识网络的进一步完善, 从而完成对成语故事以及寓言故事结构特点的准确把握, 使得他们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中, 进一步深入地感受到两种不同文体的特点。

成语故事与寓言故事在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成语只负责讲故事, 其蕴含的道理由读者自行体悟;而寓言故事则将阐述的道理直接出示。教师可以直接引领学生对比课文的最后一小节, 从而引导学生发现二者不同的结构方式。

通过这样的对比, 学生可对知识进行相应的筛选和吸收, 从而促进知识的有效美化, 形成多元化的个性理解, 深入了解文章的价值主题, 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课文的分析、把握能力。

初中数学 整合教学 篇8

关键词:初中;数学;整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107-01

生活中的数学随处可见,小到生意买卖,大到房产借贷,其中的细节都与数学息息相关。初中生们却是将数学的学习认定为“纸上谈兵”,认为在试卷中得到正确答案就是数学知识的掌握。这样的想法既不会激励学生们在学习中下功夫,也同样影响着教师们教学工作的开展。作为教师,应该控制局面的发展,掌握主导权,让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入数学学习的状态。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阐述初中数学的整合教学。

一、整合信心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面对工作、学习时,信心的拥有都是成功及进步的前提。现在有部分学生选择了回避数学学习,由此导致了他们在初中数学上的落后。造成这样的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学生们缺乏对学习、掌握数学知识的信心。而其中小学数学的影响也是重要的因素。经过小学数学的学习及感受,学生们进入了初中学习阶段,他们将小学数学学习时留下的阴影直接带入到初中数学的学习中,这让他们在开始学习数学时就已经失败了。或者是初中数学知识层次的提高,或者是其他同学的优秀,这些原因都无不在打击着学生们学习数学的信心。所以在数学教学开始之前,我们的有效作为就是整合学生们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我们要告知学生们初中数学的特点,及时提高他们的知识、思想水平,只要学生们掌握了思维逻辑方法,充满信心,在学习的途中遇到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整合信心不仅是学生们的需要,也是教师们的需要。重新开始一段教学旅程,面对新的学生面孔,教师们同样要以信心满满的态度去迎接、面对。或许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还会遇到一些教学难题,但是信心的保持能让教师们从态度上战胜问题,从而引导他们征服实际教学中的问题。好的开始决定了成功的一半,所以初中生们及数学教师们整合信心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整合缺陷

学习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没有一步登天的捷径,脚踏实地地积累才会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蜕化。数学知识的教学亦是如此,作为教师,我认为小学数学知识的掌握及学习必然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学生们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因为小学数学知识属于基础知识,而这些基础知识将不会在初中教学阶段重新再教一遍,所以需要学生们在这些基础知识的积累过程中接受新的概念及思想。这样的数学教学对于那些有着部分知识缺陷的学生而言有点难度,因为基础知识的缺乏会让他们在新课程的听讲中感到云里雾里。也可能正是这样的原因,才会逐渐地导致他们对初中数学产生放弃的想法,所以作为数学教师,要利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巧妙地规避这种情况。对于刚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们,教师们并不十分了解他们的知识掌握情况,教师们的大部分的了解都来自于学生的毕业考试成绩,但是这只能代表学生们在考试中的发挥及部分知识掌握情况。因此,教师们需要在开始教学时进行尝试性的教学,在讲解初中数学知识的同时,更多的整合班级学生们在数学知识方面的缺陷——这种缺陷或许是个人的,或许是大部分学生的。总之,只有整合这些缺陷问题,才能便于教师们今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弥补工作,才能使教师们在教学中帮助学生们重拾起学习数学的信心。缺陷并不一定就是坏事,整合缺陷是为了学习的进步。

三、整合知识点

初中数学的教学任务并不轻松,除了数学知识的讲解以外,教师们还要完成数学思想、方法、情感及逻辑方面的教学工作。虽然这些更为抽象的数学知识初中生们未必能全部掌握,但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影响意义是深远而且重要的。因而,教师们要合理规划及安排教学时间,让学生们受到知识与精神双层次的教育。在知识点的教育方面,教师们要做到整合知识点,让初中生们接受到高效的数学教学。这看似是一个简单的教学步骤,但是坚持才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决定因素。就初中生的数学学习特点而言,他们有较强的接受能力,能较快地将教师们传达的知识点“消化”掉。但是初中生们学习的缺点之一是易将学过的知识点忘记,而知识点的忘记会让学生们在后面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显得吃力。

四、整合理论与实践

上一篇:《唐风·扬之水》原文及赏析下一篇:双曲线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