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声乐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2024-06-14

对声乐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共8篇)

对声乐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篇1

对声乐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赵艳玉溪师范学院云南玉溪653100

摘要:声乐是高校音乐学专业基础课,是训练学生掌握科学的歌唱发声方法,运用人声进行艺术表现的一门学科,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声乐教学的基本要求,其次,从实现课程授课形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实现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全面性与有效性;改革、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教材建设,改革教材选编和管理工作等方面就如何有效提高声乐教学水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声乐教学;教学体系;教材建设

1. 前言

声乐是高校音乐学专业基础课,是训练学生掌握科学的歌唱发声方法,运用人声进行艺术表现的一门学科,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本课程旨在要求学生掌握声乐基础理论知识、技能技巧及一般声乐作品的内容,并具备一定的范唱能力,能够胜任中等学校音乐课教学和课外声乐辅导工作。对于主修声乐的学生,要求其进一步提高专业理论和技能水平,能较准确地理解和演唱不同类型的歌曲,具备一定的声乐教学能力。本文就声乐教学若干问题进行一些思考。

2. 声乐教学的基本要求

熟练并充分运用已掌握的方法努力完成技能技巧的训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独立分析、处理歌曲,体会歌剧作品的戏剧表现力,能够用多种语言演唱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中外声乐作品,并能够将其他课程如:歌唱语音、声乐名作与演唱赏析、表演常识、朗诵与正音等选修课上的知识,充分运用在声乐课上所学的声乐作品中,使舞台表演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课程中声乐作品的类型包括: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 阿・斯卡拉蒂、亨德尔等作曲家的声乐作品,格鲁克、莫扎特等古典时期作曲家的歌剧选曲,当代中国艺术歌曲,德奥艺术歌曲,罗西尼、多尼采蒂、贝里尼等人的声乐作品,中国古代诗词歌曲,法、俄等德奥以外的艺术歌曲,威尔第、普契尼等作曲家的意大利歌剧选段,根据中国民歌改编的艺术歌曲,中国当代歌剧选曲,意大利语以外的歌剧选段。

3.如何有效提高声乐教学水平

(1)实现课程授课形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一方面,将声乐课程教学从传统的琴房教学中走出来,在传统琴房教学的`基础上,采用示范公开课、集体会诊课(即一个学生由多个教师会诊并进行相应的实践教学)、舞台实践分析课等多种课程授课形式,要求授课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仿真教学环境中通过小剧场模拟等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从而提高声乐教学效果。总之,要形成“声乐基础理论课”+“一对一个别课”+“小组课”+“合唱课”+“声乐示范课”+“舞台艺术实践”+“声乐教育教学实践”的声乐教学模式。完善了声乐基础理论课、限选课和舞台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

另一方面,在教师与学生的安排上,打破了传统的分配模式,根据学生每学期的课程综合测评情况,通过开展师生“双向选择”活动,在任课教师之间阶段性地相互交换教学对象,真正做到取众家之长,补一人之短,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在演唱技巧和方法方面获得较大的进步与提高,充分体现了在教学中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作用,从而积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和钻研探索精神。

(2)实现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全面性与有效性

通过“课堂教学―艺术实践―市场检验”的一体化培养,加强学生的过程学习、实践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的以平时成绩、期中、期末三部分为依据的学生成绩评定考核形式,尝试构建多元化的立体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同时,应该使社会等级考试与学校专业考试接轨,有力提高了声乐课程教学考核评价的社会信度和效度。同时,要建立较完善的课程网络学习环境,延伸教学实践的时间和空间,增加学生学习声乐的内容,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成为现实,这样才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改革、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努力发展和完善声乐课程体系。强调在注意专业基础课和理论课的同时,尽可能使学生更多的选择选修课和特色新课,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意愿,选择适合于声乐或各专业方向的辅助课程。通过实践不仅可以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认识声乐艺术的普遍性与个性发展、分析作品、表现作品的方法手段及能力。通过此项改革,确立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短学期音乐会实践的教学体系。学生的声乐实践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以四川音乐学院声乐专业为例,同时,该专业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生的学习任务,增强实践训练环节,在课程内容中增加了校内外艺术实践内容,加大了对外实践在课程中的比重,鼓励学生参加艺术采风与观摩、迎新音乐会、专场音乐会、学生演唱音乐会、班级艺术展演、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校内活动,以及“三下乡”、慰问社区、校企联谊等校外活动,并以此作为考察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依据。

(4)加强教材建设,改革教材选编和管理工作

以云南保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声乐系为例,该系明确提出按教学大纲要求优先选用面向21世纪优秀高职高专教材和规划教材。教材选用由任课老师提出、教研室主任同意、系主任审批、教务处核定后征订。 选择具有当代最先进教育理念、编排合理、学生适用的、权威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根据地方音乐文化特色,注重加入地方民族特色教材,并在教学中逐步形成系统和特色。鼓励教师在整理教学讲义的基础上,主编或参编教材。编写了《声乐精品课程建设基础实用补充教材》民族唱法卷。(云南省美术出版社出版)实现了保山师专自编教材零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孙Z娜. 对声乐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 中国科技信息, ,(17):114-117.

[2] 卜多佳. 浅谈声乐教学中训练声音的方法[J].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 ,(02):105-108.

[3] 武兰平. 关于声乐教学民族化问题[J]. 太原科技, ,(03):132-136.

[4] 井源涛. 高校声乐教学九大误区及纠正方法[J]. 中国科技信息, ,(11):144-147.

[5] 何法元. 略谈高师声乐教学的课后自习及教学辅助手段[J]. 科技资讯, ,(25):132-135.

对声乐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篇2

形式美的塑造

康德在《判断力批评》中对美下的定义是:“美, 它的判定只以一单纯形式的合目的性, 即一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为根据”。 ( (1) P46) 所谓美是不关事物的实际存在对人的利害的, 而仅仅是人对事物合乎人审美感性的形式的感受, 因此, 美不涉利害。美和对人有实际功用的事物区别在于, “客观的合目的性是或为外在的, 即有用性, 或为内在的, 即对象的完满性”。 ( (1) P46) 康德在这里说明了客观事物对人的两种价值, 一是外在的有用, 即功利价值;一是内在完善, 即概念性的认识。而美是不受这些现实目的束缚的, 是相对独立的, 康德称之为“自由美”或“纯粹美”。

在这里, 康德给我们了一个重要启示, 即声乐艺术首先表现为一种形式美。音乐的形式即是乐音的运动, 它之所以会给人以美, 正如亚里士多德认为的:“音乐的性质, 音乐的节奏、旋律, 音乐的构成都是由于运动这个因素决定的, 特别是音乐和人的心理关系, 是由运动这个因素决定的”。 ( (4) P139) 按照康德的理论, 在音乐艺术中仅仅只有像无标题的器乐音乐才算是“纯粹美”, 而声乐是依附于歌词的, 歌词具有语义性和表意性, 它总为人传达着类似于概念性的信息, 往往容易使人与音乐本体发生游离。但我们如果先抛开歌词, 声乐首先为人传达的是旋律美 (纯粹美) , 这才是音乐的本质, 同样也是声乐艺术的本质。用康德的话说就是音乐的无目的性契合了人类内心活动的目的性, 它并不表现为实用性和概念性, 而是一种形式美。所以在学习和演绎一首歌曲时, 形式美的塑造是首要的, 歌词仅是情感表达的具体化而已。

我们从西方声乐的发展史也可以说明这一点。一般来说, 咏叹调主要用于主人公的情感和个性的表现, 抒情性极强;而宣叙调最早用于局外人对情节和故事的陈述, 戏剧性极强。后来瓦格纳打破了这种严格区分, 为了他的新式乐剧创造了一种介乎二者之间的咏叙调。这三种不同的演唱方式主要表现为形式美的不同, 而不是它所要传达的意义, 如果仅仅是为了戏剧内容也就没有必要进行形式的变革了, 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剧本可以有千差万别的音乐形式的原因。因此, 在声乐教学实践中, 我们应该把对音乐内部规律的掌握作为声乐学习的基础。

超越形式的精神美

而在康德看来, 真正不受外界因素制约的“自由美”或“纯粹美”在实际生活中是很少的 ( (3) P159) 。而大量的包括音乐在内的美都属于“依存美”, 也就是说, 大部分艺术都把除了感性情感以外的思想精神作为其表现目的的。“纯粹美”是事物的形式对人的直接刺激, 使人产生审美的愉悦;而“崇高”的感觉不是由于事物美的形式对人的直接作用, 而甚至是不美 (丑或恶) 的形式对人造成痛感或威胁之后, 人在心理上对之进行斗争和克服时产生的精神快感, 使人在精神上产生了一种超越形式的思想性的崇高。

如果把康德的这一理论与上面内容结合来看我们所讲的声乐教学问题, 似乎是矛盾的, 其实不然。如果说形式美的塑造是声乐教学过程中的首要问题, 那么表达音乐的人文思想性才是作为一种艺术的声乐的最终目的。可以说, 对歌曲思想精神的准确演绎才是难中之难, 就是拥有高超声乐演唱技艺者有时也会难以企及, 更别说初学者了。我们常常说某某人的演唱没感觉, 其实这里的“感觉”是指歌曲思想情感的表达程度。在声乐教学中往往会出现音高或音色至上的现象, 特别是音高经常成为学习者之间竞比的目标。当然, 相应的音高和好的音色是一个优秀歌唱家应该具备的, 也是声乐教育的重要目标, 可是这些都属于技术层面的问题, 它们虽然对塑造音乐形式很重要, 但并不是音乐表现的目的。难道没有优美的音色和惊人的高音就不能学习声乐吗?肯定不是。现实中许多著名的歌唱家并不是都以绝美的音色和音高昭著于世, 我们之所以被他们的演唱感动, 是因为真情已至不得不为所动。

康德认为理想的美是超越了人感官的愉悦, 是对人精神的震撼和心灵的洗涤, 这种崇高的美“不在客体对象里, 而在主体心灵里, 它是对象的无形式无限制, 所召唤起来的主体心灵中探究无限的‘理性’观念。” ( (3) P160) 这里的“理性”是指人的思想和精神, 它是对形式美给人的感官愉悦的超越。这一思想对我们的声乐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形式美是外在, 它要求学习者通过长期的技术性训练, 正确的运用气息, 对歌曲的节奏、旋律、速度、力度、音色、音量等音乐语言得之于心而应之于口, 以准确再现原曲的形象。音乐的各种语言本来就具有模仿、象征、暗示的功能, 它表现的是人的心理对生活的反应, 所以亚里士多德才认为“音乐是对人心理世界的模仿”。从本质上讲, 音乐是通过想象和联想使听众与演唱者达到心与心的互通和共鸣。因此, 内在的思想活动是形式美表现的动机和精神源泉, 形式中又蕴含着人的情感力量, 是超越于形式的。换句话说, 音乐的情深与否和演唱者的思想深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但思想的深度又不是通过技术的训练就可以实现的, 它要求演唱者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文知识修养。比如, 浪漫主义时期的艺术歌曲, 它们产生于西欧的浪漫主义风潮之下, 它们主要的思想内容是作曲家对黑暗现实的悲观失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果要准确对其进行演绎, 除了需要掌握形式层面的技巧以外, 还必须对相应作品产生的时代的社会思潮有一定的了解, 这就要求学习者具备一定的人文知识, 而这些往往又是声乐教学中老师和学生都比较忽视的。所谓的精神修养不是靠音乐技巧的训练就可以企及的, 否则歌唱家和技术工人还有什么区别呢?因此, 在声乐教学中, 老师除了对学生进行技艺的传授以外, 对学生的知识阅读也应提出一定的要求。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人文科学知识, 才能准确理解歌词的含义和体会到其中的思想精神, 进而才能够在演唱中做到真情流露和以情感人。

声乐教学与技术和科学活动的区别

声乐教学属于音乐教育的一部分, 而音乐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又不同于其他理性知识的传授, 得当的教学方法是教育效绩的关键所在。康德关于艺术活动与技术和科学的区别的论述, 对我们认识声乐教学的独特性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康德说:“前者 (艺术) 唤做自由的, 后者 (技术) 也能唤做雇佣的艺术。前者好像游戏, 这就是一种工作, 它是对自身愉快的, 能够合目的的成功。后者作为劳动, 即作为对于自己是困苦而不愉快的, 只是由于它的结果 (例如工资) 吸引着, 因而是被逼迫负担的”。 ( (1) P149) 康德的意思是说, 艺术是自由的, 是人的本能情感的表现, 是无需外界目的驱动的。而技术是出于外在目的的一种被动的劳动, 它给人以身体和精神的困苦。康德无疑抓住了艺术活动的审美本质。那么我们的声乐教学是不是一种审美活动呢?恐怕不该苟认吧!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 我们总是把声乐学习基于音乐技巧之上, 无形中就把它的审美性给抹杀了。由于学生在某一技术问题上没有达到老师的要求, 作为老师又不能认识到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和对自己的教学方法作出灵活调整, 以致老师对学生经常表现出懊恼的情绪, 学生感到自卑和似乎无能的困苦。这样看来, 声乐教学和劳动还有区别!音乐活动本来是美的享受, 尽管音乐学习也需要一定的勤学苦练, 但也不能就此无视它的审美本质, 否则美育的意义又何在?这就要求老师具备一定的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进行因材施教式的学习训练, 把学生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求美。因为当学生对音乐的美真切体会以后, 他在艺术境界上的追求是积极主动的, 是无需老师催促的。所以, 声乐教学是否具有艺术的审美性, 关键在于老师的正确认识和对整个教学的无形操控。

在康德看来, 艺术与科学活动也是有本质区别的, “科学是知晓了就能做, 一个人懂得了测量的原理, 就可以测量出土地的面积。面对于艺术活动, 虽然它要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但知晓了并不能保证就会做, 还必须有技巧训练才行。” ( (3) P161) 比如我们学习了牛顿定律, 我们就和牛顿所知相差无几, 但即使我们熟知了贝多芬的奏鸣曲, 难道我们就和贝多芬拥有一样的音乐能力了吗?肯定不是。因为音乐除了像康德所说的具有特殊的艺术技巧以外, 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境界, 这种精神境界不是练几次声、唱几首歌或看几本书就可以达到的, 它还需要平日艰苦的技巧训练和情感精神的历练, 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 老师应该对学生作出更高的要求, 并且这种要求不单单是技术的, 而且还有思想的和生活的。但并不是说声乐教学就不是科学, 可以随意进行。教学者除了基本的专业知识以外, 还要具备相应的教学方法、教育学、心理学、美学方面的知识, 包括专业知识在内的这些人文知识本来就属于科学知识的范畴。我们说声乐教学应该体现审美本质, 是就其活动形式来说的, 而不是教学内容。

包括康德在内的美学理论, 看似和具体的艺术活动有难以沟通的理论隔膜, 因为他们往往不是就艺术问题来谈论“美”的, 但有一点它们是可以沟通的, 那就是它们都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成果。康德的美学理论尽管是服务于他的伦理学的, 但同时也指明了艺术活动的价值归宿应该是对人们精神世界的陶冶, 艺术的形式美应该升华为更高的精神美。这对我们的声乐教学无疑有着重要的理论启示, 只是看我们能不能将纯粹理论和实践进行很好的沟通, 用理论指导实践, 使实践活动更加理性化。

参考文献

①【德】康德.判断力批判 (上卷) , 宗白华译[M].上海:商务印书馆, 1985.

②凌继尧.西方美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③马新国.西方文论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声乐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篇3

关键词:声乐教育 舞台实践 素质

现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文化不断交流与融合。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不能各自独立而拒绝交流中的影响。因此,在这种交流中,相互的采纳与借鉴是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趋势。同样,在声乐的教学中也存在着不同的流派的交流的过程。声乐教育本身是涉及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活动,它具有抽象性、实践性、多元性等多方面的特征。除了教师的理论讲授外,还需要学生的实际练习。在传统的声乐教育中,教师过于注重演出技巧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的发挥。学生应当走出课堂,更多地从事实践活动。

一、现今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声乐的训练不重视情绪的表达

现今的声乐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视声乐的训练不重视情绪表达的问题。有一部分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训练学生的声音,学生在演唱中情感的表达往往被忽视。如果学生在演唱中只是运用演唱的技术,而不注重细微情感的表达,不理解人物在剧情中的情感与关系,那么学生就无从体会不同的演唱作品的情景与精髓,所表达的音乐作品只是停留在技术的层面,是种很肤浅的表达,不能够体现音乐表现的精神实质,所表演的作品是没有灵魂的。声乐技术的训练与声乐作品的情感表达,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没有技术的运用就没有了演唱的基础,没有了情感的表达就不能理解音乐作品的本质。

(二)演唱的方法与风格发生混乱

所谓的演唱的方法就是在声乐练习中,为了表达音乐作品而采取的演唱的练习的手段和方式,包括一切气息的运用和咬文吐字的技巧等等。风格则是指音乐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特征。比如:戏曲风格、民族风格、曲艺风格等,他们都有着各自独特的特点。

虽然我国的声乐教育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但是声乐教育还是处于不成熟的阶段,教学方法上也都是感性的教学。教学方法的规范化也不等于发生方法就是科学化。各种唱法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不可能都是相同的。所以,声乐的教育要有科学的、体现唱法特点的声音观念。唱法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不同的唱法标准是不同的,不同风格的唱法都有其价值所在。只有明确不同风格的作品的用声概念,才能够解决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三)课堂不贴近舞台

声乐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声乐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声乐知识在舞台上表演。如果声乐教育脱离了舞台,那么声乐教育就失去了其实践的意义。目前的声乐教育中有的学生不敢登台演出,有的学生甚至从未登过台。导致学生真正要登台演出的时候,缺乏自信心。这也是目前声乐教育脱离实际的弊端。事实上,声乐教育与舞台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促进教学的进步,同时教学进一步指导舞台实践,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声乐人才。

二、改进声乐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教师素养的提高

教师是声乐教育的传授者,也是声乐教育的主导者。所以教师的素养决定着教学的质量。一个教师如果演唱的实践经验丰富,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有较高的文化素养,那么教学水平就会很好,就越能教育出高水准的人才。教师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教师丰富的演唱经验,能够知道学生科学的发声,唱出好听的歌曲。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结构,能够结合各种乐器进行演唱,判断法发生的正确与否。教师应具有较高的视觉眼光和前瞻能力,了解更多的专业动态。教师也是个学习者,要追随时代进步的脚步,不断地学习和完善自己。

在声乐教育中教师还要注重把握好以下几点。首先,要把握好声乐教育的科学性。其次,教师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把握作品的完整性,一个演唱作品中各个发生的紧急缓慢,张驰有度,掌握作品的内涵和结构。再者,如前文所提到的,教师在声乐教育中要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使学生能够领悟演唱作品的内涵和主题思想,掌握演唱作品的精神实质、时代的背景和人物关系等等。最后,声乐教育中还要注意一对一的教学。教师要知道学生有个体差异,不能泛泛而论,要了解学生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只有做到上述几点,才能称为出色的教师。

(二)学生素养的提高

学生是声乐教育的受业者,是声乐教育的对象。声乐教育的提高与学生的素质相关。学生的素质高,就能更好地接受教育,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素质。学生的素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自身的生理上的素质。另一个则是心理上的素质。对于声乐教育而言,学生的先天条件是极其重要的。学生要有能够完成完美演唱的物理基础,音质醇厚,音域要宽泛,这些条件都是先天决定的,后天的训练是不容易习得的。学生还要有较好的乐感,也就是感受音乐的能力,对音乐的节奏、音准、快慢、强弱以及各种音乐她们自身的特色和风格。这些都是学习声乐的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学习声乐的学生还要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因为声乐也是门表达感情的艺术,学生如果涉猎的知识丰富,就能够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感情,声乐不应该仅仅是发声技巧的运用,还应该是作品精神实质的表达。只有作品的演唱者理解的作品的感情,才能更好地诠释作品。创作出使观众铭记于心的印象深刻的演唱作品。最后,学习声乐的学生还要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学习声乐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因此,学习声乐的学生要持之以恒不断地练习和完善,这就要求学生要有热爱音乐的热情和努力学习的毅力。这样才能不断地完善自我,取得音乐上的造诣。另外,声乐离不开舞台。因此,学生在登台的时候要注意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不紧张,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

(三)更多的进行舞台实践

如上文所述,声乐教育和舞台的实践是不可分离的。在课堂的教学中,教师主要是传授声乐知识以及演唱的技巧。学生的演唱的实力是要通过舞台来检验的。只有对学生进行更多的时间的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实现教学与舞台实践的结合。

在声乐教育中,往往都在琴房中完成。但是琴房与舞台存在着很多的差异。首先,声音的效果是不同的。在琴房中音乐的效果是单一的不变的,而且琴房的空间相对来说狭小,这个那种空旷的舞台空间是完全不同的,因此,音乐的音效会有很大的差别。舞台中音乐音效的差异,也会出现于琴房不同的声音效果。这是学生要解决的实践问题。其次,在琴房较小的空间里,学生往往不注重自身演出的小的瑕疵,而在大的舞台上,观众对表演者的一举一动都可以细微的观察到,这对表演者的要求就更为严格。再次,作为平时训练的场所,学生对琴房更为熟悉,所以不会紧张。但是舞台确实陌生的环境,要面对很多陌生的观众,会有很多突发的状况,这些都要求学生要有应变能力。

所以,声乐教育要注重舞台的时间,教师要给学生们提供更多的舞台表演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的舞台训练中不断的完善自己,培养出舞台的自信心。

作者简介:

史建华,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1]胡郁青.中外声乐发展史(第1版)[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李晋玮,李晋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3]边凤梅.论高师声乐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J].教育与职业,2010,(02).

[4]俞子正.声乐教学术语的科学性[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1,(04).

对声乐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篇4

借鉴、融合的趋势。我国是成文法国家,不承认判例的法源地位,而成文法的滞后性和稳定性难以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判例的灵活性和适时性能补充成文法的不足。近年来,判例的重要性引起了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的重视,并引发了我国是否引进判例制度的争论。本文对我国判例制度的历史发展进行考察,对最高法院《二五改革纲要》关于“规范和完善案例指导制度”的规定进行解读,并提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判例制度的构想,希望能对我国判例制度的建立有所裨益。

[关 键 词]:成文法 判例法 法律渊源 案例制度

我们打开任何一部关于法理方面的书,在述说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主要区别时,都无一例外的把成文法与判例法作为两大法系的主要区别。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两大法系的交流也日益密切,并且出现了相互借鉴、融合的趋势。判例的具体生动性可以弥补法典的抽象性,而法典的系统性又弥补了判例的散在性,判例与时俱进的特点也弥补了法典僵化的不足。[1]由此,判例越来越受到了大陆法系国家的重视,在法国和德国,判例丰富了法典的内容,促使法典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法国,法院通过一系列的判例先后发展了“过失推定理论”,有关“雇员和职工之社会保护”的规定,还运用判例发展了“滥用权利理论”,有关“保险契约”的规定,“非债务清偿”和“逾期罚款”制度等。法国行政法则将判例作为其重要法源之一。在德国,判例所发展的诸如“情势不变条款”,“交易基础消灭”,“与事实不相符”,“失效”等概念,修正了《德国民法典》契约法中最初的个人主义的僵化性。[2]在日本,《裁判所构成法》明文规定,下级法院必须遵循上级法院的判例。

一、关于我国是否实行判例制度的争论

近年来,针对我国法律存在的相对滞后性和过于原则性的缺陷,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产生了呼吁我国实行判例法制度或有限判例法制度的呼声。但也有观点认为,我国目前还不具备实行判例制度的条件。理由是:因我国历史传统和政治体制与英美法系国家的差异,我国不具有实行判例法制度的基础,法官审理案件的思维方式、法律适用技术、判决的结构和内容以及判决的效力和功能与英美法系国家的完全不同,这都决定了我国法院的判决不可能成为以后审理案件的依据,法官在审理案件时也不会从先例判决中寻找依据。[3]还有观点认为,我国实行判例制度应该缓行。理由是:实行判例制度的适用有其严格的社会条件,即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法官群体,法院判决在整个社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而目前我国法官职业化道路依旧漫长、法官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的情形下,要使任何一个判决都达到对下级法院和本院今后判决都形成约束力,尚存在很大难度。[4]虽然理论界与实务界对我国是否应当引进判例制度发生激烈的争论,但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实行判例制度,加强判例指导作用的学术主张成为主流,现在理论界已达成共识,并广泛地进行了有益的探讨。[5]笔者认为,目前在我国不是讨论能不能,要不要实行判决制度的问题,而是应当讨论实行什么样的判例制度,如何实行判例制度的问题。

二、我国判例制度的历史发展

1、我国古代、近代判例制度概述

我国是成文法国家,成文法是主要的法律渊源,但这并不代表我国不存在判例制度。事实上,中国有着悠久而丰富的判例法传统,古代较早地就开始援引判例作为判处新案的根据。西周时期就盛行判例法,如“议事以制”,是以选择合适的先例来断案。那时判例是审判的结果,又是一种局部立法,它是司法和立法的合一。[6]秦代的“廷行事” 是中央司法机关廷尉所确认的办案成例。汉代的“决事比”、“春秋决狱”,判例成为汉代断案的重要法律依据。在唐朝,判例凌驾于法典之上,出现了“以例破法”的状况。宋朝的“断例”和“指挥”,《宋史刑志》概述宋朝“法所不载,然后用例”。明代和清代律例并行,实行“有例则不用律”,清代的“例”,都是以成例作为判案依据。北洋政府把判例作为重要的法律渊源,使之成为审判案件的重要依据。南京国民政府大量适用司法院、最高法院的判例。由此可见,判例在我国古代,以及近代的司法体制中都占有重要越位。

2、新中国判例制度的发展

新中国建立初期,在法律不完备的情况下,司法审判主要依据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进行。1956年召开的全国司法审判工作会议强调:要注重编纂典型判例,经审定后发给各级法院比照援用。1962年中央召开7000人大会后,同年12月最高法院认真总结了当时审判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人民法院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简称法院工作10条),该规定对案例的选择等问题作了具体的规定。

70年代末“文革”结束后,根据中央提出的“拨乱反正”要求,人民法院大规模开展了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当时缺乏法律上或者政策上的具体标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最高法院总结和下发了“刘殿臣案”等7个典型案例。这7个案例公布后,对平反冤假错案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与推动作用。当时全国法院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就是以这7个典型案例为具体标准开展起来的。由于有了这7个案例作标准,使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取得了巨大的成果。1979年我国第一部刑法实施后,对军婚的保护出现了变化。以往的政策中不仅保护军人的婚姻,还保护军人的婚约关系甚至包办婚姻关系。然而在新刑法中,婚约和包办婚姻都不保护了,很多部队官兵对此反映强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选定,最高法院发出了4个案例,每个案例后还附加按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最高法院当时对保护军婚的态度。[7]1985年《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创刊,其开辟专栏刊登各种典型案例,截至2004年底《公报》已颁布499个案例,范围涵盖刑事、民事、行政诉讼、执行和国家赔偿等各个方面。[8]这些案例虽然大多数不是最高法院直接审理的,但一般都是最高法院从各级法院生效判决中精选出来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

最高法院从1991年开始组织编辑出版的《中国审判案例要览》和《人民法院案例选》,很多学者都把这些案例视为中国的判例法,认为这些案例具有法律上的影响力,实际上具有判例的性质。1999年最高法院各审判业务庭开始出版业务研究和指导性刊物,如《刑事审判参考》、《民商审判指导与参考》等。这些出版物中的案例部分是从全国各级法院审判的各类案件中,选择在认定事实、证据和适用法律、司法解释定罪处刑等问题上具有研究价值,对司法审判工作有指导意义的典型、疑难案例,并重点对裁判理由予以权威的阐释。[9]以上事例都是中国古代、近代乃至现代实行判例法的例证,说明我国存在判例制度由来已久。特别是当前司法裁判中存在相同或者相似的案件得出不同的裁判结果,从而加剧了社会公众对于司法机关的信仰危机;司法机关为了减轻社会公众的信仰危机,而主动地通过制定一些判例对审判实务进行指导,从而减少因裁判结果不统一而造成的压力。[10]

进入本世纪后,随着司法改革的深入,最高法院越来越重视案例制度的建设。最高法院在《五年改革纲要》第14条中明确规定:“2000年起,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适用法律问题的典型案件予以公布,供下级法院审判类似案件时参考”。各地方法院在司法实践中,采取不争论的做法,从是否有利于我国的法治建设,是否有利于审判工作的角度出发,对判例制度作了有益的尝试。如2002年郑州中原区法院率先推出了“判决先例”制度,并大胆付诸实践。[11]2003年6月江苏高院出台“参阅案例”制度,[12]后四川高院和天津高院也相继推行“案例指导制度”和“案例指导”制度等。但是,目前我国的案例并不具有强制的拘束力,而是因为法官担心自己的裁判被上级法院所推翻,从而自觉仿效上级法院裁判的结果。[13]

三、对建立我国判例制度的构想

所谓判例指导制度,就是选择典型的案例判决作为判例,为法官审理案件提供借鉴和指导,今后凡有类似事实的案件,在适用法律以及裁量幅度上都可参照相关判例进行判决,以达到同样的案情有同样的处理结果,从而提升法院司法的统一性,确保审判的公正与效率。[14]我国建立的判例制度不是“拿来主义”,全盘照搬英美法系国家的判例法制度,而是要取我所需,弃我所不需,吸收其合理“内核”,做到“洋为中用”;也不能沿袭旧制,而是要“取其精华,扬其糟粕”,做到“古为今用”;更不能向现在这样让判例没有合法的“身份”,让其“放任自流”,而是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判例制度。

最高法院在2005年10月26日颁布的《二五改革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规范和完善案例指导制度,建立指导案例的选编标准、编选程序、发布方式、指导规则”。《纲要》为我国案例制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设想。笔者认为,我国目前应当完成从案例制度研究到判例制度研究的转变,在继承传统法文化先进成分的基础上,大胆借鉴吸收普通法系的判例法方法,构建我国成文法为主,判例法为辅的混合立法之路。[15]当然,此目标的实现,非一蹴而就之事,需要认真的加以研究,选择适当的路径。

1、案例创制的主体[16]

案例创制主体是指案例应当由谁来创制,即指哪一级法院有权制作和发布案例。主流观点认为创制案例的主体应仅限于最高法院。“从权力配置来看,判例作为法律渊源,具有普遍拘束力,因而创制判例是一种‘准立法’行为,不可能由各地方法院行使这一权力。[17] “如果允许各级法院都享有这一职能,设定主体不单一,很容易导致判例被滥发、滥用,造成适用法律错误、混乱甚至伤及法制的统一。”[18]最高法院根据全国各级法院上报的经典案例,经过严格的筛选程序制成判例,以供法官在“法无明文规定”时,作为裁判的依据。[19]最高法院在1962年12月制定的《人民法院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中明确规定:只有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有权以发布案例的方式指导审判工作。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首要前提是要解决判例的法律地位,要通过立法确认判例具有法律效力,明确判例为正式的法律渊源,可以为法院审判类似案件所引用。

如果明确了判例为正式的法律渊源,“在理想情况下,作为判案权威的先例当然应该由国家的最高法院确定”。[20]根据实践,在我国可以采取三级案例创制主体的构架,即由最高法院、高级法院和中级法院作为创制案例的主体,而基层法院则不宜作为创制案例的主体。[21]最高法院有权创制判例,作为“准法律”,同司法解释一样具有普遍拘束力。判例一经作出,就具有普遍的法律约束力,各地、各级法院均应遵循,作为判决的依据。[22]最高法院制作判例,不能仅限于最高法院自身审理的案例,而应当除最高法院审理的案例外,还包括全国各级法院上报的典型案例。高级法院和中级法院在最高法院(上级法院)对有关领域缺位的情况下,可以选择遵循自己的先例。高级法院和中级法院创制的案例,不具有拘束力,只是在本区域内具有指导作用。此处的“指导作用”应理解为具有说服力。如果高级法院和中级法院创制的案例被最高法院采用,则上升为具有普遍拘束力的案例。

2、选编标准

目前,《公报》选编的案例主要有三个特性,即典型性、指导性和宣传性。典型性,是指案例在适用法律上有特色;指导性,是指它在同类案件中有代表性,对审判同类案件有指导意义;宣传性,是指公开宣传后社会效果好。同时具备这三个特性,就可能成为公报上的案例。[23]还有学者提出,案例一般要求按照下列条件选择:(1)有代表性,即各种类型案件中各种情况的典型案件,如性质容易混淆的案件,刑期难以掌握的案件,政策界限容易模糊的案件,在某种新情况下发生的特殊案件等;(2)判决正确的案件,个别有教育意义的错案也可以选用;(3)判决书事实阐述清楚,理由阐明充分,论点确切,有示范作用的。[24]笔者认为,上述案例的例选编标准都未能揭示案例的科学内涵和本质特征,不能作为案例选编标准。作为最高法院公布具有普遍拘束力的案例,应当从法律原则、法律适用、法律解释、指导意义等方面进行选定,不能作为把宣传性和裁判错误的案例作为案件的选编标准,而应当根据判例的效力和功能进行分类,进而制定科学的选编标准:

(1)造法功能的判例,即由判例确定的审判原则、规则,将作为以后判案的依据,地位相当于制定法。该类案例的法理依据是“法院不得以法无规定而拒绝裁判”。当社会生活发生某个事实,而根据当时的法律无明文规定,又不能依类推适用进行裁判的情况下,[25]可创制法律原则,目的是补充制定法的空缺。如2003年第5期《公报》公布的山东高院根据最高法院批复审结的“齐玉芩诉陈晓琪等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宪法保护的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纠纷案”,确立了宪法条文可以作为裁判规范的原则。又如,1989年第1期《公报》公布的“张连起、张国莉诉张学珍损害赔偿纠纷案”,确立了雇主与雇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工伤概不负责”条款无效的规则,填补了我国制定法上的一个空白。[26]

(2)司法解释功能的判例,指判例对法律适用的理解具有司法解释的功能,补充立法之不足,地位相当于最高法院司法解释。这类案例是对现行制定法条文的明确与具体化,目的是解释制定法,使制定法的规定更加明确具体。如1997年第2期《公报》公布的“贾国宇诉北京国际气雾剂有限公司、龙口市厨房配套设备用具厂、北京市海淀区春海餐厅人身损害赔偿案”,即是对《民法通则》的扩大解释,首次以判例的形式确立了精神赔偿的地位,尽管我国法律当时并没有关于精神赔偿的明文规定。

(3)司法指导的判例,即判例对法律的适用可以作为对下级法院审判的指导,对司法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地位相当于上级法院关于法律适用对下级法院的指导意见。这类案例主要是一般的法律适用,注重法律适用的法理分析和逻辑论证,对下级法院裁判同类案件就有指导意义,而不具有拘束力。如1985年《公报》第2期公布的“孙明亮故意伤害案”,对如何分清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如何掌握量刑幅度提供了具体的标准。[27]

3、编选程序

因案例的定位不明确,缺乏规范的编选标准和编选程序,诸多媒体所载案例良莠不齐,对法律的解读不一,导致读者对司法公正产生质疑。[28]如最高法院就有数种刊登案例的载体。目前,实践中主要是各级法院的业务庭负责撰写案例,然后报送到所在法院的研究室,由研究室集中后逐级上报至最高法院。上报的案例中有的是经过所在法院的审判委员会审核、讨论通过,有的则没有经过审判委员会审核、讨论通过,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同时,也影响了报送案件的质量,白白浪费了许多司法资源。为改变这种状况,有学者提出,由最高法院和各省高级法院分别成立判例编篆委员会。由编篆委员会对辖区内的案例进行初步筛选,将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案例,提交审判委员会,按照司法解释的制定程序进行审核。[29]《人民法院组织法》第11条规定,“各级人民法院设立审判委员会,……审判委员会的任务是总结审判经验,讨论重大的或者疑难的案件和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问题”。据此,审委会讨论重大、疑难案例,总结审判实践经验本身就属于审判工作,属于审判委员会的工作职责,审判委员会在所辖区域内为某些案件作出指导性的规定具有法律上的依据。笔者认为,各级法院都应当成立案例编篆委员会,按照上述选编标准选取本辖区内的典型案例,经本院审判委员会审核、讨论通过后逐级报送。最终由最高法院负责案例选编的专门机构对案例进行筛选与编辑,选取一定数量的案例报最高法院审判委员会通过以后,确定这些案例为判例,对各级法院均具有拘束力。高级法院以下的各级法院对本院或下级法院报送的案例,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将案例编辑成册,作为本院或下级法院的指导案例。这些案例虽不具有拘束力,但下级法院的法官担心自己的裁判被上级法院所推翻,从而自觉仿效上级法院裁判的结果,使这些案例具有“隐性的”的拘束力。

最高法院的判例一经确立就具有相当的权威性,不得任意推翻,但它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判例法中有“破”先例和“立”先例的司法机制,在不变的表面下逐渐发生变化的,没有不变的先例,先例的稳定性和拘束力是相对而非绝对的。[30]判例应当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法律的变化,做到“与时俱进”。如造法功能和解释功能的判例,在新的法律对原先存在的法律漏洞有了明确的规定,立法解释或司法解释对法律条文的含义进行了明确的解释,或原先的解释功能的判例所解释的法律条文被新的法律所修改,就要对这些判例进行适时的修订,进行清理和废止的工作,以结束目前判例一经制定就“一成不变的状态”。如最高法院1996年第2期《公报》公布的“武汉市煤气公司诉重庆检测仪表厂煤气装配线技术转让合同、煤气表散件购销合同纠纷案”,[31]确立的“情势变更”的法律适用解释,是对当时的《经济合同法》第27条第1款第4项规定的解释。1999年10月1日施行的新《合同法》不再适用“情势变更原则”,而最高法院对该案例并未予以废止,给人们带来认识上的误区,给司法实践带来了一定的危害。又如,最高法院分别于2001年、2002年在《公报》上公布了两起当事人不服公安机关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决定案。[32]以我院为例,2002年受理了两起当事人不服公安机关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决定案,都是以行政诉讼案件受理的,并进行了处理。2004年7月,我院受理的“原告董建超诉被告响水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不服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决定案”,[33]我院判决维持被告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原告上诉后被二审法院以事实不清发回重审,[34]重审时我院裁定驳回原告起诉,[35]不作为行政诉讼案件受理,原告上诉后二审法院裁定维持一审裁定。[36]出现了严重的“同案异判”现象,司法权威受到很大损害。为此,有人提出,为防止出现判例创制和适用上的偏差,应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为判例创制和适用的监督机关。理由是:三大诉讼法均规定检察机关有权就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进行抗诉,人民法院应当再审。笔者认为,此观点不足取。因为判例都是经法院判决的案件提升为判例的,而由最高法院公布的案例是具有普遍拘束力的“准立法”,如果允许检察机关提出抗诉,则必将影响判例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对此应对三大诉讼法进行必要的修改,作出特别规定:经最高法院公布的判例,检察机关不得提出抗诉。最高法院应设置专门机构对其公布的案例定期进行审查,法规适用性判例随着成文法的修改或废止而须相应地变更或废止。随着调整新的社会关系的成文法颁布,应对规则创制型判例进行审查,如判例与成文法精神一致,则上升为法规适用性判例;如相违背,则予以废止。审查后提前交最高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及时予以公布,以便于各级法院及时掌握、执行,避免出现适用失效判例的现象发生。[37]如果最高法院未履行该职责的,则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予以撤销。

4、发布方式

既然案例具有“准法律”的性质,具有普通的拘束力,不但对各级法院裁判案件时适用,对公众也同样适用。判例一经形成,就应当及时公布。最高法院通过的案例应当在的《公报》上和各主要报纸上向全社会公布。最高法院还应定期将现行有效的判例按部门汇编成册后公布发行。最高法院审核通过公布的判例对以后同级及下级法院审理的案件发生拘束力,适用“遵循先例原则”。最高法院以外的其他各级法院审判委员会通过的案例虽不具有拘束力,但作为某个区域法院裁判同类案件的范例,具有“潜规则“的作用,亦向全社会予以公布。

判例是各级法院长年累月审判的结晶,它会像珊瑚礁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积越多。浩如云烟的判例,给当事人和法官都带来了相当的不便,法官审理一个案件必须先查阅成百上千的陈年旧卷,然后找到一个与审理中的案件最相类似的案件,比照其处理。而当事人要预知自己行为的后果,也必须不厌其烦地查阅大量先例。[38]为克服判例的积累带来适用的不便。笔者建议,应当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全国性的判例数据库和判例检索系统,对判例进行科学分类,便于检索。

5、指导原则

最高法院在《二五改革纲要》中把判例确定为“案例指导制度”,与《公报》公布的“案例”形成呼应,并未赋予这些案例具有拘束力。最高法院《公报》公布的案件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早已被人们所认识。但《公报》上公布案例时并未明确要求各级法院遵守或参照这些案例审理案件,而是小心翼翼的绕开判例这一名称而称之为案件,以免引起人们的误解。原因是我国不是判例法国家,判例不具有先例约束力。案件如果具有拘束力,是否意味着法官可以通过判例去创制法律规则,或者无法阻止法官利用判例这一形式去创制新的法律规则导致所谓的法官造法。中国这么大而案例又是那么具体,如果判例具有拘束力,是否适合所有地区或案件。[39]据此,有人提出,构建我国判例制度,应当由宪法确立判例在我国的法律渊源地位,判例对于司法审判具有普遍的拘束力,由全国人大授权最高法院创制和发布判例,作为制定法的补充。[40]此观点资值赞同。

笔者认为,应当合理的引进普通法“判例”制度中“遵循先例原则”,赋予判例的普遍拘束力,丰富判例的创制和适用,以促进我国判例制度的发展。否则,我国的判例制度仍将停滞不前,得不到长足的发展。在目前法律未赋予判例为法律渊源的情况下,我们在司法实践中不能混淆法律与案例两者之间的界限,最高法院每年公布的判例对各级法院只具有指导意义,相当于最高法院对审判工作的具体指导意见,只具有说服力,而不具有拘束力。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判例制度,涉及立法、司法体制改革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本文因限于篇幅,对此问题不过多的涉及,笔者将另行撰文进行探讨。

注释:

[1] 参见黄建国《论法典与判例的融合》,载http://中国法院网,2005年9月19日发布。

[2] 同上。

[3] 参见李心阳等《判例、案例和司法解释》征文之三,载2005年11月7日《人民法院报》法治时代B3版。

[4] 参见张红健《判例、案例和司法解释》征文之二,载2005年11月7日《人法院报》法治时代B3版。

[5] 参见章建生《透视“同案异判”》,载《审判研究》,法律出版社出版,2005年第3辑,第155页。

[6] 参见《武树臣文集》,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第284页。

[7] 摘自笔者2005年6月13日参加江苏省高院举办的“全省法院调研、文字业务培训班”课堂笔记。授课人:最高人民法院公报编辑部高级编辑马群祯;授课内容:《说说公报和公报案例的推荐与写作》。

[8]近两年《公报》进一步加大了案例的公布力度,2004年《公报》公布了60个案例,2005年1至11月份《公报》公布了63个案例,近两年的案例数量占过去近20年《公报》所公布案例数量的四分之一。

[9] 参见刘树德《析判例在两大法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载2003年8月11日《人民法院报》法治时代B4版。

[10] 参见程计山《浅谈:判例制度与司法权威的关系》,载中国法院网,2004年11月10日发布。

[11] 参见张千帆《先例与理性――与为中国的司法判例制度辩护》,载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4年第8期,第52-56页。

[12] 详见2003年6月16日“苏高法[2003]174号”《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典型案例发布制度加强案例指导工作的意见》。

[13] 参见黄建国《论法典与判例的融合》,载http://中国法院网,2005年9月19日发布。

[14] 参见杜裕禄等《对建立我国判例指导制度之思考》,载http://中国法院网,2004年3月31日发布。

[15] 参见章建生《透视“同案异判”》,载《审判研究》,法律出版社出版,2005年第3辑,第155页。

[16] 此处所指“案例”,是采最高法院《公报》和《纲要》上的称谓,因案例与判例在形式上都是相同的,在下文中“案例”与“判例”并无实质区别,除特别说明外,具有相同含义。

[17] 参见卞弘毅等《构建中国特色判例制度的思考》,载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主办《审判研究》,2005年第10期,第14页。

[18] 参见叶蓉等《建立中国特色判例制度之构想》,载http://中国法院网,2004年12月2日发布。

[19] 参见黄建国《论法典与判例的融合》,载中国法院网,2005年9月19日发布。

[20] 参见张千帆《先例与理性――与为中国的司法判例制度辩护》,载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4年第8期,第52-56页。

[21] 基层法院不能作为创制案例的主体,并不意味着其不能将其审理的案例推荐给上级法院,而使其上升为上级法院的案例,事实上最高法院公布的案例大多数是由基层法院或其他下级法院推荐上报的。

[22] 参见叶蓉等《建立中国特色判例制度之构想》,载中国法院网,2004年12月2日发布。

[23] 摘自笔者今年6月13日参加江苏省高院举办的“全省法院调研、文字业务培训班”课堂笔记。授课人:最高人民法院公报编辑部高级编辑马群祯;授课内容:《说说公报和公报案例的推荐与写作》。

[24] 参见刘树德《析判例在两大法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载2003年8月11 日《人民法院报》法治时代B4版。

[25] 类推适用仅限于民事案件,行政和刑事案件不得类推适用。关于类推适用的论述,请详见拙作《略论民法的类推适用》,载中国法院网,2003年10月16日发布。

[26] 参见董皞《超越案例走向判例――<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发布案件之研究》,载《人民司法》2002年第6期,第18-20页。

[27] 参见董皞《超越案例走向判例――<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发布案件之研究》,载《人民司法》2002年第6期,第18-20页。

[28] 参见卞文斌《判例、案例和司法解释》之九,载2005年11月21日《人民法院报》法治时代B3版。

[29] 参见林立《论判例制与法律的确定性》,载中国法院网,2005年8月24日发布。

[30] 参见叶文炳《判例法律渊源地位确立的必要性》,载中国法院网,2003年8月25 日发布。

[31] 详见1992年3月6日 “法函〔1992〕27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武汉市煤气公司诉重庆检测仪表厂煤气表装配线技术转让合同购销煤气表散件合同纠纷一案适用法律问题的函》。

[32] “李治芳不服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决定案”,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1年卷,第174-280页;“罗伦富不服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决定案”,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2年卷,第318-322页。

[33] 详见响水县人民法院“2004响行初字第11号”行政判决书。

[34] 详见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2004盐行终字第0077号”行政裁定书。

[35] 详见响水县人民法院“2004响行初字第20号”行政裁定书。

[36] 详见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2004盐行终字第003号”行政裁定书。

[37] 参见叶蓉等《建立中国特色判例制度之构想》,载http:// 中国法院网,2004年12月2日发布。

[38] 参见黄建国《论法典与判例的融合》,载中国法院网,2005年9月19日发布。

[39] 参见董皞《超越案例走向判例――<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发布案件之研究》,载《人民司法》2002年第6期,第18-20页。

对声乐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篇5

一、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是学好声乐的关键

要想唱好一首歌,必须先学会换气和呼吸,能有条不紊地控制呼吸的气息,这样才会使肺里的气息产生一定的压力,这种压力作用于声带,才会形成声音。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时应养重讲呼吸的重要性,它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维持生命的简单的呼吸,歌唱时的呼吸是有意识地、主动地吸气和呼气。教师要在一定时间里教给学生怎样呼吸,掌握正确的呼吸规律和方法,否则,就会在唱歌时感到气息不足而影响歌唱效果。例如,在初次呼吸时,如果吸气肌肉群放松,就会使气息无法做压缩运动,导致所发出的声音失去了气息的依托,学生就会感到气息不足。因此教师在教学生发声时,要让学生以腰部作为支点,微微挺起上胸,收紧小腹,保持横膈膜和胸周围之间呈扩张状态,这样才会使吸气肌肉群做压缩运动时,气息缓慢均匀地呼出,胸内产生了压力,这样发出的声音才会铿锵有力。至于呼吸方法的掌握,要依靠反复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去摸索,去感受。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吸气和气息的控制慢慢有了领悟,所发出的声音才会趋向于均匀、流畅和平稳。

二、咬清字是声乐教学的`重要要求

我们在歌唱时,一定要借歌曲来传情达意,或通过歌曲创造出一定的意境,或优美或深邃,而这样的意境表达除了凭借旋律之外,就属歌词了。可见歌词能否入耳,能否传情,就要看歌唱者是否能表达清晰。一些初学者,也许受方高的影响,有些声母在平时就发不清晰,导致发声时发不准声母的音。例如h的发音,有的学生会很短促,有的就会狭长些,导致发音不清。这时就需要教师仔细指导,例如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的气息等方而,教师都要反复地为学生做出示范,尤其针对一些叶字不清的发音动作,更要反复进行强调,有意识地矫正学生发音,以使其发音慢慢趋向于准、平、稳,并且可根据学生发音情,制定出相应的训练计划和步骤,使学生对发音的控制力不断加强,然后再督促学生把声母和韵母结合起来,进行音阶练习。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对于咬字不清的学生来说,是十分有效的。

三、抓好学生的基本功训练

中专学生音乐知识和音乐水平参差不齐,这就需要教师在声乐教学中,一定要抓好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强学生的基本功练习,为学生将来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生练声前,应先给学生讲清各个发音部位,并且要强调指出发音时的要领:喉咙放稳,舌根和下巴都要呈放松状态,类似打哈欠,使声音上下通达自如。练声时,一般从c练起,所练曲目应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母音练习时应以a, mi , ma, ye为主。待在中低音区练习熟练之后,再开始练习高音区。只有遵循这样的练习步骤,学生的发音器官才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不至于会出现难度突然提升而造成嗓子的负担过重。

另外,因为每个学生个体情况存在养差异,其发声器官也有所不同,唱歌时,发出的声音也会存在养差别,有的声音较清脆,有的却不够圆润。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音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策略。例如,对那些发音较清脆却又缺少集中的声音,教师要使用。u音来加强学生的练习,使学生的发音渐渐圆润起来;相反对那些发音低缓,不够流畅的声音,教师要进行集中训练,如可让学生反复练习d, t。的发音,还可以通过使用录音机,来查找自己的不足,直至发音到位、顺畅。教师在抓学生的基本功训练时,要从一般到特殊来筛查,针对个别学生,再进行辅导,努力使学生的音准、音色有一个大的提高。

四、声乐教学要注意方式方法

声乐教学不单单是为了处理音高、节奏等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音乐有更充分的认识,对歌曲有完全的理解,能借助音律反映歌曲的意境,准确地诠释作品的情感和含义。教师给学生讲清楚音乐的无穷魅力,让学生懂得音乐是有生命的,它充满朝气,充满阳光,富有激情和感染力。不能仅仅把“动听”作为音乐单纯的目的,这样学生就会渐渐重视发音,并会做到坚持不懈。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遇到这样的现象,觉得讲得非常明白了,可总会有学生不理解、做不到位。这时教师要注意讲课的方式和方法。比如学生急于求成,对教师所讲的发音器官貌似听懂了,其实对一些发音部位或器官的专业术语还是很糊涂。如在做发音训练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把发音器官的位置弄明白,再通过自己的示范发音,让学生领悟发音规律,或教师也可以先进行生动讲解,再由学生试养来发音,教师根据学生的发音进行及时的纠正。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来播放一些发声视频,让学生自己感悟正确发音和发音不准的内在区别,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声乐教学效果。

对声乐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篇6

教育司赴江苏调查组

近二三年来,随着教育改革向结构、层次改革的深化,以及确立社会主义的市场体制的需要,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地位不断提高。农业战线的职业教育直接关系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能否顺利实现的大问题,这是中央领导同志所反复强调的。

1995年3月,江泽民总书记在考察江西、湖南农业后发表的重要讲话中,说到农民群众渴望掌握农业适用技术,而农业科技服务同这种需求有大矛盾时,指出:“必须上下结合,尽快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要尽快调整农村教育结构,大力发展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为农业和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培养出大量急需的初、中级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之后的几年,江泽民总书记对此每年都有重要的讲话和指示,特别是1997年江总书记在“十五大”的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切实地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这里指的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当然包括农业职业教育在内。可见农业(村)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的地位之重要。

江苏省早在十年前就开始进行农村全面教育体系改革的试点,取得丰富的经验。为了及时了解农村、农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新动向,指导教育司的工作,我们在江苏省进行了为期12天的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和对人才需求的调查。现简要报告如下。

一、江苏农业经济和农业(村)教育的若干新动向

1.农业的干部教育、农广校教育、绿证培训及农业职业高中受到地方的高度重视,地方舍得向这些教育投入

以淮阴市洪泽县为例,1997年县委决定借助农干校、农广校、农函大及与高校联办的中专班3年内使所有的村书记和干部均达中专水平,其中50%要达到大专水平。经过调查了解,这个县之所以对农业干部教育如此重视,主要是:(1)基层班子建设的需要;(2)培育经济新增长点(乡镇企业)的需要;(3)发展新兴产业主要是淡水养殖业对人才的需要;

(4)推广农业新技术的需要。尽管这个县经济状况还是“吃饭财政”,但是县里仍然每年拿出相当数量经费改善教学条件和基础设施。据了解,1997年6月在海安召开省职教工作会议后,江苏省教委对职教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职教,省政府每年投入5000万,主管部门和地方均按100%和50%匹配。江苏省的绿证教育虽然仍在试点阶段,但调查组所考察的洪泽县、常熟市和昆山市,县里对绿证培训均极其重视。尤其是苏南地区的县、乡两级干部有这样的认识:“因为人多地少(人均只有六至八分地)耕地资源十分珍贵,因此只能发包给有技术、能充分发挥土地生产潜力的绿证持有者来种。”受训对象主要是种养大户和村干部,严格按照绿证要求进行集中和分散培训。他们认为这样能够培养“永久牌”农村人才,从而大大提高培训的效率和效益。

2.江苏(尤其苏南)农业现代化对村干部、种养大户以及科技推广人员科技素质要求大大提高

江苏省已提前完成“农村扫盲”和“普九”两大任务,并提出在本世纪末高中阶段教育的入学率要达到70%。目前农业劳力的平均受教育数全省为7.4年,苏南早已达到7.8年。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对农村干部、种养大户和农技推广人员的科技素质的要求大大提高。以地处苏中地区南部的海安县为例。该县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可由以下5 个指标清楚地得到反映:(1)产棉乡基本实现“双膜化”;(2)小麦(半)精量播种率达70%;(3)麦、稻、棉全部实行“无草害工程”;(4)粮棉油综合种子统供率88%;(5)小麦、玉米和水稻亩产水平分别达300、400和550公斤。该县农业系统近年来下大力气培训农技人员。目前县、乡两级的农业科技人员269人中,60%的已有大专以上学历。苏南的苏州地区,种植大户一般承包150至200亩田,由于单产水平不同,年纯收入在7000元至7万元不等。总的看虽均比在乡镇企业收入高而稳定,但差异亦很大。因此种植大户均特别重视新技术的应用;县、乡也有明确的要求,只有有技术、受过绿证培训的农民才有资格当承包种田大户。

3.江苏省农业产业化的概况,苏南地区农业产业化面临的困难

1997年8月,在连云港农业产业化会议后,全省筹建100个大型农工贸一体化的农业产业集团,其中30个由省政府直接抓。包括现已具相当规模的连云港如意集团,徐州维维集团,徐州大地集团,镇江龙山集团等。值得注意的是农业外资合作项目近年迅速增加,全省现已达800 家,协议利用外资8亿美元。其中大量的是农副产品加工、出口,有100多家企业年产值超亿元。总的趋势看,由于原料基地的优势,目前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以人均耕地相对多的苏北地区优于苏中,苏中又优于苏南。加上苏南地区由于多年来的乡企(“苏南模式”)同农业无甚关系,因而目前在农业产业化方面面临重重困难。大体上,江苏的农业产业化尚处于起步阶段。以海安为例,该县养禽业久已闻名全国,即在1982年前后已有“百万雄鸡下江南”之举,现年出栏肉鸡已达4000万只,是当年的20多倍。尽管已经起到支柱产业的作用(农民收入方面),但是从良种、饲料、屠宰加工、流通、技术服务方面,至今仍处于“遍地开花”局面,没有能够形成强大的产业集团。又如高邮市的双黄咸鸭蛋全国闻名,又有高邮湖得天独厚的条件,但至今亦未形成“成气候”的养鸭产业集团。正如省农业厅在调查盐城、南通市的报告中所说,“农业产业化尚停留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刚刚迈出建原料基地的第一步,对如何向开拓市场、促进流通以及形成利益共同体的更深层次的发展,还缺乏整体思考。”另一个动向是由于1997年江苏省农民人均收入增幅放慢,各地都把农业产业化作为重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如省里要求苏南、苏中和苏北农民人均收入1997年分别增加500、400和300元,但实际仅实现增200元左右,特别对目前农民人均收入已达5000元以上的苏南地区,面临乡镇企业不景气,更急需在农业产业化上寻找出路。海安县的农业产业化规划提出,到2000年农民人均收入新增部分40%以上要来自农业产业化。反映出地方对农业产业化的企盼。

4.江苏省农村职业教育“1122工程”对农业中专的严重挑战及其提供的机遇

所谓“1122工程”,就是到2000年江苏省要建设100 所重点职业中学,其标准是每所职中要有1万平方米的建筑,2000名在校生,年办学经费达到200万元。在这100所重点职业中学和现有的一批职中当中,相当数量的有农业教育。

江苏省的农业中专在经历了1983年单独招生、1993年扩大招生规模和调整结构,以及1997年改革分配制度,培养人才适应多规模三个重大转折,学校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硬件”建设方面普通达到相当水平。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由省农业厅这种部门直接领导的体制日益显露出缺乏地区(方)行为推进和市场行为推进的缺陷。加上农业中专尚未同教委系统领导的农村教育体系改革紧密结合,以致目前遇到来自农村职业中学的严重挑战。这次调查中我们十分震惊地发现,江苏省农业职业中学的办学规模,发展势头,“硬件”条件以及教学改革的深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在所考察的3所列为国家级重点农业职业中学的学校当中,海安农业工程职教中心有建筑面积3.12万平方米,1500多名在校生,拥有140 台微机的两个计算机实验室,有设备良好的钳、焊、车工和电器实验室。实践教学的仪器设备价值已达500万元,图书馆藏书6万余册。又如海安双楼职高,除已有3万多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外,正在投资400万元建实习大楼,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常熟市农副职教中心的实验楼内,物理、生化实验室,微机、多媒体教室、语音室以及电工电子数控机床模拟、财会模拟、制图等实习室俱全,还投入巨资建立了花卉盆景暖棚,蔬菜无土栽培大棚,特种养殖大棚,总面积近4000平方米。特别是农业职高的实习教学的针对性和专业设置、招生方式的灵活性令人注目。如海安要求农业工程职中的实习场内,建有按养鸡大户(5000只)、养猪大户(50头基础母猪)、种田大户(50亩)和蔬菜大户规模设计相应的集约化鸡场、猪场、小农场和大棚,甚至还建有“中等富裕程度”农户的示范设计建筑,这就有利于

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各种规模经营和农村现代村镇建设培养直接对口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用于食物的开支比例必然降低。江苏省有关部门提出,今后农民开支中的恩格尔系数要下降到40%(降低20个百分点),而用于教育的支出要上升到占20%(1993年苏南农村尚仅7.3%)。这就为农民向教育的投入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江苏中等职业(包括农职)教育势头强劲,主要是由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1996年江苏省人均国民产值已达1020美元,苏南已达到3000美元,高出全国平均数1 倍多)以及经济建设对人才要求的层次提高所致。原计划全省到本世纪末“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率达到60%(1991年为39%),但1996年实际已突破61.5%(其中象张家港市已达89%)。在“高中阶段”的毕业生中,普通高中只占41%,多数是职业教育毕业生(59%)。

5.江苏省一些基层农技站和乡镇企业职工科技文化素质令人忧虑的现状

由于各种(不仅是农业)高层次人才通向农村的道路尚未完全打通,造成即使在经济发达的江苏甚至苏南,仍有不少乡企缺乏人才。据统计,全省乡镇企业已拥有670万职工,产值已占到经济总产值的三分之二。然而乡企职工中,大中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仍只有2.6%,高中毕业的也只有19%。当前,教育部门正在通过在地市级中心城市办大学、县(市)办分校,调动省、地两个积极性的方式予以解决。另一个问题就是农技推广系统乡镇“三站”(或五站)的定员问题仍未彻底解决。“三定”后“三站”省给编制平均每个乡是6.5人,但由于财政方面的原因,“增人不增事业费,减人不减事业费”的政策,导致不少地方拒收大、中专毕业生,尽管在“三站”中55岁以上人员已占到五分之一,实际到位的编制也仅2.5人。以淮安县为例,1996年分配到县农口31 个大学毕业生,到1997年只有8人落实了工作,其余的每月发给100元生活费。据了解,江苏省财政厅计划今年起采取大中专毕业生下基层(农村)带事业费额度的措施,可望改善这方面的状况。

6.人才对农业产业化的重大作用几例

位于连云港市的如意集团,是以出口创汇导向和以蔬菜及其加工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集团,1996年销售额达到4亿元,拥有生产基地25万亩,带动着邻近6省的20万农户。这个集团很重视人才的作用,全公司正式职工400人中大中专毕业生占70%。集团总经理本人是南京农大88届毕业生。集团常年同南京农大、原江苏农学院合作办培训班、培训基地,每年为此要付出400万元经费。如意集团还充分发挥基层(县、乡)农技站的作用,不仅使其起到技术推广作用,而且作为同农民签订二级供需合同的组成者(集团再向推广站签合同),从而确保向农民提供系列化服务,确保了原料资源。作为该集团的核心部门的贸易部,是开拓国内外市场的主力,在90年代初创业阶段,全部15人均是大学本科毕业生。所学专业从外经、外贸、外语到园艺、农产品加工、农机,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又如张家港市中外合资产销乳品的梁丰集团,带动着该市2000头奶牛的饲养户,产品销售大城市及出口。这个集团成功的关键在于开创之初出巨资从上海引进4 个科技及营销方面的高级人才(每人花25万元),目前分别担任技术副厂长及销售副厂长等要职。该市主管农业的副市长认为,象苏南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农业产业化的内容只能是高档次、高附加值、优质化的农产品,特别是外向型的。而要发展这类产业,关键是要有高层次的人才。

二、对某些深层次问题的探讨

1.面临农业(村)职业高中强有力的竞争,农业中专如何在前几年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的基础上,在更加扩大为区域经济服务功能方面寻找自己发展的新动力和长久性源泉?

市场经济的最大特点之一是经济活动按区域(“块”)、而不是按行业(“条”)来组织。作为“条条”管辖的农业中专在这方面有着先天的不足。但对于这一点,一些学校的反应还不够敏感。以苏州农校为例,这所由省农林厅领导的全国重点农业中专具有百年的悠久历史,近年来在专业现代化和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尽管如此,但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功能却相当薄弱,今后必定要影响到学校的办学活力和持续发展。目前,江苏省已对全

省农业(村)经济发展制定了到2010年的中期规划。明确提出“一大(规模)三高(科技含量、新技术覆盖率、市场占有份额)”,以及“苏北奔小康,苏中、苏南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因此,农业中专要着力研究所在区域农业(村)经济发展的具体目标,努力投入进去,高质量地为之服务,才有可能在同农村职业学校的平等竞争中发挥优势,克服劣势。以苏北为例,可抓住该地区经济发展有新增长的5个关键点,在参与、支持和指导中低产田改造、调整产业结构、走乡镇企业(不同于“苏南模式”的)新路子、发展农产品流通以及促进农村剩余劳力转移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还要不失时机地扩大农业(村)教育的层面,即不但要培养专业人才,还要支持所在区域培养“三证”农民(有“普九”毕业、职业技能及创业能力3个证书)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加强面向职业教育的产教结合基地,扩大农业中专的功能(增加成人和继续教育内容)以及在文化方面服务于农村社区。

2.在江苏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如何在制定农业产业化宏伟规划时把人才的作用和人才的培养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

前面已经提到,在江苏这样人多地少,具有外向型和上海经济区区位优势的经济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决不能主要搞“大路货”,与其它地区产业趋同。而要做到“一大三高”,最根本的条件是人才。但就我们这次调查中所见,不少地方领导部门对此还缺乏清醒的认识。一些地方尽管制定了宏伟的农业产业化规划,但对如何寻找突破口却心中无数。原因之一是没有考虑发展新兴产业的带头人或企业家到哪里去找,以及需要什么样的经营、管理、技术人才的问题。以海安县的农业产业化规划为例,全文近万字,提出要建立7个主导及支柱产业的设想,但对于人才培养却只字未提,只是提了一下培训。再如盐城地区(市)的农业产业化规划,也未给人才培养以充分重视,仅在6 项配套措施中提及要“加强科技开发”。

3.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目前我们农业大学本科、研究生及大专能否适应这方面的需求?

在谈到农业院校应该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时,苏南地区某镇长提出,他们当前最需要5种人才:(1)农业公司和乡镇企业的经理、总经理人才,要经营、管理两方面都行的决策者,他称之为农村的“第三代领导人”;(2)能驾驭市场的营销人才;(3)有实践本事的管理人才,可担任农业产(企)业的中层骨干;(4)掌握熟练技能的技术人员,对新产品、新品种开发的适应性强;(5)能领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乡、村干部。在调查中发现,农业产业化对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如海安县中洋集团为了发展特种水产养殖(河豚)并加工(提河豚毒素),一次就要进60名中专毕业生;镇江龙山集团鉴于中专生不够需要,自己出钱同省外的院校联办培养中专。农产品加工人才缺乏,是各地的普遍反映,主要原因是外系统(如轻工)培养的人才不愿来,来了也留不住。专业结构不合理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培养人才的方式、规格不大符合要求。扬州市多种经营管理局的负责人再三对调查组强调,农科大、中专生要想适应产业化的要求,必须是培养模式复合型、所学专业综合化、实践教学大比重;同时还要大力加强创业精神的培养。张家港市的农业领导对近年来可供发展农业产业的新颖的重大农业成果及掌握成果的发明人均很少,表示极大的失望,认为这是本地农业产业化难以真正大发展的主要原因。综合各地的反映,调查组认为,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需要7类人才:掌握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技术的人才; 善于对科研成果(包括引进技术)进行二次开发的人才;能灵敏掌握国内外市场信息的人才;善于资金和金融运作人才;懂得作经济(包括股份制)的管理人才;市场营销人才;以及产业化相关方面的人才。显然,目前的大专、大学本科、研究生教育无论从专业结构和教学方法上都难以适应这样的人才需求。

4.在教委系统握有“农村教育统筹”及“教育附加”两项充裕经费资源情况下,农业教育行政部门(农业系统厅、局)如何在今后农村职业教育大发展中站稳脚根和牢牢把握主动权?

省(市、区)农业厅所属的农业中专历来是主要为技术推广系统输送专业人才的。前些

声乐教学中的若干问题与解决方法 篇7

黄友葵先生也曾经说过:“在声乐教学中, 由于教与学是结合得较之其他学科更为紧密的个别教学, 其中教与学的双方就显得尤为重要。”[1]

以下分述声乐教学中的各种问题现象并从一名声乐教育者的角度通过多年实践, 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一、声乐教学中的若干问题现象

1. 学习曲线的制约

学习进度的快慢而导致的成绩的时好时坏, 形成了学习的曲线, 这是技能学习的普通规律。但声乐学习的曲线更为明显。不论是专业声乐工作者, 还是业余声乐爱好者, 在初学时往往都比较顺利, 但当学习取得一段进步后, 就会出现停滞不前或倒退的现象。反反复复, 便表现为向下低落的线——学习曲线。有些学生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 就出现了学习曲线的形象。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基本是由于学习发展到一定阶段时, 原来积累的经验、技能已经不够用, 需要改变旧的活动结构, 也有的包含着身体、情绪等的因素影响。在这种现象产生时, 学生容易对自己学习声乐的条件或对老师的教学产生怀疑, 失去信心, 有的甚至半途而废。

2. 突击性学习而不是日积月累

有些课程的教学方法是违备教学规律的, 但对应试很有效, 例如历史、地理等课程中, 有教师让学生养成大量背诵的习惯, 所以在一些应试教育、非素质教育中作为有效教学方法应用广泛。

但声乐是一种技能, 不可能通过大量时间背诵或题海战术达到好的效果。需要的是日积月累、而不能临时突击。声乐歌唱的嗓音是通过科学的发声方法训练得来的。它将呼吸、喉头、共鸣、发声、咬字、吐字等各种技能技巧完美地融为一体。它是人类在高级神经意识支配下, 通过自身嗓音的歌唱表现发挥音乐性能, 表现音乐形象的审美与创造活动。

3. 注重技术而忽略情感

声乐学习中, 只有单纯的技术是做不到的, 只有带了情感才能更好地表现音乐形象。在课堂上, 除音阶、音程的练练外, 注重选择某些歌曲或其中的段落, 启发学生带着激情来歌唱, 试图达到“以情带声”的实际效果。例如有一个学生, 经过两年的训练, 她在演唱上, 既保留和发挥了民族的特点, 又掌握了一定的歌唱方法, 声音明亮优美、不挤压、有流动感, 对比明显、较有变化。[2]

4. 声乐教学手段单一、师生关系处理不甚恰当

由于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估量不准, 缺乏有效手段完成其声音上质的转变过程, 如授课时的发声、演唱示范及歌唱技术都会影响学生, 手段单一, 未能实事求是的训练, 而且长期训练下来, 有些师生关系要么是主仆关系要么是溺爱关系, 种种倾向导致了师生关系紧张化。这些不良因素隐藏在我们教学的各个环节, 所以师生一定不要小瞧它, 要时刻监督自己和对方, 如一旦发现问题要迅速采取有效的手段及措施加以解决, 否则会形成恶性循环, 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二、解决方法

声乐教学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指导教师所做的是一种技术性、实践性、操作性都非常具体的工作。本节介绍教学过程中“教”工作的具体工作内容及教学方法。

1.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培养求知欲

教学中不仅要教知识、教技能、教思想, 而且要教学习的方法。第斯多慧说“: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 好的教师是教给学生怎样寻找真理。”课堂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有所“知”, 更要让学生有所“思”, 因为理解和思考比单纯记忆更为重要。为此, 教师教新课时, 对每一首发声练习、歌曲的技术要求, 训练价值等都要向学生讲清楚。教师提出的内容和方法应有启发性, 避免学生陷入学习曲线的低效率地带。

2. 坚持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的原则

声乐基础训练, 就像修高楼打基脚, 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才是真正的基本功练习途径。很多学生学习声乐往往都有急于求成的毛病, 都喜欢和别人比, 老师也有拔苗助长的现象。主要原因是看到人家学习进步快, 心里便着急, 心里一急便急于求成。所以, 在基础训练过程中, 教师一是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声乐理念, 培养学生正确的声乐审美观和正确的声音感觉 (包括内心听觉和内心感觉) 。二是可以先从学生唱得最好的一个母音开始训练, 逐渐过渡到其他母音的演唱, 形成正确的、良好的歌唱习惯, 即能“张口就来”。三是不妨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受力, 在进行基础训练时, 千万不可光“练声”不“唱歌”。老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演唱能力, 安排丰富的曲目让学生唱, 要认真分析作品, 教学生充分表现好每一首乐曲, 哪怕是很简单、很小的声乐作品, 不断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3]

3. 注意感情色彩的使用, 启发性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进行教学

声乐教学不能只是单纯的传授技巧, 还要注意感情色彩的运用。声乐的艺术情感, 是歌唱家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体验的情感, 通过表情和表演的动作, 声音力度、演唱速度等所表达的形象传达出来, 并能使观众体会到这种情感。这就是我们声乐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如何表达感情色彩的技巧。情感与声乐技巧训练及声乐艺术表现密切相关, 因为一切歌唱活动都是依靠人的大脑和各发声器官协同配合来进行的艺术创造。这种创造体现在教学的双方, 教与学双方都处在矛盾与解决矛盾的过程之中。声乐训练靠大量心理活动来实现, 生理因素也受心理活动影响和制约。教学中影响学生的因素很多, 毫不例外地应该将积极的情感作为动力, 教师能否调控好学生积极的情感状态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所以, 在声乐的教学语言中, 不仅要掌握好气息, 声音的情感表现, 声情并茂, 以声传情, 感情作为声音的体现基础。只有优美的歌喉, 清晰的咬字, 吐字, 才能达到声乐教学的真正目的。[4]

另外, 通过心理暗示、布置场景等方法激发学生感情共鸣, 唤起他们歌唱的欲望, 使学生情绪饱满, 感情充沛, 从而激起他们歌唱的发声器官、呼吸肌肉的积极运动。在这种状态下, 多种教学手段综合运用, 歌唱的技巧才易于被学生掌握和运用。

4. 构建先进的声乐教学理念、开展良好的师生互动

在教学中, 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 努力探索科学的训练方法, 因材施教, 中西结合, 帮助学生修饰自己的声音, 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和素质, 使学生演唱自如、流畅、美丽、动听, 千万不能去造“声音”。

“互动式”教学, 可以使学生主体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能动的、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 可以使学生获得主动表现的机会, 调动学生热情, 不断进行自我调控、自我反思, 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为了更好的实施“互动式”教学, 我们应注意把握遵循以下原则:

(1) 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能动性原则

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 教师应发挥协调和指导作用, 主要体现在: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学生嗓音条件、音色特点等实际情况, 引导和帮助学生选择适当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主动为学生提供所需的学习资料和信息, 帮助他们更快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

(2) 突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原则

师范院校视唱练耳教学方法研究初探

李菁 (湖南省长沙师范学校410000)

摘要:在师范院校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实践中, 无论是采用何种方式、何种手段, 其训练的根本目的都是一样的, 即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 对症下药, 采取不同的、行之有效的训练方式、方法, 使学生能掌握重要的音乐基本技能, 并将其渗透到其他音乐课程之中, 扩大它的使用价值。

关键词:视唱练耳;多媒体;唱名法

视唱练耳作为高职高专及高师音乐院系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其学习质量的高低, 很大程度地影响到本专业的学习及学生的音乐素质。因此, 这门课的学期为两年, 每周课时两节, 无论是学年还是课时的安排都体现出它的重要性。

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学生既是音乐教育的接收者有事音乐教育的传播者。我们教学的构思就必须突出这一特点, 通过视唱练耳的教学, 既要学生建立起音乐概念, 掌握基本技能, 又要具备一定的音乐教学能力。笔者在师范院校从事音乐教育专业的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 在这个教学实施过程中, 发现学生学生的共同感受是这门课程过于枯燥, 练习过于乏味, 技术训练成分过多, 因而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如何在视唱练耳的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培养其学习兴趣, 提高其音乐素养,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他们成为合格的音乐教师打下基础呢?针对这个问题, 笔者尝试了四种教学方法, 希望能有所突破。

一、在视唱练耳中融入音乐欣赏课的音乐元素

在音乐欣赏课的素材中, 有丰富的音乐语汇, 它们包括有节奏、旋律音调、和声、调式以及各种体裁, 这些元素不仅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而且通常都是音乐中的经典, 将这些经典的片段有选择性地编入视唱练耳教学内容中, 能够使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 得到更为全面、直接的音乐基础训练。譬如提高对变化音、调式的掌握、增强细微节奏变化的辨识能力等。同时, 这些由作曲家精心创作出来的音乐, 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 深入了解各种不同的音乐文化,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对于消除视唱练耳的枯燥感、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这样的方法有助于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的探求知识, 以及加快教育模式的改革和音乐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达到“美育”的教学目的

如今的音乐教学, 已经大量地运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 通过图片、动画、音频文件、视频文件等综合方式, 来全面刺激学生的感官神经, 从而达到多方位传递音乐信息的目的。如果把这些手段配合音乐旋律一起运用到视唱练习中, 将对学生是一种极大的启发, 能够极大地改善视唱练习的效果。

比如, 在课堂上选择一首经典名曲, 将其作为视唱作品来让学生练习, 要求学生将视唱中的各种要求、各种元素结合在一起, 达到一种综合能力的训练。刚开始可以先唱乐谱, 逐渐地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象, 处于“互动式”教学过程的中心地位。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实现从“知识为本”的教育向“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转变。

(3) 创设宽松和谐氛围的民主性原则

创新思维只有在自由自在的思维空间中才能孕育、诞生。声乐艺术本身就是一门容易使人沉浸在无限遐想空间的音乐艺术, 为了使学生们更加容易的走进音乐思想所创设的情感环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与学生形成密切的合作关系, 从而达到愉快教学与愉快学习的目的。[5]

三、结语

总之, 声乐教学是一个比较复杂、艰苦而且具有挑战性的过程, 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过程, 学习者在接受知识和技能传授的同时, 都要在老师的配合下, 在实践中去体验。教学方法也因教师和学生的不同而千差万别。

所以, 我们一定要灵活运用和积极尝试各种教学方法, 一定接演唱歌词加入情感, 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原音让学生进行对比, 包括音准、节奏, 强弱、以及整体音乐处理的差别, 在这种反复的实践和对比过程中, 不仅能够逐步培养学生进行新谱视唱的能力, 同时加强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理解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从而达到美育的教育目的。

在现代的视唱教学中, 视唱不再是简单的照谱演唱, 有很多不同的要求, 如发音的清晰、气息的均匀、强弱的处理、情感的表达、乐句的划分等等。这门课程的设立不仅仅是为了识谱, 它已经是为更好地演奏、演唱和理解音乐做准备了, 而想要做得更好,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尤为重要的, 而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就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用“套用”的方法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

所谓套用, 就是利用学生一些熟悉的音乐元素、题材帮助其掌握新知识, 用“套”的方法进行模仿、举一反三, 从而达到掌握较难知识的目的。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有“节奏套用”、“音程套用”、“和弦套用”和“调式套用”等。这里介绍的是节奏套用的方法。比如, 在切分节奏的视唱教学中, 学生初学时很难掌握, 拿捏不住切分音进入的准确时间, 因而可以带唱几首学生很熟悉的、并且包含这个节奏的歌曲, 象《达坂城的姑娘》这首歌曲学生耳熟能详, 在没有学过相关知识以前就可以对里面的节奏型进行准确的模仿, 因此利用里面的节奏型作为套用素材是很能达到教学目的的。

四、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唱名法

在练耳部分的教学中, 选用固定唱名法进行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和建立学生的固定音高感, 用固定唱名法进行音乐思维及判断, 为接下来的和声、曲式分析等其他课程奠定基础。在实际教学中, 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层次进行不同唱名法的选择教学。例如, 在训练学生听辩音程和弦的音高, 则提倡用固定音高思考, 锻炼学生的固定音高感;而听辨音程与和弦的性质时, 则多采用首调唱名法比较有效。总的来说, 在唱名法使用方面, 很难下绝对的论断, 人的条件、个人基础以及专业需要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视唱练耳教师只有悉心根据学生基础等各种因素, 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才是科学而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管建华.《21世纪中国音乐教育面临的挑战:课程改革与文化多见》.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

2.曹理《我国音乐教育学科发展回顾与前瞻》见《中国音乐教育》2004年第12期

3.刘延中.《美国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简述》见《教育研究》2001年第11期

4.王光耀《视唱练耳教学法论集》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 1999.

要有持之以恒的和正确的心态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声乐, 更快的提高声乐表演水平。

参考文献

[1]黄友蔡.黄友蔡声乐教学艺术[M].北京, 华乐出版社2003, 5

[2]朱雁.浅谈教育心理学在声乐教学上的运用.[M].《音乐探索》.2006增刊:107-109

[3]程彬.浅谈声乐教学中的几种方法[M].《艺术教育》.200902:78-79

[4]杨娟.浅谈声乐教学[M].华章

对“彩礼”问题的若干思考 篇8

关键词:农村;婚姻;彩礼

中图分类号:D9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9-0135-02

一、“彩礼”的历史演变及现状

(一)“彩礼”的历史演变。

彩礼,也称为聘礼,是中国数千年来的一种婚嫁风俗习惯。自古以来,我国制度与传统婚约制度相关联而存在,西周时确立并为历朝沿袭的“六礼”婚姻制度,是“彩礼”习俗的来源。这种结婚形式直到中华民国还有延续,但在1934年4月8日中央苏区颁行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中,已有了废除聘金、聘礼及嫁奁的规定。新中国成立后,我国1950年、1980年《婚姻法》和2001年修改后的《婚姻法》,均未对婚约和彩礼问题做出规定,仅规定了禁止买卖婚姻和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的内容。从立法意旨来看,法律明确反对包办买卖婚姻以及所有的变相买卖婚姻,但是对于婚约和彩礼,法律采“既不提倡也不禁止”的态度。

(二)“彩礼”的现状。

目前我国很多地方都把订婚作为结婚的前置程序,在农村尤盛。伴随着经济发展,彩礼数额在不断提高。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人口流动频繁,传统乡土社会结构被打破,婚约解除已是司空见惯,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趋势,曾经恪守的“彩礼”规则被打破,纠纷不断。彩礼引发了的社会问题。彩礼使本来美好纯洁的婚姻蒙上金钱交换的色彩和买卖的性质,有可能因为彩礼方面的分歧而毁掉一份好姻缘。近年来,有关彩礼问题的纠纷已经常见于报端,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一个新因素。

首先,彩礼给农村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的收入有了显著提高,但这期间彩礼的费用却由上百元增加到上万元甚至几万元,增长的幅度达上百倍之多。高额的彩礼费用已经成为许多家庭的沉重负担,某种意义上说,因巨额彩礼而导致男方家庭负债累累,影响婚后生产的正常进行和婚后家庭的幸福,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

其次,彩礼不利于婚姻的自由和现代婚恋观念的建立。婚姻法规定,在正式领取结婚证书之前,男女双方在择偶上是自由的。彩礼成为婚姻的一个程序后,婚姻的自由受到限制,在农村彩礼一旦送出去就意味着婚姻的正式确立,任何一方不得随意解除婚约。此外,彩礼也不利于现代婚姻观念的建立,彩礼使婚姻蒙上太多的物质利益,扭曲了人们的心灵,强化了人们在择偶时对对方家境、家世和经济条件的重视,而忽视了对情感、人品和婚后幸福的考虑,影响了婚后家庭生活质量和家庭稳定。

再次,彩礼助长了农村的不良社会风气。彩礼作为一种炫耀性消费,直接涉及到人们的面子,因此也最能激起人们的攀比心理,“你结婚时出一万的彩礼,我将来出两万”,一旦高上去就很难降下来。现在农村婚姻缔结过程中送彩礼还是“万里挑一”,将来就有可能出现“十万里挑一”。这股攀比之风不止,将严重影响到农村的社会风气和新型社会主义农村建设。

最后,彩礼引发的诸多社会纠纷,已开始影响到农村社会的安定团结。有的男青年家庭因支付不起彩礼而使其错过结婚年龄,这一单身群体往往容易滋生反社会的情绪,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二、彩礼存在的原因探析

(一)经济原因。

女方在订婚时向男方索要彩礼存在经济补偿心理。从经济方面考虑,男方以彩礼的方式补偿女方家庭多年来为抚养女儿支出的费用及女方家庭未来收入减少的补偿。彩礼为新婚小家庭的建立提供了物质基础。男女两性通过婚姻关系结合形成的家庭不仅仅需要精神基础,同时也离不开物质消费,比如住房、家具、各种日用品等。在调研中发现,新婚夫妇在小家庭组建上的物质贡献是不一样的。一般而言,除了各自的衣物外,男性主要负责解决住房、大件家具,女性一般提供方桌、柜子、床、床上用品等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升,缝纫机、组合柜、彩电、沙发等嫁妆也越来越普遍。而女性为未来家庭所准备的各类物质都是基于男方所给付的彩礼的多少为标准。男女双方通常会商量一下,结婚需要购买什么家具之类的,男方根据所需购买家具的金额为标准,给出相应的礼金。一般而言,礼金的给付受益者并不是女方和女方家庭,而是婚后组建的小家庭。因此,即使女方提出的礼金高于男方的支付能力,但只要不是要求太过离谱或男方通过借也无法满足,男方家庭都会予以满足。

(二)社会原因。

社会上也普遍认为,将女儿养大不容易,除了经济付出,还有情感的付出,男方拿出彩礼补偿是天经地义的。对于男方家庭,娶媳妇是关系到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大事。娶媳妇不仅关系到增加男方家庭的劳动力、壮大家族成员,还可以生儿育女。男方为了娶到一个能干的、会生儿子的媳妇,宁愿花钱甚至负债累累也要给付彩礼。而且,男方给付了彩礼,与女方家庭结亲,男女双方及家庭就像签订了协议,不能再与其他人议亲,除非协议的解除――退婚。彩礼,不仅意味着男方家庭对女方家庭劳动力转移的补偿,同时也是男女双方订婚的标志,促进了婚姻的稳定。而对于女性家庭,养育女儿长大,本是家里的劳动力。一旦女儿出嫁成了男方家庭的劳动力,希望对方家庭给付一定的补偿。就现在来说,很多父母之所以要高昂的彩礼费,是为了不给对方家庭落下“便宜无好货”的印象,父母都希望女儿的婚后生活美满,希望对方家庭能够珍惜自己的女儿。而且,现在的彩礼,并不归属于女性父母,往往都是直接给新娘本人,新娘用这笔钱置办嫁妆。因此,男方家庭给付的彩礼实际上也是会回到婚后小家庭的。对于双方经济条件较好者,给付彩礼并不是因为女方贪财图利,有时是借婚约彩礼产生一种炫富现象,有时是被风俗绑架了自己的意愿。

(三)传统文化原因。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送彩礼是我国男女婚嫁的传统礼仪风俗。结婚要彩礼在中国婚姻制度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民国时期把彩礼定性为必需品,是建立婚姻的标志。尽管建国以来,在国家法的层面取缔彩礼,但流传于乡土社会的彩礼习俗从未间断过,彩礼仍然是婚姻程序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调研中,当问到为什么要送彩礼时,一位60岁的男性老人说:“一个村子里头的都实行送,我咋个可能不送。不送(彩礼),对不起人家父母,人家白跟你养个姑娘。”当被问道彩礼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位老人说:“从盘古开天地开始,祖祖辈辈都兴(都实行彩礼)”。可见,不管彩礼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但可以看出彩礼在A村已经有着很长的历史,并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婚礼仪式。在A村,祖祖辈辈都实行彩礼,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则,每一对新人结婚前男女双方家庭都会对彩礼的各个细节进行商议。彩礼是必须的一项程序,如果男方不送女方彩礼,那么这个婚事几乎不可能成功,人们就会纷纷议论男方家小气或者不近人情;而如果女方不要求彩礼,人们会说“是不是嫁不出去啦”、“没得人要的”等不堪的话。

综上所述,彩礼的存在不仅有历史原因,还有经济原因、社会成因。彩礼并不是传统习俗的复兴,而是地方民众对社会政治、经济变迁的回应与对策。因为男方并未因给了彩礼而在经济上处于可以支配女方的地位,女方也并未因索取接受了男方的彩礼而出卖了自己,两者之间的人身关系仍然是平等的。

三、有关彩礼的若干建议

第一要全民动员战顽疾。索要高价彩礼的行为,在广大农村极为普遍,我们不能单纯地指责某位姑娘或姑娘的父母贪利贪财,彩礼已经演化为根深蒂固的社会痼疾和顽症,要想彻底地摧毁它,必须依靠全社会的每一个人都从自身做起,带动周围更多的人,举全社会之力,携手共进,共同创造一个文明、进步、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

第二要制定具体规范,对彩礼现象进行约束、干预和惩罚。政府应当本着以人为本、亲民爱民的原则,不能因为农村彩礼现象纯属农民个人私事,无关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摆出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的姿态,要针对复杂的实际情况出台符合国情的移风易俗法规、政策和规定,从法律和政策上对农村彩礼现象做出硬性的约束、干预和处罚措施,使得这项工作有章可循。比如规定结婚给付礼物的最高限,以给付的收人和消费支出为基准,结婚给付礼物以收入和消费支出之差为限,超过者给予批评、训诫或处罚;

第三要加强舆论宣传,舆论声势朝着正确方向大力引导。有关部门要通过行之有效的舆论宣传,造成移风易俗光荣的社会新风尚。对农民进行教育引导,逐步使农民树立起新时代的价值观和婚姻观,造就适合我们伟大时代的新农村婚姻文化。农村干部、党员家长、党团员青年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对先进的青年,要坚决保护、鼓励,从物质、精神和法律上给予有力地支持,以引导群众向他们学习,形成千军万马挑战旧传统的气势。

婚姻是人类繁衍生息的根本,在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贫困山村,需要探讨的问题也很多。进一步解决问题,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文明家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天价彩礼”,给我国文明和谐美满婚姻也带来许多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提高,早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合理完善的婚姻家庭制度。

四、结语

上一篇:雨过天晴小学生作文600字下一篇:真没想到范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