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商业银行(精选12篇)
现代商业银行 篇1
摘要:现代商业银行激励体系主要包含有:薪酬体系、长期激励体系、培训体系、专业职务序列管理、职业生涯管理和轮岗、挂职制度。这些激励措施构成了现代商业银行的有机激励体系, 是其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商业银行,薪酬体系,激励体系
1 “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外具有竞争性”的薪酬体系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与经营水平下, 薪酬这一典型的物质激励方式依然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激励方式。长期以来, 我国商业银行的薪酬体系是典型的行员等级工资制度, 实际上就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专业银行的行政工资体制。在这一体制下, 员工之间工资按照员工行政级别划分, 级别之间的差距较小, 员工收入提高只能以来行政级别晋升, 而没有其他途径可以选择。这样的薪酬体制, 不能体现简单重复劳动与复杂经营、技术劳动之间价值的区别, 看似“平均”而实质上是最大的不公平。我国各家商业银行, 受到总行严格的行政管理, 工资费用预算约束很严, 各家银行薪酬自成体系, 不能体现出同一银行内部经济效益好坏、地区生活水平需要等差距, 也很少有银行关注本地区同业竞争对手的薪酬水平, 以及竞争对手对自身人力资源队伍的稳定的影响。许多银行根本没有外部薪酬调查的概念, 也没有市场指导工资价位的标准, 使得自身薪酬水平与市场环境的变化相脱节, 根本不具备“外部的竞争性”。
建立以“内部公平性、外部竞争性”为标准的, 体现员工岗位价值和效益贡献水平的现代薪酬体系, 是我国商业银行激励体系改革的首要工作。
2 企业与员工“双赢”的长期激励体系
受到所有制意识形态的制约, 我国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单一, 国有制是绝对的市场主体。由此出发, 我国商业银行员工的薪酬体系单一, 工资、奖金等短期激励方式占据绝对的主体地位, 实施股票期权甚至经营者持股的商业银行数量不多, 这就反映出我国商业银行长期激励严重缺乏的现实。相比较来看, 长期激励, 特别是针对经营管理人员的长期激励, 是西方商业银行,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措施。所以, 实施员工持股、经营管理层股票期权等长期激励体系, 真正发扬广大员工的主人公精神, 是我国商业银行完善激励体系的重要内容。
3 提升员工价值的培训体系
现代金融发展日新月异, 各种金融商品琳琅满目, 金融创新不断涌现, 混业经营日益深化, 这就要求现代银行员工要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例如金融市场、金融产品、金融监管、财务分析、法律法规、客户心理、营销技巧、沟通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另外, 现代知识体系的更新很快, 新的知识与技能爆炸式增长, 这就要求商业银行的员工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与技能, 还要终生持续学习, 持续提高。现代银行业竞争激烈, 岗位竞争达到了白热化程度, 员工保持现有岗位、在现有职务序列中不断晋级都需要不断学习与提高。所以, 优秀的企业培训体系, 已经是现代商业银行非常重要的激励体系。对于很多员工来说, 能够得到良好的培训, 为今后的发展积累能量, 比获得更高的物质激励还要重要。现代商业银行培训形式多种多样, 有邀请学者专家进来培训的“内训”, 也有派出优秀员工的外训;有点钞、财务分析、产品设计等业务技能培训, 也有MBA、金融硕士等学历教育;有讲师面授也有通过网络的“E-Learning”学习。建立完备的培训体系, 对于商业银行的广大员工, 特别是年轻员工, 是效果非常明显的激励内容。
4 体现专业化的专业职务序列管理
专业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趋势, 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也在显著朝向专业化管理转变。市场营销的专业化管理体现为客户经理制度的实施, 风险管理的专业化管理体现为风险经理下派制度的实施, 产品开发的专业化管理体现为产品经理的项目管理, 资产保全体现为资产经理队伍的建设。通体来看, 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经理、资产经理、客户经理”三大专业职务序列管理, 是迎合经营管理专业化而出现的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建立专业职务序列, 设立行政职务序列和专业职务序列“双通道”发展机制, 不仅可以助推商业银行专业化经营管理, 更能够充分发掘员工的潜能, 有序规范员工竞争, 创造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和谐发展的局面。
5 助推员工成长的职业生涯管理
员工价值观的形成、员工对行业的认识、员工对本人前途的规划, 都不是一蹴而就, 而是在职业发展过程中, 在多次的工作和生活历练中逐渐形成并成熟的。员工能力的“冰山”模型告诉我们, 员工在工作中表现出的特质, 实际是由隐藏在水面之下的部分决定的。如何能够通过科学的方法, 帮助员工发现自身“水面之下”的特制, 并以此为基础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 是激励员工热情, 真正实现爱岗敬业的关键。商业银行的岗位众多, 岗位之间的性质存在较大差异, 对员工特质的要求也存在很大不同, 如何能够科学分析各个岗位所需要的技能以及从事岗位工作所需要的性格特质, 以选拔最合适的员工进入这些岗位, 也是职业生涯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员工的积极参与, 员工在企业的帮助下, 清晰认识自身的职业特质, 并且接口企业岗位所需要的特质, 做最适合自己特质的工作。并且根据岗位对技能与知识的要求, 通过分析发现自身的“短板”, 持续学习不断提高, 在岗位上不断发展, 不断成长, 这就是对员工最大的精神激励。
6 给予员工挑战的轮岗、挂职制度
长期从事某项固定不变的工作, 固然可以提高人的专业技能, 但是也会产生员工的厌烦情绪, 使他们失去对工作的激情, 进而降低工作效率。能够接受更高的挑战, 担任更高的职务, 肩负更多的责任, 是每个人不断追求卓越的自然想法, 所以每个员工, 几乎都会有比较强强烈的“做官”、“管人”的冲动, 这是非常正常的。轮岗、和挂职制度的建立, 能够使员工接受更多的工作内容, 了解更多企业信息, 体会别的工作岗位和领导的艰辛与困难, 这一制度不仅能够给予员工新的挑战, 激发他们新的工作热情, 而且可以使员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 培养员工多重技能, 增进部门或岗位之间的互相理解, 对于避免内部冲突, 提高业务和管理效率, 创建和谐企业文化都是非常有利的。
现代商业银行 篇2
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发展经历了单一银行制和总分行制两个阶段。单一银行制曾在美国广泛存在过,但自从1927年2月,《麦克法登法》(McFadden Act)在国会通过之后,单一银行制便被总分行制所取代了。根据企业组织理论,现代企业管理结构发展经历了直线制,职能部制,事业部制和矩阵式三个阶段。企业管理架构具备下行兼容的特征,即后出现的企业管理架构能兼容之前的企业管理架构。
第一阶段:总行内部按职能分工设置不同的部门,各分行内部也同样根据职能分工设置不同部门,各级分支行内部职能部门只对直属上级负责。各个分行按地理分布设置,形成许多分级管理,业务和核算独立的利润中心。
第二阶段:客户事业部制和产品事业部制阶段。总行内部采用职能部与事业部相结合的组织方式,既有职能部门如人力资源、IT;又有客户事业部如公司业务部,个人业务部;产品事业部如贸易融资部。该阶段事业部不再依照地理范围进行划分,而是按照客户(公司业务)或产品(个人业务)来进行划分。事业部根据公司规模的扩张而进行细分,目前由两到三个层级构成。第一个层级分为公司客户和个人客户,第二个层级在公司客户下根据公司规模又细分为中小企业客户,公司客户和机构客户;在个人客户下分为信用卡,按揭贷款和投资服务等。第三个层级主要在公司客户下按照客户所属不同行业分为冶金、能源、房地产等行业。
商业银行如何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 篇3
一、农业银行支持现代服务业现状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一环 金融业,农行淮安新区支行着力在两个方面,一是提高自身的金融服务能力,二是提高对现代服务企业全方位的金融支持。
近年来,该行不断提升自身整体实力,培育核心竞争力,积极向上寻求政策支持,坚持市场需求为导向,拓展电子服务渠道,优化业务流程,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手段和金融产品,以提高自身的金融服务能力;加快开发面向服务业企业的多元化、多层次信贷产品,在实际操作中,为现代服务业企业提供融资咨询、项目评估、财务辅导、融资设计等特色服务,以期更好的为现代服务业提供良好的金融支撑和服务。针对现代服务业各子行业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融资支持,根据不同环节、不同企业的经营特点和需求特征量定制解决方案,探索推出适应各类现代现代服务业客户特点的金融服务模式和金融产品,形成了特色产品体系。比如除积极支持现代服务业中区域龙头企业的项目建设及日常经营周转以外,还大力发展龙头企业上下游贸易融资、满足了龙头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和客户综合化的金融需求。该行还努力为现代服务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外的投资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结算与现金管理、对公存款、企业年金和资产托管以及个人金融业务等全产品服务。
该行积极为在淮台籍人员提供生活性服务业的金融支持,解决台商、台干购买住房、投资商业用房的资金需求,先后对近20位台籍人员发放按揭贷款800多万元;同时对富士康、达方电子、膳魔师等台商企业的本、外地籍职工购房全力支持,优先受理、优先发放,并提供优惠利率,满足其安居的需求,以达到乐业的目的,2007年以来,己先后发放上千户台资企业员工的按揭贷款数亿元。罗马假日、华安新城、红豆国际商务城、天生赢家等楼盘,都是台企员工比较集聚的住宅小区,也多是该行的客户。
对台在淮的现代服务企业,该行也积极予以全力支持,如台商房地产企业——淮安首裕置业有限公司,从成立之处,该行就与其合作,对该公司所开发的楼盘“天生赢家”,该行安排专职客户经理为该楼盘服务,提供“绿色通道”,优先受理、优先上报,尤其是在信贷计划紧张的时期,优先满足信贷计划供应,提高楼盘的回款速度,对这一个楼盘,就先后发放的按揭贷款近3000万元。
二、存在问题
现代服务业具有高附加值、高成长、高知识密集的特征,在产业结构调整及消费升级过程中蕴含巨大的发展潜力。商业银行应紧抓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把握重点发展领域,针对产业特点积极创新,持续完善服务体制,提升服务能力。但是目前商业银行支持现代服务业存在诸如对现代服务业外生支持作用总体偏弱、资源型城市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区现代服务业的信贷支持较弱、 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发展滞后对现代服务业的外生支持效应较弱等不可忽视问题。
(一)传统金融服务模式不能适应现代服务业融资的要求。抵押和担保是商业银行对信息不透明的企业提供贷款时保护自身利益的重要工具,而许多现代服务业企业具有重知识和技术含量、轻固定资产的特点,自身资产较少,普遍缺乏可用于抵押担保的土地或房产等资产,使得传统金融服务模式不能适应现代服务业融资的要求。
(二)商业银行支持现代服务业的信用状况不佳。现代服务业大多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民营性质中小企业,许多财务制度不规范、不透明,申请贷款时难以向商业银行提供证明其信用水平的信息,增加了商业银行的信用状况调查和评价的困难,因此商业银行对现代服务业企业的贷款持慎重态度。
(三)商业银行支持现代服务业的内在动力不足。大多是点多面广的中小企业的特点决定了一般贷款额度较小、频率较高,商业银行为其服务需要增加更多的机构网点资源,增加更多的运营设备,配置更多的人员,无疑增加了经营成本,导致商业银行缺乏支持现代服务业的内在动力。
(四)商业银行支持现代服务业的间接融资渠道不畅。长期以来商业银行在经营战略上偏重于传统工业、房地产业及基础建设,而对现代服务业的认知度偏低,面对现代服务业旺盛的市场需求,由于传统的观念认识,缺乏相应创新支持现代服务业的金融产品,导致现代服务企业从间接融资渠道获得资金难度较大。
三、几点思考
当前,商业银行如何促进区域服务业快速发展已成为产业经济领域值得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政府大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应把握机遇、顺应趋势,积极从拓展策略、业务创新、系统建设、营销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进而在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机遇中拓展客户、赢得市场、树立品牌。这不但关系到商业银行自身可持续发展,更决定了未来在现代服务业市场上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就该行而言,下一步,该行也将进一步完善服务体制、机制,打造专业化营销团队,通过细分市场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实行差别化业务绩效考核,努力把这一块业务做大做强,为该行健康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一来自农业银行江苏淮安新区支行的报道
(一)高度重视,着力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面对未来开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商业银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相关业务,有利于其拓展客户、带动业务发展、改善业务结构,是商业银行自身转型发展的内在需要。
首先,商业银行拓展现代服务业金融市场能够有效拓展客户群、扩大业务量。由于现代服务业为生产型企业和居民消费提供广泛深入的服务,因此现代服务业客户和商业银行以制造业为主的战略客户、广大的零售客户联系紧密,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金融服务,加强和现代服务业客户的合作,将有力带动商业银行在其他产业领域和零售领域的业务发展,为商业银行带来新的市场机会。
其次,商业银行拓展现代服务业金融市场有利于自身转型发展。随着市场变化,商业银行以利差为主的传统盈利模式难以为继。在如此“紧环境”中,商业银行亟需找到一条更有质量、更有内涵、更具可持续性的转型发展之路,而广阔的现代服务业金融市场提供了此种机遇。客观而言,现代服务业客户的金融需求和传统银行业务有较大差异,客户业务需求类型多样。现代服务业市场不仅为商业银行传统融资服务发展提供了机会,更为投资银行、电子银行、结算与现金管理、投资理财、企业年金和资产托管等全产品服务的发展提供了机会。紧跟我国产业结构转型趋势,大力拓展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现代服务业客户,将是商业银行优化业务结构,提升市场综合竞争力,实现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开拓思路,创新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
面对现代服务业企业难以符合商业银行传统的信贷标准的状况,商业银行要不断通过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流程创新,探索推出适应各类现代服务业客户特点的金融服务模式和产品,形成能覆盖大多数优质现代服务业客户需求的特色产品体系,得到广大现代服务业企业的认可和接受,实现银企双赢的局面。
l、创新拓宽现代服务业融资渠道。商业银行应根据服务业企业不同的生产周期、市场特征和金融需求,积极开展产品、服务创新,实现金融服务的专业化、特色化和多样化。例如,在信贷业务方面,对信誉度高、资产质量良好的成长型服务业企业,可采取公开统一授信的方式,适度扩大授权授信额度,积极推行仓单质押、订单融资、应收账款质押等业务;对信誉良好、收益稳定的服务业主,可适度发放创业贷款或提供具有一定透支额度的贷记卡等金融服务;对市场波动较大的服务业企业,可以法定代表人或自然人财产抵押质押的方式提供可循环使用的信贷资金额度扶持;对中小型服务业企业和业主,适应其短、少、频的资金需求特点,可在适当增加动产、不动产抵押质押及财产权利质押等信贷业务的同时,积极探索开发中小企业或业主联户联保贷款业务。在提供服务渠道方面,商业银行应根据现代服务业网络化、信息化的趋势,大力发展网络银行等业务,推广自助设备以及非现金支付工具的使用。在服务模式方面,商业银行应充分发挥中间业务优势,为服务业企业提供投融资政策咨询、项目评估、财务辅导、融资设计等特色服务,协助其筹措和有效利用资金。 引导现代服务业企业完善会计制度,强化公司治理,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集合票据、联合债券、应收账款支持债券等新型直接融资工具提高债务融资比例,让更多的现代服务业企业分享金融服务的阳光雨露。
2、扩大消费信贷增加现代服务业有效需求。引导商业银行适当简化房地产信贷审批手续,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扩大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浮幅度等有关政策。鼓励金融机构研发、推广科技、教育、旅游等领域的消费信贷产品,推动农村消费信贷市场发展,不断增加现代服务业有效需求,促进健康发展。
3、有效介入现代服务业的基础建设。商业银行进入现代服务业金融市场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即是介入与之相关的基础建设。为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近年来各级政府纷纷出台支持政策,大力推进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各类产业园区层出不穷,促成了对商业银行项目融资、结构融资产品的强烈需求。商业银行应紧跟国家、省市战略规划,立足于资源基础、市场潜力和发展条件,灵活运用项目贷款、流动资金贷款、融资租赁、债券承销等业务模式,为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和基地、仓储、景区、医疗场所及设施、文化场馆和有线电视网络建设等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需求。
4、大力推动产业链和集群营销。商业银行开发和挖掘现代服务业客户需要把握其产业链上下游关联度较强以及产业集群化特色明显的特征。一方面,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等传统产业结合紧密,互动性强,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其产业链开展营销。可依托现有的大型制造企业客户,将外包和衍生出的现代服务企业作为重点营销目标,在业务拓展上拓宽广度、挖掘深度、加大力度,充分发挥银行内部资源优势,强化公司、零售、国际、结算、资产管理、银行卡、网络银行等业务联动,通过产业链辐射实现对现代服务业客户及其上下游企业的整体营销。另一方面,现代服务业集群化发展特色凸显,商业银行可按照其产业分布集群推进营销。以功能特色鲜明、辐射带动作用强的现代服务业基地、园区等聚集区,以龙头企业为切入点,以点带面,营销培育核心客户群,进而辐射整个聚集区。
5、积极拓展多方合作。现代服务业对金融支持的需求往往是多层次、多维度的,商业银行要夺取现代服务业的广阔市场,必须要有创新经营的思路,以开放的心态和共赢的理念积极拓展多方合作。在与政府合作方面,要增强政策敏感度,紧跟政策导向。商业银行要抢抓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历史机遇,加强与政府特别是产业发展主管部门的联动,在政府重点项目和优质项目推进中实现发展,履行金融保障实体经济的社会责任;在与同业合作方面,要及时跟进现代服务业企业需求,积极推进银银、银证、银保等多方创新合作,尝试渠道共用、客户共享、产品共销、风险共担的合作模式,丰富金融产品,拓宽营销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在与行业合作方面,要有选择地与信用担保机构、行业商会、市场协会等机构开展合作,争取批量业务和客户资源,实施资源融合、共赢的发展策略,抢占现代服务业市场的制高点。
现代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研究 篇4
关键词:商业,银行,竞争
1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现状分析
近几年, 我国银行竞争力逐步提升。不管是资本充足率和资产质量, 还是盈利能力和流动性管理能力等方面都有明显改善。更为重要的是, 大多数商业银行建立了资本补充机制和节约使用资本的理念, 建立了使资产质量得以保证甚至提高的良好风险管理体系, 并且积极推动适应环境变化和客户需求变化的银行战略转型、业务转型和盈利模式转变。国有银行通过改革上市异军突起、重现活力, 原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了保持竞争优势通过内部改革进一步提升自身竞争力, 城市商业银行则通过消化不良资产、增资扩股、联盟、跨区域经营以及上市等手段和方式, 明确经营定位, 与各类商业银行在多个领域展开全面竞争。但是, 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显著提高的背后仍存在需要逐步改善之处。
1.1公司治理和内控机制仍需完善
通过银行改制和上市, 我国银行公司治理有所改善, 投资主体多元化程度逐步提高, 但“三会一层”之间权力制衡机制的有效性仍需提升。仍有高级管理人员利用银行资产牟取个人利益, 导致股东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大股东利用关联交易等手段谋取不正当收益, 甚至危及银行运行;独立董事流于形式现象存在, 对公司治理的改善并未起到实质作用;法人机构决策控制能力有限、分支机构贯彻执行不力, 导致基层机构违法违规, 大案要案时有发生。
1.2业务经营和收入来源依然单一, 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与外资银行相比, 在收入结构上, 我国商业银行仍较多的依托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利差收入, 非利息收入比重仍大幅低于外资银行, 但近几年随着中间业务的快速发展, 这一差距在逐步收窄, 但是金融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在业务创新方面, 吸收性的创新多, 原创性的创新少;低端业务领域的创新多, 高端业务领域的创新少;追求盈利的创新多, 防范风险的创新少。
1.3综合化、国际化程度不高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国家政策许可的范围内, 通过不同方式进入了投行、基金和租赁等业务领域, 初步形成了全方位的市场经营格局, 但总体来看综合化经营仍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程度也普遍不高, 多数银行的海外资产和海外利润贡献度均明显低于国际银行。
1.4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尚不完善
金融创新步伐的加快使得大量结构和交易复杂的金融衍生业务和产品层出不穷, 而我国银行业对这些业务和产品积累的风险管理经验和技术不多。我国银行业在金融危机中受到的直接影响较小, 不是因为我们的风险管理能力强于那些深陷困境的国际大银行, 而是我们的国际化程度不高, 业务还不够复杂。过去的几年, 正处于我国经济的上升期, 而且各商业银行普遍加强了风险管理, 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持续向好, 但真正的考验在于能否经受住经济周期的变化。
1.5经营效率不高
与国际银行业相比, 我国商业银行的整体竞争力在不断增强, 盈利能力也在大幅提升, 但由于人力资源总量大, 加之开发不够, 结构不合理, 在区域、岗位、流程上的分布失衡, 导致经营效率仍低于国际大银行水平。
1.6商业银行外部生存环境有待优化
一是银行监管有效性仍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银行监管与金融创新之间还无法做到平衡协调发展, 监管水平、手段相对滞后, 制约了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提高。二是资金价格受到管制。目前市场价格基本为管制利率, 尚未完全放开, 我国商业银行对主动规避利率、汇率等金融风险的意识不强, 由于无法很好预测和防范风险, 使得商业银行竞争力受到大大削弱。三是我国商业银行税负沉重。尽管金融业营业税税率为5%, 但从全球范围来看, 我国银行业营业税税率之高在世界上仍然可以算独一无二的, 大多数国家针对银行并不征收类似中国的营业税, 即使征收, 税率也较低。
2商业银行适应环境变化、加快变革的必要性
2.1适应环境变化、加快变革是确保商业银行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在新经济时代, 速度正在帮助那些掌握未来经营趋势的企业冲上巅峰, 也正在摧毁那些稍有懈怠的企业。速度, 左右着企业的生死, 对于银行业而言, 对环境突变的适应速度、相应采取变革举措的速度都将决定着自身的兴衰。因此把企业打造成一支快速反应的团队已成为众多企业追求的目标。现代银行业已开始淡化决策大小的问题, 而更加关注速度快慢的问题, 未来银行业的竞争职场中, 将不再是大吃小, 而是快吃慢, 要确保银行业持续发展, 就要在宏观经济金融环境、国际经济金融走势、产品更新、技术换代等多维度具有前瞻性, 提早应对, 适应多变的内外部环境。
2.2适应环境变化、加快变革是满足客户需求的有效保证
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们的生活水平及社会财富在快速增长, 客户的需求正在发生日益深刻的变化, 首先, 在经济开放及信息化时代, 客户的金融需求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不仅需要产品有较高的性价比和一流的、完善的服务, 而且对产品和服务也越来越反映出个性化的要求, 但对单一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依赖性和忠诚度却在不断降低;其次顾客对提供产品和服务在时间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如果企业不在短时间内迅速满足客户的需求, 该企业将会迅速地被客户所抛弃。如当前客户为了追逐高收益, 倾向于选择收益高的理财产品, 这就要求商业银行了解市场, 适应变化, 加快对新产品的研发, 有效地保证满足客户需求, 以更好地参与到市场竞争当中。
2.3适应环境变化、加快变革是提升行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从外部环境看, 银行业面临的竞争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金融机构层面的竞争。主要指在华经营的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形成的竞争压力, 随着银行业在国内市场的逐步开放, 从而使得国际竞争国内化。二是来自金融市场的竞争。当前脱媒成为国际金融领域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近年来,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发展, 直接融资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 企业客户通过发行股票、可转债、融资券等方式进行筹资的比重逐步提升。从中资银行业体系内部看, 中资银行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受传统影响, 各行资产负债结构基本趋同, 产品、服务和收入结构也呈现同质化特征。客户资源有限, 银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
为了提升银行业竞争力, 商业银行必须关注市场变化, 客观分析自身所处的位置, 尽快适应环境、政策变化, 做好传统业务与创新业务的拓展, 加快在业务规模、效益增长方式、抗风险能力、客户产品渠道、信息处理效率、金融业务综合化等方面的革新力度、变革速度, 以此树立市场竞争优势地位。
3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战略对策分析
3.1快速提升资源配置和整合能力
一是要打造先进的公司治理结构。商业银行要从制度上增强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能力, 通过强化法人监管职能、及时披露信息, 提高经营透明度, 充分保护投资者、存款者利益。通过公司治理改革, 把分权、制衡、问责等现代公司治理理念、原则化为商业银行切实可行的规范, 这种配置与整合权利资源的能力一经与环境变迁相适应, 就会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二是稳步做好组织架构的改革推进工作。商业银行要根据自身发展进程, 形势变化, 稳步推进组织架构的改革, 进一步界定机构内部职责, 逐步搭建模块清晰的组织架构, 并向战略侧重的领域集中优势资源, 实现商业银行内部主体间及主体与环境之间的自治、关联和变革。三是打造长效激励考核机制。最大限度地体现银行资源分配的利益取向, 明白无误地传导政策意图, 将银行利益、员工利益与股东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
3.2完善风险防控体系, 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我国商业银行应对照新巴塞尔协议和国际先进做法, 逐步建立起具有国际水平的、覆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系统化风险管理体系, 逐步实现以风险管理促进客户营销与价值增长的目标。一是建立独立的风险管理体制, 强化风险与收益平衡的管理理念。商业银行要有统一的风险政策, 具备协调各类风险管理的目标与方法。通过业务经理与风险经理的协同配合, 强化风险与收益平衡的理念, 实现风险的源头控制。二是要优化信贷管理流程, 完善信贷管理机制。商业银行要根据管理体制的要求逐步完善新的信贷决策机制与风险监控机制, 完善信贷业务风险准入标准、信贷审批制度与工作流程, 严把审批关。强化贷后管理, 设立权责清晰的问题管理机制, 强化问题贷款管理部门的专业化经营职能, 提高不良资产回收率。三是优化风险评级工具, 建立科学的信贷决策支持平台。商业银行要以信贷风险预警系统为基础, 逐步完善定量与定性结合的风险评价模型, 提供评价客户和交易风险的标准。
3.3全面提升金融创新能力
提升金融创新能力是商业银行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一是要提高制度、产品创新能力。在制度创新方面, 既要重视人员、技术因素和市场需求, 更要打破体制约束, 并在创新制度上下大功夫。产品创新方面, 不仅要结合客户具体需求, 设计有较高知识技术含量的产品和服务, 还要大力发展代理、信托、基金托管、咨询、理财、投行等新兴业务。二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既要学习、引进国际战略投资者的创新经验和先进技术, 又要重视消化、吸收、转化, 同时要结合实际开展原创, 加快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创新。
3.4进一步深化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本已成为银行业发展的战略资源之一, 商业银行要在已实施的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措施的基础上, 逐步完善以满足战略发展要求为出发点的用人制度、以关键业绩指标为核心的绩效考核和激励体系及系统的岗位培训和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构建起能服务战略和促进战略实现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激励约束机制。一是造就一支适应战略发展要求的领导人员队伍。商业银行要按照实现发展战略目标的要求, 通过系统学习与培训, 全面提高各级领导人员的素质与管理能力, 突出其推进管理改革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为商业银行的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二是要建立以满足战略发展要求为出发点的用人制度。商业银行需进一步完善用人制度,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和外部专业人才选聘制度, 根据经营管理需要, 聘任关键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不断优化、提高各级人员结构和素质。三是建立关键业绩指标考核制度和薪酬体系。商业银行要继续加大薪酬制度改革力度。建立以业绩考核为基础, 充分参照同行业市场价格的薪酬分配体系, 引入人力资本管理理念, 以人力资本创造价值为依据, 明确薪酬范围及水平, 科学设计薪酬曲线。在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基础上, 实现对外的竞争性、对内的公正性、对员工的激励性和管理的便利性的有机统一。四是建立岗位培训和后备人才的培养体系。商业银行要逐步建立员工职业生涯发展培训体系, 综合分析对人才的需求与员工的职业发展愿望, 确定培训计划, 实施岗位轮训, 逐步提升员工素质, 为银行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3.5进一步加强科技信息系统建设
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是科学决策的基础, 没有管理信息系统支持, 决策就缺乏科学依据, 就无法建立独立的内部控制体系, 无法测算风险与收益, 无法评估贡献度, 也就无法实施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提升银行竞争力, 必须把建设科技信息系统放在重要的位置, 要充分借鉴国际先进银行科技信息管理的经验、教训, 充分结合自身业务复杂程度和机构布局特点, 充分考虑未来银行业竞争形势下, 技术支撑的需要, 来制定科学的科技信息系统建设规划。要以客户优先、产品优先、流程科学为导向, 把科技信息系统建设同业务流程结合起来, 实现各系统信息充分共享, 来构建银行业先进的科技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1]王召.下一步银行业改革核心任务[N].上海证券报, 2008-1.
[2]王兆星.是什么制约了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J].银行家, 2008, (3) .
[3]蒋定之.关于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建设的若干思考[N].金融时报, 2006-12.
现代商业银行 篇5
数据是银行信息的主要载体,数据缺陷会严重损害信息的价值。为有效地发挥数据、信息对经营管理的支持作用,现代商业银行必须采取措施保证业务数据的质量,尤其要对关键数据进行全面的管理控制。数据管控体系建设是构建完善、共享、统一管理的数据环境的基本保障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把数据作为资产来加以管理的有效手段。
一、现代商业银行数据管控体系建设的急迫性
1.信息和数据对商业银行的重要意义
银行是信息密集型企业,不仅金融产品是信息产品,银行的业务处理和管理决策也是信息获取、传递、分析与运用的过程。银行依靠所掌握的信息进行经营决策,防范金融风险,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增值服务。信息对银行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4方面:一是可以直接作为生产要素参加再生产;二是能够提高银行经营管理和决策的效率;三是可以强化原有物质生产要素,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四是可以作为产品直接为银行带来效益。数据是信息的直接表现形式,“数据-信息-知识-商业智能”是现代商业银行定量化、精细化管理能力的发展路线。
2.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数据问题
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长期以来受到“凭经验、靠感觉、轻数据”的工作习惯影响,数据远未发挥其应有价值,数据问题未受到足够重视。商业银行开发并应用了上千套业务处理系统,产生大量数据,数据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提高竞争力的巨大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数据分散、重复、不一致。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按部门开展,各系统的数据定义、数据采集流程自成体系,缺少一致性,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不能把
分散的数据依据其内在逻辑聚集关联成一个完整的数据源,难以建立全面、准确、完整反映银行经营状况的单一数据视图。
关键业务数据不准确。前台人员不关心数据质量,其控制未融入到业务流程中;企业缺乏规范的数据质量控制流程和考核机制,数据质量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
数据处理难以满足需要。交易系统设计侧重于特定功能的实现和处理效率的保证,其数据处理难以满足业务发展、经营决策和管理考核的需要。
缺乏数据规划,数据管理成本高。缺乏对数据采集、分布、流转及应用的合理规划,部门间、总分行缺乏数据共享及协调机制。数据需求、数据质量、数据应用等问题的管理和解决分散在不同项目、业务和技术部门,没有一个明确的组织对相关问题提供协调机制和统一的报告渠道,并跟踪解决数据相关问题。
数据安全问题。数据信息安全保护意识较薄弱,缺乏数据认责文化,没有规范合理的数据安全分级、用户授权机制。
为解决上述问题,各家银行多年来付出了种种努力,包括信息系统升级改造、数据清洗等,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巨大。但由于缺乏系统性标本兼治的方法,数据问题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显然,我国商业银行急需建立一种新的数据管理机制来改善这种状况。
3.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对数据管控的要求
在国内,外部监管环境的变化对加强银行全企业范围内的数据管理,有效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一致性和及时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银监会新的监管报表报送,要求对涉及全行所有表内、表外业务的数据进行全面管理,在总行层面汇集全部的银行账户、交易账户、信贷与非信贷资产等明细数据,提供全行范围内具有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暴露的协议、交易对手、以及担保品、风险评分评级和风险度量等信息。
在国际上,根据新巴塞尔协议(Basel Ⅱ),商业银行必须为三大支柱提供充分的数据支持。BaselⅡ对银行管理数据的广度、深度和时间长度,以及数据完整性、准确性等方面均有具体、明确和严格的要求,并将数据质量问题纳入操作风险计量范围之内,根据风险程度予以拨备和资本计算。
同时,先进的定量化管理方法的引入与实施,需要以可信的、经过整合的数据为基础;有效降低信息管理成本,提高信息技术投资效益,也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管控体系。
二、国际先进商业银行数据管控经验
随着银行业务经营和管理对数据需求的不断增长,银行业务部门开始参与、主导数据管控,并逐渐将数据管控从其他管理流程中分离出来,进行丰富和完善。数据管理职责被赋予了不同层次、相对固定的数据管控机构与数据管理岗位。国际先进商业银行越来越多采用的管控模式如图1所示。
为实现上述工作模式,一个职能定位清晰、责任分工明确、工作流程稳定、考核目标明确的数据管控组织与相关业务部门协同工作的数据管控体系在许多国际先进银行中建立起来了。它确定了一系列的岗位角色和相应的责任及管理流程,以保障业务数据在采集、集中、转换、存储、应用整个过程中的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和时效性。
国际先进商业银行的数据管控实践,为我国商业银行数据管控体系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首先,对“数据价值”的共识是实施数据管控的前提。只有认识到“数据质量意味着金钱”,相关部门才能把数据质量与业务目标结合起来,进行“协同”。其次,数据管理活动主要由固定的组织机构来执行,并且这些组织机构通常由业务部门来主导。最后,对数据拥有者、使用者和管理者的职责分工与协作流程的定义和推行是实施数据管控的核心工作。
三、现代商业银行数据管控体系建设
1.数据管控体系建设的目标
数据管控体系是企业控制信息交付、数据管理战略和数据资源的一系列活动,在银行的大环境内建立人、数据、系统之间的和谐关系。数据管控从全企业的视角协调、统领各个层面的数据管理工作,保证银行内部各类人员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环境得到正确的数据支持及服务。
2.数据管控体系基本构架
数据管控体系把银行的数据及其拥有者、管理机构、使用者、管理工具等有机地关联在一起,是商业银行管理数据资产的完整机制。数据管控体系的基本构架包括以下3方面内容。
(1)数据管控策略
数据管控体系通过建立数据管控协调与决策会议机制,从面向业务应用、数据共享、系统3个管理层面,解决商业银行面临的数据规划、数据标准管理、数据质量管理以及数据安全管理四大核心数据管理任务。
数据管控决策会议由银行高层领导主持召开,对全企业数据管控重大事项、责任分工等进行决策。数据管控会议由管控协调部门、业务部门和技术部门等核心部门成员参与,解决跨主题的工作协调问题,并根据数据管理层面的不同,分为相应的业务数据管理、数据共享管理、系统数据管理3个层面。
(2)数据管控流程
数据管控流程如图2所示,包括数据规划流程、数据标准管理流程、数据质量管理流程、数据安全管理流程。数据规划对数据标准管理起指导作用,提供数据需求;数据质量管理按照数据标准对数据质量进行评估和衡量;数据安全管理建立在数据规划的既有成果上;业务部门对数据安全管理需求反馈到数据规划的过程中,形成良性的闭环管理流程。
(3)数据管控组织结构
数据管控体系的组织结构如图3所示。业务部门、数据管控协调部门和技术部门间通过协调人进行信息沟通,同时指定专人负责相关的数据管控具体事务的执行工作。3类部门在3个数据管理层面间建立稳定的分工合作关系,在每个管理层面中承担不同的责任。业务部门承担业务专家角色,负责提出数据需求和业务规则,协调部门业务专家参与数据管控相关工作,反馈数据管控在系统中实施的效果,指导对数据管控策略、标准和流程的调整。数据管控协调部门承担数据管控协调人和数据管理员角色,协调业务部门的数据需求和数据管控议题,推动建立数据管控流程,分析数据管控实施效果。技术部门承担技术支持角色,参与数据规划、数据标准定义、数据管控流程设计及维护、问题分析等工作,将数据管控流程落实到应用系统中。
四、我国商业银行数据管控建设的关键点
国内企业管理文化以及银行业实际情况与西方存在较大差异,我国商业银行在实施数据管控时,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先进商业银行的经验和做法。同时,数据管控工作是一项跨业务、跨部门的系统工程,从企业的视角出发,在建设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点需要着重考虑。
第一,成功的数据管控高度依赖于高层管理人员的支持。对于现代商业银行
来说,数据管控并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必须将其上升到企业战
略管理层面,提升到企业战略性高度予以重视。以企业级的全局视角
致力于推动内部数据整合和外部信息的分析利用,支持企业业务流程
重组和优化,支撑商机洞察和科学决策。
第二,数据管控需要各类部门,包括业务部门、技术部门和数据管理部门的通力配合,建立高层领导强有力参与的跨部门协调与决策机制。得到
有胜任力的、同时对业务部门和技术部门有足够影响力的高层支持,不仅保障企业愿景得以实现,而且要保障银行整体构架和技术构架得
到很好的协调。
第三,职能集中化的数据管控组织是保证数据管控体系正常运转的关键。在业界数据管控最佳实践中,无一例外具有一支专门的、稳定的团队,负责企业内的数据处理与管理工作。该团队一部分分布在业务条线上,实时支持业务线的管理和经营;一部分集中在后台负责管理企业级的数据整合,两部分人员紧密沟通,统一行动。从数据管控的发展趋势
来看,该团队必须进一步转型为固定的权责明确、职能集中的数据管控组织机构。该组织拥有一批具胜任力的员工承担核心角色,并被赋予执行各种数据管理活动和数据增值服务的责任,支持业务发展战略和运营管理两方面的目标。
第四,数据管控必须纳入到企业的业务流程再造体系。数据管控与银行业务
目标的实现是密切关联的。现代商业银行在建立前后台共同为企业业务目标负责机制的同时,必须建立贯穿整个业务流程的数据管控流程,将数据管控纳入银行业务流程再造体系中。为了实现业务目标,前后台都对数据负责,职责清晰,前台保证录入质量,后台进行数据整合、检核。一旦发现问题,可以追溯到前台进行校正,这种前后台连贯一致的数据管控流程将保证数据质量满足业务的需要。
数据管控纳入业务流程也需要企业文化的帮助。数据质量保证与产品质量保证一样,需要一种企业文化。在数据管控建设初期,需要将数据质量纳入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以促进数据质量控制文化的培育。第五,数据仓库系统是数据管控的前沿阵地。在现代商业银行中,数据仓库
系统是银行后台管理信息应用的核心。企业级数据仓库存储了商业银行全部数据,是商业银行及各业务部门进行业务分析的惟
一、真实的数据来源。许多银行正是在建设数据仓库的过程中强烈地感受到数据管控体系的必要性,并开始实施数据管控:对源系统中的数据进行一致的数据质量处理,对进入数据仓库中的数据建立数据质量追踪机制,对问题数据追溯到源数据进行修正,同时在数据集市层作数据验证工作。
第六,以数据仓库为基础实施数据管控可以获得显著的效果,整个工作变得
现代商业银行 篇6
关键词:现代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体系;体系创新
前言: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现代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仍然较为滞后,无法适应现代金融业的发展需求。鉴于此,笔者认为,现代商业银行应该尽快建立与完善财务管理体系,以更好的应对国际金融业的竞争,最终促进我国现代商业银行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一、现代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基本特征
(1)“垂直管理”和“双线负责制”。现代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体制主要实行的是上述的两种体制,它主要就是规范现代商业银行的财务行为,协调现代商业银行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制度。其中,垂直管理就是指现代商业银行的总行财务主管对一级分行的财务负责人进行垂直管理,在业务方面实行专门领导。双线负责制则是现代商业银行的各级分行与支行财务负责人负责所有的财务管理事务,并有向上级财务领导人报告财务重大事项与经营管理活动的职责与义务;(2)财务管理以风险管理为主。现代商业银行从事的是货币与信用经营业务,这就使得其经营过程中无法避免出现一些如流动风险、利率风险等各种财务风险。那么,这就需要现代商业银行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时候,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严控各方面的财务风险引发不良后果;(3)涉及的业务范围更广。现代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工作的范围涉及到了资产负债表以及表外的各项业务。这是因为现代商业银行在全面风险管理理念的引导下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每一项业务都面临着诸多的风险,银行必须扩展自己的财务风险管理视野,并在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财务管理技术手段与人员配备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
二、现代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现状及问题
(1) 目标定位不够合理。现代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工作目标主要就是实现价值或财务最大化。根据西方财务理论,财务最大化的目标应该与股东利益一致,并兼顾相关利益集团的利益。然而,我国现代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还不够科学,无法满足股改与上市等要求。我们应该改变现代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目标,以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作为其财务目标;(2)风险收益与成本收益意识不均衡。现代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仍然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缺乏责任利益的约束,只对收益关注而忽视了风险与成本,从而无法形成一种可持续的财务管理优势;(3)财务管理方法缺乏全面性。现代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体制仍然存在着分级核算的问题,无法形成一种集中且统一的财务管理组织体系,影响了全局利益;(4)财务管理评价体系较为落后。现代商业银行已经建立了一套管理信息系统。那么,这就要求现代商业银行要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自身的风险进行全面且深入的分析,并采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来评估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可能引发的损失程度,有利于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化解财务风险。但是,现代商业银行还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无法及时提供更多有效的财务数据,也就无法实现对成本收益的实时监控;(5)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够高。当前,我国现代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人员更多的局限于日常事务操作与管理,基本上都缺乏高层次的专业培训工作,因此,他们很多人都缺乏独立的管理能力与必要的创新意识。他们也无法适应现代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工作对于人才的素质要求。那么,这就需要现代商业银行尽快培养出高素质、重管理的财务管理人才队伍。
三、我国现代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体系的创新对策
(1)重新确定一个合适的财务管理目标。现代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目标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目标,它是银行整个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核心所在,也是银行开展各项财务管理活动的基础所在。因此,现代商业银行应该改变过去那种传统的财务管理目标,转而树立起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新的财务管理目标。这个财务管理目标不仅合理而且可行,它充分尊重了现代商业银行出资者的合理利益,让银行的经营管理活动建立在一个可信与现实的基础之上,把银行日常业务中的财务管理活动与经营管理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能够更好的迎合现代商业银行对于稳健经营以及利润追求的财务管理要求; (2)建立并完善银行会计制度。现代商业银行应该根据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与过程理论来进一步增强自身的财务管理职能。具体来说,现代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当前的实际状况,建立健全预测、决策和控制三者有机结合的银行会计制度。现代商业银行应该以跟踪监控作为主要手段,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会计职能,确保银行通过内部与外部审计工作来有效发挥出自身的财务管理职能;(3)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制。现代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工作中仍然面临着诸多的风险,这就需要银行做好风险防范工作。但是,银行财务管理中的风险管理工作对于国内现代商业银行来说,仍然属于一个较为新兴的领域。在当前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引导下,现代商业银行是一个高风险的企业,它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必然会有不少财务风险存在,银行需要对这些风险给予特别的关注。这就要求现代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体制不仅体现出利润,更要全面体现出成本与风险。具体来说,银行需要了解清楚风险成本的基本内涵,并通过管理会计手段来做好相关的风险防范工作。然后,银行还应该引入风险调整回报的理念与方法,为自身实施精准与全面的财务管理活动提供更为宽广且合理的视野。最后,银行还需要根据自身的利益与立场来综合考核账面利润与封闭利润,做到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共同兼顾,真正建立起一个体现出成本与风险统一的财务管理体制;(4)建立一个科学的财务管理技术体系。根据现代金融制度的要求,现代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工作应该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技术手段,而是应该建立起一种以效益为中心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的技术体系,这就需要银行转变自身的财务指标,从而通过动态对比来更好的体现出现代商业银行在某个特定时期内的财务与经营实际状况,以利于更好的发现银行经营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这些赢利性指标主要包含了资本收益率、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率等;(5)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现代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工作涵盖了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部分领域,它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会计学等相关学科的结合产物。因此,它比起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来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的重点是体现在管理方面,需要对银行内部各种管理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以及分析与报告。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现代商业银行中的大部分银行仍然在实质上推行的是传统的财务主管对机构负责人进行负责的管理做法。这种做法实际上造成了一种较为分散的财务管理体制,不利于财务管理职能充分且有效的发挥。加之,当前不少现代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人员多局限于日常事务操作与管理,缺乏高层次的专业技能培训,无法很好的适应现代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要求。鉴于此,我们认为,现代商业银行应该根据形势的发展情况来抓好财务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严格选拔出那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实际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人才进入到财务管理队伍中来,并执行严格的持证上岗制度,真正确保现代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工作配备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参考文献:
[1]卜日平.我国现代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体系探析[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5,20(5):44-47
现代商业银行 篇7
关键词:旺季产品,市场营销,科学发展观,竞争力
现代商业银行“旺季产品营销”作为各级银行机构发展业务的经营策略, 2009年从初级价格战、简单产品营销转至组合联动、捆绑营销, 短期内对促进银行业务快速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从长期来看, 必须把“旺季产品营销”统筹于银行经营战略规划之中, 提升于服务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之中。
一、现代商业银行“旺季产品营销”的特点
一是产品同质化、集中度较高。现代商业银行旺季产品营销战主要集中个人理财产品、银行卡、网上银行三大产品。个人理财产品主要集中在黄金债券业务, 银行卡产品主要集中在信用卡、理财卡业务, 电子银行主要集中在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转账汇款方面。
二是优惠范围升级、产品赠礼具体化。不少银行为了鼓励消费者使用电子汇款, 推出了不少优惠折扣活动在电子转账汇款上打折优惠更为明显。农行曾推出“e转账”网上办理异地转账、漫游汇款、跨行转账, 可享受柜面汇款手续费最低4折的优惠;建行推出“速汇通”业务, 对普通客户汇款手续费由全价改为5折、潜在客户8折改4折、优良客户3折改1.5折。优惠范围也包括柜台、网上银行转账等。
现代商业银行对不同业务实施办业务免年费、送礼品、积分抽奖、比例优惠等大型商户经常采用的促销措施, 农行依据金额、积分和排名相赠数码单反相机或品牌手机;建行赠礼涵盖房贷、黄金、信用卡、电子银行业务四个方面, 并将具体奖励条理化。
三是产品具有联动、捆绑一体化。工行把网上银行与保险业务、黄金业务联动一体。与太平人寿联合, 通过其网上支付购买太平得意还本计划保额为50万可获5克纯黄金的新年大礼;与泰康、平安、人保等保险公司联合, 通过网上支付购买其保险产品, 均有机会获得其保险优惠与礼品赠送。
中行推出了办借记卡送保险的业务。上半年凡在中国银行境内各网点新开户长城借记卡并缴纳全额年费的客户, 为其投保累计保额达14万元的公共交通意外伤害保险。
建行首次把住房金融与个人信贷业务纳入节日促销序列。通过联动营销方式, 分段实施“贷款有礼”和“推荐有礼”活动, 不断扩大客户市场。
二、现代商业银行“旺季产品营销”的实质
一是“旺季产品营销”表面上是商业银行产品间的竞争, 但实质上是价格战的升级和深化。因为价格战本质是市场经济中自由竞争的结果。“旺季产品营销”最明显的就是产品同质化, 产品同质不仅体现在传统个人类产品, 还有新业务产品, 部分产品体现费率的变动和利率的浮动。产品同质化导致现代商业银行竞争日趋激烈, 使得银行产品显得供过于求, 迫于产品销售压力, 各家银行才会采取价格战略去占有市场谋求发展, 争取更多的客户市场获取最大收益。
二是“旺季产品营销”本身是产品服务战竞争的体现, 但服务背后更体现客户资源的争夺战。服务是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现代商业银行技术的信息化、服务的个性化等要求金融产品必须不断创新, 与不同客户的需要服务相适应。随着价格逐渐逼近成本, 为扩大利润市场空间, 现代商业银行纷纷优化产品服务功能和产品创新, 整合技术平台, 推进经营转型, 主动掌握同业信息, 努力打造竞争品牌和服务优势以获取高端客户市场。
三是“旺季产品营销”活动是现代商业银行短期经营战术与长期经营战略的对立统一。从科学发展观角度看, 现代商业银行围绕经营效益谋发展, 既要重视利润的规模数量的增长, 更要重视利润的结构和质量的提升。“旺季产品营销”的短期战术主要表现在突击完成某些经营指标, 尽管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银行业短期内比拼降低总体利润水平, 但“一年之计在于春”, 黄金周等节假日又是产品综合营销的集中期和新产品推向市场的“试金石”, 也是银行综合产品的相互展示和比拼学习的平台;但长期战略来看, 同业竞争中虽然着眼以客户中心的经营策略, 但短期银行内部产品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改进技术, 优化流程, 才能更好促进国内银行业的优胜劣汰和整体提高。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 做好统筹规划, 提升市场竞争力
(一) 坚持长期服务战与短期价格战的统一。
在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 短期利益主要体现为当期的产品的销售和眼前的任务收入完成, 长期利益主要体现为客户对银行服务的长期忠诚度和价值创造。作为服务性行业窗口, 现代商业银行必须坚持“与客户共创价值”的理念, 以优质的产品、高效的服务, 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个性化、知识化和综合化的金融需求;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实体, 现代商业银行要在长远战略目标的统领下, 努力构筑良好的业务发展模式, 积极开发新的增长领域, 针对不同客户类型采取不同服务模式, 以吸引更多的客户, 并让已有的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作为科学发展观的践行者, 现代商业银行的短期利益都必须服从服务于长期利益, 更好贯彻总体经营策略, 通过产品同业对比, 及时反馈汇总信息, 更好改进产品, 提高客户满意度, 提升服务竞争力。
(二) 做好零售网点转型硬实力与软实力的统一。
2008-2009年现代银行网点竞争突出于业务经营转型, 零售网点转型的硬实力主要在于电子渠道、自助设备、网点标准化建设, 网点智能分区和理财引导已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网点差异化服务的重要体现。未来银行业竞争要做好零售网点转型的硬实力与软实力的统一, 必须加强客户经理、理财经理队伍建设的软实力, 积极构筑“网点+电子渠道+客户经理+自助设备”的“四位一体”的交易平台, 实现网点传统渠道为主向新兴交易渠道转变, 实现金融服务全面向标准化、精细化、差别化服务转变。
(三) 做好个人业务产品和对公业务产品创新发展的统一。
调整产品销售策略, 不断保持创新, 两会已明确“扩内需保增长”的经济方针, 要抓住宏观调整有利时机, 做好产品转换, 多代理理财组合产品。在抓好个人业务产品的同时, 要加强对公产品 (理财、信贷类) 的创新突破。09年中小企业支付高成本融资需求不减, 中小企业信贷产品相比于房贷、信用卡、信托理财等个人理财产品竞争激烈的“蓝海市场”, 应针对中小企业开发设计新的产品, 努力创新打造“红海市场”中小企业信贷品牌, 提高信贷类与理财类的组合创新水平, 从而有效吸引客户, 从而为争取代发工资业务、网上银行、银行卡等个人业务以及中高端客户市场做出积极的贡献。
(四) 做好“贴近服务”与“创新服务”的统一。
不论个人业务产品和对公业务产品销售都要做到贴近市场, 贴近客户, 贴近网点, 贴近同业的“四贴近”服务。贴近市场, 先于市场作出反应, 及时主动调整销售策略;贴近客户, 开展全程服务, 动态管理, 把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客户;贴近网点, 为一线提供全方位的系统支持和转型服务;贴近同业, 及时掌握个人和机构产品的卖点和异点, 改进产品设计, 突出特色, 获取良好的价格卖点, 在竞争中有效参照、取得主动、赢得优势。
目前旺季产品营销大多数金融机构产品雷同化、大众化, 而高端化、特色化创新则少, 解决这一现实问题, 必须做好“贴近服务”与“创新服务”的统一, 在“贴近”服务的基础上组织团队开发研究新产品, 量体裁衣, 不同客户群体开发不同产品, 例如:在中小企业信贷方面, 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率先推出“商贷通”、“网贷通”;光大银行推出经营户联保业务, 市场内多家企业通过抱团担保及引入风险保证金方式取得银行的综合授信;其他银行针对超市供应商设计的“超前贷”、与百货业合作开发的“百货贷”、与各大三甲医院合作的“药商贷”、为外贸出口小企业设计的“速退贷”等。在信用卡方面, 建行发行“汽车卡”, 在整合双币种信用卡的所有功能基础上, 与高端客户增值服务融为一体, 巧占区域车族中高端客户。因此, 现代商业银行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统筹规划, 加大金融创新力度, 做好差异化服务, 确保新产品的服务营销到位, 更好满足优质客户差异化需求, 有效提升客户价值创造力。
参考文献
[1]、谢光, 银行产品营销创新全攻略。现代商业银行, 2005年第7期
[2]、刘建, 郭建, 营销高端客户的谈判策略, 建设银行报> 理 论 >2008年第2441期第三版7月11日
现代商业银行 篇8
面对着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 现代商业银行需要及时改善自身各个方面的经营战略, 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现代商业银行的营销战略转型成为其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而具备整体性、品牌性、直面性以及全方位性的商业银行服务营销是营销战略转型中颇为重要的创新路径。本文从服务营销的视角出发, 首先分析了现代商业银行服务营销的优势、劣势、机会以及威胁, 并提出了一些服务营销的创新策略使得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并以此推动现代商业银行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现代商业银行服务营销的SWOT分析
1、现代商业银行服务营销的的优势分析。
现代商业银行服务营销的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相比的优势为其本土化的经营模式, 能够更好更准确地把握客户对银行业务以及产品的需求结构等并提供相应的产品服务;其二是基于我国商业银行本土化的优势, 其在信息的获取上也具备了一定优势, 并能准确把握与客户密切相关的“软信息”;其三是现代商业银行在营业网点较为普遍从而给客户带来了一定的便捷性;其四是现代商业银行具有较为完备的支付结算系统。
2、劣势分析。
现代商业银行服务营销的劣势首先表现在金融产品的创新服务上, 其营销产品的雷同率较高, 且其营销路线也是在模仿其他银行的路线, 难以以创新的姿态获取核心竞争力;其次表现在现代商业银行的服务营销理念较为落后, 在服务营销的整个实体、虚体过程中, 不同的职员扮演者独立的角色, 难以形成一个专业化、系统性、有机的服务营销团队。
3、机会分析。
在当前经济形势良好运行的背景之下, 现代商业银行服务营销的机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我国良好的金融政策让我国的商业银行幸运地度过了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 且逐步过渡到良好的经济运行模式, 随着国内外金融法规的进一步规范, 金融市场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其二是金融市场需求的进一步发展, 如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的洗礼之后, 其融资的需求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张, 同时一些新兴产业崭露头角, 对资金的需求量大, 这就为现代商业银行的服务营销创造了良好的市场需求机遇;其三是我国居民的收入日益增加且消费观念日渐现代化, 这就为商业银行开拓个体性的服务营销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4、威胁分析。
现代商业银行服务营销面临的威胁首先是来自于外资银行, 外资银行利用其资金规模、金融创新产品以及现代营销模式的优势为其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这些对我国商业银行拓展其服务营销市场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其次现代商业银行客户的流失也对我国商业银行服务营销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威胁;最后是股份制银行的大肆扩展使得金融市场步入了愈来愈激烈的竞争局面, 其多元化的营销战略对我国商业银行服务营销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三、现代商业银行服务营销创新策略
1、4P组合的服务营销策略。现代商业银行的4P组合服务营销策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其一, 首先是根据客户需求来制定相应的产品策略, 不同的消费者对银行产品服务的需求不同, 因此商业银行需要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特性来实现产品的差异化服务营销;其次是根据银行供给市场的竞争局面增加银行产品服务的附加值, 从而吸引更多的客户。
其二, 根据市场细化客户群体, 并制定符合成本支出的价格策略, 现代商业银行需要根据自身的产品服务成本以及消费者可接受的价格来实行基于市场需求结构的差异化定价策略, 从而吸纳不同层次的客户并提高最实惠的银行产品服务需求。
其三, 根据银行消费者的消费特性制定恰到好处的服务营销渠道, 银行产品的无形化特征需要银行在营销网点设置时充分考虑到顾客的便利度和银行网点设置的费用同时达到最优化, 同时进行对分散的网点进行整合并充分利用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电子服务营销模式。
其四, 现代商业银行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相应的促销策略, 综合利用广告促销、公共营销、人员推销以及网络营销的渠道来进行全方位的促销策略, 并加强与客户之间的供需沟通, 为提高现代商业银行的服务营销水平提供有效的信息。
2、流程优化的服务营销策略。
随着金融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 消费者会根据银行在各个环节提供的服务来选择最佳的银行, 因此现代商业银行要想在激烈的市场中取胜, 需要根据市场需求采取流程优化的服务营销策略。首先需要对商业银行的服务流程进行进一步的改善, 对营业场合进行科学的分区, 对服务的标准进行国际化的规范;其次推动商业银行柔性服务营销水平, 由于现代商业银行的服务网点有限, 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消费者的需求, 这就需要商业银行适当增加自助服务设施, 同时可以实施弹性的服务机制, 根据客户需求设定不同类型的柜台等。
3、有形化的服务营销策略。
由于银行服务产品的无形特性在一定程度上会给消费者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为了让消费者能够安心使用商业银行的产品, 现在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有形的展示来提高其服务营销的影响力。首先对商业银行的服务环境进行有序的调整, 提供先进科学可靠的自助设备, 同时提高商业银行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树立起银行良好的服务形象, 最后是在已有客户心中形成良好的口碑, 从而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 进一步提升有形化服务营销的效果, 提升现代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汤长保. 商业银行对公业务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与路径选择[J].金融纵横, 2009, (1) :39-43.
[2]、王杰芳. 我国商业银行服务营销策略探析[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9, (4) :47-48.
[3]、任靖沙. 试论现代商业银行的服务营销[J].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双月刊) , 2007, (3) :45-47.
现代商业银行 篇9
关键词:商业银行,柜面,会计风险,管理,监督
现代商业银行柜面会计风险是指银行营业网点受理客户业务交易过程中, 由于银行柜面会计人员操作失误或有关制度执行不严等原因至使银行或客户资金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是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主要领域。
1 现代商业银行柜面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
(1) 岗位权限设置的会计风险。柜面会计业务柜员系统交易权限设置超出实际岗位职责需要, 未根据实际岗位职责设置会计业务系统操作权限, 柜面会计人员操作权限设置过大, 承担的会计岗位职责与系统操作权限不匹配容易造成存有侥幸心理的柜员过度使用操作权限, 易引发操作风险。如:同一会计人员在系统中对应两个以上操作员号, 指纹认证系统多个操作员预留为同一个人的指纹, 导致一人拥有多个操作员的系统权限, 存在极大风险隐患。柜员岗位职责变动, 操作权限未及时作相应的调整。
(2) 操作失误型会计风险。柜面会计人员在会计业务操作执行、传递和流程管理中, 由于责任心不强、专业技术不过关以及偶然失误等原因导致的柜面会计业务操作风险事件。
(3) 主观违规型会计风险, 员工明知道规章制度, 却有意去违反各种规章制度, 从而导致发生风险, 虽然这类风险事件数量不多, 但同操作失误型相比, 带来的损失却要大的多。例如:某支行月末为完成上级行下达的存款任务, 指使柜面会计人员将一笔要解付的大额汇票不是冲减汇出汇款科目而是记入单位存款账户, 至使该月末虚增存款从而造成了银行清算资金往来科目借方有余额, 单位存款虚增银行多支付利息, 企业单位多缴税款。又如:某商业银行为发展业务违规开立单位结算账户, 以及柜面会计人员利用本人或控制的账户与公司机构及机构类客户进行资金划转, 为满足业绩考核需要人为调节所在机构对公存款、虚增网银交易量这些都属于明知故犯, 风险隐患极大。
(4) 制度执行不严造成的柜面会计风险。柜面会计人员临时离岗未退出或锁定系统操作界面, 易导致他人进入操作界面, 盗用操作权限进行操作, 为他人作案提供可乘之机。未将所保管的会计重要空白凭证、会计印章等重要物品收妥, 可能导致会计重要单证遗失、被盗用;会计印章保管与实际使用人不相符, 多人混用印章, 由他人代管代用会计印章, 易引发他人盗用伪造会计印章进行外部欺诈;柜面会计人员携带会计印章违规上门收款以及未通过合同方式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引起差错或风险事件导致银行承担资金风险, 以及会计记账人员与复核人员共用一套印鉴卡, 存在偷换印鉴卡的风险;复核员未折角验印, 未履行复核监督职责, 无法及时发现假印章;印鉴卡正副卡数量不一致, 存在缺失现象, 无法对客户印鉴进行复核验印, 这些情况都会引许多风险。
(5) 会计核算不规范产生的会计风险。部分商业银行柜面会计人员未按要求收取手续费, 减少了结算收入; 还有会计人员将应记入结算业务支出的款项, 错记入到中间业务支出科目, 部分网点将保证金存款误放入到专用存款账户科目中核算, 造成科目核算混乱。
2 现代商业银行柜面会计风险形成的原因
2.1 基层网点管理不到位, 违规操作现象时有发生
随着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各行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大, 各商业银行工作的重心主要倾向于指标数字, 往往以数字指标的高低来论“英雄”, 用指标任务的考核替代管理, 致使基层行负责人为完成上级行下达指标任务表现其功绩, 重指标任务而轻风险, 挺而走险钻风险制度的空子做触犯红线的事, 导致银行产生会计风险。
2.2 柜面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随着现代商业银行会计新业务的不断发展, 柜面会计人员业务熟练程度不够, 加上有些会计人员责任心不强、法律意识淡薄、风险防范以及自我保护意识的缺乏。还有一些会计人员眼高手低, 看着会、听着懂操作起来就会出错, 违规违章操作经常发生。更有一些官宦子弟无视各种规章制度存在, 导制会计柜面风险产生。
2.3 后台稽核力度不够
在实际工作中, 柜面会计工作的事后稽核部门缺乏实效性, 稽核监督制度有名无实, 流于形式。后台稽核人员工作敷衍了事, 没有认真履行职责, 对柜面会计业务不能发现问题, 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会计风险, 没有充分发挥稽核的职能, 从而也没起到事后稽核工作的实质作用。
3 强化商业银行柜面会计风险防范和监督的措施
3.1 以制度建设为基础, 切实提高柜面会计人员的合规操作能力
(1) 完善柜面会计业务操作制度, 对重要风险点的操作和控制予以明确和规范;定期学习柜面会计操作手册、帐户管理指引、印章管理办法等;对已启用的印鉴卡实行“分人保管, 谁保管, 谁使用”的管理原则;每个账户所对应的印鉴卡 (银行留存的正副卡) 由印鉴初审、复审人员分别保管使用。严禁将印鉴卡交叉使用或出借他人。对已启用的印鉴卡应纳入重要物品保管。柜员临时离岗时, 应将印鉴卡装箱上锁, 营业终了入保险柜或随运钞车入金库保管。
(2) 完善内控管理制度, 加强商业银行网点柜面会计风险防范措施、加强账户和大额现金管理、突击检查等办法。
(3) 加强会计业务及内控知识培训, 管辖行定期开展柜面会计及内控知识培训和“上门培训”工作, 定期举办柜面会计风险防控知识竞赛。
3.2 强化柜面会计业务风险控制, 提升柜面会计风险防范能力
(1) 加强柜员会计人员操作权限管理, 对所有柜面会计人员权限设置的规范性、授权柜员及上门收款合规情况进行规范。
(2) 柜面会计人员应按照统一会计核算原则, 以实际发生交易或者事项的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 准确地记入相应的会计科目, 如实反映柜面会计业务状况。规范前台柜面会计业务操作。
(3) 强化会计人员轮岗管理, 会计人员轮岗是防范案件和事故, 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一个有效手段。进行网点内岗位调整、跨网点轮岗、跨支行工作调动等办法, 对符合轮岗条件的会计人员、授权员及主管进行全面轮岗。
3.3 建立有效的柜面会计风险防范监督体系
(1) 进行柜面会计业务风险事前防范, 企业会计单位开办上门收款、送款业务必须进行审批, 上级审批部门必须对企业客户的准入条件及提供安全场所的情况进行调查核实, 并安排专人专车完成上门收款工作。办理上门收款、送款业务必须与客户签订协议, 协议要素必须齐全, 应在协议中约定上门收、送款的时间、场所、期限、交接方式, 根据有关收费标准商定服务费用, 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差错和纠纷的处理办法。严禁柜面会计人员携带会计印章收款。
(2) 加强柜面会计风险事中监督;加强会计主管履职监督, 督促会计主管做好柜面会计业务监督工作;会计主管要定期查看稽核差错, 不仅对差错柜面会计人员进行经济处罚, 并追究会计主管的管理责任, 进一步强化网点合规操作意识。印章交接必须由会计主管或指定人员监交, 办妥交接手续, 以明确责任。会计主管岗位调整时, 其保管的会计专用印章交接由主管行长或上级行主管部门派员监交。交接时, 交接人员和监交人员均应在登记簿上签章。
(3) 加强会计操作风险事后检查;充分利用稽核系统, 柜面监测系统每月或每季产生数据通报, 直接利用通报结果, 根据稽核系统和柜面监测系统所通报的问题, 对柜面会计人员及会计主管进行统一评分, 切实加强柜面风险管理。
(4) 强化对账管理, 规范对账操作, 提高对账回收率。利用会计集中对账管理系统, 对账签约方式要灵活多样化, 加强对未生成对账单账户、不对账账户、逾期未回执账户、客户自取对账单账户、争议账务账户、连续验印不符账户等异常账户的监控管理, 实现对账工作前后台分离, 实现对账单回收、验印、核对、登记后台集中自动化处理, 逐步减轻前台对账回单验印与核对的压力。
(5) 丰富检查手段, 转变检查方式, 利用非现场检查手段开展会计营运检查工作 , 加大非现场检查的力度, 充分利用各种系统及监控录像柜面会计开展非现场检查, 与现场检查方式相互结合、互为补充, 提高会计风险检查的质量和效率。对同一会计人员对应多个柜面岗位权限、逆程序办理现金收付及转账业务、通过内部账户虚增款、单位会计结算账户大额进出资金等情况开展非现场检查, 对存在的疑点进行现场核实并彻底进行整改。
3.4 完善柜面会计业务风险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1) 加强完善柜面业务内部控制制度。
进一步完善柜面会计业务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必要的职责分离, 以及横向与纵向相互监督制约关系的制度。明确关键岗位、特殊岗位、不相容岗位及其控制要求, 整合、梳理现有内部柜面会计管理制度。统一柜面会计业务标准和操作要求, 完善并强化其风险管理作用, 尽可能覆盖所有会计业务环节和风险点, 包括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对于重要柜面会计活动应实施连续记录和监督检查;对于银行柜面会计流程、计算机系统的设计过程和会计业务组织结构应建立有效的控制程序;建立会计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对硬件、柜面会计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数据和操作环境, 以及设计、采购、安全和使用实施控制, 以确保柜面会计业务处理的正确性。建立柜面会计岗位责任制度、授权审批制度、业务操作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突发事件控制制度等。
(2) 规范会计业务环节的内部控制。
在内控制度层次上, 建立严密完整的分级授权体系, 对不同重要程度的会计业务进行不同层次的业务授权。在内控对象上, 改变对柜面会计员工控制制约较多, 对管理层控制制约较少的现象, 确保内控能够涵盖内部风险管理和柜面会计业务的各个层次和各个方面。在内控岗位管理上, 加强内部会计岗位责任制, 力求会计岗位目标实施量化考核, 重要会计岗位尽量单设, 各岗位和部门相对独立, 达到内控所需的双重控制和交叉检查, 所有部门都应共同参与对柜面会计风险的管理。
(3) 加强会计岗位职责和业务权限的制约、制衡。
要建立强化相互制约的柜面会计业务岗位职责, 通过科学合理地分配权利。要进一步强化会计主管在营业网点各项柜面业务的事中授权管理, 强化会计主管柜面会计业务授权工作, 通过抓好会计主管理的授权、管理、培训、考核等措施, 真正发挥会计主管在柜面的堵关把口的作用, 防范柜面会计风险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巴塞尔委员会.新巴塞尔新资本协议[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 01 (01) .
[2]毛文彬.浅谈基层行临柜操作管理中主要风险及控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 04 (08) .
[3]徐浩.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4]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会计业务上门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2010, 99[S].
[5]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会计专印章管理办法, 2009, 210[S].
[6]张吉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识别与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7]中国建设银行.进一步明确人民币银行账户管理相关规定通知, 2009, 86[S].
现代商业银行 篇10
一、市场风险防范对策
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现代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也在不断加剧。而面对如此复杂的市场风险, 建立健全一整套风险评估、预警、监督、控制机制, 对市场风险实施全天候监控和管理, 是现代商业银行积极应对市场风险的最有效办法。而防范市场风险, 主要应该从这几个方面来进行: (1) 量化风险指标, 加强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意识, 把风险指标作为开展金融业务的重要标准。 (2) 加强银行自身的经营管理, 积极推进新的金融业务, 开拓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 (3) 加强对现代科技的运用, 实现对银行金融业务的信息化管理, 为金融风险防范提供快速、高效的信息来源。
二、业务操作风险防范对策
有效防范银行业务存在的操作风险, 首先, 要对业务操作权限进行明确的界定, 有效规避因人员操作界限不清而带来的业务操作风险。如果银行职员的操作权限不够明确, 出于规避责任的个人目的, 在产生操作失误后, 会产生职员极力推卸责任的现象。因此, 明确岗位操作责任的前提下, 能够使权清而则明。此外, 还要加强对银行志愿的职业技能的培养, 定期举办内部职业技能培训活动, 不断提升银行人员的职业素养, 这也是有效防止银行人员出现操作失误的一个有力措施。而加强对银行职员关于企业文化的培训, 能够从行为意识上对职员进行引导, 有效增加其专注力和执行能力, 防范因主观思想出现偏差而造成的操作失误。
三、信用风险的防范对策
信用风险是现代商业银行主要金融风险之一。要完善对信用风险的相关防范措施, 应该从以下这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 实行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
在商业银行内部建立针对信用风险的内部控制机制, 实施有效的内部风险制衡管理。设立严格的银行内部信用管理标准和管理方式, 对风险资本的配置实现有效的制衡与管理。
(二) 建立健全银行的信用风险补偿机制
商业银行存在某些无法转嫁或直接规避的信用风险。对于这部分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可以直接通过在交易价格上增加风险因素的方法来实现对承担信用风险而得到的价格上的补偿。这种获得风险补偿的方法和转嫁风险一样都是十分有效的防范金融风险的对策之一。而实行信用风险价格补偿, 也必须根据客户的信用风险的级数的不同, 再来确定风险补偿的价格。
四、道德风险的防范对策
道德风险主要来自银行的内部。它的根源是银行职员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观念上产生的变化。而有效防范商业银行的道德风险, 应该从以下这几个方面来着手:
(一) 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要有效防范银行内部的道德风险, 最重要的就是要抓好银行的内部控制。从现有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来看, 目前, 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规范的银行业务操作流程和相关管理办法等, 是有效防范现代商业银行内部道德风险的最有力措施。
(二) 建立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
加强对商业银行的外部监督, 是有效降低商业银行内部道德风险的重要方法之一。加强外部监督, 除了要有效发挥银监会、银行公会等社会组织的监督作用, 积极建立相关从业人员的信息库, 在金融行业内实行对人才资源信息共享, 还应该要求各商业银行对其内部的违法乱纪的人员处罚予以公开, 增加人员管理的透明度。通过银行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督双向监管来有效降低现代商业银行的内部道德风向, 促使现代商业银行健康、有序地发展。
(三) 完善银行内部的人事管理制度
我国不少商业银行都出现过因用人不当、用人不察而致使银行的内部控制失效而使银行不得不面临庞大的金融风险, 进而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等状况。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银行内部的人事管理制度存在问题。因此, 加强现代商业银行的人事管理制度的完善就显得十分重要。
(四) 强化商业银行的内部稽核制度
完善银行的内部稽核制度是现代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商业银行的内部稽核制度, 首先, 应该充分保持稽核制度的独立性, 确保其能够充分发挥其稽核效用。其次, 还要保证银行内部稽核制度的覆盖面。要在整个银行内部都建立其完善的内部稽核制度, 确保各项内控措施都能够得到全面、有效的落实。再次, 还要保证银行的稽核小组与其他业务部门之间能够建立其通畅的信息流通渠道, 严格执行稽核工作, 保证稽核工作流程的完整性, 通过强化商业银行的内部稽核制度, 可以有效控制银行内部的道德风险。
参考文献
[1]魏昌平.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风险防范对策思考[J].南方金融, 2010 (12) .
[2]丁文高.我国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02) .
[3]熊林高.从“金融海啸”看我国银行业金融风险防范[J].商场现代化, 2009 (12) .
缺乏灵魂的现代商业 篇11
我是《纽约客》漫画的忠实粉丝。有一幅漫画我相当喜欢:一位办公室职员突然发病,靠着墙边倒下去,双手紧紧抓住胸口。一位同事见状赶紧过来帮他,一边喃喃自语:“不用担心,他只是被他的目标所煎熬。”
这些漫画是对人类现状的讽刺,深刻地反映了真实的世态,比较容易引起我们的共鸣。突然大发善心的员工让我们明白大多公司内部人情淡漠。通过研究我发现,大多公司都存在目标不清晰的问题。
“高绩效”组织的压抑
我曾引用了一项调研结果:真正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员工仅有20%。身为管理学领域的学者,我对这样的结果感到气馁:竟然有那么多的员工都觉得在工作中很压抑。
在调研中,受访者将消极懒散的工作态度归咎于管理者的沟通不善和自我中心。但依我看,真正令员工消极怠工的是一些更深层的组织层面的原因。
让我们来做个试验。请找出你所在公司的最新年报、使命陈述,以及CEO的最新博文。阅读这些文件,记录关键的语句,并将重复频率比较高的词汇罗列出来。然后对这些内容进行简要的分析:公司大力宣扬的目标和理念是什么?我估计可能就是一些诸如优越性、优势、领导力、差异化、价值、重点、纪律、责任、效率之类的概念。这些概念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但你觉得这些目标对你有吸引力么?能在你内心激起任何波澜么?对整个人类而言有什么重要意义?
想一想米开朗琪罗、伽利略、杰弗逊、甘地、威廉·威尔伯福斯、马丁·路德·金及德兰修女等人。是什么样的理想激励着这些人做出了种种壮举?是商业价值吗?非也。他们的巨大贡献源自对美好、真理、智慧、正义、慈善、忠贞、快乐、勇气和尊敬等崇高价值观的坚定信念。
我曾与不少CEO交流,他们无一例外地告诉我有志于建设一个“高绩效”的组织——但是,如果一个组织的核心价值观是唯利是图,无法赢得员工的拥戴,他们的目标可能实现吗?因此,要获得商业的成功,就必须建设人性化的交流环境和管理方式并规定道德义务。
崇高的目标能够激励人们全身心地奉献、坚持不懈地努力,并激发创新思维,将员工的才华转化为杰出的成就。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我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在公司内部很少能看到诸如“爱”、“奉献”、“荣誉”这样的词汇?为什么对人类最为重要的一些理念往往最容易被管理者忽略?
全食食品超市(Whole FoodsMarket)创始人之一约翰-麦基(John Mackey)曾说过,他要创建一个充满爱而不是恐惧的公司。麦基并不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者,但他坚持这样的自由主义观点而令一些人不快。虽然所有人都赞同要创建一个信任、慷慨、宽容的组织,但创建一个充满慈爱的组织,仍需要有相当大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因为这项工作远比表面上看起来要激进,也更显得离经叛道。
如果你对此还有所怀疑,那么再做一项试验。下一次公司员工大会上,等所有人都对会议内容失去兴趣,目光渐渐变得呆滞的时候,你站起来大声说公司真正应该做的是给予员工更多的爱,看看大家会有什么反应。每次为管理人员讲课的时候,我经常会用这种方法来考验他们是否敢于坚持爱(或美好、正义、真理)等理念。我对他们说,“回去以后,告诉你的老板你们公司缺乏爱。”这样的建议总是惹来一阵紧张的笑声,反而让人感觉我有些怪异。那么,为什么管理者一方面都表示公司应当致力于实现这些永恒的人文价值,男一方面却不愿意在自己的公司范围内身体力行?我有一种感觉:公司的工作环境很不人道——机械、枯燥、物质化——哪怕要想给现有的传统机制注入一点活力都会被认为格格不入,就好比是在妓院里读圣经一样荒谬。
商业同样需要真善美
诚然,崇尚收益、优势、效率等实用型的价值观也没错,但显然不是很高尚。想一想由于贪婪、责任心缺失导致的银行业危机,以及安然、世界通信公司(WorldCom)、Adelphia通信公司及其他众多深陷丑闻的公司轰然倒闭的事实。如果公司领导层不能牢记社会责任,就很容易被自己的利益目标所驱使。设立远大的目标,不只是为了帮助实现个人的抱负,更是防止谋取私利、打击不合法手段的必要保证措施。
任何组织无一例外地追逐价值。问题只是在于,什么价值是真正值得追逐的?
当初迪士尼决定进军娱乐业的时候,动画片制作人、主题公园员工与高层管理人员团结一致,努力为全球的小朋友们创造奇幻的世界,为他们带来更多的欢乐;苹果公司努力发展设计美学,公司发挥其强大的软件优势和设计才华生产出富有美感的产品和服务;谷歌的许多员工认为他们生产的是智慧产品,旨在提高全世界人民的智商,传播知识,让更多人共享信息……遗憾的是,这种志存高远的公司屈指可数。尽管如此我依然深信,不管是个人还是公司,若想取得长期的成功,就必须拥有崇高而远大的理想。
现代商业银行 篇12
古灵阁巫师银行, 顾名思义就是在魔法界唯一一所无分行并且是由妖精开设的, 可以存钱或租用保险箱的, 世界上除霍格沃兹外最安全的一家巫师银行。虽然古灵阁非常的安全, 但是它的业务范围相比于现代商业银行实在是少得可怜。
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业务可以分为存款业务, 贷款业务和中间业务这三大类。随着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完善, 现代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因此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中间业务的创新形式以牟取利益。除结算、代理、信托、租赁、保管、咨询等传统中间业务外, 金融期货、期权业务、货币及利率互换等创新型金融工具在市场上也取得了不错的份额。可以说, 现代商业银行的业务种类多, 范围广, 占有较大市场份额。
相比于现代商业银行业务的繁杂, 古灵阁银行的业务可谓是单调。从小说中不难发现, 古灵阁银行的主要业务是提供金库给予存放货币或是重要物品, 而且不支付利息收益, 只收取一定的金库使用费, 相当于是保险柜出租的概念。除了金库出租这一主营业务外, 古灵阁还有其他业务。《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当哈利第一次进入古灵阁时描述道“穿过第二道银色大门进入宽敞的大理石厅堂, 大约百十来个妖精坐在长柜台后面往大账本上草草登记。有的用天平称钱币, 有的用目镜检测宝石。”这里的古灵阁更相当于典当行业, 通过获取一定比例的费用以及价格差获益。当然, 古灵阁也存在着中间业务, 《哈利波特与密室》中描述道“啊, 你们是麻瓜!”韦斯莱先生高兴地说, “咱们一定要喝一杯去!你手里拿的那个是什么?哦, 你们在兑换麻瓜货币。莫丽, 你瞧!”他兴奋地指着格兰杰先生手里那张十英镑的钞票说”。这意味着古灵阁承担者麻瓜货币和魔法货币之间的兑换工作, 连接着魔法界和麻瓜界的货币流通, 并收取一定的中间费用。
二、安全管理
文中不止一次的强调古灵阁银行的安全性, 是世界上除霍格沃兹以外的最安全的地方。不仅仅指古灵阁位于伦敦地下几百英里的地方, 即使你盗得了财物也有可能被困在地下不能出去。所有的金库都需要身份认证, 可以是钥匙也可以的信件或者魔法棒来证明你的身份。另外部分金库只有妖精才能打开, 如果擅自打开就会被吸进去, 陷在里面不能出来。而且最严密的金库由龙把守, 还有一道防贼瀑布杜绝一切的非法入侵者。
然而21世纪的现代商业银行除了加强硬件设施的建设外, 随着电子银行业务的推广, 网络安全的建设不容忽视。电子银行业务是指银行通过面向社会公众通过专用网络的方式向客户提供的离柜金融服务。主要包括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以及其他离柜业务。随着网上购物和电子商务的盛行,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 以及网上消费的现金流和物流不同步, 网上银行的安全性也变得赤手可热。
不同于以往传统业务的面对面交易, 客户身份以及网上交易的真实性不容易考证和确认, 不法分子容易钻漏洞, 不利于网上交易的安全。另外, 信息传递过程中也存在着安全漏洞, 传统业务的信息传递是发生在银行内部网络上, 内部网和外部网之间存在着强大的隔离措施, 外部黑客不容易攻破安全堡垒。反观网上交易是发生在外部网络上, 因此信息的传递上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容易被修改数据。
三、客户分类
这里讨论的客户是个人客户而非法人客户。
现代商业银行主要根据客户的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将客户分为低端客户、中端客户、潜力客户和高端客户这四大类。客户的分类可以帮助银行预计未来将面临的风险和可能获得的收益, 从而对客户进行筛选和监控, 并且可以对不同的客户群体推销不同的理财产品, 提高服务质量。
《哈利波特》系列中古灵阁银行的客户群体根据金库保密措施的力度可以粗略地分成普通客户、VIP客户和VVIP客户。普通客户主要指哈利的687号金库, 小天狼星·布莱克的711号金库以及韦斯莱家的金库, 只要你出示金库钥匙就可以领取金库里的物品。VIP客户是指邓布利多的713号金库, 曾用于存放魔法石。此金库与其他金库不同, 没有钥匙孔, 只有妖精们才能打开金库, 而且还需要客户的亲笔信件来证明。VVIP是指莱斯特兰奇家的金库, 不仅有严格的身份认证措施, 还有一条龙看守, 360°全无死角的防贼瀑布, 以及金库内的烈火咒和复制咒, 绝对顽固的防盗措施。
四、总结
哈利波特是一本著名的魔幻小说, 它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 本文只是简单地论述了古灵阁巫师银行与现代商业银行的差别, 但小说中还存在着很多关于经济学的理论尚待探讨。
摘要:本文比较哈利波特系列中的古灵阁巫师银行与现代商业银行的差别, 看哈利波特系列中的经济学原理。
【现代商业银行】推荐阅读:
现代商业企业05-16
现代商业模式09-07
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05-31
现代商业服务业06-14
现代商业广告设计07-22
现代商业艺术设计10-05
中国现代商业发展历程07-19
试论现代商业银行风险审计05-22
现代商业银行的监督与稽核08-25
现代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应用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