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育方法的再思考

2024-08-30

传统教育方法的再思考(共8篇)

传统教育方法的再思考 篇1

会计信息化对传统会计理论影响的再思考论文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使会计信息化成为会计发展和改革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会计信息化的深化和发展离不开会计理论的创新、指导与支持。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建立在工业经济基础之上的传统会计理论受到什么样的冲击和影响,是否还能继续满足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需要,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其间学者们从信息技术、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电子商务、网络会计、会计信息化等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传统会计面临的冲击和挑战,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原则、会计对象、会计职能、会计的确认、会计计量、会计披露、会计工作流程、会计方法、内部控制、会计组织、会计人员等会计理论和实务领域及范畴。关于会计信息化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影响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传统会计理论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导致会计的内涵和外延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因此要对传统会计理论体系进行全面改革。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虽然传统会计理论受到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但并没有触动会计的本质和内涵,在新的环境下,传统会计理论仍然适用,只是需要正确理解其本质,对其重新认识和诠释。

应该承认的是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传统会计理论的确表现出了一些不适应、不协调的地方,并受到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但会计信息化究竟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哪些方面带来了冲击和影响,影响的程度如何,是否属于实质性影响,对于这些问题目前还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探讨。特别是从目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看,真正研究会计信息化对传统会计影响的论著较少,而其中探讨对会计实务和工作影响的较多,大多是针对会计的技术手段展开的讨论,特别是针对会计实务工作和会计信息系统建设进行的探讨,而探讨对会计理论影响的较少。笔者认为其原因在于对会计信息化的涵义没有一个正确和清晰的认识,同时对传统会计理论中相关范畴也缺乏正确的理解,因而无法准确把握会计信息化对传统会计理论产生了多大程度的影响,也就无法判断传统会计理论是否还能满足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无法明确会计信息化发展和变革的方向。究竟是要对传统会计理论进行不断的修补,还是要发生质的飞跃,创新传统会计理论,构建会计信息理论新体系?这已成为制约会计信息化纵深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亟待深入探讨和解决。因此,本文将在明确会计信息化内涵的基础上,系统探讨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传统会计理论受到的冲击和影响,重新诠释相关范畴,从而明确应对的措施,以指导和推动会计信息化的创新和实践活动。

二、会计信息化的内涵

会计信息化的概念最早是在“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上提出的,当时对会计信息化涵义的理解是:“会计信息化是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进行重整,并据以建立开放的会计信息系统,该系统将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业务处理高度自动化,信息高度共享,能够主动和实时的报告会计信息。之后,很多学者在此基础上对会计信息化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和诠释,但对其涵义尚无一致的界定。目前较权威的观点是杨周南教授在其论著《论会计信息化的tmaim体系架构》中对会计信息化核心内涵的界定:“在会计行业和组织或企业会计活动中普遍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开发和利用会计信息资源,使会计信息资源成为全社会的共享财富,以推动会计信息资源产业发展的历史过程。”而会计信息化的`战略目标是:“促进会计行业、组织或企业会计管理活动和会计业务的变革,以推动会计事业的发展。”可见,从本质上讲,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的发展过程,是技术变革和理论创新不断互动和融合的过程。

三、会计信息化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影响及其重新诠释

1、拓展了会计基本假设的内容和形式

会计假设是对会计所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环境做出的合理判断,是会计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前提,是环境赋予会计工作的基本特征。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建立工业经济基础上的会计基本假设必然会受到冲击和影响。

会计主体假设是为了明确会计为之服务的对象、立场及对其空间活动范围的界定。传统会计主体是以有形的实体组织为主,有明确空间范围。但会计信息化下出现的虚拟企业等临时性的结盟组织使会计主体出现了模糊性、整合性、不确定性,更加不易确认,于是,有学者认为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已不再适用,提出用“经济利益相关的联合体”等假设来取代之。对此,需要明确的是会计主体并非完全等同于有形的会计个体,它应具备两个特性:拥有自己的经营目标和自主支配的经济资源,并能独立做出决策;对自己控制的经济资源及经济行为承担责任。很显然虚拟企业是完全具备这两个特征的,其模糊性、整合性并不影响该组织的客观存在,其形式上的多变也并不影响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反而更加显示出其会计处理高速、便捷的优势。因此,虚拟主体的出现只是丰富了会计主体的形式,拓展了会计主体假设的范围,在会计信息化下会计主体可以是实体主体与虚拟主体的并存。

持续经营假设是假定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按既定的目标无限期地经营下去,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面临破产、清算。它是历史成本、权责发生制等原则的基础。然而由于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主体的不稳定性和多变性加剧,使得人们更难于辨别一个主体是否在持续经营,于是,有学者认为这动摇了持续经营假设存在的理论基础,提出应用破产清算假设来替代持续经营假设。对此,应该明确的是持续经营假设并不表示企业不能破产清算,而是表明在正常的环境因素下企业能够生存,这样才能在此基础上遵循会计原则,对其经济业务加以确认和计量。因此,无论是传统意义上有形稳定的实体主体,还是会计信息化下的无形易变的虚拟主体,都不会无限期地存续下去,都会面临破产清算的风险,只不过是存续期长短的差异,但这并没有影响企业遵循持续经营假设进行会计处理,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仍应遵循持续经营假设,而对于那些存续时间较短的企业可使其提早进入破产清算环节,依据清算会计程序进行处理。

会计分期假设是指为及时总结企业的经营情况,人为地将企业不间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它为定期报告企业财务状况,确定经营损益提供了前提,是对持续经营假设的一种补充,也是权责发生制、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依据。然而由于会计信息化下会计信息的实时加工和传送成为可能,会计期间的间隔可以趋向于无穷小,财务报告期的大大缩短,特别是xbrl技术在会计信息化领域的应用,使得低成本、高效率的联机实时交互式会计报告成为可能,规定会计期间似乎变得不再重要。于是,有学者提出应用“交易期间假设”替代会计分期假设。对此,应该明确的是会计分期假设的意义在于保证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可比性,实时高效、个性化的会计信息并没有改变人们对会计信息需求的本质,它只会影响会计期间的长短而不会使其消失,也并未否定会计分期的存在。而如果以交易期间作为会计分期,因难以保证各个交易期间时间间隔的一致性,反而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货币计量假设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为计量单位,记录和反映其生产经营活动,并假定货币币值稳定。它解决了会计计量的尺度问题,而货币性信息的效用则是以币值稳定为前提。然而会计信息化环境下,虚拟货币的出现,企业间技术、资本自由流动的加剧,对非货币信息的重视,使得货币成为观念的产物,也加剧了货币需求的不稳定性,仅以货币反映的价值信息很难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货币计量假设受到冲击和挑战。于是,有学者认为,应用以电子货币计量为主的“在线货币假设”替代货币计量假设。对此,应该明确的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不排斥非货币单位的补充运用,而传统的会计核算中也一直是以货币信息为主,非货币信息为辅,这并没有违背货币计量假设。虚拟货币的出现只是增加了货币计量的形式,加速了货币的符号化,使其变得更加无形和抽象,但这并未消灭货币或者超越价值抽象的范围。另外,货币本身也并不是一个充分稳定的衡量单位,币值稳定作为货币计量的附带假设,所受到的冲击在通货膨胀环境下也存在,但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一致性、可比性,仍有必要坚持币值稳定假设。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化对会计基本假设虽然带来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但并没有改变其实质和内涵,只是拓展了会计假设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使其更加多样化,会计基本假设仍然适用并将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2、促进了会计目标的融合和实现

会计目标是会计所应达到的境地或标准,是对会计自身所提供经济信息的内容、种类、时间、方式及其质量等方面的要求。它是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础性内容,指明了会计实践活动的目标和方向。关于会计目标的讨论,理论界主要有“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种观点。“受托责任观”认为会计目标应定位于提供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强调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但由于它们都把信息使用者当作一个完整的群体来看待,因此只能提供共性的信息,无法满足使用者个性化的需求。而会计信息化使信息提供者与信息使用者的实时双向交流成为可能,不同使用者可根据自身需求获得多元的个性财务报告,充分满足了使用者的需求,既有助于决策者的经济决策,又有助于反映受托者经营责任。因此,会计信息化下的会计目标应是两者的融合,即向会计信息需求者提供可靠而有用的会计信息。而这一点在新准则中已有所体现:新准则针对我国经济环境的变化和资本市场发展迅速但仍不够完善的现实,确立了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同时说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体现出“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双重要求。因此,会计信息化的实现并未改变传统会计目标,反而利用其网络技术平台的优势,促进了会计目标的融合和实现,更好地满足了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3、强化了会计的各项职能

会计职能是指会计的功能,即会计能够干什么,是会计工作本质的体现。实现会计信息化之后,信息的处理实现高度自动化,会计的反映职能得到更好地实现。同时,由于实现了实时和自动的核算处理,使会计人员从繁杂、重复的会计日常事务中得到,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中,有助于会计管理职能的发挥。而会计信息的实时跟踪,使会计人员能及时了解企业内部各信息系统及供应链上的有关信息,以便做出相应的决策,进行事中控制和事前预测,会计的规划、调节、监督、考评、决策等职能也得到了加强。

4、突破了权责发生制的确认标准

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会计只能确认企业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而对尚未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以及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则不能进行确认。新准则中明确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然而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这一标准暴露出了很多缺陷:由于信息反馈速度慢;无法确认企业因长期生产经营积累形成的无形资产,以及衍生金融工具等金融资本;无法反映企业的现金流量的信息,以及大量与信息使用者决策关系密切的预测性信息,因此难以满足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而在电子商务交易中,由于企业的收支均在同一交易期内完成,使得权责发生制失去了存在的前提,收付实现制则成为会计信息化下会计确认基础的客观必然。会计信息化下强调的是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并重的确认标准。

5、丰富了会计计量属性的形式

会计计量既是其他会计处理程序的前提,也是其他会计程序的结果。一个完整的会计计量模式,除计量对象外,还包括两个要素:计量属性和计量单位。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仅以历史成本进行会计计量难以对无形资产、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准确计量,也难以反映产品和设备的真实价值,其反映的会计信息滞后,使得公司管理当局无法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会计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的职能无法发挥出来,因此要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得到完整、准确的反映,就必须丰富会计计量属性的具体形式,这一点在新的会计准则已有所体现:在新准则中,原来的历史成本原则已作为会计计量的一种属性出现,新准则全面引进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五种计量属性,并明确了计量规则。公允价值的引用意味着会计确认与计量不再一味记录过去,更多的是需要面向未来。而由于各种计量属性各有所长,因此应尽可能根据各种计量属性分别计算,并将各自不同计量结果交给信息使用者,以更好地满足他们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

6、促进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满足

会计信息化对会计目标和会计假设的影响,同时也波及到与其相关的或以其为基础的会计原则。会计信息化下,信息使用者的投资策略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趋势,其信息需求也日益多样化。一些原来看来不相关、不重要的信息变得相关而且重要。而一些现在看来非常相关、非常重要的信息可能会变得次相关和不重要,这使得传统会计信息越来越难以适应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而变得不甚相关,相关性原则的内涵和外延都将发生变化,重要性原则的侧重点也不得不进行调整。信息的实时获取和传递,以及提供信息的多元化,将更有利于满足信息使用者多样化的需求,增强信息的时效性。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快速灵活地选择各种信息组合,信息的相关性和重要性更多地取决于使用者的个人判断,及时性和可比性也得到更好的满足。因此,会计信息化的实现更有利于满足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7、推动了财务报告模式的变革

财务报告是会计信息系统的最终产物,是会计处理程序的核心环节,主要目的是向需求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信息。传统财务报告是一种定期报告模式,披露的主要是以过去交易为主、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单一的、货币化的、通用的会计信息,难以满足信息化环境下信息者使用者对信息的全面化、多样化和及时性的要求。会计信息化下采用的是一种实时在线财务报告模式,它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提供的是一种更为全面完整的、易理解的实时交互式专用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时效性得到提高,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和多元化,能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全方位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和事项的即时信息,其范围涵盖财务及非财务、货币及非货币、历史及实时等全方位信息。而xbrl技术在会计信息化领域的应用以及相关标准体系的建立,更是推动了财务报告模式的变革,一种跨平台、跨语言、低成本、高效率、实时交互、面向未来的财务报告应运而生。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化的确对传统会计理论带来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使其表现出一些不适应、不协调的地方,但这种影响大多并未真正触动传统会计理论诸范畴的实质和地位,因为不少问题实际上在以前就已经存在,并非是由会计信息化环境带来的特有问题。然而,事物的发展总是经历着由量变到质变,再到量变又产生新的质变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会计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会计实践,进而不断作用于会计准则和规范等应用理论范畴,这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对会计应用理论的修修补补已经不能满足环境对会计系统的要求,亟需通过改变会计的概念结构甚至基础理论,并用新的理论去指导建立新的应用理论体系。因此,会计理论要想满足会计信息化环境带来的新变化和挑战,就不能停留在对传统会计理论的不断修补上,而是要发生质的飞跃——创新传统会计理论,构建会计信息化理论新体系,从而更好地指导和支持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和思想同传统的会计理论之间的日益不适应,迫切要求会计理论的变革和创新,呼唤会计信息化理论的诞生,会计信息化应该体现信息化环境下会计变革的要求,积极反映会计与技术的结合及相互影响,构建会计信息化理论体系已成为制约会计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成为学术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传统教育方法的再思考 篇2

关键词:数学课程改革,小组合作,传统教学方法,角色转变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初中数学实施了课程改革。为了实施新课程标准, 很多教师不断地反思传统教法, 探索新教法。但在实际教学中, 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反思:有些教师为了凸显数学课程改革, 课堂无目标性地放任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 尽管课堂上热热闹闹, 但是课后学生拿到一道数学题却不知从何入手。因此, 中学数学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实施和组织教学。为使新的中学数学课程标准能够顺利实施, 使小组合作模式下的数学课堂成为有效课堂直至高效课堂。笔者认为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接受新的教学理念, 改变陈旧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同时, 不能对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进行全盘否定, 应注重它们的有机结合。

一、新课程标准对中学数学教师教学方法改革的期待并不是新旧教育理念的对立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归纳、猜想、创新的思维方式。而“四基”中的前“双基”是我们的传统, “代数运算的熟练和逻辑推理的严谨”是双基的两个基本点, 应该是“新四基”的有机组成部分, 过去传统教学中有些诸如“数学学习中模仿、练习、反思”, 不仅是现在, 就是将来也是学生认知的一般规律。当然,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这里所说的模仿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对教师的模仿, 还包括对教材中的例题和导学案中预习问题解决方法等的模仿, 中学数学教师在理念上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其实, 新、旧教育存在着必然联系, 它们并不完全对立, 而是传承发展和不断变革的关系。例如, 应试教育中强调知识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同样也强调这一点, 而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到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 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应试教育是不可取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教育中的所有教学思想、经验和方法都不正确, 全盘舍弃, 数学课改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二、新课标下数学教学新理念的具体落实, 需要教师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改革

新课程中, 增设了“数学建模, 操作探究问题, 数学文化”这三个模块式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适应将来的社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 要求教师要具有创新的教学方法。

创设“创新的自由空间”, 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园地。但不能只求“形似”。为体现尊重学生, 有教师一反常态, “你真棒!”的赞扬之声不绝于耳, 甚至该指出学生的错误时却表扬, 使学生不知道数学问题的正确答案到底是什么, 错误地认为自主学习无非就是教师创设情境, 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再通过小组讨论、动手操作, 最后解决问题, 得出结论的一种公式化、模式化教学;所谓的合作学习也就是五六个学生围在一起交流讨论, 不论这样的问题对学生有没有思维难度, 只要课堂气氛活跃, 不谈教学进度, 更无须课堂的高效。所有这些现象看似教学改革, 体现新课程、新理念, 但表面的热闹精彩掩盖不住教育背后的空虚乏力。难怪有教师抱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新教法的初期, 教学效果反而不佳。教师应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 但不是对传统的教学方法一味地否定。真正的课堂教学改革不仅要“形似”, 更要“神似”。而这种“神似”来自于对新教育理念、教学思想的深刻领悟、把握。例如:在“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 (2) ”这一节课, 对于这样一个问题“设计两个转盘, 涂上不同的颜色, 规定能配成紫色获胜, 使获胜的概率为1/3”, 笔者在两个班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 而取得的教学效果不同。在其中一个班, 放手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然后各小组代表在投影仪上展示各组的设计方案。每个小组设计得都正确, 不愧为“集体智慧的结晶”。这是一堂标准的“合作学习课”。另一个班, 首先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由每个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设计, 然后利用投影仪展示同学们的设计方案。有一个同学的设计方案不符合“获胜的概率为1/3”这个要求, “获胜的概率变成了1/4”。在发现问题后, 再通过小组合作分析, 找出了错误原因。反馈练习中, 后一个班的效果明显优于前一个班。所以, 在教学中强调新理念下的学生的合作学习, 并不排斥传统教学中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要求。因此, 教师应把新的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结合, 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思考, 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有效直至高效的学习。教师在实施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处理好新课标下学生自主学习与传统教学中教师讲授的关系。

在过去的教学中, 我们比较重视例题的选择和讲解。在讲课时, 在重点的地方加以强调, 在难点的地方讲细、讲透。总以为该讲的知识都讲了, 学生应该能掌握得很好。而事实上, 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打压了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激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没有兴趣怎么能学好数学呢?一节课的成功与否, 不在于课堂容量的多少, 而在于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我们要切实把握好教师讲解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 学生会的问题老师不去讲,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解决的问题也不讲, 对于大多数学生做错的或无法理解的重点、难点问题师生互动、交流, 老师进行适当的讲解, 不应该排斥传统教学中老师的讲解环节。

2. 课改实施过程中的多样性、灵活性要求中学数学教师把握好课堂气氛和对学生评价的“度”。

新的初中数学课程具备多重选择性, 整个数学课程体系, 包括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 相对于旧教材, 新课程向学生提供侧重于不同方面的数学学习内容, 尤其是新增了数学实践活动这一部分内容。数学实践课堂上, 我们提倡小组合作学习, 改变了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 但造成满堂问、满堂动无法掌控的局面也是不可取的。

新课改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对课堂气氛的把握上, 既不失小组合作学习要求的师生关系的和谐、民主, 又不失传统教学中具有的学生对老师的尊重;既不失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的重视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的学习, 又不失传统教学中的纪律严明。其次, 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时期, 这就要求中学数学教师按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去严格要求学生, 注重数学的“严密性”和“规范性”, 不能不分是非对错一味地“鼓励学生”, 决不可歪曲理解课改对课堂教学的要求, 应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正确的评价, 把握好课堂气氛和对学生评价的“度”。

3. 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并不降低在传统教学过程中要求的教师的参与和引导功能。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 教学活动是在师生双方的相互作用下共同完成的。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在教师良好的引导作用下才得以发挥, 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学生主体能力的培养。但过分地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将会使数学学习失去目标。教师应在新课程内容的框架下以数学问题为中心展开, 引导学生在探究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 并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例如, 在苏科版新教材的“说理”这一课, 事先设计了一系列的视觉上的错觉问题让学生体会“观察得到的结论不一定正确”, 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做实验说明“观察得到的结论不一定正确”, 设计了两个拼图实验, 由小组合作完成, 所有的人都积极参与这个活动, 两个图形都“拼成”了, 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这时教师必须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 提出问题:拼成图形和原来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相等。通过教师引导, 让学生体会到“操作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正确”, 所以, 要想得到正确的数学结论必须“说理”。学生由直观上对问题的肤浅认识上升到对问题理性的说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

(1) 布置充分预习、组织学生恰当展示是小组合作学习高效的前提。小组合作学习初期, 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充分预习。确定预习内容、指导预习方法。在预习笔记上记下不会的或感到困惑的问题, 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那种走马观花式的把书浏览一下的无问题的预习是造成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的重要原因。不少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 为了体现“高效”, 在展示环节老师往往安排各小组的一名优秀学生把所有问题的解法展示在黑板上, 在“全面繁荣”的基础上快速进行下一个环节。一些优秀学生和一些表现欲较强的学生真正成为了展示的主角, 而那些中等生和学困生却成了陪衬。因此, 大多数学生往往是被动的、消极的, 长此以往学困生越来越多。因此, 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把握好需要展示的问题, 并根据数学问题的思维深度和广度的不同, 合理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展示, 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 (2) 精选合作课题, 灵活安排探究是小组合作学习高效的重要保证。初中数学有很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 笔者认为那种“课必探究”的思想是极其错误的!例如“勾股定理”这节课, 如果用一节课的时间也不能探究完它的证明方法;或者一节课即使探究了多种证明方法, 因为没有时间去研究勾股定理的应用, 对初中生来说, 碰到具体的实际问题却不会用勾股定理去解决。试问: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体现在哪里?这都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选择合理的合作探究的课题。

三、数学课程改革强调的是问题的提出、发现和解决, 并不排除传统教学中对问题解决后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总结, 尤其是对问题的拓展、提升和反思

教学改革要求建立民主课堂, 创设良好氛围, 鼓励学生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鼓励对老师的解题方法提出建议和质疑。学生的解题方法有时确实简捷, 更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展示环节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 学生预习环节无疑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如果教师一味地排斥传统教学而不组织学生对解题的思想、方法进行归纳提炼、拓展和必要的反思, 学生又如何提出有价值性的问题?难怪在教学改革中, 不少教师总抱怨学生数学课上信马由缰, 提出的问题不伦不类, 甚至与数学毫无关系, 课堂教学一盘散沙, 使得数学课的效率低下, 学生解决综合型的数学问题的能力也越来越低。这就要求教师在每个问题解决以后提出相关的问题, 引导学生对该问题的解法、用到的数学思想进行归纳反思。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并对该问题进行适当的拓展应用。

综上所述,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 中学数学教师应认清未来教育中, 社会对教师教学改革的期望,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做到教学新理念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 不断探索高效的学习策略和教学方法, 有利于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有利于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各方面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军山.新课标对初中数学教师能力的新要求[J].教育实践与研究 (中学版) , 2005, (11) .

[2]闻妍.和谐高效的数学小组合作式教学[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 2013, (3) .

[3]王光辉.浅谈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 试题与研究[J].新课程论坛, 2013, (1) .

[4]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 (7) .

传统教育方法的再思考 篇3

【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 传统会计理论 理论体系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使会计信息化成为会计发展和改革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会计信息化的深化和发展离不开会计理论的创新、指导与支持。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建立在工业经济基础之上的传统会计理论受到什么样的冲击和影响,是否还能继续满足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需要,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其间学者们从信息技术、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电子商务、网络会计、会计信息化等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传统会计面临的冲击和挑战,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原则、会计对象、会计职能、会计的确认、会计计量、会计披露、会计工作流程、会计方法、内部控制、会计组织、会计人员等会计理论和实务领域及范畴。关于会计信息化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影响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传统会计理论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导致会计的内涵和外延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因此要对传统会计理论体系进行全面改革。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虽然传统会计理论受到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但并没有触动会计的本质和内涵,在新的环境下,传统会计理论仍然适用,只是需要正确理解其本质,对其重新认识和诠释。

应该承认的是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传统会计理论的确表现出了一些不适应、不协调的地方,并受到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但会计信息化究竟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哪些方面带来了冲击和影响,影响的程度如何,是否属于实质性影响,对于这些问题目前还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探讨。特别是从目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看,真正研究会计信息化对传统会计影响的论著较少,而其中探讨对会计实务和工作影响的较多,大多是针对会计的技术手段展开的讨论,特别是针对会计实务工作和会计信息系统建设进行的探讨,而探讨对会计理论影响的较少。笔者认为其原因在于对会计信息化的涵义没有一个正确和清晰的认识,同时对传统会计理论中相关范畴也缺乏正确的理解,因而无法准确把握会计信息化对传统会计理论产生了多大程度的影响,也就无法判断传统会计理论是否还能满足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无法明确会计信息化发展和变革的方向。究竟是要对传统会计理论进行不断的修补,还是要发生质的飞跃,创新传统会计理论,构建会计信息理论新体系?这已成为制约会计信息化纵深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亟待深入探讨和解决。因此,本文将在明确会计信息化内涵的基础上,系统探讨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传统会计理论受到的冲击和影响,重新诠释相关范畴,从而明确应对的措施,以指导和推动会计信息化的创新和实践活动。

二、会计信息化的内涵

会计信息化的概念最早是在1999年“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上提出的,当时对会计信息化涵义的理解是:“会计信息化是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进行重整,并据以建立开放的会计信息系统,该系统将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业务处理高度自动化,信息高度共享,能够主动和实时的报告会计信息。之后,很多学者在此基础上对会计信息化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和诠释,但对其涵义尚无一致的界定。目前较权威的观点是杨周南教授在其论著《论会计信息化的TMAIM体系架构》中对会计信息化核心内涵的界定:“在会计行业和组织或企业会计活动中普遍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开发和利用会计信息资源,使会计信息资源成为全社会的共享财富,以推动会计信息资源产业发展的历史过程。”而会计信息化的战略目标是:“促进会计行业、组织或企业会计管理活动和会计业务的变革,以推动会计事业的发展。”可见,从本质上讲,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的发展过程,是技术变革和理论创新不断互动和融合的过程。

三、会计信息化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影响及其重新诠释

1、拓展了会计基本假设的内容和形式

会计假设是对会计所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环境做出的合理判断,是会计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前提,是环境赋予会计工作的基本特征。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建立工业经济基础上的会计基本假设必然会受到冲击和影响。

会计主体假设是为了明确会计为之服务的对象、立场及对其空间活动范围的界定。传统会计主体是以有形的实体组织为主,有明确空间范围。但会计信息化下出现的虚拟企业等临时性的结盟组织使会计主体出现了模糊性、整合性、不确定性,更加不易确认,于是,有学者认为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已不再适用,提出用“经济利益相关的联合体”等假设来取代之。对此,需要明确的是会计主体并非完全等同于有形的会计个体,它应具备两个特性:拥有自己的经营目标和自主支配的经济资源,并能独立做出决策;对自己控制的经济资源及经济行为承担责任。很显然虚拟企业是完全具备这两个特征的,其模糊性、整合性并不影响该组织的客观存在,其形式上的多变也并不影响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反而更加显示出其会计处理高速、便捷的优势。因此,虚拟主体的出现只是丰富了会计主体的形式,拓展了会计主体假设的范围,在会计信息化下会计主体可以是实体主体与虚拟主体的并存。

持续经营假设是假定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按既定的目标无限期地经营下去,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面临破产、清算。它是历史成本、权责发生制等原则的基础。然而由于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主体的不稳定性和多变性加剧,使得人们更难于辨别一个主体是否在持续经营,于是,有学者认为这动摇了持续经营假设存在的理论基础,提出应用破产清算假设来替代持续经营假设。对此,应该明确的是持续经营假设并不表示企业不能破产清算,而是表明在正常的环境因素下企业能够生存,这样才能在此基础上遵循会计原则,对其经济业务加以确认和计量。因此,无论是传统意义上有形稳定的实体主体,还是会计信息化下的无形易变的虚拟主体,都不会无限期地存续下去,都会面临破产清算的风险,只不过是存续期长短的差异,但这并没有影响企业遵循持续经营假设进行会计处理,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仍应遵循持续经营假设,而对于那些存续时间较短的企业可使其提早进入破产清算环节,依据清算会计程序进行处理。

会计分期假设是指为及时总结企业的经营情况,人为地将企业不间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它为定期报告企业财务状况,确定经营损益提供了前提,是对持续经营假设的一种补充,也是权责发生制、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依据。然而由于会计信息化下会计信息的实时加工和传送成为可能,会计期间的间隔可以趋向于无穷小,财务报告期的大大缩短,特别是XBRL技术在会计信息化领域的应用,使得低成本、高效率的联机实时交互式会计报告成为可能,规定会计期间似乎变得不再重要。于是,有学者提出应用“交易期间假设”替代会计分期假设。对此,应该明确的是会计分期假设的意义在于保证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可比性,实时高效、个性化的会计信息并没有改变人们对会计信息需求的本质,它只会影响会计期间的长短而不会使其消失,也并未否定会计分期的存在。而如果以交易期间作为会计分期,因难以保证各个交易期间时间间隔的一致性,反而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货币计量假设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为计量单位,记录和反映其生产经营活动,并假定货币币值稳定。它解决了会计计量的尺度问题,而货币性信息的效用则是以币值稳定为前提。然而会计信息化环境下,虚拟货币的出现,企业间技术、资本自由流动的加剧,对非货币信息的重视,使得货币成为观念的产物,也加剧了货币需求的不稳定性,仅以货币反映的价值信息很难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货币计量假设受到冲击和挑战。于是,有学者认为,应用以电子货币计量为主的“在线货币假设”替代货币计量假设。对此,应该明确的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不排斥非货币单位的补充运用,而传统的会计核算中也一直是以货币信息为主,非货币信息为辅,这并没有违背货币计量假设。虚拟货币的出现只是增加了货币计量的形式,加速了货币的符号化,使其变得更加无形和抽象,但这并未消灭货币或者超越价值抽象的范围。另外,货币本身也并不是一个充分稳定的衡量单位,币值稳定作为货币计量的附带假设,所受到的冲击在通货膨胀环境下也存在,但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一致性、可比性,仍有必要坚持币值稳定假设。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化对会计基本假设虽然带来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但并没有改变其实质和内涵,只是拓展了会计假设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使其更加多样化,会计基本假设仍然适用并将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2、促进了会计目标的融合和实现

会计目标是会计所应达到的境地或标准,是对会计自身所提供经济信息的内容、种类、时间、方式及其质量等方面的要求。它是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础性内容,指明了会计实践活动的目标和方向。关于会计目标的讨论,理论界主要有“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种观点。“受托责任观”认为会计目标应定位于提供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强调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但由于它们都把信息使用者当作一个完整的群体来看待,因此只能提供共性的信息,无法满足使用者个性化的需求。而会计信息化使信息提供者与信息使用者的实时双向交流成为可能,不同使用者可根据自身需求获得多元的个性财务报告,充分满足了使用者的需求,既有助于决策者的经济决策,又有助于反映受托者经营责任。因此,会计信息化下的会计目标应是两者的融合,即向会计信息需求者提供可靠而有用的会计信息。而这一点在新准则中已有所体现:新准则针对我国经济环境的变化和资本市场发展迅速但仍不够完善的现实,确立了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同时说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体现出“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双重要求。因此,会计信息化的实现并未改变传统会计目标,反而利用其网络技术平台的优势,促进了会计目标的融合和实现,更好地满足了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3、强化了会计的各项职能

会计职能是指会计的功能,即会计能够干什么,是会计工作本质的体现。实现会计信息化之后,信息的处理实现高度自动化,会计的反映职能得到更好地实现。同时,由于实现了实时和自动的核算处理,使会计人员从繁杂、重复的会计日常事务中得到,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中,有助于会计管理职能的发挥。而会计信息的实时跟踪,使会计人员能及时了解企业内部各信息系统及供应链上的有关信息,以便做出相应的决策,进行事中控制和事前预测,会计的规划、调节、监督、考评、决策等职能也得到了加强。

4、突破了权责发生制的确认标准

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会计只能确认企业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而对尚未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以及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则不能进行确认。新准则中明确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然而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这一标准暴露出了很多缺陷:由于信息反馈速度慢;无法确认企业因长期生产经营积累形成的无形资产,以及衍生金融工具等金融资本;无法反映企业的现金流量的信息,以及大量与信息使用者决策关系密切的预测性信息,因此难以满足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而在电子商务交易中,由于企业的收支均在同一交易期内完成,使得权责发生制失去了存在的前提,收付实现制则成为会计信息化下会计确认基础的客观必然。会计信息化下强调的是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并重的确认标准。

5、丰富了会计计量属性的形式

传统教育方法的再思考 篇4

李哉平金遂陈彩堂

开题论证,是指课题被批准立项后,进入实质性研究前对课题研究的整体构思和设计再探索的活动。随着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广泛开展和进一步规范,原先认为这项可有可无、不受关注的活动,现越来越得到承担课题研究的教师和科研管理部门的重视。在教师看来,开题论证是课题研究的内在需要,是加强课题研究前期准备、提高研究质量的重要步骤和方法。对科研管理部门来说,开题论证是加强课题研究全程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了解课题前期准备是否充分的有效手段和强化针对性指导的重要举措。为提高开题论证活动的有效性,本文试图对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开题论证的功能、组织、开题报告内容等问题作一探讨。

一、开题论证的功能

目前,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开题制度不完善、不规范,致使其应有功能得不到发挥,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研究成效。实际上开题论证是立项后进一步通过对课题研究目的、价值、依据、国内外研究动向以及研究任务、方法、途径、步骤、条件等做深入系统的论证,描绘出整个课题研究的蓝图,指导于课题研究的实践。因此,它具有发动、审视、筹划三大功能。⒈蓄势待发

中小学教师承担的大多数课题,在申报立项时往往由课题主持人撰写申报方案,对选题与研究思路考虑得较多,而对研究具体操作和课题组成员构成、安排等缺乏全面考虑,导致课题在申报立项时,课题组成员并未完全介入进来,对研究计划的了解和把握并不全面。开题论证通过与课题相关问题的研讨、在原立项申报的基础上修改和完善研究计划、落实研究分工等活动,使课题组成员的思想融入课题研究,了解本研究的前人基础、可能生长点、继承发展要求等,主动参与研究设计,并明确自己所担当的角色、分工责任与协作要求,迅速进入研究状态。

⒉集思广益

尽管课题在申报立项的方案中,都有了较为完整的研究设计,但借助开题论证重新审视,使研究设计更为科学、合理、可行。较规范的开题论证,一般有课题组成员、学校领导、科研管理者、专家等人员参与,可以汇集众人的智慧,使研究方向更明确,研究思路更清晰,研究方法和手段更适切、有效。通过与专家的对话以及各人思想观点的交流与碰撞,可以产生创新的火花,这对夯实课题研究的基础是极为有益的。特别是专家们对课题有关理论的阐述及研究设计中问题的分析,可以大大拓展研究者的视野。

⒊运筹帷幄

通过开题论证中对相关问题的反复研讨、课题研究方案的再设计,对那些原本并不十分清晰的想法作具体化、操作化的处理,包括确定分阶段的目标和研究的重点内容以及人员、时间、地点等安排处理,使其成为一个可以指导课题研究全程的“蓝图”。这是课题研究能够得到落实的最重要保障。因为研究计划的具体化、操作化有助于建立一种研究活动的稳定秩序,根据现有可用资源的状况,对研究活动的时空条件、人员安排和阶段目标达成要求作总体筹划,力求减少不确定因素的干扰,使研究活动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以增强活动的有序性、有效性、经济性,保证研究活动的顺利进行,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开题论证的组织

在课题管理过程中,我们常发现许多课题主持人不知道如何开题。有的没有写出专门的开题报告,仅仅是将当初课题申报方案中有关“课题的设计论证”部分读一遍,再请专家提些意见和建议,就算是开题了,而对于下一步将“如何开展课题的研究工作”叙述不多。也有的课题所设定的研究目标与承担者的研究能力、研究条件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也有的当初为了课题的申报成功,在课题设计时较多的追求“宏观”、“全面”,研究目标定得比较宽泛,而对实施研究的具体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条件等因素考虑较少,当研究者准备开展具体的研究工作时,却感到束手无策,不知该从何处着手实施研究,此时,课题立项时的兴奋和喜悦很可能被课题研究无从下手的烦恼所替代,甚至有的研究者可能就此放弃,不再进行研究工作。因此,科研管理部门要注重加强对课题开题的指导,进一步规范课题论证的操作。

开题论证的程序,一般分三步走。

⒈提交开题报告

课题立项后,课题主持人要尽快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相关的学习、研讨和培训。在课题组反复研讨的基础上,主持人进行系统整理,提交开题报告初稿。并在会议召开半个月前,将开题报告送交到科研管理部门和专家手中,以便他们有较充足的时间对此进行认真审阅。

提交的开题报告应有别于原申报方案。申报方案中,要求紧扣课题,阐述与之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新进展,提出科学依据、理论意义及实用价值;只需较笼统地设计出检测指标,并列出有利的宏观条件(如必要的科研经费等)。开题报告则是在申报方案的基础上落实以下问题:⑴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新进展应比申报方案更广泛深入,必要时可单独写成文献综述;⑵重点说明课题计划实施过程中具体的技术线路;⑶充分考虑完成课题的有利条件、所遇困难及解决方法。并对完成课题的难度做出客观分析,争取得到专家或同行的帮助,找出解决办法。

⒉召集论证会议

开题论证会议由课题组组织或课题组与科研管理部门共同组织,参加者一般有课题组成员、指导专家和与课题研究有关人员。开题论证会议不同于立项评审或结题鉴定会,主要不是对研究计划进行价值判断,而是完善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修改补充方案。会议按一定的程序进行。首先由课题主持人介绍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因为报告已经事先送交专家,所以口头汇报应尽可能简略,重点是介绍研究思路和具体计划,以及对报告中难以表述的问题进行补充性说明。选题的意义、前人的研究成果等内容则要简述。开题论证会的核心是专家对课题研究计划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进行评议和指导。论证会上,有关专家会详细审查开题报告,向研究者提出质疑。负责任的专家可能会“毫不留情”地提出许多挑剔的批评意见,这些意见可以避免课题研究在初始阶段就走弯路。但是互动也是必要的,课题组成员并非被动的“听令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除了听取专家的意见外,也可将自己的不同观点表达出来,与专家一起研讨。这样做可求得对研究问题的深刻理解。

专家现场指导是开题论证的主要形式,一般由3~5名专家组成专家组。所邀专家有:⑴对教育热点及前沿问题有较全面把握的具较高理论素养或实践经验的专家;⑵与课题有关的某一研究领域的专家;⑶科研管理或方法论方面的专家。他们具有实事求是的学术精神和专业水平是课题论证的有力支撑。

召集何种形式的论证会议,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视课题的性质、类型和经费等条件而定。如果课题较大,或是集体课题,则必须进行系统论证,采取较为规范的论证会形式。如果课题较小,或是个人课题,可通过座谈会或个别咨询的形式进行,征求指导意见。也可采用通讯形式,如信函交流,或利用电子邮件、QQ群、BBS系统、博客等网络技术进行。

⒊修改开题报告

开题论证会后,课题组成员要汇总多方面人士的指导意见,并在组内研讨,根据他们的意见及研究者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再次修改开题报告。课题组将修改后的开题报告送交到科研管理部门,便于他们以此为依据对课题进行全程管理。开题报告一旦形成,课题组原则上不再擅自修改研究计划(如改变研究内容或缩小研究范围等)。如确有特殊原因,需要对研究计划进行变动,课题组应向科研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待批准后再执行。开题报告的定稿,就是一个操作性强、切实可行的课题研究行动方案,这是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并且取得预想研究成果的重要条件。

三、开题报告的内容

开题报告的撰写过程是课题组成员学习教育科研理论,全面把握课题研究领域理论与实

践发展的过程。所以,开题报告作为课题组前期准备结果的具体形态,它既是课题组对本课题前期研究结果的总结,也是根据实际情况对课题下阶段实质性进展的筹划。开题报告的质量,可衡量课题组成员主体性的发挥状况,反映出他们对文献调研深入的程度、对可用资源的综合考虑以及相关人员智慧汇集的状况。开题报告的初稿将用于科研管理部门和有关专家对课题的了解、检测、讨论,定稿则是较为完善的课题研究行动计划(即实施方案)。

中小学教师在撰写开题报告时常见的毛病有:⑴几乎照抄申报方案;⑵如何切入论述太少;⑶技术线路太粗糙,如研究程序太简单、检测指标欠明确、活动安排不切实际等;⑷其他易忽视的“细节”,如书写体例不规范、语言文字不简洁等。针对这些问题,撰写好开题报告尤要注意以下两点:

⒈重新审视研究的切入点

所谓切入点,就是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的需要、已有的经验和能力,对研究实施所设定的操作起点。一般有:⑴从文献资料中寻找。在搜索文献资料的过程中,弄清以下问题:与你的课题相同或相关的领域里人们已经做了哪些研究?他们的方法?得出的研究结论?还有哪些问题没有研究或者不透?这样的工作不仅能帮助你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吸收已有研究的经验和教训,更能帮助你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起点。⑵从学校和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寻找。分析该问题形成的原因,针对问题的成因思考。“有哪几条解决问题的途径?”、“我们可以做什么?”进而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⑶从已经取得的成功经验着手。概括成功的原因,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再将已有的成功经验与现需要解决的新问题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借鉴成功的经验、做法思考解决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⒉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

开题报告与申报方案相比,主要特点体现在“实”和“操作化”上。人们在申请课题时,往往对课题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的问题考虑得并不充分,因此,立项论证带有比较浓厚的“理想”色彩,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常常比较宽泛,目标定得较高,对研究方法及步骤的思考不够具体。因此,开题报告的主要功夫要下在对研究计划的具体化和操作化处理上,重点是对研究范围与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人员分工等问题的再设计。

⑴对研究范围与内容明确界定。主要是将原来过大的研究范围适当缩小,对原来不明确的研究范围进行界定。要将原来笼统、模糊的研究内容进行详细的分解,使之成为一个个可以着手研究的具体问题。

⑵根据研究问题的实际需要选择研究方法。应根据每一具体问题的性质,确定相应的研究方法。要具体写清楚用什么方法解决什么问题,并尽可能详尽地写出具体的操作程序。还

应该注意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利用,以求获得更全面的研究结论。

⑶拟订较为详尽的研究步骤。研究步骤是指导和统一研究行为的时间表。要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分解研究任务,明确规定出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完成什么样的研究任务,取得什么样的阶段成果。

⑷合理分工。研究计划能否落实,与课题组成员的分工是否合理明确有密切关系。不应该将此作为一种形式,而要根据每个课题组成员的专长和精力,安排与其承担责任相应的实际研究任务。

总之,教师在课题操作方案再设计时,将目前的课题操作和已有的实践经验相联系,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大胆切入,做到既切实有效,又留有余地。

(作者单位:李哉平台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浙江台州318000;

金遂陈彩堂三门县教科室,浙江三门317100)

“双语教学”的再思考 篇5

一、双语教学的发展势态

二、关于“双语”和“双语教学”科学定位的再思考

三、双语教学切忌走入误区

四、双语教学实施的关键是师资

五、双语教学对学生也有相当高的要求

六、双语教学的推广和试验还有待于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的转变

七、对双语教学一哄而起的质疑

八、关于双语教学的再思考之汇总

一、双语教学的发展势态

国家教育部在去年提出加强大学本科教学的12项措施,其中要求各高校在三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程,并引进原版教材和提高师资水平。

广东将试行在部分高中进行非学科全英语授课,并在初中、高中毕业考试中增加口试。据了解,包括社会办学的各类学校在内,目前广州已约有近百所中小学正在尝试运用双语教学。

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九五”重点课题《小学双语教学整体改革实验》,通过了以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陈琳为组长的专家组的鉴定。

青岛市提出将把英语作为主要教学用语推广到所有中小学。

在8月21日召开的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将在本市建立100所双语教学实验学校。从小学一年级起全面开设英语课,并努力实施高中毕业生能用英语交流的培养目标。同时对上海基础教育的发展提出要求,到,总体水平将赶超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教育水平。上海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将率先全面普及外语教育,在课表里将安排每天一节外语课,整个中小学阶段学习外语的课时从1000多节增加到多节;双语教学已经从局部有限范围内的点上的“个别试验”推向一定范围的面上的“群体试验”。

双语教学能力、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跨学科教学本领、教育理念和方法创新,筑起了上海中小学的.一道“高门槛”。闸北、杨浦、徐汇、普陀等区的40余所中小学,已在音乐、美术、体育、生物和劳技等课程中使用双语教学,每堂课使用外语讲解本学科知识的比例不少于50%。双语教学不再是简单地提高学生日常说外语的能力,而是要从听说读写上培养学生的外语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用外语思考、用外语解决问题的能力。各个区县一大批双语教学试验学校,试验班如同当年的“素质教育”试验校,试验班一样应运而生。

双语教学的模式和理念在我国英语教育界应该说充其量还是一个新生儿,首先是由一些境外来华办学的合资或独资学校和民办学校引进的。双语教学一开始是某些学校,特别是一些幼儿园,中小学为吸引生源,提高办学效益的权宜之计,在当时许多教育者眼里,“双语教学”不过时“强化外语”或者说是强化“汉语”和“英语”的代名词。然

秦汉社会性质的再思考 篇6

>

[摘要]:长期以来,中国历史学家们按照常说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发展五阶段论,把从秦汉到明清余年的社会,界定为地主经济型的封建社会,但其本质特征与封建社会的本质特征完全不相符合,故提出再思考。其初衷是希望摈弃传统思维模式,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之最基本原则,改进对中国历史的研究。

关键词:封建主义社会/专制主义社会/郡县制

关于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许倬云先生提出了完全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见解,认为中国历史上只有过分封制度,而没有作为历史发展阶段的封建社会时代。他说:“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系统中,封建社会是一个介于奴隶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间的阶段,唯物史观的学者必须要在中国历史上确定一个封建时代,甚至削足适履也在所必行。中国的分封制在秦统一以后基本上即已结束,而中国的资本主义又迟迟不出现,于是中国的马克思史学家不能不在这一矛盾中找出路,不能不以如何划分资本主义未出现以前的中国历史”,作为“近三十年来聚讼的焦点”[1](第144页)。对于许先生完全否定中国曾有过作为社会发展历史阶段的封建社会的见解,迄今仍不敢苟同,但上引许先生的那番话,却值得深深思考:从秦汉开始一直到明清,中国社会究竟属于什么性质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是否完全应该像西方那样,资本主义必须从封建社会母体中产生出来,其间有无另一种社会形态。

一、再思考的出发点

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经历若干本质特征完全不同的阶段,这差不多是东西方学者们的共识,只是划分阶段的理论和准则各异。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发展的理论,一般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等相继嬗变的历史发展阶段序列。这一历史发展阶段序列,被认为在欧洲完整地显示出来,具有典型的意义。即或如此,然而有典型就会有非典型,对具体情况必须进行具体分析,必须依据各地区不同历史环境来认识各个社会的性质,切不可像斯大林及前苏联学者那样,把视为典型的西方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序列,作为一律皆然,不能有重大改变的铁定模式,普遍套用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注:斯大林1938年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中,把马克思和恩格斯按照欧洲历史条件提出的社会发展四阶段论,说成是全人类都必须经历的阶段。多少年来,中国史学界深受这种理论的影响和束缚。)。否则,必然导致不顾各地区各民族国家的具体情形,削足适履,实有悖于辩证唯物主义之最基本原则,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先贤们所极力反对的。马克思在《给〈祖国记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严正声明:“一定要把我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一切民族,不管他们所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他这样做,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 ”[2](第1页)这话说得如此严厉而恳切, 历史唯物主义者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时,应牢记并切实遵循马克思的这一谆谆告诫;同样,在研究古代社会时,也应牢记并切实遵循这一谆谆告诫。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主要是根据欧洲(再加上美洲)的历史实际,研究古代社会又何尝不是主要根据欧洲(再加上美洲)的历史实际?

由于东西方在天时、地利、人文等各方面有差异,亚洲社会的发展在世界历史发展总趋势、总规律之内,还有不同于其他地区而独特的方面,世界历史有统一性也有多样性。马克思充分注意到这一点,提出了众所皆知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或“亚细亚形态”,有时又称“东方形态”。马克思在论及古代社会土地所有制、专制主义、城市与农村、手工业与农业等这些问题时,常常着重指出亚细亚或东方社会在这些方面的特点,却未曾见到他对亚细亚生产方式有过全面而较为详细的描述。于是,“亚细亚生产方式”是什么,一度成为当今中外史学界讨论的热点。李朝远先生认为是“奴隶制社会形态的东方类型”[3](第12页),朱先生认为本质上“是一种早期封建制度”,中国的夏商周三代属于这一阶段[4](第10、21页)。 意大利学者翁贝托•梅洛蒂把中国近代以前的古代社会统称为典型的“亚细亚社会形态”(注:详见[意]翁贝托•梅洛蒂:《马克思与第三世界》(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62、122―127页。),并列举出三大基本特征:一是土地国有,无土地私有制存在;二是专制王权;三是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此说不无可取之处,触及到中国社会的特点,如专制王权在中国历史上存在长达2000余年之久,为世界历史之最。但说中国古代不曾有土地私有制,则不符合史实。至于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结合,也并非东方和中国如此,古代所有自给自足的农本社会均是如此。德国学者贡德•弗兰克则根本否定“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存在,认为“这种说法也是纯粹的意识形态虚构,根本没有事实依据或科学依据”,是马克思“以欧洲中心论制造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寓言”[5](第429页)。分歧如此之大,要取得一致意见,看来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应当注意,马克思在谈论亚细亚生产方式或东方形态时,是与西欧的社会历史诸方面情形进行对比,作为一种不同的历史现象来阐述的。这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马克思多次谈论亚细亚或东方社会形态的重大意义,与其说是给后世学者提出了一个需潜心探索的课题,勿宁说是在强调研究亚洲社会历史时,必须充分考虑亚洲社会历史的区位和民族特点,在历史唯物主义原则指导下,进行切合实际的具体分析,然后得出结论;不应该把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西欧社会发展研究而得出的理论,经过斯大林和前苏联学者们加工之后,丝毫不变地套用于世界各地,套用于中国。这就是本文提出对秦汉社会性质再思考的出发点。

二、封建社会的本质特征

在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讨论中,西周封建说与战国封建说,都肯定秦汉是封建社会,称之为地主经济型的封建社会。何谓封建社会,是个需要明确的问题,只有弄清了这个问题,才能识别秦汉社会的性质。

一种社会形态,必有规定其性质的本质特征,封建社会当然也不例外。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考察中世纪时期的西欧和秦汉前的周代,尽管两者在时间和地理位置方面均相距很远,但却有惊人的相同之处,大同而小异,从中不难看出封建社会的本质特征是:政治上的分权制,经济上的土地王有制和阶级关系的农奴制。应该说,凡不具备这三大特征者,概不能称其为封建社会。

中世纪的欧洲为封建社会,勿须论证,早已是中外史学家们均无异议的结论。公元5世纪日耳曼族灭掉罗马帝国之后, 其国王对所属贵族分土封爵,建立起各自独立的政治实体,其统治者均世代相传。同样,周朝在公元前11世纪取代商朝建立新的国家,周天子对同(姬)姓王族子弟和异姓功臣,分土封侯,即西周青铜器“大盂鼎”铭文所谓的“先王受(授)民受(授)疆土”,让他们建立各自独立的大小国家,其统治者亦世代相传。两相比较,西周封建论把西周社会确定为像欧洲中世纪那样的封建社会,是有充分理由的。把西方中世纪日耳曼人分封贵族制度的西文词汇,译成汉语为“封建制度”也是非常贴切的。

更为重要的是,东西方受封的诸王侯,均在其封域内享有独立的政治、司法、经济和军事等各方面的权力,一般不受国王(天子)的干预。国王的权力被局限于其直属领地(周代称为“王畿”)之内。所谓封建制度,表面上是裂土封爵,实质上是国王把其统治全国人民和土地的权力,分割给各个受封的诸侯,是分权制度。这点《国语•周语上》说得明明白白:“诸侯春秋受职于王以临其民。”[6](第37 页)“临民”即统治人民(东汉•贾逵《国语》注:“临,治也。”)名义上为全国最高统治者和国家代表的国王,对诸侯只不过是权力极有限的“天下宗主”而已。由此可见,最高统治者权力分割,是封建社会的首要特征。正如清初王夫之所说:“据三代以言之,其时万国各有其君,而天子特为之长,王畿之外,刑赏不听(王)命,赋税不上供,天下虽合而固未合也。”[7](卷末,叙论,第949页)德国学者贝洛夫也说,封建国家,“其主要特征是最高权力的分散和地方权力的独立”[8](第62页)。

封建制国家国王实行分封制,是以授民授疆土来换取贵族们维护其“天下宗主”的地位。就中国周朝而言,受封诸侯主要是王族子弟,国王认为血缘关系最为可靠,所谓“封建亲戚以藩屏周”[9 ](僖公中,第345页)。西周分封的71个诸侯中, 姬姓王族“居五十三人”[10](第60页),其次才是为建立新王朝有功的勋臣。无论西欧还是中国,受封诸侯还可将其土地、人民进行再分封,从而形成金字塔式的国家组织形式。东西方的封君与封臣之间,存在着契约关系,作为维护国王居全国领袖地位的纽带和维护诸侯独立自主的保障,按照契约,双方互有义务。在西欧,封君对封臣有保护之责,保障封臣在其封地内的稳固地位。当封臣受到不正当攻击和侵犯时,封君应予以救助。封臣对封君的种种义务中,主要是军事义务,自备武器、马匹和给养,为封君守卫城堡、巡防领地、出征作战等,因为封君无力蓄养庞大军队。中国周代君臣间的封建义务与西欧相仿。周天子不得任意收回或改变诸侯受领的封地,“古之诸侯,虽至小弱……非大无道,弗能灭也”[7](卷29,第899页),且有责任维护诸侯在其封国的统治地位和权利, 有责任调解诸侯间的纠纷,必要时对侵犯别国的诸侯加以法律的惩处。《史记•周本纪》说:周穆王时,“诸侯有不睦者,甫侯(穆王之相)言于王,作修刑辟”,经审理属实,对侵犯者当“正于五刑”,或“正于五罚”(处以罚金)[11](卷4,第138页)。诸侯对天子的义务包括:在其封国内实行周朝的法度,所谓“疆以周索”[8](定公上,第1620页,西晋杜预注:索,法也),必要时须派遣军队去保卫天子的安全和权威、定期到王朝述职、进献贡赋、提供劳役、参加天子主持的祭祀等等。诸侯如果不履行其义务,要受到天子的谴责、惩罚乃至征讨(注:《孟子•告子》云:诸侯对周天子“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杨伯峻《孟子释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287页。移通w,毁灭也。))。双方的这些封建义务, 在初期执行得还比较严格,随着王室力量日弱,诸侯势力日强,封臣不再认真履行。中国在东周时期(即春秋战国时期)表现得非常明显,大诸侯势力不断膨胀,拒不向天子履行其义务,甚至把天子不放在眼里,只是在侵犯其他诸侯或争霸时,才打起周天子的旗号,以达到“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的目的[12](卷3,第23页)。 周天子不仅无能控驭大诸侯之为所欲为,而且连自身安危存亡也处于诸侯强大势力威胁之下。双方义务终结,意味着原及于全国的宗法脐带被剪断。于是,整个国家和社会分崩离析,诸侯彼此征战不休,成为封建社会不可避免的现象。东方如此,西方亦是如此。这种局面的形成,其根本原因完全在于封建制度自身,是分权制度的必然结果。唐代柳宗元《封建论》说得对:“周之丧久矣,徒建空名于公侯之上耳。”“失在于制,不在于政,周事然也”[13](卷3,第19页)。

再考察封建社会的另两个基本特征,即土地所有制和阶级关系的具体情况。

随着政治分封制度的实施,封建经济制度也确定下来,即土地国王所有和诸侯领有(占有)两个层面。土地王有是封建经济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诗经•小雅•北山》所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所谓“王土”实际是农村公社土地公有制的转形。故此,马克思把亚细亚历史上土地王有制称之为土地公有制。公有制土地,原则上是不能买卖的。这种公有制也并非东方古代社会特有的经济现象,欧洲中世纪封建制度同样是建立在土地名为王有实为公有的基础之上。无论欧洲中世纪或中国周代,国王授民授疆土,就是把封地内的人口(劳动力)、田地、山川、湖泊交给诸侯占有,而所有权仍属于国王,仍然是“封略之内,何非君土”[9](昭公二,第1287页)。国王对诸侯土地经营有监察之权,“土地辟,田野治”则有赏,“土地荒芜”则加谴责[14](第287 页)。诸侯对受封土地虽无所有权,但其占有权是永世的,代代相传,受到制度保障,只要不违反封建法规,国王不得任意削夺。诸侯对领有的土地有自行处置之权利:独立经营管理和收取土地所产生的全部经济利益;也可将一部分土地分赐予臣属,天子不得干预或阻止,如此等等。可是,还应进一步看到,封建社会毕竟是私有制社会,名为王有实为公有的土地所有制,必然会逐渐发生质变,化公为私。随着王权的衰弱,诸侯对土地支配权力日益加强,领有权逐渐演化为所有权。同样,诸侯分配给臣属的土地,从卿大夫到最基层的领主,也相继化为私有。虽然如此,在整个封建时代,从法制上说,土地王有即公有仍然是惟一合法的所有制形式,不承认土地私有制度合法存在。

封建制社会的土地如何经营管理,是一个重要问题,从中显示出劳动者农民与封建主的关系。西方封建社会所实行的“条地制”,是领主经营土地的一种普遍形式。领主将其所占有的耕地,留一部分作自领地(demesne),其余的划分为若干条形长块,称为“条地”(strip)。条地分两部分,一部分分配给农奴自耕自收,一部分属于领主,由农奴为之义务耕种,作为向领主交纳的力役地租。农奴与领主的“条地”混杂在一起,每年收割后均撤除界线,成为牧场共同放牧,来年耕种又重新划分,进行再分配。农奴对份地(条地)无丝毫占有权,不能传于子孙,子孙若继耕份地,还须交纳继承税(heriot)。农奴无人身自由,不得离开领主庄园,其子孙永为农奴。中国周代封建制的土地经营管理,与欧洲中世纪本质一样,只是具体实施略有差异。周代领主将其土地划分为若干方块,形如井字,因称“井田制”。这些方块耕地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称为“私田”,是农民的份地,自耕自获;另一部分称为“公田”,属于领主,几家农民为之义务耕种,作为力役地租。孟轲将井田制加以规范化的描述说:“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14](第119 页)但农民的份地“私田”可以长期不变地耕种,不像西欧在收割后来年重新划界分配,大概是因为中国古代无放牧的习俗。《汉书•食货志》对井田制的记述与孟轲所云大致相同,且其中说:“民年二十受田,六十归田。”[15](卷24上,第1120页)有受有还,表明周代的农民对份地无占有权,也不能传之子孙,子孙的份地,须由领主重新授予。

周代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其境况如何,是否如同中世纪西欧的农奴,史料不足,难以确知。《国语•晋语一》记载郭偃的一段谈话中提到农民的处境。他说:“其犹隶农也,虽获沃田而勤易之,将不克飨(享),为人而己。”(易,治也)三国时吴国之韦昭注释云:“隶,今之徒也。”[6](卷7,第258、261页)徒,即刑徒或服劳役的囚犯,隶农就是当时的农民,其处境如同刑徒一样,无人身自由,勤恳耕种,收获为人而已,自己一无所得。《诗经》国风中也描写农民备受领主残酷的剥削。如果井田制下农民都是如此,西周时期的农民与西欧中世纪的农民便没有根本区别。由此可见,土地王(公)有制和阶级关系农奴制,又同样是东西方封建社会均具有的共同基本特征。

随着人口增加和生产工具进步,尤其是铁器与耕牛在农业上的应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突破井田制下阡陌的限制,在井田以外去开垦新的土地,扩大农田面积,增加农业收入。守旧的孟轲为维护井田制而大加反对,认为这种“慢(通墁,涂抹)其经界”,“辟草莱”,都是“暴君污吏”的行为[14](第118、175页)。南宋朱熹也反对废井田开阡陌,但又不得不承认“田为阡陌所束,而耕者限于百亩,则病其人力之不尽;但见阡陌之占地太广,而不得为田者多,则病其地利之有遗”[16](卷1,第31页)。东周战国时期, 打破井田阡陌界限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地处西陲的秦国走得最远,最彻底。商鞅因势利导,实行变法,在秦国境内彻底废除了井田制,任民所耕,不计多少,准许土地买卖。南宋叶适说:“井田、封建相待而行者也。”[16](卷1,第35页。待,依靠)废除井田制,也就是彻底破坏作为封建社会制度经济基础的土地王(公)有制,从而敲响了封建制度走向灭亡的丧钟。

三、专制主义社会

中国历史列车驶入秦汉时代以后,社会性质与周代显著不同。

公元前2,秦始皇结束了东周后期战国纷争的局面, 统一了全中国,同时也结束了自西周开始将近9个世纪的封建制度。 这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其内容是:政治上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经济上废除土地王(公)有制,确立私有制;阶级关系方面,劳动者农民摆脱了农奴地位,有了独立人格,可以自由居迁择业。这就是从秦朝开始的新社会性质之三大基本特征,其与周代封建社会之基本特征截然相反。三者之中,首要的是废封建立郡县,其实质是废除国王权力分割制度,实行王权集中的专制主义制度。随之而来的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变革,都服务于这个中心。因此,把自秦朝开始的社会,不能再称为封建社会。有人称为“皇权主义”社会,或称为“非封建的官僚社会”均不合适,不妨称之为专制主义社会更为确切;或曰,专制主义只是个政治概念,不足以表述整个社会制度。封建制度原也只是政治概念,却能表述整个社会制度,而自秦朝开始的专制主义制度,并不限于政治,还包括经济、文化和军事各领域,共同构成完整体系的社会形态,无疑也可以表述整个社会制度。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一统天下的皇帝,其历史使命是把先辈商鞅制定原只实行于秦封国的政治经济制度,雷厉风行地推向全中国,从而使中国历史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秦始皇自己不可能意识到其所作所为会使中国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革。这位始皇帝深受商鞅、申不害尤其是韩非等法家专制主义思想的影响,登极之后第一件事是确立其惟我独尊的专制主义统治,不愿像周天子那样,只做一个权力十分有限的“天下宗主”,而要做权力无限的全国皇帝。他认识到,惟有废封建立郡县才能达到其目的,才能防止战国时期诸侯纷争局面重演。秦始皇在重臣李斯的全力支持下,新制度才确立起来,“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11](卷6,第239页),郡下设县。县长官“万户以上为令,减万户为长”[16](卷63,第572页),县以下设乡、亭、里(注:[唐]杜佑《通典》卷33(职官)15云:“乡官,秦制: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缴。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缴循禁盗贼。”)。皇帝的权力通过从中央到地方最基层的行政官僚机构,一竿子插到底,及于全国城乡各地。正如南宋叶适所云,“今(指秦朝)天下为一国,虽有郡县,皆总于上”[16](卷1,第34页)。 朝廷各级官吏及郡守县令(或县长)皆论功授职,按秩予禄,一任不过两三年(注:[南宋]马端临《文献通考》卷1,〈田赋考〉引叶适语云:“(秦朝)虽有郡县,皆总于上, 率二三岁一代,其间大吏有不能一岁半岁而代去者。”),从根本上废除了周代封建的“世卿世禄”制度。各级官吏的职责是无条件地执行皇帝的诏令法规,对皇帝只能绝对服从,而不是像周天子与诸侯那样的契约关系。于是,秦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棰拊以鞭策天下,威振四海”[11](卷6,第280页),过去周天子不能达到的`目的,秦始皇达到了。这不只是统治方式的不同,而是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变革。这种适应历史发展要求的变革,古代学者早有高度肯定的评价。柳宗元说:“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13](卷3,第20 )王夫之亦言:“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7 ](卷1,第2页)他们所说的“私”是指秦始皇一姓之统治,“公”是指历史发展的新趋向。秦始皇不仅集中了政权,还通过收缴天下兵器而集中军权,建立只能由皇帝调遣的军队;通过对全国征收赋税于朝廷而集中财权;通过统一文字、焚书坑儒、禁止私学及规定以吏为师,实质上是罢黜百家,独尊“法”术,实行文化专制主义而集中文权。其与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异曲同工。凡此种种,形成政治、军事、财政、文化等各方面集权于皇帝的完整专制主义统治体系。这个体系从秦朝开始延续到明清,历经2000余年,其间虽多次受到各式各样的冲击,却在反复震荡中逐步补充、完善、调整、强化,直到资本主义出现才开始瓦解。

秦始皇实行专制主义统治,毕竟是为其一己一姓之私利,故滥用其权力,“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逼得人民进行暴力反抗,致使秦王朝仅存而亡。然而,秦王朝的灭亡并不意味着它所建立的新社会制度随之灭亡。如王夫之所说:“若夫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7](卷1,第2页)柳宗元也说:“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失在于政,不在于制。”[13](卷3,第19、20页)秦亡汉兴, 汉王朝继承了秦朝的一切制度。它为求得国祚久长,错误地认为秦之所以速亡,是因为没有像周朝那样“封建亲戚”作为捍卫皇室的屏藩,于是在建国后,高祖刘邦一方面极力消灭在建国前就已存在的异姓诸王,另一方面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仿周朝大封其亲戚为新的王侯。封域相当广大,“多者百余城,少者乃三四十县”[15](卷48,第2234页),还规定“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11](卷9,第400页)。这些同姓诸王,在其封国内有自己的官僚体系,除丞相、太傅由朝廷委派外,其余官吏均自行选置;有权自征赋税,自铸货币;拥有自己的军队;自行刑法等等,俨然为独立王国,形成尾大不掉在态势,终于暴发“吴楚七国之乱”。叛乱很快被平息了。参加叛乱的只是分封诸王,无一郡守县令。柳宗元议论说:“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13](卷3,第19 页)郡县制已是专制王朝一统天下稳固的政治基石。诸王叛乱,背逆历史发展趋势,失败是必然的,封建分权制不可能恢复已成定局(注:继西汉“七国之乱”以后,又有西晋“八王之乱”,亦封建所致,历时(290―306)而平,人民死亡数十万。其后历朝虽亦分封亲族为王,但如《明史•诸王传赞》所云:“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诸王在封域内只享有经济利益,封国即食邑,无政治特权,已非西周封建之义。),确如王夫之所言:“郡县之制,垂二千年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7](卷1,第1页)

专制主义制度之所以稳如泰山,难以动摇,是因为皇帝有能控驭全国的庞大官僚体系和军队,而这两部机器的建立与运转,需要有充足的财力物力。这不是像周朝那样靠诸侯贡献和天子直属领地(王畿)收入所能提供的,必须集中全国的力量。在以农立国的时代,国家的财力物力主要出于土地。于是,从秦始皇开始,王朝政府便以征收赋税方式,直接取之于全国持有土地的黎民。公元前216年, 秦始皇下令全国“使黔首自实田”[11](卷6,第251页,〈集解〉黔首即黎民百姓)。南宋马端临对此诏令注释说:“秦坏井田之后,任民所耕,不计多少,己无所稽考以为赋敛之厚薄……是年始即令黔首自实田以定赋。”[16](卷1,第31页)即令百姓呈报所持有的土地, 为王朝政府提供征收赋税的依据,凡土地持有者必须按其土地多少交纳赋税,由乡官中之啬夫征收,乡县郡按规定数额层层上交,达于朝廷,“天下之赋税,皆天子之有矣”。皇帝也不是完全占为己有而是将其相当大的部分“以禄赐均之于百官”[7](卷29,第900页),即用以豢养作为专政工具之庞大官僚和军队。

土地持有者“黔首”对土地有无所有权,秦始皇诏令中并不明确。众所周知,自战国时期井田制崩溃,即土地王(公)有制崩溃,土地私有化趋势不可阻挡,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把商鞅所改革的社会制度,全面推行于全国,其中包括废井田和土地私有化的内容。西汉时董仲舒说:“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汉兴循而未改。”[17](卷61,第733 页)打破了周代土地不得卖买的限制。准许土地自由买卖,等于承认土地持有者对其土地有了私有权。秦汉如此,秦汉以后历代均是如此。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后企图复辟土地王(公)有制,却迅速以失败而告终,表明土地私有化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注:从北魏到唐中叶,实行过“均田制”,土地国有,计口授田,有授有还,但实行得不彻底,因土地私有制冲击而告终。)。秦汉王朝必须集中全国财力物力才能蓄养庞大军队和官僚机构,同时又必须通过伸入到全国各地的官僚体系才能集中财力物力,二者相辅相成。如果说,周代土地王有的井田制与分权的封建制相待而行,则自秦汉及以后历朝,可说是土地私有制度与集权的郡县制度也是相待而行;前者是经济基础,后者是上层建筑,共同形成不同于周代封建制度的专制主义制度的社会形态。

由周代土地公有的井田制,到秦汉土地私有制下开阡陌,是社会经济制度一大进步,农民和土地都得到解放。宋儒朱熹说,“尽开阡陌,悉除禁限,而听民兼并买卖,以尽人力;垦辟弃地,悉为田畴,而不使有尺寸之遗,以尽地利”[16](卷1,第31页)。 社会经济主要部门的农业得到空前发展,土地私有并能自由买卖,加上强权兼并,必然造成“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的社会问题,其与资本主义制度必然产生资产者与无产者两极分化一样,都是不可避免的,私有制社会就在这贫富不均的对立中发展进步。

土地所有者的两极分化,形成了新的社会阶级结构,土地多者为地主,其中大者“地大业广,阡陌连接”,汉代称为“豪民”。他们自己不劳动,而是“募召浮客分耕其中”[16](卷1,第34页)。 “浮客”即失去土地的农民,他们“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伍”[15](卷24上,第1137页),即向地主交纳50%的田租,这类农民是为佃农。佃农对地主的关系,不是人身依附关系,而是契约关系。北宋苏洵对秦汉及其以后农村土地经营情况做了如下描述:“井田废,田非耕者之所有,而有田者不耕也。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主之所入,己得其半,耕者得其半。有田者一人(家),而耕者十人(家),是以田主日累其半(50%)以至于富强,耕者日食其半(每家只得5 %)以至于穷饿而无告。”[16](卷1,第34页)富者愈富,贫者愈贫, 两个阶级处于对立地位。还有大多数土地所有者,能自耕自给,勿须雇人亦勿须受雇于人,可称之为自耕农,他们的人口与土地均居社会主要地位,是专制王朝政府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是国家财政的支柱。地主经济与自耕农经济并存,形成专制主义社会的二元结构经济形态,而是以自耕农经济为主。地主、佃农、自耕农构成了从秦汉到明清的社会基本阶级。后两者是劳动农民,其与周代的劳动农民(隶农)迥然不同,有居迁和择业的自由,佃农与地主的关系也不同于井田制下隶农与领主的关系。以上这些不能不是社会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不能不是新社会制度下的新型阶级关系。

专制主义社会制度,作为一种新型社会形态,取代旧的封建制社会形态,是特定的中国历史发展之需要,有其积极意义。中国因周代封建分权制而造成春秋战国时期长达5个世纪的分裂, 诸侯之间不停地互相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14](第175页)。人们饱受战乱之苦,呼唤统一与和平(注:战国时,梁襄王问孟子“天下恶乎(安)定?”孟子回答说:“定于一。”意为天下统一就没有战争,这是表达广大人民的愿望。(见杨伯唆《孟子译注》第12页)),统一全中国的秦王朝就是顺应历史要求而诞生的。自秦汉至明清,在长达2000余年的时间内,有3/4的年代保持了国家统一、国内和平与安定,尤以汉唐明清为最,从政治上为本国人民营造了较好的社会环境,这对于领土大于整个西欧的泱泱中国来说,首先和主要的是因为有专制主义社会制度。专制主义制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马克思充分注意到这一点,指出“在亚细亚各民族起非常重要作用的灌溉河渠、交通工具等等”,都是由专制的中央政府的力量来完成的[18](第7页)。所谓“亚细亚各民族”,当然包括中华民族。秦朝修建通向全国的驰道(注:《汉书•贾山传》:“(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这即便于交通运输,有利于发展经济,又便于军队迅速运动,有利于统治全国。),隋朝开凿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明朝建造能越过印度洋航行至非洲东海岸的大海船(注:明代成祖时期,郑和下西洋,越过印度洋,到达东非海岸。船队二百余只,大者长44丈4尺,宽18丈,9桅;最小者长18丈,宽6丈8尺,5桅。见《明史•郑和传》、(明)马欢《瀛涯胜览》、(明)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等书。),都是代表性的例证,为农工商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每当受到战争和自然灾害严重破坏之后,中国专制主义政府能以其巨大的财力物力,进行赈济,生产得以迅速恢复,这是西周王朝或欧洲中世纪封建政府所办不到的。正因为如此,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比较迅速。当代通晓世界经济史的西方学者认为,“至少直到18为止,亚洲,尤其是中国一直在世界经济中居支配地位”[5](〈中文版前言〉第20页)。 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专制主义政府,向国家经济建设“倾注了大量的投入”,“还提供军事支持来促进‘民族’经济利益。因此,所谓的亚洲‘东方专制’国家无力促进经济发展的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5](第282页)。还有,从秦汉到明清,由于土地可以买卖,土地资本可以自由转化为工商业资本;劳动者农民能自由离开土地,另择职业,不受限制,流入城市和工矿区域(注:明宣宗时,周忱巡抚江南,见大量农民离开家园,“不复再怀乡土”。据调查,农民逃亡去路有五,其中三条均属“逐末”之类,挈家携口,移居大小城市,在那里或“开张铺店”,或“领牌上工”,或“凭奇技工巧,屠沽贩卖,莫不能之”,政府不加限禁(见《明经世文编》卷22,周忱〈与行在户部诸公书〉)。其他南北省份亦有类似情景。),这些无疑为将来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做了历史条件的准备。

专制主义制度从建立之始就给社会带来诸多负面作用。秦始皇滥用其权力,使千百万人民深受暴政之苦,步其后尘者比比皆是。专制主义的核心是人治,一切听命于最高统治者,他享有神圣的尊严和权利。皇帝的权力几乎是无限的,虽设具有监控职能的御史,也只能监察百官,无权约束皇帝,亦皇帝之专政工具耳。最高统治者的残暴、贪婪和愚懦,给社会造成激烈的动荡和深重的灾难;苛征重役,使无数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故此,历代全国规模的农民起义总是把矛头直接指向王朝和皇帝。为了维护作为专制主义制度经济基础的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历代王朝顽固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抑制独立的工商业发展,最终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与成长,阻碍了社会的再进步。2000千多年来,专制主义对意识形态的影响深远莫测,根深蒂固,非此有限篇幅所能论述。随着历史的发展,专制主义制度的负面作用日益严重,尤其是进入近代,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成为压迫人民之最凶狠的势力。人民渴望以民主取代专制,以法治取代人治,这同样是不可抗拒的历史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许倬云.西周史(增订本)[M].北京:三联书店,199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3]李朝远.西周土地关系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4]朱.为马克思辩[M].上海:学林出版社,。

[5][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6]国语:周语(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7]王夫之.读通鉴论[M].北京:中华书局,1975。

[8]马 克.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9]春秋左传集解[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10]荀 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1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2]战国策[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8。

[13]柳宗元.柳宗元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4]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5]班 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6]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7]郑 樵.通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7。

传统教育方法的再思考 篇7

关键词:养生,传统体育,民族文化

1 中国传统养生理论研究发展概况

中国传统养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早在西汉时期就出现了导引、五禽戏等养生功法。养生学作为体育与医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既是我国传统体育的一个主要内容,又是我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据笔者调查,近些年体育界对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研究,在体育科研大环境下还显得有些凤毛麟角。盖其原因有三:近几年国内相关期刊杂志的改版、删减导致了该领域相关出版刊物的大量减少,是为其一;“法论功”事件使许多“功法”类的传统养生术成为了“敏感话题”,很多学者对此类养生理论的研究心存顾忌,这是其二;这几年时值国人备战奥运、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几件体育界的大事,很多学者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这些比较“主流”的课题研究中,忽略了对传统养生体育这一领域的再认识,这是其三。

2 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研究现状

2.1 对养生体育产生与发展的研究

2.1.1“养生”含义的界定

目前,国内体育界对“养生”一词含义的界定还缺少定性的论述。在名称叫法上也是多种多样,有直接叫“养生术”的,有叫“传统养生”的,有叫“养生功法”的,也有叫“养生体育”的。在这里,本文侧重于论述中国传统养生中的体育部分,所以笔者更倾向于使用“养生体育”一词。“‘养生’一语首见于战国时期问世的《庄子.养生主》,其源出于《老子》‘摄,养也。’意谓保养自己的生命,使其延年益寿。”

2.1.2 传统养生体育产生发展的哲学基础

中国传统养生学产生发展的哲学基础有以下几个方面:(1)阴阳学说,(2)五行学说,(3)精、气、神学说,(4)中庸理论,(5)“形神兼养”的整体观。究其本原,不外是以传统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为经络的中国古典哲学。而佛教释家思想亦在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发展中起着一定的程度的影响。由此可见,在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发展道路上,受到历代诸子百家思想的影响,或促进或抑制,而逐步形成为今天养生体育的样子。

2.1.3 学科体系的建设

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虽然设立了民族传统体育学这门学科,但直到目前国内仍然没有出版这门学科自成体系的教材。由于目前这一学科的开设现状落后于需要,多数学生简略、非系统的学习并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养生理论和合理有效的使用方法。少数学生虽系统学习,却人员过少,终难以使中国养生与现代科学思维方式结合,形成新的健身理论。某些学校偶尔开设一些气功类的介绍课程,但这对于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继承与发展没有真正的实际意义。

2.2 中国传统养生体育,路在何方

2.2.1 养生体育与奥运

对传统养生体育发展趋势的研究是近几年学术界比较热点的问题,同时也是体育界争论比较激烈的话题。整理与改造是促进旧事物向前不断发展的必要手段,但在改造过程中我们决不能忽略了事物发展的终极目标。一些学者提倡包括传统养生在内的传统体育应当改变自身的某些特点去适应世界的需要,以期达到进军奥运会的目的。例如:让我们传统的太极拳、气功等养生体育逐渐走上“竞技化体育”的道路。中国的民族体育与传统养生体育的形成与发展必须有其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做基础,它们走向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世界文化逐渐融合的过程,如过过多的改变传统养生体育的“味道”去迎合奥运的“口味”,这样的养生体育也就失去了它原来的本质和文化底蕴,这样的“进步”意义何在?

2.2.2 养生体育与大众健身

同样的改造与创新,上海体育学院的虞定海教授对传统养生体育的改编则是建立在服务大众的指导思想上得以实施。他们根据传统五禽戏的主要特点,汲取各流派的精华,加以提炼,创编了五禽戏新功法。无独有偶,首都体育学院的苏学良教授对传统“八段锦”也进行了新编理论的探讨。《新编八段锦》编创中有针对性的应用了经络经脉理论,以导形引气,调整经络脏腑气血,依据调理脾胃的中医理论,以调理脾经为核心,引导筋肉,疏肝健脾,行气养血,促使脾胃功能康复。此养生功法动静结合,练养相兼,不需器械,易于实施。是一项非常适宜于广大群众从事业余锻炼健身的体育活动。

2.2.3 传统养生与现代学校体育

教育是传承文化与知识的最佳手段。越来越多的体育工作者开始考虑将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纳入到学校体育课。将中国传统养生体育引入学校是落实“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需要。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多民族文化的渗透,传统养生体育的功能与作用已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已具备了多重的社会功能。传统养生体育具有许多竞技性体育项目所不具备的天然优势,开发进入群众领域的养生体育才应该是目前体育界研究的重点。

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研究现状整体来讲还不尽如人意,研究内容大多重复,研究方法过于简单,许多研究领域无人涉足。如何调动起广大研究者对传统养生体育的研究热情,这应该是体育界首先解决的问题。

3.1 缺乏自身独立的研究体系

很多研究者对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研究,尚处于单兵作战的阶段,缺乏完善的研究体系。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都缺乏自身相对的独立性。很多研究者没有理顺“养生→民族传统体育→养生体育”之间的从属关系,在研究过程中将这三者一股脑糅合到了一起。对传统养生体育的界定还没有一个清晰、统一的轮廓。中国传统养生体育自身学科体系的不完善也造成了广大体育研究者难以展开完整、系统的研究。

3.2 基础理论研究过于重复

大部分进行基础理论研究的相关文献都是花费大量的笔墨用在论述养生体育的哲学思想之上,这里不仅缺乏鲜明的观点而且研究的内容出现了大量的重复。在论述传统养生体育功效时,很多研究学者均以“太极拳”“气功”为研究对象。过度重复的研究使人们在潜意识当中对传统养生体育的内容出现了理解上的偏差。致使很多外行人误把“太极拳”“气功”当成是养生体育的代名词。

3.3 应用性研究广度和深度不够

对传统养生体育应用价值开发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学校教育和大众健身上。把中国传统养生体育仍界定在具有“健身”、“教育”功能的“身体活动”这一层面上。忽视了对养生体育社会功能的开发。而在学校体育与大众健身这两个研究领域中研究深度不够又使得养生体育的普及并未达到理想的效果。在传统养生与学校体育这一研究领域中,大部分研究者只是论述了养生体育走进课堂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从宏观上提出一些改革措施,缺少具体细致的课程设计、开发和评价方法方面的微观研究。而对大众健身这一领域的研究又大多集中于开发养生体育对老年人的保健作用,缺乏以整个人群为研究对象的全局性研究。

3.4 建议

提高对传统养生体育重要意义的认识并给予传统养生体育应有的地位。充分认识到传统养生体育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努力继承传统养生体育这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在政府和体育有关部门的组织和协调下,加大对传统养生体育项目的研究力度和资金投入。建立传统体育项目研究机制,加强对传统养生体育项目的挖掘、整理、开发。在各种不同层次的传统体育运动会和大众健身场所大力倡导养生体育的开展和宣传。培养传统养生体育项目的指导人员和组织人员,促进其广泛开展和普及。

在学校体育课和体育院系中适当开设部分养生体育项目。学校体育是最能传承养生体育文化的沃土,在学校体育课中设置一定的养生体育知识内容,有利于传统养生体育的普及与推广,更可以使传统养生体育更好的传承下去,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对当前素质教育的再思考 篇8

江苏2008高考改革方案在一片质疑声中收场

2008年江苏的高考方案为:“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围绕“三个有利于”:有利于中学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扩大高校自主招生权,择优选拔人才。最终目的是贯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方针。

方案一出台。就遭到了多方的质疑与反对。从实际操作来看,该方案似乎并未真正起到引领素质教育的作用。

1学业水平测试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学业水平测试”被人们称作“小高考”,不仅是由于其命题、安排、组织均与高考完全一致,更重要的是其重视程度完全不亚于高考。由于高考政策规定,学业水平测试的选修、必修科目均达A(“6A”),10分将作为奖励分在划线前加入总分。(此为2008年政策,2009年方案调整为从2010年起,对第一次参加必修科目测试且技术科目测试合格的考生,每1门必修科目成绩达到A级,在划线前加1分计入统考成绩;如4门必修科目成绩均达到A级,在划线前奖励1分,即加5分计入统考成绩。)在总分仅480分。一分相差数千人的状况下,10分(或5分)的分量可想而知。尽管最终能达到6A(或4A)的人数可能是少之又少,但不会有人愿把这块肥肉白白扔掉。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被迫在这几门功课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在高二的时候就要提早感受高考的严酷与激烈,无形中压力大增。

2学校的教学节奏被打乱,为应试而教育

高考制度改革后,学校必须在高一时开设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和体育、艺术、研究性学习等13门课程,学校被迫加快教学节奏。以保证在高二时有充足的复习时间迎接必修科目的测试。为应付考试,学生从高一就拉紧了弦,加班加点以尽快完成教学内容。并且。为了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有些学校甚至提早分科,并“劝说”部分学生转向更有把握的科目上,完全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权。甚至存在为应付4月小高考,学校停开一切课程专攻6门必修科目的现象。

3“综合素质评价”形同虚设

“综合素质评价”的出发点是为了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可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评价几乎完全操纵在学校手中,既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又没有公正的监督系统,再加上最终的录取过程中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对录取几乎完全没有影响,综合素质评价便成了各高中学校自由发挥的项目,“闭门造车”的现象层出不穷。素质教育的目标在实际过程中完全被忽视。

“如果说新方案是引领素质教育的话,那是培养了中国人最不缺乏的一种素质——投机!”江苏某中学校长如此评价新高考政策。

山东素质教育改革执著前行

2008年1月16日、17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在潍坊召开了500余人的大会,向全省发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号令。

此次强势“出击”,山东省教育厅做了充分准备,设计了系统的“路线图”。其基本轨迹是:强力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强化高考信息管理,为高中教育减压,为高中教育松绑,为素质教育实施奠定坚实基础;在规范办学行为基础上。以课程为载体,在三五年时间内开全开齐课程,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在国家课程方案上;加快标准化学校建设步伐,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素质教育实施的差别,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规范、改革、发展”是山东推进素质教育的一条基本思路。

山东素质教育大会一召开,立刻引起了社会和媒体广泛关注。媒体对山东推进素质教育用了很多溢美之词,有的说是改革,有的说是新政,还有的说是革命。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齐涛在一次会议上坦诚地说:“我想,山东这次推进素质教育,不是改革,不是新政,更不是革命。原因有两个:其一,我们只是试图让山东的教育回归到国家的教育方针上来,回归到教育的基本规律上来,回归到国家的课程方案和办学要求上来,按照教育规律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这只是一种回归,不是革命、不是改良、不是新政,更不是别出心裁。其二,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只是。皮毛而已,素质教育真正的内核、深层的东西我们并没有开始做。”

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说,山东提出素质教育的回归之路,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要回归到育人。育人第一,升学第二。不反对升学率,但升学必须在育人的基础上。二是回归到制度。教育是受体制、制度、政策、法律约束的,办教育都应该遵循,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违背。三是回归主体。教师是教育的主人,教育应该是有职业幸福感的事,应是老师愿意为之奋斗的事业。学习应是学生愿意做的事,学生可以从中得到快乐的事,可以逐步学会自主控制安排的事。四是回归科学。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张弛有度,按调整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来安排课程。教育还要遵循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实际上国家的禁令、文件出了不少,很多都是常识性的东西,都是能够做到的。很多地方做不到,非不能也,乃不为也。山东做到了,而且是真刀真枪地做到了。这次人大会上,我专门交了一个提议,推广山东教改经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也一直关注山东的素质教育改革。

虽是褒扬一片,但在执行过程中,仍出现了不少怀疑、观望甚至不惜触犯“红线”的现象,为此,山东省教育厅开出了一张张罚单。

2月3日,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第一张罚单开出:桓台一中、济宁市实验中学、嘉祥一中和五莲县管帅中学,不遵照教育厅关于假期安排的规定。组织学生上课,给予上述学校校长行政警告处分。

3月14日,“罚单”再次开出:文登一中、文登新一中、文登市天福山中学、文登市十一中4所学校双休日统一组织学生上自习,属违规行为。全省通报。给予4位校长行政警告处分。

一年时间内,山东有11所学校被撤销省级规范化学校称号,17所学校被通报批评,2所学校被暂停招生,3名校长被免职。22名校长、2名县教育局负责人受到行政处分。处置力度之大,在山东教育史上是空前的。

两大教育现象之比较

江苏的高考改革和山东的素质教育改革的出发点都是一致的,这就是全

面推行素质教育,而且不约而同地决定从高中阶段开始,都“强化”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所不同是,江苏的高考改革仅仅是考试形式的变化。从“3+2”到“3+小综合”到“3+大综合”到“3+1+1”再到2008年的“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10年中。江苏四易高考方案。从南京一家调查机构的最新调查数据来看。老师、家长对这种变动频率并不看好。

“江苏省高考方案变动,您觉得是探索,改革,还是折腾?”对这个问题。受调查的960位教师中,有455人表示“探索中前进,有成功也有失败”,约占47.40%;有444名教师表示“这是折腾学生、家长和老师”。约占46.25%;只有61名教师觉得这是“改革和成功”。

而家长们反对的声音更大,266名家长中竟然有204名认为“这是折腾学生、家长和老师”,占76.7%,其余62位家长都表示这是“探索中前进,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是没有一位家长认为“改革很成功”。

而山东省的素质教育改革力度显然要大得多,并不仅仅是考试方式和考试内容的简单改革,而是力求全方位的改革,是“回归教育的本质,回归教育的规律”的改革。2009年4月16、17日,教育部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济南召开。教育部副部长、国家总督学陈小娅出席会议并讲话。陈小娅指出,考察山东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印象最深的是两个字“回归”,回归教育的本质,回归教育的规律。选择在山东开现场会,主要的原因在于山东省的做法很有价值,为在更大范围内推行素质教育提供了宝贵经验。会议代表普遍认为,山东省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创造性开展工作,具有重大示范作用,必将有力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增强了他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信心和决心。

素质教育改革的阻力究竟在哪

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应该是很困难的,并不能简单地给出一个答案。但据山东省教育厅对部分地市教育局长、高中校长的一项调查表明,40%的局长、校长认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最大阻力和障碍是目前广泛存在的不科学的教育政绩观。一些教育管理者用前几年抓经济GDP的办法抓教育,层层下达升学指标,以考试成绩、名次定奖惩,这种分数至上的政绩观是制约素质教育落实的最大障碍。

其实,只要稍微关心教育的人都会发现,现在许多地方政府就是把教育当作一份产业在做,学校就是地方政府的最理想的无烟工厂。高考成绩好了,学校的名声响了,来本地名校读书的学生就多了,于是,学校的收入就高了,政府的教育投入显然就少了,甚至学校反过来还向政府缴纳一定的管理费用。大量学生的涌入,还能带动学校周边的第三产业。而这一切似乎是每一任地方教育分管领导以及教育局长的主要政绩!

不难看出,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障碍不在于考试,不在于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而在于各级党政领导的教育政绩观。

素质教育,路在何方

1加强教育执法,严厉查处违规行为

明朝张居正说过:“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所言,而难于言之必效。”在我国,有法不依的现象屡见不鲜,似乎在教育领域更多。有关教育的法规和政策不少,《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姑且不论,仅地方发布的“禁令”“规定”就不少,但真正落到实处的又有多少?因此我认为应建立专门的教育执法队伍,可以由公安、监察和教育督导等部门联合组成,形成教育执法体制,提高监管效能。建立举报投诉服务系统,建立综合性的教育违法违规举报投诉服务中心。对有违规违纪行为的有关责任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2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大创新力度

在我国现阶段,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是个不断克服“应试教育”弊端的过程。2008年3月,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在素质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厅党组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今后一个阶段全省教育工作的重点,确立了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重中之重的地位。全省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三个全面”和“三个还给”。“三个全面”即“全面建设合格学校”“全面贯彻课程方案”“全面培育合格学生”;“三个还给”即“把时间还给孩子”“把健康还给孩子”“把能力还给孩子”。这不仅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前提和保障,更保证了我们的教育公平,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独立生活能力的提高。

3改进评价体系,实施综合评价

素质教育的评价,必须统一于对素质的评价。而素质是多元的,在评价学生素质时,就必须对其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与创新素质进行评价;同时。各类素质(包括创新素质)又是多元的,即它们也各自由若干子素质组成。如社会素质就含有6种: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与劳技素质。我们还必须对这些子素质进行评价。然后在此多元评价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就可以对某一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得到一个合乎实际的结论。应当看到,如果我国的高中特别是高三学生都能有如此的素质评价,就可以为高校录取新生提供参考,从而有助于打破高考一分定终身的局面。

4努力营造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

上一篇:每日工作时间管理表下一篇:数学组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