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艺术家

2024-10-24

油画艺术家(精选12篇)

油画艺术家 篇1

油画原较多使用在欧洲地区,后发展至全世界,当前仍在产生巨大的影响。写实油画与抽象油画是不同阶段下发展的产物,它们是两种不同的创作手法,之间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时代的前进给予它们蓬勃发展的机会,人们对于审美的追求寄予它们新的厚望。

一、写实油画与抽象油画的特点

1、写实油画的艺术特点

写实主义在各个领域内都有应用,包括绘画、写作或者其他艺术形式中。在绘画领域中,写实主义最早出现在法国并且以此为中心,最终发展到了欧洲以及整个世界。19世纪的现实主义革命涌现出大批写实主义的代表,诞生了“现实主义”的说法以及无数优秀的美术作品。

写实主义的油画往往致力于反映出真实的现象和场景,最终的作品多数像摄影作品一般生动真实[1]。因此写实主义油画作品中涉及到较少的作者主观感情,会去追求绘画的手法和技巧,写实作品与摄影一样,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却也包含了作者对生活的体悟,绘画的用色角度都会受到创作者心境与创作当前状况的影响,写实主义的内容包括有自然风光、人物形象、场景活动等。

2、抽象油画的艺术特点

抽象主义的说法晚于现实主义出现,20世纪美国致力于成为世界艺术中心,在国内兴起的艺术运动某种程度上为人们二战后的生活注入艺术活力,也使得现代艺术的中心由巴黎转换为美国。抽象主义随之出现,用想象力至上的抽象画作作为创作者情感的宣泄,现实生活中难免会与观赏者脱节[2]。

抽象主义使用的元素多是点、线等几何元素,构图、色彩、视觉效果等都是产生冲击的方式,通过这些符号的组合以及不同的表现形式表达出作者的创作意图。抽象主义也与即兴创作相互关联,这样使其带有极大的主观意识,除去了现实中物体形态的限制,画作本身往往难以看出具体绘制的形态,而是融合了作者认识到的对象的本质和内在。不同的线条、色块、点、线、面就能调动观赏者的情绪,求以共鸣。

二、写实油画与抽象油画的风格对比

1、写实油画与抽象油画的关系及共性

具体中包含了抽象,写实油画与抽象油画最终呈现出的画作不同,但其都是现实中美的再现,通过油画的方式展现作者心中美的场景和情绪,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艺术审美。其本身都是包含着作者对创作对象的提炼和理解,通过规范后呈现给人们的带有创作者个人标签的艺术作品。写实油画在摄影出现后,单纯描绘真实景象的作品往往显得无力苍白,一份写实油画作品中也不难发现创作者的个人痕迹,现实风景的色彩,角度,时间都是经过现实主义创作者的选择和再加工,这些油画背后的创作都包含了艺术创作中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作者情感的融入。油画难以脱离的环节就是审美传达,无论创作者选择的是写实主义还是抽象主义的表现方式,都包含了共同的艺术语言,即情感,因此写实油画与抽象油画有难以磨灭的共性。

抽象建立在写实的基础上,抽象保留了现实中非本质的因素,通过创作者生活和情绪的积累,在艺术作品中抽象提升展现出来,这些建立在想象力上的抽象作品,也离不开人类所在的大环境内形成的自然法则,其实质是人与自然深层次存在的本真联系[3]。任何艺术作品都不能做到完全的抽象或者完全的写实,作品反映何种内容以及采取何种反映形式,都脱离不开宇宙内的自然本质,油画仅仅是表达的载体以及工具,自然的长久积累与显现,使得广大的规律被创作者认识,因此创造出了写实与抽象等不同的传达方式。

2、写实油画与抽象油画的风格对比

写实油画与抽象油画的侧重点不同,以上所说,写实油画重点在于反映真实的现实,创作者截取周边环境内的一处景色,最终的作品往往与现实中的场景基本相似,画面中表现出理性、冷静;而抽象主义的思维偏向于感性,即兴创作的形式展现出巧合以及现实生活中不经意的美,在抽象主义的油画中很难找到逻辑或者说现实具体事物的形态,这种特殊的创作形式也带来特别的体验,即不同的人在同一件抽象艺术作品前产生不同的冲击和体悟,最为普遍的评价自然是看不懂。

写实油画与抽象油画存在不同方向的审美缺失。绘画在艺术世界里的地位众所周知,其作为情绪美感传达的重要方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颇为重要。写实油画与抽象油画都逃不开绘画最基本的要求,审美的传达。写实油画在摄影诞生后,其存在的意义遭到质疑,片面追求绘画技巧忽略了人物精神的体现,走向模仿复制的极端,给予的体验往往浮与表面,仅仅停留在了现实生活中,缺乏创造性和想象力传达的审美因素[4];而抽象油画恰恰相反,极其严重的个人思维色彩使抽象油画的创作称得上是怪异、极端、难以理解,创作者借助的几何图形,杂乱的色彩拼接搭配,不得不说较多时候在人们初接触画作时并无美感而言,也无法找到理解和共鸣。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创作者单单给予了色彩或者审美冲击,而非在此基础上的情绪共鸣,达到深层次的理解。

三、结语

写实油画和抽象油画正在不断地丰富,不断地融合汇入当代的流行因素,在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和对艺术审美的追求上贡献卓著。现实生活中各式各样的审美追求给予油画良好的发展空间,也督促着其本身无论是绘画技法还是风格流派上的不断创新。但过于极端的写实或者抽象都使得绘画过度高于人们的生活,形成审美上的缺失,写实与抽象相互制衡相辅相成将会赋予油画更广阔的发展天地和更多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陈天桂.超写实油画艺术和抽象油画艺术的审美探析[J].艺术科技,2015,03:137-145.

[2]王克军.审美的失落_超写实油画艺术和抽象油画艺术的共同特征[J].大众文艺,2011,04:340-348.

[3]皮静轩.超写实油画艺术和抽象油画艺术的审美探析[J].大众文艺,2015,05:5-13.

[4]张凤.论油画语言表现上的具象与抽象的关系[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09:137-145.

油画艺术家 篇2

绘画与文化背景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艺术的发展依附于当时的文化背景。文化背景是艺术的根源所在,是艺术发展的基础,离开了文化背景艺术只是个空架子,就会失去艺术的鉴赏性,更不会被人理解和认识。我们学习西方油画必须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认知和解读大师的作品,学习的同时更要符合当下的文化背景,两者结合才能更好地为今后的艺术创作所服务,才能创作出让人们认识和接受的艺术作品。

伟大的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一书的开卷写道:“求知乃人类的天性”。此言不假,我们要求知,是因为我们想去理解世界上所发生的事情;我们今天学习西方的油画,同样也是如此。

西方是油画的发源地,油画在那里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所以我们要向西方学习油画。既然要学习我们就应该明白怎样去学习。而学习西方油画首先就要弄明白和油画有关的一些知识,了解油画的基础和技法以及一些创作语言。但我们学习油画不单单是学习一些油画技法和基础知识那么简单,而是要学习他们的一些经典的技法和理念,最终目的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艺术感受。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结合他们的文化背景,只有了解了他们的文化背景之后才能更加清楚地了解他们的创作意图和风格样式。

临摹大师是好的,但是我们要清楚临摹的目的,不要盲从。我认识一位学习西方油画的朋友,一开始接触西方油画时就去临摹西方大师的作品,临摹得酷似大师的原作,时间一久对大师的技法就差不多掌握了,他的创作风格也近似于大师,甚至连创作题材都相似,可谓是第二个某位大师。按理说他应该会取得很好的发展,但结果却恰恰相反,不但没有取得多大的成就,就连作品都无人问津。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他只注意了绘画的基础技法而忽略了大师创作时的感受和当时的文化背景,大师的画已经过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了,时代变了,文化背景变了……如果我们还去这样模仿他们画画,画出的作品自然也不会被接受。我们要做的是学习而不是复制。如果我们学油画就是为了画得和西方哪位大师一样好、一样精彩,为此不断地临摹大师的作品,以期待达到他们的境界,殊不知这是大错特错的。他们的创作意图是否和我们现今的一样?他们的文化背景是否和我们一样呢?都不一样。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东西画出同样的作品怎么可能呢?我们翻看各个阶段的大师作品,绝对不会存在一模一样的画,这是一个道理。就像一个要学习中国画的外国人,如果不了解中国画,不了解我们的文化背景就开始创作,他能画好吗?西方油画进入我们中国的时间很短。西方是油画的发源地,留有很多不朽的传世之作。所以我们学习油画必须去研究西方油画,同时为了要更好地认识和解读它们,还要了解西方各个画派当时所处的文化背景。

文化背景影响着油画的主题和风格,同时油画创作也反映了当时的文化背景。比如文艺复兴显着的特点是现实和人文,要求打破封建神权,打破封建禁欲主义。当时宗教信仰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很大部分,许多评说都以宗教为后盾,如此就不难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画为什么如此盛行了。如果我们不了解原始社会的文化背景,如何能了解画肖像为什么要画侧面的脸和正面的眼睛?了解了当时的`文化背景之后,才知道那是在突出人有特点的地方,为的是更直观地表现一个人的特征。如果按照我们当下的文化背景去理解他们的绘画,肯定会以为是无稽之谈。所以说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有助于我们研究西方油画的绘画方式和语言,有助于我们以后的运用和创作。

画画本质上是在画家本身,是画家自己内涵和修养的展现,也是画家自己的生活经历的缩影。所以,人的境界体现了画的境界,画的完善过程就是画家自我完善的过程。艺术无疑是以表现人生,表现人的心灵世界,坦诚地表达自己的艺术感受为最终目的的。为了对油画作品进行更深刻的认识和解读,我们就要了解过去和现在的文化背景。假如我们去看电影,发现影片已经开演,往往就难以理解银屏上的人为什么如此激动,为什么相互射击乃至相互开战。

我们学习西方绘画的目的是为了掌握油画的基础和技法及绘画语言,最终达到为我们的创作而服务的目的。我们学习的时候必须以当时的文化背景为依托,不能盲目地学习,不能画西方的油画,而是学习西方油画,结合我们的文化背景画我们自己的油画。中国艺术界泰斗靳尚宜先生曾说过:想去国外画画,可以!但是必须回国才能得到发展,因为祖国才是自己的根。意思应该是说出去学到的只是技法、手段、手艺等,真正的骨子里的东西还得是自己生活的地方,只有在我们自己生活的文化背景下创作出的作品才能适应社会,才能被人接受和认知。如果留在西方进而想获得最好的发展是很困难的,因为那里的文化背景不适合你,所以你的作品也就不适合那里的文化背景,很难被那里的人接受和认知。

“学以致用”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学”指的是我们是去学习西方油画的技法、基础知识、绘画方式等,“用”指的是我们把学到的油画技术运用到创作中去,其中,“用”最为重要。我们学习油画要结合西方的文化背景,运用油画时更要结合我们当下的文化背景,如此才能做到“学”得透彻,“用”得巧妙。综观各位伟大的艺术家的艺术成就,除了天赋和勤劳之外,都是顺应了当时的文化背景。

姜中立的油画艺术 篇3

画如其人。姜中立的油画就像他的指纹,与生俱来,绝世仅有。自然、清新、睿智之美,可赏、可鉴、可读;然而,别人却无法临摹,不能复制;因为这天机云锦、个中妙秘,只属于画家姜中立。——秦征(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油画家)

姜中立教授的新具象油画“凝固系列”,体现了新的艺术观念及审美取向,表现形式独特,色彩厚重宁静,作品具有雕塑感,这是对具象油画的一种创意,是难能可贵的。我喜欢他的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他对艺术的执着精神,必然绽放美丽之花。——张世范(原天津美术学院院长、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油画家)

姜中立的“凝固系列”是画家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化认识方式。这是一种哲理意义的表达方式,在这里画家将对现实的感觉转化成了审视,目的是有距离地观察这个已经陌生化的现实,同时画家的新材料以及技法的运用,使得其形上性观照得以实现。——邓平祥(原湖南美协副主席、著名美术评论家)

姜中立别有创意的“新具象”油画,以“凝固系列”为主,使既亲切又陌生、既现代又传统、既真实又荒诞的人物情景在欣赏中产生距离,在品味中发人深思……——郭雅希(天津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主任)

绘画艺术在当代的重要拓展是内容与形式的强化和独立。在姜中立的作品当中,画面本身的要素,诸如画面的布局,节奏、颜色的变化,材质的特性,画面的关系等,成为他关注的重心,而表达客体自身的诸多因素,则不再受物象要求的限制,而接受画家艺术表达的主观需要。这样他的作品就成为一种具有很强的“第四维”图式性和符号性了,并且这个图式和符号属于他个人的风格。令人瞩目的是姜中立绘画中的“第四维度”的运用,可以说是“敢为天下先”的第一个吃蟹人。——刘金库(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天津美术学院教授)

姜中立笔下的人物形象是凝固的,这与艺术家以极简的灰色调、厚实的造型、强有力的笔法塑造人物形象有关。也许把生活在当代都市生活中的摩登女郎,或T型舞台上的模特历史化,正是姜中立这批作品的意图之所在。——邹跃进(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主任、博士、教授)

姜中立的风景写生试图延续他近年来在“凝固系列”人像创作中的创作风格,在把当代的景物固化成历史图像存在的过程中,显现出自己视觉思维的延伸:浑厚、大气、悠远的美学内涵和精致、丰富、内在、含蓄的画面趣味,既非西方古典油画的典雅,也非简单而表面挪用中国传统水墨画“精神”的所谓“意象”。“凝固系列”作品,具有强烈的个性化语言追求。——宋文翔(宁波美术馆学术典藏部主任)

姜中立的绘画已从图式化走向精神诉求层面。艺术家的区别固然有个性和才华上的原因,但本质仍然由艺术家认知世界的程度和研习水准所决定。艺术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同阶段不同区域的文化表征。所以,无论从图式的确立,还是就图式背后的精神支撑,都在文化现状的绽放中显现。一个艺术家倘若完全囿于图式而丧失创造的持续性,应该理解为一种自封。姜中立的成功在于:他既成就了自身完整的视觉符号,又不断地试图在外围突破。——杨大伟(浙江传媒学院教授、艺术策展人)

Jiang Zhongli graduated successively from Tianjin Academy of Fine Arts with the major of oil painting, the material class of Prof. Pincas from Paris Art College, the post-graduate class of oil painting department, China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etc. Now he is a member of China Artists Association, Deputy Director of the department of oil painting, Tianjin Academy of Fine Arts, a council member of Tianjin Artists Association, etc. He has participated in various exhibitions and won grand prizes. Many of his artworks have been collected by famous museums and organizations. In 2014, he was entitled th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by Tianjin Academy of Fine Arts.

油画艺术家 篇4

一、古典油画促进了中国艺术家写实手法的应用

在古典油画的影响下,中国艺术家开始追求写实的手法和逼真的形象来唤起生活中的记忆。从中国当代油画的发展可以看出,油画写实正在影响着中国油画家的创作思维,使得他们的创作更加丰富而富有神韵。中国画家杨云飞是一位在国内有着一定影响力的油画画家,他在进行油画创作的过程中就深受古典油画的影响,注重对19世纪学院派绘画的研究,以写实为主,将主观想法和生活的实际情况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从一开始,他就注重学习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画家的作品,并加以吸收和应用,在作品中所展示的形象真实、生动,往往能够给欣赏者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其代表作《侧面》、《抱玩具的姑娘》等等,都是十分具有写实手法的优秀绘画作品,在当代油画界有着很高的知名度。正是在古典油画的影响之下,中国油画家通过学习和自我创新,加上吸收中国文化中的精髓,才使得他们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

二、古典油画作品影响了中国艺术家的创作个性

王沂东是中国油画创作的又一代表人物,他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也受古典主义油画的影响,他的油画作品有着比较鲜明的艺术语言和个性。王沂东对古典绘画展开了深入的研究,而更为难得是他能够将中国传统的古典的绘画和民间艺术精华引用到自己的绘画之中。他的作品特点是善于对敏感进行处理,并且能够将亮面和暗面的色彩都向着明暗的交界线上进行推移。他总能从那些看似有些陈旧的题材中挖掘出新的创作点,王沂东的作品深受安格尔和委拉斯贵支的影响,所创作的《江南女子》、《肖像》等作品在业内广受好评。

张利是另一位具备中国绘画特色的古典油画艺术家,他的作品受到了17世纪荷兰油画大师伦勃朗的影响,所体现的艺术形式和绘画手段都有着欧洲古典油画的痕迹。其代表作品《爱尼少女》在国际上获得大奖,他的作品以自然和淳朴的风格征服了来自于海内外的观众。

三、对古典油画对当代中国艺术家的影响的思考

研究美术历史的发展可以看出,古典主义绘画的几次变革都是世界美术发展中的重大事件,也正是由于古典油画的深刻影响,才使得中国油画绘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油画艺术家,并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中国油画家在学习和借鉴西方古典油画作品的时候,也会不自觉地融入一些本民族的文化,使得油画创作有了新的生命力,产生出新的效果,这不仅仅体现在油画创作的内容上,也体现在油画创作的技法之上。中国艺术家在继承和学习古典油画的同时,也对油画的创作有了自身的一些理解,加入了中国元素,使得中国油画创作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为油画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四、结语

油画教程艺术风景画(教学视频) 篇5

怎么快速画漂亮风景,油画(an oil painting;a painting in oils)是以用快干性的植物油(亚麻仁油、罂粟油、核桃油等)调和颜料,在画布亚麻布,纸板或木板上进行制作的一个画种。作画时使用的稀释剂为挥发性的松节油和干性的亚麻仁油等。画面所附着的颜料有较强的硬度,当画面干燥后,能长期保持光泽。凭借颜料的遮盖力和透明性能较充分地表现描绘对象,色彩丰富,立体质感强。油画是西洋画的主要画种之一。

此影片的简单步骤

☆ 怎么快速画漂亮风景

☆ 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很容易出效果,对于想学绘画的朋友,可以多借鉴一下。

☆ 湖蓝色的底色,勾勒出天空的感觉

☆ 注意颜色铺陈的清淡,拉出空间感

☆ 用大号画笔不停的轻刷,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感觉

☆ 天空和水面慢慢分开了,整体的底色也趋于完成 ☆ 白云完成了,层次已经出来了

油画教程_艺术风景画01(全部7个视频):

油画教程_艺术风景画02

油画教程_艺术风景画03

西方油画艺术色彩研究 篇6

关键词:色彩语言;油画色彩;色彩对比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6-0039-01

油画是欧洲人进行艺术创造的产物,然欧洲油画的创造和发展,也是在人类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之中逐步探讨的,经历了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的过程,油画色彩亦然。

色彩是绘画的重要表现语言,色彩运用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作品的价值。色彩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地域环境,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表达形式,同样的色彩在世界不同的地区往往表示不同的信息。如黄色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是帝王的色彩,象征着崇高与威严;古罗马时代表示高贵,是贵族的体现;在东南各国的佛教中,表示超凡脱俗、神圣等意思;而在西方基督教中,黄色是犹大的衣服,被视为庸俗低下的最下等色。

因为东西方不同的审美观念,在色彩的运用上,又各不相同,中国画侧重色彩的主观性,西方油画大部分强调绘画形与色的真实性,侧重于物象的再现,强调对自然的模仿,要求以客观真实的色彩与造型进行绘画创作,着重研究色彩的客观变化规律及物象的形体结构、比例关系。因而油画色彩一直是画家及史论家们研究的主要课题。

早在15世纪,尼德兰画家凡·艾克兄弟找到了绘画用的亚麻油,凭着油画材料和技术的运用,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画面逼真效果,从此真正意义的油画诞生了。这个时期的油画,从材料到技法到色彩的表现与现代的油画有很大的区别。它的特点:将明暗造型与色彩分开,在已完成的明暗造型上进行润色罩染,这种绘画技法被称为“透明画法”,方法是将客观物体的亮面和暗面及远近色彩按照一定的模式进行绘画创作。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绘画是以固有色加物体的明暗进行多层次的罩染而完成的。这些绘画我们称之为古典主义绘画,古典主义绘画形成有一定的历史原因,中国深入研究西方古典写实主义画家徐芒耀是这样介绍的“古典主义油画技法是首先进行较为深入的单色绘制,然后一层层罩染,色彩在染的过程要产生变化是很难的,因此只有在固有色的基础上求得一些微妙的冷暖、深浅变化,比较单纯。油画技巧的发展有个过程。由于技术上的不成熟,当初对于自然的色彩变化未必能观察到并掌握到,及时悟察到了,也未必能够予以表现。”

古典主义色彩的形成还与当时画家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那些油画发达地区像法国等一些国家的房间大多是小模板窗,室内的光线有限,加上地理纬度很高,位置偏北,距离太阳很远,光线相对微弱,室内总是黑乎乎的,而光产生的环境色更微弱。在这种情况下,画家比较容易看到素描关系,而不大容易觉察到色彩上的变化。因而古典主义绘画大多是素描关系的体现。再者,由于工业技术的落后,颜料的生产与加工也有一定的关联。

当然油画刚起步就一直为教皇服务,所选题材都是圣经故事或古希腊神话。随着经济的发展,人自身意识的提高,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在文学、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强调自我,从而使绘画从神转向人发展的方向。部分画家强调油画的光感,运用色彩冷暖对比,明暗强度对比,厚薄层次对比进行光感的创造。如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强调画面明暗对比,用画面背景平面的大片暗部衬托前景明亮的人物,打破了画面中有序和谐的光感效果。西班牙画家格列柯将景物处在斑驳的光影之下,他从不分明暗两大体面,而是从间断错落的明暗分布进行造型,色彩的冷暖也形成了间断,用笔凝重,色彩层面在挤压中相互渗化,画面给人扑簌迷离的效果,有时甚至充盈着神秘与不安的气氛,与其同时代的荷兰画家伦勃朗,创造了前所未有,与他精神内涵相适应的“伦勃朗”风格。他强画面点光的运用,隐现“虚”衬托“实”的主观色彩表达方法,创造出了一种超乎具体实在环境深邃和充满神秘的三度空间,画面色彩沉稳、冷暖交错、极富变化、阴影与光明,黑与白的交错,形成一种自然和谐,使作品产生富丽的境界,给我们带来高度审美愉悦。

19世纪世界工业化大革命的进行,以及照相机诞生,部分工人失业,对当时原有的手工作业工人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德国的哲学家叔本华、尼采提出了悲观主义哲学,其中阐述生活悲观的情节,提倡反传统创新的思路,同时在一定理论上引导了部分人把美学的触角伸向了丑学的领域,因而更丰富了艺术创作的内涵。部分艺术家不再满足物象的再现,开始转向画面色彩的研究。 19世纪油画色彩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英国画家康斯泰布尔开始外光色彩风景写生,获得了丰富的色彩感受,他在局部用细小笔触处理颜色,使之混合成鲜明的色块,画面较古典色调明亮的多。同时用色轮两极颜色并置时能相互提高明度增强色彩的色彩感官补色原理。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深受其色彩的启发,将补色关系运用于创作中,用活跃的笔触,在画面形成色彩对比,增强了色彩的明亮度和华丽感,震惊了当时画坛。之后,印象主义画派的画家开始关注光在画面中的运用,

到19世纪末,以高更、凡高、塞尚为代表的后印象主义画家们把自我感受,主观情感和情绪运用到画面的表现上,强调主观色彩的运用,用主观感情去改造客观对象,表现 “主观化的客观”。高更的作品中,运用了不少寓意和象征手法,大块的色彩对比与平涂法并置,采用高纯度无光泽的颜色,通过整体色调创造出一种既有象征性又带装饰的绘画效果,形成了极富个性特点的绘画语言。

油画色彩跟地理环境,历史发展,工业技术的高低,艺术家个人修为和个人情感、情绪是紧密相连。每个艺术家对油画色彩的理解和运用都不尽相同。

在油画艺术领域中,色彩是油画的主要表现手段,同时又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油画色彩的丰富表现力和它所产生的感情力量,它可以直接在艺术家和观众的心灵之间架起一道互相沟通的桥梁。色彩作为油画的重要语言,具有非凡的艺术表现力,色彩在西方油画艺术中的历史发展,确立了油画色彩的主观性特点,提升了油画色彩的象征性特点,丰富油画色彩装饰性特点,突出了油画色彩表现性特点。这些特点是构成油画丰富表现力的重要因素,彼此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在不同的绘画发展阶段对色彩艺术特点的表现因素的应用也各有偏重,就是同一时期不同的画家也都有各自的特点。发挥色彩在油画中的表现力特点是使作品具有个性及时代精神的主要因素之一。西方油画艺术中色彩语言的发展、变革、不断创新对中国当代油画艺术产生了很大影响,值得当代艺术家去思考、探索,建立能够表现民族精神和个人情感的独特的色彩语言。画家应在掌握色彩规律知识的基础上,把色彩的艺术表现力充分地运用到自己的油画作品中,使色彩的审美功能完美地再现、提高并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春新 张可隽 森森 西洋油画技法欧洲卷[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

[2]中国美术研究院.油画艺术的春天[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3]张京生油画家工作室报告解读色彩[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

论周大正油画风景艺术 篇7

一、周大正油画作品中传达的精神

周大正教授从师于全山石、汪诚一先生, 他坚持写实的创作道路, 作品从研究色彩关系到抒发生活感受, 表现了纯朴真实的生活气息。油画作品集中体现了周大正教授在艺术上的探索与发展历程, 也反映了他在艺术上达到的境界与水准。

周大正教授的油画作品, 在色彩的表现上异常丰富, 变化多端又毫不矫饰, 笔法显得随意自由、由心而发, 他特别注重处理物体的外轮廓线的虚实变化。作品的取材非常广泛, 有历史画、壁画、肖像画、风景画、静物画、连环画等等。周教授注重在美术作品中传达真善美的精神, 对一些过激的行为艺术持反对意见。他重视写生, 主张画自己眼睛看见的世界, 研究眼前的物象的形体以及色彩在阳光下的变幻规律。无论何种题材的绘画, 周教授的作品里总是充满着迷人的光色, 能感觉到空气氛围。

二、周大正油画作品中的光与色

在周教授的画面当中总是充满了强烈的阳光, 令人心情爽朗。尤其在风景作品中, 如《富春江的傍晚》《子午岭的风景》《布尔津湖畔》等, 在光的氛围中、色彩热烈而浓郁, 使人仿佛闯入了色彩的万花园, 画面中响亮的柠檬黄、中黄、及粉橙色等使人感到光的炽热。有光就有生命, 就有能量、有活力, 这一点无论在印象派的的作品中还是在周教授的作品中都特别明显。

(一) 色彩结构

周大正教授认为色彩也有结构:任何事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结构, 作为一幅色彩作品也是和人体的结构一样有它自己的结构形式, 包括画面的构图结构、造型结构和色彩结构。色彩结构是指画面的色调组合关系、色彩相互关系、色彩的比率、位置、面积大小和色彩的明度、纯度、冷暖的关系;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的法则、色彩的均衡、色调的调和、色彩的变化、色彩的笔触等等。《鱼塘》一画, 确定以杂草为前景, 把近景与中景联系起来, 突出了画面的纵深感, 暖色的杂草与相对较冷的水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周教授的作品中, 不同的色调组合给人以不同的感受, 以鲜明为主的色彩结构给人以明朗、艳丽和新鲜感;以调和色为主的色彩结构给人以和谐、含蓄、柔和感;以类比色为主的色彩结构给人以雅致、神秘、和华贵感。

周教授的绘画作品中辉煌灿烂的色彩并不是以如实地描摹自然对象为满足的, 他虽然也对景写生, 但绝非对自然景物的描摹, 而是按照他自己主观的审美意识及色彩的形式法则, 运用各种艺术技巧进行提炼、概括、加工和组合。为了追求更有效的色彩效果, 他不受自然景物的色彩限制, 大胆地运用色彩的对比和呼应, 夸张和改变了某些色彩, 比如对色块的面积、比例、位置等进行了改动, 或对色彩的明度、纯度、冷暖色相等进行了艺术处理, 以求得丰富而统一的艺术效果。这些艺术手法在他所追崇的印象派画家梵高的《向日葵》、德加的《蓝色舞女》、莫奈的《日出印象》以及西斯莱、塞尚、高更的许多作品中都可以得到充分都印证。周教授经过苦苦探索和大量的艺术实践对自己所钟爱的风景、人物题材始终不渝地进行着描绘、表现。虽以年逾古稀, 但他仍然笔耕不辍, 用他手中的画笔描绘着生活的绚丽画卷, 每幅作品都是他色彩的三美原则:鲜明美、丰富美、和谐美的有力佐证。

(二) 色彩的调和与变化

调和是对色彩对比而言的, 没有对比就没有调和, 画面上相互对立的色彩必须经过艺术处理才能显得协和统一, 才能呈现出色彩的丰富美和和谐美。

自然美与艺术美并不是等同的, 绘画艺术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 是自然美的最集中体现。画面和谐的秩序有它自己独立的视觉要求, 是整个画面的色彩布置、构图的均衡、形体的变化、色彩的冷暖变化、色彩的呼应联系等诸因素相互融合而成的和谐统一。

西北的黄土高原, 土质比较特别, 周教授在画面中巧妙地运用土黄、肉色、玫瑰红、紫红、紫罗兰、土红等颜色来表现黄土的色彩, 生动而形象, 丰富而响亮, 彩度和光感表现的十分充分。例如《西峰市郊黄土沟》一画中, 在绿色植被的装点下, 黄土高原呈现出绚丽的色彩, 绿色与黄土的鲜明对比构成了画面的基调, 冷暖两大色系在阳光的作用下呈现出灿烂斑驳的明暗变化, 冷暖色块的形状、位置在相互穿插中构成了疏密关系, 使色彩与构图取得了均衡, 绿色使用的不同变化, 是色彩丰富的重要因素, 冷暖色的相互渗透与并置, 加强了色彩力度, 使色调显得辉煌。《子午岭的风景》采用印象派的色彩并置法, 表现色彩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将单调的绿色画得丰富强烈。

周教授的风景画每幅都有自己独特的色调, 毫无雷同的嫌疑, 他教学生们学习印象派的色彩, “色彩就要用色彩说话”“与音乐有同样的道理”。蓝天有偏紫的, 偏绿的, 偏黄的, 偏蓝等的成分, 白云有偏紫灰, 偏蓝灰, 暖白等的成分, 绿色应当画得很丰富, 偏红、偏紫、偏黄等等, 有枯萎的绿, 新绿等等。《田园交响曲》一画是在甘肃省庆阳市东华池, 将乡村淳朴秀美的自然风光表现得淋漓尽致, 阳光下的田野、花草闪烁着色彩的光芒, 小河里流淌着色彩的旋律, 印象派的色彩犹如田园交响曲的音符, 色彩的穿插和渗透犹如和声和和弦, 跌宕起伏的构图形式有如乐曲的旋律与节奏一样, 细细品来倍增亲切之感。

在周老先生的画面里, 很巧妙地运用油画刀进行色彩并置的技法, 刀笔结合, 相得益彰, 使得画面别有一番情趣, 一山、一水、一棵树、一个小人儿都极见色彩功力与色彩修养, 哪怕是一堆杂草、一束野花都画得色彩斑斓, 无比精彩, 将色彩的调和与变化做到了极致。《陇南小景》《喀纳斯湖畔》《西峰近郊》等画是极有力的写照。

周教授的绘画艺术是从自然美升华到绘画美的集中体现, 他的风景画虽多取小景却有着北方独有的磅礴大气, 构图别出心裁却显得格外亲切自然, 画面内容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朴实无华, 他的技法多变, 不拘一格。他痴迷地热爱着大自然, 热爱着生活, 热爱着绘画艺术, 思考着现代油画艺术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追求的渊源传承。从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 用调色盘上极有限的油彩充分表现了大自然丰富的内容, 灿烂的色彩, 使作品蕴涵着无限魅力, 充实了中国风景画中的某种缺憾。

参考文献

[1].周大正《周大正油画风景教学写生集》, [J].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5.10.

[2].周大正《周大正油画集》, [J].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2.2.

油画笔触的艺术性 篇8

笔触就像一个个音乐元素音符, 将画面构成一个乐章。它在音乐的海洋中跳跃, 这种音符组合成不同韵律的节奏, 形成了音乐高低快慢、婉转起伏的音符表现, 对笔触节奏韵律的把握与体现形成画家多样和丰富的艺术形式感。笔触在画面中的运行轨迹及规律使画面主次分明, 具有明显的节奏韵律感, 体现出画作的精神理念与个性风格, 否则画面则显得平淡, 没有内涵, 缺乏层次。画家创作中运笔的轻重、疾缓、快慢形成笔触在画面上的规律与秩序, 这种画面上节奏韵律体现在用笔的长短、曲直、疏密等不同表现形式的艺术效果。油画笔触作为油画艺术表现形式的要素, 可以直接表现出画家作画时的情感和个性。衡量画家的艺术修养和创作水平的标准主要看他笔触的表现力。笔触的艺术表现形式就是在画面上呈现出来的运行轨迹、形状、姿态。笔触作为存在于画面一种物质形态, 它也是一种意识的存在, 既是抽象又是具像的, 既是形式又是内容。笔触作为艺术表现因素之一, 在油画中呈现独特的审美性。对笔触的研究等于画家对自身艺术表现语言的研究, 从而形成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画家对笔触的形态、内涵和审美的研究, 使画家深入对绘画创作内涵的理解, 对艺术个性表现形式具有实际的指导性意义。

从整个绘画史发展上看, 我们可以通过画家对笔触的运用看到不同的艺术表现风格。在早期传统的古典油画中, 画面上很难发现有明显的笔触, 油画全幅各个部分颜料涂层厚薄比较一致, 用笔以细致平涂著称, 画面中的事物被描绘得细腻平滑, 力度均匀, 几乎不显露出笔触。17世纪, 画家经过研究认识到笔触变化和创作时心境及情感的相互影响, 利用控制笔触动势在画面中表现情感。所以运笔的力度、速度、运行方向使笔触自身具有艺术表现力, 更使画面形象显得生动感人。到了19世纪, 画家作画形式更加注重表现自身精神与情感世界表达, 不再写实性地描绘客观事物, 笔触表现形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笔触体现为充满强烈的力度感及疾急奔放的表现形式。

责任编辑:杨玉梅

20世纪, 不同艺术理念油画流派的形成, 油画艺术表现形式呈多元化倾向, 油画笔触的艺术性被加强, 代表画家个性化形式艺术语言得到广泛的认同和重视。笔触、笔法本身具有独特的表现力, 使绘画作品的美感得到加强。笔触的表现和画家自身个性相联系, 无论什么时候, 什么流派, 笔触作为一个承载和传递画家艺术风格的工具, 都是画面中非常重要、不可分割的部分。笔触不光是画面艺术效果的视觉表现, 更是画面审美价值的体现。它传达着艺术家对自身艺术表现的追求和自身情感的宣泄。

笔触可以表现不同的情感特征。如笔触使画面中的事物相吻合, 具有强烈的真实感;笔触的轻快跳跃让人有潇洒、欢快感觉;笔触的厚重坚实让人有朴素、坚毅的感觉;快捷有力道的用笔, 给人以豪放兴奋的感觉;笔触的浮躁暴怒使人有宣泄和激动之感。它的变化形式与油画艺术语言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关系。笔触的大小、形状、长宽、运笔的不同状态特征构成了画面丰富的形式美感。笔触不是单纯的艺术表现语言, 它是传达思想及表达感情的载体, 表现了画家的艺术风格和个性特征。画家在创作中要对油画艺术表现形式进行研究与思考, 以形成个人独特艺术个性化风格。画家就要不断对绘画材料、工具和各种技法等方面进行研究, 也包括不断地探索不同的绘画语言表现形式, 最终画家以自己个性化的绘画语言去表现对客观事物的理解。而笔触本质就是表现客观事物的形体结构以及色彩、肌理等艺术元素, 它是画家传达个人艺术思想感情的造型语言的载体。

笔触的不同形式主要体现在运笔的力度、用笔的感受、手对笔的控制度等画家综合的艺术修养上。笔触承载着画家个性理念和思想情感。但我们也要知道, 如果画家只追求笔触的多样性, 而忽略了题材、色彩等绘画要素的存在, 会使画面流于肤浅和空洞。笔触的艺术美感是人们长期绘画创作实践的结果, 长久以来、从古至今, 画家都在不断地探求属于自己个性化的笔触以及属于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以实现新形式的绘画艺术的审美价值。

摘要:笔触作为油画重要的表现要素, 它是画家自身艺术风格的体现, 也是画家内在情感轨迹和精神载体, 在画面中笔触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体现了其本身多样化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笔触,风格,语言,形式,审美

参考文献

[1]汪晓曙.绘画语言论.江西美术出版社, 1999年, 第1版.[1]汪晓曙.绘画语言论.江西美术出版社, 1999年, 第1版.

[2]赵世杰.画外散谈.美术大观, 2000年, 第10期.[2]赵世杰.画外散谈.美术大观, 2000年, 第10期.

[3]沃尔夫林 (著) .潘耀昌 (译) .艺术风格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3]沃尔夫林 (著) .潘耀昌 (译) .艺术风格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

浅析油画艺术的色彩美 篇9

一、对油画艺术地看待方式

在面对一幅作品时, 应保持一种像第一次看见人间一样的情感去观察世界, 抛开色彩公认的色彩观念来看待色彩, 把既定的传统观念抛开, 重新观看世界大自然万物和色彩。这样, 我们就可能发现世间万物具有出人意料的色彩。然而这样的作品最振奋人心。

油画艺术主要是有两个因素构成的, 即形和色。油画色彩的表现力基于画面总的色调所给人带来的视觉作用。在事关形状的协调或者颜色的调配上, 艺术家永远要极端地“琐碎”, 更恰当地说, 要极端地挑剔。他有可能看出平常人无所察觉的色调上的差异, 在画面中, 画家不仅要平衡两三种颜色、外形或味道, 更甚至在他的画布上大概要有几百种色调和形状必须加以平衡, 直到看起来“合适”为止。

任何一件绘画作品都包含着画家的情感思维、主观建构、艺术感受和个性体验, 从而形成了自己的主观色彩, 当然主观色彩不是完全主观的自由化, 它有其自身的客观性, 在人们眼中, 喜欢去只管地分析色彩的形成和风格, 而忽视了画面具体的色彩语言构成。

二、再现色彩基础及色调

不论是西方油画色彩还是中国画色彩, 首先要遵循的是其最基本的原则, 即素描基础。素描作为一门学科一直在各专业的训练的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素描基础性语言包括形体结构、解剖、透视、比例、光影及空间等重点, 在此基础上, 我们来着重学习和研究在油画绘画中色彩的一些基本体现和基本法则。

1、油画色彩的基本体现在于:条件色体系, 以自然变化为依据, 再现环境色彩变化。

具体地说, 将自然界的色彩归纳为不同色块的组织, 按照明暗、冷暖、纯度等关系进行组合, 制造一个真实场景的色彩幻象。在此, 我们来看一下色调, 色调是客观存在的, 在大自然中, 一切物体皆有色彩, 普通的人能看见色彩, 但不一定能看见色调, 色调的形成是由于光的作用, 光线照射在不同的物体上, 笼罩着一定的明度、色相的光源色, 使各物体带有一定的色彩倾向, 就形成了色调, 它在一幅绘画作品中起着色彩支配的作用。

2、油画色彩的基本原则:色调原则。

色调原则可分为两个层次, 即黑白色调 (也叫明度色调) 及色彩色调。明度色调可分为高调、中调、低调三种。色调是指在一幅作品中, 我们来分析出这是以哪种颜色为主的色调。例如, 在伦勃朗的绘画作品中, 我们分析出他的画面中所体现的的原则是其作品的画面整体较暗, 并且对比很强烈, 可归纳为其绘画表现形式为低长调。色彩的种类很多, 从色相上分有红调、蓝调、黄调;从色性上分, 有冷调、中间调、暖调;从明度上分有亮调、灰调、暗调。调子的确定一般以光源色来定, 或是在画面中占大部分面积色彩的基本色调来定, 在一幅油画中, 色调一定要统一, 给人以色调和谐的印象。‚在画面中, 要有对比, 不能一味地使整个画面成一个颜色。而色调的调和是从色彩的三属性, 即色相、明度、纯度三个方面通过艺术处理和加工而求得变化和统一的。油画色调的调和有对比色调和、邻近色调和、单一色调和。

三、当今油画艺术的发展

综观不同历史时期, 不同地域出现的大批画家们, 他们对艺术的那种追求精神, 以及为达到其想要的画面效果, 他们进行了不同领域学科的研究及探索, 最后总都是来为自己画面效果来服务的。从他们开始, 他们所一步步积垫下来的各种经验, 为当今油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每个油画大师的绘画作品, 不论是从技法上, 还是从其色彩研究上, 都是我们当今艺术家们所探索的重要依据。在现阶段, 当今油画艺术发展的轨道上, 画家们面对着全新的挑战, 在这样一个面对着各种声音的艺术领域中, 画家们一方面要去面对其画面语言的要求, 另一方面还要对作品自身文化角度和道德境界有所更高的要求。面对当今油画色彩的发展, 更多的是不受到各种条条框框的约束, 更好地为艺术家们的创作提供了更好地发挥空间, 在画面中体现出的那种自由的张扬, 大胆的试验, 不论是在形还是在其颜色的组织上, 都有了一种新的开拓。当然, 在那些知名的艺术家身上, 我并没有看到狂放不羁的态度, 反而每个真正热爱艺术绘画的人, 对艺术史及那些流传至今的著名佳作, 逐一进行研究, 再从中提炼精华, 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子, 在此基础上, 开始改变对形和色的理解, 更甚至可以介入各种材料来辅助画面, 以至达到自己想要的画面效果。

四、总结

通过对上述从古至今的对于油画艺术色彩的研究, 使得自己更明确地来理解自己的研究方向, 使得我明白了, 在面对艺术大师的作品时, 不能一味地进行临摹其画面效果, 我们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 揣摩艺术大师当时的情感表达来研究其色彩色调的处理原因及方法, 即使有材质的介入, 我们也要弄清楚, 为什么会用此种材质来表现?这种材质的运用及处理方式与作者的情感表达有何种联系?等等的一系列问题来让我们去思考去研究, 再在此基础上开始个人的创作, 积淀于这些理论之上让自己能理性与感性适度地表达与自己的画面, 这应该是我们目前该研究的方向。我的理解和思维也许是很浅薄的, 但能希望通过对此的了解能引起自己更大的兴趣所在。

参考文献

[1]、《美的历程》李泽厚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7月版

[2]、《艺术发展史》贡布里希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

波普艺术对中国油画的影响 篇10

波普艺术对中国油画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雅与通俗的消解

高雅艺术指的是可以表达美的行为和事物;健康积极、 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的事物;与公认的美学标准相符合,独特的、有技巧的、有多样形式的和有主题的。通俗艺术就是通俗的艺术,是民间的艺术,也是大众的艺术。

波普艺术风潮带来了新的人生观,绝对精神的、高贵的、 典雅的传统审美标准纷纷瓦解,这种趋势给中国油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传统的高雅和通俗有着严格的距离,油画作品向绘画、雕塑纯艺术靠拢,油画家有着正统的学术立场,这种立场带有显著的精英文化特征。但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 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个全新的艺术风格—波普艺术登上了历史舞台。

这种艺术风格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到了中国,受波普艺术思潮的影响,中国油画家的审美手段和表现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油画作品的内容与主题都是来自自然和社会,来自我们身边的事物,这就是大众的艺术、最亲民的艺术,观众可以不认同,也可以批评,但是至少他们看得懂。这是所有艺术事物都必须给人带来的精神上的碰撞。波普精神正是那种消解了艺术与生活距离,高雅与通俗融合的时代精神。

2、“图像化”时代不期而至

当现代主义思潮进入中国以后,油画开始向图像的世界发展。这种发展分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利用照片来代替传统绘画中的写生与采风,就着图片画图片,甚至创作素材都来源于照片,而另一个层面,是对波普的直接挪用。

中国油画家运用照片作画是当代油画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这种表现形式又分两种表达方式,一种是利用油画材料直接描绘照片,绘制出与照片以上的效果;另一种方式是用传统的油画技法去表达照片,把照片当做一种符号。如艺术家方力钧的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光头形象,王广义利用招贴的形象将其拼贴在一起,张晓刚对老照片的独特表达方式, 反映出那一历史的集体回忆,他们都是利用图像将自己的绘画语言直接挪用到画面中。在他们之后的艺术家直至当今艺术家,普遍存在着利用图像去表达,去进行创作的现象,并不断加深当中的科技含量,大量借鉴摄影术,甚至是电脑图片处理技术。运用出现的新技术,新事物对油画进行新式的处理,通过对图像的处理,出现了一种繁杂,观念,不确定, 批判等各种观念的新形式,出现了一种交融的艺术形式,这为在当前复杂的社会生活寻找到了一种符合多样性与复杂性的艺术新样式。

所谓的“图像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种是“泛政治波普”的图像。艺术家开始使用文化大革命时期作为符号,利用经典图式的传单、各种批量复制海报、大字报、或使用毛泽东时代的形象符号,例如毛泽东像章、红色五角星、 红袖标等等。另一种是“卡通化”的图像,从2004年开始, 卡通化表现出强劲的势头,仿佛在年轻的艺术家眼中,一切形象都在“卡通化”。还有一种便是各种公共图像或现实的生活图像,然后被艺术家进行稍许变异便使作品具有了一种青春残酷的精神品质。

3、拼贴与组合泛化

在波普艺术的影响下,中国油画广泛使用的抽象拼贴画和组合的技术。如王广义《大批判——可口可乐》中的文化革命元素,他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工农兵海报的形象与代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可口可乐标志相结合。王广义消除所谓的“画”;使作品达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而橡皮图章上的数字符号都是很好的强调时代特征,所以使《大批判》 系列当之无愧的站在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前沿。

4、商业性与适应时代性

当代中国波普艺术家李邦耀,对日常生活用品,与各种品牌十分关注,并把这些物品形象在其作品中展现出来,带有明显的象征与反讽主义风格。艺术家李路明在其作品—— 《中国手姿》中,破天荒的将佛教文化中用妩媚的玫瑰红颜色来描绘佛祖的手势,使一种庄严肃穆的形象消解,让人感到一种轻浮的现状。

梵高油画笔触的艺术情感体验 篇11

关键词:梵高;油画笔触;艺术情感;体验

一、梵高油画风格与油画笔触的联系

每个画家都有自己的绘画形式及绘画语言,并由此传达出自己丰富的情感世界。笔触可以控制整个画面的效果,可以是粗重短促的,也可以是细腻柔和的,画家可以通过笔触的表现形式来掌控画面的整体效果。一幅艺术作品中情感表达得越强烈,那么就越能使其所表达的情感丰富起来,因而也就越容易打动读者。笔触是一个画家构成画面的基本因素之一,是颜料堆积在画布上的痕迹,它也体现了一个画家的创作精神及风格。梵高油画风格与油画笔触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梵高的性格特点与其油画风格形成的联系

梵高出生于一个牧师的家庭,童年时候就一个叛逆与任性的小孩,像自由的飞鸟,徘徊在荒芜原野间。23岁的时候在英国一家寄宿学校做临时教员,在这之前的工作都不是很顺,在这学校也经常与校长发生冲突,于是被调往了另一所学校,但是在其他学校也是事事不顺心。于是便辞了职,当梵高在美术商店当服务人员时,也经常跟同事和顾客发生冲突,有一次有位顾客跟梵高说要买一幅挂在客厅的画时,梵高不客气地说道:“画有好的也有坏的,但却没有什么挂客厅挂餐厅的说法”。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如果跟一个人有矛盾也许是别人的问题,但是所有的人都感觉梵高不好相处。从这些事情我们可以知道梵高是一个比较自我的人。可以这样说,他的一生,除了他所执着追求的绘画事业之外,可以说是没有做成功过任何事。

但恰恰是梵高性格上的高度自我,才成就了他绘画上的精彩与辉煌。27岁那年,梵高开始在比利时安特卫普美术院正式学习绘画,他早期的绘画作品,多带有现实主义,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梵高的作品被自己的心情所影响着,在阿尔的那段日子,在这即使是下雪的寒冷天也会有温暖阳光的欧洲小镇,灵魂跟心得到放松与舒展,与之前遭受的种种打击相比,周围的一切都变得美好起来,也认识了一些朋友。可以说这是梵高一生中的黄金时期,在这里明媚的阳光使他找到了绘画语言,《阿尔的吊桥》就是最好的印证,画风清新,色彩明快,此时的他创造力旺盛,作品数量最多,在这一时期他画中的颜色变得灿烂明亮起来;高更的到来,也让他对绘画风格有了全新的认识,这一时期的作品也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赞美,最具代表的作品是《向日葵》系列和《盛开的桃花》等,足以见他此时的轻松愉快。

然而这种轻松愉快的生活没有持续多久,生活的困难和发生了“割耳事件”,梵高就因旧疾病发作而住进了医院了,患病期间,梵高的色彩及风格又发生了变化,之前明快的颜色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简练粗犷而深沉的色彩,在他的画中,仿佛天与地不断地旋转。直至生命的结束,梵高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热爱的绘画事业,因此梵高晚期的作品笔触带有狂放、扭曲、粗重的律动感。

(二)梵高油画作品中的笔触是如何反映在其作品中的

梵高做过职员和传教士,在1880至1886年曾到荷兰、比利学画,后来到巴黎,在弟弟的帮助下从事艺术创作。他的一生十分短暂,却留下了大约八百多件的油画及素描,这些画分别创作于荷兰,阿尔等地。可以说他是在用生命作画,那么梵高绘画作品中的笔触是怎样反映出来的呢?

首先,观赏他的画会发现,早期的作品受荷兰现实主义画风和法国画家德拉克罗瓦的色彩理论影响,色调深沉,画风朴实,后学习了印象派和点彩画家的技法及日本浮世绘线条简练概括的笔法,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他的画多是排列紧密的线条笔触,有轻有重有缓有急,有虚有实,在《星月夜》中,排列紧密的线条不但给人一种特殊的力量,而且漩涡的线条笔触,仿佛让人们陷入痛苦的深渊里,这也就是梵高在绘画上用笔触体现的绘画语言及力度的把握。

其次,梵高的笔触除了有力量美之外还有节奏韵律美,像跳动的音符,重在笔触的把握,长短粗细不一,但总是能在画中看到规律,来感受他自身的情感力量。

再次,梵高的每一幅画都是用笔触来表现情境的,在油画笔触中,它表现出来的视觉美感、力度等固然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但是还是要看是不是表达了自己的一种艺术情感,观众能不能熟知甚至被打动,这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一笔一划来表现作者的真实情感感受,就是我们常说的一种情感意境,也就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情感的抒发。梵高用紧实松动、长短不一的线条,运用色彩的明暗对比,显现在画布上,形成一种色彩强烈的对比,造就出一种如火一样热烈而又悲伤孤寂躁动不安的生命情感。这是画家对社会生活、自然、环境、人生的一种独有的情感体验。

最后,梵高的笔触更多地是在表现自己的精神家园,在体现他自己丰富的情感世界,同时也是自己最后的情感寄托。如众所周知的《向日葵》中,梵高画了一系列的黄色系向日葵,我们可以从笔触,色彩中感受梵高欣喜若狂的心情,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

二、梵高在油画作品中对笔触的运用

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在《美学纲要》中认为直觉就是艺术活动,克罗齐就把直觉思维排除在了逻辑思维之外,而梵高恰恰是在直觉与表现之间体现了自己的情感因素。为了画好每幅作品,在写生时碰到的困难他完全不当一回事,他把作品当成了自己的生命,自己的灵魂。梵高认为绘画不仅仅体现在描绘事物的外部形象那么简单,而是在描绘事物的同时又加入作者独特的见解及艺术情感,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笔触在作品中的表现。那么,梵高“笔触情感”是如何在作品中体现的呢?

(一)梵高油画作品中朴实无华的笔触

在油画作品早期,受现实主义的画风影响,梵高的画没有太多自己的独特风格,但是在这一期间,在矿区生活的梵高也深刻地体会到了劳动人民的困苦与艰辛,他在给弟弟的信中写道:“我在这里拼命地画画,画那些从雪里挖土豆的女人,这是为了表现农夫的工作状态。我反复不停地画,专画这些本质上的现代人物画,至于希腊时代的人,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或者荷兰的画家等等,我都不曾画②”。这从他的作品《吃土豆的人中》可以看出来,其朴实粗犷的笔触生动细腻地刻画出在狭小破旧的房间里有五个穷苦的劳动人民正在吃土豆,低矮的房顶给人压抑感,虽然生活艰辛,却有一种温馨的感觉散发出来。这幅作品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表现了农民的淳朴虔诚和善良。梵高在安特卫普学习期间,日本的浮世绘绘画风格也影响着他。《杏树上盛开的花朵》就是模仿了日本浮世绘而创作出来的,与其他的作品不同,这幅画充满了浓重的东方气息,原来粗犷狂野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朴实柔和的笔触,整幅作品显得细腻自然,给人一种万物复苏、欣欣向荣之感,而花朵的盛开也体现了对新生命向往的一种情感体验。

(二)梵高油画作品中率真单纯的笔触

《叼着烟斗的自画像》中丝毫看不出他所遭受的痛苦,穿着工人上衣,叼着烟斗的淡定从容的表情,及率真的笔触表现了一种恬静平和的美,仿佛梵高的内心从来都没有这么宁静。梵高的《夜间露天咖啡座》中,最先看到的是黄色的屋檐和空间,喧嚣的人群,悠闲地喝着咖啡,而画面用深蓝色的笔触在四周点染,逐渐向中间过渡变淡,热闹的街道上被繁星笼罩,一片祥和。跟《星月夜》相比,整幅画面显得柔和细腻了许多,而使用蓝黄两种色调则显得非常温馨恬适,怡然自得。梵高渴望健康舒适的生活,渴望结交知心的朋友,渴望衣食无忧的生活。可以这样说,一个人越是在乎追求某一样事物时,其所得到的预期结果往往达不到甚至往相反的道路走,画中的内容与现实生活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三)梵高油画作品中简练概括的笔触

在阿尔时期,梵高画出了许多以黄色为中心的向日葵、麦田等,表现他对生命的热爱,但他也喜欢描绘晚上,夜晚是喧嚣的背后隐藏着哀伤与孤独。在描绘《星月夜》时他简练大胆地描绘了夜晚的景象,画面的主体色调是阴郁的蓝色,很粗的丝柏树像火蛇一样冲向天空,而远处的村庄笼罩在漩涡状的巨大夜空中,让人感觉隐隐不安,整幅画给人的感觉非常压抑,甚至可以窥见梵高内心的扭曲以及孤独。这一时期的梵高也在与病魔作斗争。他的另一幅作品《麦田里的乌鸦》则更直观地证明了这一点,简练概括的笔法,画上依然有我们熟悉的金黄色,却充满压抑和不安,乌云密布的蓝天死死地压住麦田,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低飞的乌鸦和起伏的地平线更是证明了这点。这是梵高的最后一幅作品,此时的梵高内心充满了绝望,生活爱情的不如意,走到哪里都是别人眼中的“疯子”。波德莱尔写了首《麦田里的乌鸦》评论梵高:“他生下来,他画画,他死去,麦田里一片金黄,一群乌鸦惊叫着飞过天空。”

梵高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他的一生穷困潦倒,默默无闻,生前他的画无人问津,而在他死后,他的画却成为拍卖界的宠儿。他在每一时期的每一幅画的笔触都表现了他内心对艺术的狂热,对生命的追求,对生活的渴望,但是他又活在自我压抑自我矛盾的两难中,而致最后不得不屈服于残酷的现实中,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间,创作了八百五十多幅油画和同等数量的素描,这是梵高为自己刻画的生命纪念碑。

每一幅梵高油画作品的笔触运用各不相同,给人的感受也不一样,他表现的笔触融入了自己的情感。研究梵高油画作品中的笔触关系,是为了对他作品风格的临摹学习及油画创作的一种精神境界追求。

参考文献:

[1]苏珊·朗格.艺术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2]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3]曲湘建.油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列夫·托尔斯泰.论艺术[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5]史晓楠.从笔触角度谈油画的个性语言[J].美术大观,2008,(05).

[6]欧文斯通.梵高自传[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

[7]何政广.世界名画全集梵高[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现代油画艺术创作之思考 篇12

一、油画的本土化问题

油画本土化, 是油画移植中国后必须进行的一个重要的文化转化过程。油画真正传至我国只有百年的历史, 是伴随着科学、民主而来的, 之后油画一直充当着代表理想的贵族形象。然而最近几十年来, 由于绘画语言、风格的不同以往, 甚至出发点的转变, 使得油画艺术与其最初的形象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不同程度上已渗透了很多中国本土的元素, 实现了本土化发展。面对油画的本土化问题, 有的学者认为, 中国油画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 必须要进行本土化, 将其与传统中国元素进行融合;而有些学者却认为, 油画本身就是西洋产物, 令其中国化, 不过是旧瓶装新酒, 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其实, 油画本土化和长期以来所谈论的油画民族化问题大同小异, 都是试图在西方油画体系之外建立一个可以与之相抗衡的中国油画体系。这一点有些不切实际。且不说当代艺术的文化竞争已不在油画领域, 即便是相互比较, 我们可能会在油画创作中产生出很多的个人成果, 但决不可能化出一个中国油画体系。中国油画创作中要有本土意识, 这是指本土的中国的现实的问题意识。西方油画之所以在中国扎根, 不是因为中国需要画“油彩的中国画”。中国油画的历史是直面问题的历史, 而不是油画意象化、文人化的历史。无论是在经济、政治还是在文化领域, 现代性都是不可避免也无须避讳的。对于移植自西方的油画而言, 如何在直面现代性以及后现代的浪潮中, 进一步使油画具有本土气概, 是需要我们每一位油画研究者认真对待的课题。

二、正确处理油画商业化和艺术导向之间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对西方油画创作方式的学习借鉴, 使得中国油画艺术的水平获得了大幅度提高。虽然当代油画在中国的发展时间较短, 而起步之始又大都受西方艺术思潮的影响, 但我国的油画家经过多年的艺术探索与创新, 扩大了艺术领域, 使油画艺术在我国迸发出了新的活力与崭新的气息, 题材内容和形式风格也更为广泛, 展现了更加多姿多彩的面貌。然而,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 我国经济迅速发展, 艺术市场也随之壮大, 呈现出一片兴旺景象, 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油画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 不但壮大了艺术创作队伍, 也使得油画艺术进入千家万户, 形成良性循环的势态, 这是应当充分肯定的。然而, 由于中国艺术市场起步较晚, 不够成熟, 面对艺术市场的商业诱惑, 一部分油画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在写实油画方面产生了一些迎合低层次市场需要的琐碎雕琢、形象庸俗萎靡的人体作品, 缺少作为中国人现实状态的精神品格。为此, 保持创作头脑的冷静, 正确处理油画商业化和艺术导向之间的问题, 就显得格外重要。为此, 我们不应过多地步西方艺术流派与风格的后尘, 片面迎合西方艺术标准, 或者被艺术市场上的经济利益冲昏头脑, 失去艺术创作的本真, 我们需要在中国民族精神取向和艺术创造态度方面做好示范, 注重对艺术价值的真正追求。

三、重视对油画艺术特质的表现

在现代油画创作中, 有很多创作者都是以机器的视角和西方人喜欢的视角来创作的, 而作为中国艺术家的视角呢?油画尤其是写实油画是要用心体会、用眼分析、用手表现的, 而不少油画如果用机器代替眼和手, 那油画作品就失去了油画艺术的特质了。美术借鉴摄影图片的行为不是不可取, 但问题的关键是:如果把写实油画的终极目标变成模仿照片, 那就失去了油画艺术的特质, 那么油画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摄影和油画分属于完全不同的艺术领域, 有着完全不同的艺术特质。摄影艺术是以自然物象为对象, 摄影家可以选定视角和虚实转换, 它貌似真实但却是被动的;而绘画需要融入创作者对表现对象的心灵感悟, 需要眼、手、心的协同运作, 经过概括、提炼等艺术处理过程而创作的艺术形象。外表看似这两种都是图像, 具有真实的外貌, 其实有着质的区别, 不能等同对待。

那么, 我们的绘画艺术应如何进一步发展?我认为, 除了在创作内容中要贴近和反映当代社会生活和表现当代人的精神世界外, 绘画艺术的出路是必须要大力发挥其本身的功能——即用我们的眼睛和心智去观察社会, 以我们眼、心、手的结合, 集精神和技巧于一身, 去作灵动的激情表达, 产生多彩的艺术效果。这是任何别的艺术替代不了的。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绘画不要去“制作”, 而是发挥艺术家才情的书写性, 要有用笔的意蕴。我们的最终目的, 仍然是发展现代民族文化, 发展现代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油画艺术。许多现代民族都在竭力寻找自己的根, 力图以现代观念和自己传统的民族意识之流接通, 召回自己民族的灵魂。只有意识到艺术发展的规律和油画艺术的特质, 顺着时代发展的脉络, 才能不断有新的创造, 而产生永久的艺术魅力。

摘要:新时期以来, 作为外来艺术引进的油画艺术, 在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已经成为了当今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文化领域的一种重要现象, 作为承载中华民族文明精神的载体, 油画艺术在我国艺术发展战略格局中的走向, 无疑成为了我们共同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论述了现代油画在当前我国发展进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以及应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这种问题。

关键词:现代油画,艺术,创作,道路,思考

参考文献

[1]艾尼扎提江·伊米尔江.关于油画创作中几点问题的思考[J].大众文艺, 2013 (04) .

[2]高宏伟.浅析现代油画创作空间的主体性[J].大众文艺, 2012 (03) .

[3]许君.差异与传承——浅析当代中国写实油画创作风格形成的思考[D].沈阳师范大学, 2012.

[4]王彦发.关于现代绘画语言的一些思考[J].河南大学学报, 1989 (05) .

[5]吴扩绍.现代数字技术对当代中国油画创作的影响[D].重庆大学, 2008 (05) .

[6]石玉才.现代社会发展对于油画创作的影响[J].飞天, 2010 (24) .

上一篇:干旱胁迫对油茶的影响下一篇:妇科体检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