皱缩型病毒病

2024-10-25

皱缩型病毒病(共4篇)

皱缩型病毒病 篇1

肠炎型犬细小病毒病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 直接或间接接触皆可传染、致病;本病致病原在环境中普遍存在, 遇适存环境作用, 如饲养环境条件恶劣, 饲养管理水平低下, 致使犬只机体抗病力降低, 即可能自然感染或被传染;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消化道感染, 通常是患病犬 (包括病后康复犬) 的唾液、大小便及呕吐物污染环境, 其它犬只舔舐污染物即可感染、发病;病犬和病后康复犬是主要传染源;同区域内少数犬只发病会迅速广泛传染, 而且极难彻底清除;除犬外, 狼、狐、浣熊也可自然感染, 成为本病传染原;本病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 临床上还有心肌炎型, 但心肌炎型重点危害3~4月龄幼犬, 以急性发病、突然死亡为特征, 多数预后不良, 无实际治疗意义。

1 致病原及其特点总结

致病原是犬细小病毒, 存在于患犬、康复犬体内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内, 被污染环境中广泛存在。临床上具有诊断与治疗参考意义的特点有: (1) 病原宿主是患病犬和本病康复犬; (2) 病原传播途径有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两种; (3) 康复犬仍然长期携毒、排毒, 污染环境及危及同类; (4) 该病原对外界抵抗力较强, 在60℃作用下亦能存活1h左右, 80℃高温作用亦能耐过30min, 偏酸 (氢离子浓度1000μmol/L, 即pH3) 和偏碱 (氢离子浓度1mmol/L, 即pH9) 作用不能将该病毒灭活; (5) 在有机物载体 (粪便和固体污染物) 保护下, 该病毒可存活极长时间, 故消毒要彻底, 必须先清除所以带菌有机物; (6) 该病原对低温环境有亲和性, 所以含毒粪便在低温、潮湿条件下, 其中包含的病原感染有效期可延长或感染性长期保持; (7) 该病毒对0.5%福尔马林、0.5%过氧乙酸、5%~6%次氯酸钠较敏感, 但对氯仿和乙醚不敏感, 所以疫区环境及用具消毒时要准确选择消毒剂。

2 流行特点

本病无明显季节性发病, 但以寒冷季节较为多见;青年犬为本病最易感群, 幼犬多表现为心肌炎性综合症;传染特点是具有高度接触性传染, 各种年龄的犬只均可感染;临床观察本病存在差异性, 如纯种犬及外来犬比土种犬发病率高, 城市宠物犬较农村散养犬发病率高;病犬、康复犬和其它携毒动物的粪便污染环境即可造成本病地区性流行。

3 致病机理

在存疫源的地区, 未按程序进行犬细小病毒疫苗免疫的犬只, 遇到不利环境、低劣饲养管理等条件性应激, 机体抗病力降低, 此时病原经犬只口腔 (舔舐、采食) 侵入消化道, 随即引起发病。

4 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为7~14d, 病初表现40℃以上高烧, 精神萎顿, 少食或绝食, 部分出现呕吐伴腹泻, 初期呕吐物为食糜, 继而为浑浊、粘液状、带血液体;病程2~3d后粪便发生色变, 呈咖啡色或番茄酱状的血便, 并带有特殊的腐臭气味;血便数小时后表现严重脱水症状, 眼球下陷、鼻境干燥、皮肤弹力高度下降、明显消瘦;病中患犬有渴饮症状;重症出现便失禁, 肛门肌收缩无力, 粪便不自主流出, 污染尾部;病程后期常发生肠道出血, 是因为肠内容物腐败造成内毒素中毒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故临床上又称之为“犬病毒性、出血性肠炎”;血相变化呈现白细胞数减少, 减至正常情况下的60%~90%。

5 诊断

肠炎型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依据要抓住流行特点和临床症状。 (1) 流行特点。本病流行无明显季节性, 以寒冷季节多发;高发群 (最易感) 是青年犬, 显症为肠炎综合症。 (2) 临床症状。7~14d潜伏期, 呕吐或腹泻;血便及便带特殊腥臭味;体温升至40℃以上, 渴欲次数增加;脱水、废食及便失禁等。必要时, 将粪便样品做电镜检查, 即可确诊之。

6 综合防治

6.1 预防措施预防要做到“一免, 二消, 三扑”。

“一免”即搞好免疫接种, 目前我国的犬细小病毒病灭活疫苗多事多联苗, 常用的是“犬五联弱毒疫苗”。对30~90日龄的健康犬应注射3次, 90日龄以上的健康犬注射2次, 每次间隔期15~25d, 注射剂量2mL/只, 最好每半年加强免疫1次。“二消”是指对犬舍和饲具消毒, 疫区消毒尤为重要。消毒选用5%烧碱、1%福尔马林、0.5%过氧乙酸或5%过氯酸钠 (32倍稀释) 等, 反复消毒, 最好是几种消毒剂交叉使用, 勿长期使用单一消毒剂, 灭源效果最佳。“三扑”是对确诊、预后不良患犬尽早扑杀, 采取焚烧、消毒、深埋、无害化处理, 及时消灭传染源, 严防疫病发生和流行。

6.2 治疗

6.2.1 常规疗法笔者采用“基础方+补液”疗法。

“基础方”即抗生素注射, 目的是控制继发感染, 常用青霉素或头孢噻呋钠肌肉注射, 1剂/d, 连3d;补液组方为:复方氯化钠30mL+5%葡萄糖50mL+炭酸氢纳10mL+氨基酸30mL+VB61支+VC 1支+肌甘1支+辅酶A 1瓶+止血敏1支 (防止出血) +ATP 1支, 1剂/d, 缓慢静脉滴。特别说明: (1) 组方用法用量宜视患犬体重灵活掌握; (2) 组方用药VC、肌甘、辅酶A、止血敏等为医用、人用药物, 具体用法用量可遵医嘱, 并不绝对统一; (3) 本组方兼顾继发症控制、防脱水、防自体酸中毒、防内出血、整合肠胃、补充体能, 临床效果较好。建议症状明显缓解后即停药, 加强对犬只的营养调节及科学护理, 即可促进康复。

6.2.2 中医疗法组方:

白头翁15g+乌梅15g+黄连5g+黄柏5g+郁金10g+诃子10g, 上药合用浓煎汤, 1次灌服10~20mL, 2剂/d, 连3~5d。治疗期间要注意, 如果病犬剧烈呕吐, 宜在灌服前2h先注射胃复安注射液;如病犬脱水严重仍应辅以补液治疗。此方兼顾清热、破瘀、止痢、敛阴之功效, 对犬细小病毒性肠炎的对症治疗效果相当明显。

摘要:针对犬肠炎型细小病毒病致病原特点及流行病学特点, 探讨该病最科学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攻克本病预后不良的难关, 提高综合治愈率。

关键词:肠炎型,犬细小病毒病,诊断,综合防治

犬肠炎型细小病毒病的诊治分析 篇2

目前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主要是根据流行特点, 结合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作出初步诊断, 再通过实验室检测进行确诊。其中实验室检测的方法主要有:病毒分离与鉴定, 通常采用免疫荧光试验或血凝试验鉴定新分离病毒;电镜和免疫电镜观察, 病初粪便中含有大量CPV粒子, 可用电镜负染CPV粒子;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免疫酶诊断技术, 可在30min内检出病犬粪便中的CPV[2]。随着宠物行业的发展, 犬的饲养密度在逐渐增大, 犬细小病毒病的传播也越来越普遍, 虽然对犬细小病毒病的研究已经较为深入, 基本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已经初步成熟, 但是犬细小病毒病的治愈率并不稳定, 其与犬的年龄、病期、免疫状况等相关性较大。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病例选择 乳山市宠物医院肠炎型细小病毒病的34个病例

1.1.2 药物和试剂 试验所用药品:止吐康、止血敏、维生素C、维生素B、辅酶A、ATP、5%葡萄糖、甲硝唑、头孢曲松钠注射液、胃复安、犬血免疫球蛋白、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犬用干扰素、犬细小病毒高免血清等。

1.1.3 主要器材 犬细小病毒诊断试纸盒、动物血常规检测仪、负压采血管、检查台、注射器、样品收集管、滴管、棉签等。

1.2 方法

1.2.1 临床诊断 通过问诊, 确定病犬是否直接或间接接触过患有细小病毒病的病犬。再根据临床症状:精神沉郁、呕吐、不食, 病初的呕吐物, 呈黏液状、黄绿色或有血液, 带有微弱腥味, 发病后24h左右开始剧烈呕吐和腹泻, 呈喷射状排出体外, 粪便稀薄, 呈蕃茄酱样的血便, 并带有特殊的腥臭气味;中后期病犬表现为严重脱水、眼眶下陷、鼻镜干燥、皮肤弹性高度降低[3], 进行初步诊断。

1.2.2 实验室诊断 (1) 犬细小病毒试纸测试法:①用被生理盐水蘸湿的棉签从肛门处采集少量病犬的排泄物。②将棉签侵入装有300u L反应缓冲液的样品收集管。③将棉签上的样品和反应液充分混匀。④取出试纸, 将它平放于宽敞、干燥的桌面上。⑤用滴管取混合缓冲液的上清液, 一滴一滴地向样品孔中缓慢并且精确地加入4滴。⑥静置10min左右, 当反应进行时, 会看到紫色的条带在试纸中间的结果窗中移动。⑦判断:阴性, 只在C区出现紫红色线条;阳性, 在C区和T区都出现紫红色线条;无效, C区和T区都不出现紫红色线条或在T区出现紫红色线条, 这表示试验失败, 需要重做。 (2) 血象学检测:随机抽取发病的犬10只, 比熊犬、萨摩耶犬、泰迪犬、金毛巡回犬、土杂犬各2只, 在犬后肢外侧小隐静脉用负压采血管采血2ml, EDTA-2K抗凝。将抽取的2ml血液, 用动物血常规检测仪对其进行检测, 主要对白细胞数目以及各种白细胞所占百分比进行对比。

1.2.3 治疗方案 治疗原则基本相同, 常采用特异疗法、支持疗法、对症治疗和控制继发感染。选取病例的宠物医院主要采取以下治疗措施: (1) 抗病毒治疗:在犬后肢内侧淋巴结丰富处, 皮下注射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1ml/kg, 1次/d, 连用3d;同时配合犬用干扰素50万IU/kg, 皮下注射, 1次/d, 连用3~5d。 (2) 支持治疗:补充能量及营养:5%的葡萄糖注射液20ml/kg、维生素C0.1ml/kg、辅酶A25~50U/次、ATP10~40mg/次, 混合静脉注射, 1次/d, 以补充患病犬的能量及营养, 持续5~7d, 至少至病犬不再呕吐, 可饮水为止。调节电解质平衡, 防止继发感染。 (3) 对症治疗:①止吐:选用止吐康0.1ml/kg , 若无胃肠道出血也可选用胃复安0.1ml/kg, 皮下注射, 1~2次/d, 至呕吐症状减轻或消失为止。②止泻:选用庆大霉素0.1ml/kg, 皮下注射, 1~2次/d, 至腹泻症状消失为止。③止血:肠道出血选用止血敏0.5~2ml/kg, 皮下注射, 2次/d, 至吐血、拉血症状消失为止。 (4) 护理:在患犬的治疗期间, 若不存在呕吐症状, 可给予适量的温水和少量易消化的食物;若患犬出现呕吐, 则必须要禁食、禁水。在患犬呕吐、腹泻症状消失后24~48h, 要给予充足的饮水, 最好是给口服补液盐。为了调整胃肠功能, 可适当内服乳酸菌片, 2~3次/d, 并给予稀软食物, 严防过食或饲喂难消化的肉食。

2 结果

2.1 临床诊断与血清学结果

2.1.1 犬肠炎型细小病毒病的发病率与年龄的关系 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犬细小病毒主要侵害40~180d的幼犬, 40d以下的仔犬可以通过初乳获得母源抗体而产生抵抗力, 所以发病率比较低, 而180d以上的犬因为年龄大, 机体抵抗力增强, 感染该病的比率也显著降低。

2.1.2 发病率与品种的关系 犬肠炎型细小病毒病的患犬中, 纯种犬占了88.2%, 而杂种犬仅占11.8%, 纯种犬比杂种犬的发病率高很多。

2.1.3 发病率与免疫状况的关系 已做免疫的病犬数仅占总的发病犬数的17.6%, 而未做免疫的病犬数则占总的发病犬数的82.4%, 可见做好免疫是防止该病发生的重要手段。

2.2 血象学检查结果

对发病犬的血液做动物血常规仪器检测, 主要对白细胞数目以及各种白细胞所占百分比进行对比。血象是犬细小病毒病实验室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4]。结果见表2。

患有犬细小病毒病的犬血象变化主要表现在白细胞数目明显减少;中性粒白细胞数目升高, 表明已经继发了细菌病, 治疗时应配合应用抗生素类药物。临床上当白细胞数目减少到1000个/mm3时, 一般预后不良, 放弃治疗[5]。

2.3 治疗效果

2.3.1 不同年龄治疗结果 小于40d的患病犬由于正处于自身免疫力的建立期间, 在相同的治疗条件下, 治愈率极低;而对于大于180d的犬, 自身免疫系统逐渐完善与增强, 加之各项身体机能的增强, 治愈率较高。

2.3.2 不同品种治疗结果 杂种犬的治愈率为75.0%, 高于纯种犬56.7%的治愈率。

2.3.3 不同病程治疗结果 发病早期的病例治愈率高达90%, 中期为62.5%已经明显低于早期的治愈率, 而晚期的治愈率仅为12.5%。

3 结论

不同年龄和品种的犬对细小病毒病的敏感性不同, 40~180d的犬发病率较高, 低于40d以及180d以上的犬的发病率较低;纯种犬的敏感性较高, 而杂种犬的敏感性较低;做好免疫预防, 可以大大降低细小病毒病的发生。同时不同品种的犬在同种治疗方案下治愈率不同, 杂种犬比纯种犬的治愈率高;患犬治疗的时间越早, 治愈率越高;精心的饲养及护理也是病犬治愈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美) 摩根 (Morgan, R.V.) 主编[施振声译].小动物临床手册第四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328-331.

[2]丁壮.犬细小病毒[J].国外兽医学:畜禽传染病.1995, 15 (3) :3-6.

[3]孙艳芳, 扎西英派等.犬细小病毒病的病理学观察[J].畜牧与兽医, 1998, 17 (5) :21-37.

[4]张彦明编著.家有爱犬[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121-124.

肠炎型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断和防制 篇3

关键词:肠炎型,犬细小病毒,诊断,防治

犬细小病毒病是犬的一种急性传染病,1997年首先在美国被发现,从发现该病毒至今,世界各地均有流行,是危害犬类的最主要的烈性传染病之一。犬细小病毒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该病多见于犬、狼、狐、幼犬等动物,自然感染主要通过直接和间接接触,发病率为20%~100%,死亡率10%~50%,4周龄以内的动物死亡率最高。犬是主要的自然宿主,犬感染犬细小病毒病发病急,死亡率高,经常呈爆发性流行。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犬均可感染,但以刚断乳至90日龄的犬发病最多,病情也较严重,尤其是新生幼犬,有时呈现非化脓性心肌炎而突然死亡。纯种犬要比杂种犬和土种犬更易感。其他犬科动物,如盔狗、丛林狼、食蟹狐、郊狼等也可感染。病犬康复后,其粪尿中可长期带该病毒,以及隐性感染的犬带毒,都是危险的传染源。近年来,随着养犬业的大力发展,该病的危害更加明显。

1 临床症状

病犬是主要的传染源,一般感染后7~14 d粪便可向外排毒,传染性最强,7~10 d后由于肠黏膜分泌的Ig A和随出血进入肠道中的血液Ig M特异性抗体的增多,病毒被凝集在一起,感染性降低。发病急性期,呕吐物和唾液中也含有病毒。此外,康复犬也可为传染源,仍可长期通过粪便排毒。这是本病能广为流行的原因之一。

病犬感染初期一般出现呕吐(初白沫,后黄色黏液)或腹泻(中后期出现腥臭、带血呈番茄酱样粪便)或连呕吐带腹泻,精神沉郁,厌食,食欲减少,发热到40℃以上,1~2 d后发生剧烈呕吐和腹泻。呕吐物早期为食物或白色的黏液,以后随病情的发展变为黄绿色,带有血丝的水样物;腹泻初为消化不良的食物,很快变为恶臭内含薄膜的水样稀粪,粪便为灰色或灰黄色,覆有大量伪膜和黏液,而后呈番茄汁样,带有血液,后期粪便呈酱油色,特别腥臭难闻。由于频繁呕吐和剧烈腹泻,多数病犬很快呈现眼球凹陷,鼻镜干燥、龟裂,口腔干燥,皮肤弹性减退,四肢末梢湿冷,全身衰弱,卧地不起等脱水症状。最后因严重脱水、急性衰竭而死。

2 感染途径

感染途径主要是由于病犬和健康犬直接接触或经污染的饲料和饮水,通过消化道感染。无症状的带毒犬也是重要的传染源。有证据表明人、苍蝇和蟑螂等可成为犬细小病毒病的携带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多发。天气寒冷,气温骤变,饲养密度过高,拥挤,有并发感染等均可加重病情和提高死亡率。藏獒犬在炎热的三伏天,极易继发感染犬细小病毒病,且死亡率高。

3 病例介绍

2015年6月19日,天水市清水县张先生饲养的一只6 kg体重的京巴犬发病。主诉该犬与两天前精神沉郁、食欲下降,18日开始剧烈的呕吐、腹泻、状如稀粥。检查:病犬精神沉郁,呼吸困难,呕吐物先为食物,继为黄色泡沫样黏液,排番茄样恶臭血便,口腔干燥,眼球深陷,体温40.5℃,初诊为肠炎型犬细小病毒病。治疗:犬细小病毒高免血清10 ml/次,1次/d,肌肉注射;5%葡萄糖生理盐水200 ml,庆大霉素25 mg,VC 4ml,地塞米松磷酸钠4 ml,混合一次静滴;丁胺卡那霉素50 mg,肌肉注射,1次/d。6月20日下午病犬已经有点食欲,但还是频繁出现呕吐和腹泻,最终于6月21日上午送到天水市某宠物医院进行治疗,现就该病例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4 诊断

4.1 临床学诊断

主要是观察病犬发生剧烈呕吐和腹泻,泻粪有灰黄色的黏稠物,很快变为恶臭内含黏膜块的水样粪便,后期为血样粪便,脱水,眼球下陷等临床症状。结合流行特征,初步怀疑为细小病毒性肠炎病,确切诊断需要进行实验室诊断。

4.2 实验室诊断

4.2.1 潜血检查用隐血试纸做粪便潜血检查,呈阳性或强阳性反应。

4.2.2 犬细小病毒试纸快速诊断

采用犬细小病毒快速诊断试纸条进行测试。取病犬粪便1 g于一洁净的试管内,加生理盐水约5 ml,震荡混匀后静置5 min,将纸条带有MAX线箭头的一端插入试管内上清液中约15 s后取出,平放于干净桌面上,5 min后若出现两条红线者为阳性,只出现一条红线者为阴性。

4.2.3 血液学分析

该病犬的白细胞总数6 000个/mm3,嗜中性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红细胞减至300万个/mm3。

5 预防

犬感染细小病毒发病急,死亡率高,常呈爆发性流行,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犬均可感染,但以刚断奶至免疫未完成其间的幼犬居多,病情也较严重,常全窝暴发。当犬群暴发本病后,病犬是主要的传染源,病毒随粪便、尿液、呕吐物及唾液排出体外,污染食物、垫料、食具和周围环境,感染后1~2周内粪便排毒,以4~7 d排毒最多,除应加强一般性防疫措施外,还应及时隔离患犬的犬舍、用具、排泄物,治愈后的健康犬可长期带毒,此外,寄生虫也能成为传染媒介。所以主要防止与病犬的接触,和带毒犬的直接和间接接触,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定期用2%~4%烧碱、4%福尔马林、0.5%过氧乙酸或5%~6%次氯酸钠反复消毒笼舍环境,对死犬进行焚烧或深埋,以防疫病的蔓延,严格消毒和病犬隔离治疗可以有效地防止交叉感染。此外,在犬的引种过程中应避免从疫区引种,淘汰未经过免疫的犬,从而从源头上杜绝该病的发生。为了预防犬细小病毒病的发生,应及时采取综合性防疫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并定期注射疫苗和驱虫。

6 治疗

6.1 特异性治疗

早期使用高免血清、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干扰素、免疫球蛋白,处理措施如下:血清及单抗用量1~2ml/kg,肌肉注射1次/d,连用3~5 d;干扰素,成犬每日肌注1~2支(每只100IU),幼犬每日0.5~1支,连续3~5 d;犬用免疫球蛋白,小犬每次1支,大犬每次2~3支,1次/d,连用3~5 d。

6.2 支持疗法

支持疗法对脱水病犬的补液是非常重要的和必不可少的,每天只输液一次,必要时每天输两次,连续输液5~7 d,若输液困难,可采用口服补液的方法,处理措施如下:

6.2.1 补液、消炎

林格氏液或5%葡萄糖生理盐水150~500 ml,氨苄西林钠0.25 mg×5,维生素C 2 ml,维生素E 2 ml,地塞米松3 mg,缓慢静脉滴注,1次/d,连用5~7 d。若静脉滴注困难,病犬表现不食,心率加快,如无呕吐,具有食欲或饮欲时,可给予口服用补液盐,氯化钠3.5 g、碳酸氢钠2.5 g、氯化钾1.5 g、葡萄糖20 g,加水1 000 ml。任犬自由饮用或深部灌肠。

6.2.2 补充能量

辅酶A注射液2 ml,ATP注射液2ml,肌苷注射液2 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5~7 d。

6.2.3补钾因病犬多日不吃,摄入钾少,且呕吐、腹泻,又使钾大量丢失,因而出现缺钾典型症状,精神淡漠,肌肉软弱无力、疼痛,不愿行走或瘫痪。因此凡禁食3 d以上者均应补钾。提前先适量输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待尿量增多,患犬开始排尿后再补钾较为安全。输钾的速度不能太快,缺钾较重犬可分数日补足,不可一日补完,以免发生高血钾症。如病犬不呕吐时,采用口服法补钾较为安全。

6.2.4 加强护理

注意对病犬的保温,腹泻期间应该给予易消化饲料,避免饲喂牛奶、鸡蛋、肉类等高蛋白,高脂肪性饲料以减轻胃肠负担,提高治愈率。

6.3 中医治疗

6.3.1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以清热凉血,涩肠止泻,降逆止呕为治疗原则。

地榆炭15 g,槐花15 g,乌梅15 g,诃子15 g,棕榈炭10 g,侧柏叶10 g,百草霜10 g,半夏10 g,生姜15g,金银花10 g,连翘10 g,黄柏10 g,甘草5 g。水煎,后按40 ml/kg用中药煎剂进行深部灌肠,每次灌肠后,将病犬保持前低后高姿势15 min,2次/d,连用3~4 d。

6.3.2 针灸治疗取脾俞、后海血,配以百会穴,施以白针,1次/d,连用5 d。

综上述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5 d后病情得到控制,并有明显好转迹象,以后连用2 d犬用抗CPV血清和犬用干扰素,病犬痊愈。

7 体会

本病发病迅猛,应及时采取综合性防疫措施,及时隔离病犬,对犬舍及用具分别10%~20%漂白粉液或用2%~4%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复消毒。搞好免疫接种是预防该病的最根本措施。幼犬于2月龄时首免,第1年免疫2次,每隔2~3周1次,以后每年1次。妊娠母犬产前20日龄免疫1次,成年犬每年接种1次。目前常用的疫苗有3种:一是英特维的宠必威二联苗或四联苗可预防犬瘟热、犬细小等,根据当地情况可酌情选用;二是吉林省五星动物保健药厂的五联苗,可预防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犬传染性肝炎、犬副流感和狂犬病;三是第四军医大生产的六联苗,在五联苗基础上又加上一种犬冠状病毒病。

皱缩型病毒病 篇4

1 发病情况

泰迪公犬, 5月龄, 体重1.6 kg 。主诉:病犬起初精神不佳, 不爱活动, 食量减少, 有时呕吐出未消化的食物。

2 临床症状

犬眼角有眼屎, 眼结膜、口腔黏膜苍白, 鼻镜干燥, 体况虚弱, 体温39.2 ℃;就诊第2天开始腹泻, 里急后重, 粪便呈灰黄色, 有特殊的恶臭, 体温 39.5 ℃;就诊第3天, 由于禁水, 病犬呕吐出带泡沫和黏液的胃液且呕吐次数稍有增加, 排出番茄酱色样稀粪, 精神明显不如前两天, 体温39.7 ℃;就诊第4天, 病犬病情缓慢加重, 精神萎靡, 开始拉血, 体温40.1 ℃;就诊第5天, 病犬依旧拉血, 但呕吐有所控制, 体温40.2 ℃;就诊第6天, 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病情有所好转, 体温38.7 ℃;就诊第7天, 拉血、呕吐等症状消失, 鼻镜变得湿润, 缺水状况得到控制, 病犬开始活泼好动, 精神基本好转, 体温38.2 ℃。

3 诊断

3.1 初步诊断

根据呕吐、腹泻、番茄酱色带有特殊腥臭气味的粪便以及拉血等特征性临床症状初步诊断为肠炎型犬细小病毒病。

3.2 特异性诊断

使用犬细小病毒CPV快速诊断试纸, 将生理盐水浸湿的棉签轻轻伸入病犬肛门内, 收集少量粪便, 浸入装有反应缓冲液的样品收集管中, 并将样品与反应缓冲液充分混匀, 然后吸取3~4滴混合液于CPV试纸上, 10 min后观察结果, 试纸上出现2条红线, 呈阳性, 确诊为犬细小病毒病。

4 治疗

4.1 提高病犬机体免疫力

肌肉注射干扰素300万IU, 1次/天。

4.2 抗菌消炎、防止继发感染

氯化钠50 mL+氨苄西林1 g+地塞米松5 mg, 静脉滴注, 早晚各1次。

4.3 抗病毒

5%葡萄糖30 mL+利巴伟林0.5 g, 静脉滴注, 早晚各1次。

4.4 护胃

西咪替丁0.5 mg+5%葡萄糖60 mL, 静脉滴注, 1次/天。

4.5 纠正酸中毒

碳酸氢钠6 mL+5%葡萄糖50 mL, 静脉滴注, 早晚各1次。

4.6 改善微循环、止呕

654-2 (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 2.5 mg+5%葡萄糖30 mL, 静脉滴注, 早晚各1次。

4.7 补液

复方氯化钠30 mL+5%葡萄糖20 mL +氨基酸30 mL +VB6 50 mg+VC 50 mg+肌苷 100 mg+辅酶 A 200 IU+止血敏0.25 g + ATP 20 mg, 静脉滴注, 1次/天。

4.8 灌肠

用0.5%高锰酸钾温水深部灌肠, 排出直肠和结肠内的腥臭粪便, 1次/天。

4.9 中药

以清热、解毒、止血、燥湿为治则:黄连、黄芩、黄檗、大黄、栀子、郁金、白头翁、地榆、猪苓、泽泻、白芍各15 g, 诃子10 g, 水煎至200 mL, 分2次灌服。

使用以上药物治疗3天, 由于出现拉血症状, 从治疗第4天开始加用: (1) 立止血 (巴曲亭, 特效止血药) 0.5 IU, 肌肉注射, 1次/天; (2) 止血敏0.25 g +VK3 2 mg, 肌肉注射, 3次/天; (3) 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100 mL, 静脉滴注, 早晚各1次; (4) 右旋糖苷50 mL+复方氯化钠30 mL, 静脉滴注, 1次/天。中药调整为:白头翁、地榆各25 g, 黄连、党参、黄芪、白术、郁金、猪苓、泽泻、白芍各15 g, 诃子10 g, 水煎至200 mL, 分2次灌服。

治疗第7天后病犬病情有所好转, 逐渐恢复饮食欲, 此时停止用药并由犬自由饮用口服补液盐 (氯化钠3.5 g, 碳酸氢钠2.5 g, 氯化钾1.5 g, 葡萄糖20 g, 加水1 000 mL) 。

5 护理

5.1 加强护理, 减少应激, 注意保暖;病犬腹泻期间禁水并停喂牛奶、鸡蛋、肉类等高蛋白、高脂肪性饲料, 给予易消化饲料或者少量低脂易消化的流食, 以减轻胃肠负担。

5.2 病情控制好转之后注意控制饮食, 口服补液盐或者喂给半流食, 再慢慢过渡到固体食物, 同时给予多酶片促进食欲。

5.3 对被污染的病犬舍及饲具用0.5%过氧乙酸反复消毒后使用。

6 体会

6.1 在诊断上, 做到早期确诊, 才能更好地针对性治疗。目前CPV快速诊断试纸技术具有经济简便、诊断快速的优点, 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特别是发病初期病犬出现呕吐, 未见腹泻时粪便中病毒含量最高 (滴度最高) , 此时采集病料使用该技术诊断效果最理想[3], 必要时还可选用血液学检查、血凝试验、潜血检查、电镜检查以及PCR诊断等方法中的1种或者几种联合使用做进一步确诊[4]。另外, 本病还应与犬沙门氏菌病、细菌性出血性肠炎、仔犬大肠杆菌病、消化型犬瘟热、犬传染性肝炎、犬冠状病毒病、犬轮状病毒病、犬钩端螺旋体病等进行鉴别诊断[4,5]。

6.2 在治疗上, 心肌炎型病例常来不及救治即死亡;肠炎型病犬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可明显降低病死率。据临床诊疗经验, 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是治疗肠炎型犬细小病毒病的有效方法, 西医的早期大剂量注射干扰素及抗病毒治疗, 及时补液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对症止吐、止血、止泻以及合理选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等关键性措施, 加上中医清热解毒、燥湿止血、降逆止呕、收敛止泻功效, 可有效提高犬细小病毒病的治愈率[6,7]。

6.3 在预防上, 及时、合理、正确地接种疫苗加强免疫是预防犬细小病毒病的关键措施。 (1) 对无母源抗体或母源抗体水平很低的仔犬, 建议首免5周龄, 二免8~9周龄, 三免12~13周龄, 四免15~16周龄。 (2) 对母源抗体较高的仔犬, 建议断奶时首免, 二免12~13周龄, 三免15~16周龄, 以后每年免疫1次。 (3) 对成年犬, 建议首免注射2次, 每次间隔3~4周, 以后每年加强免疫1次。 (4) 对母犬, 建议用灭活苗在产前3~4周免疫1次, 所生仔犬60日龄首免, 75日龄二免, 以后间隔6个月加免1次。 (5) 对有可能处于潜伏期的犬, 须先注射高免血清, 观察1~2周无异常后再按免疫程序免疫[8,9]。

6.4在管理上, 应减少应激, 加强饲养管理;当犬群爆发本病后, 应及时隔离急性期病犬, 减少病犬与健犬相互接触的机会;用2%~4%烧碱、1%福尔马林、0.5%过氧乙酸或5%~6%次氯酸钠对犬舍和饲具等严格反复消毒;对已不能治愈的病犬, 应尽早扑杀, 焚烧深埋[10,11]。

参考文献

[1]侯加法.小动物疾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82~84.

[2]蔡宝祥.家畜传染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354~356.

[3]韩敏, 杨凤波, 张金文.犬细小病毒病的诊疗[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4, (6) :117~118.

[4]王居平, 吴玄光, 向瑞平, 等.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断技术[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04, 26 (4) :316~323.

[5]陈玉库, 邢玉娟, 宋旭东, 等.224例犬细小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措施[J].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8, (4) :84~87.

[6]梁先红, 张文孝.浅谈犬细小病毒性肠炎的综合治疗[J].中兽医学杂志, 2007, (1) :32~33.

[7]李发志.犬细小病毒性肠炎的诊治体会[J].中国兽医杂志, 2003, 39 (4) :41~42.

[8]张加正, 董清平.犬细小病毒最佳免疫程序的探讨[J].特产研究, 2000, (2) :50.

[9]孔庆波.犬细小病毒病免疫预防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 2008, 29 (9) :62~66.

[10]陈卫红, 陈永忠.犬细小病毒病的综合治疗[J].广东农业科学, 2009, (8) :185~187.

上一篇:情景教学研究下一篇:联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