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义学习理论

2024-09-13

有意义学习理论(共12篇)

有意义学习理论 篇1

一、导言

英语教学对初中生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良好的英语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并促使他们建构完善的英语知识体系。这对于提升他们的言语能力具有积极意义。为此, 提升初中生的英语教学效率应该成为英语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应用有意义学习理论改进英语教学是提升英语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有意义学习理论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一个重要学习理论。根据有意义学习理论, 个体学习的顺利完成需要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这凸显了新旧知识联系的重要性, 有利于学生构建完善的英语知识体系。同时, 有意义学习理论还认为学习必须具有充足的知识储备。这能够为他们的新知识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和前提, 避免其因为基础知识不牢固而在新知识的学习上出现难题。除此之外, 有意义学习理论还突出了学生学习意向的重要性。该理论认为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应该成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根据有意义学习理论, 结合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实际, 本文章将探究这一理论的意义以及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二、有意义学习理论对英语教学的积极作用

(一) 有意义学习理论能够帮助学生对新知识进行了解

当前, 一些初中英语教师人为的割裂了不同知识板块体系。这种让学生孤立地学习英语知识, 影响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也违反了有意义学习理论的理念。有意义学习主张学习的实现应该保持新旧知识的良好联系。学生在良好的新旧知识的联系下, 即能够对以往的知识进行了解, 又能够依据旧的知识对新知识进行学习。这能够消除学生对新知识的神秘感, 促使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比方说, 初中英语教学在教过去进行时的时候, 可以先让学生对现在进行时的相关内容进行回顾。由于过去进行时同现在进行时具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学生通过对现在进行时的回顾, 能够更好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过去进行时进行学习。

(二) 有意义学习理论能够提高学习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学习兴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促使学生更为有效的学习。为此, 教师应该为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这一点同有意义学习理论的理念具有一致性。有意义学习强调学生英语学习意向的重要性, 鼓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强化。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 英语教师可以采取积极的教学措施,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维持较高的学习动机水平。例如, 在“Finding your way”这一单元的教学中, 初中英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问路方面的英语对话。在对话过程中, 学生不仅可以对“north”、“west”方位词进行学习, 而且可以通过接受不同的教学方式培养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这能够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 从而更为积极对英语进行学习。

(三) 有意义学习理论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有意义学习理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意义学习理论强调巩固学生的知识基础。这能够帮助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提供良好的知识基础。学生能够依托丰富的英语知识储备, 开展新的学习活动。这能够改变当前一些初中英语教师过分重视难度过高的知识, 忽视学生知识基础的不足的做法。这对于巩固学生的知识基础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有意义学习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一) 重视学生的知识基础

有意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之前要具有良好的知识储备。这就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知识基础。这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努力。第一, 教师要改变过分重视难度过高的知识。一些英语教师过分重视知识的难度, 而忽视了学生的知识基础。根据有意义学习理论, 教师应该改变这一行为, 积极巩固学生的知识基础, 避免由于知识难度过高而伤害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二,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例如, 足够的词汇量是学生学好英语的重要前提。为此, 英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英语词汇的学习和掌握, 从而使学生具有较好的知识基础。为此, 英语教师可以教学生一些记住词汇的方法, 帮助学生对单词进行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读音对单词进行分类, 从而实现单词记忆效率的提高。比如bake cake fake lake make nake rake sake take wake都是以“ake”结尾。学生通过以读音对单词进行分类, 能够更好对所学单词进行掌握, 从而使自己拥有良好的知识基础。第三, 英语教师对学差生给予更多的关注。重视学生的英语基础还要求教师要对学差生进行关注。学差生在学习基础上, 新知识的学习上具有较高的难度。教师可以针对学差生这一特点, 巩固他们的知识基础。英语教师在对学差生进行辅导的时候可以要求他们先掌握一些比较简单的知识内容, 如“there be”、“be going to”等语法知识。在他们掌握相应知识的基础上, 英语教师再教授难度较高的知识。这有利于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从而使他们对相应的知识进行学习。

(二) 强化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有意义学习理论强调了新旧知识联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认为这是学生开展有效学习的前提。根据这一理念, 教师要强化新旧知识的联系。一方面, 教师可以在传授新知识之前, 对相应的旧知识进行回顾。例如, 在“there be”复数形式的教学之前, 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回顾“there is”的知识, 在此基础上再引入“there are”的教学。这能够实现两部分知识的强化。另一方面, 教师在传授新知识的时候, 要进行新旧知识的比较, 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 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新旧知识的差别, 从而避免在掌握知识的时候出现混乱。这一点对于相似度比较高的新旧知识尤为重要。比方说, 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的构词方式具有较高的相似性。针对这一情况, 英语教师在教一般过去时的时候, 可以对两种时态的构词方法进行比较。一般现在时在以辅音字母+y结尾的词时候, 要变y为i再加es;一般过去时在以辅音字母+y结尾的时候, 要变y为i加ed。这两点具有较大的共性。但是, 一般过去时在以重读闭音节结尾的时候, 要双写最后的辅音字母加ed。但是, 一般现在时在相应的情况下则不需要特殊的构词方法, 只需要按照一般情况下加s就可以了。通过比较, 学生对两种时态能够更好的掌握, 避免在学习的时候出现知识的混乱。

(三)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根据有意义学习理论, 学生应该具有英语学习的倾向。这就要求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学习动机, 有效促进其积极性的提高。首先, 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比方说, 在“School Life”的单元学习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校园生活进行对话。这能够增进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从而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其次, 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消除课堂的枯燥感,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英语教师可以积极借用多媒体的教学媒介, 丰富传统的教学模式, 从而让学生在多样的教学模式中对英语知识进行学习。再次, 教师要增强学生对英语课堂的参与性。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从而让学生获得英语学习的乐趣。例如, 在“Pets”单元的教学中, 英语教学除了接受相关的语法知识之外, 还可以让学生用英语介绍自己家的宠物。这能够让学生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价值, 并从中获得愉悦感。

(四) 控制教授知识的难度

保证知识难度同学生的接受水平相互契合也是有意义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理念。为此, 英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 循序渐进的开展英语教学。比方说, 在一般现在时的教学中, 英语教师应该先传授一般情况的构成方法, 英语教学应该在学生明白一般情况下在动词后面加上“s”的构成方法。在学生对这一构词方法进行比较好的掌握情况下, 教师再进行以辅音字母+o结尾的词、以s, sh, ch, x等结尾的词等特殊情况下的构词方法。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对一般现在词构词方法进行有效学习。

摘要:有意义学习理论对英语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这种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有意义学习理论能够帮助学生对新知识进行了解;第二, 有意义学习理论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 有意义学习理论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根据有意义学习理论, 英语教师可以从四个方面对这一理论进行应用。这四个方面的措施包括重视学生的知识基础、强化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控制教授知识的难度。

关键词:有意义学习,英语,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吴利萍.有意义学习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0, 02.

[2]李玉升, 姜双明, 吕鹏飞.有意义学习理论对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 200702.

[3]曹文珍.英语教学从“心”开始[J].山西教育 (教学) , 2011, 06.

[4]康彦平.英语教学的几点体会[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 22.

有意义学习理论 篇2

有意义值得学习的语录

1.不要对谁有依赖感,最好的状态就是:你在也挺好,你走了仍然吃得好,睡得早。

2.你和我的爱这场游戏,就像,我干杯,你随意。

3.无人为你挡枪口,那就做自己的英雄。酸甜苦辣我自己尝,喜怒哀乐我自己扛;我就是自己的太阳,无须凭借谁的光。

4.没什么非你不可,也没什么不可失去。愿意留下来的人,就好好相处,彼此信任;想要远走的,就挥挥手说声抱歉,恕不远送。

5.肉麻的话我不会说,没把握的事我不会做,欺骗背叛伤害过我的人,我更不会再联络。

6.唯有你深得我意,也只有你最不识抬举。

7.我生命中很多过客,当然,也不介意多你一个。

8.要不是老师说过不能乱扔垃圾,不然我早把你扔出去了。

9.你若想要得到,就别只是期望。人生短暂,经不起等待;决定放弃了的事,就请放弃得干干净净。那些决定再也不见面的人,就真的不要见面了。不要再做背叛自己的事了,如果想爱别人,就先好好爱自己。

10.天会黑,人会变,三分情,七分骗,路还长,别太狂,以后指不定谁辉煌!

11.天凉了,你要注意保暖,不然感冒了传染给我,我他妈砍死你。

12.不是姐不适合你,是姐根本看不上你。

13.无论我此时是多么的彷徨迷茫,最终我都要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14.他若喜欢你,你脾气再大都叫个性,他若不喜欢你,就算你温顺的像只猫,他都嫌你掉毛。

15.什么都藏不住,什么事情都忍不住要说出来,后来慢慢的发现,这样做真的好傻逼,安全感和安慰都是自己给的,别人只会看热闹不嫌事大。

16.别人恭维你时,偷偷高兴一下就可以了,但不可当真,因为那十有八,九是哄你的;别人批评你的时候,稍微不开心一下就可以了,但不可生气,因为那十有八,九是真的。

17.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吃过的苦,受过的累,会照亮未来的路;没有年少轻狂,只有胜者为王。

18.我的故事有很多,只是不想与你说,我的烈酒也很灼,只是不想与你喝。

19.从此我选择销声匿迹不再把你提起,从此你我殊途一生不再相遇。

20.学会做个彪悍的娘们,不矫揉不造作不发嗲不懦弱,怎么骄傲怎么活,我喜欢那样真实的自己。

有意义值得学习的短句

1.你明明在那,可是这辈子却再也与我无关了。

2.快乐是一种心灵自在安详的舞蹈,快乐是给人以爱自己也同时享有爱的欢愉的沐浴。快乐是身心的舒适和松弛,快乐是一种和谐和宁静。

3.一个人最可悲的就是为了别人的看法一味的改变自己,到了最后,做不成别人,也找不回自己。

4.我想所谓爱情,就是你面对的那个人,他的情绪和你的情绪,在同一个频率。无论何时,抉择一定要放在努力的前面。

5.人心之所以不安,就是把自己寄托在那些不稳定和不真实的东西上。你把房子盖在流沙上,却渴望一个永远安定的窝。

6.承诺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美好的东西往往不会变为现实。

7.时间是种极好的东西,原谅了不可原谅的,过去了曾经过不去的。也许我偶尔想回到之前的时光,但我知道,人始终要学会向前看。

8.总有一天你的棱角会被世界磨平,你会拔掉身上的刺,你会学着对讨厌的人微笑,你会变成一个不动声色的人。

9.心有主见,不听传言,莫论人非,过往不恋,笑对人间。

10.我还是相信,星星会说话,石头会开花,穿过夏天的木栅栏和冬天的风雪之后,你终会抵达。

11.他人的想法,只会影响你成为一个自由的人。

12.不要在一件别扭的事上纠缠太久。纠缠久了,你会烦,会痛,会厌,会累,会神伤,会心碎。实际上,到最后,你不是跟事过不去,而是跟自己过不去。无论多别扭,你都要学会抽身而退。

13.抛掉过去,不一定有好的开始,但一定不会比过去坏。

14.爱就大声说出来,因为你永远不会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

15.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

16.有些事,你真别看清,看清,心痛;有些人,你真别看懂,看懂,伤情。人生看不惯的东西太多,看清看懂,全是自找伤心。凡事太认真,累了自己,苦了心。

17.如果想走出阴影,那就让你的脸面向阳光;如果你想告别懦弱,那就让心在历练中慢慢坚强;如果你想摆脱平凡的生活,那就努力让自己高傲的飞翔。

18.分手后,我病了几场,终于活成了百毒不侵的模样。

19.成年生活真的好难啊,每次觉得可以稍微放松的时候,它立刻就会扔给你一堆垃圾事情垃圾人,用事实告诉你就你还想放松,是头发掉的少了,还是最近你飘了。

20.人在一个地方呆久了,总会有想改变的时候。

有意义值得学习的说说

1.大胆表达自己,该拒绝的时候果断拒绝,别担心会让别人不高兴,你没有责任取悦所有人。

2.唯独喜欢一个和说话有关的词:倾诉。没有倾诉,所以的语言都如同被弃绝和荒废。如同谎言。

3.这世上最大的冒险,就是爱上一个人。因为你永远也不知道,自己全身心的投入,最终会换来什么。

4.若爱情是信仰,你总会找到理由继续爱他。

5.看清了很多人,却不能随意拆穿;讨厌着很多人,却又不能轻易翻脸。有时候,生活就是要逼自己变得逆来顺受,宠辱不惊。

6.如约而至是个多么美好的词,等的辛苦,却从不辜负。

7.人和人间的信任,就像是一张纸片,一旦有了破损,就不会再回到原来的样子。

8.你的人生不会辜负你的。所有那些转错的弯,那些流下的泪水,那些滴下的汗水,全都让你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9.如果你想交一个朋友,那就请他帮你一个忙。求助,可以使人际交往变得更加深入,拉近彼此的感情。

10.衣服丢了纽扣,才知道什么叫依赖;锁头丢了钥匙,才明白什么是离不开。等,等我们有安排,时间不是安排出来的,而是留出来的;等,等我们的将来,将来若是没有现在,也只是一片空白。

11.人是不能闲的,一闲就会想得太多,一闲就会感情泛滥,所谓矫情屁事多,空虚寂寞冷,都是因为懒散堕落闲。

12.岁月永远年轻,我们慢慢老去,你会发现,童心未泯,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13.我不一定会胜利,但定会真诚行事。我不一定会成功,但会抱持一贯的信念。我会和任何正直持平等观念的人并肩而立。

14.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觉得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又觉得寒冷;人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过活。

15.当你觉得孤独无助时,想一想还有几十万亿的细胞只为了你一个人而活。这是我今天看到最温暖的话,突然被自己感动了。

16.做人两样东西不能丢:一个良心,一个梦想。

17.任何事情,总有答案。与其烦恼,不如顺其自然。命运不会亏欠谁,看开了,谁的头顶都有一汪蓝天;看淡了,谁的心中都有一片花海。

18.所有的玩笑里,都藏着认真的话,而那些看似没有听懂的回应,大概就是再委婉不过的拒绝。

19.使我们不快乐的,都是一些芝麻小事,我们可以躲闪一头大象,却躲不开一只苍蝇。

20.一哭二闹三上吊也只对爱你的人管作用。不爱了就什么也不是了,无关紧要。

有意义值得学习的文案

1.世界上的事物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2.人与人之间,除了亲人的关系,其它温暖的关系都是上帝给你额外的宠爱。

3.做有用的事,说勇敢的话,想美好的事,睡安稳的觉,把时间用在进步上,而不是抱怨上。

4.爱情,就仿佛是一条弥漫着雾的丝路,这条路没有尽头。

5.不要抱怨,不要委屈,只怪自己不够优秀。

6.别觉得你被世界抛弃了,世界根本就没空搭理你。

7.人生短暂,选择自己确定的方向,不奢求每个人的理解,保有初心即可。

8.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不要总是怨天尤人,不要总是挑别人的毛病,看别人不顺眼,不要总想去改变别人,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修好自己的心,一切境都会随心转。

9.我最信任的人,教会我不要相信任何人。

10.自信,必须源自于某一个好习惯不断地加持。

11.你才二十几岁,就担心这辈子再也遇不到喜欢的人了。余生很长,何必慌张。

12.成长就是你哪怕难过得快死掉了,但你第二天还是照常去忙这忙那,甚至没有人知道你发生了什么。

13.向日葵看不到太阳也会开放,生活看不到希望也要坚持。

14.做一个特别简单的人,好相处就处,不好相处就不处。不必对每个人好,他们又不给你打钱。

15.也许,路并没有错的。错的只是选择;爱并没有错的,错的只是缘分。

16.天地之大,人太渺小,不要奢望太多,能够拥有一道属于自己的风景就不错了。

17.好听的话不当真,难听的话不较真;最安心的幸福莫过于:有人信你,有人陪你,有人等你。

18.素养不是在被欺负了以后还微笑,被冒犯了之后还礼貌。素养是你不主动冒犯别人,不以恶意揣测别人,不先以言语攻击别人。可一旦遭受到了冒犯,以牙还牙才是一个成年人该有的素养。

19.沉默是最好的诉说,遗忘是最好的解脱。

20.下辈子,我想当一条鱼,只有三秒记忆,记不起难过的事。

有意义学习理论 篇3

奥苏伯尔指出,有意义学习的产生,第一个内部条件是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倾向。它是指学习者必须具有把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动机。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学生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倾向。将这一思想引入到网站建设课程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实现。

首先,提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的。在对学生提出学习目标时,要注意结合学生的特点,使这些目标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只有当这些学习目标为学生所接受,并转化为学生自身的学习愿望和目标时,才能引起学习动机。在教学之初,要指明网站建设课程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意义,提出网站建设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观摩优秀的网站作品,通过鉴赏、分析和学习优秀作品,帮助学生了解网站功能的实现、设计特点,从而明确网站建设课程的教学目标。而在网站建设每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师需明确提出本节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在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时,要注意学习目标不可定得太高,应从努力可达到的目标开始。

其次,使学生对学习过程、获得知识本身产生兴趣。奥苏伯尔提出认知内驱力是学习动机中的第一个内驱力组成部分。学生对某一学科的认知内驱力主要是在环境中形成的,有赖于学生的学习经验。当学生不断地获得学习的乐趣、成功的体验,就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它是一种内在动机,是学习活动最重要的和最稳定的动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生动性、连贯性,并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针对网站建设课程的不同知识模块,应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网站规划设计模块,理论性和技巧性强,采用讲授和案例方式教学。对于静态网站设计模块,这部分内容中的HTML的基本标记和属性多而复杂,一般很难完全记忆,而Dreamweaver的使用,实践性很强。对于这一模块的教学,可以结合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的方式,将HTML的基本标记和属性的教学融入到使用Dreamweaver制作网页的教学中。对于动态网站设计模块,这部分内容理论性、系统性、实践性都较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结合讲授、案例和学生上机实践方式进行教学。

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奥苏伯尔指出,要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知识,可以应用奥苏伯尔提出的“先行组织者”策略。所谓“先行组织者”,就是在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提供给学生一些引导性资料,这些引导性资料是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了的,通过它的引导作用,使学生能够利用认知结构中的适当观念来同化新知识,从而更好地接受新知识。比如,学生在学习ASP内部对象时,可能对“对象”有些陌生,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例子:一台笔记本电脑就是一个对象,那么笔记本的屏幕尺寸就是它的一个属性;笔记本可以看电影是它的一个方法;笔记本上网时感染上病毒就是它的一个事件。通过形象、生动的实例,学生在学习ASP内部对象时就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了。

网站建设是一门逻辑性和系统性比较强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对原有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情况来组织教学。如在介绍Session对象功能——利用Session对象记载特定客户信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并讨论“我们还学习过哪些方法可以实现同样的功能?”通过沟通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在巩固旧知识的同时,能更好地接受新知识。

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他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在教学中,可以灵活地应用启发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项目教学法等方式,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习使用Dreamweaver制作网页的模块教学中,由于这部分内容实践性强,我们采用任务驱动的形式组织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通过实例进行示范性讲解,然后将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学生通过上机实践的方式,完成一个个具体的案例。教师指导学生的实践,并有针对性地对知识或技能的重点和难点部分进行说明或讲解。这种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获取知识的方式,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网站建设综合实训部分的教学中,采用项目化教学方式,进行企业实战情景模拟,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此外,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启发式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作者单位:哈尔滨技师学院)

有意义学习理论 篇4

1.有意义接受学习在学习数学中的作用

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使用有意义学习的方式, 学生可以不用重新发现, 而只需要在原有知识体系中寻找和新知识之间稳定的关联点, 让它们之间进行融合, 完成新旧资料之间的同化过程, 从而实现知识的积累或者知识结构的改变。比方说, 在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定理”的时候, 学生只需要在已经学会单独使用这四种运算方法的前提下, 记住“先进行乘除, 后进行加减”的运算顺序, 就可以完成这一新知识点的学习。逻辑性是数学的最大特征, 相互联系的知识点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这就让数学学习具有较大的思想性[1]。因此, 大部分的数学知识需要使用有意义学习的方式来完成学习。

一般来说, 有意义学习数学的过程, 不但是学生通过新旧材料之间的关系学习新知识的过程, 也是学生利用它们之间的联系对原有知识体系进行改造的过程。而完成这一过程的关键是对知识的“理解”。对于学生来说, 这一过程是创新学习思维方式, 是激发思考, 是让他们保持兴奋的动力;对于教师来说, 这一过程是教师遵照人类能力形成的一般原则指引学生通过努力实现能力提升的过程。

2.有意义接受学习的过程

关于新知识的学习, 皮亚杰的观点是:学习不是学生对新知识的阐述, 而是原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奥苏贝尔对这一观点进行了延伸, 他认为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就是对学生心理和新知识结构进行了解的过程[2]。

他这一观点的重心是学生对新材料的接受程度, 学习的关键在于他原有的知识体系是不是和新知识之间有联系点, 有意义学习的过程中材料和原有知识体系内部知识点相互影响, 而这种影响不但是对新材料的影响, 也包含对原有知识体系的改变。奥苏贝尔通过特别的公式来展现同化是如何发生的, 他用“a”代表新材料, 用“A”代表原有知识体系中的知识点, 那么同化发生的过程就可以通过下面的式子展现:

同化之后, 不但新材料的意义有所转变, 就是原有知识点也都具备了新的意义。A转变为“A'”, a转变为“a'”。但是式子中所表现的只是同化过程的一个环节, 在这一环节结束之后, 马上就会有新的环节开始, 也就是遗忘环节。假如在这一环节结束之后, 不能很好地实现“A'+a'”状态中两个元素的分离, 慢慢的“A'+a'”的综合就会被A' 或A所取代, 也就是说新材料在新的知识体系中被遗忘或者是取代。所以说这只是整个同化过程的一个子过程, 随着这个子过程的完成, 会有一个新的过程接踵而至, 这就是遗忘过程。而想要减少新知识的遗忘, 必须立即进行下一个同化环节, 增加新材料中的可利用元素。其进程可以展现如下:

奥苏贝尔用同化这一观点来总结学习的规律, 我们把这种模式归纳总结运用到教学当中去帮助学生开展有意义接受学习, 在保持原有知识的前提下去拓展新知识[3]。奥苏贝尔在这方面没有得出最终结果, 但是他用上面的公式来表示同化的过程, 说明他还是在这方面进行了试验的, 这样的试验具有不同凡响的意义。

二、有意义接受学习教学案例

1.下位学习案例 (新授课:矩形)

本案例中的教学是对于矩形的新授课, 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 所以在进行矩形的新授课时, 想首先在平行四边和矩形的定义之间建立联系, 然后再讲授矩形的相关知识。

(1) 思考

①当∠a发生改变, 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相应的怎么改变?

②当∠a是锐角时, 对角线是否等长?如果∠a是钝角呢?

③当∠a是直角时, 平行四边形为矩形, 对角线是否等长?

答:在上述活动中

①当∠a的大小发生变化时, 两条对角线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长度较长的对角线相应变短, 短的则会变长。如果∠a变成直角时, 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则会相等。当∠a再发生变化时, 对角线的长度又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②当∠a是锐角或钝角时, 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长度不等。

③如果∠a是直角, 此时的平行四边形就属于矩形, 这时两条对角线是等长的。

结论:任意一条对角线都能把矩形分为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两条对角线将矩形分为四个等腰三角形。所以, 关于很多矩形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直角三角形或者是等腰三角形来解决。

矩形的性质:对边平行且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等长且平分。

(2) 巩固练习

下图中 , 矩形abcd, ad、cb交于点e, ∠aeb=60°, ac=4cm.

①△aec是什么形状?

②求对角线的长。

分析:①矩形的性质中就有对角线相等并平分, 所以ae=ec, 在△aec中, 因为∠aec=60°, 而且两边ea=ec, 所以△aec是等边三角形。

②可直接运用矩形的性质来求对角线的长度。

解:①在矩形abdc中,

∵ad和cb是矩形abdc的对角线, ad与bc等长且平分

∴ea=ec, 所以△aec为等腰三角形。

又∵∠aec=60°

∴△aec是等边三角形。

②∵△aec是等边三角形,

∴ea=ac=4cm, 矩形的对角线不但相等而且平分, 可以得出ad=cb=2ea=8cm

∴对角线长度为8cm。

想一想:当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时, 这样的平行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怎么证明?和同学相互交流。

答:对角线等长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证明:图中的平行四边形abdc中, ac=bd, cb=ad, cd=ab

∴△abc=△bdc (SSS)

∴∠acd=∠bdc

又∵ac//bd

∴∠acd+∠bdc=2∠acd=180°, 即∠acd=90°

∴平行四边形abdc是矩形

∴对角线等长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由以上叙述我们可以总结出判读矩形的两个条件:

①内角为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②对角线等长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3) 归纳总结

①矩形的性质

所有内角都是直角;对角线不但相等而且平分;对边平行而且相等;轴对称图形。

②矩形的判别条件

矩形的判别可以分为两个步骤来进行, 首先是看待定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 然后就要找出平行四边形中是否有直角。

(4) 评析

平行四边形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四边形, 而矩形在平行四边形中也是属于比较特别的一种, 矩形就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下位概念。因为矩形是通过对平行四边形的条件加以限定而得出的, 说明了相较于矩形, 平行四边形具有更强的包摄性。通过矩形的学习, 不但巩固了平行四边形的关键属性, 还对平行四边形的关键属性进行了扩充。

对教材进行相应的分析可以得出, 本节学习的课程符合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条件, 本节课程体现了奥苏贝尔学习理论中的“下位学习”。新的关于矩形的知识和已掌握的关于平行四边形的知识形成了下位关系, 新的概念被同化以后并没有使上位概念发生本质的改变, 但是上位概念具备了更强的概括性、包容性以及可迁移性。可以利用这一关系对平行四边形进行加工, 找出平行四边形和矩形二者之间的关系: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就是矩形;平行四边形中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就是矩形等。矩形的知识就会被同化到平行四边形的知识结构中, 而平行四边形的原有知识结构也会得到补充, 就建立起了新的平行四边形的知识结构[5]。

2.上位学习案例 (新授课:二元一次不等式)

(1) 出示情景

呈现不等式题目并求解:y2-y-2<0

方案一, 转换为不等式组, 师生共解。如下:

根据原不等式等价于 (y-2) (y+1) <0, 得:

所以解不等式组即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方案二, 应用变式, 师导生解。如下:

根据原不等式等价于:

教师在此处需要留足时间, 便于学生认真思索上式的变式如何呈现。

思考后得出: (|y-1/2) |<3/2 , 得出{y|-1

(2) 提出问题

①教师提出问题:假如不动笔解不等式, 你有没有办法写出不等式y2-y-2<0的解集?

②教师“搭桥”:请你思考原式的补集并思考跟不等式的解集有什么联系?

③教师继续引导: 仔细观察不等式y2-y-2<0, y2-y-2>0及方程y2-y-2=0, 认真思考, 你有什么新发现?或者是你有哪些疑惑呢?

④学生汇报交流。

发现1:通过计算得知方程y2-y-2=0的根是 -1和2;观察不等式会发现, 他们的解集分别与 -1和2有关, 数轴直观的显示出y2-y-2<0的解集处于在两根之外的范围, y2-y-2>0的解集集中在两根之间的区间。发现2:根据上面的规律, 我们可以先求出方程的根, 再求不等式的解。

(3) 归纳提升

①先求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y1 , y2 (y1 y2}, 假如小于号为不等号, 那么它的解集就是 {y|y1 0 (a>0) 的步骤就是这样的。

②教师表扬学生表述的非常清楚。新的情况是, 附加说明a<0, 需要怎样做? (学生轻易得出:将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 -1就可以了。)

(4) 拓展练习

(5) 评析

从本节课的片段中不难发现, 这是一节典型的“上位学习”方式的具体运用, 符合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基本条件。本节课中学生的原有知识与新授知识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之间构成了典型的上位关系。 (见图3)

上位关系示意图清晰地显示出新知识与原有五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新知识既是对原有知识的归纳概括, 又能将原有知识加以整合运用。例如, 解集是要用集合来呈现, 求解过程通常需要化归后解决, 数形结合的直观理解等, 可见, 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相比, 其包容性与概括性更强[5]。

化归思想、迁移思想以及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与应用贯穿整个过程, 师生的数学探究包含了教师的有效引导和学生的主动探究、积极思索、合理总结, 整个案例呈现出了高效地运用上位学习的方式完成有意义接受学习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王艳青, 代钦.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分类讨论策略.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1 (12) .

[2]刘丽娟.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及对当今教学的启示.南方论刊, 2009 (5) .

[3]蒋学聪.提高数学教师有效备课质量之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3 (6) .

[4]成成.奥苏贝尔“接受学习”与布鲁纳“发现学习”的比较.新课程研究 (基础教育) , 2010 (2) .

有意义值得学习的经典句子 篇5

2. 快乐是一种心灵自在安详的舞蹈,快乐是给人以爱自己也同时享有爱的欢愉的沐浴。快乐是身心的舒适和松弛,快乐是一种和谐和宁静。

3. 一个人最可悲的就是为了别人的看法一味的改变自己,到了最后,做不成别人,也找不回自己。

4. 我想所谓爱情,就是你面对的那个人,他的情绪和你的情绪,在同一个频率。无论何时,抉择一定要放在努力的前面。

5. 人心之所以不安,就是把自己寄托在那些不稳定和不真实的东西上。你把房子盖在流沙上,却渴望一个永远安定的窝。

6. 承诺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美好的东西往往不会变为现实。

7. 时间是种极好的东西,原谅了不可原谅的,过去了曾经过不去的。也许我偶尔想回到之前的时光,但我知道,人始终要学会向前看。

8. 总有一天你的棱角会被世界磨平,你会拔掉身上的刺,你会学着对讨厌的人微笑,你会变成一个不动声色的人。

9. 心有主见,不听传言,莫论人非,过往不恋,笑对人间。

10. 我还是相信,星星会说话,石头会开花,穿过夏天的木栅栏和冬天的风雪之后,你终会抵达。

11. 他人的想法,只会影响你成为一个自由的人。

12. 不要在一件别扭的事上纠缠太久。纠缠久了,你会烦,会痛,会厌,会累,会神伤,会心碎。实际上,到最后,你不是跟事过不去,而是跟自己过不去。无论多别扭,你都要学会抽身而退。

13. 抛掉过去,不一定有好的开始,但一定不会比过去坏。

14. 爱就大声说出来,因为你永远不会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

15. 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

16. 有些事,你真别看清,看清,心痛;有些人,你真别看懂,看懂,伤情。人生看不惯的东西太多,看清看懂,全是自找伤心。凡事太认真,累了自己,苦了心。

17. 如果想走出阴影,那就让你的脸面向阳光;如果你想告别懦弱,那就让心在历练中慢慢坚强;如果你想摆脱平凡的生活,那就努力让自己高傲的飞翔。

18. 分手后,我病了几场,终于活成了百毒不侵的模样。

19. 成年生活真的好难啊,每次觉得可以稍微放松的时候,它立刻就会扔给你一堆垃圾事情垃圾人,用事实告诉你就你还想放松,是头发掉的少了,还是最近你飘了。

有意义学习理论 篇6

关键词:学习理论;自然地理;教学策略

自然地理学习很多都是有原理可循的,只有真正把原理搞清楚了才能同化迁移运用。如何使学生真正弄清楚自然地理的原理规律,理解、应用它,是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结合我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对有意义学习理论的认真研究,有意义学习理论对自然地理的学习有着积极指导意义。

一、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有意义学习是指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与已有知识结构建立了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能够解释区别其与其他知识的联系;如果学生并未理解符号所代表的知识,只是依据字面上的联系,记住某些符号的词句或组合,则是一种死记硬背式的机械学习。

奥苏贝尔认为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他强调学生的学习应该是适当呈现先行组织者激发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的有意义学习。这种学习是通过新知识与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的有关观念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其结果是新旧知识意义的同化,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重组、发展和完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取的新信息,只有在与他们自身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相关概念进行相互作用后,才会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恰当运用这一理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着重分析了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有意义学习理论的运用策略,希望能对地理有效教学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有意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自然地理教学策略

1.适当呈现先行组织者策略

奥苏贝尔曾说:“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以此进行教学。”先行组织者是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给学生提供一些引导性材料。这些引导性材料应该是与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相关,容易理解的生活实例。其作用是在学生能够有意义学习新内容之前,在他们“已经知道的”与“需要知道的”知识之间架设起桥梁,使新知识得到充分理解和掌握,使接受学习成为有意义的学习。

如在讲背斜成谷的原因时,可以用一根竹筷的折断来做先行组织者。竹筷折断时是先从上面开始断裂的,从而得出背斜成谷的原因是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在讲解热力环流时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孔明灯放飞的画面,焚烧树叶时灰烬的飘向等来说明热空气上升。这些实例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较为紧密,学生理解起来比较简单,也更容易同化迁移。

2.激发学生有意义学习心向的策略

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刺激,而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所以我们在上课时应该触及学生心灵,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可从以下方面激发学生的有意义学习: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新课标要求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只有让学生觉得学习地理是有用的,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比如,讲解时间的计算时,我们可以由以下问题入手:为什么北京奥运会开幕时间为2008年8月8日晚上8点呢?一孕妇生下双胞胎女儿,为什么最后出生的反而大些呢?一系列提问之后,让学生知道这么多的现象竟然都与时间有关,并通过答案的解读让学生觉得地理知识是对生活有用的

(2)合理运用多媒体,拓展课程资源

我们的教材课本是死的、不动的,而现代教学媒体填补了课本自身立体、动态感不足的缺憾。我们要紧扣课堂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精心搜集生活现象、古诗词、谚语、歌曲、图片、动画等各种形式的素材用于地理课堂,从而刺激学生的不同感官,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如,在讲解冷锋暖锋对天气的影响时可以引用俗语“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在讲解海陆风时可以用歌曲《军港之夜》之中的“海风你轻轻地吹”这句话与歌名符合吗?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综上所述,有意义学习理论对地理教学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将有意义学习理论适当运用到地理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我们教师应该不断总结创新自己的教学策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赫兴无.认知同化说指导下的地理教学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3(11).

[2]王三盼,方建福.认知同化论在指导地理教学中的实践[J].地理教学,2010(18).

[3]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23.

有意义学习理论 篇7

1奥苏贝尔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理论综述

1.1有意义学习与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实质

用奥苏贝尔自己的话说, 所谓有意义学习的实质, “是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 (非任意的) 实质性的 (非字面的) 联系的过程。简言之, 就是符号或符号组合获得心理意义的过程” (李小融, 168) 。比方说, 当学生看到生活中某个事物 (如:电脑) 的汉字符号时, 心中会立刻想到该事物的意义, 即该事物所代表的实体 (电脑) 以及它的发音。其中, “非人为的联系指的是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观念建立在某种合理的逻辑基础上的联系, 这种联系是一种合理的、别人可以理解, 自然的而非人们主观强加的关系。例如, 如果已知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则“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可以从已有的四边形知识中推导出来。而所谓实质性联系, 是指新的符合或符号代表的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表象, 已经有意义的符号、概念或命题的联系, 这种联系是非字面的, 所用表达词语虽有不同, 但意义却是等值的。例如, “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是等值的 (朱文彬, 赵淑文, 55) 。

在定义了有意义学习之后, 奥苏贝尔进一步提出, “有意义接受学习, 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习者在各门学科的学习中, 将以定论形式表示的有意义材料与其头脑中业已形成的有关认知结构有机地联系起来, 接受事物意义、加以融会贯通的学习” (李小融, 169) 。

1.2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奥苏贝尔认为, 判断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学习还是机械学习, 需要考虑一些条件。客观地讲, 学习材料必须具备逻辑意义, 在学生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 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那么, 作为人类认识世界之概括的教科书或教材, 一般来说都是具有逻辑意义的。从主观方面来看, 学习者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自身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其一, 学习者必须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即积极主动地把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其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也就是说, 学习者需要有学习动机或学习积极性;其二, 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基础, 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其三, 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 使新知识获得实际心理意义。 (朱文彬, 赵淑文, 55)

1.3有意义接受学习的作用

有意义学习的作用就在于, 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 接受学习适合于年龄较大、有较丰富的知识或经验的人, 其学习内容大多是现成的、已有定论的、科学的基础知识, 包括一些抽象的概念、命题、规则等, 通过教师结合教科书的讲述, 以定义方式直接向学习者呈现。

2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理论对英语语言学学习的适用性

英语语言学是针对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对于该课程的学习, 如果有正确且充分的认识, 完全可以是一种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因为, 首先一点, 和非英语专业学生一样, 大多数英语专业学生都是从小学起就开始学习英语, 在经历了初中、高中以及大学两年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础积淀之后, 对于英语的学习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经验, 而且对于英语基础语法知识也有了一定的积累, 按照奥苏贝尔的话说, 就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具有适当的知识, 可以与接下来要系统学习的英语语言学知识进行联系;其次, 英语语言学是对于英语语言的科学系统的研究, 其理论性偏强, 涵盖内容包括了英语语言的一些基本概念、原理、规则等, 这都是一些现成的、已有定论的、关于英语的科学的基础知识, 是通过教师结合教科书的讲述, 呈现给学生的, 与接受学习观点相吻合;再次, 英语语言学教材集历来众多语言学家的心血于一体, 是这些伟大人物对英语认识的概括总结, 是具有逻辑意义的学习材料。最后, 英语语言学是一门专业选修课, 学生不管是出于对学分的考虑, 还是出于对考研的准备, 只要是选了, 就说明学生是有一定的学习动机的。

总而言之, 英语专业大三学生具备了有意义接受学习的主客观条件, 如果学生能充分意识到并且利用好潜在的这些学习因素, 那么, 对于英语语言学的学习, 将会是一种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通过这种学习方式, 学生对于英语语言学的知识能不断融会贯通, 不断地系统化。然而, 在目前语言学的教与学中, 教师和学生都面临很大的挑战, 教师如何能将英语语言学的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为学生很好地掌握?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理论对英语语言学教学会有何启示?在接下来的部分, 笔者将结合当下英语语言学教学现状及所遇到的问题, 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理论出发, 尝试提出一些有利于改善英语语言学教学现状的教学方法。

3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理论对英语语言学教学的启示

“……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理论, 实则强调的就是学生学习的准备性, 即学生进行学习是有条件的, 当条件成熟时, 学生的学习就水到渠成, 如果不具备必要的条件, 学生的学习就会劳而无功, 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帮助学生创造必要的学习条件。”

3.1注重课前、课中、课后与学生的互动

教师在讲授每章节新知识前, 应注意了解学生对该章节知识的原有认知结构, 即了解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原有知识储备。学生经过多年的英语接触, 实际对于英语语言学的一些现象是有所了解的, 只是未能从语言学理论的角度加以系统学习。因此, 每次在讲解新知识前,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日常学习生活中语言现象的列举, 唤起学生对于该类语言现象的知识储备, 以便于在系统学习相关理论的时候, 与新的知识加以联系, 使新旧知识相互作用, 产生有意义学习。比如, 音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 而这部分内容是语音学教学的核心, 教师在课前可以先和学生进行互动, 了解大家对于音标总个数、单双元音及辅音的个数、读音、写法及单词举例的掌握情况, 让大家进行随堂默写, 也可以请几位同学在黑板上按要求默写。通过课前的互动, 教师不仅可以在了解学生前期掌握情况的基础上有效开展教学, 还可以激起多数学生对接下来要讲解知识的兴趣。再比如, 在讲解语用学合作原则前, 可以先通过生活中一些熟悉的对话, 引导学生分析揣摩说话人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激起大家对会话含义的兴趣后, 慢慢引入合作原则。本科阶段英语语言学教学包括:语音学、音位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语言与文化、语言与社会等重要知识点, 不管是哪部分知识, 教师都可以在课前通过举例、引导的方式, 唤起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 激起大家对语言学学习的兴趣。除了课前, 在上课过程中, 教师可以尝试每次让几位同学来讲解一部分内容, 并多注意观察学生对新知识的领悟理解, 对有疑惑的知识点进行及时补充解释, 充分利用好课上宝贵时间, 争取让大家在每课结束时都有收获, 另外, 教师还应加强与学生进行课后沟通, 关注大家的学习进展情况, 及时为大家答疑解惑。

3.2激发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多数学生选修语言学课, 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英语语言的本质和相关理论, 那么对于一门理论性偏强的课程来说, 课前举例除了可以唤起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外, 还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新内容的兴趣, 带着兴趣学习, 无疑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增强, 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课堂之外的相关内容。对于立志考本专业的学生来说, 大三阶段对于语言学的学习, 无疑会对他 (她) 们之后的考研复习有很大帮助, 因为英语专业的考研方向大致分为文学、翻译和语言学三类, 而不少高校对于专业课的测试, 往往是集这三大板块知识于一张考卷之上, 所以, 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 不仅要将各个章节涵盖的内容讲清楚, 还要对于一些重点知识, 结合往年各个高校的考研真题进行讲解,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考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兴趣, 同时也有利于后期的备考。还有一部分同学, 选修语言学课的目的很简单, 就是为了通过考试, 获取学分, 那么教师在课上适时适当讲解一些考题形式时, 学生积极性也比平常相对要高, 注意力要更加集中。所以, 语言学课教师要开动脑筋, 积极琢磨一些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心向的教学方法, 促进学生的有意义接受学习。

3.3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笔者经过多年的语言学课程教学, 逐渐认识到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制作课件, 教师可以将相关内容直观地用PPT或Word文字、图片、及声音等方式展示给学生, 不仅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提供大量的知识信息, 还能为课堂讲授节省不少时间, 对一些板书比较费力的语言知识点来说, 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尤其明显。比如, 目前笔者所在三本院校语言学课所使用教材, 虽说比较贴近三本学生的特殊情况, 但是该教材在编写印刷时, 出现不少错误, 在讲授语音学辅音发音特征的时候, 书上所给出的辅音发音图表与文字讲解明显有一些出入, 使得课堂讲解比较费时费力, 学生学起来也一头雾水。在第一次讲这部分内容时, 教师将辅音的发音特征图用板书画出来, 让大家跟着做笔记, 这样一来, 一个稍微复杂的图表就占去了不少时间, 所以在后来讲授这部分知识点时, 笔者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 提前将辅音发音特征图用word准备好, 并在课上清晰地展示给学生, 不仅节省了课上板书的时间, 而且可以在学生做笔记的同时, 针对一些难理解的特征给大家作进一步的解释, 效果明显比直接板书好了很多, 无可否认, 多媒体让辅音发音图的教学事半功倍。除此之外, 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形象生动地为学生补充一些相关的课外知识, 激发学生主动进行有意义学习。比如, 当前教材中并未涉及语用学预设, 教师可以通过对这部分知识的补充, 并结合大家喜欢的美剧—老友记—进行分析, 引导大家去解释剧中幽默的产生。

3.4中英文相结合完成内容讲解

接触过英语语言学的人, 对语言学最直接的感知就是, 专业术语太多且晦涩难懂。面对这样一门难教难懂的英语专业课程,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学习语言学及语言学教学的经验, 认为语言学的教学需要适当采用中英文讲解相结合的授课方式, 尤其对于三本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如果纯英文授课会打击学生求知的欲望, 适当引入对关键术语及理论的中文解释, 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这样一来, 一堂课既能照顾到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 同时也能强化大家对于专业知识点的吸收, 双语结合以达到语言学课程的教学目标。

4结束语

本文通过引入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阐释了该理论对英语语言学教学的适用性及几点教学启示, 作为教师, 就是要通过多种尝试, 为学生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 促进学生对英语语言学的有意义接受学习。此外, 英语语言学教学任重而道远, 随着学生群体的不断年轻化, 教师会面临更多更大的挑战, 因此, 语言学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身学习, 积极创新教学方法, 发挥最大潜能将语言学课程上好。

参考文献

[1]李小融.教育心理学新编[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

[2]戴炜栋, 何兆熊.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3]苏立昌.英语语言学导读[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9.

有意义学习理论 篇8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为语言文字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其过程可简单描述为:当学习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具备适当观念时,学习材料对学生就构成潜在意义;接着,学生积极主动地使新知识与头脑中的适当观念发生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结果,新知识被纳入到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去,原有认知结构经消化新知识,得到改造和重组。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有意义学习理论的策略

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有意义学习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有具有逻辑意义的学习材料,学习材料可通过情境创设来提供。

(1)教学情境生活化

新课程呼唤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其实质是要解决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关系。如二氧化硫的教学,可以酸雨的成因及防治为情境,学习二氧化硫两大性质:酸性氧化物及还原性;以白木耳是否越白越好为情境,引入二氧化硫漂白性。

(2)教学情境趣味化

如苏教版化学2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一节,教师展示音乐贺卡,提出“如何使贺卡发出美妙音乐”这一问题,学生很容易想到接通电源(通常用干电池),按学生要求操作,达到预期目的,学生为自己的设想成功而兴奋。此时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与贺卡连接,将金属片插入硫酸中,同样发出优美的旋律。学生热情高涨。提出“为什么锌、铜与硫酸构成的装置可起到电池功效呢?此电池工作原理是什么呢?”以此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展开本节课的学习。

(3)教学情境问题化

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能有效引发学生的思考。情境中的问题要具备目的性、适应性和新异性。目的性指问题应根据一定教学目标提出;适应性指问题难易程度应保证多数学生在课堂上都处于思维状态;新异性指问题的设计和表述具有新颖性、奇特性,在学生心里形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

2. 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奥苏贝尔曾提出命题:“如果我不得不将所有的教育心理学原理还原为一句话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如苏教版《化学1》电解饱和食盐水制氯气,学生完全没有电解知识,若按教材方式呈现演示实验,学生理解会困难。可采用如下步骤:(1)复习回顾电解水的装置,补充阳极和阴极的概念。(2)把水改成饱和食盐水,进行电解。(3)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提出假设:阴阳极产生的气体有三种可能性:Cl2、O2、H2。(4)逐一检验气体(氯气的检验学生还未学习,需教师进行提示)。(5)从元素组成及气体分析情况,还应产生NaOH,通过滴加酚液,确定NaOH的生成。(6)书写化学方程式,指出阴阳极产物。(7)点题:这是工业制Cl2的方法,同时得到NaOH,称为“氯碱工业”。(8)拓展:工业上需大量饱和食盐水,顺势介绍海水情况及海水晒盐的过程。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层层深入,过程严密,易于探究,利于学生有效学习。

3. 指导学生合作探究新知,实现体验式学习

按建构主义理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教师是这个过程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任务是给学生提供时间和机会去探究,学生通过合作或观察,或质疑,或实验,逐步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内化与构建。

如苏教版化学2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一节中,可设置以下探究:

(1)锌、铜用导线连接后置于稀硫酸中,该装置中确有电子移动及闭合回路,可构成电池。(2)上述电池正负极的确定。(3)原电池构成条件(为学生准备电极材料:锌片、铜片、碳棒、溶液、稀硫酸、蔗糖溶液、硫酸铜溶液、电流计、导线等)。

三个探究环环相扣,完全开放,学生在协作中加深对原电池工作原理及构成条件的理解,初步构建原电池的知识体系。

4. 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系统化

知识的系统化是学习者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借助一定方法在大脑中构建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图式。

如《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课题中,学生探究过后,师生可共同对探究内容进行整理,形成系统,以图示的方法呈现Zn-Cu、稀硫酸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当然,系统化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列表比较、制作概念图、思维导图等等。这些图表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教师都可以进行渗透、示范,让学生逐步适应并习惯图表的制作。

总之,任何成功、有效的学习都是有意义的学习,有意义的学习是一个符合认知规律、提高学习效率的科学学习过程。教师如能在教学中将有意义学习理论与其他教学理论相结合,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本文介绍了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探讨了高中化学教学中可以学生已有知识结构为起点, 通过创设情境、探究式教学、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系统来协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与重组构建。

关键词:有意义学习理论,高中化学,情境,系统化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193

[2]郭君瑞.给学生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J].化学教学, 2009, (3) :7~9

浅谈学生有意义学习 篇9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 设计有梯度的任务, 激发学生的兴趣, 努力创设鲜活而有效的课堂。一节课学生以duty report开始, 这是让学生自己选择话题的一个绝佳机会。Duty report除了每天学生必报的日期, 天气, 人数外, 学生会报告自己身边的新闻和他们认为有意义的新闻。这时, 教师要认真听取, 看是否有抓住机会切入自己当堂课必要的知识点。比如必修1module4中语法是现在完成时, 这一周有很多科目都进行了测验, 学生对自己刚上高中, 难度加大, 考试成绩不怎么理想很疑惑, 我适时引入“What have you done these day?”学生会饶有兴趣的想做过的事, 然后告诉他们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要认真反复复习。在这一周中每堂英语课开始都可引入这个问题, 既练习了英语口语, 又复习了现在完成时, 并且充实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学活动中选取合适的、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 可以把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谈话的内容上, 而不是语法上, 当学生积极的参与用目的语法进行交际的过程中, 语言也就被掌握了, 在这个过程中, 一部分学生可能出现错误语言, 但不用着急担心, 随着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 小错误会自行得到学生自己的纠正, 说得多了就掌握了语言。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 针对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性, 分类指导, 分类提出要求, 让层次高的学生学得足, 层次一般的学生学的够, 层次低的学生学得了, 让所有学生都会围绕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使学生对课堂有兴趣, 有表达的信心, 这让学生感到通过学习能解决实际的问题, 增强英语能力。

在平时教学过程中, 我很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对于每一节课, 教师很有必要认真备课, 把要呈现的知识点以何种方式向学生展示太重要了, 这有关乎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果。作为一位优秀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技术手段, 优化多媒体技术和英语学科的整合, 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教师的教学方式, 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 以不同形式接触, 学习和使用外语。在我们山区高中, 多媒体教学不是十分方便, 教师应当积极使用多媒体, 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 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 具有直观的, 图文并茂的感官刺激, 有利于学生联想思维能力的发展, 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 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进入意境, 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 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生活动, 使得课堂既省时又高效率。通过发现问题, 探索问题和自我评价等方式获取英语语言基础知识, 培养英语知识结构, 提高英语运用水平。

教学中, 教师要坚持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寓教于乐, 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我们学校坚持请外教教学口语, 并使用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教材, 这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 觉得学英语是又大有用处, 而且与外教及英语老师一起开展英语课外活动不仅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还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课内学习的知识和内容, 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 开阔眼界, 发展智力。可以通过增设绘画课, 建立英语角, 组织英语晚会, 开展英语演讲比赛, 举办英语故事会和辩论会等多种途径进行口语训练, 给学生充分展现才能的机会, 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感受英语, 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加上老师足够重视与指导, 使这些活动切实有效地使学生能够进行有意义学习。

给予学生及时合理的评价是促进学生进行意义学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扬, 无论他或她又多老或多年幼, 恰当而及时的评价和激励对学生很重要, 它会使学生在享受成功带来的快乐的同时, 把胜利的喜悦化为积极进取的巨大的学习动力。在每节课开课时进行的duty report环节中, 对那些英语口语流利, 内容创新的报告要及时进行表扬, 甚至学生听到优秀的报告会情不自禁的鼓起掌来, 掌声是他们最好奖励。

教师的教书生涯中, 学生的有意义学习应放在首位, 使我们的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策略, 在实际有效的使用语言中获取知识, 信心百倍的学习英语, 使学生有意义学习会给教师带来积极而有意义的工作热情, 从而提高中学英语教学水平,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春英.初中英语课堂提问中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J].文教资料.2006年05期

基于人脑的有意义的学习 篇10

美国学者凯恩夫妇从基于脑的角度阐释了对大脑的学习能力的理解。在《创设联结:教学与人脑》 (Making Connections:Teaching and Human Brain, 1991) 一书中, 凯恩夫妇明确地阐明了脑所具有的无穷学习能力, 能力之一就是“探寻模式和做出估测的能力”。在基于脑的发现的基础上, 他们强调, 学习应当是通过对模式的探究而发生的, 这是一种对事物内部意义的探寻。他们强调, 这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

这样的学习, 核心在于探究事物的内部意义。发现事物间“意义”的过程, 涉及大脑对一个特定模式的领悟。深层意义则涉及一种本能、激情, 是人们生存所追求的, 根据脑科学的观点, 这种本能包含潜在于爬行脑中的所有本能———生存、领土性、营巢与聚集等, 它是个体内在动机的真正来源。当信息、感觉到的意义和深层领悟聚合在一起时, 就产生了真正的有意义知识, 这样的知识既与大脑中的已有知识具备整体上的契合, 同时也与学习者的兴趣或深层意义相联系, 即是高度个人相关的, 高度个体化的。

这样的学习与表层学习有着根本的不同。表层学习, 只是我说你听、你写我看这个过程, 它只能让学习者对表层知识产生机械的识记, 这些知识是死的, 没有与学习者的既有经验产生意义联结, 它只是暂时存放在孩子的记忆系统中而已。有意义的学习是一个发现的过程, 是教者即使知道答案, 也要让学生一点一点通过自己思考、自己找到答案的过程。以小学生为例, 让他直接背会1+2=3, 他知道这个等式, 却不一定知道个中缘由。如果让他经历过多种实际物体的操作, 他从实际经验中抽取出来1+2=3, 这于他来说是有意义的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 学习者自己发现规律, 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探究事物的模式”, 运用规律。发现规律的途径就是对比, 找出事物相同与不同, 找出内在联系。他发现内在联系时, 会触动他们平时曾有过的零星的一些思考, 这一刻一下子贯通了, 他会有一种“啊哈”的喜悦。

比方说, 大人跟孩子绕石柱跑, 同一个方向, 大人追孩子, 假装追不上, 孩子特别高兴。然后大人突然转个方向, 孩子跟大人迎面撞上, 孩子又吃惊又快乐, 转身跑走后, 很快他也会中途突然转身, 也为自己成功地难为了大人而高兴。这个过程, 孩子就进行了一次“学习”, 他迅速地发现了大人的“向前跑时突然向后转”的新行为模式, 然后他模仿, 模仿完了创新, 他可能在大人未来得及逆转的时候, 先转过身去了, 跟大人迎面撞上, 大人反而被吓一大跳。这就是在掌握了大人的模式之后, 他能推测出大人下一步的行为了。

这是一个学习过程, 是大脑先天具备的“探寻模式和做出估测的能力”。

人脑是在运用过程中变得越来越聪明, 思维越来越活跃。如果他有了这样的习惯, 学习是一种不断探索发现的过程, 让人欣喜。这就引发了由内部动机支配的学习过程, 这样的过程持久、自主。相反, 被要求、被命令去记一些自己不明白到底有什么用的东西, 他当然没心思, 于是就拖、偷懒, 等等。那么, 作为教育者的家长和老师, 要为学习者编排类似生活的、丰富的、合适的经验, “把信息从书页和黑板中移开, 并在学生的心中把它带入学生的真实生活中”, 使学习者浸润其中, 进而保证学生以“抽取意义”的方式对经验进行加工。适当的引导与启发, 则在于促进学生新旧经验之间的联结最大化、更为深刻地完成。帮助学生寻求更深层意义, 使探究的效益达到高效且深入。

整合课程、主题教学、合作学习等学习模式, 都是基于脑的学习观的具体体现。这种基于脑的对学习的研究, 在相当程度上印证了建构主义、情境认知等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其他领域的对学习的一系列看法。

摘要:人脑具有“探寻模式和做出估测的能力”, 基于脑的能力进行学习是“基于人脑的学习”。其实质是对事物之间内在意义的探寻, 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学习。教育者应当在教育条件准备、教学支持上为基于脑的有意义学习做充分准备。

关键词:基于人脑的学习,探寻模式,有意义学习

参考文献

[1]雷纳特·N·凯恩, 杰弗里·凯恩.创设联结:教学与人脑——《21世纪人类学习的革命》译丛[M].吕林海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追寻有意义的学习和有意义的生活 篇11

沈老师的这节课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节课从真实的问题情境导入,其实还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现实问题,那就是很多学生在读图能力、绘图能力方面都比较薄弱。看到这节课的时候,我非常佩服沈老师,作为一名综合实践活动老师,她非常具有问题意识和资源意识,能及时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转化为综合实践课程中的教学资源。

这节课也让我联想到了自己的教育经历,虽然在学校里,地理考试都能考得很好,但是刚从学校毕业的时候,有时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楚。因为我们以前的老师,只告诉我们,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关心的都是让我们掌握书本知识,让我们应付考试。书本上的知识跟生活有什么联系,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我们都不知道。所以,在传统教育体系下,我们这一代有很多人,在各种能力方面都有欠缺,很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能力不是学校给我们的,而是我们在生活的跌跌爬爬中,自己历练起来的。

比如这节课中沈老师重点培养的读图能力、绘图能力,就是很多人缺乏的。图虽然简洁直观,但是,在平时生活中,我感觉自己在读图方面,虽然能读懂,但是比较费劲。比如儿子的漫画书、生活中的各种方位指示图、电子产品说明书中的图解说明,读起来都非常累。这说明,我的教育经历中,缺乏读图能力的专门训练。而这种能力,对于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来说,又是相当重要的。

而且,这节课真正向学生的生活开放,这对学生来讲,意义重大。当前很多地方都在倡导有效教学,但这种所谓的有效,更多的还是看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我则更强调学生追求有意义的学习。什么样的学习有意义?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强调学习内容与学习者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学习的意愿。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学习具有个人参与性、学习由学习者自我发起、学习是渗透性的、效果是学习者自我评价的。乔纳森认为在问题解决中体验学习便是有意义的学习。综上所述,我认为,有意义的学习至少是跟学生生活打通的学习。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写道:“不能加以利用的知识是相当有害的。”“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生活是一切知识的起源,也是一切知识的归宿。学生的学习只有向生活开放,他们才能真正明白知识的意义,学习的意义乃至生命的意义。

很多人对信息的搜集和处理的理解,往往非常狭隘,认为上网查找资料,把搜集的资料整理一下,就是信息的搜集与整理。其实,信息的搜集和处理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每天都在通过看听读各种方式获得信息,人们的沟通、表达也是一种传递信息的过程。在众多类型的信息中,图不仅是一种重要的信息,也是一种非常好的信息表征、信息整理工具。图不仅对于学生的未来生活非常有用,对学生当前的学科学习也相当重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要使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策略是众多的解题策略中最基本的,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策略。它是通过各种图形帮助学生把抽象问题具体化、直观化,从而使学生能从图中理解题意和分析数量关系,搜寻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从而形成解题的思路。” 读图和画图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方向感、形象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这种能力不仅对学生重要,对老师的教学也很重要。我们发现,中国的孩子左脑特别发达。右脑相对落后,这是因为老师的教学方式更多是用讲的方式,也就是教师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声音的方式,语言的方式,很少运用直观形象的图表方式。学生的学习也是一种信息接收的过程,他们接受的信息往往也非常单一。

我们发现,一些有经验的老师在教学时,就特别擅长用知识树、概念图、思维导图这样一些形象的知识表征工具,这些工具能够促进左右脑的协调运用,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理解、整理知识。一些在学习上特别有方法的学生也擅长用批注、画图的方式对零散、杂乱的知识进行筛选、整理、分析。

沈老师的这节课,看似平常,却激发了我们很多对教育和生活的深层思考。希望一线的老师,能够结合学生的生活和需要,设计更多“接地气”的活动,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回归到有意义的现实生活中来。

(万伟,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210013)

数形结合,让数学学习更有意义 篇12

一、数形结合, 化抽象概念为具体形象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由具体运算为主, 逐步向形式运算过渡, 这是一个缓慢的、渐进的发展过程。而小学阶段的数学概念大多具有简洁、抽象的特点, 为了使学生准确地理解数学概念, 需要教师充分利用直观教学, 借助数形结合, 引导学生去观察比较, 化抽象为具体形象。

例如, 在教学“10以内的数”时, 通过数一数实物有几个, 逐步建立起“几个物体”与“数字几”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头脑里形成数的表象, 再逐步过渡到抽象的数的概念。在教学“十几”时, 通过摆小棒认识到“1捆加几根”就是“十几”, 并能逐步形成表象, 最后帮助学生抽象出“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十几”的概念。认识“分数”时, 借助直观操作与对比分析, 理解“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 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就是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在数的概念的教学中, 通过化数为形的方法, 使抽象的数变得更直观、更丰富, 便于学生把握其实质。在推导有关数学公式的过程中, 借助图形可以充分理解公式的含义, 使公式形象化、直观化。如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方法:长+宽+长+宽;长×2+宽×2; (长+宽) ×2。相对于前两种方法, 学生在理解第三种方法时有些困难。教学时通过摆一摆、画一画、分一分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长+宽”指的是哪两条线段的长?再理解“×2”得出的又是什么?通过具体演示与比较概括, 学生理解了第三种计算周长的方法, 并能正确运用。在图形面积、体积等计算公式推导的过程中, 无一不需要借助直观形象化的操作与演示, 让学生经历“直观感知→表象形成→抽象概括”的学习过程。

二、数形结合, 融通算理与算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大量的内容是计算问题, 学生计算能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在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算理, 形成算法。算理就是计算的道理, 唯有对计算的道理明白清晰, 方能正确建构算法, 并能熟练计算。因此, 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数形结合的方法理解算理, 并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概括、形成算法, 使学生“知其然, 更知其所以然”。

例如, 教学“3+2=5”时, 通过直观形象的动态演示, 使学生明白“把3个人和2个人合起来是5个人”, 知道“合起来”可以用加法计算。对于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 摆小棒、数实物等方法有利于他们获得对加法意义的理解, 并能逐渐建构正确算法。当然, 算法的形成需要经历“直观形象→表象中介→抽象概括”的过程。又如, 学习分数加减法时, 学生借助直观形象的长方形图分一分、涂一涂, 理解“3个1/8加上2个1/8是5个1/8”的本质内涵, 继而发现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像这样, 把抽象的算式及时形象化, 学生看到算式就联想到图形, 看到图形能联想到算式, 更加深刻地感悟算理、形成算法, 真正理解运算的意义。

三、数形结合, 理清数量之间的逻辑关系

教材依据算用结合的原则, 结合计算教学编排了大量的实际问题, 正确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理解数量关系。对于小学生来说, 借助于数形结合的方式, 能将一些抽象或隐蔽的数量关系变得更具体、直观, 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同时, 丰富的转化过程也能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 “连乘实际问题”:“桃树有48棵, 梨树的棵数是桃数的3倍, 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2倍。苹果树有多少棵?”题中涉及三种树的棵数, 三种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较为复杂。借助线段图可以直观地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

从图中学生可以清楚地找出三种树之间的关系:桃树的棵数×3=梨树的棵数, 梨树的棵数×2=苹果树的棵数。同时, 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还能发现苹果树与桃树之间的倍数关系:3×2=6, 即把苹果树的每一份又平均分成3份, 这样就把“苹果树的棵数”转化成“桃树的6倍”。中间数量“梨树的棵数”起到了桥梁中介的作用。通过这样的直观图示, 学生清晰地理解了苹果树和桃树之间的倍数关系, 也为学生解答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拓宽了思路。

又如, “小明看一本书, 第一天看了全书的一半, 第二天看了剩下的一半, 还剩30页。这本书有多少页?”对于二、三年级的学生来说, 这里的数量关系较为复杂, 对两次“一半”的意义理解是解题的关键。因此, 可以借助图形或线段图帮助理解:把整本书看成一个整体, 第一天、第二天看的页数可以清晰地在图上表示出来 (如图2) 。

从图中可以看出, 第二天看的和剩下的30页是一样多的, 2个30页相加的和又和第一天看的页数是同样多的, 所以整本书的页数是:30×2=60 (页) , 60×2=120 (页) ;或者30×4=120 (页) 。正因为有了直观图示的辅助, 使抽象复杂的数量关系变得清晰简单, 便于学生分析与解答。借助图形或线段图的方法在和差、和倍、盈亏、找规律等问题中也能得到广泛的应用。

四、数形结合, 渗透初步的函数思想

在小学阶段渗透的函数思想方法主要是使学生通过具体事例与直观形象发现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着, 同时也是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的, 从中能发现事物的变化趋势和运动的规律, 也能为中学学习函数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 “确定位置”中, 让学生用数对表示平面图形中点的位置, 同时也能根据数对确定点在平面图中的位置。根据平面图形中点的位置形象地寻找各点之间的关系, 并在点的平移、变化中发现数对的变化。在点与数对的对应或变化中, 学生能更清楚地理解数与形的意义。

又如, 在教学“正比例”时, 教师不仅利用统计表来研究数量之间所体现的规律, 还利用动态的方式将函数图像形成的过程展示出来, 借助图像来研究正比例函数。

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 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表。

从统计表中学生能初步体会到“随着时间的变化, 路程也在变化, 但速度保持不变”;从直角坐标图中也可以发现这一规律, 并能从这条直线中发现变化的规律。在正比例函数图像的形成过程中, 学生不仅能感受到数据之间的一一对应和连续性, 在“正比例的关系式”与坐标图中的“一条直线”之间建立起联系, 而且还能在动态的过程中形成了对正比例函数直观的认识, 更好地帮助学生把握数量间的变化规律, 使学生由具体形象的静态认识提高到在运动、变化中去概括, 形成正确的表象信息, 真正深化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

上一篇:钓鱼岛问题与中日关系下一篇:司法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