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型教学设计案例-测量物体的高度

2024-10-31

探究型教学设计案例-测量物体的高度(共3篇)

探究型教学设计案例-测量物体的高度 篇1

探究型教学设计案例-《测量物体的高度》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师:现实生活中需要测量像旗杆、高楼、塔等较高且顶部不可到达的物体的高度,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同学们有哪些测量方案?

生:(1)利用太阳光下的影子测量;(2)利用标杆测量;(3)利用镜子的反射测量 师:这些测量的方法都用到什么知识? 生:三角形相似,根据相似比求其高度。

师:回答得很好,同学们刚学过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那么我们能不能用这方面的知识来测量一些物体的高度呢?

二、适当引导,组织学生探究

师:如果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来测量物体的高度,需要用到哪些数据?

生:旗杆的两个端点、测量点可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根据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必须知道一个锐角的度数和一条边的长度。

师:请你画出示意图并说出你的测量方案? 学生在黑板上画示意图(如图)。

生:用三角板测角度,皮尺测距离,将三角板放在地面上,使三角板的斜边和旗杆的顶端在同一直线上,量出BC的长,再根据∠C=30°,可以算出AB的长。

师:你这种想法和愿望很好,但是我们想一想,怎样才能保证三角板的斜边和旗杆的顶端在同一直线上呢,我们能做到吗?

生:从C点用眼睛看,使旗杆的顶端在AC的延长线上。师:那我们应站在哪个地方看? 生:?

另一生调侃:在操场上挖一个洞,站在洞里用眼睛看保证三角板的斜边和旗杆的顶端能在同一直线上。众生笑。

生:可以在操场上放一张桌子,把三角板放在桌子上测。师:这种方案可行,但比较麻烦,要保证旗杆的顶端与三角板的斜边在同一直线上,我们要不断调整测量点的位置。长度可用皮尺测量,但用三角板测角度误差较大,也不方便,那么我们有没有比较好的工具来测量角度呢?下面我来教大家制作一个测量角度的工具。

教师拿出制作测角仪的材料按组分发给学生,教给学生制作测角仪。分组制作测角仪,小组内总结,讨论测角仪的使用步骤。

师:制作测角仪时应注意什么?

生:支杆的中心线、铅垂线、0刻度线要重合,否则测出的角度就不准确。度盘的顶线PB与支杆的中心线、铅垂线、0刻度线要互相垂直,并且度盘有一个旋转中心是铅垂线与PB的交点.当度盘转动时,铅垂线始终垂直向下。

师:用测角仪如何测仰角?

生:

1、把测角仪的支杆竖直插入地面,使支杆的中心线、铅垂线和度盘的0°刻度线重合,这时度盘的顶线PB在水平位置。

2、转动度盘,使度盘的直经对准较高目标,记下此时铅垂线指的度数.那么这个度数就是较高目标的仰角.师:你能说明你的理由吗?

生:如图,要测量测量点的仰角,我们将支杆竖直插入地面,使支杆的中心线、铅垂线和度盘的0°刻度线重合,这时度盘的顶线PB在水平位置,我们转动度盘,使度盘的直径对准目标M,此时铅垂线指向一个度数,即∠3的度数.由图我们不难发现:

∵∠1+∠2=90°,又∵BA⊥AC ∴∠3+∠1=90°∴∠2=∠3 ∠3的度数就是物体仰角的度数。

师:同学们的思考能力很强,回答相当精彩下面请大家再思考一下,如何用测角仪测量一个低处物体的俯角呢?

生:和测量仰角的步骤是一样的,只不过测量俯角时,转动度盘,使度盘的直径对准低处的目标,记下此时铅垂线所指的度数,同样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铅垂线所指的度数就是低处的俯角.师:回答得很好,下面我们来看看怎样利用测角仪测量物体的高度。(下略)

三、学以致用,鼓励每位学生体验成功

师:刚才同学们设计出测量学校操场旗杆和教学楼的高度的方案,能够测出这些物体的高度的前提是可以测量出这些物体的底部到测量点的距离,如果我们要测量我们学校南面小山的高度用这种方法可行吗?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生1:可先测量测量点到山脚的距离,再测量山顶的仰角,就可计算出来。

生2反驳:我认为这种方法不妥,因为不能测量出小山底部到测量点的距离,而测量出到山脚的距离没用。

师:有道理,那么用以前所有的太阳光的影子、镜子、标杆等工具可测量吗? 生:也不能。

师:难道我们就这样放弃?同学们能不能想想办法? 学生分组讨论。

生:老师,我们组找到一个方法,我们认为这种方法可行。师:请把你的方法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先在A点测量小山顶部M的仰角设为α,假设A点到小山底部的距离是AN,如果将测角仪往前移一段距离到B,再在B测量M点的仰角设为β,B点到小山底部的距离是BN,即使AN、BN的距离不能测量,但是AB的距离可以测量,我们利用α、β和AB的距离就可算出小山的高度。

师:真不简单,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 根据CD=AB=b,且CD=EC-ED=b.又EC=,ED= .所以-=b, ME=,MN= +a即为所求物体MN的高度.师:下面我们就去测量物体的高度。(分发测量报告给学生)

学生分组活动,先测量学校操场上旗杆的高度,再测量学校南面小山的高度,获得相关的数据,填写测量报告,并进行初步的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导个别活动能力较差的小组。

师:同学们在测量的过程中有哪些收获,并遇到什么困难? 生1:我们掌握了底部不能到达的物体的高度的测量方案。

生2:老师,我们测量小山的高度,怎么两次测量的角度非常接近,几乎没有多大的巨别,这是什么原因?

生3:为什么我们小组测量的小山的高度与别的小组相差较大?要差十几米。师:你们能找到其中的原因吗?请想一想,影响测量数据的因数有哪些?找找原因。生1:我们一组测量的距离太近。生2:可我们一组的距离不算太近,但两次测量的角度也不明显。

生3:可能是测角仪没有放平,铅垂线和度盘的0°刻度线没有调好就去测量。生4:可能是风吹动测角仪,使得测量不准。师:大家能不能总结一下影响测量数据的原因?

生:影响测量数据的原因很多,(1)刻度盘没有放平;(2)风吹抖动;(3)两次测量的距离太近,角度差别不明显;(4)两次的测量点到小山的顶端不在同一直线上。

师:同学们能不能说说在测量时粗心大意会造成什么后果?

生1:在建造摩天大楼是如果测量和计算失误,大楼就会倾斜,甚至倒塌。生2:桥梁设计方面如果测量不准,就会造成焊接不稳固,会使大桥断裂。生3:在宇宙飞船,航天飞机上哪怕有小小的计算失误就会坠毁或丢失。„„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只要有细微的差别,影响到计算结果的差别就比较大。(1)要尽可能减少客观因素带来的误差。(2)要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在科学的道路上来不得半点马虎,特别是在精密仪具、工程建筑方面,如果你有小小的测量和计算失误,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四、归纳小结

师:同学们知道了不可以到达底部的物体高度的测量方案,利用这种方案你们可以测量哪些物体的高度?

生1:我们可以站在一个大楼的顶端测量对面大楼的高度: 生2:我们还可以测量小山上通讯塔的高度。

教师:好大家进一步讨论这些高度的测量方案和计算方法,数学无处不在,生活中离不开数学,学好数学又能应用于实践,学好数学能使你更聪明。

探究型教学设计案例-测量物体的高度 篇2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财经理论课;乡土型案例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8-0075-02

收稿日期:2015-06-18

作者简介:汤雪松(1973-),女,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教师。主要研究方向:金融、经济学、市场营销等。(广东 中山/528458) 一、前言

财经理论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本应是生动鲜活的。但作为专业教材,财经课本往往侧重严谨,注重理论和公式的铺陈,所用案例较少而且不具地方特色,缺乏易读性和趣味性。因而在不少文化基础薄弱的中职学生眼中,财经课本艰深晦涩、枯燥难懂,从而降低了中职生学习财经理论的积极性。

随着丹尼尔·卡尼曼在200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以剖析案例为核心的行为经济学研究方法已成为现今微观经济学的主流研究方法。行为经济学者认为应引导学生利用经济技术分析工具分析来自日常生活的实证性经济问题。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运用到财经教学上,就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增加案例分析与理论教学配伍,通过理论指导案例分析,促使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

案例要能打动学生,就要有使听者产生共鸣的感染力。一个吸引学生主动思考的好案例,不仅是老师自己觉得好,更重要的是学生觉得好。很多中职学校的老师往往从自身角度出发,选择自己熟悉和重视的经济案例,忽视了学生关注和熟悉的本地案例,所以在课堂上常常是老师灌、学生听,教学交流是单向的,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比如,引用萨缪尔森的巨著《经济学》上的案例讲解财经知识点不是不好,只是综合素质比较薄弱的中职学生无从理解。而把萨缪尔森的理论与中山本地案例结合起来讲,效果就妙不可言了。学生会因为熟悉所以对案例感兴趣,有看法就有参与,就有了深层学习的积极性和深层学习的可能性。

遗憾的是,本土案例很容易被忽视,因为许多教师对此一不熟悉,二不重视。著名的案例在网络和各种书籍报刊上比比皆是,信手可拈。而来自本土的案例比较少,需要老师广泛搜集,加工整理、归类。所以教师在“吃透”课本的同时,除了认真了解任课每个班各镇区学生的生源地,还要注意广泛搜集能与教材知识点配伍的本土案例。

二、基于行为经济学的乡土型案例设计原则

在财经课堂上,笔者恪守1/2举例原则,外国和本国案例各占一半,本国的例子里一半必须是本地的例子。这些来自日常生活的实证性经济问题,体现着经济生活中现实场景的每一个特征,都可以看成经济原理的间接反映。

1.选例与设计来源于乡土

岭南人有强烈的乡土观念,学生对切身相关的乡土案例反应热烈,讨论时思路开阔,常常提出尖锐的问题和有建设性的意见。这种对个别现象的浅层熟悉有可能转换为对本土经济的深层思考。

香山人在我国近代商业史上谱写了重要的篇章,香山是中国百货业的起源地。笔者上课时有意识地把财经教材上的知识点穿插着中山的历史、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来讲授。中山人姓氏的源流,中原文化与中山传统的关系,从传说、谚语、民俗、名人事迹、历史事件到植被物候、天文地理,都跟中山本土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而跟经济相关的信息都是我们在课堂上讨论的内容。

如果遇到一些极具价值的突发性经济热点,教师不必拘泥于原教学计划,要敢于跳脱教材的局限,抓住现炒热卖的良机,进行专题教学。比如,中山、澳门两地隆重纪念郑观应诞辰160周年,为此,笔者设计了社会实践课题——《香山近代商业发展与中国商业发展史的关系》。课题深受学生欢迎,通过参观、访问、调查报告、整理总结、成果展示,同学们学习了郑观应的经济思想、中山经济发展史、中国百货业的历史、中西合璧的市场营销手段……从不断探究中,教师和学生都获得了快乐充实的学习体验,也培养了同学们对家乡的自豪感。

2.选例与设计要关注民生

中山市各中职学校主要分布在镇区,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家庭从事农业种植、养殖。财经教师应该思考如何将课本知识与本地农业经营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具有实用性、时效性的农村特色教学思路。

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同时,要深入田间地头、百姓家庭,在案例选择上抓住农村当前焦点话题,设计贴近农民生活的时效性案例。在教学组织上,以案例组织原理教学。在语言组织上,把艰深晦涩的经济理论转化为农村学生喜闻乐见的通俗语言,只要和本地民生结合起来,有探究价值的题材比比皆是。比如2008年,神湾中学与中山电视台合作的纪录片《禾虫归来》,获第二届国际环保纪录片周暨第五届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金牌节目。我们把旧纪录片调出来,结合经济学基础课本“供求理论与均衡价格”进行调查讨论,旨在探讨本地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农兴国盛,农家子弟不可忘本。从改革开放引入市场经济以来,中山番石榴、香蕉丰收却遭遇低价滞销烂在地里的情况,每隔两三年就会重演,来自农村的学生家庭收入均有不同程度损失。在这种情况下,财经专业教学应创造机会,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本地农业的发展上,用现代财经思维转变传统经营模式。

我们设计了一个名为《财经教学与本地蔬果经营结合的教例探究》的课题。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以村镇为单位分组比较本地农户和外国农户在品种选择、品质保证、营销手法等方面的优势与劣势,寻求改进农产品经营的途径。同学们采访了村里的农户和长辈,学习内容涉及电视节目、杂志文章、多个网站,如淘宝网、中国农业网、中山农业信息网、中山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网、中国果业协会网、中国果品网。我校学生还到中山网旗下的“8·28”线下体验旗舰店进行业务实习。通过大量的参观调查、整理总结、成果展示,学生们从不断探究中获得了快乐的学习体验和充实的实践经验。近年来,两广番石榴再次丰收,有些市县的番石榴无人收购烂在枝头,而中山农民通过电子商务把番石榴卖到全国,中山市翠山茶园有限公司加工生产的番石榴果茶还远销海外。笔者和同学们以及学生家长都感觉到当时大家花了这么多功夫研究上述课题,对后来正确认识蔬果营销是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的。

3.选例与设计要贴近学生日常生活

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案例是调动课堂气氛的法宝。老师平时要有敏锐的感知力,了解学生喜欢的偶像、零食、护肤品、小说、电影、游戏、商店、生活小习惯、常用口语等。教师所设计的案例必须是他们感兴趣的能够参与的。教师布置案例专题,引导学生把逛街、看电视这种盲目的课余消遣变为有目的的作业题材:调查、登记、设立资料库、课堂辩论、PPT讲解、撰写总结报告。案例分析就成为了一种把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的新型作业。

以“夏日饮料销售战”为例,几乎所有的实物资料都是学生收集的:上课时,他们纷纷出示自己喜欢的饮料实物、促销奖品,评述广告词、广告片段、促销活动现场运作;他们乐于走商店、跑市场,观察比较各饮料厂商的促销形式、营销方式、经营成果。他们觉得带着问题逛街、看电视比以前有意义多了。案例分析作业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学习空间,在此过程中学生对原理进行了自觉的学习和思考,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譬如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中山本土超市“壹加壹”跟来自外阜的“大润发”“沃尔玛”在营销手法上有何区别?超市购物会降低顾客成本吗?超市购物真的便宜吗?超市微利经营不赚钱吗?嫌附近“士多”货贵,专程到超市购买划算吗?这些看似普通的问题触发了学生对零售业经营模式的大辩论,而辩论引发了更深层的思考,找到了超市经营的秘密。把案例分析的学习效果进行深度挖掘,就可以引导学生在批判中整理提炼出自主思维的精华。

三、结语

有效的案例能赋予理论灵动的色彩,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有意识地选择有教学价值的乡土案例,在设计和安排课程案例的时候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挖掘学生的需求,使教学更具实效性。乡土案例在财经课堂的运用,把财经理论的客观知识结构通过个体与之交互作用而内化为认知结构,从而把行为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主观能动性在“教”与“学”中发挥到极致。

参考文献:

[1]高蓉蓉.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消费信贷决策行为及其风险分析[J].经济论坛,2014(11):81-84.

[2]金怡红.浅谈生活中的行为经济学现象[J].现代商业,2014(24):274-275.

[3]靳玉乐,向眉.论案例教学价值取向的变革——基于对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的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93-98.

[4]齐亚伟,安锦.本科计量经济学案例库建设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5(1):15-17,26.

探究型教学设计案例-测量物体的高度 篇3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牛顿第一定律。使学生领会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方法。理解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知道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知道日常生活中的惯性现象。能分析惯性现象在生活中的利用和危害。

过程与方法:在解释惯性现象的过程中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渗透物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教育。②通过探究与交流,使学生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讨论的愿望,认识交流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认识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教学难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表述、正确认识惯性现象。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演示]:静止在木板面上的小车受力后运动,撤力后慢慢止。

[设疑]:那么是不是说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才能使物体继续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停下来?

二、新课教学

1、牛顿第一定律。

[讲解]: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说过“运动者皆被推动”,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就是说,小车的运动需要推力去维持。大家都同意他的观点吗?

[演示实验]:从斜面滑下的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小车在水平方向上,没有用力推它,但小车仍然向前运动。

[提问]:小车没有受到水平的推力作用却仍然能运动,这不是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相违背了吗?那么我们今天就来探究一下物体的运动一定需要力来维持吗?

第一,提出问题:物体的运动一定需要力来维持吗?第二,猜想与假设:[学生活动]:学生对问题做出猜想,教师进行适当的评价。第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讲解]:我们现在还是回到这辆小车,我给它一个推力它就能运动,那么它为什么运动一段距离以后又会停下来呢?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有力阻碍了小车的前进,水平方向上没有其它力的作用,这样我们想办法让摩擦力更小,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

[讨论]:怎样改变小车所受的摩擦力?

[归纳]:我们通过用表面光滑程度不同的材料来改变小车所受的摩擦力。

[展示]:展示三种材料:毛巾、纸板、玻璃。让学生感觉它们表面的光滑程度。

[讨论]:小车滑行的距离会不会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呢?

[讲解]:摩擦力和初始速度都对小车滑行距离有影响,这里就有两个变量了,我们讲过当探究多个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时,我们可以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摩擦力不变的情况下,改变速度,观察小车在水平轨道上运动的情况,这探究的是速度对物体运动情况的影响,这不是我们今天探究的问题。我们今天探究的是力是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那么我们就应该在保持速度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摩擦力的大小,观察小车在水平轨道上的运动情况。

[讨论]:如何来控制物体开始在水平轨道上运动时的速度保持一样呢?

[教师点拔]:推力或从高处滑下,让小车获得速度;推力不好控制。

[总结]:我们可以让小车放在斜面的同一高度,让其自由下滑,注意不能给小车力,保证小车在水平轨道上开始运动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第四,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实验:让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自由滑下,观察小车在不同材料的水平面上运动的情况。(分别铺上毛巾、纸板、玻璃)

第五,分析与论证。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慢,小车运动距离就越长。

[讨论]:假如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突然消失了,那么运动的小车将会怎样?

[总结]:假如水平面对小车完全没有摩擦,小车将永远运动下去。

[讲解]:如果接触面光滑时,摩擦力为零,速度也就不再减小,将永远运动下去。小车不受力也能够永远运动下去,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只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惯性。

[学生实验]:①请一个同学迅速击打硬币下的硬纸板;②请一个同学做载有木块的小车受阻而停止运动。

[学生观察并讨论]:从研究对象→原来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变化情况。

[分析总结]: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观看录像]:乘客坐在行驶的汽车上,汽车转弯时,乘客倾斜,汽车急刹车,乘客向前摔倒。

[学生分析]:解释看到的现象(从研究对象→原来的运动状态→受力情况→运动状态变化情况来分析)

教师随时订正不准确之处。

3、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学生活动]:请列举惯性现象的实例,分析应用和危害。

[教师点拨]:如:奔跑的人不易停下来;公共汽车在进站前10几米处就关闭油门;用力甩手可将手上的水甩掉;翻滚过山车向最高点的运动靠什么;宇航员走出飞船后,仍然能与飞船并肩前进,不会落在飞船的后面。

[学生思考]:人站在匀速行驶的汽车里竖直向上跳起,会落在起跳点的什么位置?原因是什么?

三、课堂小结

①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研究对象是一切物体、成立条件是不受外力作用、结论是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②惯性是物体具有的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一种性质。③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的这种性质。④分析惯性现象的一般步骤:研究对象→原来的运动状态→受力情况→运动状态变化情况。

四、布置作业

上一篇:擦亮青春朗诵稿下一篇:子衿诗社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