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建议论文(精选12篇)
监管建议论文 篇1
网络购物的安全问题导致网络购物中人们的安全感降低, 不利于网络交易平台的发展。如微信朋友圈里流行的微商, 一些无良商家从自己身边的朋友开始下手, 进行欺骗, 谋取利益, 而受骗者往往无处维权, 苦不堪言。“安全感缺失”这一现象引发社会高度关注。鉴于此, 我们将在本文中对网络购物安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一、研究具有双赢意义
1.对我国政府规范和管理网络购物具有现实意义。在当今社会, 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流工具。网络不仅便于人们了解新闻资讯, 而且还将便利惠及于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网络购物可以带给我们多种选择的同时, 也隐藏着一些不安全的因素。如卖家的不实事求是, 提供商品的虚假信息, 买家的维权难, 退货难问题。由于网络购物不是面对面的直接交易买卖, 消费者无法准确从照片中得知商品的实际信息, 因此政府就更应该加大网络管理的力度, 保障消费者的权利。使消费者能够放心在网上购物, 规范管理网络, 充分行使政府的职能。
2.对消费者提高警惕心和辨别力具有意义。消费者是一个复杂的群体, 任何人在社会生活中都会充当消费者的角色。而在网络中,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作出准确判断, 所以很多人的利益都因此受到侵害。在这种情况下, 提升消费者的警惕心和辨别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在网络购物中, 有很多商家利用消费者的从众心理, 找很多的“刷单”人员, 对商品进行虚假好评, 增长销量。而有些消费者会单纯凭借评价和商品销量来鉴别商品的好坏, 从而落入卖家的陷阱当中, 使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增加消费者的辨别力也要从网络抓起, 如利用新兴的社交软件揭露新的骗局, 利用新闻媒体传播鉴别方法。对于中老年消费者, 要摒弃“爱占小便宜”的心理, 不在网络购物中贪图便宜, 就能很好地保护自身的利益。
二、网络购物安全问题的现状
在当今社会中, 网络安全问题尤为突出, 如前一段时间一个大学生在网上购买手机时, 收获地址被更改, 而本人完全不知情。此大学生迅速与卖家联系, 卖家提供的聊天记录上显示, 地址是这名大学生主动要求更改的, 卖家不承担责任。该大学生直到最后也没有收到手机。这个案例中显然是大学生的账号被别人窃取了, 个人信息遭到了泄露, 才会出现这种现象。那么, 为什么个人信息会被泄露呢?在这个问题中能够充分反映出当今社会网络购物安全方面存在漏洞, 网络购物中的安全存在隐患, 这就需要政府进行监督。可是现在的监督力度不够, 如微信中的微商, 可以说是“无照经营”。
三、访谈
1.访谈对象。为了更好地分析问题, 我们进行了访谈, 制作了调查问卷。在大街上对来往的路人进行了随机访谈, 抽取100人。调查问卷如下:你在网络购物中上当受骗过吗?在网络购物中会看中卖家的销量吗?你会优先购买打折促销的产品吗?如果上当受骗你会维权吗?您维权成功过吗?会在朋友圈里购买产品吗?会听朋友的推荐购买某个产品吗?关心网络安全问题的新闻吗?相比较于去实体店购买产品, 更喜欢在网络购物?如果上当受骗还会进行网购吗?
2.结果分析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 100个人中有将近三分之一的人在网络购物中上当受骗过, 而能够去维权成功的人还不到一半, 但几乎90%的人会听朋友推荐去购买某种产品。由此可见网络购物中的安全问题尤为突出, 而且消费者的维权道路却不是特别容易。很多人表示维权难, 耗不起时间和精力, 所以就作罢, 只当自己花钱买了个教训, 这种现象比比皆是。我们要想增加消费者的安全感, 就要使消费者的维权道路变得简单容易。同时, 对于恶意诋毁商家的消费者也要公正裁决保障卖家的权利。对于朋友圈里的“微商”, 要加大力度进行监管, 一个账号可以申请成为商业账号, 但需要有专门的部门登记管理, 才可在朋友圈进行商品买卖, 不能私自进行买卖活动。
3.网上搜索。为了丰富认知, 我们在网上搜集了一些相关信息网络安全问题, 对此大家的普遍认识包含:货物风险 (假货、不发货) 、财物安全 (账户、密码) 、信息安全 (个人信息资料) 、服务风险 (退换货) 。
目前, 全球众多国家的电子商务立法的主体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法律效力展开, 包括电子合同、电子记录以及电子签章。1995年, 美国政府颁布了《数字签名法》;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于1996年颁布了《电子商务示范法》, 并在2000年出台《电子签名统一规则》;欧盟随后也出台了《关于内部市场中与电子商务有关的若干法律问题的指令》 (草案) 和《电子签名统一框架指令》。在亚洲, 新加坡政府于1998年颁布了《电子交易法》;21世纪初, 日本制订并出台了《电子签名与认证服务法》, 明确规定了电子签名的效力以及特定认证业务的认证制度等一系列事项;韩国于1999年出台了《电子商业基本法》, 明确规定了电子讯息的效力、电子商务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内容。
与此同时, 我国在1999年颁布的《合同法》中, 第11、16、26、33、34条针对电子商务的相关问题作出了粗略的规定, 包括数据电文的形式、要约生效时间、承诺生效时间及合同成立等。这些规定虽然填补了我国有关电子商务方面的立法空白, 但在司法实践中显得过于原则和粗糙。从21世纪开始, 与互联网相关的立法逐步出现, 但是与网络购物密不可分的几个核心问题依旧很少涉及。某些地区率先提出法案对电子商务相关的签章、交易、认证做了相关规定。如广东省出台的《电子交易条例》、上海市出台的《数字认证管理办法》以及海南省颁布的《数字证书认证管理办法》, 但是这些毕竟是地方法案, 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几年来, 相继颁布的一些政策性文件和法律条文, 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体现了我国在电子商务立法领域的进程。如《电子签名法》, 这部2005年出台的法案有助于消除普遍存在的信任危机, 肯定了数据电文和电子签章的法律效力。除此之外, 还有第一个专门用于指导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 文件中提出了信用管理、电子交易、在线支付、隐私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其意义在于推动网络公正和仲裁等法律体系的建设。
四、网络购物安全监管建议
1.化虚为实。在网络购物中, 每一个商户也应该像实体店的商户一样, 拥有合法的执照。并应受到工商部门管理。实体店应该与网店相互关联, 每一个知名品牌有一个官方授权的网店, 如果遇到问题, 可以拿到实体店退换。这样消费者在进行网络购物的时候自己的权益有了保证, 也不用悬着一颗心进行购物。
2.加大管理力度。购物网站应加强自身的管理, 不要让那些“黑心商户”投机取巧, 加大力度进行管理, 打击虚假宣传和“刷单”的行为, 对“黑心商户”进行严格的处罚。在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时, 及时为消费者提供帮助, 增强消费者的安全感。让消费者在合理的情况下退货容易, 退款方便, 告别退货难, 钱货两空的现象。奖励和表扬优秀的商家, 加大奖励的力度, 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使网络购物走向正规化。
3.细化立法内容。目前的立法进程明显落后于网络购物发展速度, 而且现有的立法内容过于宽泛、缺乏细节, 因此实用性不高。关于这方面的立法, 需要加快进程, 细化立法内容, 使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切实让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摘要:网络购物是当今时代下的新生产物, 相对于原来的面对面交易, 网络购物具有便捷性、多样性的优势。与此同时, 网络购物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 针对这一问题, 本文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网络购物安全监管提出建议。
关键词:网络购物,安全,监管,建议
监管建议论文 篇2
针对我公司所属煤矿鑫隆煤业查出的问题,我公司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公司各项制度落实不到位,安全监管机制不严,针对不足之处我及煤矿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明确我公司的职责,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确实可行能实行下去的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工作制度严密有效,保证制度上的严密有效必须在安全管理过程中落实。
其次,必须有一套监督检查管理体系作为保证,这个体系要有高度的权威性,紧密的协调性,较强的专业性和广泛群众性,使监督检查严格有效。
要做到监督检查严格细致,煤矿企业也必须建立自查自纠管理办法,充分发挥煤矿各部门的作用,各专业人员的技能,在煤矿自查自纠的前提下,煤业公司做好监督检查工作,且赋予煤业公司一定的硬性手段,能够使煤矿感觉到危机,监管部门的作用才能有效的做好管理。
支付账户分类监管的政策建议 篇3
成熟市场对于支付账户的监管与我国类似,也是以账户分类为基础的,但是其分类标准更为复杂,通常以提供服务的机构为一级分类标准,以账户功能为二级分类标准。
以美国为例,美国联邦立法层面和州立法层面首先针对银行账户和非银行类支付机构账户设置了不同的监管标准。联邦立法层面和州立法层面分别结合其对非银行类支付机构功能的理解,对支付账户进行差异化的监管。比如,美国联邦将非银行类支付机构定义为货币服务商,仅具有支付功能,不具有储蓄功能。而在州立法层面,大部分州将其定义为“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从事支付结算服务,不能吸储和放贷;少部分州则从其业务的实质出发,认为非银行类支付机构正在从事“非法”的银行业务,需要遵照对“银行”的监管要求进行监管。
欧盟在对银行账户和非银行类支付机构账户进行分类监管的同时,对非银行类支付机构的定位一直在随着对其认识的逐步深入进行动态调整。以PayPal(国际贸易支付工具)为例,2004年,英国向PayPal颁发的是电子货币机构许可;而在2007年,卢森堡却根据其申请向其颁发了银行牌照。2011年4月30日起,欧盟《电子货币机构指令》被废除,网上非银行类支付机构被认定为“信贷机构”,按照信贷机构的标准接受严格监管。
综合考虑中国当前支付账户监管存在的问题以及成熟市场成熟的监管经验,中国有必要在现有支付账户监管框架下,进一步从功能和行为特征视角细化支付账户的分类标准,提升支付账户监管的灵活性,建立完善的、动态的新型支付账户监管体系。
具体操作上,中国可以借鉴欧美以提供服务的机构为一级分类标准,以账户功能应用为二级分类标准的支付账户分类方式。一方面,现存的分类标准已经不能够满足支付账户的发展现状,对于非银行类支付机构账户监管的不完善使得该类机构有可能出现监管套利,从而可能加大支付账户的风险暴露。另一方面,随着支付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非银行类支付机构账户可能涉足的功能应用边界将会进一步拓展,以提供服务的机构进行分类只是一种相对静态的分类方式,并没有考虑各类账户所涉足业务的动态发展,只有从基础功能应用层面进行监管才能防止监管套利的发生。
微耕机安全监管的建议 篇4
1 微耕机在农业生产中的优势
近年来, 随着生产企业在标准化方面的逐渐统一, 以及通用性、互换性、区域适应性的增强, 这类耕作机具的结构形式和作业方式基本定型, 现在农机行业内概称之为“微型耕作机”, 简称“微耕机”。微耕机以小型柴油机或汽油机为动力, 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操作灵活等特点, 配套犁、旋耕机、起垄机等农具进行田间作业, 适合于旱地、水田、果园、蔬菜大棚等进行耕作、开沟、起垄、中耕培土等农田作业, 尤其能适应坡地作业而受到山区农民的欢迎, 在经济作物生产、设施农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配上相应的农具, 微耕机既可以进行田间作业, 还可以牵引挂斗进行农业运输, 方便农户使用和存放, 解决了大中型农业机械无法对小田块进行作业的问题, 促进了山区、半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2 微耕机事故隐患分析
(1) 微耕机存在设计缺陷, 质量安全难保障。一是微耕机配置的发动机均为7.35 k W以下的高速风冷发动机, 额定转速高, 工作比较粗暴, 噪音大, 震动大, 稳定性差。二是部分微耕机厂家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盲目迎合市场需求, 随意降低生产成本。市场上微耕机质量良莠不齐, 没有统一的安全技术标准。三是作业时刀轴 (作业轮) 旋转速度快, 额定转速一般Ⅰ档80 r/min、Ⅱ档100 r/min、倒挡60 r/min, 刀轴上方的防护罩安全防护性差, 有的微耕机未安装皮带防护罩、旋耕刀防护罩, 未标注安全警示标志, 其旋耕刀具裸露在外, 没有安全保障措施, 操作不慎容易发生事故, 给使用者造成人身伤害。四是未设转向机构, 左右驱动轮之间无差速装置, 不能实现自动差速滚动转向, 需通过外力强制侧滑实现转向, 转向操作不灵活, 需要外力推拉才能实现转向。
(2) 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操作技术不熟练。微耕机农田作业时操作强度较大, 操作人员技术不过硬、操作不规范、安全意识淡薄等造成安全事故, 分析其缘由:一是农机手思想麻痹、操作不规范;二是将微耕机交给未经培训的人员操作, 操作人员没有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只是靠别人简单指导就进行实际操作, 技术不熟练;三是操作人员未参加农机操作和安全技术培训, 缺乏微耕机安全操作知识, 违规操作微耕机造成人员伤亡;四是操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 因不熟悉田块地形, 在转移、过沟、过田埂或进行坡地作业时操作不当, 操作人员绊倒或摔倒发生事故。
(3) 监管不到位, 销售市场混乱。微耕机生产厂家多、品牌杂, “三无”产品时有出现, 产品性能参差不齐, 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加之销售网点多, 手续简单, 技术培训不规范, 售后服务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一些未享受国家补贴的微耕机, 其安全管理处于真空状态。
(4) 缺乏执法依据, 监管措施滞后。目前不同职能部门在微耕机定性上到底是属于“拖拉机”还是属于“农作机械”尚有争议, 各有不同的理解。而农机主管部门按照现行农机管理相关规定, 把其定性为“农作机械”。因此, 目前微耕机既不需农机监理部门纳入牌证管理, 操作手又不需农机技术部门培训持证操作。而农机管理部门配套的技术培训、安全监管办法和措施尚未出台, 致使管理缺乏政策依据, 农机监理、公安交警、安监部门工作难度大, 对微耕机操作手缺乏强制监管的约束力。
3 加强微耕机安全管理的建议
(1) 统一标准, 规范生产。对现有标准进行修改完善, 制定、细化、颁布微耕机生产的国家标准, 对生产企业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按照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强制性认证的要求, 完善设定安全保护装置和安全警示标志, 淘汰“小作坊”企业, 促进微耕机生产的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
(2) 明确职责, 齐抓共管。明确部门责任, 生产环节由质监部门负责, 销售环节由工商部门负责, 操作使用环节由农机部门负责。建立操作使用效果与生产企业联动退出机制, 对使用效果差或事故率较高的生产企业取消其生产资质, 实行生产资质动态管理;建立生产企业、监管部门、用户参与的交流反馈机制, 进一步完善生产技术, 提高微耕机的实用性和安全操作性。
(3) 依法管理, 严格操作。参照公安部门对电动自行车的管理, 把微耕机及其操作人员纳入牌证管理, 明确法律依据。对微耕机进行登记、上牌管理, 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考试、发放操作证;制定出台培训大纲, 考试、检验和报废标准, 对微耕机实行定期检验, 达到报废标准的坚决报废, 严禁继续使用。
(4) 部门联动, 加强培训。一是生产商、经销商要对购机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 开具技术培训证明;督促辖区内的销售商对微耕机购买者提供完整的使用说明书, 履行服务承诺, 定期回访, 做好机具售后服务工作。二是县农机部门对操作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安全知识等方面的培训, 并进行考试, 颁发微耕机操作证。三是由乡镇职能部门定期对操作人员组织安全学习和再教育, 提高操作人员业务技能和安全生产意识。
(5) 完善监管, 形成合力。微耕机作为小型农业机械, 在农村量多、面广、分布散, 监管难度大。一是要建立县、乡镇、村三级监管网络, 定期进行排查清理, 建立辖区内微耕机管理台账, 负责做好微耕机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 与微耕机所有人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二是要采取措施, 前移关口, 强化源头管理;要对微耕机田间违章操作、未成年人违法操作微耕机等容易诱发安全事故的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认真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食药监管工作状况调研建议 篇5
一、我市食品药品安全现状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承担对我市药品和医疗器械质量安全的全程监督管理,对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对重大事故的查处的职责。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共有干部、职工43名,其中市局机关有21人,大专以上学历占93.8%,平均年龄为34.14岁。
目前,全市共有涉药单位1277家,其中药品生产企业1家,医疗机构961家,药品经营企业306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7家。有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8684家,其中:食品生产加工(含小作坊)1388家,食品经营企业(个体工商户)4577家,餐饮单位2780家。
近年来,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食品药品市场秩序显著好转。
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2005年,我市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形成了以市食安委直接领导,食药监局综合协调,各相关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格局。制定了食品安全责任制、食品安全暗查暗访制度、信息发布制度、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一系列工作制度,统一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与专项检查,加大了对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领域、餐饮消费等领域的执法力度,规范了食品市场秩序;初步形成“监管体制基本理顺、两网建设成果初显、专项整治成效明显、人员素质逐步提升、安全意识渐入人心”的食品安全监管局面,全市食品安全状况总体趋好,2008年,全市农产品农残检测合格率均在95.5%以上。地产食品抽样检测合格率为98.2%,餐饮单位量化分级率达到93%,食品安全群众满意度测评列全区第一。先后共创建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1个,自治区级食品安全示范乡镇7个,食品安全示范街(区)2个,示范市场3个。近年来,全市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在药品安全监管方面,大力实施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对辖区内1家药品生产企业、911家医疗机构和288家药品经营企业建立了信用信息档案,建档率达到了99.25%。深入开展药品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实施药品生产经营企业gmp、gsp认证及跟踪检查,目前全市306家药品经营企业通过gsp认证的293家,通过率为95.7%。不断加大培训力度,切实提高药品从业人员素质,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13期,培训人员累计2114人次。同时,对**市电视台的两个频道进行监测,对检测到的违法的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广告进行证据刻录,及时移交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通过规范整治,全市药品安全形势总体良好,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基本健全,基层食品药品监管网络和队伍进一步完善,制售假劣药品等违法犯罪行为明显遏止,药品市场规范有序,有效保障了群众用药安全,有力地促进了医药经济健康发展。
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虽然通过近几年的规范整治,食品药品市场秩序明显好转,但食品药品安全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一是食源性疾病和药源性疾病频频发生,“非典”、“禽流感”的暴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二是假冒伪劣食品屡禁不止,已经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三是食品中新的生物性和化学性污染物,以及致病菌对常用治疗药物不断增加的抗药性,对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食品中毒、滥用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量超标等使人们“谈食色变”;四是食品新技术、新资源应用给食品安全带来了新的问题;五是“齐二药”、“欣弗”等接二连三的药品安全问题不断触动公众脆弱的神经。就我市来讲,食品药品安全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群众安全合理饮食用药意识不强。群众普遍缺乏安全合理饮食用药知识,特别是边远农村的群众在饮食、就医用药时往往只图方便、便宜,识别假劣药械的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明显薄弱。
(二)零售药店经营行为不尽规范。由于药店数量多、规模小、管理水平低、布局不够合理、市场存在无序竞争等情况,零售药店药师不在岗现象较多。部分药店经营管理不规范、处方药不凭医生处方销售、药品、保健品不按规定分区摆放及以保健品冒充药品销售使用等现象均较常见。
(三)农村医疗机构药房硬件和管理达不
到要求。尤其是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的药房管理是基层药械监督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药械管理水平较低,规章制度不健全,硬件设施较差,个别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存在药品过期失效和被污染的现象,卫生条件急需改善。
(四)药品、医疗器械和保健食品广告宣传违规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夸大药品医疗器械的治疗效果或以药品治疗效
果描述食品保健品的功能,甚至采取赠药、现场免费使用等方式为饵,诱使消费者产生非理性的消费活动。
(五)食品产业发展层次较低,安全隐患难以根治。食品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偏低, 80%以上为10人以下的小作坊;此外散布在城乡的小作坊、小商店、小餐馆、小摊点、小市场流动性大、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且经营管理方式落后,尤其是小作坊生产技术和装备落后,食品安全保障能力较弱,成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难点;食品生产加工作坊周边环境和生产条件较差,个别商店进货渠道不规范,经营过期变质食品现象及制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行为时有发生。
(六)食品从业人员素质较低,食品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强。食品准入门槛较低,直接导致相关规范、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流于形式。
(七)检验能力滞后于食品产业发展。我市目前能够承担食品监测的仅有**市质量检验所和市疾控中心两家,其他均为快检设备,且设施设备相对落后,只能对食品安全一般性指标进行检验,重要的指标无设备和人员无法进行检验,开展大范围的食品检验工作困难大,导致食品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和排除。
三、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机制存在缺陷。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各监管职能部门在实际运行中出现多头监管或监管缺失等现象,如食品生产企业抽检频次高、节前多部门一窝蜂重复抽检,企业意见较大;检测信息尚未达到共享,食品相关产品监测机构、检测设备存在重复建设,造成财政专项资金投入绩效不高或浪费。药品监管体制和机制同样也存在着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的问题。如在药品广告监管工作中,审批权在药监部门,而行政执法权在各级工商部门,广告的发布又是通过广电部门进行的,药监部门发现违法广告要移送到工商部门处理,没有主动权,监管不能到位。
(二)监管手段落后。一些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方法已不适应药监工作的需要。运用高科技监测手段开展工作与制假售假违法手段不断升级的形势相比,有许多不相适应之处。
(三)基础薄弱,投入不足,食品药品监管设施亟待改善。食品安全监管投入严重不足,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得不到加强,基础依然薄弱。尤其在乡镇和村级,组织不健全,人员不落实,办公设施缺乏,无工作经费,宣传不深入,群众食品药品安全意识较低,加之乡镇没有具体的执法职能,各项工作大多停留在纸上,很难落到实处,食品药品安全投入亟待加大,基础设施亟待改善和提高。
(四)群众质量意识不强,自我保护能力低。受传统观念和受教育程度及现实经济状况影响,全社会对食品药品安全的理解和认识参差不齐,广大消费者食品药品安全和质量维权意识薄弱,农村地区群众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和法律意识更是缺乏,自我保护能力低下,给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不法行为以可乘之机,全社会的食品药品素质亟待提升。
四、解决的对策和方法
(一)切实树立科学监管理念。当前全国上下正掀起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热潮,作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首要任务是解放思想,进一步树立科学监管理念,重点要正确处理好四种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好监管与发展的关系。监管是手段,发展是目的。为了人民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首先要强调监管,加强食品药品市场监管是我们履行监管职责的忠实表现,为了更好地发展,要以监管促规范,以规范促发展,全面推进食品药品监管各项工作。二是正确处理好监督与帮促的关系。要以食品药品产业健康发展为标准,以扶正祛邪为原则,把食品药品监管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之中,在保证食品药品安全的同时,促进食品药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三是正确处理好处罚与规范的关系。处罚只是手段,规范才是目的。在药品监管执法过程中,要合理使用行政处罚权力,要将确保百姓用药安全作为实施处罚的出发点,将规范企业行为与促进企业发展作为实施处罚的归宿点。四是正确处理好履职与建设的关系。既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履行食品药品监管职责,又要着眼长远,努力抓好系统的自身建设,强化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主、客观条件。
(二)着力推进依法行政。积极建立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处置三个环节的监管长效机制,做到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的有机结合。继续加强食品药品行业自律,要严格明确并落实企业作为质量第一责任人的主体地位,融法律法规宣传于监督检查全过程,强化企业的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建立企业自查机制,监管部门及时通报食品药品市场动态,使相关单位能够了解相关政策,有针对性的加强食品药品管理。结合《食品安全法》的实施,组织开展大规模的集中宣传活动,广泛普及科学合理饮食用药知识,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食品药品安全的浓厚氛围。
(三)切实提高监管水平。一是着力构建多部门协作监管机制。通过构建县乡村三级监管网络,与相关部门建立长效协作机制,加强与周边地区合作等方式建立上下联动、联合监管和区域协作的联合打假机制,形成强有力的食品药品监管协作网。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市场巡查和分片包干制度。结合辖区内市场状况,以涉药单位的数量、分布为基础,以信用等级评价为参考,对的监督检查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制定出科学严密的、季度、月和周巡查计划,确保市场检查的覆盖面、频率和效果。三是积极创新监管手段,加快电子监管系统建设步伐,实现药品监管部门和药品经营使用单位的网络互联互通和对涉药单位药品购进、销售、库存的快速掌控,提高监管的效率,降低监管成本。四是继续加大对药品生产企业gmp跟踪检查和药品经营企业的gsp的跟踪检查力度,进一步地监督实施好药品分类管理和处方药的管理,使企业规范经营、合法获利。
(四)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食品产业链条长,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不平衡,目前不可能将食品安全的监管统一在一、二个部门,因此,当前要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完善监管体系:一是重点解决食品安全监管职责过于分散的状况,将监管的职能相对集中,进一步明确权责,通过完善和加强食品安全委员会的效率和权威,降低行政成本。二是实施食品安全监管的网络化管理,在合理分配部门监管权力的基础上做到信息共享,扩大监管面,使监管关注延伸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三是要继续加强食品安全群众监督网和现代流通网建设,保证食品监督管理全方位、全天候覆盖,要通过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农村放心店工程,鼓励食品生产批发企业面向农村配送,支持零售企业向农村延伸网点,建立安全、稳妥、放心的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通道。四是完善食品责任追究制度。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综合目标管理,建立与之相应的考核机制,实行划片包干、责任到人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将食品安全责任落实到基层和最前沿。
(五)强化技术支撑。整合现有食品检测资源,由市食安委统一组织、协调,制定抽检计划,做到有计划、有重点地高效便捷完成全市食品相关产品抽检与检测任务,整合检验检测资源,实现检测资源、检测信息共享,既减少财政开支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测;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收集汇总、及时传递、分析整理,定期向社会发布食品安全综合信息。建立畅通的信息监测和通报网络体系,逐步形成统一、科学的食品安全信息评估和预警指标体系,及时研究分析食品安全形势,对食品安全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
监管建议论文 篇6
关键词:资金监管;乡镇财政;三农问题
乡镇财政工作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乡镇财政工作质量决定着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农村发展投入,强农惠农力度不断加大,但是,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不足,造成了乡镇职能作用无法有效发挥,严重限制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并且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资金问题。
一、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所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资金监管效率低下
目前,国内多数乡镇地区普遍存在资金监管效率低下的问题。乡镇财政在资金管理过程中,把主要精力用于资金的分配和支配上,在资金使用、运行和监管上则出现了明显的缺位。许多乡镇财政部门通常非常注重资金分配,严格控制资金的支出,但是对于资金使用的监管却非常不到位。这就造成了虽然政府的许多资金被投入到农村项目和农民补贴当中,但是最终的效果却不尽人意,久而久之,导致政府资金被无端消耗,严重影响到了财政资金的整体使用效率。
(二)财政补贴不公平
财政补贴不公平,也是当前所面临的严重问题。财政补贴能够给予农村经济发展和建设以良好的支持和补充,特别是在农业生产设备的采购、农产品项目的发展上,都能够有效地缓解农民资金不足等现状,满足农村地区经济发展需求。但是,由于财政资金分配制度不科学,以及财政信息不通畅,所以许多好的项目难以被发现,资金无法及时发放。相反,许多价值较低、风险较大的项目,由于内部审核影响,以及信息脱节,使大量资金快速消耗,并且难以取得显著的使用效果。
(三)监管信息不全面
信息获取、更新上的不足,以及监管上的不全面,使乡镇财政资金监管面临巨大风险。乡镇财政资金监管,需要全面、完整的信息做支持。如果财政资金信息滞后,信息沟通和共享不通畅,就会直接影响到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甚至滋生严重的贪污腐败问题。目前,许多乡镇财政的监管依旧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欠缺现代化的财政管理手段,造成大量管理资金来源不明、资金支出明细混乱,许多资金根本无法统计去向和使用情况,有的地区甚至出现虚报问题,不但严重影响到了财政资金的安全性,也使得大量资金无端流失。
二、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困境主要成因
(一)管理机制不科学
乡镇财政资金监管需要一套详细完整的管理机制做支持。但目前,一些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缺乏全面、科学的管理机制,从而严重制约了监管整体水平。首先,乡镇财政部门并没有对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造成了工作随意化现象较为严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都非常不到位。而在缺乏处理处罚机制的情况下,人员工作问题难以责任到人,工作中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频繁,这不但导致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困难重重,更直接影响到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安全。
(二)监管意识不强
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意识不强,造成资金监管流于形式,财政资金监管工作非常滞后。乡镇财政机构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是决定财政资金使用效果的关键。但是,乡镇政府和财政部门都没有对监管工作报以足够的重视,人员的考核、培训和评价都不到位,财政监管人员业务能力低下,人手也长期处于短缺的局面。而地方政府也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基本的办公设备匮乏、办公环境较差,这成为影响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重要因素。
(三)监管信息平台缺陷
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信息,是乡镇财政提高资金监管水平的重要保障。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都发挥了巨大作用,对于财政资金管理同样有着巨大作用。然而,地方政府和乡镇财政部门重视程度不足,造成相关方面的资金非常欠缺,信息平台技术落后,平台信息统计、收集和更新等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和落实,大量数据信息流失严重,信息失真,给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带来了巨大影响。
三、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困境的应对建议
(一)优化监管机制
乡镇财政优化资金监管机制,一方面必须要构建财政资金监管体系,明确财政资金监管的内容,确定各岗位的工作责任。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必须有一套清晰完整的流程,各人员都能够按照制度有序地开展工作,以真正确保实际工作效率。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必须做到责任到人,通过岗位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并严格依制度办事,对责任人予以相关的惩罚,从而确保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纪律性和有序性。另一方面,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应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项目过程监管,在强调项目审核和审批的同时,制定一套完善的项目监管流程,按照对应负责人开展资金使用情况的跟踪调查,以提升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作用和价值。
(二)增强监管意识,树立正确观念
在增强监管意识方面,乡镇财政必须认真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坚持科学发展观,规范和维护财政纪律,端正个人工作态度,明确岗位责任,不断增强个人财政资金监管意识。地方政府应该加强对乡镇财政部门的监督,并加强对乡镇财政部门的教育指导,定期开展财政资金管理相关知识培训和宣传,通过演讲、征文等形式增强乡镇财政部门监管意识。其次,必须加强对乡镇财政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制定全面的培训计划,帮助财政人员快速提升思想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打造适应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优秀团队,进而实现监管意识的显著增强。此外,乡镇财政部门还应该开展学习交流工作,积极借鉴和吸取其他地区优秀监管经验,通过学习增强人员责任意识,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信息平台建设,保持信息通畅
信息平台建设,不但有利于财政资金监管效率的提升,同时也将极大地促进资金监管工作的高效开展,保证监管的整体水平。乡镇财政首先应加强对信息平台建设的重视程度,适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依靠先进的硬件和软件技术实现现有系统的优化和改进,保证信息收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并针对信息平台所收集的信息开展全面的统计、管理工作。乡镇财政还应通过信息平台定期向社会公开资金使用情况,接受群众的线上监督,依靠群众不断优化和改进财政资金监管,为地区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更为可靠的支持。
四、结语
面对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困境,乡镇的财政部门和干部人员应该进一步增强监管意识,树立正确的监管观念,利用现代化的监管机制和信息平台系统提高财政资金监管效率和准确度,不断提高资金使用价值,满足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需求。(作者单位:安徽省庐江县白湖镇财政所)
参考文献:
[1] 张宗花.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确保财政资金的使用安全[J].会计师,2014(11)
[2] 郑可夫,吴孝金,覃刚毅.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探索与思考[J].当代农村财经,2014(07)
[3] 李若云.发挥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优势 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安徽省乡镇财政监管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的调查及启示[J].农村财政与财务,2012(06)
[4] 张明华.守住财政资金运行的末端环节——湖北省丹江口市推进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纪实[J].财政监督,2012(25)
加强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监管的建议 篇7
一、制定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方案, 规范操作行为。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建设现代化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为贯彻落实好这一政策的实施, 让实施部门开展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自治区、市、县各级必须制定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 落实各部门工作职责, 明确农机购置范围及规模、补贴机具种类及补贴标准、补贴对象及补贴数量、实施程序和工作措施。工作人员必须按实施方案严格要求, 严格把关补贴机具购置各个环节, 规范工作操作行为, 切实为购置农机补贴产品农户服务, 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二、严格把关经销商经营资格, 确保补贴农具产品售后服务得到保障。
为确保广大农民群众购买补贴机具后, 产品质量得到保证, 对机械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得到经销商维修, 农机部门必须严格审查经销商资格, 对申请进入农机购置补贴销售市场的农机经销商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 认真审查农机经销商的工商营业执照、农产品销售代理授权证书、历年产品售后服务情况以及有无违法违规违纪行为。在此基础上, 农机、工商部门加强对农机经销商日常经营行为的监督与管理, 教育、引导农机经销商诚信、规范经营, 对违规违法的坚决查处不手软。建立行业诚信体系, 建立健全农机经销企业诚信评价与考评机制, 对守法经营、群众满意度高的企业进行奖励, 对违规经营的坚决取缔农机补贴机具销售资格, 情节严重的, 逐出农机市场。
三、加强对经销商经营农机补贴产品监管, 防止经营农机补贴产品弄虚作假。
要从根本上遏制少数经销商的违法违规行为, 对传统的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流程要进行改革。在销售农机购置补贴产品过程中, 农机部门要组建补贴机具销售培训班, 分批次、分商家巡回现场办公, 实行“四到场”的操作机制, 即农机主管部门到场、农机经销商到场、购机农户到场、补贴机具到场。在“四到场”的前提下, 现场签订购机合同、现场差 (全) 额提货、现场人机合影、现场喷印“国家补贴机具”标识, 坚决打击非农机补贴产品冒充领取国家补贴资金的行为。同时, 需要办理牌照和证件的机具农机部门要到现场办理牌照和相关证件。
四、加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宣传, 引导购机户购买质保价廉的农机购置补贴产品。
为了确保补贴机具销售的整个过程公开透明, 有效防止经销商的弄虚作假行为, 要全面推行补贴总量、补贴对象、补贴标准“三公开”。在农机购置补贴实施前和实施中, 在新闻媒体、乡镇 (村组) 广泛宣传年度农机购置补贴总量与实施方案、补贴对象与补贴种类、补贴标准与方式等相关的农机补贴政策, 使购机农户真正了解、掌握农机补贴政策。为购买农机产品的农民指导购买哪种农机产品、如何购买农机品、如何识别农机产品的真伪。在农民购买补贴机具后, 农机部门要及时、准确地公开补贴资金使用、落实情况和购机农户姓名、所购机具、享受补贴等情况, 使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始终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运行。
五、完善监督机制, 确保证策落实到位。
要确保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到位, 完善监督机制是主要措施之一。因此, 参与监督部门要牢固树立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严格监督的观念, 要按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不断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在监管体制上要采取面上检查、定期抽查、明查暗访、入户核实等多种手段, 加大农机购置补贴监管检查工作力度。在监督检查过程中要邀请人大、政协、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一起参与, 切实加强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的检查督促, 同时认真分析查找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容易产生腐败问题的环节, 建立健全部门内部风险防控制度。在补贴机具指标分配和资金结算方面, 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 强化内部审核稽查和风险防控, 农机部门和补贴对象及经销商要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在检查处理方面要建立健全监管审核检查通报制度, 对审核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通报, 对违规违纪、暗箱操作、虚报冒领、转手倒卖补贴机具的行为, 要及时报送纪检、监察等相关部门严肃处理, 决不姑息迁就。
六、加强业务和道德修养学习, 提高业务水平和思想素质。
对加强公允价值运用监管的建议 篇8
一、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新《企业会计准则》提出的会计计量属性有: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既是我国经济发展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要求,也是提升会计信息对投资人和债权人的决策相关性的要求。目前由于受到一些相关因素的影响,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运用中尚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受到质疑。二是公允价值计量可能导致会计利润操纵。三是公允价值计量导致公司业绩的大幅波动,会降低财务信息的稳定性。公允价值计量对公司业绩大幅波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初始价值确认的影响。当企业收到资产并以公允价值作为资产的入账价值时,公允价值高低对企业当期或后期损益造成影响。二是后续计量变动的影响。按公允价值计量,资产、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后要计入当期损益。三是有较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和分期收款销售业务时带来的影响。四是以权益结算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按公允价值计量造成的影响。这种由“公允价值计量”而产生的“收益或损失”,并不能说明公司生产经营能力的根本变化。财务报表提供的财务信息,给人以不稳定的感觉,会对投资人决策造成一定影响。
二、财政部门的监管对策
(一)制定和完善上市公司会计准则。目前,对已颁布的会计准则要制定会计准则实施细则,帮助使用者准确地理解和正确使用企业会计准则;对难以取得公允价值的特殊资产,如:专用设备、非标准设备、企业自制的机器设备等,要制定运用指南,以指导公允价值计量的合理使用。同时,要借鉴国外经验,及早制定和颁布《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以详尽规范公允价值计量运用,也使外部审计机构的监管有“据”可依。
(二)建立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数据库或专门网站,开辟公允价值获取渠道。网络信息技术是有效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重要技术手段。财政部门要与物价、统计、行业协会等部门协作,根据政府部门所拥有的监管技术,掌控的监管资源,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分地区将同类产品的所有生产、销售的相关信息收集起来(如:规格、品质、价格等),由相关机构整理、分析,选出具有客观性、代表性的数据,作为公允价值计量的参考标准。利用网络技术,建立公允价值信息数据库或网站,可保证信息来源的广泛性,也便于快捷获取、传递标的的公允价值,实现资产信息的及时查询和资源共享。如此既有利于企业在资产定价时,有适当的可比资料,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也为注册会计师进行公允价值计量审计,提供可验证的依据。
(三)完善资产评估制度,提高评估机构的估价能力和评估价值的可信度。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实务中有大量的债务重组业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需要通过资产评估机构确定其公允价值。目前,我国的资产评估机构要承担此重任,必须规范评估业务工作,强化行业管理。一方面,财政部门要会同其他部门完善资产评估行业的法规,规范评估业务,提高评估人员的素质,为资产交易提供可靠的价格尺度或参考依据;另一方面,财政部门要利用评估机构的成果,将具有良好资质和信誉的评估机构的评估结果纳入“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数据库”,以拓宽公允价值来源,为企业提供更广泛、可靠的公允价值信息。
(四)对会计师事务所已审计的上市公司进行抽查。要建立和完善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制度,对会计师事务所已审计的上市公司进行抽查。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交易事项进行重点检查,检验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同时,为了解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运用的实际情况,要选择不同类型的企业,就某一项或几项具体准则的运用进行跟踪检查,对运用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利用公允价值计量操纵利润的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应对措施,确保企业正确运用公允价值,切实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
(五)加强专业培训,提高公允价值计量业务操作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专业水平。目前,我国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整体不高,需要培训的人员众多,而目前的培训资源难以满足“普及”的需要。因此,应采取“武装骨干,逐步普及”的策略。先由企业选出懂理论、会实务,职业道德高尚的从业人员,参加专业培训,提高其公允价值运用的能力,以满足会计准则实施对该类人员的急需。随着公允价值计量运用的推广,采取多种形式,分批对财会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财会人员的整体素质。
三、证监会的监管对策
(一)根据相关法律,制定和发布会计信息披露规则,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上市公司应严格执行会计准则和财务会计制度,按时编制、报送和披露财务报告,并确保信息披露的质量。证监会要针对公允价值计量运用的特殊性,制定信息披露细则,以利于提高上市公司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的统一性和可操作性,也有利于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实施一线监管时,有“则”可依。
(二)建立与财政部门会计准则或规则制定权、监督执行权的协调机制。财政部是全国会计主管部门,拥有会计准则的制定权,证监会作为证券市场的主管部门,拥有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准则和监管政策(如公司股票发行、配股、退市等)的制定权。要在相关法律框架内,证监会与财政部应建立准则或规则制定、监督执行权的协调、沟通机制。建立协调、沟通机制是实施有效会计监管的前提,有利于二者的分工协作,以同一个声音面对市场和被监管者,也有利于保持监管理念和监管标准的一致性,避免因监管制度层面上的差异给制度执行和对违规行为惩罚带来的困难。
(三)建立服务于会计信息监管的预警制度。证监会要与沪、深证券交易所联手,根据自身拥有上市公司信息来源的优势,利用已掌控的监管手段和方式,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建立服务于会计信息监管的预警制度。通过对已审查上市公司有失公允的会计信息特征分析、总结,从筹资、投资指标、运营能力指标、收益指标、关联交易和债务重组等方面揭示异常信息的表现形式及其违规手法,在“公允价值信息专门网”上,向不同层次的监管主体发布警示信号;对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或存在重大缺陷的公司予以揭示,等等。这样,一方面促进上市公司增强对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的责任意识,重视内部治理结构的建设,树立公司的良好社会形象;另一方面为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实施重点审计提供标识或借鉴。
(四)注重采用多种监管指标,降低单一指标的依存度。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不仅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而且改变了利润表中“收益”的内涵。即“收益”中不仅包括已实现的利得或损失,还包括企业持有的资产、负债按公允价值计量发生变动而未实现的利得或损失。未实现的利得或损失,在性质上与已实现的收益不同,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来说,其信息的价值是不相同的。证监会应制订和完善相关监管指标,要将已实现和未实现的损益分别考核、披露,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更明确的决策信息。另外,对上市公司股票发行上市、配股、特别处理等监管上,以“净资产收益率”指标作为主要监管依据的做法要加以改进。它容易导致企业把“点子”主要集中在操纵“净资产收益率”的分子或分母上,不利于全方位引导企业寻求自身长远发展。因此,在会计监管指标的设计上,应避免依赖单一指标,代之以系列指标,并注重企业发展潜力、公司治理水平等方面的指标设立与监管。
移动商务监管问题分析与政策建议 篇9
移动商务, 是指那些直接或间接通过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的各种交易, 是电子商务向移动网络延伸的产物。人们常使用的信息服务、移动办公、移动网络购物等电信增值服务都属于移动商务范畴。在为企业与个人用户带来便利的同时, 移动商务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比如乱收费、垃圾短信扰民等, 这些问题需要监管部门加大对移动商务的监管力度, 保证用户及合法运营的移动商务服务提供商 (SP) 的权益。目前, 政府对移动商务采取的是移动运营商代管的监管政策, 工信部将大部分监管权力下放给移动运营商即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 由移动运营商行使审查权来判断SP的行为是否合适, 移动运营商对SP的入网、运营、所发布的信息内容、资费情况、违规行为、退网等进行管理。SP的这些行为, 均需要符合移动运营商以及工信部的相关规定;否则, 移动运营商有权对SP进行处理, 这种处理很可能导致SP退市。在移动商务的价值链上, SP是服务提供者, 通过移动网络向用户出售产品或服务;移动运营商提供网络平台, 收取来自用户或SP的通信费以及部分信息费;用户购买SP的服务, 并通过移动网络享受SP提供的产品。可见, 移动运营商本身是移动商务价值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 由移动运营商来充当监管者, 不免会从自身利益出发, 采取对自己有利的监管方式, 而不利于SP的发展, 进而对整个移动商务产业产生负面影响。
2 移动商务的监管问题
2.1 非情愿合作
在移动商务的价值链中, SP这一环节的特点是数量多, 竞争激烈。SP需要移动运营商给它提供销售渠道, 而移动运营商主要是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 这是寡头垄断环节, SP选择余地有限。SP为了向用户提供服务, 不得不选择一家或两家移动运营商进行合作。这种合作是不情愿的, 因为移动运营商依靠其垄断地位, 在合作中提出对自己有利的条件。SP在选择有限的情况下, 不得不接受不利条件。例如, SP从用户那边赚取的信息费要同移动运营商进行分成, 过去分成比例是移动运营商得1.5, SP得8.5;后来, 移动运营商将这种分成比例提高到3:7, SP为签订新合作协议, 只能接受这种要求。虽不情愿, 但没有其他选择。这种非情愿合作给SP造成显著的损失。
2.2 非公平竞争
中国移动成立了自己的SP公司——卓望信息, 中国联通也成立了SP公司——联通时科。各个省级、市级的移动和联通公司也都成立了面向省或市服务的SP公司。这种具有移动运营商背景的SP, 一方面可以拿到优惠的信息费分成, 另一方面在入网审批、业务推广、资金支持等方面会受到移动运营商的照顾。这意味着独立SP同有运营商背景的SP不是在同一平台进行竞争。非公平竞争会给独立SP的运营增加难度, 消耗更多成本。非公平竞争的原因, 是移动运营商既是独立SP的竞争者, 又是SP的监管者。移动运营商难免从自身利益出发, 在政策或运营上照顾具有运营商背景的SP。
2.3 监管措施不断变更
移动运营商每次监管措施变革, 都造成大量独立SP退市。有两个部门有权力变更监管措施, 一个是工信部, 另一个是移动运营商。SP发展初期, 资费混乱, 给消费者权益造成影响, 使得当时的信产部加大对SP的管理力度, 要求移动运营商对与其合作的SP完善管理措施, 加强处罚力度。从保护消费者的角度出发, 这是必要的。但这样做的后果是移动运营商对SP的管理权增大。在具有充分管理权限后, 每次移动运营商对SP的监管内容变更, 都给SP造成不小影响。已经适应过去监管方式的SP, 一旦监管内容变化, 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这种变化。更可怕的, 是移动运营商可以借变更监管措施之名义, 采取使自身获利更多的措施, 比如提高信息费分成等。
3 移动商务监管问题原因分析
据上文, 可以发现当前移动商务监管问题已经非常严重, 移动运营商可以利用自身同SP之间的“竞管合”关系对SP产生影响, 一方面提高了独立SP的运营成本, 另一方面, 某些监管方法会直接导致客户流失。运营成本提高, 也会造成独立SP缺乏资金去进行业务推广和售后服务等相关活动。缺少业务推广活动, 意味着独立SP无法吸引更多新用户;售后服务等活动的缺失, 意味着已有客户的忠诚度将会降低, 当竞争激烈的时候, 售后服务的缺失, 意味着已有用户将向其它SP转移。
造成如此严重后果的原因, 是当前的监管政策没有从根本上为移动商务提供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 市场上存在势力, 扭曲了自由竞争。在经济学上, 成功的监管, 其基本的一个原则是利用监管将市场规范成类似自由竞争状态的市场。监管的存在是为了促进竞争、防止垄断、抑制市场势力, 保护消费者利益, 防止公共资源滥用等, 但保护并促进公平竞争必须是监管政策的一条重要原则。当前的监管政策毫无疑问违背了这样的原则。独立SP同具有运营商背景的SP之间存在着不对等竞争, 这个市场已经不能称之为自由竞争的市场, 是一个扭曲的市场。SP同移动运营商的不情愿合作, 追根溯源, 是移动网络的垄断地位无法打破, SP没有其它选余地;独立SP同具有运营商背景的SP非公平竞争, 根本原因是移动运营商既充当裁判员又充当运动员, 独立SP缺乏公平竞争的赛道;移动运营商通过变更监管措施获利, 根本原因是政府将监管权力下放过多, 移动运营商权限太大。经分析得出结论, 当前的监管政策不适合移动商务的发展, 为了保证移动商务发展得更加健康, 必须变更监管政策, 采用能够促进自由公平竞争的监管措施。
4 移动商务的监管政策建议
美国经济学家Faulhaber认为, 在垄断存在的情况下政府制定监管政策若满足三个要素, 则该政策将是成功的, 并能促进产业竞争。第一个要素是存在市场边界, 边界的两端是不同的市场, 不同的市场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他们可能是产业链上连续的两个环节。第二个要素, 是位于边界一侧的一个市场, 该市场是具有垄断性质的市场, 而该市场的运营者不允许进入边界的另一侧或在一些严格的条件下才能进入。第三个要素, 是位于边界另一侧的一个市场, 这个市场是能够完全竞争的市场。三要素建立之后, 以边界作为管制的核心内容。对于边界一侧中的垄断市场的运营者, 将受到管制机构的严格限制, 不允许它进入另一侧的自由竞争市场。反过来, 边界另一侧的自由竞争市场的运营者, 有权利要求边界对面的垄断经营者为它提供合理的服务。基于以上理论, 为解决当前监管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提出以下对策以应对当前的局面:
4.1 监管权力回收
监管权力不可以再由移动运营商行使, 必须回收到政府手中。这样, 移动运营商也就不再可能通过变更监管措施来从中获利。建议政府授权一个独立部门行使监管权力, 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独立SP同具有运营商背景的SP之间公平竞争。关于SP的入网、运营、所发布的信息内容、资费情况、违规行为、退网等统统由这个独立部门进行管理。当然, 由于SP众多, 单独一个机构管理可能工作量太大, 效率太低。不妨将这个部门分层。面向全国的全网SP, 将直接由该部门的中央部门管理;同时该监管部门在各地的分支机构, 将负责监管地方SP的运营。
4.2 限制移动运营商的市场进入
具有移动运营商背景的SP, 必须严格限制其市场准入。这种限制措施主要体现在两点:第一, 保证移动运营商能够为独立SP和具有运营商背景的SP提供无差别的服务;第二, 保证具有运营商背景的SP同移动运营商之间独立核算, 不允许交叉补贴的存在。这样做能从根本上保证独立SP同具有运营商背景的SP之间公平竞争。其目的, 就是在移动运营商同SP之间建立一个边界, 监管部门对这个边界要严格审查。
4.3 价格监管
在SP和移动运营商合作的时候, 会发生资金交割问题。资金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通信费和信息费。下行的通信费, 由移动运营商向SP收取, 上行的通信费, 向用户收取;信息费, 由移动运营商向用户收取并进行分割, 70%留给SP, 30%留给移动运营商;坏账问题, 则留给SP解决。移动运营商提取30%的信息费, 是比较高的。日本和韩国的移动运营商提取的信息费都不到10%。鉴于移动运营商的市场地位, 建议信息费的定价应该交给监管部门负责。监管部门, 应限制移动运营商的利润。价格上限管制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但应每隔1~2年, 对上限进行重新审核, 借此, 一方面推动移动运营商的技术改革, 另一方面给新生的SP带来优惠。另外对SP而言, 由于他们同移动运营商之间发生的数据量巨大, 因此可以把他们看成是移动通信的批发客户。相对于个人客户而言, 这种批发客户理应在价格上受到一定的照顾。因此监管机构应该采取措施, 对批发客户采取同零售客户不同的通信费收取标准, 以此进一步扶持移动商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C Coursaris, K Hassanein.Understanding m-commerce[J].Quarterly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2002, 3 (3) :247~271.
[2]Stuart J Barnes.The mobile commerce value chain:analysis and future developmen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02, (22) :91~108.
[3]吕廷杰.移动互联网与移动电子商务的研发与应用[J].电信建设, 2001, 2:10~23.
[4]Gerald R.Faulhaber.Policy-induced competition:the telecommunications experiments[J].Information Economics And Policy.2003, 15:73~97.
规范中资私人银行发展的监管建议 篇10
1 清晰私人银行定义、明确定位
从国际经验来看, 各国监管机构都有针对私人银行的明确定义。在私人银行的发源地瑞士, “私人银行”作为一个专有名词特指瑞士传统的合伙人银行, 银行需要对客户资金承担无限责任。在美国, “私人银行就是向拥有高净资产的私人客户个别提供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包括接受存款、贷款、个人信托、遗嘱处理、资金转移、开立转付账户、在外国银行开立账户以及其他不向一般公众客户普遍提供的金融服务”。从目前来看, 世界各国对私人银行的定义是有差别的, 但都反映出私人银行的共同特点就是较高的入门标准和全面综合性服务。在我国, 银监会2009年7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首度正式提及“私人银行”, 并为私人银行产品投资二级市场和股权投资保留了一定空间。2011年8月, 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 首次将个人高端客户划分为私人银行客户和高资产净值客户, 私人银行客户的标准是金融净资产达到6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的商业银行客户。到目前为止, 私人银行的具体定义仍处于缺位状态, 监管部门急需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 明确私人银行的定义和业务范围, 为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开展提供指导。
清晰的定义可以澄清外部认知的误解, 而明确的定位则是一项新兴金融业务得以规范发展的前提。私人银行作为我国高端财富管理市场的核心组成部分, 一定要求有其独立的定位, 而不能将其仅仅视为一般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简单升级。首先, 从提供的产品来看, 私人银行并非提供无差异产品, 而是根据客户需要提供个性化和差异化产品;其次, 从服务对象来看, 私人银行并非面对大众, 而是只针对特定的具备入门标准的高端客户;最后, 私人银行并非局限于理财业务, 而是以财富管理为主题, 同时提供教育、医疗、税收、法律等服务。综上, 在定位私人银行的业务性质时, 要优先体现其财富管理的“高门槛、高标准”特点, 还要重点区分其与券商、第三方理财机构等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不同。
2 尽快出台私人银行专门管理办法
从国际上看, 发达国家在私人银行的发展过程中十分注重对私人银行业务的针对性立法。瑞士通过《1934年银行法》, 首次在法律上将私人银行业务与其他银行业务进行了区分。1998年底, 美联储基于《私人银行业务健全风险管理指引》, 对《银行控股公司监管手册》进行了修改补充, 专门增设了《私人银行职能和业务的监督》一节, 对私人银行的业务范围、职能及监管客体、监管程序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一个国家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对规范私人银行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首先明确了私人银行的定义, 有助于业务定位和客户认知;二是在法律法规的“保护”下, 行业整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高;三是通过私人银行这一新兴业务的推广使银行的运作更具活力, 为银行体制改革提供契机。
2009年我国银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 银行不得将理财产品的资金投资于境内二级市场公开交易的股票、相关的证券投资基金以及未上市企业股权和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或交易的股份, 同时又规定“对于具有相关投资经验, 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高资产净值客户,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私人银行服务满足其投资需求”, 从而对私人银行发行股权投资类理财产品给予了特殊豁免。除此之外, 监管部门在新出台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中并规定“商业银行向私人银行客户销售专门为其设计开发理财产品的, 双方应当签订专门的理财服务协议, 销售活动可按服务协议约定方式执行, 但要确保销售过程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 我国对私人银行的规定都是在商业银行相关法律法规的框架下将其作为特例来对待处理, 即在对一般理财产品提出要求和规范的同时, 给私人银行的业务开展设计一定的空间。然而, 私人银行不是原有银行一般理财业务的拓展, 而是具有更加全面性、更高综合性和更大风险性的独立的业务部门。因此, 仅仅依靠现行的商业银行法律法规体系下对个人理财产品的规定不仅不适应私人银行产品和服务的特殊性, 也不利于控制行业风险。
3 全国范围开放私人银行牌照, 积极建立私人银行专营中心
金融牌照的全称是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 是国务院授权机构 (1) 批准各金融机构开展业务的正式文件。持有牌照的私人银行运营和管理模式相对独立, 同时具备总行的管理职能和分行的部分经营职能, 可以直接对外开展合作并直接接受监管。私人银行持有牌照对其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是经营范围和客户群的扩大有利于在原有商业银行的体系下更好地开发私人银行产品和创新私人银行服务;其次是持牌的私人银行采用相对独立的经营模式, 并直接接受监管, 有利于整体业务向规范化发展。截止到目前, 只有3家中资银行取得了经营私人银行的牌照, 分别是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交通银行 (在上海开设的私人银行管理总部) 。这3家取得牌照的私人银行被允许从事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私人增值、顾问咨询和跨境经营服务, 而尚未取得牌照却仍在从事私人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经营范围受限、“名不副实”。我国相关监管部门对牌照的发放管理十分严苛, 但对于私人银行牌照的申请资质、条件和流程等却没有明确的规定和标准, 这不仅容易造成银行间在私人银行业务上的不公平竞争, 更不利于私人银行整体行业的长远规范发展。
2011年9月, 我国银监会银行监管二部起草了《中资银行专营机构监管指引》征求意见稿, 首次提出将私人银行连同小企业金融、贵金属、票据、资金运营和信用卡纳入商业银行分行级专营机构类型。该指引不仅填补了关于专营机构的空白, 而且意义深远。首先, 发展私人银行的关键是客户基础, 专营机构管理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分支机构, 不仅能保持原有存量客户, 更有利于培养和吸引潜在客户;其次, 设立专营机构实现相对独立的经营和管理, 不仅能规范业务发展, 更有利于建立健全的行业风险管理体系;最后, 由于信息和互联网的发展, 私人银行得到越来越多的认知和认可, 这也基本扫清了私人银行发展的障碍。为了促进私人银行的长远发展, 我国监管当局应该统一和明确私人银行牌照的申请标准和具体事项, 逐步推进私人银行牌照的发放, 同时积极建立私人银行专营机构。
4 适当放宽经营限制, 平衡业务创新与风险监控
金融创新过度会导致金融风险, 而政府的过分管制会抑制经济和金融的发展。我国监管当局首先要出台针对私人银行的法律法规, 做好风险的防范工作;其次要在监管下扩展私人银行的经营范围, 鼓励创新, 寻求风险和创新的平衡。
4.1 发放信托牌照, 扩大私人银行经营范围
信托制度起源于英国, 主要应用在财富管理和财产转移中保障受益人的权益, 是自由处理符合公共政策的受法律保护的财产的核心工具。在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的前提下中资私人银行更多的是充当一个集成商的角色, 主要通过代理委托经营业务, 而没有资格开展资产管理和资产配置业务。显而易见, 这种受限的模式一方面妨碍私人银行的自主性和创新性, 仅靠无差异产品无法满足客户对综合性和个性化的追求;同时, 私人银行更多地依靠第三方机构委托代理业务容易产生合作风险和冲突, 权利与责任的脱钩会损害银行的利益。因此, 我国监管部门要考虑逐步放宽私人银行的经营范围, 适时地向符合标准、有资质的银行颁发私人银行信托牌照, 从而确立私人银行的法律地位。中资私人银行起步晚、基础薄, 我国监管部门应在尽快建立健全相关法律规定的前提下, 积极扩大私人银行经营范围, 鼓励产品的创新, 即规范与鼓励并举。
4.2 加强私人银行的监控
作为实行混业经营的国家, 美国有一套严格、细致的法律法规体系, 监管当局主要根据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制定的手册和指引管理银行业务。瑞士在私人银行的监管方面做得更加严谨:先期实施预防性监管, 加强资本和业务范围管理;过程中做好风险监管, 调高私人银行风险较大业务的风险权数;后期督促私人银行承担无限责任, 避免客户因银行倒闭带来的风险。我国监管部门做好风险监控工作是私人银行能够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首先要对私人银行进行专门立法, 确立其法律地位;其次要在规范私人银行的前提下鼓励产品和服务创新, 这就需要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的协调合作;最后, 建立私人银行的专门平台, 做到前中后台无缝对接, 做好风险的监控。
5 实行差异化监督管理私人银行
私人银行的业务特殊性决定了其在经营模式、业务范围和服务理念上都与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有明显的差异, 如果将其放在商业银行体系中实行划一管理必然会导致无效和混乱。监管当局在制定政策时要充分考虑经济环境、市场主体和市场客体等不同因素, 实施差异化监督, 从而提高管理效果。
5.1 将私人银行业务纳入事业部制的行政许可范围
事业部制是按照企业经营的事业划分设立若干事业部, 各事业部在企业总部的领导下实行独立经营和核算, 拥有完全的经营自主权。目前国际领先银行普遍采用事业部制模式开展私人银行业务, 部分银行在事业部制成熟后将私人银行注册为子银行。我国的大部分银行都采取“大零售”模式开展私人银行业务, 只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中信银行采取了准事业部制模式。从短期发展来看, “大零售”模式更易开展、更易获得客户, 但是从长远发展和国际经验来看, 私人银行业务的特性决定了事业部制是最优选择。随着我国中资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和管理模式的升级, 相应的监管也要及时匹配和完善, 只有将私人银行业务适时纳入事业部制的行政许可范围, 才能更好地规范业务和控制风险。
5.2 将保护客户隐私作为私人银行提供服务的重点
私人银行提供的服务与一般的大众零售服务相比要求更高的私密性。发达国家特别注重保护私人银行的客户隐私, 一般都将保密制度写进法律条款来执行。如《瑞士银行保密法》规定私人银行业务无需公布资产负债表, 并在具体操作中实行秘密号码制度。美国的《金融隐私权法》禁止联邦机构在没有客户授权、行政传唤、司法传唤或搜查令的情况下查阅金融机构客户的财务记录。我国的《商业银行法》中也有保障存款人的合法权益、为存款人保密的条款, 但具体保密方法的缺乏不仅使客户缺乏信任感, 也使银行在保护客户信息的实践中力不从心。我国监管部门亟需将个人隐私置于法律保护下, 这不仅能增强客户对私人银行的信心, 同时也能加强银行对客户隐私保护的操作性。
6 做好私人银行的全局性长远性规划
就私人银行的组织模式来看, 国外领先的私人银行主要采取3种模式:独立法人型私人银行、独立运作的投资银行型私人银行和隶属于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事业部或子公司。如花旗银行、德意志银行和汇丰银行等国际领先银行均将私人银行设立为独立法人型子公司, 其品牌已从银行内部事业部制下的“Private Banking”变更为“Private Bank”。我国中资私人银行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因为在业务专业性、经营独立性、产品独特性和服务高端性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劣势, 仍处于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组织模式的过程中。我国大多数中资银行都还采用“大零售”模式开展私人银行业务, 并且私人银行也都采用隶属于商业银行的非独立形式。从理论和实践来看, 事业部制模式是最适合私人银行的管理模式, 我国的工行、农行和中信银行目前都已采用准事业部制模式, 越来越多的银行也会在时机成熟时选择此模式。银行业发展的长远目标必然是建立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高效顺畅的组织管理体制, 而专业化子公司正是私人银行发展的最终呈现模式。鉴于此, 我国监管当局应该做好分析和规划, 将私人银行子公司作为未来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实现我国私人银行的跨越式发展。
摘要:2007年, 我国中资银行首次推出了私人银行业务, 为高端客户提供全方位定制服务。“十二五”规划期间, 我国的经济和金融将迎来又一个发展的高峰期, 同时也给私人银行带来了进一步发展的契机和动力。经过6年多的发展, 中资私人银行业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仍处于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探索的阶段, 一方面需要成熟的理论来支持, 另一方面需要政府、中资私人银行、监管机构等相关部门的共同推动。本文主要阐述对私人银行监管的重要性, 就如何加强监管和控制风险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中资私人银行,牌照,监管,风险控制
参考文献
[1]中信银行私人银行中心,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中国私人银行发展报告[R].2012.
[2]贺书婕.私人银行业务的风险管理[J].中国金融, 2011 (15) .
[3]付臻.我国私人银行业务主要法律风险及其防范[D].厦门:厦门大学, 2009.
[4]甘功仁, 王雪曼.私人银行业务发展中的法律问题[J].中国金融, 2008 (2) .
加强网络出版监管的六点建议 篇11
在网络出版繁荣发展的同时,侵权盗版现象的大量存在,淫秽色情等非法网络出版内容的泛滥,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国家文化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广泛应用,网络出版业务向手机、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发展,给网络出版监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作为一种出版形态,网络出版也是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组成部分,其与传统出版最大的区别在于出版物的制作、传播和阅读方式不同。传统出版物在出版过程中严格遵循审核机制,而网络出版物由于其审核机制不健全,管理制度相对滞后,更容易成为传播非法出版内容的重灾区。虽然有关部门加大了对网络出版的监管力度,有效净化了网络出版环境,但随着网络出版的迅猛发展,非法网络出版总体仍呈现上升趋势。目前网络出版监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网络出版法规滞后,准入机制不健全。由于网络的虚拟开放性,相关的网络出版立法和产业标准滞后,网络出版的准入门槛和从业成本较低,使得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网站建立者,作品的上传和下载大多也是开放性的,这样就加大了责任主体的认定难度。一旦发现违法或违规出版,责任主体无从确认,违法违规行为就难以追究,这也助长了网络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的蔓延。
二是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措施落实不到位。在对互联网环境下的版权保护方面,我国除了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这两个国际条约外,还制定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来专门保护信息网络传播权,但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形依然普遍存在。再加上中国公众的版权意识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网站任意转载未经授权作品的风险很低,一接到权利人抗议,就把作品删除了事,这使得网络出版内容随意转载现象非常普遍。
三是监管技术手段还无法跟上网络出版新业务、新模式的发展速度。新互联时代,网络出版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数字化文本,实现了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的全面融合。随着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广泛应用,网络出版的个性化服务更为明显,服务方式也多为点对点模式。以上情况的出现亟待网络出版监管技术的突破,从而实现对网络出版新业务、新模式的有效监管。
针对目前网络出版监管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监管对象,完善监管依据,理清监管思路。新时期的网络出版监管,一方面要通过制度建设和技术手段进行规范,引导网络出版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建立公平、合理的市场秩序,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我国网络出版产业的壮大和繁荣。笔者认为网络出版监管需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完善网络出版管理法规体系,由被动监管向主动监管转变。建立健全网络出版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目前对网络出版物的管理主要依据有《出版管理条例》《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但在执行过程中,对传播非法出版物的相关处罚措施不够明细,特别是可以量化的经济处罚措施不够具体,使得监管措施的落实存在困难。对网络出版实施监管,势必涉及网络出版主体的认定和资格审查。针对网络出版活动主体多元化、出版形式多样化的特点,有必要进一步建立网络出版的市场准入机制,从源头上规范网络出版市场,从建立产业规则、市场准入等方面主动加以引导和规范,这样才能更有效约束网络出版行为,保障我国出版产业在新业态下的良性发展。
第二,建设网络版权监管系统和版权公共服务平台,形成数字版权保护壁垒。建立版权公共服务平台是规范网络出版市场的基础。因为没有清晰的版权服务信息,终端厂商往往以模糊策略将非正版出版物在线销售,公众也无法甄别数字出版物版权,进而造成网络出版市场的混乱。因此,我们要建立完整、权威、透明的国家基础版权数据中心,实现全国范围内相关业务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利用,为著作权人、平台运营商、行业用户、社会公众提供权威的版权基础信息公共服务。通过版权信息验证服务,规范运营商的行为,利用版权登记制度对不良信息进行拦截。总之,为权利人和从业单位提供著作权登记信息、版权交易信息的版权公共服务平台,可以有效遏制网络出版市场盗版泛滥的现象。
第三,加强联防协作机制,由分散监管向统一监管转变。网络出版打破了原有的出版、广电和电信等行业的界限,相关部委应联手建立基于监管信息共享之上的联动机制,明确管理分工,统一协调监管工作,尽可能避免管理滞后现象,提高监管工作效率。同时,针对移动网络出版的发展和管理,应建立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之间有效的信息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的机制,并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接口和规范,加强对手机报、电子书、微博、彩信等信息内容的监管,从而扩大对新兴数字出版物监管的范围。
第四,用主流文化占领网络阅读主阵地,由终端监管向源头治理转变。建立政府主导的,内容丰富、海量的优秀数字出版物内容投送平台,形成数字出版内容“分发中心”,占领网络阅读主阵地。借助复合出版、数字版权保护、数据海量处理、语义分析等技术,建设开放的数字出版资源集成服务平台,使之成为数字文化产品生产加工服务中心、交易中心、管理中心。促使传统出版单位加快向数字出版转型的步伐,与境外数字出版垄断集团进行有效地抗衡,从而实现规范市场、提升产业的目标。
第五,加快技术研发,通过技术手段提高监管效率。苹果、谷歌、微软等国际主流智能系统提供商的运营平台的设备都放置在境外,移动终端采用私有协议与平台进行连接,一些网站通过频繁更换服务器接入地,甚至转至境外来逃避监管,一些非法信息的传播方式更加隐蔽,这些都给监管工作带来困难。因此,应协调有关部门,加大研发投入,尽快推进对不良及有害数字出版物的发现、取证、处置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从而通过技术手段提高网络出版监管的效率。
第六,加大查处力度,推动全社会参与监督。在开展监管工作的同时,加大对非法网络出版物的查处力度,对大量或累次登载非法网络出版物的境内网站要及时予以关闭,对境外传播非法网络出版物的网站要及时予以封堵。要通过加大查处力度促使网站经营者自查自律,从而有效遏制非法网络出版物的传播。同时利用社会公众参与的举报系统对有害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管,建立公众举报奖励机制,提高公众举报的积极性,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净化网络出版环境。
总的来说,网络出版管理部门应该创新监管思路,制定切合新时期网络出版发展特点的监管措施,实现监管对象信息化,监管依据规则化,监管机制流程化,监管流程自动化,监管技术智能化的系统性管理,提高网络出版监管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从而最终实现对网络出版及时有效、全方位的监管,实现净化网络环境、促进网络出版产业健康发展的目的。
(作者单位系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互联网出版监测中心)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设立
5月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正式挂牌。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主要职责包括,落实互联网信息传播方针政策和推动互联网信息传播法制建设,指导、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加强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负责网络新闻业务及其他相关业务的审批和日常监管,指导有关部门做好网络游戏、网络视听、网络出版等网络文化领域业务布局规划,协调有关部门做好网络文化阵地建设的规划和实施工作,负责重点新闻网站的规划建设,组织、协调网上宣传工作,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网站,指导有关部门督促电信运营企业、接入服务企业、域名注册管理和服务机构等做好域名注册、互联网地址(IP地址)分配、网站登记备案、接入等互联网基础管理工作,在职责范围内指导各地互联网有关部门开展工作。
兽药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篇12
1 兽药监管体系不够健全
由于养殖业的特殊性, 兽药经营、使用单位主要分布在县乡两级地区。根据属地化管理原则, 兽药监管力量主要集中在县乡两级执法部门。各地区结合本地实际, 兽药监管工作模式形式多样, 造成监管力量分散。同时监管队伍装备配置不够完善, 导致监管力度弱化, 无法集中力量加强兽药监管工作。
2 兽药监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部分从事兽药监督执法工作的人员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 在具体工作中, 无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导致兽药监管工作无法有效开展。同时, 部分监管人员对兽药监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监督检查频率较低, 导致监管工作中出现漏洞。
3 兽药相关从业人员法律意识淡薄
有些兽药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法律意识淡薄, 眼睛只盯在经济利益上, 没有严格依照法律法规等规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以假冒真, 以次充好, 扰乱了兽药生产经营市场秩序, 直接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 给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带来了潜在的危险。
为维护正常的兽药生产经营市场秩序, 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兽药监管工作应着力做好以下几点:
3.1 强化体系建设, 为兽药监管提供组织保障
建立上下统一的行政管理、执法监督和检验检测组织架构, 各部门相互配合、信息共享, 集中监管力量, 有力打击兽药生产、经营、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行为。
3.2 加大培训力度, 提高监管人员业务素质
兽药监管部门要积极争取政府支持, 提供经费保障, 用于加强监管人员培训和监管设备配置。通过提高监管人员包括专业知识、法律知识及办案技能等方面的业务素质, 打造一支过得硬的执法队伍, 打击违法行为, 震慑违法份子。
3.3 加强宣传工作,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监管建议论文】推荐阅读:
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现状及改革建议论文09-28
市场监管工作建议06-16
三资监管平台建议11-21
银行业资本监管建议09-08
金融监管的建议和措施01-08
小贷公司监管的建议05-21
关于食品流动摊贩监管建议08-21
网上银行反洗钱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08-13
外汇监管论文12-17
废弃监管论文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