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的探究学习

2024-12-16

教学中的探究学习(共11篇)

教学中的探究学习 篇1

探究学习就是从学科领域或实际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 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 (或科学) 的研究情境, 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索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 学生通过探究学习, 可以获得能力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并掌握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探究学习的本质体现

1. 问题性

探究学习是主动地发现学习, 它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 而问题是它的核心。教师能否提出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和吸引性的问题, 并使学生产生探索欲望, 萌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是探索学习的关键。

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 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激发他认知冲动和思维的活跃性, 甚至产生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 促使他探究未知的知识领域。探究学习, 既是对问题的分析、探究, 又是个人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提高, 更是运用已有知识探索、发现新知识的实践过程。因此, 问题是探究学习的起点和主线, 也是它的归宿。

2. 过程性

结论和过程是学习和认识这对矛盾的统一体。传统的接受性学习, 注重已有的知识结论, 而探究学习注重探索过程。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是暴露学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 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探究学习强调的是探索过程, 即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 它正视了学生面临的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 也肯定了学生用时间和精力换来的结果。这个过程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成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这个过程为他将来的生存、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开放性

开放性与封闭性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对矛盾。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是一种封闭性学习, 其特点是学习目标单一化、学习过程程序化、学习评价标准化;而探究学习则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 其特点是学习目标整体化、学习过程个性化、学习评价多元化。探究学习既要注重知识, 又要注重能力;既要注重认知, 又要注重情感体验, 其目标具有开放性。探究学习强调每个学生的学习活动,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创造性的表现, 其过程具有开放性。探究学习的评论, 强调多元化的价值取向, 不仅允许对问题解决可以有不同的答案, 而且鼓励学生另辟蹊径, 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评价具有开放性, 因此, 探究学习重点强调问题的开放性, 允许和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究解决问题的推理方法和演绎过程。

二、探究学习的基本要求

在新课程改革中, 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探索促进学生智能发展,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渐改变被动性、接受性、封闭性的传统学习方法, 逐步形成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的学习方法。教师要立足基础知识, 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结合实际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推理, 从中得出符合事理的答案或结论, 进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探索创新精神。离开了教师的正确引导, 学生难以获得基本的生存技能。为了更好地推行课程改革,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探究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最重要的学习方法, 成为了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要求。

1. 精心设问, 激发学生的探索求知欲望

英国学者德波诺曾提出:“思维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思维活动。”“思维是为了某一目的对经验进行有意识的探究。”只有当个体认识到问题的存在, “问题意识”萌生, 才能树立探索与发现目标, 激发欲罢不能的创造力, 引起定向注意, 出现解决问题的行为。

在教学中, 教师要细读教材, 抓住教材中知识蕴含的矛盾, 精心布疑设障, 提出真实的又富有启发性的难易适中的问题, 引起学生的思维冲突, 促使学生独立自主地去解决问题。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师要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 能调动每个学生的求疑欲望, 全身心地投入探究过程, 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来演绎和推理, 找到问题的答案或结论。在探究过程中, 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推演出新知识, 实质上是创新。它既巩固了旧知识, 又学会了运用定理、公理和规律探求自然、社会某一领域中某些现象和问题, 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探究学习中提高能力

人类认识始于怀疑。正是由于疑惑促使人们摆脱困境, 探索新知识, 而新知识则是怀疑的结果, 又引起了人们新的怀疑。怀疑、探索、结果、再怀疑, 符合人类认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 不断深化发展的辩证发展过程。教学中,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经过探索、研究后, 找到问题的答案或事物蕴含的原理、规律, 再运用这些原理、规律解决相类似的问题、事物现象, 它实质上是学生的认识、实践过程。

在探究学习过程中, 学生可能遇到很多问题, 需要教师耐心引导, 层层分解, 让学生找到问题的突破点, 努力探索、研究, 最终找到结论或答案。然而在探究过程中, 学生得到的结果, 包含着正确和错误, 它是学生努力探索、实践的结果, 凝聚了学生的心血和智慧, 是学生能力的展现和情感的体验。教师要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并用详实的事实和论点说服学生, 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出错的原因, 尽力避免以后再次出现类似的错误。因此, 在探究学习中, 学生分析和解答问题, 是学生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的形成过程, 也是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为学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 引导学生齐心协力, 团结合作, 共同寻找结论

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纵横交错, 形成了有机的统一体。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同时, 既要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 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积极探索, 还要借助其他外部力量, 完成对事物的本质认识。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艰巨的漫长的认知过程。除了教师积极引导和学生个体充分参与、努力探究外, 还需要其他学生的配合、支持。因为学生的背景不同、经历不同、智能水平差异等, 对事物的看法迥然各异。即使是同样的事物, 不同的学生就有不同的看法。学生共同参与、广泛合作, 可以弥补各自不足, 找到各自所需的经验和方法, 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倾听各方观点、意见及分析过程, 旗帜鲜明地肯定正确、及时纠正错误, 促进学生自我意识与自我反省, 找出自己的缺点与失误, 吸收他人的优点和长处来完善自己, 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 合作研究有利于学生之间交流沟通, 培养团队精神, 凝聚人心, 增进彼此之间相互信任与理解。再者学生认真思考, 勇跃发言, 又会带动和影响差生, 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促进差生向好的方向转化。因此, 这种学习方式能够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充分展示学生个性, 真正提高学生素质。

教学中的探究学习 篇2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中文摘要

语文教学中构建探究性学习,是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语文课程标准》,全面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生活实践能力,及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基本方法,具有优秀品德情操和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语文现代性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中构建探究性学习是语文教育的渴求,更是时代的呼唤,它是势在必行,也是可行的。不仅因为有科学的理论为指导,而且有科学的内涵。本文主要从不同语文课型和不同教学内容上进行自主有意的探索,同时也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构建探究性学习进行了反思。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语文教学中构建探究性学习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语文课程标准》,全面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生活实践能力,及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基本方法,具有优秀品德情操和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语文现代性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初中语文构建探究性学习势在必行

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与时俱进、适时教育、适人教育而大力提倡的,是培养具有现代思想与思维、时代个性、健全人格、优秀素养的人才而迫切需要的一种相对于传统教学的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其有益于学生学习、发展,有助于素质教育实施,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形成。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构建探究学习的理论依据和内涵所在

(一)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学生中心理论“(美国杜威为代表)和现代教育理念为其学习方式的构建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学生中心理论”要求现代教育必须从以教师为中心或以知识为中心走向以学生为中心。其理由是:(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只有当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得到充分尊重,社会生活中才有平等、民主可言。否则,任何形式的教育都是专制与不平等的温床与土壤。(2)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自主的活动,包括脑的活动和手的活动。只要可能,就让学生做中学,做而学,这是教育的金科玉律。(3)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有创作和欣赏的因素。

(二)内涵概述

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中和语文学习内容中选择和确定探索、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的学习。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它着眼于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自主学习落到实处。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研究

探究性学习,根据实际,可单一使用,也可结合使用,合力则更好。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依据不同课型、不同教学内容和初中生的实际情况而选择教法、确定学法,不应千文一法,一概而论。

(一)不同语文课型的可行性探索

1、讲读课文中的实践

初中语文课程中讲读课文占有首要的位置,所选课文兼思想性、艺术性、人文性、知识性等为一体的经典文。教学时,教师要积极、灵活、大胆地使用探究性学习,让初中生在掌握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注重全面素质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注重语言基本功训练的同时,让初中生掌握学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阅读课文中的操作

阅读课文在初中语文课程中占有相当的篇幅,是对讲读课文的巩固、补充、延伸,旨在培养初中生的阅读能力为其根本任务。教学时主要是读,即泛读和精读,随机而用。教学时,教师要自觉帮助初中生构建探究性学习,运用默读、朗读、速读、跳读等阅读方法进行重认识性、理解性阅读(低年级),重评判性、创造性阅读(中高年级)。教师应注重发展初中生的主体性,应当在初中生主动求知的兴趣激发、主动求知的方法和能力习得、主动求知的探索精神的培养等方面做好文章。具体的做法可以是:(1)营造民主氛围。让初中生进入主体角色,培养其主体意识,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伙伴型合作关系,以树立初中生学习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自主的意识,便于自主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例如,教学《苏州园林》一课时,让初中生充分自学探索,运用积累知识,通过看图、读书、提问、小组讨论进入理解、消化、吸收状态,初中生不但读懂了课文,还学到了许多书本以外的知识。(2)创设活动情境。A、还初中生活动的时空。教学时,充分给予初中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以个体学习为主进行自主学习,让初中生亲身参与到发现知识的过程中,使教材贴近生活,激发学习动机,激起求索热情,切切实实地去阅读,自学未知的知识,直接感受与吸收课文语言,实现真情体验、真情交流。B、还初中生选择的权利。遵循天性,遵从差异,从培养兴趣的角度着重,让初中生自选自学方法、自学形式,或圈点、或查写、或剪贴、或随笔、或眉批,自搜、自解、自思,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实施自主性学习。C、还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教师要利用阅读课文以活动促发展。如,游戏活动、课堂即兴表演、实验操作、朗读竞赛、小博士答辩、课后沙龙、答记者问等形式可让初中生兴趣盎然,乐学、爱学、会学,事倍功半地完成了阅读课文教学。(3)发展创新思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阅读课文教学时,教师应善于培养初中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要关注初中生的异象,珍视初中生的反常,异象即标新,反常即创新。采用引导质疑、合作探究使初中生在学文中收获意想不到的成功和体验。

3、课外阅读中的应用

《标准》十分重视初中生的课外阅读,并分学段分期规定了相应的课外阅读量,重视语文积累。这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有益拓展。因而,教师要定位于学前指导,学中帮助,学后促进的角色,给初中生充分的自由和自主,从培养其浓厚的阅读兴趣出发,通过探究性学习,帮助学生丰富语文知识,积累语文技能,美化语文素养。我认为不妨尝试以下方法:(1)提一个目录供您选;(2)提一个时间表供您读(背);(3)供一个机会让您说;(4)供一个平台让您演。而且,学生课外阅读不要局限于配套教材《自读课本》,可以扩展到中外古今诸方面的有益读物;不要局限于书本,可以扩展到网上;不要拘泥于家校,可以扩展到图书馆、文化超市。学习方法应以自主性学习为主,进行合作交流,也可以设定专题,鼓励初中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少做勤读,以读好书行动,树读书好意识,成好读书习惯。让全体学生身心愉悦地走进课外阅读,在激情中学语文、用语文。

4、语文实践活动中的尝试

《标准》首创了语文综合性学习,这是拓宽语文学习途径的现代性方法。语文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在此仅论述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探究性学习。教学时,要强化过程,淡化结果;要着重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之形成及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要开阔语文学习视野、拓宽语文学习内容、开辟语文学习途径,让生活成为课本,让语文融于生活。教师要帮助学生从兴趣出发选题、定题,放手让家长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搜集、整合、处理信息,在合作中交流,达到“有心载花花自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理想境界,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和本领。

语文探究性学习对综合实践活动而言,其设计思路是:(1)学生地位:从被动到主动;(2)教师职能:从传授到指导;(3)活动目标:从单一到综合;(4)活动空间:从封闭带开放;(5)活动过程:从实践到认识。具体而言,学习地点是不固定的,或家庭、或社区、或科技馆、或工厂;学习范围是广博的,或社会、或自然;学习场所是多样的,或图书馆、或网络;学习形式是丰富的,或专题讨论、主题演讲、策划方案,或制作小报、撰写调查报告等。语文综合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其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良好途径,应积极运用。

(二)不同教学内容的可行性探索

《标准》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提出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于进取精神,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因而,初中语文在阅读、写作,应进行可行性的有益尝试。

1.阅读教学中的探索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所占课时最多,所用精力最大,被誉为“智慧之源”。简言之,阅读教学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表达力,发展认识力,发展智力、培养创造能力,陶冶情操,修养品性,增强搜集信息的能力。

阅读教学过程具有多变性,其教学程序无固定模式,每篇课文的教学程序各有不同,而积极建构的探究性学习则必须提倡。

(1)内容浅显、文字朴实、贴近学生实际的课文,教师应放心、放手地让学生先学后教,先练后讲,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在自主尝试探究中,体验成功,实现发展。如,《背影》一课的教学,可采用从解题入手,尝试整体感知;尝试分段,落实重点训练项目;尝试研读,感悟人物品质;点明中心,升华情感的教学程序,精心设计每个环节,通过设问激疑、填空初知、巧导自学、合作交流、小组汇报、探究释疑的方法,优化动作,理想地完成学习目标。

(2)内容较深、不易理解的,教师要创造条件、提供服务,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必学习

中获得发展,如,《猫》一课力现所蕴含人文精神,教学时可以引入选择机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入研读机制,培养学生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在第二个教学环节“初读课文,感知文意”中;A、学生带着要求自学课文(识字、析词、通文、思意);B、交流自学情况,引出主线,板书示意,为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中心提供依据。在第四个环节“专题段意、归纳中心提供依据。在第四个环节“专题研究,理解课文中”,共同合作形成“研读专题”,好怎样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请你任选你自己觉得最生动的一处讲给大家听。具体做法是:A、教师先指导一处以作示范;B、放手让学生自己研读;C、小组或同桌合作,最后组织课堂交流,教师随机点拔、深化、评价。

如此,通过“划”自己最喜欢、感受最深或最体现作者爱猫之情的句子,“圈”出这一句中最能体现猫之可爱、作者爱猫的关键词,“研读”领悟其特别含义,“赏读”体会作者对猫之喜爱之情。再将自读过程进行交流。不但保证了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研读课文,有效地锻炼了学生提取、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把反复诵读课文与研究性学习方法有机结合,推陈出新,开辟了阅读的新天地,发挥了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写作中的应用

写作能力的高低,标志着一个人语言素养的高低。实际生活中,写作无处不有,无处不用,其重要性可以非常。写作教学要做到五个注重:(1)即注重与阅读教学相结合,进行基础性训练;(2)注重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进行广泛的知识积累;(3)注重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获取丰富的作文题材;(4)注重与地域文化、社区文化资源的开发相结合,充实作文内容;(5)注重与现代科幻影视、信息相结合,发展习作想象力。让学生堆积情感与生活素材,写出真情实感,且富于创新。

四、初中语文教学中构建探究性学习的反思

现代性的教育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学校、教师及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标准》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遵循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准则,关注素质全面提高,立足于发展。为此,我们务须对教育和教学作以下经常性的反思,才能创造出适应学生的教育,适应学生的教学。

1、教师走进新课程,如何创造适应学生的教育和教学。

2、怎样“把人当成人来培养”,“把人当成人来教育”,注重人的潜能开发。

3、如何科学操作探究性学习,营造学生好学、喜学、乐学、会学,教师爱教、乐教、会教的良好氛围,师生得以共同发展。

4、教师何以变经验型为科研型,靠科研提高教学质量;变单纯的“责任“为丰富的“情感”,把更多的“情”和“爱”注入教育事业,撒在学生心田;变重“知”轻能为“知”“能”并重,教学生“学会学习”,“学生生存”,“美好生活”。

5、学生的发展是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语文教育应是“大语文”,生活化,教师怎样创建现代性的语文教学方法。

综上所述,以人的发展为理念,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为主体,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在

初中语文教学中,构建“大语文”教育,将语文学习生活化,生活语文化,研透《标准》,理论联系实际,积极运用探究性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是可行的,必要的,适时的,有效的。相信,中国语文教育的明天将新姿焕发,中国素质教育的春天必将生机盎然。

参考文献

作者 邱衍霖 期刊《再谈“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小学教学 2007第十期 15-16页

作者 李月香 期刊《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成长》 河南教育 2006第七期 39页 作者 程晓峰 期刊《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六环节教学模式》河南教育

教学中的探究学习 篇3

关键词:数学;学习小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169-01

高校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自主学习是关键,探究学习是目的,而合作学习,既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过程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同时,由于合作学习将班级授课制条件下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转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关系,因此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以及交流勾通能力。在数学中,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会遇到更多的问题和困难。正是由于数学学习有更大的难度,所以在数学学习中更需要合作。因此,数学教师更要重视合作教学,更要重视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的共同目标为基础的, 强调小组成员的分工互助,有些学生依赖性强, 参与不够, 总是承担一些无关紧要的工作,主要的工作依赖其他的成员, 久而久之,其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锻练。教师应采用一些积极的手段,让他们敢学习,在学习中不怕犯错、敢说,再让他们学会如何对学、尤其是群学。还应充分发挥小组内每个成员的作用。小组内的每个成员虽然层次不同,分工不同,但都应该树立整体意识和团队精神,树立“小组的荣誉离不开我的努力”的意识。因此小组内的成员做到既有分工更有合作,特别是对于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习基础比较差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弱的同学,更应该帮助他们克服障碍。为了使每个人都有锻炼的机会,小组内的分工应该轮流进行,而且各个组轮流的方式基本相同(即同一层次的同学同时担任同一角色:记录员、检查员、组织员、总结报告员等),这样也利于评价的公平性,树立每位同学的信心。

合作学习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合作学习。不提出过于简单,不假思索就能解决的问题。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张口就会,看起来气氛活跃,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我们不但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而且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倡学生提出问题。那么,学生的问题是从哪儿来?我们现在所进行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都是学生课前预习或者课堂自主学习为前提的,学生在课前预习或者课堂自主学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及疑惑在课堂中提出来,进行课堂交流与解决。

要处理好“相互倾听”和“主动参与”之间的关系。首先,合作学习中的交流应涵盖二个层面,一是表述自己的想法,二是倾听别人的意见。只有表述的过程,缺少倾听的过程,交流的效果就只能大打折扣了。其次,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倾听教师”,更要强调的是“教师倾听学生”,倾听的目的有三:一是为了了解学生有哪些问题不懂,找出他们合作中出现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有技巧性地提供帮助,有效监督学生行为,以便活动顺利开展。二是发现火花。交流的过程是学生思维碰撞的过程,时常会有思维的火花闪现。这种火花可能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解法,还可能是富有哲理的话。教师要在倾听中努力去感受和寻找。三是引导深化。在开始采用合作学习这种学习形式时,小组的交流和討论往往容易出现交流与讨论浅层次,表现化。比如,老师要求学生对一个问题寻找更多的解法,学生往往满足于解法的数量,而忽略的是解法的类型和独特性。这是在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必须引起注意的。再次,教师要做到不仅会倾听,还要会主动参与。在合作学习中,教师首先要倾听学生各自的理解,再以一个平等的身份,适时地参与学生的讨论。

防止两种倾向。把讨论变成了只有少数几个人的发言。刚开始时,大家(特别是学生)都觉得讨论这种形式比较新鲜,于是每个人都会争先恐后地发言,以表明自己的观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基础好的同学慢慢地成了小组内的“权威”,基础差的同学受到了排挤,渐渐地也失去了发言的勇气,于是小组讨论就变成了某某某的中心发言。追求表面上的热闹。这是目前在合作学习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为了追求课堂上学习气氛的热烈,以显示教学上的宽松、民主,任凭学生的自言自语或大喊大叫,甚至对于学生的借机“放松一下”,或“吵闹一下”,教师也会视而不见或一笑了之。久而久之,必然会导致教学走向另一个极端。

探索学习是一种通过知识与经验并重、主体积极参与探究性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究学习也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学习,首先要具备良好的相关探究性学习的知识,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教学平和教学策略。因此,探究学习已成为推进课改的关键师生在探究学习中都获得发展探究学习已被人们所共识。课堂教学中,始终穿民主的交流和实践和谐氛围。而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民主”,只有在民主的探究氛围中,在不受拘束的环境中,学生的大胆发展才进入兴奋状态。教师在课堂中要与学生互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敢于向教师提问。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凡是学生通过思考能说的,教师不能包办代替,要给学生有充分发言的机会。

给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的空间、鼓励学生的大胆创新发现。在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中,教师给学生批判的机会,耐心听取学生的疑问。由于每个学生智力的差异、基础差异、生活经验与环境的差异。对同样的问题,其思维方式,采用的手段和方法也有着一定差异。教师本着让学生独立思考的自主学习的原则,有一定的思维空间,教会学生思考,在预习中带着问题思考,从教师的讲解中思考,从小组合作交流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对教师甚至是名人的权威不迷信、不盲从,逐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格批判思考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探究学习 篇4

一、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培养持续探究学习的兴趣。

以往的历史教学中,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及“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师、学生在教与学中越来越感到乏味,而兴趣是学习和研究的源泉,保持独立持续的探究兴趣是一个人在学生时代乃至长大成人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所创新和成就的重要的心理品质。因此,创设问题情境,满足其探索求知欲,激发和保持学习兴趣,形成自觉学习的能力和探究精神,应当是初中阶段学习的主要任务,为此,我在历史课上采取了以下做法来培养学生探究兴趣。

1. 创设活动情境,培养情感体验。

提倡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因此,在教学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亲自实践,大胆探索显得极为重要。这样的活动具备以下功能:(1)学生有了参与及表现的机会;(2)学生有了经历和体验;(3)为师生、生生互动提供了沟通、交流、对话平台;(4)学生能自主进行实践和探究性活动;(5)学生乐学,情趣盎然。

例如:《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课,提前让学生预习课文,查阅资料,进行《张骞拜别汉武帝》的情境设计,让学生在搜集信息与合作讨论过程中“创造”出一个场景,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对教材对信息的把握程度,来体验张骞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勇于探险和开拓的精神,由此强化学生的爱国思想和开拓进取的意识。学生创设出来的情境丰富多彩,还有的别出心裁地设置了跨越时空的场景。通过活动情境的创设,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余兴未尽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从同学们的情景设计中,我感受到了张骞的爱国之志,那么我们能否结合张骞这个历史人物,来谈一谈成功者应具备哪些素质呢?”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各组派代表发言。

这节课,由于学生亲自参与了虚拟历史情景的设计活动,学生多了表现自己的机会,维持了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因此学生身心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有效教学的时间几乎是一节课。从课后反馈来看,学生非常喜欢这样的课堂教学形式。

2. 以问题为中心,创造探究空间。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学习的过程不能仅是接受知识的过程,更应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学生产生疑问、暴露困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造新成果的过程。这样,学生在探究中,就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构建新知识体系。

例如,在学《三国鼎立》一课时,我让学生先搜集相关资料、预习,把自己有疑问的地方整理出来与教材内容相对照,然后搭建一个无“青梅”“煮酒”而“论英雄”的平台,学生你来我往,互相答疑质疑,教师只是穿插其中,略作评说,学生互相答疑、教师适时点拔的过程,就是学生对这段历史认知、分析、思考及主动探究的过程,并因此对文学艺术作品及历史史实有所辨别,这些都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3. 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学生在课堂中敢不敢提出问题,能不能提出问题,取决于教师能否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创建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教学民主是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的基本条件,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心情舒畅,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敢想、敢说、敢于质疑问难,勇于大胆创新,乐于发表意见。

在上课时,我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并参考了一些做法,例如:二提倡:即发现错误———提倡有错必纠(包括教师的、教材的、权威的);发现疑点———提倡有疑就问,大胆质疑,积极解释。三举手:举手———允许高举;练习———允许商讨;听讲———允许围绕学习目标就近讨论,翻阅书本和资料。这些做法从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出发,学生乐于接受。

二、通过改变课堂学习评价,促进探究学习的实施。

评价的实质可以用三句话概括:获得信息、增进了解、促进发展。行为实验科学还证明,一个人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能力就可能发挥出80%—90%,甚至更多。评价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因此教师的评价首先应该重视情感的投入,即用简短、恰当的语言,热情地给予褒奖,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成功的愉悦。

笼统抽象的评价往往对学生帮助不大,所以教师的课堂评价必须具体和有针对性,要适当、合理、明确。同时在评价中,语言艺术可以直接体现激励性,教学用语应该不断向人性化、平等化、科学化发展,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被激发出来,在课堂上焕发生机和活力。

总之,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理念,将探究学习方式渗透日常的学科教学之中。在激发学生主体探究历史兴趣的基础上,结合课程内容,潜移默化地培养探究能力及历史思维能力,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探究的乐趣,进而获得创造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李亦菲.探究学习的三维理论.

浅析写作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探究 篇5

关键词:写作 自主 学习 探究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学生在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探究充分挖掘,提升小学学生的写作技能,就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自主学习探究策略是当前课程改革的新型学习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下面将对小学语文写作中实行自主学习探究策略进行探讨。

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一门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写作主要是通过运用一些书面语言来进行表达和叙述的一种交流方式,同时也是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感知过程,在经过自我创造表达后直观反映出自身情感或者事物客观规律的一种能力。进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对文字的运用和表达能力,因为写作教学具有抽象性的特点,所以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属于重点难点。因此,教师需要对写作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和完善,制定一系列适当的措施进行针对性教学,努力提高写作教学质量水平。

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发展现状思考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项基本功综合训练的综合体现。而我国内地传统的作文教学最终导致了小学生作文“无话可说”“无情可抒”的失语状态。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当前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只对学生的写作技巧和模式进行指导,忽视了写作教学的客观规律,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缺乏系统的写作知识训练,没有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在这种教学方式下,造成了学生的作文中出现大话、空话,情感苍白、胡编乱造现象日益严重。教师为写作设置条条框框。教师在学生写作前关照的中心、主题、选材、开头、结尾等等一大套写作理论,无形中束缚了学生的手脚。教师错误估计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求学生写作的思想内容达到一定的高度,忽略学生特有的思维方式。另外,教师批改时,会根据习作要求,认为学生的习作有些偏题,重点不够突出,这样就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形成互动关系,并且没有运用正确的教学方式,所以只有解决了根源问题,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针对传统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学生害怕作文,作文教学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教师命题学生做,学生习作教师评改等弊端提出来的,具体阐明了“学生是学习作文的主体”的教学理念,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作文教学思想。

三、小学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对写作的影响

写作能力不是一朝之间就可以练成的,而是通过持续的训练才能得到提升,写作教学的内容比较复杂,其中包括了对观察能力、思考能力以及表述能力等方面的训练,同时也包括一些细节方面的训练,例如立意能力、修改能力以及审题能力等。想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必须要做到因人而异,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独特的思想观念和写作规律进行培训,而提高以上写作能力的基础就是要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

自主学习探究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将自己需要完成的学习内容进行统筹规划;对自己完成的学习内容进行严格的评价和审核;对正在进行的学习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自主学习探究也称为个性化学习,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学生可以掌握自己的学习规律,及时进行控制和调整,同时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实际写作效率。

四、实现小学写作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探究的途径

1.教师愁作文,学生怕作文,作文教学效率不高的现实一直困扰着我们中学语文教师。我觉得,作文技巧不可缺少,兴趣更为重要,不能激活学生的兴趣,就难以形成良好的作文习惯,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将受到制约,作文教学的效果也就谈不上了。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只有对写作产生兴趣,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中,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在进行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性,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用文字表达出来,因此,教师要和学生建立和谐友好的关系,鼓励学生自主进行探索和观察,从而使学生对语文写作更加热情起来。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尝试实施差异教学。力求在语文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差异之间的矛盾中找到解决的办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独立自主、创造的个性。

尊重小学生的思想差异,小学生身心已经发育成熟,都有着独特的思想个性,所以在写作过程中都蕴含着自身鲜明的个性。因此,教师要注意到学生之间的思想差异,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例如,培养学生养成随时写作的良好习惯,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所想到的及时记录下来,以随笔的形式进行上交,这些记事随笔不受任何写作限制,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使学生自由轻松地进行发挥,展示出自身独特的观点和见解,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写作水平。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自由写作空间,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写作环境,使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进行写作,从而有效地提升语文写作教学质量水平。

3. 评价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不仅要关注共性,更要关注个性;不仅要关注学业成就,更要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评价学生的写作成果,写作教学所面对的是广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写作发展,对学生的写作成果做好评价工作,对学生的反应情况重视起来,使学生和教师共同对写作成果进行评价,这不仅可以加深师生关系,还可以使学生之间更加友好。在评价过程中,不应该单方面采取分数制,这样会加大学生的写作压力,因此,应该采用达标制等方式进行评价,既能创造出良好的写作环境,又可以减轻学生的写作负担。在进行评价时,教师要激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使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并积极乐观地去改进和完善,从而充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

总之,教师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尊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同时建立适当的评价制度,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探究的习惯,只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从而推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快速发展。

教学中的探究学习 篇6

一、分组预习, 初步完成知识构建

在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中, 预习环节很多时候都容易被教师忽视, 而以简单的“请同学们去看书”作为预习要求, 结果学生的预习也是简单的看看书, 没有达到预期的预习效果其实, 预习环节是学生初步构建知识、提出问题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 还要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 采用分层分组的形式, 以明确的预习目标来引导学生进行预习.

首先, 要以明确的目标来引导学生进行预习.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以明确的目标来对小组成员进行要求. 如在“线段、射线、直线”的教学中, 该课时涉及线段、射线、直线的定义、表示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还有关于直线的一个公理等知识点, 结合学生实际, 对基础一般的小组只要求其在预习中了解线段、射线、直线的定义, 对基础稍好的小组则要在此基础上拓展到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方法, 而对基础较好的则要拓展到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和对公理的了解. 其次, 在小组预习过程中, 各个小组组长要负责对该小组进行问题的总结, 以便在课堂中提出并进行讨论. 最后, 学生预习后, 教师要以导学案形式对学生进行预测. 在利用导学案预测过程中, 教师要在课前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 小组阅读后完成导学案, 教师要在课前批阅导学案, 并归纳导学案中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合作探究模式中, 预习环节是不可或缺的, 只有搞好了预习, 才能为课堂中的探究奠定基础, 也才能更好地找出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为答疑解惑埋下伏笔. 如果忽视了这一环节, 课堂中的讨论就会落空, 而无法起到促进学生知识构建的作用.

二、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构建知识

新课标下的数学提倡在突出教师主导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过程,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初步完成了知识的构建, 同时也找到了学习中的问题, 此时教师就需发挥小组的作用, 让学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在讨论中完成对问题的分析, 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从而形成知识的构建.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首先, 要注重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预习情况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如在“反比例函数”的教学中, 该课时的重点是对反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 而从学生的预习情况来看, 部分学生虽然知道了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而对其内涵还没有深刻理解. 为此教学中以问题“什么叫一次函数? 什么叫正比例函数? 写出它们的一般式. 它们有何关系? ”引入一次函数的复习, 并引导学生对正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进行分析, 以电流I、电阻R、电压U之间的关系设计案例, 从而引导学生写出函数解析式, 引导学生在分析中弄清“当R越来越大时, I怎样变化?当R越来越小呢?变量I是R的函数吗?为什么? ”然后结合正比例函数的定义由学生讨论、总结出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其次, 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小组进行引导. 同样是在“反比例函数”的教学中, 学生总结出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后, 教师要对反比例函数的定义进行详细解释, 并引导学生探究反比例函数变量的相依关系, 从而深入理解其内涵同时,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遇到困难时, 应以精讲释疑方式为学生答疑解惑. 如在“不等式性质”的教学中, 不等号没变, 在什么情况下不变? 不等号发生了改变, 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了改变? 学生在探究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探究情况及时以具体案例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 从而发现不等号的变化规律, 理解不等式的性质, 从而引导学生掌握重点, 突破难点.

三、分组练习, 解决问题培养技能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还存在一个具体问题, 即在课后练习过程中, 在方式上较为单一, 基本以课后练习或教辅资料练习为主, 在对学生要求上也基本是“统一要求”. 这样做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因练习方式的单一化而让学生兴趣不高, 练习效果不佳. 要解决这一问题, 可采用分组分层多样化练习.

首先, 针对课堂教学内容而对学生分组分层进行练习通常而言, 为能更好地起到练习的作用, 教师教学后可根据课后练习情况而将学生分组分层练习. 当然, 分组分层不是绝对的, 而是螺旋式的, 即当低一层次的小组在完成了该层次的练习后, 教师要注重以新的练习来加强其练习, 从而促进学生不断提高. 如在“分式方程”的教学中, 当学生在练习中巩固了分式方程的概念后, 教师以具体的案例来引导学生在练习中列出分式方程, 并能解方程, 从而解决问题.

其次, 在练习方式上, 要摒弃单纯的课后练习的方式, 而要结合学生实际, 采用小组竞赛模式、小组相互出题练习、以活动形式采用任务驱动方式进行等. 如在“统计的简单应用”教学后, 以“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调查”“班级学生视力情况调查”“学生营养情况调查”等实践活动来进行练习.

生物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篇7

一有备而来, 精心准备探究材料, 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做好准备

在刚刚开学时, 教师应熟悉教材和课标, 了解所有探究活动, 列出每一个探究活动所需材料的清单, 针对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做一个详尽而长期的计划。如动物的饲养、植物的栽培、自制教具、相关图片以及与探究活动有关的新闻事实等, 做到心中有数, 有备而来。

二创设探究情境培养学生探究兴趣

生物教学中要注重考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兴趣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动力。学生为什么看《西游记》《还珠格格》等电视剧的情节, 看一遍就会记住, 原因就是兴趣。因此在我的课堂中, 我针对教学内容及方法, 每节课前, 有目的地精心设计, 为学生创设环境, 使学生“动而不乱”, 课堂“活而不杂”, 尽最大努力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 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 变“要我学”为“我愿学”, 使他们轻松愉悦地参与教学活动,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我都要精心设计既科学又不失兴趣的情境和问题, 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好奇心。如在讲授平行脉和网状脉时, 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同学们都看过玉米和大豆的叶子吗?那么是否知道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种类型呢?让我们在生物教学中来共同来探究吧!随后拿出准备好的玉米和大豆叶子让学生自己观察、讨论并总结。这样就激起了学生的兴趣, 带着好奇, 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 最后获取观察结果, 得到结论。又如在讲种子结构之前, 我让每个学生搜集一些植物的种子, 如玉米种子、大豆种子浸泡, 在课堂上让学生动手解剖观察:你能够看到什么?这些结构叫什么呢?带着疑问和好奇心, 学生兴趣浓厚, 气氛活跃, 轻松地完成了知识的学习。

三运用新的教学理念, 转变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

生物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要求教师要“授之以渔”而不能“授之以鱼”。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相信学生的潜在能力, 要让学生的潜能得以发挥, 课后要潜心研究教材教法, 阅读各种生物资料, 做到博学多识。多用讨论、启发、引导探究式教学法, 精心准备教学内容, 储备大量的知识和技能, 根据教学内容收集相关信息, 努力将教学内容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

四开发课堂资源, 提高探究能力, 发展探究兴趣

生物课堂教学中, 为了加大学生探究学习的力度, 我将课堂搬到实验室, 充分利用实验室进行解剖、制作、观察等, 提高学生操作能力。我将课堂搬到动物园、植物园, 让学生亲近大自然, 认识动物和植物的环境及相关知识。利用多媒体教学, 进行课件制作, 让复杂枯燥的知识变得直观化, 为自己的科学探究做材料。另外, 我还经常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如进行社会调查等。

五耐心组织学生探究性学习, 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的自我学习, 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不要急于求成, 耐心是关键。第一, 教师精心设计好探究计划是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必要前提, 不是所有的知识内容都适合进行探究性学习, 所以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 哪些知识适于探究, 就开展哪些探究活动。第二, 选择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材料, 即教师在组织学生探究时, 选材得当, 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 不能超出他们的生活经历, 难易适度, 不要让学生觉得太难而打消探究的积极性。第三, 在探究学习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看到课堂效果, 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 为学生创设探究空间。如在教学“花的结构”知识时, 要求学生识别花的结构, 特别是雌蕊和雄蕊的区分以及单性花和两性花的区别。所以, 课前布置相关任务, 让学生结伴到野外采集各种各样的花, 这样不仅亲近大自然, 而且能得到探究材料。第二天上课时展示自己的采集成果, 其主要目的是要学生仔细观察看一看每一朵花是否都一样, 摘掉花瓣, 只剩花蕊, 看各个花蕊是否一样, 有的学生非常好奇:“呀, 老师, 每一种花的花蕊的形状、大小都有自己的特点。同一种植物的花的花蕊还有所区别, 这是怎么回事?”在质疑声中, 教师要适时点拨, 趁热打铁, 鼓励启发并提问。带着问题, 带着好奇, 学生就会产生探究意识, 并且有信心一直探究下去。这之中, 教师要耐心地倾听每一学生的提问, 适时给予鼓励、肯定和表扬。让学生乐于智力冒险, 而不必担心因犯错误而受到批评, 培养学生对成功经验的重视, 失败时不要责怪学生, 要帮助学生查找失败的原因, 积累经验。让每个学生都树立起探究的欲望, 进而逐步提升探究的能力。

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探究 篇8

一、语文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途径

1. 树立合作意识

语文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重任,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有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由于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其思维能力、接受能力、知识水平等不尽相同,所以教师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完成,在实践中培养合作意识,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如教学《船长》时,可以提出问题:这次救人的成功因素是什么?学生交流后会认识到离不开船上人们的配合,合作是他们脱险的一个重要因素。合作学习中,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产生与人交流、合作的积极性,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2. 科学合理分组

合作学习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是围绕学生的学进行的。要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必须合理分组。合理分组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基础,小组要有共同的目标,成员之间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分组要结合学生的需要进行,同时还要根据班级情况进行调整。如教学《青蛙看海》时,教学目标是讲好这个故事。低年级学生爱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性格特点合理分组,将爱动与爱静的搭配,确保活动有序开展。合作学习不是简单地将学生凑在一起讨论,应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需求进行分组,只有这样学生才有探究的欲望,只有合理分组,学生才能相互配合、相互讨论,更好地完成任务。

3. 明确学习目的

合作学习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小组成员要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以免陷入盲目的误区。教师设计的问题应切合实际,有助于发散学生思维。如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时,在精读感悟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用一个探究性的问题来统领这部分的学习活动:请同学们充分读书,认真思考后完成填空“什么样的林冲”和“什么样的洪教头”,并以课文语句为依据,说说理由和自己的感受。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为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提供很好的平台,答案和理由只要合情合理就应当肯定和鼓励。在学生的自主研读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加深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感悟和体会。合作学习中责任分工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分工明确,才能推动合作学习的有序开展。

4. 注重教师引导

合作学习中,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引导,能使合作学习发挥出最大效用。合作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更多的是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的,而怎样引导则是合作学习的关键。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不停地巡视,对表现好的给予鼓励,对存在问题的及时指导。合作学习时如果教师不及时引导,可能会拖延学习时间,导致课堂效率低下。教师的引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能起到穿针引线、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教学《陶校长的演讲》时,可以让小组汇报讲。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陶校长和同学们谈了哪四个问题,他为什么要谈这些问题?

二、语文开展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1. 避免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合作学习模式是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在互助合作中学习知识与技能。但如果不理解合作学习的内涵,在教学实践中容易出现过分重视合作形式,而忽视合作目的。如有的教师课堂上给出问题,让学生交流、讨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很是活跃,但总结合作学习时,学生收获不大。造成这样现象的原因在于合作学习只注重了外在形式,忽视了内容、过程,导致学生学习漫无目的。还有的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往往偏重于让优等生表现,优等生成为合作学习的主角,而中等生、后进生则无法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这与合作学习的要求不相符,无法真正达到合作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深入研究合作学习,把握合作学习的本质与内涵,教学实践中切实发挥出合作学习的作用。

2. 避免合作学习过于单调

合作学习形式多样,教学中有些教师开展合作学习时,总是采用固定化的模式,将课文列出提纲,学生自主阅读,划分段落,总结中心思想,在此过程中开展合作。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无新意可言,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形式上来看,很容易走向单一化、单调化。所以应不断创新形式,只要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就尝试新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3.避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

小学语文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积累,而合作学习开展中,一些教师喜欢强调探究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这往往会忽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结果是学生合作学习后,思维能力确实有大的提升,但由于忽视了基础知识,导致语文素养未得到真正提升。

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篇9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问题意识,是探究性学习的关键。问题意识是主体在认知活动和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会不断驱使人们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调动学生的“冲动性”,激发学生活跃的思想,更不可能开发学生求异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那么,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怎样才能发现问题呢?

1. 据题质疑

学习文章,学生第一个接触到的总是文章的标题,标题往往蕴含着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提示了文章的中心。学生如能掘题质疑,不仅能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索课文内容的积极性,从而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探求知识。因此,学生学习一篇文章,应认真审题,从标题入手质疑。

2. 对行文“思路”质疑

任何成功的文章,行文总有思路。所谓“思路”,是作者写作的思维轨迹、行文的先后顺序、感情流淌的线索、事情发展的进程。叶圣陶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可见,只要循着作者的思路脉络,沿路而进,登堂入室,就能见到文章的真境,体悟作者的真情,明了文章的真谛。所以在整体感知课文时,学生要多做这样的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作者的感情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事情是怎样一步步发展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局等等。

3. 在出现语言的矛盾处质疑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关注语言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的思想性和语言艺术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抓住难句,如文中反复出现的一些语句,形成鲜明对比的语句、似乎不连贯的语句等,前后对照,联系比较,发现矛盾处提出问题,把问题引向深入,进而培养学生提问能力。语文教材中常常有一些看似矛盾其文合理的地方,学生围绕语言矛盾处提出质疑,是寻找探究切入点的方法之一。

4. 抓住模糊点质疑

课文的语言具有模糊性,对课文的理解可以是多元的。因此,学生不唯书、不唯师,抓住文中的模糊点、交代不明处去探究,去探索,直抒己见。学生针对那些模糊点进行讨论,甚至进行辩论,就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探究性意识。

在语文学习中,质疑的方法有很多。学生会在探究性的学习中,不断提高质疑的能力,掌握质疑的方法,做到读行所思,思中生疑,疑中求答,最终提高探究阅读能力。

二、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指导方法

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有一个以“学”为中心的探究学习情境。二是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引导。因此,探究性学习必须把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点拨结合起来;教师只是发挥主导作用,积极调动学生情感,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等等,帮助学生获得顿悟的满足、启智的惊喜、审美情趣的享受,最终得到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技能。

1. 利用学生情感因素,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他们是具有独立个性和发展意义的人。教师不要随意充当传道者和裁别员、不要挫伤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降低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禁锢他们的思想。我们要保护学生的尊严、尊重他们的人个价值;要学会适度评价每位学生的独特个性、爱好专长,发现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和细微成绩,充分肯定他们对传统观念的质疑或者独到的见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产生持续的学习兴趣,获得更多的知识。

2. 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探究性教学中,我们应打破传统的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的教学观念,树立“关注人”这一新课程的核心理念。真正做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个学生。让课堂成为“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坦途,而且是人性养育的圣殿”。教师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学习探究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与发展,及时给予点拨、肯定、指引。让教学活动,成为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丰富人生体验的活动。让知识的增长伴随着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完善,促进人格健全发展。让学生在尊重和激励中,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

3.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适时地对学生引导点拨。

教师必须创造平等、互助、和谐的教学环境,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让整个教学过程既是探究知识的过程,又是情感交流的平台。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设计丰富生动的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应精讲、点拨,既可以是对具体问题的解答,又可以是对学习方法的指导,但都必须注意方法的指导和总结及思维的培养,并尽可能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不能满足于就事论事。点拨的时机,既可以在思考问题前,又可以在遇到疑难时。当然,教师的精讲点拨也包括知识本身,更要关注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教师在引导帮助时,应多表现为一种启迪,一种激励,挖掘他们潜在的知识和内在的智能,以及精神品质,使他们认识到知识的价值。

4. 关爱学生,充分利用学生的期待效应。

谈化学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篇10

一、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原动力,有了兴趣,就有探索,就有创新,这正是新课程改革要实现的目标。

1、发掘教材内容呈现形式,寻找刺激的新意与变化。“教学过程中创造引人入胜的情景,即教学过程引用有趣的例子、实验、离奇的事实,可以称作教学上情感刺激方法之一”,其中涵盖的道理就是告诫我们化学教师要充分研究所教内容,力求找出某些关键点,从那里揭示出某种新的意外的、超出学生主观预期的东西。在教学中,教师尤其要创造性地处理好教材中某些看上去似乎是“枯燥乏味”、“简单易懂”的内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灵活、开放的呈现方式,给学生以出乎意料的新颖感受;或设置思维荒漠,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巧妙处理好这些内容,往往是教学中防止学生松弛、疲沓、厌学,引发学生兴趣情绪的关键。例如,我教初三化学空气的组成这一知识点时,如果直接告诉学生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为21℅,学生一时可能记得住,但很枯燥死记硬背。而如果提出问题:空气中的氧气的含量会改变吗?就会引发精彩的讨论,甚至可以开展探究性学习。

2、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诱发学生主动参与。化学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教师在选择探究内容时,不仅要注意其科学性,还应注意要与个人的和社会的生活紧密结合,从生活中选取具体的问题进行的探究。可创设各种条件,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的情景,以学生所熟悉的景与物、人与事、学习与生活为载体,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绪场,让学生在实践中破解疑问,发现奥秘,感受自己成为小小科学家的乐趣。例如对蜡烛燃烧进行探究、对铁钉生锈进行探究、对如何爱护水资源的讨论和研究等等。

二、培养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它在学生的思维活动、认知活动和创造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种心理状态可以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积极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良好的个性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因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化学教育中重要的教学任务。探究性学习主要是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习活动的。问题意识,是探究性学习的精髓。

1、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学中,化学教师为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到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给予必要的引导、帮助。首先,完全可以由教师直接提出探究学习的问题,学生根据所提供的问题进行有高度探究性的学习活动。而且,只要学生真正地卷入了探究知识的实践和操作的过程,就会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其次,集中筛选和优化学生从问题情境中生发的问题,由此明确后续探究的目标和内容。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最后,引导学生联系其它学科内容以及生活经验, 自行提出问题,并引发他们对所收集的信息材料进行探索、分析、研究,增强对视觉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授之以“渔”,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在教学中,积极教给学生学会提问的技能, 引导学生学会从相关事物中找差异性、不相关事物中找相关性。比如,在教学内容的关键处设问、在饱含丰富智力因素与思想教育因素的知识处设问、在社会热点问题上设问、在矛盾焦点处设问等等。

3、多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对学生提问或回答持有正确的态度,让学生尝到探究的成果,尽可能地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和愉悦,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引发学生求知、探究、创作的欲望,并能引出另一些问题。它需要我们在选择探究内容时,注意适度原则:一方面是指工作量上的适度;另一方面是指难度的适度。每一次探究选择只含一个中心问题的内容,探究内容可以有适度的不确定性,但其变量的多少要以学生能够掌握为限度,使探究性学习能够实施并获得实效。

三、关注学习过程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是引导学生学习探究的关键。探究性学习实际上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在有效的活动设计中,作为组织、参考、指导和伙伴关系的教师,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关注学生学习探究过程。

1、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个体创造潜能的发挥,首先依赖于个体主体性的充分体现。在化学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从探究问题的提出、学习伙伴的选择,到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过程的进行,乃至研究讨论成果的呈现,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有更多实践的机会,有更大的创造空间。学生在学习和探究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2、提供交互式的学习平台。在课堂上,创造氛围、空间,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整个学习探究过程中,时时、人人有提问、发表、展示的机会;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的交流。

“探究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篇11

一、在教学中,通过把握过程而获得物理知识。

“探究学习”的第一个特点是“学生自主地抓住现象,通过探究过程而获得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知识”与“过程”的关系,这二者究竟谁为重点的问题,是传统教育与“探究学习”的区别,所以在教学中正视探究过程,通过过程的探究而获得知识。为达到真正获得知识的目的,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要善于通过实验来探究。

在物理学中,许多自然事物的本质属性要通过实验才能揭示。所以对于实验的宏观现象,对于实验中数据的变化要善于分析,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通过数据的变化来抽象出概念或规则,所以探究实验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知识的过程。例如,密度的概念对初中生来说也是很抽象的,利用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与相应体积数值,通过实验可以求出其密度大小,若结合实验,则不难理解密度概念。

2. 要善于用逻辑推理与数学推导的方法来探究。

许多物理学的规则、公式,都是运用已学过的旧知识在具体的条件下,通过数学的严密推导而得出结论,这又是一个学习的重点,涉及两大方面:其一为逻辑推理方式;其二为思维的方法。

二、教师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从事物理研究的能力。

“探究学习”的第二特点是“旨在培养学生从事研究的必要的探究能力”。这种物理学科的探究能力,主要包括学科的学习方略,思维方法和正迁移的能力。

1. 学科的学习方略。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该学科的主要学习方略就是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

从自然科学认识论来看,主要是从感性到理性,从形象到抽象的认识过程。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论,从方法论来看,就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其方法要有序可寻,循序渐进。整个方略将由(1)观察→(2)实验→(3)控制条件→(4)测量→(5)记录→(6)数据处理和解释→(7)分类→(8)抽象、推理→(9)发现规律性→(10)模型化→(11)提出假说→(12)验证假说等诸环节组成。其整体有机的综合一体则是学习物理的过程。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都要遵循这一方略和过程来进行。

2. 思维方法探究。

问题的思维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学会系统思维,掌握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的能力;(2)学会逆向思维,掌握从反面分析问题的排除能力;(3)学会概括思维,掌握综合能力;(4)学会辩证思维,掌握全面考虑问题的能力;(5)学会顿悟思维,掌握直觉的能力;(6)学会发散思维,掌握多角度着手处理问题的能力。

3. 关于迁移问题。

这些问题是将已学过的旧知在一定条件下应用的问题,主要是学习者认知结构水平与思维方法的结合问题。这两点解决得好,利用条件,就能实现具体情境中的正迁移。

三、在物理教学中要认真教好概念和学好概念。

“探究学习”的第三个特点是“旨在有效地形成认识自然之基础———科学概念”。这一点说明了概念学习的意义,它是认识和理解事物的基础,所以在物理教学中要重视概念的教与学。概念是同类事物本质的属性的特性。它是知识的单体,有人也称其为知识的细胞,所以学习一切学科,真正认识自然,必须从概念学习做起。对概念的学习,要注意三点。

1. 正确地形成概念。

在科学中概念的形成通过抽取特征和将具体事例归类而得到发展。学习概念的形成过程,亦是如此。这种方法利用正例与反例的比较、归类,最后才能形成概念。

2. 学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内涵是其最本质的特征和属性。外延又是概念本身的应用范围。

3. 注意概念的同化,找出概念的隶属关系。

即注意好某些概念的上、下位和并列关系,这样才能从概念出发,学会规则学习,乃至高级规则学习。

四、在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积极学习、探索物理学奥妙的个性品格

“探究学习”的第四个特点是“培养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这种探究态度和积极性,只能在自主地抓取自然事物、现象的探究活动中逐步培养”。这种个性的品格或积极的态度,在我国学者看来,属于外智力因素,在西方学者看来,属于情感目标范畴。

智力因素对认知学习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虽不能直接参与同化,但起到了动力作用。其目标又分为“接受”、“反映”、“价值化”、“组织”和“体系性格化”五个层次。初中生是不易达到较高的层次的,一般达到“价值化”就很不错了。高中生又能达到“组织”、“性格化”的层次。情感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认知学习,即在自主地抓住自然事物、现象的探究活动中才能形成。所以情感目标的实现要从认知学习开始。离开这一点,谈学科态度的培养就是一句空话。为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唤起学生希望的火花和自信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是培养情感目标的良好起点。

上一篇:陕西民办本科院校下一篇:流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