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关系(共12篇)
同伴关系 篇1
引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世界儿童教育目标由“智育中心”向注意儿童全面发展转变, 各国越来越重视发展儿童的同伴关系, 并将其作为培养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有关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证明儿童期是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重要、关键时期, 我国儿童同伴关系存在的问题加大了我们深入了解儿童同伴关系影响因素的紧迫性。
一、儿童同伴关系的主要理论及作用
(一) 儿童同伴关系的主要理论
同伴关系在儿童的发展和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 儿童心理学家对同伴关系系统深入地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较早引起关注的是关于儿童同龄群及游伴问题。主要强调儿童在同伴中生活才能健康成长, 指出儿童在和伙伴们相处中, 逐渐懂得了友谊、谦让、互助、合作和竞争, 并从中开始获得成功的社交经验和失败的社交教训。之后, 有人明确提出了儿童同伴关系的概念并系统地论述了儿童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具有的影响。在关注儿童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之后, 国内着重介绍了一下国外比较有影响的理论。主要有:由美国早起社会学家库利提出的首属群体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哈鲁提出的两种不同性质人际关系理论, 他把儿童与他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分为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在社会化过程中, 水平关系比垂直关系对儿童的影响更强烈更广泛, 等等。
(二) 儿童同伴关系的作用
1.有利于摆脱自我中心。自我中心是个体在发展早期自然具有的一种心理特征, 在行为上表现为自私、独霸、骄纵、不合作、不分享等, 而同伴交往恰恰需要个体间的合作、共享、同情、互助等积极行为, 这些都是根治儿童自我中心不良倾向的良药, 随着同伴交往活动的进行、同伴交往能力的提高, 儿童自我中心的不良特征会逐渐地减弱或消失。
2.增强情感支持。同伴交往是个体发展的一种心理需要, 即使在婴儿期, 个体也总能积极地寻找同龄伙伴。另外, 不同儿童都具有强烈的被同伴接纳和认可的归属需要, 而这种需要只有通过同伴交往才能得到满足。儿童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 使他们在感情上得到同伴的支持而产生安全感和责任感, 而且对儿童增强调节自我情感的能力及形成健康的情感都大有好处。
3.促进亲社会行为发展。研究发现, 在同伴交往中, 受欢迎儿童比被拒绝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发生频率更高, 且成为受欢迎儿童的典型行为特征。库波恩等人研究发现, 友好、发起活动、有幽默感、快乐、热情等与最受欢迎的儿童密切相关。
二、儿童同伴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致力于培养儿童与同伴的和谐关系是每个家长和教师的共同责任和心愿。然而在我国, 儿童同伴交往的现状不容乐观, 主要表现如下:当前在儿童同伴交往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以自我为中心。我国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现阶段的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 他们在家庭中享有特殊的地位, 与同伴交往过程中以自我为中心就成为一个更加严峻的问题。在与他人冲突时, 他们往往表现的情绪变化过快或过于激烈。其次, 有的孩子在同伴交往过程中表现的较孤僻和任性, 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 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 常常闷闷不乐, 甚至过分敏感。他们喜欢一个人呆在一边, 不愿让别人接近, 更不会主动地与同伴合作游戏。这些儿童有时还伴有小心眼、爱钻牛角尖的现象, 这些不合群的心理特征严重影响着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
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其中有哪些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呢?我们知道, 家庭、学校对儿童而言, 是两大社会系统, 儿童的主要抚养人 (主要是父母亲) 和教师是儿童的重要他人。应该说, 这两大支持系统对儿童的同伴关系必然有着巨大的影响。另一方面, 儿童并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 在同伴关系中, 直接的作用者和互动者是儿童自己, 因此儿童个体本身的气质、行为特征、社交技能与策略和社会情绪都是影响儿童同伴交往的主要因素。下面我就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的做一些探讨。
1.家庭因素。家庭是儿童主要的生活环境, 也是儿童社会化的最早执行者和最基本的执行者。因为人的各种社会目标首先是通过父母传递给儿童的, 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也表明父母对儿童社会性交往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父母对于儿童社会行为的观念可以预测和揭示儿童期社会接纳和交往行为, 因为父母的教养行为与观念有关:儿童如何获得社会能力, 家庭环境如何创设可以促进儿童的交往, 何时、如何让儿童开始与他人进行交往。基于以上父母对儿童同伴交往能力影响的研究, 我认为父母自身的交往能力、父母对儿童同伴交往的要求、父母的教养观点和父母的教育方式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2.教师因素。作为儿童在家庭之外的主要成人交往者和教育者, 教师对儿童身心的发展产生着直接、重大的影响。虽然对教师的影响作用并未取得一致结论, 但笔者认为教师自身的交往能力、教师对同伴交往能力培养所持有的观念、教师是否为儿童创造同伴交往环境, 以及教师平时如何知道儿童与同伴交往等都会影响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
3.同伴因素。虽然人们普遍认为成人 (父母、教师) 对儿童同伴交往能力发展是很重要的, 但哈里斯于1995年提出的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则更重视同伴对于儿童发展的影响。他认为, 儿童在家庭以外, 总是将自己认同于一个群体, 他们在家庭之外的行为系统是由同伴群体规则决定的, 这对他们今后的个性发展有深远影响。哈吐普认为, 儿童与同伴交往的经历构成了儿童重要的发展环境。在这种环境中, 儿童获得了更广泛的技能、态度和经验, 这些都将会影响到儿童一生的适应性。因此, 同伴对于儿童社会化的影响远远超过家庭、学校和周围环境。
4.情境与情感因素。不同的交往环境可能会导致儿童不同的同伴交往行为表现。儿童在游戏中所表现出的同伴交往能力高于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例如, 在“麦当劳”的装扮游戏中, 装扮营业员的儿童会更加主动地与同伴互动、交流, 表现出比平常更强的交往能力。不同的成长阶段中会遇到很多的困惑与烦恼, 此刻, 就会产生焦虑和紧张。为此, 儿童就可以从同伴交往中得到宣泄、宽慰、同情和理解, 而使他们自己在情感上产生责任感与安全感。他们互相帮助克服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上可能出现的问题, 情感与心理从而获得良好的发展。
除了上述外部原因外, 研究者们还探讨了同样制约和影响儿童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的重要内部原因, 即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与特点:气质与性格、情绪情感发展水平、社会认知水平以及语言能力。
四、教育建议
儿童同伴交往对其社会化的顺利进行、道德品质的发展以及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 都会起独特的作用。同伴交往不仅会影响儿童当时的发展, 而且会影响其以后的社会适应, 还可能导致退缩、攻击、逃学等各种社会行为问题。所以, 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极其重要。从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入手, 提出以下几点教育建议:
1.家庭方面。家庭因素是影响儿童同伴交往的重要因素之一。将家长纳入干预过程, 不仅改变家长的教养观念和行为, 而且通过家长观念和行为的转变作用于同伴交往。因此, 促进家长建立合理的教养方式, 提高教育水平, 从而帮助儿童社会交往的发展。
2.改善师幼关系, 提高师幼互动质量。在干预方案的制定和具体实施中, 要将师幼关系的改善置于首要和关键的地位。训练儿童的同伴交往技能和策略, 设计并实施干预活动, 训练儿童同伴接纳所缺少的关键技能, 以改变儿童的社会能力和社交策略。
3.从儿童园外部环境创设上, 通过不同活动中的环境创设促进儿童同伴交往。
(1) 区域活动中的环境创设。区域活动是儿童自选的, 带有小组活动性质的活动形式。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发现, 儿童的交往能力能够得以表现。因此, 教师要在教室中开设内容丰富的区域活动, 并投放适当的活动材料供儿童交往、探索和创造, 给儿童足够的交往机会。
(2) 主题活动中的环境创设。维果茨基的“合作建构论”使我们得到了重要的启示, 即儿童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的。我们的主题活动正是依据了维果茨基的相关幼教理论, 所以, 更重视主题活动的环境创设对培养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重要作用。
五、结论
同伴关系在儿童生活中, 尤其是在儿童个性和社会化发展中具有成人无法取代的作用。同伴关系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同伴关系具有行为强化、榜样学习和社会比较的作用, 同伴关系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一个重要来源。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的成长, 而不良的同伴关系会使儿童的成长受阻, 并且可能会出现学校适应困难, 甚至成人以后的社会适应困难。因此, 在儿童同伴交往的过程中, 我们要意识到其重要性并结合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为儿童的同伴交往创设良好的环境。
摘要: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 或者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同伴关系既是儿童社会化的内容之一, 也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家庭因素、教师因素、同伴因素和情境因素等影响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并就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 提出四点教育建议。
关键词:儿童,同伴关系,社会化,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郭伯良, 张雷.儿童攻击和同伴关系的相关:20年研究的元分析[J].心理科学, 2003, (05) .
[2]王燕, 张雷, 刘红云.同伴关系在儿童社会自我概念形成中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 2005, (05) .
[3]孙晓军.儿童社会行为、同伴关系、社交自我知觉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06.
[4]侯爱民.国内儿童同伴关系研究综述[J].山东教育科研, 2002, (07) .
[5]李丹.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的研究[J].心理科学, 2000, (03) .
同伴关系 篇2
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同伴关系在儿童的发展和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同伴接纳的类型,从儿童的社会行为和社会认知方面探讨了影响同伴关系的.因素,并作了简要评述.
作 者:覃玉宇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心理系,湖北,武汉,430079刊 名:柳州师专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UZHOU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18(3)分类号:B844.1关键词:同伴关系 同伴接纳 社会行为 社会认知
儿童不良同伴关系成因及其干预 篇3
一、儿童不良同伴关系的日常表现
不良同伴关系的儿童多指不被多数同伴接纳的儿童。一般可分为攻击性儿童和退缩性儿童,其在日常交往中有不同的表现。
(一)行为方面
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在同伴交往中常表现出许多攻击性行为甚至是反社会行为。例如交往时有更多的敌意、批评,活动过度、不合作、指手划脚、控制他人、故意捣乱、侵犯他人、或以怪异的方式引起老师和同伴的注意。虽然他们经常试着加入到群体活动中,但由于他们令人讨厌的特征而总是被人拒之门外。
(二)认知方面
通过观察发现,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过分离群,在处理冲突和表达自己要求方面很少对别的同伴活动产生兴趣,基本上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常独自表白。当他意识到自己拥有某种权利时,经常会坚持下去,从而往往导致冲突升级,或者趁别的同学不注意或不在时,未经许可,拿别人的东西为自己所用而引起同伴强烈反感。
(三)性格方面
许多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的性格特征主要表现为:自我中心,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妒嫉心强;爱说谎、固执、爱吹毛求疵;不尊重他人、支配欲强;骄傲自大、自命不凡;对人淡漠、孤僻、不合群;行为古怪、神经质等。
二、儿童不良同伴关系的原因分析
儿童的同伴关系不良决非仅受一种因素影响,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儿”。我们不能试图简单确定因果关系,要承认影响因素的多样性、不确定性及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综合作用。
(一)儿童自身因素
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一般都认知能力低,存在错误的社会认知;缺少有效的交往策略,行为不明智,行动比较笨拙;具有自私、孤傲等不良的性格。另外,身体外貌、性别等也影响儿童的同伴接纳性。
(二)家庭方面因素
1.父母对儿童社交的意义与作用的认识。同伴交往在儿童成长中有着成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的父母认为自己已把所有的爱给了孩子,孩子已得到爱的满足,无需与同伴交往,整天将孩子关在家里。还有的父母爱子心切,生怕孩子在与同伴交往中受委屈,尽量减少他们与同伴的接触。这两种认识与做法都是非常错误的。通过调查表明:在父母对孩子社交价值认识充分家庭中的儿童大多是“受欢迎者”,反之则大多为“受忽视者”或“受排斥者”。
2.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的教养方式可大致分为民主型、专制型和溺爱型三种。其中,在专制型的教养方式下,父母的强制性体罚或威胁往往引起儿童的愤怒和敌对情绪,不利于儿童对道德规范的内化。他们在以后的同伴关系中或者以成人对待他们的方式对待同伴,表现出攻击行为甚至反社会行为,或者因性格孤僻而远离同伴。而溺爱型的教养方式则容易造成儿童自我中心、任性、霸道,不愿与人合作、分享,难以从自我中心的亲子关系向平等的同伴关系顺利过渡。因此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可能是导致儿童同伴关系不良的重要原因。
3.父母对儿童社交技能的培养。儿童大多有自我中心化倾向,社交经验也比较贫乏,在与同伴交往中总爱站在自我一边,社交冲突时常发生。如果父母在处理孩子间的冲突时,不是采取积极合理的方式,培养儿童尊重他人、谦让的态度,而是置之不理、气愤地打自己的孩子,不让他再与同伴交往,或者责骂他人的孩子,这对儿童社交技能的提高是极为不利的。有家长问卷调查表明,95%受欢迎的儿童,他们的父母在处理孩子间的冲突时,采取的是比较积极合理的方式;而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其父母在对待孩子间的冲突处理方式上往往是消极的或不正确的。
4.父母的人格、交友观念与行为。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他们的人格及言行都会影响儿童个性的发展。父母喜欢交友,一方面为孩子交往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儿童的交往活动。父母的社交行为与观念是孩子的社交范型。孩子通过观察父母的社交行为,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方式。父母喜欢交友的儿童大多同伴关系良好,反之同伴关系较差。
5.亲子间的依恋类型。早期依恋的质量和类型与儿童以后的同伴关系品质之间存在相关。不安全依恋下长大的儿童往往对人冷漠、情绪不稳定、易怀敌意、攻击性等,在同伴中容易受到排斥。而具有安全依恋史的儿童往往具有较强的社交能力、人缘好、友善合作。因此对于儿童生活中的主要看护人来说,与儿童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学校方面的因素
教育者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儿童的同伴关系也有着一定的影响。米勒(1980)等人研究发现,教师对一个儿童特征和价值的认可程度会通过一种复杂的方式影响其他学生对此儿童的接纳性。束从敏(1997)用猜人法对教师进行调查发现:教师喜欢并经常表扬、给予表现机会多的儿童,大多是“受欢迎者”;而教师不喜欢并经常批评的儿童大多是“受排斥者”〔1〕。
(四)社会方面的因素
同伴关系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有着积极作用,但同伴关系对儿童发展亦有消极影响。例如受大众传播媒介和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再加上儿童涉世不深、知识经验缺乏、是非观念薄弱,在他们的非正式团体中会产生一些不良思想、言行,在同伴压力的影响下,一些儿童会走向吸烟、酗酒、打架斗殴甚至犯罪、吸毒的歧途。因此,了解不同同伴团体中的价值观念、行为倾向以及如何对他们进行引导应引起社会心理学工作者的重视。
三、建立儿童不良同伴关系的学校教育干预机制
改善儿童的不良同伴关系,使儿童得到同伴的普遍接纳,关键在于提高他们的社会技能,改变其不良的社会行为和人格特征,这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共同干预,其中学校教育干预至关重要。
教师对儿童的认可程度影响其他学生对此儿童的接纳性。因此,教师要端正自己对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的态度,注意自己的言行,利用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改善其不良同伴关系。
方法之一:教导法。庞丽娟(1992,1993)采用教导法和及时强化等方法和措施,对经现场提名鉴别出来的被忽视及被拒绝幼儿进行教育培养实验〔2〕。结果表明,经教育培养,被忽视及被拒绝幼儿的交往行为特征和社交地位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所以,教师应当经常与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进行情感沟通,取得他的信任,肯定其优点,指出他的不足,激起同伴关系不良儿童改正自身缺点的欲望;同时教师还要注意进行团结友爱的教育,鼓励其他同学主动接近同伴关系不良儿童,帮助他们改善言行,共同进步。
方法之二:角色扮演法。要寻找促进儿童对友谊特性认知发展的有效措施,陈会昌等(1997)采用有结构的故事讲解、角色扮演加系列提问的方法,创设友谊情景,让儿童进行情感体验,有效地促进他们对友谊特性的认知发展,以使他们互相帮助,解决冲突。
方法之三:合作学习法。李原等(1995)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干预〔3〕。学生在教师讲授之后,以小组为单位按老师布置的任务进行讨论和学习,小组成员充分合作。单元测验也以小组成员为单位,以小组成员进步分数的平均分作为小组成绩。这样促使儿童互相辅导、互相帮助,大大提高了同伴接触的机会。成绩较差的儿童可以看到成功的希望,焦虑程度大大降低,由此激发起内部的学习动机,为争取好成绩而努力学习,学生间的接纳度和被接纳度都会有普遍的提高。
方法之四:社交技能训练。社交技能训练的基本假设是“技能缺失假设”。一般从“知、情、行”三个角度对儿童交往技能进行训练:知,认知角度(解决人际问题的认知技能训练);情,情感角度(移情训练等);行,行为角度(榜样策略、行为塑造等)。我国王争艳等人比较了以上三种训练法对促进被拒绝和被忽视儿童的同伴交往的作用,结果发现,三种训练法都能提高同伴交往水平,但对被拒绝儿童采用认知训练法更好,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训练法的效果也有所提高〔4〕。
参考文献:
[1]束从敏.幼儿同伴关系的调查与研究[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
[2]侯爱民.国内儿童同伴关系研究综述[J].山东教育科研,2002(7).
[3]李原.合作学习对小学生同伴关系成就动机和成就影响的研究[J].心理科学,1995(18).
[4]王争艳.促进被拒绝和被忽视幼儿的同伴交往的三种训练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l).
(作者单位:菏泽学院教育科学系)
同伴关系 篇4
从20世纪40 ~ 50年代开始,亲子关系就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研究热潮; 到了20世纪60 ~ 70年代,对同伴关系的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是初中阶段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从发展的顺序来看,亲子关系是最初发展起来的,伴随着儿童的入学,人际关系也随之发展。而且初中阶段是青少年人际关系行为发生转变的重要阶段,Wright关于儿童交往行为与年龄关系的研究表明,伴随年龄的增长,儿童与父母的交往次数逐渐减少,而与同伴的交往日渐次数增加。[2]研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其相互影响就显得极其必要。因此有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调查,结果显示,个体早期的亲子关系质量对其之后的人际关系 ( 包括人际关系、伴侣关系等) 处理策略等有密切的影响。[3]
但是,也有其他研究者在这个问题上持不同的观点,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Judith Rich Harris的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4],该理论认为同伴关系在青少年社会化发展过程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而家庭因素却没有对青少年社会化发展起到持久的影响。因此这也就否认了亲子关系与同伴关系等社会关系发展的联系。因此关于这个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本论文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在初中阶段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其亲子关系与同伴关系间在内在质量方面是否显著地相互联系。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从山东省济南和泰安市两所中学的初一、初二、初三年级随机抽取学生100人为调查对象,调查问卷收回后,经过筛查,没有回答不合格的问卷,最后保留有效被试100人,有效率100% 。被试年龄13 ~16岁,其中初一年级30人,初二年级31人,初三年级39人,男生合计53人,女生合计47人。
2. 研究工具
( 1) 《初中生亲子关系量表》。该问卷根据有关资料编制、修订,用以调查中学生父母的关系状况,主要内容包括四个维度: 亲子亲和、冲突、满意度、父母的支持和鼓励。问卷回答实行5级评定,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记1 ~ 5分。
( 2) 《人际关系 综合诊断 量表》。是用以调查个体的人际关系问题,该量表包括四个维度: 交谈方面的行为困扰、交际与交友方面的困扰、待人接物方面的困扰、跟异性朋友交往的困扰。问卷回答两级评定,回答“是”记1分,答“否”不计分。
3. 研究程序
问卷实行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施测,施测前对主持人进行培训,统一测试要求,使用SPSS 17. 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处理。
三、研究结果
亲子关系状况不同被试同伴关系状况差异:
把初中生亲子关系量表中“冲突”维度各项目实行反向计分,并与“亲子亲和”“父母支持和肯定”和“满意度”各项目的分数相加,得出亲子关系总分,对全体100名被试按该分数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序,从高低两端各取总数的27% 形成亲子关系较好组和较差组,各组人数均为27人,并与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亲子关系质量不同的被试,其同伴关系各个维度平均分差异达到统计学显著性 ( t = 3. 91 ~ 7. 39,p < 0. 001) ,说明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有较明显的相关性。且亲子关系高质量组被试在同伴关系的“交谈方面的行为困扰”“交际与交友方面的困扰”“待人接物方面的困扰”“跟异性朋友交往的困扰”维度的平均分显著低于亲子关系低质量组被试,即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存在明显的正相关。( 见下表)
* p < 0. 05,** p < 0. 01,*** p < 0. 001 ( 双侧检验)
结果显示,亲子关系与被试年级交互效应没有达到统计学显著性,说明被试亲子关系与其同伴关系和被试的年级性别相互独立。而亲子关系与性别的交互效应差异显著,达到统计学标准,说明亲子关系与同伴关系和被试性别存在交互效应。
四、讨论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应该如何认识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的相互作用呢? 首先,在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中,由于交往双方角色、交往时间、地位的不同,在关系的性质上也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亲子关系由于本身存在的家长与孩子间的代际血缘关系,是最早的人际关系,也是交往时间最长、最频繁、最为稳定的一种关系,因此影响较为深远。而同伴关系则是地位、年龄、心理发展水平等较为相近的关系,相对亲子关系具有明显的平等性,因而青少年更容易接受其影响。认识到这些关系的特殊性及其在发展中的独特作用,便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把握其相互关系。[5]
其次,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根据发展心理学的知识,个体最初父母对其的教养方式不同,对儿童的个性特征有很大影响。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更容易形成良好的性格。而儿童自身所形成的性格特征反过来对亲子关系又产生不同的影响。儿童自身特征的稳定性,导致与同伴人际交往的不同倾向性。因此这对于父母教育婴幼儿,形成主要的教养方式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而且笔者认为,这对于我们进行初中生的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的相关性分析也有启示意义,即我们必须采用一种全面的、系统的方式并结合青少年自身性格的独特性来分析其相关关系。
同伴关系 篇5
他是事事计较的“小心眼”,还是妈妈身边的含羞草;他是总想当头儿的小司令,还是没有主意的小随从……都没关系。有你的帮助,无论孩子是哪种类型,他都能交到朋友!
朋友不怕多,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在独生子女居多的今天,孩子的朋友显得更加重要。如果孩子活泼开朗,天生就是社交高手,你自然不用操那么大的心;如果孩子要么害羞内向,要么不会和人相处,不是今天向你哭诉谁谁不跟他玩儿了,就是因为没有朋友而闹情绪不上幼儿园,你这心里就该着急上火了。
如果妈妈能根据孩子的不同个性特点给予他小小的点拨,不管他是什么类型的孩子,都会开心地交到朋友的。先来看看你的孩子属于哪种类型?
1、朋友身边的一团火
他的特点——热情却易受挫折
这个热情似火的小家伙一旦交到一个知心朋友,就会全身心都扑到好朋友身上,什么事都想着他,时时刻刻都愿意和他在一起。但是,麻烦的是,如果和朋友之间出现一点点不愉快的小事,他都会有挫折感,伤心甚至沮丧。
你的点拨——扩大朋友圈
尽量创造条件,让孩子多接触一些同龄的伙伴,让他的朋友圈大一些。如果是男孩,就多鼓励他去参加一些团体式的游戏,如各种球类游戏等。如果是女孩,可以鼓励她和大家一起玩各种角色扮演游戏或需要互相配合的合作性游戏,如过家家、捉迷藏等。慢慢地,孩子的眼光就不会总是局限在某一个朋友身上了。
2、妈妈身边的含羞草
他的特点——不敢主动交友
害羞的孩子其实内心很渴望有玩伴,但他又不敢主动去跟人家打交道,总等着别人来找他。尤其是初到一个新环境(如入学)时,他们总是紧紧偎在家长身边,一副怯怯的表情。
你的点拨——多给他表现机会
先和老师沟通,多给孩子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他大胆开口说话,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同学们更多地了解他,还可以让老师或其他家长配合,请班里特别受大家欢迎的同伴主动带他一起玩。在新环境里拥有最初的伙伴以后,孩子的心情会放松很多。
3、不受欢迎的“破坏”狂
他的特点——不懂遵守游戏规则
由于不懂得遵守必要的游戏规则,这样的孩子往往以破坏者的身份出现,给人以“捣乱鬼”的印象,在小伙伴当中不太受欢迎,和伙伴发生矛盾的次数也较多。
你的点拨——不要无原则地迁就他
你可以制定一些家庭规则,并坚决地执行,当孩子不遵守规则时,要给他一定的惩罚。平时和孩子一起玩各种游戏时,如果他耍赖或者发脾气,也一定不能无原则地迁就。可以跟幼儿园老师沟通,在集体游戏时有意安排他当个小头头,当他想到自己要以身作则时,就会注意自己的行为了。当然适时鼓励也非常重要,一旦孩子有进步,一定要及时给予鼓励,让他尝到遵守规则的“甜头”。
他的特点——交友兴趣转移太快
这个让大人和孩子都喜欢的宝贝性格外向,对一切都感兴趣,最善于主动与人交往,但他们同样也会遇到麻烦事。因为他们对朋友没有太多耐心,交友兴趣转移太快,给想继续跟他一起玩的孩子带来烦恼。到了需要亲密友谊的时候,他们反而不容易交到亲密朋友。
你的点拨——让他体会固定同伴的
要给孩子创造一些需要有固定同伴才能玩起来的机会,如打乒乓球、下棋等。家长还可以安排几次家庭郊游等活动,增加孩子们之问一起快乐玩耍的机会。乐于冒险也是这类孩子的突出特点,妈妈要时刻提醒他注意安全。
这样的孩子极具领导欲望,无论何时何地都希望大家听自己的安排,喜欢独断专行,“教训”同伴。不能友善与人相处,容易欺负不听“摆布”的同伴是他们需要克服的缺点。
培养孩子学会体谅他人的感受,让他慢慢懂得谦让与合作。多给孩子创造需要遵守轮流规则的游戏,也要给孩子创造与年长几岁的孩子一起玩的机会,让他在体会被别人指挥的同时。学会调适自己的支配地位。
这样的孩子乖得让你担心。他会无条件顺从同伴的要求,对不喜欢做的事情也不反抗,总是默默忍受。因为没有创造性的`想法,所以容易受同伴的忽视。他不太会维护自己的利益,还常会被认为是“跟屁虫”。一多给他做决定的机会
在家里,多让孩子决定与自己有关的一些事情,比如周末让孩子建议去哪儿玩,让他准备出去玩需要带的东西等。随时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用实际行动支持他,慢慢地孩子就会有积极参与的意识了。
也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些与比自己年龄小的孩子一起玩的机会,让他有发展坚持主见和领导技能的机会。
4、不够宽容的“小心眼”
他的特点——争强好胜
看到别人的玩具比自己的好就嫉妒,看到好朋友跟别人一起玩就不高兴……总之,这类孩子比较敏感,喜欢争强好胜却又不够自信。他们在与同伴做游戏时,会时不常地耍点儿小脾气,不太受同伴欢迎。
你的点拨——多参加团体游戏
尽量拓展孩子交往同伴的性别和年龄范围。在和跨年龄的同伴交往时,孩子会自然表现出谦让、宽容等特点。鼓励孩子多参加团体的游戏,让他感受大家一起玩的快乐。
5、懂事大度的“小大人”
他的特点——一味谦让
他对同伴的言行总是很宽容,即使和同伴发生矛盾时也一贯谦让,常常会把人往好了想。这类孩子显得非常懂事,比较受同伴欢迎。但有时他们会因为无条件地谦让,而被同伴误认为软弱、好欺负。
你的点拨——学会自我保护
巧解幼儿冲突 建立良好同伴关系 篇6
1.“隔岸观火”法
[方法要点]对于一些不亟待解决的冲突,教师可以静观其变,让幼儿自行解决冲突,但要密切关注冲突发展状况,以防幼儿因无法自行解决冲突而引发更大的冲突。
[案例呈现]在一次区角游戏时,朵朵突然在表演区里大哭起来。由于没有孩子来找我“告状”,我便走到相邻的搭建区,一边假装看其他孩子玩积木,一边悄悄地观望表演区内事态的发展。只见晴晴不断地对朵朵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让你摔倒的。”另两个孩子则将晴晴拉到一边说:“不用管她,谁让她来抢绸子的,”“就是,你不来抢就不会摔倒的,都是你自己的错。”晴晴为自己辩解,“我不是故意的,你在我后面。我怎么知道你要来抢我的绸子。”“你还乱串区,是你的不对。”在几名孩子轮番“理论”下,朵朵的哭声越来越小,最后给自己找了个台阶说:“我看你们玩得那么高兴,我也想玩,接下来能让我和你们一起玩吗?”晴晴等几名孩子同意了朵朵的要求。
[案例分析]幼儿往往能以自己的方式化解大部分冲突,他们处理冲突的能力远远超出成人的想象。上述案例中,晴晴等几名幼儿通过给朵朵讲道理——抢绸子、乱串区,让朵朵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化解了冲突,最终大家一起玩。因此,在冲突发生时教师切记不可过早或不合时宜地介入冲突。这不仅会剥夺幼儿自己处理冲突的机会,而且不利于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2.“授之以渔”法
[方法要点]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幼儿学习和掌握解决冲突的方法,从而逐渐提高幼儿自己解决冲突的能力。
[案例呈现]正当孩子们分工搭建“胶州湾小区”时,文文和洋洋突然扭扯在一起。文文说:“我是设计师,谁让你乱搭的?”洋洋说:“我们一起建楼,我也可以搭。”强强喊:“你们不要打了,有事找‘评议员,评理去。”于是文文和洋洋相互拉扯着来到“评议角”,值班的“评议员”让他们说明了事情的经过,并请了“见证人”做了证明后,为他们做出了公正的“评判”。
[案例分析]幼儿冲突防不胜防、时有发生,所有的冲突都由教师解决,会增加幼儿的依赖性。降低或剥夺他们的自主性。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教会幼儿解决冲突的方法。比如,我在班里设立了一个“评议角”,让幼儿轮流当“评议员”以帮助幼儿学习解决冲突的方法、当幼儿之间发生冲突时,他们就到“评议角”里请“评议员”来解决冲突。“评议员”面对不同的冲突要采用相应的方法来化解幼儿之间的冲突,从而学会和掌握解决各种冲突的本领。
3.“声东击西”法
[方法要点]在幼儿发生冲突时,教师可以利用幼儿感兴趣的话题或喜欢做的事情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以化解冲突。
[案例呈现]在玩沙区里,丽丽、坤坤、辉辉等几名孩子因争抢沙漏而请我主持公道。我对情绪激烈的丽丽和坤坤说:“你们不是喜欢玩‘寻宝’游戏吗?看,婕婕、青青她们已经寻了好多宝了,你们要不要和老师一起加入他们去‘寻宝’呢?”丽丽和坤坤犹豫了一下,就和我一起去玩“寻宝”游戏了。
[案例分析]上述案例中,我没有直接针对幼儿冲突进行处理,而是巧妙地利用了能激发起幼儿兴趣的“寻宝”游戏来转移了幼儿的注意力,从而轻松地化解了冲突。此种方法在运用时一定要自然。如果太生硬便会有敷衍幼儿的嫌疑,不仅不会奏效。反而会影响教师在幼儿心目中的地位。
4.“自然后果”法
[方法要点]通过让幼儿体验因冲突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教师引导幼儿学会主动规避冲突和化解冲突,
[案例呈现]在大家正准备开始音乐表演活动时,慧慧和月月却因争抢“指挥棒”而发生了冲突。慧慧攥着“指挥棒”的一端说:“这是我先拿到的,我当小指挥。”月月紧握着另一端说:“上次你已经当过指挥了。这次该我了!”由于她俩互不相让。致使表演时间被耽误了许久,招来其他同伴的抱怨。同时,根据班规,她俩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不再具有竞选“小指挥”的资格。
同伴关系 篇7
关键词:同伴关系,班级管理,中职学生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年龄在15~19岁之间,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 身体发育迅速走向成熟, 与此同时他们也对独立有越来越多的要求,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在逐渐缩小, 相反同伴之间的影响在孩子的行为习惯中已经占主导地位。积极的同伴关系对学生不良行为的改变会有很大的帮助。
一、利用轮流管理的办法解决班级卫生打扫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处于高中阶段, 他们主张个性张扬, 喜欢做一些特别的事来引起同学的注意, 但对于班级打扫这种事, 他们一般很少配合, 因为觉得很丢面子。电梯、汽修、数控等专业, 男生较多, 如何搞好班级卫生成了每个班主任最头疼的事情。
对于这个问题, 我采用同伴间的相互管理来解决。这种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是、先让班级同学自由组合, 5个人一组, 从周一到周五每个人轮流做值日班长, 每天由学生自己安排好值日名单, 本组内其他成员帮助值日班长完成当天的全部班级卫生工作。每组采取值周制, 负责本周班级的卫生, 学期结束根据学校的考评得分为每组的工作评分, 对于评分最高的小组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此制度在班级实行的一年中大大提高了班级的卫生状况, 以前脏、乱、差的班级变得整洁有序, 学生也更有责任感和集体精神。
二、利用共同爱好丰富课外活动
教育的首要目的是育人, 中等职业学校在注重学生技能提高的同时, 更加注重学生的道德、情商的培养。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德育现场、文化艺术节、技能节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但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都是中考的“落榜生”, 这些学生普遍自卑、内向, 有些学生有很好的才艺却不敢展示自己, 学校的活动往往会变成少数几个人的狂欢。利用同伴间互相鼓励帮助的关系, 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
在开学期间, 请班长登记好每个同学的爱好, 并将爱好相似的学生编成一组, 请这些学生利用周三下午的时间进行练习, 根据每个小组的爱好, 由小组讨论决定编排节目。班主任每个月利用一次班会课, 让各组学生在班级展示自己, 最后由全班学生投票决定选择1到2个节目送到学校的元旦晚会或者艺术节去。自卑内向的学生由于有同伴的参加变得大胆起来, 也自信积极起来。许多学生甚至能够改变本来的坏习惯, 保持自己在全班甚至全校学生面前的形象。
三、利用技能互助小组提高技能成绩
把孩子送到职业学校的家长最关注的一点是学生学到了哪些技能。职业学校有很好的师资, 有很好的实习设备, 能够帮助大部分学生实现学习技能的目的。但是有些学生由于家庭教育以及本身能力的缺陷, 很难完成实习任务, 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也不能为了这些学生而影响整个班级的课堂进度, 因此, 这些学生就变成了职业中学的后进生。
如何帮助这样的学生提高技能成绩呢?我将技能学得好的学生, 组成志愿小组, 每两个技能小组成员负责两到四个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利用课余时间或者假期时间到学校练习新学的项目课题。等到老师下一次上课时, 对这些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过关考试, 如果考试通过, 班级会对提供帮助的学生相应的奖励。当然奖励也不一定要是物质奖励, 有时候少打扫一次卫生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奖励。具体的奖励方法由全班学生决定。
四、利用同伴间的相互依赖管理宿舍
现在许多中等职业学校采取封闭式管理, 学生周一上学到周五放假才能够离开学校, 这种管理方式虽然减少了学生与社会不良人员的接触, 但同时也加大了宿舍管理的工作量。宿舍的管理如果单纯依赖学校配备的管理人员显然是不够的,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大总管必须要把宿舍管理好。宿舍的管理包括宿舍卫生、早起身、晚就寝、宿舍成员间的关系等等。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有的学生能够很快适应住宿生活, 有的学生很难独立自理, 有的可能有些别人无法忍受的坏习惯, 班主任要处理好宿舍关系其实也要做很多工作。
在开学初期, 我根据具体情况将学生分为曾经住过校的和从来没有住过学校的, 然后在分宿舍时将住过校的和没有住过校的按照一定的比例安排在同一间。并请住过校的学生分别做本室的社长、卫生管理员、饮食管理员、睡眠管理员。这些学生各司其职, 如果在某一方面有问题, 由本项目的管理员与班主任联系, 商量对策, 尽快解决问题。
在利用同伴间关系管理班级的实施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 如何避免各小组间出现不和, 而导致班级整体学生关系出现异常情况, 如何防止班级小集团的出现, 这就需要班主任注意班级发展的动态, 在必要的时候做整体协调, 比如多开展全班性的活动等, 促进学生间的交流, 培养全班合作的习惯。事实证明, 班级的团结并没有因此而有任何削弱。
参考文献
[1]简·尼尔森.正面管教[M].京华出版社, 2014-02.
同伴关系 篇8
关键词:幼儿,同伴合作关系,问题,对策
一、幼儿同伴合作关系及其重要性
同伴合作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及相互协作的关系,其发展主要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0 ~ 2岁) : 婴儿出生后表现出许多明显的社会交往迹象。如2个月的婴儿可被同伴的出现唤醒,并与同伴相互对视; 9个月后,婴儿之间彼此注视的时间越来越长。他们的微笑、手指动作和话语常常会得到游戏伙伴适宜的连续的反应和模仿。第二阶段( 2 ~ 5岁) : 这一时期,儿童最复杂的群体交往活动是社会性表演游戏,这标志着幼儿获得了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分享与协调虚构情境和替代活动的愿望和技能。
我国现阶段的幼儿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都非常疼爱、百般呵护,并且城里大部分都住单元楼房,致使幼儿缺少和同伴交往的平台。这样就导致了幼儿在家里恃宠而骄、蛮横任性,不善于与人沟通,只要稍不顺意就大哭大闹,以至于幼儿在幼儿园与同伴交往过程中问题频发。当今社会越来要重视团队合作,因此,“合作”对于成长中的幼儿来说更加重要。在未来的社会中,能够包容他人并且与他人合作,具有团队意识,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因此,幼儿同伴合作关系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本文基于这样的认识与理念,在绥化市北林区A、B、C三所幼儿园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实地考察,并通过对这三所幼儿园共计200名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等途径,间接了解幼儿同伴合作的现状,提出加强幼儿同伴合作关系的策略,并据此提出了几条对策。
二、幼儿同伴合作关系存在的问题
1. 幼儿“以自我为中心”明显
虽然“自我中心”是普遍出现在婴幼儿期自然的心理特征,但是如果教育得当,就可以随着幼儿的年龄增长和心理趋于成熟而减少。但现在大部分的幼儿都缺少与同伴游戏、玩耍的机会,经常出现只顾自己的利益得失而不顾其他小朋友感受的情况,即使他们想和小朋友交往,也不知道从何做起。通过对北林区几所幼儿园的调查发现,各个年龄班的幼儿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的感受的情况十分普遍。例如,2014年8月5日至8月10日期间,在观察北林区A幼儿园大班做角色扮演游戏时,发现即便已经是大班的幼儿,合理分配角色并完成游戏任务的幼儿只有42. 5% ,为了争当某个角色不配合、不合作的幼儿达到了57. 5% 。2014年8月12日至8月19日这一周,在北林区B幼儿园观察中班美术课时,能与同伴分享美术用具的幼儿只有30% ,其他的幼儿都是自己独占用具。这种例子在笔者调查中屡见不鲜、不胜枚举,这都说明了幼儿在同伴交往中,过分强调自己的感受,以“自我为中心”太过明显。
2. 幼儿在交往中表现孤僻、不合群
“性格决定命运”,有的幼儿常常表现出孤僻,不喜欢与人接触,任性、不合群等行为。这样在与同伴交往中就过于被动,不能够融入集体生活。在通过对C幼儿园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孤僻、不合群的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小班最为明显,“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主动和同伴交流、沟通,经常自己躲在一边”这一调查项目中,小班高达70% ,中班和大班也分别达到了55% 和42% 。在“与同伴交往时发生矛盾或误会,不能够主动做出和解,和为自己做出合理辩解”这一调查时,小班、中班、大班的数据分别是80% 、62% 、45% 。以上的两组调查数据都说明了,幼儿在同伴交往中的问题较多,尤其是不善于或不敢与同伴交往,越不合群就越孤僻、越边缘,这样恶性循环将会对未来的性格形成及社会交往产生不良的影响。
3. 在交往中伴有明显的攻击性行为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在同伴交往中也是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比如骂人、打架、起外号、故意为难小朋友等。笔者通过对北林区的三所幼儿园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各个年龄班的幼儿攻击性行为都普遍存在。例如,在“遇到矛盾与同伴发生冲突时喜欢用武力解决”这一项调查中,笔者发现中班的比例高于小班和大班,男生的比例高于女生。又如,“喜欢欺负小朋友,给小朋友起外号”这一项调查中,仍然是中班比例最高。据此,笔者认为,小班的幼儿由于刚上幼儿园不久,还没有完全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再加上语言发育还不够完全成熟,所以在攻击性方面没有表现太明显。幼儿到了中班,由于已经适应了周围环境,一些幼儿自身个性就都展现出来了,比如攻击性。到了大班,由于相对成熟些,再加上教师的及时引导,所以攻击性就有所收敛。但在幼儿同伴交往中攻击性的普遍存在,应当引起幼儿教师的注意。
三、建立幼儿同伴合作关系的对策
1. 加强交往中的游戏合作
在改变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策略中,运用适当、合理的游戏来加强合作的效果最为明显和突出。因为游戏在幼儿的活动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也是幼儿进行社会性交往的最初形式。并且,游戏本身蕴涵着丰富的社会性教育价值,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首先,幼儿可以在游戏中放松下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彼此平等和相互信任,体会到同伴的关心和尊重,进而建立自信心,产生来自同伴所带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有利于养成幼儿对他人积极的态度。其次,在解决冲突中体验建立起良好的社会性关系的重要性。游戏中难免有磕磕绊绊,如抢玩具、争当一个角色等,游戏就会因此停滞,为了使游戏顺利进行,幼儿会尝试去认识和理解小伙伴的想法,学会从对方的立场和角度思考问题,并且慢慢学会去尝试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而正是在不断处理矛盾的过程中,幼儿逐步学会“换位思考”,逐步建立起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幼儿逐渐不再以“自我为中心”,慢慢去理解对方的处境,在乎别人的感受以及合作行为的培养有一定的益处。
2. 加强对幼儿交往行为的鼓励
家长或教师要通过鼓励幼儿的交往来改变幼儿在同伴交往中表现出的孤僻、不合群等行为。同伴交往对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同伴合作对幼儿社会化的积极作用更为明显。国内外众多学者已经发现幼儿经常与同伴进行合作和交流,不但能够学会与同伴进行沟通的技巧,还有利于幼儿认知技能的提高,稳定情绪,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格。在幼儿园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幼儿进行同伴交往。首先,可以从幼儿自身为切入点,比如让幼儿进行自我介绍,加强幼儿在集体中的表现力; 其次,可以让幼儿在学习中相互帮助,进行合作; 再次,要留心观察每个幼儿感情上细微的变化,当幼儿和小伙伴交往中受到挫折的时候,要及时对其疏导与鼓励。此外,学校与家庭都要给孩子创造交往的机会,让他们在交往中认识自我,在合作中培养良好品质,树立社会责任感,逐步改掉孤僻、傲慢、不合群等行为,以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的亲社会行为。
3. 增加交往的移情训练
移情训练即指引导幼儿体验在特定情境下他人的心理感受,继而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况能够做出恰当的反应。移情对于幼儿体谅他人、转移注意力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可以培养幼儿通过理解同伴的情感与情绪,进而引发幼儿情感上的共鸣,有利于幼儿自我做出的合作行为。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的一个角落设置“我来说悄悄话”,让两个打架的幼儿在教师的调解下进行沟通。幼儿通过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说悄悄话的幼儿可以舒缓自己的情感,放松心情,听者也可以理解对方的心情,为对方考虑,逐渐化解矛盾,减少攻击行为发生的概率。其次,当幼儿交往中冲突太大时,教师可以在班级设置“发泄小角落”,让幼儿发泄不满的情绪后,教师再加以引导。
同伴关系 篇9
关键词:社会行为,能力,人际关系,回归分析,学生
社会技能指个体在特定社会情境中,运用已有的社会知识,有效而适当地与他人进行积极交往,以实现自己或他人互动目标的行为方式[1]。国外研究表明,良好的社会技能有利于学生的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对交往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策略[2],稳固同伴群体[3],促进同伴交往中的成功和社会接纳[2],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和未来的社会生活等。同时,同伴接纳也能促进学生社会技能的获得[4],满足社交需求与安全感[5],促进自我概念与人格的发展[6],反之亦然。
在目前社会转型、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以及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核心家庭、单亲家庭、离异家庭增多,以及电视、网络、电信业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给青少年的社会技能和同伴交往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探讨我国文化背景下的儿童社会技能与同伴接纳之间的关系。该研究采用自编的社会技能同伴行为描述量表,考察小学生社会技能与其同伴接纳之间的关系,为促进我国小学生的学校适应与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分层随机抽取武汉市某普通小学学生460名,其中三年级学生129名,四年级学生109名,五年级学生113名,六年级学生109名。共收回有效问卷448份,其中男生243名,女生205名,有效回收率为97.4%。
1.2 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小学生社会技能同伴行为描述问卷”,共29题,2个分问卷;其中积极行为技能和消极行为技能,共26题,另加3个重复项目构成“效度问卷”。同质性信度测试分问卷α系数为0.916~0.979,总问卷α系数为0.943。 结构效度检验表明,总相关分数为-0.618~0.571,均达到0.01显著性水平;分问卷间的相关分数为-0.017,总体上低于总问卷与各分问卷的相关系数(0.683~-0.742);教师评定分数作为效标,与同伴评定分数之间的相关性显著(r值为-0.481~0.442,P<0.01),呈中低度相关,其中2者积极、消极分数和总分两两之间互为正、负相关。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
采用班级限定提名法测量儿童在同伴中的接纳性。先让儿童看一遍全班同学的名单, 要求小学生选出在班上最喜欢的3个同学和最不喜欢的3个同学。经累加得到各人的积极提名和消极提名次数,以班级为单位标准化,求出Z分。按以下标准划分同伴接纳:(1)受欢迎型,积极提名Z分≥1且消极提名Z分≤0;(2)被拒绝型,积极提名Z分≤0且消极提名Z分≥1;(3)被忽视型,积极提名及消极提名Z分均≤-0.5;(4)一般型,除上述3类外,其他儿童都属于一般型儿童。
采用匿名的自我报告形式,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施测。主试为经过严格培训的发展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四年级以下学生由主试朗读测试题,使用统一的指导语。
1.3 统计分析
用统计软件SPSS 11. 5进行统计检验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性别小学生社会技能得分比较
结果表明,在积极行为技能方面,女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消极行为技能方面,女生的得分显著低于男生。说明女生的总体社会技能水平高于男生。见表1。
2.2 小学生同伴接纳类型分布
见表2。
2.3 小学生社会技能水平对其同伴接纳的预测
在学校情境中,同伴接纳类型是与社会技能联系最为紧密的一个领域。以4类同伴接纳为因变量,积极行为技能和消极行为技能为自变量,采用全部纳入法,分别建立回归方程,设置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式的显著性水平为0.05,结果见表3。
从进入回归方程的预测变量来看,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技能对受欢迎、被拒绝、被忽视同伴接纳类型都有明显的预测效应。其中,积极行为技能对受欢迎同伴类型、消极行为技能对被拒绝同伴类型、积极与消极行为技能对被忽视和一般同伴类型都有显著的预测效应。
3 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小学女生在积极行为技能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消极行为上的得分显著低于男生,与已有的研究结果[7,8]一致。可能是由于本问卷中所涉及的社会技能内容,大多是带有社会规范性质和亲社会性质的行为准则,在对这些准则的遵从和亲社会行为表现方面,女生优于男生[9]。此外,也可能与同伴和朋友的支持对女生更加重要有关。
社会技能对小学生所处的受欢迎、被拒绝、被忽视、一般的同伴类型都有显著的影响。其中,积极行为方面的表现对小学生是否受同伴欢迎有着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消极行为对小学生是否被同伴拒绝存在非常显著的正向预测力。这些结论与本研究假设和已有的其他研究[10,11,12]一致,不仅证实了“受欢迎”、“被拒绝”人格特质的具体、微观行为描述与其总体、宏观评价间的对应关系,反映了在目前我国文化背景和经济体制下,小学生的社会技能与同伴接纳的发展状况,也验证了班杜拉于1963年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因为小学生是通过观察他人来学习新的社会行为,所形成的社会行为如果不符合规范,同伴就会给予惩罚或不理睬;对符合社会规范、社会所许可的行为,同伴则会给予奖励或积极强化。因而,小学生的行为方式越符合社会规范,越容易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关系;反之,越容易遭到同伴的拒绝。
同伴关系 篇10
【类型一】霸道型幼儿
【示例】中午时间, 幼儿大都会分组下棋, 有军棋组、围棋组以及五子棋组等。大G走到了下军棋的一组想要加入, 但被拒绝。大G很不高兴, 将其中一个小朋友拉起来说:“你都玩了那么长时间了, 该轮到我了。”并且指挥别人出棋子。其他幼儿看见他那么霸道都不愿意和他玩, 纷纷离开了军棋组。大G见没人和他玩, 就跑到了围棋组。围棋组的幼儿请他等会儿再玩, 他又不乐意了, 就将桌上的棋拿走, 并将棋盘推倒在地上。
【对策】对于这类幼儿, 教师可以采用移情法。即让霸道的幼儿站在别人的立场上体验霸道给人带来的不快与反感。比如, 教师和大G玩角色扮演游戏, 教师扮演抢玩具的人, 让大G说出玩具被抢的感受。当大G说自己感到很生气时, 教师可以及时引导他:“你的玩具被抢你会很生气, 那你去抢别的小朋友的玩具, 他会不会生气呢?”从而使大G学会换位思考别人的心情和感受, 帮助他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
【类型二】退缩型幼儿
【示例】一天下午, 幼儿分散在各个区域进行活动。小A从阳台走进活动室, 远远地看着在美工区活动的同伴, 一动不动。这样的情形大约持续了3分钟, 小A始终没有表现出想与同伴交往的动作或语言。之后, 小A又转向正在用积木合作搭建公路的小组。玩积木是小A最喜欢的活动, 只见他侧着身子、踮着脚尖, 站在距离小组约两米远的地方看着。该组的大D向小A扬了扬手中的积木, 示意他过去, 他却转身离开了……大约20分钟的时间里, 小A没有与同伴发生过一次成功的交往———既没有主动参与活动, 又没有接受同伴的邀请。教师发现了这一情况, 走过来亲切地拍了拍小A的肩, 鼓励他去和同伴一起玩, 但他就是不肯。
【对策】对于这类幼儿, 教师不妨采取如下做法。一是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自己, 提高对自己的评价。教师要多与这类幼儿交流, 欣赏他们的优点, 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也有很多优点。比如,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办法让小A对故事中的主人公进行评价, 找出其优缺点。目的是使小A了解到人人都有优缺点, 从而愿意将自己的优点展示在同伴面前, 提高与同伴交往的自信心。二是鼓励这类幼儿多参加活动。教师可根据这类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开展一些适合他们玩的团体活动, 慢慢地吸引他们主动参加活动, 并且适时地奖励他们的每一个积极行为。
【类型三】攻击型幼儿
【示例】课间喝水时, 幼儿按顺序去拿茶杯喝水。这时, 大F突然用力将前面的幼儿推开, 自己上去拿茶杯了。被推倒的小Q去告诉了老师。教师批评大F, 他却满不在乎。在户外活动时, 大F转到正在玩跳绳的小Q身后, 一把将他推倒在地。
同伴关系 篇11
[关键词]流动幼儿;同伴关系;同伴关系不良
同伴关系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同伴关系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同伴交往中被拒绝和被忽视的幼儿可以被称之为同伴关系不良的幼儿。20世纪90年代开始,尤其是近年来,“农民工”群体由“单身化”向“家庭化”转变的趋势有所上升。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带着子女一起流入城市。同伴交往障碍是这些流动幼儿在适应新环境时面临的主要问题。他们多是同伴关系不良幼儿。本文旨在探讨流动幼儿同伴关系发展不良的原因,并尝试提出一些对策,以引起社会对流动幼儿良好同伴关系建立的广泛关注。
一、流动幼儿同伴关系发展不良的原因
(一)家庭贫困使流动幼儿容易出现自卑心理
当作为中国农民“生活保障”的土地不再能够保障农民的生活时。“失业”的农民不得不转移到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寻求“再就业”,农民工由此产生了。但是目前。我国农村约一半的劳动力文化程度在小学及小学以下。具有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0.05%。文化程度低。使绝大多数农民工只能被小餐饮业和建筑业所吸纳。这些行业工资低、待遇差,而且有较强的年龄限制,一般不能作为永久性职业,没有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也没有城镇人享有的最低生活保障。可以说,贫困笼罩着流动家庭,无法给流动幼儿提供充足的生活条件。并使流动幼儿在城市这个新环境里显得格格不入。这种处境容易使流动幼儿产生自卑心理。不敢主动与城市幼儿交往,少数流动幼儿甚至会变得孤僻、懦弱、缺乏自信心。而城市幼儿在流动幼儿面前无疑容易出现自大或骄傲心理,看不起流动幼儿,从而不愿与流动幼儿交往。
另外。家庭的贫困使流动人口不可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根据科尔曼和布彻·卡森的报告,有五种家庭的父母不能给孩子以适当的榜样和良好的教育。这五种家庭包括不充裕家庭、动荡家庭、反社会家庭、虐待性家庭和不完整家庭。流动人口家庭是典型的不充裕家庭和动荡家庭。他们通常为生活所累。不能给孩子提供理想的家庭教育和管制,不能针对孩子基本能力的发展给予较好的指导,这必然会给流动幼儿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
(二)社会文化心理认同阻碍流动幼儿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
虽然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已经不存在阶级差别和阶级歧视,但传统文化的长期积淀使国民对社会等级划分仍有着强烈的文化心理认同。城市农民工本是我国农民中素质较高的群体,初次外出时,他们对自己的地位认定是以农民为参照系的,满意度较高,但是随着外出时间的延长,他们的参照群体逐渐从农村转向城市,加之文化传统在其心理上留下的深深烙印,使其主动与城市人划分开来,产生“低人一等”的心理。而城市居民往往会产生一种优越感,对农民工怀着一种歧视的心理。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的压力也在提高。特别是城市下岗职工更觉得是农民工抢了他们的饭碗。因此不欢迎流动人口的加入,甚至对他们产生敌视。在这种社会心理氛围之下。一些城市居民难免会对流动人口流露出明显的不满和歧视,称流动人口为“乡巴佬”,不让自己的孩子和流动幼儿交往等。成人的这种言行必然会严重影响城市幼儿。使他们不愿或不屑和流动幼儿交朋友。而农民工及其子女对城市文化也难以产生认同和心理上的归属感,也就不会主动采取行动,改善与城市人的关系。
(三)农民工频繁流动不利于流动幼儿建立稳定的同伴关系
有研究报告指出。外来务工人员的生存状态往往具有“双栖”性,主要表现在他们一部分时间生活在城市里,并在非农业部门工作,一部分时间则会回到他们的家乡,继续从事农业生产。更有部分农民工由于薪酬较低或不能胜任原有的工作而经常更换工作。流动幼儿由于生理和心理的不成熟状态。不可能决定自己的去与留,只能身不由己地跟随父母过着“南征北战”的流动生活。有时候刚到一个地方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和周围环境,刚结交了几个朋友。就要被迫与小伙伴分开。农民工的这种频繁流动显然是不利于幼儿同伴关系的建立和巩固的。
二、帮助流动幼儿建立良好同伴关系的对策
(一)健全法治法规,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利
政府应当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实现城乡要素市场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的统一协调发展。让农民工能够自由流动,并能从根本上保护农民工的劳动权和市民权。受城乡二元经济的影响,我国现行的二元化户籍管理制度将户籍与教育挂钩。儿童在非户籍所在地入公办园,要缴纳高额的借读费,甚至名目繁多的赞助费、建园费等。对此,政府应加大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力度。消除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不平等的权利安排,使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享有平等的国民待遇;规定农村居民在就业并落户后,在住房、参军、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享受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并履行相应的义务:取消针对农民工的不合法和不合理收费。整治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等行为。政府的介入不仅可以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而且可以慢慢消除固有的文化心理认同,促使城市居民减少或消除对流动人口的歧视。
(二)城市居民和流动人口都要端正认识,正确对待人口流动这一现象
父母作为第一任老师。是子女成长过程中具有直接影响作用的“重要他人”。就流动人口子女而言,在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相对不完善的情况下,父母的教育对他们尤显重要。因此,流动家庭父母要端正认识,克服“过客”心理,不仅自己要尽快融入城市生活。而且应用自己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去影响和感染幼儿。城市居民则应认识到农民工进入城市是我国城镇化的一个过程,农民工对城市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城市居民应该消除对流动人口的歧视。这种文化心理的改变不仅有利于加强城市居民与流动人口的联系。也能为城市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帮助城市幼儿克服优越感和减少对流动幼儿的不尊重。
(三)构建家庭、幼儿园、社区一体化的流动幼儿教养模式
1、流动家庭家长要建立民主型的教养方式。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民主权威型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发展更有利,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比较自信,在与同伴交往时往往比较受欢迎。流动家庭父母应利用工作闲暇的时间和孩子多交流,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做法。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帮助和指导。以促进流动幼儿健康成长。有研究发现:母亲的权威行为与幼儿的焦虑情绪呈显著负相关,专制行为与幼儿的焦虑情绪呈显著正相关。当流动
幼儿在同伴交往中出现紧张不安、焦虑等心理时,母亲的教养方式会对其能否尽快克服焦虑心理发挥重要作用。在此,父母应尊重和理解孩子。以平等的身份与孩子交流,帮助幼儿尽快从焦虑不安中走出来,并主动采取行动改善同伴关系。
2、幼儿园要为流动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交往环境。
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重要场所。特别是对流动家庭来说,幼儿园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为帮助流动幼儿适应新的环境。与城市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教师应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通过建立“流动幼儿档案袋”。充分全面了解流动幼儿的生活状况。并给予流动幼儿更多的关心和呵护。使他们爱上新的生活环境,爱上幼儿园。同时,教师还应有意识地引导城市幼儿跟流动幼儿交朋友。并精心安排一些主题活动或游戏。发展流动幼儿的同伴关系。在此过程中,教师对自身作用与地位的定位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教师能以朋友的身份介入活动。就会给幼儿提供良好的榜样。促使幼儿在模仿教师行为中学会与同伴友好交往,从而帮助幼儿改善同伴关系。
3、社区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密切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的关系。
欺负及受欺负小学生同伴关系分析 篇1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分层整群抽取海口市琼山区、秀英区与美兰区的6所小学共742名学生。其中私立、公立一般与公立示范小学各2所,每所小学采用完全随机的方法在三~六年级各抽取1个班进行调查。有4所小学的校长拒绝六年级学生参与调查,4所小学的三年级学生因参加活动没参加调查,共调查三年级学生85名,六年级学生89名,四年级学生195名,五年级学生350名,23名未填写年级。男生423名,女生297名,22人未填写性别。被试的平均年龄为(11.14±1.66)岁。
1.2 调查工具
1.2.1 欺负行为角色分类
采用国际上通用的 “二分法” 分类标准[1],将在“这个学期你在学校里被别的同学欺负过吗”一题中选择“有时发生” 、 “每周1次” 和 “每周几次” 的学生确定为“受欺负者”,然后再将其中选择“每周1次” 和 “每周几次” 的学生确定为“严重受欺负者”。将在“这个学期你在学校欺负过别的同学吗”一题中选择“有时发生”、“每周1次”与“每周几次”的学生确定为“欺负者”,将在2个问题上均选择“有时发生”、“每周1次”与“每周几次”的学生定义为“欺负/受欺负者” 。其余的学生为“未参与者”[1,3,4]。
1.2.2 同伴提名法
采用“在班上你最好的朋友是谁(最多写3个)”测量正向提名,采用“你最讨厌的同学是谁(最多写3个)”来测量反向提名。将个体的正向提名、反向提名的次数与所在班级相应平均数的差值除以班级标准差,得到个体正向提名与反向提名的标准分数[5]。将正向提名的标准分数称之为同伴接纳(ML),标准分数越高,表明同伴接纳越高,喜欢他的人越多;将反向提名的分数称为同伴拒绝(LL),标准分数越高,表明同伴拒绝越高,讨厌他的人越多;两者标准分数之差称为社会喜好分数(SP),表明喜欢他的人多于讨厌他的人;两者标准分数之和称为社会影响分数(SI),表明不管喜欢还是讨厌,被人注意的比例高。在此基础上将学生的同伴地位分为5组:受欢迎组(SP>1,ML>0,LL<0)、被拒绝组(SP<-1,ML<0,LL>0)、被忽视组(SI<-1,ML<0,LL>0)、有争议组(SI>1,ML>0,LL>0)和一般组(所有其他儿童)[6]。
1.3 施测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纸笔测试,采用匿名答卷方式进行。由受过训练的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做主试,负责全部施测工作。班主任做助手,负责维持秩序,但不能接触学生问卷。学生在课堂内填完后由主试当场回收。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5.0进行频率统计、相关分析、方差分析、t检验、F检验与χ2检验等。
2 结果
2.1 欺负行为角色与同伴接纳的关系
以性别与欺负行为角色为自变量,以同伴接纳为因变量做单因变量的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在同伴接纳上的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F=0.767,P>0.05),欺负行为角色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4.111,P<0.05),差异主要发生在未参与者与受欺负者、欺负/受欺负者、欺负者之间,未参与者的同伴接纳均高于后三者,但后三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欺负/受欺负情况与性别的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2.901,P<0.05),男生受欺负者的同伴接纳低于女生,女生欺负者、欺负/受欺负者的同伴接纳低于男生,而未参与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欺负行为角色和同伴拒绝的关系
以性别与欺负行为角色为自变量,以同伴拒绝为因变量做单因变量的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的主效应(F=3.39,P>0.05)、性别与欺负行为角色的交互效应(F=0.107,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欺负行为角色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3.345,P<0.05)。差异主要发生在未参与者与欺负者、欺负/受欺负者之间,未参与者的同伴拒绝显著低于欺负者与欺负/受欺负者,但未参与者与受欺负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3 受欺负者是否求助与同伴接纳及同伴拒绝的关系
是否求助在同伴接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P<0.01),求助者的同伴接纳标准分(0.02±0.99)高于不求助者(-0.24±0.86),但是否求助在同伴拒绝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59,P>0.05)。
2.4 欺负行为角色与同伴地位的关系
欺负行为角色的同伴地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125,P<0.01)。欺负者与欺负/受欺负者被拒绝的比例高于其他组,欺负/受欺负者与受欺负者被忽视的比例较高,未参与者的同伴地位总体上比其他组要好。同时引进性别变量,发现差异主要发生在男生(χ2=25.59,P<0.01),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67,P>0.05)。男生欺负者与欺负/受欺负者的被拒绝比例高于其他组,欺负者受欢迎比例高于受欺负者与欺负/受欺负者,而受欺负者与欺负/受欺负者的被忽视比例最高。见表2。
将受欺负者分为轻度受欺负与重度受欺负,用χ2检验受欺负程度与同伴地位的关系。结果表明,欺负的严重程度在同伴地位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5,P<0.05),重度受欺负者被拒绝、被忽视的比例高于轻度受欺负者,而受欢迎的比例低于轻度受欺负者。见表2。
3 讨论
研究发现,欺负者的同伴拒绝水平最高,但同伴接纳处于中等水平,与王美芳等[1]的研究结果一致。男生欺负者被拒绝与受欢迎的比例均高于受欺负者,受欺负者被忽视的比例高于欺负者。与有关研究结果[1,7]部分一致。表明男生欺负他人对其在群体中的受欢迎程度并没有影响,只会影响其受拒绝程度。原因可能在于受欺负的人固然会拒绝讨厌男生欺负者,但是其他人却会认为他很有支配力而喜欢他,从而进一步助长了男生的欺负行为。这可能是欺负行为学校整体干预方案中通过制订反欺负行为制度、主题班会等方式,倡导与建设反欺负的校园与班级文化,能够有效干预欺负行为的原因之一[8],因为通过上述措施可以削弱男生欺负者的同伴支持网络,降低其同伴接纳。
其次,本研究也发现受欺负者的同伴接纳低于未参与者,而同伴拒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国外研究结果[9,10,11]部分不一致。其研究结果显示是否成为受欺负者与其同伴接纳及同伴拒绝关系明显,这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受欺负的男生其同伴接纳低于女生,女生欺负者、欺负/受欺负者的同伴接纳低于男生,而且男生受欺负者中被忽视的比例也高于女生。原因可
能与社会文化对男、女生的性别期待有关。社会通常认为,男生应该勇敢、坚强、有控制力,而受欺负却表现得软弱、无能,因而受欺负会使男生的社会支持更糟糕,给男生带来的影响更大。社会对女生的期待是温柔、贤惠、安静,因此受欺负并不是无能的表现,女生也不会感觉到羞耻,人际关系也会较男生好,但女生中的欺负者因为与社会的期待不一致,因此其同伴接纳低于男生,与武萌等[12]的研究部分一致,即欺负者与非卷入者将被欺负者与女孩相联系[12]。
受欺负程度与同伴地位有显著关系。受欺负程度愈重,被忽视的比例越高,而受欢迎的比例越低,这与国内外相关研究[13]一致。同时也得到了是否求助同学与同伴接纳关系结果的验证。本研究发现,求助同学或朋友的受欺负者其同伴接纳高于不求助者,但与同伴拒绝无关。表明较低的同伴接纳与同伴地位,使受欺负者没有朋友可以求助,这让受欺负者感到无助、羞耻,并且无法有效摆脱受欺负的境况,而不仅是受欺负者害怕报复不敢求助[14]。因此,如何帮助受欺负者获得友谊,提供可以求助的对象与社会支持系统,将是帮助求助者摆脱受欺负状况的一条重要途径,如训练受欺负者的人际交往能力、成立反欺负同盟和帮助受欺负者团体等[15]。
摘要:目的 探讨欺负、受欺负小学生的同伴关系,为校园欺负行为的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海口市6所小学的742名三~六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欺负者、欺负/受欺负者的同伴拒绝显著高于受欺负者(P<0.05)。男生受欺负者的同伴接纳显著低于女生,女生欺负者、欺负/受欺负者的同伴接纳显著低于男生(P<0.05)。求助者的同伴接纳高于不求助者(P<0.01)。男生欺负者与欺负/受欺负者的被拒绝比例高于其他组,欺负者受欢迎比例高于受欺负者与欺负/受欺负者,而受欺负者与欺负/受欺负者的被忽视比例最高(P<0.01)。结论 小学生同伴关系存在欺负行为角色与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