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负债论文(共7篇)
适度负债论文 篇1
0 引言
资金是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必要因素, 通常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积累和负债筹资方式获得资金。通常情况下, 通过负债进行筹资是企业进行正常生产经营或者生产扩张获得资金的一个重要方式。但是保持负债比例, 形成适度负债规模, 才有利于避免财务风险, 促进企业健康好展。
1 企业负债经营利弊分析
1.1 负债经营具有的优势
1.1.1 负债经营能给经营者带来杠杆效应
不论企业实现多少利润, 企业的债务利息都是只跟债务规模及负债的利息率有关, 也就是说由于债务利息通常不变, 因此若负债取得资金收益率高于负债利息率时, 当企业总资产收益率变化将导致权益收益率更大幅度的变化, 因此形成负债经营的杠杆效应。即当借入的资金有收益, 并且收益率大于负债成本时就会产生财务杠杆作用。
1.1.2 负债经营可以满足企业发展壮大的需要
仅靠企业自身积累及企业所有者资金投入很难完全满足企业日益发展和扩展的需要, 特别是企业业务规模的扩张和新业务的拓展, 则更需要企业在短时间内取得资金, 同时往往需要的资金数额较大。如果资金无法及时获得, 则可能制约企业发展。所以, 企业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 或者虽然资金较为充裕, 但需扩大企业规模时, 负债经营能为企业提供所需资金, 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竞争力, 加强企业的经济实力。
1.1.3 负债经营不会影响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的控制权
如果企业采用增加所有者投资的方式即通过增加企业权益资本进行筹资, 则可能使股权持有比例发生变化, 导致企业所有者对企业控制情况发生变化。反之, 企业以债务筹措资金时, 债权人则无权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 只能获取固定的利息收益, 现有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没有被稀释, 而且可利用的资金资源有所增加。
1.2 负债经营潜在的风险
1.2.1 负债经营的财务杠杆负作用会降低权益资金利润率
前面说过负债经营会带来财务杠杆效应, 既然是杠杆, 在有正作用的同时还可能产生负作用, 风险与收益是并存的。当企业面临经济发展的低潮或者企业自身原因经营不善时, 由于债务的利息必须定时定额地负担, 在超过一定的临界点后, 企业资本收益率下降时, 权益资本收益率会以更快的速度下降, 致使企业所有者的利益受到损失。
1.2.2 可能发生无力偿付债务本息的财务危机
当企业负债经营时, 企业必然承担到期支付负债本金和定期支付利息的义务, 如果企业经营情况不佳或者由于受到其他因素影响无法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 企业可能面临无法偿还负债和利息的风险, 从而影响企业经营状况, 导致财务风险, 甚至可能造成企业破产等严重后果。
1.2.3 增加融资代理成本的风险, 降低了企业再筹资的能力
债权人将资金交由企业所有人来使用是有风险的, 债权人承担的风险和获得的收益也不对等。债权人为了控制风险, 让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 往往会要求在借款协议中写入保证条款来限制企业的正常投资和融资;债券发行成本和这些限制条款的控制成本组成了负债融资成本, 甚至给企业带来一种或有损失, 而负债经营就会增加这种成本。负债经营会增加企业的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是企业偿债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负债率增加后企业对债权人的债权保证程度就会降低,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以后增加负债筹资的能力, 使得未来的筹资难度加大, 筹资成本增加。
2 企业负债经营的原则
2.1 低成本原则
企业采用负债方式筹集资金, 必然会付出包括资金筹集费用和资金占用费用在内的筹资成本。因此, 当企业负债经营时, 必综合考虑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 选取最恰当的筹资形式, 降低筹资成本。对同等期限, 同等方式的资金来源应从中选取成本最低的借款方式和借款对象。另外, 企业应根据自身规模、销售状况、资产结构及利率状况等对资金结构及筹资的时机进行分析, 力争在资金成本较低时筹集所需资金。另外应确定合理的长期负债与短期负债的比例, 在负债筹资总额确定的情况下, 保持合理的负债期限结构。
2.2 效益性原则
企业的最终经营目标是获得经济效益, 因此应综合分析投资效果和筹资效果, 形成可行性方案, 并选择最佳可行性方案, 防止负债经营导致的低收益和无收益。如果举债对企业效益没有增加, 那么不应举债;如果举债对企业效益只有很小影响, 只能少量负债;如果举债对企业效益有相当大正面影响时, 可以举债, 但必须掌握好举债的“度”。
2.3 适度负债原则
企业在采用负债方式筹集资金时, 应量力而行, 综合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 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情况, 资金周转情况, 现有的负债状况及企业面临的投资机会等因素, 全面评估企业偿债能力和投资盈利能力, 确定合理的负债规模。企业应合理选择筹资方式, 确定负债规模, 避免负债超过临界点后产生财务风险。
3 企业适度负债经营的建议
负债经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适度的负债经营为企业带来机遇, 同时带来风险。应控制好负债经营的规模, 适度负债经营, 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
3.1 确定合理的负债规模
确定企业的负债规模首先必须考虑企业的偿债能力, 其次还要考虑所有者与债权人的认同程度。另外负债规模还要综合考虑企业自身的情况及所处的经济环境, 具体地说包括以下因素:销售收入的情况、经济周期波动情况、行业竞争情况、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等。把满足企业最低必要资金需求作为举债的数量目标;把长期负债利息率低于总资本利润率作为负债经营规模的主要标准;此外应保持企业财务有一定的应变能力。
3.2 确定合理负债结构
在企业负债总额一定的情况下, 究竟安排何种融资方式, 多少流动负债、多少长期负债, 需要综合考虑企业销售状况、资产结构、利率状况、现金流量等因素。同时, 还要考虑不同筹资方式的特点, 比如, 长期借款的限制性条款较多, 利息支出较为固定, 但融资速度慢;如果采用短期借款来筹资, 则利息费会有较大的波动, 对短期偿债能力要求比较高, 从而财务风险也会增加。资金成本率的高低作为筹资的主要标准, 企业必须研究资金结构和综合资金成本率之间的关系, 测定不同筹资方案的综合资金成本率。企业负债经营应选择效益高、成本低、财务风险小的筹资方案, 根据实际使用时间的长短及可承担利率的大小来选择最优的筹资方式, 这样才能发挥债务的最大经济效用。
3.3 加强企业经营管理, 提高资金利用率
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融入资金后, 资金的使用权就在企业的管理层了, 融入的资金是需要定期付息并到期还本的, 如何管理好资金,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就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因此企业在做决策时, 应尽量选择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项目, 以保证资金的快速周转。在资金的筹措时机选择和额度安排上, 也应以实际需求为依据, 举债过多或过早都会使资金闲置, 增加利息负担, 造成资金浪费;一旦举债不足或延迟将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使企业丧失良好的投资发展机会。
3.4 建立合理的指标评价体系, 健全财务风险机制
要成立财务预警的组织机构, 定期分析企业的偿还本息能力, 对企业的负债比率、现金比率、流动性比率等进行分析, 将企业的这些比率与同行业进行对比, 及时进行预警。同时将内控机制引入企业的负债风险控制中, 使企业经营者在激烈的竞争中, 承担风险责任, 行使其控制财务风险的权利, 并获得风险经营收益。另外必须健全完善企业的财务风险的危机处理机制, 包括应急措施、补救办法和改进方案。
4 结语
负债经营是企业筹措资金的重要手段, 随着经济全球化影响的扩大, 企业纷纷以扩大规模来规避风险, 进行资源重组、走集团化道路, 负债经营成为企业迅速扩张的必然选择。但市场的瞬息万变和不可预见因素的存在, 使得企业时刻面临着各种风险, 负债如果超过一定的临界点, 就有可能导致企业债台高筑甚至破产消亡。但负债比例究竟应该多高, 没有统一适用模式。企业必须从自身环境的综合分析出发, 综合考虑风险大小和企业的负债承受能力, 确定和选择企业的最佳负债结构和负债规模, 强化资金管理与合理调度资金, 健全财务风险机制, 就会化风险为利益, 最终实现企业核裂变式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临彦.企业适度负债的合理性研究[J].时代经贸, 2007 (8) .
[2陈凌云.企业负债经营利弊分析[J].新西部:理论版, 2011 (6) .
[3]吴婧.上市公司负债融资治理效应研究[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2010.
浅议企业适度负债经营 篇2
关键词:企业;适度;负债经营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负债经营是企业筹资的方式,也是企业取得最佳效益的一种适当的财务手段。它不仅满足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需的资金,同时,负债经营还可以起到节税和财务杠杆的作用。但过度负债经营也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严重的甚至会引起企业的破产。因此,一个企业就需要合理、有效的进行负债,最大限度发挥其有利作用,规避其不利因素,最终达到企业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一、负债经营概述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经营也称举债经营,是企业通过银行借款、发行债券、租赁等方式来筹集资金的经营方式。必要的负债是企业不断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促进经济和生产经营迅速发展的必要手段。负债经营融资速度快,容易取得;融资富有弹性,举借债务取得资金的限制性相对宽容,资金使用较为灵活,融资成本较低;但是,融资风险高,负债融资到期偿还本金,若企业届时资金安排不当,就会陷入财务危机。
二、负债经营的利与弊
1.负债经营具有的优势
负债经营能给经营者带来杠杆效应,只要投资收益率大于利息率情况下,就能够为企业带来明显的财务杠杆效应;负债经营可以弥补企业资金的不足,运用更大的资金力量扩大企业规模和经济实力,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竞争力;负债经营可以起到节税的作用,负债利息在所得税前扣除,可产生节税作用,使企业少纳所得税,从而增加权益资本收益;负债经营可以从通货膨胀中得到利益,将通货膨胀的货币贬值后果转嫁给了债权人;负债经营能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负债经营潜在的风险
负债经营能给公司的所有者带来收益上的好处,但同时又增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偿债风险和再籌资风险等。过度的负债经营又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极大的危害,不仅导致企业资金紧张,影响企业信誉,严重的还会导致企业破产。
如何发挥负债经营的优势,减少负债经营风险,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适度的负债经营有利于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实现,是一种积极而进取的经营风格。但负债经营比例究竟应该多高,这是最佳资本结构确定中的关键问题,也是一个没有普遍适用模式的难题。企业必须从自身环境的综合分析出发,适度负债经营。
三、企业适度负债经营分析
1.确定企业合理的负债规模
(1)企业的负债规模取决于所有者与债权人的认同程度
对于一般企业,普遍认为资产负债率30%为安全,40%较合适,突破50%,资金周转将出现困难,债权人将考虑不再增加贷款;股权比率和负债比率保持各50%左右较为适应;利息保障倍数指标反映出企业的经营所得保障偿付负债利息的能力,它的倍数必须大于1,否则就难以偿还债务及利息。
(2)企业的偿债能力
常用的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有:流动比率,是测定企业偿债能力的代表性指标,世界公认的标准为2:1;速动比率,一般标准为1:1;应收账款周转率,一般来讲越高越好,说明资金流动性好,周转速度快,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小;存货周转率高表明周转速度快,可以提高全部流动资金的质量,降低呆滞存货的损失。
2.确定企业适度的负债结构
(1)借入资金的期限结构
在企业负债总额一定的情况下,究竟安排多少流动负债、长期负债,才能使企业负债结构合理,则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销售状况,企业销售稳定增长,就可以提供稳定的现金流量,便于及时偿还到期债务;资产结构,长期资产比重较大的企业应少利用短期负债,多利用长期负债或者发行股票筹资;利率状况,当长期负债的利率和短期负债的利率相差较少时,企业一般较多地利用长期负债。
(2)借入资金的来源结构
随着资本市场的放开,企业的举债方式已由单一的向银行借款,发展到多渠道筹资,企业可根据借款的多少、使用时间的长短、可承担利率的大小,分别选择向银行借款、或发行债券、或向资金市场拆借,还可以引进外资。
3.把握负债经营时机适当,提高资金利用率
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融入资金后,下一步就是怎样管理好资金,还应把握负债经营的时机,这就要求负债的时期尽量与企业业务经营周期相吻合。在做投资决策时,应尽量选择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项目,以保证资金的快速周转。
4.树立风险意识,建立健全企业的财务风险机制
对于风险承担者,要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应排除一切不利于企业生存发展的各种因素,不能为追求利润而使企业冒生存的威胁;要给予风险承担者一定的投资决策权、资金筹措权、资金分配权,使决策者行使权力的同时,充分考虑日益变化的企业内外环境,慎重考虑资金的筹措、使用、分配活动;要使风险承担者享受风险报酬,责、权、利分明,调动其积极性。
5.采取低成本原则
企业不论何种举债方式,都要付出一定代价,包括资金占用费和资金筹集费,这就是筹资成本。实际工作中,应研究举债方式的最优组合,以降低综合成本。对同等期限,同等方式的资金来源应从中选取成本最低的借款方式和借款对象。因此企业应当选择几个合理负债的渠道及方法力求降低资金成本。
谈企业适度负债经营 篇3
负债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 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企业有到期还本付息的义务。负债经营是指企业自有资金不能满足企业的生产经营的需要或不能满足扩大企业规模促进企业发展的需要时, 企业可以通过银行借款、商业信用、发行债券、融资租赁等方式筹措资金, 从而使企业资金得到补充, 并运用这些资金进行生产经营的一种现代企业经营方式。负债经营是使用债权人的资金从事生产经营, 目的是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负债经营筹集资金不同于股权筹资。股权筹资是随企业经营的好坏支付股利, 如果企业经营效益好, 则相应支付股利多点, 反之, 则支付股利少点, 甚至企业经营失败, 出现亏损时, 可以不支付股利;而负债经营则必须到期支付一定的利息和相关费用, 即资金成本。与企业经营的效益无关, 无论企业经营是否成功都必须到期还本付息。英国有谚语:什么是金融家?就是天晴时借给你一把伞, 下雨时再凶巴巴地把伞收回去。
2 负债经营利弊分析
2.1 负债筹资更方便、快捷
当企业面临资金困难时, 通常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筹资:一种是负债, 一种是发行股票。而与发行股票筹资相比, 负债筹资相对来讲更方便、快捷, 不是每个企业都能通过发行股票上市融资。如果是向银行贷款, 只要有相关资产作抵押, 并通过了银行的考核, 一般银行就会放贷;而银行就是通过存贷差生存的, 特别是企业短期内资金不足, 又急需资金时, 就更应选择负债筹资。可见, 企业负债筹资通常比其他方式筹资更方便、快捷。
2.2 适度负债有利于扩大企业经营规模, 增强企业竞争力
市场竞争优胜劣汰, 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 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作后盾。而负债经营则可以帮助企业筹集充足的资金, 用于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有了充足的资金, 才可以加强科技投入, 研发出新产品, 有了新产品再加之强势广告, 就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提高市场占有率, 形成规模优势, 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2.3 适度负债经营有利于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
负债筹资的企业要面临还本付息的压力, 所以企业经营者就更加注意企业生产经营的经济效益。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 企业必须加强资金的合理利用, 树立资金时间价值观念, 防止资金的闲置浪费。树立成本意识, 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提高产品的市场份额, 尽量做到产、供、销平衡, 只有管理搞好了, 才能使企业更上一层楼。
2.4 适度负债经营有利于保持所有者的控股权
相对于发行股票筹资, 负债筹资不影响原有股东对企业的控制, 能有效保护原有股东的权益。因为负债筹资, 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 债权人不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 没有表决权, 也不参与企业净利润的分配, 只到期收回本息。所以, 适度负债经营有利于保持所有者的控股权。但是否负债经营没缺点呢?NO, 有到期无力偿还债务的风险。负债经营的企业都有还本付息的义务。如果不能实现预期收益, 就有可能无法按期还本付息, 必然造成企业资金链条的断裂, 资金如同企业的血液, 没血就会死掉。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曾经是中国大陆液晶领域综合实力很强的高科技企业, 但2002年京东方盲目负债, 以3.8亿美元收购现代液晶生产业务, 使得京东方一度陷入巨亏泥潭, 无法偿还债务, 2007年3月23日, 京东方科技集团不得不出售其子公司京东方光电78.04%股份, 用于偿还其债务。京东方的失败, 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过渡负债、没考虑企业的自身承受能力, 盲目扩张。可见, 负债经营有无力偿还债务的风险。另外, 银行的利率不是固定不变的, 如果利率上调, 则负债经营的企业要支付更多的利息, 资金成本增加, 企业的利润就会减少, 特别是借款数额大时, 企业所背负的财务负担就更重。
3 负债经营的措施和手段
3.1 正确把握负债的量与度
3.1.1 息税前利润率应高于借款时利息率
企业负债经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企业, 因此负债经营的前提是息税前利润率必须高于借款时的利息率, 否则就会得不偿失。息税前利润率= (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平均资产总额×100%。这个指标反映的是企业每投入一元的资产所能获取的利润, 当息税前利润率高于借款利息率时, 表明企业通过负债经营, 在支付了借款利息后仍能获利, 即发挥了财务杠杆作用, 企业可以大胆地负债经营。
3.1.2 偿债能力分析
(1) B1资产负债率分析。资产负债率是指负债和资产之间的关系, 它反映企业以其资产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负债率为50%左右为宜。如果资产负债率太高, 过度负债, 则企业将背上沉重的财务负担, 严重的还可能使企业破产。
(2) B2流动比率分析。流动比率主要反映的是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一般认为企业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为200%。这个比率越高, 表明企业支付短期债务的能力越强;反之, 则表明企业支付短期债务的能力越弱。短期偿债能力越弱, 企业越有可能破产。
(3) B3产权比率分析。产权比率是负债总额与股东权益总额之比, 它反映企业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 一般来说, 4∶6为宜, 但不绝对, 经济繁荣时期, 产权比率高, 高风险高收益;经济萎缩时, 可采用两低的财务结构。
3.2 负债的量与度要适应社会经济环境
当经济萧条时, 整个宏观经济不景气, 市场疲软, 消费不足, 产品卖不出去, 企业生产相对过剩, 这时企业应尽量减少负债。
3.3 负债经营要考虑行业因素
不同行业有不同的特点, 企业应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适度负债。经济效益好, 市场前景可观的行业可以适度增加负债, 以便发挥财务杠杆作用。当前环保企业应该是很有前途的行业, 全球都在重视环保。而市场饱和的行业, 则应该减少负债, 目前中国的房地产过剩, 房子卖不出而银行利息照付, 与之相关的建材行业就应尽量减少负债经营。
3.4 负债结构要适当
通常情况下短期负债的利息要低于长期负债的利息。但短期负债必须在短期内偿还, 这就要求企业在短期内资金周转灵活, 否则因经营风险进而导致财务风险。短期债务的风险较大, 企业在选择时要谨慎。长期负债不会在短期内给企业带来还款压力, 企业可以长期使用。因此, 企业在选择负债经营时, 一般以长期负债为主, 短期负债为辅。
4 结论
浅谈我国企业适度负债经营 篇4
一、企业负债经营的必要性
1. 企业负债经营的理论依据
所谓企业负债经营, 是以特定的偿付责任为保证, 以获取利益为目的, 利用借入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经济行为。负债经营的研究重点是明确企业合理的资本结构。所谓资本结构是指企业负债与权益的比例关系, 如果企业资本结构合理, 可以降低资本成本, 扩大权益报酬率。
2. 负债经营的现实意义
企业负债经营可以增加企业的价值或增加股东的财富。资产负债率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值, 是反映企业资本结构的重要指标。实际资产负债率的高低与企业经济效益并无必然联系, 并非资产负债率越高, 经济效益就会越低。无论是企业的债权人还是公司的股东, 都非常关心这个比率。作为债权人需要以此作为偿还债务的基本保证;而作为股东, 之所以关心这一比率, 是因为资本结构的确定直接影响到能否使股东利益最大化。
3. 负债的资本成本较低, 可降低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从而增加企业价值
资本成本是商品经济条件下资金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产物, 是指企业因筹集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它通常包括两部分: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企业支付给投资者的投资报酬, 另一部分则是企业的筹资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企业的资金有许多来源, 因而各种来源的资本成本也会各有不同, 这其中, 负债的成本是最低的。
4. 负债具有抵税效应
增加企业价值的债务资金需要定期支付固定利息, 利息是税前支出项, 可以抵税, 从而增加企业价值。
5. 负债产生的财务杠杆效应, 可以增加股东权益资金报酬率
一个企业在已有负债水平和一定的资产运营基础上资本总额保持不变, 只要满足息税前利润率高于负债资本成本的前提, 负债率越高, 权益资金利润越高, 同时也会降低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从而使企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
二、我国企业负债经营的客观必然性
在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入的情况下, 我国的企业形式呈现多样化: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私营中小型企业、中外合营企业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 我国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 或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不断增强自身经济实力。如果将企业看作一个生命个体, 那么维持其正常生命活动的血液便是资金。当前, 我国的绝大部分企业, 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短缺的局面, 而中小型企业由于主观客观原因也同样资金短缺, 因而, 如何获取资金对企业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决策命题。
通常情况下, 企业的筹资渠道主要有两条:一是所有者投入资金;二是借入资金。长期实践证明, 负债筹资由于其自身的特点, 负债成本相对较低以及显著的抵税效应, 具有相对优势。它可以解决企业的资金不足, 扩张企业规模, 并增强企业经营实力和竞争能力, 因而成为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选择。
三、企业负债经营应避免的误区
企业负债经营虽然存在好处, 既能抵税又能降低企业综合资本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但是任何一种经营方式都存在其弊端, 负债经营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负债与财务危机成本
在商业风险一定的情况下, 企业为追求财务杠杆利益而盲目增加负债时, 其需要支付的固定利息也会增加。如果企业无力清偿到期债务时, 就可能引发财务危机, 企业为避免或尽量减少危机影响程度, 一定会采取一些防范补救措施, 这样就会产生一些费用即财务危机成本。
2. 财务杠杆的负面影响
根据财务管理理论, 企业采用负债越多, 经济效益越高, 企业价值越大, 但是, 在实际经营中负债比例是不能无限增大的, 因为财务杠杆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伴随着负面影响, 由于财务杠杆的存在, 如果息税前利润有所下降, 企业的每股盈余会下降得更多, 同时会使企业风险加大和增加成本。
3. 负债与财务风险
随着负债率的进一步增大, 企业面临的风险便会加大, 企业理财活动中遇到的风险, 从财务及经营的角度, 可以分为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是指由于财务杠杆的作用而增加了企业破产的机会成本或权益资本利润率大幅度变动 (降低) 的机会成本而带来的风险。在公司资本结构中, 债务相对股东权益的比重越大, 公司支付能力所承担的风险越大。为此, 投资者所要求的收益率也就越高, 并且举债程度越高, 债权人希望得到的风险补偿加大, 这也会促使负债成本的上升, 当企业为扩大财务杠杆利益而增加负债比例的同时, 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主要包括企业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与所有者收益下降的可能性。
四、企业适度负债经营的操作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 现代企业的外部资金来源发生了很大变化, 其负债比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企业要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加强自身竞争力, 适度负债经营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但怎样确定企业适度负债经营的“度”, 确定最佳负债比率, 须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
1. 企业收益能力和负债比率的关系
只有当企业赢利的情况下, 负债才能发挥减负作用;另外, 负债融资引起的财务杠杆效应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当企业的资金收益率高于负债利率时, 负债融资产生的收益大于负债的利息支出, 股东实际收益率才会高于企业的资金收益率;否则, 由于负债融资将使股东收益率低于企业的资金收益率。因此, 确定最佳资本结构时应分析企业的收益能力, 如企业的预计资金收益率高于负债利率时, 资本结构中的负债比率就可以大一些。
2. 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的关系
企业的经营风险实质就是企业的资产风险, 企业的总风险包括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要将企业的总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如果经营风险增加, 必须通过降低负债比率来减少财务风险。因此, 资本结构中负债比率是否最优, 还必须视经营风险大小而定。
3. 企业补偿固定成本的现金流量能力
确定资本结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分析企业补偿固定成本的现金流量能力。企业负债金额越大、到期越短, 固定成本就越高。这类固定成本包括负债的利息、租赁支出和优先股股息。在企业确定其负债比率时, 必须认真考虑和分析未来的现金流量, 尤其是企业经营活动所能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当企业未来的现金净流量充分、稳定时, 其偿债能力较强, 资本结构中的负债比率也就可以大一些。
4. 企业财务的灵活性
由于债务对企业的限制性较强, 而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又是不确定的, 如果企业将财务杠杆用足, 达到最佳负债水平, 一旦遇到不利的经营环境, 就有可能使企业财务恶化;而遇到新的投资机会需要再融资时, 企业融资的选择又将受现有资本结构的制约。因此, 企业资本结构在实际上并不需要达到理论上的最佳资本结构, 而要保持适度、略低的负债水平。
5. 合理调整资本结构
负债融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筹集资金的必然选择。但是这种筹资方式, 在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用的同时, 也会带来一些潜在的风险。一般认为, 企业只有在最佳的资本结构下, 才会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企业在财务策划中, 应始终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和调整资本结构, 追求企业权益资本净利率最高、企业价值最大而综合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 从而保持企业良好的财务状况。
6. 追求适度负债
负债经营会产生财务危机成本和代理成本, 财务危机成本和代理成本与负债率呈正相关关系, 当负债率很低时, 财务危机成本与代理成本亦很低;随着负债率的提高, 财务危机成本与代理成本逐渐增大, 当负债率超过一定限度之后, 财务危机成本与代理成本会显著增大, 乃至超过负债利息减税利益。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合理的资金结构在理论上是确实存在的, 但实际上由于对财务危机成本与代理成本很难进行准确的计算, 故最佳资本结构, 或简单地说即最佳资产负债率并不能靠计算或纯理论分析得出, 而需要由企业管理人员根据各方面的情况进行判断和选择。一般来说, 企业难以确定某一个具体数值作为所谓最佳资本结构, 而是将资本结构控制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内, 不使资产负债率太高或太低。如果太高, 会给企业带来过高的财务风险;如果太低, 则企业未能充分利用它的负债能力和负债所带来的负债利息减税利益的好处。
五、确定资产结构和资产负债率的合理范围通常要考虑的因素
1. 企业增长速度
增长率较高的企业因发展速度快导致资金需求量大, 只靠企业的留存收益用于再投资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因此高速增长企业倾向于使用较多的债务。
2. 企业资产性质
总资产中固定资产所占比例大, 而且适合抵押资产较多的企业, 可以较多地举债。
3. 企业负债结构
如果长期负债多、短期负债少, 则企业资金回旋余地大, 负债率高一些并不可怕。
4. 企业的风险状况
一般来讲, 税息前收益稳定、营业风险低的企业在总风险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承受较高的财务风险, 从而有较高的资产负债率。
5. 企业的信用等级与债权的态度
如果企业的信用等级高, 债权人愿意借债给企业, 企业可以多负债。
6. 资本的可获得性
如果资本成本低, 企业可相应多负债。
7. 企业筹资的灵活性
即企业在需要资金时从不同筹资渠道筹措资金。现在筹资决策即资本结构的确定必然会对未来的筹资方式和筹资渠道产生影响。比如, 企业今年以负债方式筹措资金时, 其负债率上升和偿债能力减弱, 可能会使企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无法利用债务筹资, 或只能以较高的债务成本进行债务筹资。因此, 希望保持较高筹资灵活性以应付突然竞争需要的企业, 负债率通常会低一些, 以保留一定的债务筹资能力在需要时使用。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追求适度负债不应简单地理解成无一例外地降低所有企业的负债率, 或者负债只能到50%等等, 需要降低负债率的仅仅是那些目前负债率已偏高且效益不佳、缺乏发展后劲, 亦即那些已呈现财务危机、缺乏风险承受能力的企业。
六、合理负债, 科学管理
浅议企业如何做到适度负债经营 篇5
西方企业界流行一句谚语:“一个企业没有利润是痛苦的, 而没有支付能力是致命的”。由此可见, 资金对于企业, 犹如血液对于人体。离开了充足的资金供应, 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法生存和发展。为了达到公司价值最大化, 则需要设置公司最佳的资本结构。当前国家货币政策适度稳健从紧, 企业资金“贫”“富”差距显著, 也难免让人扼腕。近几年, 财会界一直提倡合理利用财务杠杆, 实行一定程度的负债经营, 但是这个度是如何把握呢?
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 企业究竟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水平, 理论上并没有明确规定, 从财务学的角度来说, 有学者认为我国理想化的资产负债率是50%左右, 上市公司略微偏高, 但一般也不超过60%。证监会对公司上市IPO或增发给出所谓70%的红线规定。欧美国家认为理想化的资产负债率是60%左右, 东南亚认为可以达到80%。但是从金融危机和外围债务经济困局中, 我们得到的教训是, 不可以过度负债经营, 负债程度也不能一成不变, 要因时因地, 根据企业发展阶段和发展前景, 适当适度进行, 以合理利用财务杠杆的正面效应。
二、财务杠杆简介
对财务杠杆计量的主要指标是财务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利润的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其计算公式为:财务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基期息税前利润/ (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利息) 。对于发行优先股的企业来说, 可以按以下公式计算财务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 (优先股股利/1-所得税税率) ]。财务杠杆系数就是息税前利润增长所引起的普通股每股收益的增长幅度。财务杠杆系数越大, 表明如果息税前利润上升, 那么普通股每股收益将以更快的速度上升;如果息税前利润下降, 则普通股每股收益将以更快的速度下降, 从而财务风险也就越大。反之, 财务杠杆系数越小, 财务风险越小。而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债务利息越大, 财务杠杆系数越大, 从而财务风险也越大;反之, 则越小。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息税前利润越大, 财务杠杆系数越小, 财务风险越小;反之, 则越大。即息税前利润与财务杠杆系数呈反方向变化。
三、负债经营的优势
负债经营作为一种经营策略, 它不仅是为了弥补企业的资金不足, 促进资金流通, 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对资金的需求从而实现资金流动的良性循环, 减少社会资金积淀, 加快社会财富积累。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为企业带来许多其他的好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负债经营的“财务杠杆”正效应。
由于对债权人支付的利息是一项与企业盈利水平高低无关的固定支出, 在企业的总资产收益率发生变动时, 会给权益资本带来幅度更大的波动, 这就是财务管理中经常论及的“财务杠杆效应”。当企业的资本收益率高于负债筹资利率时, 权益资本收益率能在资本收益率增加时获得更大程度的增加。因此, 一定程度的负债经营对于较快提高权益资本收益率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财务杠杆利益的存在, 当息税前利润增加时, 每一元息税前利润所负担的债务利息就会相应降低, 从而带来额外的收益。
2、负债利息具有“抵税作用”。
负债利息在所得税前扣除, 故可产生节税作用, 且利息费用越高, 节税额越大。负债的利息费用列入财务费用, 与企业的收入抵扣, 使负债经营的企业同全部采用自有资金进行经营的企业相比, 成本费用增大, 利润减少, 应纳税所得额随之减少, 从而减少上缴的所得税, 降低企业税负。节税额的计算公式为:节税额=利息费用×所得税率。
3、负债经营资金成本较低。
企业的从银行借款等负债方式的成本一般低于企业发行权益股份的成本, 并且债务利息在税前支付, 企业可以减少所得税缴纳额, 从而使债务资本的成本低于权益资本的成本。因此, 在一定程度内增加负债, 可以降低企业平均资本成本率。
4、负债经营有利于保持控制权。
在企业筹集资金时, 如果以发行股票等方式筹集权益资本, 势必带来控制权的稀释, 影响到现有股东的利益。而负债筹资在增加企业资金来源的同时不影响到企业控制权, 有利于保持现有股东对于企业的控制。
5、债务资本具有适度的灵活性。
当企业急需资金并购或大额投资时, 债务资本能使企业尽快筹措到并购及投资资金, 以抓住良好的发展机遇。反之, 企业资金面宽裕时, 可以及时归还债务, 减少资金闲置浪费和利息负担, 债务资本能及时满足生产经营的客观需要, 在现代企业营运中, 企业只有将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相结合, 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战略目标。
根据罗斯的不对称信息理论, 越是发展前景看好的公司, 债务筹资水平就越高;越是公司发展看淡的公司, 债务筹资水平就越低。这是因为在财务杠杆作用下, 当投资利润率高于利息率时, 企业扩大负债规模, 适当提高借入资金与自用资金之间的比率, 就会增加企业的权益资本收益率;反之, 当投资利润率低于利息率时, 企业扩大负债规模, 适当提高借入资金与自用资金之间的比率, 就会降低企业的权益资本收益率。
四、负债经营的风险及问题
负债经营能在保持现有股东控制权的前提下带来财富的较快增长。因此, 资本市场上对于企业以及管理者是否具有进取精神, 是否勇于承担风险积极开拓创新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志, 就是负债经营的程度。但是, “物极必反”, 过度的负债经营又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极大的危害。利益与风险同在, 如果经营不善, 往往会陷入债务危机, 其根本原因在于负债经营本身所含有的风险因素。可能影响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收益的波动性。
负债经营要想获益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企业的税前利润必须大于负债的成本费用。但企业的实际收益往往受到价格、成本、产量、销量以及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 势必给企业的负债经营带来一定的风险。而且, 由于市场因素的多变性, 在一个需求变幻不定, 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 企业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造成产品积压, 实际利润下降, 使得企业不能按预期的时间或数量收回投入的资金, 造成收益的不确定。而我国的很多企业往往是短命的, 经营者更关心企业的眼前利益。由于每年的收益很不稳定, 如果企业再提高负债比例, 将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
2、财务杠杆负效应。
是指由于财务杠杆的不合理使用而导致每股收益大幅度降低甚至为负数。它是财务风险的体现, 只要存在负债经营, 就存在财务风险, 就可能产生财务杠杆负效应, 从而给企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甚至把企业推向破产的边缘。财务杠杆负效应的实质是投资利润率低于负债利息率, 负债带来的利润只能或不足以弥补债务利息, 甚至用权益资本取得的利润都不足以弥补利息, 这样就会使得权益资本利润率大幅下降, 从而带来很大的风险。
3、无力偿付债务的风险。
对于负债筹资, 企业负有到期偿还本金的法定责任。如果企业权益资本收益大幅下降, 会使企业面临无力偿债的风险。这样不仅导致企业资金紧张, 而且影响企业信誉, 甚至还可能使企业因资不抵债而破产。
4、信贷紧缩风险。
紧缩银根是经济不景气、通货膨胀情况下经常出现的。在当前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下, 收缩银根会使负债企业难以应付, 陷入危险的境地, 负债比较多的企业在贷不到款的情况下, 极易导致企业的资金链条出现锻炼, 企业经营周转难以维系。
如果企业用负债进行的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率;或者企业整体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恶化;或者企业短期资金运作不当等, 这些因素都会使负债经营不仅造成上述的权益资本收益率大幅度下降, 而且还会使企业面临无力偿债的风险。其结果不仅导致企业资金紧张。影响企业信誉, 严重的还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
五、企业如何做到适度科学的负债经营
在一般情况下, 负债成本必须低于投资项目预期回报额, 否则, 经营无利可图。因此, 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是负债经营的总原则, 合适的负债成本是负债经营的前提条件。
1、做好负债经营的可行性研究。
一是要确定举债额度, 合理掌握负债比例;二是要考虑借入资金后的资本结构。企业在举债筹资时, 必须考虑合适的举债方式和资金类别。企业应根据借款的多少、使用时间的长短, 可承担利率的大小来选择不同的筹资方式。在决策长期投入时我们要使用投资收益率法、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现值指数法等相关决策方法, 认真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另外, 企业的自有资金预期投资报酬率应高于负债经营的资本成本率, 这是企业负债经营的先决条件。
2、拟定负债经营临界点, 建立预警机制。
企业负债经营存在一个临界问题, 首先企业负债比率从风险角度, 避免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临界点还受投融资环境、项目选择、市场前景甚至国际环境的影响;再次还会受到汇率及利率走势的影响。因为, 企业应根据自身经营的特点和承受风险的能力拟定一个负债比率, 并根据经营状况的变化调整这个比率。企业需对财务杠杆负效应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 对财务风险进行正确、合理的测定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有效的管理对策。
3、掌握最佳负债规模, 选择一种比较稳健的筹资模型。
企业应兼顾财务杠杆利益和财务风险, 充分考虑企业未来时期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及稳定程度, 企业所处行业竞争的情况等因素, 以确定最佳负债规模。我们一般用速动比率、流动比率等指标体系来控制。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是无限的, 举债规模却不能无限制地增大, 因为有偿债能力制约着负债规模。在实际经营中, “适度”的标准往往难以测度。因为投资于效益高的大项目时, 企业负债越大, 企业越有利可图。企业在进行负债经营时, 以下几个财务指标可作为衡量负债规模是否适度的参考:资产负债率不能超过100%;流动比率最好保持在2∶1左右;速动比率原则上应保持在1∶1的比例上。
4、加强对运营资金的管理。
一般来说负债投入, 一类用于企业长期投入, 如固定资产投入;一类用于日常经营性投入。要加强运营资金管理, 保证资金链的顺畅及有序流动, 以有关不确定因素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充分考虑未来经济环境可能出现的变化, 修正投资方案, 提高投资成功率。
财务杠杆是一种神奇的工具, 但务必妥善运用。负债经营既可为企业带来丰厚利润, 亦可使企业面临巨大的风险。负债的存在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具有双重作用和影响, 企业必须在效益和风险之间做出适当的权衡。因为负债是一把“双刃剑”, 企业负债过多不好, 负债过少也不意味着好。若企业负债过多, 会增大财务风险, 可能导致企业破产倒闭;相反, 若负债过少, 则不能有效取得负债经营给企业带来的杠杆效应。
摘要:2011年是世界经济格局复杂多变的一年, 欧债危机、美债危机频频发作, 美国面临经济放缓同时失业率居高不下。而国内面临外部经济冲击和内部结构转型的双重影响, 大宗商品价格涨势重起, 国内用工荒也在蔓延, CPI走势一直不容乐观, 所谓通胀拐点久而未现, 防控通胀已成为今年中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于是, 在国内频繁提准和加息的货币政策影响下, 银行无额度可贷, 大批中小企业由于企业运营的资金周转不畅或断裂, 造成东莞、温州等经济活跃区域中的一批中小企业出现倒闭潮。本文从合理利用财务杠杆利弊的角度分析, 阐述如何做到适度的负债经营, 合理控制财务风险。
关键词:财务杠杆,负债经营,权益融资,负债资本成本率,权益资金收益率
参考文献
[1]王国银、涂云海:我国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偏低原因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5 (11) .
[2]蒋龙成:论企业负债经营[J].温州大学学报, 1998 (4) .
[3]王静:企业负债经营风险控制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0 (9) .
适度负债论文 篇6
一、民营中小型企业普遍负债率过高的原因:
在经济发展中, 负债经营对企业发展有其积极的一面:
(1) 有减税的作用。负债利息计入财务费用可抵扣应税所得额, 从而相对减少交纳的所得税, 在息税前利润大于负债成本的前提下, 负债额度越大, 节税越明显。
(2) 适当提高负债率, 会激励人员努力工作。在负债经营的情况下, 企业只有经营状况好利润才会上升, 如果经营状况差, 企业的损失也会成倍地增大。举债会激励工作人员加倍努力, 取得更好的业绩。
(3) 具有迅速筹集资金的作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 企业必须不断开拓进取, 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而企业自身的资金有限, 显然不能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要, 企业利用负债经营, 可以补足自身资金的缺陷, 争取先发制人, 抢占市场以获取较大收益。
(4) 能够减轻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负债通常要到期才还本息, 在市场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的情况下, 企业负债实际是将货币贬值的后果转嫁给债权人。因此, 企业资金中债务资金比例越大, 对企业越有利;长期负债比例越大, 对企业越有利。
(5) 利用负债方式筹集资金还可使企业既增加资金总额, 又不分散企业的控股权, 保护原有股东的权益。
同时在我国, 民营中小企业资本普遍不雄厚, 流动资金相对紧张, 而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又狭窄, 通过上市发行股票来筹资比较困难。一方面企业发展需要资金, 另一方面又不能通过股权融资或是通过债券市场筹集资金, 因此负债往往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正是由于有了以上原因,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负债经营, 且负债率过高的问题。这是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研究和把握民营中小企业适度负债, 使民营中小企业既能得益于负债经营, 又不至因负债过高而陷入破产等困境, 是当前民营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应重点研究的问题。
二、民营中小型企业的适度负债
企业适度负债问题, 实际上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企业资本结构的问题, 资本结构问题从财务角度上看就是研究企业如何通过资本结构的优化来实现其价值最大化目标。在实践中, 如果对资本结构把握得当, 有助于企业目标的实现, 反之如果把握不当, 那么不仅企业目标实现不了, 而且有可能出现财务危机, 严重的会造成企业破产。因此企业的资本结构实际上具有双刃剑的功能, 在财务上形象地称之为“财务杠杆效应”或“负债效应”。研究中小型企业适度的负债问题及由此引起的资本结构问题对中小型企业的经营发展至关重要。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从企业价值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目的出发, 探寻最佳资本结构, 并且试图从实证的角度, 寻找影响资本结构的原因。1958年美国的莫迪里安尼和米勒在论文《资本成本、公司财务与投资理论》中最早提出的MM理论以及后来不少学者为了解决MM理论假设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提出的“权衡理论”认为, 企业价值、负债成本会随着负债率的增加而增加, 但息税前盈余会在财务杠杆度很高时下降, 当过际负债抵税利益等于边际破产成本 (财务危机成本) 时, 企业价值已上升至最高点, 如果继续扩大负债比例, 那么过际破产成本便会大于边际抵税利益, 企业价值开始下降。虽然理论与实证研究均支持权衡理论观点, 但由于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使存在于财务杠杆、收益、资本成本及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难以确定, 同时潜在财务危机所带来的破产成本也只能是一项预期值, 因此, 在一定程度上企业的适度负债还要依靠有关人员的经验和主观判断。
资本结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问题的思路框架, 可以让我们以此来思考如何进行最合适的资本结构决策。由于我国中小型企业普遍存在着财务制度不健全, 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 过多地抽出人力、物力去进行企业实际价值曲线研究也是不现实的。然而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普及和财务管理软件的开发应用, 这种预测会变得简单起来, 但是实际决策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实际情况, 不能只研究纯粹理论模型。判断企业的资本结构是否合理, 界定企业负债经营是否适度, 可从四个方面加以分析和判断。
(1) 结构适当。负债经营企业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判断企业的资本结构是否合理, 一般的方法是分析每股收益的变化能提高每股收益即有助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负债经营的资本结构是合理的;反之, 则不够合理。
(2) 数量适度。具体对一个企业债务数量的适度进行判断, 可以将其新增债务前后的权益率进行比较, 在企业负债资本结构确定的前提下, 如果新增债务后企业的权益资本收益率大于未增债务时的权益资本收益率, 则可以认为此时债务数量适度:反之, 债务量过大, 应当减少负债规模。
(3) 时机适宜。负债经营在债务资本结构适当、债务数量适度的前提下, 还需要把握负债经营的时机。这就要求负债的时期尽量符合企业业务经营周期。负债过早资本将闲置, 增加债务资金成本;负债时间过迟, 则会失去资金使用的实效, 丧失投资获利的机会。
(4) 财务安全。我国企业破产法规定企业破产的界限不是企业资不抵债的破产, 而是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破产。如果企业债务数量过大或负债比重过大, 一旦出现财务管理或资金运作的失误, 致使到期无力支付债务利息和本金, 即使企业仍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也有可能遭遇到破产的厄运。判断企业财务是否安全, 是否保持足够的偿债能力, 也是衡量企业负债经营适度性的重要标准之一。
三、民营中小企业负债的危机防范
研究企业适度负债问题, 就有必要研究企业财务危机的防范。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 中小型企业防范风险主要应抓住以下几点:
1、民营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 首先要求强, 而不是求大。企业只有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才会有顽强的生命力。如果过分追求规模, 就会使负债率提高, 从而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负债经营失败的首要原因是缺乏稳健意识过于冒险。负债经营是一种风险很大的经营方式, 很大一部分中小型企业管理者对传统的稳健经营不屑一顾, 用他人的资金为自己赚钱有很强的诱惑, 人们往往对负债经营失败后果估计不足, 负债经营的后果除了企业倒闭, 严重的是影响未来企业的商业信用, 进而影响企业的再融资能力。
2、民营中小企业负债经营要有防范危机的措施。负债经营的关键不是能否筹集到资金, 而在于是否有强大的再融资能力。防范危机的主要策略是保障企业未来良好的收入预期和可靠的利润, 其中包括对负债项目的无风险启动, 即项目在启动时不应该有突出的风险, 项目启动后要立刻注意其市场和技术等关键要素的变化, 保证项目按时投产, 足量达产。
3、树立现代企业理财观念, 分清“现金流”与“利润”的轻重问题。从企业破产角度看, 现金流比利润重要, 但从来源来看, 利润更重要, 因为一个企业现金流的根本改善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利润中带来的现金流, 即经营现金流;二是投资融资现金流。对发展中企业来说, 在投资过程中一般不会出现正的现金流, 而主要来自融资过程, 而企业能够融资还必须有足够的利润支持, 所以利润是改善企业现金流的前提。
4、适度负债并非防范财务危机的唯一途径, 企业还须防范综合风险, 综合风险既有来自于经营上的风险, 又有财务上的风险, 除了负债风险外, 还包括企业因对外融资而引起的应收帐款不能按期回收引起的信用风险、经济周期的变化、外部社会环境的变化等等, 这些都值得严加防范。
摘要:针对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经营中普遍存在的负债过高的现实, 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适度负债以化解防范财务危机的产生, 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适度负债,危机防范
参考文献
[1]、 (美)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 (中译本)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
适度负债论文 篇7
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业务, 其构成主要包括存款负债, 借入负债和其他负债三大部分。银行负债的主要作用: (1) 银行吸收资金主要来源; (2) 银行开展资产业务、中间业务的基础; (3) 银行与社会各界建立广泛联系的渠道; (4) 银行竞争的焦点。
存款业务占据了银行负债业务很大的比重。所谓存款是指银行吸收社会暂时闲置资金的信用活动, 是商业银行重要的负债业务。大部分的银行存款为核心存款, 其利息成本较低而且相对比较稳定, 不易出现波动, 是教委稳定的资金来源。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商业银行负债结构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一是存款负债的比重在降低, 非存款类资金来源比重逐步上升:二是存款中定期存款比重上升, 活期存款比重下降。这两个变化一方面使银行的资金来源稳定, 同时也降低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另一方面, 负债结构的改变导致成本的提高, 使商业银行不得不经营风险更大的投资和贷款。
商业银行主要的借入负债包括:同业拆借和向中央银行借款。同业拆借是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资金融通, 主要用于维持日常性的资金周转, 是商业银行为解决短期资金余缺, 调剂法定准备金头寸而融通资金的重要渠道。向中央银行借款主要是通过再贴现和再贷款两种方式实现的。
在实际经营中, 商业银行面临的分风险有很多。
信用风险, 指贷款得不到偿还的可能性, 或由投资质量恶化, 造成违约, 从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 是指市场上的利率和汇率变化引起的银行资产价格变化, 从而造成资产贬值损失的可能性。它基本上市由资金的供求决定的, 是一种市场风险。在银行业务中, 这种分贡献是很难完全避免的。
流动性风险, 是指因银行的支付能力不足所造成的风险。银行的流动性需要主要来自存款的提取和贷款的需求, 银行不能完全掌握这种提取和需求, 非预期的提取和非预期的需求会造成银行的支付能力不足。
资本风险, 之银行资本金过少, 因而缺乏承担风险损失的能力, 缺乏对存款及其他负债的最后清偿能力, 从而使银行的安全受到威胁。资本风险对银行能否正常经营有着重要影响。
操作风险, 是指银行业务经营中存在的营私和盗窃的风险。这些风险都是因管理不善造成的, 只要加强管理师有可能避免的。
“流动性, 安全性, 盈利性”是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其中安全性是前提。鉴于商业银行在激烈的竞争中经营, 迫使他们不得不经营风险较大的投资。因此, 商业银行要进行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指面临风行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风险控制, 以减少风险负面影响的决策及行动过程。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 现实生活中的风险因素越来越多。无论企业或家庭, 都日益认识到了进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人们想出种种办法来对付风险。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 风险管理一条总的原则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保障。
保持适度负债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要分散风险。控制负债的总量。在存户对银行失去信心或市场利率差明显超过银行利率时, 大额存款或者普通存款的集中提取则又可能是银行陷入困境, 即产生流动性风险。因此, 银行应该报留部分存款, 以应对客户提款的需要, 一面出现信用问题, 发生挤兑。不仅如此, 银行还要控制负债的结构。对同一借款人规定贷款限额, 不要把过多的资金投放在同一借款人身上, 以限制风险。也就是说, 要把银行的资金带给更多的人以分散风险。
同时, 减少风险。保持资产与负债对应平衡。通过两者总量的对应, 到期日的对应和利率差结构的对应, 是利率波动对资产和负债的影响基本相等。保持资产与负债平衡, 可降低资本风险, 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等。
转移风险。可以对存款进行保险。当银行资产受到损失不能清偿对存款人的债务是, 保险公司要负责赔偿, 于是银行风险便转移到了保险公司。还可以利用元气未回市场和金融求偶市场进行套期交易, 利用互换交易是茶馆调整资产负债结构等, 可将风险转移给对方, 从而保证自身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吕丹.浅谈适度负债对商业银行的重要意义[J].中国外资, 2011 (14)
[2]戴铭华, 易政.金融危机下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0 (10)
[3]李雯, 徐焕章.上市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分析[J].财会月刊, 2011 (5)
【适度负债论文】推荐阅读:
适度创新论文09-09
改革会计制度防范财政负债风险论文05-17
(毕业论文)企业负债经营风险及控制07-09
适度应用07-17
适度课堂07-10
适度运用07-13
适度紧张07-30
适度处理08-12
适度保障08-20
生产适度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