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管理评审

2024-08-27

办公室管理评审(共8篇)

办公室管理评审 篇1

食品安全小组和办公室汇报材料

1、认真做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收集和管理工作,保证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一、为了确保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办公室和食品安全小组积极做好管理体系相关支持性文件的搜集和整理工作,按照体系运行要求,是通过网络查询、阅读报刊、书店购买等方式积极收集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最新下发的体系标准文件。收录了《食品卫生法》、《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物链各类组织的要求》、《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等文件。

二、是按照体系运行的要求,进一步补充完善了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充实了程序文件,确保了程序文件的有效性。提出了认真组织员工学习,按照标准严格执行的要求,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顺利运行提供了可靠保证。

三、是为了确保编制的食品安全管理相关文件适用于公司管理现状和符合管理标准,办公室根据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时掌握各部门的工作动态,统一了相关部门运行的有关记录清单,对所有记录清单规范了名称、编号,标注使用部门等,以及保存期限,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办公室根据受控文件的更改情况及时对清单进行了修改,做到了受控文件的全面和准确,以利于文件的检索和查阅。

2、切实加强内、外部沟通环节,保证信息畅通、反馈及时。

办公室进一步加强了信息工作的规范化建设。一是根据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从工作环境、操作流程、服务质量、部门建设等方面,办公室组织对各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

始终以服务对象为关注焦点,积极与责任部门沟通,有效地促进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

通过网络搜集行业相关信息并组织相关人员学习。让各部门在第一时间掌握行业动态、了解饮食安全相关信息。

3、人力培训方面:2010年公司派人进行了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员培训,另外对HACCP小组成员和公司其他员工的培训,先后组织进行了三次集中培训;员工培训率达到了100%。自贯彻执行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以来,大家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履行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的重要职责,涉及生产有关的人员全部持有健康证。

4、内审工作中,检查出的不符合项,办公室及时进行了整改,验证结果良好。

5、总结经验,纠正不足,努力推进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运行

公司内审工作的顺利完成,预示着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在公司的运行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体系运行的要求已在公司每一位员工的心里成为了工作的标尺,公司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深刻总结前期的工作经验,对内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查漏补缺,是继续推进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前提。办公室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大检查力度,将公司的整体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推向新的台阶!

办公室:

日期:

办公室管理评审 篇2

许多单位每年都要召开科技年会, 展示单位在科研领域和技术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 其中科技论文撰写和内部评奖往往是最主要的活动内容, 也是体现单位、个人技术创新和学术水平的最主要手段。本文针对中小科研单位内部网络覆盖全面、论文撰写数量较多、管理难度大的特点, 应用ASP开发了基于Web的科技论文管理与评审系统, 实现了科技年会论文在线提交、管理、打分排名、评审评奖、论文统计和检索查询等功能。

1 系统设计与实现

系统的功能要求是, 能够满足单位内部所有人员在线提交论文, 主管机关能够维护和管理, 能够在线评分评论并评奖, 实现历年科技论文的管理与查询检索。系统在单位内部办公网络上运行, 系统设计与实现应结合办公网网络运行特点, 能够根据办公网络系统用户权限设置相应的权限。

本系统设计包括个人论文管理、论文在线打分、论文评奖、论文检索统计和系统管理等5个主要模块。

1.1 论文管理与评审数据库设计

论文管理与评审数据库由论文信息表、评论打分表、评委表等主要数据库表组成。

(1) 论文信息表。用于保存论文名称、作者及其最终得分及获奖情况信息。

(2) 评论打分表。用于保存评委专家和同事基于办公网络对论文进行评价打分。

(3) 评委信息表设计。在办公网络应用中, 单位所有人员都有相应的角色, 包括行政角色、技术角色等, 一个人可以拥有多个角色。因而, 基于现有网络平台增加了一个“专家评委”角色, 为适合担任评委的人员指定这个角色即可。

1.2 个人论文管理

个人论文管理包括论文提交和论文维护。

(1) 论文提交。在论文提交规定期限内可以通过办公网络提交论文。论文提交表单中必须填写的内容包括论文名称、论文摘要、关键词、第一作者及其单位、论文类型和发表单位, 并要上传论文原文件, 格式为Doc。

在点击“保存”按钮提交表单时会验证表单的合法性, 检查提交内容是否完备, 并检查是否已经存在作者和题目完全相同的论文。

(2) 论文维护。论文提交者或第一作者可以对自己的论文进行维护和修改, 可以查看已提交的论文, 并可以删除当前发表的论文。

1.3 论文评价打分

论文评价打分模块功能通过判断评论者身份, 区分评委和非评委, 分别计算论文得分最终结果。

对于每一篇论文, 评论者只能发表一次评论和打一次分数, 以保证打分结果的公平性。在网评期限内, 评论者可随时修改发表的评论和打分。

1.4 论文评奖

论文评奖前需要排序, 方式是:先计算评委平均分, 根据分数高低排序, 如果分数相同, 计算非评委平均分并排序, 然后根据单位序列排序。

Sql="Select*from TFSRM_THESIS_PUBLISH where PUBLISH_YEAR='"&YEAR&"'order by POINTS_EXPERT desc, POINTS_FRIEND desc, PUBLISH_UNIT, THESIS_CLASS"

论文评奖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根据评委和同事在网络上评论打分的结果自动排序, 并根据设置的评奖比例或评奖打分标准自动生成;第二种方式是根据网上打分排名结果, 再进行一次终审, 由评委现场根据打分情况最终确定结果, 并打分评奖。论文评奖设计界面如图4所示。

在实际应用中, 往往是两种方式结合, 先通过网络进行评价打分并初步评定获奖论文, 论文评审委员会再最后召开会议, 由作者进行现场答辩, 对评奖结果再进行一次审定, 最终确定获奖论文。

由于评委都是本单位人员, 作者和评委之间都比较熟悉, 通过答辩和再审定, 可以确保获奖论文的技术水平和质量, 以防止论文打分上出现偏袒问题。实际应用效果证明, 这种方式比较科学客观。

1.5 论文查询统计

论文查询检索和统计功能的实现, 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查询检索, 二是论文统计分析。

(1) 查询检索功能的实现比较简单, 单位内部论文撰写数量相对较少, 一般每年度撰写的论文最多只有300~4000篇, 通过简单的查询就可以实现, 一般根据论文名称、摘要、关键字、作者姓名、作者单位、论文类型和发表年度等基本信息即可实现论文的查询。另外, 可以将论文查询结果导出到Word或Excel。例如导出到Word的实现, 在查询结果页面前加入以下语句, 系统可自动将结果生成Word文档。

(2) 论文统计功能的实现取决于统计与生成报表的需求。本系统针对实际应用要求, 实现了根据论文类型、发表单位和获奖结果生成统计表格。

关键的SQL语句如下:

sql="select PUBLISH_UNIT as单位, sum (case when THESIS_CLASS='理论'then 1else 0end) as理论, sum (case when THESIS_CLASS='管理'then 1else 0end) as管理, sum (case when THESIS_CLASS='保障'then 1else 0end) as保障, sum (case when THESIS_CLASS='管理'then 1else 0end) as管理, sum (case when THESIS_CLASS='设备'then 1else 0end) as设备, sum (case when GRADE_ID=1then 1else 0end) as一等奖, sum (case when GRADE_ID=2then 1else 0end) as二等奖, sum (case when GRADE_ID=3then 1else 0end) as三等奖, sum (case when GRADE_ID>0then 1else 0end) as获奖合计from TFSRM_THESIS_PUBLISH where PUBLISH_YEAR=YEAR group by PUBLISH_UNIT"

关键的查询实现语句如下:

ConnectionDatabase () 为连接数据库公用函数, 具体根据数据库系统类型定义。

rs.fields.count是查询结果集每一行数据记录数量, rs (i) 表示第i个记录, 依次对应如表3所示的单元格, 统计结果见表3。该表是从统计结果导出到Word的表格。

表3完整统计了各单位提交论文类型及数量、获奖数量及等级等数据, 从整体上直观掌握论文整体数量和获奖情况。

1.6 系统管理

根据科技年会的要求, 设置论文提交格式、论文评奖标准、评委设置、论文审核管理、最终评审以及科技年会时间设定等项目, 包括开始和结束时间、论文提交期限、网评结束期限等。

2 结语

科技论文管理与评审系统是在单位内部办公网络系统上开发实现的系统, 系统直接使用办公网络系统资源, 人员、单位、角色等都不用专门设计开发, 实现了较好的融合。实际应用表明:系统实现了单位内部论文管理与评审网络化, 能够有效管理历年科技年会提交的论文。

参考文献

[1]明日科技.ASP开发经验技巧宝典[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

[2]庞亚娟, 孙明丽, 吕继迪.ASP技术方案宝典[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

[3]邝孔武, 王晓敏.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M].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医院评审系统集成办公平台研发 篇3

关键词:医院评审 集成 办公平台

中图分类号:T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a)-0049-01

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信息中心一直从事医院医疗相关的软件开发与实施并且已有显著效果。1998年初~2010年9月,该院信息管理系统一直使用由信息中心自主研发而成的,在各医院频繁更替医院信息系统的大环境下,该院十多年持续沿用自主开发的医院信息系统实为罕见;2010年9月底~2013年6月初,医院信息系统由招标引进软件公司的产品,后由于等级医院评审中诸多要求不能快速实现,加之HQMS上传又有新的需求,医院于2013年6月7日下午开始使用由信息中心自主研发的医院信息系统,新系统上线不到一个月,所有上传HQMS数据达标,系统使用至今已得到医院相关部门及主管部门的好评,因此在计算机软件开发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省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现医院评审系统集成办公平台在原有办公系统的工作基础上,借助本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充实、完善办公平台的应用。

1 医院评审系统集成办公平台具体研究开发内容

等级医院评审所有材料存储到数据库。等级医院评审所有材料按整理过程及提供方式等可分为静态与动态两种,静态资料是已成型不会发生变化的,如科室成立、人员任免等文件、相关科室及人员证书等,这些通过扫描上传到系统相应的目录中;动态资料是随时间变化也在不停地变化而渐增,如值班记录、考核记录、不良事件的报告、投诉受理、满意度调查等等,实现等级医院评审所需材料动态更新,不同条款相同资料共享,不需重复建档。

实现评审三级责任落实。承办科室、督办科室、责任科室定期动态分析问题,责任科室对照标准随时自评。对于动态资料,按渐增的时间又可分为每日、每周、每月、每季度等,督办科室根据分类可随时查阅相关部门有无按时上传资料,并给予相应的提示信息。

实现外聘专家可以不到医院,网上对医院评审资料审查。常规等级医院进行评审之前,医院都会请外聘专家进行模拟查看资料的准备等情况,一是增加外聘专家车马劳累之苦,二是外聘专家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限定的范围地点内完成相关内容查阅,三是医院也要相关从多部门的人员跟从,往往限于地点、限于时间等原因会有诸多材料没能仔细斟酌。

结合等级医院评审条款中的PDCA要求建立相应的管理子系统。借助医院评审系统集成办公平台的研发,建立相关的办公子系统,让医院信息化工作更深入、更细微,进一步推进和发挥信息化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取消医院各科室手工报告资料,办公子系统实现手机移动办公功能。医院评审系统集成办公平台将医院各部门报告的申请、审批等工作通过终端电脑、手机、平板等在网上进行,减轻人员的往返劳累,办公也不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2 本项目研发方法与流程

对本项目要实现的各个功能进行详细分析,并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对整个软件系统进行设计,如系统框架设计、数据库设计、数据安全措施等。医院评审系统集成办公平台研发,通过进行网上注册、登录身份的识别及文件的加密传输,完成文档的上传、签收及意见反馈,由角色管理分配相关人员访问菜单的权限,实现网上申请、审批流程。

项目在投入实施前要完成诸多的测试:首先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要完成最初的原始测试,对单个模块中的每个菜单、每个功能按钮、保存好的每个数据等等都要一一重复多次操作,检查每个数据是否正确。其次,安排专门从事测试工作的人员进行逐模块、逐功能的深层测试及全平台整体测试,认真校验每个操作得到的数据与实验数据是否一致,对于测试中发现的问题测试人员及时反馈给开发人员,开发人员对程序进行调整更新升级后,测试人员对更新的程序再次进行上重复操作演试,确认更新的问题明确解决到位为止。最后,进行功能应用层面的用户参与测试,同样对测试中出现的问题处理办法跟模块测试中一样,多次反复N次后方可计划安排试运行,在测试过程中涉及功能模块变更与调整的内容,也在该测试过程中得到解决。

3 医院评审系统集成办公平台研发展望

将评审标准要求融于日常工作,提高医院内涵。医院评审系统集成办公平台研发要实现网上文件的上传、签收、意见反馈及通过掌上设备随时随地完成相关的申请、审批工作,让平时繁琐的工作在无纸办公系统中有效进行。

提高医院各科室及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及协同能力。医院评审系统集成办公平台研发为医院管理部门与一线科室、院领导与员工之间架起了无形直通的桥梁,让联系沟通无时无地不在,不仅为医院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更使迎评工作有效实时进行,同时通过掌上终端(如手机)随时随地进行网上申请、审批工作,工作场所与时间不再受任何牵制,由因特网将办公场地移出医院甚至全国、世界各地。

实现无纸化、移动办公节约人、财、力。医院评审系统集成办公平台研发以减轻各医院迎评时众部门疲于资料的突击筹备,让迎审工作体现在平时的日常工作的点点积累,并按时进行文档的上传、签收、反馈,使管理部门督查承办部门的工作进度一目了然,避免人员的往来奔波,迎评工作在无纸化办公中循序渐进地进行。

4 结语

目前医院评审系统集成办公平台开发、测试工作已全部完成,现在医院各部门运行之中。所有医疗机构都有面临等级医院评审不同级别的自评、测评、复评检查,而为迎接相关的检查必须进行资料准备工作,同时迎接相关检查也是医院自身发展的能力的一个展示,医院也竞相需要将自身优秀的一面能充分地展示给相关检查部门与社会。总之,医院评审系统集成办公平台适用于所有医院迎评与办公自动化的需求,而目前的医疗机构中绝大部分都没有这样的应用平台,该平台的推广必将对医院的社会、经济效益带来不可估量的增值。

参考文献

[1]陈先芳.浅谈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平台开发与组网技术[J].电子世界,2014(6):93.

[2]孙斌,杨伟国,朱海燕,等.基于信息化手段的医院后勤综合调度平台一体化建设[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4):79-80.

[3]陈江飞,朱素燕,徐萍.我院药品使用权限的信息化管理实践[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4,30(4):308-309.

办公室管理评审 篇4

2013-01-23 16:46:16 出处:医政司 作者:

国中医药办医政函〔2013〕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促进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专科医院,下同)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不断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和中医医疗质量,深化公立中医医院改革,统筹利用全社会中医医疗资源,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体工作安排,按照《中医医院评审暂行办法》、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等相关文件要求,我局决定于2013年1月启动二级中医医院评审工作。现就2013年二级中医医院评审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评审工作总体安排

(一)请各省级和地市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严格按照《中医医院评审暂行办法》的有关要求,组织开展二级中医医院评审的申报和实施工作。申请评审的中医医院,应符合二级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基本标准相关要求。

(二)原则上各省(区、市)应于2013年12月底前完成本辖区内二级中医医院评审工作。因基建等特殊情况需要缓评的,应先向地市级中医药管理部门提出缓评申请,并由地市级中医药管理部门报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审核批准。缓评时间截止到2014年6月底前。

(三)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在我局规定时间内组织完成辖区内二级中医医院评审工作,二级中医医院数量较多、确因工作需要延长评审时间的,应报我局医政司审核批准。

二、评审专家组组成

(一)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从省级中医医院评审专家库中抽取专家组成二级中医医院评审专家组,专家全部由被评审中医医院所在地(市)辖区外的专家组成,其中来自二级中医医院的专家人数不低于专家总人数的20%。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根据被评审医院规模大小组建专家组,专家组人员总数为12—14人,其中,对检验、输血、影像和医院感染部分进行检查的专家应由三级医院的专家负责,同时,来自二级中医医院的评审专家原则上不独立进行检查。专家组成及任务分工见附件。

(二)评审专家组长应由参加过三级中医医院评审的省级、地市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分管中医工作的局(处)长,或三级中医医院院领导担任。临床科室和重点专科等医疗部分的评审专家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其中应至少有两名参加过三级中医医院评审的专家。其他部分的评审专家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其中管理、药事、护理至少有一名参加过三级中医医院评审的专家。

(三)在二级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专科医院进行评审,并由参加过三级中医医院评审的省级、地市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分管中医工作的局(处)长担任评审专家组长时,应分别增派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专科医院院领导担任专家组副组长;或选派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专科医院院领导担任评审专家组长。二级中西医结合医院临床组和专科组4名评审专家中至少应有2人来自中西医结合医院。二级民族医医院评审专家原则上由本省(区、市)选派,当本省(区、市)民族医专家力量不足时,可选用外省(区、市)民族医专家。二级专科医院临床组和专科组4名评审专家中至少应有3人为本专科专家。

三、实地评审工作要求

(一)二级中医医院评审专家组应严格按照《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3年版)》及专家手册进行评审,不得擅自增加或减少指标。

(二)每个专家组评审2—3家医院,每家医院评审时间2天,不得擅自缩短或延长评审时间。

(三)2008年8月31日之前中医医院变更为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或医院原来有中医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两个名称、只保留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按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进行评审。2008年8月31日之后变更的,按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进行评审。

(四)中西医结合专科医院按照相应的中医专科医院评审标准进行评审。

(五)医院名称中同时含“中医”和“民族医”的,原则上根据排列次序按照相应的评审标准进行评审,例如:医院名称为“中蒙医院”的,按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进行评审,医院名称为“蒙中医院”的,按照民族医医院评审标准进行评审。对临床科室建设部分进行检查评估时,应分别选择1个民族医科室和1个中医科室进行检查。

(六)符合条件的民营中医医院按照相应的评审标准参加评审。

(七)我局将根据各省二级中医医院的评审工作安排,不定期派人了解各地二级中医医院的评审工作进展,沟通情况并实地指导。

四、评审结论确定

(一)根据《中医医院评审暂行办法》,评审小组应当在评审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评审报告,并经评审小组组长签字后提交给评审组织。评审工作报告经省级评审组织审核同意后,报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在收到评审工作报告后,对拟作出二级甲等、二级乙等或二级不合格评审结论的,应当在30个工作日内作出评审结论。对于评审结论为二级甲等和二级乙等的应以适当方式对社会公示,公示期一般为7至15天。公示结果不影响评审结论的,书面通知被评审医院、评审组织和有关部门,同时报送我局医政司备案。

(二)确定评审结论的二级中医医院应按照规定悬挂统一的等级标牌,标牌格式及要求另行通知。

五、其他事项

(一)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二级中医医院评审工作,加强组织领导,防止走过场,防止弄虚作假,防止违反评审纪律,确保二级中医医院评审工作取得实效。

(二)各地市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和三级中医医院要在二级中医医院评审中充分发挥作用,加强指导和培训,指导辖区内二级中医医院做好创建工作。

(三)我局将对各省开展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情况进行抽查,如在抽查过程中发现评审情况与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开展的评审情况不符,将组织专家对其辖区内的二级中医医院重新进行评审。

(四)请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于2013年2月15日前将本辖区拟参加二级中医医院评审的医院名单和拟申请缓评医院名单报送至我局医政司。

(五)请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根据我局二级中医医院评审工作安排,认真制定本辖区内二级中医医院评审工作方案(包括评审医院、每家医院评审时间、每家医院评审小组组成等),并于评审开始前2周将方案报送至我局中医医院评审办公室备案。

(六)对于已按照要求完成试评工作的二级中医医院,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可按照《中医医院评审暂行办法》,对评审结论进行公示并予以公布。

(七)工作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与我局中医医院评审办公室和医政司联系。

联系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评审办公室

沈知彼 田 军 莫用元

联系电话:010—59957796 59957689 59957795 传

真:010—59957684

电子邮箱:yiyuanpingshen010@126.com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医疗管理处 邴媛媛 杨荣臣

联系电话:010—59957687 5995768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西医结合与民族医药处(综合处)

王 瑾 赵文华

办公室管理评审 篇5

(司办通〔2010〕5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法局、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

为进一步加强司法鉴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规范、完善司法鉴定人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的评价体系,更好地为司法鉴定工作服务,现将司法部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修订后的《司法鉴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细则》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修订前的《司法鉴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细则》(司办通(2009)73号)同时废止。

特此通知。

司法部办公厅

二〇一〇年六月四日

司法鉴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司法鉴定人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建设、培育高素质的司法鉴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和《关于法医技术人员靠用<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的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结合司法鉴定工作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司法部司法鉴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负责司法鉴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工作。

第三条 司法鉴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四条 司法鉴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分为司法鉴定研究和司法鉴定应用两种类型。

司法鉴定研究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名称为:副研究员、研究员。

司法鉴定应用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名称为:副主任法医师、主任法医师;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正高级)。

第五条 司法鉴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对象:

(一)在司法鉴定科研机构或者教学机构中从事司法鉴定技术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

(二)在司法鉴定机构中从事司法鉴定工作的具有中级以上司法鉴定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或者在司法鉴定机构中从事司法鉴定工作的具有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

第二章 申报条件

第六条 申报司法鉴定研究类和司法鉴定应用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

(二)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取得相应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等级考试合格证书;

(三)取得相应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书。

第七条 申报司法鉴定研究类副研究员任职资格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大学本科或硕士研究生学历,任助理研究员5年以上;或者具有博士学位,任助理研究员或从事司法鉴定技术研究工作2年以上;

(二)系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独立承担科研工作的能力,能解决本专业领域的重要技术问题;

(三)任助理研究员期间作为第一责任人主持并完成1项以上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或者作为主要研究人员(限课题承担者前二位)至少参与完成2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

(四)任助理研究员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省部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发表3篇以上不少于4000字的本专业学术论文。

第八条 申报司法鉴定研究类研究员任职资格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或者硕士学位,任副研究员5年以上;

(二)精通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掌握本专业国内外发展趋势,能够根据国家需要和专业发展确定本专业工作和科学研究方向;具有独立承担重要科研项目或有主持和组织科研工作的能力,能解决本专业领域的关键性技术问题;

(三)任副研究员期间作为第一责任人主持并完成2项以上省部级科研课题或1项国家级科研课题;

(四)任副研究员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省部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发表4篇以上不少于4000字的本专业学术论文,其中至少有1篇发表在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刊物上;

(五)任副研究员期间主编出版1部以上不少于15万字的本专业学术专著。

第九条 申报司法鉴定应用类副主任法医师任职资格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相关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含1970年至1976年高等院校普通班毕业),从事司法鉴定工作满10年,任主检法医师7年以上;或者具有大学本科或硕士研究生学历,任主检法医师5年以上;或者具有博士学位,任主检法医师或从事司法鉴定工作2年以上;

(二)系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够吸取最新科研成就应用于实际工作;具有较丰富的检案经验,能够完成疑难案件的鉴定;

(三)任主检法医师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省部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发表2篇以上不少于4000字的本专业学术论文。

第十条 申报司法鉴定应用类主任法医师任职资格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相关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任副主任法医师5年以上;

(二)精通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学科专业知识,掌握本专业国内外发展趋势,能够吸取最新科研成就应用于实际工作;具有丰富的检案经验,能够独立完成复杂疑难重大案件的鉴定;

(三)任副主任法医师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省部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发表3篇以上不少于4000字的本专业学术论文;

(四)任副主任法医师期间主编1部以上不少于15万字的本专业学术专著,或者作为第一责任人主持并完成1项以上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

第十一条 申报司法鉴定应用类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相关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含1970年至1976年高等院校普通班毕业),任工程师7年以上;或者具有大学本科或硕士研究生学历,任工程师5年以上;或者具有博士学位,任工程师或从事司法鉴定工作2年以上;

(二)系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够吸取最新科研成就应用于实际工作;具有较丰富的检案经验,能够完成疑难案件的鉴定;

(三)任工程师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省部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发表2篇以上不少于4000字的本专业学术论文。

第十二条 申报司法鉴定应用类高级工程师(正高级)任职资格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相关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任高级工程师5年以上;

(二)精通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学科专业知识,掌握本专业国内外发展趋势,能够吸取最新科研成就应用于实际工作;具有丰富的检案经验,能够独立完成复杂疑难重大案件的鉴定;

(三)任高级工程师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省部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发表3篇以上不少于4000字的本专业学术论文;

(四)任高级工程师期间主编1部以上不少于15万字的本专业学术专著,或者作为第一责任人主持并完成1项以上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

第十三条 破格申报司法鉴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获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科研课题的主要完成人(限获奖项目的前三位完成人)或者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科研课题的第一完成人;

(二)作为第一责任人主持并完成1项以上国家级科研项目,并在SCI或者EI收录刊物上发表2篇以上本专业学术论文;

(三)其他具有特殊专业技能、取得重大专业成就的鉴定人员。

申报人员任现职期间符合上述条件之一的,可以适当放宽本细则第七至十二条规定的学历、资历条件的限制。

第十四条 申报转评司法鉴定应用类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相关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

(二)取得3年以上相关专业副高级以上职务任职资格(转评副主任法医师任职资格的,应当取得3年以上卫生系列副主任医师以上职务任职资格,或者取得3年以上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相关专业副高级以上职务任职资格,或者取得3年以上高等学校教师系列相关专业副高级以上职务任职资格);

(三)取得《司法鉴定人执业证》,从事司法鉴定工作5年以上;

(四)具有承担本专业主要鉴定项目的鉴定能力,能够完成疑难案件的鉴定;

(五)作为第一鉴定人,完成200例以上案件的鉴定业务。

第十五条 申报转评司法鉴定应用类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相关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二)取得3年以上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相关专业正高级职务任职资格,或者取得3年以上高等学校教师系列相关专业正高级职务任职资格;

(三)取得《司法鉴定人执业证》,从事司法鉴定工作5年以上;

(四)具有承担本专业各鉴定项目的鉴定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复杂疑难重大案件的鉴定;

(五)作为第一鉴定人,完成200例以上案件的鉴定业务。

第十六条 从事法医临床或者法医病理专业工作的人员,申报司法鉴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应当具有医学专业学历。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报司法鉴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一)因故意犯罪或者职务过失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受到行政处分或者行业处罚,处分或者处罚期未满的;

(三)被认定为重大技术事故的责任者且时间未满3年的;

(四)被认定为重大技术差错的责任者且时间未满1年的。

第十八条 申报人员已连续2年未通过司法鉴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的,应当暂停申报1年。

第三章 申报程序

第十九条 申报司法鉴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应当由本人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应材料,经所在单位审查同意,由省级人事(职改)部门或者其主管厅(局)审核后,向司法鉴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高评委)出具委托评审函。

第二十条 申报评审司法鉴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一式3份;

(二)《推荐评审司法鉴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情况简表》一式2份;

(三)《司法鉴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人员信息简表》;

(四)《司法鉴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人员情况一览表》;

(五)申请人从事司法鉴定工作的时间(年限)、检案数量证明;

(六)反映申请人任现职以来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和业绩的业务自传一式2份;

(七)申请人任现职期间以第一鉴定人身份承担并出具的司法鉴定文书10份(复印件);

(八)符合第七条至第十三条规定的评审相关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条件的学术论文、著作等(复印件);

(九)专业技术成果及奖励证书、承担科研项目的证明材料(复印件);

(十)身份证、学历证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职业(执业)资格证书、接受继续教育证书等证明材料(复印件);

(十一)有效期内的职称外语等级考试、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书(复印件)。

上述申报材料中,第(六)项需要加盖申报人所在单位公章,第(七)一

(十一)项需要加盖呈报单位公章。

申报人及所在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应当确保申报材料的真实、合法、有效。

第二十一条 破格申报司法鉴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须由所在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出具破格推荐评审申请材料一式3份,并由呈报单位审核、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

第二十二条 申报转评司法鉴定应用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除提交第二十条规定的相应材料外,还须提交反映鉴定业务范围和鉴定能力的以第一鉴定人身份承担并出具的司法鉴定文书20份(加盖呈报单位公章的复印件)。

第二十三条 司法鉴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于每年的下半年进行,具体申报材料时间另行通知。

第四章 评 审

第二十四条 高评委由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专业技能,公道正派,具有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成,每届评委不少于25人。高评委下设学科组和办事机构。

第二十五条 司法鉴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应当遵循以下程序:

(一)审核材料。高评委办事机构对接到的申报评审材料进行审核,对符合评审要求的申报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做好评审准备工作。

(二)学术评估。高评委各专业学科组组织同行专家对送审的论著和司法鉴定文书等评审材料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价;组织对申报评审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破格申报评审人员的答辩工作;对申报评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鉴定能力作出评估,向高评委提出初步评审意见;高评委办事机构将初步评审意见和相关材料分送各高评委成员审阅。

(三)评审。高评委召开评审会,参加评审的高评委委员不得少于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各学科组向评委报告对申报评审人员的初步评审意见和推荐意见,评委对申报人逐一进行评议后,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经出席评审会三分之二以上评委同意的,为通过评审。

(四)审批。评审结果经司法部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批准。

(五)送达。高评委办事机构负责向各委托评审单位发送司法鉴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并完成评审的相关工作。

第二十六条 司法鉴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取得时间自高评委评审会通过评审之日起计算。

第二十七条 评审过程中发现伪造、提供虚假证书、证明或者剽窃他人学术成果,情节严重的,取消其当年参评资格,或者取消其已经获得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第二十八条 在通过评审之后两年内,对评审结果不准确,群众反映意见较大的,由呈报单位提出,司法部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责成高评委学科组或者办事机构查证后,提交下次高评委评审会复审。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本实施细则由司法部负责解释。

管理者代表管理评审报告 篇6

公司从今年4月启动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为此公司成立了ISO/TS16949推行委员会,由总经理任主任,管理者代表为副主任,编制了推行计划。通过全员参于、培训学习、认真执行,目前已按计划推行ISO/TS16949工作:

一: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发布、实施和运行

公司于2012年3月底发布了按ISO/TS16949标准编制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及相应的第三层次质量体系文件。质量手册包含除顾客财产外所有ISO/TS16949标准的所有条款。质量手册是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法规性、纲领性文件,是各项质量活动的准则和指南,适用于为各国标准的汽车线的产品实现的全过程。同时,按ISO9001:2000标准规定的要求,适用于汽车线以外的电子线、非标线、电源线产品实现的全过程。

公司在2012年3月对公司全体组长以上干部和全体品保人员进行了ISO/TS16949的入门和条文件培训。在6月底进行了ISO/TS16949内审员的外训。

二: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公司于2012年8月6日~7日和2012年9月4日~5日进行了两次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审核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以评价公司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审核的依据是ISO/TS16949标准、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相关的法律法规。以管理者代表为组长,分两组人员进行内部审核。审核的范围包括了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所有部门、场所和过程。通过内审员认真审核和各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内审按计划顺利完成。达到了预期的要求。第一次内审

第一次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目的主要是ISO/TS16949体系文件试运行几个月后贯彻执行情况;验证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以及锻炼内审员。本次内审,涉及除内审、管理评审以外的所有过程。本次内审共发现不符合项16个,涉及12个要素,其中不符合项最多的是6.4要素(工作环境),有3个不符合项。不符合项分布详见不符合项分布表。开列的不符合报告由审核员发至相关部门,由责任部门进行原因分析和采取纠正措施。审核员对其纠正措施实施的效果进行验证。目前已全部闭环。

审核结论: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符合ISO/TS16949标准要求,但各部门对标准要求的理解和执行存在不足,造成部分要求未完全实施。同时,审核时采取的是抽样的方法,须各部门能针对问题积极整改,并举一反三。第二次内审

第二次内审的目的主要有验证第一次内审的整改情况、第一次内审未审核的过程;再一次验证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为管理评审和预审作好准备。

本次内审除管理评审过程以外的所有过程,共发现不符合项12个,涉及11个要素。其中不符合项最多的是8.5.2要素(纠正措施),有3个不符合项。不符合项分布详见不符合分布表。由审核员开列的不符合报告发放到相关部门,由责任部门进行原因分析和纠正措施。审核员对其纠正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验证。目前已有11个闭环,未闭环的为综合部的补充培训未实施。

审核结论:通过第二次的内审,本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ISO/TS16949标准的要求。同时也在审核中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须各部门以PDCA循环的改进方法,积极改进问题。本次内审采取的是抽样的方式,内审也是动态的,可能有遗漏的地方,各部门在整改时能举一反三。三:过程审核

过程按照VDA6.3审核的要求进行,编制了过程审核计划,并根据计划对产品制造过程实施了审核。本次审核采用面谈、现场观察、查阅文件和记录的方式,对所有汽车线的制造过程进行了审核。本次审核结果为制造过程得分为85分,评级为AB级。本次过程审核共涉及2个工序,46个分要素提问。对照质量管理体系对这46个分要素进行评分,有43个分要素得分在8分以上(含8分),做得好的方面是要素6中的6.1.1委以员工监控产品/过程质量的职责权限、6.4.4过程和产品定期审核、6.4.6对产品和过程有确定的目标并监控。差的是要素6中的6.1.5提高员工工作积极的方法、6.2.6起始生产认可的记录调整参数或偏差情况、6.4.6产品与过程要求有偏差时原因分析与检查纠正措施有效性。审核时得分没有达到满分的开出《缺陷和改进措施表》,并完成改进。四:产品审核

产品审核依VDA6.5的要求进行审核。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之初编制了产品审核计划,并根据计划对QVR系列汽车线实施了产品审核。产品审核时,采用批量生产中使用的手段,审核结果质量特征值99分。对缺陷项开出了《不良信息反馈单》交由责任单位进行纠正措施,并通过验证。五:前次管理评审的跟进

前次管理评审共有9个大项的改进,截止本次管理评审,有8个大项完成,未完成的项目为在2012年5月~12月建立物料编码。六:持续改进项目的跟进

截止此次管理评审,各部门共有持续改进项目15项,其中有13项完成,3项正在实施,详细见附表。七:公司级质量目标和业务计划完成情况

1. 成品检验合格率≥95%,4~8月平均合格率为99.89%。

2. 顾客满意度综合评分≥85分,8月份进行综合评分得分为90.7分。3. 开发新产品1个以上,截止8月份,公司已完成QVR系列汽车线的开发及量产工作。

4. 已交货产品失效率≤2%,4~8月平均失效率0.06%,呈下降趋势。5. 2012年通过ISO/TS16949认证,正在进行中。

6. 2012业务计划中,本的设备投资计划、新品开发计划、人力资源开发计划都已提前完成;本销售计划、产品质量指标、顾客满意计划、财务成本计划都达到阶段目标。

八:公司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

由品保部定期收集公司级数据,将质量和运行业绩的趋势与目标进行比较,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采取改进措施,优先解决与顾客相关的问题,并用于高层决策和长期决策。

九:纠正和预防措施

4-8月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以来,共发生41项纠正预防措施,41项纠正措施都已验证有效并闭环。十:过程监视和测量

公司依ISO/TS16949建立了过程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了《过程监视和测量方法》文件,每月对过程进行了监视和测量。

从过程监视和测量的记录看,供应商交付准时性不够。其他各监视和测量过程能满足预期的要求。

通过5个月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公司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需通过不断的持续改进,提高公司的经营业绩,提升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报告人:陈振华

办公室管理评审 篇7

关键词:药物,安全,管理

药物是医务人员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而用药安全是每位患者的基本需要,加强药物的管理应该受到高度重视。而且我国药品管理法明确规定:无论过期、变质或保管不当导致药效降低的药品,均属伪劣药品,用于病人危害健康,要追究法律责任。因此管理好专科病区备用药物,不但可以使患者安全、有效用药得到保障,同时又可有效地降低医疗事故,差错或纠纷的发生,从根本上保护医护人员和医院的利益。在此我们通过药学人员对护理干预来加强专科病区备用药物安全管理,减少用药安全隐患[1,2,3,4]。

我院是有着1500余张床位的三级甲等医院,2012年要进行三级甲等医院的重新评审,因此2010年开始全院开始全方位的自查自评工作,现将我院在病区备用药物管理的自查自评中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相应的对策介绍如下:

1 存在问题

1.1 备用药品超基数

病区部分积压的药品大大超过规定基数,积压药品不论批次和品种,混装贮存,近期或过期药品也不及时清除。而且品种数量过多,久而不用的也不及时退回药房而造成过期浪费。

1.2 片剂药物无法确定其有效期

病房药柜自备了部分片剂以备急用,用统一的棕色瓶盛放,如硝酸甘油、卡托普利等,急需时先给患者使用,再从药房领药补充,因常为数片药物,领回时通常无包装,无法确定其有效期。

1.3 有特殊要求的药品未按要求贮存

药品的有效期是相对的,有效期不是保险期;需特殊保存的药品有效期会受温度、湿度、光线等因素的影响,如不按药品的性质要求贮存,就会缩短有效期,使药品效价降低或变质,影响药品疗效甚至出现毒性反应。如在检查中发现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硝酸甘油等一直在常温下保管(1~30℃),未按要求在“室温下不超过20℃”保管;硝普钠无外包装放置在冰箱内,400单位/瓶的胰岛素注射液按医嘱抽取相应剂量后未及时放入冰箱贮存。

1.4

病房与药房,护理人员与药学人员缺乏交流与沟通,护理人员对药物的有效期和贮存知识缺乏,更不知药物在有效期6个月前可返回住院药房调换新批号而导致过期作废,造成药物资源浪费。

2 对策

2.1 确立专科备用药物的管理目标为:

药品种类存放合理,数量充足,标识清楚,无过期、失效及变质药品,护士取用药物方便、快捷。

2.2 确定病区备用药物种类,设定药品基数:

根据临床需要合理设定药品基数,基数浮动范围为±50%,保证病区当时的备用药物数量至少为基数加患者夜间使用量,便于临床应急使用。建立病区专科备用药物交接本,治疗室护士每天班班清点交接。特殊药物如毒、麻、精药,要按药物管理规定做到“五专”,每班交接。口服药基数10片,为保证药品使用在有效期内,每年6月份统一更换所有备用口服药。

2.3 药物基数及时调整:

病区备用药物基数是以常用用急救药物为主的,但随着医疗用药的迅速更新换代,常用药物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变化。因而要有专人负责病区药物使用动态的观察,及时发现变更的常用药物,合理调整病区的备用药物种类及药品基数,久而不用药物的及时退回药房。

2.4 药品专人管理:

设立两名药品专员,由责任心强的护士担任,负责每周整理、每月清点,对药品的数量、效期和质量进行检查。定期(每月)检查病房贮存药品的有效期。各类药品按照有效期先后顺序使用,防止积压变质,如发生沉淀、变色、过期、药瓶标签与药品不符、标签模糊或经涂改者,不得使用。在有效期6个月前可返回住院药房调换新批号,如发现新领取成批药品变质、失效应报告上级,并做好记录。专人负责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管理工作,设立专柜(保险柜)贮存,实行双人双锁管理。

2.5 各类药品(瓶)开启后需注明时间、用法,药品使用有效期为:

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用液体2h内,静脉留置针肝素封管液2小时,胰岛素注射液无菌封口冰箱贮存1个月,外用无菌溶液24h内。

2.6 改进抢救车封条管理模式:

病区抢救车仍实行封条管理,仍由护士长、责任护士每周检查1次。但责任护士改为每个月轮换1次,让每名护士都有接触抢救车的机会,以避免护士因长时间不接触抢救车而产生遗忘。并将抢救车内药物按摆放位置列出清单,粘贴在交班报告本内侧,方便护士查看。

2.7

病房与药房,护理人员与药学人员加强交流与沟通,加强药物管理质量,避免药物的过期、变质和浪费。

2.8 培训和指导:

未按规定条件贮存药品的主要原因是护理人员对药品管理知识不了解,不能充分认识其导致的严重后果。为此我们药师组织护理人员定期学习药品管理知识,并定期检查病区备用药品管理情况,就药物知识给予适当的指导,规范病区备用药物管理。负责将各区主要药物说明书收集起来,建立药物说明手册,保证重点药物均有说明书原件,方便医护人员查询,做到有章可循。从而使药品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3 讨论

通过三级甲等评审的自查自评工作,我院在病区备用药物管理上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法律法规找出相应的对策,使得无论在抢救患者还是在日常工作中,病区专科备用药物品种、数量和质量均能满足临床使用,亦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通过药学人员适当干预,规范病区备用药物管理,通过对药品管理知识的培训学习亦增长了护理人员对药物安全管理的认识,减少了潜在可能的护理事故、差错或纠纷,保证了患者的用药安全。因此病区备用药品管理必须受到重视,规范、科学、合理的药物管理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应该受到医院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张淑慧,张志清,黄德财,等.最新全国医院药学内控管理制度及管理规范[S].2010.

[2]攸江华,苏云,刘玉平.临床科室的药物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07,7(12):41.

[3]房金芳,贾冬云,汇霄.病区专科备用药物的安全管理[J].吉林医学,2010,31(3):426-427.

档案管理在等级医院评审中的应用 篇8

关键词:档案 管理 医院 等级评审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a)-0196-01

等级医院评审是改善医院管理规范化、加快医院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而档案管理合理应用对于等级评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应用档案管理进行等级医院评审中经常存在问题,影响等级医院评审的进程。基于此,本文对于档案管理在等级医院评审中应用的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也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1 档案管理在等级医院评审中应用现状及意义

目前,档案管理在等级医院评审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以及标准化能够促进医院的规章制度、工作记录以及病历资料的严格检查以及审验工作,使得等级医院评审的相关资料都能够满足标准以及要求,顺利的实现等级医院评审。

档案管理的应用对于等级医院评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能够健全医院组织,对于等级医院评审中的工作进行明确分工,促进评审过程中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完善,能够进行指导和监督,保证等级医院评审中档案资料符合要求;其次,能够加强医院相关部门的档案管理意识,避免出现不完整档案资料,影响等级医院评审所需的材料的真实性以及完整性;再次,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以及科学化管理,对于以后医院开展工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进行等级医院评审过程中,需要准备大量资料,为了确保资料的内容详实、准确可靠,这就需要医院注重档案管理工作,极大促进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进展;第四,对档案资料科学的分类以及合理的归档,能够为以后的工作提供有力的条件,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档案管理在等级医院评审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随着档案管理在医院工作开展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在在等级医院评审中应用档案管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档案编研力度有待加强

医院等级评审对于专项指标的要求一般超过三年或者更长的时间,需要建立的档案必须连续并且完整,要求医院要加强档案的编研力度。在以前传统的档案编研过程中比较侧重人事档案以及年度报表等方面,在以后的档案编研中可以增加医疗保健质量管理、专科医师培训以及妇幼保健基层指导等专题方面,这样更有利于等级医院评审中资料整理的完整以及规范。

2.2 档案归档的范围需要逐步进行调整

等级医院评审涉及部分指标是医院日常的工作,但却并不在原有的归档范围之列,如院领导的工作日程安排、健康教育课程的全部课件资料等,特别是一些声像资料的归档,如年度“三基”操作考试、医疗保健专项讨论会议等,也是归档范围的遗漏项目,应该及时纳入归档范围,使医院的档案不仅完整而且丰富。要求檔案管理不仅要注重前期资料的收集,更要对个别归档后的资料进行及时的补充和完善,根据实际工作及时、灵活地调整归档范围。

2.3 部门档案收集意识有待逐步提高

等级医院评审证明且强化了档案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也暴露了部门档案收集意识的相对薄弱。由于办公自动化的普及,电子文档的收集成为薄弱环节,在当前这一过渡摸索阶段,对这类档案的界定还比较模糊,给其收集归档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因此,加强各部门兼职档案员的归档意识和档案业务素质是控制档案源头质量、保证档案完整性和系统性的重要保障。

3 采取措施以及建议

在等级医院评审的工作过程中,能够很好的检验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实现情况,针对上述档案管理存在的相关问题,医院必须做到对档案管理的足够重视,建立科学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促进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以及规范化进程,通常情况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3.1 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队伍

参与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具备档案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还应具备一定程度的医疗专业知识、医院人文科学知识以及相关信息管理知识等综合性的知识结构。因此,档案管理人员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整体素质,积极开展培训业务,更好的适应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

3.2 在医院工作开展中,要做到加强宣传,提高整体的档案意识

加强医院工作人员的档案知识的宣传以及学习,利用医院等级评审这一平台,宣传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使得领导以及职工都具有较高的档案管理意识,有利于以后医院的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3.3 规范档案原始资料的管理工作,保证医院档案管理资料的完整性

在进行等级医院评审中,各部门以及各科室开展大量工作,但没有及时进行档案记录,或者资料分散,不能形成完整的档案资料,影响评审资料的真实性以及完整性。因此,对原始资料的规范管理,及时、完整的收集显得尤为重要。

3.4 重视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发展

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方式,利用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进行档案的整理以及相关工作,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科技一体化管理,建立电子档案,实现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的分离,能够为更多的用户提供服务工作。建立完善的数据库档案系统,在确保安全保密的基础之上,实现电子化统一管理,能够促进医院档案工作的发以及完善。

3.5 加强档案的利用与开发

档案管理多的最终的目的是利用档案方便开展工作。医院档案作为历史的真实记录,其最终目的是作为信息资源在医院的建设中发挥作用。医院档案工作人员要科学的进行档案信息的二次开发以及加工,提供深层次以及多方面的应用信息。

4 结语

综上所述,医院等级评审极大的踧踖医院医疗、管理、服务等多方面的水平,医院档案管理部门应该以医院为核心,紧密结合等级医院评审中的资料的整理、收集以及分析工作,是医院的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以及合理化,确保医院合格通过等级医院评审,为整体医疗事业的发展以及完善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文莉.参加医院等级评审提高病案管理质量[J].中国病案,2011(1).

[2]曲秀君,魏文华.以医院等级评审为契机,促进医院药事规范化管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25).

上一篇:党员教师四讲四有下一篇:初中科学课本实验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