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小结的作用

2024-07-11

数学课堂小结的作用(通用11篇)

数学课堂小结的作用 篇1

数学课堂小结的作用

孙家小学

张兴锁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适当的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掌握内在联系,对促进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有很大的帮助。

一、课堂小结能帮助学生理顺知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课堂教学中,每一节课都有自己的重点和难点。可在讲课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还要讲授大量的与此相关的内容。一节课下来,学生头脑里涌进了大量的零碎信息,这些知识往往是不稳定的,不牢固的,特别是新旧知识之间容易混淆,产生理不顺的现象。因此,教师有必要采取措施帮助学生对此进行简单的梳理,理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课堂小结就是其中一种高效率的方法,通过课堂小结,指导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引领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知识的精华所在,这有利于我们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引导学生整理、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深化理解的作用,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堂小结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升华学生思维。

当教师讲授完新课后,随着下课时间的临近,学生的注意力由高度集中到逐渐分散,渐渐变得心不在焉,为此教师适时运用课堂小结组织好教学过程的第二次“飞跃”,通过巧设疑问、营造氛围,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就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的过程,更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思维能力也逐步得以升华。

三、课堂小结可以承上启下,为新课作铺垫。

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而新知识又为以后学习作铺垫。但实际学习时,由于时间关系,往往只能就所学内容进行讲解,对本课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讲解的较少。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不能很好理解,往往死记硬背,或者虽然暂时记住了,却难以长时间记忆。因此,每节课结束前用一点时间适当地进行小结,把本节课所学内容 与前后的知识进行联系,从而帮助学生更灵活、更深刻地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并通过归纳总结,把相关知识融会贯通,为新课作铺垫。总之,利用课堂小结,既可以理顺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使教学环节更完整、学生思路更清晰,从而使课堂教学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数学课堂小结的作用 篇2

关键词:课堂教学小结,价值观,元认知能力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 课堂小结是全面总结一堂课的重点内容、回顾学习探究的历程、领悟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环节, 对于巩固课堂教学成果, 深化知识网络结构, 培养学生能力, 教师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 都是十分有意义的。如何努力追求课堂小结的高效率, 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从如下几个方面阐述:

一、常规性总结, 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规律和方法进行总结

(1) 整理知识, 总结方法, 夯实学生基础。例如, 《2.2.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教学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 (1)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及其应用 (知识总结) ; (2) “叠加法”是求数列通项公式常用方法 (方法总结) 。

(2) 提炼思想, 发展思维, 增强学生的求知热情。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 并能有效地训练数学思维能力。有效的课堂小结可以协助学生重新核实本节课主要知识和思想方法, 并可能为学生今后学习提供有效借鉴等。

例如, 《1.1正弦定理》教学小结:本节课同学们通过自己努力, 发现并证明了正弦定理, 正弦定理揭示了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与其对角的关系, 其关系式和谐、对称。它可以解决斜三角形中这样的几类问题:已知三角形的两边与一边的对角, 可求另一边的对角, 进而求出其他的边和角;已知三角形的两角与任意一边, 可求其他的边和角;已知三角形的两边与它们的对角这四个元素中的两个元素, 可研究另外两个元素的关系。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学生感觉到数学的确是一个神奇的世界, 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相同的问题, 一个人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只要肯探索并善于探索, 总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3) 突出主题, 提高境界,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提出:“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 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新课程教材内容很丰富、很全面, 给我们教育学生养成好习惯, 树立正确价值观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例如, 高中数学选修1-2, 2-3《统计案例》教学小结:通过本节课学习, 我们探究“吸烟是否与患肺癌有关系”引出独立性检验的问题, 借助样本数据的独立性检验, 总结出独立性检验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同时, 通过实验数据充分证明吸烟有害健康。这样可帮助学生自行构建知识体系, 理清知识脉络, 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康观。

二、创设问题性总结, 以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 促进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提升

数学课程除了知识的传授以外, 还应让学生学会一些数学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 以及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这些就是所谓的元认知能力。这种认知能力有效提高的方法是将问题多次再现或反复展示给学生, 使学生重新认识, 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保留在学生头脑中的仍然为问题, 但现在的问题是附加有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方法的。学生记住了问题, 同时也记住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因此, 课堂教学小结还是应回到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提到的主体问题。

例如, 新课程教材《1.2.3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教学小结:本节课开始, 就明确要研究线与面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的平行。那我们回到教学过程中所提到的主体问题进行思考: (1) 如何讨论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有哪几种判定方法? (2) 怎样才能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 (3) 如果直线与平面平行, 那么此直线与平面内的所有直线都平行吗?

参考文献

[1]朱乐平.朱乐平开放题课堂教学集锦[M].太原:山西教育音像出版社, 2006.

数学课堂小结的作用 篇3

一、重在思想引导,点燃思维火花

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曾经说过:凡是教师能够讲述的、能够传授的知识,多半是死的、凝固的、无用的知识,只有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课堂小结不应只是对重点的简单归纳,而应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引导,触动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讲“实现人生的价值”这一内容时,在课堂小结中,我让学生合上课本,在笔记本上梳理本课的主干知识。很快,我就发现有学生已经完成了任务,并露出轻松的表情。对此,我马上问道:“从以上内容的梳理中,你们能不能找出本课内容的主线是什么?”学生愣了一下,饶有兴趣地小声交流起来。其实,本课的主线正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我告诉学生,书本知识点看起来很多,但形散神聚,把握根本有利于指导我们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在这个课堂小结中,我通过点拨和引导,使学生感受到了思考的快乐。

二、激发求知欲望,着眼系统发展

很多教师认为实行新课改就是换教材,知识进行了增减,教材语言进行了更新,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教学理念的更新。例如,在课程目标方面,新课改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这与高考是不冲突的,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侧重于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与学习能力,倡导的是“活学”,而不是“死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求知愿望。而这些,在一个短短的课堂小结中就能体现出来。

例如,在讲“多变的价格”这一内容时,在课堂小结中,我展示了两幅图片,第一幅是关于房价上涨的曲线图,第二幅是售楼处人头攒动的景象。我向学生问道:“看到第一幅图,你会想到什么?”学生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价格变动的影响等相关知识。我接着问道:“刚才有同学说‘价格会影响生活,那么房价上涨本应使人们的需求量减少。可是,大家看看第二幅图片,为什么房价上涨,楼市却还这么繁荣呢?我们应怎么理解‘买涨不买跌这句话呢?”学生立即开始讨论起来。通过讨论,学生就能真正理解知识,学会运用知识。小结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它是一段学习的结束,也是新的认知的起点,以此教师要着眼于教学的系统发展,使学生始终有求知的欲望,有收获的期待。

三、创新小结形式,打造活力课堂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往往会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却忽视最后的小结。小结同样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采取多种形式。例如,在复习《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时,我就给学生总结出以下规律:一个核心——资源配置;两种机制——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四点一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转方式、调结构、科技创新。这样,学生就可以把握知识框架,感悟学科思想,并以此为基石,自我生成。教师还可以借助有寓意的歌曲来总结教学,从而实现情感教育的升华。例如,在讲《生活与哲学》中“人的价值的实现与创造”的相关知识时,我播放了根据真实故事而创作的歌曲《丹顶鹤》,极大地触动了学生的内心。另外,在课堂小结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练习一定的习题,因为习题是归纳总结知识的载体,能体现出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要求,从而使学生心中有数,知道如何去学习。

浅谈小学数学的课堂小结形式 篇4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懂得适时课堂小结更是一门艺术。“编筐编篓,重在收口”,良好的课堂小结设计可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产生画龙点睛、余味无穷、启迪智慧的效果。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还可以促进认知结构的形成、新知识模块的建立、解题技能的优化和思想方法的提炼等。尽管课堂小结对整个课堂教学起着这么重要的作用,但很多教师往往将其看做一个承上启下的程式、一段故事(情境)情节的延伸甚至是一句空洞的套话等。能否恰当地进行课堂小结,并充分发挥小结的作用,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让课堂小结更有效,除了时机的把握,更需丰富课堂小结的内容和方式。虽然课堂小结没有固定的模式可言,但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灵活、适当的方式。

一、知识梳理式

这种结尾方式是绝大多数教师采用率最高、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每节课结束时,为了让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准确简练的语言,对该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提纲挈领的再现,并对教学重、难点和关键问题加以概括、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理清纷乱的思绪,促进记忆。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梳理知识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

1.阅读式。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快结束时,教师提出:①什么是圆的半径和直径?②同一圆中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③怎么样用圆规画圆?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三个问题阅读课本,把书上的重点词句划出来,最后指名学生说说是怎样理解的。这样,既培养了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又教给了学生归纳小结的方法。

2.口诀式。如,在学习“多位数的大小比较”后可以编口诀:位数不同比大小,位数多的大,位数少的小;位数相同比大小,高位比起就知道。在讲授完“角的度量”这一节课后,可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角的度量口诀: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内外要分清,另边来读数。

二、趣味游戏式

这种方式是根据儿童喜欢做游戏的心理特点,把游戏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通过游戏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浓厚的兴趣得以保持,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结束新课。这种方式特别适用于低年级的数学课。如“摘苹果”、“夺红旗”、“拍手歌”等,都是教师普遍采用的游戏。

如:在教学“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小结时,可设计一个“抽数字组成四位数比大小”的游戏,把学生分成两大组,各派一个代表,每抽出一个数可以自己决定放在哪个数位上,下面同学也可以自己来组数,最后比谁组出的数字大。在游戏中学生既要考虑到比较大的数要放在高位,又要考虑下一次会不会抽出更大的数等等比大小的知识点。课堂小结有机地溶于游戏活动中,使学生在新颖有趣的游戏活动中,不仅放松了疲惫的身心,而且巩固了所学知识,使枯燥乏味的口诀记忆和数的大小比较变得生机盎然,极大地增强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课已完,趣犹存”的效果。

三、拓展延伸式

这种小结方式就是在让学生熟练掌握已学过内容的基础上,把所讲授的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进一步启发学生把问题想深想透,更多地领会和接触新知识,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其举一反三的能力。如教学“直线、射线和角”后,笔者这样设计结尾:我们已知道从同一端点出发的两条射线组成一个角,那如果是三条射线能组成几个角?四条呢?„„启发学生有序地观察和思考。又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后,在小结时,可布置实践作业:用卡纸做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模型。这样,课堂小结就成为联系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践的纽带。

四、设疑探究式

如在教学“认识三角形”结束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我们现在知道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那是不是随便的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呢?下课后你可以去思考和尝试一下。同样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后小结时:为什么出现一个钝角或直角就可以判断它是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而看到一个锐角时不能马上判断它是锐角三角形呢?三角形的三个角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下节课将来学习。这样的课堂总结,不仅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了总结,而且为课后的思考和以后的学习作了一些必要的铺垫,使学生产生了“欲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的学习心理。

五、影音赏析式

这种方式就是通过与本节课学习内容有关的音乐、童话、儿歌,或是看录像、浏览图片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音乐之间和谐而统一的美,在美的享受中结束一节新课的学习。如在教学“直线、射线和角”后笔者设计了这样的结课:让学生欣赏了美丽的激光表演,感受生活中的射线和角,在音乐声中愉快地结束了本课。又如教学“时、分的认识”后,笔者在小结时设计了“快乐的一分钟”,伴随着“幸福拍手歌”的歌声再次体验了一分钟的长短。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小结 篇5

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因此只要能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课堂模式不要太苛刻要求,更注重课后的收获评价,用一个更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评价模式来确认到底这堂课是否高效。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一、课堂教学模式应简单实用

教学中都是采用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老师引导,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然后再做全班展示汇报。做汇报的学生要讲出思路、讲出方法、讲步骤„„,汇报展示之后,台下的学生如果谁有疑问,谁就可以随时站起来进行质疑,主讲学生能释疑的就进行讲解。而老师则适时作出补充。这样的课很有效率,师讲得很少,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把时间还给了学生,把教师的“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达到了“低耗时高效率”的教学目的,老师教得不累、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学得扎实,并且效果相当好。同时也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二、其次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的方式。

要注重学生实际,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学习爱好、生活乐趣着手。新的课堂是不可能单纯地依靠知识的传承、讲授、灌输来形成的,必须改变教学策略和改进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什么变成怎么学,把被动地学转为主动地去学。

三、在课堂教学上突出了精讲巧练,做到堂上批改辅导和及时的反馈。由于人数较多,学生的数学层次参差,有针对性的辅导还不完善。另学生学习的参与度还可以提高,体现在小组讨论、新知识的举例交流等合作学习,学生学习方法比较单一,可加强学法的指导。

四、改变单纯以成绩高低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的传统评价手段,逐步实施多样化的评价手段与形式: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又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我所教班的学生生性好动任性,自制的能力比较差,容易形成双差生,为此,我在反复教育的基础上,注意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的表扬与激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如王超同学平时不太安份,但数学测评做得比较多,我及时班中表扬了他,使其感到不小的惊喜,并在之后的学习更加积极。有好几个学生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弱,我反复强调会与不会只是迟与早的问题,只要你肯学。同时,我加强课外的辅导,想办法让他们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经过近一学期来的新课程与新课标的实施,我深感在教学的理念上、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角色上、教学的方式方法上、师生的评价体系上都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这都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只有在教学的实施中,不断地总结与反思,才能适应新的教学形势的发展。事实证明,小组互助学习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不仅有助于学生的交流,而且对于差生的转化,尖子生的培养都是一种有利的形式。

五、重视课后反思

有人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

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所谓课后反思,即教师在完成一堂课的教学后,对自身在课堂中的教育教学行为及其潜在的教育观念的重新认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后反思就显得更加重要和必要了。

虽然我们在尽力做到最好,但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地改进。

1、预习作业完成得不够细致,学生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的学生能够及时认真地按要求预习,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在家里不能充分预习,或者说他们还不会正确地预习。所以在完成学案时不是很准确,甚至错误连篇。

2、小组交流时,组长不能时时关注学困生,在展示时,也不愿意指派学困生来讲解,因为会影响到组内的展示成绩。

3、展示课上,学生展示的形式也比较单一,引不起在下面倾听学生的兴趣来,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有时针对一个问题讲解起来很长时间,学生补充时也抓不住重点、难点。有时会出现展示时间不够的情况。

4、在课堂检测时。有部分学生不能够很快速、很准确。说明他们对所学知识没有完全理解,特别是对学案的修订还不够细致。下一步改进措施:

1、对学生如何充分预习进行细致、认真地指导,对待学困生要手把手地教给他们在家里怎样正确预习。

2、经常培训学生,用好兵教兵,做到兵强兵。

3、在展示课上,引导学生运用丰富多彩的展示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进一步扩大学生展示面。让他们在语言、声音、表情、肢体动作等方面都更加规范,尽量达到人人表现优秀。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结 篇6

有的教师总是在本课时结束时以“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等如出一辙的提问方式进行,或者是有教师再把本节课所学知识在简单的重现一下. 不能把新知识的本质特征和学生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有机的结合起来.

本人多年来一直关注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况,尤其关注数学课堂小结的设计,本人认为课堂小结时可以有本节课所学知识简单的再现, 也可以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但这些并不是主要的小结目的,其主要目的是对本节课规律的总结和知识的提升. 接下来谈谈在课堂常用的几种小结方法.

1. 对于课堂解决的例题要随时随地的总结规律和方法 ,涉及到本节的哪些知识点及前面所学的知识点等. 同时也要有思维方法的总结和提升.

2. 对于本节课的知识要点要有个简单梳理 ,要总结成知识树或框架图、口诀、歌谣、顺口溜等等形式. 如学不等式组的解集可用口诀大大取大、小小取小……

3. 对于本节课所学知识对学上今后的学习能起到什么作用? 如何去用? 如学完全等三角形就可以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其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等等.

4. 对于本节课所学知识对于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有什么实际意义及作用? 如学完相似或三角函数可以利用它们进行测量等.

5. 对于本节课所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联系等.

6. 对于相关数学知识的来源及发展等.

上述小结方法不一定每一节课全用得到,涉及到哪一条就用哪一条,不要牵强. 如果条条都用也会占用过多的时间,不符合实际.

课堂小结,给学生最明朗的数学 篇7

一、梳理式小结,让学生知识系统化

我们经常可见的一种现象是,学生对课堂上每一个知识都掌握得很好,但是对知识的掌握仅仅只是在一个点上,对每个知识点的联系却知之甚少,更不要说将知识点连成面。因此就会抱怨要掌握的知识点太过繁多,太过杂乱,然而在教师看来,给学生传授的又是那么杂乱。由此学生状态反馈给教师教学过程中就形成一个不能忽视的矛盾。但是教师若能带着学生学会梳理式小结,情况就会很好。

教学案例:

例如在进行小学二年级的数学加减法(二)教学中,对于加法中学生常见的错误教师需进行逐步梳理,以计算32+35= 为例,学生常常会不知道两个数的十位和个位应该如何对齐,还有在运算时不知道该先进行十位还是个位的运算。对此,教师要细致对课堂计算进行讲解:首先我们要对数的“位”进行标记,从右边起是个位,往左是十位,加法应该从个位算起。将两个数的十位和个位对齐,然后计算中应注意是否有进位的情况,如果没有进位,那么进行加法的计算,在对应的位下写出答案;若是有进位,应把进位写在十位和个位的贴近横线的中间处,做好标记,然后在进行十位运算时记得将这个进位数加上就能够得出正确答案。

梳理小结的运用使学生脑海的知识不再那么杂乱,也让每个知识点都联系在一起。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不再是单一的点,而是一条知识贯穿线和一个个知识面。学生只要抓住知识主干路,就可以把所有的知识点连带起来,这无论是对知识点的记忆还是知识点的运用都是有利于日后学习数学的好方法。

二、延伸式小结,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我们都知道练习题是永远都做不完,给学生的练习只有少部分是用来考察学生知识点的。之所以说是少部分,大部分的练习所用的知识点都相同,如果每个学生都能发现每道习题所考察都是新的知识,那只能证明教师在教学方法中出现了问题。其并没有让学生掌握举一反三的能力,才使学生对个别知识点有越来越“膨胀”的错觉。

教学案例:

应用题是一种很好的知识延伸类题型,与知识紧密结合的同时,还能让学生培养综合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小兰喜欢收集邮票,下面是她收集的邮票的种类和数目:

[种类\&风景\&人物\&动物\&建筑\&枚数\&31\&22\&14\&10\&]

(1)风景邮票与建筑邮票共有多少枚?

(2)你能提出别的问题吗?

对此,学生采用课堂学习的方法找到了风景邮票与建筑邮票的数目,列竖式进行加法运算得出了答案31+10=41﹙枚﹚。学生更换加法的对象进行相互提问,在计算中提出了多种有趣的加法组合,将课堂所讲知识点应用到题型中去。

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尽管这句话的很好理解,但是如何才能让学生掌握这种“万变不离其宗”的能力却并没有那么容易,就像习惯是慢慢培养的一样,能力也不例外。通过这种延伸式的小结,不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层面,更重要的一点是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学以致用的乐趣,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三、提问式小结,让学生自己掌握总结方法

尽管小结的方法有很多,很多教师也都在津津乐道地使用着;但笔者发现有很多小结都是教师自己在总结,而学生自己却并没有参与其中。有时尽管也有学生的参与,但也只是简单知识点的过场戏,甚至知识学生输出了概念的代名词,却根本不理解感念本身的含义,那在笔者看来。这种课堂小结还没有,它只是另一种“敷衍”,尽管教师自己并不觉得。

教学案例:

同样以小学二年级的数学加减法(二)教学为例。课堂所讲毕竟有限,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知识,还应当采用适当的例子来进行延生式的教学总结。

生1:“在第一道题目中,个位应当进行进位,但是题目中并没有把进位加在十位算术的计算中,所以是有错的,其结果应为93。”

生2:“中间的算式,考虑到了进位的运算,但是没有写零。在加法的运算规律中,并没有零要舍去的定义,0应占一位,所以不应漏写数字0,答案应为60。”

生3:“第三个算式犯了典型的运算错误,将个位加在了十位上,这是对“位”的理解性错误,应将数字4对应在个位的位置上,答案应为31”

这种提问式的小结,是教师在作引导,一步步为学生点拨。小结真正的实施主角是学生自己,它让学生从自己的记忆里去查询,它符合着遗忘的规律,加强了学生的记忆,在另一层面上也培养了学生自己总结的能力,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这种适时总结的习惯无论是对学习本身,还是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涯都有很大的益处。

总之,梳理式的小结,让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系统化,让学生的知识体系脉络化;延伸式的小结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问式小结增加了学生参与总结的程度,让课堂小结不再只是形式化,给予了它更具体的含义,让小结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课堂小结让数学更加明朗起来,更加清晰起来。

因此,在日后的学习中课堂小结尤为重要,它起到了归纳总结的作用,对今后的学习有很好的帮助。

如何做好初中数学课堂小结 篇8

榆中县来紫堡中学教师:张林

怎样提高数学课堂效率,让更多的学生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发现作为一个数学教师要想自己进步更快、所教的学生掌握的更好、发展的更全面,情景引入是重要,因为它可以引发学生对这堂课的兴趣;教学过程也重要,因为它可以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和收获;而与课堂引入和教学过程一样重要的,其实还有被我一直当成可有可无的课堂小结,因为它不仅可以提升自己,同时可以锻炼学生的各方面。本文就是从数学课堂的小结的重要性说起,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借鉴优秀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小结,谈谈数学课堂的必要性。

一、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的指出:在中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课堂小结,几乎是每一节课都不可缺少的部分。而我却从来都认为它是一堂课可有可无的部分,只是受每节课时间和内容的影响而已。

明代文学家谢榛曾经说过:“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应如撞钟,清音有余。”这也充分说明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课堂小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而我,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存在以下的思想:只是把课堂小结当成不可缺少的一环,只是为了形式上课堂的完整性;几乎是一成不变的形式------我的独白与忠告------学生只是在听,接受老师强加的教学成果,甚至,有的同学只是知道这个时候是该下课的时间了。因此,认识课堂小结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努力追求课堂小结的高效率,最大限度的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是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和追求的。

二、通过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我了解了课堂小结的功能 课堂小结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画龙点睛的课堂小结,对于教师是否上好了一堂课,是否落实了知识点、重点和难点,学生是否能总结重点、理清脉络、加深记忆、巩固知识、活跃思维、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发展兴趣都具有很大的作用。

(一)对教师而言,是上课内容的回顾 数学课堂教学的每一堂课,都是教师按照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经过精心准备后向学生系统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依托,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而作为数学教师,抓住课堂小结可以很清楚的知道一堂课到底做好了哪个方面,通过学生的总结及大家的补充,教师能对学生对基本知识和技能到底掌握到哪个程度做到心中有数。在学生回答“有何收获时”教师本人也在回顾“我教会了学生什么”,回顾自己教学生的每一个环节,是否下次应作调整,应作怎么样的调整,思索自己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作为新课程中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我们可以通过课堂小结反思自己的教学,总结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对学生而言,它是对知识的巩固 一堂数学课的课堂小结的功能并不仅仅意味着一堂课的结束,而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把这节课所掌握的新知识为下一堂课、下一个知识点乃至以后的数学学习做好延伸和铺垫。课堂的小结首先可以帮助学生整理知识,一堂数学课结束了,在小结中师生一起可以明确地了解到本节课中学了哪些新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你今天学到了什么?这些知识的相互关系,来龙去脉是按照哪一条线来展开的?有几个新概念、新定理(公理)、推论及公式?这节课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等。其次是帮助学生巩固与提升知识一堂课的小结,教师应利用学生的思维惯性,适时扩大“战果”,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布置一定量的作业,作业的来源:可对某些试题进行多角度的改造,使旧题变新题,有利于学生巩固已有的知识,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当然,从更长远的角度的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角度来看,课堂小结,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对某一堂课的学习,在课堂小结时,学生会对已掌握的知识、技能通过分析、重组、联想、猜测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而产生自己从未有过的想法、解题方案等,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创新思维。一旦有了这样的思维作准备,学生就能把数学学活,能灵活运用自己的数学上的知识解决数学上、生活中涉及数学的知识,比如学生通过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运用的学习,就能把生活中商品买卖的利润问题很好的掌握,并教与了他们必要的生活常识;又比如学生通过对七年级三角形及八年级四边形基本常识的学习,了解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通过类比学习,就能很好的解释为什么脸盆架、土地测量的三脚架做成三角形,而有些衣架、拉门、电子门等做成四边形的原因;等等

二、通过向老教师讨教,我掌握了课堂小结的内容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目标应包括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的综合目标,因此,我觉得在进行课堂小结时,也应该紧扣这些目标进行小结。

(一)注重对每堂课的新知识(即定义、定理、法则、性质)的梳理,形成一个知识网络。在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中首次出现了过程性目标,比如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经历探究实际物体与数学图形的形状、大小的类比确定它们的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经历提出问题、收集信息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等等。学生在操作、实验、观察、猜想等活动后,对建立起来的新知识,一般情况下都能在各自的大脑中经过加工形成初步印象,所以在小结中,学生一般都能把课堂中的新知识的框架叙述出来,比如在学习解分式方程时,学生能基本归纳出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1、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

2、求出整式方程的解;3验根。代数中这样的知识小结在学生经过适量的练习后是都能解决的,计算步骤的小结也是代数中经常遇到的。而几何课程的小结也是如此。

(二)注重对每堂课所渗透的数学思想及方法进行总结梳理。在课堂小结时及时对本节课所渗透的数学思想及方法进行总结梳理是深化学生思维的重要内容。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就要看他对整节课的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程度。对学生的发展而言,学习的价值不只是记住几个数学结论,解决几个习题而已,而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解决问题是可以有不同策略的,这些解决问题的策略,渗透着数学的思想方法在里面。当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问题的理解,对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有一定认识的时候,学生的思维才能真正得到升华。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对于定理的证明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它所内含的数学转化的思想。在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前,学生大脑中的180度的角有平角,有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成的同旁内角的和,证明内角和定理的过程就是将三角形三个内角转化为平角或同旁内角的过程。那么在小结时,就应该引导学生概括这种化未知为已知的转化思想,有了这种转化思想,就有了思维的方向,也就有了行动的方向。这是数学中最常用的思想方法。

(三)注重对每节课进行纵横的综合联系,抒发学习感受。我们说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知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是学生形成系统知识体系的过程。所以在课堂小结时应注重纵横知识的联系,这一步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教师应多给学生机会,培养他们在这方面的能力。比如在上整式的加减这堂课时,新内容很少,就是两个简单例题,在学生预习课本,解决习题,解决练习后,用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归纳概括知识,从整式的加减实质上就是合并同类项的转化思想,联想到恒等变形,从全局出发,通过联系、类比,将与整式加减有关的内容进行全面的纵横联系,求同存异。通过建立数学观点——验证数学观点——升华数学观点的思路,让学生把一节普通内容的课,通过归纳总结,把相关知识达到了融会贯通的高度。这样的小结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积累的重要性。

(四)注重对数学经典习题的梳理,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在数学习题课、讲评课及某些新授课中,对于经典的数学习题的小结也非常重要。比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经典的生活背景题目等。在小结归纳时,让学生体验同一问题的不同解法时,感受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让学生体验问题的评价方法不同的差异时,感受不同方法的得出主要来源于我们对问题的认识角度的不同;让学生体验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对这些问题的小结,就是学生的一个学习反思的过程,通过反思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和有效性,让学生在自己的大脑中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内化为自己的学习能力,享受情感与态度上带来的成功的快乐。

三、通过课内外的交流协作,我学会了课堂小结的形式传统的课堂小结就是老师简单的例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千叮万嘱要学生记住这个记住那个,而学生就是机械的听着,有的只是候着下课的铃声。这样的小结,唤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新课程下课堂小结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我们应做好形式的多样化和趣味化。这样才能达到课堂小结对该该节课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教学效果;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后继知识的欲望和启迪他们对数学的灵感。

(一)首尾呼应,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教材在编排时有一个很显著的特征,那就是大部分章节之前都有一定的问题,它们都是来源于生活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一些实际问题,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的兴趣,而教师在上课设计情景引入时也往往喜欢用这种设置悬念的方式。与此相对应,在课堂结尾时,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新知识,分析解决上课时提出的问题,以增强学生解题之后的自豪感,增强自信心。比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设计这样的引入学生会很感兴趣。如图一,圆柱的高为12厘米,底面半径为3厘米,在 A处有一只蚂蚁,B 处是一块蛋糕,现在蚂蚁想沿着圆柱爬着去吃蛋糕,请问蚂蚁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学生一开始很难下手解题,通过学习后,就知道实际上就是求圆柱的展开图中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如图二线段AB的长就是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这样的课堂小结方式,既能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又首尾呼应,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所学知识的完整性和实用性,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知识梳理,形成学生的知识系统性 这是数学课堂中运用最多的一种课堂小结方式,教师利用下课前几分钟时间,简要的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做,既可以帮助学生回忆所学的内容,帮助他们进行知识梳理,辩清知识之间的联系,加深对知识的巩固,又可以进一步强调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建立和完善他们的认知结构,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形式进行课堂小结,也有多种方式,包括: 1.提问的形式。2.图表的形式,在上一些和以前已经学过的知识比较类似的新课时,可以采用图表进行类比小结,如学习相似三角形可以和全等三角形进行比较,归纳出他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增强学生的类比思想。

(三)思维拓展,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课堂小结,对于独立的一堂课而言,它可能是一个终点,但对于一段数学学习而言,它可能是另一个起点。在课堂小结时,为学生提供一些智趣相容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欲望,把课堂小结作为联系课堂内外的纽带。如《定义与证明》第一课时,主要学习什么是定义、命题,而在课堂小结时,老师也是采用提问式,问题提得很大,但对学生来说绝非空洞,而是富有挑战性,因为老师的提问是:请用“如果„„那么„„”的形式说说你今天学到了什么,对于这样一个紧扣本节课的问题,下课铃响了,学生还想说下去,多么精彩啊!

数学课堂小结的作用 篇9

仙桃市大新路小学

我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题自2007年3月立项开展研究,在市教科院秦院长的精心筹划和安排下,已经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如围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分年级组开展一些小课题的研讨,有针对性的就“创设情境的有效性”,“探究活动的有效性”等问题进行课堂问诊,案例剖析。但由于课程改革的复杂性,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有所偏颇,在实践过程中也缺乏相关经验,导致“三维目标”的割裂,甚至知识与技能目标也不能当堂落实的现象,鉴于此,近阶段我们子课题组主要围绕教学目标的达成进行研究,现将这一阶段的情况进行简单总结。

一、业务学习,充实理论基础

在实验初期,我们组织全校教师进行业务学习,要求教师写下不少于五千字的业务学习笔记。学习内容有《有效教学探析》、《有效运用评价,培养学生乐学情感》等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会刊《小学数学教育》上刊发的一线教师的心得体会,也有教师从网上收集整理资料如有效教学的起源,有效教学的内涵,有效教学的策略等。广大教师通过学习开阔了视野,明确了思路,对自己今后教学实践有的效性研究也有了一定的理论支撑。同时,借助学校博客这一交流平台,我们建立了大新路小学教务处博客,以“校本研训”一栏引导教师开展网上教研。通过学习专家的理论,剖析教学案例,对照自己的教学行为,进一步内化对“有效教学”的认识。

二、课堂问诊,促进集体反思

五月份,借学校“创造杯”教学比武的东风,课题组制定了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课堂观察表。观察内容主要有以下部分:

1、是否把课程目标具体为课堂教学目标?

2、课堂教学目标是否具有可行性?

3、是否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经验,活化教材?

4、所设计的学习主动是否有利于学生合作交流?

5、教师是否合理运用评价?

6、教师是否有效关注学生? 通过十几节课的课堂观察,我们发现了少部分教师有教学目标游离,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等现象。究其原因,源于对教材钻的不深,悟的不透,导致教材和头脑中的新课程理念是两张皮,不能有机结合在一起,怎样引导教师正确理解教材,并活化教材,从而促进三维目标的达成呢?于是,学校一方面要求教师加强反思和学习,积极参加市教科院组织的教材培训;另一方面,在各级各类活动中,派出二十多人次教师外出取经学习,回来再上汇报课,再交流学习体会。并于九月初在五、六年级开展了大规模的新教材研读活动,要求年级组内教师先每人认真阅读新教材,说下对新教材的所惑、所感、所思。在教研组内交流后,再由教研组长统一执笔,形成文字材料,作为今后集体备课,个人上课的参考资料。而且,要求教师的教学反思时刻围绕“我的提问有效吗?”“我组织的活动有效吗?”“我的评价有效吗?”等问题进行。

三、献课询教,保证行为跟进

十一月中旬至十二月初,我们开展了全校性的开放评教,献课询教活动。将学校业务能力强,工作责任心重的领导,教师分成五个询教组。活动口号是“请让我为您真诚的献上一课”,为加强教学的横向交流,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展示老师对课堂教学研究的成果搭建了良好的舞台。询教组每天早上第1、2节课进行献课询教,询教人员现场看课,并与献课人员和学生现场互动,课题组的相关教师就数学课堂中学生知识目标的落实,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教师的教学预设与课堂生成的矛盾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现场解剖。这样人人参与,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建立了积极的作用,四、实验研究的思考

随着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深入开展,课题组的老师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反思,不断追求更简约、更高效的数学课堂。在实践中我们也产生了一些思考。

1、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良好的教学机智,深厚的知识底蕴,精湛的教学艺术,巧妙的教学设计,如何让教师多练“内功”,更新和充实知识储备,让教师获得更好的个人专业成长是课题组思考的问题之一。

数学课堂小结的作用 篇10

【关键词】课堂小结 ; 数学课堂 ; 应用 ;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6-0158-01

课堂小结在教师的教学活动当中充当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总结课程中的知识点,还可以为教师下一节课的知识做准备。教师在对课堂知识进行概括和总结归纳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回忆教师的教学过程,提高对知识要点的印象,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认识。教师在对自己的教师活动进行回忆的过程中能够发现自己在教学方式上不足的地方,从而优化自身的教学方式和策略,促进自己教学能力的发展。

一、课堂小结的重要性

(一)巩固知识,为学生打好坚实的基础

课堂小结对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能够通过课堂小结来解决自己在听课过程中的晦涩之处,提高自身的解题能力。课堂小结还可以让学生对自身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查漏补缺,发现自身在学习方式上的不足的地方,完善自己的学习方式,促进自己能力的进步。

(二)完善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率

教师在进行课堂小结的过程当中,可以回顾自己的教学过程,找出自身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上的不足点以及自己在教学过程当中有无缺漏的地方,优化自己的教学过程,改正自己在教学方式上错误的地方。只有在教学中进步,不断完善教师的教学方式,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最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二、课堂小结的原则

(一)课堂总结需要教师重视知识内容的具体性和有效性

教师在进行课堂小结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知识精华的部分进行概括,避免重复向学生讲授知识内容要点。教师对知识要点进行过多的总结概括不仅可能起不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还有可能会对学生起到反效果。教师在课堂小结的时间上要注意不要超出7分钟。课堂小结是处在学生将要下课前的时间,如果教师课堂总结时间过长将会令学生中途分心,从而导致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课堂小结的时间上过长便会导致学生无意听讲,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没有效用。

(二)教师在课堂小结中要注意知识上的拓展

教师在进行课堂小结的时候除了要注意总结知识要点之外,还要注意对知识点进行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在课堂小结之后可以给学生留一个知识拓展题目作为学生的课后作业。学生除了能理解知识外还要学会应用知识。只有能将知识真正地运用到解题当中才能算的上是真正地掌握了知识。因此,教师一定要在课堂知识总结的时候注意对知识进行延伸拓展,促進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三、课堂小结在数学教学课堂中的应用

(一)知识的梳理在教师的课堂小结中非常的重要

知识结构的梳理能够帮助学生整理头脑中冗杂的知识点,让学生在以后的考试中能够更快的提取有效信息。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这个章节中,教师在对有理数的知识点进行课堂小结的时候,可以将有理数的知识进行归纳、梳理。比如,教师可以将有理数这个章节的知识划分知识要点:有理数总共分六个知识点,分别是:正数和负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的加减法和有理数的乘除法。然后教师可以以每个知识要点为另一个小点,从定义、原则、规律、使用方式上对知识点进行详细梳理总结。这样,学生对有理数这章节的内容将会在理解上更加的充分,并在教师课堂总结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认识程度,有利于能力上的发展。

(二)课堂小结中的知识整理概括非常重要

教师在进行课堂小结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内容上的概括性和简洁性,避免重复说明知识内容。教师在课堂小结中概括知识就相当于学生对知识要点的前情回顾,学生可以通过回忆的过程来提炼重点知识,从而促进自身学习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这门课当中,教师需要重点概括的就是三角形的五个判定定理:①两个三角形三边都相等的话就全等;②如果在两个三角形当中有两条边对应相等,而且他们所夹的那个角也相等就全等;③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而且它们中夹的那个边也相等就全等;④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而且这两个角对应的那条边也相等就全等;⑤在直角三角形当中,如果三角形的一条斜边和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也对应相等的话就全等。这五个判定性质在三角形这个章节中的内容非常的重要,教师一定要对它进行重点总结,但是要避免知识点的重复性。

(三)课堂小结的内容中知识的延伸非常重要

知识上的延伸能够很好的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课堂小结除了为学生进行知识概括之外还可以为教师下节课的知识讲解做好准备,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这门课当中,教师在课堂小结快要结束的时候可以给学生留一道这样的题目:小明用小刀将一个正方形按对角线切成两个三角形,问:①这两个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如果是的话你能证明出来吗?②如果将平形四边形按对角线切开的话,这两个三角形还是直角三角形吗?请你通过预习下节课《平形四边形》的知识来进行解答。在这个题目中,教师不仅利用这个题目将勾股定理的知识巩固复习了一遍,而且还将下节课的平行四边形的知识导入课堂小结当中,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思考能力。

综上所述,课堂小结在教师的教学活动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作为课堂的结束语,它能够很好的将教师的教学知识点进行提纯,学生能够通过这个过程吸收并理解知识。对教师而言,课堂小结能起到改进自身教学方式,完善教学结构的作用。可见,课堂小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进行课堂小结时,要照顾学生的进度,让学生在课堂小结中温故知新,彻底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王华明.数学课堂的点睛之笔:课堂小结[J]. 数学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9期

[2]卢仰红.让初中数学课堂小结“别样红”[J]. 科技信息,2011年第3期

数学课堂小结的作用 篇11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小结

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场所.众所周知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归纳和小结是对每一节新知识内容的强化和提升,同样也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精彩的小结对整节课能起到画龙点晴的效果,能激起学生对下一次课堂教学的强烈渴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要根据具体的学情进行恰当、巧妙的系统归纳、总结、处理,不仅能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课堂小结有它的精彩之处,通过归纳总结对所传授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并及时反馈教与学的效果,使所学的新知识能有效地纳入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中,以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使学生感觉余味无穷,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深入展开.当然对于每一节数学的内容和不同类型老师的教学风格,他们肯定有自己的方式来归纳与小结.下面本人将个人对课堂小结中的一些心得阐述如下.

一、归纳小结要具有比较性

比较是认知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数学中,有些学生容易将新学概念与原有概念、并列概念与对立概念,或者前后法则的内容混淆,对这些概念进行分析比较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找出它们各自的本质特征及不同点,再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或相同点,帮助学生从事物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中掌握记忆对象.比如,在七年级数学中的有理数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例如:(-1)+(-2)=-3,(-1)+(+2)=+1,(+1)+(-2)=-1.学完这两条法则后,学生容易将其相混淆.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归纳时,重点把握三点:一是观察是同号还是异号,二是定和的符号,三是定和的数值.从而使学生既明白了它们之间的相同点,更主要理解了它们之间的不同点,从而避免知识的负迁移现象,帮助学生对法则的理解掌握得更加准确深刻.

二、归纳小结要具有针对性

归纳小结必须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凡是学生难理解、难掌握和容易出错的概念、法则、公式、定理等都应及时阐明.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九年级圆的知识中,关于圆的切线证明主要有两种,一是定义: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二是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这两条结论在应用过程中学生存在很大疑惑.因此教师必须做归纳和小结.例如下面两个问题:1.已知:如图1,P是∠AOB的角平分线OC上一点.PE⊥OA于E.以P点为圆心,PE长为半径作⊙P.求证:⊙P与OB相切.2.已知:如图2,△ABC内接于⊙O,过A点作直线DE,且∠BAE=∠C.求证:⊙O与直线DE相切于A.

在第1题中作PF⊥OB于F点,再证明PF=PE.第2题中连结OA,延长AO交⊙O于F,连结CF,去证明AF⊥DE.其中第1题利用定义来证明,第2题利用判定来证明.此时引导学生如何归纳,其实观察发现第1题中所谓的切线当中的切点是虚的,所以要作圆心到这条线的垂线段,再证明与半径相等.第2题中切点是实的,所以只要连接圆心和切点,再证明与该直线垂直即可.

三、归纳小结要具有简洁性

课堂小结并不是单纯地将所讲内容简单地重复,而是要浓缩提炼,抓住最本质最主要的内容,做到少而精,简明扼要.特别对于农村学生来说,起点不是很好,在课堂上刚建立的知识体系往往是不稳定的,不牢固的,特别是新旧知识会容易产生混淆、想不清、理不顺等现象.因此,教师有必要采取措施帮助学生理顺知识,掌握学习方法.所以我们一定要精选小结的内容,去芜存精,去支蔓存主干,提纲挈领地展示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做到一目了然.注重对每节课进行纵横的综合联系,抒发学习感受.我们说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知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是学生形成系统知识体系的过程.所以在课堂小结时应注重纵横知识的联系,这一步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教师应多给学生机会,培养他们在这方面的能力.比如在上整式的加减这堂课时,新内容很少,就是两个简单例题,在学生预习课本,解决习题,解决练习后,用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归纳概括知识,从整式的加减实质上就是合并同类项的转化思想,联想到恒等变形,从全局出发,通过联系、类比,将与整式加减有关的内容进行全面的纵横联系,求同存异.通过建立数学观点———验证数学观点———升华数学观点的思路,让学生把一节普通内容的课,通过归纳,把相关知识达到了融会贯通的高度.这样的小结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积累的简洁性.

四、课后小结要具有延伸性

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条理性,往往前一个结论是后一个规律的基础.只有通过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与前后的知识相联系,学生才能学得活,学得好,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的内容.因此,课堂小结时教师应抓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激疑设悬,让学生课下自愿地去探索、探究,起到课断而思不断,言尽而意不尽,同时,也能为下一节课作好铺垫.例如,在八年级中“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an·am=am+n(m、n都是正整数).an·am·ap=am+n+p(m、n、p都是正整数).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能抓住重点进行课后复习.以及通过对学习过程的反思,掌握学习与研究的方法,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并且延伸后面涉及到它的熟练应用,以及今后m与n的范围扩大后的使用.

五、课后小结要具有及时性

人类遗忘的规律通常为先快后慢.而学生在短短四十五分钟内接受了大量的零碎信息,他们尚缺乏概括、归纳、总结能力,对所学知识如不及时加以总结,遗忘得会更快.只有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重复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归纳梳理,使知识系统化和网络化,才能使他们对学习内容有较好的记忆.在八年级下册矩形的性质中“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及时地和科学地利用例题加深小结.例如: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OB=60°,AB=4.求矩形对角线的长.通过分析:因为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以它具有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特殊性质,根据矩形的这个特性和已知,可得△OAB是等边三角形,因此对角线的长度可求.因此,在每节课新知识或结论产生后,及时对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对加深学生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更好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是必不可缺的.

课堂教学中的归纳小结是教学中既重要又容易忽视的环节,是完成某项教学任务的最后阶段,教师富有艺术性地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总结和升华的行为方式,有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当我们进入课堂小结这一环节时,当我们面对学生提问“今天有何收获”时,学生在思考.教师也应当回顾,“这堂课我教会了学生什么”.课堂小结对于教师而言,应是一种回顾,回顾每一个教学环节,思索每一个教学细节.作为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我们是否完成了教学目标,是否促进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此时,课堂小结犹如一面镜子,折射着这堂课亦或暗淡亦或闪耀着明亮的光辉.虽然是简短的几分钟结语,对学生而言.却是对“学”的一种深化过程.它可以帮助学生从总体把握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归纳总结的能力,激发学生乐于学习,积极参与的热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是学生智力生活中的第一盏、继而也是主要的一盏指路灯;是他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会他们尊重科学、文化和教育.”这样,我们明确具体的任务,抓住教学重点,就能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所学的知识.完善、精要的小结,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它可以使我们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再掀波澜,从而使数学教学活动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课堂归纳小结,如何合理地运用,提高课堂小结实效性需要我们广大教师不断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袁才先,袁水波.数学课堂教学小结的方式及作用.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09(1).

上一篇:杨朱为我思想新探下一篇:生部部安全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