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复习大纲(共7篇)
商业银行复习大纲 篇1
商业银行复习大纲
Chapter one:
了解银行业发展趋势
Key trends affecting banks and other financial service firms.Chapter five
了解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An overview of the balance sheet and income statement of banks
Chapter six
银行业绩衡量:分解ROE 和 ROA
What are the principal components of ROE and ROA, and what does each of these components measure?
Chapter seven
熟悉商业银行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和持续期缺口管理技术(包括笔记)
Interest-sensitive gap management and duration gap management techniques
Chapter nine(笔记)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形式,以转手债为例,解释银行证券化的动因和方法
The major forms of assets securitization: pass –through-security, the collateralized mortgage obligation(CMO)and assets-backed-security.The incentives and mechanics of pass –through security creation.Chapter ten
银行投资的功能;投资组合转换技术329;投资期限策略
Nature and function of investment;Portfolio shifting tool;investment maturity strategies.Chapter eleven
银行流动性需求和流动性供给以及净流动性头寸; 流动性管理策略;估算流动性需求(资金结构法); 计算法定储备
Sources of demand and supply of liquidity;net liquidity position;asset liquidity management strategies, liability liquidity management strategies, balanced liquidity management strategies;estimating liquidity needs(the structure of fund approach);calculating legal reserve requirement.Chapter twelve.thirteen
存款定价,(历史平均成本法和资金汇集法)440-441
Pricing deposit services(the historical average cost approach)
Chapter fifteen
资本功能和资本构成;巴塞尔协议三(补充内容);满足银行资本需求计划
The many tasks of capital and type of capital;Basel III;planning to meet capital needs Chapter seventeen
各种贷款定价模型的产生背景和优缺点。客户盈利能力分析及对借贷双方的优势(笔记)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e different loan-pricing methods;customer profitability analysis and its advantages for the borrower and the lender.
商业银行复习大纲 篇2
一、钻研考试大纲, 掌握复习方向
考试复习大纲既是命题的依据和指导原则, 又是复习目标的指导说明。认真学习、钻研考试复习大纲, 可使我们对考试要求更加明确、具体, 从而把握重、难点, 减少在复习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牢牢掌握复习方向。
《电工基础》考试复习大纲指出:“考生复习《电工基础》课程时, 应系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分析计算方法, 同时还应掌握必要的实验操作技能。”可见, 复习《电工基础》的重点应放在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基本理论、工作原理和基本方法, 以及综合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基本实际问题的能力上。考试复习大纲将所学内容分为四大部分, 对所列内容提出了解、理解、掌握、熟悉掌握四个层次的要求。直流电路部分, 占分比为25%, 要求学生掌握电动势、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和数值正负的意义及在电路计算时的应用;掌握电阻串、并联的特点和作用, 能分析和计算简单混联电路;能熟练运用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戴维宁定理、电源变换等方法来求解支路电流或电压, 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思维方法, 以及几种方法的联合运用, 达到融会贯通的能力。正弦交流电路部分 (包括三相交流电路) 是重点内容, 占分比为40%, 要求学生掌握分析正弦交流电路的方法:时域关系法、相量法和相量图法;用分析单相交流电路的思维方法来分析三相交流电路, 掌握三相对称负载星形联接和三角形联接的三相电路中线电压与相电压、线电流与相电流之间的关系及计算。磁场和电磁感应部分, 占分比为15%,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安培定则、左手定则、右手定则、楞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其他部分占分比为20%, 包括电容、变压器、交流电动机、非正弦周期电路和瞬态过程。对照考试复习大纲, 我们可以知道哪些要考, 哪些不要考, 从而把握重、难点, 为复习提供很好的方向。
二、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课堂效率
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考试的改革使试题的难度降低, 但知识的广度拓宽, 兼顾学科知识点的考查比例增加。根据高考改革的这一新趋势, 在复习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把握好教学方法, 按照考试说明中的要求全面复习。
1. 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质量。
电工基础这门课内容杂、概念多, 而且抽象、枯燥, 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尝试采用对比法、比喻法、实验法、归纳总结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培养其学习兴趣, 这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很有帮助。如复习电容时, 可把电容器的串并联和电阻的串并联列在一张表上进行对比记忆。为了防止学生混淆楞次定律中“阻碍”和“阻止”的含义, 正确把握“阻碍、变化”四个字, 可采用比喻的方法, 从而降低教学难度, 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介绍日光灯工作原理时, 可让学生做日光灯电路这个实验, 使学生对自感、日光灯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有更深刻的了解, 同时结合交流电路的功率因数, 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 从而使前后知识得到很好的贯穿, 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2. 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提高课堂效率。
随着幻灯、投影、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教学工作应充分利用这些现代化的工具进行教学, 这样既可增加感性认识, 又利于加深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同时也可提高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学习电动势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这一节内容时, 由于原理抽象, 学生普遍掌握不好。通过采用多媒体CAD课件, 将电动势的内部电荷移动情况和闭合电路中电荷移动情况、电压表、电流表的指针摆动情况, 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 而后采用启发式和课堂设疑法, 提出问题:在电动势的内部正电荷是在什么力作用下移动的, 方向如何?闭合电路中电源的作用是什么?电阻的作用是什么?电路中电流与电源端电压的关系如何?等等, 让学生来回答, 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全面提高课堂效率。
3. 教学应与生活相联系, 增强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应多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 如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万用电表的使用、滑线式电桥测电阻、电容器质量的判别、互感线圈同名端的判定、电感线圈参数的测量、日光灯电路、串联谐振电路、钳形电流表的应用、电动机铭牌参数的计算等。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例, 有利于学生对基本知识、有关理论的理解, 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习惯, 有利于学生抽象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三、强化专项训练, 牢记解题方法
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基础知识不熟, 就不能很好地理解, 不能正确地解题;对解题的基本方法不加以复习、应用、归纳, 就不能很好地理解基础知识。因此, 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同时, 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 从而掌握一些常规解题方法。如混联电路等效化简, 电路中某点电位及任意两点间电压的计算, 应用戴维宁定理或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求解电路中某一支路的电流或电压, 用安培定则分析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左手定则分析电磁力的方向、右手定则分析导体切割磁力线时的感应电流方向, 用楞次定律分析穿过线圈磁通发生变化时的感应电流方向, 用相量法和相量图法求解正弦交流电路、对称 (或不对称) 三相交流电路中线电压与相电压、线电流与相电流之间的关系及计算、瞬态电路三要素 (初始值、稳态值、时间常数) 的求解, 等等。另外, 特别注意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分析法、排除法、图像法、定性判定法在解选择题、填空题中的应用。训练前, 要对所学内容基本掌握;训练时, 要看懂题意, 注意分析, 要搞清用哪个理论和公式, 以及解题步骤。习题格式要规范、书写要整洁、作图要整齐、答数要单位、计算要正确。通过一条条的具体例题, 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 培养分析能力和运算能力, 从而加深对不同题型解题方法的记忆。
四、加强综合考查, 做好查漏补缺
1. 坚持每周一练。
针对职业中学学生学习自觉性差的特点, 在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的基础上, 采用督促学生记忆的方法, 坚持每周出一份练习, 主要针对本周所学的重点、难点内容, 从而为学生创造大量的练习机会, 达到拾遗补缺的效果。每次练习后, 做到当天全部完成阅卷、分析, 第二天及时讲评, 让成绩反馈和试卷分析及时与学生见面, 便于学生及时掌握和巩固知识, 使学生的知识积累产生滚雪球效应。
2. 进行阶段测试。
每一单元结束都要进行单元测试, 每次测试都要对学生考试成绩、失分情况作详细的记载, 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评讲时应从解题方法、运算技巧、心理规律等方面去分析原因, 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特别是优秀的解题方法, 要加以表扬, 以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对存在的问题, 要采取积极的措施, 进行补差教学, 保证大多数学生基本掌握考试复习大纲要求的内容。
3. 进行综合训练。
紧扣考试复习大纲, 围绕近几年的高考情况用四至五套模拟试卷进行综合训练, 让学生练习, 达到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综合的目的, 形成举一反三、运用自如的能力。在训练过程中应强调解题的规范化和解题过程的完整性, 禁止学生在练习中使用计算器, 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评讲时不可就题讲题, 泛泛而谈, 或者只对答案就完事, 而应该落实到每个知识点上, 分析与高考试题相同或相似类型题目的解题方法, 使之达到模拟训练的目的。
五、进行自我调节, 迎接单招考试
关注考试大纲,提高复习实效 篇3
一、2015年高考考试内容梳理
2015年历史考试大纲中“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的内容,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必修课程内容具体见下表,选修课程(略)。
二、典型考题解剖
例1.(201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下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2012年历史考试大纲将教材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中的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与“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合并后改写,与教材相比综合性更强,意在强调这个时段的阶段特征。复习时要归纳分析两条主线贯穿这个阶段:一条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具体表现为列强发动的一系列侵华战争;另一条是中国社会开始向近代化迈进,具有表现为中国各阶级、各阶层由无意到有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学习西方。
本题是紧扣考试大纲的变化设计的,形式新颖、视野开阔、综合性强、开放度高、思维力度大、能力要求高,典型地体现了考试大纲中的四个考核目标与要求。本题中“获取和解读信息”具体表现为历史阅读能力,即读懂历史材料,正确理解题意,并从历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具体表现为知识迁移能力,即运用已有知识,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以认识和理解新的历史事物和历史现象;“描述和阐释事物”具体表现为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即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归纳、综合等方法对“冲击——反应”模式进行解释、总结,作出合理的分析和正确的评价。
例2.(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28.“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 的价值
2013年历史考试大纲将教材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中的“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拆分为“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与“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与教材相比考试大纲细化了知识要点。本题就是依照考试大纲拆分出的京剧为切入点,通过京剧脸谱突出对基本文史知识的考查。
例3.(2014年高考天津文综卷)5.达尔文《物种起源》一出版,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马上将达尔文的学说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社会达尔文主义。他认为,人类社会也像自然界一样,存在着生存竞争。在竞争中,强者生存了下来,而弱者则被淘汰。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进步。这种观点( )
A.正确。社会科学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理论
B.错误。社会科学不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理论
C.正确。自然科学理论可以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
D.错误。自然科学理论不可以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
2014年历史考试大纲将教材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的“探索生命起源之谜”改写为“进化论”。考试大纲与教材相比更为具体,针对性更强,对考生复习的指导作用更为明显。本题就是以“进化论”为主题,引伸出“社会达尔文主义”,考查考生灵活运用平时掌握的理论、知识、技能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例4.(2014年高考北京文综卷)(节选)37.(3)世界是联系的,也是多样的。结合“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个历史事件的具体史实,回答:中国的有识之士是如何立足国情、学习外来文化的?中国取得了哪些具有自身特色的成果?
2014年历史考试大纲将教材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中的“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写为“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并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本题以联系的世界和多样的世界为切入点,综合考查考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阐释和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
三、复习备考启示
考试大纲是备考复习所需的重要素材和依据,其中蕴涵与高考命题的相关信息、资源和动向,考试大纲中提到试题“有一定的覆盖面”,“问答题的设计,将在考查历史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的考查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备考中我们需要研究考试大纲有关知识和能力这两方面的变化,以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关注考试大纲中考试内容的变化。2015年新课标历史考试内容(必考部分)与教材内容相比,变化的方式有合并、拆分、改写和补充四种。合并的部分强调历史阶段特征,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复习过程中要把握知识线索,宜粗不宜细;拆分的部分强调教材中重要的历史概念、史实,复习过程中应细化这些部分;改写的部分强调知识要点,突显主干知识,复习过程中要举一反三深化知识要点;补充的部分是将教材中重要历史事件加以补充和完善,复习时注意补充部分与教材内容的联系,通过补充内容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综上所述,我们要结合考试大纲,将教材作为复习资源,灵活运用教材,对考试大纲规定的学科知知识和能力要求,由浅入深、由点到线再到面,构建历史学科的知识网络。
2.关注考试大纲中题型示例的变化。
管理企业复习大纲 篇4
企业战略是以企业未来发展为基点,为寻求和维持持久的竞争优势而作出的有关全局的重大
筹划和谋略
企业计划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编制,确定企业的计划,组织计划的实施,并以计划为标准进行
控制,根据实施及控制中的信息反馈,对计划进行调整的周期性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 建筑企业是指从事建筑与土木工程、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工程、装修工程等新建、扩建、改建
活动或提供建筑劳务的企业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及其员工在生产经营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
企业特色的共同的思想、作风、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市场调研是企业运用一定的技术、方法、手段,对影响市场变化及发展的因素条件等所进行的收集资料、掌握客观情况、提供市场信息,为企业进行经营预测制定正确的经营方针和合理的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的一系列工作
图纸会审是指开工前,由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组织,邀请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参加,对全套
施工图纸共同进行的检查与核对
直线制组织结构的优缺点
优点:这种组织结构具有机构简单、权责分明、命令统一、决策迅速、指挥及时、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缺点:要求企业领导者是“全能式”人物,要亲自处理公司的所有业务,有时会顾此失彼,产生失误。
企业竞争优势确立的相关因素
1.企业在竞争过程中所发生的或者可以形成的各种关系
2.企业所拥有的或者可以获得的各种资源
3.能够保证企业生存和发展以及实施战略的能力
4.不受物质资源约束而本身却能够物化为企业的资源和能力的知识或者学识。
滚动法编制计划的优点
1.计划前后期衔接紧密,能更好地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连续性。
2.计划能真正结合客观条件的变化,适时调整,提高准确性和指导性。
3.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以及短期计划中的计划与月度计划的衔接,即使不平衡也可及
时修订,使各种计划不至于相互脱节。
机械设备大修经济界限的判断条件
机械设备大修经济界限可以用两个条件来判断:
1.必要条件,即某一次大修理的费用加上该时期机械设备的残值应小于新设备的价值。
2.充分条件,即大修理以后使用该机械设备生产的单位产品的成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超
过用相同新设备生产的单位产品的成本。
只有综合上述两条件的大修理,才是最经济的大修理
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1.有利于促进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
2.有利于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
3.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4.有利于减少劳动耗费,提高经济效益并使企业的资产保值增值。
职能制组织结构优缺点
优点:由于采用按职能实行专业分工的管理方法,适应了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复杂化的特点,有利于发挥职能机构的专业管理作用和专业管理人员的专长
缺点:由于实行多头领导,下属常常无所适从,妨碍了企业的统一指挥,容易造成管理混乱,不利于责任制的建立。
预测的作用
1.预测是决策的前提
2.预测是拟定企业经营计划的依据
3.预测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4.预测能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
单位工程的验收标准
1.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
2.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
3.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测资料应完整
4.主要功能项目的抽查结果应符合相关专业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5.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
产生无形损耗的原因
1.机械设备的技术结构、性能没有变化,但由于再生产费用下降,价格降低,而使原有同
种机械设备发生贬值
2.由于发明了更完善的高效率的机械设备,使原有同种机械设备的性能相对下降而发生贬
值
这两种原因产生的无形损耗,都使得设备由于继续使用在经济上已不合算而被提前淘汰
检验批的划分原则
1.多层及高层工程中主体部分的分项工程可按楼层或施工段划分检验批,单层建筑工程的分项工程可按变形缝等划分检验批
2.地基基础分部工程中的分项工程一般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3.屋面分部工程的分项工程中的不同楼层屋面可划分为不同的检验批
4.其他分部工程中的分项工程,一般按楼层划分检验批
5.安装工程一般按一个设计系统或设备组别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6.室外工程统一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谈谈完善企业形象的策略
完善企业形象必须从企业形象的现状出发,根据其美誉度和知名度高低所处的不同状态,以高美誉度、高知名度为目标,进行策略的计划调整
1.对美誉度和知名度都低的企业,基本策略是:先提高美誉度,后提高知名度。从企业内
部管理着手,狠抓产品质量,夺取几个优质工程金牌,再依靠新闻宣传及用户的舆论,从而打开工作局面
2.对高知名度、低美誉度的企业,基本策略是:
3.①应事故出名:先降低其已享有的知名度,通过企业联合或其他借用别的企业形象的办
法,改名换姓,然后再采取措施,重新争取美誉度。
②因问题美誉度降低:应该坦诚地向公众交代事故的原因,以及改善这方面工作的措施,以取得公众的谅解,恢复企业的美誉度
4.对高美誉度、低知名度的企业,企业工作重点是应该提高企业知名度,扩大宣传范围,增强宣传力度
5.对美誉度和知名度都高的企业,企业的工作重点是保持企业具有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有
鲜明的企业个性,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试论述技术管理的主要工作
1.图纸会审:指开工前,由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组织,邀请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参加,对
全套施工图纸共同进行的检查与核对
2.技术交底:在工程正式施工前,为了使参加施工的技术人员和工人熟悉和了解所承担工
程的特点,设计意图、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和应注意的问题,以便科学地组织施工,必须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3.材料、构件试验检验:材料、构件试验检验是指对施工所需材料及构件在施工前进行的试验和检验
4.安全技术及环境保护技术:①安全施工及安全措施;②施工环境保护技术管理
6.技术复核及技术核定:①技术复核;②技术核定
谈谈对施工项目质量不符合要求时的处理
1.经返工重做或更换器具、设备的检验批应重新进行验收
2.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测定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应予以验收
3.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可,能够满足安
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可予以验收
4.经返修或加工处理的分项、分部工程,虽然改变外形尺寸但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可
按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
5.通过返修或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严禁
验收
谈谈全面质量管理的内涵和基本观点
内涵: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
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基本观点:1.全员的质量管理(①抓好全员的质量教育工作,加强职工的质量意识。
②指定各部门,各级各类人员的质量责任制。
③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
2.全过程的质量管理(①为用户服务的思想。②预防为主的思想。)
3.全企业的质量管理(以质量为中心,领导重视,组织落实,体系完善)
4.多方法的质量管理(出发点和落脚点: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
息等资源,以及经济的手段生产出用户满意的产品。指导思想:坚持质量
广告文案复习大纲 篇5
名词解释
广告文案:每一广告作品中为传达广告信息而使用的全部语言符号(包括有声语言和文字)所构成的整体。它与非语言符号共同构成有效传达信息的广告作品。
抽象思维: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来反映客观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性的思维形态。形象思维:借助表象和意象反映客观事物。
广告创意:对广告主题反复提炼和精心策划,重新赋予其独特新颖的意义,同时将所掌握的广告信息的符号元素,转换成消费者认同的形象或意念的过程。
广告语:又称广告标语、广告口号,指表达企业理念或产品特称的,长期使用的宣传短句。随文:又称附文,是广告中传达购买产品或接受服务方法等的基本信息,促进消费对象采取行动的语言或文字。一般出现在影视广告的结尾,平面广告的角落,是正文的补充。系列广告:在内容山相互联系,风格上保持一致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一品牌或同一产品的广告文案。
开本:指用同一规格的全张纸,按不同的方法切开,用以表示报刊、杂志、书籍的幅面大小。
色调:一副作品色彩外观的基本倾向,一幅绘画作品虽然用了多种颜色,但总体有一种倾向,这种颜色上的倾向就是一副绘画的色调。
电视广告文案:电视广告的文字表述,类似电影(或电视剧)中的剧本。电视广告词:电视广告作品中语言文字部分,包括:画外音、人物语言、字幕、歌词等。公益广告:倡导先进的道德风尚和思想观点,批评落后的思想和行为的广告。
简答与分析
1,广告活动的具体环节:调查-----策划-------表现-------发布--------效果测试 2,广告活动的中心环节:创意
3,广告文案的符号特征
A,所指和能指(所指------意义,被表达的概念;能指------表达概念的音响形象,符号)B,如何扩大能指:a,利用汉字字音,字义,字形;b,注意同义词,近义词的选择,不同语体色彩词的选择;c,注意句子的逻辑性,情感性。
4,广告文案的文化内涵:
A,体现特定民族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想方式。
B,尊重诉求对象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C,须符合伦理道德,遵守法律法规。
D,与流行文化的互动性。
5,广告文案的审美效应
A,格调美:指崇尚真善美,反对低级趣味。
B,形象美:通过语言文字准确地描述产品形象,或将人们使用产品的感受形象的表现出来。C,意境美:情景交融,意在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注意广告氛围的表现,或温馨优美或壮烈激昂。
D,谐趣美:幽默诙谐,给人轻松的感觉。
E,韵律美:音节相称,平仄相间,合辙押韵,叠现有致(双声、叠韵、叠音),响度适宜 6,广告文案的立足点(以物性诱发人性;寻求物性与人性的共同点;在物性上附加人性内涵)------分析和运用
7,广告文案的创作原则(真实性原则;时效性原则;原创性原则;关联性原则,震撼性原则、和谐性原则)
8,(不需要背定义,理解)形象思维的两大内容(对形象信息进行加工,创造,实现从表象到意象的融合;对抽象信息具象化,实现由意念到形象的转换)
8,广告文案的写作要明确产品的生命周期
一,引入期:开拓性广告
二,成长期:劝服性广告
三,成熟期:题型性广告
四,衰落期:转入新产品宣传
9,广告文案写作中对市场的认识和分析,市场定位的方式有(功能定位;使用者定位;使用时机定位;利益定位;品质定位;技术定位;文化历史定位;外观定位)10,广告创意的特点:,(1,以广告的诉求点为基础;2,广告创意是创意内容和形式的统一;3,广告创意建立在相关思维活动的基础上)
11,广告创意的生成过程:
A,创意概念化-------用文字提炼广告主题或表述中心
B,概念形象化--------尽量寻求相关元素进行视觉表达
C,形象优选化---------寻求最具说服力的广告表现形式
纵向思维:同一家族的展开
横向思维:相关事务的展开
侧向思维:其它领域食物的展开
12,(分析运用)广告文案创意的基本方式:
情感(怀旧,亲情,爱情),幽默,夸张,比较,比喻,拟人,名人效应,强调品牌,内心独白式,悬念式,恐惧式,利用语言特点,后现代的手法
13,提炼主题的方法
A,分析产品差异,以产品特点作为广告主题
B,以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为广告主题
C,从消费者心理对产品特点和企业形象进行的综合分析
14,(分析运用)诉求方式的选择(理性诉求型;感性诉求型;情理结合型)15,文案风格的确定(分析)
从表现手法:a,现实主义---按照现实生活的本来样子来描写,描绘生活场景,允许虚构,但必须是生活中有可能发生的事实
b ,浪漫主义-----理想的描写对象或模拟理想化的对象,采用想象,夸张,联想等方法。
从语言风格来分:豪放型---充满激情,气势磅礴,场面宏大
婉约型---感情细腻真切,委婉动人
朴实型---质朴无华,不夸大其辞,通俗易懂,平易近人
幽默型----机智,诙谐,幽默
16,广告文案的叙述角度(分析运用)
A,基本叙述角度(全知视角,限制视角,纯客观视角)
B,广告叙述角度(全知视角,广告主视角,消费者视角,产品视角,无视角,利益关联者视角,旁观者视角)
17,广告文案的修辞技巧(分析运用)
比喻,对比,排比,拟人,双关,引用与仿拟,暗示,反复,夸张,设问,对比,回环,顶
针,反语
18,广告语的写作要求
A,内容上,要有强烈的品牌意识,要突出差异性
B,情感上,富有亲和力和感召力,能激发受众产生共鸣
C,形式上,语言简洁流畅,易读易记易于流传
19,广告标题与广告语的区别
1)表现功能不同----广告语是为企业长期形象服务的,强调信息的长期的穿透力,而广告
标题强调信息的瞬间冲击力,吸引人阅读正文。
2)表现风格不同----广告语体现口语化特征,易读易记易于流传,广告标题更倾向于书面
语风格
3)运用时限----范围不同,标题是一次性的,运用范围窄,广告语是长期的,运用范围广。
4)负载信息不同------广告语所负载的信息,一般是企业,产品特征,而广告标题则不一定
是这些,它为了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与广告具体内容紧紧相关。
20,广告标题的作用(不背)
传递主要信息;吸引注意力,诱读正文;直接敦促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
21,广告标题的写作要求
A,内容上,与广告正文密切相关,体现广告主题。由信息、承诺、情感等要素组成。信息---广告作为一种引领时尚,倡导消费手段,需要随时随地提供给受众最新的信息 承诺----直接承诺使用产品的利益和服务
情感----以情动人
B.形式上,简洁生动,有吸引力,吸引人们关注广告正文
22,(运用)广告标题的表现形式----新闻报道式,疑问式,祈使式,悬念式,赞美式,承诺式,对话式,口号式,情感式,类比式,反问式,警戒式
23,广告正文的谋篇布局和各部分的写法:
A,开头方法,与标题相衔接;以提问的方式引发人们的关注和思考;描绘具体场景,营造特定氛围;概括性说明产品或企业形象的特点
B,(分析和运用)主体:正文的核心部分,以产品特点,消费理由的详细介绍和说明为主。结构方式(故事性,散文性结构;诗歌式结构;演绎式;归纳式;并列式)
C,结尾:促使受众赶快采取购买行为 方法:归纳式、愿望式、吁请式、抒情式、设问式 24,广告正文的写作要求
内容上:有说服力
A,重点突出,主体集中
B,信息内容丰富完整,运用实证性材料,增强说服力
C,将企业形象,产品形象转化为消费理由
形式上:a,要有创造性,趣味性,新鲜的事实
b.语言通俗易懂
25,常见的广告正文表现形式(分析)
说明型,论证型,记述型(新闻报道式,故事式),抒情式(诗歌式,散文式),书信式,内心独白型
26,随文的写作要求:
1)有选择地陈述有关信息
2)突出鲜明的可识性信息内容
3)积极创意,号召行动
4)合理安排随文位置
27,系列广告文案的特点:
内容密切相关-----内容互相关联,关于同一产品或同一品牌,多个文案表现一个主题或多个主题
风格和谐一致-----语体风格:口语,书面语;表现手法:或华丽或平实,或庄重或诙谐,或含蓄或明快
结构相同或相似:标题,文案(结构句式),图片,板式相同或相似
发布集中:各单篇之间相距的时间不能太长,要在短时间内连续刊出;要发布在同一批报纸或杂志上,从而形成积累强化效应,获得更突出的效果。
28,(分析运用)系列广告文案的展开方式
A,构思方式(横向拓展,纵向深入,横向拓展和纵向深入相结合)
B,形式变化方式(广告标语不变,让正文内容和画面有所变化;正文内容不变,使标题和画面等变化;标题和正文都不变,使画面或版式加以变化;广告语和版式不变,而让标题,正文和画面形式加以变化)
C,主题展开方式(重心转换式,角色更换式,类比展开式,整体分解式,化解难题式,悬念吸引式)
29,平面广告文案各部分的写作要求
广告语和标题要有吸引力和冲击力
正文要有趣味性和可读性
随文要有驱动力
文图互补(图片强化产品功能或特点;广告对象的图片成为文案的一部分;利用图片使抽象的含义形象化;以小见大,图片表现文案的部分内容)
30,电视广告文案的制约因素----时间因素(常见长度:60秒,30秒,15秒,5秒,每个镜头一般停留2~~3秒,30秒容纳16个以下的镜头,5秒只能表现产品外观,多为广告语和品牌名称)
31,电视广告文案的写作要求(以动态的视觉形象“诉说”产品或企业的信息,重点;树立“声化对位”的概念;语言在画面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充分运用感性诉求方式,调动受众的参与意识)
32,电视画面的写作要求:
注重语言描述的视像性(运用蒙太奇手法,使叙事紧凑有力;注意画面的运动感和节奏感)33,电视广告的表现形式(分析运用)
实证性,比喻式,动画式,推介式,幽默式,内心独白式,情节式,荒诞式,意喻式,场景式
34,广播广告的有声语言,如果不考虑背景音乐和音箱,按照每分钟150字的普通语速,30秒广播广告最多可容纳75个字,15秒广告可容纳40个字,5秒可容纳15个字。35,广播广告的表现形式(分析运用):直陈式,对话式,小品式,故事式,戏曲式,快板式,相声式,歌曲式,独白式
36,公益广告的写作要求:
A,公益广告要以情感人,以理示人
B,注意发挥非语言符号的作用
C,强调后果,适度恐吓
D,结合时事,迅速反应
领导科学复习大纲 篇6
封闭性定义:领导就是在社会共同活动中,具有影响力的个人或集体,在特定的结构中通过有效的途径,动员下属实现群体目标的过程。开放性定义:离队是为别人创造理想和有能力把理想变成现实并使之持续下去的过程。领导体制
领导体制指的是组织内部以领导权限划分为基础所设置的机构及其相互关系的制度和规范。领导权力
就是领导者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运用多种方法与手段,在实现特定目标的过程中,对被领导者作出一定行为与施行一定影响力的能力。一体制
一体制是指同一层次的各机关货同一机关的各组成单位,权力结构上统一由一个领导机关货一个领导者来领导和控制。分离制
是指统一层级的各类机关或同一机关的各组成单元,根据其不同职能,权力结构上分属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领导机关或领导者来领导、指挥和控制。集权制
是指一切重大问题的决策权集中在上级领导机关或上级领导者,下级机关或领导者没有或很少有自主权,它只能按照上级机关的决定和指示办事。分权制
是指下级机关货下级领导者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有独立自主地决定问题的权力,上级对下级在法定权限内决定处理的事情不得进行干涉。首长负责制
指的是最高决策权掌握在一人手中。层级制
是指一个系统或单位,在纵向上划分若干层次,每一个层次对上一层次负责,从指挥中心到基层形成一个像连续台阶那样的指挥系统,即形成直接指挥、监督和控制的渠道。整个组织体系呈现出下大上小的金字塔型结构,全力分布则呈现出上宽下窄的格局。职能制
是指一系统或单位,在横向上按照业务性质不同平行设置若干职能部门,辅助领导机关实施领导。领导素质
是指充当领导角色的个体为完成其特定职能职责,发挥其特定影响和作用所必须具备的自身条件,是在一定的心理生理条件是基础上,通过学习、教育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在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那些基础条件和内在的要素总和,它既包括领导者的身体素质,同时又有着更加管广泛的内容,如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文化专业素质、领导和管理能力等。领导决策
是指领导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选择一种最佳途径或方案的行为过程。程序化决策
也叫规范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在领导活动中重复出现的、例行的决策。非程序化决策 也叫非规范性决策,是指领导过程中首次出现的或偶然出现的非重复性的决策。确定型决策
是指在决策所需的各种情报资料已完全掌握的条件下作出的决策,确定性决策的每个方案都只有一个确定的结果,所以便于方案的评估和选优,是一种比较容易的决策。
不确定型决策
决策所需的各种情报资料无法加以具体测定,而客观形势又要求必须做出决定的那种决策。这种决策,由于未来存在着不能确定的情况,因此各种方案都有几个不确定的结果,所以最终决策后果也是不确定的。风险型决策
是介于确定性决策与不确定型决策之间的一种决策,即决策时只掌握了部分决策必需的情报和资料。授权
是领导者通过与下属和员工共享相关信息,给员工和下属提供更多的自主权以提高其绩效的过程。领导环境
是指制约和推动领导活动展开的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的组合,是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要素影响领导行为模式的社会氛围和外在条件。领导与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领导与管理的联系:①领导是从管理中分化出来的。②领导活动和管理活动在现实生活中,具有较强的复合型和相容性。领导与管理的区别:①制定过程方面:管理侧重于计划与预算过程;而领导侧重确定经营方向。②完成发展计划所需的人力网络方面:管理侧重在企业组织和人员配备:而领导侧重在联合群众。③执行计划方面:在执行计划过程中,管理主要控制和解决问题;而领导主要是激励和鼓舞人员。④结果方面: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预期计划,维持秩序;而领导是引起变革,通常为剧烈变革,并形成非常积极的变革潜力。领导与管理的本质区别在于它们各自等等功用不同,领导能带来有用的变革,而管理是为了维持秩序。权力与权威的联系与区别
权力是指一个人或几个人所拥有的机会,这些机会就使他们通过集体行为,甚至是在他人反对的情况下,实现自己一直的可能性。权威是指人信从的力量和威望或是在某种范围内最有地位的人或事物。
(1)两者的联系:在于它们能够指导、影响他人的意识和行动。在权力与权威的知识与感召下,人们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并按照权力与权威占有者的意志行事。(2)两者的区别:①权力与权威的来源不同。②权力与权威的表现形式不同。③权力与权威的影响时限不同。④权力与权威的作用效果不同。综上所述,领导者只有同时具备法定的权力与个性的权威,才能实行最佳领导,并取得最好绩效。领导行为论对领导学的重大贡献
领导行为学找到了领导方面的关键决定因素,可以通过训练使人们成为领导者,也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培训项目把有效领导者所具备的行为模式植入个体身上。领导行为论将领导行为确定为三个维度:
(1)结构纬度:领导者更愿意界定和构建字与下属的角色,以达成组织目标。(2)关怀纬度:领导者尊重和关心下属的看法与情感,更愿意建立相互信任的工作关系。(3)发展纬度:具有发展导向的领导者更令下属满意,下属认为具有发展导向的领导者更有能力,其主要体现在战略思考、远景领导、价值领导、追求变革等。总体来说,领导行为理论在领导行为类型与群体工作绩效之间的一致性关系达成了共识,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优先的成功。领导体制的内容
(1)领导的组织结构:指领导机构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联系方式。包含纵向和横向两种基本关系。纵向即隶属的领导关系,横向是平行的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
(2)领导层次与领导跨度:领导层次是指组织系统内部按照隶属关系划分的等级数量,即组织系统设多少层次进行领导与管理。领导跨度是指一个领导直接有效的指挥下级的范围和幅度。
(3)领导权限和责任的划分:其中心内容是建立严格的从上而下的领导行政法规和责任制,对不同领导机构、部门之间以及领导者之间的职责权限做出明确的规定。
(4)领导体制的构成要素。包括决策中心、质询系统、执行系统、监督系统与信息反馈系统五个部分。领导素质的主要内容
(1)政治素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政治理论;②政治知识;③政治观念和政治意识;④政治思想与政治观念;⑤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2)道德素质。其内容主要包括:①事业心和使命感;②进取心;③胸怀宽阔;④公正;⑤自身廉洁。
(3)能力素质。主要包括:①政治能力;②科学决策能力;③选才用人能力;④计划规划能力;⑤组织协调能力;⑥沟通与人际交往能力;⑦控制与自控能力;⑧应变与解决复杂矛盾的能力;⑨开拓创新能力;⑩学习能力。(4)知识素质。主要包括:①宽广的知识面;②熟悉现代管理知识;③一般的科学知识;④本职专业知识;⑤丰富的社会实践知识。
(5)心理素质。主要包括:①乐观的情绪;②坚强的意志;③广泛的兴趣;④开朗的性格。
(6)身体素质。包括体质和面貌。决策过程的环节
(1)明确问题、目标——要做出什么决定。(2)分析问题——有哪些可供选择的方案。(3)评估备选方案——各有何优势。(4)确定方案——哪个方案最好。(5)实施计划——需要采取什么行动。决策的要素
(1)决策者。即作出决策的个人和集体。决策者在决策系统内、外处于枢纽地位,是决策系统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2)举措目标。即要达到的目的。决策目标是否明确,直接决定受决策影响主体的行为。
(3)决策信息。它是决策的物质基础和根本依据,是沟通决策者和决策对象的桥梁,它直接反映着决策者索要解决问题的现状。
(4)决策备选方案。是指可供决策者选择的方案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5)决策情势。是指决策所面临的时空状态,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决策环境。(6)决策后果。是指一项决策实施后所产生的效果和影响。阻碍领导者作出科学决策的要素(1)事先假设偏见(2)代表性偏见(3)控制错觉(4)递增承诺
(5)集体决策所包含的危险。包括:群体中的个人主导;集体决策多以满意为主;集体思维的危险;集体决策中出现的目标替换。领导的授权原则(1)信任原则(2)权变原则(3)适度原则
(4)授权留责与监督控制相统一原则(5)谨慎原则
测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变量
(1)测定内部环境的变量:①组织的性质与类别;②再组内部的小传统;③下属的成熟度;④工作结构化程度;⑤领导的特质。(2)测定外部环境的变量:①政治权力的影响;②社会心理的沉淀;③外来文化影响程度的高低。
正式领导者与非正式领导者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①产生方式不同;②职能不同;③对组织的影响程度不同;④权威基础不同。
(2)联系:①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该集正式领导与非正式领导于一身。②注意协调非正式领导者的联系,使他们的作用有助于组织目标的完成。③改善正式领导,消除潜伏着等级体制中的对抗性因素,预防对抗性的非正式领导者的出现。④在必要的情况下,对那些妨碍正式组织目标达成的非正式领导者加以取代,从而促进整个非正式组织的瓦解,改变非正式组织的影响,使其有利于组织目标的方向转化。
仁人型领导者与能人型领导者的区别
(1)领导权威的基础方面。仁人型领导者权威基础在于其高尚的人格,能人型领导者则依赖高超的能力培植其权威基础。
(2)领导原则方面。仁人型领导者对组织衷心耿耿,绝对忠于组织原则,因此他们绝对不会用原则去做交易,容易死守原则而不知变通。而能人型领导灵活多变,为了组织的整体利益,在一些次要方面显示出灵活。其容易过于变通而损害原则。
(3)领导作风方面。仁人型领导者以身作则,其认为禁令如能约束自身,就能行之于众。而能人型领导者认为为干成一件大事,细小的地方不必拘谨,不必推辞谦让。
(4)决策方面。仁人型领导者临事而惧,好谋而成,是由于他们对组织有高度的责任心,脚踏实地的实现组织目标,注意倾听下属目标,涉及下属智慧。而能人型领导者对自己抱有充分信心,因而敢于采取“赌博式”的决策方式,敢于决策,不怕失败,是他们决策的特点。
(5)与下属关系方面。仁人型领导者竭心尽力实现整个组织目标,给整个组织带来好处。能人型领导者喜欢讲江湖义气,广交朋友,并对下属特别关照。因此仁人型领导者“有公赐无私惠,有公怒无私怨”,而能人型领导者则不遗余力地为下属带来实惠,他对自己的追谁者特别关照。四种经典决策模式之间的差异
(1)传统的理性决策模式:在获得所需要的全部详细决策信息,了解所有人社会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寻找所有的决策方案,准确预测各种备选方案可能产生的后果,从而正确选择最有效的决策模式。
(2)西蒙的有限理性决策模式:该模式决策过程为先制定决策理由,在找到可能的行动档案,在各种备选方案中进行选择,最后审查,最已作出的选择进行适合评价。
(3)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模式:是直接针对传统决策模式的缺陷,根据实际政策制定的特点,从“决策实际上如何做”而不是“应该如何做”的角度出发建立的一套有特色的决策制定模式。
(4)埃特奥尔的综合扫描决策模式:在吸取传统理性决策模式和渐进决策模式优点的基础上创立而成的决策模式。它首先运用渐进决策模式来分析一般性的决策要素,在此基础上运用传统理性决策模式,打到既避免忽略基本决策目标,同时也可以保证对最重要的问题作深入的科学分析。阻碍领导者实施授权的障碍
(1)领导者事必亲躬的领导风格(2)担心员工负担过重(3)经验不足
(4)失去对任务的控制权(5)忧虑
高考考生复习大纲 篇7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提示】《考试大纲》明确了考试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符合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对推进素质教育和深化课程改革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Ⅱ 考试能力要求
高考语文要求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A 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语文能力最基本的层级。
【提示】识记是语文能力最基本的层级,听、说、读、写哪种语文能力都以识记为基础。识记对考生的要求是能够指明或写出需要他们辨认或记住的语文知识。
本层级所考查的内容知识性较强,答题有时也需要考生进行必要的思考,但这种思维过程比较简单,主要的还是靠认识(再认)和回忆(再现)。B 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提示】理解是在识记的基础上,运用识记的知识对材料的原意进行领悟和解释。对于材料,要求考生能够懂得其含义、领悟其意思并能进行信息筛选和直接、简单地解说。理解在高考语文阅读能力测试中分量较重,考查的内容主要是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中的字词语句,例如文言文的实词含义、虚词用法、词类活用、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文句理解、句意翻译,现代文的词语
理解、句子理解、信息辨别筛选等等。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需要以理解为基础;当考生解说自己的认识时,必然同时也反映着他们的表达能力。但是作为对理解能力的评估,这个层级着重考查认识上是否正确,对表达能力不作过多要求。
C 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提示】分析综合就要求能够对阅读材料和写作材料进行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分析是把整体按相同的属性分成若干部分,即剖析特征(属性)和关系;综合是把分散的要点聚合成整体。分析和综合是两个独立的能力层次,但是这两种能力在思维过程中又是密切配合的。
考查的内容主要是对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的整体的深层的认识,例如文言文的内容分析、要点归纳、作者观点的分析概括、现代文的内容分析、关系分析、结构分析、写作特点分析以及段落大意、内容要点、中心思想和作者观点的归纳等等,对表达能力不作过多要求。
D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提示】表达应用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等基本能力的基础上,运用多种语文知识的能力。要求能够规范地运用语言,写出常用文体短文。在高考语文中表达应用能力层级专指表达和写作能力。表达和写作在高考语文中是应用性很强的一种能力。
根据目前高考语文的考试内容和试卷结构,本层级所考查的内容集中在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上。其中写作以审题能力、立意选材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篇章结构能力、语言运用能力、表达方式运用能力、驾驭常用文体能力等为主;语言表达以使用标点符号、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辨析修改病句、变换选用句式、句子的连贯和衔接、运用常见修辞方法等为主。
E 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提示】鉴赏评价是中学语文阅读能力中层次最高的一个层级,要求考生能够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评说,对表达技巧进行赏析,对作者观点进行鉴别。当然这里所说的评说、赏析和鉴别都是初级的。
高考语文对鉴赏评价能力的要求通过具体试题来体现。本层级所考查的内容主要是在古诗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中,例如诗词曲赏析、作品(作者)思想观点评析、表达技巧鉴赏评价等等。
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是平行层级,没有高低之分。
对 A、B、C、D、E 五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提示】各能力层级在逻辑排序方面虽然有高低之分,但并不能完全反映试题的难度。决定试题难度的,还有解题的复杂程度和考生的知识背景这两个作用更大的因素。例如常用字的问题应该在小学解决,然而某个成语典故中的正确用字却常常难倒许多考生。因此,识记层级可以有较难的试题,鉴赏评价层级也可以有比较容易的试题,其他层级也是这样。
Ⅲ 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能。
【提示】这一项考查要求,着眼于语言的运用,要求考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考名词术语。
1 识记
A①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提示】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推广普通话是现代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普通话作为共同语需要有语音标准,因此,对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就有考核的必要。由于我国方言区的语音差异很大,所以,语音的考查只要求识记字音而不要求拼写。
纵览近年高考语文试题,建议考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复习:①统读或改读的字;②多音字;③形近音异的字;④同音字;⑤偏旁相同,部件相同而读音不同的字。
②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
【提示】要求正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现代汉字的字形”指目前所通行的汉字的规范形式。正确识记汉字的字形包括区分形近字、同音字、不写错别字等,是汉语运用的基本功。
这部分内容的考查正在逐步过渡到以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公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为主。
主要考核以下几种类型的字:①同音易混淆字;②形近易混淆字;③意义相近的字;④近义词等
2 表达应用
D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提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是语言运用的一项基本功。高考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一般带有较高程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
②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提示】词语(包括熟语)的使用离不开语境,常常需要结合上下文或一定的情境加以判断,有时甚至需要反复比较,才能作出最佳选择。这里面不仅有是否正确的问题,还有是否更好的问题,这就与修辞有着密切的联系。
③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提示】辨析病句,是考查对病句的识别和分析,有了这种能力才可能对病句进行修改。病句规定了上述 6 种类型,这有利于学生将训练集中到重点方面,减轻学习负担
考查形式可以是客观性试题,也可以是主观性试题。
对辨析病句的考查一般用客观性试题。
④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提示】“扩展语句”考查的是将一句话的意思丰富起来或者合理地扩展成几句话的能力,“压缩语段”考查的是将一段话或者一个长句进行正确的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
⑤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提示】“选用、仿用、变换”都是指操作,是重要的语言表达技能。要解答好这种类型的题目,首先需要审清题意,严格按照要求和限制变换句式,其次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再次要弄清语言表达的内涵。
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提示】①“简明”的含义是“简要”“明晰”。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地理解,不会产生歧义。“简明”与清晰、连贯都是为了使语言的表达取得最佳的效果。
提示】②“连贯”,考查的是书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问题,保持语言连贯,需要兼顾话题(有共同的话题)、句序(合理的句序)和语言的运用(语言的衔接与呼应)三个方面,还要注意语境、句式的协调一致。
【提示】③“得体”,就是根据语境条件使用语言,即符合外部语境的各种要求。场合、对象、目的等语境条件变化会引起语言运用的变化,需要注意表达方式、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同时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
⑦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提示】常见的修辞方法规定考查 8种,都是考生常见、常用或熟悉的。修辞方法的考查,不考概念,重点考查判断修辞方法使用的优劣和运用修辞方法表达的能力
因此,特别强调“正确运用”。要做到“正确运用”,考生应该具备两个条件:①掌握每种修辞手法的特征和作用。这是正确运用修辞方法的基础。②能够正确把握语境和试题的要求。这是正确运用修辞方法的必要条件。这样,方能鉴别修辞方法的正误、优劣,正确地用修辞手法进行恰当的表述。
二、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
能识记文学常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提示】这部分内容知识性强,学习方法应以识记为主,考查方法自然也会体现这一特点。
识记 A①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
【提示】这种试题一般是以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过的作家作品为考查范围,把有关作家的时代及其代表作品编排在一起,让考生判断正误。
① 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
【提示】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外国的作家作品选得比较少,因此,为了命题的方便,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的考查,往往是与中国重要作家和时代及代表作结合在一起进行的。
② 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提示】文学作品的体裁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每一种又可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高考语文试题对文学体裁常识的考查,一般是根据中学语文教材的表述进行的。
③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提示】名句名篇是指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重要语句。主要包括:①中学阶段语文教材课后练习中要求背诵的篇目、段落;②课本之外文质兼美、影响广泛的格言、警句;③古典诗词中脍炙人口、发人深省、生动优美的佳句;④成语、俗语、谚语。这种题型意在引导考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和熏陶,提高考生人文素养。
三、古代诗文阅读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提示】我国古代的书面语言可以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文言,另一个是古白话。所谓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先秦两汉的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文人仿古代作品中的语言;所谓古白话,是指魏晋南北朝以来以北方话为基础而形成的口头语言,它是现代汉语的直接。古代诗文阅读包括古文阅读和古诗赏析两部分。所谓“浅易”,从运用的词汇来看,主要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词与次常用词,非常用词出现的机会较少;从出现的语法结构看,主要采用常见的文言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等句式以及一般性的词类活用等等;从的体裁看,主要是叙事、写景、抒情,一般说理等形式;从的整体风格来看,属于典范的文言文作品;从内容涉及的范围来看,同古代文化背景知识的联系较为松散,无须在阅读之前先了解过于复杂的背景材料或逐个理解出现的许多历史事件与历史故事。
高考对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的要求分三项。
1 理解 B【提示】这项要求主要考查考生对古代诗文中语言知识的掌握以及对内容的理解,又可分为下列四条。
①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提示】这条要求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点:一是“常见实词”,这是考查范围;二是“在文中的含义”,“在文中”这一限制成分是所给条件。综合这两点,再加上“理解含义”的具体要求,既是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知识的情况,又是考查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所谓“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要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这也是一种能力。特别注意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及其与现代汉语的差异现象。具体讲,就是要掌握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同形异义等现象。所谓“常见实词”,我们前文曾谈到,浅易文言文运用的词汇主要是常用词与次常用词,这是从词在运用中出现频率的角度来讲的。而从词义上看,这里所说的常见实词又应当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凡中学教学中不止一次出现过的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词应当算作考查内容的常见实词;当然,也还应当包括一些中学生尚未直接接触到的而传世名篇中却经常出现的实词。
文言实词的考查常常是对某个实词提供四种解释,要求选出正确答案。或是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或错误的一项。
对文言实词的考查究竟采用何种方式,取决于文言文阅读材料的具体条件。
②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提示】学习文言文,重点应掌握的常见文言虚词有: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对常见文言虚词用法的了解,是指在阅读材料中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对出现的文言虚词具有懂得并能加以解释的能力,而决不是要求考生凭空去历数哪些常见文言虚词具有哪些种用法。近年高考试题对文言文虚词的考查,呈稳定趋势,而且仅限于常见虚词和一般用法。
这里文言虚词的概念与现代汉语语法的概念并不完全相同,文言虚词中包括代词、助动词、副词等类别,甚至有少量的数词与不及物动词,这些在现今属于实词范畴。文言文中虚词很多,常见的有限,高考中涉及的只是上述罗列的那些。“在文中的用法”一般是相对于在词典中的用法而言的,这里“在文中的用法”即为常见用法。强调“在文中”这一范围,主要是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别文言虚词不同用法的能力。而考查常见用法,一则因为阅读浅易文言文时遇到的文言虚词多为常见用法;二则因为文言虚词的特殊用法大多较难理解,使用范围较小,不是考生目前急需掌握的内容,可以留待以后有必要时以常见用法为基础再深入一步地学习。
文言虚词的考查也是从阅读材料出发,选择适宜的方式。常采用比较的方式,即挑出字形相同的虚词,比较它们的意义与用法,有时也可以在题干中给出示例,要求寻找与示例用法相同的选项,而较常见的是在文意把握中结合考查文言虚词。
③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提示】了解这些特殊句式与用法,是指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具有理解与辨别的能力,而不是要求去抽象记忆到底有哪些种特殊句式与用法,以及它们的具体情况如何。这里的不同用法指词类活用,和句法一样都属语法范畴。同现代汉语相比,文言文的语法并没有太大不同,但毕竟有一定的差别。我们可以将这些“不同的句式和用法”限定在古今语法歧异的主要方面。
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主要特点不是用判断词,而以主语谓语直接相续。又常在主语之后加上“者”字表示停顿,在谓语之后加上“也”字帮助判断。被动句则是指在形式上具有结构特征的表示被动的句式,又可以分为“于”字式、“为”字式、“为……所……”式、“见”字式等类别。宾语前置主要表现为三点:一是否定句中代词充任宾语时,宾语置于动词之前;二是疑问代词充任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宾语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前;三是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要前置;这些通常被认为是文言文中的正常词序。成分省略有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兼语省略与介词省略五种,其中尤以主语省略和宾语省略更为常见。词类活用是指甲类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征,并进而产生出某一新的意义的一类语法现象,又分为四种情况:一是动词、形容词、名词用作使动;二是形容词、名词用作意动;三是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四是名词用作状语。
考查“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主要结合把握文意来进行,近几年的高考,没有为此专门设题,但不表示这项知识不重要。虽未设专题,但这些知识却遍布文中,阅读时不容逾越。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提示】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传统的考查方法之一,它虽然侧重于语言形式的考查,但由于同时也涉及内容,因而是高考古诗文阅读中一种综合性的考查手段。只是因为近年来古诗文阅读的试题安排在第Ⅰ卷“四选一”的选择题型中,所以能力层级定为着重要求理解的 B 级。
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的目的出发,古文的翻译总是采用直译为主的方式,意译只能是一种次要的方法。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之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同原文保持一致。所谓意译,则是根据原文表达的基本意思来进行翻译,不拘泥于字字句句的落实,甚至可以采用同原文差别较大的表达方式。高考的特点固然要考查学生对古文阅读材料在宏观上的掌握,但更要求考生能够从微观上了解并熟悉文言文字词句式等语言知识。因此,历年试题的设置主要采用直译的方式,只有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在高考试题中,一般要翻译的句子都有若干个关键点,考生在答题时须抓住关键点方能得分。
2 分析综合 C
【提示】这项要求比前两项要求又有了深化,是在文句理解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对内容分析与对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提出要求,又分为下列两条。
① 筛选文中的信息
【提示】筛选阅读材料中的信息,是建立在文意理解基础上的考查方式,它可以促进考生在阅读过程中达到读懂读通所供材料的目的。这种对信息的筛选和提取,最常见的是定向考查的方式,即挑选若干文句分别编为四组,要求找出全都说明某个问题的一组。
②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提示】归纳要点,概括中心,是文言文阅读中的重点,这是考查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综合能力,其难度显然要比把握文意又高了一层,这种归纳概括是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或推理,要求考生答出某个论点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等。
【提示】考查考生对的分析综合,能力层级要求是 C,包括以下五条要求。
① 筛选文中的信息
【提示】从中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必须在阅读时把注意力放到的重要内容上。一段或一篇的重要内容有哪些呢?①中的基本概念和新的知识;②对重要概念和知识的解释和阐述;③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即主旨的语句等。
从中辨别各种信息的性质,筛选并整合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达到阅读目的、获得所需信息的重要手段。这里所说的信息,是指通过阅读而得到的知识、消息、情报或代表某些信息的词语、符号、数据、图形等。
②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提示】对于阅读来讲,分析是指把一篇、一段文字分成几个组成部分(如几段、几句、几个部分),找出其要点,或指出相互间的关系,这样,有助于进一步深入了解其具体的内容。而归纳则是将几个组成部分放在一起,从中概括出一般原理。它可以是要求归纳某一段落的思想内容,也可以是要求对整篇材料中心思想的归纳。
内容要点的分析归纳,要求考生用自己的话来对语句、语段乃至整篇进行具体材料的总结与把握、筛选与提炼、加工与转化,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具体的内容能加以概括;二是抽象的内容能加以阐明;三是含蓄的内容能加以解说。分析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思想,必须是在理解语句、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有时试题还会有附加要求,如字数要求等,也是必须注意的。
③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提示】观点态度指的是作者在文中对客观存在的人、事、物、现象、表现、作法等等所持有的主张和看法。在阅读时我们应能看出,作者对所论说的事物的观点和态度,是赞颂还是批评,是完全支持还是有一定的保留。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有的是直接表述出来的,有的则是分散在多处,要我们辨别、筛选后才能掌握的。在考试中回答这类问题,一定要统观全文,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如果选文在介绍两种或多种不同观点的有争议的内容时,对作者所持的态度,更要认真辨析,取得明确的认识。有时,作者在中,介绍某些事件的情况,或转述与别人有关的事情,但从中仍能看出作者的态度。由于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只有深入地把握文意,审慎地思考分辨,才能得出满意的结论。
④ 根据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提示】要求考生在充分理解并正确把握的前提下,根据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象。这种推断和想象,不是凭空进行的,而是有理有据的。有时候,阅读材料没有直接给出现成的结论,这就要求根据的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3 鉴赏评价 E
【提示】考查考生对的鉴赏评价,能力层级要求是 E,这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中学语文阅读能力中层次较高的一种能力要求。
它包括以下两条要求。
①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提示】文学作品的形象指的是文学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激发人们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通常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
文学作品的语言,是语言艺术塑造形象、表达主题的基本工具,它以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为基础,经过作者的加工、提炼,具有准确、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与艺术感染力的特点。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指作品运用了哪些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形象和表现作品的内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对中学生而言,要求的只是初步的鉴赏能力。
② 评价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提示】要求考生在对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正确领会和把握的前提下,对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作出恰当的评价。
四、写作
【提示】写作是用文字表达思维的活动,在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写作能力的档次最高,难度最大,综合性最强。在语文高考试卷中,甚至在整个高考试卷中,就单题而论,写作也是占分最多、用时最长、主观性最强、影响面最大的试题。
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
【提示】高考写作不同于文学创作,它一般只要求会写上述几种文体;但是,如果高考试题中没有规定不能写,考生不违反题意,选择写散文、故事、小小说甚至诗歌等文学体裁,也是可以的。高考写作也不同于征文比赛,征文比赛只录取前几名,衡量不仅注意写作技巧,更重视内容的社会意义,而高考写作的主要目标是检测考生的写作能力。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
【提示】考试大纲分别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个等级提出了标准。目的就是提倡打好写作基础,并鼓励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写作能力。这两个层级都属于应用层级,而且是属于语文应用中层次最高的综合应用层级,其中发展等级又比基础等级的层次高。
1 基础等级 D
① 符合题意
【提示】高考作文与自由作文最大的区别就是有统一的命题,有命题就要求作文符合题意。因此应试作文的第一步往往是审题。一道作文试题可以分解为“标题”、“材料”和“注意”(或“要求”)三个构成部分。但不是每年每道作文题都必须有这三部分,“标题作文”就可能同时有材料,“材料作文”也可能要求自拟题。作文要符合题意,就要对试题展现的各个组成部分作准确、全面地审读和理解,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哪一项审读漏了,理解错了都可能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② 符合文体要求
【提示】符合文体要求,首先是指符合试题规定的文体要求。高考作文要求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四大类文体。试题,或是指定写某种文体,如“写一篇议论文”、“写一封回信”;或是排除写某种文体,如“不可写成诗歌、小说、戏剧”。如果是指定文体,考生就不能随意更改。不过,近年的高考作文对文体的要求越来越宽,如 2002年全国卷“心灵的选择”,就由考生自选文体;北京卷的作文题和上海卷的“面对大海”都是除诗歌外任何文体都符合要求,如 2003年北京卷的作文“转折”和上海卷作文“杂”就是除诗歌以外任何文体都可以,而全国卷的作文,只规定了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作文,至于作文中是否引用所提供的材料则不作要求,题目和文体更是没有明确规定,这有利于考生更大程度地发挥想象力。
③ 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提示】这是对作文内容的主要要求。“思想健康”是指在作文中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健康、积极。“感情真挚”是要求在作文中能够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使情感的流露能够给人以真实感、真诚感,而不是附加感和装饰感。但感情真挚不一定要写真人真事。
④ 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提示】“中心”是中心思想的简称,所谓“中心明确”,就是一篇作文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并让这个中心贯穿始终,统率所有的材料。从近年的考卷看,作文思路散漫,笔墨不集中,基本观点不明朗、有头无尾、若隐若现的现象还是存在。“内容”是指写进里的思想感情、人物事物和数据资料等等。“内容充实”就是要求记叙文中的记叙要素完整,人物事件具体实在;议论文中的议论要素明晰,论据充足;说明文中的说明属性清楚,资料充分。“内容”最普遍的问题是单薄,能够有力地表现和说明中心的材料太少,还有就是材料不典型,不新鲜,不管写什么题目都是那几个“永恒”的例子。
⑤ 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提示】这是对作文形式的主要要求。“结构完整”就是作文思路的展开有步骤、有次序,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段落的划分和安排恰当,各个部分的布局合理,有头有尾,有过渡有照应,没有主次不分、残缺不全、颠三倒四的毛病。语言是作文能力中最基础的因素。所谓“语言通顺”就是语言要规范、准确、连贯,即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用词准确,造句正确,句子内部组合得当,句子与句子之间上下衔接,顺序合理,语意通畅;没有生造词语、乱用方言、用词不当,没有语病。
⑥ 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提示】这是对作文的表层形式的要求。首先是写字、标点符号运用要规范、正确,不要写错别字,不要用错标点符号;其次是字体美观端正,不要写字潦草,字迹难辨,不要写繁体字、异形字,再次是书写格式正确,卷面整洁,不要随意乱写乱画。近几年“书写”单列评分、且加大分值。书写文面的情况略有改善,但从总体看,错别字还是比较多,标点符号模糊和用错的问题还是比较严重。新的作文评分标准实行错别字单列扣分,每 3个错别字扣 1分(重复不计),目的是让考生重视这个问题。
2 发展等级 D
① 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提示】“深刻”主要是指写议论性时,见解深刻,说理透彻。当然记叙性也有思想观点深刻的。就写作主体而言,“深刻”实际上是对考生思维品质深刻性的要求,需要考生能深入地思考问题,抓住事物的规律和本质,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和结果。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各自的外在表现和内在本质。要深入到本质,必须有一个概括的过程,也就是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过程。有了这个过程,就会使认识产生飞跃;不仅看到人或事物的表面现象,还可以发现这个人或这件事区别于其他人或事的本质特征;不仅发现了一个人或一件事的特征,还可以发现一类人或一类事的特征,不仅了解了一种事情的发展过程,还可以发现其他事物发展的规律;不仅了解了人或事物的方方面面,还可以分辨出哪是主要的本质的属性,哪是次要的非本质的属性。
当然,要求考生作文的深刻,并不是指用评价专家学者论文的深刻的标准来衡量高考作文。
② 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提示】材料丰富是针对各种文体的所有的要求,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则主要是针对记叙性和抒情性的。要做到材料丰富,在平时的生活中要能够多阅读和勤观察,在写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合理联想和充分想象。要做到形象丰满、意境深远,就应该注意多种表达方法和表现手法的综合运用。如描写具体逼真,叙事曲折有致,象征贴切有意蕴。要使写作的对象和抒发的情感具体化、形象化。
③ 有文采
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提示】语言有文采是在基础等级“语言通顺”的基础上提高了的要求。但语言的通顺、准确、简明、连贯、得体、生动、有文采、有意蕴,这几个要求并不是可以截然分开的,它们是互相交叉、互相影响着的螺旋式向前发展的。要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必须靠平时的多读、多悟、多练才能实现。
考生在选择词语时,应该选择那些具体的、形象的、新鲜的,内涵丰富的和能够调动人的感官体验的,而少用那些抽象的、人云亦云的词语。此外,写作时还应该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准确、鲜明,增强语势。句式的灵活运用和搭配,也能使语言生色。
④ 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
【提示】见解新颖,是就作者的主张、看法、认识而言的。“新颖”是指在独到、个性、深邃的基础之上的,与众不同又顺理成章,合理透彻又自圆其说。材料新鲜,是指写作素材应力避陈旧、俗气,要与当前生活、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多用给人以新鲜感、现实感、时代感的材料,这就要求考生多看书报,多了解当前国际国内的热点问题。构思新巧,是就结构而言的,指的谋篇布局应当引人入胜,以巧取胜,不落俗套。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是就思维过程而言的。考生应该对材料进行正面、侧面、反面等多角度的分析思考,选定一个恰当的角度切入,能够变换角色,体会和领悟所要表达的思想的深刻与重要,能够灵活运用象征、拟人、科幻等手法与形式,改变那种僵化死板的说教方式。有个性特征。表现在选择文体、选取材料、确定中心、安排结构、运用语言等多个方面,“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有个性的人,一定能用他的悟性与灵性,表现出活泼的个性来。
Ⅳ 考试形式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满分为 150 分。考试限定用时为 150 分钟。
试题类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写作题。
【提示】与以往的内容相比,2005 年考试大纲明显的变化就是对试卷结构不再有具体规定,各自主命题省市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自主确定试卷的题量与赋分.
附:单独命题省市对考试大纲补充说明的说明
自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2005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后,一些自主命题省市纷纷出台了针对该考纲的补充说明。我们在充分比较、分析各地的补充说明时发现:各自主命题省市的补充说明并没有超过教育部对考试总的要求,没有超出所规定的难度,没有改变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考试性质、考试要求(或考试内容)、知识范围,只是对各学科考试大纲中试卷结构没有明确的题型比例、难度比例等加以明确。
一、北京
试卷包括 Ⅰ、Ⅱ 两卷。第 Ⅰ 卷,约占总分的 20% ;第 Ⅱ 卷,约占总分的80% 。
试卷各部分内容的赋分
1. 语文基础知识,约 35分
2. 古代诗文阅读,约 25分
3. 3.现代文阅读,约 30分
4. 4.写作,60分
二、浙江
试卷包括Ⅰ、Ⅱ两卷。第Ⅰ卷,占总分的 28% ;第Ⅱ卷,占总分的 72% 。
试卷各部分内容的赋分
1. 语文知识和语言表达,28分
2. 2.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6分
3. 3.古代诗文阅读,26分
4. 4.现代文阅读,30分
5. 5.写作,60分
三、辽宁
试卷各部分内容的赋分
1. 语文知识和语言表达,约 26分
2. 2.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约 4分
3. 3.古代诗文阅读,约 30分
4. 4.现代文阅读,约 30分
5. 5.写作,60分
四、广东
整卷共 24题。第一部分,占 36分;第二部分,占 114分。
1. 语文知识和语言表达,28分
2. 2.古代诗文阅读(含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32分
3. 3.现代文阅读,30分
4. 4.写作,60分
五、天津
较 2004 年相比,语文试卷减少了 2 道语言表达题,增加了一段现代文阅读。
六、湖南
七、整卷共 22题。试卷包括Ⅰ、Ⅱ两卷。第Ⅰ卷,占 42分;第Ⅱ卷,占 108分。试卷内容、题量、赋分分别如下:
第Ⅰ卷
一大题为语言知识,共 6 小题,18 分。二大题为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阅读,共 4 小题,12 分。三大题为文言文阅读,共 4 小题,12 分。
第Ⅱ卷
本卷在题量、题型和赋分上与去年相比有所调整。
四大题共 3 个小题。1 小题为文言文翻译,9分;2小题为古代诗词赏析,6分;3小题为古代诗文默写,6 分。其中,古代诗文默写的考查限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所规定的古诗文背诵篇目。五大题为文学作品阅读,共 4 小题,27 分。六大题为写作,60分(其中含卷面书写分,3分)。各类题型的占分比例如下:
1 .单项选择题 28%
2 .古文翻译题
3 .填空题
4 .简答题
5 .写作题 72%
七、江西
“考试性质”与“考试能力要求”按 2005年教育部《考试大纲》实施。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按以下规定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