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选择

2024-09-01

理性选择(通用9篇)

理性选择 篇1

理性选择,感性生活

每一个人都是上帝咬过的苹果,因为被咬过的不同程度便注定了与众不同。或许由于得过且过顺其自然的侥幸心理使他终究无法散发出成熟的芳香,或许由于欲乘长风破万里浪的青云之志,使他终究修成正果„„,虽有结果的高低之分,但其间的酸甜苦辣却也耐人寻味。

上帝是公平的吗?每每思考这个问题便一阵的茫然。一夜成名不在少数,西晋文学家左思寒窗十年写下《三都赋》,字字珠玑、妙不可言,一时之间洛阳纸贵,从声名显赫到晚景凄凉大有人在,少贫好学的和珅天资聪颖、勤奋努力,备受乾隆赏识,最终却因贪落得身败名裂。成就的路上风雨无数,历经层层险阻后方才在山穷水尽之时见得柳暗花明,而对于惨痛的结局,想必在心里也有过挣扎,然而迷途中的他们却无法抵挡诱惑,沦为时代的罪人。“公平”二字也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它在造就天堂的时候也根种了地狱。

大千世界,真实与虚幻的交织就像一座迷宫,每一步的选择都至关重要,理性的认知判别才能在迷雾中见到光明,放飞梦想。

传说每一个人都是天使的化身,他们会在后天的洗礼下散发美丽的光环。生活五彩缤纷绚丽多彩同时又曲折坎坷,在这条路上有的人一生无悔,有的人抱憾终身,危机与机遇的并存使生活中的每一天处处充满刺激与挑战,是迎难而上还是避而远之终因人而异。谁都有可能创造下一刻属于自己的奇迹,贫穷的人会因雄心壮志步步高升,显赫的人会因安于享乐穷途末路,世界也就是这么的奇妙。

光阴荏苒,转瞬即逝,时代的高速发展也促使了人们匆匆的脚步。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流失了很多来自内心原始的那份真,财富与地位的追寻固然重要,但试想它们可以买回昔日的种种快乐、换回那些本属于自己的那份幸福吗。一个真正理智智慧的人是永远都不会忘弃他的本源的,在感性的世界里享受生活的美好,活得感性一点,就是随性一点,生活会轻松一些。

如此的理性加感性,如此为人处事原则,才是真,才是善,才是美。

理性选择 篇2

近日去参加过几场婚宴, 大开眼界, 一场比一场华丽, 一场比一场更多细节。比如除了父母的现场祝词外, 又增加了父母回忆新郎新娘孩提时代趣事的视频短片。这还不算, 还可以在这一题材上演绎出现场沙画表演, 真让人目不暇接。何以为此?盖商业化运作之故。市场经济不仅能满足人的各种需求, 更能制造出许许多多新的需求。婚礼, 因为有了婚庆公司, 也就有了许许多多高档、中档、大众版的模式, 还有各种各样的模块化组合。

补习班也是如此。因为有了商业化运作, 补习班的运作者也就会想出各种方式, 创造各种需求来满足社会。据《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 (2012) 》披露, 2012年中国教育培训市场总值达9600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2%。这个数量可能还有待考证, 但教育培训市场在中国红红火火却是不争的事实。以新东方为代表的外语教育培训机构, 以沪江网为领头羊的在线教育机构等等, 已经在股票市场中成为专门的分类, 立足于诸如地产股、能源股、金融股等大佬之侧。教育培训已经形成产业, 并且在加速资本化。

从这个角度来看, 中小学生的补习班问题似乎容易理解些了:一定有人需要, 也一定有人并不需要。

按照经验常识, 在一个人群中就智力而言, 有高低之分并不奇怪, 就学习能力而言也有强弱之分, 因此有一部分中小学生需要在课外进行补习加餐是正常现象。具体而言, 这部分人群主要是分布在学生群体的两端, 即学习能力强、智力水平高的学生和另一端的学习能力弱、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前者消化能力强, 在学校学习中“吃不饱”, 需要进行课外补习, 主要补尚未学过但以后要学的东西, 保证自己在学生群体中的领先优势, 以获得更多更好的机会;后者则需要在补习班中再听一遍, 多学几次, 得到消化, 确保自己不掉队。笔者以为这是一种合理的需要, 是应该得到满足的。

“补习班”问题之所以长期成为问题, 其实是相当一部分并不属于“两端”的中间分子大量地盲目跟进所引发的, 并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病痛。按照“二八”定律, 需要补习班的人应该在该人群的20%~30%左右, 但现在有调查数据证明, 课外补习的学生人群已经超过50%以上, 这就成为社会的一种隐痛。过多人的盲目参与, 一方面造就了中国社会培训市场的过度发育, 另一面加剧了教育的应试搏杀和理性扭曲。

理性选择灵芝产品 篇3

中老年人和体质虚弱的人是主要消费群,自买和送礼的消费方式并重。目前市场上以灵芝类保健品居多,具有国药准字批文的药品很少。消费者的不断追捧,说明灵芝类保健品确有比较好的保健功效,但此类产品也存在问题,突出问题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夸大功效宣传。

邀请专家: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唐庆九(副研究员)张劲松(研究员)

灵芝是一种传统的药用真菌,是担子菌纲多孔菌科灵芝属的。在古代,由于野生灵芝稀少,只有皇亲贵族才能享用。20世纪60年代初期,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老一代科学家陈梅朋先生培植灵芝获得成功,使灵芝进入了平常百姓家,并使我国在灵芝药用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不断得以展开。

灵芝开发利用形成热潮

近年来,国内外对灵芝的化学、药理、人工栽培、深层发酵及临床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逐渐形成食用热潮。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灵芝产品形式有:①农产品:直接选用外形大而圆的灵芝子实体包装后出售。②初级加工产品:将灵芝子实体制成灵芝切片或将孢子粉破壁制咸破壁孢子粉。灵芝孢子粉是灵芝子实体发育后期弹射释放出的种子,生物学上称担孢子,集中起来后呈粉末状,通称灵芝孢子粉,它的利用和研究是近几年来才开展的。③深加工产品:仅2003年以来,就有50多种以灵芝为原料开发的保健品(13个为灵芝孢子粉的产品)。④灵芝类药品;根据中药的特性制成的灵芝产品,有单方,仅用灵芝的提取物制成,如灵芝糖浆、灵芝片、灵芝口服液、灵芝胶囊等;还有与其他中药复方配制的,如灵芝珍珠片、灵芝猴头膏等,这些药品只是根据习惯或中医理论而配伍,其效果难以一概而论。

加工工艺影响产品品质

灵芝产品的加工工艺有很多种,如生产灵芝片剂。胶囊剂、冲剂或糖浆剂均需首先制备灵芝浸膏,其加工方法有醇提水沉、水提醇沉及渗滤提取。近年来,不断有新工艺在灵芝产品加工中得以应用,如超滤提取灵芝中的多糖、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灵芝孢子粉中的孢子油等。不同的加工工艺不仅影响产品有效成分的含量,也影响灵芝产品的疗效,如增强免疫功能主要与灵芝多糖有关,有效多糖含量的高低决定了产品的功效。另外,大多数孢子油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的方法,其中的工艺参数,特别是夹带剂决定了另一种有效成分灵芝三萜的含量,也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所以,选择灵芝保健品也要看一看生产企业的资质。

特别解释:为什么破壁孢子粉功效优于未破壁的?

其要注意的是,破壁后的孢子粉含油脂量很高,易氧化,不易贮存,要妥善保存。

灵芝作用广泛,毒性低

近20年来,国内外大量科学研究证明,灵芝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且毒性极低,禁忌证少,一般人都可以服用。根据文献报道,灵芝的药理作用主要有免疫調节、抗肿瘤、抗衰老、降血糖、降血压、抗过敏、抗炎、抗放射损伤等作用,对人体的各系统都有积极影响。临床上,灵芝制剂已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肝炎、降血脂、白细胞减少等疾病的治疗,以及肿瘤的辅助治疗。

在我国,已开发出大量灵芝保健食品,其中,大部分产品的保健功效以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为主。还有部分产品因添加了其他保健成分,具有不同的保健功能,如调节血脂、抗疲劳、改善睡眠、抗辐射、保肝等。消费者可根据自己需要去普通药房或超市购买。若需服用灵芝类药品,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灵芝不能直接抗肿瘤

大量研究表明,灵芝中的多糖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可提高自身免疫力,间接地起到抗肿瘤作用,目前,在临床用于辅助抑制肿瘤,以减轻肿瘤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和减少肿瘤的复发概率。有一点要说明,目前即便是经评审和临床验证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灵芝类药品,也只是起辅助治疗肿瘤的作用,还没有一种灵芝产品可以作为抗肿瘤的主治药物。因此,一些保健食品自称其具有高达90%的抗肿瘤作用纯粹是夸大宣传。

灵芝的抗肿瘤作用无法与化疗药物相比.仅仅服用灵芝及其孢子粉类保健食品,是达不到治疗目的的,肿瘤患者选购灵芝类产品时,必须清楚这一点。在服用前,也要征询主治医师的意见.是否可以与化疗药物合用,因为不同的化疗药物的作用机制并不相同。

野生灵芝VS人工栽培灵芝

市场上销售的灵芝可分为野生灵芝和人工栽培灵芝两种。野生灵芝多为褐黑色,有光泽,但总量很少。人工栽培灵芝多为红棕色,因栽培的方式不同可分为三种:椴木栽培、小枝条栽培和袋料栽培,椴木栽培是指以整段木头为培养基培养灵芝,这种栽培方式以浙江龙泉为代表,因子实体的生长时间长,质地坚硬;袋料栽培是指用棉籽壳、锯末等替代原料为培养基培育的灵芝,栽培地以山东为代表,因生长时间短,质地较软;小枝条栽培是介于椴木栽培和袋料栽培之间的一种方式,运用短枝条加上锯末等替代原料为培养基,栽培地以安徽金寨为代表,培育出的灵芝质地也较硬。

互动地带

Q:我身体健康,但希望体格更健壮,不知道选购怎样的灵芝产品,既经济又有一定的保健效果?A:你可购买灵芝子实体,灵芝子实体原料或切片相对便宜实惠,如时间宽裕,可直接水煮服用,保健功能也比较确切,缺点是耗时间,灵芝水煎液味较苦。另外,也可选用灵芝多糖或提取物的胶囊或片剂,这些产品服用方便但价格相对较高。

Q:自己买灵芝子实体,找人研磨成粉,然后灌成胶囊服用,是否影响功效?

A:灵芝研成粉对其中的有效成分影响不大,不影响其功效。

Q:我想买野生灵芝送给长辈,市场上能买到正宗的野生灵芝吗?野生灵芝是不是功效更好?

避免理性选择理论的歧路 篇4

作者:菲利普・考斯基郭台辉

中国社会科学报 06期

菲利普・考斯基(Philip S.Gorski),耶鲁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西方宗教社会学领域的代表人物之一。先后在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取得硕士、博士学位;获得威斯康星大学社会学系终身教授职位,被聘为耶鲁大学教授至今。研究领域包括比较历史社会学、文化/知识、方法论、政治社会学、社会运动、宗教、现代早期欧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关注主题包括国家形成、民族主义、革命、经济发展与世俗化、政治与宗教的相互关系、社会科学的哲学与方法论等。代表作有《美国公民宗教之兴衰》(The Fall and Rise of American Civil Religion,即出)、《重访新教伦理》(The Protestant Ethic Revisited,)、《规训革命》(The Disciplinary Revolution,2003)等,编辑或合编有《布迪厄与历史分析》(Bourdieu and Historical Analysis,)、《热议中的后世俗》(The Post-Secular in Question,)、《马克斯・韦伯的〈经济与社会〉》(Max Weber’s Economy and Society,)等。

郭台辉:您如何评价历史社会学在方法、理论与主题方面的主要进展?

考斯基:我认为,历史社会学在过去十年里有两个最大的变化。首先是帝国与帝国主义这一研究主题的兴起;其次与方法论相关,即过去把民族国家视为基本的分析单位,现在则转移到其他分析单位,转向社会网络,尤其是跨越政治国家边界的跨国网络。

郭台辉:理性选择理论深深改变了政治学这个学科,但似乎并没有影响到社会学的研究?您能否评价一下个中缘由?

考斯基:理性选择理论没有成功地影响到社会学,这并不奇怪。我认为,社会学家的基本假设与感知是相当深刻的,他们明确反对理性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除此之外还特别厌烦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如果说关注个体行动者是理性选择分析的基本单位,那么,社会学关注的则是真实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比如涂尔干著作中的群体或集体表征、马克思著作中的阶级与制度、韦伯著作中的国家等,它们都是真实存在的,并不是假设的。古典社会学家笔下的这些分析单位,不能被简单视为个体决定或者个体互动所积累起来的结果。

社会学如此抵制理性选择理论的另一个原因在于,社会学一直是以复杂化为基础的,反对行动理论的简单化。所以,试图把所有人类行动整合或抽象到策略性的、或者工具性的、或者理性的行动,在绝大多数社会学家看来是难以理喻的。实际上,认知心理学、脑科学以及经济学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证实了社会学的判断,越来越强调人类的社会性行为。启发式或图式(heuristics and schemas)的心理学表明,许多决策并非完全是有意识的和工具性的。因此,尽管我们无法全方位修正理性选择理论的“理性人”假设,但总的来说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

人类及其最基本的生物构成都是对社会的深度建构,人真正区别于动物的东西常常是社会能力,尤其明显的是言说的社会能力,这为各种各样的象征性行为与象征化提供了基础。甚至人的情感,也是相当重要的。实际上,人们拥有的最为深刻的能力之一就是读懂他人的情感和感受,而这通常是在潜意识层面发生的`。所以,仅仅从个体最大化方面来看待人类的行为方式,在认识论层面上就是错误的;而在伦理层面则是破坏性的。对于不断繁荣的人类来说,人们需要与他人建立关系,需要发现外在于他们自身的目的追求。一位社会哲学家说过:“人们只追求资本积累和功利最大化,这是不幸社会中的一种不幸生活。”简言之,我认为在科学上和伦理上有很多理由来证明,社会学为何如此正确地抵制理性选择理论的那些歧路。

郭台辉:对于社会学家重新对宗教充满兴趣,您是如何理解的?

考斯基:我认为有三方面的原因。其一,外部事物对社会科学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的一些事件,把宗教带入社会学家关注的核心位置。对于美国社会学来说,最重要的一是1970年代后期基督教保守主义与道德多元主义的兴起,一是1979年的伊朗革命与伊朗人质危机。当时,美国绝大多数社会科学家总是想象着我们生活在一个世俗化的世界,认为宗教已经不再对美国政治产生影响,所以这两个事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其二,社会学和人类科学普遍的文化转向使得人们更愿意接受宗教的思维方式,并且严肃对待宗教。尤其是文化转向意味着反对把宗教假设为一种纯粹的附带现象。这与涂尔干晚期的发现是联系在一起的。在他的晚期思想中,所有文化现象最终都表现为各种宗教形式。

我要指出的最后一点原因是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后现代主义把宗教信仰的启蒙批判相对主义化了,这在世俗的学术界之间原本是很正常的。所以,对于启蒙运动工程的怀疑使得人们更少专断,对看待世界的其他方式更为开放和包容,也更为严肃地对待宗教。事实上,宗教研究的复兴不仅仅体现在社会学,而且是在整个学术界――英语系、德语系,甚至政治学系,有越来越多的人对宗教充满兴趣。

加拿大留学如何理性选择专业? 篇5

加拿大留学如何理性选择专业?

读商科类的学生,在选择学校时,要选择被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AACSB)认证的商学院。在加拿大64所大学中,目前共有15所大学的商学院被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认证,它们是阿尔伯塔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布鲁克大学、卡尔加利大学、康考第亚大学、达尔豪斯大学、蒙特利尔大学、纪念大学、渥太华大学、皇后大学、圣玛丽大学、多伦多大学、拉维尔大学、维尔佛利德劳瑞亚大学。

在计算机工程类专业,滑铁卢大学、纪念大学、达尔豪斯大学和麦克马斯特大学在加拿大各大学中居领先地位。在计算机科学方面,滑铁卢大学高中生韩国留学利弊,西蒙菲利泽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都很优秀。

但是从发展的眼光来看,中国学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可以把视野放宽些,挑选一些加拿大大学独特的专业。比如,加拿大是一个资源性经济国家。加拿大的矿业、森林业、石油和天然气,水力发电和核电力工业非常发达,在世界范围内具领先地位。与此相应,加拿大大学在这些专业的教学和科研也很先进。而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

htt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舶来品走向理性选择的论文 篇6

关键词:英语教学法;舶来品;后方法时代;理性选择

一、中国英语教学法中的“舶来”现象

1978年,国家教育部制定并颁布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英(俄)语教学大纲》,详细说明了中小学外语教学的目的、要求、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使中国的外语教学得到全面恢复。1982年5月,教育部又召开了全国中学外语教育工作会议,公布了《关于加强中学外语的意见》。《意见》指出,“凡学过外语的初中学生,报考高中应考外语,考试成绩从1983年起百分之百计入总分”[1]31-32。从此,外语的学习与考试成绩紧紧挂钩,不论是教育部门还是学习者以及他们的家长,都开始意识到外语学习的重要性,“中国的外语教育、特别是英语教育,开始步入迅速发展的阶段”[1]32。

从把英语成绩纳入正式的考试体系到现在,中国的英语教学已经跨过了20多个春秋。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随着英语在与世界各国交往中重要地位的凸显,为了国民更好地掌握这门国际语言,中国的英语教学也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创新,以期达到二语习得的最佳效果。在这个过程中,英语教学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也经历了几个主要阶段,即从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到听说法,再到交际法。当发现这些教学法并不能达到理想的外语教学效果时,认知法、任务型教学法以及其他教学法在中国的外语教育界也争相崭露头角。但是,综观这些教学法,无不带着舶来品的痕迹,如语法翻译法来自欧洲,听说法最初是美国的“军队专门训练方案”[2],交际法则是产生于欧洲共同体的功能教学法的一个分支,现在在国内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任务型教学法也是英语教育家Prabhu在印度教授英语时提出的,这些外语教学理论和流派,大多是从欧美发达国家发展起来,然后被当做“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推向世界的,难怪拜克斯(Bax)称这是一种“文化帝国主义”的表现[3]。

二、中国20年来引进的主要英语教学法综述

1.语法翻译法产生的背景和在中国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语法翻译法是外语教学中最古老的一派,它是欧洲人教授古典语言(古拉丁文和古希腊文)的传统老法,产生于中世纪。当时古拉丁文和古希腊文是约定俗成的“国际语”,是各国共同的文化载体,是各国受过教育的人的必修课程。但是,这两种语言即使在当时的欧洲也已经是“死亡”了的古代语言[4],在各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谁也不用它们来作为口头交际的工具,学习这种语言的目的只是用来读懂用这种文字写成的各种经文、学术著作、官方公文和告示等。可以看出,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语法翻译法以古文为学习对象,以阅读为主要教学目标。至于语音上,则丝毫没有严格的规定,更缺乏一套培养学习者口语能力的方法。

十年**之后,中国的外语教学逐步走向正规。1986年的《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将英语教学的目的定为“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注意培养自学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打下一定的基础”[1]32。当时中国大部分地区受过高等教育的英语师资还非常缺乏,围绕着这个大纲,语法翻译法在英语教材的编写方面、在课堂英语的具体教学实践中,一直占着主导的地位,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优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母语,先讲课后所附有的汉语语法讲解的内容,再对课文的句型和文章进行以翻译为手段的教学。

从语法翻译法产生的背景来看,为了能准确无误地理解古代的官方文献资料,这种方法特别注重语言的逻辑性、词汇的准确性和语法的规则性,但是对日常交际非常重要的听和说却没有涉及,所以到了1993年的《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就明确地规定了要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要侧重培养阅读能力。

2.听说法产生的背景和在中国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听说法最早产生于美国(20世纪40年代后期),其真正起因是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二战以后,美国政府发现被派往亚洲和欧洲的美国士兵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但实际效果却让人失望。于是美国政府求助于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正是他们的努力,促成了外语教学的“听说法”[2]92的诞生。另外,当时录音机的使用在美国已经非常普及,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也正在兴起,这些都为外语学习者提供了多听和多练的机会[1]4。

听说法强调听说领先,教学以句型为中心,注重反复实践,形成习惯。听说法的主要长处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学生初级的外语口语能力,它能“立竿见影”,对于那些没有英语基础又要急用的学习者来说比较实用。我们国家外语教学受其影响,20世纪60年代前期曾被引进高校作为试点的“听说领先法”就是这种方法的别名[4]119,20世纪70年代高校英语专业的入门课本也是根据这一教学法思路编写的。1993年的《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也明确了英语考试要有口试和听力测试的要求。

由于听说法注重听说领先,忽略语言的语法结构知识讲授,中国的学习者在课堂上操练之后,课后没有实际应用的机会和场合,结果是用这种方法培养出的学习者在学习到一定阶段之后,发现自己的英语无法有真正的提高,而课堂上的言语操练与实际生活又远远脱节,于是这种教学法又贬声四起,取而代之的是来自欧洲共同体的另一种教学法,即交际法。

3.交际法产生的背景和在中国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在20世纪80年代风靡全球的交际法最初被称为“意念——功能大纲”或者“功能——意念法”[1]6,它产生于西欧共同体,中心是英国。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欧洲共同体各国之间的直接人际交往日趋频繁,语言隔阂成了直接交往的重大障碍,于是,欧洲共同体委员会文化合作委员会组织了一百多位专家,历时四年,制订出第一批功能法的教学方略和大纲,目的是使用所学语言并在该国家进行真正的交际。这一方法在欧洲各国产生成效后,很快被很多国家的外语教学引进。我们国家1988年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第一次提出“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教材的编写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也首次使用“功能意念”的概念原则,并提供了功能意念项目表[1]32。

产生于欧洲共同体的交际法是为了人们交际的需要,欧洲共同体各国的互相往来也为人们提供了展示所学外语的机会和条件,在真正的人际交往中外语应用成为习以为常的事情,由最初的外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第二语言。而在我们国家,即使英语学习的人口已经超过美国的总人口,可英语的应用却仅局限在课堂上。课堂交际和生活交际相去甚远,脱离生活的交际是交际教学法在中国的最大局限。近年来,国内有人将交际法和传统教学法作了对照实验。五年的实验结果证明:传统教学法教出来的学生语言基础扎实全面,读写能力强,会欣赏优美的文笔,但口头表达能力不如交际法培养的学生流畅;后者则偏重口语能力,但在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写作能力和文法意识方面则表现出明显的弱点。实验还发现,交际法培养的学生中,口语能力强的愈来愈强,弱的愈来愈弱,差距很大[5]。

4.任务型教学法简介

任务型教学法起源于1979年N.S.Prabhu在印度高科技区进行的一项强交际法的实验(BangaloreProject)。在实验中,他提出了许多任务类型,并把学习内容设计成各种交际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进行学习。Prabhu的这项实验引起了语言教学界的关注。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越来越多的语言教育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逐步发展到今天在国际第二语言和外语教学中备受瞩目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语言完成具体任务,并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强调交际的过程和语言的功能,注重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因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语言运用的能力。

2003年,我们国家制定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1]46。笔者认为,任务型教学法还属于新生的教学流派,在任务的选择方面、学生的参与形式方面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三、后方法时代的启示

在20世纪,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或者外语在进入世界大多数国家的重要学科领域以来,探究最佳教学的教学流派层出不穷。和在我们国家的实践一样,当后一种教学法克服了前一种教学法的弱点时,新的问题又会接踵而至,没有一种教学法能解决外语教学中存在的所有问题。进入20世纪90年代,“语言教学中的方法运动,即寻求最好方法,已经成为过去,语言教学已进入后方法时代”[1]230。

可以看出,后方法时代是对最佳方法否定的时代,是对寻求最佳教学法反思的时代。它给中国外语教学最重要的启示是:1)没有一成不变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教学法。教师必须以辩证的观点反思各种教学法的利弊,融各家之长,根据具体教学环境和条件设计个性教学,创造出满足学生实际需要的教学方法,以取得最满意的教学效果。现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学研究中心秘书长包天仁教授所创造的“四位一体”英语教学法[6],适合中国国情、学情和教情,效果显著。更重要的是,它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教学法,对国外教学法提出了一种挑战。它打破了国外教学法对我国教学法的霸权和话语权,使中国这个世界上学英语人数最多的国家在外语教学法领域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声音。2)在应用各种引进的教学法和教学流派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考虑在中国的各种适应性因素,绝不可以盲目照搬,人云亦云。刘润清在《论大学英语教学》中就说道:“脱离具体情况去讲哪一种方法最好不是科学态度。”[7]实践也证明,在中国这样一个存在巨大地区差异、师资差异、教学条件差异和学习者差异的国家,单一教学法是无法一劳永逸地解决教学问题的。

参考文献:

[1]李丽生.英语新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31-32.

[2]章兼中.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90.

浅析劳动与资本的理性选择 篇7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 认识真理永无止境, 理论创新永无止境。秉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的指引, 坚持劳动价值论, 我们从社会再生产过程来重新认识社会发展与分配制度, 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一、社会再生产过程与分配制度

(一) 社会再生产过程的自然属性

经济是基于人们对产品使用价值的追求进而产生的实践活动。诚如马克思所描述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 生产、交换和消费则体现人们对使用价值的追求, 是经济的自然属性, 属于生产力范畴。生产环节是各要素参与使用价值的创造, “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惟一源泉。正像威廉·配第所说, 劳动是财富之父, 土地是财富之母。”市场制度及其使用价值基础与上层建筑制度没有丝毫的关系, 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在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都可以用, 而且可以单独使用, 也可以结合使用。分配则体现着参与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要素对商品的分享, 是经济的社会属性, 属于生产关系范畴, 分配制度及其赖以形成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区别。

(二)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分配环节的分歧

社会主义在分配环节坚持劳动价值论, 实行按劳分配, 其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即全民对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资本主义在分配环节除去劳动价值论, 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 其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这种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的制度否定了劳动在生产过程的主体地位, 放弃劳动创造价值这一基本理论, 是有利于资本的, 是维护剥削制度的。

这种分歧直接源于经济基础, 更深层的原因却是根源于人与生俱来的“自私”天性。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理性的看待这种“自私”天性, 我们找不到任何诘问之词。人们不可能毫无理由的放弃各种既得利益, 而有理由的放弃称为牺牲, 所以才会存在劳资纠纷, 存在斗争, 存在革命。无产阶级通过武装革命取得胜利, 建立政权, 在公有制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 追求共产主义;而资产阶级通过武装力量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 维护私有制, 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是漫长的, 同样资本主义的生命力仍旧旺盛, 除非发生无产阶级武装革命。

(三)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冲突

人民群众是最朴素的, 谁对我好就拥护谁, “自私”天性使然。这不仅取决于客观事实, 更大程度上受主观感受的主导, 故而才会发生“东欧巨变”, 同时, 资本主义国家几十年来无无产阶级武装夺取政权的胜利。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相对应地决定了收入分配领域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见图1) , 而不可能彻底实现社会主义要求的按劳分配, 更不可能实行资本主义需要的按生产要素分配。

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该分配方式所确立的分配原则是符合现实的, 却不符合社会主义性质的, 因为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如何在社会主义社会与劳动平等的按贡献参与分配缺乏理论支持, 而“按劳分配为主体”却逐渐丧失其经济基础。换个简单的说法, 社会主义要求公有制与按劳分配是充要条件;而现在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必要条件, 而非充分条件, 所以才会在公有制经济基础上结出“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果。时至今日, 该分配方式导致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是不合时宜的, 是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按劳分配为主体”分配制度逐渐失去经济基础

按劳分配制度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基础上的。在原来的公有所有权体制下, 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作为公有资产是没有必要参与对产品 (商品) 的分享的。因此, 分配制度是完全的按照生产过程中劳动的投入, 天然的、唯一的私有产权, 来进行分配的。而当前一个以混合所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轮廓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见表1) 。

进一步地分三次产业来看, 农业当前未实现产业化, 故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本上体现出按劳分配;第三产业尽管占GDP比重越来越高, 但国有资本仍处于最关键地位且缺少相应数据, 故未予讨论, 但可以预见, 随着“民进国退”政策的落实和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 按劳分配会逐渐失去其经济基础;最后我们关注关系国计民生的第二产业 (见表2) 。

注:本表按当年价格计算, 1980-1999 年其他经济数据包括城乡个体经济, 比重由笔者计算。

在中国, 国有部门和集体部门体现了劳动者对生产资料共同占有的性质。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在2010 年只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22.46%, 并呈逐步下降的趋势, 尽管国家仍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以及拥有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的经济基础, 可以保证中国社会主义性质不会改变, 但是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制度已经逐步失去经济基础。所以, 中国经济市场化过程就是处理在不改变生产资料共同占有的经济基础的前提下如何充分调动要素的效率来提高生产力的过程, 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议题是保留所有权、收益权和处分权之后体现法人私有产权的占有权能不能发挥其效率的问题。

集体部门经济是部分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 而非一种全民的公共所有权。集体经济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则由1978 年的22.37%, 1985 年的32.08%, 1990 年的35.62%, 至1994 年达到峰值37.72%, 到1998 年仍有36.01%, 随后一路迅速下滑, 1999 年为32.78%, 2000 年急剧降为11.23%, 到2010 年仅剩下1.25% (见图2)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更是名存实亡。集体经济的衰亡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课题。

三、坚持劳动价值论和按劳分配制度, 确定劳动对价值的分享

(一) 工资是一种预付形式的价值分享

经典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坚持劳动创造价值, 劳动并非商品而没有价值。或许因为人是活的, 不能自降身份等同于物, 那么敢问资本有没有价值?如果劳动没有价值如何参与价值的分享?我们需要正视劳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客观存在, 其使用价值表现为能够提供劳动力, 其价值则表现为分享最终产品 (商品) 价值的能力, 通俗点可以说成是劳动的报酬 (非劳动力的价格) ;而分配制度就是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对最终产品 (商品) 价值的分享制度, 或者说是各生产要素对价值或对交换所得的对等物 (或表现为货币) 的分配比例及分配形式。

根据资源稀缺性原则, 劳动这种最普通、最易获得的生产要素并未获得与其他生产要素相应的地位。劳动对价值的分享的权利在现阶段很大程度上被剥夺了, 而直接表现为工资, 一种预付形式的价值分享, 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表现为劳动力的价格。显然, 劳动的价值若只能以工资形式体现, 就不能改变劳动者受剥削的命运。所以, 要真正实现和贯彻按劳分配, 就必须肯定劳动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 肯定劳动可以与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一样参与利润的分享。

(二) 资源稀缺社会资本对技术、管理等其他生产要素的联合

生产过程得以正常的开展需要劳动、劳动资料 (包括生产工具、技术、管理、土地等) 和劳动对象等生产要素, 而资本则是取得各种生产要素的成本, 也可以说成是各生产要素的统帅。在资源相对丰裕的情况下, 出于“自私”天性, 资本是唯一的股东。其实, 各种生产要素均具备“自私”天性 (劳动对象因在生产过程中一次性消耗掉不予讨论) , 但因为劳动者与资本家的“自私”天性之间的矛盾最尖锐, 故才会发生斗争。在资源稀缺社会, 若资本家取得政权, 资本会孤立劳动, 即除去劳动之外的其他生产要素 (即劳动资料) 都可能成为股东;若劳动者获得政权, 却极有可能把资本当作获得各种生产要素的成本, 否认生产工具、技术、管理和土地 (即生产资料) 的, 乃至资本的“自私”天性, 生产力无法发展。所以说, 资源稀缺社会资本对生产工具、技术、管理等其他生产要素的联合是一种基于“自私”天性的联合, 是一种稳健的联合, 但资本与劳动之间冲突会不断的破坏其生产力发展, 不断地呈现出经济周期。中国经济腾飞30多年了, 但也出现增长乏力的苗头, 社会矛盾也存在激化的隐患。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如何缓和并消除资本与劳动之间的矛盾当为重中之重。

(三) 活劳动与固化活劳动共同创造价值

根据十六大报告里“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在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前提下, 我们必须要为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找到与劳动共同分配商品价值的理论依据。经典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创造价值, 价值是人类无差别的劳动凝结。活劳动创造价值, 商品包含的物化劳动不创造价值。显然, 它不能够为当前的分配制度提供足够的理论支持。我们尝试从生产过程去寻找理论根据。

劳动资料是经济主体。经济主体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以及人与人结成的关系体, 以个体经济主体、群体经济主体和社会经济主体的形式存在。把自己的劳动传导到经济客体。经济客体则是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对象。它包括作为经济客体的人、作为经济客体的自然界、作为经济客体的人化自然和作为经济客体的信息。它大体上包括:第一, 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的生产工具系统, 即马克思所说的“骨骼系统”和“肌肉系统”;第二, 发动这些生产工具进行生产的动力系统和能源系统;第三, 为产品的运输、贮藏和其他目的所必需的辅助性的劳动资料, 即马克思所说“脉管系统”;第四, 把上述劳动资料结合起来的控制系统。劳动资料 (特别是生产工具) 的性质决定着经济主体与经济客体的结合状态。但马克思把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统一归为生产资料, 仅具有物化的、有用的、具体的劳动, 忽视了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差异性。劳动资料与活劳动一样在生产过程中是多次转移的;活劳动只有与劳动资料结合才能作用于劳动对象。

固化活劳动, 专门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价值创造作用却又事先以某种形式固化在一定产品 (包括部分精神产品) 当中的, 只有与活劳动结合才能产生生产力的那一部分劳动。处在生产过程当中的骨骼系统、动力系统、脉管系统和控制系统都符合固化活劳动的特征, 如管理模式以及制度等。固化活劳动作为抽象劳动存在比作为具体劳动的存在更能说明劳动所具有的社会性。只有如此, 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才能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实现按贡献参与分配。现阶段, 完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可以尝试劳动“出资”或劳动“入股”的方式。企业的所有制形式上会出现更多的带有集体经济性质的混合所有制形式, 但劳动“出资”或劳动“入股”部分只享有分配利润的权力。劳动的报酬则分成工资与“股息和红利”两大部分。

四、劳资协同经济发展模式与解放生产力

基于上述分析, 我们可以构建出稳健的社会发展模式, 可称之为劳资协同三角锥模式 (见图2) 。劳资协同三角锥模式, 是一种建立在无产阶级专政基础上, 调和劳动与资本之间的矛盾, 联合其他生产要素, 充分提高全要素效率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此模型中, 劳动与劳动资料分别以活劳动形式与固化活劳动形式结合后共同创造价值, 共同分享价值。劳资协同取代原本对立的劳资关系, 变敌对外部矛盾为人民内部矛盾, 改变生产关系更大限度的为生产力发展服务, 而非制约生产力发展。经济发展模式中劳动、资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才能各司其职, 共同促进经济发展。劳动者才能当家作主人, 资本也能实现增值。另外, 从物理学上来说, 三角锥是最稳定的结构。

资本主义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从自然属性上来说与社会主义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并无二致。现提及的三角锥模式同样适用, 只不过是劳动与资本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资本处于主宰地位, 实现对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资料的控制, 达到对劳动的剥削, 甚至于对劳动资料中固化活劳动的无偿占有。这也部分的解释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拿什么换走了发展中国家的劳动。

所以,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承认活劳动与固化活劳动共同创造价值, 才能为“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找到理论根据, 遵循劳资协同经济发展模式, 才能逐步挽回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真正实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劳资协同并非任何形式的民主社会主义, 而是由现阶段国情所决定的。

参考文献

[1]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4.

[2]王绍光.坚守方向、探索道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六十年[J].中国社会科学, 2009 (5) .

无声食堂 理性的选择 篇8

首先,推行“无声食堂”有助于我们卫生进食。从小老师就教导我们做事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边说话边吃饭,不仅两件事都做不好,而且对身体也有影响。因为人在吃饭和说话时,需要打开两个管道开关,一个通向胃,一个通向肺,如果吃饭和说话同时进行,一不小心就会把饭菜送到食管里去,容易引发严重的后果。所以,边吃饭边说话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况且,当我们专心吃饭时,也有助于食物的吸收与消化,更能体验到进食的乐趣。所以,推行“无声食堂”百利而无一害。

其次,推行“无声食堂”也有利于坏习惯的改正和好习惯的养成。有些学生在食堂吃饭时大声喧哗,既影响了别人吃饭,又干扰了食堂秩序。推行“无声食堂”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无声食堂”倡导学生安静文明就餐,用微笑、手势与人沟通,文明礼貌待人。“无声食堂”不仅要求学生安静就餐,而且要求文明就餐,这有助于形成文明礼貌的氛围。可以说,推行“无声食堂”是学校文明进程中的一个必然选择。

更重要的是,“无声食堂”不是绝对的无声,绝对的不说话。如果的确需要沟通,在不影响别人的条件下可以轻声进行交流。我认为,这是一种理性。人人都有需要沟通的时候,“无声食堂”允许学生在需要时进行沟通,这样食堂既不会鸦雀无声,也不会变成像菜市场一样嘈杂。这是一个文明、礼貌、安静、理性的食堂。

综上所述,“无声食堂”对个人而言,不仅对身体有利,而且可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对集体而言,它可以营造文明的氛围,培养礼貌的学生。它是一个理性的选择,既继承了古训,又拓展了文明的内涵,值得我们去提倡。

教师点评

本文开篇概括了材料本意,态度明确,“无声食堂”是一个理性的选择,值得我们提倡。然后就卫生进食、改正坏习惯、培养好习惯等好处展开阐述,并对“无声食堂”进行了补充解说,指出“无声食堂”有许多益处,值得我们去提倡。全文围绕“无声食堂”就事论事,分层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教师亮分

基础等级36分+发展等级17分=53分

理性选择 篇9

请欣赏:《现阶段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理性思考》

会计政策选择也称会计选择,是指在既定的可选择域内(一般由各国的会计准则、相关经济法规等组成的会计规范体系所限定),根据特定主体的经营管理目标,对可供选择的会计原则、方法、程序进行定性、定量的比较分析,从而拟定会计政策的过程。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贯穿于企业从会计确认到计量、记录、报告诸环节构成的整个会计过程。会计过程其实就是会计政策的选择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会计政策在形式上表现为企业会计过程的一种技术规范,但其本质上却是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博弈和制度安排。因此会计过程的最终产品――会计信息多半是主观判断的产物,是各个利害关系集团如股东、债权人、政府、企业管理当局等各方利益博弈均衡的结果。企业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会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将导致企业利害关系集团不同的利益分配结果和投资决策行为,进而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结果。所以企业各相关利益集团都很重视和关注会计政策的制定和选择问题。

一、会计政策选择的理论基础

企业的契约签订以后,企业利益相关者就要对契约进行监督。在以会计收益作为企业经理报酬奖励方案基础的激励机制中,企业管理当局的会计政策选择对委托代理关系有重大影响。由于会计数据在契约中的重要性及会计政策本身的契约特性,从会计学的角度看,会计政策选择问题为企业代理等契约关系的确立和考核提供了公平合理的衡量基础。因此,契约理论构成了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理论基础。

1、报酬契约。报酬契约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主要体现为:(1)若实际利润高于目标利润的上限,经理人员有递延报告盈利的动机以谋求总报酬的最大化;(2)若实际利润处于目标利润的弹性区间,经理人员会使报告盈利达到上限,以即时获得好处;(3)若实际利润低于目标利润的下限,经理人员则可能有“巨额冲销”的动机;(4)如果管理者的报酬契约中包括了认股权,那么管理当局则选择能平滑收益的会计方法,以保持其股票价格的稳定增长。企业管理当局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是以维护个人收益最大化为企业立场。

2、债务契约。债务契约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主要体现为:(1)假定其他条件保持不变,企业的负债权益率越高,企业的经理人员便越有可能选择将报告收益从未来期间移到当期的会计政策,如利息费用的处理、研究和开发费用的处理、折旧的计提等会计政策都可帮助企业达到调节收益的目的;(2)如果在某种会计方法下将发生违约行为,管理当局一般会变更会计政策,以避免这种违约行为的发生;(3)企业越是与特定的、基于会计数据的限制性契约条款联系紧密,企业经理人员便越有可能采用可增加当期收益的程序。

3、政治成本。政治活动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主要体现为:(1)税收。税收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减少其现金流量。因此,公司管理人员总是希望通过各种努力降低现实和潜在的税负,包括对现行会计方法的选择和可能出台准则的游说。(2)收费管制。政府机构依据有关会计数据对某些企业的产品价格和收费标准加以限制,受限制的企业一般会游说管理机构和准则制定机构,以便制定出最有利于公司的会计准则。(3)不对称损失函数。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人们对损失、失败的敏感度总是高于成功和收益。因此,政治活动之一就是限制一切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具体地说,大公司的失败或破产会产生一种潜在的政治危机,从而把公众的注意力引向某一政治机构。因此,政府机构宁可消除高估资产的潜在根源,也不愿消除低估资产的可能。(4)潜在危机的影响。政治家们总是为各种危机寻找“替罪羊”,企业会计信息中的报告盈利往往会引起政治家和管制人员的注意。

二、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客观必然性

1、从市场经济运作情况来看,市场压力是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必然结果。由于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广泛分离,导致委托代理关系出现,企业管理当局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不可避免。会计政策的选择实质上是保护企业管理当局利益的。管理当局作为资源投入运作的实际操作者,天然具有其他订约体所无法获得的信息优势。来自市场(证券市场、经理市场和监管市场)的压力是对经理人员会计政策选择最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竞争的经理市场和有效运行的监管市场促使经理人员为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而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这是因为理性的经理人员都希望在经理市场上有一个高的人力资本价值,而其又取决于所经营公司的市场价值。同时如果经理人员未能使公司价值达到最大化,该公司将成为被监管的目标公司,一旦监管成功,经理人员往往被撤换。因此,在证券市场、经理市场和监管市场的压力下,经理人员为了达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必然会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

2、从会计准则的制定层面看,会计准则制定与完善的渐进性与局限性,为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提供了空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新业务的不断涌现,会计准则的建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再加上对市场机制的过分依赖,致使政府监管力度不够,这为企业实现其目标而运用会计选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首先,从会计准则制定的技术上看,假如我们能对一系列会计的基本概念作出严密的定义,再通过恰当的思辨过程,即可得出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会计准则,这种会计准则同企业的各类经济业务之间可以形成一一对应的单映射关系,从而使会计实务达到科学、合理且内在一致的完美境界。如果是这样,就不存在企业是否拥有会计政策选择权的问题了。但是,理论与现实往往背离。现实中的财务会计是存在于信息不对称、可能出现市场失灵的非理想的状态下。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不可能对企业发生的每一笔具体业务制定出确切的处理方法与程序,而仅是为人们订立有关契约时所需的会计信息提供一个大致的估计,这就导致实务中各类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同会计准则之间不再是一种一一对应的单映射关系,而是一种一对多的多映射关系。正由于会计准则的这种不完全性,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提供了空间。

其次,企业的会计报告不仅仅是反映企业管理当局、政府、工会及债权人等各利益集团决策的结果,而且会直接影响到这些利益集团的决策行为,而这些行为进而又会对其他集团的利益产生影响,因而,会计信息也就会有“经济后果”。从这个意义上说,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不再是纯技术性的,而是各利益集团之间相互竞争的政治博弈过程。而且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本身也是这一博弈活动的参与者,并且是有着自己的效用函数的“经济人”。其效用主要表现为自己在通用会计准则制定上所拥有的垄断权与权威性。因此,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为了保证自己效用函数的最大化,必须平衡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利害关系,缓解各利益集团对准则制定机构的抵制压力,以保证各利益集团都能接受博弈的结果。显然,放宽通用会计准则中对一些经济业务会计处理的选择空间,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之一。可见面对势均力敌的各相关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谨慎和理性不在于寻求最终答案,而在于折衷――这本质上就是政治过程。因此,即使我们暂时撇开技术性因素不予考

虑,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及由此形成的政治博弈过程亦使得企业被赋予会计政策选择权。

第三,从会计准则制定的效率上考察,会计信息是一种具有外在性的公共物品,由于信息用户数量巨大,为了节约用户之间的直接缔约成本,由政府掌握统一制定会计准则可以形成一种规模经济效应。但是,由于各个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企业经营者拥有更多的企业信息。同时,如上所述,政府在会计准则的制定上是一种多方参与的政治博弈过程,需要以“充分程序”来表现制定过程的决策民主性,而且企业这一组织形式的决策速度远快于政府。为了保证剩余会计准则制定的及时性,政府也不宜拥有全部的会计准则制定权,而应使企业拥有一定量的会计政策选择权。

3、从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角度看,企业具有会计政策选择的内在动机,而且这种选择将是企业长期的、动态的优化过程。由于企业所处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程度越来越高,企业的经济业务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各个企业的情况也千差万别,企业如果不能审慎地从法规允许的若干备选会计处理方案中进行恰当的选择,就无法正确进行会计处理和实现客观公允揭示。同时,依照契约理论,企业是一系列复杂契约关系的连接点,而会计的一个重要功能在于为企业中的各类契约的订立与执行提供相应的数据,以界定契约关系,企业的经理人员有动机利用可供选择的会计政策来改变契约中所使用的会计数字,以协调与契约各方的利益关系。随着竞争的加剧和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以及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加速,企业兼并愈演愈烈,以资本为纽带的企业集团已发展成为一种基本的企业组织形式,因而引发更多的也更为复杂的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甚至跨国会计政策选择问题。所以,会计政策的选择将在企业持续经营期内存在,而且呈现出长期的、动态的优化特征。

三、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趋势预测

目前我国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仍滞留在低层次上,如为了获得纳税好处或为了有利于筹资。为了达到前一个目的,许多企业尽可能使账面表现为亏损,从而避免或推迟纳税;为达到后一目的,企业往往粉饰报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今后我国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朝规范化和高层次方向发展。

1、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目标趋向于为满足众多利益相关方所组成的利益集团的需要。随着企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公司已非简单的实物资产的集合,而是一种法律框架结构,在于治理所有在企业财富创造活动中作出特殊投资的主体间的相互关系。包括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顾客、雇员等,他们都作出了特殊投资。所有在企业从事业务活动中作出特殊投资的各方,为了尽可能维护其自身的利益都需要了解备选会计政策对其利益的影响程度。企业管理当局在选择会计政策时,不得不综合权衡各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并从中获取自己的那部分利益。因此,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2、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效果将越来越注重整体优化。企业会计政策是一个系统,各项看似独立的会计政策却有着共同的目标,但各项会计政策发挥的各自效用却未必一致,由于企业在会计政策选择时所处的环境不同,从单一动机出发进行的政策选择所产生的效用往往十分有限,甚至适得其反。因此,企业管理当局必须全面分析自身所处的环境、发展阶段、本行业的发展前景和在同业竞争中的地位,以及所拥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明确本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并在这一目标指引下,结合会计的职业判断,根据会计理论指导会计实务的基本原理,寻找或创立合理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并对可供选择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形成最优化会计政策组合。

3、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规范和监管力度将不断加强。可以预见,在以会计准则建设为核心的会计规范体系全面建立以后,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和有关部门与机构执法力度的提高,必然会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规范和监管力度提出新的要求。

4、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揭示程度将越来越规范。会计政策揭示是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结果的综合披露。从世界范围看,各国会计准则都强调企业既有适当选择会计政策的权利也有进行充分披露的义务。随着我国对企业会计政策披露规范的不断完善,今后我国企业将在遵循其他报表信息揭示的一般原则下,更加注重企业会计政策揭示的重要性、明晰性、完整性、时效性和公正性,使企业会计政策的披露越来越规范。

总之,由于契约理论在会计政策选择中的作用和会计政策本身的局限性,为企业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通过契约的规范和完善以及加强监管,把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控制在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可接受的范围内。

上一篇:城市建设现状调研下一篇:课堂教学改革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