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市场监管论文(精选11篇)
种子市场监管论文 篇1
摘要:当下种子市场供应渠道较多, 种子品种繁杂, 生长经营商鱼龙混杂, 市场准入种子质量更是参差不齐。在这种环境下, 一个健康、净化的种子市场对于粮食的持续增长、农民的持续增长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阐述种子市场概念的基础上, 从市场监管的角度, 就做好种子市场监管力度, 构建和谐种子市场秩序, 提出了建立高素质种子市场管理队伍、严格市场种子准入制度、加强市场种子售后的服务管理、落实种子标签真实制度、加大种子质量监管力度等种子市场监管方案, 为今后推动本地区种业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种业,市场,准入
1 前言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古老的产业, 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而发展, 是经济再生产、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的基础。“民为政要, 农为国本, 种为农先”, 民富则国强, 农业兴则国家兴, 种业兴则农业兴。种子是农业生产与发展的源头, 是不可替代的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一切现代农业技术、农艺措施都直接或间接地通过种子这一载体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自从中国进入市场经济以来, 种子开始作为一种商品开始在市场环境下流通。当下种子市场供应渠道较多, 种子品种繁杂, 生长经营商鱼龙混杂, 市场准入种子质量更是参差不齐。在这种环境下, 一个健康、净化的种子市场对于粮食的持续增长、农民的持续增长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市场监管的角度, 就做好种子市场监管力度, 构建和谐种子市场秩序, 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 为今后推动本地区种业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2 什么是种子市场
种子市场是对种子有购买能力的需求, 也是对种子有需求且有能力购买的农户群体。种子用户有购买动机和使用某品种的习惯, 真正采取购买行动而成为某一品种的使用者, 还要有一定的购买力作经济保证。种子用户的收入是影响种子购买力的最重要因素。纵观我国种子商品化和种子市场的发展进程, 无不与农民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收入水平的提高能促进农民使用商品种子、优质种子, 加快品种的更新换代;反过来, 优质新品种的采用又能增加农民收入。
3 加强种子市场监管的思考分析
3.1 建立高素质种子市场管理队伍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现在, 种子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加大, 市场监管难度也是日趋明显。在如此发展趋势下, 我们的种子市场管理队伍既要懂得市场执法程序, 又要了解相关的农业技术;既要有较高的管理素养, 又要有较高的法律水平。要想实现这一目标, 一方面要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培训, 另一方面要将培训与实践、考试与考核结合起来, 建立一支高素质种子市场管理队伍, 真真正正做到公正、公平、公开执法, 为地方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3.2 严格市场种子准入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相关规定, 市场种子经营实行许可制度。种子市场经营者在取得相关的经营许可证明之后, 方可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营业执照。负责种子市场准入的相关部门一定要落实经营许可制度, 对于种子经营、加工、仓储、生长等等各个环节要严格实地检查, 确保合乎法律程序, 取得相关资格证明之后, 方可按照规定发放资格证明。此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规定, 如下情况可不用办理经营许可证:经营不在分装地包装种子;受有经营许可证证书书面委托代销种子的, 可不用办理经营许可, 但是必须要办理营业执照, 并在地方种子管理机构备案过。除此之外的, 一律可视为无证经营。对于无证经营的单位, 勒令其整改, 否则吊销其经营许可。
3.3 加强市场种子售后的服务管理
加强市场种子售后的服务管理, 要落实种子档案管理制度。将出售种子的来源、去向、质量、品种, 购进人、售出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住址等等, 严格登记备档。种子经营备档至少要保存到售后两年以上, 这样可保证售后种子服务的跟踪到位。种子售后当年, 要根据经营档案记录情况, 组织专业人员到田间地头, 做好技术指导。尤其是在作物性状表现突出时期, 有效地跟踪调查, 可及时了解生产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及时为生产户主提供技术指导, 保证农作生产的顺利开展。
3.4 落实种子标签真实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明确指出种子进入市场必须要将种子真实信息披露给购买者, 明确了种子标签真实制度的重要地位, 这样做可有效规范国内种子市场的销售行为, 也是提高流入市场种子质量的重要举措。同时, 建立种子标签真实制度, 也为市场监管机构加强种子适量监督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由此, 必须要落实种子标签真实制度。在实际市场经营过程中, 必须要严格按照《农作物种子标签管理办法》制作种子标签, 标签要详细备注种子的名称、栽培要点、适种区域等等法定信息。这样可保证农民放心识别购买, 切实提高准入市场种子质量, 维护了农业市场秩序, 保证了农业生产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5 加大种子质量监管力度
种子质量是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保障, 也是决定着农业收成好坏的关键所在。当下, 由于种子市场供应渠道较多, 种子品种繁杂, 生长经营商鱼龙混杂, 市场准入种子质量参差不齐也在情理之中。为了防治种子案件的发生, 必须要将种子质量监管落实到位。对于市场买卖种子, 要定期进行抽检。尤其是在种子收获后播种前, 重点抽检种子生产大户和种子经营企业。对于抽检后的结果要及时公布于大众, 对于质量不达标的种子坚决不能让其流入市场, 保证准入市场种子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谢勇.狠抓队伍建设全面履行职责强化种子市场监管[J].中国种业, 2012, (10) :40-41.
[2]关英.影响种子质量安全的因素及对种子质量安全、市场监管的建议[J].种子世界, 2013, (5) :19-20.
种子市场监管论文 篇2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有效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加强对国外(含境外,下同)引进林木种子、苗木及其它繁殖材料的检疫管理,根据《植物检疫条例》及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从国外引进林木种子、苗木及其它繁殖材料(包括果木、花卉、中药材、绿化水土保持用途草籽),均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对从国外引进林木种子、苗木及其他繁殖材料的检疫审批,实行国家林业局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各省)林业主管部门两级审批制度。
第四条 引进林木种子、苗木及其它繁殖材料必须在对外贸易合同或者协议中,注明《引进林木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检疫审批单》提出的对外森林植物检疫要求,货物入境必须附具输出国家或地区政府植物检疫机构出具的证明该批货物符合我国提出的对外森林植物检疫要求的植物检疫证书。
第二章 引种申请
第五条 引种单位(或个人)应当有国家林业局认定的,具备《普及型国外引种试种苗圃》资格的种苗繁育基地;不具有上述条件的,引种单位(或个人)引进的林木种子、苗木及其它繁殖材料必须种植在省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指定的森林植物检疫隔离试种苗圃中。
第六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所属的在京单位及驻京部队、外国驻京机构等,应向国家林业局提出引种申请;其他单位向所在地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委托代理引种的,向代理人所在地的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第七条 申请引种时,由引种单位或个人(或代理人)填写《引进林木种子、苗木及其它繁殖材料检疫审批申请表》。属于贸易引进的单位还须具备进出口贸易林木种苗资格。首次引进时,须向审批机关提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签发的《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属于政府、团体、科研、教学部门交流、交换、科研用途引种的,需向审批机关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第八条 引种单位与引种种植地不是同一省级区域的,引种单位提交申请表时,必须附有引种种植地所在省的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同意引种和负责引种后监管的证明材料;代理人与所代理的引种单位引种种植地不是同一省级区域的,代理人提交申请表时,必须附有引种单位引种种植地所在省的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同意引种并负责引种后监管的证明材料。
第九条 属于引种单位首次引种的品种或引种品种首次引种国家(地区)的,引种单位须调查了解引进的林木种子、苗木及其它繁殖材料在原产地的病虫发生危害情况,并在申请时向审批机关提供有关疫情资料及拟种植地的防范措施等材料;对于引种数量较大(由审批机关根据具体情况自行确定)、疫情不清的,引种单位应事先进行有森检人员参加的引种原产地疫情调查。属于再次引进的,应提交前次引种后采取的监管措施、有害生物发生和防治情况。
第三章 审批
第十条 凡是国家发布的禁止进境的林木种子、苗木及其它繁殖材料禁止审批。
第十一条 首次引种国内或种植地所在省没有的林木种子、苗木及其它繁殖材料,或者已有引种,但一次进口量特别巨大的(由审批机关根据具体情况自行确定),审批前必须进行风险评估。
第十二条 经过风险评估可以引种的,新品种,第一次只能批准引种少量,并经过在审批单位指定的隔离试种苗圃试种成功后方可再次引种;进口量特别巨大的,审批单位应提取一定数量的样品,在指定的隔离试种苗圃实施监管种植。
第十三条 国内已有分布或引种,而拟引种种植地省没有的林木种子、苗木及其它繁殖材料,由种植地的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确定科研机构开展风险评估;国内没有分布和引种的,由“国家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中心”负责风险评估。
第十四条 引种审批机关自收到《引进林木种子、苗木及其它繁殖检疫审批申请表》及其它相关材料之日起,应于30天内对申请单位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并提出处理意见。
第十五条 申请引种数量在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批限量内的,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批;重点工程造林苗木、草坪种子、超过省级审批限量的引种由国家林业局审批。在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申请引种、须国家林业局审批的,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将填写好《引进林木种子、苗木及其它繁殖材料检疫审批申请表》,会同相关材料报国家林业局。
代理人与所代理的引种单位引种种植地不是相同省级区域的,由代理人所在省的林业主管部门审批,占用引种单位种植地所属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的审批指标。
第十六条 《引进林木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检疫审批单》批准的有效期限一般为2个月,特殊情况有效期限可适当延长,但最长有效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已逾有效期限或需要改变审批单上引种的品种、数量、输出国家或者地区的,须重新办理检疫审批手续。获批准而没有引进的,必须在有效期满后7天内将已办理的审批单退审批机关。
第十七条 各省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在每年12月31日前,将本省该引进林木种子、苗木及其它繁殖材料检疫审批及疫情监测情况报送国家林业局。新发生(发现)的危险性病虫疫情,按照《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管理办法》执行。
第十八条 《引进林木种子、苗木及其它繁殖材料(含商贸)省级审批限量表》由国家林业局根据林业生产发展实际和疫情变化情况制定修订。《引进林木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检疫审批单》由国家林业局统一印制。
第四章 检疫监管
第十九条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是引进林木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的监管部门。原则上实行“审批机关和引种种植地是相同省级区域,由审批机关负责监管”和“审批机关和引种种植地是不同省级区域,由引种植地所在省的林业主管部门负责监管”的原则。
第二十条 符合上述原则,但审批单位或引种种植地的林业主管部门不能对引进的林木种子、苗木及其它繁殖材料实施监管时,必须及时向委托监管单位发送委托监管书,防止不能实施有效监管的情况发生。
第二十一条 每次审批,审批机关都要明确该批引进的林木种子、苗木及其它繁殖材料的监管部门及联系方式。各引种单位(或代理人)在引进的林木种子、苗木及其它繁殖材料到达国内并通关后,应在7天内告知负责监管这批货物的森检机构。
第二十二条 国家林业局和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对认定的《普及型国外引种试种苗圃》实行监管。每年在有害生物发生季节至少到所监管的苗圃对有害生物发生情况调查1-2次,并每2年对所监管的苗圃审核1次。对不符合要求的,取消引种隔离试种资格,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收回《普及型国外引种试种苗圃》铜牌,并报国家林业局备案。
第二十三条 引进的林木种子、苗木及其它繁殖材料必须在批准的隔离试种苗圃种植并接受监管。监管时间:一年生植物不得小于1个生长周期,多年生植物不得少于2个生长周期,观赏花卉类1-4周。监管期间,不得进行分散种植或销售。
第二十四条 引种种植地发现疫情的,引种单位必须迅速报告所在地和所在省的林业主管部门,并在当地森检机构的指导和监督下,及时采取封锁、控制和扑灭措施,严防疫情扩散,立即停止移植或销售活动,并承担实施检疫处理的全部费用。在发现疫情前已经移植和销售的,要在林业主管部门的监督下,限期追回。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对于认真履行本办法规定,及时发现并控制、扑灭疫情的单位和人员,国家林业局给予通报表扬;对于违反本办法规定的,按有关规定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第二十六条 该办法由国家林业局负责解释。
种子市场监管论文 篇3
关键词:公主岭;种子市场;监管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5-94-1
1加强领导,明确分工,层层落实责任
为巩固种子执法年成果,确保农业生产安全,针对公主岭市种子市场点多、面广、战线长、情况复杂等特点,全市的种子管理工作一定要打破常规,出奇招、出奇兵打赢种子市场监管这一仗。一是成立种子市场监管领导小组,由市农业局牵头,成员为市农业局相关科(室)、市种子管理站人员;二是明确分工,层层落实责任。将辖区乡(镇)30个市场分成3片监管,具体由3位站长每人负责1片带队检查;三是加大执法投入力度。由原来的1辆执法检查车增加到3台,市场执法人员由原来的4人增加到10人,由以往每周普遍检查1次市场,提高到3天普遍检查完一次。保证每天都有执法工作人员在监管市场,做到死看死守,不落一家,不留死角。
2坚持种子市场管理各项工作,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
一是警钟要早敲。全市种子管理工作会议在市场启动前召开;二是温馨提示要早进行。市场监管的10个方面内容和办理备案登记证通知一并下发,在种子加工包装前对生产经营企业进行温馨提示;三是市场要早进入。摸清市场底数,掌握市场动向;四是质量抽检早进行。防止不合格劣质种子流入市场,销售到农民手中;五是备案登记证早办理。登记备案在市场启动前登记完;六是上级种子管理部门的文件精神早传达、早落实;七是主推品种早出台。2014年主推品种:农华101、吉单50、先玉335、郑单958等12个品种继续推行。
3继续落实好“五统一”和“六项制度”
“五统一”即统一农作物种子经营档案;统一农作物种子销售凭证;统一标签;统一登记备案条件和程序;统一佩带胸卡。“六项制度”即售前会议制度;持证上岗制度;广告审查制度;品种退出制度;缺陷种子召回制度;抽样检测制度。这是种子管理的长效机制,必须认真落实好。
4对非正常渠道销售对种子,制定好管理对策
近年来,通过经纪人、订单、合作社、车接车送等渠道销售种子的现象呈上升趋势,未审品种和假、劣种子多数也以这些形式销售到农民手中,这部分种子在管理部门的监管之外,最容易出问题。对于这部分种子的管理,一是要和园区农业局联合,加大对铁北园区种子经销商的检查力度,特别要加大对种子仓库的检查力度,以便及时发现违法品种,把问题种子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是采取调查的方式,就是走村入户调查登记,排查出销售种子的经营者及销售的非法种子,;三是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动员和鼓励社会各界群众举报非正常渠道销售非法种子的行为。
5对非法包装种子的,要加大打击力度
对没有取得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种子生产许可证和种子经营许可证,资质不够的批发商、受委托的经营者和专门经营不再分装种子的经营者,私自包装种子的,要重点打击。这些种子不但对农业生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而且扰乱了正常的种子经营秩序。一是要查资质,看包装上的生产企业是否具备种子生产包装权;二是如果该企业具有生产包装权,跟该企业联系,看是否是该企业生产包装的产品;三是向该企业发放品种确认书,盖上该企業的公章后将品种确认书发回来,才能证明该品种合法,否则按非法包装处理。
6搞好品种普查登记
要对任何一家商店、任何一个品种都要逐一普查登记。摸清市场品种的底数,不放过任何一个未审品种及侵权套牌品种。同时要对所有品种逐一进行抽样检验,不放过任何劣质种子。
7把质量检验报告备案纳入种子质量监管的重要内容
生产企业要对自己生产的品种和外调品种逐一全部按批次做好四项指标检验,并将其品种、数量、批次检验报告一并报市种子管理站备案,不做四项指标检验的品种不允许上市;对外省调入的品种,必须按批次做好四项指标及真实性检验,并将检验结果连同公司的相关证明材料一并上报市种子管理站备案,在市种子管理站的监督下调入,否则不准调入。
8清理整顿不合格企业,做好企业整改收尾工作
经过清理整顿工作,多数企业在固定资产的投入上、生产加工上、检验室改造上及人员培训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个别企业还存在着一定问题,特别是注册资金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市种子管理站对问题企业已发出整改意见,今年年末没有达到整改要求的,将依法撤消其资质。
9积极做好群众举报、投诉及种子纠纷工作
设立举报电话,对于群众投诉的各类种子问题,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种子企业和经销商不要存在侥幸心理,确属违法及种子质量问题的,一定进行查处,给农民造成损失的,一定要进行赔偿,而且要依法对企业进行相应的处罚。
10搞好与各部门的协调工作
要及早与新闻媒体、工商、公安等部门协调,加大对侵权套牌等假劣种子及未审先推品种的曝光力度和打击力度,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种子。
加强基层种子市场监管的意见 篇4
1 我县种子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
我县种子管理站是于2009年1月1日成立的,现从事管理工作的有17名同志。由于他们原来从事种子生产经营工作,改制后要管理好种子市场,就有不少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
1.1 种子管理人员的素质亟待提高,体制改革有待深化
种子产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品种资源保护和培育,种子生产、加工、包装、经营、使用和管理多个层面和多个环节,我站存在着事业编制偏少,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管理经费不足和管理市场经验缺乏问题,影响着我县种子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1.2 种子管理法规亟待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及其配套规章中对种子管理的某些条款过于宏观和原则,有的规定没有相应的罚款,有的没有做出具体规定条款,一些条款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和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精神不相适应。
1.3 种子市场秩序仍需规范
我站成立以来,进一步整顿和规范了种子市场,强化了监管,但种子市场经济还不成熟,存在很多新的问题,面临很多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我县还没有一家正规种子企业,大部分都是种子门市接受委托销售外地种子企业的品种,品种多杂、虚假,种子加工包装和标签仍很不规范,种子纠纷案件时有发生,影响农业生产安全,直接损害了农民的利益,种子市场监管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重要的工作任务。
2 对加强我县种子市场监管的思考
面对现状,对照目标,思考我县种子市场监管工作,今后应着力抓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2.1 正确处理三个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与市场管理要求严的关系。目前我站干部少,工人多,年轻人少,又都是从公司转制过来的,素质低,管理知识缺乏,必须坚持自学和请专家培训相结合,尽快提升管理水平,适应种子管理的要求,做好种子市场管理工作。
二是正确处理种子市场监管和市场供应的关系。我县没有种子企业,委托销售外地企业种子成为我县农民用种的主渠道。作为种子管理部门,要深入调查研究,帮助种子企业解决种子经营中的的困难和问题,摸清他们的经营、储藏、备种信息等,为政府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要加大市场的监管力度,防止有人乘机制售伪劣种子坑农害农。
三是正确处理政企脱钩与种子储备的关系。种子储备关乎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过去我县种子储备任务是由县种子公司承担,现撤销了种子公司,按照我县实际,积极探索新的种子储备制度,加快培育我县有能力的民营种子企业承担种子储备,防止出现储备任务不落实,种子供应不顺畅的现象发生。
2.2 加强三项检查
一是加强对进入我县持证企业种子销售的跟踪检查。要改变“重许可,轻监管”或者“只许可,不监管”的现象,严把种子的准入关,积极开展对持证企业在我县委托销售种子经营活动的检查,加强教育,规范从业行为,确保优质种子进入我县市场,从源头上扼制假、劣种子的销售,杜绝假劣种子坑农害农。
二是加强种子市场监督检查。实行管理与服务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检查与指导相结合,持之以恒地开展种子市场监督检查,突出管好我县种子市场,为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提供基础保障。突出管好种子的品种安全和内在的质量,以未审先推、制假售假、侵权销售、无证生产经营、虚假标签标示、虚假广告宣传、品种名称不规范等违法行为为主要检查内容,防止不合格种子上市下地。对违法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交司法部门处理;对重大案件要加强与工商、公安部门的密切配合,力求实效。
三是加强种子质量监管抽检。按照省、市“统一部署,上下协调,不疏不漏,不留死角”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每个季度的种子质量监督抽检工作,抽检内容包括内在质量和外在标志,做好媒体公告宣传,引导农民选购优质种子,杜绝伪劣种子下地,并对经营伪劣种子的企业及时依法查处,确保我县广大农民用种安全。
种子市场监管论文 篇5
市场监管转变的思考
曾敏周立智
(江西省兴国县烟草专卖局)
摘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烟草行业提升“烟叶防过热、卷烟上水平、税利保增长”的重要时期,也是烟草改革发展不断深入、传统烟草向现代烟草和可持续发展烟草加快转变的关键阶段。做好新形势下的烟草工作,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全局理清治烟兴烟思路、着眼长远谋划治烟兴烟举措、与时俱进创新治烟兴烟机制,牢固树立危机意识,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加快推进传统市场日常监管向现代市场监管的转变,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专卖日常监管传统现代思考
新形势下推进烟草改革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烟思路,围绕“烟叶防过热、卷烟上水平、税利保增长”的新要求,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新型机制,确保专卖市场日常监管由传统制约型向现代开放型的转变。
一、市场监管的重要意义
(一)是新时期行业发展的需要。
当前是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全行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卷烟上水平”,市场监管自然是专卖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全面建设“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现代烟草的奠基石。
(二)是县级局专卖执法主体向规范化、信息化、日常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市场监管不单单是管理卷烟问题,更是县级局执法主体向规范化、信息化、日常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尤其体现在创建优秀县级局的具体工作中,为努力建设一支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管理队伍、专业化的卷烟打假队伍、敢于和善于开展内部监管的队伍的坚强支柱。
(三)是完善现行专卖工作模式的有效尝试。
现行专卖工作模式,不但是市场净化率的问题,也是专卖队伍建设水平提升的问题。必须大力加强基础中队建设,抓好“一个主体建设”的部署,理清思路,制定措施,保障县级局专卖管理基础性作用的有效发挥,推动基层建设的深入开展,夯实专卖管理基础。必须开展专卖队伍培训,提高管理层次的责任意识、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认真做好《县级局工作流程级规范》。必须加强专卖队伍作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严格执行《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改进专卖队伍工作作风。
二、传统市场监管存在的制约因素
(一)思想观念上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
一是服务意识尚未完全夯实。一些单位与个人受传统强势、管制思想影响,工作角色尚未实现由“管理员”到“服务员”的转变,“门难进、人难找、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官僚主义、衙门作风依然存在;管理与服务关系尚未完
1全摆正,讲监管,就放弃服务,常以“管理者”自居。讲服务,就削弱监管,放任自流,机械地把监管与服务对立起来;
二是法治意识不够牢固。部分单位与个人“人情大于天”的人治思想影响比较深,依法行政氛围不够浓厚。单位功利化现象比较普遍,重处罚、轻管理现象时有发生。行使自由裁量权不准确、不科学,坚持过罚相当原则不到位,重责轻罚或轻责重罚现象时有发生;
三是创新意识不够强。基层中队开拓进取意识不够强,缺乏创新发展精神,习惯于用旧思维去想问题,用老经验去办事,用老办法干工作,因循守旧、安于现状,小富即安、小进即满。
(二)履职能力上的制约因素。由于基层干部主要来源于“枪杆子”和“笔杆子”等途径,队伍素质参差不齐,面对科学发展的形势任务要求,一是理解力不够强。学习掌握上级指示精神不够透彻,把握大局和中心工作不够准确,工作走弯路、工作效率差现象时有发生;二是执行力不够强。工作方法不够科学,烟草业务“看家本领”不够高,履行岗位责任不够到位,工作质量不够高,甚至造成工作失误而被责任追究;三是创新力不够强。工作特点规律把握不好,破解影响科学发展难题能力弱、点子少,一方面在推动发展面前无能为力,“有想法、没办法”,不会改革或不敢改革,工作循规蹈矩;另一方面改革思路不清、措施不力,眉毛胡子一把抓,“有姿势、没实际”,改革成效比较差,工作徒劳无功,创建意识不强。
(三)监管机制上的制约因素。监管模式上,仍然停留在突击性、专项性整治上,缺乏标本兼治长效机制,运动型比较明显,监管执法疲于应付;监管方式上,“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比较普遍,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和前瞻性,重行政处罚、轻教育梳导,重事后监管、轻事前事中监管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监管手段上,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检测手段、现代统计方法和现代管理工具等手段,来对市场的准入行为、经营行为、退出行为实施全程有效的监管能力比较低,“一看二摸三闻”的经验式监管方法在基层单位带有一定的普遍性。监管手段科技含量不高,方式方法简单,客观造成基层中队市场监管嗅觉不灵、查获案源能力低,目前查办案件线索绝大部分来自于无证经营。
三、完善现代市场监管的措施和方法
(一)创新监管服务机制,不断提高市场监管效能。一个机制的形成需要相关制度的相互关联、综合运行才能形成。创新主体准入、市场监管、消费维权等市场监管机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依法行政、统筹兼顾、注重长效”的原则,立足于实现市场监管职能到位的需求,建立相关规范、稳定、配套的制度体系,完善相关积极推动和监督制度运行组织和手段。当前推动优秀基层创建活动,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市场监管机制的创新:
1、以推进基层中队服务窗口改革为重点。通过依法查处无证经营行为、完善服务举措、规范窗口建设,提高依法行政工作效率;
2、以推行市场巡查制为重点,创新市场规范管理机制。推进市场监管向综合式、动态式监管转变,适应全面监管统一大市场的需要;
3、以加强12313行政执法体系建设为重点,创新消费维权机制。构建“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消费维权体系,全力维护经营与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兴国烟草的和谐稳定;
4、以实行信用分类监管为重点,创新市场主体监管机制。建立诚信等级分类监管制度,推行网格化监管,增强卷烟零售户的诚信意识,推进社会信用体系
建设;
5、以建立健全预警制度为重点,创新市场应急管理机制。市场监管突发事件时有发生的实际,坚持以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业务学习为基础,以建立健全市场突发事件管理预警方案为重点,以开展内部监管体系为抓手,完善市场监管应急管理机制,全面提高专卖部门市场监督能力。
(二)创新队伍管理机制,增强稽查人员的归属感。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和干部管理权限规定,科学划分各级干部管理事权,清晰界定层级管理和任免的审批、备案权限。特别是明晰基层干部管理规定,进一步明确中队长的任免、管理、考核、调配权限,以及破格(越级)晋升资格条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加大系统干部纵横交流力度,不断疏通干部成长进步出路,形成干部成长进步“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良性循环;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
1、要创新用人机制。充分发挥专卖人员的潜在优势,使其在各自岗位上闪光是做好专卖工作的关键。一方面,管理者要善于观察身边的专卖管理人员,通过从工作,为人,生活,交往,言谈,性格等多方面入手,切实真正地了解每个人的优势与劣势,然后,将人才安排到合适的岗位,用在“刀刃”上,让他们大胆工作,不把人才当花瓶、当摆设,努力做到“人尽其才”,如:把思想正派、业务精通、通晓管理,能“带兵打仗”的专卖人员充实到“指挥员”岗位上;另一方面,要优胜劣汰,为确保人才进出口关道畅通无阻,既要通过严格的考评实行末位淘汰,将一些业绩平庸,不能胜任专卖工作的人员淘汰出局,又要通过公开招聘将社会上的优秀人才充实到专卖队伍中,打破身份制,同工同酬,提高专卖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
2、要创新激励机制。要正面激励,运用先进集体或个人的模范事迹对员工进行引导和示范,使员工焕发出工作热情和干劲,对打造“精品案件”或“精品工作”的部门和员工记功授奖,并作为提拔重用、晋职晋级的重要条件;对于反面事例,要敢于真抓实管,敢于批评处理。可设立专卖管理奖罚专用基金帐户,专款专用,对“打假破网”工作有突出贡献的专卖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也可定期奖励在“争优创先”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当月典型”、“季度明星”、“年度先进”人物,掀起工作中“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竞赛高潮。
3、要创新考核机制。一是进一步细化和量化奖罚分明的专卖人员工作考核标准,使员工对自己的工作质量与效果有一个清楚的自我评价,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提高执行力;二是坚持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并重的原则,对员工进行类别划分,实行差异化绩效考核,实行异岗异薪、同岗不同酬的激约机制,加大考核力度,拉大收入差距,实施未位淘汰制,增强员工的危机意识;三是公开考评结果,一方面建立考核档案,详细记录考核中的每件事情及结果,为发放专卖人员工资、资金提供依据;另一方面按月张榜公布每名员工考核情况,使其对自己及他人的工作业绩心中有数;以此,考出成绩,考出干劲,考出实效,做到罚你有根据、奖你有办法,切实调动专卖人员工作积极性。
(三)创新惩防监察机制,促进队伍安全稳定。以构建烟草廉政文化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加大廉政教育力度,构筑思想防线;建立健全行政问责机制,完善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失职渎职责任追究制度、监督失察责任追究制度、推行重大事故领导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制度,构建廉政“高压”防线;创新监督方式,建立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述廉报告制度、基层中队长向监管服务对象述职述廉制度,健全义务监督员队伍、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社
会团体、人民群众对行政执法的监督,设立行政效能投诉热线,完善内外监督机制,落实诫免谈话,形成规避廉政风险的“低压电”;创新行政效能监察手段,建立电子监察系统,对政务公开、审批时效、流程规范、收费合理等情况进行实时、全程和自动监控,使行政监察由事后监察为主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监察相结合,促进监督监察由软约束转变为硬约束。
(四)创新沟通调协机制,构建内和外顺的发展环境。公共关系,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生产力。良好、密切的内外关系,是促进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烟草部门队伍庞大、监管服务领域大、任务重,加强队伍建设、实现职能到位,离不开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与关心、离不开有关部门的密切协作与支持、离不开监管服务对象的理解与配合。要建立工作联席会议、情况通报、相互走访等制度,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形成对市场监管与行政执法合力;要进一步健全义务监督员队伍,积极推行基层中队长向监管对象述职述廉制度,加强与新闻媒体沟通协调,积极争取对烟草工作的理解与支持,营造有利于兴国烟草科学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五)创新构建“数字型向素质型”的人才转变,随着我国烟草行业改革的逐步深入,我们在卷烟专营方面已经实现了由粗放经营向规范经营的转变,建立了统一经营、专销结合、网络管理、电话订货、集中配送的经营模式。这种模式使行业的服务工作在某种程度上落在专卖管理人员的肩上,把专卖管理工作推到了专销结合,以专为主的位置上。这种新情况、新问题对专卖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专卖管理工作如何与时俱进,适应这一要求,尽快实现由单一专卖管理向管理服务型的转变,是摆在我们全体专卖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突出而紧迫的问题。笔者认为提高专卖队伍的综合素质,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针对当前的实际,重点是提供服务意识、增强合作凝聚能力:
1、分清对象,区别对待。专卖管理、整顿秩序的重点对象是打击那些长期从事贩运、贩卖假冒卷烟和倒卖违规卷烟、搞黑批发的违法违规大户,而广大零售户是我们专卖教育团结、服务合作的对象。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就要区别对待。对违法大户要加大打击力度,死看死守,直至依法取缔,而对广大零售户则在依法管理、规范经营行为的同时,加大服务、团结、合作的力度,把他们凝聚到我们的卷烟销售网络内。即使查出了个别零售户有违规行为,也要依法管理,管在理上,以理服人,不伤感情,处理后能使他们入网订货,而且订货量增加才算成功。
2、放下架子,摆正位置。专卖稽查人员一定要放下管理者的架子,不能总是以管理者的面貌出现,进门就查,违规就拿,扣了就走。没有一点服务和帮助的意识是起不到好效果的,只能是越管越难管,越管对立面越多,与烟草的离心力越大。我们专卖人员要把自己摆在与广大零售户平等的位置,亲密合作伙伴的位置,不能高高在上,居高临下。行为要文明,讲话有分寸,态度要亲切,处理要公正。管理中体现服务,帮助广大零售户守法经营,规范经营。要经常主动征求零售户的意见和建议,对专卖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要认真分析,对的加以改进,不对的耐心说服。对卷烟经营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也要认真记录,及时传递给经营管理部门,并把采纳和解决问题的情况反馈回去。只有这样才能使专卖管理起到服务、合作、凝聚广大零售户的作用。
3、掌握情况,主动服务。各级专卖管理人员都应对所辖区域内零售户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而且要掌握公司卷烟品种及到货情况和价格变动,以便在卷烟销售上有针对性地提供主动服务,帮助广大零售户在规范经营的前提下扩大卷烟
零售的销量,提高经营收入。同时,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力争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如为零售户打扫一次卫生,摆放一次商品,提供一条信息,唠一次家常,宣传一次法律法规。通过这些活动,使专卖稽查人员增强服务意识,密切与零售户关系,树立专卖工作新形象。
四、当前几项加大市场监管的力度
一是加大对销售异常的卷烟零售户的监管力度。各专卖管理所向辖区客户经理了解目前各个品牌规格卷烟的投放情况,确定本辖区需要重点监管的品牌规格卷烟的销售动态。同时,对辖区卷烟零售户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清点登记各卷烟零售户的卷烟库存,认真分析各卷烟零售户销售卷烟的变化情况,仔细排查卷烟销量异常的零售户及其原因,分析零售户存在违法行为的可能性,确定需要重点监管和检查的对象。在明确重点监管的品牌规格卷烟和卷烟零售户后,制定详细可行的工作计划,细化每个工作日的工作内容,组织安排市管员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和监控,严查违法经营卷烟行为。
二是加大对重点区域的检查力度。各县级局在当地政府的组织领导下,抓住适当时机,联合工商、公安等部门对各城镇和周边毗邻的农村卷烟市场等重点区域进行突击检查,保持对卷烟市场强力监管态势。专卖管理所密切关注周边毗邻农村市场的销售动态,与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所协作,定期联合对周边毗邻的农村市场的巡查,防止外地卷烟渗透、蚕食周边农村市场。
三是加大对卷烟销售大户的监管力度。各专卖管理所根据已掌握有违法经营记录或者有可疑经营迹象的销售大户的基本情况,合理安排人员,加强对销售大户经营场所、仓库、运输车辆及人员进行监控,现场发现违法经营卷烟行为,立即予以查处,掌握有重大违法经营证据线索的,及时向稽查部门负责人和分管领导汇报,由稽查部门接手经营案件,妥善处理好“露头就打”与案件经营的关系。四是加大清理无证经营卷烟的力度。各专卖管理所充分掌握辖区市场动态,仔细排查无证经营摊点,采取堵疏相结合的方法,区别对待。对符合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办证条件,有依法经营意愿的商户,责令其先停止经营卷烟业务,劝导其办证后再经营。对不符合办证条件的,配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取缔。五是加大对卷烟零售户的宣传教育力度。在日常检查过程中,市管员积极向卷烟零售户宣传烟草专卖法律法规,对违法经营行为举报途径和举报奖励政策,通报典型违法案例,提醒卷烟零售户务必守法经营、诚信经营。专卖管理所组织召开卷烟零售户自律小组会议,进一步对卷烟零售户进行宣传教育。
五是加大网上监管力度。各级内管部门随时掌握辖区卷烟货源分配办法、品牌投放策略,使内部专卖监管更有针对性。内管人员每天从内管信息系统上的预警排查出可疑订单,及时发现卷烟零售户订单总量、单品牌规格卷烟数量异常情况,采取电话与实地抽查相结合方式,或通知专卖管理所实地检查,了解掌握零售户订购卷烟销售的真实去向,防止烟贩子套购、倒卖卷烟。
中国种子市场面临四大问题 篇6
一是种子经营单位和人员数量多而杂,整体素质低。一些单位和个人把种子经营作为争取“财源”的途径,根本不顾种子法的有关规定,在既不懂技术又无检验、检测手段的条件下,盲目地搞起种子经营,如不用原种繁育一级良种、用商品粮做一级良种等乱繁种、乱收种的现象严重,给不合格种子进入市场提供了条件。从业人员中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较少,仅占30%左右,农民、无业人员和从事其他小商品零售的人员居多。农业部门主导品种的推广较难,品种布局和售后服务基本没有开展。
二是滥用商品名,夸大宣传,误导农民。普通品种、老品种冠以耀眼的商品名;同一个品种不同的经营单位有不同的商品名,而审定名却印在背面某个不显眼的地方。
三是未审先推,给农业生产安全带来隐患。如以低价的大路货品种包装成高价的品种出售,以获取最大利润;以未审定品种包装成已审定的品种,避开品种审定关,躲过法律制裁,提早上市;直接销售未经审定品种。这些假种子和未审定品种对农民增收和农业生产安全带来隐患。要鉴别种子的真实性,难度较大。
种子市场监管论文 篇7
通过清理种子生产经营企业, 淘汰不合格种子企业, 提升种子企业实力;通过开展种子市场专项检查, 打击制售假劣种子和侵权的违法行为, 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通过公开种业相关信息, 提高农业部门执法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通过开展种子执法年活动, 进一步提高种子管理水平, 确保品种种植安全、供种数量安全、种子质量安全和种子产业安全。
清理不合格种子生产经营企业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采取书面材料审查与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 对已核发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进行逐一清理。要积极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 对群众举报的不合格企业进行重点检查。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对下级清理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于不符合相应种子生产、经营条件的企业, 要责令其限期改正, 逾期不改的, 要依法处理;对于许可证有效期已过, 或有违法行为的企业, 发证机关要依法注销或吊销其许可证。许可证清理结果要在报刊、网络等媒体上公布, 以便社会各界监督以及主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查询。
开展种子市场大检查
按属地管理的原则, 由省级种子管理机构对本辖区的种子质量、标签、经营许可证和经营档案、品种审定及授权、转基因品种等进行检查、扦样, 将相关样品寄送有关检测鉴定机构, 并对有关情况进行分析汇总, 形成书面总结报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种子处。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和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等单位承担杂交玉米和杂交水稻种子样品品种真实性分子检测任务;转基因成分检测由农业部种子及转基因生物产品成分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北京) 等有关单位承担。
检查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实施检查, 要使用统一检查文书, 并如实全面记录有关信息, 并要求被检经营者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确认。检查记录表格一份留存被检经营者, 一份由检查人员带回。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据《种子法》的有关规定及时进行查处, 要发挥基层农业综合执法机构的作用, 实行检打联动, 及时打击种子违法行为, 该罚款的要罚款, 该没收的要没收, 该吊证的要及时将有关证据材料 (包括产品抽样单、检测报告、确认证据等) 报送发证机关, 该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 要坚决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处理结果要及时进行通报并在网上公布。
加强领导加大宣传
为保证种子执法年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取得成效, 农业部成立了以种植业管理司叶贞琴司长为组长、科技教育司石燕泉副司长为副组长的种子执法年领导小组。地方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把种子执法年活动作为本部门2010年的一项重点工作, 由一把手亲自抓, 并明确由种子管理机构牵头负责执法年的具体工作, 确保执法年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地方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确定专人收集汇总各地种子执法年活动的进展情况, 并及时逐级上报。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宣传导向作用, 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网站等媒体以及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对种子执法年活动的先进经验和取得的成效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报道, 营造全社会重视和支持管理年活动的良好舆论环境。
农业部将以中国种业信息网为平台, 建立种子管理信息查询系统, 做到国家和省两级品种审定信息可查询, 引导农民正确选购品种, 方便种子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查询。
种子市场监管论文 篇8
1 白水县农作物种子市场现状
1.1 种子市场发展状况
2005年, 白水县进行种子体制改革, 完成了种子管理站与种子公司的分设 (站司分设) 。近年来, 全县年销售杂交玉米种子30万千克, 杂交油菜良种2.2万千克, 小麦良种220万千克。据初步统计, 近年来引进推广玉米新优品种80个, 油菜新品种5个, 小麦新优品种10个, 基本满足本县农业用种需求。
1.2 经营主体变化
2005年站司分设后, 形成了以县种子公司为主导, 4家县级种子代理商为补充的主体格局。时至2011年, 国有县种子公司体制改革后解体, 本县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了A证种子企业2家, 县证种子企业1家, 省内外种业设立分支机构2家, 乡镇种子经营门店则由2005年的60余个迅速发展到2011年的220多个。
1.3 良种市场价格现状
目前, 市场种子销售价格一年比一年高, 有些品牌种子每千克高达60元。以2011年春玉米种子零售价为例, 每千克均价20元, 批发和零售价格差价6~20元, 批发与零售差价较大。目前, 市场种子价格随意定, 各级种子代理商、代销者收获高额利润, 而高额利润最终由购种农民负担。
2 当前种子市场的新形势、新问题
2.1 种子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带来种子监管的复杂化
《种子法》规定, 种子经营者专门经营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的或者受具有种子经营许可证的种子经营者以书面委托代销其种子的, 无需办理经营许可证。经销者进入种子市场门槛低, 导致种子经营从业人员数量一时间猛增, 代理点220余家。经营主体有农技单位、民营种业公司、个体种子经销商、外地种子企业分支机构, 部分乡镇甚至出现小商店顺带经营和小商贩走乡串户季节卖种现象, 市场构成参差不齐, 鱼龙混杂。经营模式多为受委托代销、受多家委托代销和直接经营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种子经营主体的多元化促进了种子市场繁荣, 但也加剧了低端种子经营户间的竞争, 导致种子价格战, 相互间的窜换货等恶意竞争行为时有发生,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地方品种多、乱、杂的现象, 给种子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监管难以全面到位。
2.2 品种多、乱、杂现象日趋突出
随着种子市场的日益繁荣, 新品种日新月异。由于各种子企业都有自己的代理品种, 根本没有主干之分, 没有区域化种植可谈。一些经销商追求高利润, 夸大宣传新品种增产潜力, 使农民购种时雾里看花, 无从选择, 只好跟随购种, 仿效购种, 听信零售商的诱导购种。为稳妥起见, 有的群众守住十余年的老品种一直沿用。有的多选几样多种几个, 把责任田种成了试验田, 不仅不适应现代种业发展的要求, 而且给种业稳定发展造成障碍。
2.3 种子价格混乱, 无监督机制
种子进入全流通时代, 各种子经销商为谋取高利润, 随行就市, 自主定价, 主推最大利润空间品种, 而非当地种子管理部门指导种植的品种。有的通过夸大品种宣传, 抬高价码;有的则“新瓶装老酒, 换汤不换药”, 改换精品包装, 抬高价码;还有少数不法商贩窜通一气, 哄抬种价牟取暴利……这些行为都严重扰乱了市场经营秩序, 增加了农民负担。
2.4 经营行为不规范, 违法违规经营屡禁不止
近年来, 执法实践发现主要有九种违法违规行为:一是未取得或已注销合法经营许可证或营业执照而继续从事种子经营活动的;二是经营套牌品种的品种侵权行为;三是包装、标签标注不真实、夸大品种特征特性的;四是经营档案不健全, 难以追溯种子来源和去向的;五是经营品种未审先推或越界推广的;六是自身受持证种企委托代销而无委托资格擅自再委托的;七是种子零售商根据购买者需要对小包装种子拆包销售, 方便顾客但却违法, 合情却不合法的;八是串通涨价、哄抬种价的;九是游乡串村, 以低价倾销无包装、无包衣种子的。
2.5 种子纠纷调解难度较大
近年来, 基层种子管理站受理的种子投诉案件层出不穷, 固然有因种子质量问题产生的纠纷, 但更多则因栽培管理、环境污染、极端气候等原因造成。然而, 要查明原因则困难较多:一是农户投诉不及时, 或种子经营企业采取“拖”的办法, 或投诉成为政府部门批示的信访事件, 导致调查或鉴定错过最佳时间;二是种子质量检测手段落后, 如对环境污染、农药使用不当等造成的纠纷缺少必要的检测设备, 分析数据困难。
2.6 经费紧缺严重制约种子管理工作的开展
白水县种子管理站虽属全额财政预算单位, 但财政预算仅能维持人员工资, 没有专项执法经费和试验示范田建设经费预算。目前, 白水种子管理站办公条件落后, 无种子检验仪器、照相摄影器材、网络设备和传真等必要的执法装备, 是典型的“有钱养兵, 无钱打仗”的局面, 严重制约执法工作的开展。
3 今后的管理对策
3.1 建立风险预警, 防患未然
3.1.1 加强信息公开。
采取多种方法, 特别是互联网、电视发布的方法, 及时公示新品种的审定信息, 老品种的退出信息, 种子质量抽查、监测信息。
3.1.2 建立举报制。
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 设立“黑名单”, 杜绝种子经营者违法坑农行为。
3.1.3 加大宣传力度。
基层种子管理站应在每年春播前, 利用电视讲座、印发资料等形式, 介绍识别假种子方法, 指导农民科学选种, 让假劣种子入不了市, 下不了田, 从而降低种子质量安全风险。
3.2 加强源头监控, 减少违法扩散
3.2.1 严格种子行政许可。
按照种子执法年活动要求, 清理整顿不合格种子企业, 对不符合资质的个人和企业坚决不予办理或取缔。严格一级委托, 严厉查处再委托行为。
3.2.2 制定种子代销户上岗技术资格准入制度。
为了全面提升种子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和法律意识, 适当提高基层种子经营者从业门槛, 通过举办从业人员培训, 举行资格考试等方式, 资格考试合格的方可代理销售种子。
3.2.3 农作物种子经营实行登记备案制度。
种子企业及代理商调回的每批种子每个品种, 必须先到县种子管理站备案, 方可销售。
3.3 加强终端市场日常管理, 建立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基层种子管理站在种子销售季节, 对辖区内种子市场进行拉网式检查, 以重点季节、重点市场、重点门店、重点作物、重点品种为主要监管内容, 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明察与暗访、专项与例行检查相结合的方式, 依法查处假劣种子、品种侵权、未审先推或越界推广、标签不规范、经营档案不规范、再委托等各类违法行为, 对重大案件从严查处, 起到警示作用, 净化区域种子市场。
3.4 建立新品种试验、示范展示区, 提高科技含量
白水属半山区, 温差大。县种子管理站每年应对进入本县市场的新品种进行多点试验, 加强主干品种的推广示范。农作物成熟期组织种子企业及经营户考察观摩, 及时公布试验示范信息及结果, 逐步建立合理的品种更新换代制度, 遏制品种多乱杂现象, 促进区域规模种植。
3.5 联合物价部门加强对种子价格的管理
一是建立多个市场种子价格监测点, 随时掌握市场种子价格浮动信息;二是联合物价部门, 针对种子价格制定一套干预和限制措施, 不定期地开展价格检查, 依法严厉打击恶意哄抬种价、谋取暴利的违法行为, 确保种子价格基本稳定。
3.6 加强事故调处, 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近年来, 多地发生因农作物减产减收导致的农民上访事件。特别是河南省确山县农民因假稻种自缢身亡案件, 引起种子管理人员深思, 唤起全社会的关注。其实, 大多数纠纷并不是由于种子原因造成的, 而可能是栽培管理、病虫草害、灾害气候等原因造成的。因此, 基层种子管理站应转变工作作风, 对种子纠纷不怕、不躲、不拖, 及时组织专家鉴定, 及时分析原因, 主动参与调解, 尽快化解矛盾, 妥善处置, 指导采取农业补救措施, 将农民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严防因处理问题不迅速、不公平、不公正而激化矛盾。近年来, 白水县种子管理站协调处理种子质量纠纷案件不少于60例, 为农民挽回经济赔偿及损失约210万元, 扶优了辖内种企, 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的和谐稳定发展。
3.7 加强种子管理体系建设
3.7.1 争取地方财政和上级业务部门对基层种子管理的扶持资金。
加强县级种子管理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 配备必要的检验仪器设备, 改变目前执法工作中无检测设备和办案设备的被动局面。
3.7.2 加强种子信息网络建设。
种子市场监管论文 篇9
1 当前农业种子市场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监管设备以及技术落后
通过对大多数的种子市场的调研, 笔者发现种子监管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 主要表现在软件以及硬件基础不配套上。例如, 种子监管人员在开展工作时主要依靠自身的经验以及问询等手段, 缺乏必要的、先进的执法装备、监测仪器以及专业的监管技术, 基层专业的办公场所有限, 不能满足需要;执法车辆以及执法人员配备不足等。这些不完善的软硬件基础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无法保证监管的准确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1.2 监管行政执法力度薄弱
在笔者所在的地区来说, 其为全国产粮大县, 同时也是种子生产企业较多、种子市场较大、是东北种子市场集散地, 在所属范围内共有31个较具规模的农业种子市场, 但是所面对的监管主体却仅有2个, 即主要有2个监管机构来开展日常的检查、执法工作。另外, 执法检查车辆也较少。再者, 部分监管机构的内部编制设置不科学, 职能划分不清晰, 一些监管工作人员的身份以及职责没有给予充分的明确, 容易导致监管职责的缺失和混淆。再加上监管人员缺乏对工作的重视意识, 专业性不强, 监管人员有相当部分是未经正规的培训和考核, 不懂专业技术, 不能熟练运用法律法规和相关的业务知识, 部分执法人员基本的业务素质及能力较弱, 最终导致了监管过程中出现罚法不清、缺乏理性化、违法成本过低等问题。
1.3 消费者维权意识差
通过对大量农户的走访调查, 由于部分农户不到证照齐全的种子商店购买种子, 而是受眼前利益影响贪图便宜随意从经纪人或流动商贩手中购买种子, 还有部分农户不在当地购买种子, 跨地区、跨省购买种子。发现一旦遇到种子质量问题, 众多农户都是以沉默或者自认倒霉的态度来应对, 完全没有维权意识。此外, 虽然部分农户想要进行维权, 但是往往投诉不及时, 或者阻碍过多, 不能成功完成维权。最终导致先前存在维权意识的消费者也逐渐失去了维权想法。
2 对种子市场监管现状加以完善的措施分析
2.1 加大监管财力投入, 强化其软硬件条件
为了强化农业种子市场的监管基础条件, 需要对之投入相应的财力。在财力投入的基础上, 来不断完善软件以及硬件条件。这就需要各级市政府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规划出一定的资金来用于本地农业种子市场的专业管理。通过这笔资金来逐步购进农业种子监管中所需要的一切设备以及仪器等配套设施, 使之能够满足工作的需要, 便于监管中的质量掌控、种子纠纷事件的明确以及查处等。另外, 还要保证日常监管工作的运行, 如交通费用、人员工资、专业技能等各种培训费用、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费用等。
2.2 从法律、监督以及惩处力度上强化监管执行力
为了强化监管执行力:1) 要完善现有的农业种子市场监管相应的法律法规。在参照国家以及政府相应的法律规定的基础上, 各市要切实根据自身的客观环境来指定明确的种子市场准入制度, 要做好种子经销者的备案、质量检测以及处罚等各个环节的制度建设;另外, 还需要强化执法人员、经销商以及农户的法律观念和意识。2) 要加大监督力度, 要配备充足的人员来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全面的种子市场监督。同时, 还要积极借助于公众以及其他相关政府部分的力量来实现协调监督, 确保监督的全面化, 协同抓好农业种子市场的各项监督工作。3) 需要加大惩处力度, 从加大违法成本上来约束种子经销者的行为。一旦发现农业种子市场中存在虚假广告、假冒包装、无照经营等现象, 要及时地进行查处, 如果超出自己的权限, 需要及时联系工商部门以及公安机关来完成惩处。此外, 对于监管单位自身来说, 需要保证行政过程的合法性, 要实现受理案件过程的公开化, 对相关问题进行侦办时要客观公正, 要完全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之上。
2.3 构建消费者的维权路径, 开发基层监管力量
针对当前大多数的消费者 (主要为农户) 维权意识差以及投诉不及时、维权成本高等问题, 种子监管部分需要积极构建维权路径。首先, 要增加基层监管的力量, 同时设立专门的、协助消费者维权的乡 (镇) 服务站所。其次, 要通过宣传等途径来增强消费者的维权观念, 以及传授维权途径。
3 结语
总之, 当前农业种子市场监管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 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在工作中善于观察、总结经验, 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切实有效的完善建议。以此来逐渐构建健全的农业种子市场监管体系, 切实保证农户的利益, 促进农业产值的提升。
摘要:为了更好地提升农业效益, 国家以及各级政府相继发布了用于规范农业种子市场的监管政策。在有关文件精神的指导下, 各个地区的农业种子市场监管状况正在逐步完善。但是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上述问题为出发点, 重点剖析原因, 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农业种子市场,监管,现状,措施
参考文献
[1] 唐忠平.加大种子市场监管力度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J].南方农业学报, 2007, 38 (4) :488-490.
种子市场监管论文 篇10
1.1种子经营许可管理
《种子法》规定, 主要农作物的商品种子经营实行许可制度。这种许可制度实质是一种条件审查和资格核准制度。只有销售包装种子、受种子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委托代销种子和分支机构销售种子这三种情况下, 由于销售者不直接参与商品种子的生产、加工、包装过程, 一般不会对种子质量产生直接影响, 按照《种子法》规定, 这三类种子销售者不需要办理种子经营许可证。除此之外, 凡参与种子经营都必须办理经营许可证。
1.2种子生产经营备案管理
种子生产经营者都应当建立档案, 记载种子生产, 经营过程中影响种子质量的关键内容及种子流向等, 以便于跟踪管理。种子经营户每年都要到当地种子管理部门进行经营档案备案, 种子管理部门要切实认真监督做好经营户的经营备案工作。
1.3种子标签的监督管理
可以通俗地比喻种子标签是种子流通的“身份证”是为农户提供对品种信息了解的第一个平台。种子标签是商品种子的重要属性之一。种子标签的不规范标注易给种子使用者造成误导, 使其做出错误的决定, 不但不能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甚至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所以真实、规范的标注种子标签显得尤为重要。
1.4种子检疫证核查
种子生产应当实施产地检疫、调运、邮寄种子出县、进口种子应当实施检疫。搞好种子检疫的核查, 避免危险性、检疫性的有害生物传入, 对我县农业生产危害, 以此减少品种的风险, 促进用种的质量安全预防病害的传播。
1.5种子广告的审定与管理
种子是特殊的生产资料, 农民种植农作物要受气候等多种因素影响, 在我国北方属于优良品种, 在南方则不一定适宜种植。农作物种子广告是品种选育者、种子生产、经营者通过媒介或和各渠道介绍自己所经营种子的商业性宣传。并且根据《种子法》有关规定主要农作物种子在进行品种推广或销售该作物种子, 其品种都要通过审定才能进行推广种植。没经过审定的且不符合推广区域的一律不得进行经营销售。
1.6种子进销台账是否规范, 真实
督促经营者完善种子进销台账的登记, 进一步提升种子市场监管制度化, 规范化, 程序化, 维护好种子市场秩序, 保证种子安全流通。
2种子市场管理存在问题
2.1部分种子标签标注不规范
一是标签内容不规范或标识不显目;二是提供的种子品种说明书过分简单, 或者没有说明书。有些种子标签未标注作物种类, 种子类别、净含量、生产商信息, 有些包衣种子未标注包衣成分及警示标志;三是标注内容不规范, 将净含量标注为重量或净重。“千克”不是国家法定的计量单位;四是种子质量指标标注不规范。质量指标的标注项目 (发芽率、纯度、净度等指标) 和标注值不规范。五是生产许可证编号和品种审定编号不规范。部分品种没有标注品种审定编号和生产许可证编号。六是生产日期标注不清晰等。
2.2没有按期进行种子经营备案, 备案手续不齐
我县主要农作物种子经营格局以委托代销为主, 部分种子经营户备案过程中, 没按时提供备案委托书及品种名称, 数量等。
2.3种子堆放不规范
由于仓库限制, 种子堆放不符合种子扦样要求, 给种子监督抽查扦样工作带来一定困难。部分种子批扦样的均匀一致及代表性存在一定误差。
2.4管理意识及相关农业政策法律法规, 执法水平存在差距
种子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管理意识及相关农业政策法律法规, 执法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自种子管理部门体制改革以来, 由于在以往只注重种子生产, 而忽略了有关《种子法》知识及种子检验知识的学习, 导致种子管理队伍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影响职能工作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管理业务水平和责任意识。
3对种子市场管理的几点意见
3.1严格种子市场准入, 建立相联备案书制度
在种子投放市场过程中, 对新引进品种或外省品种要严格按《云南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的规定, 实行在我县经营的主要农作物种子的经营户必须到种子管理站对其所对经营的全部品种进行备案登记, 对于不符合有关规定的, 超范围经营的品种不但不予备案并且一律不许销售。加强审查力度, 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种子经营档案检查, 核实, 保证种子销售具有可溯性, 以规范种子经营户的经营活动, 把好种子市场流通的源头关。
3.2积极主动相关部门的联系, 加强种子市场监管力度
一是加强与工商管理部门的合作, 结合种子销售旺季和“3.15”打假活动大力开展种子市场检查工作, 对证照不全和种子经营档案不全的经营户, 进行严格查处, 杜绝达不到用种生产经营许可条件或不合格的种子进入市场。二是种子站每年要制定好全县的种子质量监督抽查计划, 做好每个种子销售时期的种子质量抽查, 公正、公平, 真实地反映抽查结果, 尽可能杜绝不合格的种子流入市场。
3.3搞好宣传及培训工作
一是利用赶集时间或种子销售旺季, 积极宣传有关种子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 让从业人员进一步了解种子经营的规范程序, 提高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从而促进种子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二是加大种子信息及栽培知识的宣传, 引导广大农户科学选用, 用种让农户懂得如何购到优质丰产的种子。
3.4加强种子队伍整体素质提高, 努力做好种子市场监管工作
一是加强种子检验知识的提高, 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二是积极开展好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工作, 提高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水平, 为引种提供科学依据, 进一步保障种子质量和种子区域化的科学布局, 从而避免种子质量纠纷的发生。
4小结
种子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材料, 种子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切身利益, 故而搞好种子市场监督管理是种子管理部门的首要工作, 与此同时也是提高用种质量是保障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欧润才, 俸继红, 吴永梅, 等.浅谈如何加强临沧市种子市场监管[J].种子世界, 2009, (9) :9-12.
种子市场监管论文 篇11
1 种子经营准入门槛低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以下简称《种子法》) 的深入实施, 种子个体经营者越来越多, 都希望从种子销售中瓜分一杯羹。这些种子个体经营者往往依附一家大型种子企业, 替他们代销种子。种子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它不仅要求种子经营者具有良好的营销能力, 更要求其掌握一定的农业、法律法规等知识。纵观我市许多种子经营者, 他们中大多数人以前要么是做其他生意改行的, 要么是当地有一定经营头脑的农民, 对种子经营所要求的一些基本知识大都一知半解, 有的甚至一无所知, 对种子经营中遇到的一些常识性农业生产问题往往无法给出正确的答案, 售后服务就更无从谈起, 造成问题扩大化, 矛盾升级。因此, 相关部门应出台一些必要措施, 由种子管理部门牵头, 联合农业、工商、公检法等有关部门, 做好种子经营个体者相关知识的培训, 合格者发给种子经营许可上岗证, 作为种子经营的基本条件。
2 种子经营网点不登记
根据《种子法》的规定, 种子个体经营者从事种子经营, , 首先要有具有种子经营许可证的种子企业代销许可等条件, 然后到种子管理部门登记。在实际操作中, 由于种子个体经营者与种子企业怕麻烦, 在第一年登记后第二年就不再登记了。有时即使查到了, 也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搪塞。针对此现象, 应出台有关措施, 强制要求具有种子经营许可证的种子企业在某地设立种子代销网点时, 必须积极主动地与当地种子管理部门沟通并做好登记。若发现有不登记行为, 查明原因后应对种子企业给予相应的处罚。
3 种子市场管理较难开展
随着《种子法》的深入实施, 种子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种子经营网点不断发展壮大, 各乡镇村乃至一些大的组都出现了种子代销网点。如何加强这些种子经营网点的管理, 成了种子管理部门最大的难题。我市种子管理站于去年刚刚成立, 不仅没有经费来源, 而且人员较少, 再加上全县种子经营网点多且分布范围广, 要想全面检查难度颇大。因此, 要切实管理好一个地区的种子市场, 《种子法》应出台相关政策, 一是加强经费的专项投入, 保证种子市场得到及时快速管理与检查;二是在乡镇农技中心设立种子检查员, 通过县乡两级共同来管理好种子市场。
4 种子生产、经营二级代理
目前, 种子市场基本实行品种保护, 品种权益人根据市场需求安排种子生产计划。他人若想进行种子生产, 必须得到品种权益人的授权。但实际上, 一些较大的种子经营个体户凭着与某些种子企业存在利益关系, 往往私下里进行种子生产协议, 造成种子生产二级代理。
品种实行保护后, 品种权益人在种子经营时往往采取封闭运行, 在某个地区授权一个代理商全权负责该地区的种子经营行为。这就出现一些大的有影响的种子经营者, 凭着自身的种子经营能力和一定的外交关系, 取得某些品种的种子经营授权。但是, 由于其在该地区没有资格设立种子代销网点, 就利用其他种子企业的种子经营网点“借鸡生蛋”, 形成种子经营二级代理。
针对上述现象, 一方面, 种子管理部门要加大市场检查力度, 发现二级代理行为, 不仅对该种子经营者给予处罚, 对品种权益人也要给予一定的处罚;另一方面, 品种权益人要及时与当地种子管理部门联系, 加强对给自已代销种子的经营者的监督。
5 品种侵权
由于种子市场放开, 品种实行保护, 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难免存在一些混乱。一些种子经营个体户在替甲种子企业代销种子的同时又在经销乙种子企业的种子, 甚至还经销丙、丁等种子企业的种子, 经营上采取“人有我有, 人无我仍有”的策略, 导致侵权现象较为严重。更有甚者, 有些种子经营者 (某些乡镇农技部门) 非法生产种子, 利用白皮编织袋或用假冒编织袋包装种子, 直接将种子送到村组干部家或农民手中。由于这些行为比较隐蔽, 很难查处, 只有通过线人才能知道。建议品种权益人或种子代理商在种子销售季节加强品种保护方面的宣传, 种子管理部门也应加大查处力度, 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
【种子市场监管论文】推荐阅读:
种子市场08-08
农业种子市场05-30
蔬菜种子市场10-14
种子市场监督与管理07-20
广东种子市场调查报告07-15
监管市场化论文10-02
种子生产管理论文09-18
种子包衣技术应用论文12-09
种子联合收获机论文12-20
种子加工设备的选用论文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