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新时期县域农行企业文化的建设

2024-10-15

浅谈加强新时期县域农行企业文化的建设(通用10篇)

浅谈加强新时期县域农行企业文化的建设 篇1

浅谈加强新时期的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文化包含在大文化之中,是带有某种区域性或群体性,由集体或许多个体组成的区域文化。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其内涵越来越宽泛,外延愈来愈广大。社区文化既有社会的属性,更多的则具有区域的特征,它有别于大文化,具体表现本社区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特色的小区文化、机关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文化产业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组合。

一、认识社区文化功能作用,增强社区文化建设的责任感研究社区文化建设,首先认识社区文化的功能和作用。同时,社区本身也具有独特的文化功能。所谓社区的文化功能,反映的是社区对于提高公众的素质、培育公民意识、发展新型人际关系、凝聚社区个体、实践社区自治等作用。其作用功能大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传播精神文化的阵地。社区文化的娱乐作用是其最基本的功能。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不断增强,尤其要随着城市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老年人不但要老有所养,更需要老有所乐,而社区文化恰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特别是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丰富着居民的生活,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2、沟通人际关系的桥梁。社区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社区居民参与,增强了社区内居民之间的交往和互动,密切了居民与居民之间、居民与社区之间、社区与社区之间的联系,增强了居民的凝聚力与参与率,并使居民逐步形成了对所居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员流动性加大,社区居民已经仅仅是胡同里的街坊邻居。居民来自五湖四海,社区文化活动可以发挥密切人际关系的纽带作用,创造亲密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

3、推进文明建设的窗口。社区文化建设的重点在于培养居民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思想品质、优秀的社会公德、积极的进取精神。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居民们不仅在自娱自乐中得到了愉快的精神享受,而且接受了教育,净化了心灵,更新了观念,使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和居民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文化科学知识,消除或淡化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将文化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03年国务院7号文件指出,要以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为重点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社区文化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科学的发展观来看,构建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加强新时期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我们必须深化对社区文化的功能和作用的认识,进一步增强社区文化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高度,从提高建设先进文化能力的高度,充分认识社区文化重要性,增强社区文化建设的责任感。

一是增强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大多数地区社区文化建设比较滞后,表现在部分领导对社区文化建设认识有差距,社区文化设施与城市发展不配套,社区文化人才缺乏,社区文化经费投入不足,没有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等等。社区文化建设在社区建设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它对社区的道德建设、民风民俗建设具有强烈的影响,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要以高度政治责任感,要以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居民素质,积极营造社区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把社区文化建设推向深入。

二是增强维护社会稳定的使命感。就社区文化而言,社区文化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比较的薄弱环节。社区稳定是城市稳定的基础。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区域,城市居民都生活在社区,居民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素质状况,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进步。社区是城市居民的聚散地,下岗再就业、社会生活保障等问题也会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对社会居民的正面宣传引导,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思想文化阵地,如果我们不用先进文化去占领,封建迷信、黄赌毒等腐朽落后文化就会去占领,那我们就失去了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动权,就会引发社会不稳

定因素,动摇我们的执政基础。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文化领域的好传统、好基础,破坏起来容易,但建设起来很难,甚至要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我们要从点滴做起,从基础抓起,创造一个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确保社会长治久安。

二、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将社区文化建设纳入城市发展规划。

社区文化建设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把文化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一道,纳入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之中。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中长期文化发展规划,使文化建设有目标、有布局、有重点、有举措。要强化协调机制,整合资源,形成活力,确保各个部门、各个方面真正负起责任来,为发展文化服务体系尽义务、作贡献。在城市小区建设中,要将文化公共设施纳入整体规划,一起开发,综合利用。社区文化建设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步骤相协调,制定出近期和中远期总体规划。在制定具体社区文化发展战略时,要充分体现该社区的特色以及适应人们文化心理的变化,这样才能使战略规划具有可持续性和超前性。在具体执行中,将战略规划分解为每年的目标管理,由宣传文化部门总负责,协调相关部门的关系,组织调动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等社会力量,齐抓共管,各行其责,做到建设有人分管、工作有人推进、措施有人落实、问题有人解决,保证社区文化建设各项工作都能落到实处。

2、以人为本,加强队伍建设,着力抓好三级文化网络建设。

充分发挥以城市群众艺术馆(文化馆)为龙头,街文化站为纽带,居民小区文化活动中心为基础的三级文化网络的作用,这是搞好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条件。群众艺术馆(文化馆)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应积极帮助辅导社区开展文化活动,通过开展全区性的社区文化活动,促进社区文化工作的发展。街文化站作为承上启下的枢纽,既要服从全市统一部署,积极参加全区性群文活动,又要策划,组织辖区的群众文化活动,在活

动中发挥社区优势与特点,激励社区发挥自身优势,带动社区的文化工作。社区居委会,应以辖区社会文艺团队为依托,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根据居民的特点和需求,组织开展多类型、多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当前,关键是要培养和引导社区居委会独立策划、组织并开展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能力,这是当前社区文化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抓好社区文化网络建设中的基础工作。在业余队伍建设方面,要以社区文化骨干为核心,建立社区文体团队,加强引导,制定激励等机制,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使社区宣传、教育、文娱、卫生、体育等社区文化各领域的建设更具有生机和活力。

3、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抓好社区文化活动的阵地建设。

政府部门应重视社区文化活动设施的建设,并明确提出发展规划和总体目标。城市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和社区文化活动需要一大笔资金。应建立政府、社会、个人等多渠道投入的机制。从先进地区的经验看,一是可实行社区文化建设经费与社区财政收以一定的比例同步增加的机制。二是可建立社区文化事业发展基金,资金来源可从社区文化产业税收中提出一部分,也可接受社会各方的资助,甚至可由独家企业资助,制定基金章程,通过一定的程序投入社区文化设施和社区文化活动。同时,可鼓励通过房产开发来带动文化设施建设,使文化设施建设与街坊发展同步进行。在搞好自身阵地建设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社区内的企业、机关、学校以及其它一些公共文化设施,为繁荣社区文化活动服务,以达到资源共享。

4、加强管理,完善机制,实现社区文化资源共享。

在整个社区文化建设中,政府起着牵头引导协调的作用,具体的策划、组织、参与则是社区成员(包括企事业单位)共同承担的。应注重完善四个机制:一是领导工作机制,建立社区文化建设领导机构,体现共同组织参与的原则;二是社会文化运行机制,在具体组织上,可由牵头单位组织或在政府引导下由热心公益事业的居民自发组织;三是树立大文化观念,建设大文化宣传机制,充分发挥有线电视、阅报栏、科普画廊、社区广播、社区

文化中心等媒介的作用;四是资源共享机制,社区内企事业单位都应承担发展社区的责任,将自己的文化设施,包括图书馆、活动场地等向社区开放。

5、坚持开展社区文化活动。

如何开展好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呢?我们认为除了要有一个明确社区文化功能作用、健全的网络和阵地以外,在具体操作上,还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贴近居民群众。在策划一项活动时,要充分考虑有无群众基础。因为他们是活动的主角和参与者,离开了居民的要求,势必影响活动效果。我们文化工作者应根据居民喜爱的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做好宣传、发动、组织工作,激发起居民的热情,才能使群众文化工作在群众中扎根、开花、结果。只有开展贴近居民群众的文化活动、文体活动,才能充分地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使居民群众在社区内能享受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从面达到自娱自乐、陶冶情操,自我教育,明理增智,自觉健身,健美增寿的目的。

第二、丰富活动形式。开展社区文化活动,以小型多样为主。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对象、参与者都是居民群众,而广大居民群众的文化爱好又千差万别,要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就得开展多门类、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如家庭文化、门栋文化、民俗文化以及美术、摄影、书法、健身、科普、工艺制作、花卉、盆景等展示、竞赛活动等多种形式。

第三、形成活动品牌。在社区文化活动中,要树立精品意识,求效果、重质量,注重群众的参与率。为此,就必须注意培养特色活动项目。在创办社区的特色活动项目中,要因地制宜,注意发挥辖区社会力量的作用,挖掘本地区的人文资源,发挥辖区各类文化艺术人才的优势。在具体工作上应把握几点:一是创办特色活动项目,要有连续性,要长期坚持,有规律地开展活动;二是特色活动要有群众基础,能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三是要不断地宣传和普及这种活动形式,使更多的人关心、支持这种活动,从而达到在普及的基础提高的效果;四是在策划活动时,要考虑

活动的竞技性与娱乐性,这是使活动富有吸引力所不可缺少的,使社区文化活动真正形成品牌。

本文在中国文化报发表

浅谈加强新时期县域农行企业文化的建设 篇2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不利于我国企业发展的资本主义思想悄悄进入我国,对人们的生活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建设最为重要的阵地,其内部的思想政治建设和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只有加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让企业员工有一个正确的政治思想意识,才会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一)是企业健全制度的有力保障。企业的宗旨是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不断提高自己的劳动生产率,满足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宗旨的实现是要以有效地管理制度为基础的,因此,一个企业要发展就必须要有相对健全的管理制度,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使之成为企业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

企业制度的制定过程是要以思想政治工作为基础的。企业的每个制度都渗透着企业的思想和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中高素质人才越来越多,以前的管理模式和制度已经不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潮流了,因此,在正确思想政治制度的指导下,制定新的企业制度和规范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制定制度是为了让企业员工遵守,所有制度的制定必须以正确的思想来指导,充分发挥党的民主集中制,让员工发表自己对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使制度的执行成为自觉行为。

企业制度制定的如何完善都要靠员工来执行,因此,只有从思想帮助员工提高觉悟,才能将所制定的制度贯彻落实,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利用思想政治工作来进行人事管理,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二)是确保企业纪律执行的有效方法。企业的思想宣传工作从本质上来讲就是要对员工进行耐心的教育,积极的引导,使员工的思想觉悟提高,摒弃“向钱看”的思想,激发员工为企业奉献的积极性,让其明白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只有企业长远的发展才能使职工获得更大的利益。企业纪律的执行是要对违反纪律的员工实施恰当的批评和教育,维护企业和国家的利益。

(三)是企业薪酬管理的有效保证。薪酬管理是企业人事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加强薪酬管理,运用绩效工资的杠杆,可以充分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企业早已经不是改革开放前的“大锅饭”状态了,市场经济的深化使企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企业领导要充分尊重知识重视人才,将薪酬管理作为一种激励奖惩的机制,充分发挥薪酬管理的调节作用。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思想工作是渗透在企业各项具体管理工作当中的,只有坚持思想政治工作先行,以人为核心,充分发挥思想工作在企业中的作用,才能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从实际出发,建设符合本企业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团队在完后一项事业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企业文化实质上是一种以做大做强企业为基本内容的企业发展观点和经营理念。而企业由于本身的性质和经营范围不同,在构建自己的企业文化过程中,一定要实事求是,建立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不断能够促进本企业的发展。例如,一个私营的小型企业,在认识到构建企业文化重要性的基础上,没有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盲目学习一些大企业,甚至是世界五百强的企业的管理经验和企业文化,这种做法是非常盲目的,不但不能够建立起良好的企业文化,也会使员工产生反感的情绪,因此,不但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反而会使企业的发展陷入困境。企业文化的构建固然重要,但一定要根据自己企业本身的状况进行构建,否则将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二)以经营理念为中心,建设具有品牌特色的企业文化。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不断深入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品牌效应了,良好的品牌是一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品牌形象既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又是企业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企业的品牌之中。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可谓是企业的生命,只有打造出属于自己企业的品牌,才能在竞争中独立鳌头。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自己产品的质量,凭着严格的管理,努力打造物美价廉的产品,树立品牌产品,最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获得企业的发展。

(三)不断创新,改变思想教育形式。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关键所在,对于企业而言也是,要在各方面不断的创新才能使企业的发展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针对企业文化的构建工作首先要突出工作的特色,企业文化如果没有特色就会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另外,对于企业文化的形式要进行创新,企业可以定期举行辩论会或者演讲比赛,这样一方面丰富了员工的工作生活,另一方面也帮助员工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员工都能以正确的思想来指导实践,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与核心竞争力。明确目标,构建系统的思想宣传工作体系。

(四)明确目标,构建系统的企业文化工作体系。在企业文化的构建过程中,目标一定要明确,明确的目标才能使企业文化的构建更加顺利。要切实发挥企业中思想政治工作机构的价值和作用,构建全方位的企业文化构建和保障体系,将这项工作提上日程,作为企业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另外,企业文化的构建不同于其他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在平时的生产和管理中逐渐渗透,企业文化的学习是一种内隐的学习,要通过企业文化工作者的努力,让员工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接受企业文化并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自觉的去执行,这样才是成功的企业文化,才能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的加深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思想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与挑战。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积极向上的思想和健康的企业文化来指导企业中的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增强我国企业综合实力,迈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必经之路。虽然我国目前企业中企业文化的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但相信在我党的正确领导下,在所有企业管理者的共同努力下,必将摒弃弊端,迈向成功。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方面事业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国企业的管理体制和发展方向也在不断改革,企业管理者越来越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了,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成为了我国新时期下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从而在复杂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将针对基于新时期下企业的发展如何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进行分析探讨,旨在促进我国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实力的增强,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新时期,企业文化,措施

参考文献

[1]吴光武.浅谈新时期背景下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J].企业文化,2009.

[2]侯婧.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J].河北:廊坊师范学院,2009.

[3]王小欢.如何进行企业文化建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徐震宇.新时期背景下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J].新时期企业,2009.

浅谈加强农行企业文化建设 篇3

一、农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对企业的发展来说,人是企业之本,每名农行员工都是农行这一整体的一分子,同时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只有发挥好人的能动性,挖掘每个人的潜能,增强整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最终实现和谐发展。

二、农行企业文化建设的特色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在全行上下形成一个有助于企业发展的氛围,全体员工能够按照企业文化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塑造企业的形象,为企业的长久发展奠定基础。近年来,农业银行上下逐步重视和加强了企业文化建设。主要表现在:一是建立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勤勉尽职、依法合规”的职业操守;二是重视员工业务素质教育,开展业务知识培训;三是加强民主管理,发挥员工的主人翁作用。

三、加强农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1.确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员工思想政治文化。随着农行改革的不断深入,员工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会发生深层次的变化。为此,农行各级机构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首先要对员工进行先进文化和重要思想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牢固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其次是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其知晓相关法律法规和农业银行各项规章制度,成为具有职业操守、廉洁奉公、勤奋敬业的银行工作者;最后是对员工进行优秀的企业文化和先进的经营理念教育,以对人的价值关怀为目的,确立员工在农行的主体地位。

2.以规范管理为基础,建设企业制度文化。制度文化建设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有一套完整的、科学的、结合本行实际的管理制度,建立起以内控制度建设为中心的管理机制。二是要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员工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企业环境,充分调动广大员工参与农行的经营管理和决策,使员工在参与管理和决策的过程中,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实现员工的自我价值。

3.以金融体系创新为依托,打造企业品牌文化。面对金融机构林立、金融竞争日益激烈的现状,农业银行要得以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全方位创新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和金融科技等,以优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立足于金融市场,不断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打造出优秀的、富于特色的农业银行品牌文化。

4.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营造“家园文化”。农行的经营与发展,离不开员工相互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而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就是农业银行员工的“温馨家园”,是员工追求幸福、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乐园。要推进农行的“家园文化”建设,一是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来陶冶员工情操,让员工感受到农行大家庭的温暖,从而加强员工团结,营造出温馨和谐的人本文化。二是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从而促进员工队伍建设,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要大力宣扬先进模范事迹,激励广大员工在农业银行改革和发展中建功立业,从而引导全体员工成为一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开拓进取、诚实守信、团结和谐的团队。

浅谈加强新时期县域农行企业文化的建设 篇4

廉政文化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下,个别党员干部总是奉行“有权不用、过期作废”、“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的腐朽思想,不知什么叫耻,不知以什么为荣,私欲膨胀,走向腐败。因此,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刻不容缓。

一、廉政文化的定义、内涵及特征

“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ra,意即“耕种出来的东西”、“人造自然物”。19世纪中后期英国人类学先驱泰勒(1832—1917)给“文化”下了一个定义:“文化是社会成员在社会上所学得的复合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等等,以及其他能力与习惯。”20世纪,“文化”这一概念由最初的学术领域进入社会思想领域,乃至整个人类的社会生活。

所谓廉政文化,主要是指以社会生活为基础,通过倡导人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努力营造讲法纪、讲大局、讲诚信的良好氛围和健康向上的精神境界,以不断提高

1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各级党组织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中着力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问题,进一步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思想,争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模范;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促进发展的模范;廉洁自律、勤政为民、拼搏奉献的模范,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廉政文化具体到某个人或者某个群体,实际上象征着一种政治理念,代表着一种价值取向,体现着一种精神风貌。

廉政文化的内涵大致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廉洁的社会文化,要求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廉政氛围,用健康向上的廉政思想观念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使优秀的传统廉政文化和道德风尚在全社会发扬光大;二是廉洁的政治文化,要求掌握公共权力的领导和公务人员廉洁自律,淡泊名利,恪守宗旨,执政为民;三是廉洁的经济文化,要求政府部门、市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恪守有关法律和市场运行规划,讲究诚信,反对商业贿赂和商业欺诈,维护公平的市场秩序;四是廉洁的职业文化,要求对各职业阶层的从业人员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克己奉公,遵纪守法;五是廉洁的组织文化,要求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国有企业等公共组织处事公道正派,公正透明,诚实守信,廉洁高效。

廉政文化主要有时代性、针对性、广泛性、多样性、实践

性、动态性等特征。时代性是指廉政文化要反映不同时期国家政治和政权建设对廉政的不同要求;针对性是指廉政文化必须把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作为重点和关键;广泛性是指廉政文化不同于组织内部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它涵盖了社会的各个阶层和人群;多样性是指廉政文化的形式多样、手段灵活;实践性是指廉政文化贵在实践,重在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体现其文化价值;动态性是指廉政文化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更新和充实内容,丰富活动载体,创新形式和方法,使廉政文化建设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以创新精神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大量的实践与探索表明,新时期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关键要做到“六下功夫”:

一是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加强与党校、高校和各级科研机构的联系,努力培养一批廉政文化研究人才;加强廉政文化的学科建设,组织专家学者对社会廉政文化、政府廉政文化、公职廉政文化以及廉政价值观、廉政法规体系、廉政队伍建设、廉政活动及评价机制等基本内容进行科学研究,着力构建廉政文化体系;加大廉政文化精品创作力度,高起点规划和实施廉政文化理论研究,努力创作一批廉政文化专著、理论文章、影视、戏曲等精品力作,打响廉政文化品牌。

二是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下功夫。坚持古为今用、以

古鉴今的原则,用现代的眼光审视优秀的历史廉政文化,用创新的理论去研究历史廉政文化,用丰富的载体去展示历史廉政文化,将历史廉政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廉政文化的发展优势。要具有世界眼光,积极借鉴和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深入研究和挖掘廉政文化内涵,力求使廉政文化建设“把握时代脉搏、顺应时代潮流”,更具科学性、时代性。

三是在共性与个性的结合上下功夫。一方面,要重点梳理区域廉政文化文脉,充分挖掘历史底蕴,因地制宜,培育一批既有地方特色又有时代气息的廉政文化建设典型;另一方面,要思全局、观大势,自觉把区域廉政文化研究和建设放到国家廉政文化发展大格局中去考虑、去研究,学习借鉴全国各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为我所用。

四是在整体与局部的结合上下功夫。首先要统筹协调。建立由纪委牵头,宣传部、机关工委、教育、民政、总工会、团委、妇联、文联等为成员单位的廉政文化建设协调小组,以“大宣教”格局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其次要统筹规划。结合“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和落实,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把重点项目、重要人群列入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和对象,努力实现廉政文化建设、城市文明创建、城乡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国家安全的良性互动,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五是在高雅与通俗的结合上下功夫。把先进性的要求与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一手抓高雅廉政文化建设,以理想信念、道德修养、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生活情操为核心,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境界、文化素质和道德情操;一手抓通俗廉政文化建设,根据不同群体对廉政文化建设多层次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创作一批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通俗廉政文化作品,提高廉政文化建设的渗透力、有效性。

六是在务虚与务实的结合上下功夫。从国情、市情、县情、区情出发,坚持虚事实办、虚功实做,真正解决问题;因地制宜谋划廉政文化建设的各项任务,既要高起点提出工作的努力方向,又要区分轻重缓急,切合工作实际,不提盲目的高指标;既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又要以点带面,力求制定的措施和规划做得到、行得通、办得成;既要造声势、聚人气,又要抓落实、出成效;既要努力抓好当前工作,又要着眼长远,确保廉政文化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浅谈加强新时期县域农行企业文化的建设 篇5

论新时期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农民温饱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但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的问题开始凸显。许多农村地区在摆脱物质贫困之时,却出现精神贫困的新情况:农民文化生活匮乏,农村文化设施落后。在提高农村生活水平的同时,如果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就无法符合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无法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目前,我国一些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的现状有着诸多原因。一是许多乡镇领导普遍只重视经济建设,对文化建设持漠视的态度;二是农村文化事业缺乏经济支持,文化政策得不到落实;三是文化设施陈旧落后、功能丧失;四是农村文艺工作者素质偏低,队伍薄弱。这直接导致了农民精神生活匮乏,文化娱乐活动单一,使一些封建迷信、淫秽、赌博等不良活动乘虚而入,侵蚀着农民的文化生活。这类不良文化活动不仅毒化了社会风气,还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甚至阻碍了正常农业生产活动的开展。对此,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已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当务之急。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途径。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成为农民的普遍诉求。而如今农村文化资源的供给不足与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不解决这一矛盾,农村文化土壤就会逐步荒漠化,甚至被大量消极文化侵蚀,从而使农民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农村的社会和谐也就得不到保障。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符合民心、顺从民意,在提高农民文化素养,维持农村秩序稳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推广科学文化知识,能提高农民的科学素养,使农民在农业生产中掌握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普及思想道德教育,能培养农民的诚信意识和道德观念,从而提高

农民的道德修养,净化农村社会风气;举办文艺活动,能丰富农民业余生活,发扬民间传统文化。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在科学技术、思想道德和文化艺术等方面能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使文化效益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转化,推动经济社会良性发展。

浅谈加强新时期县域农行企业文化的建设 篇6

终南中学

李谭训

百年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先。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师德建设面临着严重的挑战,部分教师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职业理想和职业信念动摇,有的甚至忘掉了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在岗不敬业,教书不育人,随意讽刺、挖苦学生,这些现象严重违背了师德要求。我们的教育事业正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行程中前进,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道德基因的转接者,作为一名教师须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要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光荣称号。

现就如何加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狠抓师德学习

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师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用先进的理论武装教师的头脑。这既是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师德建设的方向和动力。为此,学校要紧紧抓住师德建设这个根本,一切从培养人才、提高教育质量出发,坚持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师德教育。一是组织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使教师们对师德师风建设有了新的认识;二是在学习的基础上,人人写出高质量的学习心得和师德论文,并进行交流;三是开展教师“爱岗敬业”和“师德师风”演讲比赛,使全体教师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四是严格要求教师对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查找个人在师德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努力提高自身修养。

二、做好师德表率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特有的“向师性”,使学生总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因此,凡是要求教师做到的,领导要首先做到,凡是要求教师不做的,领导坚决不要做;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也要坚决不做。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是教师为人师表的要求,如果不能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甚至口是心非,其结果必然是身虽存而教已废。古今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温家宝总理最近指出:“让为人师表成为每个教师的行为准则”。为人师表,要注重在“表”字上下功夫。在生活中,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城必须符合为人师表的师德原则。在语言上要文明礼貌、文雅得体,在仪表上要端正庄重、整洁大方,在待人接物上应热情诚恳、严己宽人,时刻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用语言来播种,用笔来耕耘,用汗水来浇灌,用心血来滋润学生。因为对学生每一次充满爱的举动,都仿佛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窗户,让学生看到了一个色彩斑谰的世界,并且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精神境界。

三、建立师德机制

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因此,必须体现“师德建设常抓不懈”的基本思想,建立一套师德机制。一是要建立师德评价机制,形成相互比较、相互激励,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良好局面;二是要建立师德监督机制,要成立师德平时考评小组,定时或不定时抽查教师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建立师德平时考核档案,设立师德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并采取问卷调查等形式征求家长、社会意见;三是要建立师德奖惩机制,对于师德高尚的教师要大力弘扬,并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要将师德师风考评情况作为教师晋升职称、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对于违反师德的教师要敢抓敢管,一抓到底,实行“一票否决制”。

浅谈加强新时期县域农行企业文化的建设 篇7

一、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要从领导抓起

过去, 我们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实现价值和潜在价值认识不足, 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 主要表现在:一是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软指标, 因此精神文明工作过问得不多, 抓落实的少;二是实行计条工资后, “以包代管”, 思想政治工作不够深入;三是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针对性、说服性。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不利于“两个文明”的健康发展,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领导。首先, 我们要树立“思想政治工作是全党的工作, 所有党员干部和党的领导干部都要做”的观念, 形成人人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主动去做思想政治工作, 做到“四同步”即:同步规划、同步安排、同步考核、同步奖惩;第二、要深入实际。从一线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入手, 找准思想政工作切入点, 做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 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用领导干部的实际行动感动他们, 防止“出多少钱干多少活”, “一切向钱看”思想的误导, 牢固树立主人翁的思想, 也是我们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思想, 做人民利益代表行动的体现;第三、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我们要尊重职工的人格, 要用“诱导式”、“解惑式”等平易近人的教育方法, 少用“训诫式”、“注解式”的方法, 多开展讨论式教育, 变过去那种职工单纯的受教育者为既是受教育者又是参与者, 提倡职工能够畅所欲言, 大胆探索, 开拓创新, 这样容易达到情由入理、情理相融的目的;第四、加强监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关于反腐倡廉政策法规和行业的管理规定, 建立健全本企业各种管理制度, 带头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不允许有任何超越制度范围的行为, 这样才能体现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公”和“廉”, 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树立领导干部的形象和威信, 促进精神文明文明建设健康的发展。

二、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要从职工抓起

精神文明以人为本, 职工是企业的主人, 是单位的细胞, 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要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就要着眼于职工的教育, 从提高广大职工的整体素质入手, 围绕“爱国主义”“理想信念”“道德教育”“文明市民”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来进行, 要积极开展热爱党, 热爱祖国, 热爱社会主义, 向模范人物学习的活动。还要始终抓住职工业余文化这块阵地不放, 开展丰富多彩, 健康有益的业余文化生活。最大限度地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要鼓励职工学文化、学科学、学管理、促进职工岗位成才;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要着眼于陶冶职工情操, 提高业余文化生活质量, 把娱乐、家务和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合理地分配和使用宝贵的“休闲”时光。通过各种活动, 使职工的才能得到发挥, 精神得到充实, 思想受到熏陶, 体质得到增强。在寓教于乐中强化职工的精神文明建设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从而使广大职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 价值观, 人生观, 确立企业形象, 提高企业的文明水平。

此外,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还要努力提高职工的职业道德建设, 要在职工中深入持久地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 引导广大职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敬业精神。教育广大职工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把职工的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结合起来,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通过加强文化建设和职工职业道德建设, 鼓励职工爱岗敬业, 尽岗尽责, 为发展成熟健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要从家庭抓起

现在, 一提起搞好精神文明建设, 好象是上级领导和单位的事, 这种看法有失偏颇。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个人和家庭都有维护的责任和义务。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 除了社会的培养, 更需要靠家庭的培养。党有党风, 家有家风,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只有细胞的健全, 才有社会整体的健康和强壮。

家庭精神文明教育要讲榜样作用, 家庭成员之间, 说话要和气, 不说粗话脏话, 自觉抵制各种歪风邪气, 相互尊重, 和睦相处, 对人平等, 关心社会, 乐于助人, 扶老携幼, 勤俭节约, 邻里相处团结友爱, 遵纪守法, 敢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要抚养和教育子女, 在生活上关心他们, 帮助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要严格要求, 教育他们讲文明懂礼貌, 尊敬长辈, 从小养成敬老观念, 使他们健康成长。同时要注重家庭文化建设, 形成看好电视节目、看好书、听好歌等奋发向上的好风尚。

家, 人皆有之。个人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家庭, 并且他自己也要为家庭所影响。正由于这样, 古人曾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因此我们每一个人不但要管好自己, 还要管好家庭。如果我们每个家庭都有能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己任, 发挥家庭教育阵地的作用, 长辈负责, 青年尽责, 单位的精神面貌定会焕然一新, 社会风气定会愈来愈好。

四、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要从投入抓起

经济建设需要投入, 精神文明建设同样需要投入, 没有投入就不会有受益。精神文明建设的受益不是直接的反映, 而是在单位长期发展中潜移默化地反映出来, 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这里讲的投入不单指钱, 要体现在人、财、物上。“人”就是要做到思想政治工作人员配备齐全。把热爱思想政治工作, 尊重自己的职业, 具有一定政策、理论水平, 有较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准的干部, 充实到政工队伍中去。“财”就是保证必要的宣传活动经费的到位, 制定成制度规范下来, 不能随意挪用。“物”是指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动设施和办公条件, 党群部门的办公设施, 要设备齐全, 数量不少, 切实保证, 不得偏废。此外, 在职工教育上也要加大投入, 要舍得在教育上下功夫, 要注重抓职工的科技知识教育, 鼓励他们学习新技术、新理论、新工艺, 对他们进行多种多样的学习培训, 要注重职工思想建设, 提高职工的政治素质, 要针对职工中出现的各种思想问题, 采取各种形式, 利用各种机会随时随地进行思想教育, 鼓励个人、家庭对科学教育的投入, 力求全员素质的提高, 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市场经济和单位发展的“四有”职工队伍, 提高和加强单位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

总之,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我们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 加强企业职工的精神文明建设, 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 为全面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培养跨世纪的合格人才而努力。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摘要:精神文明建设说到底, 就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在新时期我们必须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以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浅谈加强新时期县域农行企业文化的建设 篇8

摘要:新时期下的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提高企业文化软实力,增加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一些问题,诸如:企业文化建设重形式、轻内容,企业文化内容单调、企业文化建设所需高端人才缺少。为了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增强企业文化建设很有必要,应该引导企业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文化建设质量,重视高端企业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新时期;问题;对策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核心,是关系到企业发展宗旨、员工工作面貌、员工价值观、社会对企业的认可度以及企业外在形象的企业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企业的发展需要员工的努力、外界社会的认可,而这些的关键就是如何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的企业文化,利用良好的企业文化把员工的个人价值与企业价值有效融合、社会与企业有机结合。发达国家的优秀企业尤其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世界上的一些跨国集团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具有独特之处,并能够充分利用建立好的企业文化发展企业,诸如日本丰田公司、美国辉瑞集团、德国勃林格公司。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大部分企业也开始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已经成为每个企业的重要内容来抓。但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也影响着我国企业往大型跨国集团方向发展的速度;本文就我国新时期下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阐述、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我国企业在新时期下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一、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文化建设重形式、轻内容

在新时期下,我国大部分企业都开展了企业文化建设,不管是大型集团企业还是小微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但是,这些企业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时,很多企业都是借鉴其它企业的企业文化运作模式照搬照套,这导致企业建设的企业文化都有相同的内容,且大都是以“团结、奋进、奉献、敬业”等为主题。因此,这样的企业文化建设也只是在形式上与大型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接近,在内容上完全没有实质意义。

(二)建设的企业文化没有企业特色,缺少企业文化的应有的作用

企业文化在构建企业精神、促进企业发展方面具有明显的推进作用。企业文化的建设应该结合企业自身实际,综合考虑企业发展目标、行业发展前景、社会责任意识等制定出先进的、富有号召力的企业文化。但是,我国的大部分企业的企业文化内容简单、形式单一,宣传的主题和内容大都相同,在推动企业发展、调动企业员工积极性、增加企业在社会上的被认可度等方面都没有显著的作用。

(三)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度不够,员工的主题地位没有体现

我国大部分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往往是以企业中高层领导为建设参与主体去建设企业文化,主要以是追逐企业更高利润为唯一目标,没有涉及到企业员工的主体地位。激发员工在企业的工作激情、提高企业员工的企业归属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目的之一,没有员工参与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不切实际的。

(四)企业文化建设的高端人才缺失

新时期的企业文化建设对于高端人才的需求更加急迫。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大量查阅相关行业数据,掌握产业背景和企业发展方向,然后综合制定出符合企业自身实际的企业文化;这就要求有专业能力很强的高端人才才能完成。但是,我国大部分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主题是由企业总经理或专门从大学毕业生中挑选文字功底好、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来完成,完全没有通过高端专业化人才去指导实施,甚至有些企业把企业文化建设完全外包给一些就专门的企业文化制作公司去完成;这很难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质量。因此,企业文化建设的高端人才缺失是制约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

二、新时期下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对策

新时期下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要求和提升企业软实力的根本途径,当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我国企业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时不管是重视度、资金投入,还是所需的企业文化建设相关人才,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集团。因此,如何提高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增加企业软实力,促进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是当前我国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现就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关对策建议如下。

(一)大力培养懂企业文化建设的高端人才

人才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新时期下的企业文化建设更是如此。传统的企业文化建设仅仅是在企业文化的宣传,并没有充分利用企业文化凝聚员工力量参与企业发展、激发企业员工自身价值、促进企业在社会的认可度。高端企业管理人才在企业文化建设、增加企业员工工作激情等方面有着高瞻远瞩的规划,是企业发展的总设计师。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都缺少高端管理人才,特别是能够有效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人才。因此,大力培养懂企业文化建设的高端管理人才相当关键。

培养懂企业文化建设的高端管理人才,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政府鼓励高校开办跨学科的复合型专业,如管理科学、网络设计和语言学的交叉学科专业;二是引进国外高端管理人才,利用高端人才去培训和引导我国企业高端管理人才适应新时期下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三是大力投入资金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足够的资金作为保障。

(二)引导企业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文化建设质量

要引导我国企业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质量。企业文化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好,也不是建好后立即能够给企业带来直观效益;企业文化的建设时一项长期工作,是企业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根本途径。我国大部分企业要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些长期工程来抓,以企业员工和社会价值为导向,结合企业背景和发展方向,制定出符合行业规划和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来,并以企业文化作为指导和规范企业员工日常工作的标准来进行。

三、总结

新时期下,我国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大部分企业也制定了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制度;但是,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仍然比较薄弱,建设高端的、有利于企业发展软实力的企业文化仍然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企业发展要面向世界,企业文化建设要面向全球,这样的企业竞争力才强,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浅谈加强新时期县域农行企业文化的建设 篇9

(一)正确处理好三者间的关系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何谓企业?尽管从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解释,但詹森和麦克林(JensenandMeekling,1976)对企业的定义更为贴切。他们把企业定义为一种组织,这种组织如同大多数其他组织一样,是一种法律虚构,其职能是为个人之间的一组契约关系充当连接点;就企业而言,这“一组契约关系”就是劳动所有者、物质投入和资本投入的提供者、产出品的消费者之间的契约关系。由此可见“企业既是个人之间一组契约关系的连接点,又是一个层次组织”,也证明了企业不仅是一个经济单位,而且是一个联系个人、组织和社会的纽带。

因而,企业除了它经济功能外,它还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功能。这种社会功能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Schein,1984),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对企业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可以说企业文化所反映的是一个具体企业的精神、风格和价值标准(厉以宁,1992)。

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的理念的提出、建设与最终形成,是靠人来实现的,应当说是企业全体员工的努力的结果,但是在其中企业家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企业家就是那些“能抓住机会引进新产品和新的生产方式,改进企业的组织机构,勇于承担风险的企业所有者或企业经营者”。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家所具有的特殊的管理、组织和协调生产活动的能力,被称为企业家才能或企业家精神。可以认为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家精神始终是起主导作用的。

企业作为一个微观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又有其宏观的社会经济背景。理论和实证都表明,企业文化是企业在为社会提供各种产品或服务及其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统一体,是从微观到宏观、从个体到整体、从组织到社会的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体。正确处理好企业文化、产品文化和企业家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首先,企业的发展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技术,技术来自于管理,而管理靠的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来说,可能不是最直接的表现因素,但却是最持久的决定因素。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有导向、规范、约束、凝聚、融合等作用,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换句话说,企业是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通过一个文化的引导、规范、约束来激励员工,近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企业的效率。

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作用一是凝聚作用。企业文化像一根纽带,把职工和企业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使每个职工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企业文化的这种凝聚作用,尤其在企业危难之际和创业开拓之时更显示出巨大的力量;二是激励作用。企业文化注重的是人的因素,强调尊重每一个人,相信每一个人,凡事都以职工的共同价值观念为尺度,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协调作用。企业文化的形成使企业职工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对很多问题的认识趋于一致,增强了他们相互之间的信任、相互交流和沟通,使企业的各项活动更加协调;四是约束作用。企业文化对职工行为具有无形的约束力,经过潜移默化形成一种群体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实现外部约束和自我约束的统一。五是塑造形象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向社会大众展示着企业成功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高尚的精神风貌,从而为企业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树立信誉,扩大影响,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其

二、企业文化与产品文化是紧密联系的。产品或服务是企业生产的成果,任何一种产品和服务都是在企业中生产和形成,既受到一定的企业文化的制约,又凝聚了生产它的企业文化因素。因此,产品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文化的一种体现。

一定的产品文化与它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是紧密联系的,也与生产或提供它的企业文化密不可分。产品文化是社会文化与企业文化共同作用的产物,在社会文化背景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产品文化更多地体现的是企业文化的内容。产品文化是直接作用于社会广大的消费者,消费者更多地是从产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来体现企业文化的。尤其是像电信企业这样有广泛消费者的大型企业,对其企业的认同和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是通过接受其产品与蕴涵在其服务中的产品文化来实现的。

换句话说,企业的精神、风格和价值标准将在企业所提供的具体的产品和服务之中得以体现。这正是我们在强调企业文化建设时,同时强调产品文化的原因之所在。

其三、企业文化建设是靠人实现的,其中企业家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企业的发展是其全体员工努力的结果,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点。在正确看待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个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与环境下的作用。列宁曾经指出,在路线确定后,干部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企业的成败与发展,与企业家的作用既企业家精神的实现密切关联的。而企业文化以及体现在企业产品中的文化,往往表现出企业家对其所处的客观社会经济环境的一种理念。

在企业理论有关企业家的论著中,强调企业家的职能主要在于实施管理与决策的同时,文化价值标准一直受到强烈的关注。在信息不对称的客观经济环境中,“决策所需的很多信息不

仅获得的成本昂贵,而且靠直接观察是得不到的。换言之,决策不仅受到客观信息的支配,而且受主观信仰的支配。一个人的信仰来源于他的文化、宗教以及直接生活经历。”可见,企业家及其个人的文化价值标准,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资源配置决策和企业文化建设中,有作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文化是企业家个人价值标准在企业中的体现与实现。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产品文化与企业家精神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一个优秀的企业必然有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产品文化和企业家精神,它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新时期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

任何企业文化都要把握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从共性的角度讲,就是要把握好社会文化的背景与发展的潮流,使企业文化建设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加快的时代,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势有以下特点:一是企业文化要适应“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新战略发展的要求。这是一种适应新经济需要的网络型的战略,它是企业界组织制度和经营机制的一种创新。近三年,世界上有3.2万家公司进行联盟。这是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只有做到取长补短、扬优避劣、达成共识,形成“结盟取胜、双赢模式”型的企业文化,企业才更具生命力、凝聚力和竞争力。二是注意学习氛围的培养。20世纪末最成功的企业是学习型组织,它不仅仅被视为业绩最佳、竞争力最强、生命力最强、最具活力,更重要的是使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在心灵上潜移默化、升华生命的意义。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组织形式向扁平式的灵活方向发展,随着其管理的核心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转变,对个人及企业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对组织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学习型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进一步受到关注。三是将更注重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形象直接与企业的兴衰、优劣相联系,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有机结合构成了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与市场行为更加规范,同时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更为激烈,“信誉机制”就显得更加重要,常言道“诚实是最好的竞争手段”,可见企业要脱颖而出,形象战略尤为重要,它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运作的实力、地位的体现。2l世纪,企业竞争除了人才与科技的竞争以外,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谁最先发现消费空档,并以良好的形象占据消费之心,谁就能占居市场,不断扩大经营效益。四是更注重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要努力培育“生死与共”的价值观,使企业全体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能与企业同呼吸、同成长、同发展、共生死,做到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实现“人企合一”。海尔的文化建设是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典范。海尔集团极具远见,公司对职工的工作给予不断鼓励,使他们对工作经常保持新鲜度,责任感无形中得到加强。六是企业文化将从商业氛围升华出来,更重视于人。商业化管理的本质特征是以物为中心,以全面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忽视人的因素,在管理上着迷于铁的纪律,使劳资之间变成了纯粹的雇用与被雇用关系。企业文化绝对不是片面的发掘职工体力,更重要的是发掘职工的智力资源,更注重于人的因素。因为,企业文化理论的本质特征是倡导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哲学,主张将培育进步的企业

文化和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作为企业管理的主导环节。所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把精力投向人,大力加?quot;人“的建设。

(三)对中国电信企业文化建设创新途径的思考

在中国电信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中国电信“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的服务精神、“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的协调精神、“全网统一”的团结精神等许多优良的企业文化,但也沉积了“官商”、“老大”等不良的行业作风。中国电信要今后的深化改革与迎接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发展的先行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必须进一步深入发掘几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20年来,企业中的文化底蕴,把握时代脉搏,在企业文化的创新途径进行深入的思考。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第一,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同电信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建设面向市场的电信企业文化是一项意义深远、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把企业文化建设仅仅看成是企业的短期营销战略,或者肤浅地理解为群众性的文艺活动。电信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就是建立一个适应电信行业改革发展需要的经营理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体系。要在打破自然垄断、面向市场与竞争加剧的这个大背景下,按照循序渐进、逐步到位的原则扎扎实实地策划和实施企业文化建设战略。

第二,自觉将电信企业文化融入社会文化的洪流之中。企业文化是社会“先进文化”发展与建设的一个子系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独立自主的经济实体和利益主体,有自己的正当权益和利益追求。但是,企业离不开社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赖于一个公正的、法制的和稳定的社会,企业又必须生产满足人类生活不断提高所需要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建设面向市场的企业文化,必须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南,突破电信行业的自我封闭、“体内循环”的文化局限,与社会大环境紧密结合、共同发展,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既从深厚的文化传统中吸取营养,又善于借鉴中外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真正创造出具有电信特色和优势的企业文化,促进电信企业改革和发展。

第三,注意企业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制度的结合,实现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观念转变与制度创新。从广义上讲,社会文化对企业文化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一个企业或组织的传统文化观念以“内在制度(internalinstitutions)”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具有强烈的路径依存性,企业员工在其传统的文化影响下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内容——即企业文化的“外在制度(externalinstitutions)”——的形成有一定的抵制与抵消作用,因此,企业文化的创新必须从转变观念与制度创新的高度来认识和理解其重要性。

新的企业文化与观念转变,表现在要构建全新的企业文化构架。首先必须突破一些传统的观念,主要表现为:强调协作与团队精神;强调人们因能力的不同,在企业中的不同分工;正确对待在企业中的收益方式的不同,资本的收益、企业家才能的收益与劳动的收益,客观上存在巨大的差距;正确看待公平与效率问题,企业在分配中不讲公平,只讲效率,公平是社

会的功能。只要企业讲效率,才有可能通过社会的再分配机制最后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结合。不能将企业的功能与社会的功能混为一谈。

浅谈加强新时期县域农行企业文化的建设 篇10

一、当前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

⒈农村文化设施不太健全, 文化活动无阵地的问题依然存在

近年来, 尽管上级加大了对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投入, 但由于上级的投入标准太低、县乡财政困难难以配套、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缺乏, 再加上管理不善的原因, 农村文化设施与活动阵地仍比较落后。一是文化场地设施缺乏。目前, 我县大部分的乡镇没有文化活动中心, 大部分的村没有文体活动场所。农民文化生活简单、枯燥, 单一。而现有的文化活动场所大多缺乏配套设施, 成了“空壳子”。全县117个村级文化活动室除了21个配有少量图书外, 其作用等同于一间会议室。二是文化阵地功能退化。现有的文化活动阵地的文化功能大多萎缩退化, 多数文化活动中心其公共服务职能基本被弱化, 难以发挥引导先进文化的作用。

⒉农村文化队伍不尽人意, 文化工作无人做的问题比较普遍

目前, 农村文化工作队伍大多待遇不高, 人心不稳, 工作不力。一是人心不稳, 在其岗不谋其事。乡镇文化站与广电站合并之后, 文化站由原来的全额拨款单位改为差额拨款单位, 再加上目前大部分乡镇电视台系私人投资创办, 文化、广播形合而心不合, 乡镇文化工作收入乏源, 工资待遇难以保障, 导致乡镇文化工作人员不愿做文化工作。二是人才缺乏, 心有余而力不足。隆回县26个乡镇文化广播站共有工作人员133人, 只有2人具有文化专业技术职称, 33人具有广电专业技术职称, 很难承担起农村文化建设的重任。

⒊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失范, 文化市场无序化的问题十分突出

乡镇文化广播站及其工作人员没有任何审批权和执法权, 审批网吧、文化组织以及安装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施等都没有规定乡镇文化广播站参与, 因而无法进行监管, 形成了“上级鞭长莫及、乡镇无能为力”的农村文化市场管理状况。农村文化组织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状态, 农村网吧缺乏有效的监管, 未成年人上网现象屡禁不止, 通宵网吧仍然存在。经营盗版、色情等非法音像制品和出版物的违法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地方封建迷信死灰复燃, 不健康文化活动愈演愈烈。

⒋农村文化生活单调贫乏, 农村群众文化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近年来, 各级加大了文化下乡的力度, 群众自办文化活动也有所增加, 但是文化下乡的范围和次数毕竟有限, 乡镇举办的文体活动也不多, 农村文化生活依然十分单调贫乏。有72%的村民主要文化生活方式是看电视, 有23%的村民主要文化生活方式是打牌。群众普遍反映, 一般只在村里办红白喜事时才能看到电影和文艺演出。农村文艺演出被群众戏称为“珍稀物种”, 难得一见。

二、新时期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途径探索

1. 夯实基础、整合资源, 建设一个较为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体系

要按照国家和省要求, 建好农村文化活动阵地。一是应当制定农村文化建设的详细规划。要按照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和投资主体多元化、主要功能公益化的思路, 逐步推进农村文化活动设施建设, 形成乡 (镇) 有文化活动中心、村 (居) 有文化活动室和体育活动场所、组有文化中心户的农村文化阵地体系, 并充分发挥其在传播先进文化中的主导作用。二是拓宽农村文化活动载体。要积极开展送书、送戏、送电影下乡活动。要加快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进程, 积极开展农村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 同时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 缓解农村群众看电影难的问题。

2. 创新工作机制, 加强管理, 建设一支素质较高的农村文化工作队伍

创新工作机制是进步的灵魂。首先在乡镇事业单位改革中, 要逐步理顺管理体制。坚持乡镇文化站为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性质, 科学界定乡镇文化站的管理职能并授予相应的职权, 切实让其承担起相应的文化管理职责。其次, 要努力提高队伍业务素质。鉴于文化工作的专业性, 乡镇文化工作人员应通过有关部门组织的业务考试合格方能上岗, 要加强对文化工作人员的培训, 并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毕业生中选拔优秀专业人才充实文化工作队伍。

3. 加强组织引导, 有计划地经常开展农民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对农村文体活动的开展, 要着力改变当前自发和单一的状况。一是加大农村文化产业的开发力度, 促使文化活动进村入户经常化、制度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只有将文化的发展融入经济建设大潮, 加大文化产业化力度, 整合文化资源, 打造特色文化, 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 文化的发展才有生命力。二是注重形式的多样性, 有计划地经常开展农民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农民运动会、歌咏比赛、书画展览、节假日喜庆活动、评选种菜、养鱼能手等, 繁荣农村文化。要整合农村民间文化组织, 着力打响一批文化品牌, 做大做强一批文化企业。

4. 尝试文化经纪人队伍建设, 探索一条农村文化发展新途径

上一篇:实测实量测量实施方案下一篇:中国人民警察授旗仪式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