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员工培训体系(精选8篇)
浅谈新员工培训体系 篇1
浅谈新员工培训体系
企业里的培训工作首先关键的是要把一个完整的培训体系框架搭建起来,主要的制定符合企业自身情况的培训管理制度,然后根据公司业务所涉及的范围组织建立起内部讲师队伍,同时开发出相对应的内部培训课程库,课程的开发可根据岗位体系对应原则、业务专业对应原则、职位层级对应原则、部门职能对应原则或是公司素质模型对应原则来开发出一套完成的内部培训课程库。把整合培训体系大的框架搭建起来后,再结合公司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设计出企业内部的人才培训规划管理政策,可以包括:新员工入职培训开始;接着有岗前培训管理;在岗培训管理;通用管理普及培训管理;后备人才培训管理;主管培训管理;中层干部培训管理;高层领导培训;学历教育培训管理;出国学习考察管理等等。
这样整个企业的培训体系框架基本建立起来了,这就是平时常说的学习的平台,当这个舞台建立起来后,企业里凡是有专长的人员都可以到上面的来跳舞,就可以把企业内部丰富的人力资源整合起来,发挥规模效应。就才是一个企业真正需要的所谓培训,这不是花钱聘一个能讲课的培训主管或经理到企业来讲讲课产生的效益所能比拟的。但是,任何企业要想把培训做出成效来,首先必须从新人入职培训做起,新员工入职培训管理的效果会直接影响其后来在工作中绩效的表现。特别是快速发展型企业每年都会有大批新员工的加入,如何让这些新动力缩短对新环境的适应周期,尽快融入企业的环境,掌握新岗位的必备技能,快速胜任新岗位,在短期内做出业绩?只有新员工入职培训管理做好了才能达到这个目的。通过对新员工进行一系列的培训辅导,让其融入企业文化氛围,了解接受企业价值观,树立信心和积极的工作态度。培养这种良好工作态度和作风就会推动其在后来做出良好的绩效表现,甚至对其以后的企业的成长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一个好的培训体系须从打造新员工培训辅导管理开始起航,而且辅导新员工这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的事情,是公司里每个员工的责任。
新员工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对环境的陌生,对是否有能力胜任新岗位感到不安;对于新的一际关系感到胆怯;对新是否能适应新领导的管理风格有一定的压力;对公司工作生活管理规定不熟悉;急切需要了解和融入新企业的企业文化理念和行为规范等。所以新员工培训管理工作从对新员工的入职接待就要开始,在接待新进员工时要有热情的态度去欢迎他,让他感到企业是真诚地欢迎他加入一起工作,把他介绍给跟他将要工作上有业务关系的同事们、公司领导认识,然后再引导熟悉环境,使他尽快消除陌生感受,以最快的速度进入状态。首先让他了解与他工作相关的政策及管理规定,并清楚公司对
他的期望,好让新员工为以后对企业做贡献做好心理准备,减轻心理压力。若能在新员工入职的第一天安排专人到门口迎接,提前为其准备好工作工具,开通所有办公系统,桌上摆着鲜花或欢迎辞那感觉当然不一样。这样新员工一定会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同时也可以体现出公司人性化管理的一面,充分体现出对他们的关怀,培养归属感。让新员工从踏入公司大门那一刻起就对公司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
引导新员工理解、接受、融入企业文化氛围,这是新人是否能够适应企业管理文化,顺利通过试用期最根本学习与融合的部分,包括经营理念,价值观,管理制度,行为规范、职业素养、激励等等,让新人对公司有个全面的了解,将他们快速带入公司的整体工作生活氛围。
做好新人的辅导学习管理需要做好时间安排,企业要安排专门的时间组织新人的入门培训和辅导,将学习资料编制规范标准的模块,将企业文化口号与企业在实施发展过程中的具体实际案例结合起来讲解,做到通俗易懂,而不只是念理念,口号化,后期要及时跟进。
企业文化培训要落地生根,因为企业文化是老板的文化,须由一个比较了解公司发展史、战略远景及企业文化精髓的员工来负责,包括公司和发展历程,公司文化价值观及行为习惯,人力资源部需要安排那些在企业工作有一定年限的老员工或高层领导专门负责,他们需要对企业文化进行系统的研究提炼,而不是人力资源部随便安排某个能讲课的讲师来带着大家照本宣科的朗读一遍口号,将企业文化口号式的给员工诵读一遍,根本不了解这些口号对他今后开展工作有何帮助,企业文化真正的核心内容没有进行揭示。所以,应该让新人在第一时间就比较系统的认识公司的文化,并培养其在价值观、工作作风、人际风格等方面与公司的理念一致。所以,新员工培训内容需要侧重于体现出公司福利待遇项目,员工工作生活环境,个人在公司的企业发展空间,公司发展战略远景及核心价值观,企业发展中有价值的典型创业故事案例,给新员工营造一种逼真、形象的真实感受氛围,以迅速地理解融入公司文化,并树立起与公司价值观一致的工作理念和个人行为规范。
以师带徒、以老帮新的辅导方式让新员工在短期内快速进入角色,一般可以根据不同的职位级别来确定辅导的方式,譬如说中高层以上岗位的新人,他们将来的工作主要是制定管理政策、制定目标或规划等方向性层面的东西,而做这些工作的前提是必须对公司的企业文化,经理理念,价值观、战略目标及各部门间的协作关系非常了解,所以这部分新人可以让他们一入职后就马上给其制定试用目标和培训学习计划,介绍给公司高层领导认识,由领导亲自和他们沟通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方面的内容;安排其到相关业
务部门去学习,由各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给其单独介绍各部门的部门架构、职责、流程权限和业务特点等内容。这些较高层面的内容学习完之后再参加由公司层面统一组织的新员工入职公共培训部分内容,和大家融合一起,共同体验由新人到适应新环境的这种可贵的历程,在这过程中可以交朋友和学习建立团队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培训辅导师要适当地引导他们从中悟出企业文化的真谛。而对于中层以下岗位的新人,则根据其岗位工作需要在其入职时给其制定一份培训学习计划表,内容可分为部门内容学习和公共培训两部份内容,部门内部学习包括:熟悉部门内部架构、部门职责、岗位职责及部门内部业务流程、岗位之间协作关系、绩效考核等;公共培训内容是参加由公司层面统一组织的培训学习计划。
培训内容计划规范后,效果如何还是看执行是否到位,其中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对每一位导师的要求和管理。其实,对于新员工来说,一个合适的专业导师从开始阶段的正确引导对于新员工后来工作绩效的良好表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给新人安排合适的导师是很重要的,导师当然包括其新上司、部门老员工、培训讲师等,但现实中普遍的现象是大多数公司的培训管理都没有那么规范和人性化。虽然简单地组织了入职培训,但却不能引导新人正确地认识工作内容和挖掘其工作潜力,没有给新员工的入门工作开好头。可以说,为新员工安排适合的入职辅导老师实际上是在为今后其出色的表现播下健康的种子,相反是埋下一颗炸弹。
在负责新员工入职辅导的所有老师中,最重要的是其未来的直接上司,因为作为新人,其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直接向上司负责,上司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管理水平、工作作风和个人修养等都会对新人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上司是最应该有责任和义务来辅导新员工的一个人。上司要经常加强与员工沟通,并掌握正确有效的沟通技巧,这样才能正确地领导和培养作为其下属的新员工,对他们的进步要及时肯定表扬;让新员工有提建议和意见的机会,并表示重视。部门要在新员工到公司上班之前,就要根据其岗位性质制定好其学习成长计划书。等新人入职后上司立即和新员工一起讨论其学习计划内容和目标,之后还要定期跟进新员工在试用期中的工作表现和遇到的困难,帮助其按计划完成目标。
其次,部门内部或相关部门老员工也是新员工重要的导师,他们热情帮助和引导可以帮助新人迅速熟悉工作业务内容和流程。而且老员无论是在环境熟悉方面还是在技能熟练程度上都可以作为新人的导师。人力资源部或各部门负责人需要指定一位有责任心和经验丰富的老员工来担当新人的导师,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给新员工在各个方面予以指导。若一个公司有完善的内部培训体系,可以考虑制定新人辅导激励政策,对在新
人辅导工作中做得好的老员工适当地给予奖励和表扬,从制度方面去规范和引导大家树立乐于帮助新员工的观念和行为,最终形成一种公司内部的管理机制。
通过完成高效的新员工培训引导管理,不但能使新员工快速融入企业管理文化氛围,提高工作技能,还可以提升新在沟通协作、团队意识、工作积极主动性和对企业归属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从而增强企业经营的团队凝聚力,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储备丰富优质的人力资源,保障企业的永续发展。
所以,新员工的培训辅导管理是一个企业培训体系的重要组织部门,而且是最急迫和最基础的培训工作,好的培训体系首先从新员工培训辅导管理开始。
浅谈新员工培训体系 篇2
一、目前高校贫困资助工作现状分析
自高校教育实施收费制度以来, 贫困生一直是社会、学校关注的群体之一。据统计, 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占在校生比例约为20%。由于物质贫困, 高校贫困生往往同时面临经济、学习等多重压力。部分贫困生因来自乡镇和农村, 相比城市生源的学生, 自身综合素质相对较差, 难以融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 使他们感觉孤立、自卑, 造成心理贫困。如何深入细致地做好这部分学生的资助工作, 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是各高校一直探索的问题。目前高校都基本形成了以“贷、勤、奖、补、助、减”为主要内容的多元化资助体系, 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但随着国家新资助政策的出台, 特别是经济资助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受助层面的不断拓展, 一些新问题也逐渐呈现, 如学生“唯利”观念明显, 很多高校出现了“争当贫困生”现象;感恩奉献意识淡薄, 表现为对亲人无情, 对他人漠不关心, 甚至认为自己接受资助是理所当然, 更有甚者产生攀比和求胜的心理。因此, 在当前形势下要做好贫困资助工作, 关键在于要坚持“资助育人”的工作理念, 做到资助与教育并举, 济困与扶志并重, 将物质资助、心理帮扶和思想教育紧密结合, 努力构建资助工作新模式。
二、构建资助育人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建立“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助学体系既是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不断提高的产物, 同时也是高校助学工作发展的必然结果。
1.经济原因给贫困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高校许多贫困家庭学生成才的道路上充满了艰辛, 他们由于经济原因根本无法和普通学生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一些贫困生宁愿自己在外边做兼职也不接受各种资助, 从而影响到了学习;也有极少一部分学生对各项资助形成了依赖;还有部分贫困生心理负担过大而自我封闭。从入学成绩上讲, 贫困生与其他普通学生并没有太大差异, 在高中时代大都也参加过各种学生活动。但在大学中, 贫困生获取各项奖学金的比例远远低于一般同学获取奖学金的比例, 贫困生从事学生活动的比例也低于一般同学参与的比例。
2.资助育人体系势在必行
贫困生比一般学生更渴望拥有人格上的尊重和精神上的平等, 更渴望提高素质、全面发展, 这是单一物质性扶助手段无法实现的。在对贫困大学生不遗余力地进行经济扶助的同时, 贫困生的思想问题、心理问题、发展问题等不断凸现出来。可见, 经济问题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讲, 只是一个浅层次问题, 思想和心理的健康问题才是深层次问题。因此, 资助要以教育为导向, 以育人为目的, 担负教育功能, 才能实现最大效益, 体现出真正的价值。所以, 建设“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立体的新型助学体系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三、构建资助育人体系的工作新思路
1.加大资助政策宣传力度
近年来, 党中央和国务院十分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 也十分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大学问题, 为实现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目标, 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学生资助政策。学校要充分利用宣传栏、展板、学生资助网等宣传阵地, 采取多渠道、全方位的宣传手段, 向学生宣传国家实施教育民生工程的政策理念和资助政策的内容。通过宣传, 让广大学生全面了解国家和学校具体资助项目、资助金额和资助对象, 亲身感受党和政府的直接关怀, 充分沐浴党的阳光雨露。
2.加强诚信教育
国家助学贷款一直是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受助的主要资金来源, 只有诚信才能成为银校长期合作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当前我国的信用体制不够健全, 部分公民信用意识淡薄, 贷款违约现象成为影响助学贷款政策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贷款毕业生是否能及时还款不仅关系着学生个人的诚信, 也直接影响着学校学院的社会声誉。学校一方面应健全完备的贷款工作体系, 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另一方面应联合合作银行工作人员利用个人征信系统, 通过举办专题报告会、播放宣传片, 对贷款学生进行个人征信知识普及宣传教育工作, 让贷款学生充分认识到按时还款不仅是一种美德, 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
3.成立公益性组织回报社会
国家新资助政策在高校设立了高额的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和助学金, 无论是哪一项资助都饱含着党和政府的关怀、学校的培养和同学们的帮助与支持, 大学生们在享受物质资助的同时也提出了积极向社会感恩的祈求。鉴于此, 学校可适时抓住受资助学生身上体现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搭建爱心基金会等平台, 倡导爱心义工活动, 引导和培养他们学会感恩、学会回报。同时, 在校园里大力营造“他助、自助、助人”的良好风尚。通过教育和开展活动, 不仅强化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也培养了受助学生的感恩情操, 锻炼了回报社会的能力, 更造就了一代莘莘学子。
4.拓展勤工助学途径
当代多数大学生的劳动观念淡薄、艰苦奋斗精神淡化, 特别是表现在以体力劳动为主的相对艰苦的岗位上, 因此, 我们要在加大对勤工助学岗位设置数量, 增加勤工助学酬金的过程中, 充分发挥好勤工助学这一载体的导向作用, 无论是提供体力还是智力的勤工助学劳动, 这都能唤醒和引导大学生在接受资助中养成自立自强、敬业爱岗的品格。学校在设立校内勤工助学岗位时, 要以“助人自助”为指导思想, 引导广大贫困生通过自身努力实现经济解困,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 激励学生树立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精神, 营造浓厚的校园科技学术气氛, 学校要多渠道、多形式地拓展素质锻炼空间,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
5.加强对贫特困的心理关注和帮扶
家庭经济困难使他们心灵深处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挫折感, 从而导致自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以及自我封闭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 严重影响了他们学习、生活以及健康人格的形成。解决贫困生的心理贫困问题首先是要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的种种迷茫和困惑, 培养健康的心态。高校要充分发挥优势, 在对学生心理健康普查的基础上, 密切关注贫特困生的心理健康。通过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 加强与经济困难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帮助他们减轻由于经济困扰而引发的精神负担, 培养乐观向上的精神态度;另外, 各班级可以设立心理保健委员, 定期组织培训, 丰富其心理健康知识, 提高其心理辅导水平;通过“朋辈辅导”, 及时发现并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群体潜在的心理问题, 从而走出一条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育人之路。
摘要:做好高校贫困资助工作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具体体现。高校贫困生问题不仅包括人们通常关注的物质贫困问题, 还包括更为重要的制约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贫困问题。只有坚持“资助育人”理念, 将物质资助、心理帮扶和思想教育工作三方面紧密结合, 多管齐下, 贫困资助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
关键词:高校,贫困,资助,育人
参考文献
[1]杨爱民.“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构建新型助学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 2005 (17) :39—40.
浅谈新员工培训体系 篇3
但是,上个世纪的教学实践往往是以教师在课堂上讲,佐以简单的标本、课件示范,以书本为依托,以学生答卷成绩为考核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体系。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教学环境和目标的变化,以及被教育对象心理、生理、价值观的变化,国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适时提出了新课程教育体系,旨在与时俱进,改革“应试教育”的弊端,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快乐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收获知识,掌握技能,鼓励学生多元化发展,而非仅仅答好卷子。
关键词:新课程 生物课程 实施方向
笔者在一线施教多年,深感上个世纪应试教育给师生带来的压力和痛苦,作为教师,面对竞争上岗和各方面评选的压力,不得不想办法提高学生成绩而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让他们能够具备答卷子考出高分的能力。教师迫于压力这样做的后果也给学生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和痛苦,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被教师近乎高压的管理方式转移到了背诵知识中,同时对课程生硬死板的教授方式感到反感。笔者认为,世纪之交开始大力倡导和实施的新课程和素质教育恰恰是所有学科的一缕春风,给很多课程带来了全新的风貌,也给了更多学生爱上学习的机会,从而使教育真正驶向了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轨道。
1、引导学生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動力,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是学好一门课的内在驱动力。高中生物教师对于要上的每堂课的开场白应当认真仔细推敲,要使开场白起到激起学生兴趣的效果,从而为传授新知识扫清障碍,就必须根据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导语。如上课可采用先松后紧,即先来段精彩的开场白,讲神秘的奇花异草,动物一些特殊行为及仿生学在军事和民用的发展前景。这样旁征博引,使学生整个身心都融于奥秘无穷的生物界之中,学生自然会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学生强烈的释疑解惑的欲望是他们积极思考的潜在动力,由存在疑问到解释疑问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进行认真思考、深入探究、综合分析、严谨推理,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得新知识的过程。这对增长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起着重要作用,是教师的分析与讲解所无法替代的。先要引导学生针对课堂讲解要点提出问题,这充分说明他们认真观察、思考和分析了。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释疑了。有人认为,教师释疑时要力求讲“全面、透彻、详细”,使学生心知肚明。一位优秀的教师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会学,让学生自己去知识的海洋邀游。释疑的过程要结合教学的双方实际,而且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习惯,长期坚持这样的以兴趣激发疑问,再巧妙地解释疑问的教学方
式和训练,一定会强化和提高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式自主学习的习惯。
2、结合新课标要求,实现教学理念创新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发展,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具体表现在:提高科学素养,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因材施教和个性发展;倡导探究式学习,注重学科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作为生物教师,一定要吃透生物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内容体系、学习方式和实施与评价,结合学校生物课程教学的具体实际,深刻理解和把握新课改的指导思想,并在教学中应用。
2.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师生应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学中的对话蕴含着一种教育理念,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这与新课程的理念是相适应的。教师的主导地位应表现在主动地了解教学对象,并为此设计具有创意的、可操作的,具有目标价值的对话情境。学生的主体地位表现在学生有权参与对话,学生在师生的对话关系中享有对话的资格。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具有对话的能力,每一个学生都能自觉、积极、主动、平等地参与交流。课堂上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关系的建立,可以创造性地达到共同探究、合作讨论、畅所欲言的目的。平等的沟通平台使师生间的思维更加开放,智慧得以碰撞,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2整合教学资源,实现教学目标多元化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需将课程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部分。这样就对高中生物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在教学目标创设上多元化,而且要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联系,加强学生、社会和学科发展之间的联系。教师需要关注教学内容上的要求,促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兴趣、学习态度和价值理念,把培养人才作为高中生物教学的根本宗旨。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学生实际去调整教法,从而实现创新型、多元化的教学。
3、结论及建议
不难发现,在大力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教育体系以后,生物课程的教学环境和学生接受程度取得了极大改善和提高。笔者认为,生物课程今后继续进步充当新课程体系下课程改革排头兵的关键还在于教师本身。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更多教师要以新的面貌和姿态出现,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引导学生提高生物课程学习兴趣的同时,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以适应新课程和素质教育体系下对教师的要求。如可以学习结合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创新教育手段,加大实验课程的开设力度,利用与兄弟院校交流或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教育专家培训、授课等形式,不断开阔自己的事业,尝试应用全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与此同时,要在新的教育体系下,创建新的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切实依据不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都做出合适的鼓励性评价。至此,生物课程将开始以更加完美的姿态全新呈现,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得以调动,收获知识,掌握技能将是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汪忠,刘恩山.生物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高颖.优秀高中生物教师一定要知道的12件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浅谈新员工培训体系 篇4
一、农机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是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科技实力的竞争。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要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其主力军应该是农村劳动力,也就是说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但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农民小富即安、满足现状等传统观念仍然束缚着农民的思想,相当一部分农民思想保守,逢事喜欢走老路、按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和求知欲望。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严重束缚着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进程。因此,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科技知识的教育,特别是农业机械技术教育刻不容缓。
农机化技术培训工作属于农村初级职业技术教育的范畴,是科技兴农、提高农机化水平的载体,是对广大农民进行农业机械化知识教育的阵地。因此,农机培训工作的成效将直接影响到农机化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新源县农机培训工作基本情况
新源县农牧机械化学校,是一所集拖拉机驾驶员培训、农机操作及维修、电子电器、车工、焊工、钳工等农机实用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培训学校。自1983年成立以来,学校始终坚持“服务三农”、“从严治校”的办学宗旨,以市场为导向,努力实现“招得来、培得实、转得出、能致富”的培训目标,依靠科技进步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机驾驶员培训工作,在广大农民群众当中赢得了良好的赞誉,为新源县新农村建设作出了较为显著的贡献。
新源农牧机械化学校现有教职工6人,大专以上学历5人,中专1人,高级工程师1人,中级职称的1人,初级职称的2人;农机校总建筑面积1150平方米,训练场面积1500平方米,有教室、电教室、办公室、图书室、学员宿舍、模具室、教练车库、维修车间;有教练机车5台,其中30马力拖拉机1台,18马力拖拉机2台,15马力拖拉机2台;有电教设备3套,图书500余册,教学后勤保障机械有工作台、电焊机、切割机、台钻等全套维修设备。可同时培训200人。在新源县阿热勒托别镇和哈拉布拉乡分别建立了培训分校,各有教室2间,办公室一间,可同时培训50人。
三、新源县农机培训工作开展情况
(一)拓展思路,锐意创新
新源县农业机械化学校在九十年代以前主要对从事拖拉机驾驶和内燃机手培训,九十年代后期扩大到农机职业技能培训、阳光工程和扶贫开发劳务技能培训。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外出务工农民增多,原来的定期集中办班培训方式以及培训范围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新源县农机局总结了以往的经验与教训,充分认识到只有拓展思路,摆脱培训方式以及培训范围的束缚,不断拓展农机校培训范围,提高培训质量,才能让农机校取得新的突破。为此,将原农机校从农机监理站中独立出来,确立了以农机校为主,管理站及监理站等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推动
农机技能培训工作的工作格局。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集中与不集中相结合的灵活机动的形式开班培训。如拖拉机驾驶员实行流水培训,随到随学,定期考试取得资格;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农机焊工、维修工、营销员等)与乡镇或村集中培训,条件有限的或上门上户培训;对外出务工人员技能培训则以集中办班突击的方式进行。新的培训范围和培训方式满足了群众的不同要求,提高了培训效率,打开了农机培训教育工作新局面。近5年来共为新源县培训了2100多名农机驾驶员,培训农机大户500人次,劳动力转移培训2000人次,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完成1000余人次。为农牧民和农牧业生产提供了优良的服务。
(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基地教育培训。
农机化学校担负着提高农民技术素质、传授农业机械新技术的职能,是全县农机化培训工作的龙头。为切实发挥这一龙头培训基地,新源县围绕提高培训质量,进一步改善农机学校培训设施,努力实现从理论教学到实践演练的有机结合,形成了规范化的培训管理模式。在立足于发展壮大教育培训基地的同时,新源县农机学校成立了农机综合服务部,每年可为学校创收10万元,全部用于改善办学条件。通过农机校基地培训,使更多的农民掌握了生产技能,掌握了增收本领,使大批农民走出土地,凭借一技之长走向了富裕。2008年新源县结合自治区农机监理、推广、培训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的实施,争取项目资金20万元,用于进一步完善装备多媒体教学宣传投影仪、教练车和主要农业机械的教学挂图、电子模拟教学显示仪、教学模具等必备的农机培训教学仪器设备,积极探索在一次培训中,完成拖拉机驾驶技术、农机田间操作技术和农机修理技术工种的培训模式。
(三)完善工作制度,确保培训质量
加强教学管理是保证培训质量的关键。为此,新源县建立了《校长岗位责任制》、《教师岗位责任制》、《班主任岗位责任制》、《教练员岗位责任制》、《教学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教学设备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学员学籍档案管理制度》、《学员守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在教学过程中严格照章办事,做到用制度管理规范各项工作,使培训工作做到了严格有序,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突出培训重点,打造农机培训品牌效应
在全县多所职业教育培训学校中,如何让农业机械化校这个名字脱颖而出,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面对纷繁复杂的培训市场,新源县结合“阳光工程”和劳务技能培训政策,突出重点,把劳务技能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农机校走向市场的旗帜,努力打造新源农机校劳务技能培训的品牌效应,从而带动了农机培训工作的全面发展壮大。
(五)面向农村,服务农民,广泛开展送教下乡活动。
坚持立足农业,面向农村,服务农民,坚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农民,用先进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的原则,广泛开展了行之有效的科技下乡活动,不断拓宽农机培训领域。结合机械化科技项目的组织实施,不断引进新机械、新技术,引导农民进行技术创新;整合培训资源,充分利用各乡镇,村远程教育培训场所、“农牧民科技培训基地”的办学场地和办学设施,成立流动“农机学校”,向农民传授农机知识,宣传农机政策,为农民朋友提供贴心服务;作好跨区作业培训服务。每年及时进行技能培训,外出跟踪服务,保证了外出作业机械安全、高效运转。
目前已逐步形成了县、乡两级培训服务链条,加快了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步伐。
(六)做好结合文章,使农机培训工作服务“三农”
农机校的根本目的,就是服务三农,服务新农村建设。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培训工作与农民群众的需求相结合。农机校的工作不仅要立足本职搞好农机驾驶与操作的培训,更要与国家其他各项涉农工作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农机培训工作做到长久不衰,充满生机与活力。
一是培训工作与农机田间作业质量建设年活动相结合。结合农机田间作业质量建设年活动,开展作业质量专题培训,对全县农机管理人员、农机操作人员和农牧民分批进行培训,并将农机田间作业标准和实际操作内容纳入新考照农机手的新训内容。对新机手的培训增加职业道德、农机具的安装调整、实地作业等技术内容,让农机手真正掌握先进适用的技术,掌握田间操作要领。努力造就一批具有较高素质、高技术水平的农机驾驶操作队伍。
二是培训工作与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相结合。安全生产隐患的存在,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与农机驾驶员安全意识薄弱,法制观念不强。新源县结合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从源头抓起,定期开办农机法规法制培训班,使广大农机手时刻将安全生产放在心头,排除了安全隐患,维护了全县农机安全生产正常秩序。
三是培训工作与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相结合。新源县结合农机维修、农机电焊、农机营销、联合收割机、拖拉机等工种适时开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既规范了行业准入制度,又为学员就业务工提供了有效的证明,做到了农机培训与技能鉴定相辅相成。
四是培训工作与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相结合。购置补贴的实施带动了农民购买先进使用农机具的热情,农机具大幅增加。新源县结合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对购机补贴政策、补贴产品目录、实施方案、申请程序等政策信息进行宣传,让农牧民了解政策、清楚办理程序。让补贴政策家喻户晓,保证农民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四、农机培训工作面临的困难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发展,各种新型农具和新技术的投入使用,以及农机专业大户的不断涌现,给农机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机遇,理应农机培训工作要有不断发展,但现实状况并不如此,当前农村培训工作存在有哪些问题呢?
(一)农机培训领域不宽,办学方式不灵活
现在农机培训机构主要培训的业务大多停留在培训拖拉机驾驶员上,由于拖拉机培训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而不时变动,其培训单一性和不稳定性,制约着农机培训机构的生存与发展。2004年6月25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此法明确规定拖拉机培训要实行社会化,也就标志着农机培训区域垄断的现状将被打破。社会竞争的出现,将会对农机培训机构带来一定的影响,将促使农机培训走向多元化,从这一意义上说,要尽快地扭转以往的办学方式不灵活、单一性的局面,否则,农机培训工作将会陷入僵局。
(二)师资力量不足,再教育缺乏。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各种机型应运而生,但目前新源县农机培训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远远满足不了农机培训发展的需要。而且目前
现有的培训教师专业知识比较单一,动手能力差,实践经验不足,知识老化问题突出,缺少专业性的进修,对新式农机状况知之甚少,掌握的知识明显落后于新时期农机培训工作的要求。
(三)培训机构硬件设入少,设施比较落后。
由于受各方面的影响,特别是资金的限制,长期以来,农机培训机构缺少必要的投入,致使基础设施步伐不快,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比较差,教学设施陈旧,现有的教材、教具等不能满足培训需要。
(四)宣传力度不够,主动占用市场的意识不强。
搞拖拉机驾驶培训时购机者为了领取牌证,进校学习成了必经之路,在动员学习方面不用费力。而其它机械的使用者,培训机构如果仍然处于“等”、“靠”、“望”的状况,不主动占用市场不加强宣传力度,那么工作就会处于被动的局面,农机培训多元化的思路将无法实现,培训机构也会失去市场竞争力。
(五)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在即,事业经费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职工的人心浮动,也制约着农机培训机构的生存与发展。
五、做好新形势下农机培训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新的形势为农机化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为农机职业培训教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同时也对农机职业培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机职业教育培训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强的技术人才,这就要求农机职业培训教育必须在内涵上进行改革和创新。
(一)拓宽农机培训业务,建设多元化的农机培训体系。
农机化培训要正规化,要拓宽农机培训业务,更好地为农民服务。农机培训机构培训业务不能仅仅是拖拉机培训,我们应针对所有农业机械使用人员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比如在新源农村,现在掀起购置联合收割机的热潮,对于新购置的机手来说,如果不进行系统的培训学习,是无法了解联合收割机的特性、操作、保养、维护等知识的,如果盲目地操作,势必会造成经济损失,影响服务质量。农机培训机构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可以在农忙之前举办“联合收割机技能培训班”,通过培训让机手了解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帮助机手增加效益。在办学形式上,要根据不同业务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可以采用“走出去教”与“请进来学”相结合的方式。“走出去教”就是培训机构的教学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教会农机操作手技术,帮助他们解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请进来学”就是把农机操作手定期集中到农机培训机构里进行比较正规的系统培训学习,提高他们自身理论水平与实践操作能力。也可以采用“下乡联办、短期讲座、跟踪服务、现场示范”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来推动农机培训事业的发展。
(二)要坚定为农服务思想,提升培训机构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
农村改革以来,面对联产到户的实际情况,农户变成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他们一方面盼望学到新技术;另一方面,机手都是户主,有很重的家庭负担,他们把短期经济效益看得很重,放弃劳动时间学习已有损失,若再摊上什么费,大部分人就不会参加。因此,农机培训应以求社会效益,提倡服务精神为主。同时农机培训工作要与目前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所推行的“阳光工程”相结合,“多为农民
着想”,理解他们,帮助他们,要树立“机手就是上帝”的服务理念,更好地为他们服务,用事实让他们得到“实惠”,让他们学到过硬的技术。
(三)搞好宣传,广造舆论,调动农民学习农业机械技术的热情。
农机培训工作是培训的主体,而另一主体即农民往往被忽略,应该说农民是农机培训的直接参与者。现在的农民由于信息不灵、科技文化素质低、科技意识淡薄、思想比较保守、接收新生事物慢、种田观念陈旧,所以仍然习惯于传统的精耕细作,长期下去,农村实现农业机械化将无法实现。为了转变农民的观念,调动他们学习农业机械技术的热情,这就要求我们农机培训机构,要本着坚持“向社会宣传农机,让农民了解农机”的原则,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送科技下乡活动等形式,加强对农机培训业务、农机新技术的宣传,让全社会认识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了解最新农业机械技术,支持农业机械培训工作,使农机培训机构在社会上有影响,在农民中有威望,因势利导农民,用科技知识武装农民,改变他们小农经济的思维惯性,激发他们学农机的兴趣和欲望。
(四)加强培训学习,更新思想观念,提高队伍建设。
农机培训事业的发展自始自终离不开培训机构教学人员技术素质的提高,只有具备相应农机知识的人才能教好用好农业机械,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农机培训工作要想生存与发展,首先必须重视对自身素质的培育。现今的科技日新月异,各种农业机械推广快,更新快,比如栽植机械、收割机械等,如果我们的教学人员不加强对业务的学习,就不能满足培训新技术的要求。我们提倡教学人员一岗多能,能教能用。因此,农机化培训工作为了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必须将农机培训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大力培育复合型、适用型的人才。
(五)加强硬件投入,夯实基础。
农机培训工作是农机化事业的基础,是推动农机服务产业化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广大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途径。因此,农机培训机构的发展壮大,除自身努力建设外,还要积极争取政府对农机培训事业在资金和硬件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除此之外,农机培训工作还要主动与各相关部门合作,比如与农机监理部门合作,搞好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与科技推广部门协作,搞好新机具操作手培训与宣传工作;与管理部门协作,搞好岗位培训和业务培训,提升管理人员、教学人员的素质等等,还可以建立机手培训档案,依托农机大户,带动更多的农民朋友学农机,用农机。
谈新教材的编写体系和教学模式 篇5
(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 浦承祥)
上海市课程教材改革整体试验,是跨世纪的教育工程。我校是上海市重点中学,1991年被命名为上海 市课程教材改革试验学校并全面正式进行试验,历时近六年。我有幸始终参与这项重大的实验工程,从事于英 语教学第一线,为高一至高三英语首轮试验的园满成功、为学生高考取得优异成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成绩 会考成绩 AB率 及格率 高考成绩 升学率届数 94届 89.31 83.1% 100% 118.78 99% 95届 91.9 89.25% 100% 111.2 100% 96届 94.88 93.7% 100% 117.32 98.4%
96届市重点中学平均分114分,我校超3.32分。六年来我在不断学习、探索新教材教学实践中, 对教材编写体系和教学模式有了进一步认识和体会。
一、结构・功能体系
新教材是以《结构功能法》为体系编写的。它适应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英语教 学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多层次的人材。
新教材吸取了现代语言教学思想,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在丰富的多样化的情景中学习语言知识,以语言 交际为纲,重视激发学生学外语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从大量听、说、读、写训练和语言实践活动中掌握四会 技能。
统编教材是以语法为体系编写的,教材强调英语语法结构知识,以培养学生应试能力为目标。教学中强调 机械操练,学生往往被动地听,呆板地记,机械地读,忽视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学生难以用英语表达思想,培 养的学生常患“聋哑症”。
对比新老教材的编写原则、课程教材安排和教学方法,归纳起来结构功能体系的新教材有以下几个优点。
1.以现代英语教学理论为指导思想,认为语言是表达意义的体系,体现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是语言的最 本质功能。
2.符合语言的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感知→理解→巩固→运用。
3.课程中设置大量情景,强化学生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在各种不同情景中学生能较得体地进行言语交 际活动。
4.教材体裁丰富多样,贴近生活和社会实际,有较强的时代感和思想性,寓教于乐,寓思想教育于外语 教学之中。
5.课文短小精悍易于理解,有利于交际。语法知识采用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循环编排,难点分散 ,以低引高,逐步掌握。
6.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兴趣,易于激发思维,学得主动,用得生动。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7.听、说、读、写合理编排,循序渐进,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解题能力。
8.课文中设置Guide Writing专项,给出关键词组句,并用范文指导,在反复训练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
9.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幻灯、录音、投影仪、广播、录像电视、语言实验室等,大幅度提高了 外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10.三个板块――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相结合,发展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了学生的个性特长。
诚然,新教材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再不能机械地照本宣科。教师要不断进修,更新知识,自 我提高;要加强理论修养,积极开展科研活动,以丰富的知识进行三个板块的教学。
二、优化课堂积极学习的模式
1.整体―部分―整体的学习模式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始终以学生是外语学习的主人翁为指导思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 各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我注意建立优化课堂的整体―部分―整体的积极学习模 式,具体化为情意、情景、结构、规则、交际,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质量。
1)激发兴趣,创设英语学习气氛
激发兴趣是激励情意的重要因素。林格伦对兴趣的调查结果证明,兴趣占影响学习成功因素的25%,占 影响学习失败因素的35%,可见兴趣对学生学习成败的重要。
为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英语学习气氛中,在课前我常用Daily Talk作为热身运动。根据课程要求和实际需 要,分为以下几类。
定向型:把所学课文前两课所学的语言知识自编对话进行表演活动,如前两课语言功能为“Giving Warni ngs”和“Espressing Compliments”,要求学生围绕这些功能编写对话,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
思想教育型:有“谈学习体会”、“上海的变化”、“介绍伟人”、“新闻交流”、“学习习惯和计划介 绍”等。
知识能力型:有句型练习、天气预报、写通知和Free Talk等。
兴趣型:有乐器演奏、英语歌曲、讲故事、小品等。
2)创设情景,激活思维
言语交际是人脑思维对客观情景的反映。言语交际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的,离开情景交际活动就 难以实现。在外语教学中,学生只有在真实的语言情景或模拟情景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具体情景中所传递的信息 和语言材料,触景生情,激活思维,激发表达思想的欲望。表达思想,即言语交际活动,要有语言材料和语言 信息为基础。只有在积累了一定的语言材料基础上,才能激活思维,畅所欲言,这是培养交际能力的关键。
以教学高中英语第六册第2课中Expressing Certainty/Uncertainty为例,我补充了如下语言材料以创设 新的语言情景:
a.Asking if sb.is certain or uncertain about sth.(询问某人是否确信某事)
&nb
浅谈新课的导入 篇6
导入新课对一堂课有很重要的作用。好的导语就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成功的语文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有学生倾心于此,才会积极主动的乐于受教,也才能达成高效率的教学。下面具体介绍几种导入新课的方法。
一、知识型激趣法。我国有句古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道出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所谓知识型激趣法,就是教师充分利用自己较为广博的知识,组织成生动优美的教学语言,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
例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一文时,济南铁路局第二中学的魏凤传老师是这样设计导语的:
“学们,苏轼有首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烟雨蒙蒙,远山近水,尽在画中,漫步湖边,荡舟湖上,令人如在画中游。而到了夏天,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瑞士景色最美:绿色山林,环绕着浅蓝色的湖泊,映衬着阿尔卑斯山头的皑皑白雪;悬崖上瀑布流泻,草地上鲜花盛开,无愧于“世界公园”的美称。同学们知道哪儿的秋天和冬天最美吗?这就是我国著名的“泉城”济南。老舍在《济南的秋天》一文中写道:“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了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在作者笔下,济南的秋天和冬天如诗如画,别具情致。今天,我们先来欣赏济南冬天的美景。
教师引古博今,讲得生动活泼,热烈精彩,妙趣横生,学生听得神思飞越,如痴如醉,欲罢不能,那么课堂上出现的将是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活泼热烈的教学场景。
二、形象直观法,就是在导入新课时,运用幻灯、录音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借助歌曲、图片等,把干巴巴的说教变得生动形象,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唤起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记一两纺车》时,可以设计以下导语:同学们,我们首先来听一首歌(播放《南泥湾》)。这首歌唱的是1942年延安大生产运动,歌颂三五九旅战士“又战斗又生产”,把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建成“遍地是庄稼,到处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的英雄事迹。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开展大生产运动呢?那时是抗战最艰苦的岁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反共高潮,配合日寇重重封锁陕宁边区,想困死我们。当时边区经济极端困难:没衣穿,没鞋穿,甚至没饭吃。为了战胜困难,彻底粉碎敌人的阴谋,毛主席号召大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边区军民热烈响应,开荒种地,纺线织布。结果我们不但吃得饱,穿得暖,而且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接着用幻灯放映纺车图片)
我们的对象是十三四岁的少年,讲的是与学生思想、心理距离较大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很容易搞成枯燥乏味的空洞的说教,学生听得恹恹欲睡,更不用提课堂效果了。借助现代化手段可以使课文的背景介绍变得生动形象。教师应尽力为学生的学习设置良好的学习情境,打破思维混沌的状态。听歌曲、放映幻灯能收起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强化优美的学习气氛。
三、前后知识联系法。就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和已学过的知识出发,并结合所授课文的内容及其特点导入新课的一种方法。例如导入新课《范进中举》可以这样开头:
我们学过了《孔乙己》,鲁迅以传神的笔调,塑造了一个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孔乙己”这一典型形象。孔乙己的悲惨命运,使我们从一个侧面认识到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今天,我们要从范进的喜剧命运的另一个侧面,去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荒诞和罪恶。
学生的认识是逐步向前发展的,不可能产生大的跳跃。因此,由已知走向未知易于成功,新的知识用旧的知识作为台阶易于被学生所接受。由“孔乙己”这一刚学过的人物入手导入新课,还可以使两个形象形成对照,形成有机的联系。
再如教授《社戏》时可以这样导入课文:我们很多同学小时候,甚至现在,都愿意随妈妈到外婆家去,鲁迅也是如此。他曾说:“我母亲的母家是农村,使我能够间或和许多农民相亲近。”农村,对少年时代的鲁迅有巨大的吸引力。他把那里看作是自由的天地、崭新的世界。在那里,他不仅学到了许多知识,还同农家孩子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逐步了解了农民勤劳、质朴的品格。那里的人、事和生活,都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以至在他四十一岁时,写下了回忆那段生活的文章--《社戏》。
这段导语是由学生已有的生活引出文章,使之感到亲切,自然而然地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回忆起小时候在外婆家的动人情景。在此基础上学习新课,得益匪浅。
四、情感感染法。就是教师在导入新课时,用深情的语言,把自己的情感与文章的情感溶化在一起,来打动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使文章与学生的“心”,教师与学生的“心”,发生共鸣,形成一个情感交融的教学氛围。例如在导入新课《回忆我的母亲》时,可以用以下导语:
【沉痛的语调】同学们,1944年2月25日,朱德同志的母亲钟老夫人不幸去世。4月10日,延安各界举行公祭,挽联很多,党中央、毛泽东、周恩来都写了挽联,其中党中央的这幅挽联是:“八路公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上联歌颂朱德同志的丰功伟绩;下联是对钟老夫人勤劳一生的崇高评价,也表明伟大的共产党与亿万人民的母亲的血肉联系和鱼水之情。在这次公祭之前,朱德同志已经深情地写下了《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感人肺腑的叙事散文。
教师以沉痛的语调,缓慢的速度,悼念的口气叙述,目的是使学生的心理状态一开始就向作者靠拢。用党中央的挽联导入新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朱德的母亲就是千百万劳动人民的母亲,为文章结尾部分“升华”主题埋下伏笔。这样一个开场白,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沉浸在对“我的母亲”的深切怀念之中,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
浅谈新员工培养之导师制 篇7
一、新员工导师制简述
导师制 (Mentoring Program) 是指企业中那些有经验、生产率较高的资深员工与经验不足的资浅员工之间建立的支持性关系。经过数十年的实践, 目前导师制的形式也比较多样, 有帮助新员工融入企业文化、胜任工作岗位的社会化导师, 帮助岗位转换员工掌握特定岗位技能、胜任特定岗位工作的技能型导师, 和帮助员工实现长期职业发展的职业生涯导师。其中, 长期职业生涯导师制的成功实现要求较高的外在条件, 包括开放自由的人际关系氛围、乐于培养他人的企业文化、充足的具备指导他人能力和意愿的高级导师资源、合理的跟踪、评估、激励机制、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持系统等, 在这方面的最佳实践案例当属IBM的全球导师计划。本文所讨论的, 是国内企业在实践中应用较多的社会化导师制, 即新员工导师制。
新员工培养中实行导师制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对新员工来说, 一个好的导师能够帮助他们尽快地熟悉公司的制度与文化, 解答关于职业发展的困惑, 扩大自己在企业内的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 导师能提供一种支持性的人际关系, 通过对新员工进行指导、评价、反馈和密切的沟通, 向新员工提供重要的心理支持, 这对于新员工尽快适应一个陌生的工作环境, 增强安全感、自信心和对组织的认同感尤为重要。对于导师本人来说, 辅导他人有助于增强其人际交往能力, 培养管理潜质, 增加对组织的贡献, 从而得到组织更多的认可。在以知识型员工为主的企业, 指导新员工能够帮助导师获得相关领域最新的资讯和知识, 某些外企中还推行过反向导师制, 由具备某些领域最新知识和经验的年轻员工担任高级管理人员的导师。对企业来说, 实行导师制能够大大缩短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时间, 降低新员工离职率, 增强其对企业的忠诚度, 传承隐形知识, 还可以从导师中发现、培养管理人才, 从多方面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竞争力。
二、国内新员工导师制的实践分析
在实践中, 新员工导师制的成效有时并没那么明显, 主要是由于企业并没有为实行导师制做充足的制度、人员、培训上的准备。成功导师制的实施一般具有以下特征:1) 辅导双方自愿参与, 可自行选择中断、更改导师或被指导者。2) 导师与被指导者的匹配是双向选择的结果, 例如, 企业建立一个包含导师个人工作履历、性格特征、辅导经历和风格的导师资源库, 新员工可从中选择自己需要的导师, 经导师同意后建立辅导关系。3) 导师的资格经过企业严格的审核, 导师首先应具有出色的工作绩效, 有时间和精力胜任额外的指导工作;导师应高度认同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 是企业价值观的合格代言人;导师应具有良好的倾听技巧和沟通能力, 并具有辅导他人的意愿。4) 新员工导师计划应有明确的目标, 可以通过目标实现情况来衡量辅导的效果。5) 应有对导师制持续的跟踪、评估、反馈、改善机制。6) 对于导师应有合理的激励机制。
国内企业的实践中, 由于新员工对企业内部人员的不熟悉, 也由于大部分企业并没建立一个遴选导师的制度和信息丰富的导师资源数据库, 常见的做法是由企业在新员工定岗后, 指派新员工的直接上级主管, 或者同部门的资深员工来做员工的导师。这往往存在三个问题:1) 由员工直接上级主管担任导师, 有利于导师通过实际工作安排和指导对员工进行辅导, 但明确的上下级关系削弱了导师制原本应具有的“朋友、倾听者”的心理支持功能, 实施起来往往跟普通的上下级关系没有什么不同, 流于形式;2) 安排同部门资深员工担任导师, 往往更多的局限于岗位技能传授, 类似传统的师徒关系, 且由于潜在竞争关系, 存在导师藏私的可能;3) 对于导师缺乏必要的资格审核和培训, 直接上级主管或经验丰富的“老人”未必擅长辅导他人。此外, 后期缺少实质的跟踪、评估环节, 没有基于评估考核的导师激励机制, 也是新员工导师制成效不佳的原因。
三、基于实际情况的完善建议
企业要想长期实行真正有效的导师制, 应从成功导师制的特征入手, 建立一整套支持导师制良好运作的体系, 包括传帮带文化的建设、对潜在导师的沟通、辅导技巧培训、导师的遴选、资源库的建立、双向选择的机制、设定明确的导师计划目标和考核机制、对导师给予物质、精神和职业生涯发展的激励等等, 绝非一日之功。但基于我国大部分企业的现实情况, 还是可以在资源、精力有限的情况下进行一定的改良, 提升新员工导师制的效果。
(一) 进行必要的辅导培训
在内部导师资源匮乏的情况下, 指派上级主管或同部门资深员工担任导师仍然是一种现实的选择, 但一定要进行必要的培训。培训内容除了沟通、辅导技巧外, 还应重点阐明公司实行导师制的目的、意义和对个人发展的益处, 激发导师辅导的意愿。
(二) 设定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要设定明确的可衡量的辅导目标, 让辅导双方了解企业对于他们的期望, 有的放矢地开展辅导;制定一些指导性要求, 例如辅导谈话次数、辅导情况记录、定期提交 (被) 辅导心得体会等, 表明人力资源部门的持续关注。
(三) 明确评估、考核和激励制度
应明确主管辅导下属的职责, 并通过合适的方式将辅导效果纳入主管的绩效或能力的考核中, 考核应包含客观辅导效果 (通过知识技能考试、业绩是否达标等衡量) 、被辅导人主观评价、部门领导评价几个维度。对于担任导师的资深员工, 人力资源部也应进行上述几个维度的辅导效果考核, 基于考核情况发放辅导津贴。对于辅导效果优秀的导师, 可以给予表彰、奖金、额外休假时间、外派培训机会、优先考虑晋升等多方面激励。
(四) 通过跨部门伙伴计划 (Buddy Program) 进行补充
在跨部门高级导师资源缺乏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跨部门“伙伴计划”补充同部门上级主管担任导师的不足。由入职两三年的年轻员工担任新员工的伙伴, 通过自身经验的分享, 帮助新员工走过刚入职的迷茫、适应阶段。“伙伴”相比于“导师”更加年轻, 自己也刚刚走过新员工的阶段, 他们的经验往往更具借鉴性, 且与新员工的交流也会更加平等与放松, 以“伙伴”的角色提供心理支持。此外, 跨部门的伙伴还可以提供更多部门外的信息, 加深新员工对企业的了解, 并扩大新员工的人际网络。由于伙伴并不承担岗位技能传授和职业生涯辅导的职责, 更多的是提供朋友式的心理帮助, 因此可不必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核, 绩效合格、心态积极、乐于交流的年轻员工均可担任。伙伴不必一入职就确定, 可通过举行素质拓展之类的文体活动, 让新员工与乐于当伙伴的员工在活动中互相熟悉, 双向选择。由于伙伴的职责是多是心理上的, 不易考核, 伙伴计划更多是企业鼓励和倡导的一种非正式制度, 企业可通过提供咖啡券、餐券、体育场馆健身卡等方式, 鼓励伙伴与新员工交流, 并主要通过新员工的主观评价来衡量伙伴的效果, 并予以记录。对于新员工喜爱且绩效优秀的伙伴, 企业将考虑将其往内训师和管理者方向培养。
通过以上几点, 企业可以在现实的基础上, 以较低成本推行导师制, 并逐步建立起内部的导师资源库, 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为逐步实现职业生涯导师制奠定基础。
摘要:导师制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 尤其是帮助新员工尽快实现组织社会化的有效手段, 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导师制的成功实施, 对于被指导者、指导者和企业三方都有明显益处, 但国内许多企业实施导师制的实践却并不成功。根据成功实施导师制的要素条件, 结合国内企业现实情况, 本文提出了一些改善导师制实践情况的现实建议。
关键词:新员工培养,导师制,伙伴计划
参考文献
[1]雷蒙德·A·诺伊等著.刘昕译.《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2]雷蒙德·A·诺伊著.徐芳译.《雇员培训与开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浅谈新员工培训体系 篇8
关键词:新时期 医院员工 思想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9(b)-0200-01
1 当前医院员工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思想政治工作的观念滞后
当前医院员工对思想政治工作在观念上存在着误区,造成思想政治工作的观念滞后,部分医院职工错误地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只是政工部门的事情,受市场经济浪潮的影响,一些医院职工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发生转变,思想政治素质下滑,不能正确地处理医院利益、病人利益、个人利益三者关系,有的医务人员服务意识差,对患者态度不好,有的医德感削弱,义务感淡漠。收授“红包”、收取“回扣”,违背医务人员高尚的职业操守的现象时有发生,给医院造成恶劣影响。因而产生了病人对医务人员的服务不满意,埋怨医务人员“生、冷、硬、推”。
1.2 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陈旧
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上,有一部分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陈旧,使医院的内部改革举步维艰。一些医院由于机构臃肿、人员负荷过重,当前医院改革尚未到位,陈旧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使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针对性和说服力,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难以适应新时期医院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医院员工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
1.3 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落后
当前医院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方法上,仍然存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模糊、混乱、僵化的工作方法。落后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是医院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部分医院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工作依靠上级布置,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沿袭传统,形式过于呆板,难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医院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单一,空洞说教的多,疲于应付的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还停留在固有的手法上,对现代科技成果的深入研究与运用较少。
1.4 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不顺
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机制上,现有的一些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框框多,造成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不顺。医院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涉仅靠极少的专职政工人员去做,容易造成责权不对等的矛盾。另外,关于医院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不清也是造成思想政治工作机制不顺的原因之一,现有的一些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体制,量化考核少,可操作性内容也少,不能适应新时期医院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还有少数领导要求别人严,对自己宽,特权思想严重,工作方法简单,习惯于行政命令,所以,即使做了思想政治工作,收效不大。
2 做好新时期医院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
2.1 更新思想政治工作的观念,将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定位摆在首位
在观念上要与时俱进,创新服务意识,树立“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的整体观念,切实加强医院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在医院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目标上,要根据医院和职工的实际需要出发, 从生活上关心员工,找准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引导医院员工培养爱岗敬业,如医院工会通过定期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对医德高尚、无私奉献的医务工作者予以表彰和奖励,引导职工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培养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和荣誉感,进而推动医教研管理持续健康发展。
2.2 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
对于从事治病救人的医务工作者而言,要以医德医风,职业道德建设为重点,要在医院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注入时代的内容,拓宽服务的领域,还要以医院文化为载体,加强精神文化建设,营造健康向上、富有朝气的医院文化氛围。随着新医改政策的实施,农民在患者群中的比例不断扩大,他们大多文化程度不高,经济条件较差。面对这样的病人,医护人员不能用老方法来对待,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来引导医护人员改变观念,这要靠政工部门丰富医院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积极组织联合倡导“把方便让给患者、把实惠送给患者、把温馨留给患者、把爱心献给患者”的服务原则,贯彻“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在全院提出“以我真心、关心、耐心,换您放心、安心、舒心”的服务口号,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同时,在医护人员中开展“假如我是病人”的征文比赛,要求医护人员换位思考当我是病人时的那份需求、困难和渴望;通过这些竞赛、征文、演讲和比武等活动,使说教无味的思想政治工作变得生动有趣,通过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从而达到建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力源泉的目的。
2.3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新时期的医院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应探索新的途径,注重新的教育方式的使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在新形势下进行医院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利用学习网站、网上讨论、体育文化活动,寓教于乐地引导员工积极参与医院改革、发展与建设,积极开展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如开展“十佳好事”、“十佳员工”、“微笑天使”评选活动,激励医院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另外,还可以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医院年度综合目标考核管理。
2.4 规范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
新时期的医院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在工作机制上应从医院管理入手,规范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近年来,大多数医院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职业道德规范,但是也有个别医院落实不力。因此,党政工团必须齐抓共管,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深化。在继承与创新上下功夫,根据形势变化的需要,加强十大窗口建设,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不断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各项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3 结语
总之,做好新时期的医院员工思想政治工作要与时俱进,针对医务人员思想活动的新情况、新特点,不断开拓进取,探索新的途径,使思想政治工作深入人心,为医院管理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营造良好的医院工作氛围。在新形势下,只有丰富医院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医院中心工作的指南针,通过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发掘医务人员潜能,提高医务人员素质,才能切实为医院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吴莹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強化医院管理的有效途径[J].海南医学,2011(1).
[2]王莉.浅谈当前如何做好医院职工思想政治工作[J].企业家天地,2009(8).
[3]顾炳龙.论医院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12).
【浅谈新员工培训体系】推荐阅读:
浅谈新课程理念06-29
浅谈新时期人才的培养08-27
浅谈新课的引入的方法09-04
浅谈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05-26
浅谈新课标下英语作业的优化09-12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09-12
浅谈新形势下的卷烟品牌培育08-23
浅谈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9-05
浅谈新课改形势下高中化学教学09-07
浅谈新课程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