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情感因素

2024-06-02

物理教学中情感因素(精选11篇)

物理教学中情感因素 篇1

政治教学必须蘑视情感因素.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政治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应该在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习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促进学生自身各方而的全面发展.

作 者:刘先楠 作者单位:朝阳市第四高中 刊 名: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 英文刊名:KEHAI GUSHI BOLAN(BAIKE LUNTAN) 年,卷(期):20xx ”“(3) 分类号:G63 关键词:

物理教学中情感因素 篇2

一、带着微笑走进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没有情感的教学,是枯燥的、死气沉沉的、不可想象的!一个老师专业知识再丰富,如果课堂只是纯知识教学,没有一句调节气氛的话,课堂没有笑声,这样的老师就如同一架教书的机器,学生是不喜欢的,自己肯定也感受不到教书的乐趣。

其实,教师的情绪极易感染给学生。当教师面带微笑,怀着喜悦的心情走进教室时,学生会倍感亲切,快乐之情就会油然而生,学生思维就会活跃,师生就会默契融合,从而学生就会有效地接受新信息的输入。我在上课的时候,不喜欢太严肃的课堂,中小学生的情感丰富,他们由学习兴趣引发的学习动机往往比学习目的引发的动机占据更大的比重。学生的学科情感常取决于对任课老师的喜好,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如果教师课堂上对全班每个学生都抱着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并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态度,学生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从而从内心升腾起对老师的信赖和爱戴。

二、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教学生做人的道理

古人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教学生首先是“传道”,教他们如何做人,其次才是“授业、解惑”,教他们掌握知识。教师既要为“经师”,又要为“人师”,既要向学生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也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这既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教师的光荣使命。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和谐的人,作为老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着眼于构建学生高尚的人格体系。不仅要求学生做,更要自己率先垂范。让自己的人格率先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境界,让人格的光辉自然昭示于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之中,自然流露在一颦一蹙之间,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

三、经常给学生一些鼓励,不要对学生提超出能力的过高要求

曾听过一堂外籍教师的英语课,这位老师脸上总是挂着亲切的微笑,不仅如此,而且听到她说的最多的一个单词就是:“very good!”用中国的话说就是非常好,棒极了!即使有的学生不能回答出她提出的问题,她也会笑着说:“I beliveyou!”然后请学生坐下。作为一名听课老师,我丝毫没有为学生的表现而担忧,只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沁人心脾!

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一句体己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信任的微笑,一个尊重的姿势,也许能将孩子巨大的潜能唤醒,让他的天性中最优美、最灵动的东西发挥到极致。然而,我们也绝不能无限夸大孩子的潜力,为孩子设置“超凡入圣”的目标,更不能让孩子付出太苦太累的代价来给家长和老师的脸上增光。

四、学会倾听,教师要有耐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在教学中,当教师讲解的方法与学生的想法不一致时,教师要耐心听取学生的思路,尊重学生的意见,师生共同探讨,不要强迫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做。现在的创新教育就是要让每个学生都敢想、敢说、敢做。平时学生会找老师反映一些这样那样的意见,这也是对老师极大的信任,也说明了老师具有较强的亲和力,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要耐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做一个忠实的听众,给学生一个倾诉的机会。对于合理的意见和建议教师要虚心接受,不合理的要耐心解释,让学生理解,才能达到师生情感的共鸣。学生敢于向教师提意见是件好事,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问题,值得鼓励。如果抑制学生敢于质疑、创造的素养,学生从此就不敢再开口讲真话,其思维的独特性就会得不到体现。

五、教师要懂得宽容

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正是我们教师教育他们的最好机会。我们应该善加利用,并引导他们明辨是非,提升道德修养,在犯错误当中不断修正自己,做一个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我们绝不能因为学生犯错误会影响班级的荣誉而禁止他们犯错误,更不能因为影响了班主任的收入而重重地惩罚他们。

如果不给孩子犯错误的机会,我们看到的就只是一时的风平浪静,许多孩子身上的恶习在老师的强压下没有暴露,但他们一旦离开了这样的环境,就会掀起惊涛骇浪。有许多在学校成绩优异,表现一贯良好的学生在离开校园后却犯下让所有人都不敢相信的错误,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学习要靠主动,只有当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把道德准则当成自己独立信念的时候,那才是一笔终身都不会失去的财富!

摘要:在社会进步越来越快的今天,如何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对于一个正在成长的学生来说,他接受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还应包括塑造性格、品质、情感、意志等各方面的素质教育。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入情感,要面带微笑走进课堂,教学生做人的道理,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还要懂得宽容学生。

物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篇3

1、教师自身的情感因素

在本职岗位上,教师对自己所任学科、所进行的教学活动是喜欢还是厌烦,是敷衍了事还是深思熟虑,直接体现了对自己教学工作的情感。

有很多教师认为在课堂上注重物理学科语言,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讲通讲透就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却往往严谨有余,热情不足。致使课堂内容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听懂了知识,但不能很好的掌握应用。即使再科学,严谨的课堂结构和教学语言,也不能让学生体会到老师敬业乐业满腔热忱的从业态度。更体会不到物理学科的乐趣与新奇。不知不觉的,把物理这门与现实生活和科学技术联系紧密、有趣而有用的学科,慢慢演变成了分析问题,演算方程的单调知识框架。时间久了,学生不专心听讲,作业马虎敷衍的情况就会出现逐渐形成对物理学科的消极情绪。

因此,教师教学语言除了准确严谨之外,还应该生动、形象、亲切、幽默风趣。状物能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抒情能使学生为之心动,言志能让学生满怀豪情,说理能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完成“知之者”向“好知者”,再由“好知者”向“乐知者”的转变。

在实际教学中,除了必备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外,教学语言的选择,课堂情感的投入,积极热情的态度,都会直接感染到学生,对学生的物理学科的学习产生极大的影响。

2、教师对学生感情的投入

教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职业,它每天面对的是上百个年轻的,有思想,有头脑,有感情的灵动的人。教师的任务除了韩愈所说的“传道,受业,解惑”之外,还有一个方面是绝对不能忽略的: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培养。

中国有句古语: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某个学科的喜好往往取决于对该科老师的喜好。

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家中的独子独女,自尊心被家长捧的很脆弱,对学生中有不好学,多动,不听讲等等坏习惯的同学,不要给予过多的指责,甚至当众批评漫骂。否则会导致学生对老师产生讨厌、对抗情绪,慢慢演变成不学该学科,甚至上课时专门对抗。而这种不良关系以及不恰当的处理也会影响大批学生对老师的看法,这种不良情感必然导致对物理老师及物理学科的兴趣失去。

在课堂上要给学生“留面子”。对学生多采用鼓励、表扬、信任性的语言,“不错”,“很好”,“离真理只有一步之遥,再想想”“表现的真优秀”等不同程度的语言会让学生感到老师对他们的信任和喜欢。

除了课上之外,普通认课教师也要充当班主任的角色,在生活上关心爱护他们。关心他们的挫折和困难,教会他们面对挫折和困难。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建立是需要相互付出的,老师也不例外。要让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真挚的感情投入。

教师上课时情绪很重要,学生听讲时情绪也同样很重要。千万不要忽视。融洽的师生关系,相互信任依赖的情感关系,会让每一位学生感到自己很重要,自己在老师的心中占有一席之地。学生对老师会充满信赖和爱戴。

3、学生自身的情感因素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分不开的。而学生的学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能让人积极愉快的学习。甚至每天都盼望下节课的到来。而学生达到这种学习状态是很不易的需要教师从各个方面积极的引导。同时对教师自身素质,业务能力,情感投入又是一个极高的考验。

中学生有好奇、好动、好胜的特点。而好奇这一点在物理教学中往往比其他学科更能被加以利用。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几乎身边的每一件事物都能与物理联系在一起。如果在教学中加以有意识的设问、引导,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学生一定会觉得学到了能够马上就能用的知识,兴趣会十分高涨。

进而引发了学生的“好动”特点。好动一方面是喜欢动手。实际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小演示实验,有的物理情境也可以实际演示。把这些能够由学生完成的,教师不要代劳,不要嫌麻烦,学生亲自体会效果会更好。

好动的另一方面是动脑,是学生积极思考的表现。在课堂上力求“动中求思考,玩中求真知”。从而锻炼了他们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好胜表现在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产生不同解答时各自坚持己见。教师可以在一些难度适中又存在争论价值的题目上下工夫,有意识让学生去争论。 

物理教学中情感因素 篇4

高中物理教材从内容上看主要包含显性情感因素和隐形情感因素两个方面,显性情感因素是指通过语言、图片等使人产生直观体会的情感因素,而隐形情感因素则是指教材的内容只表达客观的事实,而不传递明显的情感,但是在表达事实的过程中又可以使人清晰地感知其中隐含的情感。教材的显性情感因素和隐形情感因素是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两个方面,教师应予以充分挖掘。

1.2学生的情感因素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具有其自身独立的情感,同时也能感受到外界的情感刺激,并能通过自身行为对周围的同学、教师造成情感上的影响。但是高中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承受者,其身心尚处于发展过程,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更多的是接受来自外界的情感刺激,通过外界情感刺激来促进自身情感的发展成熟。学生的情感因素大致可以分为六个方面,即对学习活动的情感、对所学课程的情感、对教师的情感、情绪表现、课堂情绪气氛以及主导情绪状态。

1.3教师的情感因素

教师是构成教学活动复杂情感现象的一个方面,他既有自己的情感,又能感受到来自外界的情感刺激,基于教学活动对教师的情感因素进行审视,其大致表现为五个方面,包括对教学工作的情感、对所教学科的情感、对学生的情感、表现教材时的情绪以及教学活动中的主导情绪状态。

2从情感维度优化高中物理教学的策略

从情感维度优化高中物理教学主要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将情感作为教学目标,强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注重认知目标,又要形成情感目标意识,并予以重视,另一方面是将情感作为一种优化教学的手段,这两方面应成为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并重的版块。

2.1从情感维度优化高中物理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依据,也是教师和学生传递信息的主要来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将会对学生的接收情况形成最直接的影响,并进一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从情感维度优化高中物理教学内容,可以在教学内容中适当渗透物理学历史,使学生形成物理质疑批判精神,激发物理学习情感。也可以探索原始物理问题的教育价值,通过原始问题调整学生的心向,提高其认知水平,并培养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积极性,激发物理学习兴趣。物理最重要的特性在于其科学美,蕴含着丰富的艺术价值,利用高中学生爱好探索的特点,通过挖掘物理的艺术价值来引发学生探索的兴趣,这也是从情感维度优化物理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手段。

2.2从情感维度优化高中物理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的组织和管理形式,从情感维度优化物理教学方式强调的是教师要结合情感因素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处理,保证在向学生传递认知信息时,教学方式能充分发挥出情感方面的积极意义。从情感维度优化教学方式首先可以结合美学来构建具体的情感目标,在内容上使物理教学更能体现科学性、逻辑性、灵活性、趣味性以及目的性;增加教师语言美感、实验操作美感以及板书形式美感,使学生在形式上获得美的情感体验。其次可以通过多形式的物理实验来增强学生的学习情感,引导学生亲自参与实验的过程,利用真实的演示实验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产生学习情感体验,或者通过自主实验增强学生的研究探索精神,通过探索产生自豪感和成就感。最后在人际交往上构建教学美感,师生之间加强心灵的沟通,共同创造融洽的学习氛围,使教学活动富有美感,并促使学生从情感上接受物理学习,并对学习给予足够的热情。

2.3从情感维度优化教师职业素养

教师的职业素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的教学效率,受学科影响,物理教师更容易忽视学生的情感发展,而高中学生又是一个在情感上相对矛盾的群体,所以,较高情感水平的教师更容易获得学生的青睐,这就要求教师要从情感上优化自身的职业素养。教师首先应热爱本职的工作,提高专业素养,以自身的热情感染学生,激发其学习的情感;然后与学生之间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给予其足够的关心,根据个体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最后在教学上创造更多条件,以适合学生的方式使其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维持学生对高中物理学习的积极情感。

3结束语

物理教学中情感因素 篇5

器乐教学是学校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都有着重要作用。[1]情感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形式,它反映着人对外部世界的对象和现象的主观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和目的所做出的一种反映形式。在音乐学习中,情感分为审美情感和学习情感,存在于一切教学活动之中。在器乐教学中,牢牢把握情感这条主线,将器乐教学与情感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感和音乐学习情感,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情感强度,使情感同音乐情绪和谐地沟通与交流,是器乐教学所追求的目标。[2]

一、器乐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分析

(一)审美情感和学习情感的关系

在音乐情感中,音乐审美情感以生活和艺术领域中美与丑、悲与喜等为对象,活跃在生活和艺术的广阔领域,它的最高目的是美。学习情感主要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为主,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关系、学习音乐的良好态度和学习习惯等。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审美是音乐教育的核心,而审美情感始终伴随着审美活动的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审美情感的培养,使学生对音乐审美情感有更深的体验并获得一种审美享受,自然会使学生更加热爱音乐,深化加强其音乐学习情感;学生音乐学习情感的加强,反过来又能进一步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学习效率大为提高,这又将使学生对音乐审美情感的体验更加深刻。因此,笔者认为音乐审美情感与音乐学习情感二者之间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二)情感在器乐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是人类表达感情的特殊方式,在器乐教学中,情感教育是第一位的,具有主导地位,并且贯穿在器乐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在器乐学习过程中,学生一旦具备了表现情感的意识,他们就会在学习时全身心地投入,运用各种技能技巧,主动地去创造美妙的音响效果,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音乐的表现能力,满足他们的自我表现欲望,还能增强学生音乐情感的启发和培养,唤醒丰富的情感心理活动,使器乐演奏技能更加提高,器乐教学更加深入。可目前有很多教师尤其是高师的器乐教师,只注重学生的音准、节奏、音色和技巧等技术层面的教学,而忽略了对音乐情感的启发和培养,这是一种无视情感的教学,是一种不完整的教学,这不但会使学生的音乐发展潜力受到限制,还会影响教师的教学。[3]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感受各种情感要素同音乐技术的学习同步进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去体验情感,并转化为自己的独特感受,再通过具体的演奏形式予以表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的具体目标。

(三)音乐审美情感与音乐技能技巧的关系

我们强调情感在器乐教学中的价值,并不排斥教学中的技能技巧的传授。在器乐教学中,学生主要是通过器乐作品来真正领会音乐艺术形式特殊的审美价值,培养其审美情感的。而在器乐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情感和生动的音乐形象,需要通过正确而又不乏创新意味的技能技巧予以表现,两者是统一的整体,技能技巧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表现音乐的审美情感。[4]目前,许多器乐教师尤其是高师的器乐教师,非常重视技能技巧的传授,而忽略了情感表现的培养。这种“重技轻艺”的传统音乐教育观念导致许多学生错误地认为,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技巧,就可以尽情地去表现音乐,这是一种无视情感的教学,是一种不完整的教学,这不但会使学生的音乐发展潜力受到限制,还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技能技巧只不过是音乐表现的手段,并不是获得成功的唯一条件,更不是器乐演奏的目的,对于器乐学习者和演奏者来说,重要的是把各种技能技巧灵活应用于各种音乐审美情感要素中去,获得艺术感情的完善统一,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不是一味地炫耀技术技巧。当然,作为教师不能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但也不能忽略技能技巧在教学中的必要性,要想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演奏技能,器乐演奏的才能很大一部分体现在技能技巧的掌握和应用的能力上,如果没有一定的演奏技能,再好的音乐设想也不可能得到实现。因此,笔者认为,在器乐教学中,技能训练和音乐情感之间,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两者均不可偏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如何加强器乐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培养

(一)加强学生音乐审美情感的培养

审美情感,作为审美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普遍存在于一切审美活动之中。音乐审美情感的培养主要以丰富情感体验为基础,培养学生对不同题材、体裁、风格、形式的音乐作品情感内涵的感受、理解和表现力。器乐作品在题材、体裁等方面,比声乐作品更为丰富、广泛。并且用器乐表现音乐,由于脱离了歌词,相对于唱歌来讲,就更需要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尤其是民族器乐教学。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墨塞尔说:“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的体验音乐的桥梁”。[5]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民族众多,风格多样,民族乐器种类繁多,器乐作品更是层出不穷。因此,在器乐教学中,加强学生对民族音乐作品的理解对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感具有重要作用。

在器乐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要进行正确的情感启发与培养,要以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和动情表现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体验音乐的美感;培养学生在演奏乐曲时,通过对演奏作品的背景、音乐风格、地域特征等的了解来加强对情感的抒发,并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作品鲜活而生动。这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转换和发展过程,只有把握好这一过程,学生的演奏才能做到声情并茂,产生动人心弦的效果。

(二)加强学生音乐学习情感的培养

根据音乐学习情感的定义及器乐教学的经验总结,笔者认为加强学生音乐学习情感的培养主要通过以下几点来进行:

兴趣,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重要因素。对感兴趣的事物,人们总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使活动过程和认识过程不再是一种负担;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研究的精神力量。兴趣的培养是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目标,就器乐教学而言,没有兴趣作基础,包括传授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内的音乐教学基本任务就难以完成,更谈不到情感的表现,尤其是枯燥的技术练习、单纯的理性讲述等都会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消极、厌烦情绪。因此,要想加强器乐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培养,就必须加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时刻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成为学生兴趣的动力来源,担负起培养学生兴趣的重任。

情感交流,是培养学生学习音乐良好态度的主要渠道。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人获得某种满足,就会产生积极肯定的情绪体验,而师生之间善意的情感沟通过程,对学生的积极人际体验来说是最为直接的,这也是教学主动性的基础。学生的情感常取决于对任课老师的喜好,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如果教师对每个学生都抱着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并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态度,他们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进而从内心升腾起对老师的信赖和爱戴,“爱屋及乌”,由喜欢老师而喜欢他所任教的学科,从而愉快接受教师的教诲,并努力将教诲转化为行动,从而实现教师的期望。所以,在器乐教学实践中,应该把师生之间的各种情感交流视为一座桥梁,通过这座桥梁,教师可以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使教学双方达到默契配合。[6]

动机,是由内在的认知观念加上或强或弱的情绪所决定的,学生要想进步,内在的认知观念就建议他必须刻苦学习,同时,伴随此观念的情绪激励敦促他积极进取、追求成功。动机对加强学生的学习毅力具有重要作用。作为一名器乐教师,应该既教书又育人,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动机,了解音乐的真正含义,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同时,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使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民族文化,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这是音乐教育的主要责任。马克思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大,他奋斗的动力就越大。一个思想素质低下的学生不可能具有宏伟的目标和远大的理想,因而在学习上也就不能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

以上主要论述了情感在器乐教学中的价值及其培养途径,总之,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是音乐课程的核心教育目标之一,在器乐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情感培养,对器乐教学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物理教学中情感因素 篇6

高职体育教学是知识的传递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多维度互动过程,高职体育教学中教师既要讲授体育与运动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又要实现与学生之间深层次、多维度的沟通和交流。教师通过对高职体育教学的整合,添加诸多情感因素,呈现出更多的“正能量”,就会获得学生的认可,使学生能够在积极投入高职体育教学的同时,认可高职体育教师,热爱高职体育课堂,尊重高职体育课程。有了这些基础高职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就可以更加系统、更为顺利地开展,有利于积极、互动、友好的高职体育教学氛围的构建,不但有利于促进高职体育教学,也能够使学生自主学习、运动训练和技能形成的过程与细节更加顺畅而高效。

1.2情感因素对高职体育教学效果的提升功能

高职体育教学中很多长距离、枯燥性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产生为难情绪,例如:高职体育的田径1000m和800m是高职学生最为“头疼”的项目,同时这些项目也是高职体育教学体系中最有教育价值和锻炼意义的核心内容。通过调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各类因素,特别是积极的情感因素,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集体的关心、激励和认可,努力避免中途放弃,积极应对“极点”的出现,以情绪、情感和环境的综合作用,建立起学生“战胜”长距离、枯燥项目的信心,在完成高职体育教学任务的同时,提高高职体育教学效果,提升高职学生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素质的综合发展。

1.3情感因素对高职体育教学主体的激发作用

高职体育教学中学生是行为的主体,同时也是教育的目标,通过情感的砥砺和刺激,可以建立起学生对高职体育教学和体育运动项目的正确情绪和科学认26知,使学生的灵感与热情被彻底地激发出来,将积极情绪、活跃思维、丰富想象力融合在高职体育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有效提升学生自身的思考能力、认知能力和创造性水平,打破高职体育教学中固有的界限,跨越教学体系的藩篱,收获来自高职体育教学中教师、运动带来的丰富情感,使学生具备驾驭高职体育教学内容,适应运动训练的基本能力,激发学生驾驭自我、驾驭情感、驾驭未来的能力。

2实施和应用情感因素的建议与策略

2.1教师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必须珍惜关爱学生

高职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一举一动时刻在学生的注意和观察的范围之内,现在的高职学生自我意识的建立非常明显,只有做到对学生的真心关爱和珍惜,才能获得学生在意识、行为上的认可,学生也才能更好地接受高职体育教学和体育教师。在实际高职体育教学中,一方面要结合体育课程的体系,立足于全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差异化的教学,同时将情感因素有机地融入到教学内容、技巧与方法中,在普选阶段建立起良性互动的师生关系,在选修阶段进一步加强师生的情感沟通,尊重学生自我发展的要求和规律,将学生看成可以主动发展和能够自我建设的主体,给予学生高职体育教学中足够的理解和信任,使高职体育教学氛围和情感进一步优化,不但有利于高职体育教学的开展,也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成长。另一方面要结合高职体育教学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积极地引导和情绪上的引领,特别对于中长竞赛项目和枯燥的田赛内容,更应该注意对学生自信心和成就感的保护与激励,要引导学生建立起战胜困难的信念,创建有利于激发学生集体情绪和情感的氛围,使学生在情感方面形成集体认知,进一步坚定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对特殊的学生和特殊条件要有差异性的对待措施和态度,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集体的关爱,进一步形成战胜困难的心理基础,在顺利完成高职体育教学的同时,将枯燥的项目和运动内容转化为学生自主成长的动力,进而建立起高职体育教学的新情感环境与氛围。

2.2教师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必须做到爱、严结合

客观地看,没有艰苦的.付出就没有丰硕的果实,高职体育教学也是如此。教师若只是单纯的“爱”,对学生采用放任的做法,这不是建立高职体育良性教学模式的基础和前提,反而是忽略学生发展、漠视高职体育教学规律的大忌。相反,教师若只是单纯地对学生采用“严”的做法,这会引起学生的抵触与反感,影响到高职体育教学的开展和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作为高职体育教学的主导者,要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学生情感需求,以学生身心两方面发展的规律作为切入点,以刚柔并济、爱严结合的策略重构高职体育课堂。一是,要建立良好的高职体育教学秩序,避免学生在疲劳、单调、枯燥的情况下出现精力不集中、学习与练习效果不佳、运动伤害产生等问题。二是,要关心学生的需要,有效地变通和重组高职体育教学内容、形式和环节,更多地采用学生心理接受、习惯认可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进而让学生能够主动接受教师的管理和要求。三是,针对身体协调性、运动能力、运动经验不足或较差的学生,教师除了要严格要求他们进行运动和训练的同时,要给予学生教师的特殊关爱,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重视,在取得突破和成绩的时候及时加以表扬和认可,提升学生学习和练习的兴趣、耐心和信心,做到对自我的有效突破。

2.3教师必须加强与学生的主动交流

高职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持有乐观向上的心态,具有丰富的感情,并将这种情感通过和学生的交流表达出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的坦然和亲切。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产生共鸣。通过幽默的语言和主动的焦虑是学生和教师之间情感碰撞的催化剂,可以有效地拉近学生和教师的距离,提高高职体育教学的效果和价值。

3结语

作为讲求高效率、高质量的高职体育课堂的建设路径来讲,将非智力因素中最为重要的情感因素融合在高职体育课堂,形成具有特殊特征的高职体育课堂是高职体育教师的核心发展方向。高职体育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高职学生情感需要、情感建设、情感发展的特点,将高职体育课堂进行重整、分解与创新,科学利用环境、情感、态度等非智力因素和非体能要素,构建高职体育课堂的新模式、状态与体系,培养、训练、建设高职学生体育教学的积极情绪与参与热情,建立起具有可扩展、可组合、可优化的新型高职体育课堂。

作者:冯建立 单位: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闫田,陈黎明.浅谈情感因素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现代营销(学苑版),,(11):270.

[2]陈霞.对高职“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建构探析[J].福建体育科技,,(02):49-5l.

[3]汪艳,崔传宇,赵冠豪,等.促进高校体育人才就业新机制探究―――以高校体育人才社区体育创新实践活动为例[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01):217-220.

数学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篇7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心理素质、个性品德素质及审美素质,这些都是数学素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善于运用情感教育于数学教学之中,不仅是对数学教学工作更高层次的要求,也是当前数学素质教育的需要.在传统教学中,知识教育或片面的能力教育占据了绝对位置,对于非理性的、非逻辑的情感因素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对落实素质教育造成许多障碍.在教学方面,不仅要有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同时还要有情感的交流.而传统的数学教学忽略了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作用.事实上,学生同样渴望平等和被尊重,希望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般有两个心理过程:一是感觉——思维—知识的过程;二是情感——意志——性格的过程.智能的形成和发展是两个心理过程协调发展的结果,单纯强调某一个过程只会事倍功半.心理学研究还表明,人的智力水平相差不大,而诸如动机、兴趣、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却有很大的差别,而这些非智力因素是造成学生素质差异的主要原因.当前,中学数学教学的特点是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参与式教学”,加强“素质教育”离不开培养学生的兴趣.所谓兴趣是指:人们力求认识和获取某种事物并与积极、肯定情绪相联系的个性倾向.在心态上表现出具有自觉追求未知事物的强烈动势,以及由于有所发现,而产生惊喜与再追求,并进一步产生探求新知的渴望.兴趣直接影响人们的活动动机,兴趣是思维训练的一种内驱力,人们一切积极、主动的活动都是由于产生了兴趣而开始的.数学教学也不例外,没有情感就没有对数学学习的热爱,如果不注意情感的投入和趣味性的引入,势必让学生感到数学深奥、枯燥,从而丧失学好数学的信心.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成语“爱屋及乌”比喻爱一个人会连带到他有关的事物.同样,如果学生对教师有良好的情感,则一定会迁移到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中,形成一股积极的教育力量.因此,教师应当从思想、生活、学习上关心学生,了解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困难.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性、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尤其是学困生,他们由于成绩差,长期被自卑困扰,教师应当更多地给他们注入爱的雨露,使他们的心理保持平衡.他们有困难,我们热忱帮助,他们有进步,我们及时表扬,使学困生总是生活在“希望”之中.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旦教师的真诚被学生所理解,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就一定能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因素,产生有效的正迁移,变为学习的动力.

二、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动机

“亲其师,信其道”,这说明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他最喜欢的教师所任的学科.因此,要使学生对教师教的课感兴趣,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先让学生有一种敬佩感,只有教师教得好,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自己学得好.教师除了精心备课外,教态的自然亲切,语言的精炼与幽默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情绪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教师表情冷漠、呆板、情绪低落,学生的求知热情从何而来?因此,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以此来感染学生的学习情绪.

三、夸奖式评价,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适时给予夸奖式评价,会更加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讨论问题就会更加热烈,课堂情绪就会始终高涨.同时,夸奖式评价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切感,师生感情融洽,课堂情绪就会轻松愉快,学生学习兴趣浓,教学效果就会很好.

四、变换更新教学方式方法,调节学习情绪

教师上课犹如演戏,既是编剧,又是导演、演员.要使表现扣人心弦,耐人寻味,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总体设计要科学,每节课型的教学方法要精心策划,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适时创造性地不断变换教学手段.做到听、讲、看、想、做、动等各种教学手段轮翻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多媒体教学引入课堂,这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可以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故事、某个结论的产生等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刍议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 篇8

【关键词】语教学;情感因素;策略

情感因素是影响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原因,也是贯穿于教学过程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我校师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方式了解情感因素的教学现状,探讨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促进学生认知和情感和谐发展,提高中学英语教学效果的具体策略。

1在英语教学中师生存在的情感问题

1.1 重知识的传授而轻情感的交流

重视知识信息的传递而忽略情感信息的交流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老师们花在讲解单词和课文上的时间仍占较大的比重,而学生们在课堂上开口说英语的时间相对来说却很少。这种单方面的知识输入和输出的关系使教学陷入一种硬梆梆、毫无生气的状态,导致学生丧失学习英语的乐趣,甚至出现的情绪。

1.2 学生容易出现羞怯、害怕、缺乏自信心等心理障碍

目前英语教学中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是学生上课时参与意识不强,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情感因素。在英语老师和全班同学面前使用英语发言时,大多数学生都会感到紧张和焦虑。

1.3 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单调,学生缺乏心理安全感

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使学生自由地发挥创造性的心理环境,而不良的课堂氛围会对学生造成压抑感和不安全感。实践表明,学生实际感受的课堂环境和他所希望的课堂环境越接近,他对学习的满意度就越高,反之就越低。

由此可见,研究情感因素对英语教学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对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了解师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自身情感因素以及师生间情感交流的状况,笔者在2013年9月随机抽取我校高二级1~8班421名学生和38名英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现介绍如下。

2 师生情感因素情况调查

调查采用问卷方式,对英语教师发放问卷38份,回收有效问卷38份, 回收率为100%;对学生发放问卷421份,回收有效问卷421份,回收率为100%。调查结果见表1和表2。

从表1可以看出,绝大多数教师认识到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重要性并认为它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而认为在备课环节注重了情感目标设计、认为自己较好地把握了情感目标和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了英语情感教学目标的教师则明显低于其认识水平,这是因为与知识目标相比较,英语教学的情感目标难以检测,课程标准、教学参考资料对情感目标的要求不细致,难以具体把握。显然英语教师在知识学习与情感发展的关系认识上,依然存在着片面的认识,认识不到情感对英语知识学习的促进作用。

从表2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英语教师很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英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都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良好师生关系对英语学习和学生多方面发展的关系,能尊重和理解学生,师生关系较为和谐、融洽。他们在英语教学中能渗透情感因素,发挥情感的教育功能。

3 实施情感教育的建议

3.1 把握情感目标,激发学习动机

教学目标具有先导作用。要发挥情感的功能,英语教师必须从教学目标设计入手,设计清晰的情感发展目标,切实把知识目标与情感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清晰的教学目标和情感目标本身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具有重要作用。动机是影响语言学习的最根本的情感因素,是生成学习目标的内驱力。一个有英语学习动机的学生会表现出渴求英语学习的强烈愿望,它是推动英语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因。教师要创造条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称赞、评价,激励学生等手段,使学生学习的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使他们能更加持久地进行语言学习。

3.2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

教师在外语教学中, 要学会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显性情感因素和隐性情感因素, 寓情感教育于教材之中。教师通过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大脑无意识区域的潜在动力。教师首先必须自己深入体验其中的情感, 然后在讲课中通过语言与表情、动作、语气、语调等情绪符号, 向学生展示作者人物丰富的思想感情, 以景触情,引导学生自己去感受教材中的情感, 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感受能力和审美意识。

3.3用情感激活课堂教学气氛

课堂教学是由教师与学生组成,所以情感因素主要涉及教师、学生两方面。一方面就教师自身的情感因素来说,教师的情感是影响学生众多因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教师情感因素对教学的影响和控制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另一方面要调动好学生的课堂情感。作为主导课堂气氛的教师情感,其作用对象是学生,所以学生情感状况是对教师情感效果的检验,也是教师调节的根本着眼点。 关注学生情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情感,促进学生认知和情感和谐发展,以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4总结

总之,教学既是知识信息传递和反馈的交流过程,也是师生双方情感交融与共鸣的过程。只有关注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增强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才有望为学生终身的英语学习和发展、以及健全人格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Arnold J. 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2]Stern H H. Issues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物理教学中情感因素 篇9

苏霍姆林期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课堂教学过程正是师生情感流动的过程,如果缺少了情感,课堂教学将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序化,那么就会缺少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上也得不到充分发挥,进而使教学本身成为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因素。”我们应该明白:情感可以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积极情感有快乐、喜悦、自豪等,它们与某种需要满足相联系,通常会伴随着一种愉悦的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积极情感,使之作为课堂教学的动力。

一、激发兴趣、陶冶情操

学习兴趣是掌握知识、获得实际技巧的动力,而它的源泉在于能为学生揭示一种新的东西,激发学生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奥秘面前的惊奇感,并使学生把掌握的知识加以运用,从中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譬如:笔者在教朱自清的散文《春》一文时,先并不急于要求学生读课文、分层次、概括层意等,而是借助现代教学媒体,播放一段描绘春天来临、大地万物复苏的录像,让学生观察后,复述见到的情境。学生对录像片中的优美图景、动植物的勃勃生机,充满了新奇感,观后学生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畅谈看到的录像。同学之间相互补充,相互纠正发言中的不足和错误,但这时学生的发言多是客观的叙述,缺少生动具体的描绘,不能使人领略到录像中的美感,这是什么原因呢?那么,怎样才能传达出录像中的美感呢?于是在此基础上,引出课文,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有关春天来临之后的景物描写的语句,并分析它们运用了什么手法。通过寻找和分析,学生明白了朱自清先生主要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景物描写生动、传神,充满了情趣和美感。明白了这一点之后,又让学生看录像,并要求学生给录像片配上生动具体的解说词,学生运用刚学到的景物描写方法进行写作。学

生交流后,再播放录像中的解说词,并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学生的剖析与原解说词有许多语句是相同的。同学们从中意识和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了创造的快乐,课堂上学生带着这样的情感再进行学习和思考,主动性大大加强了,学习兴趣也深厚了,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并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把我们的生活带进去,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答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把接受问题的新鲜感和亲切感转化为兴奋和新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拓展思维,调动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认为教师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二是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可是,我们平时经常听到有老师抱怨说,现在的学生越来越笨,许多知识讲了好几遍就是不能掌握;许多浅而易见的道理就是不能理解;许多感染力极强的情感就是不能接受。笔者认为这一现象的症结在于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做识记、保持、再现等枯燥乏味的劳动,而没有借助于人的积极情感,把学习过程与思维发展结合起来。我们相信,如果教师把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成功感、紧张感等积极情感因素引到课堂教学之中,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定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学生一定会变得更加“聪明”。譬如:一位老师在教授《菜园小记》一文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片断: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观看“大生产运动”的录像片断和播放作者吴伯箫反映同一时期的姊妹篇《记一辆纺车》一文的朗读录音,引导学生比较阅读。由于这一教学设计新奇而富有挑战性,触发了学生的情感,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由乐思到善思,再善思而更加乐思。学生在情感支配下,形成了思维的良性循环。但是,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有差异的,这就要求教师能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有层次性、启发性的思考题,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促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来。当然,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中,调动情感因素发展学生的思维时应适度,在过度的情感刺激下不可能进行正常的思维活动。

三、架设桥梁,沟通情感

课堂教学是教师将人类积累的认识、思想观点等精神产品转给学生的传递过程,完成这一过程的介质是情感因素。语文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古今中外的文章,由于学生与作者写作的时代有一定的距离,再加上知识的局限,生活体验的缺乏,即使最优秀的文艺作品,学起来也会兴致不高。但是,如果教师先深刻领会作品的思想情感,然后带着深厚的情感色彩去诱发学生的主观感受,使学生的感情和作品中的节拍起伏跳荡,并创立美的情境,从而使学生更深一层明确情理,这样,学生学习便会有趣味,并会将积极健康的情感不断强化,不断升华。譬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枣核》一文时,将“清静、悲凉”的情感贯穿教学的始终。教学中又成功地运用了一些教学手段,让学生领悟到了这一情感,并补充交代了有关背景知识,激起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火花。又如在教《背影》一文时可用“凄楚、感伤”的情感;教《最后一课》一文时可用“悲愤、激越”的情感等。语文教材中,许多优秀的作品以其进步的思想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的有机统一,讴歌了真、善、美,鞭挞了假、恶、丑,情感色彩十分强烈。因而教师应以情感为桥梁,去沟通作者、教者、学者形成一条和谐的、畅达的感情通道。

物理教学中情感因素 篇10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对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数学课程的总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方法和必要的数学技能,还要求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念,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发展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同时,还要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学生的身心。变苦学为乐学,只有乐学,才会有独享其味的“苦学”,才会有发现和创新。数学作为一个开放体系,大千世界,天上人间,无处不有数学的贡献。它既多姿多彩,能使人的情感得到升华,同时又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的思维方式(使其更趋合理、科学),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表现出对人的终极关怀,这就是数学赋予人类的感情与价值。

(一)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成为张扬“个性”的天地

研究表明,有效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原有经验和学习兴趣基础上,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原有经验的建构,任何脱离经验的灌输都是低效的学习,甚至会产生厌学的心理情绪。体验和感受是最好的教育,只有学习者真心感悟,真心体验到的东西,才能最终沉淀到他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素质,一种能力,伴其一生,受用一生。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必须建立在学生原有经验基础上,从学生身边有趣的具体事件设置问题情景,让学生所接受,并从中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在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技能,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学生与自然,学生与他人,学生与自我三围情感关系的体验,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和社会。”在一系列学习活动中,教师通过各种鼓励性语言与学生沟通,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引发学生 大胆质疑,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与表现,让他们享 受到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得出五花八门的答案时,教师用一颗通融的心,一双欣赏的眼睛,给学生送去一片鼓励、赞许、期盼和爱意,这时的学生自信心油然而生,思维是无拘束的,产生强烈的追求成功的渴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时时会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二)身体力行,培养求真品质

数学具有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同时也有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无限逼近的过程。数学知识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的一个要求是对数学智育的客观基础教育。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交流、探索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集体力量,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如在探索“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结论时,学生在得出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后,教师通过课件在屏幕上显示过一点的直线在不停转动画线,便提出:“若使动的直线固定下来,有什么办法?只须怎样做?”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无限探索的境地,让学生自已发现“只须使动的直线再经过一点”,结论浑然天成,真理无可辩驳,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教师要准确地描述数学对象,做到严谨、规范。如数学语言要清晰,有条理,有趣味,合乎逻辑,富有启发,板书要突出重点,有利于启发思考与运用。在活动中,教师要深入学生,以谦虚的态度和同学共同探索,关心帮助、引导同学质疑、调查、实践,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热情宣传和捍卫真理,体现出数学的科学性和高尚的师德,使言行成为学生的表率,让学生在发展思维能力的同时,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踏实向上的人生观,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不懈追求真理的进取精神。

(三)揭示数学美,发展审美能力

数学的美育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学生实践、探索、观察,总结等一系列活动过程,来揭示数学的神秘面纱,让千姿百态的数学美的形式展现出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审美能力。数学的简洁性是数学家刻意追求的目标之一,学生有了简洁美的体验,就注入了精益求精的内部动力。通过课堂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数式、结构形式的表述简单明了去获得,如:学了有理数后,a可以简单明了表示一个有理数。对和谐对称美的欣赏可以通过观察图形的对称性,数的对称性、式的对称性等获得。如 | a | 的几何意义。同时引导学生运用对称的思想去解决问题。对数学统一美的欣赏可以从数学各知识点提炼、综合以建立起知识网络,使学生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从引导学生观察各种象征性的建筑物,花纹图案,以及几何题的代数智取等,让学生领略数学的奇异之美。惟有从不同的侧面揭示数学美的特征,才能从根本上变“苦学”为“乐学”,显现数学的文化意韵,陶冶审美情操,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四)凸现数学思想,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粹。是普遍适用的并且强有力的思考方式,应用这些数学思考的方式的经验构成了数学的能力,它是人的智力特征,它能使人判断地阅读,能识别谬误,能探察偏见,能估计风险,能提出变通的办法,能使我们了解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充满信息的世界。

浅谈物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篇11

关键词:情感因素;学习兴趣;情感体验;成功欲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0-024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0.162

情感教育是学科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新课程标准中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是教师的一项职责。因为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学生的情感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影响着学生的求知情绪,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在课堂上,丰富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学习意志,促进个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积极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我曾经对所教过的不同年级的学生做过调查,学生对于物理学习兴趣与他的物理成绩成正比。学生的这种学习兴趣表现为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表现出他们对学科知识的热爱,对学科的探究精神,对学科的执著。学生对于学科的知识有了兴趣,对学科有着积极的情感,那么学生就会主动学习,心情愉悦地去学习,而不是背着包袱,带着负担去学习。当学习是一种愉悦的事情的时候,当学习是一种享受的时候,我们学习的知识一定会牢固。所以,物理学科就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二、消除消极情感因素,培养学习自信心

初中生进入二年级,刚刚接触物理,对大自然中的物理现象充满着好奇,对物理实验充满着好奇,对物理科学家的献身精神表示由衷的敬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充分认识到物理课的学习对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想学好物理的欲望相当强烈。但是,随着内容学习的进一步加深,学生就会感到学习的难度加大,感到枯燥,感到乏味。个别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物理的自信心。所以,在这时候,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度过学习的艰难时期,保持好刚开始学习时的学习欲望,保持好学习物理的态势。

导致少部分学生物理成绩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在思想上形成了惧怕的心理,心理出现了障碍,没有形成对物理学科的自信心。找到问题的症结,教师才可能对症下药。

从教师的角度看,很多教师对自己所承担的工作感到压力,因为物理学科的成绩平均分低受到批评,因为长时间的物理学科的教学,成绩不见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有一种厌倦之感,往往出现对物理学科的消极情感。教师的情感往往对学生有着一定的影响,有着一定的感染作用。如果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缺乏足够的自信心,缺乏足够的热情,那么学生就不会有学习的激情;如果教师对自己所教的物理知识仅仅是照本宣科,只是面无表情地去解题,那么,教师一副冷冰冰的面孔带给学生的是压抑,是消极。在这样的学习气氛中,学生自然不会认真听讲,细心研读,主动思考,只能是敷衍、搪塞教师布置的任务。教师消极的情感势必影响学生的情感。解决学生的消极情感,必须从教师做起。

三、强化情感体验,满足成功欲望

不同的环境给人的心情是不同的,喜庆的环境,给人的是愉悦的体验,美好的心情;沉闷的环境,给人的是郁闷的体验,苦闷的心情。不同的环境,给人不同的心情,不同的情感体验。作为教师,应该了解到环境对学生情绪的影响,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体验。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概念严谨、推理周密,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能力和理解能力,而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还比较欠缺,这样必然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教师的期望产生距离,教师难免对教学中学生出现的问题不满意,甚至是责备。教师对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对学生将要学习的知识之间存在的距离缺乏正确的定位,以至于学生出现上课听不懂、作业完不成、成绩不理想的情况就责备有加,所以,学生感觉不到学习物理的成功感,只能感觉到的是失败,这样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时个别学生还会出现学习消极、厌学的情况。物理学习就要满足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够保持物理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持久力。

四、培养积极学科情感,享受学习的快乐

师生的情感交流是双向的,但由于中学生心理发育尚不健全,因而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性别的不同,群体和个体的差异,主动采用相应的感情交流途径与方法,主动积极地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注意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就感。我们曾在“了解电路”一章后就让学生进行“短路和复杂并联电路的判断”,结果不仅多数学生没掌握,而且严重影响了后续学习的积极性。后改为在全部电学完成之后进行专项分析训练,学生便容易接受,因此有些知识宜随着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高逐步引向深入。

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生的情感比作土地,把学生的智力比作种籽,他说:“只关心种籽而忘了耕地等于撒下种籽喂麻雀。”实施素质教育就要强化对学生情感因素的研究,让学生有积极的情感,保持旺盛的学习精神。

参考文献:

[1] 王绪华.浅谈物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J].群文天地,2011(14).

[2] 沙书俊.浅谈物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J].吉林教育:教研版,2007(8).

上一篇:九月开学季美文下一篇:101游园活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