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五四运动的认识

2024-10-25

对五四运动的认识(共10篇)

对五四运动的认识 篇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期中论文

论文题目:学生姓名:

学号: 所在院系:

所在年级:任课教师:

完成日期:

浅谈五四运动

内容提要:1919年5月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五四运动绝不是凭空发生的,也不是单靠少数先进分子的主观意愿和决心就能够发动起来的。这个运动是在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他是历史大趋势的产物,是中华民国爱国救亡怒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同时也为中国找到了一条全新的道路,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的主流。这个意义上,可以把五四运动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新文化 五四运动 马克思主义

1919年5月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以是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腐朽,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积贫积弱,社会战乱不已,人民生灵涂炭。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的70多年间,无数志士仁人进行了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斗争,表现出中国人民不甘忍受侵略压迫的顽强反抗精神和救亡图存的强烈爱国精神,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斗争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辟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道路。五四运动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五四运动是在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首先,是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在1914年到1918年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相当迅速的发展。中国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力量也进一步成长起来。这样,五四运动就获得了比以往的革命斗争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

其次,是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受到这个潮流影响的年轻一代知识界,尤其是那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基础了骨干力量。

再次,是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索,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这个由几个西方列强把持的会议,竟规定德国应将在中国山东获得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会议给予中国的,只是归还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被德国掠去的天文仪器而已。北洋政府居然准备在这样的合约上签字。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怒。五四运动由此爆发。1919年5月4日,为反抗西方列强 在巴黎和会上对中国主权的践踏,数千名北京青年学生涌上街头,高喊“外争国 权、内惩国贼”等口号,进行了英勇的抗争,由此掀起一场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人士广泛参加的全国性群众斗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人民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崭新篇章,标志着中国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由于五四运动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它具有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主要是:

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如果说,辛亥革命的根本弱点之一,是没有广泛的动员和组织群众,那么五四运动本身就是一场群众性的革命运动。

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

合。

影响 首先,五运动促使中国先进分子的思想方向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在近代以来的一个长时间里,中国先进分子曾经虔诚而热烈地向西方学习,希望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给他们上了严峻的一课,使他们对于资本主义的幻想急速破灭。这个经历,使中国先进分子的思想方向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使他们的目光开始从欧美转向俄国,从资本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其次,五四运动促使中国先进分子考虑创建新的革命政党的问题。五四运动以前,在中国革命中起领导作用的是国民党及其前身中国同盟会。在五四运动中,孙中山对学生斗争表示过同情和支持,一些国民党人也参加了斗争,但他们并不是这场运动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蔡和森在1926年回顾当时情况时说,五四运动时,整个说来,国民党是站在群众运动之外的。北京上海的学生派代表去找过国民党,它的领导人“竟以无力参加拒绝”。这个趋势很可以说明国民党“不能领导革命了,客观的革命势力发展已超过它的主观力量了”,“故此次运动中一般新领袖对于国民党均不满意”。成立新的革命政党来领导人民的斗争,已经成为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

再次,五四运动促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准备。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看到了工人阶级力量的伟大。五四运动以后,他们中的一些人自动脱下学生装,穿上粗布衣,到工人群众中去做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这样,五四运动就促进了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的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先进的知识分子了解到工人阶级的疾苦和他们的要求,把自己的立足点移到了他们的一边;一部分工人认识了本阶级的历史使命,具有了阶级的觉悟。在此基础上,中国产生了一批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这就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五四运动的最大成果和最大收获。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为之一新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自身解放的斗争就有获得胜利的最根本的保证了。

总结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猛烈地冲击和荡涤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为新思想、新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开辟了道路。许多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人们,开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国、看世界,从对各种社会思潮、政治主张和政治力量的鉴别中认 真思考,逐步看到西方种种社会弊端,开始怀疑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救国方案。一 批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看到了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希望,从而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

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并使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五四精神。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奋不顾身,为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封建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而奔走呼号;先进青年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积极探索指导中国人民根本改变受奴役、受压迫地位的科学真理和发展道路。他们以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诠释了五四精神的丰富内涵,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不朽丰碑。这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抵御外侮、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强大精神支柱,是激励全体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0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103-105页

对五四运动的认识 篇2

一个影视镜头画面也是指摄影机开机到关机这一段时间内拍摄的若干画格 (帧) 影像。所以, 影视画面的基本表现形式是运动。没有运动就没有影视画面, 没有运动的画面也就不是影视画面。下面是笔者对影视画面运动的一点粗浅分析和认识。

一影视摄影构图的运动因素

影视摄影构图的运动要涉及两个方面。首先, 影视摄影的拍摄对象是运动着的客观对象。摄影师在取景器里看到的景物都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客观世界。这个世界上的物体都有其运动空间、运动规律、运动节奏……它们被摄影师拍摄下来, 在荧屏上放映, 观众看见了被摄对象在荧屏里的运动影像。内部运动是指影视画框里的所有被摄物的运动。还有利用摄影光学镜头改变画面景物大小的 (改变光学焦距) 运动。影响影视画面内部运动的因素主要是场面调度。场面调度分摄影镜头调度和镜头画面的人物调度。镜头画面调度是给观看者以观看角度等等, 而镜头画面的人物调度是引导观看者看什么等等。

影视摄影镜头画面的外部运动是指摄影机拍摄一个镜头画面时机位的变化。摄影机位置拍摄的画面, 就是摄影师再现现实中人们观看事物的角度和方式, 也是观看者看到影视画面的视点。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为了看清楚某一事物, 往往用各种方式观看。影视画面的运动摄影就是模拟了人的观看方式, 或近或远或动。这种运动摄影方式就是最具影视摄影特点的外部运动。

二运动摄影的主要形式

影视摄影中, 固定摄影是指摄影机在拍摄的过程中拍摄位置不变。而运动摄影是指摄影机在拍摄的过程中, 改变拍摄位置获得的一种摄影语言。

它的主要形式有推、拉、跟、摇、移、升、降。

推拉是摄影机向前、向后退两种相反的运动摄影。摄影机面对拍摄对象由远到近或相反地移动拍摄;被拍摄对象是全部与局部, 全面与重点的改变, 改变了表现对象和表现重点。由于推拉的运动摄影, 改变了镜头画面的拍摄距离、画面透视、景物大小和前后景物的关系。

跟的运动拍摄, 包含了推拉运动元素。是伴随拍摄主体或变换拍摄对象的拍摄方式。展示主体的运动过程, 模拟人的主观视觉感受。

另外, 推拉也包括了利用改变光学镜头焦距的方式。这种运动摄影方式摄影机的拍摄距离是固定的, 通过改变摄影镜头的焦距, 使镜头画面里景物大小、拍摄范围和画面景深范围 (背景清晰度) 发生改变。画面透视变化小。适合表现人在相对静止状态下观看事物或主观感受。

摇移是影视摄影中, 转换视点、改变关注对象, 克服固定拍摄的局限, 扩大视野范围的一种运动摄影方式。这种运动拍摄必须使观看者满足看得清、看得细的观看心理。

其中, 摇是摄影机的位置不变, 摄影机在云台上作水平向、垂直向或者旋转等改变拍摄方向和拍摄范围的运动摄影。

这种拍摄方式可以扩展影视画面的固定框限, 拍摄对象、景物、景别的转换, 场面交代, 表现被摄主体的动态变化或模拟人的环视观看方式等。

移动摄影是摄影机作拍摄距离、拍摄角度、拍摄方位和被拍摄对象景别变化的拍摄方式。由于拍摄位置变化改变了镜头画面透视关系, 有推、拉、横移动、圆周移动、直角移动和伴随移动等方式的运动摄影。移动摄影常用来表现空间展示纵深, 给观看者带入感。

升降和移动一样, 是摄影机与被拍摄对象的拍摄距离的变化, 拍摄角度、拍摄方位的变化。与摇摄的不同在于镜头画面内部水平线的位置发生变化, 改变着前景位置上的景物与水平线的位置关系。降而仰角的大面积天空或升而俯角的大面积地面为背景构成影视画面独特的构图结构, 并赋予影视画面特殊的、夸张的透视结构。

三运动摄影的特点与效果

影视画面里的场景转换景别变化, 是由连续运动的镜头画面完成的。它表现的时空关系与客观的时空关系非常相似。摄影镜头的运动使画面中被拍摄主体与景物的关系不断变化。摄影机的不同运动, 营造出镜头画面的节奏、情绪、视觉效果。

运动摄影画面包含的信息量大, 视野范围大, 画面造型形式丰富多彩是影视艺术的重要标志之一。

四运动摄影对画面元素的影响

运动摄影极大地丰富了传统的固定摄影造型语言。构图元素 (景别、角度、光影、色彩等等) 在运动摄影中不断变化。

比如, 摄影机向被拍摄对象接近或远离, 就像一个人在看东西一样, 走近或远离, 比切换镜头画面连贯、流畅、自然;从仰拍变为俯拍, 从一个方向变为另一个方向, 或者围绕被摄体做360°旋转拍摄, 摄影机的运动摄影, 丰富了人们的观看方式和观看视点。

影视画面景物的透视关系也随着运动摄影的不断变化而变化。比如镜头画面的线条透视、空间透视、影调透视、色彩透视、焦点透视和运动透视等等, 只要是摄影机处于运动拍摄时, 机位、角度、方向以及拍摄距离变化, 镜头画面里的透视关系都会发生变化。运动透视是影视摄影独有的一种透视形式。摄影机的拍摄距离越近, 镜头画面里的运动物体在画面中的运动速度感越快;被摄体沿镜头光轴由远到近运动时, 镜头画面里景物的影像越大, 速度感越快。

摄影机横向移动摄影时, 拍摄距离越近, 景物划过镜头画面的速度越快, 处于远景的景物不仅划过镜头画面慢, 而且有与摄影机同向运动的感觉。这与人们在乘坐交通工具时的视觉感受相似。摄影机作纵向移动摄影时, 距离摄影机镜头越近的景物, 划过镜头画面两边的速度越快。

运动摄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内部与外部运动摄影, 它们都会产生构图结构的变化。所以影视摄影的特点就是动态构图。动态构图在一个镜头画面或段落里既可以内部蒙太奇也可以外部蒙太奇, 并且动态构图还会使影调、色彩产生丰富的变化, 影响到镜头画面的信息传达和情绪的表达, 给影视摄影创作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影视摄影不仅可以表现被摄体的运动, 还能在运动中表现被摄体。影视摄影的两个表现形式就是前面所说的镜头画面内部运动和镜头画面外部运动。前者是镜头画面内的被摄物运动;后者是为镜头画面内容服务的拍摄技巧和表现形式。选择运动摄影和选择运动摄影形式, 要根据被摄对象和叙事风格的需要。

影视画面摄影运动形式既有内部运动的, 也有外部运动的。都是以客观世界为依据, 以再现和表现客观世界为目的, 记录时空的变化, 呈现时空活动影像为特征。因此, 影视艺术表现形式的基本形式是运动摄影。

摘要:介绍了影视摄影构图的运动因素, 运动摄影的主要形式、特点及效果, 分析了运动摄影对画面元素的影响。

对五四运动的认识 篇3

物体的空间位置随着时间的变化是自然界种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态,称为机械运动.高中物理课本把物体相对于地面的运动称之为对地运动,简称为运动.宇宙中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对物体运动的描述一般也不同.所谓的“相对运动”,指的是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随时间而改变,不一定再以地面为参考系.

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观察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比如匀速运动的飞机上抛落下的重物,地面上的人看到物体是沿着曲线下落的(以地面做参考系),而飞机上的飞行员看到物体几乎是沿直线竖直下落的(以飞机做参考系).

2.运动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

一般意义的运动方向,通常就是指相对于地表(地球表面)固定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对运动方向指的是,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的位置的变动方向.

判断“相对”运动方向关键在于理解好“相对”二字.如要判断A相对于B的运动方向,就假设B不动,来看A的运动方向.

例1 水平传送带匀速运动,用来运送一行李箱,研究行李箱如何运动?行李箱相对传送带又如何运动?

传送带上物体的运动方向非常明确,但物体相对传送带的运动方向取决于两者之间的速度关系.物体速度小,物体相对运动方向向后,将会加速受到动力;两者共速,没有相对运动,一起匀速不受力;物体速度大,物体相对运动方向向前,将会减速受到阻力.

3.摩擦力方向的判别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从摩擦力的定义可知:摩擦力阻碍的是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要判别摩擦力的方向就必须先分析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例2 如图2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放置的钢板C上,与钢板的动摩擦因数为μ.由于导槽4、B的控制,物体只能沿水平导槽运动.现使钢板以速度V1向右运动,同时用力F沿导槽的方向拉,致使物体以速度V2沿导槽运动,其中V1和V2大小相等,则施加作用力F的大小为()

解析 题中物体运动的方向是沿着水平导槽方向,但与此同时钢板还在向右运动,则物体相对于钢板的运动方向如图3所示,摩擦力应该与之相反.答案为C.

解决摩擦力的易错点就是在于分析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不能以物体的运动方向来分析,应该根据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来判别.

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也可能相反,还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成任意角.但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对五四运动的认识 篇4

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已经过去四十多年,近年来各地不断有老知青集中举办各种纪念活动,很多这样的活动中总有人要突出一个主题:那就是“青春无悔”。一些老知青将他们当年把青春年华献给上山下乡引以为豪,其实,不引以为豪的知青占了绝大多数,但他们是沉默的一群,他们的思想认识很难得以在公开场合中表达,因为那不符合主旋律的要求。对我来说,下乡多年非但不感到丝毫的“青春无悔”,反而为过去那一段苦难、荒废的青春岁月与无效劳动感到痛惜。

一、上山下乡是一场逆历史发展潮流、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倒退运动

人类社会数千年的发展史都是从农村向城市,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历史,那一个国家向工业社会过渡得快,那一国就早一点进入现代化。在中国这样一个有数千年封建社会阶段的农业大国,理应加快这一种过渡才是,但城市知青的上山下乡恰恰走了一个相反的方向,不仅长时间地迟滞了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建设步伐,接受乡下农民的再教育进一步促进了农村传统封建小农思维意识在青年一代中的扩散,妨碍了因工业化、现代化建设而带来的科学、民主思想的传播。当我们现在回过头来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农民向城镇迁移步伐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当年的那一场上山下乡,犯下了一个根本性的方向错误。如果当年城市知青不用下乡而是象今天这样留在城市发展市场经济,那么今日国家的现代化、民主化进程就会顺利得多,可惜这一代人走了一条相反的路。

二、上山下乡不是知青的自愿选择,那是一种被迫行为

人生来就有追求幸福、追求快乐的天性,没有人会把艰难困苦作为人生目标,既然工业化、城镇化是中国农村现代化在现阶段的发展方向,那么城市人当然不想走回头路回到乡下,但在当时,上山下乡是一顶国家政策,愿不愿都得要去。对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毕业的我们那几届中学生来说,学校里老师日日办学习班动员,家里居委会阿姨夜夜上门督促家长,我们实在是走逃无路,还能去那儿呢?

人可以不为被迫选择的行为负责,但也不足以此引为自豪。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当年的知青们总是千方百计要尽早脱离这一乡下岗位,几乎每一个知青都以回城工作为最终目标,但今日他们中的一些人却又以过去的那一段岁月为荣,这是怎么的一种奇怪心理?

三、上山下乡在经济上是一场无效运动,在精神上扭曲了一代人心灵的健康成长

中国农村本来就地少人多,生产效率低下,一百个中国农民的劳动生产量加起来也比不上一个美国农民的生产量,知青大军的加入更降低了本来就低下的效率,对农民来说,大多数知青所从事的生产劳动基本上都可算作是可有可无,很多人做的实际上等于废工,就拿我们多年在广西沿海种植柑桔的知青来说,一想起当年含辛茹苦种下的大量柑桔因生态问题无法解决最后被砍伐一空这一事实就使不少人感到心碎。不但柑桔,当年广西农垦知青在广西沿海地区种下的所有橡胶也终因违反生态规律最后也遭遇了同一命运。

物质成果遭受损失固然值得痛惜,但更让人感到痛惜的是:当年的知青满怀着纯朴与真诚投入到农村这一个大熔炉,经过数年农民的再教育之后,出炉的很多知青变得玩世不恭,为了在恶劣的现实环境中竞争,染上了阿谀奉承、投机钻营,撒谎与造假、瞒骗与争斗这一人性之阴恶,人身上最宝贵的诚实与淳朴的品质遭到遗弃,并且他们中的许多人还会将这一亲历的人生经验通过言传身教传授给他们的下一代。当我们已经自我扬弃了人身上最宝贵的诚实与淳朴的精神本质时,即使有人现在比以前富有千万倍,又有多少值得自豪的理由?知青上山下乡的实质就是一场倒退,但对一部分经过长期文革洗脑的知青来说,要他们自我否定自己的青春岁月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他们一定要从中找出一些有积极意义的东西,以支撑他们本来就有没有多少内容的空荡心灵,“青春无悔”就是他们提炼出来的一个阳光主题,然而现在所有的社会发展结果都指向一个共同的事实:那就是这一场持续了十几年的轰轰烈烈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不过是一场集体演出的荒诞剧,那么建立在这一种荒诞之上的“青春无悔”就只能是一句真实的谎言。“青春无悔”成了知青运动的一个悖论,越真诚,越奋斗,就越显得荒诞。这也就引出一个令人深刻反思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导致了这一场整整一代人参与的荒诞演出?如果说一定要在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中找出一种积极意义的话,那么它积极意义恐怕就在于留给后人一个教训,那就是——我们不能再走这样的一条路。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篇5

一、重点内容:三个概念(运动、静止、规律)、两对关系(运动和物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二、知识梳理

(一)运动的含义: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二)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区别:含义不同

联系: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离不开运动)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离不开物质)

(三)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1、静止的含义:

一是指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指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区别:①含义不同 ②特点不同,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联系①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四)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①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②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3、方法论要求: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违背规律受到惩罚。

②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利用规律。规律是客观的,但不等于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我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三、课堂练习

(一)单选题

1、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我国唐代的著名和尚慧能也有相同的观点。《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日:“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毕尔生和慧能的观点属于()A、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B、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C、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观点 D、神创论观点

2、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说明

A.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

3、“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一观点

A.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B.否认了静止的相对性

C.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D.认为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4、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其错误在于 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5、为满足北京奥运会期间各国运动员对蔬菜种类与营养的不同需求,中国农艺师引进了多种新品种洋菜,根据北京地区及周边省市的海拔高度来确定各种蔬菜的种植与运输方案,使洋菜“本土化”,打破了“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农艺师打破“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遵循的哲学依据是

A.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B.人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 C.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 D.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现的,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的

6、“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 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7、“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8、《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

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二)简答题

1、简述你对马克思主义物质运动观的理解。

2、夏季,北京等地为缓解当地旱情,采用了许多人工增雨的措施,明显增加了降水。试分析“人工增雨”体现的哲学道理。

〔答案」(1)事物运动是有客观规律的;(2)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对五四运动的认识 篇6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运动、相对静止的含义。

(2)理解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3)认识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能力目标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按规律办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勇气和信心,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反对离开相对静止谈运动,避免犯形而上学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错误。

二、学习重点、难点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课前自主合作学习、启发式、合作探究、归纳法等。

四、教学措施

联系实际生活,用生动形象的生活实例来让学生体会抽象的哲学道理。特别是通过《物质世界变迁历史》视频、学生表演小品、明星图片等教学支架,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活中典型实例的分析,让学生感受并认识到运动的绝对性与静止的相对性;再通过反面事例的分析,让学生在对比中进一步加深对运动与静止关系的理解。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哲学理论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五、教学过程

课前学生活动安排:

1.学生自主预习;

2.收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运动形式,初步感受运动;

3.让学生自己改编教材第32页诡辩家欧布里德借钱的荒唐故事,改编成小品,课堂上让几名学生表演,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具体教学设计:

1.运动的含义:

(1)问: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答:物质。

问:那物质世界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着呢?播放视频《物质世界变迁

历史》,你们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状态?

答:世界的运动变化。

问:哲学上讲的运动是什么?(学生根据课前自主学习回答)

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运动的内涵,请学生列举出视频中看到的运动形式。让学生全面感受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2)让学生提出有没有绝对不动的东西?

从宏观上和微观上加以总结,澄清学生的一些误区。

(3)归纳总结:澄清具体运动和哲学中运动的含义。

(4)展示一些描述运动的语句让学生再一次感受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齐读)。

2.运动和物质的辩证关系:

(1)归纳刚才列举的各种运动的主体各是什么?

总结: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问:教材中慧能的观点犯了什么样的错误?(学生阅读、思考、回答)

总结:离开物质谈运动,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

(2)反面事例,故事回味,图片展示《刻舟求剑》:

问:刻舟求剑者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犯了什么样的错误?

总结:离开了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

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的事例。(口头展示)

(3)归纳运动和物质的辩证关系,同时反对两种错误倾向。(ppt展示)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离开运动谈物质的观点 ――形而上学(如刻舟求剑)

离开物质谈运动的观点 ――唯心主义(如仁者心动)

物质世界都是不断运动变化的,我们生活中有没有静止不动的物质呢?举例引出相对静止。

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1)静止的概念:学生自学,教师归纳。

(2)只看到物质运动的绝对性而导致的错误:小品展示

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演教材中诡辩家欧布里德借钱的荒唐故事,并让学生讨论其错在哪里?

总结:只看到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

请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谈谈否认相对静止有什么荒唐后果?

(3)ppt展示一组同一人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相片,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

问:人在不同年龄阶段,相貌有很大的变化,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答: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问:但无论怎么变,他会变成别人吗?

答:不会。

问:这又说明什么哲学道理?

答:事物也有相对静止的一面。

问:他终究会老去,表明静止有何特点?

答: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4)总结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否有规律?

4.运动是有规律的:

(1)列举一些易混易错点让学生判断,从中正确认识规律的含义。

(2)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规律的客观性:视频播放人类违背自然规律导致的自然灾害,并让学生谈谈启示。

5.针对性训练:学生分组自主完成,组内解决不了的,小组间交流。都解决不了的再由教师讲解,并加以归纳总结。(练习题印发给学生,便于讨论、交流)

6.课堂小结:构建该课时的框架,理清知识线索及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整体归纳意识及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先让学生自己总结,教师再归纳整理。)

7.尾声:

设计意图:一节课的时间总是有限的,但运动是无限的。让我们继续在生活中探索运动的魅力!学知识最重要的是要服务于生活,结合所学知识,针对当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还不够,存在虚度年华的现象,给学生一些人生启示!

对标枪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再认识 篇7

1 体能训练的概念

过去,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体能训练上存在着模糊的认识, 错误的把体力、速度、耐力、一般性肌肉力量的增加看做就是体能训练的全部, 这是一种不科学的片面的低层次的认识, 是错误的训练指导思想和理念。也是造成我们训练工作事倍功半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也是制约我国标枪专项发展的一大障碍。那么体能训练的概念应该是怎样的, 国内外学者对体能的概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大多认为;体能是以人体三大供能系统的能量代谢为基础, 经过身体训练获得的人体各器官的机能通过骨骼肌系统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通过运动实践过程我体会到, 体能训练是人体由里到外的一个整体性改造和发展过程。

2 体能与体能训练的结构关系

要想在体能训练中有一个正确的指导理念, 必须先了解体能的本质:体能是以人体各器形态和机能为基础, 由神经系统支配和供能系统提供能量, 是人体运动系统通过骨、关节、肌肉活动, 把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的做功形式。传统体能训练的理论, 把体能分为力量、速度、柔韧、耐力和协调等多个因素, 然后根据这些功能制定相应的力量、速度、柔韧、耐力和协调等训练方法, 主观的把人体的整体结构割裂开来进行单方面训练, 破坏了人体结构的系统性。虽说体能训练是对人体系统不断的优化, 使各系统协调工作, 但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是在解决矛盾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 事物矛盾的本身又包含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只有把握事物的主要方向, 才能抓住其本质。不能只停留在在片面发展骨骼肌即大肌群力量上, 近年来人们对小肌群做功的重要性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但是却忽略了不管大肌群和小肌群以及协同肌做功, 首要的是神经系统在支配其工作。因此神经系统支配肌肉做功方面的训练手段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据物理学研究, 一个普通的健康的人, 如果能把力量集中到一点上, 具有20t力量, 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是平静状态下力量的4倍。这些虽说有精神上的作用, 但至少说明是内在力量的驱动导致外部做功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神经及核心部位能力, 从竞技体育运动是人体整体性用力结构这个观点出发是非常有必要的。但首先要建立提高人健康的身体功能;其次才能发展力量、速度、爆发力、灵敏性、动态平衡等运动能力;最后才能发展专项的动作能力。

3 体能训练与专项之间的特性关系

3.1 体能训练要紧密结合专项

竞技体育训练的最终目的是在比赛中创造优异的成绩, 因此体能训练最大的特点应体现在和本运动项群相吻合的训练思路上, 只有全面、平衡发展身体各机能的同时加强本项目专项能力素质才能提高成绩。专项能力和专项力量是成绩提高的重要因素。但教练员在训练和实践中会经常发现有些运动员全面身体素质很好, 力量也很大, 然而专项成绩并未提高或提高幅度不大。如我自己带过的两名男子标枪运动员;史德武、戴立最好成绩分别为77.28m和74.93m。戴立的各项力量指标, 专门能力指标均大大高于队友史德武, 但机体和肌肉的协调性、柔韧性、神经系统的应激能力、专项速度指标都差于史德武, 结果专项技术掌握不如史准确, 标枪成绩比史德武差了近3m。由此可见, 专项能力和专项力量是影响专项成绩决定性因素, 但绝不是唯一, 只有在整体素质全面、平衡、协调发展前提下才能掌握合理的专项技术, 最大限度的发挥能力水平, 获得良好的专项成绩。二者互为作用又互为制约。

因此只有在体能训练的过程中抓住项目的特点、规律和比赛的需求设计训练计划和是实施针对性的训练手段和方法, 才能最终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

3.2 重视核心区力量及深层小肌群和协同肌的发展

谈到核心区力量,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体能训练和功能性训练的区别, 而现在我们很多教练员和理论工作者在体能训练和功能性训练的理论上还存在一些偏差。严格的讲:体能训练是基础, 是建立高质量动作模式的前提, 而高质量的动作模式是身体快速传递力量的基础, 是建立人体整体性结构的力量源泉。而整体性结构用力首先要进行身体核心肌群及其深层小肌肉群的力量、稳定, 平衡的能力训练。不能只重视人体外部功能的训练。

武术界说:“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练功不练腰终究艺不高”、“内练一口气, 外练筋骨皮”、“气沉丹田力量生, 百岁老人亦发功”。这里所谓的“腰、丹田”正是人体的核心部位, 现代科学从解剖学方面认为肩关节—胸椎—腰椎—骨盆—髋关节为主体, 包括附着在它们周围的神经肌肉, 肌腱及韧带系统, 是人体核心区域所在, 这一部分是人体上下肢的纽带, 在运动中对运动员保持基本姿势, 完成基本动作和专项技术动作起着稳定和支撑作用, 为四肢发力创造支点, 是动作快速传导的关键部分, 对上下肢的协同用力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而功能性训练是在体能训练完整地建立好其整体性结构的基础上, 根据各子项目不同的规律和特点, 使肌肉用力更符合专项特点的要求。但是, 二者之间又不能单独的割裂开, 既有区别又相互作用, 是人体系统组成的一个整体, 但是又有侧重。应该重点强化功能性结构, 以其带动全面身体训练的提高。功能化训练是龙头, 体能化训练是龙身。这也是系统论观点的有力佐证。

在此方面我们也走过了很长时间的弯路;众所周知投掷标枪对运动员躯干肌的力量、柔韧性、协调性有着很高的要求, 多年来我们也一直很重视这一块的发展。但运动员腰部损伤发生率仍然很高, 尤其是椎间盘突出发生率更高。原因何在, 后来总结发现我们的重视是建立在偏颇或者说是错误认识上的, 我们只重视了躯干大肌群发展, 却忽略了小肌群的发展, 尤其是深层小肌群、韧带的发展, 二者之间失衡, 肌肉间的协调协同能力较差, 脊柱的稳定性也就发生问题, 此时躯干大肌群力量越大, 造成伤害的几率也就越高。近年来我们从认识上转变, 方法上更新, 取得了一些效果, 目前标枪运动员腰部损伤发生率明显下降。

系统论方法用整体结构来解释不同系统的差异, 结构决定功能, 是系统论基本也是最关键的理论。只有把体能训练的整体性结构稳固的建立起来, 功能方法的训练才能在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协调等素质的方面得到保障。它们相互作用、相互推动从而使人体系统结构得到改善。

3.3 体能训练负荷原则

体能训练的负荷安排是一个严谨的系统工程, 要详细论述需要大量的篇幅, 这里不再展开来谈留待今后讨论, 我只对负荷安排的原则谈一下我的观点。 (1) 系统性原则, 体能训练要贯彻到运动训练的全过程常抓不懈, 达到持续平衡发展。 (2) 合理负荷的原则, 专项训练、能力训练、体能训练的比例一般为40%、30%、30%。但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针, 对不同对象、不同任务负荷安排要做合理调整。 (3) 要把握好针对性原则和循序渐进的原则。 (4) 紧密结合专项的原则。 (5) 科研保障和医务监督原则, 用生物生化指标监控指导负荷。通过以上原则的把控使我们的训练负荷安排进入到一个科学化、规范化的较高层次。并力争实现三个转变;既从感性分析到理性分析的转变, 从定性控制到定量控制的转变, 从经验调节到科学调节的转变。

4 结语

体能训练的新思路是必须把人体看做成一个整体性结构, 从科学的角度, 运用生理学、生物力学、心理学、物理学、运动医学等方面的知识, 客观的、系统的把握人体运动规律。注重人体功能性力量是发展的源泉, 在先建立人体稳定支点用力结构的基础上, 再进行子项目专项能力的发展。核心部位的力量和稳定性的训练是问题重点所在。而体能训练的功能化特点应是竞技体育发展的新思路。在二者相互作用紧密联系但又有所区别的特征化条件下, 把握符合各子项目的特殊规律才是体能训练和专项成绩提高决定性方向。

摘要:体能训练是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其生理机能方面的合理性, 适应性以及在稳定状态下打破后的重建。它是当今运动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 对提高改善身体机能, 提高专项成绩, 防止运动损伤以及运动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是根据自己实践过程的体会, 对体能训练的理念、意义、内容、方法, 进行再认识。从而达到在运动训练中合理的掌握体能训练方法, 使训练工作做到更科学、更准确、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标枪,体能训练,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黄滨, 贾思敏.体能训练理论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 2012 (4) .

[2]苟波, 李之俊, 赵仁清, 等.“体能”概念辨析[J].体育科研, 2008 (2) .

[3]闫琪, 任满迎, 黄岩, 等.全面认识功能性体能训练[J].中国体育教练员, 2012 (1) .

[4]万德光, 万猛.北京现代力量训练[M].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3.

[5]李春雷.体能训练的误区与对策[J].中国体育教练员, 2010 (3) .

[6]吴杰.系统哲学[M].人民出版社, 2008.

[7]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8]李之文.体能概念探讨[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 2001 (3) .

对五四运动的认识 篇8

运动负荷是指身体练习过程中,人体所承受的生理负荷,简单说,即机体的用力程度和紧张程度,机体越用力,越紧张,负荷也就越大。衡量负荷的大小一般用两种数据:一种为物理数据,例如运动时具体负荷重量、速度和距离等;一种为生理数据,例如运动时的心率、心血输出量、肺活量、肺通气量、最大耗氧量和血乳酸含量等。

运动负荷包括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影响运动量的主要因素是练习的次数、总时间和总重量等。运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练习所用的力量大小和机体的紧张程度。影响运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练习时的速度和负重量。体育课运动负荷所依据的测定数据主要是全课平均心率和全课练习密度及心率曲线图。全课平均心率和全课练习密度能较为全面地反映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强度,因而成为测定体育课运动负荷的两个重要指标。新课标要求全课平均心率要达到130次/分左右,这是有其合理性的。因为有氧锻炼的心率区间是110—150次/分,其最佳的心率区间为120~140次/分。平均心率130次/分正好位于最佳有氧代谢区间的中点,这是具有有氧代谢特征的指标。而青少年的心肺功能是学校体育发展的重点,因此,该指标可作为衡量体育课运动负荷强度的通用指标。但对激烈的球类比赛和跑步,心率一般会高出130次/分;以太极拳为代表的养生运动,负荷强度较小,不宜以平均心率130次/分为指标,以单双杠和投掷等为代表的肌肉力量性运动,对心血管系统要求较低,用平均心率难以反映其负荷强度;以发展平衡、敏捷、柔韧、协调为主的运动,因为以神经肌肉协调控制为主要特征,用平均心率也难以反映其负荷强度。新课标要求全课练习密度要达到30%,这也有其合理性。这是与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要求相一致的。对以下两种情况应根据实际需要另行确定指标:部分以掌握知识技能为主的体育课,其练习密度不能达到30%;速度型和力量型爆发力的练习,如跳远、跳高、投掷、引体向上,其肌肉牵张强度大,练习时间短,其练习密度也不能达到30%。常态心率曲线图从正常心率开始,逐步升高,达到一定高度并持续一段时间,再逐渐下降。这是符合人体运动规律的,同时也反映了体育课三个阶段的合理性。心率曲线图还有双峰型、前高后低型和前低后高型等模式。

2、合理运动负荷的基本要求

2.1 合理运动负荷要坚持“健康第一”的原则

学生运动负荷过大,容易造成身体疲劳,甚至引起伤害事故,使学生感到厌烦和畏惧,并使欲望受到压抑;运动负荷偏小,则达不到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的目的,学生也很难在运动中体验到运动的内在魅力及练习过程中的快乐。教师要根据人体的生理变化规律和心理变化规律,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合理确定运动负荷。对此,要着眼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坚持“健康第一”的原则,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2 合理运动负荷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学生运动负荷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在体育课的教学中,要保证合理的运动负荷,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并采用脉搏测量、询问和观察等方法测量运动负荷,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准确地了解学生所承受的运动负荷的大小,以便适时调整。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不断总结,积累经验,以增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对运动负荷的调控能力,尽可能使每节课的运动负荷趋于合理。

2.3 合理的运动负荷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

对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过程中,可选取一部分中等体育运动能力的学生为基准,对全班进行分层教学,使学生所承受的运动负荷体现出差异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在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要对不同的主体进行具体测量,并适时调整,从而做到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都能达到合理的运动负荷。

2.4 合理的运动负荷应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说课稿 篇9

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7个方面展开。

一、说教材

首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框。本框的主要内容包括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人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二、说学情

教学之路从认识学生开始,下面我来谈一谈学情。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基本从思想上坚信世界是物质的,对哲学学习有了一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且其抽象思维逐步占据了思维的优势地位,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但是,对于运动与规律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因此,需要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去帮助学生理解。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对教材的分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运动、相对静止和规律的含义。

2.理解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3.理解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能力目标】

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及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按规律办事的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

规律以及人与规律的关系。

【难点】

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课我将采用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师生合作教学法。

六、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就到了本次说课最重要的环节,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首先是导入,我将采用谈话法导入。课前提问学生:最近的天气怎么样?我们能决定天气的变化吗?引发学生思考,认识到天气的变化属于自然现象,属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以此来导入到今天的新课《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这样的.导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思考,将学生顺利的带入到课堂情景中来。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1.运动的概念

接下来就是新课讲授环节,首先我会展示三组不同的图片,分别是水向地处流、百花盛开及健身运动。并让学生思考:三组图片都处于什么状态?分别属于什么形式的运动?

结合学生的回答,我会进行总结:三组图片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从物体位置的转移到物理、化学的变化,从生命有机体的新陈代谢到社会生产方式的更替,都证明了世界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过程。

利用图片的形式可以给予学生最直观的感受,让他们理解什么是运动。

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接着,我会跟同学们分享两个故事:刻舟求剑、禅宗慧能的“仁者心动”。

并提问:故事的主人公犯了什么样的错误?

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可以分析出刻舟求剑的主人公没有认识到物质是不断运动的,慧能否认了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会进行归纳总结: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因此,我们说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的。

在这一环节,故事的形式,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同时让学生更加深刻的掌握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3.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在了解了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后,我会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并思考: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那世界上有没有静止的事物?

学生可以快速找到,就物质的具体存在方式来说,它又有静止的一面,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指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因此,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在此基础上,我会呈现一个案例:诡辩家欧布里德借钱的故事。

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欧布里德为什么会犯这么荒唐的错误?

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我会请小组代表发言,并进行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确认运动性的同时,也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物质世界是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将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结合起来,既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能够群策群力,来突破难点。

(二)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含义及特点

接着,就进入到第二目的学习,首先我会组织一个探究活动:牛顿是发现还是发明了万有引力?为什么我们看到苹果落地而没有看到万有引力?

探究让学生认识到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2.自觉遵循规律

了解了规律的特点后,我会展示一段视频:北京的雾霾、黄土高原的过渡开发造成水土流失、无人超市的发展。并提问:从案例中我们可以获得什么样的启示?

综合学生的意见,我会作出总结:我们要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要遭到规律的惩罚,但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人不能改变规律,但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在这一环节,合作探究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人与规律的关系,以此来突出重点。

环节三:巩固提高

在巩固提高环节,我将让学生抢答“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两次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分别代表的是什么观点?

抢答环节,可以让学生及时巩固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

环节四:小结作业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说课稿 篇10

一、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是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第二框。本框题共有两目,第一目是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第二目是运动是有规律的。本课既是在第一框题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基础上,对“如何看待和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这个问题的进一步解答;在强调尊重规律客观性的同时,又充分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为第五课的教学设下伏笔,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另外,本课内容具有十分广泛的世界观、方法论的意义,对于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有着非常直接、现实的指导作用,这些都使得本课的地位和作用显得尤为突出。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确立了如下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

识记:运动的含义;相对静止的含义;规律的含义。理解: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运用:运用所学知识,列举实际事例,讨论只承认运动的绝对性而否认静止的相对性会导致的结果。通过学习世界是有规律的,规律是普遍的。列举实际事例,分析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但人在规律面前并非无能为力。(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自觉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使学生懂得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运动的绝对性的同时,还承认相对静止的重要作用,从而承认世界是可知的,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勇气和信心,反对离开相对静止谈运动,避免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错误。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利用客观规律,改造客观世界。(2)教学难点: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这一问题是本课的难点之一。这是因为,学生容易把握形象思维,但缺乏辩证思维能力。对于事物是什么,不是什么容易区分;但对事物既是什么,又不是什么,是这样,又不这样,则难以理解。如运动就是运动,静止就是静止。对静止是运动的状态就难以理解,不易接受。)

二、学情分析

(1)知识起点:在上一课中,学生学习了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等内容,这些都为本课教学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2)身心特点:高二学生的思维也比较活跃,分析、理解能力较强,抽象思维逐步发展,掌握了一定的生物、物理、化学及社会科学的知识,对相关运动形式,各领域的规律有一定的认识。

三、教法和学法 教法:

情境教学法和启发法。教师创设相关知识情境案例,引导学生将课本知识与案例相整合,结合所学知识,做到举一反三。学法:

合作探究法:比如,结合教师所给的案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探究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会造成的结果。

自主学习法:本框题内容较多,需要学生提前做好预习工作,自主学习。

四、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好地实施教师主导,学生为主导的教学理念。1.导入

PPT展示图片(包括宇宙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等图片)说明“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通过图片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物体位置的推移到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变化,从生命有机体的新陈代谢到社会生产方式的更替,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从而过渡到引导学生思考哲学上的运动是什么? 运动的概念——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讲解新课

(一)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1)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承担着,世界上不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

探究一:教材上火山喷发和流星雨图片思考是什么在运动、各种运动的载体是什么?“仁者心动”错在哪里?——有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探究二:“刻舟求剑”——有没有脱离运动的物质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总结物质和运动的关系(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静止的含义及其表现

探究一:ppt展示坐在火车上的人,哪些是运动,哪些属于相对静止

引导学生得出静止的含义表现在两个方面 否认运动谈静止和否认静止谈运动的结果

探究二:师大的银杏树载好之后就从未动过和教材上诡辩家借钱不还的故事

引导学生探究否认运动谈静止的结果和否认静止谈运动的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总结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表格展示二者的联系和区别(3)把握规律 规律的含义

探究一:为什么日食“如约而至”?

——运动是有规律的过渡到规律的含义

探究二:用牛顿是发现还是发明万有引力、为什么只看到水往低处流没有看到万有引力、为什么守株待兔者是愚蠢的、为什么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理解规律是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的特点

探究一: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都有规律——规律的普遍性

歌曲《当》的歌词,当时间停住,日月不分不会实现——规律的客观性 探究二:“人民公社会运动”、“水土流失、沙尘暴”——违背客观规律造成的后果 方法论意义: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利用规律,改造世界

教师列举“三北防护林”取得的成就说明我们要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引导学生树立在实际生活中要按客观规律办事的方法论。“神舟十号”成功发射的事例说明规律是客观的,但人在规律面前并非无能为力,我们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3.小结巩固 4.随堂测试

上一篇:微机原理_多路抢答器设计论文下一篇:《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