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暴利

2024-06-13

商业银行暴利(共12篇)

商业银行暴利 篇1

一、引言

2012年2月17日银监会发布了一系列让人瞠目结舌、难以置信的数据。数据显示, 去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2011年总资产113.28万亿元, 同比增长18.9%。去年前三个季度, 中国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利润8173亿元, 同比增长35.4%, 按此计算, 商业银行去年平均每天赚得约28.5亿元。这个数字一经公布便吸引了各方关注并引发了多方争议。分析2007年到2010年4年间各行业的利润总额可以发现, 仅四大国有银行的总利润, 就已接近两万亿, 而被公众认为是“垄断楷模”的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家企业的利润总额仅为9927亿元, 还不足四大国有银行的一半。但是比较行业内的利润高低并不是单看其利润增长率或资产收益率, 最科学的应当是比较当期净资产收益率 (ROE) , 即资本利得。借用中国银行业协会杨再平副会长的数据, 2004到2010年, 中国银行业当期净资产收益率在15%到20%之间, 远远高于石油、烟草等垄断行业。由此可以看出, 我国的银行业确实是暴利的。中古商业银行暴利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由此产生的影响几何, 该如何改变此局面, 文章将具体分析这三个问题。

二、中国商业银行暴利的原因分析

在一个资本自由流动的经济体内, 行业利润率最终会趋向于社会平均利润率, 而商业银行的ROE在较长时间内远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基本原因是较大的存贷利差。虽然我国银行目前没有直接的定价权, 但央行管制利率为银行保留了足够的保护利差[1]。我们国家的16家上市银行, 去年前三个季度的净利差收入超过1.2万亿元, 占营业总收入80%, 这说明银行的营业收入的八成都是来自于存贷款利差。

但进一步探寻, 就会发现垄断才是其暴利的根源。据相关资料显示, 四大国有银行在国内商业银行的份额中的所有者权益为72.5%、市场占有率为73.44%、税前利润为75.32%, 各项指标均远远超过我国《反垄断法》判定在相关市场是否具支配地位50%的标准。由此可见, 中国商业银行相关市场的市场集中度较高, 以四大国有银行为主的中国商业银行在中国商业银行业相关市场中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首先, 我国银行业存在较高的行政壁垒, 银行体系的机构审批复杂, 准入门槛过高, 国家对于银行牌照有严格控制, 这事实上形成了银行的垄断地位。银行准入的限制事实上是把垄断租金直接让银行经营者和员工享用, 而广大民众则无从分享。整个贷款市场完全是银行一家独大的卖方市场, 并且垄断的地位让商业银行在收费业务上具有强势的谈判能力。议价权的垄断让银行可以随意对企业设置各种贷款条件, 而很多企业为了继续经营下去不得不答应这些条件, 而银行间也形成默契, 把贷款价格合理合法地推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上去, 这让上浮贷款利率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从而进一步加大了存贷的利率差。

其次, 银行的手续费繁多, 收费项目多达3000多种, 从2003年到2010年, 银行的收费项目增加了10倍, 这助推了银行的暴利。但归根到底, 还是其垄断地位使然。几大国有银行在市场上占比达到七八成, 这在收费上很容易产生“一呼百应”的效果, 形成实际上的价格同盟。最近, 银行又弃折办卡, 抛开其无纸化办公等低碳环保缘由不说, 由银行卡派生出来的各种收费, 比如网银U盾费、ATM机跨行取款、转账等费用都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最后, 其他的一些业务, 比如信托、理财产品等快速的发展也为商业银行的高额利润贡献了不少。经济、投资、资产管理、自营交易等中间业务已逐渐成为银行收入增长的主要依靠。虽然通过这些途径吸收的资金利率高于银行的法定存贷款利率, 但这不是一般贷款, 而是把钱贷给那些特别需要资金的企业。这样形成的利差, 就比法定利差大得多, 促使其利润增长非常快。同时, 许多理财产品都夹带一些隐性收费, 这些隐性收费大多存在于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中, 包括销售服务费、理财资产托管及保管费、管理费等等, 又由于银监会没有对理财产品的收费进行明文规定, 致使其收费弹性较大。

三、商业银行暴利对我国的影响

银行收入的大幅扩张, 和银行资产的大幅增加正给金融体系甚至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稳定埋下不稳定的隐患, 同时还危害了多方利益。

第一, 存款利率在一定程度上被压低, 加上通货膨胀的压力, 使得居民存款负利率一度存在, 百姓财富被物价上涨所侵蚀, 这侵害了金融消费者的利益, 这使部分投资者转向选择民间借贷等方式理财, 导致我国民间借贷规模不断扩张, 积聚了一定的金融风险。同时银行业的手续费是对全体消费者的盘剥, 这种盘剥本身就会导致消费者不满, 加上银行食利者地过度自肥, 将使群众在“沉默中爆发”, 成为威胁社会稳定的一大隐忧。[2]

第二, 银行贷款利率提高、隐性费用不断攀升, 利润不断增长, 提高了实体企业的融资成本, 挤压了其他行业利润空间, 一定程度上恶化了实体经济环境。这会使得银行在追求高利润的同时, 伴随着较高的议价风险, 银行要承担实体企业因资金短缺而突然死亡所形成的坏账风险, 这是中国经济未来最大的隐忧。而实体企业一旦萎缩死亡, 银行业的长期发展也就无法得到支撑, 甚至整个国家的金融安全都会受到威胁。事实上, 商业银行与实体经济二者应该是利益的共同体, 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相互依靠、相互联系的关系, 而不是目前这种百业疲惫, 唯独银行一枝独秀的畸形状况。

第三, 银行业暴利加剧了中国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公, 加剧了社会矛盾。一方面, 广大居民都期望存款利率能跑赢CPI, 不想因负利率而蒙受损失, 使本来就不多的积蓄不至于过分缩水;另一方面, 银行暴利, 更有高管年薪720万, 这样大如鸿沟的差距使社会矛盾尖锐化, 给社会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第四, 银行暴利加剧中国社会收入的不公, 这只是问题的表面, 深层次的弊端是它将进一步影响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从过度依赖2013年第2期中旬刊 (总第507期) 时代Times投资转向启动消费, 从过度依赖制造业转向扩大服务业比重, 从过度依赖大型国有垄断企业转向大中小型企业平衡发展等等。可以说, 银行业的暴利就像人的内在系统运转失调而导致一个人身体某个部位特别肿大, 这种不正常的肿大不是因为这个人在某方面功能特别强大, 而是因为这种肿大是以其他器官或者功能萎缩为代价的。就像颗“毒瘤”一样, 挤占了其他实体经济的正常生存空间, 并且吸收其养分, 影响甚至阻碍中国整体经济结构的调整。

第五, 银行暴利会导致产业空心化。在中国的金融市场上, 由于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致使其有绝对的议价权, 这使得交易的双方——商业银行与实体企业完全站在不对等的位置上, 这个交易被称为浮士德交易, 商业银行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同时打击了企业家办实业的信心, 这使得商业银行下一步的经营业不可持续[3]。商业银行的利润完全从实体经济创造的价值中分出一部分来, 而目前支撑中国成为世界经济总量排名第二的制造业处在价值链的最底层。制造业虚弱, 会引起企业创新动力枯竭、就业岗位稀缺、贫富分化加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如果不改变这一现象, 那么未来的经济会受到严重影响, 不仅房地产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会下滑, 工业投资也不可避免会下滑, 进一步影响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第六, 利差保护为银行的暴利奠定基础, 但是这种制度性的保障是短期的, 它给银行未来持续健康的发展之路蒙上一层阴影。在垄断条件下, 商业银行毫无竞争压力, 以至于轻视业务创新, 故步自封。这使得目前国内银行金融产品和业务创新的进程相对迟缓。新的业务增长点也未能尽快得到发掘。我国银行暴利来源的单一性说明了我国银行业在金融意义上技术含量甚为微弱, 盈利能力不足。

四、解决中国商业银行暴利的对策

银行的暴利, 尤其是今年一季度的数据已经明白无误地反映出利率管制和金融垄断带来的诸多弊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当前的这种投资收益与银行贷款利率倒挂的现象, 说明很多企业实际上是在为银行打工, 进一步打破金融垄断来提升整体经济运行的合理性和效率已经刻不容缓。

首先, 从源头上看, 要打破商业银行的垄断, 改变其现在暴利的局面, 最主要的是要引进竞争机制。竞争是垄断的克星, 培养更多的中小金融机构是关键。近几年商业银行垒大户的现象愈发严重。因为通过大企业、大型项目可以轻松赚取利差, 而中小项目、中小企业等长期缺乏相关资金支持, 可这些才是真正能影响中国未来经济结构发展转型的关键因素。而培养更多的中小金融机构可以形成小型金融机构与大型银行竞争的局面, 不仅仅是贷款利率的竞争, 还有存款利率的竞争, 那么可以促使我国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存款利率, 金融FinanceNO.2, 2013 (Cumulativety NO.507) 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市场竞争将导致商业银行存款与贷款之间的利差逐步缩小, 从而使商业银行源自信贷业务的利润在总利润中的比例也逐渐减小。

其次, 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问题也不能忽视。我国目前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占主导地位, 中小银行过于稀缺, 金融服务的供给和需求处于一个不平衡的状态, 而现在的垄断局面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金融产品稀缺性造成的。要消除这种稀缺性, 就是要加紧建立健全金融产品体系, 并吸纳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让金融服务领域也变成一个即便不是充分竞争但也必须是竞争的市场。

再次, 针对目前银行存贷利率差较大, 应采用试点的方法逐步实行利率市场化。目前中国存款利率是法定定价, 贷款是半市场化定价, 对大企业, 基本上是按照基准利率办, 对中型企业往往就开始往上浮动, 对于部分小企业, 甚至上浮到基准利率的好几倍。但考虑到利率市场化不能在短期内实现, 因此可以采取存款单边加息与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措施。采取单边加息, 就是在贷款利率不动的情况下, 提高银行的存款基准利率。而贷款利率不动, 就能够减少银行由于利差导致的收入过高和利润过高。

最后, 从结果来看, 国家应当完善相关法律, 加强对银行业的税收监管、提高银行业的税率, 对银行业的暴利进行征税。因为银行业的利润百分之八十, 不是由于它的经营或者创新带来的, 而是由国家定的利差带来的。所以在银行业利润大幅增加的同时也要增加税赋。尤其是要加强对银行的工作人员, 特别是中高层人员的个人所得税的监管, 防止利用暗的收入进行逃税。

为社会大众的安定和谐着想, 为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可持续发展着想, 为中国经济结构顺利转型着想, 中国的决策层需要秉承一贯的大勇气、大智慧, 克服重重阻力打破商业银行的垄断, 采取相关措施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只有这样, 中国商业银行在金融领域的特权才会逐渐消除, 垄断地位也会逐步改变, 从而中国商业银行的暴利才会终结。

摘要:本文阐述了中国商业银行暴利的多方面原因, 并在综述各类国内学者、专家及机构等的观点的基础上, 分别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暴利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并由此提出了改变当前商业银行暴利局面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商业银行暴利,原因,影响,对策

参考文献

[1]郭田勇.银行暴利超石油的秘密[J].中国视野, 2012-3.

[2]叶雷.银行暴利的N个忧虑[J].中关村, 2012-3.

[3]林石.银行暴利导致产业空心化[J].新财经, 2012-3.

商业银行暴利 篇2

药品、医疗器械、假牙等与医疗服务相关的行业,利润相当大,这点大家有目共睹,大街之上,医院、门诊林立之缘故,在此矣。作为普通创业者,也可以参与其中,做不大,可以做小而精,如,牙齿整形

房地产行业

房地产连年上涨之趋势,无人能挡;问今生之大事,唯有买房,房地产暴利是大家心知肚明的,毕竟买房是大事,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一生就那么一两次,普通人想参与这个行业,就做个靠点边的房产中介吧,用心经营也能赚个盆满钵满

游戏产业

游戏产投入主要是前期开发的成“本”费用,后期主要是维护,由于网络游戏的虚拟性,投入低,游戏多数是“成”年人的喜爱,产出又高,属于21世纪高利润行业,当前开发游戏的很多,真正做起来的就那么几家,已近红海矣

保健品行业

保健品是个大市场,随着中国老龄化时期的到来,老年保健品市场巨大,当今市场群雄逐鹿,有倒下的,有新起之秀,以后的趋势是细分市场,就是专注到某一个小领域

金融银行行业

金融、银行一直是行业龙头,气场很强,颇受追捧和青睐,当今市场上,做金融的多之又多,可以说是多如牛毛,只是大部分做的都是其产业下的某个业务,如基金、信“贷”等

美容整形行业

美容行业向来暴利,整形更是雨后春笋、生机勃勃,美是人类最初的梦想,人的一生也一直在追求美貌,尤其是对于女“性”来说,更是看重,不惜重金

培训行业

社会充斥着各种名目的培训,记忆力、情商、营销、英语、成功学、MBA等等,数不胜数,这个行业良莠不齐,人人有机会,但是想混出个名堂也不是很容易,需要有两把刷子才接得住招

酒水行业

白酒、红酒、黄酒......各种酒水琳琅满目,好酒都是粮食做的,粮食才多少钱一斤,酿成酒水却如此高价,不符合价值规律,但是如果赋予文化演绎,则另当别论,这个行业很是混杂了,各路神通皆看好此宝地

化妆品行业

化妆品都是按毫升、按克卖的,生产则是按吨安排的,各种化妆品的品牌,非常之多,有N多人涉入到这个行业里面,不为什么,因为利润高,需求量大,如果你斗志昂扬,你可以进来浑浑水摸把鱼

珠宝首饰行业

银行“暴利”局 篇3

居民说:“我们的存款都让银行吃了”;企业说:“我们的利润贡献給了银行”;银行说:“我们挣的钱让政府拿走了。”……

这是一个“局”。

小银行政策性风险

“首要为生存”,这是某地方商业银行负责人的心声。面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他表示乐于得见,毕竟他所在银行当初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支持服务。一旦政策向中小企业倾斜,为它们服务的地方商业银行也将从中受益。

不过,这位负责人同时表示,除了舆论导向,希望相关的配套政策也能够尽快落实,身为中小银行的他们受规模和资源所限,生活的并非那么自在,建议在稳健的基础上在对中小银行信贷规模的管控上适当放松。“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中小银行生存的好,也将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对于地方商业银行来说,首当其冲的要务是保证其正常运营。不过在这条生存的道路上,不可避免的也会遇到一些阻碍,“这些年行政干预行为已经少了很多,不过政府指挥和摊派贷款的现象依然存在,有时候我们不得不在干预下放贷給某个企业,这样的贷款周期一般都比较长,大概3年到5年,期间对于一家企业来说,是非常有可能出现变故的,这无形中增加了我们的风险。所以我们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在这方面加大监管力度。”这位银行负责人如是说。

大银行无盈利压力

曾先生在一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总部从事资产管理工作,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深入推进国有控股大型金融机构改革的举措就与他所在的银行密切相关。在他看来,这样的政策导向,开启的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他们要做好准备逐步迎接变化。

“银行一直被认为在金融体系中一家独大,长期如此将不利于创新型社会的建设以及经济结构转型。在创新能力比较强的国家例如美国,其银行市场化融资手段或者说非信贷融资的占比都比较大,很多创新型公司本身是风险比较高的小公司或者成长型的公司。在我国,国有控股大型金融机构长期在社会及企业融资中占据主导力量,银行今后为了应对同行竞争获得更好发展,也应该主动提高非信贷业务,或者中间业务,而不是大量依靠传统的存贷款利差。从政府角度来说,银行规模或者盈利的增长在未来一段时间不应该再成为政府优先考虑的问题,而是尽量更多考虑如何促进金融机构更好为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服务。在过去一段时期,大规模国有银行的转制上市可以说是成功的实践,开启了市场化制度建设,整个银行体系的盈利状况不错,抗风险能力也有所提升,所以未来的重点依然停留在通过政策引导银行继续作出一些转变比较好。”曾先生认为。

当被问到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做出哪些支持时,曾先生坦言,目前银行对它们的支持还不够,虽然此前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包括增加一些银行的考核指标,但是目前看到的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中小企业融资依然困难。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还是因为银行属于相对比较垄断的金融机构群体,在没有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本身没有过多盈利壓力,而中小企业带来的盈利相对有限,却消耗银行更多运营成本,于是很多中小企业被挡在银行信贷的门槛外。

“其实银行就是个以盈利为目的的理性投资人的角色。根据政策导向安排信贷,一方面是因为我国银行自身性质要求它需要密切配合现行政策;另一方面,银行本身也希望抓住经济发展的机会。对于那些政府提供很多优惠政策或者补贴予以支持的行业,可以预见其较好的成长性,银行也会针对这些行业优先保证信贷支持。”曾先生表示。

“银行暴利”谜底

“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围绕遏制“银行暴利”,实体经济“脱实向虚”的讨论此起彼伏,对此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金融研究室主任赵全厚认为,在当前金融机构改革大背景下,诸多与其相关的问题也纷纷浮上台面。而提倡深入推进金融深化改革的重点之一在于逐步打破原本既国有又垄断的低效局面,引入民间资金,树立多元化的金融发展机制,以适应市场需要,有助于解决农村金融和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窘境。金融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如今由于利率官定,即使民众感到利率低也依然别无选择的把积蓄存到国有商业银行,最终形成垄断局面,进而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包括形成时下如火如荼的声讨的“银行暴利”。

赵全厚认为,实体经济“脱实向虚”是一个长期性问题,折射出制造业实业利润不高的现象,这与外需不足有关,“对其进行规范,当前政策中抑制虚拟性产业过分泡沫化是可行的,不过最好避免使用行政政策,而是借助经济手段调控。”

最新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未来5年将把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作为主要任务。赵全厚指出,中小企业融资难不是中国特色,这是在全球范围内一直没有解决的难题。市场不稳定,资产不雄厚,没有优质资产做贷款担保,需要的融资量规模不大,但是数量众多的特征决定了中小企业不会得到大银行青睐。解决这个问题的重任大都最终落在政府的身上,于是近些年,我国中央和地方财政都在实践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的问题。

“比如,无论农村信用社还是村镇银行,但凡給农户贷款,就可得到政府贴息。还有国家鼓励财政直接进行的补贴,例如高新技术领域内的中小企业可以申请参与国家科研计划,申请获批后即可获得补贴。”赵全厚认为。

由于利率官定,即使民众感到利率低也依然别无选择的把积蓄存到国有商业银行,最终形成垄断局面。

揭秘口腔市场暴利 篇4

毛利近10倍——齿科投资“只赚不赔”

“前前后后花了半年多时间,总共花了近2万元。”北京市民何女士说。

种植牙被称为人类第三副牙齿,具有固位好、美观、舒适等多个优点,在国外普及度很高,近年在中国市场也渐渐走俏,价格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

“虽然目前种植牙的普及率在中国比较低,但是利润却是极高,现在好多口腔门诊都专攻种植牙市场。”一位在上海经营多家口腔诊所的毛先生说。他举例说,目前市面上3万元的种植牙,成本大概也就3000元左右。

笔者此前在医院做了一副3000多元的牙套,毛先生听闻后说:“在我这里800元就能搞定了。”

江苏省常州市一家口腔诊所负责人说,种植牙现在的价格行情各地都差不多,但实际上,3万多元的一颗种植牙成本为三五千元,占10%左右。

“过高的价格不会招来物价局的调查吗?”对于笔者的这个疑问,毛先生坦言,物价局都不会查,药监局也不会管你具体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定价只要不是太离谱就行。”

他透露,实际上有些口腔耗材、器械的利润更高,甚至高达600%。“就好比做矫正牙齿,同样的材料,有的标价两三万元,其实只要6000 多元。投资口腔诊所总体是不会亏钱的,哪怕是做低端的补牙,收你100 元就能赚95元。”

巨额差价,进谁荷包——链条“蛀虫”多

毛利率如此高昂,消费者承受高价,毛先生却认为齿科虽然“稳赚不赔”,却并非“一本万利”。

首先,办证。想要开设一个齿科诊所:职业卫生许可证、工商证、税务证,缺一不可。最要紧的是第一张证,只有从卫生局拿到医疗卫生设置批准书,才能把医疗器械许可证办出来。

毛先生说,和监管部门关系好的话十几万元、3个月内搞定,关系不够硬的话就要20万~ 30万元,可能还得等半年多,才能从主管部门拿到证件。

其次,设备。毛先生说,投资齿科需要的牙床,出厂价并不算离谱,但卖到市场上价格可能翻番,这部分成本自然转嫁给消费者。高端的牙床20多万元,卖给公立医院60 多万元,卖给私立医院大概35 万元。“公立医院科室主任、设备科、财务、院长都要照顾到,否则就会被挑剔。”

“就连财务人员都要打点。”毛先生说,一般而言新发票会放在一堆发票的最底下,报发票时从上往下统计,正常排队钱款要晚好长时间才能打给公司。因此要给财务人员塞钱,财务人员把企业的发票塞在发票的中间,就能早点批下来。“一台60万元的设备接近一半的钱都送到了别人口袋,设备购买成本也成了投资齿科较大的投入之一。”

畸形市场要“矫正”——患者岂能买“冤单”

中华口腔医学会副秘书长韩亮表示,口腔市场的暴利问题不是由市场供需造成的,是在采购体系模式,也就是由所谓的招标、流通环节推高的;而且由于服务和技术无法从价格上体现,无奈转而通过医疗器械、药品价格反映出来,只能让最终的结果越来越贵。

韩亮说,消费者看到的是高利润,其背后是中间环节的高成本,而导致高成本的是权力寻租。“口腔市场暴利不是某一个环节的暴利,而是盘根错节。”

专家呼吁,应从体制上改变以药养医的模式,让患者真正为医生的知识和技术买单,而非为药品器械买单。

同时,规范市场,让药品和医疗器械在研发、销售、流通的所有环节能公开、透明,才能真正“矫正”畸形的市场。

业内人士指出,对于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看上去很有威慑力,但是有些模棱两可的地区需要更精确,要像惩治舌尖上的腐败时不得提供鱼翅、燕窝等高档菜肴那样,精准到位。

暴利无罪? 篇5

拥有这么多知名品牌的橡果国际屡屡受到投诉,甚至被告上法庭,现在引起媒体和消费者异口同声的讨伐,是因为产品质量问题?还是因为暴利?或是其他别的原因?

如果是产品质量问题,那么这是个简单而单纯的问题。世界最牛×的企业也不可能一个质量问题都不发生。但是,即使是花三四十万买来漏油的丰田皇冠,好像也没有像橡果国际让人愤怒,在丰田免费给车主检修,并且为此延长了保修期后,消费者得理也得饶人。

是因为暴利吗?暴利,也许有点。7月2日的《财经时报》用一组深度报道,揭了“好记星”暴利的底。“好记星”E600的成本价只有100元左右,零售价达到惊人的998元!好记星E900A成本价约200元,零售价为1080元!但是“暴利”产品多了去了,从到处露肉总共用不了二尺布的时装,到保命送健康的药品保健品,从五六百元一瓶的加水乙醇(高档白酒)到上千元的美容化装品,从原来上万元一部的手机到现在几千元一个的MP4,以成本与售价对比来看,将有数不清的产品可以称作暴利。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对“暴利”产品趋之若骛乐此不疲呢?为什么偏偏橡果国际的产品大面积地遭到谴责?

有人说橡果国际是欺诈。欺诈不好随便说,需要证据。但是,这不影响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让我从营销的角度,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看一看橡果国际的营销本质。

产品:直销型忽悠类

橡果国际选择的产品非常讲究,清一色是忽悠型产品,最适合直销,

比如保健品、、减肥、运动器材,以及近年新兴的数码产品――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车载导航仪等。这些产品有一共同的特点就是新,产品新、概念新。由于新,产品信息与消费者头脑中贮存的信息严重不对称,消费者对产品实用价值一时难以做出判断,这就是忽悠的条件。橡果国际利用电视台大量垃圾时段,向消费者狂轰烂炸,把产品功能吹得几乎“完美”,而价格往往只有市面上正规厂商产品的一半不到。天性爱便宜的消费者有点扛不住了。

如果把忽悠理解为说服,那么忽悠并没有什么错。言不属实,无中生有,那才是罪过。

蹊跷的运营模式:防水仓式自我保护

破案要研究动机,营销也是同理。

橡果国际好像并不怕消费者离他而去失掉市场。好记星在利用电视直销广告在短期内疯狂地聚敛了高额利润,不久,消费者发现这款产品并没有电视直销广告上说的那么神奇,质量问题比比皆是,消费者投诉不断,好记星的销量一落千丈。

不少人为橡果国际杞人忧天,担心这样的怨声载道会损毁产品品牌,殃及其母品牌,但橡果国际好像早有准备。橡果国际做市场时只宣传产品品牌,并不想让产品品牌带响橡果国际。好记星这样一个子品牌的失败并不重要,消费者面对的是好记星,消费者并不了解在背后操盘的橡果国际。所以,橡果国际的品牌和电视直销平台并没有受到直接影响。

“六不准”能否终结银行暴利 篇6

根据银监会统计数据,去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利润8173亿元,同比增长35.4%,人均利润近40万元。估计2011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利润会超过1万亿元,那么人均利润会超过50万元。目前沪深两市共有6家银行发布2011年业绩预增公告,深发展、民生银行、华夏银行业绩再现高速增长,预计同比增长超过五成。光大银行、浦发银行业绩增长紧随其后,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41.03%和42.02%。兴业银行预计2011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7.73%。各家大型银行利润都呈现20%以上的增长。

商业银行利润主要来自三个方面:贷款利差是其利润的主要来源。我国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5%,一年期贷款利率为6.56%,存贷利差为3.06个百分点,是国际上的好多倍。贷款利差收入带来的利润占整个银行利润的80%以上。

围绕贷款衍生出的直接收入和间接收入是其利润的另一个来源。另一大收入来源是真正中间业务带来的收入。传统的结算、汇兑、代收代付以及信用卡、信用证、押汇等产品带来的收入;代理证券业务和保险业务,代理和托管信托产品等增加的收入。

笔者总结的商业银行三大收入来源中,其中两项都是由贷款直接产生和衍生的。笔者初步计算,如果将贷款利率上浮、以贷转存、强行收取理财费用等收费项目全部计算在利差里,那么,我国商业银行存贷利差将远远超过3%。

商业银行过高利差收入和依附于贷款之上名目繁多的衍生收费,对实体经济杀伤力巨大,对商业银行也非常不利,是一个“双输”的结果。银行主要来源于贷款高利差和贷款衍生出的高收费,正在侵蚀实体经济利润,并有可能导致宏观经济走下坡路,最终反过来影响银行收入增加甚至酿成银行贷款风险。

同时,贷款高利差和贷款衍生出的高收费对银行利润贡献率如此之高,弱化了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和研发推广新产品的动力,不但耗费资本而且极易酿成资产风险,不利于银行调整经营结构。

贴牌洋奶粉暴利惊人 篇7

“贴牌”奶粉成本每罐只有80-100元,但零售价却在300-400元。这种潜规则模式是国外注册公司,找工厂进行加工,最后以纯洋品牌的身份回国。利用崇洋媚外心理,使用超高定价、利润最大化的营销策略。纽瑞滋由中国企业家创立,奶粉使用新西兰原奶,并在当地制造后只销给中国。同样号称在国外生产的合生元奶粉,年报中披露毛利润接近70%,超过了大部分白酒的毛利。淘宝网上“洋”奶粉的品牌超过20个,而诸多专业婴儿产品网站以及线下销售点多得难以统计。

揭秘服装四大暴利内幕 篇8

“本商场装修,服装一律打折。”随便哪个商业街,总能看到这样的字样。据业内人士介绍,其实这只是经营者一个手段而已,其实这里打折的服装很少有品牌的,大部分都是那些“跑场”专业户,临时到商场里租赁柜台销售一些地摊货。对于商场而言,多了很多租金,对于经营者而言,可以多赚取一些利润,可谓双赢。

举个例子,在二线城市,一个正在装修的商场,一个柜台的日均租金也就百余元,如果经营者摆上样式新颖点的地摊货销售,两折进货转手5折销售十分轻松,赚取200%的利润易如反掌。

内幕2:同一柜台真假两重天

据业内人士介绍,在同一品牌的服装专柜里销售真假服装已经成为服装经销领域的潜规则了,而且这种情况多存在于被个人买断的品牌专柜里。

这样的服装代理商基本上都拥有某个知名品牌的专卖权,但因为往往厂家距离代理商较远,所以存在缺货和到货的时间差,因为代理商就人为地预留假货应急,或者平时混着卖。虽然名为假货,其实只是生产厂家没有被品牌授权而已,单从质量上讲差异不大,但是对于代理商而言,利润空间提升了数倍,因为假货的进货价格只有真货的十分之一,而销售价格与真货持平,代理商可以轻松赚取10倍的利润。

一般代理商会利用特卖会、商场促销等活动上,将假货出手。

内幕3:大商场、小档铺同物不同价

可能不少人都会遇到同物不同价的情况,特别是一些不太知名的品牌,在商场里,这件衣服售价数百元,甚至上千元,而到了一些地下商场或者不知名的小店里,服装售价只有百余元。

首先要说,这样的服装并不是假货,而是真货,只不过是投资者的一个经营策略而已。

因为服装品牌知名度不强,如果投资者要想赚取利润就必须走量,如何才能实现走量呢?通常业内人的做法是,租赁商场一个柜台,特地将一些衣服标以高价,这样就提升品牌的美誉度,同时将大量的货送到商场周边的小店里,由于顾客有一个明显的价格对比,加之销售商都会告诉顾客“商场租金高,定价自然高”、“如果不信,可以直接致电厂家”等言辞,就会提升服装的交易量。

说白了,大商场的专柜实际上就是经销商的一个展示柜。另外,有一些爱慕虚荣的女性也会选择直接从专柜购买衣服,这样可能进货价只有几十元的衣服,以千元成交,即使扣除专柜使用费,经销商的利润空间依然高得惊人。

内幕4:“抄版”赚钱捷径

人们在街边的精品服装小店中经常能看到一种时尚女装,挂着韩国、中国台湾省、香港三地品牌(没有任何知名度),而且该服装公司往往位于看似很像居民楼或者写字楼的地方,另外,服装款式还有点眼熟。据业内人士介绍,这些时尚女装都是来自一些小型服装贸易公司,大多是夫妻档外加三五个员工,没有专业设计师,初始投资不过七八万元,一年的净利润保守也有七八十万元。这类公司赚钱的秘密就是“抄版”。

“抄版”,说得直白点就是“模仿、抄袭”,按照其他品牌畅销服装的款式重新打版生产。投资者会用偷拍或者购买相关时尚类杂志(里面有很多新款女装图案)等方式抄版,有的还会借口试衣在试衣间偷拍服装细节,甚至会购买几件服装回去进行“拆解”。

贴膜暴利:批发2元零售200 篇9

iPhone 5贴膜成“新贵”, 利润惊人, 卖iPhone5比不上卖膜更赚钱!苹果授权店, 一张贴膜一两百块;一般数码店, 几十元就搞定;路边贴膜摊, 十块二十块就够了。专营贴膜店标价:磨砂iPhone5贴膜50件起批, 每件2.4元。店主称经销商最喜欢批发的是一款含进口材料的贴膜, “转个身到了专卖店价格就要上百元。其实在我这里只要2.8元。专卖店里最贵的钻石贴膜, 我这批4.5元。”以号称用很薄的钢化玻璃制成的“顶级膜”为例, 批发价49元, 零售246元。

房地产将告别暴利时代 篇10

政策的明朗使得开发商基本上放弃了最后一丝幻想, 全国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了“量价齐跌”的态势。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统计数据也示, 一线城市5月成交量“腰斩”, 在监测的30个城市中, 成交面积几乎全线下跌, 总跌幅约44%, 一些城市的成交量创下了历史新低。同时, 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中有超过五成的楼盘价格出现下跌, 其中上海、广州和深圳三城市, 已有此类楼盘价格下跌幅度接近15%。开发商在开盘时打折、暗降、促销等手段明显多了起来, 而率先降价的万科、恒大则尝到了好处, 一季度的销售业绩排在了前两位。

这样, 房价的走势在经历一个多月的博弈之后, 价格下降的空间已经打开, 购房者看到了政策坚持的决心, 开发商也开始不再对政策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面对土地增值税清算的风暴和房产税开征越来越快的脚步, 如果再有开发商自恃现金流不紧张硬扛, 恐怕被动的只能是自己。对于当前这种“量价齐跌”的走势, 各界都是站在一个短期的角度对此进行解读, 事实上, 这种“量价齐跌”的意义不仅仅预示着调控政策的短期见效, 更可能意味着, 中国房地产市场将从此告别暴利时代, 进入平稳的发展周期。何以如此言之, 理由有三:

首先, 本次调控政策的基本目的不仅仅在于短期抑制高房价, 更在于改变时下房地产投机、投资过剩, 使房地产回归居住的基本需要。为此目的, 除了一些短期的政策之外, 更注重长效的制度建设:比如, 通过税收政策调节房地产的合理需求, 通过供应结构的变化要求住房供应的70%为保障基本居住需求的小户型商品房和政策性住房。也就是说, 从抑制投资、投机的角度而言, 这是个将长期坚持的政策, 也将成为中国房地产公共政策的基本目标。

其二, 鉴于中国当前的高的最大推力在于房产的过度消费和投机, 而过高的房价又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阻碍城镇化和中国发展的最大阻力, 当房价脱离民众的基本收入太过离谱, 社会资源和国民财富将会被房地产所绑架。因此, 中国经济的转型, 城镇化的进程虽然都离不开房地产的发展, 但绝对是拒绝高房价的, 政府对此非常清醒。

其三, 目前中国的人均居住面积已经超过了人均30平方米, 按照房地产的发展规律, 突破这个关口, 意味着房地产的高速增长期将会结束, 房地产本身将从经济拉动的引擎回归居住和民生的功能, 房地产公共政策在未来不仅将成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政策, 更会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政策。围绕未来的住房需求, 政府将在完善保障性住房供应的同时, 撬动大量的二手房进入租赁市场, 构建一个与民众收入和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住房结构, 这种合理的住房结构将在一定程度上杜绝过高房价的出现。

银行暴利导致产业空心化 篇11

他在去年年底的一个论坛中感慨地说,这些年中国银行业的业绩非常亮丽,尤其是2011年,企业经营压力很大,银行业却一枝独秀,利润很高,不良率很低,以至于大家有一点“为富不仁”的感觉。“企业利润那么低,银行利润那么高,所以我们有时候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洪崎说。

近日,一位商业银行研发部老总在一个公开论坛中这样感叹:近几年,中国商业银行的资本收益率是1.4%,资产收益率是24%,目前没有一个行业有如此高的收益率,这导致中国银行业成为收入最高的行业,我也是高收入,但我非常反对目前这种情况,这是竭泽而渔。

当全社会都在讨论银行暴利的时候,其实不仅仅是银行的超高利润加剧了社会的收入不公,而是人们看到了银行暴利给实体经济产生的危害。可以这样说,从2011年开始出现的中小企业经营困难,部分企业老板跑路,被人们视为中国实体经济产业空心化的一个苗头,而银行暴利是导致产业空心化的帮凶之一。

不对等的交易

两组数据可鉴:五家大型国有银行的净利润占到了整个上市公司盈利的40%;大多数银行2011年的净利润预增在30%以上,个别达到了50%,甚至60%。

中国的商业银行为何有这般靓丽的成绩?答案是垄断租金。在中国金融市场上,交易的双方——商业银行和实体企业完全站在不对等的位置上,这个交易被称为浮士德交易,商业银行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同时打击了企业家办实业的信心,这使得商业银行下一步的经营也不可持续。

商业银行的主要功能是金融服务,就是将社会上剩余闲散的资金归集起来,根据其专业能力和庞大的网点分布,将这些资金分配到最有效率、最需要资金的地方去。商业银行的利润完全从实体经济创造的价值中分出一部分来,因此,实体经济是商业银行利润的来源,是商业银行的衣食父母。

在中国目前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一统天下,中小银行过于稀缺的情况下,金融服务的供给和需求完全不平衡,大量中小企业在金融市场上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为了获得银行贷款,中小企业不得不把自己利润的大部分给了商业银行。

尤其是由于门槛高、贷款难、抵押物不足,草根一般的中小企业只能忍受银行的高利率,并且往往要先支付昂贵的中间业务费用。一个中小企业主给记者粗粗算了一笔账,如果一家企业要通过担保在工行贷款1000万元,其中保证金20%即200万元,一年的实际平均融资成本大约为15.8%。达不到年利润10%回报的企业,基本可视同为走向没落,再加上利息,实际要达到26%。

目前中国的中小企业,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除了居高不下的贷款成本之外,还有最近几年劳动力成本的大幅攀升,税收进一步加重,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加码,以及购进原材料价格的攀升,等等。经营压力陡然增加,从今年年初开始,许多企业开始裁员减薪,甚至关门倒闭,有些企业因为不能归还从民间借贷而来的高利贷以及商业银行的贷款,干脆扔下企业,一走了之。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就有上百名温州企业主失踪,其中还有跳楼自杀的。而且数起由此导致的部分民间金融群体性纠纷对社会稳定造成了一定影响,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

不良资产隐患

说起银行的暴利,一位金融人士这样说:“银行就好比是放高利贷的,现在每月都能收回不少利息,看着表面很风光,但有可能最终连本金都拿不回来。”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呢?主要是因为银行拿走了企业的大多数利润,导致企业家投资信心缺乏,甚至资金链断裂,要么倒闭要么逃亡,银行的贷款则成了不良资产,这是中国经济未来最大的隐忧。

浙江温州一家民营企业老板告诉记者,2009年,国家银根宽松,银行的贷款放不出去,求着企业贷款,民营企业也成了商业银行业务员追逐的对象。当时,民营企业在银行得到了大量贷款。这位老板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大肆扩张,在好几个城市买房地产公司,并开始向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扩张。但是这些贷款是要还利息的,成本并不低。到2011年银根收紧以后,商业银行加紧了贷款催缴力度,这位老板已经投资的企业尚未进入盈亏平衡,且房地产也很难脱手,在银行逼债的情况下,只能逃跑。

在这个事件中,受害的不单单是这位民营企业老板,银行也要自食其果,此前的贷款可能收不回来,不良资产就此产生。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贺铿去年在一个财经论坛上说,目前中国经济有两个最大的风险,那就是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而这两个风险的始作俑者都与商业银行有关。

从房地产方面来看,房地产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尽管有各种复杂原因,但与商业银行的疯狂逐利不无关系。前几年,商业银行中房地产贷款应该是最安全的,也是商业银行利润的最主要来源,而房地产行业中70%的资金来源于商业银行。从短期来看,房价总是向上的,因此不论是开发贷款还是居民购房贷款都很少有风险,于是,房地产公司和房地产投资者抓住商业银行这个心理,假按揭等骗贷行为层出不群。有人预计,一旦房地产价格大幅下滑,中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将可能大幅增加。

而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更与商业银行有直接关系。2009年启动了4万亿投资,但中央投资毕竟需要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地方政府又没钱配套,只能从商业银行套取资金。这时候,地方政府看中的还是土地,将土地作为抵押,然后套取贷款用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有些地方政府甚至不用土地作抵押,而是用一纸承诺函从银行得到贷款。

此时商业银行也把风险管理抛到脑后,一窝蜂地把大量资金贷给了地方政府的项目。地方政府项目在银行眼里是最安全的,用银行内部人的话说就是,政府还能还不起钱?但从2011年开始,中央政府意识到巨大风险,开始清查地方融资平台债务,最终得到的地方融资平台债务是5万亿元。不过,这个数字至今还遭到学界和金融界人士的质疑。

地方融资平台风险的关键是,许多项目纯粹是公益性的,根本没有现金来源,以土地作抵押的贷款也在房地产调控的形势下岌岌可危。房价下跌,必然带动地价下跌,贷款抵押品价值缩水,将直接危及贷款安全。

管制经济的弊端

一位在实体经济和金融行业都颇有建树的大型企业集团老总这样告诉记者,我做实业就是一个牌子,往好里说就是做点社会公益事业,往坏里说其实就是个掩饰,在当下中国做实业真是太累、太烦,而且不挣钱,风险大。真正挣钱的是我的金融业,金融业在中国是准入制,只要你拿到牌照就等于拿到了一个摇钱树,你不用去花心思经营,睡着大觉,真金白银就自动流进来了。“这是我们经济的悲哀。”他感叹道。

其实,除了金融资源由政府控制之外,还有一块是土地,这两个资源的非市场化,是导致实体经济空心化的根源。在一个经济体中,资金和土地属于要素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而要素资源的市场化,在我国则迟迟未能启动。

在资金市场上,政府控制商业银行的准入和利率,使我国的金融市场不但利率远没有市场化,而且商业银行也大多控制在政府手中。国有银行由政府控制;股份制商业银行由大型国有企业控股;城市商业银行由地方国有企业控股,而实际控制者则是地方政府;即使农村信用社,表面听起来好像属于农民的信用社,但其实还是政府通过各种方式控制。

一旦政府控制了这两个经济发展的核心,这些要素就不能通过市场把它们配置到更有效率的地方,其产生的恶果就是市场的扭曲资源首先向房地产公司和商业银行集中,然后再向政府集中。而支撑中国成为世界经济总量排名第二的制造业,则处在价值链的最底层,其资源都向房地产和商业银行集中,最终形成产业空心化格局。

产业空心化戕害着整个中国经济的根基,因为制造业才是创新的源泉,财富的本体,一个民族经济发展的核心。制造业虚弱,则民族品牌不彰、创新动力枯竭、就业岗位稀缺、贫富分化加剧,一系列社会问题就会产生。

成思危:虚拟经济暴利十分危险 篇12

在对我国经济面临的国际、国内宏观环境做出判断时,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局长李连仲表示, 与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相比, 中国的通胀率较低、经济增速依然较高, 目前国内已形成高增长、低通胀的格局, 而并不存在滞胀。与此同时, 欧、美均面临复杂的形势, 债务问题短期难以得到解决, 将对2012年的世界经济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在刚刚结束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 温家宝总理指出, 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 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 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

成思危表示, 虚拟经济在实体经济中产生, 依附于实体经济, 但当前中国的情况是, 实体经济的盈利太低, 而炒房、炒股、高利贷的盈利反而高。这样是非常危险的, 既不利于国家, 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重振实体经济应该引导资金投向实体经济, 另外, 政府也应该考虑如何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上一篇:经济林树下一篇:学校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