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型作业

2024-09-13

探究型作业(精选12篇)

探究型作业 篇1

随着我国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推进, 许多地区的已经基本完成了对教学方式改革的接纳, 并且逐步深化实践, 让学生的学习切实地进入到学习模式和思维方式的改革中过渡.而扎实地将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学行动, 这需要落实到教育的每一个具体环节中去.化学作业作为连接教与学的重要纽带, 是化学具体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环节, 起着重要和积极的作用.同时布置作业这一环节的发生, 也直接影响着学生课业压力和负担的大小, 因此, 作业布置的内容以及形式应该引起教师和研究者们的共同关注和着力研究.在这个问题上, 关注的重点应聚焦于 “解放学生”从“解放作业”开始.

一、化学探究型作业的设计策略

华中师大的王后雄教授指出, 传统的作业观已不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 而作业的改革则必须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

1.知识点融于生活实践中

“生活即教育”, 对化学科学来说更是如此, 知识点来自于生活, 更要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 应以多形式、多角度、多时空的方式, 将学生的化学作业与各种实际问题的解决紧密联系, 将知识点融入到生活实践和生产应用中, 将相关实际问题放入化学作业中.把化学作业置于生活而情境中, 使学生感到身边处处是化学, 我们所学正是我们所用的知识, 增强学生利用化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激发学生求知探索欲望, 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2.自主性融于协同合作中

一方面, 以尊重张扬学生个性为前提,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正是新课程强调的.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主体转变为主导, 实现学生由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过渡.因此, 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必须有意识地促使作业体现出这种特征, 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自主权;另一方面, 新课程也同时提出培养学生协同合作的能力, 具备团体合作完成某一项任务的能力.于是, 教师要灵活地将学生个体自主性的实现融合到与同伴的协同合作中, 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在团队协作的氛围下, 有自主选择自主探究的空间.

3.探究性融于科学认知中

新课程实行以来, 探究性的学习方法也一直受到重视.因此, 化学作为一门探究性很强的学科, 一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是有行探索研究的空间, 于是化学作业在这个方面也必然需要符合探究性的特点, 给予学生深入探究的空间和时间, 在给予学生一定的辅导, 帮助他们在符合化学的科学性的前提下, 充分实现自己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对化学探究型作业的设计探索

化学作业的布置必须要符合教学内容的安排, 以此分类, 可以分成几种设计类型, 供教师参考和进一步进行设计.

1.实验课程的探究作业的设计

实验型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指教学重难点集中在几个重点实验上的课程, 包括大部分的元素化学的教学内容和部分化合物及某些有机物的介绍等.我们就可以牢牢把握住这种类型内容的特点布置化学探究作业, 以生活实验和调查等为主要方式.例如, 介绍氧族的内容, 涉及到了氧的反应其化学性质的化学实验, 可以布置学生去我们身边四周围各个角落, 不同场所收集空气, 然后用已学实验, 定性证明哪个场所的氧含量相对明显较高或是较低.

2.概念型课程的探究作业的设计

概念型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指教学重难点为纯理论概念的课程, 包括元素周期的介绍, 物质的量的介绍, 化学平衡的介绍等等.这类教学内容通常被教师认为教学手段贫乏, 内容枯燥无味, 较难教授, 作业尤其艰涩难讲.而这一类的内容布置探究型作业时, 应从原理和本质出发, 可以利用“嫁接”的手法, 创设一个理论针对性较强的情境, 使学生运用此理论去实践, 解决问题, 来巩固和加深对理论概念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讲述型课程的探究作业的设计

讲述型课程即教学方法以讲述为主的教学内容, 包括生产生活与实际应用的内容, 以了解为目标的内容, 如煤和石油内容的介绍, 蛋白质糖类的介绍等内容.这类的教学内容经常以介绍了解为主, 因此并不深入, 知识点也较分散, 却是最容易也最应该设计为探究型作业的内容, 因为它们取材于生活, 也最贴近生活, 但是在这种类型课程的作业设计上, 又要注意把握学生实践的广度深度, 以免许多问题涉及理论层面过深, 导致学生最终无法完成, 并丧失了兴趣的不良后果.

总之, 在新课程的新课堂实践下, 融于实践的探究型作业作为一种看似新奇却又并不新奇的作业模式, 应当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和采纳, 我想它是将传统教学模式和作业模式向新课程的开放的、自主的、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模式转变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同时我认为, 减轻学生负担, 全面将学生从繁重的课业中解放出来, 从设计合理合适学生发展的作业开始, 未必不是一条巧妙的蹊径.

探究型作业 篇2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逐渐被渗透。任务型教学是在具体学习任务的引领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文章在任务型教学的基本阐释下,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针对英语作业安排做了简要设计。

任务型教学 小学英语 作业

一、任务型教学

通常任务型教学即以某项具体指定任务为目标,通过多样化的形式激发学生对该任务的探索与发现,并在一定时间内达成任务目标。小学阶段的英语任务型教学是将教学大纲中的内容融入到一个或多个教学任务活动中,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完成英语语言能力的训练。往往任务型教学会要求教师设计出新颖的作业形式,充分利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意识,在作业中完成某项教学任务指标。

二、3种任务型教学活动

1.拼图任务。所谓拼图任务是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将七零八碎的知识点拼接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种教学任务形式相对比较复杂,形式也比较多样,一般用于一些形象化的单词之间进行比较。在拼图任务中,有难有易程度不一,层次性显著,能够兼顾班集体中每一个学生。同时,也可以很好的发展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

2.猜猜任务。猜测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很好的一种方式,学生在主观猜测的同时能够充分激起自身的好奇意识,更好地来完成一项教学活动。猜猜任务具有很强的趣味性,通常可以借助英文版谜语的形式来活跃学生的思维意识,初步形成英语阅读能力,为高年级的阅读理解做准备。在学习方位名词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为学生展示一间空屋子与陈列的家具,让学生发挥猜想应该如何摆放。充分使用under/on/left/right等词汇。

3.创造性任务。创造性任务通常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学生在一个开放的语言环境中感受想象的力量。像在“where are you from?I am from...这个句式学习的时候,单纯的这样对答显得乏味无力。所以,我们要丰富表达内容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家乡,在上网、走访等途径下为该句式的表达增添色彩。又像在学习了人体五官与身体部位名词时,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来画一幅外星人的形象图,并标注相对英文单词。这样,在新颖的教学方式引导下,学生更容易激发创造性思维,表现自身的独立性。

三、英语作业设计

1.营造良好氛围。传统英语课堂以教师主讲为重,忽视学生的主动性。而任务型教学就打破了这一束缚,敢于在教师引导下放手将课堂交给学生。培养学生在英语课上积极发言,大胆交流,营造轻松愉悦的语言学习氛围。在作业设计上不能单纯的以写单词、做习题为主,作业形式要多样化。充分利用表演、手势、色彩等元素让英语教学环境展现多姿多彩的一面。学生一旦融入到一种相对宽松的英语氛围中,就更容易激发其学习兴趣,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2.贴近生活。小学英语作业在设计上,首先要具有真实可靠性,不能简单地为了完成某项既定的学习任务而进行“伪交际”。从身边的日常生活出发,才能唤醒学生的共鸣,更容易让学生融入到英语学习的环境中来,进而达到增强英语语言学习的兴趣。在一个班集体里,学生的英语成绩是参次不齐的,这就需要我们作业设计在兼顾的同时,要具有层次性。像在生活中常用的交际语,DO you like...?你喜欢...吗?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以“yes,I do”或“no,I don`t”来回答。而基础扎实的同学可以将对话深入下去,引出what do you like句式,让学生在任务分层的教学上有所收获。

3.富含趣味性。我们只有激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爱好,才能转化为自身动力,真正实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在作业设计上要充分展现趣味性。可以说,学生的兴趣强度与教学效果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性。教师要以发散思维设计符合学生年龄段心理特征的趣味性作业,从而更好达到某项教学任务目标。小学阶段学生天性活泼好动,而游戏是他们最容易接受的学习方式。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游戏项目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动力。像在学习what`s this?What are these?Can you guess?Is this your...?Are these your...?与where`s...?I can`t find...?这几个句型的时候,可以以“猜、找、还”的游戏方式来让学生熟悉。具体游戏流程是将学生2-3人分为一组,在各自文具盒里放入铅笔、橡皮等常用工具,让对方猜测实物,并找到实物所在地,再归还到指定位置。在该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合理使用以上几个典型句式。

四、结语

任务型教学侧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作为一名英语教学工作者,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掘学生的语言天赋,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更多的贴近生活,增强趣味性并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自身的努力探索,为社会储备一批优秀英语人才。

探究型作业 篇3

一、课后延伸性探究作业的类型及实践

1、作品制作,深化课堂,反馈知识。教师可以在上完一个内容以后,引发学生动手的欲望,鼓励学生用所学知识、技能重新组合加工,进行新的设想创作,利用身边一些简单的材料来设计实验步骤或是制作过程。充分发掘学生潜力,提高创造能力。学生课后的制作是对课堂内容的巩固和深化,并且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然课的内容与生活是紧密联系。

如在《声音》一单元的内容中,学生普遍能理解物体振动能发出声音,但对于区分这声音的高低和强弱这两个概念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在课堂中展示了自己利用不同长度的吸管制作的排笛,提示他们生活中很多的乐器都是利用了这个原理。教材的配套练习部分的一个实验是指导学生用手指拨动火柴盒上长度不同的皮筋来感受声音的高低。利用周末的时间完成了制作,在课堂的展示环节展示自己的小制作时激动不已,真正地把书本上的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了起来。

每一次延伸性作业完成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向老师提出各种问题,科学问题得到了的丰富和挖掘。

2、观察体验,兴之所至,丰富知识。伟大的地质学家李四光说:“观察是得到知识的一个首要步骤。”学生动手能力的形成往往是从观察、体验活动中诞生发展起来的。观察体验往往需要经历观察对象变化的过程,课堂观察的范围和时间都很有限,走出自然教室,校园中的一花、一草、一木都是学生观察的对象,这是自然课向课外延伸的另一个有效途径。

如在教授《校园中的小动物》一单元的内容后,我鼓励学生观察教学楼附近花坛一角隐藏的小动物。经过了一个星期的观察,学生告诉我,校园中除了一些蚱蜢以外没有什么小动物。于是我鼓励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的内容——昆虫的生活习性,让学生搬来两块大石头放在观察的地点,并在周围放上一些苹果核和橘子。果然,一个星期后,学生告诉我校园的草丛中隐藏着不少小动物呢。

教师可以把课前观察、课堂学习和课后观察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尽可能“观察”到更多的东西,找到更多的观察点,发现更多的差异点。学生离开了学校后还能继续探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是这个道理。

3、实验探究,发现问题,内化知识。虽然教材中编排了很多探究实验,但是仅仅靠40分钟的探究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若能设计一些让学生自行设计操作的探究实验型作业,使他们在后续试验中发现知识,巩固内化所学的知识,发现新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我在教学《点亮小灯泡》一课后,发现学生们对点亮小灯泡的实验非常感兴趣。利用校本科的时间,我鼓励学生运用不同方法点亮小灯泡,方法越多越好,并把连接的方法用图示表示出来。有一位学生通过尝试,发现有11种点亮灯泡的方法。

二、课后延伸性作业的实施策略

1、挖掘各种平台,提供学生舞台。小学生由于受知识水平、实践技能的限制,独立探究能力本身就弱,加上兴趣持久性不强,在课外探究活动中很可能一遇到问题就没法深入研究下去了。于是,从2011年开始,笔者在学校开设了“科学实验与小制作”的校本课程。

其次,在每次上新课前我都会调查一下课外探究活动的实施情况,对坚持观察且认真记录的学生或小组给予表扬,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尽量通过多种形式给学生提供展示平台,把学生的观察记录、作品、实验成果等在实验室、教室、板报等展示出来,或开展优秀探究成果汇报等活动。当学生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别人看,学生所获得的成功感,会进一步激励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2、丰富评价指标,激发学生兴趣。自然课作为一门非考试学科,评价指标主要是课堂练习及课堂实验。评价的依据相对比较单一,教师缺乏有效的抓手。教师如果把课堂的延伸部分列入考核学生学习指标的范围,可以丰富了课堂评价的指标。课后延伸性作业评价重点应该放在评价学生动脑动手“做”的方面,可以包含:科学的兴趣、态度、技能、方法、思维水平等活动能力。但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之间能力的差距。可以把延伸性作业作为“分层作业”,或是加分的依据。教师要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通过评价促使学生坚持探究活动,及时了解学生探究状况并及时予以指导。并通过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增添动力。

小学语文自创型作业初探 篇4

一、自创型作业适合的学生范围

首先,我们要明确自创型作业并不适合所有年龄段的学生。由于要自己设计作业,对于练习的种类、不同类型练习的要求必须有很详尽的了解,同时,学生还要能够合理、正确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因此,低年级的学生并不适合此类练习,因为他们刚刚开始正规的学校学习,对于学习的方式刚有所接触,对自己的学力了解并不太多。如果这时进行自创型作业,会让低年级的学生无所适从。而当学生进入中高年级之后,对自己的学力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作业的方式也已了然于心,这时候,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自创型作业设计,学生便能很快适应,达到教师布置自创型作业的目的。

其次,自创型作业也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学生。由于每一个学生的能力有差异,有些学生爱动脑,喜欢求新求异。这一类学生就比较适合自创型作业,他们能够根据教师的要求,设计出各具特色的作业。而一些独立性较差、依赖性较强或者惰性较强的学生,就需要教师更多有针对性的指导来完成自创型作业。

二、自创型作业的指导

自创型作业,尽管是以学生自己设计为主,但教师的指导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设计出更完善、更合适自己、更符合要求的作业。

比如,对于辨析词语“发现”和“发明”的练习,在教师要求学生自己设计练习之前,先要花几天的时间,让学生完成各类的练习(选词填空的练习、造句的练习等),让学生通过共性作业的练习,了解“辨析词语”有哪些形式的练习。然后,再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形式来辨析词语。最后,才能让学生完成自创型练习。

这样一个阶梯式的辅导过程,让学生在完成自创型作业之前,对作业可以有哪些形式有所了解。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练习。这样的练习,是在一定前提和帮助之下进行的。当学生对于自己设计练习能够熟练操作之后,教师就可以放开手,不必限制学生练习设计的类型。换言之,就是由教学生做,到扶着学生做,最后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这一完整的过程。

在一份作业中,可以全部是自创型作业,也可以是一部分规定的共性作业,一部分自创型作业。除了练习之前的铺垫教学,在学生完成自创型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还要重视随时的指导,以确保学生练习方向的正确。

三、自创型作业的评价和交流

探究作业 篇5

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龙爪松、送客松、蒲团松、凤凰松、棋盘松、接引松、麒麟松、黑虎松、探海松、团结松──这就是黄山的十大名松。

黄山奇松千姿百态,或耸立挺拔,似擎天巨人;或翠枝舒展,如流水行云;或虬根盘结,如苍龙凌波;或矫健威武如猛虎归山,令人浮想联翩……

高中语文趣味型作业的设计探研 篇6

[关键词]高中语文 趣味型作业 角色扮演 演讲 生活型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30027

由于受到高考指挥棒的长期影响,高中语文作业设计现状并不乐观。大量机械、枯燥的语文作业设计致使很多高中生失去了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基于此种情况,我们有必要对高中语文趣味型作业的设计进行深入研究,设计出更多充满趣味的语文作业,调动高中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那么,究竟如何设计趣味型高中语文作业呢?

一、角色扮演型作业的设计

角色扮演型作业,顾名思义,是指通过角色扮演完成的一种作业形式。对于高中生来说,角色扮演是极具吸引力的。为了丰富作业设计形式,高中语文教师可以根据特定课文设计角色扮演型作业。

例如,执教《雷雨》一课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角色扮演型作业: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合作小组,各小组根据课文内容编写剧本,再由小组内分角色扮演剧本中的人物。等学生排练结束之后,笔者利用周末的时间组织大家进行集体会演。为了让会演更具正规性,笔者还邀请了其他几位教师担任评委,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这样的作业设计形式是学生所喜爱的,通过完成作业他们不仅有效体验到了文章的精髓,更激发了他们语文学习的兴趣。

角色扮演型作业的完成看似费时费力,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却是一次绝佳的体验机会。在角色扮演型作业的完成过程当中,他们是快乐的,充满生机的。这与传统的作业设计形式呈现出巨大反差。所以说,高中语文教师适时设计角色扮演型作业是很有必要的,它非常符合学生的语文兴趣发展需要。

二、演讲型作业的设计

传统的高中语文作业设计大都以书面作业为主,在培养学生的其他能力方面较为欠缺。为了培养高中生的语言、情感表达能力,必要的时候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演讲型作业。这样的作业设计没有标准答案,却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的语言和情感表达能力。

例如,执教《我有一个梦想》时,笔者要求学生写一篇有关自己梦想的演讲稿,字数不超过500字,然后利用周末的时间组织演讲比赛。作业布置下去之后,学生表现得非常积极。待到周末时,学生早早走进了教室,准备演讲。演讲正式开始之后,学生的精彩表现让笔者应接不暇。其中有一个学生的演讲内容是这样的:“我有一个梦想,梦想未来有一天可以发明性能超越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汽车发动机,这样中国人就再也不需要购买国外的汽车了。我有一个梦想,梦想着将来成为一个大企业家,这样就可以帮助贫穷地区的人们,让他们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我有一个梦想……”学生的梦想遥远而又极其令人期待,真实且不乏感人。整个演讲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始终未减,可见他们对于这样的作业设计类型是喜爱的,是充满兴趣的。

演讲型作业的设计并不是很难,只要高中语文教师肯设计,学生当然也会乐于完成。很多高中语文教师也许会觉得设计演讲型作业过于麻烦,但是当看到学生积极高涨的热情时,就会认定这种设计是值得的,非常有意义。

三、生活型作业的设计

与生活相关的作业即是生活型作业。为了调节紧张的学习氛围,丰富作业的设计形式,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高中语文教师有必要设计生活型作业,让学生通过生活型作业的完成更好地体验课文,更好地体验生活。

例如,执教《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时,笔者设计了一个“五个一”作业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完成之后再谈谈自己的感想。“五个一”是指:帮父母洗一次脚;帮父母做一次饭;给父母说一个故事;给父母做一次按摩;给父母梳一次头。通过“五个一”作业的完成,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体验父母对自己所付出的爱,而通过感想的抒发,也可以更好地增强学生的这种认识。有一个学生说:“这次活动对我的内心触动很大,以前对于父母的艰辛付出我一直都觉得理所当然。殊不知,他们是非常辛苦的。以后我会对父母更好,用自己的行动来报答他们。这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很好,希望以后能多布置这样的作业让我们完成……”从学生的语言表达中可以看出,这次作业设计是成功的,是充满趣味的,也是不乏生活哲理的。

生活型作业的设计来源于教学,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这样的作业不仅可以有效拉近生活与语文之间的距离,也可以让高中生感受到语文作业并不都是枯燥乏味的。只要教师肯用心,趣味型作业的设计将会随处可见。

趣味型作业的设计符合高中生兴趣发展需要,与新课程改革理念不谋而合。除了上述几种趣味型作业设计形式之外,还可以设计游戏型作业、故事型作业、调查型作业等。这些趣味型作业的设计别具一格,非常值得进一步推广。

中学英语创编型作业的设计 篇7

一、英语创编型作业的作用

《英语课程标准》[2] (以下称《新课标》) 的出台代替了以往的教学大纲, 已经成为现今英语学科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等方面的依据。它指出:教学活动不应仅限于课堂, 而应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作业就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因此教育理念的更新也不能仅限于课堂教学, 应拓展到作业中去。如果能够根据新课程理念, 创造性地进行英语作业的设计, 一定能让学生在课后同样有效地进行英语学习, 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另外,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调查组的调查结果也表明:“教师布置的作业多是书面习题与阅读教科书, 而很少布置如观察、制作、实验、读课外书、社会调查等实践性的作业。”[3]这一调查结果也反映了我们当前作业的现状及其不足。因此, 进行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这并不意味着因为学生缺乏兴趣而取消背诵、抄写、句型训练等作业, 而是要设计新的作业模式, 创编型作业正是基于新课程理念, 它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由“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

1. 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这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 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 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4]。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素养的基础上。同时, 《新课标》对这五个方面制定了分级目标, 进一步说明发展要以基础为依托。因此, 创编型作业考虑到作业目标的基础性、层次性、全面性和发展性等因素, 使学生在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 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为语言交际打下基础, 并使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等也得到发展。这就是说, 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主动思维的学习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新课标》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 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 各种水平的学生在遇到对自己有意义的、恰当的问题时, 必然会进行自我主动的学习。[5]因此, 教师设计的创编型作业, 应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学生对作业是否感兴趣、学生在完成作业后是否能获得成功感、是否对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持有自信心等。由于创编型作业容量较大, 教师一般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因此, 在合作的过程中, 他们学会了合理分工、资源共享, 团队意识大大增强。

3. 促进学生的发展

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拓宽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创编型作业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和兴趣, 给学生智慧的挑战, 在作业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 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 能够给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活动机会, 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 以创新求发展的作业, 才能使学生有安全感、成就感和自豪感, 才能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发展”。英语学习不仅是学语言, 也是在学文化。教师在设计作业时, 能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引, 使学生拥有更多的空间去了解书本中没有的东西, 去探索语言背后所蕴涵的文化背景, 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来很大的帮助。

4.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提高自学能力

《新课标》[2]指出, “英语教学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教师要善于诱导, 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 并且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的方式实现任务目标, 感受成功。创编型作业能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主动探索、创新、个性发展的过程, 变单项传授、被动低效接收为多维互动、主动高效学习。学生在全面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完成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能够养成综观全局地分析问题的习惯, 这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二、英语创编型作业的种类

按照课堂划分标准, 创编型作业可有课内深化及课外延伸两大板块。课内深化主要是紧密结合教材及教学活动, 促使学生深入挖掘知识宝藏, 并化为己用, 如续写、仿写、缩写与扩写。这类作业能有效巩固、强化所学知识, 达到以读带写的目的。课外延伸是根据课文内容, 由学生创作成诗歌、小品或戏剧, 并可组织排演, 以此来诠释自己对教材的独特理解, 如一份手抄报、一组摄影作品、一张网页、一项工作方案甚至是一份设计图纸。这些作业既体现了英语学科的综合性, 又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设计、分析、思考能力。就具体内容而言, 可分为以下几类。

1. 设计制作类

(1) 制作请柬与名片

学生在高一入学时刚进入一所新的学校, 多数彼此不认识, 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的SEFC中第一册第一单元的“Good friends”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很好的结识新朋友的方式, 可以这样设计作业:制作邀请别人来参加自己晚会的请柬, 时间、地点、人物可以自由选择。同时, 为了便于师生相互认识, 教师可以先发一张自己的英文名片, 然后要求学生设计一张个性化的名片。

(2) 设计服装

在学习David Nunan编写的《环球英语》第二册第五单元“What Are You Wearing?”时, 要求学生两人一组, 一个扮演模特儿, 一个扮演服装设计师, 在模特儿走台步的同时, 设计师把自己设计的服装介绍给全班同学。学生在课外准备和课内汇报时, 自然就用上各种颜色、服装的英语表达法及“He/She is wearing...”的结构。

(3) 做明信片

在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SEFC第二册第15单元“Destination”中让学生假设自己在最喜欢的一座城市旅游, 想从那儿给朋友寄一张明信片。要求设计一张有当地特色的明信片, 明信片要体现该城市的显著特征, 要有当地的英文介绍。

(4) 编制手抄报

中学生喜欢写写画画, 表现欲很强。根据这一特点, 可以在一些节日里布置他们三至四人一组编制英语报。如教师节、植树节都可让学生根据主题设计版面, 编排内容。在编报过程中, 既丰富了课外知识, 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

笔者设计过的设计制作类作业还包括:为本校招生写广告语、设计心目中理想的社区、想象20年后我们所居住的城市等。设计制作类作业可以展示学生的动手能力, 发挥想象力, 比较适合学生的实际, 对制作成果进行评价时, 以鼓励为主, 保护好学生的积极性。

2. 调查分析类

笔者经常给学生设计一些调查类作业。在设计此类作业时, 教师通常可以以问题的形式提出, 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一方面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 获取所需信息, 另一方面可以培养他们对已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并得出结论或表达自己看法的能力。

调查研究按范围可分为内部调查和社会调查两种。内部调查主要在班级或家庭内部进行, 例如:询问班级同学对体育运动的爱好, 并按水上运动、球类运动、田径等项目分类, 计算喜欢各项运动的人数的百分比, 写出调查报告, 并向班级汇报。与内部调查相比, 社会调查的挑战性就大多了, 学生不仅要克服害羞心理, 勇于和他人交流, 还要学会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因为某一社会现象和问题的出现, 绝不是偶然的, 所以此类作业比较适合高年级学生完成。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的确, 生活中处处有英语, 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的英语教育资源。因此, 我们可以把作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有关的作业。如学习了V-ing的句型后, 可以让学生制作一个调查表 (见表1) , 了解身边的人的一些兴趣爱好。

设计这样的作业, 不仅使学生走入现实生活, 而且使他们搜集、选择、处理信息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3. 解决问题类

作业应具有实用性, 使学生能够用自己所学的语言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受限于所处的语言环境, 学生很少有机会用英语解决问题, 因此, 可以将来源于生活的真实问题设计成“可以在课堂上展开的、与教学内容相符的、并可能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的”[6]任务。但有时解决一个问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就要给学生必要的准备和指导。例如:在David Nunan编写的《环球英语》第三册第11单元“The Electronic Age”中出现了在商店买DCR (录像机) 的场景。于是笔者将学生分成三组, 分头查找笔记本电脑、摄像机和VCD的有关资料, 最后帮助各推荐一款适合笔者的产品。结果一些连笔者闻所未闻的专业术语, 从电脑高手的口中倾吐而出, 大家纷纷介绍了各种产品的性能、外观、价位等等。经过这次锻炼, 对很多学生来说, 原来“天书”一般的英文产品说明书不再神秘莫测了, 在今后的生活中也会更有信心和兴趣解决此类问题了。

4. 表演展示类

在设计这类作业时, 首先, 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习文化, 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Kramsch认为学习外语必须要学习外国文化, 具有文化意识和理解外国文化有助于外语学习。[7]比如在学习了David Nunan编写的《环球英语》第三册第九单元的“Coffee to Go”时, 笔者组织班级举行了一次自助餐活动。一边是中国的饺子、汤圆、年糕等食物, 另一边是西方常见的面包、黄油、果酱等。学生们边享受美食, 边比较各类食物的不同;教师趁热打铁, 向学生介绍东西方的饮食文化和餐桌礼仪。其次, 在作业中渗透综合知识, 设计Content-based Activities[8], 让学生把外语作为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工具。最后, 鼓励学生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随着电脑的普及, 学生运用电脑的能力不可小觑, 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就可以做出一些课件。

三、对实施英语创编型作业的思考

英语创编型作业从一开始———思维的起始阶段, 就提供了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向。在思维过程中, 其伸缩性强的特点又能使学生不断调整着眼点, 而最终有多种可选择的方案, 极利于思维灵活性的培养。创编型作业的完成过程是以独立思考、大胆怀疑及鲜明个性色彩为前提的, 学生能自觉而独立地把握条件和问题, 得到独我才有的感受, 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既可以让学生复习和强化所学的知识, 变机械学习为有意义学习, 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 体现了辛苦之间的渗透, 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9]笔者也从学生的一件件作品中感受到他们的进步, 自己也有一种成就感。但在实践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 要把作业布置清楚, 不要过多占用课外时间

清晰而有条理的作业有助于学生顺利实施, 同时教师严密的逻辑思维给学生树立了榜样。教师应该控制好作业的难度, 即使作业的难度不大, 但学生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的话, 会影响到其他课程的学习, 学生会产生厌烦或逃避心理, 结果适得其反。教师在设计作业时, 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 预计一个学生完成任务可能所需要的时间。

2. 把握好创编型作业的频度, 给予必要的指导

从我们的实践来看, 一般以每个单元设计一次创编型作业为好。一方面, 作业内容是以话题的形式展开, 可以就每个话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另一方面使学生保持一种新鲜感, 如果就一个话题要完成几项任务, 学生对这种作业形式会产生厌烦心理。由于学生能力有限, 学生之间有一定的个体差异, 教师必须为他们完成任务提供必要的帮助, 比如解决生词问题、理清思路、提供信息来源等等。

3. 给学生留出展示和汇报的时间, 重视并客观全面评价学生的作品

学生花费很多时间完成一项作业, 如果不给他们留出时间展示, 自然会产生失落感, 以后会丧失完成作业的动力, 更不利于学生共享;如果只注重设计、布置创编型作业, 而不看重结果, 学生也会产生无所谓的态度, 那么作业就失去了它的意义。作业并不是脱离课堂教学的, 而是在课堂的基础上产生, 还需要在课堂上检测和评估。在评估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时, 特别要关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等, 并作为期末综合评价的一部分, 全面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华.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D].中国期刊网优秀硕博论文库, 2007, 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28-29.

[3]周香球.新理念下的英语家庭作业布置[N].英语周报, 2003 (5) .

[4]陈琳, 王蔷, 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23.

[5]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6]鲁子问.任务型教学的课堂程序探讨[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2 (2) .

[7]KRAMSCH C.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8]RIVERS W M.Interactive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小学英语任务型作业设计探析 篇8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英语,任务型作业,设计

以任务为中心的语言教学是近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新的发展形式。作业是课程教学的必要部分, 是任务型教学的落实。教师通过设计各种“任务型”作业, 更好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激发学习兴趣, 获得英语语言综合应用的能力。

一、设计巩固型作业

巩固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新知识教学后, 必须通过巩固, 学生才能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教与学的心理学认为:知识习得的关键是理解, 而理解的实质是学生知道新知的内部联系, 也清楚新旧知识的关系。因此, 能有效地促进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与发现新知内部联系的方法和技术, 都能有效地促进知识的巩固。语言教学的实践性特点, 要求在知识教学后, 开展一系列的巩固性练习, 以促进知识的理解, 并内化为学生的实践。笔者认为:在学习的巩固阶段, 教师可以设计表演型、竞赛型以及制作型任务作业。

1.表演型作业。

就是充分利用适宜表演的素材, 在设定的生活情景中让学生开展生动有趣的对话表演。比如, 在教学三年级上册Unit1“Hello”时,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好Hello, what is your name?My name is…Goodbye等句子。笔者设计了表演型任务:运用随机抽签的方式, 把学生每2 人分成一组, 分别进行问候对话。

2.竞赛型作业。

设计“比一比”“赛一赛”的竞赛型任务, 让更多学生感受竞赛所带来的激情和成就感。比如, 在教学五年级上册Unit 2My week Part A Let's learm时, 让一个学生用英语说出某一天的课程安排, 让各小组的学生进行抢答, 比一比哪一组猜得快、猜得准。

3.制作型作业。

让学生用英文制作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物具, 这不仅可以强化学生所学的知识,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 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比如, 在教学五年级上册Unit 5There is a big bed后, 笔者让学生画一画自己最喜欢的房间, 并用一段话介绍“Look! This is my room. There is a photo near the window. There is a …然后在班上展示, 师生共同评出“最佳创意奖”或“最佳版面奖”。

在设计巩固型作业任务时, 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 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要能够促进学生用英语与他人交流, 发展学生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 在教学三年级上册Unit 5“Let’s eat”后, 笔者设计如下巩固型作业任务:

(1) 必做:笔者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空白的点菜单,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写出10 种食品, 然后用英语向同学介绍所点的食品, 如“I like…”, 扮演服务员的其他学生齐声应答:“Here you are。”

(2) 选做:进入“吃货网”的主页, 点击“快乐美食分享平台”中的“吃货留言”, 要求学生将自己想吃的美食挑选出来, 在课堂上与全班分享。

(3) 试做:要求学生设计一份健康的食谱, 并在班上交流展示。

二、设计拓展型作业

拓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对所学内容的扩容和优化。任务型教学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 而要拓展和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与传统的英语作业不同, 拓展型英语作业以学生为主体, 注重发挥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实践性, 让他们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得到能力的锻炼和提高。《英语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要求教师有计划地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因此, 在单元教学完成后, 我们可以来模仿设计课题型任务、创新型任务或网络型任务等。

1.课题型作业。

让学生通过提出问题, 设计方案, 收集、查阅和整理资料等开展一系列活动, 来进行一个小课题研究。或者在比较长的时间内, 合作完成某一项课题研究。比如, 在教学完五年级上册Unit 6 In a nature park后, 笔者要求学生完成“A project about the world natural scenery” (世界各地自然风光) 的小课题研究, 学生通过各种方式、途径和渠道, 收集、查阅、整理和展示了大量的相关资料。

2.创新型作业。

就是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上, 发挥创造性思维完成任务。创新型作业不但能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 而且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使学习更加有效。比如, 在教学四年级上册Unit 4 My home后, 笔者要求每个学生发挥想象, 根据自己的喜好画出自己喜欢的家及物品摆放设计, 边画边做介绍。

三、设计任务型英语作业时应注意的问题

蜘蛛型高空作业平台控制策略研究 篇9

1 控制系统硬件

蜘蛛型臂架高空作业平台选用了TTControl公司的TTC200控制器作整车的主控制器,它符合IEC61508国际标准,具有TTP的单机版本和网络版本,分别达到SIL2(安全完整性水平)和SIL3的要求,具有以下优点:操作温度和存储温度范围广,为-40~85℃;供电电压宽,为9~32V;允许的峰值电压高,能达到45V;空载电流小;CPU运算速度快,能达到40MHz;通讯接口多,有2路CAN2.0B接口,1路RS232接口,1路LIN接口,1路TTP接口;具有看门狗电路。

整车选用了3个HESMOR公司的HS-IO-39型号I/O模块作为对TTC200控制器I/O点数的补充扩展。此模块专门针对移动机械行业所设计,具有以下优点:供电电压宽,为9~30V;功耗低,静态电流仅50mA;过压保护功能强,最大电压能达到50V;模拟输入分辨率高,能达到12位;还有很好的密封性,采用了AMP的高防护等级汽车接插件。

整车还选用了长度角度传感器、载荷传感器、测吊篮角度的水平仪、测底车倾斜角度的水平仪、测支腿着地与否的微动开关、测支腿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测转台对中的接近开关等。控制器通过读取这些传感器的信号,判断运算,实现整车的控制。整车的控制系统硬件连接如图1所示。

2控制系统软件

蜘蛛型臂架高空作业平台控制系统采用Codesys2.3软件对整车的控制逻辑及算法进行了编写,采用HS-IO-39(V2.1)软件对整车的I/O端口进行设定。

2.1 控制软件Codesys2.3介绍

Codesys2.3具有控制方案的编辑和仿真调试功能,它有以下功能特点:(1)程序语言标准化,完全符合IEC61161-3的编写标准;(2)内部器件变量化,可定义多种数据类型;(3)程序组织模块化,程序组织单元通过程序、函数、功能块完成功能;(4)编程监控一体化,可在运行时提供可视化界面。编程界面如图2所示。

2.2 I/O端口设定软件HS-IO-39(V2.1)介绍

HS-IO-39(V2.1)是HESMOR公司专门为方便用户快速设定I/O模块的CAN节点ID、PWM频率、波特率、PDO传输类型的一款上位机管理软件。此软件同时还具备监控功能,能够在联机后实时监控端口的状态。

3 动作策略

根据蜘蛛型臂架高空作业平台的使用特点,考虑使用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它有以下动作需要进行控制。

3.1 电机与发动机控制

电机和发动机启动之前,需要选择动力类型,选择钥匙开关操作模式,当为电机模式启动电机时,电机能够启动,并且切断发动机停车电磁铁电源,防止发动机启动;当按下电机停止或者是急停开关时,电机停止。当为发动机模式启动发动机时,发动机能够启动,并且切断电机启动开关,防止电机启动。两种动力之间实现互锁互切,能够有效的保证动力系统的安全。

3.2 转台臂架控制

当整车工作时,吊篮为到达某一特定的位置,臂架需要伸缩和变幅,转台需要进行回转,但同时为保证整车的稳定性,需要对整车的幅度进行限制。控制器通过长度角度传感器来读取工作时的臂架伸出长度以及变幅的角度,通过一定的算法来算出整车的工作幅度,与给出的幅度值比较,从而限制臂架伸出变幅来达到对幅度的限制。幅度范围如图3所示。

3.3 底盘支腿控制

为了操作方便、提高精度,底盘支腿控制底盘的调平,分为手动、自动两种模式。

1)手动模式保持上车处于初始状态,“行走/支腿/工作臂”模式选择开关选择支腿档,进入手动操作。分别设置左前支腿、左后支腿、右前支腿、右后支腿的伸缩控制手柄,手柄前推为支腿伸出,手柄后退为支腿缩回。当任一支腿受力检测开关受力有信号与相对应支腿压力继电器吸合,同时有信号,底盘操作面板上的相对应支腿软腿指示灯从红色状态变成绿色状态;当任一支腿受力检测开关受力有信号,与相对应支腿压力继电器吸合,同时底盘倾斜角度传感器的X轴和Y轴的偏斜角度均不超过±0.5°时,底盘水平指示灯从红色变成蓝色。

2)自动模式保持上车处于初始状态,模式选择开关选择支腿档,设置自动调平按钮和调平手柄。按下自动调平按钮在3s内,为点动调平,只调平1次,底盘平衡后停止调平。按下自动调平按钮超过3s,为连续自动调平(以松开按钮为基准,进行最后1次调平)。Y轴方向上的调平优先级高于X轴方向。如果前推调平手柄,那么前支腿将作为调整支腿。后推调平手柄动作时,后支腿将作为调整支腿。调整时,先对Y轴方向进行调整,使其偏斜角度保持在±0.5°以内,再对X轴方向进行调整,使其偏斜角度保持在±0.5°以内,从而保证整车的倾斜角度在±0.5°以内。

3.4 吊篮控制

吊篮是工人工作的地方,需要时刻保持水平,防止倾翻,同时能够进行左右摆动,以方便工作时接近目标,进行微调。吊篮摆动只需要手动操作即可,吊篮调平时不仅有手动调平还有自动调平。

1)吊篮自动调平

吊篮电液比例调平基本原理如图4所示,被控对象为作业吊篮。当输出信号与给定信号不一致时,由给定信号与输出信号的差值大小通过一定的控制算法将信号传输到具有电液转换功能的比例电磁阀的线圈上,并控制电磁阀的开度,将动力源提供的动力传递到油缸,通过油缸伸缩来控制被控对象的输出,使输出信号与给定信号一致,最终使被控对象保持水平状态。该调平中,由于电磁阀的开度跟输入输出信号的偏差大小成正比,油缸的伸缩长度也跟输入输出信号的偏差成正比,因此该种方法可达到对吊篮的连续调平,且调平平稳、性能好,精度高,响应速度快。

2)吊篮手动调平

只有在吊篮倾斜过大时使用手动调平进行纠正。手动调平优先于自动调平,即使在吊篮平衡的情况下也是可以使用手动调平,一旦使用手动调平,自动调平系统将失效,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严禁使用手动调平。吊篮手动调平时操作手动调平俯仰三位拨档开关,吊篮将以匀速进行俯仰动作。

3.5 行走控制

当车辆需要移动时,需要对行走进行控制。整车行走时,需要将臂架全部缩回,将臂架变幅到5°以下,将转台转到原始位置,使支腿全部处于缩回状态,将操作开关拨到遥控模式行走状态,再操作手柄才能实现整车的移动。通过对行走马达流量的改变来实现其行走时的无级调速。

4 结束语

蜘蛛型高空作业平台是一种新型的、多用途的高空作业设备。本文介绍的控制系统的软硬件策略在经过多次的试验台模拟试验成功后,进行了整车联机调试,达到了设计要求,可以安全、稳定、可靠的进行工作。

摘要:根据蜘蛛型高空作业平台的工作方式和特点,采用可编程控制器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通过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控制策略来实现对整车的控制,满足整车对实时性、可靠性、安全性的要求。

关键词:高空作业平台,蜘蛛型,控制策略,硬件,软件

参考文献

[1]白日.高空作业机械发展与展望[J].建筑机械,2009,(5):20-23.

[2]屈福征,孙铁兵,牛治刚,等.大型起重机的智能化电子控制系统[J].起重运输机械,2004,(3):25-27.

宽型水田轮作业过程动力学仿真 篇10

南方水田广泛应用微型水田耕整机械( 简称微耕机) 进行耕作,其水田驱动轮( 简称水田轮) 的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对微耕机的驱动性能影响较大。因此, 国内外学者通过物理试验和理论分析对水田轮的作业性能影响参数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7]。

1WGQ4型微耕机是一种前耕后驱的新型微耕机, 其水田轮为宽型水田轮( 简称宽轮) ,宽轮的宽度和旋耕刀具宽度相同; 除具有驱动性能之外,还具有碾压碎土和搅动混土作用,且其设计参数对作业质量影响较大; 同时,其设计方法和一般的微耕机水田轮有较大的差别。目前,前耕后驱微耕机宽轮的设计方法未见有报导,因此开展宽型水田轮设计方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1WGQ4型微耕机的宽轮为对象,采用有限元法和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 SPH) 相结合的方法[8-9],构建土壤-宽轮系统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对其作业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在微观上研究其与土壤的作用机理,为宽轮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1结构和工作原理

1WGQ4型微耕机主要由机架、发动机、减速箱、宽轮及旋耕刀具等组成,如图1所示。

微耕机作业时,发动机输出的动力经减速箱和传动机构传输到宽轮和旋耕刀具,在宽轮的驱动作用下机组前进,微耕机前面的旋耕刀旋转切削土壤,且把切下的土块抛向挡泥板进行破碎。机组后面的宽轮除了具有驱动微耕机前进之外,还具有碾压大块土壤使其进一步破碎和搅动混土作用。

2动力学仿真模型

2.1模型的建立

1WGQ4型微耕机宽轮由连接圆板、辐条、轮圈及轮叶组成,轮叶为近似长方体形,如图2所示。

由于宽轮比土壤的刚度大得多,为了节省仿真计算时间,建模时将其整体建成刚体。同时,为了便于建模,将宽轮做以下简化:

1)省去连接圆板和辐条,仅保留轮圈和轮叶;

2)轮叶简化成长方体。

由于宽轮的对称性,只建其1 /2模型,简化后宽轮的模型如图3所示。模型尺寸根据样机的实际尺寸确定: 轮圈外直径450mm、内直径420mm、厚5mm; 轮叶长120mm、宽72mm、厚6mm; 轮叶倾角 γ 为45°。

由于水田的耕作层土壤( 泥脚层) 和硬底层土壤的硬度及物理特性参数差别较大,因此建模时土壤分上下两层建模,形状为长方体: 上层土壤为泥脚层,其尺寸( 长×宽×高) 为1 550mm×195mm×100mm; 下层土壤为硬底层,其尺寸( 长 × 宽 × 高) 为1 550mm × 195mm× 40mm。土壤外围设有刚性墙,约束土壤。建立的土壤-宽轮系统模型如图4所示。

2.2模型材料

宽轮选用SOLID164实体单元类型建模,定义为刚性材料,材料参数: 密度为1.112×104kg / m3( 因建模时省去了辐条和连接圆板,故适度增大材料密度,以保持其原有的质量) ,泊松比为0.27,弹性模量为0.2× 1012Pa。

土壤材料采用LS - DYNA971中MAT _ FHWA _ SOIL材料模型,其针对实体单元且考虑了含水率、应变软化、应变率效应、孔隙比及孔隙水压力等的影响和单元删除[10]。为了解决土壤产生大变形时引起网格畸变,造成数值模拟计算失效的问题,土壤使用SPH单元进行建模。土壤的具体参数如表1所示。

2.3网格划分和加载

仿真模型网格划分直接影响到模型的计算精度和运算时间。网格划分细,计算精度高,但运算时间长; 网格划分过粗,计算精度低,易发生穿透。故在划分网格时,要合理匹配宽轮和土壤的网格尺寸,使其接触良好,相互作用过程不产生穿透现象,保证模型运算的精度。

Smart Size是ANSYS提供的一种强大的自动划分网格算法,有利于划分网格时生成合理的网格单元[11]。因此,本文采用Smart Size算法对宽轮进行自由网格划分,宽轮的单元数为12 010。土壤模型为长方形,形状规则,故土壤选择映射式网格划分方式进行网格划分: 上层土壤的单元数为33 033,下层土壤的单元数为15 015。

1WGQ4型微耕机总质量为157kg,宽轮的质量为14kg。正常作业时,人通过扶手把施加在微耕机上的竖直向下的力约为210N,水平向后的力为140N。由于微耕机左右两个宽轮受力基本一样,且模型只建立了1 /2宽轮,则1 /2宽轮承受1 /4的外力。因此,建模时,在宽轮的质量中心竖直向下施加410N的力,向后施加35N的力水平力。

由于正常作业条件下宽轮的转速为1.8rad /s,故建模时给宽轮施加1.8rad /s的转速。土壤和宽轮之间定义为面面自动接触,静摩擦因数为0.3,动摩擦因数为0.25[1 2]。

土壤在ANSYS /LS -DYNA中建模后,生成K文件,导入Ls-Prepost中,将土壤的有限元网格转化为SPH粒子,SPH粒子的疏密程度取决于有限元网格划分的大小。建立的土壤-宽轮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如图5所示。

3模型的验证

3.1试验方法及设备

本文采用物理试验的方法对模型精度进行验证。 试验时,测量空载条件下( 微耕机的旋耕刀具离地不工作) 1WGQ4型微耕机宽轮的下陷深度及滑转率后, 与相同条件下的仿真试验结果比较验证模型的精度。 试验设备: 1WGQ4型微耕机( 水田刀配置,传动比为1档38.5,2档23,倒档50) ,红外转速仪,卷尺,标杆。 试验地: 广西大学农场水稻田。

验证试验时,选微耕机1档速度行走,用直尺测量宽轮的下陷深度; 采用红外转速仪测量与减速箱输入轴相连的皮带轮的转速,后由减速箱传动比( 一档为38.5) 计算出宽轮的实际转速。宽轮的滑转率采用传统方式测量,即微耕机行走一定距离L1时,数出宽轮转的圈数,后由宽轮转的圈数和半径计算出理论上微耕机行走的距离L,则滑转率为

物理试验重复6次。

3.2验证结果及分析

宽轮物理试验的平均下陷深度约为8cm,滑转率的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图6是仿真试验时宽轮的下陷深度曲线。由图6可知: 宽轮运行稳定后,下陷深度在8cm附近波动,即平均值约为8cm,和物理试验的结果一致。由表2可知: 物理试验的平均滑转率为3.18%,仿真试验的滑转率为3.10%,平均滑转率相对误差为2.5%。这表明,建立的土壤-宽轮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精度高。

4作业过程分析

4.1单轮叶

图7是在宽轮和土壤作用过程中单一轮叶与土壤作用过程的动力学仿真截图( 滑转率3.10%) ,图8是单一轮叶的水平推力变化图。由图7可知: 随着轮叶平面向下移动,轮叶对土壤的压力不断加强,轮叶与土壤的接触应力逐渐增大。当t = 0.34s时,接触应力最大; 当t>0.34s时,虽然轮叶的前端还继续下行, 但轮叶的后端已开始上行,轮叶对土壤的压力开始减小,轮叶与土壤的接触应力逐渐减小; 当t>0.76s时, 轮叶虽然已不向下后方压土,但轮叶开始前推土壤, 故轮叶与土壤间还存在接触应力。由图8可知: t在0 ~ 0.22s和0.76 ~ 0.94s区间时,轮叶水平推力为负值; t在0.22 ~ 0.76s区间时,为正值,且随时间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其原因是: t在0 ~ 0.22s区间时,虽然轮叶平面向下移动,轮叶对土壤的压力不断加强,轮叶与土壤的接触应力逐渐增大; 但轮叶倾角较小,且轮叶水平方向的运动速度较大,轮叶厚度方向产生向前推土作用,故轮叶的水平推力为负值。 当t在0.76 ~ 0.94s区间时,轮叶叶面已向前运动,叶面对土壤产生向前的推压作用,故轮叶的水平推力为负值; 当t在0.22 ~ 0.5s区间时,轮叶向下后方运动, 向后对土壤的压力不断增大,且轮叶的倾角不断增大,故轮叶的推力不断增大,且为正值; 当t在0.5 ~ 0. 76s区间时,开始虽然轮叶前端还继续向下后方运动, 轮叶倾角也在增大,但轮叶后端已上移较多,故轮叶对土壤的向后压力逐渐减小,轮叶推力逐渐减小。 同时,由图7和图8可知: 土壤应力( 0.34s时最大) 比轮叶水平推力( 0.5s时最大) 先达到最大值。当t = 0.76s时,即当轮叶转到最低点再转17. 5° 时,轮叶的水平推力为零,比文献[10]研究结果的大4.5°。不同滑转率条件下的仿真分析表明: 滑转率不同,出现水平推力为零的位置也不同,故出现与文献研究结果不一致的情况。

4.2宽轮

宽轮除具有驱动微耕机前进的作用之外,还具有碾压碎土和搅动混土作用。因此,为了在宽轮作业过程的动力学仿真图中便于观察宽轮的破碎土壤和搅动混土作用效果,把耕作层土壤分为两层( 土壤材料参数不变) 建模,使其产生不同颜色层( 两层土壤粒子相互混合多,表示搅动混土能力强) 。图9是宽轮对土壤的碾压过程仿真截图。其中,图9( a) 是轮叶为直板型宽轮对土壤碾压过程的仿真截图,图9( b) 是轮叶为折角型宽轮对土壤碾压过程的仿真截图。



由图9( a) 、( b) 可知: 轮叶带折角的宽轮比轮叶为直板型的土壤碾压破碎作用强,且耕作层的两层土壤相互混合的粒子数也比直板型的多,表明其搅动混土作用也强。两种宽轮动力学仿真表明: 直板型轮叶宽轮的平均滑转率为3.28%,牵引功率为650.239W,而折角型轮叶宽轮的平均滑转率为5. 97%,牵引功率为632.148W; 直板型的打滑率小,牵引效率高,驱动性能好,表明折角因素对宽轮的驱动性能、碾压碎土和搅动混土作用影响较大。因此,为了使宽轮具有良好的驱动性能,且具有较强的碾压碎土和搅动混土作用, 其轮叶折角的角度应进行优化设计。

5结论

1) 采用有限元法和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 SPH) 相结合的方法构建的土壤-宽轮系统的动力学仿真模型精度高,可用于宽轮作业过程分析。

2) 随着宽轮的转动,轮叶与土壤的接触应力和轮叶水平推进力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但接触应力比水平推进力先达到最大值; 且滑转率不同, 轮叶出现水平推力为零的位置不同; 轮叶转到最低点、再转17.5°角时,轮叶的水平推力为零,且滑转率不同时,出现轮叶水平推力为零的位置也不同。

探究型作业 篇11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 小学英语 作业

一、任务型教学

通常任务型教学即以某项具体指定任务为目标,通过多样化的形式激发学生对该任务的探索与发现,并在一定时间内达成任务目标。小学阶段的英语任务型教学是将教学大纲中的内容融入到一个或多个教学任务活动中,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完成英语语言能力的训练。往往任务型教学会要求教师设计出新颖的作业形式,充分利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意识,在作业中完成某项教学任务指标。

二、3种任务型教学活动

1.拼图任务。所谓拼图任务是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将七零八碎的知识点拼接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种教学任务形式相对比较复杂,形式也比较多样,一般用于一些形象化的单词之间进行比较。在拼图任务中,有难有易程度不一,层次性显著,能够兼顾班集体中每一个学生。同时,也可以很好的发展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

2.猜猜任务。猜测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很好的一种方式,学生在主观猜测的同时能够充分激起自身的好奇意识,更好地来完成一项教学活动。猜猜任务具有很强的趣味性,通常可以借助英文版谜语的形式来活跃学生的思维意识,初步形成英语阅读能力,为高年级的阅读理解做准备。在学习方位名词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为学生展示一间空屋子与陈列的家具,让学生发挥猜想应该如何摆放。充分使用under/on/left/right等词汇。

3.创造性任务。创造性任务通常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学生在一个开放的语言环境中感受想象的力量。像在“where are you from?I am from...这个句式学习的时候,单纯的这样对答显得乏味无力。所以,我们要丰富表达内容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家乡,在上网、走访等途径下为该句式的表达增添色彩。又像在学习了人体五官与身体部位名词时,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来画一幅外星人的形象图,并标注相对英文单词。这样,在新颖的教学方式引导下,学生更容易激发创造性思维,表现自身的独立性。

三、英语作业设计

1.营造良好氛围。传统英语课堂以教师主讲为重,忽视学生的主动性。而任务型教学就打破了这一束缚,敢于在教师引导下放手将课堂交给学生。培养学生在英语课上积极发言,大胆交流,营造轻松愉悦的语言学习氛围。在作业设计上不能单纯的以写单词、做习题为主,作业形式要多样化。充分利用表演、手势、色彩等元素让英语教学环境展现多姿多彩的一面。学生一旦融入到一种相对宽松的英语氛围中,就更容易激发其学习兴趣,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2.贴近生活。小学英语作业在设计上,首先要具有真实可靠性,不能简单地为了完成某项既定的学习任务而进行“伪交际”。从身边的日常生活出发,才能唤醒学生的共鸣,更容易让学生融入到英语学习的环境中来,进而达到增强英语语言学习的兴趣。在一个班集体里,学生的英语成绩是参次不齐的,这就需要我们作业设计在兼顾的同时,要具有层次性。像在生活中常用的交际语,DO you like...?你喜欢...吗?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以“yes,I do”或“no,I don`t”来回答。而基础扎实的同学可以将对话深入下去,引出what do you like句式,让学生在任务分层的教学上有所收获。

3.富含趣味性。我们只有激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爱好,才能转化为自身动力,真正实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在作业设计上要充分展现趣味性。可以说,学生的兴趣强度与教学效果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性。教师要以发散思维设计符合学生年龄段心理特征的趣味性作业,从而更好达到某项教学任务目标。小学阶段学生天性活泼好动,而游戏是他们最容易接受的学习方式。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游戏项目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动力。像在学习what`s this?What are these?Can you guess?Is this your...?Are these your...?与where`s...?I can`t find...?这几个句型的时候,可以以“猜、找、还”的游戏方式来让学生熟悉。具体游戏流程是将学生2-3人分为一组,在各自文具盒里放入铅笔、橡皮等常用工具,让对方猜测实物,并找到实物所在地,再归还到指定位置。在该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合理使用以上几个典型句式。

四、结语

任务型教学侧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作为一名英语教学工作者,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掘学生的语言天赋,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更多的贴近生活,增强趣味性并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自身的努力探索,为社会储备一批优秀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姚凤梅.关于任务型教学法的几个问题[J].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2011,(03).

[2]丁文.任务型多媒体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1).

[3]杨志龙.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4]王恩科.实施任务型教学 提高英语实用能力[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13,(S1).

[5]呼延霞.转变教学观念 适应时代要求──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探析[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10,(02).

探究型作业 篇12

一、在作业内容上,精选数学作业题

初中数学作业减负,并不是简单地减少数学作业的量,而是需要在减负的同时增效,即让减负前与减负后的效果不能发生改变,让学生完成量少且精的数学作业,在缓解学习压力的同时,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最大化。因此,要想实现初中数学作业的减负增效,在作业内容上就需要精选数学作业题,对数学作业的质量和数量进行有效的控制,既要保证学生有时间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也需要确保学生可以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由此可见,“题海战术”并不是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有效途径,为了缓解初中生的学习压力,在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中教师应对数学作业进行减负增效,重视作业题目的质量,这样不仅可以消除学生学习数学的消极情绪,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二、在作业形式上,选择合理多变的作业方式

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发展,将其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效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初中数学作业的减负增效,能够确保数学作业的有效性,激发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动力和热情,教师可以适当创新作业形式,使作业方式多样化,而选择多变合理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发挥数学作业的重要作用。

再以“分式方程”这一部分知识为例,教师在设置作业任务时运用网络技术建立了朋友圈和朋友群,将数学作业题分享到学生群中,让学生在这种新颖的方式下做数学作业。在新颖作业方式的吸引下,学生对完成数学作业充满了兴趣,同时也激发出了学生的好胜心,学生会积极分享自己的作业答案,教师再根据学生分享答案的速度和准确度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表扬,让学生从完成数学作业中获得成就感。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将学生生活实际与数学作业联系起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然后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共鸣,对激发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欲望起到积极作用。

由此可见,在初中数学作业减负增效的过程中,丰富作业方式,使作业形式多元化、多样化,利用新颖的作业形式对学生有所吸引,让学生积极完成数学作业,可以实现数学作业减负增效的目标。

三、在作业类型上,对传统数学作业进行进一步拓展

传统数学作业类型虽然不能满足当前初中生的学习需求,但它依然是作业类型改变的基础,教师在对初中数学作业类型拓展和创新的同时,必须重视传统作业类型的重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数学作业的减负增效。

再以“分式方程”为例,在传统作业类型中强调了基础性较强的作业题,主要目的是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在对数学作业减负的时候,依然保留了这一传统作业类型,对学生设置的数学作业题有“分式加减法法则:__;分式乘除法则:__;分式方程的定义:__,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__,解分式方程的步骤:__。”这些问题非常基础,学生从教材内容中就可以找到正确答案,对学生进行这一部分知识的检验,主要目的就是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同时,教师对传统作业类型进行拓展,要突出核心教学目标,通过学生完成数学作业来不断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

上一篇: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下一篇:机房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