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的特征、内涵(共9篇)
新经济的特征、内涵 篇1
一、中外合作制学校的内涵
2003年3月1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办学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 并于2003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第二条: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 (以下简称中外合作办学者) 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 (以下简称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的活动, 适用本条例。笔者认为, 这就是官方定义的“中外合作办学”——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的活动。笔者认同这一定义, 为了深入了解中外合作办学的内涵, 特对《条例》中有关中外合作办学的规定作简要说明。
1.关于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主权与性质
教育主权 (Educational Sovereignty) 是指一国固有的处理其国内教育事务和在国际上保持教育独立自主的最高权力, 是一国处理教育方面国际事务的最高原则, 同时不违背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即相互尊重主权和主权平等的原则) 。
关于教育主权在《条例》里有较明确的规定:《条例》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制定本条例。”《条例》第五条:“中外合作办学必须遵守中国法律, 贯彻中国的教育方针, 符合中国的公共道德, 不得损害中国的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第四条:“中外合作办学者、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合法权益, 受中国法律保护。”《条例》规定, 未经批准, 外国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华擅自招收学生, 不得在中国擅自举办任何形式的教育考试。外国宗教组织和代表宗教组织的个人, 不得在华进行任何教育活动。《条例》第七条:“外国宗教组织、宗教机构、宗教院校和宗教教职人员不得在中国境内从事合作办学活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不得进行宗教教育和开展宗教活动。”这些规定, 都体现了我国《教育法》第67条对我国教育主权的规定:“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坚持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原则, 不得违反中国法律, 不得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关于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性质, 《条例》第三条规定:“中外合作办学属于公益性事业, 是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我国对中外合作办学的方针是“扩大开放、规范办学、依法管理、促进发展”, “国家鼓励引进外国优质教育资源的中外合作办学”, “国家鼓励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领域开展中外合作办学, 鼓励中国高等教育机构与外国知名的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办学。”
《条例》第八条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在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中外合作办学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中外合作办学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有关的中外合作办学工作。”第十二条规定:“申请设立实施本科以上高等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申请设立实施高等专科教育和非学历高等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由拟设立机构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申请设立实施职业技能培训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由拟设立机构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审批。”这是教育主权在对内管理方面的具体体现。
《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校长或者主要行政负责人, 应当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在中国境内定居, 热爱祖国, 品行良好, 具有教育、教学经验, 并具备相应的专业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聘任的校长或者主要行政负责人, 应当经审批机关核准。”此条例规定了校长需由中国人担任, 是教育主权在校长人选问题上的具体表现。《条例》第六十二条规定:“外国教育机构、其他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在中国境内单独设立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这更进一步从根本上保证了教育的主权。
2.关于中外合作办学的营利性问题
我国《教育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条例》第三条也明确提出:“中外合作办学属于公益性事业, 是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这决定了中外合作办学的性质, 是不得以营利为目的。
营利性的问题, 已成为我国教育界争论的热点问题, 也是难点问题。尤其是在讨论民办教育的问题时, 曾经引起过广泛的争议。教育的营利问题, 或者具体到关于收费、获得报酬等经济问题, 主要与教育的产权问题相关。
《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存续期间所有资产由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依法享有法人财产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条例》规定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性质及法人财产权, 规定了其收费及经费使用, 这意味着中外合作办学的举办者拥有财产权、相应的也享有合作办学的财产的使用权、经营权和收益权。但是, 《条例》对于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产权界定仍然是模糊的, 尤其是对产权结构方面没有任何规定。“非营利性”不等于“不营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他的必需的费用后, 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取得合理回报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也就是说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应该是可以有“合理回报”的。《促进法》第四十六条又规定“民办学校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根据法律规定, 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作为非营利性组织, 不能把教育教学作为可以取得超出资本的收益并将其分配给投资人的业务来经营, 也就是说不能把获取经济利益作为追求的首要目标, 但并不限制、更没有禁止其通过各种途径或形式获取经济收益。也就是说, 中外合作办学只要不是以营利为目的, 可以采取各种途径获取经济收益。根据《促进法》第四十六条:“民办学校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同样, 对合作办学的税收问题也是应该考虑的。
《条例》第六十条:“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经营性的中外合作举办的培训机构的管理办法, 由国务院另行规定。”从而划分出营利性与非营利性中外合作办学两部分。在实践中, 我国对非学历教育的合作办学机构是要征收营业税的。但对于一些考试服务机构、外语培训机构等利润丰厚的合作办学机构, 如何对其进行具体规范则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二、中外合作制学校的主要特征
在此主要分析以商业存在形式开展的中外合作制学校。
1.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众多, 总体办学层次不高
以上海为例。上海中外合作办学始于1992年, 2004年全市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机构) 229个, 占全国的比例超过1/4, 是全国合作项目最集中的地区。合作项目分别来自25个国家或地区, 其中最多的是澳大利亚, 占项目总数的23.42%, 其次为美国和加拿大, 分别占15.77%和8.11%;排名前九位来源地的合作项目占到总数的84.7%, 合作项目的来源地相对比较集中。
2004年上海地区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一半以上属于非学历教育, 占到51.27%。另有37.71%的高等学历教育和8.47%的中等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项目未获得有关部门关于颁发相关学历的许可, 主要是继续教育项目, 其中有约1/3 (34.18%) 属境外研究生层次教育。
中外合作办学成了许多学校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为合作办学更容易吸引生源, 不仅好招生, 而且能招高价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收费标准通常比同类普通教育项目高出一倍左右。上海市场上目前的中外合作研究生学历教育一般颁发境外学历证书, 年学费平均在8万元以上, 2004年的平均数为87000元/人年。本科平均为15000元/人年, 专科为12000元/人年, 中职和高中为10000元/人年, 普遍比同类普通教学班高得多。
近年来, 上海全市中外合作办学共培养学员8万多人次, 为提高本土学校教学水平, 深化教育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不可否认也存在一些不足, 需要予以充分重视。如境外合作方的办学资质普遍不高, 知名学校很少。合作项目绝大部分集中在文科领域 (约80%左右的专业) , 高科技和尖端学科领域的合作很少。部分本土学校为了追求短期市场利益, 存在简单的标签型合作或贴牌式合作, 有时争取合作项目的主要目的仅仅是为了好招生、能招高价生。另外, 管理部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视引进审批、忽视后续管理的倾向等 (朱兴德, 2004) 。
2.产权结构是中外合作式
中外合作办学从合作方的产权来看一般有四种情况:一是国外公立机构与中国公立机构合作办学;二是国外公立机构与中国私立机构合作办学;三是国外私立机构与中国公立机构合作办学;四是国外私立机构与中国私立机构合作办学。总之, 四种情况的共同之处是产权主体是中外合作式, 产权结构也是中外两者合作式。
中外合作式产权结构具有以下特点:其一, 对外方主体而言, 到中国办学, 是作为一种贸易方式进入中国市场, 采取的是市场化的运作, 他们的目的也是在教育服务中获利, 全力与中方共同发展教育事业的恐怕是极个别的情况。因此, 我们若规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把社会效益作为唯一追求的目标, 显然是不可能的, 也是不明智的。如何给予投资者适当的回报, 对不同的合作办学采取不同的措施, 以提高外方的积极性是关键问题。其二, 对中方主体而言, 要分公立机构和私立机构。公立机构与外国机构合作办学, 既看重合作的营利, 也看重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有时为了学科专业的发展战略而进行的合作, 主要为了引进优质教育资源。而私立机构与外国机构合作办学, 目前阶段主要是看重教育市场需求, 为了吸引招生, 为了营利。其三, 从合作性质来看, 由于是中外合作, 还应考虑国家教育主权问题, 国家意识形态的传播问题以及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等。不可能完全放开而进行市场运作。
3.股权与控制权的非对称性
一般来说, 在公司治理中, 有多少股权, 在股东大会上就有多少投票权, 股东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因此投票权也相当于决策权和控制权, 我们认为在这种情况下, 股权与控制权是对称的, 具有对称性。所以一般是大股东控制公司的经营方向和战略。即使是大股东让渡部分表决权和收益权, 那也是迫于知识经济时代, 市场竞争太激烈, 为了引进、稳定和激励知识员工和业务骨干, 可以认为是大股东为了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的一种策略。
然而, 在中外合作办学中, 由于涉及教育主权问题、意识形态的传播问题、文化安全问题、民族教育的保护问题等等, 我们不能按照股权与控制权的对称性原则安排治理机制和治理结构, 即需要形成股权与控制权的非对称性。故《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应当设立理事会或者董事会, 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应当设立联合管理委员会。理事会、董事会或者联合管理委员会的中方组成人员不得少于二分之一。”显然, 这一规定就没有遵循股权决定控制权的原则, 体现了股权与控制权的非对称性。
4.缺乏教育质量保障和认证的国际体系
这不仅在中国, 就国际范围来看, 都普遍认识到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必然性和市场潜力。但是, 至今还没有一个国际公认的有关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质量保障及认证体系。所以外国学生对他们所受教育的质量没信心, 也不能确定他们获得的学历资格在劳动力市场上是否有价值。因此, 笔者认为, 缺乏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保障及认证的国际体系制约了当前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但这只是一个暂时现象或特点, 将会随着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而逐步规范和完善。
新经济的特征、内涵 篇2
1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这个名词,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是指在特定时期内企业员工所普遍认同并自觉遵循的一系列理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通常表现为企业的价值观、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沿袭的传统与习惯等。
企业文化被称作第二只“看不见的手”,自问世以来,在短短的20多年时间里,就风靡全世界,成为许多企业走向成功的强大动力和制胜法宝。现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主题。伴随着人类观念、时代背景的变化和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新经济的产生,企业文化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无论是基本的价值观念,还是具体的行为准则,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都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工业经济中传统企业文化模式。
2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2.1新经济的概念
新经济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美国兴起并广为传播和使用的一个概念,从经济表现来看,是指在高科技产业的带动下,美国已经出现的经济高速增长,同时又与低通胀和低失业率并存的一种经济现象,即:“一高两低”现象。而从更深层次上讲,新经济是指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联合推动下,经济发展过程产生的一系列质和量上的变革并导致世界经济的系统关联结构、功能和所遵循的规则发生了质的变化。具体表现为经济已经由生产实体产品转变成基于全球化背景下的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和运用。知识和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和动力,知识、拥有知识的劳动力已经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新经济的支柱产业。可以说,新经济是指建立在网络经济和知识、信息经济基础上的,以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以规模收益递增为主要特征、以享受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外部性为条件、以电子商务为主要交换手段的新型经济形态。
2.2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的主要特征.2.1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是一种速度文化
由于现代通讯传输工具的广泛应用和互联网的普及,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时间上的竞争。美国思科系统公司信奉的企业信条是:“在未来的商场中,不再是大吃小,而是快吃慢”。因此,培育起一种重视速度的企业文化已成为现代企业的当务之急。
市场充满着机遇也同样充满着挑战,一个企业的成败取决于其快速适应变化的能力,企业采取的应对措施除了要具有针对性,更要具有时效性,其制定和实施的速度决定着企业的成败。在当今信息时代,慢一步,机会就会一闪而过;快一拍,成功就会如期而至。
首先,企业速度文化要求在最快的时间里发现并满足消费者的当前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现代市场竞争的焦点不仅看谁的技术更优良,谁的规模更强大,谁的资本最雄厚,更要看谁最先发现并满足消费者的当前需求,抢先占领市场。其次,企业速度文化要求企业每个员工更新观念,树立时问观念,增强危机意识。企业要营造出能够充分发挥员工知识和才智的企业文化氛围,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建立起最快速的反应机制,让员工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在各自工作岗位上都讲求效率,不断增强企业的合力,牢牢把握稍纵即逝的商机。
2.2.2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是一种人本文化
新经济时代的人本文化主要体现在内外两方面:①是企业内部要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文化氛围;②是企业对外要以顾客为出发点,企业的生产与服务必须以满足顾客需求为标准。
人是一切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才已成为成功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现代企业的竞争表面上看是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实际上是技术和管理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掌握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人才的竞争,人才是最为重要的资源。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事业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使用人才。”美国《财富》杂志一篇题目为《成功的关键:人,人,人》的文章称,通用电器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说:“我们所能做的是把赌注押在我们所选择的人身上。因此,我的全部工作便是选择适当的人。”该杂志还调查发现,推断某公司总的经营状况的最可靠依据是它吸引并留住人才的能力。只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企业才能获得长久发展的动力。这就要求现代企业必须要具有深邃的视力、多维的视角,在招募人才、选人用人上,唯才是举.使企业充满生机与活力。不仅要广泛挖掘各方面、各层次的人才资源,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平等的竞争机会,还要谋求人才的科学组合,以充分发挥整体效能。
企业的生产和服务必须要以顾客为出发点和归宿。在多变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成败与否看收入和利润,而收入和利润不仅依赖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在微利的买方市场时代,依赖于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顾客的数量和人次,归根到底依赖于企业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因此,企业必须以顾客为上帝。以顾客需求为根本,开发、生产和提供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不仅要满足顾客的购买和使用需求,还要注重做好售后服务,满足顾客的售后服务需求。
2.2.3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是一种创新文化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球化的创新经济时代,创新的作用得到空前强化,并升华为一种社会主题。国家的强盛需要创新,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也是通过创新得到的,而不是继承来的,创新是企业战略的核心。企业只有基于创新制订战略,才能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源泉,在竞争激烈的时代,成功者往往是那些突破传统游戏规则,敢于大胆创新。不畏风险的人,敢改变游戏规则的人也就是在思维模式上能迅速改变的人。在信息社会中,“明天意味着重大事件”。未来似乎不可预测,是充满不确定性的,那么怎么让它确定呢?答案应是自然人或者法人这个经济活动主体本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活动。新时代的企业自上而下,每个毛孔都必须充满着创新,通过自身主体创新的主动性和确定性来对付明天的不确定性。
企业要在市场的大潮中做一个成功的弄潮儿,依靠的是其核心竞争力,要增强核心竞争力,就需要创新,包括企业文化创新、战略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等,企业文化的创新在创新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文化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文化的创新,转变了员工的思想观念。同时也为企业实施文化管理开辟了新的途径。创建于1937年的麦当劳,从最初的汽车餐厅发展到当今世界上最成功的快餐连锁店,并跻身世界
5o0强之列。不能不归功于它的独特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麦当劳的创始人雷·克罗先生创业初期,就为自己设立了快餐店的三个经营信念,后来又创造性地加上了“v”信条,构成了麦当劳快餐店完整的Q、S、c、V经营理念,即质量、服务、卫生、价值的经营理念。正是以这一经营理念为核心,构建了独具特色的麦当劳文化,使麦当劳创下了世界最大的连锁体系纪录。
2.2.4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是一种虚拟文化
新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无形资产在企业的各种资产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于有形资产。虚拟文化可理解为通过专利局、互联网和其它媒体使无形资产增值的人文环境,例如企业的知识产权、专利、网页和广告宣传等,以及由于电子商务的产生和迅速发展,引起的市场全球化,营销观念、交易和支付手段的变化所带来的思想和观念上的转变。
企业虚拟文化的要旨在于具有灵活、柔性、合作、共享、快速反应、高效输出等素质。耐克、可口可乐等美国公司就是虚拟经营的典范,它们不断地制造概念,通过概念来进行市场扩张。此外,在新经济中,企业大小的重要性在减少,因为进入虚拟市场的门槛很低,所以任何个人都能够通过网络象大企业一样向全球市场提供非物质产品,既不需要自己拥有生产设备,也不需要拥有销售网络。虚拟的另外一个含义,是创造消费、购买消费。在全球生产普遍供大于求的形势下,人们的消费越来越超市化,传统的消费概念已经过时,发现消费、创造消费,从有限消费转变为无限消费,就成为虚拟经营的重要内容。
2.2.5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是一种学习文化
崇尚知识将成为新时代的基本素质和要求。有专家认为,近十年来,人类的知识大约是以每3年增加一倍的速度向上提升。知识总量在以爆炸式的速度急剧增长,老知识很快过时,知识就像产品一样频繁更新换代,使企业持续运行的期限和生命周期受到最严厉的挑战。只有通过培养整个企业组织的学习能力、速度和意愿,在学习中不断实现企业变革、开发新的企业资源和市场,才能应对这样的挑战。学习给企业带来利益和机会。知识的积累依赖学习,创新的起点在于学习,环境的适应依赖学习,应变的能力来自学习,这就需要一种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文化氛围,因而企业不再是一个终身雇佣的组织,而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组织”和学校,正所谓终身学习,永久经营。
2.2.6新经济时代的文化是一种融合文化
为中国经济增长注入新内涵 篇3
2014年,中国GDP增速为7.4%,为近25年来最低水平。今年GDP增长目标定在7%左右,换句话说,即使经济增速低于7%也能接受。去年CPI为2%,创五年新低,今年1月更是跌破1%。有人担心,CPI节节下跌,是否为通缩的先兆?
我们认为,对通缩不必太过担心。自去年10月以来,发改委已批下数万亿项目。目前,棚改,优惠小微企业,加快铁路建设,以及发展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计划,已经启动,一些配套的货币政策也逐步施展开来。央行在两会之前再次宣布降息,就是为这些经济项目的发展“开路”。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月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PMI指数,环比均有所增长。这也充分证明,这些基建项目对阻止中国经济进一步下行,已经产生了作用。
今年新增城镇就业目标仍设定在1,000万人,眼下看来完成这个目标没有问题,但随着城乡二元户籍制度进一步改革,把农民工算进就业率基数已是大势所趋。因此,为了稳增长,应该在就业上作好文章,今年实际新增就业目标或需高于1,000万人。
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将长期放缓,必须为其注入新内涵,否则就等同于经济衰退。稳增长也不能走老路,一味加大政府投资,因为投资在拉动经济发展方面显得越来越乏力。为中国经济注入新内涵,让经济结构出现调整和转型,才是真正的发展之道。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如今,已有不少地方政府将国企改革列为2015年工作重点。在地方两会中,广东提出将着力推动国有资产证券化;吉林省提出,将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推动交通、粮食、酒精、林业等企业兼并重组;海南提出,将推进南渔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上海市提出,将建立国资流动平台,发展公众公司,推动集团公司的整体上市和核心资产上市。
外界还盛传,许多特大型国企将进行合并,但这算不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国企最大的弊病在于因垄断而缺乏效率,再合并,岂不是强化其垄断地位?也有不少人认为,国企“混改”是个好办法。不过,目前来看,国企之间相互交叉持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而是要看其引入民资、外资等其他所有制资本的比例和程度,这才是本轮国企改革的重点所在。因为外资、民资对市场的敏感度要远高于国资,在国企混改中提高引入外资与民资的比例和程度,才是提高国企市场化、效率化的捷径。
当前,已有不少基金开始抢滩国企混改。例如,中国信达携手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发起成立信达国鑫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上海)促进基金,旨在为国企改革提供稳定而强有力的资金支持。然而,混改中真正有民资参与的却并不多。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该国企已是夕阳产业,吸收外资、民资,明显有借外来资本救己之嫌;二是国资仍占绝对控股地位,外来资本很少有发言权,纯粹是出钱“陪太子读书”;三是“政府吃肉、企业喝汤”,这样的混改很难达到调结构、促改革的目标。
为了达到调结构、促改革的目的,为了给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内涵,或许应对国企混改制定几个具体标准。国企混改不是为了救国企,而是为了中国经济的结构改革。外来资本能够并有意控股的项目,任其控股;在市场规则的前提下,同股同权。
今年,不必过分在意经济增长目标,而应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关注稳增长中的转型和调整。希望两会后的经济发展,会注入新的内涵。
新经济的特征、内涵 篇4
关键词:民生,民生经济,民生改善
一、民生及民生经济的概念内涵阐释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怱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民生一般指老百姓的基本生计。到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给“民生”注入了新的内涵,并将“民生上升到“主义”、国家大政以及历史观这样前所未有的高度。“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民生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原动力”。
民生问题包括民众的基本“生存状态”—“生计来源”—“生活质量”三个层面上的具体内容,由低到高,呈递进状态。民众基本的“生存状态”,主要是指民众基本生计状态的底线。这就是社会要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能够像人那样有尊严地生存下去。具体包括:社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状况,基础性的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基础性的公共卫生,基础性的住房保障等。
民众基本“生计来源”,主要是指民众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人不仅要有尊严地生存下去,还要有能力生存下去。这就要求社会在满足了社会成员基本生存问题之后,就应考虑社会成员基本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机会问题,为民众提供起码的发展平台和发展前景。其内容包括:促进充分就业,进行基本的职业培训,消除歧视问题,提供公平合理的社会流动渠道以及与之相关的诸如劳动权、财产权、社会事务参与权的基本权益保护等。民众基本“生活质量”,主要是指民众基本生存线以上的社会福利状况。当一个社会解决了民众基本生存和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之后,随着经济发展水准和公共财力的大幅度提供,随着现代制度的全面确立,就需要进一步考虑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使生活质量得以全面提升的福利。主要包括:民众应当享受到较高层面的社会福利,如:未来公立高等学校的学生应当得到免费的教育;住房公积金应当普及到每一个劳动者;社会成员的权利应当得到全面的保护等。民众基本的“生活质量”问题,属于较高层面上的民生问题。理解民生内涵的丰富性及民生问题的层次性对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于民生经济的含义,虽然目前还没有完全统一的认识,但是人们比较认同的是民生经济就是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运行过程中将保障和改善中低收入者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作为发展的重心。发展民生经济的目的就在于通过调整各生产要素之间的比价关系,让社会中的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从而在整体上提高社会经济效率,提高社会福利的总体水平。
首先,民生经济在价值取向上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了对劳动、创造、平等、公平等价值原则的认同,也充分体现了对劳动者社会主体地位的尊重。按照民生经济的要求,要在物质、精神和发展三个层面上满足劳动者的需求。物质生活上,要不断提高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和福利水平,不断提高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者收入的比重。精神文化上,要不断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社会地位,让其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个人发展上,要营造劳动者公平竞争的环境,为劳动者提供参与经济生活,享受成果分配的机会。
其次,民生经济在基本内容上把保障和改善劳动者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在生产环节上,民生经济注重制度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并不断转变和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以全民创业为契机增加劳动者的就业机会。在分配环节上,民生经济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健全财税体制,不断缩小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为劳动者提供健全的社会保障。在消费环节上,民生经济的主要任务是积极构建良好的消费环境,为中低收入劳动者扩大消费提供支持和保障。
再次,民生经济在发展方向上以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强调通过消除经济体制的障碍实现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通过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合理定价。民生经济还强调根据生产要素的禀赋条件来选择合适的经济产业结构,在此过程中政府要做好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充分发挥其在市场经济中的职能。
二、民生经济的特点及发展途径
十六大、十七大以后“关注社会民生,发展民生经济,缩小贫富差距,消除两级分化”成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施政的主旋律。民营经济大家都很熟悉,民生经济稍为陌生。“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民营经济政策正在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民生经济政策转向。
在民营经济时期,改革开放是我国经济的主要特点。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迎来了一场势不可挡的改革趋势,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这场改革,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被打开了,无论是东部沿海还是西部内地都以全新的姿态来容纳世界经济。改革开放的直接受益者是亿万民众,在这场变革中他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全面推动国民经济经历了一场历史性变革。至此以后我国逐渐从以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中解放出来,进而朝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向,社会经济也实现了由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转变。民营经济时期,党中央作出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广大劳动人民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不断推动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并发展起来,另外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上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民生经济时期,我国社会的最大特点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此时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中心和重心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价值取向上,强调人民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体,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民为本,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经济发展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发展速度要与经济结构和经济效益相协调,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在发展目标上,着力为人民的自由发展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坚持共同建设和共同享有的原则,将主要精力放在解决人民最关心的现实问题上,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在所有制方面,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在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前提下,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让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平等的竞争环境里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结语
在发展民生经济上我国具备良好的条件,同时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首先,党中央领导集体对民生问题一向给予高度关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落实,构建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伟大设想的提出等为我国民生经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思想政治基础。其次,广大民众在发展民生经济上的共识为民生经济的发展做好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准备。随着广大民众对党的方针政策及思想路线的了解和学习,他们对于快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分配格局,理顺市场主客关系的愿望日期强烈,其对于发展民生经济的积极性也在不断提高。再次,我国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和不断增加的社会财富为民生经济的发展做好了充分的物质准备。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一直保持高昂的发展态势,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跻身世界前三。无论是国家财力还是社会财力都有了较雄厚的基础。所以说发展民生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我们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实力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黄世贤.民生经济学范式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 2009 (11) .
[2]曹东勃.医疗改革的民生经济学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 2010 (03) .
[3]卢鹏飞.大力发展民生主导型经济[J].决策导刊, 2011 (02) :11-13.
新经济的特征、内涵 篇5
美国财务会计委员会 (FASB) 于1980年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SFAC No.3) 中首先提出“综合全面收益”, 但未在准则中具体应用, 仍采用了经营收益 (当期收益) 概念。之后, 会计面临的经济环境日益复杂, 衍生金融工具出现和大量使用, 企业面临的风险日益加大, 特别是安然事件等一系列利润操纵事件的发生, 对传统收益观造成很大冲击, 导致FASB继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 (APB) 采用“全面收益概念”之后, 于1997年7月发布SFAS No.130, 在该准则中全面应用“全面收益概念”。随之全面收益观受到广泛关注。
从表象看, 全面收益观的盛行与FASB 130号公告的发布有关, 但从深层次的原因看是会计应用相关经济学理论、适应经济环境的结果。FASB 130号公告发布的背景显示了西方的经济学和会计学领域对有用性的追求及会计与经济的紧密关联性。在SFAC No.3中“全面收益”被定义为“企业在报告期内, 除业主以外的交易以及其他事项和情况所导致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这个定义是以资本保全为前提来区分资本和收益的, 并以资本保全为前提计量资本带来的剩余。这一概念与希克斯的收益内涵一致。
J·R·希克斯 (1904-1989) 是已故牛津大学教授。由于对纯粹经济理论所做出的贡献, 他分享了197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被誉为经济学家的经济学家。1946年, 希克斯发表著作《价值与资本》, 其中对价值“理论”问题的阐述 (包括对收益的阐述) , 是近年来关于该问题的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希克斯是从动态的角度考虑收益概念的。希克斯定义收入为:如果一个人对经济情况并不预期会发生什么变化, 并预料会有经常不断的收入, 未来每一星期的收入和本星期的收入同一数量, 那么有理由说那一数量就是他的收入。在阐明这一概念时, 希克斯充分考虑到了资本的货币价值因素, 即资本的时间价值;考虑到了利率及其变动对资本价值的影响;考虑到实物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和意外的损益等对于收益的影响。其次, 这一概念试图计量企业的实际收益, 而不是名义收益。这一收益概念是基于资本保全基础之上的, 也就是考虑到了资本追求经济利润是有机会成本的。这与通常经济学中厂商利润最大化目标相符。当然, 这里的利润是经济利润, 是总收益与总经济成本之差。在总经济成本中包括了机会成本, 也就是包括了把一种资源从它的次优使用方案中吸引过来的成本。只有存在获得经济利润的可能性时, 投资者的逐利本性才使得其愿意出资, 才可能有投资者与经营者的契约存在, 进而才有企业存续的可能, 从而市场由此实现稀缺资源的有效率配置。显然这一收益概念可以为信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决策基础。再次, 可以看到, 希克斯对于收入的定义是从主体的资产价值量的变化角度来考察的, 资产价值量是核心, 收入被用来解释资产价值量的变化, 而不是相反:以收入为核心, 在定义收入内涵后, 用资产解释收入变动的结果。这一思想深刻地影响着“全面收益观”。
而从财务会计的角度, 对比四个基本假设可以看到, 希克斯收益概念与会计理论的内在一致性。在希克斯收益概念中, 包含了特定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期间及货币计量等。并对货币计量前提进行了矫正:由于实物价格、利率及其变动, 以及其他意外的因素使得币值稳定难以实现。在确认收益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对于资本的现实影响, 这样就产生了计量非经营收益的必要性, 在客观上强调了收益计量须“全面”的必要性。相比于总括收益观, 全面收益观不仅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了资产及权益的相关价值变化, 同时在利润表中分项列示了造成资产负债表项目变化的非经营收益, 扩大了收益计量范围。由此, 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重又具备了勾稽关系。这样一来, 针对复杂的经济环境, 全面、系统的会计信息既可以为企业经营者改善经营业绩提供指引, 也为投资者评价企业经营者业绩、预测未来绩效提供了有益的线索。
二、全面收益观的特征
由于经济学中的收益和资产的计量都是以预计为基础的, 可靠性偏低, 进而影响了经济收益概念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实际中会计收益概念不一定能够与经济学中的收益概念完全一致。全面收益概念的运用需要一定的条件, 具体就构成了全面收益观的特点的一部分。本文认为全面收益观的特征体现在其与相关概念的联系中, 具体分析如下:
(一) 全面收益观与资产负债表观。
企业的根本目的是盈利, 投资者投资的根本目标在于投入资本的价值保值和增值。全面收益观必然要采取资产负债表观, 而非收入费用观。在收入费用观下, 由收入费用相配比得到利润, 最终影响企业资产价值和所有者权益价值, 但说明力有限。而且在收入费用观下必须给出收入费用的确认标准以便决定利润, 从而收入、费用必然是狭义的概念。收入费用概念的相对狭隘决定了收入费用观对经济现象解释的局限性。资产负债观着眼于企业财富和价值的真实反映, 在确认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时, 不再局限于交易, 还关注与企业有关的环境或任何偶然因素, 可部分摈除价格对价值的背离。
(二) 全面收益观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在经营收益观下, 只有那些由管理当局控制并由当期决策引起的正常经营活动的结果才能包括在收益计算中, 非常项目的利得或损失则被排除在净收益外, 只在资产负债表权益部分列报。而且收入费用观下, 必须依据配比原则和历史成本原则, 将收益实现与确认绑在了一起, 不能反映企业持有资产过程中价值的变化, 而全面收益则割断了这一联系。在全面收益观下, 除了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之外, 不论是否来源于当期的经营活动, 当期确认的所有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都应包括在收益表中。全面收益报告将所有的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项目列在同一张收益表中, 并加以适当分类, 既便于使用者全面理解企业的财务业绩, 还可以防止管理当局随意操纵报告收益, 保证收益数据的可靠性和可信性。
此外, 实际中运用“经营收益观”要比运用“全面收益观”困难得多, 一是由于会计期间的假设性和生产经营活动的持续性, 前期事项与当期事项难以截然分开;二是经营活动与非常项目的划分很难找到一个客观、明确的标准。因此, “当期经营收益观”的主观性较全面收益观更强, 而且也为管理当局根据需要通过收益归属期间的划分或通过收益项目的分类来操纵或修改收益表中的数据创造了可行的条件。实践证明了经营收益观在实质上降低了资产负债表的可靠性。因此, 全面收益观的应用将有利于增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三) 全面收益观的计量属性选择。
全面收益观的经济学内涵属性, 要考虑到资本的时间价值、利率及其变动对资本价值的影响、实物价格变动对资产价值的影响及意外的损益等因素, 那么, 全面收益观无疑在资产的后续计量中要采用现值或重置成本或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藉此, 有关收入、费用、利得、损失等的计量不能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而必须采用现值等计量属性。但考虑到初始计量时各种计量属性的差别不大, 而历史成本在初始计量时的可验证性等优势, 使得资产的初始计量采用历史成本更为现实、合理。因此, 全面收益的计量属性是混合属性。资产减值准备是当期经营收益向全面收益观的转向发端, 在这一前提下, 现值计量成为必须。
(四) 全面收益观有益于双重会计目标的实现。
由于全面收益观采用资产负债表观, 财富和价值的真实反映可以为包括潜在投资者在内的有关各方提供更有利于经济决策的会计信息, 有利于决策有用性目标的实现。同时, 避免出现经营收益观下通过运用配比等原则使得企业管理者操纵利润信息, 有利于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对管理者行为的监督。而且, 从全面收益概念与EVA的联系可发现, 全面收益观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并在交易实质上提高了可靠性, 有关价值流可通过交易来验证。资产价值的可靠性更有利于受托责任履行的监督, 保证股东资本保全。因此, 全面收益观有利于会计信息对有关各方决策有用会计目标的实现, 同时还有利于对企业管理者受托责任履行的监督。
三、结语
尽管全面收益观有诸多优点, 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如计量的不确定性、计量的成本高等, 所以采用全面收益观需一定的外部条件, 如发达的资本市场、计量技术的完善等, 需根据经济环境做出符合实际的要求。笔者认为, 全面收益观在会计实践中的恰当运用, 首先在于准确体现全面收益观的经济学内涵, 并在会计计量模式的采用、会计要素计量范围的确定、利润表项目的设置等方面实质上区别于经营收益观。可以预见, 随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全面趋同, 全面收益观也将被完全采纳, 国内外差异也将逐渐被消除, 这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有利于会计目标的实现。
新经济的特征、内涵 篇6
1 建筑物理环境学科的特征与内涵
1.1 技术性
建筑物理环境的第一学科特征是技术性。建筑物理环境的含义即从城市区域生态环境到建筑室内空间环境的涉及声、光、热的可被人体感知的物理环境, 其学科的技术性体现在基于建筑与城市空间载体的声、光、热物理环境应用技术。由于其研究载体的可变范围很大, 因此其技术性特征也体现在从工程微观到宏观策略的不同侧重。针对建筑单体等微观研究载体时, 其技术性具有和建筑电气工程技术、建筑暖通空调工程技术等工程技术相似的微观、独立特征;当研究范围扩展到整个城市, 甚至国家或整个地理环境区域时, 其技术性逐渐向技术应用的宏观策略性特点转变。随着研究对象范围的扩大, 技术宏观策略性越发凸显, 这也是建筑物理环境学科不同于其他工程学科的特点之一。
1.2 人体感知主观性
建筑物理环境学科的研究对象———声、光、热物理环境是基于人的感觉器官———耳、眼、皮肤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而产生的听觉、视觉、热觉确定的。而这些感觉充分体现了人的主观感受, 决非单纯的声、光、热纯物理量所能描述和衡量。建筑物理环境的好坏最终是要人去感受和评价的。人的主观感觉增加了意识、情感等要素, 使得对客观存在的物理环境的评价变得复杂化。这也是建筑物理环境学科与其他技术性学科不同的主要特征之一。
1.3 系统科学性
“环境”二字决定了建筑物理环境学科的系统科学性。过去国内建筑物理学的科学工作者侧重于对单一物理对象———声、光、热的研究, 因此学科具有较浓的工科色彩。名称的变化反映出认识的进步和学科内涵的发展变化, “环境”二字代表研究对象在作用系统中的互联互动, 以建筑光环境为例说明它的研究对象是光 (包括天然光和人工光) , 其作用系统中还包括光的载体———城市与建筑空间介质, 感知其作用效果的主体———人;其研究内涵不仅仅是对建筑中采光或照明本身的探讨, 还有人的主观感知、空间介质的作用特性以及系统各要素 (光、建筑、人) 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筑声环境、建筑热环境亦如此, 并且声、光、热三个物理能量环境之间也存在着相互联系。
1.4 设计性
在我国, 建筑物理环境学科隶属于建筑学一级学科之下, 因此学科的设计性特点不言而喻。应用技术的内涵本质也决定了其设计性学科特征。建筑物理环境设计正被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和业界所重视。建筑的设计建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能够更舒适的生活、工作、居住于其中, 而物理环境的好坏正决定着舒适性。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 在现在的建筑技术设计领域, 对舒适性的关注程度和需求增长态势已经超过对安全性的要求, 建筑物理环境设计正在逐渐取代结构设计成为必要和关键的技术性设计。
以上四个内涵特征是并列的, 又是内在联系, 相互作用的。如系统科学性决定了技术性和人体感知主观性, 设计性又基于技术性和人体感知主观性。
2 建筑物理环境学科的发展新趋势
2.1 逐渐向综合性学科发展
近年来, 建筑物理环境学科的研究发展方向有许多新的动向, 结合其发展特点, 为了更清晰地认识其发展脉络, 我们从纵、横两条线来分析。所谓纵向, 就是按照传统的分支学科的角度划分, 从建筑物理环境学科三大分支学科建筑热环境、建筑光环境、建筑声环境出发, 各自作为独立的主体, 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 结合发展, 如图1所示。所谓横向, 即将建筑物理环境学科作为整体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 形成新的科研领域。
建筑物理环境学科横向研究发展方向:
1) 建筑物理环境与人类心理、行为及感觉;2) 建筑物理环境评价与控制;3) 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在建筑物理环境中的应用;4) 新能源技术在建筑物理环境中的应用;5) 新型材料与建构技术在建筑物理环境中的应用;6) 城市物理环境与绿色、生态、节能、可持续发展技术;7) 建筑物理环境系统测试技术。
从以上学科研究方向群的构成分析看, 建筑物理环境学科有几个新的学科发展特点值得注意:
1) 由具有理工性质的学科向综合性学科发展, 由过去单纯的偏重硬科学向软、硬结合的方向发展。主要与心理学、行为学、美学、能源学、材料学、环境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生态学、教育学、哲学等学科交叉渗透, 衍生出新的科研领域。虽然建筑物理环境在我国学科设置上只作为建筑学学科的三级学科, 但其外延非常广泛。这种趋势充分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有机性、交错性和高度综合性的规律。
2) 由过去偏重基础理论研究向基础研究 (Fundamental Research) 、应用研究 (Applied Research) 、发展研究 (Experimental Development) 综合推进的趋势发展。但在不断拓展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的同时仍不能忽视基础研究的重要性, 应协调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三种研究层次间的比例关系。从学科发展现状来看, 建筑物理环境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尚有空白和有待完善的地方, 况且我国建筑物理环境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的比例低于发达国家。我们应抓住机遇, 迎难而上, 研究出一批具有原创性的基础性成果。在这一点上, 有一定发展基础的科研机构宜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研究并重, 而新起步的科研机构宜侧重于应用实践研究。
3) 研究群体由过去集中于建筑物理专业人员向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等相关学科领域的专业人员扩展。建筑物理环境学科正逐步渗透进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等相关学科研究领域, 它们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 这对于学科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带动将是大有裨益的。
2.2 面向集约、高效的实验、测试技术发展方向
建筑物理环境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 通过实验获得有关建筑或城市空间内外环境的物理参数数据, 作为科学研究的客观事实依据, 这也是该学科科学性的体现。建筑物理环境学科的这一基本性质决定了实验室建设在推动该学科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近年来实验室的发展建设呈现出几个新特点:
1) 实验仪器设备向小型化、便携式方向发展。这大大减少了实验室空间占用面积, 消除了仪器设备固定化的弊端, 使得城市与建筑物理环境测试研究变得灵活而方便, 可适应多种实验环境。
2) 城市和建筑的物理环境复杂多变, 为弥补现实条件下实验测试的局限和不足, 计算机虚拟物理环境实验分析应运而生。随着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 虚拟物理环境下计算机分析检测的实验研究方法和手段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在某些场合下, 虚拟环境模拟实验有其自身的优越性, 如观演建筑室内厅堂音质设计。同时, 我们应看到现实条件实验测试和虚拟环境模拟实验两种研究方法和手段的互补验证作用, 充分利用二者的优势和特点。
3) 实验教学的亲和力与直观性逐渐加强。各种建筑物理环境状态 (采光照明光环境、室内热环境、室内声环境等) 的营造都可结合实验室建筑自身载体进行, 搭建主观感知评价的实验平台, 这种模式营造的建筑物理实验环境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 使实验课变得生动而鲜活。
3 结语
一门学科的发展决定于学科自身内在的发展要求和社会发展需求两大因素。对于建筑物理环境学科而言, 前者自不用说, 有许多新鲜和前端的课题有待于解决和突破, 学科内在发展动力很大;而后者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变化显著,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 建筑物理环境的社会需求越来越广泛, 近年来, 社会上屡次出现住区居民因日照和噪声等问题而引发官司的案例, 同时各大城市也争相加大投入进行城市夜景照明建设, 控制噪声污染等改善城市物理环境的实践工程。全社会从上到下对改善人居环境, 更直接的说主要是对改善建筑物理环境的关注和需求与日俱增, 这种现实状况成为推动建筑物理环境学科发展的巨大动力。
机遇和挑战同时存在, 人类发展的进程使我们步入了人居环境大发展的阶段, 建筑物理环境学科当占一席之地, 建筑物理环境学科的内涵特征和上述发展动向是传统的建筑学学科向人居环境综合学科发展的一个缩影, 其发展对于整个建筑学学科的发展将起到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摘要:介绍了建筑物理环境学科的技术性、人体感知主观性、系统科学性及设计性的特征, 并阐述了其逐渐向综合性学科发展的新趋势, 指出其发展对于整个建筑学学科的发展将起到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建筑物理环境,学科,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秦佑国.建筑技术概论[J].建筑学报, 2002 (7) :4-7.
[2]鲍家声.新要求, 新导向, 新希望——99全国高校建筑专业指导委员会暨第二届系主任会议综述[J].建筑学报, 2000 (2) :30-31.
[3]鲍家声.建筑教育发展与改革[J].新建筑, 2000 (1) :8-11.
新时期低碳经济的内涵与发展趋势 篇7
进入21世纪, 全新的时代带来了全新的发展, 世界经济的增长模式也在逐渐转变,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 低碳经济就成为现代及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一) 低碳经济已成为各国的重要战略选择。
2003年, 英国政府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 而欧盟、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也相继制定了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措施, 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等经济转型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都对这一经济增长模式进行了切实的研究和分析。目前, 已有不少国家对此经济模式提出了新的发展计划, 并在相应的政治体系中得以推广的实施。
(二)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低碳经济是相对于环境问题而言的新型经济模式, 它不仅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生产为主, 也是现代经济持续增长的前重要条件。低碳经济通过减少各种不良气体的排放来降低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其根本内涵就是实现能源的高效使用、开发各种情节能源、追求绿色GDP和维持全球生态平衡。低碳经济的出现, 社会环境中所涉及的生产模式、生活方式等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而在绿色经济理念的支持下, 社会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手段来减少煤炭、石油使用过度而造成的环境破坏,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最后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统一。
(三) 低碳经济将产生规制世界发展格局的新规则。
要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必须建立全球经济新格局, 虽然人类在持续不断的努力中, 创造了现代的文明社会, 但文明社会的重大危机-环境污染问题必须得到缓解, 整个世界经济格局会出现相应的变化, 而发达国家显然占据了主导地位。首先, 发达国家较早的完成了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给他们带来了十分迅猛的发展, 技术、经济等都遥遥领先, 如今, 这些国家的碳排放量呈下降趋势, 在根据全球气候谈判确定的世界新体系中必将进一步强化其主导地位;其次, 发达国家有技术优势, 以低碳为代表的新技术、新标准及相关专利的拥有者, 从长远的市场环境来看, 低碳交易、低碳生产、低碳金融都将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内容。
二、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
(一) 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全世界都在关注低碳经济该如何发展, 为了实现低碳经济的全面进步, 我们有必要制定相关的低碳经济发展策略, 而低碳技术也将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低碳经济发展计划, 是指我国在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中要有近、中、长期的计划, 而策略的内容包括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布局、低碳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建设。
(二) 资金支持低碳技术创新。
作为发展中国家, 我们必须尽快实现低碳经济模式, 在此之前, 就要加大力度促进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创新。低碳技术的使用会使传统生产成本降低30%左右。各国每年以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未来GDP5%-20%的损失, 可见, 投入资金进行低碳经济技术开发是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的。例如, 低碳捕集与封存技术, 这是一项较为重要的节能减排技术, 国家应鼓励相关研究机构去开发和改造, 以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同时, 我们还可以借鉴国外的发达技术, 或者实现技术转让, 增强低碳技术的国际引进, 提高本国的技术能力。
(三) 低碳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
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技术方面的支持, 还要有制度方面的保障, 减少制度障碍, 促进低碳经济的快速进步。国家要建立严格的低碳经济法律制度, 实现规范化控制, 如能源税、碳税制度等经济政策。再者就是科学的低碳排放相关制度, 促进碳贸易发展, 从而完善低碳能源的开发。我国的能源体制改革要加快进行, 及时推进能源结构、生产结构的改革, 推动再生能源发展机制的运行, 并积极健全现有的能源市场。
(四) 发展低碳农业, 降低农业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现代农业实现了机械化生产, 主要以现代技术生产为基础, 为人类解决了主要的粮食问题, 它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 但在生产中, 主要使用农业化肥, 这也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 首先, 这些化肥改变了原有的土地自然结构, 并有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可能, 另一方面化肥和农药的生产过程本身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 现代农业也称为高碳农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主要有几种做法: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降低农业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实现生态农业生产, 充分利用现在农业发展中的各项优点, 例如秸秆技术, 有效的节省了能源的使用和减少了排放, 最重要的还是太阳能技术和沼气技术, 普及太阳能集热器, 利用畜牧粪便生产沼气获得生物质能发展畜牧养殖业。
三、低碳经济的深化与发展
(一) 将低碳经济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低碳经济要发展, 必须从战略构想落实到实际开展, 并制定政策和法律作为辅助。因此, 有必要将气候环境变化和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纳入到战略计划中, 根据社会实际情况, 调整财税、能源、市场、科技, 及时将低碳经济的战略思想渗透到科技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 为了加强其力度, 政府还可制定评价体系, 激励个人和集体进行低碳经济建设, 做到全民的统一。
(二) 加快低碳经济的技术创新, 加强新能源的研发与利用。
低碳经济是现代经济的创新, 如果能减少能源的使用和降低排放, 那就算完成低碳经济建设的第一步了, 通常低碳经济有三个环节需要注意, 首先就是能源的创新, 使用太阳能源、生物能源来替代石化能源;其次, 在减少能源使用的过程中, 建立兼容并包各种能源的能源互联网或智能电网, 提高社会建设中的能源使用效率;最后就是能源的出口, 通过开发利用碳捕捉储存技术以及加强森林、水面积等建设, 帮助吸收二氧化碳, 保护生态环境。
(三) 调整产业结构, 限制高碳产业的市场准入, 倡导产业低碳化。
调整产业结构是低碳经济生产的重要手段, 同等规模或总量的经济, 在技术水平不同的情况下, 其碳排放量也有较大的差异。以工业制造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是社会重要经济支柱, 也是主要的碳排放主体。我国的工业化高速发展, 这些主要的经济支柱产业始终保持着持续前进的, 为了更好的促进低碳经济的实现, 进行产业调整, 倡导产业低碳化是我们必须要解决和面对的问题。
四、结语
低碳经济的好处在于, 它能帮助一个国家减少能源的使用, 减少碳排放, 同时促进可持续经济的发展, 还能减少向国外进口各种能源以及低碳技术, 更好的保护了国家经济, 巩固了我国能源安全。而低碳经济在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方面也有较好的支持, 各种低碳技术的出现, 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促进社会的繁荣。再次, 低碳技术是创新的技术, 企业采用低碳技术可以提升产品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是能源产业是世界各国都普遍关注的问题, 低碳经济是未来经济的引擎, 这一点已经不可否认。低碳经济必将导致以低碳为代表的新技术、新标准的出现, 掌握低碳技术的国家将成为未来经济的主导者。
摘要:全球环境问题影响着人类的生存, 如今的的环境问题已经日益剧烈,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 这也是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进步的主要障碍。而今, 我国必须要与时俱进, 改变能源结构, 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 它能很好的帮助我们解决气候危机、能源危机问题, 并实现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要采取有效对策措施, 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实现国家的长远进步。
关键词:低碳经济,新能源,低碳技术
参考文献
[1].时璟丽.世界风电发展形势及我国风电制造业面临的机遇[J].可再生能源, 2009
[2].周琪.奥巴马政府的气候变化政策动向[J].国际经济评论, 2009
新经济的特征、内涵 篇8
“新常态”并非中国首创, 而是西方人首先提出的, 是从英文“New Normal”一词翻译而来。一般认为, “新常态”是2004年, 美国人罗杰·麦克纳米提出来的。2004年, 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 同年, 罗杰·麦克纳米出版了题为《新常态—大风险时代的无限可能》的书, 主要讲转型。作者认为, 今天是一个无法预知的时代, 即使经济恢复了, 也无法再回到过去的辉煌状态, 作者把这一时代叫作“新常态”。
之后, 2009年, 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总裁埃里安用“新常态”?这个词描述2008—2009年经济危机、大衰退之后经济恢复缓慢而痛苦的过程, 从此, 新常态一词在经济领域流行开来, 如表1所示。
总之, 国外的“新常态”本意是让人们对国际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和金融恢复不要抱过高期望, 主基调可用“悲观”、“无奈”来概括。
二、中国“新常态”的演进脉络和基本内涵
(一) 中国“新常态”的演进脉络
在中国, “新常态”这种提法也并非新词。从2013开始, 面对中国经济增速的持续下滑, 并且出现了明显不同于以往的风险表现, 国内很多经济学者就试图从理论和未来宏观政策层面, 用“新常态”一词概括和论述中国经济的新阶段。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两位, 一位是第一财经研究院副院长徐以升, 出版的题为《中国经济新常态:从涨潮到退潮》的书, 另一位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刘世锦出版的题为《在改革中形成增长新常态》的书, 如表2所示。
但是, 这种经济的下滑、风险的凸显以及红利的转换, 究竟是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危机短期的不稳定表现, 还是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在学术界的争论和分歧一直很大。
在这种情况下, 习近平站在决策者的角度, 以“新常态”来描述中国经济的特征, 并将之上升到经济战略的高度, 势必对中国未来宏观政策的选择具有方向性和决定性的影响。 (表3)
自2013年4月开始, 我国就初步确立了中央政治局对经济形势的季度分析制度。经过深入调研分析, 在2013年上半年政治局讨论经济形势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中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阶段的重大判断。2014年2月, 中央政治局在讨论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稿的会议上, 明确强调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具备保持中高速增长的良好基础, 从政治高度正式承认中国经济潜在增速已经下降, 中国经济发展不再也不能追求“超高速”增长。紧接着,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调研时, 第一次正式提出新常态的重要判断, 并指出, 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要增强信心, 从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 适应新常态, 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为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 在2014年第二季度政治局经济形势分析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对“三期叠加”进行了全面系统分析, 并指出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之后, 为回应国际国内的广泛关切, 在2014年11月召开的APEC北京峰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从速度、结构和动力三个方面阐述了“新常态”的基本特征。为进一步提高全党认识, 回答在新常态下实际经济工作中存在的疑惑,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 突出分析了新常态的本质内涵和九大趋势, 并强调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并且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 引领新常态,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如表3所示。
所以说, 中国经济新常态重大思想的提出, 是建立在深入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 并且经历了一个逐步稳固和深入的过程。
(二) 中国“新常态”的基本内涵
要理解中国经济的内涵, 需要把握好三个方面:
一是,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语境下的新常态, 既有与国际新常态相同、相通的一面, 也有不同、独特的一面。中国语境下的新常态与西方语境下的新常态相同和相通之处在于, 其一, 都表现为降低增长速度;其二, 中国降速的因素部分受到国际降速的影响。而不同之处在于, 相比于国外对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所持有的悲观、消极态度, 中国对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持有的更多是乐观、积极的态度, 欧美的新常态意味着低增长高失业率、经济难以重振, 而中国的新常态是中国经济面临转型升级遇到的新情况、新特征, 但中国仍然具备后发优势。
二是, 从字面上看, “新常态”有着双重的特质:“新”和“常”。“新”意味着和过去不一样, 表明新常态是在旧常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更高层次的经济运行状态, 同时, 这种由旧向新的转化是一种趋势性的、不可逆的转变;“常态”指的是一个相对正常的状态, 所谓正常状态, 就不会是短暂的、突发的临时状态, 而是稳定、持续的长期状态, 表明中国经济会在新的平台上继续平稳的向前发展, 而要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不仅需要增长速度, 更需要发展质量, 这是中国经济新常态内涵的本质所在。
三是, 新常态是动态不是静态, 不能自然形成。新常态不是静态的, 更不是自然形成的, 追求质量的经济发展新阶段不是不用费力就能够自动实现的, 相反, 可能比仅仅追求高速度更困难、要花更大的气力。因为新常态不只是增长速度新, 更重要的是结构新、质量优, 因此难度更大, 需要更多的投入和努力才有可能达到。
参考文献
[1]刘世锦.在改革中形成增长新常态[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4
[2]韩康.经济新常态:新观察、新思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 (2)
经济新常态的特征和发展机遇分析 篇9
1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征
“新常态”本来是一个经济术语,起源于美国,用以描述国际金融危机后经济恢复的缓慢过程。后来中国学者用“新常态”来形容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于是“新常态”在中国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征主要有以下3点。
1.1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但经济总量仍相当可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年平均增长率达9.5%,其中,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增长率平均高达11.2%。进入“十二五”以来,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愈发的明显,2011年的经济增长率为9.3%,2012年、 2013年均为7.7%,2014年经济增长率下降到7.4%,为1990年来的最低增速,但2014年经济总量达到63万亿元,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
1.2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逐年增加,消费成为需求结构的主体。 2011年,我国工业占GDP比重为46.8%,第三产业43.1%;到了2014年, 工业占GDP比重下降为42.6%,服务业比重却上升到48.2%。服务业总产值不单从比重上超过了工业,而且增长速度上超过了工业,成为了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需求结构上看,投资率明显下降,消费率明显上升,2014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51.2%,成为需求层面上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1.3中国经济从粗放型增长向创新型驱动转变,经济增长更具有可持续性
基于人们对“碧水蓝天”的渴望和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那些依靠资源和环境发展的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已不再适应社会的潮流,必将由节能环保、高劳动生产率、高科技创新的企业所替代。
2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为更好地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应努力抓住以下几点机遇。
2.1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机遇
随着经济的发展,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和服务业就业占总就业的比重均逐年增加,成了中国第一大就业体,已经代替制造业成为现代经济中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同时,互联网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春天,2014年11月11日,阿里巴巴“双十一”交易额达到571.12亿元比2013年的362亿元增长了57.7%。 可见,许多新兴产业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中小企业要抓住这个机遇,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
2.2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扩大市场空间的机遇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为54.77%,仍有6亿多人生活在农村,与美国81.28%、日本92.49% 的城镇化率相差甚大。根据以往的经验, 城镇化每提高1%,可拉动投资增长约3.7%,拉动消费增长约1.8%。 所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潜力和空间是巨大的,新型城镇化应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一起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2.3加快产品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机遇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凸显,我国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步消失,过去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发展模式已不能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一些国外制造业纷纷从中国市场转移,也反过来督促了中国企业提高效率,而提高效率唯一的出路就是充分利用现在的科学技术和“人才红利”,不断改革创新,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以增强企业在经济新常态时代下的市场竞争力。
2.4促进对外出口贸易发展的机遇
【新经济的特征、内涵】推荐阅读:
新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的十大特征09-02
经济全球化新特征06-02
新传媒经济学特征08-27
低碳经济的核心特征08-22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10-15
技术经济特征11-16
经济运行特征06-23
低碳经济特征12-09
社会经济、政治特征论文09-09
智慧校园的内涵与特征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