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方案

2024-10-07

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方案(精选8篇)

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方案 篇1

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方案

手术外科护理质量控制管理由护士长安排,组长领导,实施护士长—质控小组—质控成员三级管理。根据护理部统一制定的工作职责制度、程序及考核标准、工作目标,定期对科室的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分析、总结、反馈、整改,体现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检查是以护理部及科室质量管理目标措施内容为检查标准,科室质控分组,每组轮流负责相关质控,由组长安排本组人员各负其责。质控人员每天检查、记录、反馈存在问题组长定期检查、反馈、整改。护士长不定期检查、分析、整改。每月进行一次汇总全科护理人员质量分析讨论,对存在问题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对无效或执行困难措施重新提出改正措施纠正偏差持续改进。对存在问题重复出现或重点强调问题出现不改按照科室绩效考核细则进行处罚确保科室护理质量达到以下几点

护理工作病人满意率≥99%

护理工作人员满意率≥95%、满意度≥85分

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9%

保证急救物品合格率100%

手术病人术前宣教术后访视覆盖率≥95%

手术病人电刀灼伤率0

年事故发生率0。

护理质量考核结构

1.质控组

2.(组长)

3.小组长

4.成员

5.2.院感组

6.3.器械组

7.4.卫生保洁

8.卫生区域

9.责任人

10.无菌敷料间一次性物品间 器械间 刷手间

室 走廊及手术平车 男女更衣室

麻醉复苏室 清洗间 洗手间医护办公

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方案 篇2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质量,措施

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方法一直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为了达到护理质量在手术室的要求, 主要取决于核心为护理人员的软件设备, 除此之外还有手术室硬件设施, 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是一项紧张、枯燥、繁重又平凡并集科学与技术操作于一体的工作。对于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这一问题, 本文从3个方面总结了如下报道。

1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方法

1.1 抓好基础质量

建立并健全相关制度, 严格督促和管理各项工作。为使工作有序进行, 护士长应建立工作日程安排和周工作重点。护理人员应当通过业务学习来熟悉手术所需物品和手术步骤, 通过每季度进行一次的专科知识的考试来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以及提高人员素质。为确保手术的质量, 必须在手术前对患者实施访视制度, 做到查对患者性别、姓名、科室、手术名称、手术诊断、血型、手术体位、药物过敏史和物品准备以及特殊感染等十查, 以减少因患者准备不足而造成的被动。特别是手术室和手术所需器械以及物品等术前准备对手术起着重要作用。

1.2 提升手术室中护理人员的素质

在管理方面要重点凸显规范化和统一化以及标准化, 因为手术室在医院内的地位非常重要。与此相比, 对医护人员的管理更加的重要。针对低年资护士, 为使其能在最短时间内熟悉并掌握有关手术室的专业知识, 必须对其进行集中培训, 予以专人带教并根据护理人员不同等级的职称分别安排不同的手术, 即为年轻的护理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锻炼的机会和促进在工作上的合理的搭配, 则安排缺乏手术室临床工作经验的人员与具有丰富经验、在岗时间较长的工作人员与一起工作, 做好“带、帮、传”的工作。与此同时, 为了护理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 能够得心应手、有条不紊, 使手术得以顺利进行, 则需通过在基础护理工作方面按期组织专业知识的学习来提升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和理论专业知识。由此可见, 加强对护理人员知识的更新和业务培训对手术护理起着重要作用。为了帮助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对国内外最先进的手术室护理知识能有及时的了解和掌握, 促进我院医疗水平的提升和手术室护理质量, 从而从根本上保证手术的顺利和保障广大患者的切身利益, 每年院内都不但会请相关的专家进行知识讲座而且开展一些相关的研讨活动以及举办专业的培训班。除此之外, 科室还会定期选派优秀护理人员参加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和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

1.3 规范手术全护理措施

必须严格按照制定的检查制度对抢救设施是否齐全, 以及手术过程中涉及的各种仪器和设备的性能严格把关, 术前护理工作中护理措施的细致周密是成败的重要保证。以下方面的工作要尤其注意:①向患者说明术中配合的重要性和方法以及术前准备, 还有如何安置术中的正确体位, 并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过程及麻醉的方法类型;②应详细了解存在手术焦虑感的患者产生手术焦虑的程度和原因, 同时指导患者减轻焦虑, 调节呼吸分散注意力, 向患者详细介绍有关人员和手术室的环境, 要注意术前访视时态度应和蔼、热情, 并作自我介绍, 消除患者对护士的陌生感;③耐心告知存在疼痛恐惧的患者通过术后镇痛可以达到无痛, 并且手术是在保证无痛充分麻醉的情况下进行的。

1.4 术中护理措施

确保手术成功, 避免各种差错的重要环节和手术配合工作的中心是手术配合操作技术精细、娴熟。由于这个原因, 作为手术室护士必须要熟悉手术医师每一步骤的需要, 严格操作规程, 积极主动配合手术医师的工作。以下是手术室护士的工作步骤:①保持湿度50%左右, 室温23~25℃, 维持良好的手术室环境, 为减少患者呼吸道感染的机会和维持患者自尊心, 在术中应尽量减少患者身体的暴露;②麻醉后对患者进行肢体约束, 为避免坠床和使患者感到舒适, 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置患者肢体于功能位;③为保持良好的静脉通路, 对患者的神志和生命体征的变化进行严密的观察, 并且备齐各类抢救药品和物品;④骨隆突出垫软枕, 消毒皮肤时脱碘要彻底, 使用高频电刀时, 要在使其负极板充分粘贴在患者肌肉丰富盼部位的同时防止金属类物品与患者皮肤的直接接触。

1.5 术后随访措施术

责任护士应对进行病房随访, 对患者体位的固定有无引起神经和循环障碍以及无菌切口感染的情况进行观察。对患者围手术期的意见和感受以及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还有患者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进行征询和了解, 从而对手术全过程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1]。

2 结果

通过上述方法进行质控管理培养了护理人员“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和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以及认真高效的工作态度, 并且使护理人员的流动量明显减少, 提高了医院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和护士的工作热情, 进而提高了其护理质量。

3 讨论

保证手术室护理质量必须要建立手术室管理手册, 严格遵守护理管理制度, 护理人员在工作环节上必须遵循操作规程, 在工作中有章可循, 有据可依;提高护士的专业技术素质和对新护士进行带教工作和岗位培训;将手术室护理纳入一个科学的护理流程来管理, 在手术室护理中要做好术前访视和术中配合以及术后随访工作, 并开展手术室护理路径悟。

护理管理者的领导形象和自身修养对护理质量管理的巩固和不断提高都起着重要作用, 所以, 作为护理管理者就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严于律己, 以身作则;鼓励护理人员热爱护理事业, 对护士的工作和生活以及学习情况予以关心。要有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一套科学管理方法, 做到有章可循, 从而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实行“以患者为中心”、稳定和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途径是注重对护理人员服务质量的调查和对患者对护理效果评价的重视。医院的医德医风建设和精神文明程度对医院的声誉有着直接影响, 故应加强基层医院手术室质控管理, 完善护理模式, 在心理、社会、生理等方面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和全过程的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方案 篇3

【关键词】: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手术室护理;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407-01

护理质量的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最主要内容,如何对护理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又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中之重[1]。由于手术室的特殊性,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难度较大,工作内容较为繁琐,手术室护理不当很可能会直接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2],因此,手术室护理质量对于患者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要求护理人员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并且能够熟练掌握手术护理操作方法。对手术护理的质量进行控制,能够有效的避免手术护理不当事件的发生,但以往的手术室护理中,往往靠护士长一人对手术室的护理质量进行控制[3],控制力度不足,且控制不够全面。我院从2014年起,开始在手术室的护理管理中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我院从2014年起,开始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我院手术室中设置6个质量小组,建立四级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对手术室的护理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1.2方法

通过护理部门的检查内容,在相关科室内设置质量控制小组,数目为6个,分别为护理教学组、护理5S管理组、消毒组、压疮护理组、文书检查组以及质量检查组。每个质控小组应设置至少2名质控员,质控员需要熟练掌握护理理论知识,并且具有精湛的护理操作技术,可由符合以上条件的手术室主管护师担任。质控小组内设立四级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即科护士长-护士长-质量控制人员-专科组长,对手术室的護理质量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科护士长和护士长的职责是全面监控护理质量;质控员的职责是对其所在小组的护理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向科护士长和护士长进行信息的反馈,以便于及时的对异常进行处理,并且根据护理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对护理措施进行及时的调整;专科组长的职责是配合手术室的手术操作,对手术室中的护理质量进行监督和控制。护士长应根据手术室的各科护理特点,为各个质控小组制定相对应的合理的质量评估标准,将初步制定的质量评估标准和各科室相关人员进行讨论,最终对质量评估标准进行确定。各个质控小组的质控员应根据质量评估标准,对手术室的护理质量进行不定时的抽查,如发现护理过程中存在问题,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制定出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在每周的例会上,对各小组质控结果进行点评,表扬质量较好的小组,对质量报告进行详细的记录,可作为护理人员年终的绩效考核的凭证。

1.3观察指标

对被选为研究对象的这两年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并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使用( )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使用[n(%)]表示。当P值小于0.05时,则认为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2013年,我院手术室管理中未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护理不良事件共发生87例,2014年,我院护理不良事件共发生21例,由此可见,2014年我院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明显减少。

2.2护理质量评估情况

2013年,我院护理质量的评分为(81.84±1.73)分;2014年,我院护理质量的评分为(94.21±1.89)分,我院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2014年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2013年(P<0.05)。

3讨论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分为四级管理体系,管理职责明确,提高了护理管理的工作效率。手术室的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增强护理的发展活力。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中,对质量管理制定了具体的质量管理标准,使质量管理标准化,明确规定了各项护理工作的质量评估标准,改变了以往质量管理检查的被动性[4],使质量检查实现了主动化和标准化;将护理质量评估量化,能够对护理质量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能够使护理质量管理更加客观、公正。护理人员直接参与到护理管理中,不仅有利于培养护理质量管理骨干,还能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护理人员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本次研究中,我院2014年起在手术室的护理管理中实行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各科室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明显减少,护理质量的评分明显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设置质量控制小组,不仅可以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还能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实现了护理质量评估的标准化,对护理人员的年终考核能够做到客观、公正。

参考文献

[1]洪海珠,林凤,陈连娣等.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5):619-620.

[2] 别逢桂,李柳英,王文平等.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7):596-597.

[3] 伊学珉,朱学玲.“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1):140-141.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 篇4

手术室是为患者进行手术诊断,手术治疗以及担负抢救任务的重要科室。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好坏将影响着医疗质量和病人的安危。因此,手术室必须有严密的护理管理知识,健全的制度和严格的无菌技术管理,才能高标准地完成日益复杂的手术任务。我院手术室是一个综合性手术科,每日除完成各科择期手术外,还要应付各种类型的急诊手术,参加手术人员,实习、进修、参观人员多,手术器械繁杂。怎样才能高质量高水平地把好管理关,主要是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管理。

1无菌技术管理

无菌技术管理是手术室工作质量管理的重点,也是手术室感染管理中的关键,关系到手术切口的感染和病人术后愈合的情况,它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即手术室环境(手术室洁净度、空气和手消毒及细菌培养监测、污染性手术后处理),手术物品的消毒灭菌,术中配合的无菌技术操作。

1.1手术室工作环境质量控制管理:要求控感护士每月必须完成空气培养,手培养以及物品培养,并且记录培养结果,每季度做一次紫外线监测。每日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感染性手术后手术间及时消毒处理以防止因空气的传播或污染

器械、物品后再使用而导致交叉感染,如乙肝、癌肿、伤寒、结核绿脓杆菌感染的病人用过的手术器械应先用消毒液浸泡后再处理,手术间门、窗、桌、床踏凳等,手术室空气培养细菌总数不得超过200cpu/m3,定期对各种消毒(灭菌)后物品进行抽样细菌培养,如化学消毒剂、高压消毒物品、护士长可根据监测所提供的数据,认真总结消毒灭菌和清洁卫生质量,对出现的问题应分析原因制订改进措施,并督导全体人员执行。

1.2手术物品消毒灭菌的管理:对已消毒灭菌的物品,每周清整一次,过期器械、敷料应重新消毒灭菌,熏蒸消毒物品由器械班每日检查、添加更换、订出各类物品消毒更换日期,落实执行者。

1.3手卫生: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认真做好手卫生。用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1.4无菌操作技术的管理:手术室工作人员的每一举动,即从入手术室至手消毒到手术台的每一操作环节稍有疏忽都可导致无菌技术的失败,造成手术感染,而对无菌技术的认真操作必须依靠全体医生、护士共同完成。

2器械保管及维护情况

一般器械由专人保管,定期保养,精密仪器定位、定人专管,采用登记本,由使用者签名,消耗性敷料定人负责,及时制作补充。

3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安排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配合器械班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建立各类手术器械准备用物本以确保手术用物齐全、适用、合符要求。要求手术室护士术前了解病情、手术方案、方式和体位,做好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术中做到技术熟练、准备、主动、工作细致。

4差错事故的防范

手术室容易发生差错事故的环节较多,如接送患者、手术部位、器械的准备、术中用药和输血、标本的送检、异物遗留体腔等,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均可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4.1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岗位责任制,做到人在岗位在,谁在岗谁负责,健全规章制度使之成为习惯。

4.2积极组织专业知识学习,以提高思想认识从而达到预防的目的,做好以老带新,新老搭配排班,发现隐患及时解决,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4.3定期组织讨论,分析差错发生的原因,借鉴其教训。

5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

手术室护士要有较强事业心,责任感,工作积极能干,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及身体素质。护士长要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增强科室凝聚力,以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圆满完成。提高手术室护士整体素质。

强化护理人员的培训

5.1.1专业技能培训根据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制定合适的发展计划,不断提高手术室护士的业务水平。新职工制定严密的培养计划,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要求;从各个方面提高新进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不断适应现代手术室护理学科的发展;使新生力量能够按照现代护理观的要求做一名合格的手术室护士。带领大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订阅各种护理杂志,更新观念、更新知识,用新的理论武装、充实自己,认真学习新知识、新设备、新技术,直到掌握要领,并根据本院本科室的情况积极把知识融入工作中;请临床手术医师为大家讲课,对各科手术的特殊要求尤其是新开展及高难度手术的配合定期学习强化,提高手术室护士专科技术水平。每周选择1天集

体晨会时间,总结上周工作重点,对工作中出现的不足再集体反馈一次,引起大家警惕。坚持每周业务学习1次,特殊操作、特殊护理问题、小经验、新知识新技术、各班工作体会等,学习有记录、有提问、有成绩。每月坚持理论考试1次,操作考核2项,成绩记录在档。选定课题,组织大家讲课,调动学习热情。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及法律意识培养,更新服务理念,保证护士素质方方面面都处在一个较高水平。

5.1.2 服务理念的更新医疗护理行业作为服务行业的一个范畴,要求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手术室护士在与患者接触时应做到态度和蔼可亲、语言柔和恰当,避免与之发生正面冲突,做到换位思考。

5.1.3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手术室护士应知法、懂法,杜绝侵权行为,防范互利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法律意识,更好的保护自己,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服务于社会。

6做好临床科室的配合护士长除了在纵的方面领导全体人员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外,还要注意与各手术科室保持联系,定期向临床手术科室征求意见,以不断的改进和协调手术配合的工作,对工作中出现的科室之间的矛盾,应本着一切从工作和患者的利益出发,互换意见,互相支持,以保证工作协调、手术室护士态度要谦虚、诚恳,切忌互相指责,甚至争吵,否则只能事与愿违。

7加强业务学习,掌握全面知识技能有计划的组织护理人员更新操作技术,以适应配合手术的需要。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 篇5

二、分工及职责

组长职责:

1、在护理部的指导下,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制订本科护理工作制度、护理工作指引、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标准及科室培训计划,指导、组织科室内护士实施。

2、负责全科护理质量的督导,按照专科护理质量标准,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检查,及时发现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确保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3、督促检查进入手术室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严格无菌技术、查对制度和交接班实施情况,预防事故、差错。

4、经常与各手术科室取得联系,了解病员术后情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5、指导护理人员做好各种手术配合和抢救工作。

6、检查督促所属人员做好消毒、灭菌工作,定期进行空气、物品表面及工作人员手部的细菌培养,监测消毒、灭菌效果,预防医院感染。

7、组织业务学习和技术考核,定期进行护理跟班、护理查房和护理安全形势分析,确保护理安全。

8、负责安排进修,实习护士的培训,组织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和科研工作。

副组长职责

1、完成本专科的日常工作,协助护士长对组内人员及护理工作进行二级管理。

2、担任本专科组手术配合及抢救工作,了解本专科手术进展及新业务的开展情况。

3、担任指导本专科组护士的技术培训,参与考核工作。

4、负责本专科组手术器械、手术物品的调整和补充,以适应手术发展的需要。

5、负责协调本专科组与手术科室的关系,定期征求科室意见。定期召开组务会,分析护理形势。

6、参加科室护理新业务、新技术的实施,参与护理科研活动。成员职责:

1、在护士长领导和护理组长指导下进行工作,参加科室一级质量管理工作

2、担任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负责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和术后整理及手术标本的留取、保管和送检。

3、严格落实无菌技术操作和查对制度,预防事故、差错和医院感染发生。

4、负责管理手术间,及时检查、清理、补充各种物品,并做好登记。

5、负责监督手术人员的无菌技术操作,认真管理手术间工作环境。

6、指导消毒员、护理员进行手术物品消毒和手术间的清洁、整理工作。

7、协助配合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认真撰写学习笔记。

三、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目标

1.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2.急救器械齐备完好率100%

3.病人满意率≥95%

4.医生满意率≥95%

5.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0

6.压疮发生次数0

7.坠床发生次数0

8.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7%

9.护士三基考核平均分≥80分

10.专科护理考核平均分≥85分

四、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内容

1、手术室制度管理:在护理部的指导下,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制订本科完整的、系统的、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护理工作指引、手术专科护理

质量标准及科室培训计划,指导、组织科室内护士实施。

2、护理人员的管理:建立各班、各岗位护士的职责及工作标准,建立所有护理操作、仪器的操作指引及考核标准,要求科室内护士工作中严格执行。

3、手术室环境管理:布局合理,洁污分开,无逆向,无交叉,严格区分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保持室内整洁, 肃静,物品存放有序,定位放置,用后及时补充、归还原处。手术间每天早晨湿式擦净台面保持整洁。手术室每周有固定清洁日,每周彻底清洁1次。

4、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1)、严格限制进入手术间的人数,以手术通知单为依据安排人员进入手术间,2)、严格区分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非限制区,标志明显。3)、手术所用物品均应达到无菌要求,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4)、成立感染监测小组, 每周对高压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进行生物监测,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每灭菌批次进行生物监测,每月对手术室高压灭菌器及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的灭菌物品、手术间、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进行采样监测,(层流洁净手术间空气培养细菌≤10cFu/m3,医护人员手细菌≤5cFu/cm2,物体表面细菌≤5cFu/cm2)、病人所用物品均一人一消毒,尽量用一次性物品,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5、手术室物资的管理:满足临床手术需求,保证质量,类别规格齐全,达到手术要求。专人分类管理,每日检查库存数量,及时调整补充。

6、手术室药品管理:常规药品及急救药品齐全,无过期,无混装,标识清晰,定人定量定位管理。

7、手术室器械、仪器管理:精密仪器及大型设备有专门的存放室,仪器

由专人负责保管。按需装备,质量可靠,完好率达标,维修及时。

8、手术病人入室至出室的管理:制订接手术病人入室、病人入室后管理、核对病人、摆置手术体位、防止病人坠床、手术过程中的清点与核对、输血输液用药、防止压伤与灼伤、手术麻醉意外抢救、术毕病人安全运送等管理标准和防范措施。

手术室

手术室优质护理工程实施方案 篇6

根据卫生部卫办医政发„2011‟89号文件精神及护理部工作部署,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以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为核心内容,手术室拟对手术患者更进一步深化优质服务,具体方案及措施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贯彻落实卫生部有关优质护理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护理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实施方案,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患者手术医疗安全,促进与外科各科室的临床合作,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手术室护理服务。

二、活动主题:务实手术室基础护理,推行人性化护理,提供满意服务。

三、活动目标:为手术患者提供术前、术中、术后连续性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

四、具体实施方案:

一、术前健康宣教

1、针对各专科不同的疾病及手术方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2、继续开展重点病人的术前访视工作,对特殊病例(对术中护理有特殊要求的病例)做出个案护理计划及成效分析、总结。

二、手术室护理

1、患者接诊:要求全体护理人员使用规范的文明用语,以标准的仪容、仪态接诊患者(亲属),与患者(亲属)交谈(核对)认真、关注,以示对患者(亲属)的重视和尊重,增加他们的安全感;

2、术前等候:安排专职护士7:30上班接诊及全程陪同患者,解答患者疑问,做好术前心理护理;

3、术中护理:针对“十大安全目标”内容及患者重点反馈的问题进一步细化我们的工作:

1)保暖:手术间温度维持在夏天23-25℃、冬天24-26℃;给患者提供加厚的盖单;提醒非下肢手术患者穿保暖长筒袜;加强手术开台及转运过程中保暖,尽量减少体温丢失;

2)尊重患者、做好隐私保护:在需要暴露患者身体进行操作时尽可能关闭手术间大门,对需采取膀胱截石体位的手术患者提醒穿一次性内裤,在消毒前剪开,避免体位摆放时患者私密部位的暴露;

3)安全管理:手术护士全程负责患者的安全,手术中途无特殊情况不交接,术中用物专人配送,减少护士离开手术间的工作机会;拟建立手术患者核对信息系统,利用电子扫描系统核对相关信息,提高准确率及工作效率;开发病理标本处理条形码管理系统,杜绝病理标本送检错误;手术铺单一人一用,杜绝了交叉感染。

4、术后护理:制定手术患者出手术室标准,要求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应擦干净患者体表残留的消毒剂、血迹等,尽可能穿戴整齐,各管道妥善固定,护送患者到手术室大门与运送人员做好交接班。

五、行动计划

1、动员、准备阶段:2012年1月4日-1月15日;

2、培训阶段:1月16日-1月26日

3、实施:1月27日正式实施

手术室

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方案 篇7

1 质量管理程序和方法

1.1 计划阶段 (P)

1.1.1 手术室人员配比合理

只有做到人与事相宜, 事与职匹配, 方能达到人事职能效益最大化[2]。本院是二级甲等医院, 有手术间5间加急诊清创室1间, 其中眼科手术间1间, 眼科手术安排在下午, 缓解了上午手术安排压力。有护士10人, 护士与手术间比2∶1。同时配备了相应的后勤人员[3], 门卫1名, 卫生员1名, 保洁员1名。门卫负责人员准入登记、消毒洗手衣及消毒拖鞋的备用;卫生员负责生活区、办公室、更衣室的保洁;保洁员负责手术间的彻底保洁。各区域保洁工具彻底分开, 标记清晰。每台手术定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 避免了手术兼台的不安全隐患以及手术窜岗造成的交叉感染。

1.1.2 明确各班职责

依据核心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流程, 将抽象的制度具体化、行为化。班次定为主班、副班、帮班、行班、行1班、行2班、值2班、值班。将人力资源合理调配, 新老搭档, 达到班班相扣、配合默契的效果。护士长不在岗时主班负责手术安排, 人员调配, 帮班负责手术访视, 副班负责总消毒。为彻底缓解白班定期手术工作压力, 晚班手术班次安排为白班的倒序, 避免了长时间连续性超负荷工作所造成的护士体力透支、精神疲惫、注意力不集中引起的安全隐患。同时规范了单班次工作顺序, 以备应急调配。

1.1.3 健全手术室护理核心制度, 同时制定奖惩制度

做到有据可查, 有据可依, 便于追溯督查, 以制度来约束护士在手术配合过程中的行为, 达到行为规范化、标准化、安全化。将手术病人接送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手术清点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交接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手术标本管理制度、手术病人访视制度上墙同时装订成册, 组织培训学习, 晨会抽查背诵, 检查护士掌握的熟悉程度。奖惩制度在护理会议上表决通过, 签订责任状。实行奖罚分明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的模式[4], 以激励个人潜能, 发挥主观能动性。切实执行月有会议、周有计划、日有点评、共性问题召开讨论会议, 确定杜绝方法。个性问题私下沟通, 友善提醒, 帮助改正缺点和不足, 培养护士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彻底杜绝安全隐患。奖惩制度的执行为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又添一安全屏障。

1.1.4 全科人员参与质控管理

人人参与质控管理, 根据个性不同进行分工, 充分发挥个体优势, 以培养全体护士主人翁意识、集体荣誉感及自信心。将护理质量管理细化分工, 分别设护理安全监督员、卫生保洁督查员, 医院感染管理员, 工作流程督查员、设备维护督查员、护士培训员、护理文书审查员、抢救物品备用督查员, 手术访视督查员。各督查员至少每周检查一次, 对存在问题有反馈、有记录。在自查中自律, 实施人人都管事, 事事有人管。

1.1.5 制定应急预案流程

将切实可行的预案流程组织学习、培训、现场演练, 培养护士对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及对潜在问题的预见能力, 防患于未然。建立应急预案相关人员的通讯方式, 培养护士养成逐级汇报、遇事请示的工作作风, 为手术安全管理提供了进一步的有力保障。

1.1.6 各手术间实行责任到人

责任人负责包干区每周保洁及手术间设备维护。护士长不定期地带领团队进行现场检查, 对查出问题进行点评, 核定最近一次手术巡回护士为第一责任人, 包干区负责人为第二责任人, 屡犯不改的按科室奖惩制度执行。

1.1.7 规范护理交班模式

规范交接班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增进各班次之间环节管理, 充分保证护理工作的连贯性、衔接性、缜密性[5]。交接班形式, 采取口头交接、书面交接、手术床边交接相结合的形式, 交接班者要求做到“四清”, 书面写清、口头交清、床边看清、物品点清。接班者要求提前20 min接班, 先行科室物资清点, 查抢救物品备用是否完好, 有疑问的要及时追溯, 无误后先阅读交班者的书面记录, 初步了解手术情况。巡查各手术区域, 最后进行手术病人床边交班, 做“十交、三人清点、二次签名”。“十交”, 手术病人基本资料、生命体征、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手术进展状况、手术体位、电极板处皮肤情况、尿量、各引流管情况、术中用药情况;“三人清点”, 接班者手托病历清点单同交班者、洗手护士三人共同对手术台上物品逐一进行清点;“二次签名”, 接班者在确定手术台上物品与清点单上数目无误后分别在手术安全核查单、手术物品清点单上签名。交接班位置规范:晨会交班时, 护士长与护士相对站立, 护生站第二排, 分别于带教老师相对位置, 便于交接过程中信息的传达及指导。交班的内容书写规范:按格式书写手术病人科室、床号、姓名、诊断、手术名称, 交班内容书写入室时间、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术中特殊治疗、返回病房时间。

1.1.8施行双导师教学模式

加强对新入科护士、护生的管理力度, 实行双导师制[6], 可显著提高新护士、护生综合素质, 降低工作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据统计, 临床中护理缺陷、差错发生率的46%来自于新护士和护生, 因此, 带教配双导师尤为重要:低年资、上进心强的辅导教师负责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高年资、专业技能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负责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指导。双导师制比普通带教更能让新护士和护生获取到不同层次的知识面, 在短时间内能取得最大进步。

1.1.9帮助护士减压

为护士营造宣泄压力场所, 既能增强护士的抗压能力, 又能增进护士长管理的凝聚力。组织护士聚会、聊天以宣泄工作压力, 让护士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紧张繁重的工作中。鼓励护士参加各项院内、院外各项集体活动, 给参赛者假日奖励, 获奖者再加经济奖励, 让护士在手术室护理团队中获取到归属感和认同感, 同时构建出和谐的工作环境与人文关系。

1.2 执行阶段 (D)

1.2.1全科进行系统化的学习培训, 要求人人知晓专科制度, 应急预案, 各班职责, 质控分工及工作流程, 人人遵从奖罚制度, 在晨会及科室护理会议上进行公开、客观的护理质量评价, 达到通过目标管理方式实现护士自我控制的效果。

1.2.2将“一周护理工作重点栏”纳入护理人员排班表中应用[7], 让护士清晰地了解到下周的护理督查重点, 护理部布置的工作任务、科室一周工作安排, 紧跟护士长管理思路, 达到提升护士执行力与提高护士长管理高效能的目的。

1.2.3完善护士绩效考核, 建立公平竞争的人才机制, 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将护士工作质量、工作量、班次及职称权重、全勤奖考核分与绩效奖全挂钩[8]。在保证护理质量及手术病人安全下充分发挥护士积极性, 避免护士重数量不重质量。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手术医生、手术病人对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

1.3 检查阶段 (C)

1.3.1可选择性或随机性跟台手术, 督查各制度在工作流程中的执行情况, 及时纠正不规范操作行为。每天晨会上护士长进行前一天的工作点评与当天的手术安排, 在晨会上进行当天疑难、新手术的护理配合学习, 提出重点环节的注意事项。

1.3.2加强质控, 确保护理质量与手术病人安全。在质控管理中实施护理综合量化管理术模式[9], 将手术室规章制度执行、核心制度执行、输血流程执行、管道标识执行、手术访视执行、应急能力均建立详细评分标准, 细则考核, 根据评分结果进行绩效奖分配。管理模式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为核心的护理模式, 切实做到优奖劣罚, 激励护士争先创优, 激发最大潜能的效果。

2 效果

通过采用PDCA循环法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将人员配比、护理制度培训、各班职责细化、奖惩措施的执行、人人参与质控管理、应急预案演练、包干区责任化、交班模式规范化, 教学模式双导师制、工作氛围和谐化在手术室护理管理计划 (P) 中的应用, 不仅体现了护理行为制度化、制度行为化、管理人性化, 更培养了护士主人翁的意识, 浓烈的集体荣誉感, 充分增进了护士长管理的凝聚力, 为繁重的手术任务提供了准确、安全的护理配合, 最大程度地保障了手术的顺利完成, 保证了手术室护理质量稳步提高。

3 体会

手术室是医院质量的核心部门, 是为手术病人实施争分夺秒的急救场所, 是承担所在区域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岗位。因此, 每一位手术室护士都必须具备较强的应对能力、规范的护理行为, 同时通过参与护理过程环节质量评价反馈使护理质量遵循PDCA良性循环发展, 真正使手术室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 梁玲, 高海莲, 曾新芝.PDCA循环法在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 2002, 2 (4) :52~53.

[2] 余咏, 郎红娟, 范珊红, 等.合理高效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新思路探讨[J].护理研究, 2005, 19 (6) :941~942.

[3] 王文静.北大医院手术室后勤人员的岗位设置及管理启示[J].当代护士 (学术版) , 2007, 4:98~100.

[4] 王美凤.人性化管理对降低护士压力及工作满意度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 (9) :61~62.

[5] 李国宏, 徐翠荣, 任璐璐.规范护理交班模式的创新与体会[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 (1) :64~65.

[6] 朱秀静, 张佳颖, 戴金平.手术室护生带教中实施双导师制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 (13) :91~92. (上接第27页)

[7] 叶张“.一周护理工作重点”栏纳入护理人员排班表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 (9) :64.

[8] 姜红, 施海云.护士绩效管理在基层医院门急诊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 (9) :58.

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方案 篇8

【关键词】 循证护理;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018-01

循证护理是在循证医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护理观念,为临床护理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模式,主要是通过遵循证据,提出相关的护理方案,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1]。本研究将在2013年1月至2013年8月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把在2013年1月至2013年8月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总例数(例)男性患者(例)女性患者(例)年龄(岁)平均年龄(岁)

常规护理组50212930-6740.10±6.10

循证护理组50272322-4829.10±5.07

总计100485222-6737.91±9.07

1.2方法

两组患者都进行常规手术室的护理。循证护理组除了常规操作外,再进行循证护理方法进行整体护理。结合临床实践,参阅相关医学论文,参考相关病例文献,对实际案例的实用性、可行性和系统性进行综合系统的评估。找到最有利证据,对手术起到指导性作用,从而达到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的目的。循证护理小组是“123”,即1位护士长,2位器械护士和3位巡回护士。她们的学历是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循证护理组成员都经受过专业业务培训,学习并且了解循证护理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循证护理的问题是在术前、术中和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以及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因手术而产生的不适。在手术前,都要进行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整理和归纳。把循证护理的精髓应用到手术室的整理护理中。

1.3 评价标准

对两组的患者的以下四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估: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差错率、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病率。术后两天后,由患者本人对护理满意度表进行打分。满意度表包括环境卫生、入院宣教、健康教育、基础护理和用药指导五个大项目。每个项目20分,最后累加为总分数。总分分数分级见表2。满意度的计算公式是:总满意度=(1-不满意/总例数)×100%

表2 护理满意度表总分数等级划分

等级分数

非常满意90-100

较满意80-89

满意60-79

不满意0-59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 ),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结果详见表3至表5。

表3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

组别分数

常规护理组81.3±2.9

循证护理组96.6±1.3*

注:*和常规护理组比,P<0.05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和差错率比较[n,%]

组别n非常满意较满意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差错率

常规护理组48131610981.254.17

循证护理组48231212197.92*0*

注:*和常规护理组比,P<0.05

表5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比较[n,%]

组别n感染出血其它并发症发病率

常规护理组482118.33

循证护理组480112.08*

注:*和常规护理组比,P<0.05

3.讨论

手术室是医院内一个为患者提供手术和抢救的重要技术场所。但是目前很多患者谈手术室时,就会从心理和生理上产生明显的应激反应。这些不必要的反应往往会影响手术的进行和结果[2]。所以,如何能够让患者最小限度的产生不良情绪,是目前研究的热门话题。作为护理人员,如何让患者最大的消除顾虑和得到最适的护理一直是工作出发点和目的[3]。手术室的护理不同病房的护理,因为手术室的特殊性,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如何让患者从心理到生理上的配合,一直是手术室整体护理的研究重点[4]。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常规护理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81.3±2.9分、总满意度为81.25%、差错发生率为4.17%和并发症发病率为8.33%。循证护理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6.6±1.3分、总满意度为97.92%、差错发生率为0和并发症发病率为2.08%。循证组与常规组相比较,每项指标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所以可知,循证护理应用于手术室的整理护理质量中,提高了护理质量、增高了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了差错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病率。

总之,循证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的效果明显,值得广大同行進行学习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永杰.循证护理在基层医院手术室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0,13(7):84-85.

[2]王彤.循证护理在降低剖宫产的产妇术后感染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3):5742.

[3]张晓菊.脑外伤机械通气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循证护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1):5211.

上一篇:没有苦难,哪来灿烂作文800字下一篇:测绘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