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本源(精选10篇)
探究本源 篇1
摘要:引导学生学会解决数学中的“难题”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一个共识“难题是由简单问题演变而来”, 由此不难知道难题的解决方法有可能蕴含在其“原型”的解法中.
关键词:难题,原型,方法探究
在数学解题中我们往往有这样的认识: 一道复杂问题往往是由一道基本问题变化过来的. 因此在问题研究和求解过程中, 我们可以追溯问题的原型, 细细分析原型的数学意义, 探究其解法发生的过程, 通过对其反复咀嚼可以加深对复杂问题的深刻认识.
下面我们就通过两个事例, 对基本问题的逐步转变, 通过“添油加醋”将其慢慢转化为复杂问题, 由此体会问题的解法来源.
从上述解题方法中获得灵感, 我们可以联想到这样一道问题:
重新思考这道问题, 根据a, b, c, d所满足的恒等关系我们可以自然联想到三角恒等关系中的平方关系, 可以得到:
继续对上述问题进行简单变形, 又有下面问题:
仿照上述问题解法1得到解法1’:
又仿照上述问题解法2得到解法2’:
再研究一道向量部分的基本题型:
在△ABC中, 设b, 点P, Q分别为AB, AC中点, 试用a, b表示向量
利用中位线的性质, 我们得到解法1:
又利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可以产生解法2:
上述解法中涉及的向量性质可以推广到任意多边形.
通过这道三角形的问题, 我们可以联想到下面这道四边形的问题:
在四边形ABCD中, 设点P, Q分别为对角线AC, BD中点, 试用
对上述问题的解法1进行迁移, 得到如下解法1’:
取CD中点M, 连接QM, PM.
上述问题的解法2能否迁移到这道问题上, 我们可以作一些尝试, 解法2’:
以上述两组问题为例, 在面对较为复杂的问题时, 可以将问题“降一档”, 先探究原始问题, 尝试将解法进行迁移, 往往会有新的发现.
回归投资本源 篇2
2011年,我国股票市场经过连续两年的下跌后又重新回到十年前的水平。市场为什么会跌成这个样子,接下来会怎么走?对此,我们认为市场的持续下跌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首先,投资者担忧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过去三十多年,在出口和投资两大主要动力的推动下,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成绩斐然。随着美国次债危机、欧洲债务危机的渐次爆发和我国房地产泡沫的不断加大,我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严峻考验,人口红利消失殆尽,环境压力达到极限;社会矛盾不断积累,垄断、贫富分化和腐败等问题竞相凸显,经济转型和改革步履艰难。
其次,股票市场制度建设进展缓慢,正在逐渐沦为一个融资和投机的平台,投资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未能充分体现。股权文化未形成,分红意识淡薄,无退市机制,对欺诈上市和其他违法行为缺乏应有的惩罚,进一步助长了投机炒作之风,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处于弱势的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利益。
第三、在供需严重失衡的状态下,股票市场难有起色。近年来我国股票市场融资规模巨大,2010年接近10000亿元,2011年也有近8000亿元,大小非已基本解禁,在指数十年没有上涨的情况下,我们通过不断扩容,总市值已位居全球第二位。扩容过快导致股票供应远远大于需求,股票市场缺乏赚钱效应。
对于上述问题客观存在着,但没有必要过分担忧和紧张,很多东西都是中长期的因素,有些问题监管部门也正在着手解决。
尽管短期内存在这样那样不利因素,我们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仍旧充满信心。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还可以持续一段时间,有比较大的腾挪空间,没有必要过分悲观。
从发展的眼光看,我们认为股票市场供需失衡的状况也会得到改善。对于一般商品而言,价格上升必然刺激供给增加,需求减少,而价格下降也会带来供给减少,需求增加,股票是企业股权,它作为一项资产也概莫能外。到了一定阶段,随着股票的估值水平趋于合理,泡沫消除,股票供给必然下降,需求开始上升,其供需会逐步达到平衡。
对于中国股票市场而言,最重要的问题莫过于缺乏对投资者的重视和保护,投资功能的缺失必然导致投机盛行。现在我国股票市场的规模已是全球第二,如果说过去二十年中国股票市场只重视融资,今后则应更加重视市场的规范化、投资者的利益,通过完善制度、加快改革、加大打击内幕交易、强化分红意识、提高违法违规成本等措施,以不断加强市场的投资功能,为投资者取得较好的投资回报创造条件。
探究课堂教学回归课堂本源 篇3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如果自学指导设计好了, 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自学指导的设计持续见好, 就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竞争活力, 尤其是提高后进生的自学能力。鉴于此, 如何设计自学指导, 就成了教研的重中之重。课堂上, 要想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我认为:
首先, 要选准突破口。
一开课就重锤出击, 一石激起千层浪, 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 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的兴趣。比如, 我在上巴金的《日》一文时, 抓住“生死观”这条主线, 来设计自学指导, 第一问是这样设计的:飞蛾扑火, 从词的感情色彩上看是一个贬义词, 意即飞蛾不知珍惜生命。保尔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 告诉我们要珍惜生命。可是, 这篇文章的作者为什么一开篇就赞美因扑火而死的飞蛾, 怀念因逐日而渴死的夸父呢?请大家从文中找出理由。问题一出示, 学生就情趣盎然, 主动探寻,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其次, 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基础, 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
有人说, 评价一节语文课的好坏, 就是要看是否给每个学生都创设了说话的氛围。要想让学生特别是中差生都有话可说, 就要把握好设计的尺度。起点过高, 或者过低, 或者缺乏梯度, 或者指向性不明确, 都会影响教学的进程, 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我在设计《心声》一课的教案时, 设计了两轮的自学指导。自学指导 (二) 的设计是这样的:《心声》开篇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教育环境?此问起点过高, 指向不够明确。如果在课堂上实施此环节, 其结果一定使学生呆若木鸡, 感觉无从下手。后经同事点拨进行了重新设计。第一问, 程老师一开始严词拒绝李京京的要求, 公开课上, 又要求李京京把课文读完,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差?第二问, 李京京为什么执意要读这篇文章?第三问, 李京京为什么能读好这篇文章?
课堂上, 张弛有度, 舒展自如, 学生很踊跃, 很主动。所以说, 要想上好语文课, 顺利达成目标, 必须把握一点, 不要难倒学生, 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
明白了这个道理后, 我加大了自学指导的探究力度, 我认为自学指导的设计必须紧扣目标, 必须有明确的指向性和序列性。
比如, 《散步》是一篇表现家庭成员间真挚感情的散文, 它旨在培养学生尊老爱幼, 珍爱亲情, 珍爱生命, 勇于承担责任的情感, 重点是让学生感悟文中三代人之间互相体谅、互相挚爱的朴实纯真的亲情。所以, 在设计此文的教案时, 我以“亲情”为线索, 按照“感受亲情——感悟亲情——感念亲情——感恩亲情”的教学思路, 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去品味文章的语言和情感, 体验亲情的珍贵与美好。为此, 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散步》写了一件什么事?
2.文中有哪些人物?概括人物间的关系。
3.“散步”中发生了什么样的波折?“我”是如何抉择的?“我”为什么要那么做?最终结果怎样?
4.从文章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
5.在你的生活中曾经发生过哪些令你难忘的亲情故事呢?
6.你准备为你的家人做些什么?
层层递进的问题, 旨在让学生明白:家庭的幸福大厦是由爱支撑起来的, 让家庭和睦的法宝是一家人要谦让、体贴, 要做到尊老爱幼。这样的设计, 既避免了教师演独角戏, 也避免了学生注意力的分散, 舒展自如的课堂对话状态有可能呈现。
第三, 要立足文本, 彰显语文风采
于漪老师曾经在各种不同的场合说过相同的一句话:学校里顶难顶难的事就是上课。我私下里认为于漪老师所说的“难”, 应该是针对一种境界而言的。具体到语文教学中, 应该是如何将语文教到学生心里, 把文章刻到学生脑海里, 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精神底子, 而对此种境界的追求, 则是我们所有语文教师的共同梦想。鉴于此, 我认为自学指导的设计应做到:
1.必须紧扣文本, 必须具有内在的逻辑性、一体性, 从而引领学生去探寻语文的神韵。
张永庆老师在与李震老师“对话”时, 曾明确说道:“语文课堂对话不能脱离文本, 要从文本出发, 从词语出发, 从句子出发。”引领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9期) 。事实上, 积累的越丰厚, 探究就会越深, 对话就会越广, 综合能力就会越强。不把语文吃进肚子里, 任何教学方法, 教学方式的介入其作用都是有限的。
我在进行《那树》一文的教学时, 确定目标后, 依据文本设计了这样的自学指导。
(1) 导入新课:王鼎钧, 台湾作家, 著述颇丰, 共出版各种文学体裁的作品达50种, 以散文成就最为突出。王鼎钧的散文取材于广博的生活积累, 成文于对人生、对社会的冷静思考和反复品味。他的散文意象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曾说:“意象是作家的开业执照, 不能产生意象的作家, 犹如不能怀孕的母亲。”
今天, 我们一起来欣赏《那树》, 看看他想通过“那树”这一意象表现什么样的思想和情感。
(2) 自学指导:a.用一句话概括文意。b.跳读课文, 说说那树的生存环境、外在形貌、内在品质何如?c.浏览全文, 说说随着时间的推移, 那树的存在价值有什么变化?d.价值的变化, 决定了它的命运走向, 那树的最终命运如何?这其中包含作者什么样的感情?e.你认为造成那树悲惨命运的根源是什么?那树是谁的形象化写照?f.作者是在否定现代文明吗?这样的设计, 避免了对文章的肢解, 既有感性的认识, 又有理性的思考, 符合语文学习的原生状态。
2.学生是活生生的人,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思想和情感, 因此, 对文本的解读往往也是立体的、个性的。
要想把语文课上到学生心里, 把文章刻在学生脑中, 最大限度彰显语文的独特魅力, 在设计自学指导时, 又需要尊重学生思维的规律, 顺应学生阅读和体验文本的自然过程。
例如, 冰心的《谈生命》一文, 语言灵动有诗意, 隽永不失韵味。如果老师仅凭自己的感受, 把自己喜欢的语句, 摘录几句让学生去体味。或者问学生, 为什么作者把生命比作向东流的春水?为什么要把生命比作一棵小树?教师预设的这些句子或问题, 也许学生从来就没有关注过, 课堂也会因此变为一潭死水。如果这样设问: (1) 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话, 并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2) 你认为文中对生命的设喻, 哪一个更贴切, 谈谈你的理解。教学效果也许会大相径庭。
重拳出击回归本源 篇4
此次银监会“ 8号文”给银行理财投资运作扣上“紧箍咒”,对商业银行理财资金的投向、风险拨备提出明确要求,着重治理理财产品乱象。受到限制的理财品的收益可能不会再如曾经那般诱人,在实施快一个月时间内,其威力已开始显现。一边是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和数量双降,而另一边却是债市走红。
4月数据显示,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量和收益率都已经呈现了出不同程度的下跌趋势, 3月底动辄 4.8%这样的年化收益率也许再难出现,这令有“追捧高收益率产品,冷落低收益率产品”特征的投资者更加敏感。进而转变方向投向债市,债市也因此变得热火潮天。城投债普遍大涨,甚至出高价也买不到,除了债市,保险也溢出了利好效应。尤其是对寿险公司会起到正面的信用影响。
除了“理财资金池”模式外,银监会还对近些年迅猛发展的通道业务筑上一道“防火墙”。其实正常的理财产品操作是,先筹集资金,再分散出去投资。而国内银行理财产品的普遍操作模式是,先建资产池。这种操作手法之下,资产池相对固定,通过源源不断地发行理财产品,完成期限错配。超额收益归银行,预期收益归客户,导致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承担巨大风险,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风险收益。
眼下,银监会“ 8号文”的影响正在发酵,从中短期和微观产品来看,新规将增加银行理财对信用债的投资需求,对投资信用债为主的债券基金形成直接利好。投资者也可关注两类年收益在 5%以上的“替代品”。
也许,监管层已经开始从金融领域挤泡沫了,这种对症下药的疗治措施如果能够严格贯彻,未来资金池的概念也会慢慢淡化。虽然新规不可必免的给理财产品市场带来了冲击,但要求银行对标的物有一个清晰的解释,对投资者来说将会是一个透明的投资组合。投资者能看到自己投资的是什么,产品投向的收益是多少,也许他看到流动性差的,觉得风险高,经过左右衡量,就不投了。让理财产品市场更加规范、透明地发展。这也正符合监管层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良苦用心!
探究本源 篇5
1考题呈现
题目如图1, 椭圆C:x2/a2+y2/b2=1 (a>b>0) 经过点P (1, 3/2) , 离心率e=1/2, 直线l的方程为x=4.
(Ⅰ) 求椭圆C的方程.
(Ⅱ) AB是经过右 焦点F的任意一 弦 (不过点P) , 设直线AB与l相交于点M , 记PA, PB, PM的斜率分别为k1, k2, k3, 问:是否存在常数λ, 使得k1+k2=λk3?若存在, 求λ的值;若不存在, 说明理由.
答案如下 (过程略) :
(Ⅰ) 椭圆C的方程为x2/4+y2/3=1;
(Ⅱ) 存在常数λ=2, 使得k1+k2=2k3.
2一般化探究
第2问是一道有关3条直线斜率等量关系的存在性探索题, 怎样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问题的一般性规律?拉普拉斯曾说过:“在数学中, 我们发现真理的主要工具是归纳和模拟.”波利亚也曾经说过:“先猜, 后证———这是大多数的发现之道.”观察题设和结论中的几何元素点P、右焦点F、直线l与椭圆C间的关系我们发现:点P (1, 3/2) 和右焦点F (1, 0) 的横坐标相同, 即点P在x轴上的射影是焦点F, 或者说点P是过右焦点F的通径的上端点, 直线l:x=4是椭圆的右准线, 笔者根据这些重要信息寻根探源将问题进行一般化探究得到:
探索题已知点F和直线l分别是椭圆C:x2/a2+y2/b2=1 (a>b>0) 的右焦点和右准线, 点P是椭圆上一点, 它在x轴上的射影是焦点F.过点F的直线交椭圆于A, B两点交直线l于M点, 记PA, PB, PM的斜率分别为k1, k2, k3, 问:是否存在常数λ, 使得k1+k2=λk3?若存在, 求λ的值;若不存在, 说明理由.
探究把x=c代入椭圆 方程得y=±b2/a, 不妨设点P的坐标为 (c, b2/a) .
(ⅰ) 当AB为椭圆长轴时, 点M的坐标为M (a2/c, 0) , 不妨设A (-a, 0) , B (a, 0) , 则
所以k1+k2=2k3.
故当AB为椭圆长轴时, 存在常数λ=2, 使得k1+k2=2k3.这一特例不仅给我们继续探究的信心, 同时也预示了探究的结果指明了探究的方向.
(ⅱ) 当AB不为椭圆 长轴时, 设直线AB的方程为
x=my+c, (1)
又右准线方程为
x=a2/c, (2)
解 (1) (2) 得点M的坐标为 (a2/c, b2 /mc) , 所以
将 (1) 代入椭圆方程整理得
综合 (ⅰ) (ⅱ) 知, 存在常数λ=2, 使得k1+k2=2k3.
由此对于椭圆我们有如下性质:
性质1已知点F和直线l分别是椭圆C:x2/a2+y2/b2=1 (a>b>0) 的右焦点和右准线, 点P是椭圆上一点它在x轴上的射影是焦点F.过点F的直线交椭圆于A, B两点交直线l于M点, 记PA, PB, PM的斜率分别为k1, k2, k3, 则k1+k2=2k3.
3类比探究
对于椭圆我们有性质1, 那么对于双曲线是否也有同样的性质呢?回答是肯定的, 证明与椭圆性质1的探究基本相同, 只需将椭圆性质探究过程中的b2换成-b2即可, 有关结论如下:
性质2已知点F和直线l分别是双曲线C:x2/a2-y2/b2=1 (a>0, b>0) 的右焦点和右准线, 点P是曲线C上一点且它在x轴上的射影是焦点F.过点F的直线交曲线于A, B两点交直线l于M点, 记PA, PB, PM的斜率分别为k1, k2, k3, 则k1+k2=2k3.
类比有心曲线的上述性质, 我们通过探究发现无心曲线抛物线也有此性质, 结论与证明如下:
性质3已知点F和直线l分别是抛 物线C:y2=2px (p>0) 的焦点和准线, 点P是抛物线上一点且它在x轴上的射影是焦点F.过点F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 B两点交直线l于M点, 记PA, PB, PM的斜率分别为k1, k2, k3, 则k1+k2=2k3
证明把x=c代入抛物线方程得y=±p, 不妨设点P的坐标为 (p/2, p) , 设直线AB的方程为
x=my+p/2, (3)
又准线l的程为
x=-p/2, (4)
解 (3) (4) 得点M ( -p/2, -p /m) , 所以
将 (3) 代入抛物线方程整理得
因为yA, yB是此方程的两个根, 由根与系数关系得
有趣的是, 当直线AB趋向于x轴时, 直线AB与准线的交点为M (-p/2, 0) , 与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A就是坐标原点O, 设想另一个交点B在x轴的正半轴的无穷远处, 此时直线PB与x轴平行其斜率为0, 即k2=0.
所以k1+k2=2k3, 结论也正确.
4深入探究
波利亚说:“类比是伟大的引路人.”在上述性质中我们发现:抛物线的焦点和准线, 椭圆、双曲线中的右焦点和右准线都是圆锥曲线中的一对特殊的极点与极线.由此提出类比探究:上述命题中其他条件不变, 当极点F是由圆锥曲线上异于顶点的一点P在x轴上的射影时, 上述性质是否成立?我们经过探究三斜率等式仍然成立, 性质及证明如下:
性质4已知点P是抛物线上C:y2=2px (p>0) 异于顶点的一点, 且点P在x轴上的射影是点F, 点F和直线l是抛物线的一对极点和极线, 过点F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 B两点交直线l于M点, 记PA, PB, PM的斜率分别为k1, k2, k3, 则k1+k2=2k3.
证明设点P的坐标为 (n2/2p, n ) , 则点F的坐标为 (n2/2p, 0) , 由文[1]知点F对应的极线l的方程为
因为yA, yB是此方程的两个根, 由根与系数关系得
性质5已知点P是椭圆C:x2/a2+y2/b2=1 (a>b>0) 上异于顶点的一点, 且点P在x轴上的射影是点F, 点F和直线l是椭圆的一对极点和极线, 过点F的直线交 椭圆于A, B两点交直线l于M点, 记PA, PB, PM的斜率分别为k1, k2, k3, 则k1+k2=2k3.
证明设点P (acosθ, bsinθ) , 则其射影F (acosθ, 0) , 由文[1]知点F所对应的极线方程为
l:x=a/cosθ. (7)
(ⅰ) 当AB为椭圆长轴时, 点M的坐标为 (a/cosθ, 0) , 不妨设A (-a, 0) , B (a, 0) , 则
(ⅱ) 当AB不为椭圆 长轴时, 设直线AB的方程为
同理可证双曲线有如下结论:
性质6已知点P是双曲线C:x2/a2-y2/b2=1 (a>0, b>0) 异于顶点的一点, 且点P在x轴上的射影是点F, 点F和直线l是双曲线的一对极点和极线, 过点F的直线交双曲线于A, B两点交直 线l于M点, 记PA, PB, PM的斜率分别为k1, k2, k3, 则k1+k2=2k3.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圆锥曲线的极点与极线给我们研究圆锥曲线的性质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它可以让我们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来审视问题, 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目光看得更远, 研究更深入更全面, 结果更趋完美, 圆锥曲线的极点与极线让我们对圆锥曲线有关问题的研究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邹生书.圆锥曲线极点与极线的一组性质[J].中学数学教学, 2010, (4) .
[2]邹生书.用圆锥曲线极点与极线的性质解题[J].河北理科教学研究, 2011, (1) .
回归作文写作本源 篇6
关键词:作文,本源,性情,积累
一、作文的基本功用
传统意义上的作文, 是指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 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属于动词词组。而名词化和一般意义上的作文, 则是指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习作作品。正所谓言为心声, 文如其人, 所有体裁的作文, 包括以客观叙事为特征的说明文, 都是作者心理活动和思想情感认识的文字化, 都能反映出作文者的感情态度和逻辑思维。作文对青少年学生的意义, 除了训练学生思维、增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交际等工具作用之外, 更重要的, 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增强学生的道德人文素养, 引导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正因为作文承担有如此重要的工具功能和教化功能, 所以作文教学和作文写作在整个语文课程中占有相当比重。国家教育部门为了引起学校对作文课程设置的重视, 在语文试卷中加大作文分值的比重, 使作文成绩占据整个语文成绩的半壁江山。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作文质量还能真实反映出学生的历史、政治、地理等人文社科知识水平。作文, 可以说成为了解学生人文素养, 窥测学生精神世界的窗口。
二、作文写作的误区
作文所承载和投射出来的重大意义和重大价值的回应催生出广大学子也包括部分教师对作文写作的高度重视, 以至于“剑走偏锋”“无所不用其极”。一个最值得注意的倾向就是, 作文一味求新求奇, 以追求轰动效应, 博取批改作文教师的赞许, 获得高分。新概念作文的标新立异, 高考作文中的文言文写作、甲骨文写作、藏头诗写作……不一而足。客观地讲, 在林林总总的新奇作文现象中, 确实出现了一些有才气、有分量、有价值、让人耳目一新的好作文, 让一些学生成功脱颖而出, 甚至“一举成名天下知”, 但其不良导向也很明显, 甚至是主要的:学生的投机心理得以滋生和助长, 致使他们不注重平时作文能力的培养, 不是靠“人有我优”的质量作文取胜, 而只打“人无我有”的牌, 挖空心思搜刮生僻材料、极端观点、华丽言辞, 作文动辄微言大义, 语不惊人死不休。还有部分教师受教学政绩驱使, 将作文教学的重点放在押题上, 平时为学生准备下几套万能方案, 逢考则将思路开阔的话题作文朝着自己预设好的狭窄话题上生拉硬靠, 打作文对题和跑题的擦边球, 以不变应万变。作文写作中求新求奇和求稳求妥的这两种错误倾向, 是由于揠苗助长和故步自封作祟, 都是没有处理好作文写作中传统和创新的关系, 忽略或者忘记了作文写作的初衷与本源, 而希冀直奔作文成功的结果。希望破灭之后, 带给学生的是迷惘和困惑, 还有对作文写作的厌恶, 学生的想象力和思想感情被扼杀。任以上两种错误倾向蔓延发展下去, 对学生身心的戕害, 对教育事业的贻害, 都将是巨大的。
三、作文发端于真性情
作文写作, 从本质上讲应该是写作主体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写作者运用已经具备的语言文学知识, 将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 按照一定的作文规则, 进行系统化、连贯化和修饰化。但无论如何, 思想感情始终是作文的灵魂, 是作文的生命力所在。而语言文字则是思想感情得以表现的载体, 属于工具性的东西。古人作文的法则讲究“信达雅”三个字。“信”排在第一位, 要求语言文字一定要忠实反映作文者的思想感情, 这是能够称其为作文的根本;“达”则是要求文字对思想感情的表现, 在忠诚的基础上, 要尽量准确, 不能词不达意, 削弱思想感情的表现程度;“雅”则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 对表现思想感情的文字进行修饰渲染, 使其富有文采和鲜明性。一个人思想感情的丰富程度, 一般同他的语言文字的丰富程度、表达能力是成正比的。什么样的思想见解, 总是通过与其相匹配的文字表达出来。《论语》中说:“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科学定理、真理名言, 总是以严密理性客观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方能显出其神圣权威;而处世道理、为人心得, 则更适合以平实朴易的语言文字表现出来。学生作文, 是一种“我手写我心”, 只要是真性情的流露, 无论其文风是老成还是清新, 无论其立意是深远还是稚嫩, 其见解不管是出于公论还是一家之言, 其文必定都有闪光之处, 有可圈可点之处, 有吸引打动读者之处。相反, 正处于人格成长期、世界观形成期的青年学生, 在作文中鹦鹉学舌, 将并不属于自己的现成思想理论甚至语句照搬过来, 然后以自己稚嫩的笔触组织布局成一篇“四不像”东西, 即使其下笔洋洋洒洒, 论述鞭辟入里, 观点振聋发聩, 结果却仍不能打动人, 只会制造出一种不伦不类的让人发笑感。一味求新求异的作文, 炮制出的是外强中干的作文空壳, 作文者自己也不知所云的声嘶力竭的呼喊背后, 是灵魂的丧失和思想感情的削足适履。而求稳求妥的作文, 看似放之四海而皆准, 实则是对作文立意的偷梁换柱, 对思想感情和思维能力的自我设限, 在动笔之初就决定了作文水准的平庸和逊色。以上两种作文写作倾向, 均是对性情的矫饰和扼杀, 也就导致了写出的作文没有生命力, 得不到读者的欢迎, 不受作文评判者的青睐。
四、作文的基础在于积累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之树长青, 精神之花长开, 因而反映人类精神生活的文字作品才能长有生命力。作文的源泉在于生活, 离开了对生活的观察, 生活中的积累, 作文便成为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作文的生机植根于生活的沃土, 并通过写作者的生活阅历、生活感受表达出来。缺少生活阅历的作者不是好作者, 其作品也不是好作品。有了生活阅历, 不懂珍惜和尊重, 一味玩世不恭的人, 也写不出好的作品来。要写出好的作文, 就要拥抱生活, 热爱生活, 从生活中汲取作文写作素材和营养元素, 写出成功的作品。作为中小学生, 虽然生活经历、人生阅历不够丰富厚重, 但只要有一颗热爱生活、体验生活的心, 同样可以写出带有闪光性的、吸引读者的好作文来。
“板凳须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字空。”作文写作, 还需要对间接经验、对知识有深厚的积累和储备。功夫在诗外, 缺少了文学素养和知识底蕴, 无论写作者如何挖空心思, 推敲提炼, 作文的质量都难以达到上乘。青少年学生兴趣广泛, 记忆力强, 正是好好读书的黄金时期。因此,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摒弃心浮气躁和急功近利思想, 潜心阅读, 特别是阅读经典文学作品, 通过对文学大师思想、语言文字的含英咀华、揣摩推敲, 来反复磨炼提升自己的写作思想、写作思维和文笔, 将文学精华吸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
参考文献
[1]宋燕.怎样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真情[J].吉林教育, 2008 (25) .
[2]杨秀.作文教学要注重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才能[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07 (11) .
[3]倪学勤.生活作文教学“情趣”是怎样“炼”成的[J].教育科研论坛, 2009 (5) .
如何让作文教学回归本源 篇7
一、吐真言———发自肺腑不矫饰
“文生于情,动于衷而言于表。”真切是作文的第一生命。古人说写文章要“事信而不诞”,意思是事情要可靠真实而不荒诞。文章失真,就会给人矫揉造作之感,不能起到感动人心的作用。在文章中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使感情的流露给人真实感、真诚感,没有附加感、装饰感,这样的文章,才能引起读者心灵的共鸣,给人以美的享受。那些立足现实的真情流露,浸润在字里行间,就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那些发自肺腑的对自然的尊重,对朋友的诚挚,对师长的感恩,对自身和他人所承受的真诚的回报,对优秀人物的赞美,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怜悯等等往往最容易引起人的共鸣。
真实必然来自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思考,把自己的真实经历写下来,把自己的真实心理描绘出来,就必须注重自我的人生体验,抒发自己对人生、对自然、对社会的真切认识。江苏省高考作文《怀想天空》,其中有一篇被“抢救”出来的作文写的是考前帮父亲割麦,评分曾由最初的及格分而最终被提高到接近满分的高分。这篇作文从内容上看甚至与题目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但专家组认为这篇作文叙的是考前真事,抒的是真情实感,不搞华彩炫目的“集锦”,不玩深沉,真实、本色、真情、纯净。最后一段小作者这样写道:
“我在烈日下割了五个多小时的麦子。回到家,我没有吃饭。洗了个澡,就睡了。现在,我在考场上做题。室内很凉快。当考试结束后,我要在烈日下站两小时,来感受那种烈日当空的滋味。”
这样的语句,读来感到很真切,很实在,体现了质朴做人,真情作文的思想。真实地描写生活,真诚地抒发情感应成为学生自觉的精神追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观察周围生活的闪光点、动情点,发现领悟人间真情,并积极鼓励学生用多彩的笔墨表现出来。
二、重生活———关注现实勇担当
近些年来,作文中一个不太好的倾向是把笔墨较多地投向古代,投向较固定的几个古人,出现了厚古薄今的情形,而少了一份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关怀。同时,这种做法也容易出现作文套作。而立足现实,关注生活,是抒写真情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责任性的体现。高考作文命题已越来越多地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热点、关注时事,关注身边的事,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以“上海世博会”为例,它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与要求,透过它,可以看到国人从百年梦想到百年梦圆的欣喜,可以看到人类对“和谐生活”和“和谐城市”的追求。当我们将它与“低碳、绿色、科技”“合作和发展”“文化与碰撞”“共同的梦想”“文明与进步”“起点与创造”“历史与未来”等结合起来,一定可以生发出许多独特的思考。又如我们看着一年一度的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的《感动中国》,那一个个鲜活而真实的事例,诠释着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解读着人间的朴素情感,带给人们的是感人至深的心灵冲击。当这些与“责任与使命”“位置与价值”“贡献与影响”“奉献”“追求”“坚守”“境界”等相结合,一定可以大大拓展思维的空间。同样,对于近些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腾飞、航天事业的阔步前进、“南海与钓鱼岛事件”“十八大”“反腐倡廉、打虎拍蝇”“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奥运”等现实热点,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倾注更多的目光,用心关注现实,积极联系自身的生活和思想,结合自身的体验和成长,激活自身的经验和积累。与此同时,更好地去贴近家庭,走近自然,投入其中,用心感悟。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很多富有时代意义、具有个性风采的佳作。
三、广阅读———丰富底蕴多积淀
优秀作文大多显示一种厚实的知识背景和文化底蕴。要达到平中见奇,满目生辉的效果,需要有浓郁的文化气息,浸润文化的修养与沉淀。有人曾说“作文是阅读下的蛋”。确实,作文其实就是对学生平时阅读面和视野的一次全方位“检阅”。作文水平的高下优劣与读书之多寡及语藏之贫富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如大文豪苏东坡所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果你的作文能给人带来文学审美的同时,还能带来精神上的洗礼与哲理的思考,则将使文章更具强烈的冲击力。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将自己深厚扎实的文学素养和功底显示出来,尽可能使自己的作文蕴含丰富的信息。而要以浓浓的底蕴吸引人,就需要平时点滴的阅读积累,这样才能逐渐形成丰厚的人文积淀。如考场作文《旧书》一文开头这样写道:枕边的这本《宋词三百首》称得上是一本名副其实的旧书,可是对我来讲,这本旧书的魅力绝对不亚于任何新书。中间一段写道:
婉约派是柔美的。艳而不妖,华而不俗,情深而不造作,意重而不赘人。它虽无“渡江天马南来”的威武,却有“疑是湖中别有天”的诗情;虽无“谈笑洗尽古今愁”的豪迈,却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画意。这就使宋词在铿锵韵律之外又添了几分悠扬婉转。但李清照却是让人心碎的词人,“人比黄花瘦”的痴心,“却上心头”的深情,“寻寻觅觅”的愁苦,字字句句皆是泣血而成,读之怎不叫人心酸!
如果唐诗是松涛惊风,宋词就是柳絮纷飞;如果唐诗是玉树临风,宋词就是窈窕淑女;如果唐诗是咏叹调,宋词就是流行歌。作者在比较中自然引出对宋词的喜爱之情。厚积才能薄发,本文对宋词及其风格了然于胸,宋词佳句信手拈来,不仅使文章内容丰富多彩,而且显示了作者丰厚的人文积淀,灵动而流畅的语言也表现出作者深邃的领悟、分析能力和高超的表达能力。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丰富生动的词语,灵活的句式,多样化的修辞,具有意蕴的文句展示出的光彩夺目的风景,必能使人提振精神,眼前一亮。
四、巧立意———以小见大显深刻
生活的海洋是丰富多彩的,但生活的主流是由“小人物”、“小题材”组成的,这是生活的源泉。如何才能让“半亩方塘”耀映出“天光云影”?如何才能使小题材起到良好的表达效果?这就需要有立意的独到,就需要我们从平凡的题材中深挖新意,就需要“小题大作”,从“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让“一滴水”反映出“太阳的光辉”。谈身边琐事而寄托遥远,论人情世故而放眼世界。因此,一片树叶(欧·亨利《最后的常春藤叶》),两只蚂蚁(丰子恺《敬礼》),几盏明灯(巴金《灯》),一排白杨(茅盾《白杨礼赞》),一个底层小人物(杨绛《老王》)等等,皆可着笔,写成美文佳作,而它们的思想蕴含却能深刻隽永。
“小题大作”法的特点就在于抓住一事一物,一情一景,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洞隐烛幽,深入发掘,展开联想,为读者创造一个比现实生活更广阔、更深远的思想和艺术境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作者具有高远的思想境界、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敏锐深邃的观察眼光。唐代大诗人杜甫忧国忧民,观察事物独到深刻,“他人说七八分者,少陵必说到十分,甚至有十二、三分者。”他从不以纯粹的个人利益为出发点去观察事物,他笔下的点滴小事都能与国家百姓相关连,故能写出千古不朽的“诗史”。这种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本领,取决于作者对生活的悉心的观察,强烈的感受,深刻的思考。作文教学中,教师就要更多地引导学生从“怎么写”的角度出发,从选材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方面指导学生细心揣摩这些经典作品的奥妙之处。
五、善描摹———细节生动增亮色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艺术起于至微。”至微,多指那些能显示人性、人情之美并具有恒久价值的细节。写记叙类作文时,行文中穿插丰富的细节描写,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朱自清散文《背影》之所以一直感人至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作者细致地描绘出了父亲蹒跚地努力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为“我”买桔子的细节。课文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充分利用好课文,既可强化学生对经典文本的理解,又可让学生将精力集中到有效实现读写结合的策略和技法上。这样“取法乎上”的做法,不妨看作提高写作水平的一种“捷径”。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设置这样的细节,必然也能收到奇效。如优秀习作《举手投足之间》开首两段这样写道:
“外公弥留之际,外婆整夜地陪他低声聊天,或者看着他,仿佛时间也静止了。
小时候,我爱去外公家。外公知道好多趣事,外婆的厨艺精湛。每每听外公眉飞色舞地讲完一段,爷孙俩都饿了。于是外公蹑手蹑脚钻进厨房,趁外婆没在,夹几片刚炸好的鸡排,赶忙回来和我分享,像一个小孩子。有几次外公被外婆“人赃并获”,只得被外婆打手。然后我们乖乖地摆好桌子准备开饭,那个时候,真开心。”
没有什么多余的话,外公和外婆之间看似琐碎、寻常而又生活化的小动作、小细节,却渗透了真挚的情感,让读者产生持久的感动。细节是文章的生命,平凡是生命的真谛,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传达了伟大的爱。
阅读能力要转化为写作能力,就要用足、用好、用活文本,认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写实践,强化语言的运用,通过广泛开展仿写、改写、续写等活动,促进读写有机结合,积极帮助学生把课内学到的良好的方法、鲜活的技巧及时嫁接到自己的作文上,这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之道。
让习作语言回归生活本源 篇8
一、运用生活语言,树立习作自信
在语言主义教学观念的影响下,习作教学呈现出技术化和系统化倾向。这样的习作教学虽然为习作提供了一定的方法,但学生习作质量明显下降,难以形成个性化习作,同时也抑制了学生的习作自由,阻碍了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教材中有许多典型范例,作者用平实、质朴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在学习完这些文本内容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文本语言的主要特征。
以《北大荒的秋天》的教学为例,在分析完小河的美后,笔者这样引导学生:“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河?”让学生根据文本内容找到小河的特点:清澈见底和静静地流淌。然后继续引导学生:“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写出了北大荒河流的静谧和美好,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写一个小片段,说一说自己家乡的河流是什么样子的。”学生积极参与。有的学生写道:“家乡的小河跟我一样,是一个文静的小姑娘。小河每天静静地流淌,它高兴的时候,激起浪花,像是在欢呼雀跃;不高兴的时候,独自流泪。”还有的学生写道:“家乡的河流是我的乐园,每到夏天,我总是和我的小伙伴们一起去河里抓小鱼、抓小虾,河水很清,一眼就能看到河底。如果你运气好,还能碰到螃蟹呢!”在习作时,学生使用生活中的常用语言,展现了不同的语言风格。
习作是真情实感的表达和体现。但当前,很多学生完成习作是为了应付教师,每次习作学生总是抓耳挠腮,不知道写什么好。学生在每个成长发展阶段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特点,教师不能进行模式化的习作教学,要让学生运用生活语言,自由发挥,充分展现年龄特点及个性特征。
二、利用生活素材,培养习作兴趣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生活中的许多例子都能成为学生的习作素材。生活中的事例,可以是学生的心情、经历,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情,还可以是学生与父母、教师之间发生的事情。这些生活中的经历能够有效激起学生的习作兴趣。
如在学完《黄山奇松》一课后,笔者引导学生思考:“黄山奇松‘奇’在哪里?”学生交流讨论后,有的说:“黄山松树千姿百态,神奇秀美。”还有的说:“黄山松树最有代表性的是迎客松,它枝干遒劲,姿态优美。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笔者接着引导:“黄山集中了我国许多名山的特点,黄山秀丽的景色触动了每个人的神经,你一定也想写一写你爬过的山川吧,就让我们写一写。”学生认真构思、书写。有的学生写道:“去年暑假,我们全家去爬泰山。泰山真是太雄伟壮观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泰山十八盘,它是泰山最险峻、最陡峭的地方,它与地面几乎垂直。往上走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快要立起来了,惊出一身冷汗;下山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的腿都快不听使唤了,吓得直哆嗦。”学生通过自己游览泰山的经历,写出来的习作语言生动,情感真挚。
部分小学生讨厌习作,最主要的原因是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如何将生活中的事例表述出来。学生的亲身经历为学生习作提供了良好的素材。透过生活中经历的事,学生不仅能够用生活化的语言将事情表述出来,还能表述得非常生动、活泼、富有感情。
三、注重方法指导,激发习作动机
让习作回归生活本源,实现习作表达的自由,并不是要放弃教师对习作方法和技巧的指导,而是要强化教师对习作语言的指导。小学阶段的教材中大部分是记叙类文章,思路清晰,语言生动活泼,是学生习作的样本。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文本内容为参照,深入思考,学习文本习作的表达技巧和方法,并学会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如讲完《爱如茉莉》后,笔者进行拓展训练:“茉莉的幽香是一种气味,不可能钻进我们的心底。打动我们的是父母之间相濡以沫的爱。因此,爱如茉莉般纯净。爱如茉莉,茉莉是香的,给人带来温暖、愉快的感觉。生活中还有什么能够给人带来温暖的感觉?”学生高兴地说:“阳光、暖流。”笔者接着引导:“阳光和暖流能钻进我们的心底吗?”学生思考后,有的说:“应该是阳光照进心里,暖流涌进心底。”在课后的习作中,一名学生写道:“一天晚上,我发烧了,爸爸抱着我往医院跑。到了医院,爸爸顾不上休息,排队、挂号、拿药。当我喝着爸爸递给我的热水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那不仅仅是一杯水,还是爸爸的爱啊!爱如暖流!”
在文本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文本语言,剖析人物性格特征。这样,学生就能在习作时有针对性地进行语言表达,做到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四、进行实践训练,激发习作欲望
要想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实践是关键。习作既是学生对生活感情体验的反馈过程,也是对生活体验整理表达的过程。小学阶段,学生还不能对习作语言有很准确的认知和把握,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解习作语言方法的基础上开展习作实践训练活动,让学生体验习作语言的精巧。大多数小学生在听完教师习作技巧的讲解和剖析后会恍然大悟,明白了习作技巧,学生就会产生习作欲望。这时教师可以顺势引导学生进行习作训练,一定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学习完《海伦·凯勒》后,笔者引导学生思考:“面对身体的残疾和生活的不幸,海伦·凯勒有没有自暴自弃,怨天尤人?”学生一致回答:“没有。”笔者接着引导:“面对身体的残疾,海伦·凯勒并没有放弃自己,而是努力学习,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在生活中,如果你遇到了困难,会怎么做?是放弃还是坚持?以《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为题,写一篇习作。”有学生在习作中写道:“这次考试我没有考好,心里感到非常难过,我不知道怎么开口跟妈妈讲,妈妈肯定会骂我的。我的眼泪不自觉地掉了下来,可是当我想到桑兰遭受不幸时竟然没有掉一滴眼泪,我这点遭遇又算什么呢?想到这里,我擦干了眼泪,背着书包往家的方向走去。我相信,只要我认真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下次不再出现失误,妈妈一定不会责怪我的。”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习作训练,及时发现学生习作中语言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方法上的指导,能够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习作技巧的学习和训练是相辅相成的,教师不能将二者孤立起来,要在习作教学中将二者结合起来,让学生边学边练,学练结合,实现习作教学各个部分的有机结合。
探寻财富的本源 篇9
探寻财富的本源有助于我们看清后危机时代的市场环境,中国和世界经济都在强劲复苏中,定量宽松政策何时退出、如何退出成为争论的焦点。很多专家认为:现在退出为时尚早,而这是吸取美国1929年大萧条和日本经济泡沫破灭时的教训所得出的结论,但是,任由国际油价攀上80美元、亚洲主要经济体的房价泡沫再度膨胀。并最终引发通货膨胀,那这场金融危机的后果就完全由辛勤创造财富的人来承担,而那些毁灭财富的人却依然逍遥法外。
扭曲财富的代价是高昂的,在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美联储通过不断降息来刺激经济,但未能找到创造真正财富的经济增长极,结果诱发了更严重的次贷危机。这次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范围之广、规模之大前所未有,如果依然没有从本源上找到新的财富增长点,而继续延续这样的刺激政策。那结果一定是更大的泡沫和更大的危机。
有些人认为,当年美国和日本因经济刺激政策过早退出而让危机加深,他们其实忽略了这样的事实:美国因“罗斯福新政”而令其在全球经济的主导地位得到稳固,同时催生出的庞大中产阶级也让“美国梦”为全世界人所向往;到过日本的人一定都有这种感觉,日本经济哪有想象中的那么糟。在外界都为日本“失去的十年”扼腕叹息的时候,日本人民拥有的是优美的环境、不断降低的生活成本、健康长寿的身体。世界银行的报告显示,日本20%最高收入人口的平均收入和20%最低收入人口的平均收入的比值为3.4倍,在所有主要经济体中是最低的。这个数字中国是10.7倍,印度是4.9倍。
可见,主流经济学家眼中过早退出宽松政策的“短视”行为未必短视,而那些为经济复苏欢欣鼓舞,认为经济刺激计划成效斐然的人也未免过于乐观。任何政策都有短期结果和长期效应,在美国大萧条和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政府的一系列政策解决的是导致危机的根源问题,比如贫富差距悬殊、社会保障不足、资产泡沫膨胀,等等。虽然付出了短期的代价,却让财富增长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但为应对这轮全球金融危机,我们更多看到的是极度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的推行,这些政策的短期效果有目共睹,长期效应恐怕很难令人兴奋起来。而且酿成这次危机的根源,比如美元的霸权地位、全球经济的失衡、宏观审慎监管的缺失、美国政府的巨额负债,却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变。在十月初举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和世界银行年会上,这些议题都没有实质性的推进,各国均打自己的小算盘。痼疾没有得到根除。那是否有新的财富增长点呢?低碳经济是个好方向,但如今越来越演化成各国政治角力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口实,不知奥巴马的访华之行能带来哪些改变。
反观中国的情况,同样如此。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四万亿财政刺激计划将全年GDP增速拉到了8%。但这个数字是8,还是6,或者是10,真有那么大的差别吗?财富增长的路径、财富分配的格局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了吗?如果仍以过度牺牲环境、消耗资源为代价,财富的分配依然是政府占大头,个人占小头,我们不能不对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产生怀疑。令人欣喜的是,收入分配改革将再次起步,朝着消除贫富差距的方向努力,“调结构”也成为未来经济工作的重心。尽管这些努力的效果如何短期内无法显现,但确实是在着手解决危机中的深层次问题,探求财富增长的本源。
绿色建筑回归设计的本源 篇10
国内绿色建筑的设计与实践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许多建筑过分强调绿色建筑技术,忽略了建筑设计的本源,忽视与建筑的整合,缺乏建筑学的价值。谈绿色建筑不能脱离建筑审美,不能脱离人文、环境等方面的考虑。绿色建筑不应只是一些技术手段的堆砌,光鲜亮丽的各种指标。绿色建筑本身也应该是美的建筑,是功能合理、舒适安全,赏心悦目的建筑,也应是与结构、设备完美结合的建筑,是对建筑材料及建筑工艺合理运用的建筑。
建筑设计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讲整体,讲融合。绿色建筑也要对建筑整体分析,具体把控,完美融合,对症下药。我们可以从东方文化哲学体系中倡导的整体思维与辩证思维中得到启发,而不是片面地从西方的逻辑思维及个性思维中寻找出路,在这方面,“一人一药”的东方思维比“一病一药”的西方思维更有优势。托马斯·赫尔佐格非常形象地说明了建筑师在工程设计中的角色:“建筑师相当于一个乐队指挥而非演员,他不必具备高超的演奏技巧,但他必须了解每种乐器的性能,以充分发挥其潜力”[1]。
如何巧妙地将绿色建筑理念与设计的审美、人文、美学相结合,如何体现传统文化的整体观,如何防止将绿色技术与设计本身相割裂,如何在具体的项目设计中选择最适宜的绿色建筑策略、及其运用的程度、分寸的把握,这些都是我们在设计实践中要注重及思考的问题。
中国古人与自然体合无违、和睦并存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组成,并物化和体现在传统建筑与城市的建设上[2]。传统理念上的天人合一,建筑形态上的宜人宜居,文化意蕴上的和谐灵动,都为我们当今绿色建筑设计提供了很好的营养,这些生态型、环保型、开放型的建筑思想对现代建筑建构具有许多启示意义[3]。中国古代的绿色智慧启迪我们,绿色建筑不应与城市规划、建筑体形、造型方式、平面布局相割裂,它是一种综合统一的思想。
笔者通过以下几个工程的实践,对以上绿色建筑理念进行了尝试与探索。
1 湖北剧院
基地处于特定的地理与文化环境中。周围荟萃了黄鹤楼、辛亥革命纪念馆及湖北省图书馆等一批历史文化建筑。这是一个1998年的工程,当时国内还没有什么绿色建筑的概念,设计中还是尝试如何节省用地,如何用建筑语言来化解场地的狭小与周边道路的逼仄关系,如何与周边景观融合、和谐。项目的难点在于造价的捉襟见肘和用地的局促狭小。在6800m2的用地上建这个现代化的剧院,实在困难很大。解决的方法是突破传统剧院将前厅、观众厅和舞台串联在一个平面上的模式,大胆地采用架空的建筑布局,将前厅设在架空一层,观众厅和舞台布置于二层,运用立体错位的布置方式有效地解决了用地进深过短的问题(图1)。开放的前厅也为市民提供了一个遮风避雨的城市公共广场空间(图2)。建筑主体采用270o透明玻璃的造型形式,第一能与周边的人文环境相融合,互为因借(图3),第二化解了建筑体量对周边道路带来的压迫感,第三利用夜间玻璃的内透效果,省去了泛光照明的费用,同时还能在城市的丁字路口上演一幕城市活剧,休息廊中的观众自身也成了剧情中的一员,每天演出着不同的剧目(图4)。建筑深深出挑的飞檐,为玻璃体起到了很好的遮阳作用。正面内倾的建筑形体本身也有自遮阳的效果。
湖北剧院通过这些设计策略的运用,在省地、节能和与环境的融合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也赋予建筑一种“如鸟斯革,如翚斯飞”[4]的动感。
2 辛亥革命博物馆
辛亥革命博物馆是一个历史主题鲜明、反映辛亥革命历史全过程的博物馆。建筑主题的表达首先是“主题鲜明、立意高远”、“激发人们对纪念主题的情绪感知,引发观众情感上的共鸣”[5]。建筑造型融现代手法与首义精神为一体(图5)。采用具有雕塑感的造型,塑造出刚毅、挺拔的视觉效果(图6)。建筑外墙采用粗糙的表面肌理,利用自然雕琢、风化的纹理,创造出整个建筑“破土而出、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图7)。为了追求建筑外立面的肌理效果,建筑材料的选取上费了一定的功夫。原来准备用花岗石或砂岩,通过分析比对,如此大面积、不规则的天然石材将消耗大量的材料、费用和工期。有没有可能用一种既轻质,又绿色的材料来替代传统的石材呢?经比较,最终选择了特别定制的GRC挂板,它是采用红色废矿渣、混凝土和增强玻璃纤维合成的材料,具有轻质环保、成形便捷的特点,也能很好地反映建筑立面刀耕斧凿的肌理效果。特别是用红色废矿渣等调配的红色比天然石材更接近原设计的效果。
博物馆北面的八字外墙呈不规则形态,由多个形状不同、大小各异的三角形折面组合而成。在追求建筑造型的同时,希望建筑的形式与结构的关系达到高度统一。经过建筑专业与结构专业多轮协商,最终采用折板空间钢架的结构体系(图8),建筑表皮的三角形斜柱既作为外墙支撑骨架,又作为楼层竖向支撑结构,也是玻璃幕墙的支撑龙骨,这样的设计使展厅前的公共休息区再也没有常规垂直的梁柱结构,实现了规则无柱的展厅和公共空间,达到了建筑与结构形式的完美吻合(图9)。这种一体化的设计方式,节省了材料,也加强室内外的通透感,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3 湖北省图书馆新馆
图书馆设计尝试塑造一座体现线性之美、灵动之美[6]以及绿色环保的荆楚建筑,弘扬楚国艺术富于想象、崇尚自然的生态特征[7]。基地南面为城市主干道公正路,北面为沙湖。造型从一根单纯的水平线条出发,将直线弯成曲线,曲线均匀排列形成曲面,不同的曲面凹凸进退构成体块之间的穿插组合,最终形成了方案的外部造型。从一而始,推衍变化,将地域文化、荆楚特征、馆史文脉、馆藏特征……这些都统一在完整的曲面造型之中(图10)。
在省图新馆绿色设计中,我们尝试将中国传统的绿色智慧与现代数字软件相结合,由定性分析到精确定量分析,以绿色先导开展设计。利用专业模拟软件De ST、Star CD、Ecotect对建筑进行建模计算(图11)。设计经历了模拟计算—设计调整—调整后计算—设计最终调整—最终模拟计算等一系列过程(图12)。将热环境较高的区域由阅览区调整为藏书区,以人为本,保证人们的舒适性。将阻碍风环境的闭架书库调整为开架书库,保障室内风环境通畅。将中庭顶部的可开启窗减少20%,既保证通风效果又降低了造价。通过光环境模拟,针对室内家具布置做了合理安排,尽量直接利用自然光,将适当的阳光引进室内,可有效降低建筑照明能耗。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与建筑设计密切配合,形成了一个风、光、热环境经过科学计算、节能措施综合运用、使用功能科学合理的现代化节能建筑(图13)。
这种实验模拟具有积极的意义,它不仅降低了造价,利于运行的管理、围护,还能为建筑设计提供很多定量的数字分析,在设计之初以绿色先导的方式,能更好地体现设计产生价值的理念,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一种现代的设计方法论。
4 武汉光谷国际网球中心
基地与周边道路间的最大高差达到4m,我们没有采用推平重来的方式,而是利用地形,有机地设计成起伏的体育公园,既节省了土方量,也给建筑创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规划设计将场地按照高程划分为几个区域,根据每个区域的地形特征来确定场馆的布局。绿化景观采用与建筑单体外表皮相呼应的曲线设计,将建筑与周边环境进行有机联系。丰富的空间设计富于变化,提供多种观赛、多种景观、多种地貌体验的可能,突破了平淡呆板的平面布局,形成了三维立体的城市空间(图14)。
常规体育建筑的设计由于受到体育工艺和大跨度结构工程技术的双重影响[8],通常运用设置架空平台来达到各种人员分流的效果,但也带来了呆板生硬的问题。武汉光谷国际网球中心从网球比赛全民参与的特点出发,在规划设计中一直试图寻求一条模糊竖向空间界限的解决之道。从竖向交通组织、绿化坡地设置等各方面进行多维度设计,从而达到场馆内外浑然一体,弱化了平台与地面的区分,模糊了公园和广场的界限,缓坡、台阶与建筑融为一体,建筑不是呆板的从平台上生长出来,而是从大地中生长出来,营造出具有体育公园空间氛围的场所。平台上设置多处绿化景观,起伏变化,成为使人驻足停留、休息放松的空间(图15)。平台下庭院也获得了阳光与景观(图16)。将建筑与公园结合起来,做到公园中的建筑,建筑融入公园中。
体育建筑虽然不属于文化建筑的范畴,但也不影响其体现文化的元素,运动文化、动感、升腾、速度等元素已成为体育建筑造型手段的新思路。体育建筑的形态特质从静态封闭走向动态开放[9]。网球中心摒弃传统体育建筑片面崇尚力量的结构美学,力图创造独一无二、空灵动感的建筑形象,具有独特东方审美情趣(图17)。
经过了几个工程的建筑、结构一体化设计的尝试后,在光谷网球中心的项目中运用得更趋成熟,从方案构思起就试图用钢结构演绎建筑造型语言,运用动感的建筑造型体现现代体育建筑的新特色。建筑外表皮以64根倾斜旋转的竖向杆件构筑出整个建筑向上飞扬的动势,极富张力,形成“旋风”的造型意象。立柱既是建筑的造型元素,也是结构的承重体系,又作为外幕墙结构的主支架(图18)。这种“连续性”的审美特点与当下体育建筑的发展趋势相当契合[10],使得建筑室内外视线更加通透,建筑更显得晶莹剔透。建筑外墙微微内倾形成自遮阳体系(图19),并与球场看台的形状相吻合,玻璃幕墙外围的钢结构起到了很好的外遮阳效果。通过计算分析,自遮阳加外遮阳在夏至日全天能减少45%的热辐射。将建筑造型与形式美、功能美、装饰美、结构美融为一体。
建筑工业化已经成为建筑业转型的方向,是实现绿色建筑的基础。网球中心的设计中,大量采用了工业化预制构件,如看台板、平台栏板、平台架空地板及建筑表皮双曲钢结构等,工业化预制不仅节能环保、提高精度、节约资源,还能大大缩短工期,网球中心的建设周期仅为18个月,大大短于国内同类体育馆的建设周期。
结语
通过以上几个工程的实践,体会到绿色建筑的思路要从点点滴滴,时时处处渗透到每个设计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绿色建筑不能是一种广告、一种噱头,它应成为建筑师日常设计的一种需求。只有将绿色建筑的理念与建筑美学、人文、环境相结合,防止绿色技术与建筑设计相割裂的绿色策略才是我们正确的选择。
图片来源
图2:张唯拍摄;
图5、6、7、9、10:张广源拍摄;
图11、12:源自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图书馆热环境与风环境模拟计算研究报告》;
图13:施金忠拍摄;
图14~18:章勇拍摄;
其余图片均由作者及其团队拍摄或绘制。
参考文献
[1]李保峰.“生态建筑”的思与行——托马斯·赫尔佐格教授访谈[J].新建筑,2001(5):35-38.
[2]王军,朱瑾.中国古代的自然观与传统建筑的“绿色”理念[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54-58.
[3]段金柱,陈锦白.品味福建土楼:传统的建筑现代的内涵[EB/OL].(2007-07-04).http://www.fj.xinhuanet.com/dszx/2007-07/04/content_10481274.htm.
[4]王秀梅.诗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6.
[5]沈瑾.历史事件的主题表达——井阱矿万人坑纪念馆设计[J].建筑学报,2009(5):53.
[6]尹维真.荆楚建筑风格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7]张振华.探索的历程——关于汉派建筑文化的思考[M].武汉:武汉出版社,2010.
[8]刘伟,王兴田.体育建筑形态及表皮的参数化设计[J].新建筑,2014(5):122.
[9]李玲玲,杨凌.当代建筑创作理论与实践系列——体育建筑[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