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节育手术护理(精选5篇)
妇科节育手术护理 篇1
通过运用科学的方法让妇女不受孕, 称之为避孕, 通常最常见的方法是通过避孕工具和避孕药物。如今伴随着计划生育工作以及避孕手术的全方位的铺展。特别是对于我们计划生育服务站来说, 在给广大的节育对象提供计划生育服务的工作过程中, 碰到了很多对避孕手术的抵触以及恐惧的心理问题, 因此我们作为医护工作者, 有必要为接受避孕手术对象进行心理以及生理相关知识的辅导宣教, 同时做好术前以及术后的相关护理工作, 从而使接受节育手术者得到较快的恢复。现将我们计划生育服务站在护理工作中, 对手术对象所进行的心理分析以及护理体会, 总结报告如下。
1 对于宫内节育器手术的并发症以及护理工作
1.1 可能引起的并发症:
(1) 在放置节育器时由于无菌操作不够严格或者因节育器尾丝而有可能导致上行感染并伴随盆腔炎, 尤其是在生殖器本身具有感染灶的情况下, 发生畸形或者是亚急性的发作。 (2) 节育器嵌入子宫的肌壁, 多半是由于在放置节育器时损害到宫壁而引发, 也有可能是节育器的表面不够光滑, 导致放置之后引发宫壁损伤。
1.2 护理人员应该采取的措施:
当发生上述任何一种并发症时, 护理人员应立即征得医生的同意, 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在征得其同意的情况下, 告诉他们处理的方式, 从而获取他们的配合, 并且要严格遵照医生的嘱咐进行用药, 然后再做好手术的准备工作。
尽管这种节育手术是非常简单的, 但是手术后遗留症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可由于接受这样手术的对象往往都是健康的个体, 初次接受节育手术的女性, 她们当中很多人缺乏基本的避孕知识, 对于避孕的生理机制和方法都不太了解。所以对于避孕的方法会产生或多或少的疑虑, 从而形成了一些思想上的压力, 导致复杂的心理状态产生。比如会担心这样的节育器植入体内会影响性生活, 身体健康等等。这样的心理很容易就会造成医源性的身心障碍, 这样一来一旦术后出现了腰酸、腹胀或者是出血等等现象等都可能会对接受对象造成心理以及精神上的压力。
2 对节育手术对象进行心理护理
护士很多时候还担负着患者的心理治疗和宣传工作, 护士需要向患者宣传心理治疗的基本的意义、作用以及方法, 这样能够让患者树立起信心, 主动配合治疗。因此, 为了能够保护好接受手术者的身心健康, 我们必须对他们的心理状态进行全方位的观察, 对于那些不同类别的人要进行不同的心理护理, 有的需要加强护理, 有的只需要用平常心对待。比如在手术前护理工作者就可以向他们耐心地进行讲解, 帮助他们消除紧张情绪, 自愿在手术书上签字。在实施手术期间, 要注意心理学的适当应用, 一边进行手术一边与其进行交谈, 排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使其积极配合手术, 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在手术结束之后, 要继续关怀体贴患者, 万万不可一做完手术, 就存在护理不重要的思想, 应当树立术后也要加强护理的观念。
3 术后护理
除了上文提到的心理护理之外, 术后的临床护理也是相当重要的。在手术结束之后, 要时刻观察阴道的出血情况, 对接受手术者进行正确的指导: (1) 一周内不做重体力劳动; (2) 两周以内不进行盆浴, 保持外阴清洁; (3) 术后一个月内禁止性生活; (4) 3个月内的每次行经或者大便时注意节育器是否脱落; (5) 若有阴道内出血持续2周以上, 需就诊; (6) 术后一个月需随诊。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当中, 在实施手术之前或是之后, 或多或少总会碰到患者提出的一些关于生理以及心理的问题, 做为计划生育工作者, 应当尽我们所能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 从而使节育手术能够正常进行。
4 总结
总之, 在整个护理过程当中, 除了要对手术对象进行临床以及生理的护理之外, 还要对他们进行计划生育的教育, 必须把计划生育的重要性, 时刻穿插在宣传教育当中, 这样对计划生育的优质服务的展开以及避孕措施的知情选择宣传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美红, 王玉玲, 王瑞英, 等.人性化护理服务行为的探索与实战[J].齐鲁护理杂志, 2004, 10:783.
[2]马玉容, 李莉.人性化护理流程在术后监护室中的应用体会[J].山东医药杂志, 2004, 12:93.
[3]李宏存, 彭莲, 安东哲.舒适护理在口腔颌面外科门诊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
浅谈妇科手术的护理 篇2
关键词:妇科手术;医学护理;疾病;护理策略
引言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临床医学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于妇科手术医学护理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医学护理管理工作由于其操作的直接性、工作的连续性及病情的动态性,在整个妇科手术治疗环节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如果不能够采取优质的医学护理就会降低手术的效果,影响患者的身体恢复,不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
一、妇科手术出现各种并发症的原因
(一)妇女接受剖宫产子宫切口位置不当导致大出血
由于剖宫产而导致的大出血在妇产科大出血患者中占据着40%。在接受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中,有一部分剖宫产手术后出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在选择子宫切口位置的不当引起的,由于子宫是由纤维组织组成的,它的位置比较薄,在进行切口时容易出现位置的偏移,所以会造成切口向下或者是向上发生细微的差别,这就使子宫切口和预期的位置产生一定的偏差。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会造成剖宫产手术后出血现象。
(二)妇科手术缝合技术不到位带来病菌感染
由于女性生理特殊,因此女性本身就容易患妇科疾病,这些疾病很多需要进行妇科手术。尤其是在手术后期进行缝合的时候,非常容易产生病菌感染现象。这是因为在一些医院缝合技术的不到位,女性身体内部器官的的纤维组织非常的薄弱,这就对后期的缝合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医生有很高专业技术,还要求医生非常的耐心和仔细。同时也需要医疗设备的服务和保障。所以必须要重视妇科手术后的缝合环节,因为后期的缝合处理不当,非常容易导致各种病菌的感染,这样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程度的身体疼痛和一些后遗症,降低患者身体的免疫调节能力,导致内分泌失调,而一旦病菌向其他部位扩散,将会带来严重的并发症。
(三)术后阴道感染
对于女性患者妇科产后出现并发症,还有一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术后阴道感染所致。首先由于一部分患者本身不注意个人卫生导致阴道感染,在进行性生活的时候不注意生殖器的卫生清洁,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在进行妇科治疗过程中,使用了未经消毒的医疗器具造成感染。同时在治疗结束后不注意卫生的维护,使其感染越来越严重。而女性对于阴道感染往往因为保护自己的隐私讳疾忌医,这就给自己还有伴侣带来较大的影响。
二、在妇科手术中加强医学护理的措施
医学护理在妇科手术中占据了重要的作用,其在保证手术顺利实施以及手术后患者的恢复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在妇科手术中广泛采用医学护理来提高妇科手术效果。
(一)提升医学护理人员护理意识
通过选派护理人员到大型先进的医院进修学习,定期召开护理人员会议,不定期对于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以及安全防护意识进行检查,对于表现优异的进行嘉奖,表现差的则进行通报批评。组织医院内部的基本业务强化培训、护理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培养护理服务理念以及提高护理人员的医患沟通协调能力。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与使命感,不断强化医护人员的护理意识,不断提高护理管理的综合服务水平。
(二)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护理人员是建立医患之间的和谐关系的排头兵,医护人员人员首先必须在具备良好的护理技术和职业道德的前提下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患者寻求治疗是很艰难的过程,在此期间,患者会承受很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需要医护人员的理解和关心。在日常护理中,需要规范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在于患者的沟通过程中主动、耐心、细致、贴心,想患者之所想,忧患者之所忧。同时在不违反医院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开放探视室,使患者尽可能与家属进行交流,减少患者在心理上的负担。
(三)成立专门的医学护理小组
建立以护士长为核心的医学护理小组,进而形成完善的临床医学护理管理体系以及护理监控管理体系。医学护理小组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患者术后的情况等各类信息,不定期召开护理安全管理会议,及时发现日常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漏洞以及各类风险,找出安全隐患,并且提出行之有效的防范手段。各小组成员要明确各自的医学护理职责,实行责任到人的负责机制,并且负责护理效果的分析及统计。
(四)制定各种医学护理风险防范及应急预案
应该根据妇科手术的特点以及常见的突发风险因素建立紧急处理预案,如输液过程风险管理预案、输血风险管理预案、输液管堵塞或者脱落紧急处理预案、医疗药品短缺处理预案、预防烫伤/触电/高空坠落应急处理预案、突然停电/停水/火灾应急处理预案等。要求全体医护人员必须掌握处理应急处理的方法,并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做到突发事件发生时不慌张,迅速处理。
(五)定期进行质量考核
每个医学护理小组制定出工作程序和基础护理定量评价的形式,定期征询病人,明确护理人员的职责。根据工作计划严格管理,防止出现纰漏。按照医院人力资源的实际情况,建立绩效考核机制,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定期举办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加强对各个护理环节质量监控,以确保护理的有效实施。
结语:在妇科手术中加强医学护理工作建设,加强高危险的护理工作管理,对护理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从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提高妇科手术的效果。在妇科手术前后会存在各种各样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而通过医学护理可以进一步降低这些安全隐患发生的几率,优化妇科手术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晓丽.妇产科患者围术期整体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5):349.
[2]陈玉真.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处理措施[J].中国卫生产业,2013(17):55.
妇科节育手术护理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10年10月-2011年3月, 我站门诊共开展126例无痛放置IUD手术, 受术者均为剖宫产术后育妇, 年龄22~33岁, 放置时间为产后6个月及以上 (转经者月经干净3~7d) 。通过妇科检查、体格检查、健康史询问、B超、心电图、血、白带、尿常规检查及尿TT等检查, 确定无不宜手术和麻醉的疾病及症状。对受术者进行IUD相关知识教育, 帮助其选择合适IUD, 促进其行为改善, 对女性生殖保健、促进女性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2]。受术者提出无痛放置IUD申请, 并签订知情和手术同意书。
1.2 方法
受术者小便后取膀胱截石位, 常规冲洗、消毒外阴及阴道, 铺巾、套腿套、垫治疗巾。同时以5%葡萄糖注射液进行静脉输液, 先芬太尼按0.001mg/kg剂量进行麻醉诱导, 后采用丙泊酚按2mg/kg的剂量缓缓静脉推注, 常规吸氧, 受术者意识消失后开始手术。护理人员在术前、术中、术后都给予受术者完善的护理。
2结果
在无痛和完善的护理情况下进行放置IUD手术, 没有出现1例不适、疼痛、子宫穿孔、心脑综合征等不良情况。其中出现1例肢体微动, 1例心率减慢, 1例血压下降, 给予相应处理后好转。
3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接受无痛放置IUD手术的剖宫产术后育妇, 对手术比较敏感, 有着切肤之痛。大多数人是经过10多个小时的阵痛, 然后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接受剖宫产手术, 术前剧烈疼痛, 术中手术器械感及其碰撞声、术后切口痛还记忆犹新, 所以这部分育妇比其他育妇对手术更有一种恐惧、焦躁、不安的心理。因此, 医护人员要态度和蔼地向受术者介绍麻醉、手术方法及步骤、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的技术水平, 回答疑问等, 减轻其心理压力, 安定其情绪, 使之以积极、平静的良好心态接受手术, 取得受术者的信任, 使手术顺利进行。
3.1.2 术前准备:
测量体温 (T) 、脉搏 (P) 、呼吸 (R) , 详细了解健康史、身体、心理等状况, 排除手术及麻醉禁忌证对象。嘱咐术前6~8h开始禁食、禁水, 为防全麻引起受术者恶心、呕吐;协助摆好手术体位, 将下肢用安全防护带系在手术床的腿架上;建立上肢静脉输液通道。因芬太尼、丙泊酚静脉给药注射部位疼痛, 故选择大静脉给药, 且严格控制给药速度。
3.1.3 物品准备:
因丙泊酚有呼吸抑制和循环抑制作用, 所以要配有完善的抢救设备和药品, 如心电监护仪、氧气、喉镜、气管导管、呼吸机、阿托品等。
3.2 术中护理
保持手术室整洁、安静、私密, 室温、湿度以受术者感到舒适为宜。因丙泊酚有抑制呼吸中枢和呼吸肌作用, 所以入室后要连续监测心率 (HR) 、血氧饱和度 (SpO2) 、记录呼吸频率 (RR) 、收缩压 (SBP) 、舒张压 (DBP) 等。常规面罩给氧, 氧流量2L/min。对1例出现肢体微动的, 追加1/3~1/2丙泊酚剂量, 以维持适当的麻醉深度, 保证了手术顺利开展。对1例心率减慢的, 当心率下降到45次/min时, 给予阿托品0.5mg静脉用药后均恢复正常。对1例血压下降的, 给予麻黄碱15mg静脉滴注后, 血压恢复正常。如果术中出现呼吸不畅的, 血氧饱和度低于80%时, 立即给予手法托下颌一会儿, 血氧饱和度就恢复正常。
3.3 术后护理
3.3.1 一般护理:
手术完成后, 唤醒受术者, 协助其穿好衣裤, 送受术者入休息室休息, 取平卧位, 注意保暖, 一般10min清醒。观察其有无麻醉及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 如头晕、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皮疹等。如无不良反应, 术后半小时即可离站。如受术者出现头晕、语频、异常兴奋等症状, 此时要留观受术者至正常, 坚持要离站的, 必须有家属陪护。
3.3.2 术后宣教:
离站时向受术者交代术后注意事项:休息1~2d, 7d内禁止重体力劳动, 以免造成IUD脱落和出血;适当增加营养, 多吃一些铁质含量丰富的食物、豆制品、蔬菜水果等;15d内 (或阴道出血停止1周内) 严禁同房、盆浴, 保持外阴清洁, 避免感染;可能有少量阴道流血及下腹部不适, 大部分妇女症状很快消失;90d内月经量可能增多, 在经期应注意IUD有无脱落;根据情况, 服用消炎药、止血药3~5d;出现下述症状时应及时找医生诊治: (1) IUD置入48h后, 出现剧烈痉挛性腹痛; (2) 出现感染的征象, 如发热、骨盆区疼痛、阴道分泌物明显增加; (3) 月经过期未至或有妊娠怀疑; (4) 发现IUD已脱落; (5) 出血过多、不规则出血或流血不止; (6) 房事时疼痛。
4讨论
无痛放置IUD手术在完善的护理情况下没有出现不适和并发症, 而传统手术过程中100%出现不适, 呻吟疼痛、疼痛、恶心比较常见, 因此, 无痛放置IUD手术必将得到推广。
通过对无痛放置IUD手术对象实施术前心理按摩, 减轻或消除了受术者各种心理压力;术中各种异常情况的及时处置, 保证了手术的顺利开展;术后全面交代注意事项, 促进了受术者健康恢复, 因而, 提高了手术质量。
摘要:加强对无痛放置宫内节育器手术对象的护理, 术前缓解受术者心理压力, 术中及时处理各种异常情况, 术后全面交代注意事项, 使无痛手术顺利进行, 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促进受术对象健康恢复, 提高手术质量。
关键词:无痛放置宫内节育器手术,护理
参考文献
[1]顾美皎.临床妇产科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614.
妇科剖腹产手术的护理观察 篇4
【关键词】妇科剖腹产;手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182-02
剖腹产技术是科技进步的结果,早在七百年前就在古罗马出现剖腹产,只不过那时技术落后,剖腹产只针对难产而死的产妇。后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剖腹产的安全性和无痛性逐渐增加,直到1970年前后剖腹产才开始在全世界流行起来。今天剖腹产的普及率过高而产生了一系列其他问题。
一、参考资料与方法
1.1 参考资料
本实验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我市2013年四个季度的剖腹产患者,所选的观察对象是采用随机选择的方式选取600例。在所观察的六百名剖腹产患者中有将近500人是第一次生产,其余均为二次生育。所选对象的平均年龄波动不大。本次试验所选观察对象主要来自本市,排除了年龄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1.2 试验方法
整个手术过程没有什么差异,只有在护理上有所区别,在手术过程中人性化护理进行手术工具预处理、心理疏导、伤口清洗。而普通护理只进行规定性准备工作和处理。在手术后人性化护理主要包括心理层次的护理和生理上护理,此外还有奶水量的保证护理。而普通护理只停留在生理护理上。
二、实验结果
表一主要是2013年不同季度剖腹产患者年龄数据统计,其中剖腹产患者的总的平均年龄是:25.31±2.99岁,各个季度上患者的年龄波动不大。
表二主要是对照组和实验组孕妇剖腹产数据统计,在被观察的剖腹产患者中,实验组:产后出血1.33%、产后抑郁3.67%、奶水不足16.33%、产后感染5.67%。对照组:产后出血5.00%、产后抑郁14.00%、奶水不足41.00%、产后感染8.67%。
表三主要是两组孕妇剖腹产护理后的镇痛效果。其中实验组患者在术中零级疼痛率为:93.00%,在术后零级疼痛率为:73.00%;对照组患者在术中零级疼痛率为:90.00%,在术后零级疼痛率为0.00%。
表四主要是剖腹产患者的满意度和舒适度统计。整个过程患者的舒适度实验组为:98.33%、对照组为:70.33%。剖腹产患者的满意度实验组为:100%、对照组:97.67%。
三、实验结论
由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所观察患者的年龄波动不大,不构成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其次,无论是在满意度上还是在手术舒适度上,接受人性化护理的剖腹产患者都要高于接受普通护理的剖腹产患者。再次,在产后出血、产后抑郁、奶水不足、产后感染等方面出现的问题率,接受人性化护理的剖腹产患者明显低于接受普通护理的剖腹产患者。此外,在术中和术后疼痛感觉上,接受人性化护理的剖腹产患者明顯低于接受普通护理的剖腹产患者。
表一 2013年不同季度剖腹产患者年龄数据统计
不同季度21-23岁24-30岁31-35岁35-40岁平均年龄
一季度6(4.00%)109(72.67%)27(18.00%)8(4.67%)25.05±3.05岁
二季度8(4.67%)107(71.33%)23(15.33%)12(6.67%)25.52±2.93岁
三季度7(5.33%)108(72.00%)27(18.00%)8(4.67%)25.43±2.87岁
四季度6(4.00%)110(73.33%)25(16.67%)9(6.00%)25.23±3.15岁
合计27(4.50%)434(72.33%)102(17.00%)37(6.17%)25.31±2.99岁
表二 两组孕妇剖腹产数据统计
组号被观察患者数量产后出血产后抑郁奶水不足产后感染
实验组3004114917
所占本组比例100%1.33%3.67%16.33%5.67%
空白对照组300154212326
所占本组比例100%5.00%14.00%41.00%8.67%
表三 两组孕妇剖腹产护理后的镇痛效果
组号被观察患者数量零级例数一级例数二级例数三级例数
实验组术中300(100%)279(93.00%)21(7.00%)0(0.00%)0(0.00%)
术后300(100%)219(73.00%)61(20.33%)20(6.67%)0(0.00%)
空白对照组术中300(100%)270(90.00%)29(9.67%)1(0.33%)0(0.00%)
术后300(100%)0(0.00%)60(20.00%)140(46.67%)100(33.33%)
表四 剖腹产患者的满意度和舒适度统计
组别被观察人数患者满意数量患者舒适数量
实验组300(100.00%)300(100.00%)295(98.33%)
对照组300(100.00%)293(97.67%)211(70.33%)
综上所述,剖腹产过程及产后选择人性化护理十分有利孕妇顺利生育和恢复,人性化护理需要在剖腹产领域普及开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会有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要人性化护理。
参考文献:
[1]杨倩. 持续母乳喂养指导对剖宫产术后喂养情况的影响UI[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l0,18(02);
[2]马美芳, 王秀清.循证护理在剖宫产术后早期翻身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19(29);
[3]杨梅,恒灵芝,甘琪,等. 腹部手术后应用持续自控镇痛泵的观察与护理. 华北国防医药,2012,14(06).
妇科节育手术护理 篇5
【关键词】妇科盆腔;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围手术期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11-116-02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了近几年在我院进行盆腔手术的100例病患,其中子宫手术为45例,输卵管手术为25例,卵巢手术为30例。手术方式:55例剖腹手术,45例阴式手术。其中手术最长的为3个小时,最短的为25分钟,其平均手术时间为50分钟。在手术以后,出现了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其发病率为6%,均是剖腹手术[1]。这6例病患的年龄在45-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3岁,且体重均在54-76kg,其平均体重为62.2Kg。此外,在这六例病患中,2例病患在手术之前患有糖尿病,2例病患为超重,另外2例病患分别为宫颈癌手术时间较长与患有高血压[2]。
1.2 护理方式
1.2.1 术前护理:1)进行高危病患的筛选:急性病患,特别是手术部位出现感染,年龄低于40岁,超重,有糖尿病、心脑血管或专业高血压病史,在进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三酰甘油的检查时,均超过正常值,且有血栓形成病史的病患,都为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危人群[3]。2)在术前,护士应该及时了解病患心理状况,并告知其所患疾病、手术方式、手术时间、主管医师水平等,从而减轻病患的心理压力,提升其对手术的信心,同时还应向病患阐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影响与后果、临床表现以及预防等,并训练病患进行下肢主动运动,进行深呼吸,以此增强病患的配合度。3)预防血液的浓缩,为配合手术,在手术之前的晚上与术晨应实施灌肠的清洁,其中对于年老体弱且排泄较多的病患,应该及时补充相应的水电解质,以免其丢失过多体液,导致其血液浓缩,成一种高凝状态,引发静脉血栓。4)在手术之前,应该采用相应的抗血栓药物,比如每天进行一次500ml的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连续实施三天;或者每天进行一次250ml的复方丹参液静脉滴注,连续实施三天;除此之外,还可通过肠溶阿西匹林的口服来进行预防性治疗[4]。要注意的是在采用抗血栓药物时,应加强病患凝血功能以及血小板计数的观察。5)在进行输液时,护士要注意对血管的保护,防止在同一静脉处反复地输注一些对于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若必须要进行反复的穿刺,可具有选择性来留置相应的套管针在穿刺以后借助于肝素钠盐水来封管[5]。此外,同一静脉连续输液的时间不可大于48个小时,若在局部出现了炎症反应,应及时重新进行静脉通路的构建。
1.2.2 术中护理:在这一环节中,如果手术时间大于2个小时,基于病情的允许,将手术床取头低大约15度左右,从而使静脉回流得以加速。同时在病患足关节的下方放置一个小砂袋,让小腿肚远离床面。此外,应该尽量将其手术的时间缩短,且手术操作必须要轻柔。
1.2.3 术后护理:1)在手术以后,应及时做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所形成的保健操,在病患手术会回到病房以后,平卧大约6个小时左右,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病患的保暖,且室内的温度应该控制于25℃,以免冷刺激导致静脉痉挛出现血液淤积,病患在做保健操时,护士或者陪同人员必须要在一旁。2)在手术的6个小时后饮流质食,待肛门排气以后再改为软食,尽量多食清淡低脂且含有丰富维生素的食物。3)加强疼痛护理与心理护理,在手术以后,可适当地予以相应的镇痛药物,同时还要鼓励病患早期下床进行活动。在手术以后,要嘱咐病患应该保持其心情的舒畅,以防其神经功能出现紊乱,导致血管功能失调。
2 结果
100例病患在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为6例,都早期发现,并及时予以了相应的治疗方式与护理干预方式,所有病患都痊愈并出院,病患对于上述这些护理方式满意度为93.5%。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为一种常见的疾病,是指静脉管腔内因各种原因形成为血凝块状。这种疾病临床表现为单侧下肢出现疼痛与肿胀,一般常见于左下肢。由于血栓在形成早期无较为明显的症状,因此导致静脉血栓常被忽略。据调查资料显示,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在妇科盆腔手术以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相对较低,但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在形成以后,如果不及时发现与治疗,就会导致慢性深静脉的功能不全,继而造成病患的患肢部分功能或者全部功能丧失,最终造成残废。针对这种情况,对妇科盆腔手术以后实施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临床的实际情况,对本院近年来所收治的100例妇科盆腔手术病患在围手术期间实施了有效且合理的预防性护理方式,即在术前进行了宣传和教育,对高危病患实施补液,同时在术后定期还进行了相应的下肢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使病患肌肉得以收缩,加强血液的回流。从本次的研究结果来看,所获得的成效较为显著,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与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丽芳.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20-21.
[2] 刘志敏,石书芹.一例PICC导致深静脉、心房血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8):742-743.
[3] 何爱贞,许秀瑶.血液透析中应用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效果评价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2):26-27.
[4] 过菁.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3,(29):331-332.
【妇科节育手术护理】推荐阅读:
妇科手术护理常规10-24
妇科腹部手术病患护理10-17
妇科手术术后护理要点08-15
妇科微创手术的护理09-09
上、取宫内节育器手术协议书07-01
妇科短小手术07-03
妇科手术方式07-24
妇科手术术后08-20
妇科日间手术08-26
妇科盆腔手术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