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市场化论文

2024-10-02

监管市场化论文(共12篇)

监管市场化论文 篇1

针对2008年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讨论热点之一为“新的监管模式是否增加了政府对金融市场的干预”[1], 这一热点实质切合了对中国国内金融监管理论界原有的“中国政府金融监管过度论”之诟病的再次思考。结合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缘起和理念变化, 在新一轮金融局势下从中国金融发展实践再次思考政府金融监管定位和金融监管是否应该市场化问题, 应对转型期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选择有所裨益。

一、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相关分析

1. 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缘起

———忽略的葛兰里奇警告体现对政府干预作用漠视

2008年的金融风暴使我们看到, 美国原有的“双重多头”金融监管模式使得没有任何一个机构能够得到足够的法律授权来负责整个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风险, 最佳的监管时机往往因为会议和等待批准而稍纵即逝, 因此, 普遍认为正是这些监管重叠和调控失灵缺陷的暴露直接引发了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动机。

然而回溯美国金融风暴缘何祸起, 我们更应深层次的关注到, 与效率优先的美国金融监管机制的相对应的是以格林斯潘为代表的一代美国金融家们所拥戴的典型自由市场经济思想和主张, 他们认为, “政府干预往往会带来问题, 而不能成为解决问题的手段”, “只有在市场自我纠正机制威胁了太多无辜的旁观者的那些危机时期里, 监管才是必要的”, 他们认为, 监管往往或总是会妨碍市场的发展和创新[2]。也就是说, 究其更深入的原因, 过度相信市场的自我调节作用, 相信任何从事放贷的金融机构都有能力控制他们的风险这一理念对美国金融风暴祸起至关重要。

曾经被美国金融监管当局忽略的葛兰里奇警告就是最好的例证。早在2000年, 美国经济学家、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委员爱德华·葛兰里奇 (Edward M.Gramlich) 就已经向当时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指出了快速增长的居民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可能造成的风险, 希望美国有关监管当局能够“加强这方面的监督和管理”。其在2002年、2004年和2007年也曾多次拉响警报, 并且明确揭示出美国金融监管存在着严重的空白和失控问题。然而非常遗憾的是, 他的警告并没到美国主要货币和监管当局高层的重视[3]。究其原因, 因素很多, 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正是上述提到的漠视政府干预作用的典型自由市场经济思想作祟。

因此, 与其说普遍认为美国监管重叠和空白之结构性缺点是危机的祸根和金融监管改革的动因, 隐藏在这种结构性缺点之后的政府干预缺失更应是危机深层次的缺陷。就连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也不得不承认:“我原来想当然地认为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自利性 (交易的另一方为自身利益将严格把关, 形成金融业内互相监管的机制) , 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护股东利益和公司资产安全。现在看来错了, 必须加强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统一监管力度。”[4]

2. 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理念变化

———呼吁调整政府干预具体方式并要求加深力度

正如格林斯潘所说, “必须加强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统一监管力度”, 美国的金融监管改革动向的确反映了美国监管者对于市场和政府关系的不断反思, 并明显地建议调整政府干预的具体方式和加深力度。从未雨绸缪角度来看, 华尔街金融风暴不但证明了政府应当对处于危机中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进行干预和救助, 实际也证明了为预防危机, 一国的金融监管中适度的政府干预是绝对需要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和“政府干预论”的差异主要不体现在要不要政府干预, 而在于干预“度”的把握, 在于干预的“范围、手段和方式”等方面。而度的判断离不开具体国家的金融市场发展程度和监管需求。回顾美国1929年金融大崩溃以来的金融监管演变可见, 伴随着经济的起伏, 先后经历了“自由放任—加强管制—金融创新—加强监管—放松监管”等多次转折。此次呼吁加强监管也是这样的规律使然。而对于中国的政府金融监管是否适度性的思考也应从中国具体的金融市场发展和监管需求出发。

二、中国金融监管政府干预适度性分析

1. 金融监管价值滞后于金融运行价值, 中国当前金融运行态势决定, 目前金融监管应当以金融安全为首要的价值目

从过度论者的理由不难看出, 其重点在于强调中国金融体制及金融监管体制限制自由竞争、不利于金融市场的安全和效率的问题。笔者认为, 这一观点主要从中国金融运行价值角度出发作出判断, 但实际上, 同一时段, 金融运行和金融监管具体价值观的具象内容是不同的:金融运行主要体现人和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中的具体行为及其效果, 其效果和价值观的判断往往具有自利性和缺乏系统性;而金融监管是通过法律授权对金融运行的监督和管理, 是对某种偏离既定规则的行为实施的某种干预, 其侧重于对行为的评价, 因此, 其效果和价值观的判断具有滞后性但相对较宏观;因此, 金融监管的价值观必须随金融运行态势的效果而定, 不能简单地附随于金融运行本身:即当金融运行态势处于金融安全时, 金融监管主要体现为对竞争机制的维护, 自由竞争成为主要乃至唯一的价值追求;随着风险的不断增加, 当金融运行出现不安全的状况, 金融监管则主要表现为对金融安全的追求, 通过限制金融机构的权利, 较大程度地赋予监管机关权力来实现金融的稳定;如果金融风险未能得到控制, 出现严重的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 金融崩溃、经济倒退、社会动荡, 那么金融安全将成为唯一的价值追求。因此, 金融监管的价值判断要滞后于金融运行价值判断并取决于金融运行的效

结合当前中国具体的金融运行态势, 尽管中国金融改革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金融自由化并没有对中国金融安全产生实质性影响, 但正如政府干预过度论者所担忧的一样, 由于中国金融市场一些旧有的痼疾, 其间蕴藏的金融风险不可小觑, 中国金融运行的安全基础还并不牢靠, 因此, 中国金融监管作为保障金融运行的后盾决定了其当前应以保障金融安全为首要价值。

如此看来, 中国金融监管机构着力保护国有金融机构是有其“苦衷”的, 也是忍阵痛而顾大局之必须。

2. 金融监管市场化应以培育良好的金融市场化为前提, 中

当然, 金融监管的滞后性本身并不值得提倡, 完善的金融监管需要人为能动地提高先验性、事前性和灵活性, 但这种效果单纯靠市场化是无法达到的, 而且其效果提高需要一个阶段和过程。何况就中国的金融市场化而言, 除了经济货币化比率, 中国市场化程度的其他指标与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如在2000年, 中国的金融化比重为229%, 远低于同期美国 (364%) 、英国 (356%) 、日本 (312%) 等金融市场发达的国家, 也低于新加坡 (319%) 这样的新兴国际金融中心;另, 在银行竞争格局中, 国有商业银行垄断格局虽然在弱化, 竞争因素在增强, 但还未形成完全开放自由竞争的格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仍面临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还有待于提高, 在中国资本项目的汇兑管理力度和对政策的掌握尺度上看, 中国仍保持较为严格的管理[5]。

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指出:“一个国家的金融制度越落后, 一个开拓性政府的作用范围就越大”, 上述转轨体制背景下的金融市场运行, 状况决定了中国金融系统自身不具备完备的自我稳定机制, 因此, 必须依靠政府的非经济力量予以干预, 才能保证金融系统的平稳运行, 否则有可能加大金融系统的累计性风险, 陷入金融危机的困境, 这也违背了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初衷。

3. 市场机制、行业自律, 目前, 还不能有效解决中国市场失灵问题, 凸显政府监管的优势

中国目前的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 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政府干预必不可少;而培育行业自律监管组织虽然也的确刻不容缓, 但由于目前行业自律组织发展伊始, 不平等的谈判力量将使监管效果微乎其微, 此种情况下政府恰恰应起到培育市场机制和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而不是退出干预, 而且其相对优势是明显的:其一, 富有权威性的政府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进行严格的规定, 并且直接实施检查, 有助于缓解信息不对称的矛盾, 减少个人在交易中要负担的交易费用, 以及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发生的可能;其二, 由政府出面维护金融体系的有效和稳定, 能够避免因免费搭车造成的公共物品提供不足的困境, 填补了市场失灵形成的真空和行业自律组织的缓慢。政府得天独厚的优势与市场失败和自律不完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金融这一特殊领域尤为如此。实际上二战后, 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也都还实行了政府干预的较为严格的金融监管制度。美国的金融改革也正朝这

综上所述, 尽管中国目前的政府监管作用无法与上述这种理想化描述相比拟, 也的确会带来若干负面影响, 但以政府为主导的金融监管却是中国特定阶段金融发展的监管需求使然, 局部缺陷可以通过调整具体方式和范围来达到完善。相形之下, 强调干预过度论者“打烂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的激扬论调则显得缺乏理性。当前, 中国监管机制的政府主导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否认和忽视的, 此次美国金融风暴和监管改革提示我们, 冒然仓促的追求金融监管市场化显

参考文献

[1]The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 U.S.A..Blueprint for a modernized financial regulatory structure[R].2008.

[2]Alan Greenspan.The Age of Turbulence:Adventures in a New World.The Penguin Press.American.Septemtember, 2007.

[3]廖岷.被忽略的葛兰里奇警告——银监会官员反思美国金融监管 (之一) [EB/OL].http://www.caijing.com.cn/2008-04-02/100054940.html

[4]王自力.美国伞形监管模式走到尽头[N].中国证券报, 2008-10-29.

[5]中国金融市场化程度判断[EB/OL].中国网, 2003-04-03.

监管市场化论文 篇2

(1)零售业态的识别方法 X

(1)分析关键要素。包括:①经营商品的品种;②经营场所和规模;③经营方式;④此外,还要进一步分析零售者确定的目标客户情况、店堂设施的情况、主要的服务功能等关键要素。

(2)做出业态判断

(2)我国各种烟草零售业态的标志特征X

七大类(1)食杂店

以销售烟、酒、饮料、休闲食品及日杂货为主,独立、传统的无明显品牌形象的零售业态。其基本特点有:

①多位于各种居民区内或传统商业区内以及农村地区;

②营业面积一般在100平方米以内;

③采取柜台销售与自选(开架)销售相结合方式;

④服务时间一般在12小时以上; ⑤一般无管理信息系统或具备初级信息管理系统。

(2)便利店

以开架自选为主,销售小容量应急性的食品、日用小百货等,以满足顾客便利性需求为主要目的的零售业态。其基本特点有:

①多位于商业中心区、居民区、交通要道以及车站、医院等公共活动区附近;

②营业面积一般在100平方米左右;

③采取自选销售方式,结算在收银处统一进行;

④服务时间16小时以上;

⑤管理信息化程度较高、采取单体或连锁经营方式。

(3)超市

以开架自选、消费者在出口付款为形式,满足消费者一次性购全大众化适用品需求的零售业态。其基本特点有:

①多位于市、区(县)商业中心、居民区、交通要道、城郊结合部附近;

②营业面积一般在200-6000平方米之间,大型综合超市一般在6000平方米以上;

③采取自选销售方式(烟草制品采取柜台销售方式);

④出入口分设,在收银台统一结算;

⑤服务时间不低于12小时; ⑥管理信息化程度较高;采取单体或连锁经营方式。

(4)商场

在一个建筑物内,经营若干大类商品;实行统一管理,分区销售;满足顾客对时尚、中高档商品多样化选择需求的零售业态。其基本特点有:

①多为市、区(县)商业中心、历史形成的商业集聚地;

②营业面积至少在2000平方米以上,多在6000至20000平方米之间;

③采取柜台销售与自选(开架)销售相结合方式;

④服务时间一般在12小时以上; ⑤管理信息化程度较高。如:王府井百货商场

(5)烟酒商店

以销售烟草制品、酒类商品为主的零售业态。其基本特点有: ①多位于市、区(县)商业中心、居民区或百货店、购物中心内; ②大多在200平方米以下; ③采取柜台销售与自选(开架)销售相结合方式; ④服务时间一般在12小时以上; ⑤管理信息化程度不

市场监管无能的力量 篇3

就在江苏琼花成功登陆中小企业板后的第17天,江苏琼花伙同保荐代表人等一同前往北京,向中国证监会报告、检讨,并发表了对投资者的公开道歉。

无疑,琼花事件是继前一段无数丑闻之后的又一“大作”。因为在江苏琼花2004年6月18日刊登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公告书》中,公司对几项上千万的委托理财进行了隐瞒。

事情暴露之后,江苏琼花保荐人闽发证券声称,“这个事情在我们的尽职调查中的确没有发现,是公司财务人员的隐瞒。我做事一直是一个比较严谨的人,如果上市前我就发现了这个问题,我根本就不会让它去过会、上市。”

除了保荐人的委屈声,我们还可以听到深交所“表决心”的声音,扬言深交所对中小企业板一定要贯彻“有质疑必有反应,有违规必有查处”的原则,对于查处的企业绝不手软,坚决不让毒瘤在中小企业板蔓延。

刺耳的声音同样来自投资者和媒体,投资者的谩骂和媒体“事后诸葛亮”式的评论,把江苏琼花羞臊得巴不得能找一条地缝钻进去。

就像德隆事发之后每天上百条的报道一样,媒体的舆论攻势确实能让人反思很多问题。例如,江苏琼花为什么能隐瞒上市?证券市场里究竟还有多少这样的上市公司?是谁在让投资者一而再再而三的受伤?为什么这样的事情在上市前得不到正确处理,上市圈完钱之后才遭到谴责……

政府通过行政许可这种事前控制的方式,来确定市场主体资格和市场准入条件,这是政府职能的一个方面。也只有通过这样的规则才能保证市场主体既有充分自由竞争的空间,又能防止其为实现自身的利益破坏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从这一点上看,事前控制是源头控制,而事后控制则往往是在补救。对于证券市场的监管、罚款和道歉都不能解决什么问题,因为道歉是廉价的,而罚款也不能挽救投资者的损失。

由此,我们想到了扁鹊行医的故事。据说扁鹊家中兄弟三人都行医救世,一天,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又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道:“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所以都以为我的医术最高明。”

在此,我们并不是要讨论医术孰高孰低,但如果我国的证券市场要日趋完善,还是建议多向扁鹊的长兄讨教,千万别学扁鹊!

上市公司日志

8月12日,宝钢股份公布的2004年半年报显示,最大的QFII瑞银至少在上半年减持了该股6616万股;同时,宝钢股份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的9家换了新的面孔,这都显示上半年的“机构博弈”情况异常惨烈。

8月10日,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在海口向中外媒体透露:中国民航总局已批准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继国航、东航和南航之后,成为飞往美国的第四家承运人。

8月10日电广传媒(000917)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湖南广播电视产业中心的“以股抵债”方案获国务院国资委批准实施。

7月29日,备受市场关注的联通15亿配股平稳上市,终盘放量收阳,收报于3.37元的全日最高点,涨幅为2.74%,全日成交超过了1.7亿股,最终以全日最高点报收。

7月28日,ST重实发布公告,其中披露,民生银行已经与北京首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债权转让协议》,民生银行将其享有对新疆屯河集团有限公司和德隆国际战略投资有限公司的债权(包括但不限于该笔债权之从属担保权利)转让予北京首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7月15日,中国证监会作出决定,对江苏琼花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说明书涉嫌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进行立案稽查,并将根据稽查结果,依法严肃处理相关责任机构和个人。

监管市场化论文 篇4

关键词:市场监管,职能,监管权,行政责任

一、整合市场监管的理论依据和重要意义

(一) 整合市场监管的基本理论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理由主要是由于市场存在失灵。因为现实经济活动中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根本就不可能存在, 这也正是政府作为一个调控主体 (当然还有其他的主体, 如非政府组织) 参与和干预市场的根本理由。市场失灵分别体现在微观经济层面和宏观经济层面。微观经济层面上的市场失灵主要体现在: (1) 垄断和不正当竞争; (2) 外部效应; (3) 信息不对称导致资源配置低效; (4) 市场无法提供某些公共物品。宏观经济层面的市场失灵主要体现在: (1) 市场无法实现更公正的收入分配; (2) 市场无法形成稳定经济的导向。因此, 我们也有必要对政府的经济职能进行重新划分, 从而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经济体制下, 矫正和改善市场机制的内在问题即“市场失灵”。市场监管成为矫正“市场失灵”的手段之一。

(二) 整合市场监管的重要意义

市场监管的主要目的是矫正市场失灵, 并基于法律制定相关规范标准, 对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以及伴随其经济活动产生的社会问题进行规范和控制。[1]可见, 政府市场监管职能是否充分发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否能得到有力保障, 也关系到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是否不受侵害, 关系到整个市场经济发展是否平稳健康, 进而关系到政府形象以及社会对政府能力的信任度。加强政府市场监管有助于构筑公平的市场秩序和良好的竞争环境, 从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民生产生深远的意义。

二、整合我国政府市场监管的实际困境

近年来,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改革不断推进, 使得中国的政府经济职能发生了重大转变, 由过去的直接控制逐渐转向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由此, 市场监管的改革之路已经全面铺开, 大部制机构改革的初衷在市场监管领域体现了具体的要求, 契机的出现也充满了挑战。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 加之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我国目前的政府市场监管职能还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职———市场监管职能的定位不当

1. 弱化市场监管职能的倾向

现阶段, 党和国家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 而服务型政府的主要职能定位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因此, 很多人简单地将政府职能局限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从而忽视甚至排斥政府的市场监管等重要微观管理职能。科学合理的宏观调控和合法高效的市场监管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方面, 忽略任何一个方面, 都会阻碍我国经济建设的全面推进, 因此, 政府和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如何把握各自的“度”是我们应深入思考的现实问题。

2. 传统的全能型市场监管理念的阻碍

由于我国受计划经济种种理念的长期束缚, 全能型的市场监管模式未得到根本改变, 政府很多时候还是只注重直接和具体的市场监管, 为了管理而管理, 把握不了从宏观上进行协调、疏理和监控的方向, 政府的“手”处处可见。虽然只要有政府和市场存在, 政府就有市场监管职能, 但必须要在市场无能为力的领域或市场失灵之时正当发挥其职能, 达到市场监管的真正目的。

(二) 权———监管权的分割与分散

1. 监管权的分割

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管理部门按产业分工, 因此, 中国经济性监管机构多采用分业监管模式, 虽然这种模式可以保证监管机构可以作出更好的决策, 但这种模式增加了监管机构被单一利益集团, 特别是它所监管的企业俘获的可能性;[2]并且这种监管权的分割可能会使得彼此有内在联系的相关产业无法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 并影响到相关产业政策的全局性和协调性, 降低市场监管的权威性、公正性和高效性。

2. 监管权的分散

除了监管权的分割外, 在同一领域, 同一监管权也被分散到不同的监管机构, 甚至分散到了宏观政策部门和不相关的执法部门。比如, 在食品监管领域, 从“田间”到“餐桌”、从养殖加工到市场流通的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部门监管。虽然国务院在2004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中对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模式做出了明确规定, 可“苏丹红”、“注水猪”的阴影还未完全消除, 三鹿奶粉的风波再次让人们对政府市场监管质疑, 其根源在于监管主体的多元化造成“谁都能管、谁都不管、容易的就管、难度大的就推”的现象, 导致重兵把守的领域屡屡成为悲剧的发源地。

(三) 责———市场监管主体行政责任的缺失

1. 行政责任的法律体系不完善

政府市场监管主体的行政责任的确定有赖于一个职、责、权明确的监管体系, 只有在明确各自职责的前提下, 才能明确行政责任。但由于我国体制性的缺陷导致监管主体权责不清, 没有用严格的法律规范制度来明确行政责任, 导致市场监管主体的自由裁量权膨胀。在没有明确的法律和法规授权下, 无法依法监管、依规监管, 不仅影响市场秩序的公平性, 而且使得行政责任追究往往成为空谈。

2. 行政责任主体要素的缺失

行政责任主体模糊不清, 由谁对谁行使责任追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以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为例, 其中“5.2责任追究”条款规定:对在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预防、通报、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 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其中行使行政责任追究权的主体是谁, 受追究的市场监管主体是谁, 这个责任是什么人的责任, 我们无从知晓。

三、整合我国政府市场监管的现实途径

(一) 正确定位———政府应树立并强化正确的市场监管理念

我国的市场监管体系是随着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而得到发展的, 取得了成绩, 也走过弯路。美国学者奥肯说过:“市场的运行事实上依赖于政治制度的各种强制性权力。国家运用这些权力, 建立并障市场上的权力, 直接提供某些基础的服务, 并间接地创造出信任、理解和有安全保障的环境, 这对企业日常生活是生命攸关的。”[3]因此, 政府必须正确认识自己的市场监管职能, 并以系统思维和创新精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关注民生为目标, 全面调整市场监管程序、配置和整合市场监管资源, 以形成规范有序、合法高效的政府市场监管体系, 为经济主体创造公平良好的竞争环境和平稳规范的市场秩序。一方面, 我们必须转变政府职能, 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和控制。另一方面, 我国的市场经济并不是自生自发的, 而是政府公共权力积极推动的结果, 良好的市场秩序便不能自发形成, 这就需要强化政府培育市场方面的职能, 加强市场监管, 这两方面就决定了我国市场监管的职能转变的一个基本原则——有所为, 有所不为。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政府的市场监管职能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主要的变化在于政府放松了对经济性领域的监管, 而加强了社会性市场监管。当然, 无论是取消监管、放松监管, 还是加强监管, 都是政府为促进市场效率、提高监管质量而进行的不断试错选择的结果。因此, 我国政府必须把握当前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和特点, 结合各个领域所面临的问题, 从而对市场监管职能有正确的定位。

(二) 合理设权——政府应该整合成立新的综合性监管机构

1. 理论的设权模式

我国传统的市场监管模式往往导致职能交叉、多头监管、重复监管等现象, 因此, 政府应该合理设置监管权, 将性质相同的产业和监管事项进行有效整合, 由单一机构行使监管权, 形成单一合理的监管规则和程序, 这种模式不仅能够减少因为职责重叠造成的资源浪费, 大大提高监管的效率,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利益集团的交易成本, 降低了监管机构被“俘获”的可能性。

2. 实践的设权理念

必须承认的一点是, 推行大部制改革、整合不同的监管机构必须以一定的制度条件作为支撑, 整合机构并不是简单的组织合并, 如果不具备适合的制度基础, 只会导致“外部问题内部化”。中国目前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期, 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制度条件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如果盲目追求监管机构的整合, 可能并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 现阶段更重要的应该是在监管机构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 建立统一的监管程序, 促进机构间的合作。

(三) 法制保障——政府应该健全有关市场监管职能的法律框架

2004年4月, 国务院颁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要求行政机关“应当主要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管理经济, 依法履行市场监管职能”。行政机关以《行政许可法》为契机带动一系列法规出台, 掀起一场“自我革命”, 市场监管正以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快步驶入法治轨道。

合理的市场监管体系首先包括一套健全的法律规章, 法规是监管的基础, 监管性法规应该公正、周全、严密, 尽可能涵盖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 并严格规范政府的监管行为。因此, 必须加强市场监管的立法工作, 为市场监管主体的严格执法提供法律基础, 为行政责任的追究提供可靠依据。有了普遍性的应然的行为规则和原则, 统一、良好的实施基础后, 行政责任的追究机制也会得到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此外, 我们还要建立确认市场主体资格, 保障主体产权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和竞争行为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秩序监督行为的法律法规等, 从而实现市场的有序管理。

以上从职能、权力和责任三个维度, 探讨了完善我国政府市场监管的必要性和现实途径。虽然政府市场监管的完善之路依旧漫长, 但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上, 它都将对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马英娟.政府监管机构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27.

[2]周汉华.基础设施产业政府监管权的配置[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2, (2) .

区市场监管局行政监管工作总结 篇5

一、加强日常监管巡查工作

根据省局、市局的要求,按照分类监管要求,根据信用等级对监管对象实施分类监管,全局共出动检查人员9654人(次),巡查市场主体27412家(次)。

二、开展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专项整治

根据《XX区2015年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我局加大了对无证无照经营的查处取缔力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力度到位。我局充分认识查处取缔无照经营暨黑网吧工作的重要性,把它列入全局重点工作之中,明确工作责任,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查处取缔无照经营暨黑网吧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二是强化宣传教育,确保专项整治工作赢得社会支持。三是强化执法效能,确保专项整治工作扎实开展。我局坚持把集中整治、联合执法和日常巡查有机结合起来,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疏堵结合、分类整治,做到治理与引导相结合,重点行业、重点区域进行联合执法和专项治理,形成监管执法合力。经统计,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5374人(次),共排摸无证无照经营2054户,其中疏导登记285户,抄告前置许可部门211户,规范亮照3178户,取缔关闭69家,立案处罚77件,罚没款12万余元,取缔黑网吧36家,查扣电脑549台。

三、发挥工商职能作用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治理工作

针对机构改革后,本局职责的变化,我局于今年6月颁布了《关于成立XX市XX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在通知中明确了局业务科之间在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的职责分工。根据国务院和省、市、区政府文件要求,依托本局职责,进一步严把涉及安全生产行业领域新设立市场主体准入关,对无证无照非法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坚决查处,严格执法,真正落实“四个一律”要求,该关闭的一律关闭,该处罚的从重处罚,该处理的严肃处理,积极配合街道、乡镇及主管部门开展涉爆粉尘企业清理、“一打三整治”、“八打八治”等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共出动检查1138人(次),检查单位场所1377家,排查一般隐患42家,整改36家,未发现重大事故隐患,培训特种作业人员2379人。

四、开展2013、2014企业报告工作和年报后处理工作 根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654号)和《个体工商户报告暂行办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69号)的规定,于2014年10月1日起开展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报告工作。至2015年6月30日止,2013应年报数16601户(其中内资企业15573户,外资企业1028户),完成年报数15006户(其中内资企业14033户,外资企业973户),年报率90.4%,未年报企业1614户;2014应年报数21259户(其中内资企业20155户,外资企业1104户),已年报数18979户(其中内资企业17952户,外资企业1027户),年报率89.3%,未年报2327户。

2013个体工商户应年报数25212户,已年报19558,年报率77.6%;2014个体工商户应年报数30557户,已年报23372户,年报率76.5%。企业联络员确认17688户(内资企业16898户,外资企业790户)。受理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2014报告30家。

2013年共有1620家企业因未年报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2014年共计2324家企业因未年报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2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因未依法报送并公示2014年报告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五、开展企业公示信息抽查工作

根据省工商局有关企业公示信息抽查的文件要求,我局制订省工商局摇号确定的抽查企业名单,今年共开展三次公示信息抽查专项行动,针对公示的即时信息、出资信息和年报信息进行抽查核查,共检查企业1220家,按照规定对被检查企业做出相应处置。目前正在开展年报补报企业专项核查行动。

六、开展企业法定代表人任职资格限制工作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企业法人法定代表人任职资格限制工作的通知》(办字〔2015〕74号)的规定,对我区29家错误核准其为新设立企业法定代表人的企业责令改正。

七、开展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相关工作

农资市场监管措施研究 篇6

关键词:农资市场;监管;打假;执法

中图分类号:F30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5)03-0081-03

目前,普兰店地区农资市场秩序总体情况较好,但假冒伪劣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依然屡禁不止,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违法犯罪方式越来越隐蔽多样,使得农资打假形势更加严峻。为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种、安全药、高效肥”,农资监管部门必须牢牢把握监管的各个关键环节,认真分析农资市场和监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积极研究应对措施,做到有效监管,保障农产品供应安全。

1 农资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

1.1 经营主体资格不合法或超范围经营

1) 无证照经营。一些商贩在未办理《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情况下,利用农村农资批发网点、个体经销户,采取送货上门、走村串户销售等形式贩假、售假。

2) 经营条件不足。有些经营者不具备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有的质量检验检测仪器设备不齐备,或者仓储设施不完备,在农资管理部门实地验收时采取弄虚作假、现借现拼等手段蒙混过关。

3) 非法挂靠经营。有的个体经营户无相应的农资经营许可证,而挂靠在有资质的企业名下,自行包装和批发零售有关农资产品。

4) 超范围经营。个别经营单位或个人只有一种农资经营许可证,却从事多项农资经营。例如,有的种子经销户超范围销售农药、化肥;有的农药经营业户利用其销售渠道,擅自配送化肥等农资;有的在没有取得种子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超范围经营散装种子;有的擅自将零售扩大到批零兼营。

5) 转让证照。有些农资经营者擅自出租或转让种子、农药等经营许可证,无视法律法规的规定。

1.2 农资包装和标签标注不规范

1) 农作物种子外包装标识或者标签内容不符合《种子法》规定。一品多名、套包套号、种植区域与审定结果不符、标签标注不标准、夸大宣传或虚假宣传等现象屡见不鲜。另外,个别进口蔬菜种子的包装上没有中文标识。

2) 化肥虚假标注、标识不清的问题严重。当前农资市场上经销的肥料的外包装不规范现象比较严重,特别是小厂家的问题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有的外包装上没有生产厂家的厂名、厂址和具体生产日期等必要的标注;有的标注的企业生产标准已经过期,而袋内也没有合格证,或者有合格证但没有生产日期;有的外包装上标注国外原料加工,却没有标注具体国家、分装企业或加工企业;有的只标注总养分,而没有标注其中成分含量;有的产品是复混肥,外包装上却标注为复合肥等。

3) 农膜的“三无”现象仍然存在。部分经销商为了迎合农民购买廉价农资的心理,将既没有厂名、厂址、商标,又没有合格证的农膜通过直销入户、送货上门等方式销售给农民,对农业生产安全造成隐患。

4) 农药外包装超范围标识的现象比较普遍。例如,有的农药产品登记的防治对象为1种作物或1~2种作物,但标签上却标注多种防治对象。

1.3 农资打假困难重重

1) 当前的农资市场十分混乱,产品种类繁多、品种多样,让消费者真假难辨。尤其是一些不法商贩打着“送货上门、服务农民”的旗号,将假冒伪劣农资直销到农民手中。农民则因价格低、销售态度好等因素购买这些产品,为不法商贩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2) 基层农资执法队伍因缺乏必要的执法经费、专业技术人员及先进的执法检测手段,使得农资打假难度增大。以种子市场为例,随着打击品种侵权和制售假劣种子专项行动的不断深入,种子真实性检测越来越成为当前种子执法的重点和难点,因辽宁省尚无一家完全可独立承担种子真实性检测的检验机构,只能将样品送到北京进行检测。

1.4 农业综合执法与多头执法并存

近年来,农业部门内部推行综合执法,但对执法主体及其职能、执法范围没有明确规定。原有的种子、农药、肥料等专业执法陆续转变为农业综合执法,大部分县级专业农资管理部门被整合成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从某种意义上讲,农业综合执法使执法机构精简,避免了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现象。但现有人员数量、执法装备和农资质量检测等不能满足当前农资打假的实际需要,常常出现力不从心、监管不到位的情况。另外,工商、质监、公安等部门对农资市场也有“监管查处”的权力,导致农资市场依然存在“多个大盖帽管一个小草帽”的现象。

2 农资市场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2.1 农户打假意识淡薄

相当一部分农民对农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关注度不高,解读法律法规的能力有限,防假打假意识淡薄。例如,有的农民在购买农资时不索要发票,当农业生产因农资问题造成损失而向有关部门投诉时,因没有有效证据而增加维权难度。

2.2 农资市场准入制度不够完善

当前的农资市场准入制度不够完善。例如,现行的《肥料登记管理条例》对肥料经营者并没有规定专业技术条件,使一些非专业经营者借机进入肥料经营市场。另外,现行的法律法规没有强制性规定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产品进入市场前必须进行检验,使得这些农资产品无论优劣都可进入市场。

2.3 农资执法体系不健全

目前,在机构设置方面,大部分地区的农业行政执法实行市支队、县(市、区)大队的两级管理体制;在综合配备方面,人员数量、执法装备与执法工作需要差距很大,远不能保证正常的执法工作。在经费方面,当前执法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虽然“以罚代管”“以罚养队”的现象得到遏制,但经费不足问题却没有解决。在职能划分上,执法主体及其职能划分不够明确、执法范围不够清晰,造成部门交叉管理,相互扯皮,给监管工作带来困难。

nlc202309041051

3 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的对策与建议

3.1 健全农资监管体系,建立市场长效监管机制

1) 按照法律法规赋予的执法职能,切实划清农业、工商、公安和质监等执法部门的职责范围,加强行政执法部门之间、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信息交流、案情通报与协作,进而提高农资执法效能与水平。同时,加强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建设,保障农业综合执法顺利进行。

2) 进一步强化农资市场整治工作。以种子、农药、肥料等为重点,严厉查处经销假冒伪劣农资违法行为;按照国家对新农资生产、销售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农作物新品种、新农药、新肥料等引进、推广审定(备案)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当前的主推品种和建议零售价,引导农民选对农资,选好农资。

3) 强化抽检制度。实行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主要农资产品进行质量抽检,并做到每次检查都要有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农资质量检验报告出来后,及时依法向社会公布结果。

4) 深入推进农资监管信息化建设试点,构建涵盖市场准入、执法监管、信用评价、执法服务等内容的农资监管信息化系统,大力提升农资市场执法监管效能和水平。

3.2 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增强整体素质和维权意识

广泛开展宣传培训工作,普及有关法律法规和购买农资时的注意事项,以提高农资生产经营者的守法意识和农民的维权意识。宣传培训的主要途径有:对农资从业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开展“放心农资下乡”、“农业科技下乡”等活动;推广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培训等项目。同时,加大对农资执法队伍的培训。通过邀请专家授课、现场指导等形式,对农资执法队伍特别是基层执法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培训内容涉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农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

3.3 严格规范农资经营主体资格,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

依据《行政许可法》等有关规定,按照“谁发证、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从源头上治理和规范农资经营行为。认真落实农业执法巡查、执法抽检、检打联动、案件协查联动、重点农资企业监控等农资打假工作机制。农业、工商、质监等部门各司其职,全面加强对农资经营主体资格的检查,对合法的经营主体,建立农资经营户台帐,进行动态管理;对不具备农资经营资格条件的,坚决予以取缔;对需要限期整改的农资经营户,在整改到位前,暂时取消其经营资格;对新申请的经营户,要完善前置条件,严把市场准入关,严格依法履行行政许可职责,强化许可后的跟踪核查。严查重处农资违法行为,追根溯源,决不手软。涉嫌犯罪的案件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坚决杜绝“有案不移,以罚代刑”行为。

参考文献

[1] 张丽华,吴建霞,徐文娟.浅谈如东县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的新举措[J].上海农业科技,2014(1):7-8.

[2] 储美琴,江涛.泰州市姜堰区农资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7):350-351.

[3] 朱德良.创新农资市场监管机制的实践探索[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3(5):77-78.

Abstract: The article presents related solutions for solving the constant problems of fake and inferior seeds, pesticide, fertilizer and other agricultural goods based on practical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market in Pulandian area. It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achieving effective supervision of agricultural market and safe suppl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Key words: agricultural market; supervision; against fake and inferior goods; enforcement

监管市场化论文 篇7

本文将分析我国第二类疫苗市场化的社会背景、监管工作现存问题, 进而从宏观层面论述改革第二类疫苗监管工作应具备的新愿景、新理念、新模式、新原则和新变革, 旨在为我国改进第二类疫苗监管工作提供新颖、有益的理论依据。

1 第二类疫苗市场化的社会背景

《疫苗管理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疫苗生产企业可以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批发企业销售本企业生产的第二类疫苗。疫苗批发企业可以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其他疫苗批发企业销售第二类疫苗”, 该条款被认为确立了第二类疫苗市场化的流通机制。当然, 这样的制度设计绝非“空穴来风”, 其背后有着充分且深厚的社会背景, 笔者认为,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 我国第二类疫苗价格虚高。在未引入市场调节机制前,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垄断”第二类疫苗供应, 无论供需关系如何, 疫苗价格“雷打不动”;加之第二类疫苗通过“疾控途径”供销, 环节繁冗, 我国药品领域存在的“层层加成、药品回扣”等现象, 亦存在于第二类疫苗流通领域, 无形中抬高了价格。第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 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宏观调控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实践,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 能够适应第二类疫苗市场化后的调节与监管。第三,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将“现代生物技术药物、重大传染病防治疫苗及药物”等划为鼓励类医药产业, 其发展必然受到政府重视以及政策扶持。第四,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目前, 我国处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程中, 改革的原则之一是“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 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 改革强调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等4大体系, 完善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 这些举措均会对第二类疫苗生产、流通和接种等环节产生影响。第五, 经济社会加快发展。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活水平提高, 人民群众对“安全、有效、方便和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日益增长, “医药费用价格虚高、上涨过快、负担过重”等突出问题亟待政府解决。

基于上述背景, 《疫苗管理条例》引入了第二类疫苗市场调节机制, 以期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迫使虚高价格回归理性, 促进疫苗企业保障产品质量、接种单位改善接种服务, 提高公共卫生资源的可及性, 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层次、多样化预防接种需求。

2 第二类疫苗监管工作现存问题

第二类疫苗市场化以来, 社会所预期的积极效果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市场机制对虚高疫苗价格的调节十分有限, 各地疫苗安全事件仍不时发生, 疫苗冷链管理难度加大, 接种人群有任意扩大化的倾向。究其原因, 有学者认为是供方市场垄断、市场信息不对称、市场调节失灵等原因所致[1]。笔者认为上述三点只是部分原因, 导致“第二类疫苗市场混乱”的更深层次、更重要的原因, 是政府监管不当、监管不力、权力寻租等问题。

2.1 行政被动、缺乏预见

对疫苗的行政监管, 往往是疫苗安全事件发生并产生一定社会影响后, 行政机关才被迫进行“补漏查缺”、“亡羊补牢”式的被动监管与处置。疫苗安全事件发生之初, 很多行政机关秉持的观念仍然是“规避责任、限制影响”, 而非“彻查事件、主动担责”。在事件发生之前, 行政机关未能充分掌握疫苗生产、储存、运输、供应、销售和使用等环节的动态信息, 监管工作缺乏明确的目的性, 有限的监管行为 (如质量抽查、定期检查等) 也会因此受到限制。另外, 我国尚未建立完整的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监测预警系统, 预防接种 (疑似) 异常反应的发现与处理依旧停留在个案水平, 而不能对全国范围内相似问题进行综合分析, 更不用说对潜在疫苗问题进行预警, 使相关部门主动采取措施、预防疫苗问题的发生了。

2.2 问责机制不健全

问责机制是事后监管的有力手段之一。在疫苗领域, 某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疫苗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对一些疫苗违法行为熟视无睹、纵容默许, 出现问题后又隐瞒违法情况;更有甚者, 权力寻租、官商勾结、相互取利[2]。这些都是问责机制不健全的后果。综观《疫苗管理条例》第七章, 追究行政主体法律责任的条文数量少, 规定较为笼统、抽象, 可执行性不足;对未造成严重后果的违法违纪行为, 官员须承担的责任过轻。在问责过程中, 不能排除有权机关对条文规定随意解释, 袒护应负责任官员, 使官员最终承担的责任与造成的严重后果不能相当, 出现“罚不抵过”的情况, 不利于督促行政机关和行政官员严格依法履职。

2.3 信息公开不全面、不及时

卫生部制定的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并不为受种者广泛知晓;除少数种类疫苗外 (如狂犬病疫苗、流感疫苗) , 其余第二类疫苗的免疫程序或者使用指导原则未能全面、及时、有效地公布;卫生主管部门发布第二类疫苗接种建议信息缺位, 在经济利益驱使下, 疫苗企业、接种单位很可能为了增加接种人数、牟取经济收益, 诱导接种需求, 导致“非高危人群接种到疫苗, 而真正的高危人群未接种到疫苗”的现象, 使预防接种的效益大打折扣, 还会给受种的非高危人群增加经济负担和发生接种异常反应的风险[1]。

此外, 发生疫苗违法案件后, 相关部门也未能将案件具体情况、调查进展情况、处罚善后情况等及时向社会公开, 其公开的“步伐”与“尺度”往往落后于大众媒体。这种回避、遮掩、畏惧信息公开, 只会使公众产生猜忌和恐惧, 让有关部门丢了民心、失了公信。

2.4 财政经费投入不足

虽然《疫苗管理条例》规定“接种第二类疫苗由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承担费用”, 但是不可否认, 第二类疫苗的预防接种具有公共卫生服务性质, 一部分人受种后可以减少传染源, 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或者控制了传染病在社会上的发生、流行, 从而使周围其他人同时受益[1]。因此, 市场化运作的第二类疫苗仍然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 预防接种相关经费、接种机构冷链系统经费等应由政府出资保障, 疫苗部分价格成本也应有政府的资金投入或补偿。然而, 目前我国政府投入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总量不足、所占GDP的比重过小, 给予人民的实惠非常有限, 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第二类疫苗价格虚高之风。

2.5 社会参与不充分

社会公众是预防接种的受益者与利益密切相关者, 在我国愈发强调“社会管理”理念的背景下, 社会元素参与第二类疫苗监管过程还不充分。例如, 在疫苗监管的行政立法、公共决策、违法行为查处过程中, 公众的意见、建议未被有关部门 (充分) 重视;在发生接种异常反应时, 受种者只能向疾控机构、接种单位反映情况, 或向县级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请求解决争议, 而不能向更高级别部门直接提出请求, 这可能使有关机构、部门为了逃避责任, 而逐级“瞒报”异常反应事件, 不利于受种者和社会公众的健康权益保障。此外, 社会公众接受预防接种时, 对接种单位与人员资质、设施设备运转等情况的监督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生物医药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行业服务与管理职能有待更好地发挥。

3 第二类疫苗监管改革

由于我国第二类疫苗监管普遍存在上述问题, 现行监管机制不能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 所以, 笔者认为应当借着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东风”, 对第二类疫苗的监管工作进行重大改革。总的来说, 改革应立足于“保障公民健康权”这一新愿景, 秉持“宪政、善治”的新理念, 坚持监管工作5大新原则, 开创“精细化、信息化和动态化”的“社会管理新模式”。

3.1 监管新愿景:保障公民健康权

联合国《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公约》对“健康权”的定义是“人人享有可能达到的最高标准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的权利”。可见, 公民健康权的性质是公法意义上的一种社会权或公民权, 是公民基于政府作为所应该享有的。该社会权的核心是“强调政府在保障公民健康方面的积极责任, 要求政府不仅做出承诺更要主动践行, 保障所有人在享受政府购买并提供的公共产品上的公平待遇, 以及公民健康状况的逐步改善”。公民健康权与个人生存质量密切相关, 它强调人的健康是最根本的, 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

我国公法上虽无“公民健康权”的明文规定, 但是, 几乎所有卫生立法宗旨以及医药卫生政策, 均已对公民健康权的保护做出表述, 如“维护人民身体健康”、“保障人体健康”等。对第二类疫苗监管机制改革, 应当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 把“保障公民健康权”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切实确保预防接种安全有效, 保障公众健康和公共卫生。

3.2 监管新理念:宪政、善治

政府践行对公民健康权的承诺时, 往往会涉及行政职权的分配、合作制衡关系与机制等问题, 这就需要用“宪政”与“善治”的新理念加以协调解决。

宪政, 是指以宪法为前提, 以民主为核心, 以法治为基石, 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宪政三要素是民主、法治和人权, 其思想精髓是“限制防范政府的 (公) 权力, 认可保护公民的 (私) 权利”[3]。在宪政理念下监管第二类疫苗, 有助于遏制政府超越滥用职权、行政不当管制、履行职责不力、寻租纵容违法等违法行为, 促使政府依法行政、注重民主、限制干预、制衡权力、保护权利以及改善公民健康, 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善治, 则是一种通过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民、甚至国际元素之间的互动、协调、合作, 以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得以实现的管理过程。善治理念所包含的宪政法治、社会公平、公共利益、机构设置合理、官员民主产生、政府信息公开、公众媒体监督、公众参与决策及利益协调平衡等要素[4], 正是我国第二类疫苗监管机制改革所亟需的。

3.3 监管新原则

第二类疫苗监管工作改革必须立足国情, 一切从实际出发, 坚持以下5大新原则:

第一, 坚持以人为本, 维护公民健康权益。坚持《疫苗管理条例》确立的“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的立法宗旨, 以维护公民健康权益为中心开展工作, 把预防接种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 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疫苗价格与质量等问题。

第二, 坚持立足国情, 适于社会转型发展。坚持从基本国情出发, 实事求是地总结疫苗监管工作的实践经验与教训、发展规律与矛盾, 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疫苗监管机制, 力求使预防接种与社会结构变动、社会形态变迁、经济体制变革等社会转型进程相协调、适应。

第三, 坚持统筹兼顾, 把握全局整体考量。坚持统筹疫苗生产、流通和接种等各个环节, 兼顾行政机关、疫苗企业、接种单位、接种人员和社会大众各方的利益诉求;着眼长远, 改革体制机制, 立足当前, 解决突出问题;把握全局, 突出重点, 贯彻落实, 稳妥推进。

第四, 坚持公平效率, 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强化政府积极责任, 加强政府在制度、规划、筹资、服务、监管等方面的职责, 维护预防接种的公共卫生服务性质, 促进社会公平。同时,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 促成有序竞争局面, 提高疫苗监管水平效益。

第五, 坚持依法监管, 积极有力权责相称。坚持依法行政, 促进政府信息全面、及时公开;推进积极监管, 有效预防疫苗质量问题与接种异常反应, 加强处置疫苗安全事件引发的政府公共危机的能力;有力查处违法行为, 绝不姑息手软, 严格官员问责制, 督促官员履职。

3.4 监管新模式

笔者认为, 改革我国第二类疫苗监管工作, 要按照“社会管理”的思路进行设计, 形成针对第二类疫苗的精细化、信息化、动态化的监管新模式, 实行“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具体来讲, 分为以下几方面:

政府卫生、药监、价格、工商、海关和财政等部门, 要按照疫苗监管体系的行政职责划分, 积极履行自己的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 在制度规划制定、准入许可审批、流通接种监督、投诉违法查处及政府信息披露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政府各有关主管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 共同建立、维护和分享疫苗监管动态信息库, 基于物联网、互联网实时更新信息, 达到对疫苗的全程、实时、无缝监控, 确保所掌握的信息公开、真实和透明, 防止疫苗行业违法行为的发生, 维护公共利益和接种安全[5]。

生物医药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要加强自身建设, 增强行业服务能力, 主动参与社会管理, 协助维护疫苗监管动态信息库, 发挥行业自律组织作用, 对企业提供技术指导服务, 对政府提供专业咨询建议, 对企业无良行为进行通报批评与相应惩戒, 加强与行政部门沟通。

疫苗生产、批发企业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诚信企业形象, 发挥自我监管与约束作用, 按照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开展经营活动, 遵守行业规则与道德, 强化质量控制, 向社会保质保量地提供“安全放心”的疫苗, 自觉接受监管部门及全社会的监督。

接种单位要确保人员与机构具备预防接种资质、设施设备运转正常, 按照法律法规、工作规范、免疫程序和使用指导原则等进行预防接种, 自觉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与技术指导, 完善购进、接种记录制度, 把好疫苗质量最后一关, 应保证所有接种疫苗质量合格。

受种者可以主动获取政府公开的信息和疫苗接种常识, 对接种单位和接种人员有无相应资质进行监督。在接种过程中, 如发现违法违规现象, 主动向行政机关举报投诉, 如发生疑似不良反应, 主动向有关部门和接种单位反映。

社会公众参与到第二类疫苗的监管中来, 可以就第二类疫苗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发表评论意见, 积极向有关国家机关建言献策, 并可监督上述其他监管机构主体的监管工作, 就其违法违纪或履职不力行为, 向有关机构部门提出批评指正、意见建议、检举揭发。

参考文献

[1]倪进冬, 叶冬青.对第二类疫苗接种服务中存在问题的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9, 25 (5) :484-485.

[2]黄艳兰.对政府公共危机缺失的思考——以山西“疫苗”事件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 2010 (25) :39.

[3]周叶中.宪法[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181-185.

[4]俞可平.论政府创新的若干基本问题[J].文史哲, 2005 (4) :138-146.

监管市场化论文 篇8

一、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 盈利能力降低, 经营风险上升

我国商业银行现在的经营利润主要依靠利差收入。利率市场化后, 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为了吸收更多的存款必然会提高存款利率, 而为了争夺更多的贷款客户又必然会降低贷款利率, 利率的变动可能会带来银行资产价值与收益相对于负债成本和价值的不对称变化, 银行会面对利差收窄风险, 主营业务利润受到巨大影响, 商业银行的竞争压力随之上升。

(二) 金融创新加快, 业务转型风险加大

利率市场化后, 商业银行存贷利差空间缩小, 经营压力进一步增大, 传统的业务结构已不能适应利率市场化的发展, 迫使商业银行打破原有的经营模式, 持续不断地研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新的金融服务产品, 以金融创新来分散风险, 并保证盈利能力的稳步增长。但是业务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 新兴金融产品存在着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 使商业银行面临着业务转型的风险。同时, 对于内部监管而言, 又意味着监管范围的扩大和监管难度的增加。

(三) 资产负债变化, 流动性风险加剧

长期以来, 流动性风险都较为复杂、隐蔽且难以爆发。但利率市场化后, 存款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必将会被推高, 出于保值增值的角度考虑, 资金的流动性会更强, 在此情况下, 就容易引发存款“大搬家”和银行间恶性竞争的加剧。另一方面, 利率波动与热钱的跨境流动相互影响, 银行监管难度加大, 可能引发流动性风险, 引起宏观经济动荡, 危及金融秩序稳定。

二、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的内部监管建议

在实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 为应对利率变动带来的诸多风险, 商业银行必然会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 建立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 提高存贷款定价能力, 加快完成业务经营转型, 强化流动性风险管理。因此, 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的内部监管也必须跟上业务发展变化的步伐, 建立符合其自身发展状况的内部监管体系和监管模式, 以降低和控制利率变化带来的风险。

(一) 牢固树立风险监管意识, 强化宏观监管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 商业银行可能因经营失误而发生倒闭。如果银行内部不转变监管理念, 仍停留在以前的合规性、操作性、微观的单笔业务操作监管层面, 那将不足以抵抗利率市场化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商业银行内部监管必须从合规监管转向风险监管, 从微观单笔监管转向宏观全局监管, 将风险意识贯穿于整个监管过程, 从宏观上加强对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监测和控制, 以提高抗击系统性风险的能力。

(二) 扎实推进利率管理审计项目, 做好微观监管

利率市场化后, 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主要包含再定价风险、选择权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及基差风险。为应对这些风险, 商业银行要提高主动应对能力, 内部监管部门更应起好指导参谋的作用。内部监管部门要将利率管理审计作为一项常态化的工作来抓, 重点审计利率管理部门岗位设置的合理性、利率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用性、数据库建设的完整性、风险参数设置的科学性及风险模型设置的合理性等要素, 不断提高内部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 积极参与金融创新产品监管, 实施有效监控

利率市场化催生的金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 使商业银行面临着业务转型的经营压力。建议银行内部监管部门积极参与金融新产品的研发过程, 了解和掌握产品属性, 加强产品风险监控, 有效识别金融新产品上市的必要性、风险与收益的对称性及各环节存在的风险点, 查处以创新之名规避监管或者打擦边球的行为, 及时提出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 避免对高风险业务的过度追求。

(四) 完善非现场监管, 转变监管方式

相对利率的频繁变动, 现有的监管方式和监管手段匮乏, 已无法对利率波动的风险进行及时的监测和预警。银行内部监管部门应建立对利率波动的高频度常态非现场监测体系, 并逐步健全对利率市场化后系统性风险的监测、分析和管理系统。对非现场监测发现的利率走势异常、存贷利差变化异常等相关风险预警事项, 内部监管部门可采取较为灵活的监管方式, 不拘泥于项目形式, 甚至可以一事一查, 及时地进行核实监管。

(五) 加强监管人员培训, 促进素质提升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经营者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对银行内部监管人员也是如此, 但现有的内部监管人员擅长的还只是传统的信贷业务和财会业务监管。利率市场化后, 急需一批既了解金融市场化知识, 又具备识别、计量和控制市场化风险的复合型监管人才, 这就对监管人员的从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专业人才的匮乏, 内部监管部门应有针对性的加大培训力度, 建立专业人才库, 实施持续的专业技能培训, 使大量的监管人员成为利率风险管控和金融创新监管等方面的复合型监管人才, 以保证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银行内部监管工作的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景红民.我国商业银行防范利率市场化风险的对策研究[J].经济与法, 2012 (14) .

[2]赖志坚.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如何提高银行监管的有效性[J].银行监管研究, 2012 (5) .

[3]郑科.利率市场化下的商业银行风险防控[J].商界论坛, 2012 (7) .

监管市场化论文 篇9

一、把握目标路径、突破瓶颈制约。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也是财富”。现行条件下做好专卖零售市场综合监管,重要的是解决好瓶颈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势必影响综合监管的深入推进和效能提升。现阶段而言,推进专卖市场综合监管的瓶颈在哪里?我们认为,依然是机制优化与效能提高等问题。换句话说,是主体发挥、制度设计、机制完善以及对持证经营户的教育引导等。今年四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办公室下发了国烟办综(2013) 217号《国家烟草专卖局办公室关于推进烟草零售市场检查方法创新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已经明确,开展烟草零售市场检查方法创新试点工作的目的是建立和完善“打击严厉、管理到位、疏导及时、服务周到”的市场监管体系,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因而,如何运用法治思维,深化综合监管,服务市场建设,提高管理效能,建设具有现代法治理念、满足消费需求、市场秩序优良、适应上海国际都市发展的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模式体系,就成了专卖主管部门必须认真思考和妥善解决的实践课题。万物皆有规律,卷烟市场也不例外。管理模式虽有多种、监管手法林林总总,但其目标指向却始终如一,那就是“维护国家利益、维护消费者利益”,这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我们说,模式在于完善、内涵在于丰富、管理在于效能。论其推进路径,笔者认为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障、监督是关键。比如,就专卖法规的教育宣传而言,送法进市场也应当“适销对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层位,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千人一面的宣传,千篇一律的说教,只能是事倍功半。对于经营户可以侧重守法经营、信守承诺的教育引导;对于消费者则要扩大专卖法规宣传,加之介绍一些识别真假卷烟的知识,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而对于专卖管理人员不仅要学好专卖法律法规,还应熟悉并掌握好相关的法律知识。如民法、民诉法、行政诉讼、行政复议、行政处罚法、证据学等。因此,在“打击严厉、管理到位、疏导及时、服务周到”的卷烟零售市场的监管体系建设中,我们还必须学会使用“非对抗性”的方法来消除对立,解决好监管主体与经营主体之间的矛盾,善于采取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和教育的等手段来冲破现行监管思路的瓶颈制约。因为有些发展中的问题并非都是可以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的。

二、把握内涵要求、明确监管重点。

简言之,就是“创新监管理念、完善监管机制、转变监管方式、丰富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效能”。实质是强调科学化管理。而科学化管理的基本精神是尊重规律,主要特点是严格规范,本质要求是不断创新。我们说,“规范”与“效率”是市场监管中两个重要轮子。没有“规范”,“效率”就失去了基础;没有“效率”,再好的“规范”也没有实际意义。规范是把事做正确、注重自律。效率是提高速度与效益、创新思路与方法。事实上,创新不仅是一种意识,重要的是一种能力,要有创新的本领。要通过竞争,学会抗竞争;通过选择做什么,学会选择不做什么,最终使得管理效能得到提高。这就需要用解放了的思想来统一思想,在落实行动中加快行动,并把成效作为检验综合监管体系建设的重要标准。我们只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才能丰富监管内涵、完善监管模式。

笔者认为,按照零售终端的在网状况,可以把烟草零售市场分为三个监管区间(入网前、经营中、退出后)。根据持证零售户的四种分类(重点监控户、一般监控户、基本守法户、守法户),应当在“把得牢、管得住、退得出”上下功夫,在“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管上做文章。其实,市场运行的质量、专卖净化率的高低,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经营者守法状况的直接反映。然而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有针对持证户的教育疏导问题,也有市场监管理念是否符合现代法治社会的要求、体制机制是否顺应城区发展需要等诸多问题。2007年3月国家发改委颁布了《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当年国家烟草专卖局领导在这个《办法》施行的电视电话会议上就明确提出了“保护与约束并重”的管理思想。2010年11月在《烟草行业贯彻落实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家烟草专卖局主要领导又明确要求“管理与服务并重”。据此,我们梳理市场监管的方针理念应当明确为“保护与约束并重,管理与服务并重”。另外,从法律的功能角度出发加上“教育与处罚并重”这一基本遵循,这样就形成了“三个并重”的监管思想。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着的。有发展就会有新的基础性工作,当然也就有不断夯实的过程。虽然说过去在烟草零售市场管理中做了一些基础工作,但基础管理仍需进一步夯实与发展,切不能以为基础工作做了就等于基础管理好了。相反,需要不断的探讨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在纷繁多变的市场表象中找到相对稳定的运行规律,不断提高市场监管水平。因为我们始终倡导实干,而真正的实干就是学好理论、把握规律、解决问题,就是抓具体、具体抓,就是变单一检查为综合施策,变粗放方式为集约监管,从传统到现代,从被动到主动,促进市场和谐发展。

三、把握推进抓手、提高监管效能。

这些抓手措施,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创新监管理念。

观念的转变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因。没有观念的突破,就不会有事业的成功。因为,不同的理念势必衍生出不同的工作方式和异样的监管方法。早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就正式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治国的基本方略确定下来了,并于1999年写进了宪法。这实际上标志着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它向世人表明,在这个法治的国度里,法律作为一切是非曲直的最终辨别原则与标准,具有至高权威、至上尊严和最高效力,任何个人和组织都必须服从法律、依法办事,不享有任何超越法律之外或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但是长期以来,数千年的“人治”传统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人治”社会的顽疾,一时是难以彻底消除的。比如,①重约束轻保护,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与自由难以实现。②重实体轻程序,认为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关系是主从关系。③重处罚轻申辩,认为处罚是制裁违法,申辩是为违法者说话。这些严重影响了我们执法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更新观念、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国家的大政方针及基本国策上来,认真学习、全面把握、正确执行专卖法律法规以及专卖立法中所确立的基本原则与精神。创新监管理念,主要是指专卖执法理念要更新。要牢固树立“保护与约束并重、监管与服务并重、教育与处罚并重”的执法理念。坚持“多指导、多规范、少处罚、少指责”的服务规范,把执法重心由事后处罚转向事前规范、指导与宣传教育。同时强调,全体专卖人员要“从过去的单纯执法向以人为本、注重疏导、加强服务的执法观念转变,向实体与程序并重、形式与效果统一的执法理念转变,向强化执法部门责任的执法观念转变。2012年国家局赵洪顺副局长在全国专卖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进一步推进公正文明执法工作,在总结部分地区柔性执法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推行行政指导等柔性执法方式。开展柔性执法,要坚持一个原则,做到“三个立足”。坚持一个原则,就是维护法律尊严,严格依法行政,这是一个大前提。做到“三个立足”,首先要立足教育。要让零售户学法、知法,之后再懂法、守法,加强对零售户的教育引导。第二要立足预防。要分析专卖违法案件的特点、类型、原因,研究行业管理和零售户各自存在的问题,使管理有的放矢。第三,要立足服务。零售户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服务的对象,要把管理与服务结合起来”。这段话概括起来,就是“教育、预防、服务”六个字。这给我们审视综合监管明确了努力方向,也坚定了深入信心。

2、转变监管方式。

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执法服务、行政约谈、预先警示等柔性执法方式的应用,也是上述“三个并重”理念的具体实践。市场建设表明,向着“和谐市场”的目标进发中,强调和谐不等于回避矛盾,不是遇到问题绕道走,也绝非意味着放松执法或者不依法执法。相反,是对我们的执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求我们学会用非对抗性的方法调解纠纷、化解矛盾、清除对立、回归和谐。开展执法服务,如举办法律培训、建立“法律诊所”、上门宣传引导、解答持证人疑虑等,引导持证人算好“法律账、良心账、利益账”,让他们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哪些应当怎么做,以及用行政约谈和预先警示的办法等柔性执法方式的应用,均收到了好的效果,较好解决了二次违规现象。因为,“严厉打击”可以剔除不和谐因素,“疏导及时”可以增加和谐因素。

3、丰富监管手段。

当前,要重点抓好“APCD”工作法的应用,完善“打击严厉、管理到位、疏导及时,服务周到”的监管体系建设,认真解读环节要求,用好这一方法。在应用这一工作法的进程中,“A”,分析要科学。专卖各部门要依据现有数据把主观因素与客观现象结合起来,得出贴合实际的结果,不可“倒果为因”,盲下结论。如专卖监督科的“12313”平台,每季度就接入的电话统计分析时,要找出多发时段与多发地段,分析报告交与市场检查部门参考。市场检查部门数据分析员定期对检查情况统计分析,尽可能找出其带有规律性的线索,使之检查有的放矢。专卖内管部门也应将查到的真烟追溯情况及时与专卖市场检查部门沟通。这种职能互补,指向着共同的市场监管目标,促进了力量整合,提高了监管效能。“P”,计划要精准。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信息市场检查部门制定计划时可以作为参考,以便检查有的放矢,监管“精准到位”。特别是对于“四种类型”的经营户,施行分类检查,使得针对性更强、指向性更大、精准度更高,较好实现了监管全覆盖、检查有重点、效能有提高。“C”,检查要规范。要求准备、实施、结果判断与痕迹记录等环节,规范有序、结论正确、质量提高。“D”,处理要合法。就是依程序、按要求,堵疏结合,妥善处理,及时反馈,持续改进。

4、完善监管机制。

主要包括,制定客户类别,建立检查规定,明确“查处、管理、疏导、服务”等四种模式的机制要求,并“专销”部门深度合作、定期例会、资源共享,用好内部流转的《检查信息反馈单》等。同时,我们明确“市场监管与案件查办、执法服务与营销服务”,虽有联系但不等同。执法服务的价值追求主要集中在“公正、效率、便捷”,而营销服务则更多的趋向于“满足需求、提升效益”。但它们又都统一于“和谐市场”建设过程中,它们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因此,“专销聚力”的做法应当成为综合监管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这种专卖与营销多部门的资源开发和力量整合,促进了职能强化与效能提高,形成了烟草市场综合监管的“组合拳”。这种“组合”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显现出在烟草市场建设中有着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

监管市场化论文 篇10

关键词:种业,市场,准入

1 前言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古老的产业, 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而发展, 是经济再生产、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的基础。“民为政要, 农为国本, 种为农先”, 民富则国强, 农业兴则国家兴, 种业兴则农业兴。种子是农业生产与发展的源头, 是不可替代的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一切现代农业技术、农艺措施都直接或间接地通过种子这一载体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自从中国进入市场经济以来, 种子开始作为一种商品开始在市场环境下流通。当下种子市场供应渠道较多, 种子品种繁杂, 生长经营商鱼龙混杂, 市场准入种子质量更是参差不齐。在这种环境下, 一个健康、净化的种子市场对于粮食的持续增长、农民的持续增长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市场监管的角度, 就做好种子市场监管力度, 构建和谐种子市场秩序, 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 为今后推动本地区种业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2 什么是种子市场

种子市场是对种子有购买能力的需求, 也是对种子有需求且有能力购买的农户群体。种子用户有购买动机和使用某品种的习惯, 真正采取购买行动而成为某一品种的使用者, 还要有一定的购买力作经济保证。种子用户的收入是影响种子购买力的最重要因素。纵观我国种子商品化和种子市场的发展进程, 无不与农民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收入水平的提高能促进农民使用商品种子、优质种子, 加快品种的更新换代;反过来, 优质新品种的采用又能增加农民收入。

3 加强种子市场监管的思考分析

3.1 建立高素质种子市场管理队伍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现在, 种子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加大, 市场监管难度也是日趋明显。在如此发展趋势下, 我们的种子市场管理队伍既要懂得市场执法程序, 又要了解相关的农业技术;既要有较高的管理素养, 又要有较高的法律水平。要想实现这一目标, 一方面要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培训, 另一方面要将培训与实践、考试与考核结合起来, 建立一支高素质种子市场管理队伍, 真真正正做到公正、公平、公开执法, 为地方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3.2 严格市场种子准入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相关规定, 市场种子经营实行许可制度。种子市场经营者在取得相关的经营许可证明之后, 方可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营业执照。负责种子市场准入的相关部门一定要落实经营许可制度, 对于种子经营、加工、仓储、生长等等各个环节要严格实地检查, 确保合乎法律程序, 取得相关资格证明之后, 方可按照规定发放资格证明。此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规定, 如下情况可不用办理经营许可证:经营不在分装地包装种子;受有经营许可证证书书面委托代销种子的, 可不用办理经营许可, 但是必须要办理营业执照, 并在地方种子管理机构备案过。除此之外的, 一律可视为无证经营。对于无证经营的单位, 勒令其整改, 否则吊销其经营许可。

3.3 加强市场种子售后的服务管理

加强市场种子售后的服务管理, 要落实种子档案管理制度。将出售种子的来源、去向、质量、品种, 购进人、售出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住址等等, 严格登记备档。种子经营备档至少要保存到售后两年以上, 这样可保证售后种子服务的跟踪到位。种子售后当年, 要根据经营档案记录情况, 组织专业人员到田间地头, 做好技术指导。尤其是在作物性状表现突出时期, 有效地跟踪调查, 可及时了解生产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及时为生产户主提供技术指导, 保证农作生产的顺利开展。

3.4 落实种子标签真实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明确指出种子进入市场必须要将种子真实信息披露给购买者, 明确了种子标签真实制度的重要地位, 这样做可有效规范国内种子市场的销售行为, 也是提高流入市场种子质量的重要举措。同时, 建立种子标签真实制度, 也为市场监管机构加强种子适量监督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由此, 必须要落实种子标签真实制度。在实际市场经营过程中, 必须要严格按照《农作物种子标签管理办法》制作种子标签, 标签要详细备注种子的名称、栽培要点、适种区域等等法定信息。这样可保证农民放心识别购买, 切实提高准入市场种子质量, 维护了农业市场秩序, 保证了农业生产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5 加大种子质量监管力度

种子质量是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保障, 也是决定着农业收成好坏的关键所在。当下, 由于种子市场供应渠道较多, 种子品种繁杂, 生长经营商鱼龙混杂, 市场准入种子质量参差不齐也在情理之中。为了防治种子案件的发生, 必须要将种子质量监管落实到位。对于市场买卖种子, 要定期进行抽检。尤其是在种子收获后播种前, 重点抽检种子生产大户和种子经营企业。对于抽检后的结果要及时公布于大众, 对于质量不达标的种子坚决不能让其流入市场, 保证准入市场种子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谢勇.狠抓队伍建设全面履行职责强化种子市场监管[J].中国种业, 2012, (10) :40-41.

建筑市场监管体系构建分析 篇11

摘要:当建筑市场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则建筑市场需要进行监管。在构建建筑市场监管体系的过程中,可从建筑市场监管目标、政策、机构、工具方面进行入手,确定保证监管质量、提高监管效率的监管目标;制定具有有明确、动态、一致与前瞻等特点的监管政策体系;设置“监管监管者”的独立机构,并安排专门独立的监管机构和监管人员;实行监管影响评价(RIA),对建筑市场监管效果进行有效分析,形成一定的监管衡量标准并构建建筑市场监管的流程框架,为建筑市场监管提供一定的思考与依据。

关键词:建筑市场监管 监管质量 监管效率

0 引言

我国早已由计划经济体制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的转型虽然是无形的,但是由此产生的市场经济规则的改变却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尤其在建筑市场。市场规则这只“看不见的手”没能在建筑市场进行自我调节达到均衡,而是出现了许多现实的经济问题,如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机会主义、不正当竞争等“市场失灵”现场的产生,不仅损害了市场主体的利益,同时也损害了社会的公共利益[1]。因此,建筑市场仅依靠市场调节已经不再可行,还需要被监管。

1 建筑市场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1.1 建筑市场存在的问题

①市场失灵。市场失灵现象主要是市场主体信用缺失、市场准入把关不严的问题。虽然我国制定了多项建筑市场相关制度,如招投标制度、建设监理制度、质量安全责任制度等,但是仍然有许多建筑业企业不遵守建设程序,规避招标、阴阳合同、肢解分包、串标、虚假资质、行贿等问题层出不穷,造成建筑市场的混乱。

②政府失灵。政府失灵主要是政府作用的效果不大和政策失效等方面的体现。首先制定的政策、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健全、完善,未与市场规则良好对接,让建筑市场主体有空子可钻,如《建筑法》中规定的市场主体行为不明确,规范的经济活动范围不合理等问题造成实施存在一定困难;其次建筑市场监管主体存在多头领导的现象,同时统一协作的监管机制未形成,均各自为政,造成权力分割,使得政策落实存在问题;最后是建筑市场监管主体的单一化,仅仅只是依靠政府对建筑市场监管远远不够,政府对建筑市场的不熟悉造成制定的政策、制度未能适应建筑市场的运行,从而限制了建筑市场的有效运行,也造成制度的无效性。

1.2 建筑市场问题成因分析

1.2.1 市场失灵的理论依据

①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主要是指参与者互相不拥有全部的信息,或者一方拥有而另一方不拥有的信息,这就是信息的不对称,信息的不对称也有两种类型[2]。第一种是知识信息的不对称,也称为隐藏知识,如开发商清楚所销售商品房的质量而客户则不知;第二种是行动信息的不对称,也称为隐藏行动,如施工方的偷工减料、采用残次材料等行为而业主不知。

隐藏知识会导致机会主义的出现,不过是在合同前产生机会主义从而产生逆向选择,例如在招投标市场中,高水平、高素质的投标单位可能被低水平、低素质的投标单位所替代而被挤出投标行列;隐藏行动同样会导致机会主义的出现,不过是在合同后产生机会主义从而产生道德风险,如承包商的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还有开发商的拖欠工程款等。

②寻租理论。“寻租”最早产生于1967年塔洛克关于税收、垄断的社会福利思考中,他认为每个人在竞相寻租的同时,都是认为花费这些费用直到取得所期望的利润是值得的,其中的“租”,就是一种“经济租”,是一种超过了机会成本的报酬[3]。这种经济租有两种来源,第一种是制度造成的,通过供需的调整从而产生了租金;第二种则是人为创造的,比如政府在市场的调节作用,帮助或者保护其中的利益相关方,造成“租金”的产生。

1.2.2 政府失灵的理论依据

政府失灵主要是指政府行为的效率低下或者不能提高效率,或者政府收入分配不均的行为,将收入分配给不应获得这部分收入的人[1]。政府失灵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是以经济人作为假设前提,认为相关方在进行决策或者行动时均会以自身、个人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将个人的成本与收益分析作为衡量标准,朝着个人利益的方向即非公共利益方向进行决策或者行动。由此可以得出政府在进行政策颁布或者行为实施时是很有可能出于自身目的,做出不利于建筑市场运行的决定,不符合并无法实现公众和社会的共同利益,从而出现“政府失灵”。

1.2.3 成因总结

①市场失灵的成因总结。a信息的不对称而失灵。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造成市场规则无法有效发挥作用,参与方未能获取有用、完全的信息,造成市场资源配置不合理。b市场机制发育不健全而失灵。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市场规则还未良好地适用市场经济体制,参与方有漏洞可钻,为自身谋求利益从而进行“寻租”,导致市场混乱。

②政府失灵的成因总结。a宏观掌控的不适应。对于建筑市场的宏观掌控主要是法律法规体系、政策的制定,但是由于相关宏观掌控措施与建筑市场的不配套,造成政策效率低下甚至缺失。b“经济人”利益的驱动。政府也是“经济人”,在进行政府行为的同时,也会基于自身利益出发,因此未能长远考虑并结合公共利益,造成建筑市场相关政策的不符合。

2 建筑市场监管体系的建设

2.1 监管目标的确定

建筑市场监管主要是指政府对建筑业企业进行市场行为、经济活动的一系列标准、规则及要求的政策组合,其中这些政策组合主要有经济性监管政策和社会性监管政策。经济性监管则是指政府对价格、税收、市场进入或者市场清出等机制的干预,社会性监管则是政府对建筑产品安全、质量、环境保护等实施的监管措施。这些政策的监管都是为了确保提高监管质量,提高监管效率的监管目标。

2.2 监管政策的制定

监管政策体系应该具有明确、动态、一致与前瞻的特点,需将政策目标、行动计划和监管措施进行有机结合[4]。建筑市场监管体系需要将法律法规体系、政策及制度有效结合,同时还需要考虑建筑市场参与方即建筑业企业对监管政策的理解与执行,因此在进行监管相关政策的制定时,还需要听取建筑业企业对于建筑市场运行的建议与思考,在决策层面提高透明度,纳入更多的相关参与方,这对于监管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有促进作用。同时,建筑市场政府监管与市场运行的边界还需要进行界定,对于建筑市场政府监管的范围进行有效界定,并区分开市场自行运行的边界,因为当市场失灵出现,政府才需要介入进行建筑市场监管,因此,建筑市场失灵是政府进行建筑市场监管的必要前提。endprint

2.3 监管机构的组成

监管机构的组成与安排主要涉及部门间的权利分配。建筑市场监管主体主要是政府的建设主管部门以及下设的相关部门,没有一个独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同时也缺乏一个针对监管者进行再监管的机构来监督监管者。

①“监管监管者”机构的设置。这个机构需要进行内外审查与协调,对内协调主要是确保监管机构在监管相关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以解决,其中不仅是保证规章制度的协调一致性,同时也是对部门间的一种有效协调;对外协调则是听取专家、利益相关方等人员的有效意见。该机构主要是将政策的制定、实施与审查、协调相分离,以此可以保证监管政策的客观与有效。

②监管机构与监管人员的“独立”。监管机构与操作人员都是基于监管政策、市场规则的机关,不论是政策的执行、许可证的办法与惩罚措施的实施等,都是为了保证监管质量,提高监管效率,增强监管的可靠性,以保护建筑市场不受不正之风的影响和侵蚀。

2.4 监管工具的形成

建筑市场监管的目标是为了进行监管改革,保证监管质量,提高监管效率。现行的监管研究不仅有监管方法的研究,从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到监管信息系化的推广,还有监管手段的相关研究,包括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技术手段等等,但是还需要对于监管工具进行有效研究,即建筑市场监管的影响评估分析,OECD国家将其称之为RIA(Regulation Impact Assessment)。这主要是针对监管效果的有效分析,不仅反映了市场失灵问题的有效解决以及建筑市场参与方的规则遵守现象[5]。另外,还有建筑市场监管的成本收益分析,分析监管政策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不仅要分析规章制度制定的成本和获得收益,还要分析规章之间的矛盾以及规章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2.5 建筑市场监管过程框架

建筑市场监管影响评估分为事前与事后两个部分,事前RIA评估主要是在监管政策、制度颁布之前,对其预期的影响进行相关评价,事后RIA评估主要是在监管政策、制度颁布之后对其现行的实际影响进行的相关评价[5]。由图1可知,建筑市场监管的必要前提是建筑市场失灵,进而进行建筑市场监管。政策、制度从制定到实施要经历制定、修改与协调、事前RIA分析、颁布、事后RIA分析等阶段,通过不断地RIA分析,对监管政策、监管方案的成本收益进行对比,从而修正方案,事前RIA分析是监管政策、制度颁布的依据,事后RIA分析是为下一步监管方案的决策提供信息。当建筑市场渐渐运行正常,则要放松监管,当建筑市场再次出现失灵状况,则要继续进行建筑市场监管。

图1 建筑市场监管过程框架图

3 结束语

本文对建筑市场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与分析,并运用相关理论进行成因分析,得出建筑市场必须进行监管,且在构建建筑市场监管体系的过程中,需要从建筑市场监管目标、政策、机构、工具等方面进行入手,确定保证监管质量、提高监管效率的监管目标;制定具有有明确、动态、一致与前瞻等特点的监管政策体系,有机结合规章制度、行动计划与监管措施;设置“监管监管者”的独立机构,并安排专门独立的监管机构和监管人员;实行监管影响评价(RIA),对建筑市场监管效果进行有效分析,重视监管对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影响,关注监管的成本与收益,形成一定的监管衡量标准,最后分析构建建筑市场进行监管的流程框架,以为建筑市场监管决策与评价提供思考与依据。

参考文献:

[1]郭薇.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论行业协会在市场治理中的功能与实现条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沙凯逊,宋涛,赵锦锴等.从非对称信息看建设市场的整顿和规范[J].建筑经济,2004(1):82-85.

[3]邓小红.寻租理论下的政府行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6:114-116.

[4]席涛.政府监管影响评估分析——国际比较与中国改革[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4):16-24.

[5]王蕾,王芳霞.政府监管政策绩效评估分析——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为例[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5):80-86.

[6]Nicholas Bagley,Richard L. Revesz.Centralized oversight of the regulatory state [J].Columbia Law Review,2006,106(6):1329.endprint

2.3 监管机构的组成

监管机构的组成与安排主要涉及部门间的权利分配。建筑市场监管主体主要是政府的建设主管部门以及下设的相关部门,没有一个独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同时也缺乏一个针对监管者进行再监管的机构来监督监管者。

①“监管监管者”机构的设置。这个机构需要进行内外审查与协调,对内协调主要是确保监管机构在监管相关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以解决,其中不仅是保证规章制度的协调一致性,同时也是对部门间的一种有效协调;对外协调则是听取专家、利益相关方等人员的有效意见。该机构主要是将政策的制定、实施与审查、协调相分离,以此可以保证监管政策的客观与有效。

②监管机构与监管人员的“独立”。监管机构与操作人员都是基于监管政策、市场规则的机关,不论是政策的执行、许可证的办法与惩罚措施的实施等,都是为了保证监管质量,提高监管效率,增强监管的可靠性,以保护建筑市场不受不正之风的影响和侵蚀。

2.4 监管工具的形成

建筑市场监管的目标是为了进行监管改革,保证监管质量,提高监管效率。现行的监管研究不仅有监管方法的研究,从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到监管信息系化的推广,还有监管手段的相关研究,包括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技术手段等等,但是还需要对于监管工具进行有效研究,即建筑市场监管的影响评估分析,OECD国家将其称之为RIA(Regulation Impact Assessment)。这主要是针对监管效果的有效分析,不仅反映了市场失灵问题的有效解决以及建筑市场参与方的规则遵守现象[5]。另外,还有建筑市场监管的成本收益分析,分析监管政策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不仅要分析规章制度制定的成本和获得收益,还要分析规章之间的矛盾以及规章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2.5 建筑市场监管过程框架

建筑市场监管影响评估分为事前与事后两个部分,事前RIA评估主要是在监管政策、制度颁布之前,对其预期的影响进行相关评价,事后RIA评估主要是在监管政策、制度颁布之后对其现行的实际影响进行的相关评价[5]。由图1可知,建筑市场监管的必要前提是建筑市场失灵,进而进行建筑市场监管。政策、制度从制定到实施要经历制定、修改与协调、事前RIA分析、颁布、事后RIA分析等阶段,通过不断地RIA分析,对监管政策、监管方案的成本收益进行对比,从而修正方案,事前RIA分析是监管政策、制度颁布的依据,事后RIA分析是为下一步监管方案的决策提供信息。当建筑市场渐渐运行正常,则要放松监管,当建筑市场再次出现失灵状况,则要继续进行建筑市场监管。

图1 建筑市场监管过程框架图

3 结束语

本文对建筑市场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与分析,并运用相关理论进行成因分析,得出建筑市场必须进行监管,且在构建建筑市场监管体系的过程中,需要从建筑市场监管目标、政策、机构、工具等方面进行入手,确定保证监管质量、提高监管效率的监管目标;制定具有有明确、动态、一致与前瞻等特点的监管政策体系,有机结合规章制度、行动计划与监管措施;设置“监管监管者”的独立机构,并安排专门独立的监管机构和监管人员;实行监管影响评价(RIA),对建筑市场监管效果进行有效分析,重视监管对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影响,关注监管的成本与收益,形成一定的监管衡量标准,最后分析构建建筑市场进行监管的流程框架,以为建筑市场监管决策与评价提供思考与依据。

参考文献:

[1]郭薇.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论行业协会在市场治理中的功能与实现条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沙凯逊,宋涛,赵锦锴等.从非对称信息看建设市场的整顿和规范[J].建筑经济,2004(1):82-85.

[3]邓小红.寻租理论下的政府行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6:114-116.

[4]席涛.政府监管影响评估分析——国际比较与中国改革[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4):16-24.

[5]王蕾,王芳霞.政府监管政策绩效评估分析——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为例[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5):80-86.

[6]Nicholas Bagley,Richard L. Revesz.Centralized oversight of the regulatory state [J].Columbia Law Review,2006,106(6):1329.endprint

2.3 监管机构的组成

监管机构的组成与安排主要涉及部门间的权利分配。建筑市场监管主体主要是政府的建设主管部门以及下设的相关部门,没有一个独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同时也缺乏一个针对监管者进行再监管的机构来监督监管者。

①“监管监管者”机构的设置。这个机构需要进行内外审查与协调,对内协调主要是确保监管机构在监管相关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以解决,其中不仅是保证规章制度的协调一致性,同时也是对部门间的一种有效协调;对外协调则是听取专家、利益相关方等人员的有效意见。该机构主要是将政策的制定、实施与审查、协调相分离,以此可以保证监管政策的客观与有效。

②监管机构与监管人员的“独立”。监管机构与操作人员都是基于监管政策、市场规则的机关,不论是政策的执行、许可证的办法与惩罚措施的实施等,都是为了保证监管质量,提高监管效率,增强监管的可靠性,以保护建筑市场不受不正之风的影响和侵蚀。

2.4 监管工具的形成

建筑市场监管的目标是为了进行监管改革,保证监管质量,提高监管效率。现行的监管研究不仅有监管方法的研究,从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到监管信息系化的推广,还有监管手段的相关研究,包括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技术手段等等,但是还需要对于监管工具进行有效研究,即建筑市场监管的影响评估分析,OECD国家将其称之为RIA(Regulation Impact Assessment)。这主要是针对监管效果的有效分析,不仅反映了市场失灵问题的有效解决以及建筑市场参与方的规则遵守现象[5]。另外,还有建筑市场监管的成本收益分析,分析监管政策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不仅要分析规章制度制定的成本和获得收益,还要分析规章之间的矛盾以及规章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2.5 建筑市场监管过程框架

建筑市场监管影响评估分为事前与事后两个部分,事前RIA评估主要是在监管政策、制度颁布之前,对其预期的影响进行相关评价,事后RIA评估主要是在监管政策、制度颁布之后对其现行的实际影响进行的相关评价[5]。由图1可知,建筑市场监管的必要前提是建筑市场失灵,进而进行建筑市场监管。政策、制度从制定到实施要经历制定、修改与协调、事前RIA分析、颁布、事后RIA分析等阶段,通过不断地RIA分析,对监管政策、监管方案的成本收益进行对比,从而修正方案,事前RIA分析是监管政策、制度颁布的依据,事后RIA分析是为下一步监管方案的决策提供信息。当建筑市场渐渐运行正常,则要放松监管,当建筑市场再次出现失灵状况,则要继续进行建筑市场监管。

图1 建筑市场监管过程框架图

3 结束语

本文对建筑市场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与分析,并运用相关理论进行成因分析,得出建筑市场必须进行监管,且在构建建筑市场监管体系的过程中,需要从建筑市场监管目标、政策、机构、工具等方面进行入手,确定保证监管质量、提高监管效率的监管目标;制定具有有明确、动态、一致与前瞻等特点的监管政策体系,有机结合规章制度、行动计划与监管措施;设置“监管监管者”的独立机构,并安排专门独立的监管机构和监管人员;实行监管影响评价(RIA),对建筑市场监管效果进行有效分析,重视监管对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影响,关注监管的成本与收益,形成一定的监管衡量标准,最后分析构建建筑市场进行监管的流程框架,以为建筑市场监管决策与评价提供思考与依据。

参考文献:

[1]郭薇.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论行业协会在市场治理中的功能与实现条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沙凯逊,宋涛,赵锦锴等.从非对称信息看建设市场的整顿和规范[J].建筑经济,2004(1):82-85.

[3]邓小红.寻租理论下的政府行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6:114-116.

[4]席涛.政府监管影响评估分析——国际比较与中国改革[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4):16-24.

[5]王蕾,王芳霞.政府监管政策绩效评估分析——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为例[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5):80-86.

贵州强化节日食品市场监管 篇12

中秋节前, 为保障广大消费者过一个愉快祥和的节日, 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从8月18日起至8月31日, 贵阳市食品药品监督局组织各区 (县、市) 食品监管部门对月饼生产企业开展了专项检查。在专项检查中, 执法人员检查了各生产企业的生产场所和设施卫生状况是否满足食品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 是否存在利用陈馅制作新月饼、把月饼回收用于糕点原料、回收月饼再加工等现象, 并对月饼生产小作坊的肉制品和蛋黄原料来源进行了重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存在质量隐患的, 责令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 责令生产单位停产整改。对使用过期原料、非食用物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篡改标签中生产日期、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等违法行为, 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查处。涉嫌犯罪的, 移送公安机关, 并配合做好进一步调查工作。

六盘水强化重点专项执法

为切实维护“两节”期间群众饮食安全, 防止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六盘水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加强2014年中秋、国庆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 部署开展“两节”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强化中秋节期间月饼市场专项执法检查。督促月饼生产企业加强质量自管自控;加强突击检查和抽查;强化对加工销售月饼的餐饮服务单位的监督检查;切实监督月饼经营者严把月饼进货关;强化对月饼质量的监督检查。

强化节日期间重点食品监督检查。强化重点食品、重点区域、重点场所的食品安全监督检查, 严把食品质量准入关, 切实保障节日食品消费安全。突出农村、城乡结合部、城市社区、旅游景区、车站码头等重点区域。

强化旅游景区等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检查。以旅游景区及周边餐饮服务单位、连锁餐饮服务单位、中央厨房等为重点单位, 以餐饮集中消费区域、旅游景区及周边、高速公路沿线等为重点区域, 强化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和隐患排查。

切实开展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治理。加强对农畜产品、养殖重点场所的监控和生猪、牛肉、羊肉为重点的“瘦肉精”检验检测, 强化养殖环节滥用抗生素及禁用药物的监管, 增加活畜禽销售前质量安全抽查频次, 加大肉品检验检疫工作力度, 确保检疫率达100%。

强化食品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打击力度。针对问题易发多发的区域、场所和薄弱环节, 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隐患排查, 加大对农村、城乡结合部等区域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力度, 对发现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食品和监督抽检发现的不合格食品, 要依法采取有效措施, 及时处置。

安顺强化节日市场检查工作

上一篇:钻井队伍管理论文下一篇:外伤性小肠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