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历史漫谈

2024-10-23

中国茶文化历史漫谈(精选8篇)

中国茶文化历史漫谈 篇1

高中的文化史教学, 要在初中识记古代文化史常识的基础上对基本的文化成果做进一步的理论概论和提升, 能从大量的文化成果中, 提炼出传统文化的共性和精髓, 能从中外对比中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所探讨的问题应该具有更广阔的视野, 这不但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初高中教学内容重复和知识点的简单堆砌的问题, 而且能很好地适应高中学生认知发展的需要。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材集中化、专题化的编排方式和中外合编的形式也为文化史更高层次的教学提供了便利。

以教材当中涉及的中医为例, 高中的历史教学中, 不能仅仅知道几本医书和几个医学家, 还需要了解中医理论的一些基本常识和中医的精华所在, 可做如下补充拓展:与西医以人体解剖为基础, 重视局部的定量的系统分析相比, 整体思维的理论是中医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地方。中医包含的阴阳平衡学说、脏腑经络学说, 强调用系统的、整体的思维看待疾病, 认为人的整个身体是一个相互影响的系统, 并依据局部病变影响整体的理论, “创立了脉诊、舌诊、足诊、目诊等方法, 避免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与现代的医学全息理论完全符合, 受到国际医学界的高度赞誉和重视”。学完了古代的天文历法、农学、医学、数学等科技成就后, 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概括所学的大量的科技成果, 从中提炼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整体特点, 使学生对其特点有一个整休地、深入地认识 (这些内容只有人民版有所涉及, 其他版本没有相关内容) 。教师可做如下分析提炼:分析中国古代以《九章算术》为代表的数学体系, 它以解决农业、历法、商业和赋税计算等实际问题为目的, 汇集了大量的应用题目及算法, 在代数运算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可得出中国古代科技重视实用技术和经验积累, 轻理论探讨, 因而实用技术发达, 而向近代科学转型的理论储备却不足的特点。分析中医、古代天文学的特点可以发现我们先人善于应用朴素的整体思维, 具有宏观把握世界的高度智慧, 但另一方面忽略对个别物质的深入探究, 满足“与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等模糊性的一般法则, 缺少实证分析、定量研究和实践检验, 使得传统自然科学没有得到充分的分化, 包括医学在内的很多学科知识因为没有实证也无法让人信服。得出中国的传统科学“重整体综合思维, 轻视具体的定量分析”的重要特点。

在学习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中的中国古代文学时, 也不能停留在记住几首唐诗宋词作品, 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中国文学艺术的民族特色。通过分析中国古典文学作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炼出如下几个要点:与中世纪的西方文学相比, 不论是抒发建功立业情怀的唐诗, 咏叹缠绵悱恻的宋词, 还是揭露黑暗现实的元曲, 描绘日常生活的明清小说, 都把写作对象聚焦到现实世界。中国文学具有关注现实、关注人伦道德, 而不重彼岸世界的理性精神;古代文学强调文以载道, 注重道德垂训的功能, 具有明显的道德教化色彩;中国文学有“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的传统, 主张文学作品中有节制的感情宣泄, 重含蓄深沉、意味隽永之美, 很少有西方文学中大悲大喜的作品, 反映了“中华民族平和、宽容、节制的文化性格”。文学艺术史教学中对这些内容的有效提炼, 可以让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认识更为深刻。

当然, 对中国传统文化史的理论提升和文化精神的提炼最重要的还是以中国传统思想史部分为依托提炼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何为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张岱年说:“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 也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中凝聚而成的, 是中华民族文化价值体系的方向, 体现了民族共同的心理和把握世界的思维模式, 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源头。”张岂之先生在其《中华人文精神》中把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概括为7点; (1) 人文化成——文明之初的创造精神; (2) 刚柔相济——穷本探源的辩证精神; (3) 究天人之际——天人关系的艰苦探索精神; (4) 厚德载物——人格养成的道德人文精神; (5) 和而不同——博采众家之长的文化会通精神; (6) 经世致用——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精神; (7) 生生不息。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一书中概括为“天人合一”“以人为本”“贵和尚中”“/刚健有为”四个方面。姜义华在《中华文化读本》一书中亦概括为很相似的四点:“天人合一, 自然与人文的统一。”“重民思想, 以人为本的精神。”“和合中庸, 以和为贵为美的精神。”“经世致用, 实践理性的精神”。金元浦《中国文化概论》一书中增加了“修身为本, 以德为政”“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凝聚力”“积极有为, 自强不息的实践理性精神”等内容。这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这是中华文化能够延续和发展的最根本的东西, 是传统文化现代化所要吸取的精华, 也是我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所要传承的最核心的内容, 教师在讲解文化史的时候, 如果没有在恰当的时候对传统思想文化的内容进行提升, 没有对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进行提炼, 仅仅是罗列一些发展史实, 那么, 传统文化史的教学从根本上讲是不达要旨的。在文化史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 综合各个名家对中国文化精神和中国文化特点的重要论断, 向学生作一介绍, 提升文化史的教学层次, 让学生切实感悟中国文化的精髓。

中国茶文化历史漫谈 篇2

一、课程名称:《中国旅游文化漫谈》

二、课程的性质及目的:

1. 本课程主要介绍旅游相关知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人文修养,激发学生对于祖国的荣誉感和归属感,进一步陶冶身心。

2. 尽量让学生达到:对于旅游形成相对理性的认识;能够较为深刻的理解与体会旅游的乐趣;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完善知识结构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1.绪论:课程基本内容简介

2.引论:旅游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3.中国古代旅游历史简介

4.旅游与中国山水文化

5.旅游与中国园林艺术

6.旅游与中国饮食文化

7.旅游与中国宗教文化浅析

8.旅游与中国茶酒文化

漫谈中国陶瓷艺术文化 篇3

朱熹曾说:“凡有形有象者,即器也,所以为是器之理者,则道也”。新石器时期彩陶中的陶塑作品,记录着先民生存的愿望。秦兵马俑,张扬着力量,张扬着神勇,令人回想起那硝烟四起的金戈铁马的战国时代,形象地记录着那个时期的历史。“唐三彩”所表现的那种激扬慷慨、瑰丽多姿、壮阔奇纵、恢宏雄俊的格调,正是唐代那种国威远播、辉煌壮丽、热情焕发的时代之音的生动再现。宋代陶瓷艺术的俊丽清新,正是那个时代审美习尚、哲学观念的反映。明清时期的斑斓与柔丽,是社会生活与审美观念使然。改革开放以后的雄俊、奔放也是这个时期的政治、思想、观念、生活综合作用的结果。

陶器和瓷器是人为制作的物品,它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同时,必然反映人的主观意识,陶瓷艺术装饰表达了人的自然观念,人的想象、情绪和理想。陶瓷艺术装饰精致地表现了中国自古以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文思想,历代陶器和瓷器装饰纹饰既有自然界的山山水水、花鸟鱼龙,又有人类自身,而且在这一纹饰中,总是执着地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中国陶瓷还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历史的尊重。陶瓷所表现出的人文精神,所映着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和美好事物的艺术化的追求,它不愧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因此,中国陶瓷遵循着中国古老的造型法则:“制器者尚象”。“象”是器物形式意味的特定指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象”要既指向形而下的有形之物,又指向形而上的无形之道。在中国古典陶瓷艺术作品中我们看到古代艺术家往往借助器物的造型来寻找人与自然的和谐,人深深地沉浸在自然中去体味自然的奥妙。“野雁见人时,未起意先改,君从何处看,得此无人态?”宋代大诗人苏轼的这首题画诗通过“穴窗窥野鸟”的故事,阐释了中国人的这种“道法自然”艺术态度。这种虔敬的尊重自然、师法自然的艺术态度千余年来一直贯串在中国古典陶瓷艺术之中。“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圆似月魄堕,轻如云魂起”。“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这些古代诗人歌咏陶瓷的名句中,用来形容古代陶瓷之美的全是大自然的物象与物事:苍翠的峰峦、皎洁的圆月、飘逸的白云、清冽的霜雪,吟唱的是一种纯净无暇的与自然相和谐的心境。中国陶瓷为中国人创造了一种文化和精神的空间,一种情景交融的空间,一种氛围和一种气象,让人心境平和、身心合一地去亲近自然,去与万物和谐。

中国陶瓷文化,就是一部形象的中国民族文化史。中国陶瓷艺术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中国陶瓷的传统文化不仅是历史的,更是现在和未来的。在世界上,中国陶瓷是一种象征,其文化精神超越了时空的限定。中国陶瓷艺术有近万年的历史,它的遗存无比丰富,这是任何其它门类的艺术品种都无法与之相比的。它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而深刻,可以说中华民族将她最内在的本质、她对生命的感悟、对自然精神的心领神会,完美地表现在了它的博大丰厚的陶瓷艺术中。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之一的陶瓷文化,在民族母体中孕育、成长与发展,它以活生生的凝聚着创作者情感、带着泥土的芬芳、留存着创作者心手相应的意气的艺术形象,表现着民族文化,叙述着一个个动听的故事,展现着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记录着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描述着民族的心理、精神和性格的发展与变化,伴随着民族的喜与悲而前行。中国陶瓷文化散发出沁人心肺,震撼着现代文明的火与土的结合,是人类在艺术史上瑰宝。

漫谈鞋靴历史文化 篇4

中国鞋业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 已在世界鞋业格局中占据重要位置, 但中国鞋业仍然是以加工制造为主, 我国每双鞋出口平均价格只有区区几美元, 这是中国制鞋业的切肤之痛。中国鞋业要实现长远发展必须注重产品的设计, 中国鞋靴历史文化是实现产品原创设计的原动力。中国鞋靴文化源远流长, 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 古代就有“足衣”之说。回顾中国鞋靴文化的历史, 探寻鞋靴文化的渊源, 为现代鞋业设计提供依据。

一、由“鞋”字的演变看鞋的发展历程及背景文化

鞋在中国古代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名称, 如屦、鞮、履、屐、舄等字均为鞋的名称。“鞋”字的变化与当时的社会和历史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以“鞋”字的变化为线索, 探究鞋的发展历程及背景文化。

a.鞮 (di)

远古时期人们以皮革裹双足, 样式简陋, 推测古人将兽皮切割成大致的足形后, 用细皮条将其连缀起来即成为最原始的鞋子。因此鞋的名称也以革字为边旁。先秦时期, 以皮革缝制的鞋称为“鞮”, 其中以未经过鞣制的生皮制作的皮鞋称为“革鞮”比较坚硬;经过鞣制后的熟皮制作的皮鞋称为“韦鞮”。二者在形制上都属于浅口皮鞋, 这与今天的皮鞋有或些相似。

b.屦 (ju) 和舄 (xi)

屦, 《诗经》上有“纠纠葛屦, 以屦霜”, 秦朝时期鞋称为屦。其中的屦就是指一种比较简陋的用麻、葛编成的单底鞋。

舄 (x i) , 在古代的各类鞋中, 以舄为贵, 舄的穿着只限于朝觐、祭祀时穿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纺织业的进步, 制作鞋子的原材料也丰富起来, 布料、丝绸等用于在鞋子的制作中。舄多用兽皮或丝绸作面, 款式特点是双底 (布底之下加一厚木为底, 有的还在木上注腊, 以防潮湿。) 。

在中国古代社会鞋子的用材、施色、图案, 也与服饰制度一样有严格的制度规定。据《周礼·天官》记载:“舄止于朝觐、祭祀时服之, 而屦则无时不用也。”周代皇帝之舄有白、黑、赤三种颜色, 其赤为上服, 其次是白舄与黑舄。王后为赤、青、元三色, 以元色为上服, 其次是青舄和赤舄。

舄与屦都有絇、繶和纯。絇是鞋头用丝带穿结而成的装饰部分。繶是鞋面鞋底相连之处以丝条嵌成的牙边。纯是缝于鞋口的上缘。按周代服饰制度, 屦、舄的颜色要和裳的颜色相同, 而且屦、舄中絇、繶和纯的颜色都有严格规定。此后每个朝代鞋的造型、色彩都随着制服形式而不断变化。

c.履 (lv)

履, 《说文解字》解释为“足所依也”, “从舟”。汉代以后鞋的总称, 是用草、麻、葛等编织而成的鞋。古代的履种类繁多, 从材质可分为布帛、草葛和皮甲三种。布帛履是以丝、麻、绫、绸等织物制成的履;草葛履是以蒲草为原料, 经碾搓编织而成的鞋子;皮甲履有生皮和熟皮之分, 以生皮制成的称革踏, 以熟皮制成的称革千。古代鞋子款式的特点是鞋头上翘, 又称“翘头履”。每个历史时期又有各自的特点, 如:汉代有“歧头履”, 即履头为分叉状, 前部有翘起双尖。南朝流行的“重台履”, 其履底颇厚, 可使仕女体态更显得修长, 婀娜多姿。唐代的履注重翘头方面的装饰, 如金薄重台履、高墙履、勾履等。

履有带, 称之为綦, 屦没有带。在礼仪场合须穿履, 平日家居则着屦。

d.屐 (ji)

屐, 《说文解字注》载:“屐, 榰 (音支) 也。曾两足榰以践泥也。”这种木屐, 通常由木扁 (音骈) 、系、齿三部分组成。木扁即为鞋底, 鞋底上系有鞋带, 即系。齿在屐的底部前后, 呈直竖式。材料以木料为主, 又称木屐。汉代末年, 女子出嫁多穿木屐。发展到晋朝, 有一种木屐面、帮、齿全部用整块木头制成, 帮代替了原来的系。还有一种木屐, 称谢公屐, 据说这种木屐为南朝诗人谢灵运所创, 它的双齿可以任意拆卸。为登山时穿用, 可以在上山去前齿, 下山去后齿, 以便保持人体平衡。

2 探究靴的发展历程及背景文化

《说文解字·革部》:“胡人履连胫, 谓之络”, 靴子在很早在出现在少数民族地区。《说文解字·新附》:“靴, 鞮属”。可见靴是一种以熟皮制作的, 鞋帮长至小腿并包裹小腿的皮鞋, 称为“络鞮”。

由赵武灵王推动“胡服骑射”的改革, 靴子作为胡服的一部分在战国时期引进中原。隋唐时期在中原地区全面盛行, 官庶普遍着靴。除祭祀、庆典或重大朝会需要穿舄外, 靴子是主要日常着装。这一时期的靴子用然黑色的皮料缝制, 一只靴子用大小不等的六块皮料组成, 意为东、南、西、北、天、地“六合”, 取名“六合靴”。另外靴的款式有长黝、短鳓、圆头、平头、尖头等多种。宋代初期仍沿用唐、五代遗制。宋代后期, 用黑革为其面加以靴筒, 里面衬毡子, 靴高八寸, 文武官员按其品级服色来饰其靴边缝滚条。辽、金元时期, 靴的式样较多, 有鹅头靴、云头靴、花靴、颉嘴靴、旱靴、革翁靴、高丽式靴等。造型简单, 颜色与服装相搭配。

明代开始禁止平民穿靴, 靴有了等级制度。清代, 靴子作为公服, 底厚筒长, 靴子面料多为黑缎, 式样初期为方头, 后改为尖头。朝服仍用方头靴。在民间用材料区分贫富, 富者在春秋时, 可着青素缎靴, 冬季可着青绒靴。贫者只能着青布靴。另外还有高级官员所穿的牙缝靴和武弁、公差穿的“爬山虎”——轻便短鳓薄底靴。

三、研究鞋靴历史文化的现实意义

鞋产品的消费首先舒适性, 其次才是它的审美价值。鞋业发展到当今阶段, 消费者在消费鞋产品的使用价值的同时, 需要满足文化诉求。文化是产品设计的灵魂, 鞋靴产品设计必须溶入中国传统文化, 创造出具有特色的产品, 形成自己的风格。传统的鞋文化对于现代鞋靴设计来说, 不但直接的提供设计资料与信息, 更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灵感。了解中国鞋靴的历史文化对于现代鞋靴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不断继承、发扬和再创造。

参考文献

[1]骆崇骐:中国鞋文化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年9月

[2]田颖拓:传统文化文化与现代设计, 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中国茶文化历史漫谈 篇5

中国官员遭贬谪,自古便有之。但先秦之前,朝中大臣本就不多,疆土也较为有限,流传下来的有记载的史料便极为有限,比较有名的当属屈原了。《史记》中写道:“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屈原由于得罪了小人,加上和楚怀王政见不一致,故遭贬谪,约在楚怀王二十五年左右,被放逐到汉北(今湖北省西北部)。被贬谪的屈原很伤心,常年玉树临风的吟游于汨罗江畔。会作诗的人在当时是很让人刮目相看的,而且他声望较高,故而所作诗歌便流传下来。

秦汉之后,遭贬谪的官员人数开始骤增起来,不仅如此,被罢免的原因,流放的地域,贬谪的形式及最终的命运都复杂起来,这极大的推动了贬谪文化的发展。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播对这些被贬的官员来说是极为致命的。对于这群知识分子而已,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他们的历史使命,若不能施展抱负,进良言于君,救水火于民,他们便认为自己白活了。于是问题来了,一旦被贬谪,或悲天悯人,或感天动地,或豁达洒脱,或清风霁月。陶渊明被贬写下《归去来兮辞》,杜甫被贬写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被贬写下《琵琶行》等等,不一而足。

“贬谪”,在整个古代,是许多文士无法回避的一种命运,文士要参政,要进入仕途,就必然有升迁与贬谪。贬谪是当时诗人普遍经历的人生境遇。

苏轼是有名的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同时还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但在做官上,他经历了多次贬谪,最著名的“三贬”,分别是被贬到雷州,黄州,琼州。在这三个地方,苏轼都体现出了作为大家所具有的魄力,即使是一次次的贬谪,他也没有悲观,没有失落,反而更加乐观地面对生活,从被贬时所写的文章就可以看出来,如有名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老夫聊发少年狂”“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可以看出东坡居士豪放的风格,又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更体现出诗人淡泊名利,追求真理,追求真我的大无畏精神,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如果没有贬谪,诗人处于一个安逸的环境,衣食无忧,那么是写不出这样为世人所吟诵的诗词来的。

贬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贬谪文化中的诗文,都经过了长期的孕育,占据了古代中国文坛的主流。对苏轼的作品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苏轼的词中总有一个“从想不开到想开了”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往往就是受了优美景物的感染与启示,仔细看看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记承天寺夜游》《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等,我们可以总结到这个思路特点。都是一开始忧愤难解,辗转难眠,而后来见到了一个优美的景物,受到感染,摈弃了一切尘累,恢复了内心的淡泊与宁静。他算是有着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没有被贬斥击倒,表现出旷达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其次,贬谪内容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诗歌创作语言风格的变化。李白,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其诗歌创作充满了激情与想象,既气势浩瀚,变幻莫测,又自然天成。李白青年时期曾上书安州裴长史、韩朝宗,希求荐用。天宝元年奉召入京为供奉翰林,但不久就遭到朝中权贵谗毁,于天宝三载以“赐金放还”知名被迫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心怀报国之心的李白加入永王李?U的幕府,又在肃宗李亨讨伐时获“反叛”之罪入狱,长期流放夜郎。后又想从军报国,终因多病而不能实现。白居易,中唐时期的杰出诗人,“元和诗风”的代表流派“元白诗派”代表人物,公元802年冬,他在长安应吏部试后于次年步于仕途,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太子左赞善大夫之职。公元815年被贬为江州司马,元和十五年,应召回京任职。之后又主动请求外任,历任多个地方州府主事。晚年则闲居香山,直至去逝。刘禹锡,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他的诗歌创作善用典实而透脱不滞、诗采丰美而笔致流利,被白居易称作“诗豪”。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永州八记》等文章至今是学生必读之作。贞元九年,他与柳宗元同榜进士及第。永贞元年,二人同时参与了王叔文等人的“永贞革新”,在短短的几个月内采取了不少具有进步意义的改革措施,可不久改革失败,二人又同贬为远州刺史。十年后,二人忽又被诏返京,但不久又被发落到更远的州县任职。从此,柳宗元再没有回京任职,刘禹锡则在调任了多次地方州官后才被调回京度过晚年。

漫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五伦”关系 篇6

中国传统文化的的核心词之一是“和”,儒家文化的“和”主要显现在人与人的关系当中。儒家的孔子与孟子非常最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认为个人的幸福与社会的安定,都离不开人际关系的和谐。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没有语言上的冲突、行为上的冲撞与斗争,人们之间即使出现一些矛盾,也会在友好沟通中得到化解,而不是斗争后的两败俱伤。总之,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所有人都过着其乐融融的生活。

中国古代将人际关系概括为五个方面,称为五伦关系:父子(父母与子女)、兄弟(兄姐与弟妹)、夫妇(丈夫与妻子)、君臣(领导与属下)、朋友等。五伦关系将所有人际关系都概括其中,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也不能超出这五伦。

儒家对五伦关系中每一对应关系都有相应的伦理规范,孟子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1.在父母与子女关系中,“有亲”是说父母与子女有天然的血缘亲情,这种亲情中渗透着父慈子孝的人伦情怀:父母慈爱子女,关怀其成长;子女孝敬父母,感恩其培养。这是与生俱来的一种关系,也是不能违背的最基本的为人准则。父母与子女关系的和谐,是人生幸福的源泉,被称为天伦之乐。

师生关系被比拟为父子关系,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一说。老师应该像父母一样,将学生视为自己的子女,亲爱呵护、教育培养,使学生健康成长;学生应该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老师,尊重敬爱、亲近受教,使老师也能乐在其中。

2. 在兄弟姐妹关系中,应该长幼有序、兄友弟恭。兄姐为长,在生活学习中,对弟妹要友爱、帮带,弟妹为幼,对兄姊应该恭敬、受教。“有序”就是做兄姐的要有道义,主动承担家庭义务,帮助年幼弟妹,为弟妹做表率,而做弟妹的要跟随兄姐,努力学习,不要违逆。

3. 夫妻是建立在真诚感情上的一种关系,一生相守,不离不弃,互爱互敬。“有别”自然说性别不同,更是道出夫妻终身厮守的秘诀:丈夫阳刚,有浩然正气,帮助爱护妻子,做护花使者;妻子阴柔,有温柔宽容之心,关心体贴丈夫,做安静的港湾。这样有恩有义,阴阳互补,就能够家庭和睦、白头偕老。

4. 在领导与属下关系中,“有义”就是君仁臣忠,对领导的要求是“仁”,孔子说:“仁者爱人”,做领导的人要仁爱属下,体恤属下,为属下创造安心安全的工作环境,为老百姓的幸福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对属下的要求是忠,忠是尽心竭力的意思,也就是忠于职责,对自己分担的工作尽心尽力,对领导个人要忠实无欺,领导有失误的时候要善言相劝。

中国茶文化历史漫谈 篇7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是中国人的共同梦想, 是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共同期盼。1988年, 76位诺贝尔奖奖金获得者聚集在巴黎开会, 他们在宣言中呼吁: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 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实现中国梦,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进程中, 要解决文化传承的问题:实现中国梦, 是以中国文化作为精神家园, 还是以其他文化作为精神家园?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立国根基, 还是以别人的文化作为立国根基?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做出一致的回答:中国梦必须以中国文化作为价值内核, 以中国文化作为立国强国之本。党的十八大提出文化强国:“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只有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 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才能充满自信的去迎接世界。

那么什么是文化?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文化是指一个国家的灵魂。是国家民族在历史长河发展中形成的悠久历史、民族习俗、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等人类发展的组合。对一个国家而言, 文化关乎立国、治国和兴国。

“当有一天, 中国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 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美国总统尼克松

那么, 近一百年来, 中国的文化是一个什么状况呢?近一个世纪来, 西方资本文化大举侵入中国, 且畅行无阻。中国社会目前的各种乱象皆来源于此。世界历史已经证明给我们看:凡是用别人的文化作为立国之本, 就意味着是别人的文化附庸, 进而很容易成为别人利益的附庸。如果我们全盘接受西方文化, 我们自身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就是在心悦诚服地为西方的利益服务。中华民族的文化觉醒和自信, 要扎根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在今天的世界上, 假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失去了构成它最内核的‘自我’的文化, 它的自我认同必然出现危机。”——亨廷顿《我们是谁》

如果不去继承和发扬光大本民族自己的传统文化, 也就失去民族文化的“根”, 失去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承载力, 也必然陷入文化的迷茫和文化自卑、对外来文化的盲目崇拜。21世纪, 中国的硬实力在增强, 中华民族在崛起, 中国人对自己祖宗留给我们的5000多年中国文化在觉醒!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 作为中国人我们开始醒悟, 中国要想实现真正的民族复兴, 唯有以华夏五千年文明作为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和灵魂。只有这样, 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我们的民族复兴, 实现中国梦。“中国梦”必须以本民族文化为基础, 中国的未来发展必须用本民族文化作为动力来源。那么, 我们自己的文化是什么?具有5000年博大精深的属于中国人的文化是什么呢?

一、儒学拯救世界

中国必须要以中国传统主流精神文化——儒家文化作为最基本的社会价值依据。华夏文明绵延五千年, 长盛不衰, 傲立于人类文明史。诸子百家, 三教九流, 中华民族选择了儒家, 这条路一走就是两千多年, “文景之治”, “贞观之治”, “康乾盛世”, 儒家思想影响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历史。两千多年的历史无容分辩地证明, 中华民族对儒家的选择是正确的;近百年的历史也铁证如山, 中华民族对社会主义的选择也是正确的。纯正的儒家与真正的社会主义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原动力。

世界四大文明, 只有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 长盛不衰。五伦: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五常:仁、义、礼、智、信;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中华文化的治世瑰宝, 护佑华夏子孙生生不息, 和谐共处, 长盛不衰。

近代一百多年来, 社会动荡, 争战不断, 持续不断的颠覆性、毁灭性打击, 致使引领中国两千多年的儒家学说被说成是封建、迷信, 这样的文化瑰宝被中国人自己踩在脚下, 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呜呼哀哉, 一百多年, 不要祖宗, 崇洋媚外……一百年后, 我们幡然醒悟:任何社会的进步都首先应该是观念的进步, 而社会观念一定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 没有民族文化的根基, 就没有民族的立足点, 就缺少民族的自立与自信, 从而难以真正吸纳世界上其他的优秀文化成果。2013年11月, 习近平在山东曲阜孔府考察时表示, 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也一定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他提出, 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 坚持古为今用,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因势利导, 深化研究, 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

“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 中国的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教将引领人类走出迷误和苦难, 走向和平安定的康庄大道。”——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 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

孔子思想影响中国两千多年, 业已沉淀而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追求!从隋唐开始, 就有以儒治国, 以道治身, 以佛治心, 儒释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1989年, 在孔子诞辰2540周年纪念会上, 联合国教科文卫生组织干事泰勒博士说:“如果人们思索一下孔子的思想对当今世界的意义, 人们很快就会发现, 人类社会的基本需要在过去的两千五百多年里, 其变化之小是令人惊奇的。不管我们取得进步也好, 或者缺少进步也好, 当今一个昌盛、成功的社会, 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立足于孔子所确立和阐述的很多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是超越国界和超越时代的, 它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属于过去并照耀着今天和未来。”

中国学者的认识更加深刻。钱穆先生说:“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在孔子以前, 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2500年以上之积累, 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以后, 中国历史文化又复有2500年以上之演进, 而孔子开其新统。在此五千多年, 中国历史进程之指示, 中国文化理想之建立, 具有最深影响最大贡献者, 殆无人堪与孔子相比伦。”

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主流媒体责无旁贷, 当披荆斩棘, 勇立潮头!为天地立心, 为百姓立命。为往昔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承传华夏文明, 媒体应该一马当先, 当仁不让。在五千年中华文化传承和发扬光大方面, 主流媒体应该担当起振兴中华文明的急先锋。

我们欣喜地看到, 在国家政府的扶持之下, 在社会有识之士的努力创导和不懈努力之下, 当今社会, 中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逐渐的觉醒和喜爱。各种民间传统文化论坛遍地开花, 家长纷纷把孩子送到《弟子规》夏令营, 传统文化夏令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学习热遍布大江南北, 学习传统文化的组织更如雨后春笋, 在神州大地建立起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公益网站越来越多, 以上种种, 我们看到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的希望。

二、小结

通过上面分析, 我们明白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势在必行, 刻不容缓, 功在千秋, 造福子孙后代, 宣传和弘扬传统文化是实现民族复兴, 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主流媒体作为大众传播机构, 可以说播什么内容的节目, 就是在教人们什么。所以说, 媒体能救社会, 也能毁灭社会、毁灭世界。今天的媒体, 影响力和范围之大史无前例, 如果媒体播出去的内容是暴力、色情, 是杀、盗、淫、妄, 那么就在教人们恶, 毁灭世界。如果播出去的内容是劝善的, 是弘扬仁义礼智信的, 是劝善的, 是伦理道德教育、是因果教育, 那么就在教人们善, 那么就救了世界。因此说, 今天的大众传播媒体, 承担着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

弘扬中国5000年传统文化如此迫在眉睫, 可是, 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电视频道专门宣传优秀传统文化, 这种现状急需改变。在国内几十家卫星频道和数千家地面频道中, 通过每日节目单我们看到, 这些频道的节目主要是以下几方面内容:新闻, 电视剧, 娱乐节目等。在这些节目中, 教中国观众向“真善美”的有多少, 教人们“百善孝为先”的有多少?而是潜移默化的在教人们“不以淫为丑, 反以淫为荣”, 老祖宗告诫后人“万恶淫为首”, 可是我们的电视节目在教观众什么?

作为媒体, 国家的喉舌, 应该告诉观众儒释道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正统, 应该把中国老祖宗能够化解世界灾难, 促进和平的方法告诉世界。响应习主席号召, 大力弘扬中华文明。主流媒体应该承担起弘扬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建国军民, 教学为先。21世纪, 媒体传播的速度、传播的广度、影响的范围和深度, 媒体的教育力量之大前所未有。有人会说, 教育是学校的责任, 媒体可以袖手旁观。可是看看我们今天的社会, 是学校对人的影响大, 还是电视网络等媒体对人的影响大, 答案一目了然。今天, 媒体的影响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尤其对子孙后代的影响更是潜移默化, 影响终身。

借助当今的媒体, 尤其是主流媒体, 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传播正能量, 是媒体人的光荣使命和历史责任。现在婴儿扎根的教育是什么?是电视教育。从前是父母家长教育, 现在是电视。从一出生到长大, 先是电视然后是电视和网路在影响他们。这些电视网路在教人们什么, 我们都知道了, 这是可怕的危机呀!

媒体人的历史使命就是借助电视和网络等媒介, 把千万年来中华民族的老祖宗留下来的圣贤智慧, 留下来的千年不变的真理, 留下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方法等等一切优秀中华智慧传给中国的下一代。

中国的媒体到了拿出行动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候了。据了解, 2014年7月开始, 印度尼西亚这个国家的中小学将开始全面开始学习《弟子规》。这个消息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精神财富, 不光是中国人的, 它更是世界的, 是永恒的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作为华夏子孙, 这样的宝贵财富一定要继承呀!

中国新一代国家领导人, 为21世纪中国的发展描绘了富强崛起美好光明的蓝图, 正带领全国人民高高举起实现中国梦, 继承和振兴中华文明的大旗, 作为媒体, 作为对人民进行传播、教育的大众传播机构, 理应担起历史的重托, 扛起继承和发扬中华文明的历史重任, 时不我待, 即刻行动。

摘要:主流媒体, 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传播正能量, 是媒体人的光荣使命和历史责任。习近平说, 实现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他说, 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 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 养浩然之气, 塑高尚人格, 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中国要想实现真正的民族复兴, 必须以中国五千年文明所创造的民族文化作为文化之本, 作为民族复兴的灵魂。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中国梦。

关键词:中国梦,主流媒体,弘扬中国文化,儒家文化,民族复兴

参考文献

[1]张洁云.构建普惠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考[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 2011 (01) .

[2]马振清.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文化及其发展方向[J].科学社会主义, 2007 (04) .

[3]杨彬.从文学的发展看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化的选择[J].广西民族研究, 2005 (02) .

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小品运用漫谈 篇8

历史小品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历史课堂教学活动, 即在教师的指导下, 按照常规教学内容和进度, 以课堂为基本阵地, 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基本特征, 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自主实践, 引导学生在历史情境活动中去体验, 在历史情境活动中去发展。它通过把某些适合表演的历史事件的课文内容或阅读材料改编成舞台小品的形式,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表演小品。无论是扮演者还是观众, 都要把自己投入到当时的情境中去, 并就此展开讨论, 增加对历史的理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更好地理解和探讨教材[1]。

历史小品走进课堂, 确实能给历史教学注入一股新鲜活力, 使历史课堂教学有了生气。下面我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运用的历史小品及其效果来谈谈它的积极作用。

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俗话说的好,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成才的先导”。学好历史, 首先要对历史感兴趣, 因为兴趣才是学习的动力源泉。历史课堂上表演小品, 学生感到新鲜有趣, 让学生身临其境, 一下就把历史展现到了眼前, 学生感受到了学习历史的趣味, 这样就拉近了学生与历史课的距离, 让学生带着一种轻松自如的心态进入历史课学习。每次设计历史小品时, 学生表现非常活跃, 都能积极主动承担、认真完成活动任务, 都争着表演历史人物。如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 这一时期的文化百花齐放, 呈现“白家争鸣”的特点, 各个学派的主张难以掌握和理解, 为此我编排了几个历史小品进行表演:1) 苛政猛于虎;2) 三人行必有我师;3) 老子以柔克刚;4) 孙子训练宫女。这样有趣的历史小品, 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 也使学生们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 避免了历史课的枯燥乏味, 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在历史的教学过程中, 有些历史知识点只靠教师全盘灌输、讲解, 学生是难以理解的, 甚至无法记住。因此, 要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就不仅要让学生听、读、说, 还要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对于历史教学来说, 课堂教学仍然是教育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 要使学生对知识加深记忆, 做到融会贯通, 就需要教师设置适当的情景, 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做到师生互动, 适当地运用表演小品则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主要大国召开了四次大的国际会议, 要掌握的内容很多, 学生比较头疼。为此我编排了小品, 一方面让一些学生表演德日法西斯的疯狂侵略;另一方面“几个大国首脑”, 面对当时形势商讨应对的办法。结果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积极讨论、商讨。就这样让学生通过听、看、做等方式参与教学活动, 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 能使学生通过表演小品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有助于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和巩固知识点,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能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历史小品, 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和自主实践, 学生始终处于活动的状况中, 它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培养和提高。如一个小品表演往往需要几个学生团结协作, 才能共同完成, 因此演小品对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表演小品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如正在表演的同学突然忘了台词等, 怎么办?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所以,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小品可以使学生提高其遇事的应变能力, 还有语言表达能力[2]。历史小品的编排和表演为学生提供了相对自主的深入掌握知识的空间, 并且这个空间是活跃的, 进一步提高了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因此历史小品的表演对学生收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联想探究的创新思维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等, 都能够不同程度地得到培养和提高[1]。

四、能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历史小品重在学生参与活动, 没有成功与失败, 教师不能要求太高。我们在组织《春秋战国的纷争》中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历史小品时, 演绎越王勾践、吴王夫差等角色的学生非常投入, 动了真情, 流了泪水, 非常感人。学生正是通过主动的参与和体会, 不仅了解了当年越王勾践为了雪耻称霸的艰难, 而且实现了自我教育, 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五、历史小品的选取

历史小品不仅仅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提高了素质。但选择历史小品一定要注意一些技巧。

(1) 历史小品的选题, 要尽可能选择教材中一些能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故事素材。如, 商鞅变法,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等。

(2) 历史小品剧本的编写, 要由老师与学生共同来编写。编写的要求:1) 是主题鲜明, 依托教材, 突出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2) 是精而短小, 品而有味, 能给学生一定的教益和启发[1];3) 是要符合历史事实, 不能虚构、夸张。如小品《昭君出塞》, 有些和亲是被迫的, 但昭君出塞没有任何被迫, 不能颠倒事实。另外, 要突出昭君出塞与呼韩邪单于和亲, 不是屈辱的纳贡求和, 而是平等互利的结合, 是民族和平友好的交流与融合。 (3) 历史剧本的台词, 要简洁生动, 通俗易懂, 尽量口语化、幽默。

(4) 历史小品的演员, 要具备一定的能力, 如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等。

(5) 历史小品的情节, 要符合历史事实, 易于表演, 难以表演的就运用旁白解说。

(6) 历史小品的表演, 要注意表情和动作尽可能符合历史情境和人物性格特征, 还需要全体同学的配合, 这样效果才好。

(7) 历史小品的导演, 要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 对表演不能要求过高。

六、历史小品运用误区

历史小品是一种历史课堂教学活动, 通过学生以自己的直接体验来感知历史事件, 了解历史人物。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激发了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但它也有局限的一面, 不能走进误区。

(1) 历史小品的编排非常耗时费力, 一学期中在一个班不宜多搞, 可以在所教的年级班级中共同享用[3]。

(2) 历史小品的编排不能太长, 要短而精悍, 内容是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

(3) 历史小品的编排不能太闹, 要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4) 历史小品的编排不能太密, 要突出主题。

总之, 历史小品有利于开拓思路, 改变传统的教法,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仅仅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这也符合中学历史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在“活动”中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潘伟东.中学历史课堂活动课的研究与实践[J].历史教学问题, 2004, (6) :93-95.

[2]白桦.小品走进课堂的辩证思考[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01, (9) :28-29.

上一篇:文献检索论文下一篇:餐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