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思维品质

2024-07-12

语文教学思维品质(精选9篇)

语文教学思维品质 篇1

创设教学情境,升华思维品质

创设教学情境,升华思维品质

常州市武进区前黄初中 万永良 213172

教学情境是教师和学生展开对话、进行思想和心灵交换的场域,是激活学生已有经验、产生认知冲突和探究欲望的生长点,更是教材走向心理、思维不断升华的载体。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就好比是一点鲜活的跳动着智慧之焰的星星之火,它将点燃整个45分钟的课堂生命,点燃学生对学习的满腔热情。因此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适时、适度地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既回应了《新课程标准》关于数学教学应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要求,同时又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面就本人的教学实践谈一下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升华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创设生活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展思维的主动性。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它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此,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尽量去创设一些生活情境,从中引出数学问题,并以此让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中去,拓展其思维的主动性,增强其求知欲望。例如,我在教学八年级《认识百万分之一》时,为了让学生能够直观感受百万分之一的大小,教材上有这样一个例子“天安门广场的面积约为44万米2,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的百分之一、万分之一、百万分之一?”我认为:对于绝大数学生来说,没有到过天安门,对44万米2根本没有概念,对它的百万分之一也就更不用说了!因此,我觉得教材的这一情境,不符合学生的实际,至少是不符合我们学生的实际,对感受百万分之一意义不大。为此,我将它换成了另一个情境:“同学们,我们教室面积的百万分之一有多大呢?有三位同学是这样说的,甲说:大约能容下一只老鼠;乙说:大约能容下一只蜜蜂;丙说:不,大概只能容下一只蚂蚁;你赞成谁的观点呢?”学生刚开始争论不休,但基本是赞同乙或丙的观点,这说明学生是有直观的数感,然后,我就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用目测、步测的估测方法并结合适当计算,得出教室面积的百万分之一大约是六十几平方毫米,这时,我再问学生,六十几平方毫米相当于我们手上哪一部分的面积呢?大概是小指指甲的面积,所以只能容下一只蜜蜂。由于这一情境和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贴近,学生比较容易接纳,从而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我想:也许下次你问学生百万分之一有多大的时候?他会想到百万分之一大约是手指指甲与教室面积的比。

二、创设活动情境,调动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形成思维的张力。

有句话说得好: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住,只有动手做才能学得会。它一语道破了天机:学生的学习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学得会、学得好。

长久以来,我们的教学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承,而忽略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以致于许多学生能够应对各种各样的考试,却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显得束手无策。现代教育要求我们必须创设一种环境,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感悟和体验,进而上升为智慧,形成思维的张力,逐步养成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能力。因此,我在教学七年级上册《摸到红球的概率》一课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你想中传统中国体育彩票的特等奖吗?”学生都很兴奋地齐答:“想”!于是我就介绍摇奖规则,接着发下自制的彩票让学生投注,(随机写一个七位数),写好后同桌交换公正,接着多媒体播放实录,开出中奖号码,中了奖的当然欣喜若狂,没中奖的也很沮丧,但大家都很兴奋。最后我问:“有没有中特等奖的?”“没有”“那么你能结合电视摇奖过程,计算投一注就中特等奖的概率吗?”分小组讨论后,学生从两种角度进行了回答:(1)依次摇出的七个数字,每一位上都有可能是0―9十种情况,最小的数字是0000000,最大的数是9999999,一共10000000种情况,特等奖号码只是其中的一个,所以它的概率是千万分之一。(2)有一些尖子生尤其是参加数学竞赛的同学,想到了利用乘法原理计算:摇奖分七步进行,每一步是从0―9十个数字中随机取一个,所以每一步对的概率是十分之一,因此中特等奖的概率是十分之一的7次方,千万分之一。最后,使学生意识到,想靠买彩票发财是不可取的,而应以平常的心对待买彩票,当然为社会体育事业做一份贡献也未尝不可。这一情境的设计一方面模拟摇奖过程,贴近生活,使学生参与其中的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更有利于启迪数学思考,有利于学生用概率去解释生活中的不确定的事件,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问题。另一方面,传统型体育彩票摇奖过程实质上是摸球的概率模型,通过适当的引导和小组讨论,学生还能从“数字计算”(一千万种情况中的一种)和“摸球概率”(十个球中摸一个,相同的概率是十分之一,连续7次,十分之一的7次方)两个角度计算出的概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从而把关注的焦点放到了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体验上,达到了扩张其思维能力,实现其思维飞跃的目的。

三、创设开放情境,形成认知冲突,促成创造性思维品质。

心理学家奥托指出:所有的人都有惊人的创造力。而创造力正是现代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它的开发取决于人们的开放性思维。因此,教师的教学不应是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应给学生创设追求创新、发展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创造一种开放的教学情境,对其心理智力产生刺激,形成认知上的冲突,从而促成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形成。例如:在《众数、中位数》的教学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开放性问题:

某车间为了改变管理松散的状况,准备采取每天任务定额,超产有奖的措施提高工作效率,下面是该车间15名工人过去一天中各自装备机器的数量(单位:台)6、7、7、8、8、8、8、9、10、10、13、14、16、16、17,管理者应确定每人标准日产量为多少台最好?

首先我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提出用什么数来确定比较好呢?

S1:我觉得用平均数来确定。

T:你计算的平均数是多少?

S1:10.5。用10.5确定的话,可以使工人生产更多的产品,管理者就可以赚更多的钱。

T:如果大家都是工人,你们愿意干吗?

S2:不愿意,因为用10.5作标准,那么只有5个工人能够完成任务,绝大多数工人是不能完成的,这样会影响大多数人的积极性。我认为应该用众数8来制订标准,这样,尽管只有3个工人不能完成任务,但他们只要努力一点还是可以完成的。

S3:不好,这样的话,作为管理者肯定不高兴的;制订的标准太低,效率就提不上去。

T:用平均数,工人不高兴;用众数,管理者不高兴。怎样做到两全其美呢?

S4:用中位数9比较好,这个标准不高不低,既能促进生产,又能保护大多数工人的积极性。

T:通过分析,大家认为用什么数比较好呢?

S:中位数。

实践表明,利用这一情境,不但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扎实、牢固,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占有足够的时间,享有广阔的思维空间多角度、多方面地探索新知,并且亲身经历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使学生体验到了数学的价值,增强了应用数学的意识,在问题解决的同时,思维得到了创新,获得了发展,促成其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形成。

四、创设教学情境应注意的问题。

1、材料要新颖,并且要能够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相联系,从而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2、围绕材料设计的问题应由浅入深,由学生有一定知识基础的问题出发,逐步向深广度迁移,要富有启发性。

3、在教学时,往往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的情绪处于高昂状态,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好的调控能力,做好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切实提高教学的实效。

当然,创设的教学情境并不局限于以上,只要我们能时时关注学生的发展,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就一定会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升华,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天堂,成为思维提升的舞台、载体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语文教学思维品质 篇2

关键词:变式教学,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梯度,参与度

教学研究和事件表明, 进行恰当的变式教学, 可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但我们对变式教学的“度”应把握得好, 单纯求“变”, 会给学生造成过重的学习和心理负担。如何进行变式教学, 提高学生数学的思维能力, 是本文研究的主题。变式教学是指从知识的本质属性出发, 不断变更问题情境, 改变思维习惯或角度, 不断迁移, 促使学生知识形成的教学方式。变式教学是使新课程三维目标得到落实的重要手段。

数学的变式教学是以“课堂问题”展开的, 在平时教学中可以从一些最简单的命题入手, 设计一些有层次、有梯度、要求明确、题型多变的例题、习题, 训练学生不断探索解题的捷径, 使思维的广阔性得到发展;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数学的概念、法则, 可以进行“变式教学”, 促使学生作出客观的评价, 从而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提高思维的批判性。

一、课堂上进行“一题多解”的变式教学

二、课堂上进行“一题多变”的变式教学

我们从上面有什么启迪呢?当讲完一个题后, 再对题目进行研究:增减条件, 改变设问方式, 揭示解题技巧及思维方法, 给学生设置“最近发展区”, 这可以起到一题多练、一题多解的触类旁通的作用, 易激活学生的思维, 使其产生强烈的探究意识。笔者对上题的处理并没有在解出此题就此结束, 而是利用学生的发散思维, 适时地进行下面的探究, 达到“因一题知一类”的目的。

探究1:是否对任意椭圆, 都存在椭圆上的点与焦点的连线互相垂直?

问题提出后, 学生对五花八门的椭圆进行观察、分析、猜测并估计椭圆较“圆”时不存在, 较扁平时存在。

通过以上探索挖掘出更深刻的结论:

三、变式的内容与难度要有“梯度”

变式教学的设计要循序渐进, 应当考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逐步深入, 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提高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例2:空间四边形ABCD中, E、F、G、H分别为AB, BC, CD, AD上的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满足什么条件时, 四边形EFGH为平行四边形?

学生1∶E, F, G, H分别为AB, BC, CD, AD的中点。

教师:正确。

学生2:当AE∶AB=AH∶AD=CF∶CB=CG∶CD时, 四边形EFGH也为平行四边形。

教师:正确。

(2) 满足什么条件时, 四边形EFGH为矩形?

学生1∶E, F, G, H分别为AB, BC, CD, AD的中点, AB=AD, BC=CD, 能够推出BD与AC垂直。

教师:正确。

学生2:AC⊥BD, 且E, F, G, H分别为AB, BC, CD, AD的中点。

教师:正确。

(3) 满足什么条件时, 四边形EFGH为正方形?

学生:在 (2) 的基础上, 添加条件AC=BD。

教师:正确, 这样能推出EH=EF。本题图形可作适当的变式, 如A—BCD为正四面体, E, G分别为AB, CD边的中点, 那么异面直线EG与AC所成的角为多少?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和探索, 学生对不同的条件四边形EFGH形状有了深刻的认识。适当降低问题的难度, 对数学问题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讨论和思考, 会帮助学生打通思维中的障碍, 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变式教学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度, 这要求学生有参与意识。变式教学不是教师的“专利”, 教师应该提倡让学生参与其中, 并在其中起到引导、及时点拨的作用。对于学生在变式教学获得的成功, 教师应给予肯定, 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3:有一块扇形铁板, 半径为R, 圆心角为60°, 从这个扇形中切割下一个内接矩形, 即矩形的各个顶点都在扇形的半径或弧上, 求这个内接矩形的最大面积。

分析:本题入手要解决好两个问题:

(1) 内接矩形的放置有两种情况, 如下图所示, 应该分别予以处理;

(2) 求最大值问题这里应构造函数, 怎么选择便于以此表达矩形面积的自变量。

教师:如图 (1) , 设∠FOA=θ, 则FG=Rsinθ,

又设矩形EFGH的面积为S, 那么

我们在讲解如图 (2) 的时候, 别急着求解, 而是给学生练习的机会, 提醒学生解法与图 (1) 一样, 这样学生会大胆去尝试。

学生1:设∠FOA=θ, 则EF=2Rsin (30°-θ) , 在△OFG中, ∠OGF=150°,

设矩形的面积为S.

那么S=EFFG=4R2sinθsin (30°-θ)

又∵0<θ<30°, 故当cos (2θ-30°) =1,

教师:这样简单一些, 也能得到正确的结果。不错。若本题将圆心角为60°改为120°呢?结果又如何?图形发生了改变, 请学生思考。

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多设计一些问题, 改变题中某些条件, 启发学生思考, 让学生参与进来,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可见,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可以通过对数学问题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讨论和思考、改变以往“教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 一问一答多、交流少, 记忆多、操作少……”的现象;运用“变式教学”的观点, 我们可以对教学中定理、命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 采用“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的方法进行设计。这样的教学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 不仅能使学生看到事物的表象, 更能让他们自觉地探索事物的本质, 使他们明白复杂问题都是从简单转变而来的, 消除了学生的定式思维和学习数学的畏难情绪,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总之, 变式教学可以让我们的学生在无穷的变化中领略数学的魅力, 在美妙的演变中体会数学的快乐。

参考文献

语文教学思维品质 篇3

叶圣陶先生曾说“多年来我一直认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朱绍禹先生也曾说“语文科是语言学科,同时也是思维学科。”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着眼于思维活动,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思维从问题开始。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启迪学生思维,是提问艺术最主要的功能。成功课堂的标志不是“行云流水”。如果一堂课上看不到学生思维的表情,看不到学生有那么一番“折腾”,甚至有那么一点“痛苦”,那么,这样的课堂是有缺憾的。有思维质量的教学活动才真正具有教学的力量,语文课堂呼唤要有思维的训练。

训练学生思维品质是构建思维型课堂七个方面的基本要求之一。什么是思维品质呢?人的思维既有共同规律,又有个体差异,这些差异,我们通常叫思维品质。如何训练学生思维品质呢?我认为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激发讨论兴趣

爱因斯坦曾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无穷的魅力,有兴趣才有渴求,有渴求才有动力,让学生化主动为被动。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借助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工具,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肤觉等感官,让它们都能活起来,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2、利用“鲶鱼效应”

挪威人爱吃沙丁鱼,故那里人大都以捕捞沙丁鱼为生。由于活鱼卖价比死鱼高好几倍。如何保证其鲜活成了关键,一次偶然的机会,一渔民惊奇的发现将鲶鱼放进装沙丁鱼的鱼舱,由于鲶鱼的好动使沙丁鱼则受其影响,便加速游动。这样带动了水面的不断波动,从而使氧气充分,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港口。这便是“鲶鱼效应”。

更多的时候,我们总是抱怨课堂上学生积极性不高,精神不饱满,劲头不足,整天耷拉着脑袋,千金难买一举手,以致于学习的目标落不到实处。其实,任何一个班,无论整体素质如何总有那么几个思维敏捷、表现欲强的“活跃分子”,我想,为什么不好利用他们呢?不要总认为他们的存在影响了课堂纪律,我们完全可以学习一下聪明的渔夫,鼓励他们、发掘他们,让他们成为课堂的“鲶鱼”,以此刺激周围那些懒于动口、懒于动手的学生,从而形成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试想,一堂课上,学生们竞相举手、踊跃发言、对答如流、凝神静听、下笔成文……有了这样的学习状态,我们还愁上不好课,还愁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

3、给学生说话的机会

一直以来,我们习惯主宰课堂,让学生读这段、读那段,然后我们提问、学生回答,我们讲、学生听成为一固定模式。我们为什么不“放放”把课堂还给学生,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让他们成为“讲”的主题,把感动的、领悟的统统讲出来,把不懂不会的,没把握的拿出来交流,努力解放学生的思维,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话想说,敢说、大胆鼓励学生说。如此,老师也可以有的放矢。

4、答案求同存异

一千个“莎士比亚”就能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的魅力就在于答案的不单一性,只要言之有理都可以成为答案。老师要根据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给他们以绝对的赞同,促使学生用积极的思维态度,全身心的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情景中去,从而在这个过程汲取老师所要传达的知识。

做为老师,首先应吃透教材,掌握整体。然后去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多求异,少求同,鼓励他们标新立异。天不都是蔚蓝的,小溪也不尽清澈,眼睛不必一定像两颗黑葡萄。正因为有了独特的观察角度,才会闪现出学生丰富的答案。语文的魅力本就在于其不可确定性与多样性,做为老师我们应该鼓励这种轻舞飞扬的思维,而不是将其扼杀在摇篮。

5、鼓励学生质疑

巴尔扎尔说,打开一切科学殿堂的钥匙毫无疑问是的问号。俗话说“学贵有疑”, 有疑才有问,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疑是点燃思维探索的火种。人类的发明也好,文明也罢,其演进源于思维,而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故想要舞动学生的思维,势必让学生学会质疑。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为鱼只能供一日之食,而渔则是终身受用无穷。课堂上老师应用尽一切手段,促使学生有质疑的积极性。那么又如何因势利导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呢?老师应提有价值的问题,一个问题提出来的好与不好,不但能很好的展现课堂中的轻重疏密关系,更能让课堂气氛跌宕起伏,抑扬有序,从而扬起学生想象的风帆,搭起思维的跳板。课堂提问中要注意围绕一个目标,设置梯度、难易适中,抓住关键点、难点分散,可以从“以旧引新、先易后难、挖掘深度、启发思维”四个层次设计问题,在思维训练上做到层层递进。所以,一位有经验的老师应当善于运用多样的设疑方法,来启迪学生思维激发思想火花。

6、教学取境生活

教学源于生活,生活既是教学。生活是知识之源,感知之始,把教学和学生熟悉的整个生活,整个社会相联系以来,做到陶行知老人曾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相信一切都是事半功倍的。

课堂情景模拟添加生活:生活即教材,生活中的很多知识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源泉,老师在课堂中适时地引入生活情景,既可以解决学生由于地域、家境、经历等不同而带来对课文感知能力不同的问题,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兴趣。

课堂情景模拟还原生活:课堂既是生活,在课堂教学中,从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入手,把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做为材料恰当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如同置身于现实生活中循序渐进的接受知识,领悟知识,把感性的书本知识上升为理性的自我知识,并可以用知识的思想增强自己实践意识。

如此,还学生一個开放的课堂,允许他们自由的畅谈自己的想法。让课堂动起来,让思维舞起来,师生水乳交融的课堂才是成功的教学,才真正能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汲取知识的“乐”园。

语文教学思维品质 篇4

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郭秀丽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也是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基础,因此,课堂教学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

一、渗透美德——培养思维的审美力

明是非、知美丑、懂得失,是一个人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想基础,教育始终应为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铺路搭桥。利用正面榜样,提供楷模力量;借鉴反面教训,增强忧患意识;展示学科内容的作用,以需激趣;发掘学科内容的美育因素,陶冶情操;揭示学科内容中蕴涵的哲学素材,提高感知世界、认识自我的本领;等等。使学生逐渐形成思维的人格审美力、行为审美力、鉴赏审美力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如在勾股定理的教学设计中,课前布置学生回家查找勾股定理相关资料:在网上可以搜索“勾股定理”有约322000条相关内容;“勾股定理证明方法”有约72500条相关内容;“有资料表明,关于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已有500余种,仅我国清末数学家华蘅芳就提供了二十多种精彩的证法。”“这是任何定理无法比拟的。”;至今可查的有关勾股定理的最早记载,是大约公元前1世纪前后成书的我国古代的一部著名的数学著作《周髀算经》,比古希腊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在西方,勾股定理通常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要早了五百多年等等。学生会深刻感悟数学图形的美感,同时也了解到到我国古代数学家对数学领域的突出贡献,更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其实,就学习本身而言,一个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审美能力,将或者陷入死读书、“形而上学”的泥坑,导致负担越读越重而成效甚微,终被书所困而难以自拔;或者因未能解决好为谁而读、为何而读等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导致内动力机制“瘫痪”而使读书——这种需要全身心投入和毅力的长期支撑的艰苦劳动流于形式,造成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浪费。因此,提高思维的审美力,是有效发展其它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首要任务。

二、适时建模——培养思维的迁移力

迁移力,是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的重要标志,这种能力有赖于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各种形式的建模来培养。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教学活动与社会活动之间的迁移;第二,不同学科之间、不同内容之间思想和方法的迁移。通过精确(如实际问题与数学问题的转换)和模糊(如解题中“桥”的运用)的建模,使学生不断获得沟通不同对象的方式、方法的感性认识,并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形成和发展思维的迁移力。如方程的应用题的教学,就要培养学生学会从“问题”出发,通过分析联想,抽象概括,建立数学模型,求解,检验模型,最终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经济、金融贸易等方面,使学生真正懂得数学的价值,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得到较好的数学基本素质的训练,为将来走向社会和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又如:a为什么实数时,方程2x2+3x+5-2a=0在 上有实数解?

思路分析:受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方以类聚,物以群分”(1)的启发,可迁移为数学解题中的“变量集中、变量分离”策略(通过联想、类比获得的模糊的建模)。于是,把原方程化为2x2+3x+5=2a

由于函数与方程都以“等式”的形式表现,这种结构的相通给它们提供了沟通的契机。因此,有:

思路一(建立函数模型,化为函数问题):

视2a为关于x的函数,问题转化为求函数2a=2x2+3x+5在上的值域。

“数”与“形”是我们进入数学殿堂的两条主要通道,函数与方程是使两者得以沟通的重要纽带。所以,又有:

思路二(建立函数模型,以进入形的状态):

设函数y=2x2+3x+5();常函数y=2a

通过考察两个函数图象的关系,使问题获解。

变题训练(进一步迁移):你能以原题为模型,构造不同于原题内容的问题(三角、几何、应用问题等),并作出解答吗?

这种开放性的问题为学生想象力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模拟发现——培养思维的探究力

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使学生学会发现、学会创新,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建构知识的发现、形成情景,暴露教师的学习、研究、认知过程,尽可能减少知识和能力形成的或然性,增加必然性;给学生创造可望、可及、有利于能动构建的良好环境,使学生的思维能自然延伸,这不但是思维发展的规律所要求,也是有效地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的需要;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发现和创新欲望,这种欲望将驱动探究行为,使思维的探究力得到训练,为今后的发现和创新打下良好的思维基础。如进行勾股定理的教学设计时,可先由学生分组分别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和4,另组学生画两条直角边分别为6和8。再量出斜边的长,把三边分别平方,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猜想出勾股定理。(操作—观察—猜想)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的能力。

四、点拨思想——培养思维的概括力

学科的基本思想是学科知识的灵魂,是处理问题的基本观点,是对学科内容的理性认识。其集中表现为思维的抽象概括力。如数学思想(转化的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和分类讨论的思想等),在未被感知时是空洞的,因此也是很难感知的,但一旦领悟后就具有指导解题的强大威力,而且能长期作用于人的思维,并在不同的领域中发挥作用。数学思想的教学可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点拨,通过解题的反思,进行抽象和概括;第二、示范,通过思想的指导寻找解题途径,尤其在解题思路受阻时。以便使学生逐渐感受到“思想”的存在、获得和如何运用,并在领悟思想的过程中提高思维的概括力。

五、鼓励猜想——培养思维的直觉力

直觉力是一种创造性思维能力。这种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猜想意识的不断作用。当然,猜想要建立在一定学识的基础上,以免胡猜乱想;要以严格的论证作后盾,以形成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合理的猜想,就是建立科学的目标,它不但可使解题的通道得以优化,同时也使思维的直觉力得到很好的训练。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的习惯”。所以,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新概念、命题、定理的学习,要力争让学生通过自主的能动的感知新知识的发生发展全过程,让学生逐步获得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实践与协作的能力,并形成创新的意识和展开开创新思维的认知活动。关于概念、命题、定理课教学模式,我作了如下“程序”设计: 第一步,创设情境,学生质疑—猜想; 第二步,各种思维形式参与的学生探索;第三步,教师点拨引导; 第四步,学生独立与协作结合; 第五步,学生语言与思维结合形成新的概念、命题、定理。第六步,师生共同评价补充优化。通过以上程序的操作,在锻炼了直觉力的同时,往往会带来解题思路的“柳暗花明”。使教师由“专制型”向“民主型”转化,学生由“被动接受型”向“主动探索型”转化,使课堂教学由“封闭专一型”向“开放多元型”转化,这些转化,必将有利于学生的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形成。学生通过细心观察也培养了思维的直觉力。第惠斯多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恰当适时的评价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进行调整,它将成为一种强大的动力,大大激励学生自主参与,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热情。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出现不同于课本或教师准备的标准答案的想法和解法,教师

在课堂教学过程要予以充分的肯定,大加赞赏,而绝不应该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这种褒扬可以大大激发该生的创新意识,同时,也激励其他同学敢于大胆的想,大胆地做,这是创新的萌芽,要加以呵护。

六、引而不发——培养思维的探索性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和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使他们‘用内心的体验与创造去学习’”。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应把丰富的探索过程和充分的探索时间还给学生。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让学生亲身体验认知过程的酸、甜、苦、辣,以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不仅为理性认识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有利于自信心的建立和思维独立性的形成,进而诱发思维的探索性。引而不发,是培养学生探索性思维习惯的良好途径,是发展优良思维品质的必要手段。如在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时,我就放手让学生尝试公式(n-2)×180°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可以先引导学生如何把四边形分割成三角形?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得到四边形的内角和360°。然后思考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类比得到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在这个探究过程中,把一个多边形分割成三角形有多种方法。让学生大胆去想,去做。可激活学生的探索热情,使其在探索中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体验了同化、具体化、特殊化等策略的内涵,和“联想”这种思维形式的作用。既给学生留下探索余地,又让学生懂得探索的方法,才能使学生真正进入探索的角色,这需要对“引”的度有科学的把握。

七、提供挫折——培养思维的坚韧性

思维的坚韧性,是在经受挫折中不断地克服困难而逐渐形成并得以体现的,没有挫折的洗礼就不会有坚韧不拔的思维意志品质,而缺少这种意志品质的人是很难走向成功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提供适度的挫折锻炼机会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教师的一种职业责任。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适当指导,而不是热情解答!否则,在降低学生思维难度的同时,也滋长了学生的隋性,这种状况长期持续的结果,势必导致学生思维的僵化和意志的脆弱。我们认为,适时、适度地推广“不思不答、不查不答、不议不答”并辅以适当的监控,对磨练学生意志、培养学习能力是很有补益的。

八、设陷后拔——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认知心理学和课堂教学实践都表明,对容易受负迁移影响的概念和容易造成肤浅认识的理论,与其一一交待、正面引导,常常不如反面出击效果更好(也即“正难则反”)。设计陷井,让学生不自觉地掉入,然后,使其在“痛苦挣脱”中反思,在反思中促成思维的深刻性的发展。例如在分式方程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增根的问题,我给学生设计这样有个题目:

m 为何值时,分式方程有实数根。学生大部分都按照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方法:去分母,然后解出,然后错误的认为m应该是任何实数。却没有考虑这个分式方程当m=5或m=-3会有增根。

但是,设陷要“生疑于不疑处”,且要难易适度,方能以疑启思。

九、多向诱导——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表现在能否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考察和分析问题,或者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理解和研究问题,特别对教材的重、难点的教学,诱导学生进行多角度探讨、多方式表述,形成广阔的思维空间,提供灵活的思路选择余地,既可很好地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又有利于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经验相连接,这也是“因材施教”在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在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教学中,向学生提出了“设计花坛问题”:有一块长4cm,宽3cm的矩形花园,现要在园地开辟一个花坛,使花坛的面积是园地面积的一半。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没有固定的答案,题目的参与性很强,适应不同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的人。当时班级的38人设计出十多种方案,使创造能力得到发展,对形成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科学精神大

有帮助。更有意义的是可以为学生思维的发散提供范式。

十、倡导质疑——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不盲从,不迷信,有主见,不固执,是一个人良好的自信心的体现。这种独立人格的形成与思维的批判性的成熟是同步的。正确的质疑是思维的批判性的外在表现。应鼓励学生多生疑、有疑必质,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那怕是错误的,甚至在教师看来是可笑的想法,对认知活动过程中的学生来说,也是非常自然和宝贵的!它体现了认知过程的本来面目,是认知活动中矛盾冲突的结果,是思维向深层次发展的“桥梁”。因此,质疑应作为教学的重要活动形式。使学生在质疑中完善认知结构;在质疑中“学问”,并逐步形成学习能力和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质疑中学会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纠错意识,提高纠错能力;从而使学生逐渐形成既谦虚谨慎、又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篇5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思维能力是人的能力的核心,思维品质则是人的.思维能力强弱的标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物理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探讨了根据物理教学的内容和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特征,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方法.

作 者:臧艳秋 作者单位:辽宁省朝阳县教育局,辽宁,朝阳,12刊 名:教师英文刊名:TEACHER年,卷(期):“”(7)分类号:G63关键词:目的性 深刻性 广阔性 灵活性

语文教学思维品质 篇6

数学思维品质是每个学生学习数学时表现出的智力特点或个性特征。在义务教育中,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加强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就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作为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基本内容之一贯穿于各年级的教学中。那如何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培养其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独立性呢?下面结合本人平时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以疑激思,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能从数学的感知材料中揭示数形的本质特征,确定它们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应该使学生对数学结论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分析思考问题时,不迷恋事物的表面现象,外在特征,要能够自觉地注意到事物的本质,要透过事物的表象看到问题的实质。要能够从本质看问题,善于区分主要的、次要的,表面的、本质的。比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在一个棱长是8厘米的正方体上挖去一个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后,表面积怎么变化?学生思考后立即回答,表面积不变。我要求学生不忙下结论,先画一画图或找一找模型,思考后再回答,学生通过画图思考并与同学讨论后发现,挖去的正方体的位置不同,表面积的变化情况也不相同。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贵有疑。”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可以以疑激思,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高学生的洞

察力。

二、以趣引说,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和思考,善于根据条件和问题的变化而转换思考的角度、思路与方法。将以前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学习新的知识时,能将旧的知识迁移到新知识中,从而自己掌握新知识。比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我让自己自学比的基本性质,然后回忆以前学过的哪些知识和它相似。学生很快就想到了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并将它们拓展到比的基本性质,不用教师花费时间和精力,学生很快就把这几个性质融汇到了一起,并很好的掌握了这一知识点。兴趣是思维活动的内驱力,是学习动机中最活泼、最持久、最强烈的心里成份,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的特点,在教学中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给学生创造一个引起观察、探求知识的学习环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并让学生的语言发展和思维发展相互促进。逐步培养学生能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比较完整地叙述思维过程。

三、以标导问,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活动的速度,它表现在思考数学问题时的灵敏程度,接触事物的实质快,思维效率高。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性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要能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速度训练,并对学生进行多种思维形式的训练,这一些,主要来自高效的课堂。美国心理学家布

鲁姆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时,教师应及时揭示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使学生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积极探索,点燃思维的火花,引导他们大胆提问。课堂上不会发问,不敢发问的学生,不是思维敏捷的学生。

四、以动助做,发展思维的独立性

思维的独立性是指学生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思维“潜力”,独立地探索新的知识或解决某个问题。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到发展,如果切断了活动与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发展,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多动脑思考。比如:在教学圆面积公式推导时,依据常理,学生在独立操作后,都能将圆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然后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出圆的面积公式。一般情况下,到此为此,圆面积公式就算推到出来了。而我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除了让学生利用上述方法推导,还问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学生经过自主操作探究后,一个学生提出:我把圆转化成了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这一结论的提出,同学们的思维一下子松开了,纷纷寻求其他的方法。很快又有许多学生推出了将圆转化成三角形的方法。还有的同学将圆剪开,拼成了一个近似的梯形,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出了圆的面积公式。新教材增加了许多拼一拼、剪一剪、摆一摆、画一画等活动,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条件,让学生充

分地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在动手操作和实践中,发展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五、以议明理,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在数学思维的过程中严格地估计思维材料和精确地检查思维过程,随时控制和调节思维过程。对自己能自我监控,对别人能正确评判。英国大文学家萧伯纳说过:“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我们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集体讨论可以使学生集思广益,开拓思路,教学中,建立良好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通过一定的讨论、争议,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有道是:灯不挑不亮,理不辩不明,当学生逐步学会据理力争,批判自己和他人时,他的思维品质又有了新的飞跃。

语文教学思维品质 篇7

一、以情激趣, 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促成学生思维发展的活动力包括:动机欲望, 兴趣, 爱好。其中兴趣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最活跃的因素。而情感则是激发兴趣的内在“激素”和“催化剂”。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用情感发人, 好象磁力吸铁一样, 有多大分量的磁, 便吸引多大分量的铁。所以情感这东西, 可以说是一切动作的原动力。”情感为思维活动提供了最佳的情绪背景。其作用的途径表现为:情感——动机——知识——思维。情景教学是为学生设一个磁力场, 并以教材之情作诱发物以教师之情作诱导体, 激起他们的兴趣, 好奇心和求知欲, 使他们涌起学习的冲动, 从而启发和活跃思维。

比如, 在讲授《背影》一课时, 创设以下情境:通过发自肺腑的导语先把自己对文中那种至善至美的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 点燃他们心中的火种。然后用深情并茂的配乐朗诵渲染中心情境。他们的心里本来就蕴含着父母、师长之爱, 此时一经教师挑拨, 其情便与教材之情产生了共鸣。当读到“父亲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也找不着了”时, 我不禁热泪盈眶, 学生的潸然泪下。在“爱”的情感驱使下, 学生对课文新颖别致的命题、别具匠心的教材以及质朴的语言产生了浓浓兴趣, 进入了课文情境。我抓住契机, 因势利导, 对上述问题多角度设疑, 强化兴奋点, 充分释放他们大脑的潜能。如:为什么写背影而不写正反肖像?几次写背影?各是在什么情况下?哪次写的最详尽?哪次动词用的最精彩?为什么“我的眼泪又来了”?父亲说了几句话?怀着怎样的感情说的?对以上问题, 我要求学生作快速回答, 并对学生的发言给以迅速的肯定、否定或补充完善。这样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流畅、思维规程加快。学生通过自生努力, 跳起来摘桃子, 获得了成功和喜悦感, 同时提高了分析力和应变力, 增强了思维敏捷性。

二、以境激情, 培养思维的探究性

如果教学只凭教师的枯燥语言符号或教材的文字符号, 从一个抽象到另一个抽象, 就不能激起学生对课文内容深层探究的情趣, 更不能深化思维, 因此, 我们要创设以具体形象为主体的境, 诱导学生入境, 再使他们如临其境, 触境而生情。如通过幻灯投影显示情境, 配乐朗诵渲染情境, 扮演角色体会情境, 语言描绘情境, 实物演示情境, 图画再现情境。这样能使学生产生激动的情绪, 再头脑中形成具体的形象思维, 进而向抽象是逻辑思维过渡。

以教《荔枝蜜》为例, 北方学生对文中描述的像“黑黝黝的小山似的”荔枝林缺乏感性认识, 不知它到底是什么样的景象, 以及游翠屏湖时, 在暮色苍茫中隔湖相望的枣树林的朦胧景象。这些储存于他们大脑中的表象, 在教师的诱导下便与课文中的情景同化, 演变成新的表象而发出诱人的光彩。学生对荔枝林的壮美有了清晰的意象之后, 随之又产生了它与蜜蜂又什么关系的探究动机。再通过对文中“我”和“老梁”的角色扮演把学生带进“养蜂大厦”沸沸扬扬的酿蜜情境中, 并让他们从作者生花的妙笔中对蜜蜂那种“对人无所求, 给人的都是极好的东西”的无私奉献精神产生心灵的震撼——此时, 学生的思维开始深化了, 我抓住这以切入点, 进而引导学生质疑、释疑, 围绕为什么把蜜蜂酿蜜说成是酿造新生活、赞颂的是谁的什么精神、为什么不光写农民等问题层层思考, 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层。这样, 以情境为基础在导出探胜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探究性。

三、意远情深, 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创造想象渗透于思维, 才能形成创造性思维。中学生的想象力很强, 但如果缺乏正确诱导就不能很快向抽象的现实的方向发展, 形成创造性思维。情境教学就是顺应作者“文之思也, 其神远矣”的创作思路, 创设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意境, 为学生开拓广阔的想象空间, 在思维的理想的世界里自由驰骋。也就使说由近及远, 由此及彼, 使学生从想象的意境中领悟生活的情趣, 深化情感体验, 发展思维的创造性。

例如, 教学《天上的街市》一文, 先用导语编制了一副美丽的天街图, 以引起学生的遐思。我说:“牛郎织女在天上相亲相随, 你们看, 他们不正携着手在天街上漫游吗?”学生的心里本来就是一个充满奇异色彩的幻想世界, 一经波动, 便会浮想联翩, 并勾画出了潜伏于头脑中的通过影、视、图中感知的“仙境”的景象。他们一个个仰望碧空、凝视静思, 仿佛真的看到了白云缥缈中牛郎提灯牵牛、织女翩翩相随的美景。为加强这一思维的发展, 这时, 我伴之以音乐、朗读, 借之以投影图片, 进一步渲染这一情景。学生边欣赏边体验, 边遐思, 耳随景, 心随情, 升华飞腾。他们不仅创设出色彩斑斓的天街漫游图, 而且对美妙神奇的境界心驰神往。在课后的习作中, 有的学生这样写到:“我坐着飞船游太空, 摘颗星星作灯笼, 牛郎织女作向导, 老牛飞驰云里行。探索星空奥秘, 造福家乡父老, 牛郎织女嘱咐又叮咛……”这既有现实成分又富于浪漫的创造想象, 正是学生对课文的深情的理解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而形成的创造性思维的反映。

四、理寓情中, 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情境教学所创设的鲜明的景象, 广远的意境及所伴随的真挚感情, 都有其深层含义, 这便是内涵的理念。理念是情境的支柱, 是教材的中心。茅盾先生那脍炙人口的《白杨礼赞》之所以能强烈的震撼人们的心灵而具有永久的魅力, 正是因为作品本身就凝聚着中华民族用血铸成的精神和意志。鲁迅先生《故乡》中关于路的“有”“无”取决于“走”的比喻之所以成为人们的座右铭, 也正是因为它体现着人生价值的哲理。理寓情中, 但如果不经教师的点拨、诱导, 学生的认识往往浮于表面, 动情而不能达理, 不能从直接的感知达到理性的顿悟。因此, 教师要在学生感知形象的基础上根据课文内部的逻辑关系, 提出含有较大信息量和较大内在“诱惑力”并适合探求的问题, 让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 从大量的感知中抽象概念, 总结规律, 以培养他们的思维深刻性。

比如, 教《济南的冬天》, 先用地图展示位置, 用粉笔画绘山景、描水色, 再用配乐朗诵和遐想旅游, 把学生带入济南的冬天的温情的怀抱;然后提出探索性问题:作者对北方中国的描写, 为什么不着眼于“寒”而着眼于“暖”?为什么不着眼于“壮”而着眼于“秀”?此时, 我引导学生从前提到结论进行逻辑推理, 使学生感悟到:“暖而秀”, 既是济南冬天固有的特征也是文章的内涵, 同时也是作者乐观进取精神和热爱祖国风光的思想的反映。主观逻辑使客观逻辑的反映, 学生按课文的逻辑结构, 把“为什么”的问题说清楚的过程, 也是形成逻辑思维的过程, 思维的深刻性便得到了强化。

语文的教材内容的丰富性, 为情境教学的开展建造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只要我们以创造性劳动, 修炼精湛的教学艺术, 创设完美的情境, 就能让学生的思维在缤纷的语文天地中“天高任鸟飞”。

摘要:提要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具体生动的场景, 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掌握知识发展思维的方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的大脑在左半球掌管逻辑, 理解和分析的思维, 包括语言活动;右半球负责直觉, 创造力和想象, 包括情感活动。情感教学, 就是让学生先感受形象而后用语言表达或边体验边让内部语言积极活动, 以使大脑的两半球交替兴奋, 抑制, 协调工作。这不仅能充分发挥大脑的潜在能量, 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情境教学,学生思维,培养思维

参考文献

[1]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语文教学思维品质 篇8

一、养成正确的思维态度和思维习惯

良好的思维态度和习惯是提高思维品质的前提和保障,它是建立在良好思维心态基础上的。但日常教学中语文教师会发现学生存在各种心理障碍,如满足现有水平,盲目自大;依赖讲解,依赖教师;抄袭严重,养成惰性心理;机械记忆,学思不能结合。

只有创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才能促进学生思维态度和思维习惯的良性发展。可以采取如下做法:每天在黑板上写上不同的名言警句,并要求学生摘抄在阅读笔记本上,多读多思。上课时读些有关思维类的文章,一个月围绕一个主题展开。鼓励学生多思善问,畅所欲言,打破沙锅问到底。进行思维训练研讨专题讲座。每周进行一次专门的思维训练课,由浅入深,由易及难,让学生意识到思维训练的意义,让学生爱思考、善思考。这些措施都能潜移默化地养成学生良好的思维态度和思维习惯。

二、根据思维特点,培养学生语文思维品质

1让学生的思维充满形象

形象思维是语文思维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建立在联想和想象基础上的。比如文学类作品通过人物、情节、环境构成的一幅幅社会生活画面来反映生活的本质。学会形象思维,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读懂并鉴赏文章。为此,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透过文字理解内容,结合内容揣摩语言,培养语感。学生只有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才能准确理解文章,才能学会用象征、比喻等手法将自己的情感表现出来,同时也强化了形象思维。

2让学生的思维充满情感

良好的语文思维应该是情感化的。“文章不是无情物”,文章是作者情感的载体和表现方式。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它发自内心,能引起和维持行动,排除前进障碍,对整个行动起动力调节作用。教师要善于“披文入情”,把积极的、健康的、昂扬的情感披露出来,使学生在快乐的审美情感中接受知识,提高语文能力。为此,不能对课文做过于理性化的解剖肢解,而忽视了情感。教师要指导学生朗读时抑扬顿挫、声情并茂,透过语言文字体会内在流动的情绪,感受作者的情感思想。同时,要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充满情感,尊重生命,开启学生思维中的善感之门,并为此诉诸于文,“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3让学生掌握概括性思维

概括性是思维的最基本特征之一。概括性思维能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听说读写的内容准确表达出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进而把握文章主旨。“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故事梗概”等都是这种思维品质的表现。概括性思维有三个特点:准确、简明、有用。准确可以从字词的音形义、重点语句、观点与材料等方面入手。简明就是删掉多余语句,消除歧义,做到对象、情感、时间、空间、范围、程度、语气鲜明。有用是指概括时要准确提取,而不是对语言材料简单地选择和简化。

4让学生思维具有清晰性

思维具有清晰性是学生逻辑推理思维的要求,思考问题要明确清晰,口头和书面表达要条理分明,否则文章思想内容就会杂乱无章,比如议论要有前因后果的必然联系,作文写作要思路清晰。文章的写作顺序有时间、空间和逻辑顺序等,这都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清晰性。可以从纵线和横面上训练学生思维品质的清晰性,纵线就是表达时要有序、有理,有层次感,层层深入,由现象到本质。横面上就是要条分缕析,不顾此失彼,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排列要有逻辑性。

5让学生的思维充满创造性

思维的创造性能够产生新颖、独特的思维成果。教师要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善于发掘文章新意,跳出思维的束缚,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勇于发现别人未曾发现的见解,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要以渊博的知识为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拓展知识面,鼓励学生多发问,使学生真正善于阅读,善于思考,善于求异思维,开拓思路,用多种方法,探究语言现象,解决语文问题。此外,丰富、新颖、形式多样的语文学习活动也有助于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语文思维品质要适应学生发展

1循序渐进,适应学生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语文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螺旋上升的,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要循序渐进。学生身心发展也同样如此,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学生的思维品质随着基本知识、技能的积累与迁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提高。为此,要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语文学科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培养。

2突破发展关键期,适应学生发展的不均衡性

关键期是指某些心理品质、机能或行为方式形成的最佳时期。中学阶段是学习的最佳时期,学生在各个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变化,比如记忆力处于最佳阶段。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教师要帮助学生突破自己的发展关键期,加强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各种疑难问题的思维习惯,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3挖掘潜力,适应学生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跳一跳,摘桃子”,学生语文素养要想提高,就要在学生原有的语文基础上,激发出学生的潜力,这就是学生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稳定性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稳定的思路或思维习惯,学生的思维方法常常固定不变。但在语文学习中,更要注意可变性,充分挖掘可变性的潜力,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途径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断拓宽思维空间。

4因材施教,适应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学生所处环境不同,心理和生理上的成长发育不同,接受和理解能力存在差别,这都造成了学生的个别差异性。为此,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对学习不勤奋、思维薄弱的学生,应耐心辅导,摸清原因,激发兴趣,培养良好的语文思维习惯和品质。对学习努力、思维活跃的学生,要引导学生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敢于质疑,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意识到学生语文思维品质的重要性。教师要把语文思维品质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思维品质,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语文教学思维品质 篇9

数学思维品质是每个学生学习数学时表现出的智力特点或个性特征。在义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中,为了提高学生素质,加强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就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要把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作为发展思维能力的基本内容之一贯穿于各年级的教学中。根据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培养其思维的自觉性,敏捷性和灵活性。现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重视说理训练,培养思维的自觉性。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教学中让其从直观的、最熟悉的事物,最简单的变化开始,在观察、操作的基础上,引导进行思考。如:我在一年级教学“圆柱、球的认识”时,首先,拿一个木柱让学生观察,让其说说像什么,上、下底面是什么图形,上、下底面形状大小是否一样。再拿一个皮球,让学生摸一摸,通过触觉先感知其面,再从不同角度,用视觉观察其形状。通过一系列观察提问、回答,引导学生逐步得到完整、正确的圆柱和球的概念。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又使学生学会了怎样思考问题。为了帮助学生思考,应给学生提供直观的思维材料,让学生在大量的直观和操作中,动脑动手,感知事物的特征,找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培养学生表述思维过程的`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重视学生的数学语言训练,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学中可通过学生看图说话,表述图意,编应用题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训练。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述能力,也有助于学生了解简单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为学生学好较复杂的应用题打好基础。由于数学语言较抽象,对数学语言的准确理解,只有在不断应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所以在表述过程中,可能出现语言不精炼,用词不当,思路迂回等现象,这时,教师要耐心地予以引导,使学生从敢说到会说,从那些朦胧认识和儿童的自然语言,逐步过渡到规范、准确的数学语言。

二、重视双基训练,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低年级学生由于受生理、心理、家庭、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等诸多种因素的影响,他们在思维敏捷性方面有所差异。因此,学生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找到思维的起点和途径,也就谈不上思维的敏捷性。

因此,要培养学

上一篇:亮剑小说读后感下一篇:防火工作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