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语文品质培养谈

2024-05-29

中学生语文品质培养谈(精选12篇)

中学生语文品质培养谈 篇1

一.语文情感品质的培养

应该说, 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 恰恰是情感的凸显性。语文教学不是公式的演算和死板的说教, 其每篇文章都充满着情感,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毫无理由漠视情感教育。

情感品质直接制约着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情感是认知的基础, 是促进认知的有效手段, 是掌握技能的关键。学生的情感世界丰富多样,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就应该全力开发这一情感宝藏,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和培养, 让学生的情感走近作者的情感, 让相互间的情感产生共鸣, 让相互的情感激起美丽的浪花。

在阅读教学中, 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情感世界的洞察, 并有意识地把教材中的作者情感和现实生活中学生的情感巧妙地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体会喜怒哀乐的情感同时, 得到情感魅力的熏陶与美化。例如, 在上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这篇课文时, 我专门利用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认真思考和细致体会作者的独特情感, 并让学生结合个人的经历, 感悟母爱、感悟人生。

同样, 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 我一以贯之地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 主要是训练学生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与切身体验, 倾诉真情实感, 摒弃“夸夸其谈、无病呻吟”之态。

关于学习《我与地坛》的感悟, 我摘录我的学生陆小风的文段:母亲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的生命。文中写道:“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 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 兼着痛苦、惊恐, 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这看似简单的话语, 却是不简单的爱意。儿子不在, 母亲焦急耐心地等待, 以母爱滋润着儿子。这让人看来是最平凡不过的事情, 却让我们体会到母亲在等待中倾注了她爱的全部。母亲用个性的母爱去理解和包容儿子, 让儿子摆脱了自杀的念头并走出了死亡的阴影, 让儿子看到了生命的活力与价值。母爱———最朴素、最伟大;母爱———最可爱、最可敬。诗歌《游子吟》平时我背诵得滚瓜烂熟, 但今天学了这篇课文, 我才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诗中所蕴涵的淳淳情义。我们没有理由不感恩我们亲爱的父母。但我们的“寸草心”又何以“报得三春晖”呢?……

二.语文意志品质的培养

意志是指人在某种行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它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 根据目的支配和调节行动, 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有针对性、有步骤、有层次地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在教学实践中, 相信老师们都会有这样一些疑问:为什么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差?为什么有的同学作业、作文字迹潦草、马马虎虎, 虽然老师强调后稍好, 但是没能坚持多久又回归老样子了呢?为什么有不少的学生违反纪律受教育后表现见好, 但不久又“旧病复发”呢?……究其原因, 我们发现, 个中原因之一无不和学生的意志品质有关。

良好的意志品质包括:为实现既定目标的坚韧性;有选取决定目的的独立性;执行决定的果断性;调节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自制性;等等。

这里我主要谈学生坚韧品质的培养。坚韧品质对学生而言, 就是指在学习活动中面对挫折和困难所表现出来的刚强不屈、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善于分析和挖掘课本中的有关素材, 利用教材资料或课堂教学对学生加以启发诱导, 对学生进行坚韧品质的培养。如上《我与地坛》一文时,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身残志坚、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勇气;学习《花未眠》时, 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持之以恒的刚强意志。还有, 课文中“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之精神”、“‘司马迁忍受屈辱, 十三年如一日狱中完成了52万字巨著《史记》’之精神”等精神以及“水滴穿石”、“铁杵磨成针”“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等品质都是我们培养学生坚韧品质的极好教育素材。通过特意的培养, 使学生与“浅尝辄止”、“半途而废”、“功亏一篑”渐行渐远。当然, 对学生坚韧品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很需要老师言传身教, 坚持不懈地教育, 持之以恒地培养, 做具有坚韧品质的楷模。此外, 让学生学习之后,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把这种坚韧品质用到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作为老师要认真督促和检验学生, 看他们是否又“回归老样子”“旧病复发”。如果“涛声依旧”, 我们要及时对学生予以矫正, 直至形成良性循环, 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三.语文思维品质的培养

语文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敏捷性、深刻性等等。这里我着重谈思维的灵活性的培养。

思维的灵活性主要是指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就是思考问题时从多角度、多层次去分析。发散思维的核心是善于联想和想象。教学中应该重视训练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文章是联想和想象的结晶, 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都离不开联想和想象, 因此联想和想象对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以及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 都显得极为重要。学习一首诗歌、一篇文章、一部戏剧, 首先要领会的是作者是通过怎样的联想和想象, 创造深遂怡人的优美意境, 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创设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等等。例如在进行高中语文 (人教版) 第一册第一单元诗歌教学时, 我这样来引导学生:由尽染的层林和红遍的万山, 毛泽东联想到祖国的大好河山, 联想到峥嵘岁月生活艰难的广大民众, 进而想到主宰民族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当看到夕阳下的金柳和康河里的柔波, 徐志摩联想到依依惜别的友人和难舍难分的母校;当看到一沟发臭的死水, 闻一多先生联想到黑暗腐败的政治和多灾多难的人民;当看到干裂粗糙的双手和佝偻身躯的农夫, 穆旦联想到不堪屈辱的中华民族;当看到高峻挺拔的橡树和木棉树, 舒婷联想到女性自由的人格和独立的尊严;当看到篱笆那边的草霉, 狄金森联想到小孩的天真和上帝的孤独。再如, 当我们读到李乐薇的“虽不养鸟, 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无须挂画, 门外有一幅巨画———名叫自然”时, 我们又作何联想和想象呢?“鸟语盈耳”, 我们自然联想到一句成语叫“鸟语花香”。是啊, 鸟语是动听的, 可是人与人天天在一起, 就应该说动听话。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是的, 多一分体谅, 就多一分和谐;多一分关爱, 就多一分感动;多一分理解, 就多一分诚实;多一分提醒, 就多一分安全;多一分叮咛, 就少一宗事故。世间的人事纷繁芜杂, 谁不向往“鸟语花香”、“美丽如画”的环境呢?只要人人会说一句关爱的话, 枯燥单调的生活也会丰富多彩, 孤寂阴霾的生活也会充满阳光。当我这样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时, 课堂就活跃了, 学生的思维也就放开了。等等。

经过引导和训练, 加之老师的善于启发和诱导, 就能激发出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潜力, 就能让学生插上思维灵活性的翅膀, 并翩翩飞翔于文学殿堂的广袤晴空。

四.语文审美品质的培养

优美的文章都蕴含美的情愫,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多是专家精挑细选出的古今中外的佳作或名篇, 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审美品质的培养, 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品质, 让学生得到美的洗礼。

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这篇文章时, 我们可以从审美角度加以鉴赏。教学时可以这样来提问题的: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美丽的图画?文中写道“无须挂画, 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我叫学生思考和讨论:它美在哪里?你觉得是景物美还是情感美还是语言美?美的具体表现如何?之后有不少的学生都各抒己见。这里摘录一位学生 (黄利萍) 的所写:“在这里作者把整个大自然化作一幅巨画, 这一气势博大的暗喻, 与文首“山如眉黛, 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别致精巧的明喻相映成趣, 首尾相通, 浑然一体。其中字字饱含情致, 句句富有风韵, 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在此得到了升华。收束情真意切, 简洁明快, 完美和谐, 这让我看到了作者对超然物外的宁静生活的向往。其实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只要仔细观察, 也能像作者一样看到也许在自家门前的一幅巨画———自然的四季:春天, 细雨滋润着柳树新芽, 惊异中, 可以听见嫩芽生长的声音;夏天, 暴雨敲击着池中红莲, 感动中, 可以听见荷叶慈祥的问候;秋天, 凉风吹拂着梧桐落叶, 遗憾中, 可以听见叶儿轻声的叹息;冬天, 雪花悄悄地飘落于大地, 迷惘中, 可以聆听雪花轻盈的曼妙。”可以说, 这是美的效果。总而言之, 我们语文老师要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 感受美的心灵, 感动美的情操。因为, 自然不是缺乏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语文教学不能只考虑知识目标的达成度, 还要考虑学生作为一个人整体的发展。只有积极主动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品质, 充分发挥语文特有的功效, 语文教学才能彰显它教书育人的真正本质。

摘要:语文教学中老师往往只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 而忽视了学生语文品质的培养。这种做法大大削弱了语文教学的效果, 也直接消解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语文品质主要包括: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思维品质、审美品质等。

关键词:语文品质,特性,培养

中学生语文品质培养谈 篇2

崔丽华

《语文课程标准》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中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年级要求“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其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语文的学科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我从下面几方面贯彻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一、树立自信,提高学习能力。

自信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心态决定成败。学习的自信源于正确的认知,敢于藐视学习中的困难。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才能不懒惰不颓废,才能刻苦学习积极进取,敢于挑战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首先,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摆事实讲道理,使他们明白学生生活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人生不

过百年,应该趁着青春好韶光,刻苦读书、多学本领,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改变命运,建设祖国。其次,结合具体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念,树立学习自信心。如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再塑生命》《孙权劝学》等,引导学生理解感悟,通过文本的熏陶渐染,感受贝多芬、海伦•凯勒挑战命运学习,实现人生价值;吕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强化为学不晚意识。

学习能力的提高,主要要通过方法指导,强化训练完成。在教学中,我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使用工具书能力、朗读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语文实践能力等。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鼓励他们勤于思考,大胆质疑,敢于发现,勇于创新。通过长期训练,养成习惯,学生学习能力得以生成。

二、热爱生命,真诚友爱诚信。

热爱生命,正确对待人生,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语文课本编选了很多有关“生命”话题的文章。所有的生命都该受到礼遇和尊重,从虫蚁、花草,到山水自然,从自己的生命到他人的生命,都不可以轻慢践踏剥夺。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是一种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教学中,我结合美文美读,阅读分析,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如:学习冰心的《谈生命》,通过朗读欣赏研读分析,对人生的理解感悟和思考深刻了,不同人不同程度的获得了思想启迪,享受到文学审美的乐趣,在学生感悟交谈辩论“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生命又像一颗小树”、“生命像蜡烛”、“生命如四季”、“生命如同一首歌”、“生命如同一部戏剧”中心智的成长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在阅读指导与训练中,学生还获得了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学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认识生命的意义,明白了对待生命要持乐观进取的态度。人生的道路总会有挫折,谁都会经历风雨,要让学生明白,风雨过后有彩虹,只有敢于面对困难挫折,才能享受风和日丽美好无比。

真诚友爱诚信,是中华传统美德,传承和发扬,教师不但要以身示范,还要引导学生从点点滴滴做起。“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爱出者,爱返”,人情应该是温暖的,世界应该是充满爱的。课堂上学习《羚羊木雕》学生懂得了友情无价;学习《老王》明白了真诚友善同情贫弱,会让人情更温暖;课下,鼓励他们去关爱家人,帮助同学,帮助弱小。学习《信客》建立诚信意识,从测验考试,到人际交往、为人处世,要求学生努力做到最好。

三、追求理想,积极进取。

没有理想容易失去人生方向,现在的初中生,缺少人生规划。使学生树立人生理想是语文教育的内容,也是健康心理教育的内容。结合语文教育教学及课程资源开发,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使他们树立人生目标,敢于执着追求,目的使学生成长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国家的有用之才。

课上,我常用典型事例讲解,结合课文学习,培养学生优秀的心理品质。如学习《邓稼先》《我的信念》等,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制定目标,从设定短期目标的考高中升学方向,到未来的职业打算,到更长远的为民为国效力,要求他们要做不懈的打拼。要从现在做起,刻苦勤奋学习,不懈执着追求,敢于面对艰难困苦、挫折失败,做百折不回的搏击。

课外,结合课程资源开发,指导学生从课外阅读《鲁宾孙漂流记》《老人与海》等作品中,获得心智的成长;从影视、网络上学习张海迪、史铁生、洪战辉等事迹,用典范引导,从而培养积极进取的品格。

例谈语文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 篇3

一、在现象与本质的分析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复杂的生活总是以“现象”反映到我们头脑中来的。我们讲授知识与写作,如果只停留在对“现象”的复制上,无论多么主观,也是难以给人启示的。

例如对“雪”的思考。如果一个学生在文中只写雪的大、白、美,只局限于雪外形美的观察,是不够的,还应深入分析雪的内在美,领悟雪与人们的内在精神品质上的联系,这样的文章才有深度。①瑞雪兆丰年,鼓舞人对生活充满信心。②严酷的环境锻造人,逆境发奋终成业。③霰雪无垠,纤尘不染,高洁的品质陶冶人。④大无畏英雄气概让人景仰。⑤大自然的崇高与壮美,净化心灵,使人超凡脱俗。⑥劳动人民对丰收的企盼……学生写作中能联想到这几点,作文就显得有深度,议论、说理、抒情有力度。

通过事物的现象,揭示本质,一定要向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千方百计寻根问底,找到问题的答案。这一思维品质对于学生写作极为重要。高考作文考查,对思想性的要求贯穿了这一点。

二、在矛盾对立的辨证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任何事物都有对立的两个方面。教师、学生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另一面;既看到正面又看到反面。只有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才能正确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话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立意的角度就有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良好的环境能培养人,锻炼人;不好的环境能改变人;环境是人成功的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多对这一话题进行逆向思维,即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去思考问题,学生作文才能见解独到,取得“发人之所未发”的功效。

“知足常乐”与“不知足常乐”的两种观点也同样说明了物质上的知足是可取的,虚幻的东西要知足;但事事抢着知足,就会阻碍自己的进步,使人生缺乏进取精神而变得平庸。这一思维过程同样闪烁着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火花。

又如对“安分守己”的认识也应一分为二地分析。传统的心理定势和道德规范必须遵守;保守封闭,狭隘自私,与改革开放背道而驰。

历史上的项羽自刎乌江,后人评说莫衷一是。杜牧诗云:“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王安石诗曰:“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事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前者说明项羽若能“包羞忍耻”也许还能卷土从来。后者说明项羽丧尽人心,江东子弟不会再为其效命。这两首诗表明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即看到了事物的正面又看到了事物的反面,读来让人耳目一新。

三、在量变质变的规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质量互变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它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领域中是普遍起作用的。例如在自然现象中,物质的气体、液体、固体三态的变化,就是热运动引起的分子间的排斥和吸引力在量上彼此消长所造成的。在人的思维领域中,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反复接触客观事物而不断积累感性材料,这是认识过程的量变。经过思维加工,深入到事物的内部,把握事物的本质,使认识由感性认识阶段到理性认识阶段,这是认识过程的质变。质量互变规律反映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这一规律告诉我们,我们既要立志改革,锐意进取,又要立足现实,循序渐进。

例如话题作文“习惯”。“习惯” 指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它包含着某种质量互变的原理。“习非成是”是指对某种错的事情习惯了,反而认为是对的。“习焉不察”指习惯于某种事物而觉察不到其中的问题;“习以为常”指常常做某件事成了习惯;“习与性成”指长期的习惯会成为一定的性格。好的习惯的养成终身受用,坏的习惯滋生,贻害终身。成功,在某种程度上与习惯息息相关。因此,成功必须从衣食住行等日常量的方面去克服懒惰和依赖思想,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成功的质的飞跃。

话题“树木·森林·气候”也涉及这一质量互变的原理。“一棵树不能改变气候,只有森林才能改变气候,”讲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以及事物的量变过程;大片森林的形成能改变气候,这是量变引起的质变的过程。明确这个道理,学生的作文才能有一定的认识深度而不至于肤浅。俗话说,“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都说明了一定的量的发生发展必然引起质的飞跃。

上述几种思维方法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认识到的问题,学生阅读、写作如果能正确运用这些思维方法,学生才能比较全面、客观、仔细认真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要我们认真掌握了这些辩证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我们学习起来才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写作也才能见微知著,事半功倍。

中学生语文品质培养谈 篇4

一、巧妙利用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是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也就是说, 儿童有着强烈的发现探索欲望。因此,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我们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多提问、多质疑,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的学习当中来, 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 既深化了对文本的理解, 又锻炼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深刻性和严密性。在利用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这一训练过程中, 笔者是从两方面进行的:

1. 教师抓住文章中的关键问题质疑, 引导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例如:在学习《唯一的听众》这一课时, 我在新课伊始, 就给学生提出了问题:“文中的‘唯一的听众’指的是谁?为什么称他为‘唯一’的听众?请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学生有目的地阅读了文本, 对文章内容有了初步了解之后,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理解文章内涵, 我继续提出问题:“描写老人神态平静的句子, 总共出现了几次, 在文中画出来。你这些句子中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 积极思考, 对文本的理解一步步地深入。最后, 学生在老师问题的引导下, 经过自己的探究, 明白了那位让人崇敬的老教授, 说自己是聋子的良苦用心, 正是老教授对“我”的鼓励, 给了“我”勇气和信心, 使“我”最终成为一名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 从而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教师这样抓住文章主线, 层层深入地提问, 既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 同时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思维的准确性、严密性、深刻性。

2. 教师设置问题情境, 让学生质疑。

为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笔者从低年级开始, 就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 让他们在预习中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然后在文本的共同研讨中解决问题, 从而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例如:学生在预习《穷人》这一课时, 提出问题:为什么桑娜家里船用的是破帆, 家里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 还说她的家里温暖而舒适呢?既然桑娜一家连养活自己都困难, 为什么毫不犹豫地在邻居西蒙死了之后, 把她的两个孩子抱回家呢?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我并没有直接回答学生, 而是让学生仔细研究文本, 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探究。教师只是加以适当点拨, 启发学生一步步思考, 让学生提出的问题, 最终学生自己解决。这样, 学生思维品质就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二、积极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课堂交流、讨论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通过课堂的讨论和交流, 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他们可以各抒己见, 其他同学也可以受到同伴的启发, 对于所持不同见解的双方, 他们可以通过讨论、交流, 对问题获得更深刻的认识, 体验到互相学习的快乐, 并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锻炼和提高。例如:在学习《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一经典片段时, 学生对两个问题展开了讨论:1.为什么“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 恭肃严整如此, 这来者是谁, 这样放诞无礼”?2.为什么王熙凤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 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 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 竟是个嫡亲的孙女”?面对这样的问题, 我让学生先分组讨论, 然后全班交流。我只是对其中的问题进行点拨, 并适当地给学生介绍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各人物在贾府的家庭地位。最后学生在探讨中明白了:王熙凤放诞无礼的背后是显耀身份;能说会道隐藏着的是八面玲珑;漂亮富贵藏着的是威严;热情周到是为了讨好祖老宗。整个讨论过程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 学生可以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时时受别人的启发。有竞争, 有合作, 有帮助,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有效的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让语文学习与生活相结合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社会即学校, 生活即教育。”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还要让学生走出课堂, 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思维。例如, 在学习完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之后, 我组织学生走进田野, 带领他们去领略大自然的风姿, 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并要求他们和这一单元里所学文章的作者一样, 去细心观察大自然。回来之后, 我要求他们把自己这次的观察所得, 以及独特的感受写出来。学生的作品交上来之后, 我欣喜地发现, 每一个学生都在用自己独特的眼光观察自然, 他们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除此之外, 我还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 开展各种社会活动。例如:在每年的三月五日组织学生开展“我是小雷锋活动”;在每年的母亲节, 组织学生开展“感恩母亲”活动;在每年的清明节, 让学生参观烈士陵园, 或者搜集展示革命先烈的故事……每次活动之后, 我都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把活动记录下来, 可以是文章, 也可以是诗歌, 也可以是绘画, 只要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就行。丰富的课外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养成, 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也培养了学生的高尚的道德情操, 可谓一举多得。

中学生语文品质培养谈 篇5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教学氛围的创设,是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的体现。正如名人所说:语文课堂教学中,导思的过程,若起伏跌宕,充满有张有弛的流动感,若清新别致,能充溢着灵动和诗意的光辉,则必将营造出朝气蓬勃的课堂氛围,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将大有裨益。那么如何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呢?

1、精心设计导语。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课堂导入语的设计,其实就是成功的课堂教学的开端。精彩的导入往往能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成为激发学生思维的动力。例如:我在讲《口技》一课时,先创设教学情境——播放录音《洛桑学艺》,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要求学生努力听,三分钟后让他们口述从中听到什么、洛桑表演了哪些内容。紧接着启发学生:假如一个表演者,在舞台上两手空空,他却能演奏出优美的blues,模拟出“泰坦尼克号”的汽笛声,弹出凄婉的《二泉映月》,他依靠的是什么本领?这在曲艺中被称作什么?将学生不知不觉中带入了《口技》之中。

2、善于捕捉思想火花,因势利导激活思维,是创设良好课堂氛围、培养思维能力的又一策略。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思维不够活跃,思路不够开阔,学习质量不是很高,表现在学习上,懒于动脑,可是他们也时而闪烁出智慧的火花,教师应善于捕捉这一智慧的火花,点亮他们智慧的心灯,开启他们思维之扉。例如教学《狼》一文时,师生都在大谈狼的狡猾、屠户的勇敢机智。这是,平时成绩较差的一位同学小声道:“两只狼有合作精神。”我便叫他起来,请他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他胆怯地站了起来,低下头,不敢说。我又进一步鼓励道:“老师认为你的观点很新颖,很有价值,你能说出来供大家借鉴吗?”听到这话,这位同学眼神中流露出了异样的光芒,颤声道:“老师,您不是说不以成败论英雄吗,狼虽然失败了,但它们配合默契,这种合作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听了这话,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而这位同学涨红了脸,两眼熠熠闪光。此后,他经常提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一问一答,不仅创设了良好的课堂气氛,而且还打开了一扇封闭的智慧之门。

二、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语文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感知——体验——理解——运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启发诱导,能使学生获得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核心还是思维能力。如何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呢?笔者作了以下几点探索:

第一,训练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的速度快,对问题迅速作出反应。敏捷的思维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期训练才能形成的。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持久地加以训练。例如教《皇帝的新装》时,在初读课文后,可设计以下问题来整体感知课文,并训练学生的快速思维能力:1、此文的作者是谁?哪个国家的?2、采用最简洁的话概述故事的内容。3、作品中最可笑的人是谁?最可恨的人物是谁?最可鄙的人物是谁?最可爱的人物是谁?为什么?4、勾勒出人物的特点(每个人物不得超过十个字)。通过抢答,评出优胜者。这样,既让学生对课文有了全方位的整体了解,又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第二,训练学生思维的独特性。思维的独特性是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依赖、不盲从、不迷信,分析判断有独到见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探索,努力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探究问题的空间,从而锻炼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教师还要善于设计问题,所设计问题,既能给学生创造思索的空间,又能提供创造性思维的范例,使学生明白“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的道理,让学生思维发展的历程在教师这盏智慧之灯的指引下顺利航行。例如学习《藤野先生》一文时,教师提出:“东京也无非这样”中的“也”是关联词语,可是前面又没有句子,与谁关联?文章的第一句为什么要这样写?这看似平淡的地方,老师却提出了如此深刻的问题,学生马上陷入了思索。顷刻,学生举手答到:“这句话有潜台词,前面省略了。”又一个同学答道:“大清帝国日暮图穷,腐败不堪,作者才东渡日本寻求真理,而到日本看到的是中国留学生依然浑浑噩噩、醉生梦死,令作者义愤填膺。”又一学生道:“‘也’字蕴涵着作者无限悲愤之情。”教师善于问,学生善于思,在问答中授之设疑之法,于平淡中见疑,于无疑处生疑,这样的思维成果才会有独创性。

三、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中学生语文品质培养谈 篇6

一、养成正确的思维态度和思维习惯

良好的思维态度和习惯是提高思维品质的前提和保障,它是建立在良好思维心态基础上的。但日常教学中语文教师会发现学生存在各种心理障碍,如满足现有水平,盲目自大;依赖讲解,依赖教师;抄袭严重,养成惰性心理;机械记忆,学思不能结合。

只有创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才能促进学生思维态度和思维习惯的良性发展。可以采取如下做法:每天在黑板上写上不同的名言警句,并要求学生摘抄在阅读笔记本上,多读多思。上课时读些有关思维类的文章,一个月围绕一个主题展开。鼓励学生多思善问,畅所欲言,打破沙锅问到底。进行思维训练研讨专题讲座。每周进行一次专门的思维训练课,由浅入深,由易及难,让学生意识到思维训练的意义,让学生爱思考、善思考。这些措施都能潜移默化地养成学生良好的思维态度和思维习惯。

二、根据思维特点,培养学生语文思维品质

1让学生的思维充满形象

形象思维是语文思维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建立在联想和想象基础上的。比如文学类作品通过人物、情节、环境构成的一幅幅社会生活画面来反映生活的本质。学会形象思维,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读懂并鉴赏文章。为此,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透过文字理解内容,结合内容揣摩语言,培养语感。学生只有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才能准确理解文章,才能学会用象征、比喻等手法将自己的情感表现出来,同时也强化了形象思维。

2让学生的思维充满情感

良好的语文思维应该是情感化的。“文章不是无情物”,文章是作者情感的载体和表现方式。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它发自内心,能引起和维持行动,排除前进障碍,对整个行动起动力调节作用。教师要善于“披文入情”,把积极的、健康的、昂扬的情感披露出来,使学生在快乐的审美情感中接受知识,提高语文能力。为此,不能对课文做过于理性化的解剖肢解,而忽视了情感。教师要指导学生朗读时抑扬顿挫、声情并茂,透过语言文字体会内在流动的情绪,感受作者的情感思想。同时,要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充满情感,尊重生命,开启学生思维中的善感之门,并为此诉诸于文,“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3让学生掌握概括性思维

概括性是思维的最基本特征之一。概括性思维能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听说读写的内容准确表达出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进而把握文章主旨。“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故事梗概”等都是这种思维品质的表现。概括性思维有三个特点:准确、简明、有用。准确可以从字词的音形义、重点语句、观点与材料等方面入手。简明就是删掉多余语句,消除歧义,做到对象、情感、时间、空间、范围、程度、语气鲜明。有用是指概括时要准确提取,而不是对语言材料简单地选择和简化。

4让学生思维具有清晰性

思维具有清晰性是学生逻辑推理思维的要求,思考问题要明确清晰,口头和书面表达要条理分明,否则文章思想内容就会杂乱无章,比如议论要有前因后果的必然联系,作文写作要思路清晰。文章的写作顺序有时间、空间和逻辑顺序等,这都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清晰性。可以从纵线和横面上训练学生思维品质的清晰性,纵线就是表达时要有序、有理,有层次感,层层深入,由现象到本质。横面上就是要条分缕析,不顾此失彼,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排列要有逻辑性。

5让学生的思维充满创造性

思维的创造性能够产生新颖、独特的思维成果。教师要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善于发掘文章新意,跳出思维的束缚,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勇于发现别人未曾发现的见解,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要以渊博的知识为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拓展知识面,鼓励学生多发问,使学生真正善于阅读,善于思考,善于求异思维,开拓思路,用多种方法,探究语言现象,解决语文问题。此外,丰富、新颖、形式多样的语文学习活动也有助于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语文思维品质要适应学生发展

1循序渐进,适应学生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语文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螺旋上升的,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要循序渐进。学生身心发展也同样如此,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学生的思维品质随着基本知识、技能的积累与迁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提高。为此,要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语文学科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培养。

2突破发展关键期,适应学生发展的不均衡性

关键期是指某些心理品质、机能或行为方式形成的最佳时期。中学阶段是学习的最佳时期,学生在各个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变化,比如记忆力处于最佳阶段。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教师要帮助学生突破自己的发展关键期,加强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各种疑难问题的思维习惯,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3挖掘潜力,适应学生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跳一跳,摘桃子”,学生语文素养要想提高,就要在学生原有的语文基础上,激发出学生的潜力,这就是学生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稳定性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稳定的思路或思维习惯,学生的思维方法常常固定不变。但在语文学习中,更要注意可变性,充分挖掘可变性的潜力,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途径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断拓宽思维空间。

4因材施教,适应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学生所处环境不同,心理和生理上的成长发育不同,接受和理解能力存在差别,这都造成了学生的个别差异性。为此,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对学习不勤奋、思维薄弱的学生,应耐心辅导,摸清原因,激发兴趣,培养良好的语文思维习惯和品质。对学习努力、思维活跃的学生,要引导学生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敢于质疑,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意识到学生语文思维品质的重要性。教师要把语文思维品质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思维品质,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篇7

关键词:语文教学,思维品质,培养

恩格斯把人类的思维活动誉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德, 让思维的美丽花朵在课堂上争奇斗艳, 无疑是语文教改的重要课题和努力方向。怎样提高学生的思维品位,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呢?

一、注意知识的归纳和延伸, 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所谓思维的广阔性, 就是学会全面抓问题而又不忽略重要细节的能力, 也就是善于全面地看问题。但思维的广阔性不是面面俱到、不分主次, 而是抓住问题的带有全局性的本质和重要细节来思考问题, 语文教学中知识的归纳和延伸正是培养学生思维广阔性的好办法。如在讲《七根火柴》《变色龙》等课文时, 总结出环境描写的七大作用:烘托气氛、显示心理、揭示性格、便于比衬、提供背景、推动情节、深化主题, 这就把零散的知识序列化了。显然, 对学生的阅读、写作、应考都有帮助。

二、注意对课文语言的分析和挖掘, 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语言是文章思想内容的物质外壳, 要想把握文章的内蕴, 明了文章的风格、特点, 必须牢牢抓住文章的语言。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 迅速切入课文, 并由此及彼, 步步深入地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深层, 这是语文教学中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 也是培养学生思维深刻性的重要途径。

三、引入正确的思维角度,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运用对立统一的认识论原理, 能够很好地解决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的顺向和逆向、聚敛和发散、个别和全面等思维认识的问题。

中小学生要学会顺向思维, 顺向思维不但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有好处, 也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感情、个性等诸多方面都有良好的影响。但也要学会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能培养创新能力。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创造性思维的品质必须在训练求异思维中加以培养, 尤其在写作教学中, 更要注意培养求异思维, 以拓宽思维领域, 克服思维的呆板性, 促进思维的灵活性。

中学生语文品质培养谈 篇8

一、以情激趣, 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促成学生思维发展的活动力包括:动机欲望, 兴趣, 爱好。其中兴趣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最活跃的因素。而情感则是激发兴趣的内在“激素”和“催化剂”。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用情感发人, 好象磁力吸铁一样, 有多大分量的磁, 便吸引多大分量的铁。所以情感这东西, 可以说是一切动作的原动力。”情感为思维活动提供了最佳的情绪背景。其作用的途径表现为:情感——动机——知识——思维。情景教学是为学生设一个磁力场, 并以教材之情作诱发物以教师之情作诱导体, 激起他们的兴趣, 好奇心和求知欲, 使他们涌起学习的冲动, 从而启发和活跃思维。

比如, 在讲授《背影》一课时, 创设以下情境:通过发自肺腑的导语先把自己对文中那种至善至美的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 点燃他们心中的火种。然后用深情并茂的配乐朗诵渲染中心情境。他们的心里本来就蕴含着父母、师长之爱, 此时一经教师挑拨, 其情便与教材之情产生了共鸣。当读到“父亲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也找不着了”时, 我不禁热泪盈眶, 学生的潸然泪下。在“爱”的情感驱使下, 学生对课文新颖别致的命题、别具匠心的教材以及质朴的语言产生了浓浓兴趣, 进入了课文情境。我抓住契机, 因势利导, 对上述问题多角度设疑, 强化兴奋点, 充分释放他们大脑的潜能。如:为什么写背影而不写正反肖像?几次写背影?各是在什么情况下?哪次写的最详尽?哪次动词用的最精彩?为什么“我的眼泪又来了”?父亲说了几句话?怀着怎样的感情说的?对以上问题, 我要求学生作快速回答, 并对学生的发言给以迅速的肯定、否定或补充完善。这样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流畅、思维规程加快。学生通过自生努力, 跳起来摘桃子, 获得了成功和喜悦感, 同时提高了分析力和应变力, 增强了思维敏捷性。

二、以境激情, 培养思维的探究性

如果教学只凭教师的枯燥语言符号或教材的文字符号, 从一个抽象到另一个抽象, 就不能激起学生对课文内容深层探究的情趣, 更不能深化思维, 因此, 我们要创设以具体形象为主体的境, 诱导学生入境, 再使他们如临其境, 触境而生情。如通过幻灯投影显示情境, 配乐朗诵渲染情境, 扮演角色体会情境, 语言描绘情境, 实物演示情境, 图画再现情境。这样能使学生产生激动的情绪, 再头脑中形成具体的形象思维, 进而向抽象是逻辑思维过渡。

以教《荔枝蜜》为例, 北方学生对文中描述的像“黑黝黝的小山似的”荔枝林缺乏感性认识, 不知它到底是什么样的景象, 以及游翠屏湖时, 在暮色苍茫中隔湖相望的枣树林的朦胧景象。这些储存于他们大脑中的表象, 在教师的诱导下便与课文中的情景同化, 演变成新的表象而发出诱人的光彩。学生对荔枝林的壮美有了清晰的意象之后, 随之又产生了它与蜜蜂又什么关系的探究动机。再通过对文中“我”和“老梁”的角色扮演把学生带进“养蜂大厦”沸沸扬扬的酿蜜情境中, 并让他们从作者生花的妙笔中对蜜蜂那种“对人无所求, 给人的都是极好的东西”的无私奉献精神产生心灵的震撼——此时, 学生的思维开始深化了, 我抓住这以切入点, 进而引导学生质疑、释疑, 围绕为什么把蜜蜂酿蜜说成是酿造新生活、赞颂的是谁的什么精神、为什么不光写农民等问题层层思考, 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层。这样, 以情境为基础在导出探胜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探究性。

三、意远情深, 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创造想象渗透于思维, 才能形成创造性思维。中学生的想象力很强, 但如果缺乏正确诱导就不能很快向抽象的现实的方向发展, 形成创造性思维。情境教学就是顺应作者“文之思也, 其神远矣”的创作思路, 创设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意境, 为学生开拓广阔的想象空间, 在思维的理想的世界里自由驰骋。也就使说由近及远, 由此及彼, 使学生从想象的意境中领悟生活的情趣, 深化情感体验, 发展思维的创造性。

例如, 教学《天上的街市》一文, 先用导语编制了一副美丽的天街图, 以引起学生的遐思。我说:“牛郎织女在天上相亲相随, 你们看, 他们不正携着手在天街上漫游吗?”学生的心里本来就是一个充满奇异色彩的幻想世界, 一经波动, 便会浮想联翩, 并勾画出了潜伏于头脑中的通过影、视、图中感知的“仙境”的景象。他们一个个仰望碧空、凝视静思, 仿佛真的看到了白云缥缈中牛郎提灯牵牛、织女翩翩相随的美景。为加强这一思维的发展, 这时, 我伴之以音乐、朗读, 借之以投影图片, 进一步渲染这一情景。学生边欣赏边体验, 边遐思, 耳随景, 心随情, 升华飞腾。他们不仅创设出色彩斑斓的天街漫游图, 而且对美妙神奇的境界心驰神往。在课后的习作中, 有的学生这样写到:“我坐着飞船游太空, 摘颗星星作灯笼, 牛郎织女作向导, 老牛飞驰云里行。探索星空奥秘, 造福家乡父老, 牛郎织女嘱咐又叮咛……”这既有现实成分又富于浪漫的创造想象, 正是学生对课文的深情的理解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而形成的创造性思维的反映。

四、理寓情中, 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情境教学所创设的鲜明的景象, 广远的意境及所伴随的真挚感情, 都有其深层含义, 这便是内涵的理念。理念是情境的支柱, 是教材的中心。茅盾先生那脍炙人口的《白杨礼赞》之所以能强烈的震撼人们的心灵而具有永久的魅力, 正是因为作品本身就凝聚着中华民族用血铸成的精神和意志。鲁迅先生《故乡》中关于路的“有”“无”取决于“走”的比喻之所以成为人们的座右铭, 也正是因为它体现着人生价值的哲理。理寓情中, 但如果不经教师的点拨、诱导, 学生的认识往往浮于表面, 动情而不能达理, 不能从直接的感知达到理性的顿悟。因此, 教师要在学生感知形象的基础上根据课文内部的逻辑关系, 提出含有较大信息量和较大内在“诱惑力”并适合探求的问题, 让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 从大量的感知中抽象概念, 总结规律, 以培养他们的思维深刻性。

比如, 教《济南的冬天》, 先用地图展示位置, 用粉笔画绘山景、描水色, 再用配乐朗诵和遐想旅游, 把学生带入济南的冬天的温情的怀抱;然后提出探索性问题:作者对北方中国的描写, 为什么不着眼于“寒”而着眼于“暖”?为什么不着眼于“壮”而着眼于“秀”?此时, 我引导学生从前提到结论进行逻辑推理, 使学生感悟到:“暖而秀”, 既是济南冬天固有的特征也是文章的内涵, 同时也是作者乐观进取精神和热爱祖国风光的思想的反映。主观逻辑使客观逻辑的反映, 学生按课文的逻辑结构, 把“为什么”的问题说清楚的过程, 也是形成逻辑思维的过程, 思维的深刻性便得到了强化。

语文的教材内容的丰富性, 为情境教学的开展建造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只要我们以创造性劳动, 修炼精湛的教学艺术, 创设完美的情境, 就能让学生的思维在缤纷的语文天地中“天高任鸟飞”。

摘要:提要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具体生动的场景, 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掌握知识发展思维的方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的大脑在左半球掌管逻辑, 理解和分析的思维, 包括语言活动;右半球负责直觉, 创造力和想象, 包括情感活动。情感教学, 就是让学生先感受形象而后用语言表达或边体验边让内部语言积极活动, 以使大脑的两半球交替兴奋, 抑制, 协调工作。这不仅能充分发挥大脑的潜在能量, 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情境教学,学生思维,培养思维

参考文献

[1]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中学生语文品质培养谈 篇9

一、宏观把握, 整体认识, 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整体性

语文阅读教学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后能提纲挈领, 把握其要点, 概括其内容。长期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性思维能力, 有助于克服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维方式。那么怎样达到宏观把握、整体认识呢?

1.从题目下手

题目是文章的纲领, “纲”举“目”张, 题目分析得法, 可以“张”开文章内容之“目”, 即可以明确中心, 把握结构, 理出情节, 了解全文。例如, 《春》 (七年级语文版上册) , 通过题目可知全文所写的内容是描绘了大地回春、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 赞美春的活力, 带给人民希望和力量;《回忆我的母亲》 (七年级语文版上册) 通过对母亲一生的回忆, 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热爱之情……

2.理清脉络

有些文章经纬交织, 纵横交叉, 通过理清思路, 编织网络, 可以达到宏观把握、整体认识的目的。例如,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八年级语文版上册) 一文采取明线和暗线相结合的写法。明线是正面描写:鲁达得知郑屠夫种种作恶多端事迹后, 救出金氏父女脱险, 三拳打死镇关西。暗线是侧面描写郑屠夫罪行, 他强占金翠莲为妾, 强占后又抛弃, 并向金家索要根本就没给的卖身钱。两条线到鲁达在肉铺里见到郑屠夫时, 交汇在一起。这篇文章用顺叙的写法, 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两条线同时叙述, 事情的来龙去脉写得非常清晰。只要我们理清明暗这两条线, 文章的全貌便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二、纵深掘引, 层递设问, 揭示本质, 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体现在善于思考问题, 抓住事物的本质规律。文章的作者总是根据自己的思维活动以及写作意图, 通过语言形式来直观地或隐含地表达自己需要表达的东西。直观的容易捕捉, 而隐含的则需要读者去品味、去领略。需要教师启发学生透过语言文字, 采用层递设问, 深处引疑, 找出客观事物的本质联系, 揭示本质, 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品质。在教学中, 可以就某一个教学专题或某一重要知识点, 设计由低至高的训练层次。如学习《海燕》 (七年级语文版下册) 一文结尾部分:“小燕子在海面上斜掠着、浮憩着, 它们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吗?啊, 乡愁呀, 如轻烟似的乡愁呀!”为了理解这段话的含义, 教师可设计以下几个不同层次的问题, 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1) 作者坐轮船去欧洲, 在海面上看到飞翔的‘小燕子’是什么动物? (2) 它与作者故乡的‘家燕’长得相似吗? (3) 如果一个人在外漂泊看到故乡的人或物有什么感受?我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各抒己见, 最后学生领会了作者的写作旨意:作者在海面看到海燕, 因为它和故乡的小燕子长得很相似, 就会想起自己的故乡, 想起故乡的人和事, 就会把作者无限的牵挂带到遥远的故乡和魂牵梦绕的祖国, 久久不能抹去。通过这样的训练, 以引导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从具体上升到抽象, 从表面上升到本质, 从肤浅上升到深刻。

三、加快节奏, 增大容量, 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过程的速度和迅速程度。有了敏捷性的思维, 在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能够适应迫切的情况, 积极地思维、周密地考虑、正确地判断并迅速地作出结论。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阅读教学责无旁贷。为此, 中学语文教师可以采用下列方式进行训练。

首先, 教师应加快教学节奏, 语言简洁不啰嗦, 增大课堂的信息量。其次要加大学生训练量, 让其没有太多的时间慢条斯理地思考, 久而久之养成快捷思维的习惯。例如教师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完课文, 做好练习;在学生无准备时, 发一份阅读考试试卷, 限定时间完成。经过这样长期的训练, 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能得到一定的提高。下面是七年级的两个班, 其中甲班按照一般的教学方法, 乙班采取加快节奏、增大容量的教学方法。

从表1, 2中可以看出, 加快节奏、增大容量是一种可行的、有效的提高学生思维敏捷性的方法。

四、层面转换, 发散展开, 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发散性

“层面”是指所思考内容的某一具体层次, “转换”是指上述思考内容与思维活动向一个新的方面转移、交换。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品质。如《孔乙己》 (九年级语文版上册) 一文中最后一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课文没有写出孔乙已死的确凿消息, 只是猜测, 这本身就给读者留有广阔的想象空间。从课文以下几个层面中可以推断孔乙己“的确”死了: (1) 社会冷漠、民众麻木不仁, 成为废物笑料的孔乙己无人关照; (2) 封建文化的糟蹋毒害了他的灵魂, 使他成为不能谋生的可怜虫; (3) 以丁举人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横行霸道, 极端残忍摧残; (4) 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的惨状。每个层面都相对独立, 但又不能分割, 各层面之间形成了阶梯式结构, 由一层向另一层发展自然转换, 最终构成孔乙己悲惨的结局, 从而鞭挞了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的腐朽和黑暗。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可诱导学生剖析层面, 从不同角度思索探究,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五、比较异同, 导思辨析, 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比较性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指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 为此, “比较异同, 导思辨析”可以作为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在阅读教学中, 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加以比较, 更能清楚地看出文章内容或形式上的相同点或相异点, 从而加深对读物的理解。

启动学生的比较思维, 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导思”。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要领, 抓住事物的本质, 不要流于表面。可以在教完一个单元之后通过比较进行归类总结;也可以一篇文章为例导读, 再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其他课文, 培养其思维的比较性。

例如, 《孔乙己》 (九年级语文版上册) 与《范进中举》 (八年级语文版上册) 两篇文章的作家时代不同, 主人公孔乙己与范进他们所处的时代也不同, 但两个主人公都是知识分子, 同受封建科学制度的毒害, 作家鞭策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的主旨是相同的, 不同的是范进终于叩开了功名富贵的大门, 而孔乙己直到临死“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他们的性格内涵也似乎不同:范进懦弱猥琐, 甘受屈辱, 一脸自卑自贱的奴才相;孔乙己虽穷困落魄, 却自诩“君子固穷”有一股自视清高的傲气;范进沉浮深, 狡诈虚伪;孔乙己被扭曲的灵魂深处却留存着善良因子……总的说来, 他们热衷功名, 而范进脸上却是贴上“丑”字;孔乙己的灵魂深处却析出几缕“悲”字。正和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 两位作家均采用“谐”、“讽”文笔。不同的是:吴敬梓用夸张变形的笔法, 酣畅痛快, 一泻无余。艺术地再现生活中的假、恶、丑;而鲁迅先生却用白描手法, 信笔写来, 沉郁含蓄, 艺术地剖析了社会病态。

教师通过这样一步步地引导学生辨析异同, 使学生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主题思想有更深刻的认识, 对不同的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及写作的技能技巧认识也有进一步的了解, 加深了对课文之间、知识之间的联系的理解, 培养了学生的比较思维。

六、逆向探究, 求异求新, 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逆向性

思维有逆向性,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往往由教师根据教材设定一些问题, 启发学生思维, 寻求创新答案, 但有时结合具体语言环境, 适当对学生进行反方向提问, 会产生很好的效果。刘禹锡的“我言秋日胜春朝”改写了古代文人墨客对秋天的悲怨之叹, 传诵千古。可见, 在阅读教学中, 引导学生逆向探究可以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 培养学生思维的逆向性

我们要不拘泥于原材料所赋予的观点进行逆向探究。如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诗句, 道出了诗人迟暮之感, 情感复杂深沉。学生领略这种意境之余, 教师可变换角度, 提出新的问题:是不是“只是近黄昏”?然后引导学生逆向推出“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从字面意义上看, 这两句诗是写景, 但从意义内涵上, 又可联系到人, 于是又可逆向推出“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逆向思维的另一含义是反向思考。即把问题倒过来考虑。例如学习《曹刿论战》 (八年级语文版上册) 一文中, 我们可以这样设问:在什么情况下鲁国会失败?学生由这个问题逆向归纳课文内容可知:如果听信“肉食者谋之”;如果战时曹刿不从;如果没有曹刿两个“未知”的指挥;如果没有曹刿的问, 鲁庄公的虚心听取就会失败, 这样使学生明确“长勺之战”中弱小的鲁国之所以取胜, 是因为曹刿这个有远见的谋略家及时的“问焉”和鲁庄公听了曹刿“取信于民”的政治策略, 并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战术方针的原因。

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审时度势, 调控思维走向, 鼓励学生大胆进行逆向探索。只要学生言之有理, 持之有据, 哪怕观念有所偏颇, 也应以肯定为主, 不应责备, 否则就不能求异求新。

七、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变通性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如何在教学的广博内容中举好“一”?我们必须明确这里的“一”, 并不是单一、孤立的文章知识, 而是一个个的文章知识板块, 老师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不断总结、归纳, 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加以分析、综合, 概括出最基本的概念和系统的知识, 得出规律, 达到获得文章知识板块、助于理解的目的。“反三”即通过类推而知道其他的知识。这种思维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 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把文章体裁和写作方法大体相近的课文联系起来学习, 让学生引申类比, 掌握规律, 运用规律。例如, 教学七年级语文版上册《小巷深处》一文:当我看见穿衣镜中颇具城市少女风采的“我”时, 我终于下……了决心, 转向母亲, 吞吞吐吐却又异常清晰地说:“妈……您……以后别……如果没急事的话……不用去找我……”“为什么?”好长好长时间的沉默, 终于, 她点了点头, 顺手取过她那根不知啥时已从角落里拿出来并已磨的又光又亮的竹棒, 叩击着地面向厨房走。“您……” 我上前扶住她, 可是她轻轻推开我:“我去帮你搞点好吃的, 食堂少油”。我分析这一段时, 着重讲解里面对母亲动作、语言描写的句子, “为什么?”……好长时间的沉默……点了点头……`轻轻推开我……“我去帮你搞点好吃的, 食堂少油”这些细节描写, 就描写出了母亲明白了女儿因为自己是个瞎眼, 怕在同学们面前丢脸, 而嫌弃自己的失落、悲伤之感, 但却还是那样深爱女儿, 把那种平凡而伟大的母爱表现出来。完成了这段学习后, 我跟同学讲解:除了选取典型事例来反映人物的崇高品质外, 还应注意外貌、动作、心理活动、语言等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 学生掌握了这些规律后, 在学习七年级语文版上册《“两弹”元勋邓稼先》一文时。他们很快就找到了表现邓稼先优秀品质的句子。例如, 他东奔西走, 风餐露宿, 在试验场度过了整整十年的时光。失败的风险、成功的快乐、大戈壁的风刀霜剑, 染白了他的鬓发, 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邓稼先严肃地拒绝说:“不, 这里就是战场, 我不能走。”医生整整抢救了一夜, 邓稼先才睁开了眼睛。苏醒后他问的是:“核爆的测试结果如何?各种数据都拿到了没有?”……学生从而领会了这些细节描写对于表现人物性格所起的作用, 从而达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八、引导学生, 树立文章陌生化, 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创新性

“使熟悉的陌生化”也可称为“形成熟悉的陌生”, 这是戈登1937年对别出心裁的形成思路的程序的命名。意思是:一个人对某些熟悉的事物应该有新的理解。这一思路可引用到阅读教学中来,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正是这种陌生和新鲜的感觉, 才使文章重新充满意义, 才能使学生有程达在《语文学科论》中所述“解答超出汉字读物原意的新问题, 产生超出汉字读物程度的新思想的能力”。因此,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时, 不向学生灌输已有的社会评价, 而引导学生自己去阅读、领略原文的原汁原味, 对文章本身进行陌生化的感悟, 使学生对文章有新的理解和创造。如我们很熟悉的文章《荷塘月色》 (高中语文广东教育版第一册) , 文章起笔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多年来, 教师总是习以为常地把“不宁静”的原因归于当时的时局动荡, 且反复地使学生熟悉这一点。这就使学生失去了用陌生化的方法理解原文的机会, 从而把学生的创造力扼杀在“熟悉化”的摇篮中。其实教师完全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有关朱自清当时生活状况的资料, 指导学生对文章进行陌生化的探索。这样学生就会发现:当时朱自清父子因家庭事务而关系紧张, 为了缓和这种紧张的关系, 朱自清多次写信给他父亲, 都没有收到回信, 所以朱自清心里颇不宁静。学生在这种文章陌生化的导入法下可探索得出:家事和国事是使朱自清心不宁静的原因。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 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 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 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 也就是说, 进行生动的创造。”文章陌生化的教学恰能赋予一切文章以新鲜的感觉, 从而使学生消除成见, 有所创造。

总之,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有点有面、循序渐进, 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天下难事, 必作于易;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慎始如终, 则事情就会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卢永生.培养思维训练, 促进学生提问[J].现代语文, 2007 (5) :68.

[3]张必隐.阅读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

[4]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中学生语文品质培养谈 篇10

一、指挥教育——更新教学目标

传统的教学往往注重认知性目标, 强调知识技能为课堂的中心任务, 忽视了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改革课堂教学要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 即由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 事实上, 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都是以整个生命投入其中的, 包括认知的、情感的、智力的、非智力的, 而不是仅仅带着“认知的生命”参与。教学目标要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整体。

教授《小松鼠找花生果》一课时, 在结束了“花生到哪儿去了呢?”这一问题讨论后, 我又引导学生想象:你们都知道花生在地下结果, 而小松鼠还在那儿等呢, 你们是小松鼠的好朋友, 该怎么对他说呢? 这个问题看似是在训练学生的语言, 实际也是让学生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在重视“双基”训练的同时, 还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努力使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到课堂教学内容中去, 并有意识的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 使之成为教学内容的血肉, 成为教学的灵魂, 促进学生生命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指挥教育——转变教学观念

由传统的把教学看作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简单拼合, 即教师的“教”只不过是把书本上的既定知识传授给学生, 学生的“学”也只不过是单纯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 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转变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真正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新课程强调教学的本质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 是共同的主体之间的互相作用、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理解。交往的前提是平等和尊重。交往不仅是知识信息的交流, 还是情感的沟通, 心灵的交会, 思想的碰撞, 从而达到教学相长;交往还意味着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师者形象, 而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引导者、合作的伙伴和发展的促进者。在指导学生朗读《小松鼠找花生果》一课时, 生 ( 朗读) :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格外鲜艳。 ( 学生读得较平淡) 师问:花生的花哪儿美呀? 生答:花是金黄色的还很鲜艳。师:是呀, 读的时候就要让听的人也能感觉这花非常漂亮。再试试。 (生再读, 比第一次有感情) 师:这回好多了! 老师也来试试好吗? ( 师有感情地朗读, 特别强调“一朵朵”“金黄色”和“格外鲜艳”这几个词, 并且做出陶醉的样子) 一些学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 师问:老师读得怎样? 生:老师读得很有感情。生:我听起来感觉这花很美。生:我听出老师把“金黄色”和“格外鲜艳”两个地方读得比较重。师:你们一定读得比我更好, 谁敢和老师比试比试?一句话激起了学生朗读的欲望, 一双双小手纷纷举起, 高涨的学习热情让人感动, 学生们都读得很投入。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就要注意在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交流时, 不能清闲, 要积极地关注, 认真地倾听, 在“引导、点化、激励和唤醒”上下功夫。

三、指挥教育——改变学习方式

改变学生原有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富有个性的学习”, 我认为是指学习个体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从自身的学习经验出发,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获得独特的认知体验的过程。“主动、体验、独特”是个性学习的基本特点。让学生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 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将充满生命的灵性和创造的个性。

(一) 玩中学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 学习方式尚处于幼小衔接阶段。在汉语拼音教学中, 主要采用了儿歌、游戏、活动等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 让学生在玩中学, 缩小幼小衔接的跨度, 培养儿童学习语文的乐趣。例如, 用手势法、拟形法让学生区别易混字母的形:“左手向上bbb, 左手向下ppp, 右手向上ddd, 右手向下qqq”, 学生一边做手势、一边说儿歌, 一边认字母的形, 玩得高兴, 学得扎实。

(二) 培养自主、合作、探究意识

从一年级开始, 就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学生在教学中, 我坚持“先学后教”的原则,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 我经常这样提醒学生:“你可以自己思考, 可以与同学商量, 还可以和老师一起来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语文学习。例如, 实验教材的识字教学, 要求学生认识大量的生字, 这些要求学生认读的生字让老师逐个教给学生是不现实的, 如何让学生既能扎实地掌握生字, 又能提高学习效率呢? 每节课的生字学习都从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开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 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去记住生字, 学习过程中, 通过同伴间的帮助合作、生字记得又牢又快。毕竟是一年级的学生, 一开始, 同伴之间有的还不知怎样合作, 对于这样的情况, 教师的指导点拨, 教给学生方法是很重要的。“合作”必须是“有效地合作”, “自主”一定要“真正地自主”。

(三) 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见解和体验

孩子有他们独立的人格, 也有他们自己的思维。教学中, 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 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见解和体验, 学生发表意见时, 教师要有一双“慧眼”, 要学会慧眼识才、慧眼识偏、慧眼识误。在阅读教学中, 鼓励个性化的学习, 鼓励让学生提出问题, 谈自己的阅读体会。例:鼓励学生编字谜, “你编我猜”。认识“重”字时, 学生这样编:千里一线牵。有的学生还能编故事记字, 如“辛苦”的“辛”字, 学生这样编:农民伯伯在田里干活十个小时, 真辛苦。个个字都有新奇的整体识记方法。鼓励学生将课外识记的字剪一剪、贴一贴, 制成“小报”;一个月评一次“识字大王”等方法、活动都为学生识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玩”法, 新教材的识字教学打破了以往的结构分析式的教法。提倡整体识记、个性化的识字方法, 还将学生引领到生活当中去识字, 激起学生识字的极大热情。

(四) 布置特色作业学生学得快乐, 也要做得快乐

一改以往过多抄抄写写的机械的作业, 布置一些创造性的、有趣的作业, 将课内与课外知识有机结合, 充分施展学生个性, 发挥其创造潜能。

中学生语文品质培养谈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 自主课堂 创新个性 “三中心”理论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148-02

一、开展自主化课堂,营造创新大环境

我国现阶段的小学教育,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在课堂的自主化方面。新课改的深入实践成果告诉我们,作为一名与时俱进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释放学生的天性,放手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在自由的课堂环境中逐渐形成独特的、个性化的创新意识。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创新个性的不断形成,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个性的培养应该来源于自由化的课堂,让他们在课堂上,发挥自身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好奇心的优势,从而,培养创新驱动意识。

例如,教师在讲授长春版小学语文《压岁钱怎么用》这一课时,为了创造自主化课堂,在教学中,通过轻松的话题讨论形式,营造和谐的、自由的话题环境。教师根据当前社会的现实情况,提出讨论话题:“大家在过年的时候,会收到很多压岁钱。那么,同学们如何处理这些额外的收入呢?如何让这一份压岁钱得到更好的利用呢?”学生对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事物十分感兴趣,纷纷讨论。在讨论中,教师首先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让他们找出应对之策。有的学生认为可以将压岁钱存到银行,达到以钱生钱的目的;也有的学生认为,可以将压岁钱用来购买课外书,丰富自己的知识;在讨论中,学生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观点,充分彰显了自己的个性,随后,教师进行了系列总结,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理财,得到学生的认可,整堂课气氛和谐,教学效果极佳。

通过开展自主化课堂,结合文本内容,有效培养学生在理财方面的创新个性意识。每一个学生都有处理问题的方式,通过课堂主题式的讨论,让学生在自主化的环境中,不断接近社会生活,融入并且适应到社会生活中,这对小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极其重要。

二、培养创新个性,展现学生风采

创新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表现的尤为重要,而在新课改中,也特别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小学生创新个性的培养,是战略性的工作。教师作为小学生创新个性意识培养的引领者,更要担负起他们创新个性培养的责任。语文课程是小学生进入校园学习的基础性科目,在培养小学生创新个性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语文生活化,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生活,从生活中学习我们的语文知识,在创新驱动中领略语文的魅力,展示他们别样的风采。

例如,教师在长春版小学语文《小小创意广告牌》的作文课中,结合文本内容,将这堂课分为三个部分进行教学。第一部分是学生的自由讨论,意在能够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不断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让他们在生活中选取素材,准备好创新的原料。第二部分是模仿创新,让学生模仿生活中的广告,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创新,有的学生模仿“脑白金舞蹈”惟妙惟肖,还添加了不少儿童化元素,使得“广告”更生动。第三部分是亲身实践,即要求学生制作广告牌,大家评选出优秀的作品,给予一定的激励,激发学生的创造积极性。

教师对学生创新个性的培养不仅体现在理论方面的引导,而且还要在实践过程中加强指导。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我们追求的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创新方式而是要求个性化的解决方法,个性化的创新,才是我们小学创新教育的终极目标。

三、把握“三中心”,追求个性化

传统教育的“三中心”,并没有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是将教师,文本,课堂作为中心。而新的“三中心”理论这是以学生,活动,经验为中心的。教师要强调小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加强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社会活动中,慢慢积累经验,以达到创新的个性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根本,让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

例如,在长春版小学语文《修改自己的写作》课上,教师牢牢把握“三中心”理论,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主体地位,带领学生修改自己创作的作品,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磨砺自己的意志,经历千锤百炼。在作品的修改中,教师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小学生心里的世界、价值观,尊重学生的言论自由和想象自由。为了让课堂更具有个性化,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安排了“我是粉刷匠”的游戏教学活动,学生们在参加游戏活动后,深深地感受到细心修改的重要性,并且将感受一一表达出来,形成语言文字。

教师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只有把握好“三中心”理论,我们才能挖掘学生的创新个性,给学生广阔的平台,让学生施展自己的才华。只有把学生当作我们教学的中心,辅之社会生活和社会经验,我们才能让小学教育变得更加现代化和人性化。

开设自主化的课堂,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创造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把握教育的“三中心”理论,追求个性化对于小学生创新个性的培养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教育也步入了一个新台阶,我们在教学中,追求创新的基础上,又开始了创新的个性化。这无疑是我国现阶段教育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给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带来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许晓杰.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阅读方略[J]. 课外语文,2014年10期.

[2] 贺玲.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新课程学习(上),2014年05期.

浅谈中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 篇12

一、动手证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

所谓数学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动手操作可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地运用所学知识对相关的概念、命题或综合性的练习题进行自主分析和证明.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而且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

【例1】如图1,为了求出海岛上的山峰AB的高度,在D处和F处树立标杆CD和EF,标杆的高都是3丈,D、F两处相隔1000步,(1丈=10尺,1步=6尺),并且AB,CD和EF在同一平面内,从标杆CD后退123步的G处,可以看到顶峰A和标杆顶端C在一条直线上;从标杆EF后退127步的H处,可以看到顶峰A和标杆顶端E在一条直线上.求山峰的高度AB及它和标杆CD的水平距离BD各是多少步.(提示:连接EC并延长,交AB于点K,用含AK的式子表示KC和KE)

该题是九年级下册P93中的第12题,是拓展探索中的一道题.对很多学生来说,这道题是难题,因为该题出现在最后一题,再加上题目出现了一些学生不常见到的“丈”“步”等距离单位,学生一下子就没有了解题思路,原本并不太难的题目就因为心理作用变成了难题.而这种现状严重不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也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所以,在教学时,我鼓励学生大胆地对该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引导他们理解题意,找到与该题类似的原型,即分析该题的本质.这样,问题就转化为在Rt△ABH中,D、G、F均在BH上,EF⊥BH,EF交AH于点E,且CD⊥BH,CD交AG于C.其中,CD=EF=3丈,DF=1000步,DG=123步,FH=127步,求AB的高度和BD的长度.

这样剖析题目,既减少了学生的恐惧感,提高了学生的解题效率,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所以,在综合习题的解答中,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解答,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会拆分题目、分析题目.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发散性

顾名思义,一题多解就是针对同一问题找到多种解题思路的一种方式,是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探究,有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发散性,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例2】如图2,在△ABC中,∠A=90°,∠B的平分线交AC于点E,交BC边上的高AH于点D,过D作DF∥BC交AC于点F,求证:AE=CF.

虽然这只是一道基础性题目,但是,我还是要求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目的是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和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题能力.所以,在本题的解答中,我组织学生对该题进行了“多解”活动.比如,有学生提出:过E点作EK⊥BC于点K,通过证明Rt△ADF≌Rt△EKC,即可证明结论正确.还有学生提出:可以借助三角形的内角平分线定理证明△ABD∽△CBE……

组织学生大胆地进行思考,对题干进行分析和研究,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找到更多的解题思路,能有效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通过组织多种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摘要:所谓思维品质是指学生在思维过程中个性的表现,是学生健全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要认真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组织多种活动,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维品质,深刻性,发散性

参考文献

上一篇:《草房子》下一篇:消防工程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