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简纲

2024-10-14

教学简纲(精选4篇)

教学简纲 篇1

《UI专业教学简纲》总序

一、培养目标

UI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为:可胜任具有项目实战能力的UI设计师、网页美工、网页设计师、平面设计师、WEB前端开发工程师等职位。

二、课程体系开发主导思想

1.市场需求为导向

2.岗位需求为标准

3.高薪就业为目标

三、课程内容及课时分配

根据行业中企业对UI设计师、网页美工、网页设计师、WEB前端开发工程师等职位的技术需求,以及对我培训中心教学模式(大学生实训)、学制(3个月,13周,65个工作日)、学生层次(专科应届毕业生)的综合考虑,特设置UI专业课程由以下六部分组成:

PART1:《UI设计基础》11天88课时(photoshop,设计基础)

PART2:《WUI设计》11天88课时(WUI(网页界面设计))

PART3:《GUI与HUI设计》12天96课时(图形界面设计,手持设备界面设计)PART4:《交互设计与用户体验》12天96课时(交互设计,用户体验(UE))

PART5:《UI前端开发》12天96课时(XHTML+CSS)

PART6:《UI项目实训》7天56课时

具体内容设置见相应文档。

教学简纲 篇2

一、全面认识“有效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学生在课堂中是否获得了具体进步是断定有效教学的标准,但教师的发展也是教学有效的保证因素之一。有学者认为有效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相互影响、互为作用、共同进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有效教学的双主体,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促进, 教学相长, 这才是有效的教学,才是受广大师生欢迎的教学。

二、有效教学是关注学生发展的教学

有效教学应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的活动、情景能让学生体验到生物与生活同在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各方面、各层次的能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强。

1.有效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引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有效手段。如在讲授遗传规律时,可以利用大文豪萧伯纳的故事帮助有效创设问题情境。上课开始,我们可以给大家讲述这么一个故事:一位演员喜欢上了萧伯纳,信中向他表白说,如果我俩在一起后,我们的儿子一定会拥有你的头脑,我的美貌。故事说到这里,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疑问:“不一定吧,也有可能是萧伯纳的容貌和演员的头脑啊? ”疑问和兴趣就是学习探讨的动力。学生看似“无意”的提问就是教师逐步引导学生进入对遗传规律的学习的契机。最后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其实萧伯纳最后就是借助了刚才同学们的推测委婉地拒绝了那位演员的求婚呢。故事的结局引起了同学们的哄然大笑,但是同学们的笑是一种对知识了然的笑,在问题中反思,在反思中收获,那就是有效教学中同学们得到发展的体现。

2.随机进入教学策略 ,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 。

“随机进入教学策略”是让学生随意通过不同途径 、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 从而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得到认识与理解。如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探究实验中,我发现本来学生应该是按计划观察洋葱外表皮细胞的,但是有部分学生居然好奇地把头发和剪下的指甲放到显微镜上,企图观察到细胞。此时,教师可以抓住时机,引导他们随意进入另一个情境中学习,让学生在“意外”中得到即时性生成,获得新知。因此,我调整了教学顺序,根据学习主题重新创设了新情境,鼓励他们思考:为什么刚才我们在显微镜中能看到洋葱内表皮细胞,但为什么看不到头发的细胞呢? 同学们饶有兴趣地进行了问题探讨。终于,通过同学们的合作交流,他们得到了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结论。相同的知识,却在不同的情景中获得,这也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常用策略。

3.创设生活化情境 ,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根据教材内容, 善于创设与社会热点相关联的教学情境能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情境中的问题的能力。又如近段时间本市水厂拟提高市区水价,街上、报纸上、网络上市民们都在议论纷纷。水厂解释道水价上涨的原因主要与污水处理的问题有关。我发现这就是一种与人们日常生活的水资源利用问题息息相关的生活情境,接着我就着手组织学生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模拟水价听证会。同学们在会上分别扮演政府人员、水厂负责人、市民代表等角色,他们通过大量调查,就水价上涨问题陈述自己的观点:如城市污水处理方案,水价上涨原因,目前梧州面临的水资源威胁,等等,在这场与社会问题紧密相关的辩论中,使污水处理原理及珍惜水资源,爱护环境等社会、生物学热点知识得到了落实,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在真实情境中、积极思考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有效教学是教学相长的教学

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倾注满腔热情,努力发现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情景、实物,使之与初中生物知识有机结合,力求吸引学生主动地学,高高兴兴地学,与此同时,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如能得到质的飞跃,与学生共同获得发展,教学相长,才是实施有效教学获得的最大效益。

1.有效教学能促进教师完备教育科学知识 。

追求教学的有效,决不能片面地只关注学生发展,只有教师也关注到了自身需要,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有效。教师只有不断积累相关理论知识,提升自身理论水平,在生活中,教材中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教学中不断形成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与学生共同得到发展,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

2.有效教学能提高教师服务意识 。

在课堂中实施有效教学,教师必须具备服务意识,体现在平时尊重学生,了解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师所设计的一切教学活动以学生的成长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学生的知识、技能、思维品质才会在同感和共鸣中得到落实和发展,课堂才会有效、高效。

3.有效教学促使教师不断发现 。

善于发现的教师课堂内容开阔, 丰富的学习资源富含生活化气息,容易引发学生共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真正担当起学习引导者的角色。例如,在上到“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一课时,教师利用我市的特产梧州龟苓膏和豆浆晶的包装袋作为教具容易激发学生兴趣。课堂上学生有的注意到了包装袋上的营养成分, 有的注意到了上面的出厂日期和保质期,有的关注到了上面的生产厂家。有了兴趣,就有了钻研、探索的动力。学生从来自生活中的事物中感受到了“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应该注意什么”等相关生物知识的存在。有效的教学过程能促使学生培养独立钻研、独立学习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分析、内化能力,同时,教师加强了自身对学生的了解、分析能力,对生活资源优化的能力。教学相长,是教与学所能达到的最优效果。

4.有效教学能开拓教师的集体智慧 。

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课堂设计,一个贴近生活的情境设计,一句令学生捧腹大笑而又让他有所得的话语, 更多的来自于我们这个共同提倡、实施有效教学的教师集体。一直备受好评的认识“反射弧”五个基本环节的学生活动,单单利用一个纸团在同学间就能进行的接力传递游戏, 就让学生深入认识了反射弧的组成,认识到反射弧是一个统一整体。游戏简单,但学习效果明显,除去以往老师讲、学生听的旧模式,学生能亲自参与,学习的效率也就自然提高了。为使教学有效,集中教师共同的智慧,激活学生的注意、记忆和思维,便能达到思维活动的最佳状态。有效教学,师生各有所得。有效的生物课堂能激发学生无限的学习动力,转变学习态度,教师也从中促进对个人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教学相长,有效教学促进课堂不断和谐。

在实施有效教学的这段时间,我们有太多感受与思考。虽然还存在不足,但作为教师,我们希望通过努力尽可能促进学生不断进步,我们希望让更多师生共同体验、进步、在共同发展中领略 初中生物 有效教学 的精髓 , 感受有效 教学的真谛———教学相长。

摘要:学生在课堂上是否获得进步、教师能否共同成长是提高教学有效性过程中应该关注的元素。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力求让学生在活动、情景中体验到生物与生活同在的乐趣,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促进,共同体验,才会得到更好的进步与发展。有效教学是教学相长的教学。

教学简纲 篇3

【关键词】词汇教学 5P教学法 情景教学 任务型教学

中学生的英语词汇习得一直是英语教学工作中的“老大难”问题,在本文中,笔者针对牛津高中英语教材模块五第一单元的词汇学习部分,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后,基于情景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提出了“5P”教学法。“5P”教学法融合了情景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之所长,打破了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死记硬背的模式,对提高学生词汇习得的兴趣和词汇习得的效率有很大帮助。

一、理论基础

(一)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一种行为主义的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境教学,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影响于学生的。诸如榜样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绘画、体操、音乐欣赏、旅游观光等等,都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着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 情景教学法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它深受“语境”这一概念的影响。“语境”这一概念最先由Malinowski 提出,之后由 Firth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概念。“情境”是情景教学法区别于其他教学法的最大特色,它旨在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将语言的形式和用法结合起来。和听说法一样,情景教学法吸收了行为主义的语言习得理论,认为语言学习是一种习惯的养成。

(二)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兴起与20世纪80年代,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这是一种强调“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是交际教学法的发展,在世界语言教育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这种“用语言做事”的教学理论也逐渐引入我国的基础英语课堂教学,是我国外语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走向。任务型教学法认为:掌握语言大多是在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任务型教学法是吸收了以往多种教学法的优点而形成的,它和其它的教学法并不排斥。

(三)“5P”教学法

“5P”教学法是笔者在充分研究课本,查阅文献后总结得出的教学方法。它包括五个方面:人物描述(people describing),图画讲解(pictures),练习(practice),游戏(playing games)以及基于任务的作业(project-based homework)。本课主要是讲的人物性格类的形容词,首先通过描述人物,让学生了解用以描述人物的大部分都是形容词,之后,通过图画讲解的方式,借助幻灯片,生动形象地为学生讲解单词及含义,在学习完单词后,进入到知识的吸收和内化环节,通过做练习和做游戏,让学生们寓“学”于乐。最后通过基于任务的作业,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及想象能力。五个环节,一气呵成,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对描述人物性格的形容词的理解与记忆。

二、具体教学设计

(一)以人物描述(people description)导入

上课铃响之前,笔者在教室播放一段轻音乐来使学生放松。上课后,笔者先和学生们相互问候。之后,笔者在屏幕上用“sensitive”,“kind”,“briliant”,“quiet”等词来描述林黛玉这一人物,并让学生猜猜她是《红楼梦》里的哪个人物。在学生猜中之后,笔者让学生们观察屏幕上罗列的单词,并让他们总结它们的共性。随之,笔者将引出“adjective”这个概念。通过幻灯片,笔者给出形容词的定义。在了解了形容词后,笔者让学生打开课本,从课文中找出描述人性格的形容词,然后与同学分享。导入部分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够帮学生理清概念,而从课文中找词的做法也能让学生再次复习课文。

(二)通过图片(pictures)教导新的单词

笔者在课前制作了幻灯片,在幻灯片上,给每个单词配以相对应的图片。首先,带领学生朗读单词,并理解意思。之后,将图片和单词顺序打乱,让学生合作来完成“连连看”。在词过程中,笔者对他们给以充分的肯定。在学完新词后,笔者在屏幕上显示一组褒义词,让学生回顾这些词是什么意思,同时,引导他们总结共性,得出它们是褒义词这一结论。之后,笔者给出褒义词的定义。以此方法,教授贬义词、同义词和反义词。在教授过程完成后,笔者将在屏幕上呈现本课所有描述人的形容词,让学生们合作将其分类。在学生给出答案后,充分肯定学生的表现,同时,对于某些难点单词再着重强调下。

(三)通过玩游戏(playing games)来巩固单词

在巩固单词这一环节,笔者设计了四个游戏,分别是:第一,给出图片,要求学生用至少三个词来描述。第二,头脑风暴——编故事。给出两幅图画和所学形容词,让学生来进行口头的故事编写。第三,寻人启示。组织学生两两合作,通过“Have you seen my brother?”

“What’s he like?”“He’s ....”的方式来描述屏幕上出现的三种人。第四,你说我猜。

教师请一位学生背对同学站立,后在投影仪上展示单词,坐着的学生用英文解释意思,让站立的学生猜。每次3分钟,正确率越高,得分越高。在游戏结束后,基于学生的表现,给各组打出成绩,宣布获胜的小组。

(四)通过练习(practice)来强化吸收

在本环节中,笔者给出了两个练习。一个是描述图片。笔者在屏幕上呈现出四副新的图片,让学生们用今天所学的单词来描述它。 另一个则是完成课本上第七页的词汇填空。学生在汇报答案时,需采用“We get along very well because he is so easy-going. Here, easy-going means... And difficult means... They are antonyms”的形式,借此进一步强化对单词及同义词、反义词等的理解吸收。

(五)基于任务的家庭作业(project-based homework)

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笔者设计了三个家庭作业。内容如下:1.制作一个名片,并将你的性格标记在上面。2.分组合作完成一个问卷调查,看哪种性格最受人喜欢并撰写一篇小的报告。3.思考你想成为哪种人,准备下节课和同学分享。 基于任务的作业,突破了作业的“题海战术”,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问卷的调查和报告的撰写教会了学生团结协作和调查的精神。最后一个问题,则让学生反思自己,从而达到思想上的升华。

结语

英语词汇习得固然枯燥,繁琐,但我们要学会“苦”中作乐,通过“5P”教学法,将词汇教学生动化,游戏化,大大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游戏的同时,也对所学的知识,不断进行了巩固和强化。然而,笔者提出的教学设计也存在着花费时间过长,游戏过程可能出现混乱等忧虑,还需进一步进行修改、完善。

参考文献:

[1]牛津高中英语模块5[M].译林出版社.2010.

[2]陈香香.任务型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综合应用[J].教研.2011(8):94-95.

[3]方文礼.外语任务型教学法纵横谈[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9):17-20.

教学简纲 篇4

1.“以禅喻诗”,首先是修辞意义上的“喻”,然后是诗学意义上对“喻”的方式的审美规定——以禅语喻诗语,以禅悟喻诗悟,从而把禅宗的审美思维和诗人的审美思维在一个新的层面进行了整合。(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预设作为隐匿在话语深层的无形力量,既规定了表达者的话语权,也规定了接受者的解释权。(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3.“家——国”一体的修辞关联,既对民族凝聚具有积极意义,也对封建政治运作产生了正面影响。(A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4.不同的接受者个人,在本质上都是社会的人,不同主体的接受活动,无法超越社会通用的物质媒介和社会共同遵守的文化契约,因此,个体性的接受活动,在最终意义上,仍是社会性的。(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5.“以禅喻诗”,首先是修辞意义上的“喻”,然后是诗学意义上对“喻”的方式的审美规定——以禅语喻诗语,以禅悟喻诗悟,从而把禅宗的审美思维和诗人的审美思维在一个新的层面进行了整合。(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6.宏观上修辞接受活动的开放性,意味着对给定修辞信息的接受,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但是从微观上说,在一次具体的接受活动中,修辞信息的接受,只能选择众多可能性中的一种。(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7.预设可能引导接受,却不可能压抑接受。(A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8.数字“三”、“五”倍受中国人青睐,不仅具有原型意味,而且存在着哲学上的认识依据。前者是以理性精神对宇宙秩序所作的清醒把握;后者是中国古人以幻想形式对自然所做的不自觉的加工。(A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9.在阴阳系统中,中国古人尊右卑左。(A A.错误 满分:2 分

10.在弗洛伊德的学说中,梦被解释为人的无意识中被压抑的愿望的改装,梦的解析,就是从梦的表层意义,追寻梦的深层意义,是探寻浮上意识层面的表层意义,如何掩盖了隐藏在无意识层面的深层意义的“改装”过程。(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1.一种表达策略的变换,从表面上看,是话语形式的变化,但在深层,反映的是修辞话语的价值重建问题。(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2.梦以象征性的方式建构了一个世界,解梦是对被建构的象征化世界进行修辞化解说。(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3.当年刘心武笔下的“小流氓”宋宝琦进入王朔话语,一扫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悲剧意味,变得神气活现,以“我是流氓我怕谁”的嬉皮姿态,蔑视一切既定价值、写作规范和话语权威(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4.在中国,当“大”用来指称“功勋卓著的祖先兼帝王”时,人们对大的尊崇,已经开始向纯粹内涵的“大”偏移。(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5.隐喻的意义是在一个相似性框架中聚焦的。然而甲事物和乙事物之间的相似,只有一种可能。(A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6.哲学家说“人是语言的动物”,是相对于非语言动物的一种界定。我们说“人是语言的动物,更是修辞的动物”,是针对人如何更有效地通过语言证明自己、走近他人的一种描述。(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7.在西方文化语境和中国文化语境中,最能体现话语建构自觉意识的理论表述,分别是“一语说”和“炼字”。(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8.“三”和“五”作为原型数字进入修辞话语,有一个演变过程,演变轨迹为:神灵数字→模式数字→祥瑞数字。(A A.错误 满分:2 分

19.所谓话语的意义,既包含话语本身的意义,也包含话语主体对话语表述的世界的理解。(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0.当个人的权利定位背离“我为人人”的向度时,“人人为我”要么变得虚幻、要么走向利己主义。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众人拾柴火焰高”有它的合理性,也有不合理的一面,后者给个人本位的出场提供了空间。(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1.作为文学文本的小说,关心发生在“某一个人”身上的“独特”事件,这是小说吸引读者的前提。(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2.在我们平时的审美交流中,无论是话语接受、还是文本接受,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解释的隐形权威压抑解释的自主性的现象。(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3.语言提供的是一个真实的世界。(A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4.关于修辞诗学,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研究修辞话语建构向文本建构延伸的审美设计和诗学关联。(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5.人的多重角色身份,决定了修辞对话常常在人的不同角色身份之间进行,由于每个人都不可能以某种固定的角色身份永恒在场,因此每个人也就必然随着自己角色身份的变换而变换角色话语。(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6.在阴阳系统和权力系统的双重坐标中,既尊左也尊右——“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7.古人对能够直接预示现实行为的梦象,常常按照梦示行事,而对一些不一定能够直接预示现实行为的梦象,则希望推知其含义,找到梦中那种神秘的感觉,由此导致了解梦活动的产生(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8.王朔在文学文本中营造了一个属于市民趣味的欣赏空间,促成了文学文本向大众文化的开放,并且部

分地弥合了纯文学与俗民大众之间的鸿沟,也重建了修辞话语的价值尺度。(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9.人类以什么样的方式分割时空,往往反映着一种集体经验,投射着特定的历史、文化心理(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30.人是语言的动物,更是修辞的动物(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31.修辞作为话语建构方式和文本建构方式,存在着某种同构性。(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32.在修辞活动中,当接受者认同一种预设的时候,实际上也就是把自己的解释权交给了这种预设,因此,要使自主性接受不受压抑,需要走出既定的预设,重建一个认知前提。(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33.王朔在文学文本中营造了一个属于市民趣味的欣赏空间,促成了文学文本向大众文化的开放,并且部分地弥合了纯文学与俗民大众之间的鸿沟,也重建了修辞话语的价值尺度。(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34.不同的接受者,对同一修辞话语的理解,也可能存在不同的意义实现方式。(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35.修辞接受可以通过瞬间体悟取得即时效应,也可能通过反复体验表现为滞后效应。(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36.言语活动的深层机制,是表达者和接受者主体经验世界对接。当接受者走近表达者时,实际上是接受者走近了表达者的经验世界,当接受者偏离了表达者的经验世界时,修辞接受的错位就可能发生。(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37.女扮男装是女人“雌性雄化”的自我设计。(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38.进入话语的“缘分”,更多地指向心灵的感觉,而不是指向词典中的释义。(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39.当个人的权利定位背离“我为人人”的向度时,“人人为我”要么变得虚幻、要么走向利己主义。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众人拾柴火焰高”有它的合理性,也有不合理的一面,后者给个人本位的出场提供了空间。(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40.作为社会化存在的接受者,往往通过修辞接受的方式汇入社会对某种修辞表达的认同,这在人们关于避讳语的接受中体现得很充分。(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41.省略表达是为了压缩或舍弃表达者的“意”。(A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42.“三”和“五”作为原型数字进入修辞话语,有一个演变过程,演变轨迹为:神灵数字→模式数字→祥瑞数字。(A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43.作为修辞活动的主体,表达者和接受者处于修辞活动的两极,二者统一在同一的言语交际过程中,又各有不同的角色分工。(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44.不管是衣锦还乡的刘邦,还是不肯过江东的项羽,在他们看来,故乡仅仅是一道遥远的风景线,而不是确证自身价值的地域人文。(A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45.在弗洛伊德的学说中,梦被解释为人的无意识中被压抑的愿望的改装,梦的解析,就是从梦的表层意义,追寻梦的深层意义,是探寻浮上意识层面的表层意义,如何掩盖了隐藏在无意识层面的深层意义的“改装”过程。(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46.同一接受者,对同一修辞话语的理解,可能因接受的反复而体悟有别。(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47.“穷家难舍”,是对一个人情化的世界的依恋,它在本质上,是对本土文化的适应和对异质文化的隔

上一篇:冰心散文集读后感900字下一篇:腾讯传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