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手术护理质量管理

2024-09-20

高效手术护理质量管理(共12篇)

高效手术护理质量管理 篇1

近年来外科医学的迅猛发展, 手术种类繁多, 高精尖手术广泛开展, 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使用, 对手术的配合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 用人体制的改革, 我院先后引进外科各学科带头人及专科人才。手术室面对医院引进的各种重点人才, 必须转变固有手术配合观念和模式, 以适应现代医学发展和社会需要。为了掌握术中配合的主动性, 力求完善术中护理配合质量。鉴此, 从2011年3月至今, 我科针对手术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运用手术护理点评, 提高手术配合质量, 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 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手术室为综合性手术室, 有护理人员18名, 年龄21~50岁, 平均32岁。其中主管护师5名, 护师5名, 护士8名。工作1~5年10名, 5~20年6名, 20年以上2名。本科学历5名, 大专学历12名, 中专1名。

1.2 方法

1.2.1 手术护理点评的方法

利用每日晨会交班时间对前1日手术的护理配合进行点评。由前1日手术参与者回顾当日手术护理配合工作存在的问题, 要求内容简明扼要, 重点突出。无特殊情况的手术, 报告正常即可。手术当天, 选择特殊、典型、重大的手术, 由护士长对当班参与的护士提问, 并提出需特别注意的地方。参会的护士均可主动报告手术中的护理配合问题, 鼓励大家积极思考发言, 提出合理建议。护士长结合实际情况, 提出指导性意见。护士长将收集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进行归类整理, 并建立手术护理点评登记手册, 供同仁借鉴和学习。

1.2.2 手术点评的内容

1.2.2.1点评的手术选择

针对手术过程中发生频率较高且易出现护理问题的手术进行分析, 归纳为: (1) 具有危急重高风险因素的手术。如绿色通道紧急转送手术, 病情复杂, 危险性大, 术中随时可出现特殊情况。 (2) 新引进学科带头人、初次主刀手术人员的手术。如手术习惯的不同, 对护理配合的要求就不一样。 (3) 使用新设备仪器的手术。新使用的设备需加强学习, 熟练掌握其操作, 达到最佳使用状态。 (4) 术中需落实重要规范制度的手术。将手术过程中收集的信息及时报告科室, 便于科室完善配套的护理流程, 以利护理配合质量持续改进和推广。

1.2.2.2点评的内容

从手术护理配合的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点评: (1) 安全问题。手术患者病情复杂, 可变因素多, 难以预料术中变化。在整个手术过程中, 患者生命体征是否稳定, 身体受压情况、出血应急等特殊情况的应对, 手术护理有无缺陷等。 (2) 手术进展及配合情况。物品供应是否及时, 体位安置如何, 器械及仪器设备是否好用, 手术配合是否准确。 (3) 术者的手术习惯特点, 包括术者对手术配合方式、手术器械及用物的要求, 对手术护理的建议等。 (4) 术中值得表扬及不足的地方。护士汇报自身和他人工作优秀或出现的缺陷, 以便其他护士借鉴, 更好地完成工作。 (5) 当日手术重点强调的内容。术前访视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 做好术前物品准备及应对措施。

1.3 评价指标

(1) 采用自行设计的手术室信息调查问卷, 在手术点评实施前 (2011年9月至2012年2月) 和实施后 (2012年3月至8月) , 随机选取两个时间段数量均等的手术采集相关信息并进行比较, 调查表内容包括手术护理配合质量及手术医生对护士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手术护理配合质量由点评前的84.6%提高为99.4%, 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由点评前的88.0%提高为99.9%, P<0.05有统计学意义, 手术护理配合质量及医生满意度明显提高。

3 讨论

手术护理点评明显提高了手术的配合质量。随着外科手术设备的现代化、精细化, 手术方式不断更新, 部分手术室护理人员缺乏统一的专科培训[1], 使其配合工作不熟练, 手术配合步骤不熟悉, 不能主动进行配合, 影响手术配合的质量。对每日手术的总结点评, 使每名护士知晓手术护理配合工作中的缺陷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对医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也能及时做相应调整。提高了手术配合预见性、主动性, 手术配合质量明显提高。

手术护理点评提高了手术医生的满意度。手术护士在手术配合中存在“通而不精”的现象;对复杂精密的专科设备难以熟练操作, 出现故障不能及时查找原因, 快速解决;不了解手术医生的性格及手术习惯, 难以默契配合手术[2], 因此手术要求与手术护理配合上存在差距。通过手术点评能及时了解和熟悉每位手术医生的个人习惯和手术特点, 满足手术医生对专科手术的实际需求, 医护配合默契, 手术医生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手术点评使新进科护士手术配合能力得到提高。现在手术室护士年轻化, 造成手术室人员经验不足和技能不高。手术点评是他人的典型经验总结, 不断丰富年轻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促进其工作能力的不断提高。手术护理点评是有效且值得推广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方法。手术室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是手术护理的风险管理, 作为外科手术的重要场所, 其风险无处不在, 且后果严重[3]。随着外科手术的迅猛发展, 手术室护士愈加专业化, 但在实际工作中因各科日手术量不均衡, 手术护士是哪需要就到哪里, 到非专科工作时, 配合知识掌握滞后, 易出现手术护理质量缺陷, 给手术治疗造成不安全隐患。手术护理点评, 做到了术前可主动防范, 术后回顾“经验分享”, 及时解决术中出现的问题, 降低了护理缺陷风险, 确保手术安全, 值得推广的。

摘要:目的 运用手术护理点评, 提高手术配合质量。方法 选择急危重、风险大手术、新手术者及新开展手术, 在术前提出重点注意内容, 做前瞻性处理。术后回顾术中出现的问题, 进行总结, 及时解决。结果 运用手术护理点评, 手术配合质量和手术医生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手术护理点评杜绝了反复出现的错误, 增强了护士工作的主动性, 手术护理配合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同时降低了护理缺陷风险, 确保手术护理安全, 强化了科室的管理, 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值得推广。

关键词:手术护理点评,手术配合,管理

参考文献

[1]李秀华, 高敏, 郭敬霞, 等.专科护士发展需求与现状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 2005, 5 (5) :8-12.

[2]王凤云.外科医师对手术室护理服务满意度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 2007, 22 (5) :129-130.

[3]魏革.手术室的风险管理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 2007, 42 (9) :833-835.

高效手术护理质量管理 篇2

1、成立由科护士长、副护士长、行政组长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小

组,负责科室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制定并对护理质量进行实施控制与管理

2、每月有计划地或根据科室护理质量的薄弱环节进行检查,填写

检查登记表及护理质量月报表,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并落实

3、质控组人员每月按时上报检查结果,对护理质量缺陷进行跟踪

监控,有针对性的召开全体护士会,进行质量分析、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4、护士长随时向护理部主管主任汇报科室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

情况,每月在全体护士会上反馈检查评价结果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初探 篇3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

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遵守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不但要掌握扎实的护理理论知识,还要有过硬的护理技能,切实从患者的生命利益出发,从根本上杜绝差错事故发生。细节决定成败,护理工作十分注重细节,要始终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1],坚守各项服务制度,从细节出发,规范自己的行医行为。我院护理部为100名手术后患者进行了手术室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满意度测量包括8个方面:①手术室护士服务态度;②手术室护士业务水平;③手术室护士责任感;④手术室护士对患者的关怀;⑤手术室护士对患者健康教育;⑥手术室护士满足患者需要情况;⑦手术室为患者提供的手术氛围;⑧患者对手术室护士的总体评价。此问卷分3个项目作答,分别是满意、非常满意、不满意,发出问卷100张,收回问卷100张,各方面满意率达到95%以上,见表1。

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重点管理科室之一,抓好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是保证医疗安全、适应外科手术发展的需要、是降低术中感染率、减少和避免医疗纠纷发生的有力措施[2],要想抓好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首先要抓好手术室的无菌管理。手术室的无菌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无菌操作技术管理:工作人员的一举一动,即从进入手术室消毒到在手术台上进行手术至手术结束的每一个操作都必须保证手没有被污染,这需要全体医护人员共同完成。②手术室环境质量控制:护士每个月必须完成空气、医护人员手以及物品表面的细菌培养,并记录结果。每天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感染性的手术结束后,手术间要及时进行消毒处理,防止因空气传播或器械污染而导致的交叉感染。如乙肝、癌肿、结核等感染的患者使用的手术器械必须先进行消毒液浸泡后再处理[3]。如连台手术若是层流手术间,百级手术间开启层流15分钟即可进行下一台手术,万级手术间需开启层流30分钟后进行下一台手术。特殊感染手术尽量安排在负压手术间。③手术物品质量管理:手术物品的质量保证,关系到手术能否安全进行。每天手术开始前,巡回护士要检查仪器设备是否完好,器械护士提前20分钟洗手检查器械是否齐全,有无损坏,以免影响手术顺利进行。对于消毒灭菌的物品,每周要清整1次,过期的器械、敷料要重新进行消毒灭菌,耐高温耐湿度的物品和器材,应首先选用高压蒸汽灭菌;不耐热不耐湿以及贵重物品,可选用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熏蒸消毒物品应由器械班护士每天检查、添加或更换。制定各类物品消毒更换日期,并落实执行者。

手术室器械仪器应设有专用器械柜,各种仪器分类放置由专人保管。常用器械定位放置,值班护士仔细清点检查并签名,精密仪器和大型设备要有专门存放室,仪器有专人负责保管,保管人要熟知仪器及设备的性能、保养方法,定期检查维修随时保证用时运转正常,仪器使用前,有巡回护士进行常规检查,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安全合理使用并维修。每次使用后要将使用日期、使用人员、运转情况及维修等情况登记在记录本上,随仪器保存,手术室的一切物品,原则上不外借,特殊情况必须征得护士长批准,必须严格办理借物登记手续,经手人需签名。院外单位向本科借用仪器、器械时,需先经医疗组批准,护士长同意,方可借出。

手术室药品管理:手术室药品必须建立严格的交接班制度,必须有毒麻药使用登记本,有双人管理,麻醉药、剧毒药、贵重药品必须专柜上锁、专人保管、每天检查清点毒麻药品的处方、药品基数和使用登记本情况,如不符立即查明原因。

病理标本是临床医生诊断的重要依据:手术室是病理标本最集中的地方,若标本管理不当,则会给临床诊断及患者带来严重损失,引起医患纠纷,正确处理标本能有效的保证病理诊断和临床诊断,因此病理标本的管理是手术室管理工作中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4]。手术中冷冻切片病理由巡回护士即刻留于病理袋内,贴上标签,注明患者姓名、科室、病历号、病理名称,交与指定人员立即送病理科。手术中切下的标本,手术结束后由器械护士放于病理袋内,袋外注明患者姓名、科室、病历号、病理名称,置于污染走廊器械车上,有指定人员送病理室与病理科接收人员核对并签名。

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进行检查诊断,进行手术治疗并担负抢救工作的場所,有手术量大、疾病种类多,病情重、护理工作重的特点[5]。医学科学的发展,要求护理工作提供全面、整体、高质量的服务。加强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是护理工作现代化和适应医学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曹慧,薛静.加强管理全面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J].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5,19(5):563.

2杨凤萍.手术室院内感染的控制管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2.

3董艳芹,万会明.如何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探讨管理实践[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9(13):356.

4何萍.手术病理标本管理中常见缺陷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0,4:152—153.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 篇4

随着现代医学发展, 各种外科手术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完善, 手术室的各项工作, 各个环节与手术成功有着密切的关系, 是代表一所医院医技水平的窗口。因此, 做好手术室的护理管理工作, 成为新时代手术室护士长的工作重点, 是医院质量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

1人力管理

1.1 根据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不同年龄、资历, 以及业务能力, 综合素质, 科学合理配备各岗位护士, 做到专业相对固定, 岗位合理轮转。随机调整班次和分工, 保证各组工作及重大手术的顺利完成。

1.2 注意手术室护理队伍梯队建设质量管理, 定期有计划选送护理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先进的护理技术, 以适应不断更新的医疗技术需要。

1.3 设立各岗位职责细则, 合理分工, 并严格按照各级质量标准进行检查。具体措施:a、根据职称的不同设立主管护师工作职责, 护师工作职责, 护士工作职责, 护士长根据不同职责的要求随时进行监督, 检查各级人员的护理工作质量, 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b、严把器械、卫生材料质量关, 各种卫生器械卫生材料直接接触人体, 在治疗疾病的同时, 对人体也是一种伤害, 如果不符合质量标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 发生严重的安全隐患, 因此要求手术室护士长要协同严把器械、卫材质量关。

2手术室安全质量管理

2.1 制定严格的查对制度。

首先接患者时根据手术通知单取病例, 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性别、诊断、明确手术内容, 并询问清楚患者是否按医嘱要求禁食水, 患者意识不清的要认真询问其家属和陪患, 以免发生意外。患者接入手术室后, 由麻醉医生、主刀医生、手术室护士再次核对无误后进行手术。手术开始前、后, 由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共同认真清点所用纱布、器械数目并认真记录, 使用任何药品都要两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护士长要随时抽查, 检查护理人员对制定执行情况, 发现问题, 一定要查出原因, 及时解决, 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

2.2 护理记录质量管理。

手术护理记录是患者在手术室内详细情况的重要资料, 是患者复印的具备法律依据的文件。护士长严把记录书写关, 要求书写规范, 按要求逐项详细、认真填写, 如实记录手术使用物品情况及治疗, 抢救情况, 使用的各种无菌物品的灭菌指示标志, 以及生产使用许可标识都要按照要求粘贴到护理记录的位置。

3协作沟通质量管理

外科的所有科室, 每天都要处理各方面的关系, 如医患关系, 护患关系, 护工关系以及患者家属的关系。先要提高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技巧, 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接触交往中, 稍有语言行为的疏忽, 极易造成纠纷。因此要求护士长要严管手术人员的言行, 不讲无原则的话, 不讨论与手术无关的事。体贴关心每一个患者, 并制定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原则。同时做好术前心理护理。针对每个患者有焦虑恐惧心理, 术前对患者进行访视, 向其介绍手术方式和手术过程大大减少了患者的恐惧心理, 促成良好的沟通效果。

4术中护理

手术进行的过程中, 由专人不定时地向患者家属介绍手术进展程度以及患者的情况, 尽可能消除患者家属焦虑紧张的心里。

5术后护理

术后到病房对患者进行访视, 细致讲解术后应注意的事项。认真听取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全程优质服务达到护理关系协调, 并提高服务满意度。

急诊手术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体会 篇5

444300湖北省巴东县人民医院手术室谭青青 张泽梅 肖晖

【摘要】 目的:通过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有效地提高急诊手术护理质量。方法:健全组织,明确责任,健全相关制度和急诊手术护理质量标准,定期或不定期对急诊手术护理工作进行检查、整改、评价。结果: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急救仪器完好率达到100%,无菌物品合格率为100%,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由90.29%提升到95.37%,健康教育覆盖率由85.67%提升到90.28%,患者服务满意度由87.24%提升到96.55%,无护理事故和投诉。结论:在急诊手术护理质量管理中大力推行持续质量改进,能使护理质量达到更高标准。

【关键词】 急诊;手术;护理管理;持续质量改进

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是一种促进产品质量达达到更优、更高标准的有效方法,使产品更符合消费者的需要,是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更注重过程管理、环节质量控制的一种新的质量管理理论[1,2]。CQI的基本方法是:测量分析现状、建立目标、寻找解决办法、实施解决办法、测量实施结果[3]。为了配合我院创建“二优”,自2008年3月起,应用CQI对急诊手术护理质量进行管理、监督、评价,提高了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素质,护理质量也得到了提高。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手术室有护理人员10人,均为女性,年龄31~40岁,平均34岁;学历:本科8人,大专2人;工龄10~20年,平均12.5年;职称:护师4人,主管护师6人。2006年3月至2008年2月共完成手术2977台次,实施CQI后(2008年3月至20010年2月)完成手术4010台。

2CQI的实施步骤

2.1组织计划

成立由护士长为组长、护理骨干为组员的科室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护士长为负责人,全科护理人员均为责任人。小组负责护理文书、护理操作、急救物品、消毒隔离、教学科研等工作,进行过程性、持续性、预防性的全面管理。同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CQI理论知识,制定手术室各项工作质量考评标准,召开护理工作讨论会,讨论改进措施,这也是最高质量标准[3]。

2.2制定急诊手术护理质量标准

根据湖北省卫生厅制定的护理工作质量标准制定手术室护理质量标准。包括基础标准(人员、环境、设施),环节标准(护士的护理过程),终末标准(护理结果),对每一项标准均按照“检查→分析→改进→评价→再检查→再评价”的程序实施质量管理。

2.3确定存在问题,建立预期目标

根据二级质量控制(二级:护理部质控、科室间质控),科内护士自查互查,患者服务满意度调查及手术、麻醉医生反映,查找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管理制度不健全,质控措

施不得力;②护理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服务意识、护理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等参差不齐;③对患者健康宣教不到位;④护理文书书写不够规范等。通过CQI使我院手术室护士认识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进而根据存在的问题确立明确的目标,最终使各项护理质量指标达到湖北省卫生厅护理质量标准。

2.4实施对策

2.4.1加强质量控制

界定护理质量控制小组职责,把护理文书、护士操作培训考核、急救物品管理、感染控制等各项工作具体分到个人管理,分工合作。质控小组按质量标准每月检查考评两次,每周不定期检查,使护理工作各个方面做到有人监督、有人控制,事事处处都在受控状态。质控小组每月召开质控会议,对有共性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布置质控重点,形成一个质控循环系统,达到持续质量改进。利用“及时贴”[4]及时纠正护理疏漏,杜绝差错隐患,并将近期整改和检查的重点告诉护士,明确工作的目标。坚持实行护士量化考核,并针对护理质量的薄弱环节制定量化考核标准。每年进行修改,并与年终考评挂钩。

2.4.2健全护理制度

我们建立了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护理质量检查考评制度、手术室管理制度、护理安全管理、危重患者护送制度、突发事件报告制度等各项制度,进行经常性的督促、检查、落实。制定各种应急预案,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院内急救应急预案、仪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应急预案、紧急封存患者病历及反应标本的应急预案及程序,并组织护士演练。针对急诊手术患者在术前访视时间短,健康教育不易落实到位的情况,对进行健康教育的护士落实到岗,在一对一的讲解的同时发放健康教育处方。

2.4.3提升护士综合素质

①加强专科手术知识及技能的培训:根据护理人员专科知识及技能掌握的情况,制定培训计划,实施培训。重视对低年资护士的培训,选择技术熟练、工作责任心强的高年资护士负责带教,指导低年资的护士。重点培训专科急救技能,如心肺复苏术,心电监护仪的操作及观察记录,除颤仪的操作,气管插管的配合,呼吸机的连接及注意事项,吸痰、吸氧、导尿等。②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学术讲座,订阅护理杂志,吸取国内外先进护理经验,更新知识,提高专业理论水平。③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能力,规范护理文书书写。质控小组每周和随机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纠正。④强化风险意识和服务意识:一方面,重视高风险因素环节的防范,重视法制教育,推行护理安全案例分析,增强安全意识;另一方面,倡导以患者的需要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

2.4.4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和物资的保证:合理排班,弹性排班,新老护士搭配,技术力量强弱搭配。物资准备充足。恰当的激励方式: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有机结合起来,把成就激励,竞争激励,期望激励,感情激励,培训进修激励,奖罚激励等激励方式综合运用到工作中,既实现了护理人员的自我价值,又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

2.5效果评价

采取三个层次的评价:二级质控组织的检查,科内护士自评及互查,患者评价(满意度调查)。护理部每月检查以及随机抽查,每月一次患者满意度调查,发现问题,在护士长例会上反馈,及时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各科护士长每月一次交叉检查;护士长每周一次不定时夜查房;护士长每天跟班检查,每周至少进行一次患者满意度调查;护士自查及护士间互查,以做到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每月科内召开护士会议进行工作总结,分析讨论,提出下一步需要改进的存在问题,再进入下一个CQI的工作循环。

3结果

经过两年的持续改进,我科的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得到了持续的提高,公开发表护理论文3篇。护士熟练掌握了各种急救仪器的操作。急救仪器完好率达到100%,无菌物品合格率为100%,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由90.29%提升到95.37%,健康教育覆盖率由85.67%提升到90.28%,患者服务满意度由87.24%提升到96.55%,无护理事故和投诉。

4讨论

持续质量改进是现代质量管理的精髓和核心。急诊手术护理的特点是抢救患者多,急、危、重患者多,病情变化快。护理工作量随机性强,患者及家属要求高,要求护士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应急应变能力。持续质量改进是以全面质量管理思想为指导,重视过程管理,突出环节质量,提高终末质量,增强满足要求能力的循环活动。CQI强调过程改进、持续改进、预防性改进的原则。提倡不断寻求改进机会,主动发现和分析已出现的问题及潜在问题的迹象趋势。强调事前的质量控制以达到根本性的质量改进。急诊手术护理质量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比较薄弱的方面。CQI方法的应用,使护理管理工作更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5]。通过对急诊手术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探索,我科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较大的提高,使院方、医方及患者等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大幅度提高。坚持持续质量改进的观点,就是要在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满意度,它不是一次性的活动,而是长期的、不间断的、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的、持续的改进过程和活动。

参考文献

[1]张成普.新形势下持续质量改进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07,27(4):27-28.

高效手术护理质量管理 篇6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6-0051-02

手术室护理具有技术性强、难度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因此在具体护理过程中会出现较多安全隐患[1]。手术室护理缺陷会对护理服务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甚至会威胁患者生命健康[2]。在细节护理中护理人员围绕患者核心利益开展护理工作,并通过精细化手术室内工作进行护理风险的规避,为手术顺利进行提供保障。为对细节护理管理的成效进行明确,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90例手术治疗患者,其中包括36例女、54例男;有10例患者为妇产科手术、10例患者为泌尿外科手术、30例患者为普外科手术、40例患者为骨科手术;手术时间范围1.5~4.5小时,平均时间为(2.9±0.2)小时。90例患者中已经排除术前严重营养不良、神经系统存在疾病、存在严重免疫系统疾病、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患者、术中出血量大于300毫升者。全部患者依据住院时间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患者,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护理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护理采用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具体措施包括:①组织手术室护士长、护士建立手术室细节护理小组,并通过细节护理管理会议进行管理方案的制定。②定期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接受技能培训,并通过开展经验座谈会进行手术室细节护理经验和技巧的传授、交流,使得护理人员的细节护理专项技能获得有效提升,为手术室细节护理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保障。③对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构建,护士长组织护士在手术前进行手术器械、用药的检查,避免差错的出现。④定期开展工作总结,并对最近护理工作中出现错误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改善,促进护理安全性的提升。

1.3疗效评价指标 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估指标内容有消毒隔离、护士配合、器械准备、仪器设备管理,对应分数分别为20分、30分、20分、30分,总分合计为100分,护理质量越高获得分数越高。运用自行设计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定护理满意度,主要内容有护理舒适度、护患沟通、护理技术、手术室前准备、护理服务等,总分合计为100分。高于85分为满意,60~85分为比较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调查数据采用SPSS21.0版统计软件进行整合处理,采用(±s)表示计量数据,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计数资料的对比运用χ2检验,运用t检验计量资料比较,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时以P<0.05表示。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室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护理质量安全得分为(97.4±16.2)分、消毒隔离得分为(19.4±3.6)分、护士配合得分为(28.7±4.3)分、仪器设备管理得分为(29.4±4.3)分,对照组护理质量安全得分为(88.1±14.2)分、消毒隔离得分为(17.3±2.7)分、护士配合得分为(25.4±4.1)分、仪器设备管理得分为(26.2±3.6)分,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45例患者中2例不满意、3例满意、40例满意,满意度为95.6;对照组45例患者中8例不满意、5例满意、32例满意,护理满意度为82.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相关研究认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能够促进手术成功率的提升,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3]。细节护理中开展围手术期的全面护理,不仅仅追求手术的有序完成,还关注患者术后恢复[4]。护理期间对手术中出现应激反应进行有效控制,并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进行严密观察[5]。细节护理需以护理管理为依托,对于手术室护理安全保障具有重要作用[6]。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质量安全得分、消毒隔离得分、护士配合得分、仪器设备管理得分均比对照组高,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5.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2.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将细节护理管理引入到手术室护理中,能够促进手术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提升,值得进行广泛临床推广[7]。

参考文献:

[1]杨会仙.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5,(13):102-103.

[2]朱学玲,常俊.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4):246-247.

[3]于琼.浅析手术室优质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15):235-236.

[4]秦洁.PDCA循环在眼科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3,(18):389-389.

[5]刘雪春,俞莉,趙杉杉等.安全文化在老年患者手术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4,(20):361-361.

[6]李景晓.人性化细节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5):182.

手术室护理管理体会 篇7

1 制度化管理

长期的护理管理实践说明, 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是护理质量的必要保证。《孙子兵法》中有一句话:“求于事而不责于人”, 意思是不要责备别人做的不好, 而要责备你没有制定出他应遵守的规矩。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因此, 一方面, 我们十分重视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 并定期进行培训和学习。另一方面, 根据本院实际情况, 对某些制度进一步细化、补充和完善。例如, 由于哈密地区地处内陆, 干旱少雨, 风沙大, 风天时室内难免有尘埃弥漫于空气中, 因此在《无菌操作制度》中, 我们补充了“除急诊手术之外, 遇刮风天时, 预先安排的手术一律延后实施”, 把无菌操作落在实处, 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患者的健康。

在1978年, 由于时值动乱年代刚刚结束, 管理混乱, 我院手术室曾发生过一起火灾, 起因是由于冰箱内存放的乙醚瓶泄漏, 当冰箱门打开时, 电火花点燃乙醚气体引发大火, 给医院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害。事后, 我们手术室特别制订了《关于易燃药品的存放和泄漏检查的管理制度》: (1) 易燃药品有专人管理。 (2) 避免放置在高温和有电火花产生的场所。 (3) 定期检查是否有破损泄漏, 如有破损, 要及时妥善处理。

此外, 对各种制度的的操作实施, 一定要慎之又慎, 严加要求。例如对《防止接错患者的三核对制度》, 我们有深刻的经验教训。三核对制度要求: (1) 到病室接患者时, 根据手术通知单核对以下各项:病室、床号、患者姓名、住院号、手术名称及规定手术时间。 (2) 患者接到手术室, 须送到规定的手术间内, 并由该手术间巡回护士第二次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及手术部位等。 (3) 麻醉医师及手术第一助手作第三次核对。

一个姓名为李龙的儿童患者需做阑尾切除, 当护士去病房接患者时, 患者因上厕所不在病房, 由于接患者的护士未严格查对, 错接了一个同病室、同姓名需作疝气的儿童。患者接到手术室, 巡回护士第二次核对时, 由于粗心, 未发现失误。直至麻醉前作第三次核对时才发现错接了患者, 避免了一次严重事故的发生。通过这次事故隐患, 我们深感各种规章制度的重要性, 同时也感悟到每一条制度的形成, 在它的背后都有着非常沉重的、甚至是生命的代价。

2 人性化管理

除了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 人性化管理是做好护理管理工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管理需要一定的规章制度, 而现代护理管理强调要以人为本, 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挖掘人的潜力。从长远来看, 人性化的管理更能够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因为现代护理模式中, 抛开人性化的制度是推行不下去的, 人性化管理要通过制度化管理体现出来, 制度化管理要体现人性, 这样人性化管理才能落到实处, 制度化管理也才能成功。因此, 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应当相互结合, 相辅相成, 不可或缺。

我院手术室共开设4个手术间, 7名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紧张繁忙, 劳动强度大。在手术高峰期更是不分昼夜, 加班加点, 非常辛苦。因此, 我们始终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贯彻在实际工作中。在科内形成一种团结、友爱、和谐、文明的良好氛围。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思想方面

培养爱业敬业的精神。教育护士以南丁格尔为楷模, 使她们懂得, 护理工作和人道主义精神、关爱生命、维护健康、救死扶伤等服务理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是崇高的职业;培养健全的人格。协调好与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本科护士之间及护患之间的关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注意加强职业危害防护知识的学习, 避免工作中意外伤害的发生。加强依法护理, 照章操作的教育, 避免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

2.2 工作方面

观察了解每个护士的工作能力、性格、特长、爱好, 工作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和特点, 创造出愉悦的工作环境。对思想品德好, 业务水平高, 工作能力强的年轻同志重点培养, 创造条件培训学习, 使她们早日成长为医院的护理管理骨干。2003年以来, 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 经过几年手术室护理实践, 我们手术室有三人现在成为医院不同科室的护士长, 一人成为外科ICU科室护理负责人, 一人成为社区护理站负责人。

2.3 业务学习方面

鼓励全体护士不断努力学习, 更新知识, 提高技能。并经常请临床医生和麻醉医生为大家讲课, 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的护理模式的要求。通过我们的努力, 全科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很大的提升。1998年, 我科护士在全院护理技术比赛中获得第一、第二名;1999年, 在局各大医院护理技能大比武中, 我科护士代表医院参赛, 取得第二名;2003年, 在哈密地区护理技能比赛中, 我科参赛护士获得手术护理项目比赛第二名。几年来, 全科陆续有4人通过自学、2人通过脱产培训取得大专护理学历。

2.4 生活方面

了解每个护士的家庭状况、身体状况、经济条件, 及时采取适当的方式对生活有困难的同志给予精神和物质上关怀和帮助。对孕期和哺乳期的同志, 不安排夜班, 不派加班。而对加班的同志作加班记录, 待手术淡季轮换调休。

多年以来, 由于我们坚持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的理念, 科室中形成一种既紧张有序, 又心情舒畅的氛围, 实践证明, 身教重于言教, 作为一名护士长, 除了要注重护理管理工作, 还应该率先垂范, 身先士卒, 处处发挥榜样的作用, 只有这样才能使护理管理工作沿着规范化管理轨道持续发展。

摘要:由于我们坚持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的理念, 科室中形成一种既紧张有序, 又心情舒畅的氛围。实践证明, 只有这样才能使护理管理工作沿着规范化管理轨道持续发展。

手术室的护理管理 篇8

1手术室人员管理

对于护理人员的管理方面, 遵循医院的服务目标“一切为了患者, 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严格要求护理人员的操作, 合理编配护理人员, 使用优化组合原则, 做到科学、合理、公正的排班[1]。手术室的护理管理者应当在排班方面充分考虑科室情况, 预计到突发情况发生的可能性, 特别在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做好调配, 手术室护士由于工作的连续性, 长期处于紧张、疲劳状态, 容易导致注意力分散, 因此需要科学的排班制度。实行弹性排班制度, 这样即缓解了手术室护士编制不足造成的矛盾, 也充分发挥了护士的潜能和能动性。管理者根据手术量来安排人员, 合理控制上班人数及时间, 护士应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 并督促医师准时到位手术, 减少时间资源的浪费。手术室及时掌握手术信息, 随时了解手术动态, 以控制护士上班时间, 减少护士因等待手术造成的时间浪费和多次交接而造成的安全隐患。

手术医师是手术工作的主体, 其状态和能力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手术成功与否, 进入手术室既是被管理的对象也是护士服务的对象, 从进入手术室开始就要遵守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手术室的护士有义务提醒医师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患者是服务对象, 要求在手术前1d巡视需手术的患者, 做术前访视。手术当天, 充分做好术前的用物及手术室温度和湿度的准备。在手术中, 应当态度和蔼保护好患者不受意外伤害, 保持静脉通路通畅。手术结束后, 由麻醉师用平车护送患者回病房并与病房护士交接, 途中应注意保暖和安全。

2手术室财和物的管理[2]

在评优及奖金发放上依据拖班及加班的时数来拉开奖金的差距, 并在择优及评先进分配上予以优先, 在物质奖励较公平的情况下, 给予精神上的奖励, 使手术室的人员对工作始终保持热情。

手术室作为一个高风险的部门, 其环境及物品的管理也尤为重要。要强化卫生清洁管理, 及时做好手术间的清洁和消毒, 严格分离洁、污流线室, 设立工作人员通道、手术患者通道和污物通道, 以保证洁净手术部空气的洁净度及手术流程的需要。划分无菌、急诊和感染手术间, 急诊手术间在手术部的最外边, 感染手术间靠近污物通道, 以便于隔离和消毒。物品方面对精密的手术器材进行专人保管, 专柜放置, 定期检查, 定期保养, 用前由专职人员进行消毒灭菌, 在器械室里配备有经验的专职护士管理手术器械, 根据各手术的需要, 编制手术器械卡, 使各个手术器械包的物品数固定。术前1d器械室护士根据手术安排表将已灭菌的手术器械包发放到各手术房, 术后由洗手护士对器械进行清洁。加强设备的维护, 定期检查, 及时维修, 保证各种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3手术室的时间管理

管理者应当重视对手术时间的记录、监测与分析, 运用手术标准时间来协助手术安排。于前1d做好对第2天手术统计, 将手术科室、手术室、患者看作系统化的整体, 强调一体化的管理, 规定各个科室的手术日, 加强效率意识和责任感, 增强各个环节的衔接, 综合提高手术室的工作效率。做好手术间和手术室人员以及科室手术人员的统筹安排, 手术室护士有义务及时通知科室医师按时到达手术间进行手术, 以节约时间, 提高工作效率。

4手术室的信息管理

信息、数据的管理通过计算机能够实施对手术过程中所有信息、数据进行全程管理。各级护理人员能够通过中控室及时传达信息, 了解手术动态, 同时加强护理人员对业务技术知识的学习, 使其能够准确识别和处理各种异常信息, 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3]。

5人文关怀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

作为手术室的护士, 既要面对具有不同生活环境、文化层次、生活经历、性格的患者, 还要面对其他科室的医务人员, 同时手术室又是一个具有高风险的科室, 因此作为一个手术室的护士, 必然会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作为管理者, 要善于观察和分析每一个护士的心理状况, 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作出合理的判断, 给予最好的管理措施。

管理者应该在言传身教中体现人文关怀[4]。护士长的主要工作是搞好科室管理, 要以身作则。护理工作是一个具体的事务性工作, 在人手不够的情况下, 对护理人员的缺点和错误, 既要批评, 又要给予改正的机会, 并注意语气和方式, 还应特别注意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语言技巧, 不要损伤到其自尊心, 避免其把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来。

管理者在管理中还应当培养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 增强法律意识, 学会自我保护。认真执行各项制度与工作流程, 工作中做好查对, 加强责任心, 实施操作前履行告知义务。同时要规范护理记录的书写并做好相关证据如书证 (护理记录单、收费单、手术麻醉同意书等) 和物证 (类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实物) 的管理。做好工作防护, 减少职业损害。提高防护意识, 实施标准预防, 更新观念, 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管理者在管理中体现人性化的理念, 做到人文关怀, 管理者尊重护士, 关爱护士, 并能以身作则, 对护士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使护士们的工作热情得到提高, 工作潜力得到发挥, 使之自觉地用一颗爱心去对待每一位患者, 才能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起到能动的作用。

总之, 在管理中用制度管人, 用规范、标准约束人。通过对手术室人员、财物、时间、信息科学严谨的管理既能够促进护士的能动作用, 提高工作质量, 防止差错的发生, 又可以使护士能动的自觉遵守规章制度、操作规范。既节约了科室的资源, 又增加了手术数量, 缩短了患者术后住院时间, 使手术护理不仅在数量上得到提高, 也得到了质量上的保证。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管理

参考文献

[1]林菊英.医院管理学 (护理管理分册)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67.

[2]陈燕.重视护理风险评估, 加强安全管理[J].护理管理杂志, 2002, 2 (4) :9.

[3]宋烽, 王建荣.手术室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166.

高效手术护理质量管理 篇9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9年7月至12月行白内障手术6301例6323 (眼) , 年龄3个月~103岁。全身麻醉手术162例, 表面麻醉手术6161例。日高峰手术量为109台, 手术时间集中在10Am~2Pm。手术最短时间8min, 最长时间30min。

1.2 护理安全管理

1.2.1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护理与法律法规有密切的关系, 护理人员对安全护理重要性的认识和较强的法律观念是做好手术室护理安全工作的前提, 树立"安全第一, 质量第一"和依法施护的观念。加强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临床护理技术规范》、《护理病历书写规范》等, 增强手术室护士知法、守法、依法,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为患者提供安全护理。

1.2.2 加强业务学习

制定白内障各种手术方式配合的工作指引。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白内障手术的步骤及手术部位的解剖特点, 白内障超声乳化机、手术显微镜的操作流程, 各种手术物品的特点及用途, 制定详细的手术配合工作指引, 使护士在工作中有制度可依。加强基础理论、基本操作、专科理论、相关学科疾病知识的学习, 了解国内外手术室专业学科发展前沿动态。

1.2.3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查对制度是手术室的核心制度, 对每个患者都要做到"六查"、"十二对"、"五到位"。六查:接患者时查、患者进手术间时查、滴表面麻醉药时查、术野皮肤消毒前查、手术开始时查、手术结束时查。十二对:科室、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手术眼别、手术医生、药物过敏史、人工晶体测量结果。五到位:急救药物品、所需物品药品、超声乳化机、人工晶体、氧气。

1.2.4 合理调配护理人员

以减轻超负荷工作状态。合理调配护理人员, 采用组长负责制, 各类职称、各层次护理人员合理搭配。手术室全天开放, 但白内障手术集中在10:30Am~3Pm, 而且手术量大, 手术室采用弹性排班, 打破传统的排班方法, 除了中班 (8Am~3Pm) 外, 还增加了10:30Am~17:30Pm的班次, 保证了中午繁忙时段有足够的护理人员, 避免护士超负荷工作。

1.2.5 手术环境的管理

手术室布局合理, 符合洁、污分开的要求。手术过程中尽量减少人员走动, 限制参观人数, 患上呼吸道感染、面部、颈部、手部感染者不可进入手术间。患者进入手术室必须使用手术交换车, 以保持手术间的洁净度, 防止污染源传播。手术间的回风口每天擦拭清洁一次, 空调的新风入口过滤网及低效过滤网每周清洁一次。洁净手术间利用至少三级空气过滤的空气洁净技术措施, 达到对手术间的消毒灭菌及清除空气中的微粒, 使空气、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的手等的细菌菌落总数符合卫生标准。定期监测洁净手术间的细菌浓度、压力、风量和洁净度级别。一般温度控制在20℃~25℃, 湿度控制在40%~60%。

1.2.6 手术物品的管理

手术器械的清洗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3]。一般手术器械的清洗程序是:术毕立即用1:200的朗索医用多酶低泡清洗剂浸泡5min, 然后清水冲洗干净, 上油, 烘干后立即打包。超声乳化灌注管、超声手柄、I/A手柄用后及时用加压纯净水冲洗干净, 再用氧气吹干。手术物品的消毒灭菌:对于耐高温、高压、耐湿物品用高压蒸气灭菌, 它具有高效、方便、快速、安全、经济等特点;对于不耐高温、耐湿的物品采用环氧乙烷消毒灭菌。定期做好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并记录。

一次性物品严格按照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和医院的制度进行管理, 使用时查看物品的外包装是否完好, 检查灭菌效果、灭菌日期、有效期, 使用后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医疗废物的管理规定分类处理, 不得重复使用。

1.2.7 无菌技术管理

洗手消毒是控制医院感染最重要措施之一[3]。手术人员要执行严格有效的洗手制度, 洗手方法分为三步: (1) 从取液器中取用3-5ml3M爱护佳洗手液涂抹双手至前臂肘上皮肤30s, 流动水冲洗干净; (2) 再取3-5ml3M爱护佳洗手液彻底揉擦双手至前臂肘上皮肤2min; (3) 用水彻底冲洗干净, 无菌毛巾擦干。洗手人员手带菌数5cfu/m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手术用品需两人核对消毒灭菌效果方可使用, 如疑污染立即更换。接台手术需更换手术大衣、手套。

1.2.8 患者的安全管理

白内障手术大部分患者是老年人, 手术室地面要保持干净清洁, 防止患者滑倒跌倒。对于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全身病的患者, 术中予吸氧, 必要时心电监护, 密切观察手术进程及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处理。

2 结果

6323例手术顺利完成, 无出现并发症, 无出现跌倒坠床等意外情况, 术后无出现感染等并发症。

3 讨论

护理安全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护理安全与患者的生命安危休戚相关。白内障手术是复明手术, 如何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及手术室的感染控制是护理安全管理的关键。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加强业务学习, 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手术物品手术环境的管理是护理安全管理的重点。

由于老年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存在许多不安全隐患, 因此加强对该人群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不可忽视的主要内容。老年患者与跌倒直接相关的原因有:年龄与生理因素、疾病因素、环境因素、动作不当等。对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进行跌倒危险性的评估并做好防范措施, 保持手术室环境的清洁、干燥, 防滑倒。由于老年患者反应比较慢, 要防止坠床的发生, 从而保证手术的安全。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对白内障手术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回顾总结2009年7月至12月6323例白内障手术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结果6323例手术顺利完成, 无出现并发症, 无出现跌倒坠床等意外情况, 术后无出现感染等并发症。结论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业务学习, 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手术物品手术环境的管理是护理安全管理的重点。

关键词:手术室,白内障手术,护理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潘绍山, 孙方敏, 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1:349.

[2]闫荔, 赵国良, 赵萍.洁净手术部的感染控制管理对策.实用医技杂志, 2008, 15 (5) :618-619.

高效手术护理质量管理 篇10

关键词:无痛护理技术,手术室护理

近年来随着社会还有科技的不断发展, 也直接推动了医学技术的进步, 在临床上面使用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比例也逐年呈增高趋势, 选择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能够更加彻底的改善患者的病情, 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有着很大的作用与好处。但是在手术的过程当中, 存在着各种不能预知的因素, 这些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面对患者造成影响。为防止这些因素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需要医院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 最大程度的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的概率[1]。而手术室是医院一个重要科室, 手术室护理包括了多种庞杂的工作, 围术期患者的疼痛不但会在心理上给患者造成压力, 同时也会造成机体各个器官出现不利影响。笔者所在医院自2010年对手术科室收治的100例外科治疗患者应用无痛护理, 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2013年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行择期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 年龄18~54岁, 平均 (39.13±2.33) 岁。手术情况:子宫切除术75例, 腹腔镜卵巢手术30例,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24例, 子宫内膜癌或者子宫癌手术7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100例。两组患者年龄、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则进行无痛护理, 具体操作如下。

1.2.1 无痛静脉留置针穿刺

使用丁卡因胶浆进行表皮麻醉之后再对患者作静脉穿刺, 术前半个小时巡回护士在手术患者的静脉穿刺位置, 局部涂抹上丁卡因胶浆, 涂抹厚度大约为1 mm, 在表面再敷一层薄膜以便进行表面麻醉, 半小时后使用无菌棉签对患者皮肤表面进行清洁, 然后再使用安尔碘消毒, 根据常规进行静脉穿刺处理。

1.2.2 无痛导尿

运用全麻诱导后再对患者进行导尿, 能够让患者因为术前导尿而造成的不适感降到最低, 因此适用于全身麻醉患者。尿管对于尿道黏膜会产生较为敏感的刺激, 有很大可能会导致患者发生全麻苏醒时期的躁动, 因此在手术之前应该向患者详细的讲解, 让患者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 在苏醒之后主动配合, 顺利度过术后麻醉清醒阶段。

1.2.3 无痛置胃管

在可视喉镜直视辅助之下插胃管, 在顺利完成诱导麻醉之后, 麻醉药师将视频喉镜置入之前, 先将胃管插到后鼻道, 再置入视频喉镜插气管导管, 气管导管在插入之后再把导管插入。

1.2.4 减少患者疼痛

医院需要尽力为患者营造舒适的环境, 病房保持整洁干净。病房的窗帘要选择遮光性比较强的, 有部分患者会因为室内出现强烈光线而引起心情激动。根据患者的疼痛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恰当的方法以及措施, 对患者做好术后护理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患者的痛苦。除此之外医生和患者之间以及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沟通需要全面充足, 这样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以及相关生理指标, 生理指标主要包括心率、血压等。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量表进行调查评价。总满意=满意+比较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总满意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2.2 各项指标

观察组护理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2。

3 讨论

随着医学体系愈发完整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临床医生还有护士都应该转变自身传统观念, 提高医患之间的配合程度和理解程度, 让医疗制度更加人性化, 尽可能在无痛的条件之下对患者进行医疗以及护理的工作, 另外还要和良好舒适的护理模式相结合, 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 在护理和治疗的过程中要始终体现人文关怀以及人性化护理的思想。当前大部分的普外消化系统疾病手术, 其麻醉方式均需要通过气管内插管达到让患者全身麻醉的效果, 因此患者在接受手术之前需放置胃管和导尿管, 这是因为尿道的神经支配相对要更为丰富, 咽部分布有喉上神经, 因此对异物的刺激有极敏感的反应[2]。患者放置胃管和导尿管时神志清醒, 因此会呈现一定程度的痛苦, 且在这个过程中患者会产生诸如恐惧或者紧张等消极反应;在留置针穿刺的时候, 因需要满足手术过程中输血和输液等需要, 对于病房的输液针来说穿刺针需要更粗, 大部分患者对于术前的粗套管针进行静脉穿刺所产生的疼痛感会有惧怕的情绪出现, 种种原因致使无痛护理的应用迫在眉睫。

手术治疗患者在接受全麻诱导之后, 其意识会消失, 表现出肌肉松弛、镇痛效果完善还有神经反射迟钝等特点, 在这个时候对其进行相关护理处理, 其阻力会很大程度的降低, 患者不会出现疼痛感, 且心理压力也会得到有效缓解[3]。另外在这种状态下对患者进行导尿护理, 能够避免在这过程中患者的尴尬心态, 保护了患者的自尊心。而视频喉镜下胃管重置则极大的提高了一次性放置胃管的成功率;在丁卡因胶浆完成表面麻醉处理之后, 静脉穿刺而导致的疼痛感显著降低[4]。

在本次研究中, 接受无痛护理的观察组患者, 其临床各项指标优于仅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该结果提示对手术室患者护理中应用无痛护理, 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确保患者手术过程中各项指标的平稳, 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 极大程度的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预后质量,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吴美英, 李秀梅.时间位点的舒适化护理管理在无痛人工流产术围术期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17 (15) :108-109.

[2]叶正芽.无痛人工流产术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J].浙江医学教育, 2012, 14 (3) :154-155.

[3]苏毅鹃, 陈丽云, 陈学华.人性化护理对腹腔镜手术病人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12) :155-156.

浅析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 篇11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从广义的角度和现代护理管理的发展看,护理安全还包括护士的职业安全,即在执业过程中不发生允许范围与限度以外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和损害。手术室作为一个为患者提供治疗的特殊场所,其护理安全质量管理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与康复。因此,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

1 安全隐患分析

1.1 护理人员因素。

1.1.1 违反规章制度,不按规程操作。很多差错事故发生的根源是没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例如一些护士在为患者治疗时,不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造成执行医嘱错误,引发护患纠纷,甚至承担经济赔偿;患者由于术前紧张及应用安定等镇静、催眠药后,很有可能不能正确回答问题,护士未认真核对,易发生接错或错放手术间手术部位错误;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导致手术部位模糊,造成责任事故。

1.1.2 护士缺乏风险观念,法律意识不强。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物质、精神生活丰富多采,人们对提高生命质量的期望值不断升高,也给医院收治危重病人带来更多的问题,如有的危重病人在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下仍然死亡,对此有些家属不理解,追究医护人员的责任。因此,及时、有效地对护士进行风险意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在接待病人时说话不谨慎,或在护理操作时动作不规范,随便,应用仪器时不熟练,可能就会引发病人和家属对治疗效果不信任,从而引发医疗纠纷。

1.1.3 护理工作者责任心不强,业务不熟练。护送途中发生管道和引流管脱落,患者坠床,术后患者的X线片、CT片、手术衣裤等用物遗漏手术间。年轻护士经验不足,紧急情况下应急能力差,易发生技术差错。手术护理记录单漏记、错记、记录不及时、涂改等都为护理纠纷埋下了隐患。仪器使用不当:手术室使用的电器设备越来越多,如高频电刀。手术前未试机,没有定期维修保养临时出现故障,电刀电极固定不稳,造成脱落和污染。患者身上有金属物品,皮肤与升降台或手术台金属直接接触,均可造成电灼伤。

1.1.4 护理人员缺乏教育培训。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在2000年对美国医疗缺陷的根本原因调查显示,培训和沟通不足是最常见的根本原因,超过50%[2]。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上所应用的手术器械发生着很大的变化。由于护理人员长时间未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导致在手术过程中不能熟练掌握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致使医療事故的发生。

1.1.5 缺乏护患沟通,语言使用不当。护理人员态度不好,缺乏沟通技巧或工作任务繁忙,解答问题时语言生硬或不予解答,没有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导致患者误解、反感甚至与患者及家属发生冲突;医务人员在手术过程中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可能影响患者的病情变化、预后和转归,严重者还可引起医疗纠纷。

1.2 管理者因素。

1.2.1 护理安全管理执行力不足。护理管理人员对自身要求不严,未认真履行管理者的职责,对工作中各个不安全的环节缺乏预见性,未及时主动采取针对性措施,发现和处理问题不及时、措施不当[3]

1.2.2 护理管理者的法律知识缺乏 基于护理人才成长“晚熟性”的特点,决定了护理管理者年龄偏大,知识陈旧,法律知识缺乏,对护理安全隐患预见性差,对物品易疏于管理,从而导致手术病人出现药品过期,抢救器材无法使用,造成安全隐患。

2 防范措施

2.1 病人的安全管理。

2.1.1 完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执行护理规章制度是护理安全的基本保证,是各项护理工作的标准和依据,护理业务水平也是护理安全的一个重要方向,要有计划的组织学习业务知识,反复训练、灵活掌握,巧妙的把各项制度用到护理工作中来。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严防差错事故发生。抢救器材及药品必须齐全、完好,做到定人保管,定位放置,用后及时补充,以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在用药过程中,不可随意简化操作程序,不可存在丝毫的侥幸心理,不可凭主观经验和估计行事,不可忽视操作中的病情观察,不可忽视每一查每一对。抓好科室各项薄弱环节,对已发生的差错进行科室讨论,批评教育,吸取教训。

2.1.2 多元知识培训。强化安全意识培训,定期进行安全管理信息通报;加强法律知识、专业知识、心理学、人文学科知识的学习;重视“三基”培训,进行急救技能和突发意外事件应急演练;鼓励护士自学提高学历,通过提高护士观察力、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对一切可能引发护患纠纷及差错事故的细节加以防范,做到防微杜渐。

2.1.3 加强护患沟通。树立护理职业的神圣责任感,增强自信心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以降低纠纷的发生率。建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尊重患者自身的权利,即能给患者温暖,又能给患者安全,关爱是患者康复的精神支柱,通过体贴入微的服务,从而大大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医院和科室也要对护理人员的工作给予肯定,树立爱岗敬业的先进典型,关爱护理人员的生活,进一步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

2.1.4 增强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及综合知识水平。护理管理者应有计划的组织护理人员培训,根据毕业不同年限制定学习目标,进行理论与实际的考核。注重基础知识培训提高护士的理论知识和专科技术水平。同时要求护士进行心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习,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知识水平,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通过不断的学习,视野更开阔,技术更熟练,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2.1.5 加强护理安全检查。科室成立护理安全检查小组,制定护理安全检查制度和职责,每月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护理安全隐患,使护理差错消灭在萌芽状态。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并责令其立刻进行整改。每月召开一次安全例会,对出现的各类护理差错事故进行讨论、分析、整改[4]

2.2 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措施。作为护理管理者应有计划、有目的、定期的组织护士学习法律知识,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讲座,做到警钟长鸣。使护士在护理工作中,重视每一环节可能潜在的法律问题,加强法制观念,以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以法服务于病人,以法保护自己,从而明确法律责任及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做到知法、懂法而不违法。在护理工作中预防针刺伤及工作间和各种仪器的噪音。加强麻醉废气的管理,正确使用消毒灭菌剂和化疗药物,以减少对护士自身健康的伤害。引导护士保持积极向上的愉悦心境,注重培养护士对挫折的承受能力,鼓励其摆脱心理困扰,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工作。

3 小结

护理安全管理是保障病人生命安全的必备条件,是护理质量的生命线,是护理服务质量的关键。作为手术室护士,我们要认清形势、摆正位置、明确任务,树立风险意识,加强防范,加强自身修养,加强工作责任心,落实护理管理制度,监测重要环节,抓好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应用科学的管理手段,运用现代管理方法,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切实为病人提供安全、放心、满意的优质服务,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安全。

参考文献

[1]王萍.护理安全管理[J].中国医学创新,2009,6(3):46-47

[2]韩曙光.医院的安全文化与医疗安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3):129—131

[3]朱灵芝.探讨临床护理活动过程中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R].中国中医药资讯,2009,1(3):116-117

高效手术护理质量管理 篇1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进行手术的140例普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各70例, 其中男78例、女62例, 年龄16~75岁、平均年龄48.9岁, 排除: (1) 有严重心、肝、肾器官疾病的患者; (2) 有严重免疫系统、神经系统、造血系统疾病的患者; (3) 恶性肿瘤的患者; (4) 有精神障碍、无法正常交流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为普外科手术的患者, 其手术类型:胆道手术33例、胃肠手术34例、腹股沟疝手术14例、乳腺手术4例、甲状腺手术3例、微创手术20例、传统手术3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医护人员、麻醉方式及手术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行。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室管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精细化手术室管理方式, 具体措施如下。

1.2.1 工作环境从细节之处抓规范

建立合理的手术室环境管理制度, 做好手术室环境地面的消毒清洁工作, 合理的手术室物品运转流程, 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手术间物品、设施的摆放合理有序, 利于操作。

1.2.2 细节护理从细节之处抓质量

规范护士言行礼仪, 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变被动需求为主动服务, 关爱患者, 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 微笑服务患者及家属, 减少患者的焦虑情绪, 使患者能够更好的配合手术的进行[2]。

1.2.3 物品管理从细节之处抓落实专科仪器、设备专人检查维护, 无菌间物品有醒目的标识, 定点放置、定人管理、定期检查。对过期、污染、变质的物品, 做好登记和管理, 重点物品、药品做好班班交接工作, 做好物品的管理工作。

1.2.4 考核管理从细节之处抓实效

为手术室医护人员建立相关的考核标准, 检验精细化管理在实际操作中的临床效果, 监督并约束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能够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慎独意识, 提高工作质量, 使护士主动充分的照顾患者的需求, 利于反馈相关的管理结果。

1.2.5 人员管理从细节之处抓高效

精细化的管理相关的护理人员, 建立标准化的手术流程, 合理的安排工作和休息的时间, 不仅能够使护理工作安全连续的进行, 而且使护理人员能够更好的休息, 在工作中有利于培养护士的责任意识, 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 减少发生医疗差错, 从而实现整体工作能力的提高[3]。护士长主动关心护理人员情况, 加强手术室防护措施的教育, 保证工作人员及患者的安全。

1.3 观察指标

采用我院手术室自制的评分表进行护理质量的考评, 包含5个方面:物品管理、无菌情况、知识考核、护理记录、健康宣教, 每项细分成若干小项, 均为百分制, 得分越高, 则效果越好;手术效率从术前准备时间、术中操作时间、术后满意度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满意度分为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 得分≥85分为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行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精细化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方面的影响

观察组在物品管理、无菌情况、知识考核、护理记录、健康宣教等方面得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1。

2.2 精细化管理对手术效率的影响

观察组手术效率在术前准备时间、术中操作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 , 术后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2。

3 讨论

手术室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门, 拥有各项设备和较高的建设成本, 是对患者进行诊疗救治的重要场所。手术室的管理质量对患者的生命及人身安全有重要的影响, 不合理的规范管理工作会导致分工不清, 工作混乱, 造成手术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影响患者手术的进行, 降低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甚至造成患者的死亡, 引起医疗纠纷[4]。精细化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成效显著, 能够使护士积极主动的为患者提供服务, 营造和谐环境, 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 真正贯穿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提高病人对医院的信赖度, 降低其焦虑情绪[5]。手术室精细化管理, 对护士的相关专业知识要求更高, 促进了护士的学习和工作的热情, 提升了整体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同时, 降低了护士的工作压力, 有效提高了手术室的护理服务质量。通过本次观察发现, 实施精细化手术室管理, 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提高手术效率, 并且在医生、护士、患者三方面对手术的满意度方面均有明显提高, 改善了医护关系, 护患关系, 为推动医院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值得手术室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芋玉, 吴应虬, 黄爱丽, 等.精细化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手术效率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5, 23 (3) :41-43.

[2]许巧玲, 冯娟, 王日星.精细化管理在医院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2, 19 (18) :142-144.

[3]路桂梅.手术室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 2015, 31 (10) :147-148.

[4]张建, 叶桂美.精细化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手术效率的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5, 28 (4) :627-628.

上一篇:双师型教师机电一体化论文下一篇:手术室护理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