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环境公平问题的几种重要表现(精选2篇)
当代中国环境公平问题的几种重要表现 篇1
当代中国环境公平问题的几种重要表现
1.国际层次上的环境公平问题
当今世界,全球性环境危机的日益加剧使得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整个人类所面临的威胁上,问题的症结在于发达国家不能公平地承担与其责任相称的义务,总是过多地责备发展中国家,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同样面临着国际层次上的环境不公。公平地说,全球性环境危机加剧的主要责任在发达国家,仅以二氧化碳的排放为例,在与能源有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中,工业国占了60%,在1998年,美国一家便占了25%。
发达国家对于全球其他环境问题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维持其富足的生活方式,发达国家占用了世界资源的大部分。在破坏全球共有环境、占用大量资源的同时,发达国家还借援助开发和投资之名,将大量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生产行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更为甚者,发达国家将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之后的废弃物直接输往许多发展中国家,中国也是承 受这种灾难的国家之一。
2.地区层次上的环境公平问题(城乡之间,东部与西部之间)
从主要的方面来看,地区层次上的环境公平问题有两个:一是城市环境整体上有所改善 的同时,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农村环境状况不断恶化。二是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在获取资源利益与承担环保责任上的不协调。实际上,在广大西部已经形成了某种程度上的环境恶化与贫困的相互循环。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这两个方面的不公平是导致其他 地区层次上环境不公平现象的深层原因。
3.群体层次上的环境公平问题
群体层次上的环境公平问题也有各种表现,有两类群体层次上的环境公平问题需要关注 一是社会上的富人在占有较多环境收益的同时,却不大愿意尽环境保护的义务;二是当代人为了自己的需要,过分攫取资源,削弱了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与条件。
富人群体对于环境造成的压力比穷人要大,与此相称,富人就应当对环境保护进更大的责任,这样才是比较公平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富人群体在攫取财富和享受富裕生活的同时,履行环保义务的意愿却不是很强,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此外,在当代中国,很多人过于信奉发展第一的观念,为了眼前的利益,已经放弃对于未来,对于下一代人利益的考虑。后代人承受环境危机的风险日益加大。这对于那些在现实缺席或者无权发言的后代人来说,明显是不公平的。现行发展模式无疑在制造着越来越严重的待机不平等。
当代中国环境公平问题的几种重要表现 篇2
一、中国油画的发展
油画诞生于西方, 其发展、成熟同样在西方, 是一个纯粹的西方品牌。经过几百年的发展, 油画经历了古典时期、巴洛克时期、洛可可时期、新古典时期、印象主义时期, 以及现代主义时期和后现代时期, 及至当代。这些不同时期的不同流派自身都有着鲜明的符号, 使得油画这一艺术形式更富时代性和艺术感染力, 并广受关注。
油画传入中国后, 中国的油画艺术家和爱好者积极向西方社会学习借鉴, 在汲取精华的同时, 更积极从传统中寻找作品新的思路和灵感, 努力构建自己的绘画语言和风格。整体来说, 中国油画和西方油画最大的区别在于, 中国油画最大程度地渗入了中华民族的人文气质与文化心理, 有着强烈且独特的时代特征。
二、当代中国油画艺术的三种表现方式
油画是一门造型艺术, 线条、明暗、色彩和笔触是其独有的艺术语言, 这些元素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不同的表现形式。目前, 中国油画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具象、抽象、意象三种。
(一) 油画的具象表现
具象, 从广义上讲一般是指写实性较强的绘画形式。纵观世界艺术史, 具象一直在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是架上绘画的主要风貌。具象的绘画形式, 保留了客观世界各个具体物象的直观状态, 画面形象与人的直观所见近乎一致, 也就是说, 在具象绘画中, 地点和日期的存在往往是可以感觉到存在的, 而这也拉近了画作与观者之间的距离, 观者可以凭借自己的视觉经验轻松识别出具象风格作品所展示的画面物象是什么, 然后根据图象的描绘, 深入理解艺术家所要传达的思想, 所以, 具象表现的作品其直达性、真实性更容易为人所接受。
具象油画的主要特征是在真实还原具体物体形象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性的表达。其构建图像的基本原则是保证真实性和客观性, 尊重自然规律和现象, 保证对表现对象的艺术加工能够保持对象的真实原貌。同时, 在真实性的基础上, 艺术家还可以适当创作具有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 以独特的笔触、色彩、肌理的处理表达自己的创作理念、创作风格和感情喜好, 或粗狂或细腻, 或欢快或沉郁。正是这种独特的个人风格, 才使得具象油画与简单直白的绘图技术区别开来, 进而通过视觉元素的选用和处理完整地传递感情。
(二) 油画的抽象表现
抽象画不描述任何具体事或者物, 它们看上去几乎没有主题, 主要通过线条、色彩、质地、空间、形状、光、影、体积和色块等元素刺激观者的感官, 从而使观者感觉到所描绘事件或者事物。在抽象画的创作过程中, 艺术家摆脱了事物固有的形象和状态, 意在使观者能集中注意力感受抽象绘画的主题思想, 所以, 抽象画既可以是间断的, 也可以是持续的, 其流畅的线条, 疯狂的笔触和原始的色彩张力无不给观者以视觉刺激, 使观者从现实中脱离出来, 随心所欲地驰骋与想象。
抽象油画是油画较为流行的一种风格, 尤其在当代中国油画作品中, 其创作既吸收了西方绘画中的抽象形式美, 又吸收了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抽象意境美, 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纵观当前的抽象油画作品, 不难发现, 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 常依靠自身熟练的技法提炼、概括出形象的共性及本质特征, 然后通过抽象的艺术加工将这些生活中的常见形象艺术化, 最终创造出不同于具象写实的艺术形象。总体来说, 抽象油画并不赞同那些具有象征性、文学性、说明性的表现手法, 其更多的是一种个人化的表达, 突出的是人的作用和价值, 所以其总是试图以人的存在方式思考并认识客观世界, 并逐渐淡化艺术的写实性, 进而强化精神性的探求。
(三) 油画的意象表现
意象最早的起源大约是《周易》的“圣人立象以尽意”, 是中国传统美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之后,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提到“驭文之首术士窥意象而运斤”, 在他看来“意象”就是具有作者的感受和情意的具体物象, 贵于“意”。那么, 到底何为“意象”呢?我们现在所说的“意象”一般是指在表现客观物象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主观情感, 而且这一情感是可以被感知的。
意象油画是独属于中国的一个文化命题, 西方并没有这一概念。在中国, 意象油画的内在核心是传统文化精神, 其描绘对象既不是纯粹写实, 又不是盲目抽象, 而是通过将西方的“表现”与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意象”的结合, 以形象作为载体, 传达审美情调。从一定程度上说, 这种油画摆脱了时空观念的限制, 借助点、线、面的交织和色彩的搭配, 营造新颖、巧妙的意境, 并在其中不自觉地渗入中华民族的人文气质与文化心理, 既彰显了中国传统绘画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精神, 又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总之, 不同的艺术语言的表现方式可以传达不同的思想感情, 既可以是庄重严峻的, 又可以是无限丰富的, 从而带给人以截然不同的感受。中国当代油画油画在发展过程中, 为了有一个更好的艺术表现, 一直在积极借鉴西方优秀的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 并与自身的优势相结合, 形成了具象、抽象、意象三种不同风格的表达形式, 这三种表现形式既各有魅力, 又相互交融。在当前的油画创作中, 广大艺术家和爱好者只有深入了解和掌握这三种表现形式, 才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油画作品, 达到促进中国油画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克军.审美的失落——超写实油画艺术和抽象油画艺术的共同特征[J].大众文艺, 2011 (17) .
[2]朱效刚, 谢勋雄.谈具象油画创作的技法运用[J].邵阳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02) .
[3]靳洪莲.西方传统油画技法与东方绘画表现形式的渗透与融合[J].绥化学院学报, 2008 (02) .
[4]周涛.观看与油画艺术中的景观——试论传统油画的“占有”属性[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 (04) .
【当代中国环境公平问题的几种重要表现】推荐阅读:
当代中国生态环境问题11-25
当代中国社会热点问题09-20
当代中国贫富分化问题10-23
中国当代艺术的当代性11-22
中国当代诗歌05-13
中国当代景观07-30
当代中国美学08-01
中国当代建筑08-07
当代中国设计10-22
当代中国刑法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