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贫困地区

2024-08-09

贵州贫困地区(精选12篇)

贵州贫困地区 篇1

摘要:西部地区反贫困是中国农村反贫困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贵州省地区作为西部的一省,教育贫困是其贫困的主要表现之一。因此如何通过教育来反贫困是贵州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从教育角度论述了教育与反贫困的关系以及将贵州省的贫困县与非贫困县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教育是影响当地贫困的一大因素,进而阐述了贵州省教育反贫困的现状问题,并从教育角度提出反贫困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教育,农村贫困,教育反贫困

一、教育与反贫困的关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加剧,农村教育被普遍边缘化,农村教育贫困问题迟迟得不到根本的解决。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贫困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而农村贫困的根源在于教育的贫困。人力资本理论把教育看作是减少贫困的重要手段,根据人力资本理论,对教育的投资会形成人力资本,这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人进行教育或者培训能传授给他们生产技能知识,从而把人改造成更有价值的人力资本[1]。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最重要、最基本的构成部分,是形成人力资本最有效的方式,教育投资可以转化为知识的存量,从而提高人的智力、知识和技术水平。因此,教育与反贫困的关系如图1所示,教育的质量是人力资本质量的一个方面,而人力资本影响着就业水平,也就是说高质量的人力资本在就业中是占有优势的。收入水平的高低是受就业技能所影响的,而收入水平与反贫困间也是有着直接的关系。

二、贵州省贫困地区与非贫困地区的教育比较

本文选取贵阳、安顺、六盘水,黔东南州、黔南州等地区为样本,从中选择若干贫困地区、非贫困地区以及民族地区、非民族地区的相关市县进行对比,其中贫困县有安顺市的普定县、关岭县、紫云县;六盘水市的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黔东南州的雷山县以及黔南州的独山县。非贫困地区为贵阳市南明区、安顺市的平坝县和六盘水市的钟山区。民族地区为黔南滇州以及安顺市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关岭县、紫云县,其余地区均为非民族地区。通过比较适龄儿童入学率以及高中以上劳动力所占比重,探索教育与贫困之间的关系。

在这些样本中,贵阳市的农村贫困发生率为16.8%,安顺市为30.8%,六盘水市为38.3%,黔东南州为42.1%,黔南州为36.0%,具体相关市县数据如表1所示。

通过比较发现:

第一,非贫困地区的适龄儿童入学率明显高于贫困地区。如非贫困地区的贵阳市南明区数据为221.6%、六盘水市钟山区为122.93%、非贫困县安顺市平坝县为100.52%,贫困地区普定县、关岭县、紫云县以及盘县、六枝特区、水城县等均低于非贫困地区。甚至在贫困地区中数值最高的安顺市普定县99.98%也要比非贫困县平坝县100.52%要低。

数据来源:《贵州统计年鉴2012》《黔南统计年鉴2011》《安顺统计年鉴2010》《六盘水统计年鉴2011》注:1.其中安顺市和黔南州的高中及以上劳动力比重为2009年数据,六盘水市和黔东南州高中及以上劳动力比重为2010年数据。2.农村贫困发生率以及适龄儿童入学率均为2011年数据。3.标注*号的为少数民族自治州、县。

第二,民族地区的适龄儿童入学率明显低于非民族地区。如民族地区安顺市的紫云县、黔南州的独山县和黔东南州的雷山县的数据为93.12%、91.71%、82.64%,非民族地区的普定县、水城县以及盘县的数据为99.98%、93.33%、98.06%,从数据中可看出,民族地区的适龄儿童入学率明显偏低。

第三,非贫困地区的劳动力文化水平较高于贫困地区。其中,在高中及以上劳动力所占比重方面,贫困地区安顺市关岭县、紫云县的数据为8.4%、3.7%,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分别为10.2%、7.6%、9.6%。而非贫困地区贵阳市南明区以及六盘水市钟山区的数据为12.1%、10.7%。均高于贫困地区。

第四,民族地区的劳动力文化水平低于非民族地区。如安顺市紫云县和黔南州独山县的数据仅仅为3.7%和5.9%,与非民族地区安顺市普定县、平坝县、六盘水市的各个县的数据有较大差距。其中,比率最低的贫困县紫云县3.7%和比率最高的贫困地区六枝特区相差6.5个百分点。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与当地的经济状况是有很大关系的。所以,教育是影响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基于贵州省教育反贫困的现状评价

1. 贵州省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稳步发展

随着贵州省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农村贫困地区的九年义务教育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贫困地区劳动力中不识字人数的减少和高中及以上劳动力所占比重增加。

从贵州省贵阳市、安顺市、黔东南州以及黔南州的情况来看,如表2所示,一方面,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所占比重大大降低。其中,贵阳市2006年文盲或半文盲比率为5.21%,到了2011年为3.77%,下降了1.44个百分点。安顺市从2005年的15.5%下降到2009年的11.01%,民族地区黔东南州和黔南州分别从2008年的18.2%下降到2012年的9.1%、从2004年的17.08%下降到2009年的11.33%。另一方面,高中(含中专)及以上劳动力文化程度上升趋势明显。比如,贵阳市由2006年的9.64%增加到2011年的12.1%,安顺市2005年为7.87%,到了2009年为8.87%,增加了1个百分点。民族地区黔东南州由2008年的7.4%增加到2012年的8.8%,而黔南州由2004年的7.54%增加到2009年的8.28%,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改善十分明显。

数据来源:贵阳、安顺、黔东南统计年鉴

2. 贵州省贫困地区技能培训发展水平提高

在“十一五”期间贵州省职业教育取得稳步发展,规模扩大。贵州初步形成了以“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各类农民工培训为主题,多种形式为补充的培训格局。据统计,“十一五”期间,贵州围绕“主导创业培训专业农民、进村办班指导,发展一村一品”的总体思路,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累计在2 380多个村培训农民工9.5万人;累计投入2.1余亿元资金实施了“阳光工程”,累计完成示范性技能培训超过44万人。

这些技能培训加速了贫困地区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民们通过技能培训,提高了对某项技能的掌控程度,有利于他们去外地务工谋生,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而且对于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四、贵州省在教育反贫困中存在的问题

1. 政府对教育的投资力度所占GDP的百分比不高

贵州省近几年也在不断加大对教育的资金支持,但对教育的支出占其GDP百分比仍然不高。从图2可知,虽然贵州省对与教育的财政性教育经费逐年增长,从2006年的103.1亿元增到到了2011年的315.6亿元,这已经超过了2006年的三倍,但是,财政性教育经费所占GDP的比重的增长在近三年保持基本持平,2009年的比重是5.9%,2010年的比重也是5.9%,在2011年比重出现了略微下降,为5.6%。可见,贵州省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长趋势十分明显,但贵州省财政性教育经费所占GDP的比重增长缓慢。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

2. 贫困家庭经济困难阻碍了其对于子女教育的投资

如表3所示,农村居民用于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的支出虽然近几年呈递增趋势,但是其所占全年总支出的比重仍然过低,甚至有下降趋势,对教育的支出包含在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里,而其所占总支出的百分比由2006年的5.2%下降到2011年3.2%,这反映出贵州省农村居民家庭的经济较为困难,恩格尔系数从2006年到2011年平均在百分之48左右,农民仅在满足家庭衣食住行支出方面快占到一半了,必然导致没有足够的资金花费在教育上。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贵州省农村居民家庭对于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仍然不高。

资料来源:贵州统计年鉴2012

五.基于教育的反贫困对策措施

1.政府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投入与社会资本相结合

对于贵州省发展九年义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政府对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支出应该多向贫困农村地区以及基础教育倾斜,对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上学进行一定量的财政补贴,以保障农村地区的孩子可以正常的接受到九年义务教育,降低他们的失学率。另一方面,针对教育经费紧缺的问题,社会和民间资本的发展还有很大空间,需要积极引入民间和社会资本投资兴办教育,拓宽教育经费来源,尤其是农村教育经费的来源,增加农村教育的有效供给,满足不同教育消费群体的多样化需求,从而促进农村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2.落实国家政策宣传工作,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

针对黔东南州贫困地区农民思想观念落后,“读书无用论”思想存在的现象,政府应该定期组织相关人士入乡了解农村地区教育近况,并向他们宣传国家的九年义务教育以及国家对于贫困生的补助,使每个家长和学生都能了解国家的最新政策,以防止那些因为不了解国家资助政策的贫困生提前放弃读书的机会,使奖、贷、助、减、免等政策真正落到到实处。另外,国家应该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比如向贫困生的补助应该向高中发展,而不仅仅局限于在高等学校,这样也可以改变很多贫困地区孩子的命运,贫困家庭的教育经济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读书无用论”等思想就可以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姚培娟.教育贫困与教育扶贫[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4)98-99+105

[2]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吴珠华,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3]沈小波,徐延辉.不同发展视角下教育对缓解贫困的意义[J].财经科学,2008,(4):71-77.

[4]秦其文.农民落后思想观念致其家庭贫困的路径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5):24-28.

[5]易宏军,赵茂林.西部农村反贫困战略模式:“教育反贫困”[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53-56.

贵州贫困地区 篇2

贵州地区大蒜品种比较试验

贵州三都县种植大蒜具有悠久的`历史,群众过去都是种植本地紫皮蒜,该品种抽薹晚,成薹率低,后期因春季温暖易受病虫侵害,且群众无提纯复壮观念,故而出现品种严重退化,抽薹率降低,蒜头变小.为此,我县特引进四川大蒜二水早、成蒜早2号、成蒜早3号、温江蒜等品种与本地紫皮蒜进行同田对比试验,以选择适宜我县生态环境的优良品种予以更换,使农民获得更高效益.

作 者:唐贞澜 作者单位: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农业局果蔬站,558100刊 名:长江蔬菜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NGJIANG VEGETABLES年,卷(期):“”(9)分类号:S6关键词:

贵州省贫困现状分析及对策 篇3

关键词:贵州;贫困;少数民族;政策

一、引言

贵州省属于近海内陆省份, 与南部沿海经济开放区紧相联。全省共有88 个县市, 土地总面积17.61万平方公里, 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84%, 居全国第16位。在这块土地上, 山地多, 平地少; 石山、半石山面积占总面积76%以上;

山高、谷深、坡陡、地势起伏大;岩溶面积13万平方公里, 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3.6%, 是我国主要岩溶地区。在全国8000万贫困人口中, 80%以上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的18个集中连片地区, 其中大多数又集中在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近半的西北“三西”(甘肃中部的河西、定西, 宁夏南部的西海固) 和西南黔、桂、滇的喀斯特地貌区。贵州省正位于西南岩溶山区的核心部位, 贫困人口比重最大, 截至2011年底,按2300元扶贫标准,贵州有贫困人口1149万人,贫困发生率33.4%,占全国近9.4%。 是全国反贫困工作重点的重点。

但是, 由于历史和社会等方面的原因, 贵州省交通闭塞,科技文化落后。在全国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由温饱向小康迈进的阶段, 而贵州仍处于贫困向稳定解决温饱过渡的时期。

文章从经济情况、贫困人口分布、贫困人口发生率、教育程度方面系统分析贵州省贫困现状,进而提出一系列对策和建议。

二、贵州省贫困现状

1、经济情况

2011年贵州省生产总值达到5701.84亿元,比2010年高1099.68亿元,同比增长速度为23.89%,如表1,说明增长速度还是很快的,但是由于基数比较低,GDP增长量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是比较低的。

在2006-2008年间,贵州省GDP增长速度比较平稳,从1663%增长到2349%,到了2009年,GDP增速下降到989%,随后直到2011年,GDP增速呈现稳定增长。到2011年,达到2389%的增速。虽然贵州GDP在增速方面呈现良好趋势,但是由于GDP总量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低,现有的GDP增速还不能使贵州省摆脱贫困大省这一事实。

2.贵州省贫困人口分布现状

从地势上来看, 贵州省地貌可概括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4 种类型, 其中92.5% 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 贫困人口则主要分布在以山地和丘陵为主的麻山、瑶山、雷公山、月亮山、乌蒙山和武陵山等“六山”为代表的边远山区。按照这些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情况, 整个贵州省的贫困问题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从行政区域来看, 贫困人口的分布具有显著的不平衡性, 大致以贵阳市的中心城区向外呈层级扩散。贵州省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有50个,其中36个为民族自治贫困县。

此外,少数民族贫困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贵州省设有黔南州、黔西南州、黔东南州3 个民族自治州。3州的农村贫困人口从2001年底的29006万下降到2008 年底的2046万, 贫困发生率从2953%下降到1988% ,但占全省的比例却呈上升趋势。2000年、2001年、2003年、2005年和2007年3州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的比重依次为32 87%、3 2 94%、34 59%、3 4 42% 和34 95%。2009年3州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的比重为3497%,比2000年高出21 百分比。与全国、民族8省区相比, 3州地区贫困人口总数和贫困发生率均居全国首位。2001年,全国和民族8省贫困人口分别为906437 万和271084万,3州地区贫困人口所占比例分别为32% 和107%。而到2008 年底, 全国和民族8 省区贫困人口为401176万和158604万,3州地区所占比例为51% 和129%, 分别提高了19和22百分比。可见, 随着贫困线的提高,3州地区贫困人口占全国、民族8省区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3.贫困人口发生率

2011年贵州贫困人口发生率为334%,远高于全国贫困人口发生率36%。

4.教育情况

贵州省农民文化素质低, 15 岁以上的农业人口中, 文盲和半文盲占409%, 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4. 6%个百分点, 而贫困县的文盲和半文盲率高达60%, 劳动力人口中假脱盲人口占较大比重, 返盲率高, 这成为制约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扶贫政策启示

贵州省农村贫困人口分布的现状和变化趋势,不仅是社会转型的客观结果, 也是社会保障制度滞后、分配制度扭曲的结果。基于当前的发展趋势,政府的扶贫政策不仅要治标也要治本。为此不能局限于仅通过经济扶贫来克服贫困, 而必须将经济扶贫与政治文化扶弱相结合。

(1)加快经济发展速度

加快经济发展是贵州省摆脱贫困大省的最直接途径。因此必须牢牢把握“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发展。同时要进一步明确贵州工业化发展的战略思路。加快培育贵州的战略性产业,积极发展旅游业。

(2)政策制定应向少数民族倾斜

从贵州贫困人口分布和贫困人口发生率可以看出,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众多, 农户收入较低, 因此必须进行重点扶贫攻坚。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生态保护, 注重与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相结合, 切实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实现贫困户的增收。

(3)实施教育扶贫计划

教育是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途径之一, 也是提高他们自身发展能力的重要策略。以往的政府扶贫更多的是通过扶贫措施来促进农户对资源的开发, 对农户自身的开发关注不足, 因此今后的扶贫应该注重对贫困人口自身的开发。一方面国家应当贯彻九年义务教育的方针, 另一方面应对现有的贫困农户进行教育扶贫。充分整合师资, 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 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抓好贫困地区劳动力的转移培训, 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 提高贫困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就业能力。

(4) 建立产业扶贫模式

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 合理协调农村产业结构,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依靠科技进步, 立足当地资源优势, 引进、推广优质农作物新品种, 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确定支柱产业, 做大做强特色优势扶贫产业, 形成特色的产业集群, 带动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转产, 为农民增收开拓渠道, 从而推动贫困地区的发展。(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11.

[2]张玉玺, 庄天慧. 贵州省农村贫困人口分布变化趋势及其扶贫政策启示.贵州农业科学,2011.

[3]王厚俊. 贵州省贫困现状分析与反贫困对策研究.开发研究,1997.

浅析贵州地区造林技术 篇4

针对贵州喀斯特山地生境特点,造林树种选择应遵循适地适树适生境、生态与经济效益并重、长短结合的原则。由于贵州喀斯特自然森林群落组成物种丰富、生态类型多样、自然选择的压力,塑造了喀斯特树种以不同的方式、途径来适应喀斯特生境。因此,造林物种的选择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考虑树种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尤其要考虑树种的水分生态特性及其对水分亏缺的适应方式和途径。应选择适应性强、喜钙、耐干旱瘠薄、根系发达、成活容易、生长迅速、更新能力特别是无性更新能力强的物种。以乡土树种为主,外来物种为辅。在物种的配置上,由于贵州喀斯持地区不同类型小生境及相应生长分布的物种,就是具体地段适地适树的依据。

2 合理整地

对山坡上部,由于植被消失后,长期受到雨水的冲刷,土壤基本全部流失,岩石裸露率高,不便于整地。山中部,由于保存有部分土壤,采取见土整地,整地规格不强求一致,采取穴状整地和鱼鳞坑整地方式,坡度较大地段尤以鱼鳞坑整地为主,它可起到保持水土,蓄水保墒作用。山坡下部及15。坡以下的地段,采用窄幅梯田整地,宽2~5m,长度随山坡情况而定,深30~80cm,垒坚固的双层石堰,两阶之间保留2~3m的生土带。四旁平地采用穴状整地,一般穴径为50~80cm,深70cm以上,宜深不宜浅。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整地,都必须按照整地标准严格进行施工。整地是造林前的一项重要环节,在坡度相对平缓、不易产生水土流失的山地可在造林前农民空闲的冬季进行,而坡度较陡,易产生水土流失的山地采取随整地随造林的方式进行。

3 造林

3.1 造林密度

以“因地制宜、见缝插针、适当密植”为原则,确定合理密度还需综合考虑造林目的、树种特性(包括种类、生长速度、冠幅大小等)、造林地立地条件、林分结构等方面。在岩石裸露率高、无栽植苗木土壤的山上部,就以各种小生境作为密度配置点,充分利用石沟、石坑等各种溶蚀作用形成的小生境,采取客土方式造林,若密度太稀的地方,可种植攀援滕本植物,依靠植物的攀援特性提高植被覆盖率,并采取一些林木种子在不同的石旮拉缝隙进行客土点播。

3.2 造林季节

造林在春夏之交的雨季或秋雨季节进行,根据当地降水特点,选择无风,阴雨天气,降雨前后植苗。栽植苗木根系保持良好湿润状态,做到随起随栽。

3.3 促根剂使用

苗木栽植前,选用促根剂浸根造林,可提高苗木根系活力和再生能力,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抗逆能力。

4 造后

4.1 穴面覆盖

造林后及时用枯树枝、碎草、石块等覆盖穴面,避免降暴雨时雨滴击溅表土。同时,可以减少蒸腾失水,对穴面保墒和促进苗木生长均有明显作用,应尽量采用。对特别干旱地区浇足定根水后用地膜对根部进行覆盖,对冬季苗木过冬能起到很好的保温、保墒作用。

4.2 浇水整穴

造林后如无雨,尤其是裸根苗造林应尽可能地在栽后2~3d内浇1次水,以保幼树成活;大雨过后,要及时查苗看穴,如苗木被冲压,应及时扒出扶正;被大雨冲毁的树盘应及时修筑好。

4.3 松土除草

未进行穴面覆盖的植树穴,大雨过后土壤易板结、干裂和滋生杂草,要适时松土,以保墒和清除杂草。幼林抚育管理以除草、松土为主,围绕植苗穴周围进行,达到杂草不与苗木争光、争水、争肥的穴状抚育。从造林的当年开始进行,直到林木生长不受各种杂草生长的覆盖,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为止。造林当年为了使栽植苗木不受较大破坏,加强土壤的蓄水保土能力,开展不动土抚育,割除苗木周围杂草。以后每年进行1次松土2次除草,特别在造林后的第2、3年更为重要。松土和第1次除草时间以春夏之交为主,第2次除草则应选择在秋季杂草种子开始成熟前完成。松土除草时避免损伤植株和根系。

4.4 林木防虫

林木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是同周围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根据病虫的生物学特性和影响其消长的主要生态因子,通过林业经营管理措施,来改变病虫的生存条件,提高树木抗病虫害能力。这种方法是结合林木的经营管理进行的,不需要额外的投资,并且控制病虫害发生的时间长,是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较好一种防治方法,也是一项最基本的措施。

5 结语

贵州贫困地区 篇5

水牛产业在贵州地区的发展现状分析

本文对贵州省水牛的`生物学特征,生产性能做了介绍,对水牛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对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

作 者:方华 李波 FANG Hua LI Bo  作者单位:贵州省畜牧技术推广站,贵州,贵阳,550005 刊 名:中国牛业科学 英文刊名:CHINA CATTLE SCIENCE 年,卷(期):2009 35(2) 分类号:S8-1 关键词:水牛产业   发展现状   建议  

贵州贫困地区 篇6

关键词:民族地区乡镇;依法行政;现状;对策

贵州是全国民族自治乡镇较为普及的地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根据贵州民族众多和少数民族成片聚居、交错杂居的实际,在少数民族地区逐步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针对贵州浓厚的民族自治氛围和特殊的乡镇干部的组成情况,在强调“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如何找出贵州民族自治乡镇依法行政的难点,找出切实抓好贵州民族自治乡镇依法行政工作的对策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迫切的社会需要。

一、贵州民族地区乡镇人民政府依法行政分析

首先,乡镇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和个人素质不高是依法行政的瓶颈。

由于贵州目前仍然是全国欠发达的省份,经济落后导致了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落后,由此造成了乡镇执法人员个人素质低下和法律意识的淡薄。当前,在贵州少数民族聚居的乡镇40周岁以上的工作人员中,极少有从全日制大专院校毕业的人员,虽然多数工作人员通过函授获得了大专文凭,但是,这种文凭含有许多水分;现在一些乡镇新招进了一批大中专生,但是专业结构不合理。这些乡镇干部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也仅限于短期的培训班,而法律是成系统、成体系的知识,仅仅依靠短期培训是难以吸收、消化和具体操作的,而法律意识的养成是和良好的个人素质紧密相联的。这样,自身素质的不足,加上客观上学习深度不够,造成了乡镇执法主体“依法”行政的先天不足。从而导致违法行政、土法行政和随意行政的事件屡见报端。其次,风俗习惯和现行法律的现实碰撞,是依法行政的客观困难

基层农村,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存在很多的风俗习惯,而有些风俗习惯,恰恰是和我们现行的法律法规相悖而行的。例如,在遗产继承问题上,夫妻一方去世,去世一方的财产往往是由其配偶“继承”,其子均无权继承,女儿的情况更糟,即使是父母均亡,女儿也无继承权。这样,当父母与儿子、兄弟与姐妹之间发生遗产纠纷时,乡镇机关进行调解时,往往要尊重当地风俗,结果是违背法律;而要依法办事,又往往在农村遇到重重障碍,无法“依法办事”。在客观上造成乡镇依法行政的困难。再次,乡镇复杂而落后的行政环境,是依法行政的不可避免的困境

贵州是一个多山而又经济较为落后的省份,在那里各少数民族互相杂居,有部分乡镇不通电,不通路,经济极为落后;有的乡镇府所在地与各自然村距离较远,自然环境极为恶劣,自然村内发生什么事乡镇干部要走几个小时的山路才能赶到,而这时已经耽误了依法行政的宝贵时间。另外,贵州民族地区的乡镇的村民的政治觉悟,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极为落后,许多村民的温饱甚至还没有完全解决,他们是不会关心什么政策法规的,这样复杂而落后的行政环境给乡镇干部向村民宣传国家政策,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二、贵州民族地区切实推进乡镇依法行政工作的对策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依法行政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必须看到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在贵州的少数民族地区的乡镇依法行政更是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全面而很好的推进依法行政,还需要从多方面努力。

第一,注重“以人为本”,切实加强乡镇人民政府执法人员的道德修养,个人素质和法律业务知识培训;提高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法律意识。

1.要对乡镇执法人员的道德修养,个人素质和法律业务知识严格把关。要明确执法的目的是“为民”和“为国”。为此贵州民族地区的乡镇在选拔任用干部时必须坚持德、能、行的标准。选拔出个人素质好,且具备相应的法律业务知识的干部,而且这些乡镇干部还必须有较强的社会责任心。这样才能保证乡镇干部在执法和行使其职权时不至于“违法行政”和不依法行政。

2.要真正落实行政“为民”的思想。要清楚的认识到依法行政的关键环节不是依法治民而是依法治官,是要严格治权而不是治事。要真正摒弃封建社会所留下的一些落后观念。

3.要建立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制度。江泽民同志就特别强调“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带头学好法律知识”、“学习法律知识要形成制度”,不要流于形式。因此,学法和普法必须要形成制度,不要流于形式,要作为一项工作业绩考核来抓。

第二,坚持将法律法规作为行为准则,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对于依法行政当中的“法”,有着各种不同的定义。我国的著名行政法学专家应松年教授在对“法”的定义时指出:依法行政中的“法”指的是法律法规、各部门、各地方的法律和规章制度;还有其他的观点主张要依据宪法、法律、规章等以及执政党的政策来行政。共产党和政府一个是依法执政的主体一个是依法行政的主体。党的方针和政策,只有通过一定的形式制定成法律条文以后才具备强有力的执行力。在对依法行政做出定义解释之后,当务之急是需要乡镇的人民政府严格遵照法律的规定来办事,不得违背法律的规定,而现行的法律也必须要严格遵守。其次是必须建立健全行政法律体系,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在执法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平等原则,不搞特殊。

第三,强化“执法监督”。我国是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政府的权力需要充分建立在人民的基础上,依法行政的最终目的也是要能够做到为人民服务,处处为人民着想。所以,依法行政要做到权力为人民所行使,满足人民的需要。在我国法律中有规定,我国的“执法监督”来自于各方面的监督,人大、政协、民主党派、人民群众等等方面的监督。所以,如何才能够真正强化监督职能,要使监督主体有着深刻的法律意识,要为监督主体提供充分的法律保障,让这些监督主体能够勇于、敢于去监督。

总而言之,依法行政是法制化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乡镇人民政府是依法行政的基层行使主体,其依法行政工作的好坏对我国依法治国的战略方针有着重要影响意思。贵州的民族地区所具有的特殊的行政环境表明了依法行政难的问题存在已久,这个过程比较长远。我们必须要循序渐进的、脚踏实地的去解决依法行政道路上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只有这样,贵州民族地区乡镇的依法行政事业才能够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皮纯协.依法治国的核心环节在于依法行政[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7(4):20.

[3]傅思明.中国依法行政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1.

[2]曹康泰.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辅导读本[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10~12.

贵州地区猪舍小环境控制技术要点 篇7

1 贵州地区气候特征

贵州省位于副热带东亚大陆的季风区内,气候类型属中国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高原气候或温热气候只限于海拔较高或低洼河谷的少数地区。境内包括省之中部、北部和西南部在内的占全省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4~16℃之间,而其余少数地区计有省之南部边缘的河谷低洼地带和省之北部赤水河谷地带,为18~19℃,省之东部河谷低洼地带为16~18℃,海拔较高的省之西北部为10~14℃。各地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7月份,最低值出现在1月份。就全省大部分地区而言,7月平均气温为22~25℃,1月平均气温为4~6℃,全年极端最高气温在34.0~36.0℃之间,极端最低气温在-6.0~-9.0℃之间,但其出现天数均很少,或仅在多年之中偶尔出现。全省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四季分明,中心部位的贵阳市在四季划分上具有代表性,四季以冬季最长,约105天,春季次之,约102天,夏季较短,约82天,秋季最短,约76天。根据贵州的气候特征,很适宜猪的生长。

2 猪舍内的小环境及其控制技术

根据猪的生物学特性,小猪怕冷、大猪怕热、大小猪都不耐潮湿,还需要洁净的空气和一定的光照,因此,规模化猪场猪舍的结构和工艺设计都要围绕着这些问题来考虑。而这些因素又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例如,在冬季为了保持舍温,门窗紧闭,但造成了空气的污浊;夏季向猪体和猪圈冲水可以降温,但增加了舍内的湿度。由此可见,猪舍内的小气候调节必须进行综合考虑,以创造一个有利于猪群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2.1 温度

温度在环境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猪对环境温度的高低非常敏感,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仔猪怕冷,低温对新生仔猪的危害最大,若裸露在1℃环境中2h,便可冻僵、冻昏甚至冻死,即使成年猪长时间在-8℃的环境下,可冻得不吃不喝,浑身发抖,瘦弱的猪在-5℃时就冻得站立不稳。同时,寒冷是仔猪黄、白痢和传染性胃肠炎等腹泻性疾病的主要诱因,同时还能诱发呼吸道疾病。试验表明,保育猪若生活在1℃以下的环境中,其增重比对照减缓4.3%,饲料报酬降低5%左右。在寒冷季节,成年猪的舍温要求不低于10℃,保育舍应保持在18℃为宜。2~3周龄的仔猪需26℃左右,而1周龄以内的仔猪则需30℃的环境,至于保育箱内的温度还要更高一些。春、秋季节昼夜的温差可达10℃以上,易诱发猪的各种疾病,因此,在这期间要求适时的关、启门窗,缩小昼夜的温差。成年猪耐热性能较差,当气温高于28℃时,体重在75kg以上的大猪可能出现气喘现象。若超过30℃,猪的采食量明显下降,饲料报酬降低,生长速度缓慢。当气温高于35℃、又不采取任何防暑降温措施,个别育肥猪可能发生中暑、妊娠母猪可能引起流产,公猪性欲下降,精液质量差,且在2~3个月内都难以恢复。猪舍内温度的高低取决于猪舍内热量的来源和散失的程度。在无取暖设备条件下,热的来源主要靠猪体散发和日光照射的热量,热量散失的多少与猪舍的结构、建材、通风设备和管理等因素有关,在寒冷季节对哺乳仔猪和保育猪舍应添加增温或保温设施。在炎热的夏季,对成年猪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如加大通风,给以淋浴,加快热的散失,减小猪只密度,以减少舍内的热源,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肥育猪、妊娠母猪和种公猪的生产性能。

2.2 湿度

湿度是指猪舍内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一般用相对湿度表示。猪的适宜湿度范围为65~80%,试验表明,温度在14~23℃,相对湿度50~80%的环境下最适合猪只生存。生长速度快,肥育效果好。猪舍内的湿度过高影响猪的新陈代谢,是引起仔猪黄、白痢的主要原因之一,还可诱发肌肉、关节方面的疾病。为了防止湿度过高,首先要减少猪舍内水汽的来源,少用大量水冲刷猪圈,保持地面平整,避免积水,设置通风设备,经常开启门窗,以降低室内的湿度。

2.3 空气

贵州民族地区教师的脱产培训学习 篇8

贵州少数民族居多, 教师年龄普遍偏大, 社会经验丰富, 自觉性强, 理解能力强。但由于工作时间长, 所以在学习上显得力不从心。

二影响贵州民族地区教师培训学习的因素

教师大多来自偏远、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的山区, 绝大部分都是已婚的, 各有各的社会、家庭现状。所以民族地区的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由于他们的特殊性, 就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1. 家庭的影响

教师大都是成家立业的人, 他们不但要考虑自己的吃穿住行, 还要考虑家人的吃穿住行以及农村各种应酬, 故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思想包袱。比如教师培训班中来自惠水县摆榜乡平寨村的一位教师, 他家经济困难, 主要经济来源是靠卖大米, 但粮食本身不够吃, 这次参加培训的费用是借高利贷筹集的。再加上他有一子一女, 在儿子出生不久, 为了响应我国计划生育政策, 其爱人就去做了结扎手术, 手术后不久小儿子因病夭折, 这种挣扎在温饱线上和在农村没有儿子继承家业的封建枷锁精神负担下的教师, 难道有心思培训吗?另外, 他们都是有妻室儿女的人, 绝大部分教师是心分两半, 一半在学校培训, 一半在家里, 担心家里妻子、儿女生病或其他意外。比如教师培训班中的一位教师收到家里来信说, 孩子生病住院, 请假回来学习不久, 又带信来说妻子生病, 处于培训规定 (不能连续两次请假) 的约束没有回去, 像这样的情况难道对培训学习没有影响吗?

2. 社会环境的影响

由于大多数参与培训的教师处在文化比较落后的山区, 为了对孩子进行扫盲教育, 农村就需要一定数量的教师, 为了充实教师队伍, 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就招聘了一定数量的民办教师及代课教师, 参加培训的教师大部分是民转公和代转公。据参与培训的教师反映, 民办教师工作量大、待遇低, 每年的民转公指标少。我在教师培训班做过一次民意测验:你们来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什么?94%的教师是为了通过脱产培训学习转正, 6%的教师是想求知, 82%的教师二者皆有。其中10%的教师是为了培训转公, 并不想学什么文化知识, 从以上可看出, 绝大多数教师是迫于无奈才参加脱产培训学习的, 有这种想法的教师能专心参加培训学习吗?

3. 个人文化因素的影响

教师培训班的教师初中毕业的占34%, 高中毕业的占66%, 有的甚至是中函毕业, 再加上教龄都在10年以上, 年龄偏大, 记忆力衰退。所以, 即使大多数教师想学知识, 但学起来实在太难, 比如上数学培训课, 由于知识的连贯性强、忘记的数学基础知识多, 要弄懂每节课传授的数学知识就感到很吃力, 久而久之, 影响教师参加培训学习的积极性。

三针对问题, 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加强参与培训教师的思想教育

通过班会和个别谈心的方法, 帮助他们克服一切困难, 减轻思想负担, 激励他们好好培训学习, 让其知道能有机会培训学习实在是不易, 不管承受多大的压力, 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学习电视连续剧《走出黄土地》中王思明的办学精神, 牢记其中的一句话“不要误了娃们”。要不误了娃们, 自己必须具备良好的文化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

2. 在培训教学中应做到多讲、细讲, 激发学习兴趣

3. 引导参与培训教师自学

教师培训班的教师自觉性强, 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只是由于工作时间长, 再加上在家乡任教时各种琐事繁多, 没有时间学习, 来参加培训后想学但不知从何学起。作为教师, 不但要传授他们新的知识, 而且主要是传授学习方法。所以必须根据他们的特点, 引导他们自学, 弥补知识的不足, 从而更好地掌握培训班传授的新知识。

四注意防止教师培训学习的片面性

教师培训班中都是具有1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 他们知道基础教育教学中最缺什么知识, 参加培训学习时自然形成一定的选择性。再加上教师有的喜欢理科, 有的喜欢文科, 从而对全面学习知识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他们的老师应讲清楚,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培训开设的各门课程都应该好好学习。虽然学习时有一定的困难, 但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学好各门知识, 并不是自己喜欢什么、基础教育教学急需什么就学什么。培训结束时应做到基础教育教学开设的各门课程基本都能任教, 这样才能算一个称职的基础教育教学教师。

摘要:本文针对贵州民族地区教师培训学习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贵州岩溶地区基础类型选择的探讨 篇9

1 岩溶地基特性及其分析方法

由于在喀斯特地区,岩石内广泛分布大小、形状、分布各异的各种溶洞,溶洞的存在破坏了岩体的连续性与均一性。从而为建立地基的物理模型提出挑战。对于只存在少量大型溶洞的地基,可以通过较准确的勘探查清溶洞分布情况,从而在地基建模时考虑溶洞的存在。由于溶洞的形状分布是千差万别的,现代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及其较高的计算精度、方便性和灵活性使其成为工程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方法,因此通过数值建模办法可以较准确的模拟地基。同时由于溶洞的存在而导致的复杂性,为了准确的分析,一般采用上部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的分析方法;而对于溶洞尚不发育,溶洞小而分散的地基可以通过修正参数的均一连续化的模型进行模拟分析。一般来说,地基的破坏形式归纳起来有三种,分别是整体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冲剪破坏。这几种破坏形式在有岩溶存在时,又会出现各种特殊的衍生破坏形式,针对这些破坏形式,合理的选择基础的类型对于保证基础的稳定及上部建筑物的安全性尤为重要。

2 岩溶基础类型选择

贵州岩溶山区的地基相对于其他岩溶地区的地基又有其特殊性,由于大部分地区是高山峡谷地貌,基础设施建设都只能在山间盆地进行。而山间盆地内多为第四纪湖沼泽沉积和坡积土所覆盖。相对地质年代较近,固结较低,压缩性较大。在盆地的边缘,岩石的风化物和地表有机物经水流搬运,沉积于低洼处,经长期泡水软化和微生物作用而形成当前的应力状态,表层的粘土厚度较薄,岩溶土洞发育,接近岩面的粘土一般处于一种软塑状态;在盆地的中部,土体为湖沉积和洪冲积而成,土层较厚,基岩的埋藏相对较深,基岩比较稳定,但部分地区由于泉水的存在,土壤长期浸泡于水中,压缩性较高,承载力较低。因此岩溶基础选型的原则在首先保证建筑安全耐久的前提下尽量降低造价、方便施工、加快进度,所以合理选择基础的类型至关重要。针对不同的场地工程条件和周围环境,选择不同的地基基础类型对地基的稳定及变形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保证上部建筑物的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2.1 岩溶强发育地区基础的选用

桩基础具有承载力大,设计计算简单,相对成本比较低的特点,是高层建筑基础的首选。岩溶地区的桩基础一般选用端承桩,上部建筑荷载通过桩身直接传至岩面,大多采用人工挖孔桩和泥浆护壁锤击成孔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工艺,锤击预制桩和钻孔灌注桩由于无法入岩而无法使用。在岩溶强发育地区,在选用桩基础时还要综合考虑下面几个因素:

1)必须根据地质勘查资料的基岩埋藏深度情况,基岩岩溶的发育情况进行判断。如果基岩埋藏比较浅,且岩溶发育不严重,则可选用人工挖孔桩或泥浆护壁锤击成孔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对于岩层埋藏很深,而且岩溶发育强的地基,则要慎重考虑,如果选用桩基础必须采用泥浆护壁锤击成孔的施工工艺,由于岩层复杂,规范要求桩身必须入岩500mm以上,桩身下的完整岩必须大于3倍桩径且不小于5m,这就要求在成孔施工中锤头必须穿过溶洞、溶沟,不可预见性大,成孔困难,施工难度大,直接导致造价大幅升高,进度缓慢,工期难以控制。碰到地质结构特别复杂情况,如果要使用桩基础,可考虑采用新型的钢管混凝土桩。

2)必须考虑建筑地基周围的建筑和市政公用设施的情况。人工桩的施工基本没有振动和噪声,但成孔施工时必须大量抽取地下水,以保持井下工人挖掘工作的进行,在地下水位比较高,长期在地下水中浸泡的土壤一旦失水就会产生收缩,特别是岩层和土层交界处的淤泥,失水后收缩量更大,导致周围地面下沉,严重的甚至引发地下溶沟、土洞的塌陷,造成周边建筑和市政设施的重大损失。锤击成孔灌注桩在成孔作业时虽然不用抽取地下水,但在锤击时特别是施工至岩石层时会有一定的振动,也会对周围的土层产生影响,对于周围的敏感建筑及构筑物也将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岩溶强发育地区当已有建筑物和市政设施与拟建建筑物距离很近时,必须慎用桩基础。

2.2 岩溶地区天然地基基础的选用和处理

2.2.1 填垫法

充填法适用于裸露岩溶土洞,其上部附加荷载不大的情况。最底部须用块石、片石作填料,中部用碎石,上层用土或混凝土填塞,以保持地下水的原始流通状况,使其形成自然的反滤层。

当已被充填的岩溶土洞,如充填物物理力学性质不好,可采用换填法。须清除洞中充填物,再全部用块石、片石、砂、混凝土等材料进行换填。

对浅埋的岩溶土洞,将其挖开或爆破揭顶。如洞内有塌陷松软土体,应将其挖除。再以块石、片石、砂等填入,然后覆盖粘性土并夯实,称挖填法。此法适用于轻型建筑物,并要估计到地下水活动再度掏空的可能性。为提高土体强度和整体性,在填入块石、片石填料时,注入水泥浆液点于重要工程基础下或较近的溶洞、土洞,除去洞内软土,将钢筋或废钢打入洞体裂隙后再用混凝土填洞,对四周的岩石裂隙注入水泥浆液,以粘结成整体,并阻断地下水。

对岩溶洞、隙、沟、槽、石芽等岩溶凸出物,可能引起地基沉降不均匀、将凸出物凿去后做30cm~50cm砂土垫褥处理,称为垫褥法。

2.2.2 加固法

对埋深较大的岩溶土洞,宜采用密钻灌浆法加固。应视岩溶洞隙含水程度和处理目的来选择材料。用于填塞时,可用粘土、砂石、混凝土、水泥砂浆等;用于防渗时,可用水泥浆和沥青作帐幕,灌浆顺序可先外围后中间,先地下水上游后下游;用于充填加固时,用快干材料或砂石等将洞隙先行填塞,开始时压力不宜过高,以免浆料大量流出加固范围。当洞顶板较薄、裂隙较多、洞跨较大,顶板强度不足以承担上部荷载时,为保持地下水通畅,条件许可时采用附加支撑减少洞跨,称顶柱法。一般在洞内做浆砌块石填补加固洞顶并砌筑支墩作附加支柱。在覆盖形岩溶区,处理大面积土洞和塌陷时,“强夯法”是一种省工省料、快速经济且能根治整个场地岩溶地基稳定性的有效方法。对岩洞土洞中软土较深地段,适宜于挤密性。采用砂柱、石灰柱、松土桩、混凝土桩或者钢管等打入洞内,形成复合地基,提高地基稳定性和强度。

2.2.3 跨越法

深度较大、洞径较小不便入内施工或洞径虽大、但内有水的溶洞,可据建筑物性质和基底受力情况,用混凝土板或钢筋混凝土板封顶,称板跨法。

对埋藏较深但仍位于地基持力层内的规模较小的塌陷或土洞,可用弹性地基梁或钢筋混凝土梁跨越土洞或塌陷体。

在地下建筑工程的边墙、堑式挡墙、堤式坡脚挡墙及桥墩、桥台等地基下常见洞身较宽、深度又大、洞形复杂或有水流的岩沼地基,宜采用拱跨形式。拱分浆砌片石拱、混凝土拱、钢筋混凝土拱。

3 结语

岩溶地基的稳定和变形问题是岩溶地区工程实践中所遇到的关键问题,稳定和变形问题的解决主要通过选取一定的基础类型,基础类型选择的合理与否关系到上部建筑的稳定与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岩溶地区基础类型选择一直是广大岩土工程师在工程实践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基于以上的原因,本文从岩溶地基的特点着手,提出了岩溶地基的分析方法和岩溶基础选型的关键,以期望在岩溶地区岩溶工程实践中对广大的岩土工程工作者有所帮助。

摘要:从岩溶地基的特性出发,探讨了岩溶地基稳定和变形的分析方法,最后针对岩溶地基的不同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地基基础类型选择方法,对保证建筑物的稳定及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岩溶,地基基础,选型

参考文献

[1]帅红岩.贵州毕节机场岩溶发育特征及成因机理[J].路基工程,2010(1):136-138.

[2]刘祥洋.贵州六盘水岩溶山区地基特征及处理[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16(2):128-129.

[3]冯华生.岩溶地基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08(5):45-47.

[4]黄俊光.岩溶地区地基基础处理的几个问题分析[J].广州大学学报,2006,5(1):74-77.

贵州贫困地区 篇10

1.1 森林虫害的种类较多

以某些特定种类的虫害为常态, 且发生频率高的几种虫害损坏面积常年居高, 成为预防和治理虫害问题的重点。近些年, 能够导致严重灾害后果的虫害种类也在增加, 如由于昆虫而导致的灾害已经增加到了十几种, 各种虫害造成的损害后果也不同。

1.2 具有突发性质的森林虫害危害后果显著增加

有些虫害并不常见, 但是一旦发生, 就会造成十分严重的森林损毁, 且人们在短时期内无法弥补这种损失, 如松褐天牛等。随着经济林和人工纯林种植面积扩大, 虫害的种类和损害范围也在扩大。科学统计数据显示:经济林和人工纯林的虫害频率上升幅度较大, 且对于某些珍稀树种造成了危害, 逐渐成为人们关注和治理的重点。

1.3 前一阶段已经得到有效控制的某些虫害又呈现出回升势头

这主要是因为害虫对防治类药物产生了抗体, 现有的森林虫害防治药物已经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种类的虫害问题。需探索新的预防和治理虫害药物, 来应对新的虫害发生特点。

2 贵州地区森林虫害原因

2.1 原有森林缩减

由于贵州地区大量的天然森林遭受破坏, 导致森林体系内部形成了有利于虫害产生的环境。在天然树种逐渐消失以后, 人工造林抵抗虫害的能力有所下降, 这为某些害虫的繁衍和数量增加创造了良好条件, 也为森林虫害现象埋下危险隐患。

2.2 气候环境改变

森林地区气候条件的改变, 也是造成虫害的重要因素。二氧化碳等废气的排放量上升, 不仅提高了贵州地区的旱灾和水灾发生频率, 也为虫害创造了有利的温室条件。另外, 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 可以对森林树种形成直接性的危害, 造成某些品种树木的数量锐减。

2.3 管理力度不够

从目前该地区的虫害预防现状来看, 森林管理工作人员往往只是在虫害发生之后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而不能做到在虫害还未发生时就着手预防灾害。这就为虫害面积的扩大创造了条件。另外, 由于贵州地区森林治理工作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防治手段的科技含量不高, 科研成果向生产转化的频率低, 成果推广应用的宣传力度小, 致使森林管理工作欠缺实效性。

3 贵州地区森林虫害防治建议

3.1 扩大宣传

要想让社会公众充分了解森林虫害防治的相关规定, 就要从增加宣传力度入手, 利用多种先进的科技手段, 来宣传森林保护的法律规定。宣传过程中要突出预防为主的核心理念, 提升公众对于森林虫害威胁严峻性的认识, 督促广大群众从自身做起, 切实采取措施降低森林虫害损失, 抢救宝贵的林木资源。

3.2 加强领导

要着手建立主要领导人员和负责部门的并行责任制度, 签订责任承诺书, 明晰管理人员的职权范围, 将虫害防治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要严格抓好管理人员的考核和评比制度, 督促他们认真履行虫害防治职责。

3.3 做好预报

为了提升防治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我们应当建立并完善省市森林虫害预报系统, 以国家统一的森林虫害预报体系为中心, 省市的预报体系为重点, 每个独立的虫害监测点为基础, 建立完整的虫害预防网络系统。这样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掌握森林虫害的动态, 准确发布虫害情况预报信息, 并提升监测数值的准确性程度。同时, 相关部门要加大对于虫害预报科技人员的培训力度, 为他们举办定期的培训班, 提高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 建立高素质的森林虫害预防队伍。

4 结语

贵州地区森林面积较大, 平均每年森林虫害的损失面积也相对较大, 且森林虫害具有干扰范围广、分布规律不明显、灾害种类较多的特征。要有效治理森林虫害, 首先要充分了解该地区虫害的特点, 在明晰虫害产生背景的基础上, 依照有关规定预防和治理灾害, 改革虫害防治体系, 加紧建立虫害检测和预警系统, 严格控制森林管理模式选择。在预防森林虫害的基础上, 推进整合性森林保护系统的建设, 增加贵州地区森林虫害防治手段的科技含量, 从多种角度推进森林虫害预防和治理措施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高宝嘉.关于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的思考[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9 (07)

贵州贫困地区 篇11

大学阶段的语文课在现实中成了除汉语言文学专业外各专业的公共课。民族地区高师院校的大学语文“教什么”,教材内容的选择编排应解决什么主要问题?要达到什么需要?本文从几个方面试作设想,抛砖引玉,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宜增选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经典诗文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教材对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起着“杠杆”作用。 贵州民族地区高师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大多是国内较通用的统编教材,这类教材的所选篇目大多以古文为主,辅之一定数量的现代文;文言文所占分量居多。选文缺乏贵州地方色彩和民族性特色,教师在授课中讲的课文很大程度上都是古代作家作品。教学时难以充分利用地方丰厚的文化资源。因此,宜结合贵州省情和地方民族文化发展的状况,选取具有地方及民族特色的内容编入教材。贵州地方文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近现当代。如晚清时黔北郑珍的文、黔南莫友之的诗词、当代学者诗人梁光华的《剑水行吟集》;散文如蹇先艾的《苗家新人》及《贵阳今昔》;戏剧如荣获“国庆三十周年调演”创作一等奖的《奢香夫人》以及独具地方特色的话剧《茅酒飘香》和贵州少数民族文学如水族文学、布依文学中的优秀作品等作都可适当选取经典之篇段入编。既传承了地方历史文化,又突出了民族特色。使教学时学生在学习本土丰厚的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和感染,从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与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意识。

二、尽可能顾及到文理各专业都有适学的篇章

语文是以理解、思维、表达来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的功底不坚实,就很难成为出色的各项工作者。大学语文课的文学性还能调动人的联想进行创造性思维,可以陶冶情操,开发智力。所以语文是进入各种知识领域、认识和研究各种学科的重要工具。学生进入大学后,不论文科还是理科,不论什么专业,毕业后都须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大学语文所要培养的目标:听说读写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想象创新能力,鉴赏审美能力,是现代各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文科专业主要学习社会科学,理科专业主要学习自然科学,现在强调文理渗透,因此作为文理各专业公共课的大学语文教材中所选内容要尽可能顾及到文理各科都能有贴近专业,适合学生学习的篇章。可适当增选经典的具有代表性的大众化科技论文和各类科技说明文编入以适应理科专业学生学习。如钱学森的《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竺可桢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扬显益的《菊花》、华罗庚的《统筹方法平话引子》等。选编这类文章既结合了理科生自己的专业,又能提高了他们的人文素养,可有“一箭双雕”之功,并能起到文理渗透之效。

作为政、管、法、史、艺等专业更需要结合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选编具有知识性、实践性、示范性的各类文章,供各专业学科的学生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选文应充分考虑师范教育的特点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因此,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要有从事教育工作应具备的高尚思想素质和所需的教育专业技能。社会的发展需要教育工作者具有更加标范的师德素质和较深厚的文化素养。国家素质教育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地方高师大学语文教材内容的选择,更应充分考虑师范教育的特点,从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中选取那些能够表现高尚的理想情操、真善美的人格,正直积极上进的精神,并能与时俱进,贴近时代发展需要,有利于教师教学时能把人文精神与文学审美有机结合,能与学生共同探讨人生价值的经典之作入编。如我国古经典中墨子的《兼爱》、《战国策》中的《冯谖客孟尝君》、《论语》中的《恭宽信敏惠》、《君子有九思》以及孔子有关教学思想的篇章、《大学》中的《以修身为本》以及美国爱因斯坦的《我的世界观》等作品和我国现当代仁人志士中有关提高思想品格修养、立志为民、关爱国家为主题的代表性作品,都可择精要选编。通过对这些范文的学习,让学生能感受其中蕴含的世界文明精华特别是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和情感,达到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的性情,开阔其视野,使未来的教师在大学阶段就树立起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时代精神,培养他们健康而高尚的思想和人格。

四、增编实用性知识内容,强化学生职业写作技能

语文学科的性质本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在重视大学语文人文性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大学语文的工具性。

贵州省在为迎接2009年基础教育“国检”而进行的自检中发现有相当数量教师不会写教育教学应用文和研究论文,有改行考调到行政机关其他部门的少数高师毕业生,还要补练各种应用文的写作。近些年来,多数招聘大学生工作的单位部门对招骋对象的应用写作能力要求较高,特别是国家招聘公务员考试,公务文书写作是其中一些岗位要求较高的考试科目。社会的需要是各门课程确立目标的原则。工具性和人文性本是语文的两大基本功能,缺一不可。从亟需提高大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的实际出发,大学语文教材应充实现代社会所必须具备的各类文体写作、口语交际的基本常识内容,以加强写作知识与训练、口语交际知识与训练,以及常用应用文的阅读与写作技能,兼顾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因此,作为民族地区的高师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内容选编,应从当今社会对于人才技能的需求出发,根据中小学教育对教师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和各专业学生语文能力的实际状况,应强化学生将来从师任教所必需的语文实践能力,从培养现代教师的教育目标出发,亟需增编以教师常用实用性文体训练为主的写作知识内容。从培养“通识”人才的社会需求出发,还应增编“实用文体应用写作” 的专题单元,并可选编一般行政公文、法律事务、职业应用、科研文体等的写作要求及例文,以供除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外的各文理学生学习。且编写一定的训练要求,从而使学生学习掌握各种应用文体的写作常识,以利于增强学生职业写作技能,实现学以致用,对学生毕业后从事各种社会实际工作也有很强的实效性,以适应社会对“复合”人才的需求。

五、编排结构应具有科学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现行各类大学语文教材的编排结构大致有:以文学史为纲、以文体为纲、以人文素质结构为纲,每种方式都有其优势和不足。本文认为,在编写时继承发扬其优势,以实用、有助于教学为标准。根据地方院校学生的实际需要,应在对传统编写模式的继承基础上,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互补统一,对名家名作博采众长后,体例安排宜立足于大学语文的工具性、知识性为主。大学语文的工具性是由语文学科的基础性特点决定的。目前地方院校非中文专业学生普遍写作能力薄弱,大学语文责无旁贷。因此,应将工具性作为教材编写的一个重要目标。教材编排体例宜沿用文学史和文体经纬纵横的传统体例。它便于梳理文学史,能有效地归类凌乱分布在各种教材中的文学知识,将提高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的具体教学要求蕴含于单元内容之中,以利于教师教学引路、学生自学拓展、与实用相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写作的主体意识,可取“一石三鸟”之效。

可以分“读写”和“品鉴”两个大板块安排所选内容:“读写” 板块可安排“阅读、口语训练与写作” 内容;“品鉴” 板块可安排“文学作品选读”。“读写”宜按口语训练、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的秩序编排。“品鉴” 板块可以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分类按历史年代和中外古今的顺序将所选作品编排。并且力求在原文后配编“题解和作者简介”、详尽注释、评析比较等内容。此外,还需设置体现文学鉴赏和各类写作知识训练的课后思考训练题。

参考文献:

[1]黄河,陈先刚.试论我省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3,(2).

[2]陈洪.李瑞山《新理念·新编排·新面貌—关于<大学语文>第二版[EB/OL].中华语文网.

[3]李精耕,汤洁,万美芬.《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应注重地方特色.[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6,(4).

[4]陈遗勋.关于更新大学语文教学观念的思考[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2).

[5]史云谋,赵立.民族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探讨[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6]谢荣娥.大学语文教材的变革与拓新[J].文学教育,2007,(11).

贵州贫困地区 篇12

关键词:政治传播,贵州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议题中“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创新社会治理”, 目的在于通过“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维护国家安全, 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而努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我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进行的一系列社会变革, 为“创新社会治理”提供了必要性。同时,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治理研究及其所形成的理论成果, 为“创新社会治理”提供了可能性。更为主要的是, 一直以来, 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而倍受政府和学者的关注。尤其是在全国上下团结一心, 共同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今天, 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 本文从政治传播视角探讨贵州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创新。

1 社会治理中政治传播的重要作用

在政治学领域, 治理一般指国家治理。学术界对于“治理”的界定大致有三种:“社会中心论”者认为治理是一种自组织, 它不需要国家和市场干预;在“国家中心论”者眼里, “治理”的意思与“政府或公共行政管理”基本相同;“合作主义”者将“治理”视为国家与社会间的有效互动或“协作方式”。综合这三种界定, 本文将治理界定为一种理念, 其要义是强调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多元化和平等性分工与协作、具有抑制和稳定的目标以及通过协商的方式灵活参与其中, 并自觉认同和遵守决策等, 目的在于发现并确立公共理性。按照学者们的观点, 治理涉及“治理的有效性”和“治理的合法性”、“两个基本问题”或两个重要维度。其中“治理的有效性”派生出“有效治理”和“无效治理”, “无效治理”又有“相对无效治理”和“绝对无效治理”之分。在这些内容当中, 学者们研究的重点是“有效治理的实现”以及如何解决“无效治理”两个方面。

国内外学者们认为, 实现有效治理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国家、社会与市场间的分工与协作”。要实现此类治理, “对称的信息”是基础, “组织机制”是有力保障, 各参与主体间的“耦合”及其有效的信息沟通是关键。可见, 政治传播在社会治理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政治传播具有“双向传递”信息的特点, 涉及到政治信息的传递与处理两个过程, 社会治理与政治传播的有效性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联。即有效政治传播是有效治理的基础, 无效治理产生的根源在于无效的政治传播。

2 贵州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状

2.1 贵州民族地区的社会特点

2.1.1 民族成分复杂

贵州省共有49个民族, 其中世居少数民族有17个, 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7.9%, 其少数民族成分个数居全国第二位。各少数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性大, 民族特色鲜明。

2.1.2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从2015年的生产总值及产业构成看, 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与绝大多数非民族地区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较大, 主要表现在工业化程度低、高科技产业不发达上。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发展受地形复杂、信息闭塞等的限制, 且存在人为排斥工业化及现代高新产业发展等情况, 其农业至今仍基本处在人、畜力耕作阶段。

2.1.3 社会维稳难题多

继瓮安时间之后, 贵州省虽未发生重大暴力流血事件, 但其地处西部且与事故多发的云南省毗邻, 云南省的“3·1”火车站流血事件的传播或多或少会对其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甚至会成为区域维稳工作的强大阻力。而且,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复杂的民族成分复杂, 与之相对应的宗教成分也复杂而多样。近年来, 虽然全省继续加大非法宗教活动的打击力度, 但非法宗教活动给民族地区的社会维稳所带来的挑战仍然是巨大。

2.2 社会治理面临的难题

2.2.1 网络时代社会治理面临新挑战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使得网络越来越成为搭载本民族文化、向外界推介本民族的良好平台。在此引领下, 贵州省的许多少数民族已开始利用网络传播本民族的文化, 发展民族特色旅游业, 甚至探索新型商业模式等。但是, 网络这把双刃剑, 在带给贵州各少数民族发展机遇的同时, 也不可避免地会给其社会治理带来新的挑战———一些通过网络传播的有害信息会造成民众心理恐慌等影响社会治安的问题。

2.2.2 各民族千差万别的宗教、习俗、禁忌也给社会治理增加了难度

贵州省各少数民族之间在宗教、习俗、禁忌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给社会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习俗, 贵州苗族村寨的寨老———德高望重的人物至今仍然在村寨中享有盛誉, 被村民称为“能干人”。寨老因具有公正、诚实、稳重、孝顺等种种值得称颂的品德而受到村民的佩服和尊重, 也往往理所当然的成为民众的主持公道者。这种传统的“人治”是“法治”的有效补充, 在村支两委成员在村长和村支书没办法解决问题时, 寨老会出面调停或解决。因而, 在“人治”是“法治”出现冲突时, 往往会使社会治理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另外, 少数民族的一些习俗和禁忌也不能一味地取缔, 如苗族有信鬼神的传统。这样的民族传统往往与少数民族的发展历程有很大的关联, 取缔了这种习俗就等同于否定其民族, 也会给社会治理带来极大的麻烦。

2.2.3 社会组织发展不成熟

社会组织能够为社会治理减轻负担。目前, 贵州的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均已形成了各种民间自发组织, 如各种协会等。但是, 这些社会组大都依赖政府而设立, 具有较强的“官本位”色彩, 在社会治理中不能很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3 基于政治传播的贵州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路径探索

综上所述, 贵州民族地区社会治理难度大、问题多、压力大。这种情形除了与社会特点有关外, 最为关键的是缺少有效的社会治理, 或者出现了不必要的“无效治理”。笔者认为, 这种“无效治理”主要是由于信任的“存量不足”所致, 根源在于“信息通道”的缺失。“政治传播”为解决当前贵州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困境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参考, 即“政治传播”的失效引发无效治理, 而解决“信息通道缺失”是实现贵州民族地区有效治理的关键。

3.1 信息通道缺失的根源

信息通道缺失的根源在于:第一, “资本逻辑”的渗入。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从事政治传播的组织经历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单位制转变, “国有资本”中“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的成分逐渐增加, 结果导致“国有资本”中的“政治的逻辑”逐渐被“资本的逻辑”所替代而发生了很大变化———追逐“利润的最大化”影响了政治传播的“信息通道”。第二, “新媒介”的产生。当前信息的提供形式发生了改变———电子信息时代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 与之相适应的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从而使得政治传播的“信息通道”在购买力或使用能力等方面存在危机而受阻。在贵州民族地区, 则表现为许多少数民族民众受生活水平低、教育水平不高等方面的制约, 在政治传播中无法获取或传递通过“电子媒介”传播的信息。第三, 多元化的政治传播的竞争性较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贵州民族地区的政治传播环境日益呈现多元化态势, 较为激烈的竞争格局也日渐形成。特别是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 一些尚未完全成熟的社团组织以及国外组织、宗教极端组织和暴力恐怖组织等反动组织在政治传播所使用的信息资源、通道和受众上竞争激烈, 而且呈现多元的竞争格局, “干扰”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信息沟通, 甚至导致了国家与少数民族间、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间以及居民与居民间的信息沟通的严重不足。

3.2 弥补信息通道缺失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

弥补信息通道缺失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合理设置信息通道, 使其有利于有效治理的实现。在贵州民族地区, “信息通道的设置”具有以下特点:第一, 以有利于民族地区有效治理的实现为限度来增减或调整政治传播的信息通道, 把握好政治传播资源的限度;第二, 在设置政治传播的信息通道时, 为了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民族地区治理环境, 应将重点放在信息覆盖的广度和调动的灵活性上;第三, 国家和社会应共同重视信息通道设置, 将政治传播中的信息通道设置作为改善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常抓不懈, 确保抓出成效, 使其真正成为改善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有力措施。

3.3 弥补信息通道缺失的途径和方法

弥补贵州民族地区信息通道缺失, 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和方法来实现。一是国家在职责上应当给予“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事业”明确的界定, 合理限定其“资本”介入政治传播, 对于不愿涉足“经营性文化事业”领域和地区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应大力加以鼓励。因为, “经营性文化事业”在“政治传播”中主要进行“文化传播”, 其进入有关领域和地区所坚持的原则是利润最大化原则, 所以对于低利润和无利润的民族地区较少涉足和进入。偶有涉足, 也是以挤占到“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空间为交换的。在这种情形下, 国家应在“公益性文化事业”进入贵州民族地区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二是国家应千方百计解决贵州少数民族使用“新媒介”能力不足的问题。建议合理调整“电子媒介”与“纸质媒介”的比例, 使国家与少数民族之间以及少数民族民众之间能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一方面, 大力发展并推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教育事业, 提高民众购买和使用新媒介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 要继续发展和推广“纸质媒介”, 扩张传播渠道, 改进传播形式。三是国家应针对不同的传播采取不同的方法, 解决政治传播的多元竞争问题:多管齐下、多种措施并使, 在打击力度和强度上狠下功夫, 在遏制非法政治传播上出奇招, 决不允许“非法信息通道”对于“合法信息通道”的恶意排斥;对于“宗教信息通道”和“世俗信息通道”采取合理限定其传播范围的途径, 以推进信息通道的良性发展;适度鼓励和引导民间社团组织的良性发展, 使其在政治传播中成为国家与边远穷地区少数民族社会成员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有效中介, 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蔡禾.国家治理的有效性与合法性——对周雪光、冯仕政二文的再思考[J].开放时代, 2012, (02) .

[2]党秀云, 谭伟.民族地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选择[J].新视野, 2016, (01) .

[3]郭茜倩.贵州多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探索——以黔西南州为例[J].改革与开放, 2016, (13) .

【贵州贫困地区】推荐阅读:

《贵州日报》05-25

贵州黎平05-31

贵州绥阳06-04

贵州区域06-07

贵州织金06-10

贵州经验06-11

贵州山区07-02

贵州瓮安07-03

贵州贵阳07-07

贵州册亨07-26

上一篇:业扩供电下一篇:邻接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