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提升工程论文(精选12篇)
素质提升工程论文 篇1
摘要:民营企业家素质的高低对民营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民营企业家的含义及素质构成, 提升民营企业家素质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同时在研究目前民营企业家素质现状及存在问题和制约民营企业家素质提升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了实施民营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民营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
1 民营企业家的含义与素质构成
(1) 民营企业家的含义为:
民营企业家是中国公司制民营企业经营职能的人格化代表, 以企业资产增值为经营目标, 能识别和创造市场机会, 将自己的知识财产 (即人力资本) 与企业的整体资产结合在一起, 不断聚集、协调新的资源, 独立地、创造性地组织和指挥企业从事经营活动, 从其创新性的活动中尽可能多地获取利润, 并且具有适应企业外部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与决策能力的中国公司制民营企业资产的全部或部分所有者。
(2) 民营企业家的素质构成。
企业家是高素质、有经营管理能力的特殊管理群体, 位居企业的核心和主导地位, 对企业的兴衰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践证明, 企业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家职责的发挥和企业能否实现良性发展。企业家素质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的特点, 是由多方面素质组成的集合体, 有着极其广泛的内涵, 其具体内容包括:哲学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其中:身体素质是各项素质之本, 知识素质是各项素质的基础, 能力素质是各项素质的综合体现, 心理素质是各项素质共同作用的内在机制。
2 提升民营企业家素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 提升民营企业家素质已成为企业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
企业家作为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本, 是生产力各要素发挥作用的关键。无论是企业文化理念的形成, 还是决策、用人、制度建设, 企业家都发挥着决定作用。企业家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 其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 提升企业家素质, 已成为企业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
(2) 提升民营企业家素质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民营企业家素质提升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3) 提升民营企业家素质是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实施民营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 提升民营企业家整体素质, 是加快民营经济乃至整个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 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任务。
3 目前民营企业家素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间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民营企业家素质的提升速度却严重滞后,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较低的文化程度, 落后的经营理念, 很难经营大规模的企业。我国民营企业大多是在城乡个体工商户、各类专业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企业主文化层次较低。
(2) 狭窄的专业知识, 较低的技术创新能力, 致使产品市场竞争力弱。绝大多数民营企业家是从“泥腿子”一步步走过来的, “土老板”企业家数量很多, 专业知识结构根本就谈不上, 整体素质都不高。
(3) 较弱的经营管理能力, 粗放的管理方式, 难以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求。民营企业管理中个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造成了企业生产、经营上的混乱, 不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4) 部分民营企业主思想道德出现偏差, 产品质量差, 偷逃税款, 破坏了民营企业家的群体形象。在实际经济生活中, 个别民营企业主利令智昏,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造假账, 偷税漏税, 给国家造成损失;个别企业主不关心产品质量, 只追求自身的超额利益。
4 制约民营企业家素质提升的原因
(1) 文化原因。
部分民营企业家缺乏应有的生产经营知识, 原来的文化根底就不厚实, 又缺乏必要的系统学习, 再加之繁忙的业务难以保证经营者接受文化教育培训的时间和效果, 对民营企业家素质的提高极为不利。这就使许多民营企业家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 难于驾驭规模越来越大的民营企业, 在二次创业中显得束手无策。
(2) 政策原因。
在现有的政策和体制下, 总体上说, 民营企业的发展还面临着缺乏公平竞争、规范的政策保证等问题。
(3) 市场原因。
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使生产要素市场逐渐完善, 而企业家市场的发育却很缓慢, 职业企业家市场尚未普遍形成。
(4) 管理原因。
民营企业大多数为私人投资兴办, 一般情况下, 民营企业主是集所有权与经营权于一身, 这就很容易造成决策的盲目、管理的混乱与权力的滥用, 最终导致企业的衰败。
5 实施民营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的对策
(1)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的优劣往往决定着民营企业家素质的高低。我们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是平等竞争的发展环境。各级地方政府要保证民营企业家和员工享受国民待遇。应当将民营企业的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制定和实施国家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贸易政策、人才政策等有关政策时, 要对民营企业与其他企业一视同仁, 让民营企业家不受歧视。二是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广泛宣传优秀民营企业家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的先进事迹, 树立良好的企业家形象, 在全社会形成崇尚优秀民营企业家氛围, 从而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到民营企业中来。
(2) 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
其一在有条件的大学里设置企业经营者学院, 培养企业家人才。企业教育者学院既开设理工科专业, 同时也开设企业家所涉及的知识学科, 使他们有比较全面的知识水平。二是在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党校、干校建立民营企业家培训基地。民营企业家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 不论业绩如何, 都应该进行培训, 这对提高民营企业家的素质至关重要。这种教育应突出三个重点:其一政治教育。对民营企业家的政治教育, 主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武装他们的头脑, 使他们能站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识自己的使命, 作出自己的贡献。同时, 自觉服从党的这种领导, 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其二知识更新。真正的民营企业家应是经营管理的专家、相关知识的通才。因此, 民营企业家的管理部门, 应主动地组织他们学习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管理知识、科技知识以及社会学、心理学等现代企业家所必需的高层管理知识。作为民营企业家个人, 也应注意关注当前世界上最新科学技术成果、最新的管理经验, 及时学习掌握新知识, 不断实现知识更新。其三法律法规教育。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所以对民营企业家还应加强法律法规教育。
(3) 创建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一是成就激励。成就激励对持有较高人生价值观的人来说, 作用力度更大、更有效。我国的民营企业家, 多数处于目标选择的较高层次, 对事业成就、名誉和社会地位的期望及重视程度较高, 企业发展的业绩和精神激励对他们会产生较大的激励效果。因此, 应注重对民营企业家的成就激励, 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劳动模范评选等方面, 适当增加民营企业家的名额和比例, 发挥他们参政议政的作用。二是收入激励。收入分配的公平感也是一个极其强有力的激励因素。目前, 一些民营企业主收入较低, 企业家阶层作为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还没有被人们真正承认, 其特殊的劳动价值、相应的经济利益和特殊权益没有得到承认。因此, 必须承认民营企业家阶层的经济利益, 实行年薪制、股票期权制度, 解决好经营者的收入分配关系, 使经营者产生公平感, 以此来真正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三是企业制度约束。公司制民营企业, 要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是保持出资者的最终控制权和按照程序进行公司的经营决策, 借助于建立相应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 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可以对民营企业家形成来自企业内部的约束。
(4) 完善人才政策。
人才是企业创新之魂, 竞争制胜之本, 而目前民营企业最缺乏的就是人才。一些企业主深知人才之重要, 但往往留不住人才。因为他们无法解决科技和管理人才的职称晋升、技术晋升、工龄计算、工资档案等问题, 也无力解决大中专毕业生的安置、转正、定级、职称判定等问题。这也是不少人不愿也不敢到民营企业去工作的重要原因。为此, 国家应完善人才政策, 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家遇到的实际问题, 解决人才进入民营企业的后顾之忧, 用正确的政策导向, 鼓励更多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更新观念, 到民营企业去显身手、献才智, 同时要引导民营企业家和经营者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鼓励他们采取技术入股、专家持股等方式, 在吸引人才的同时留住人心, 不断壮大民营企业家的后备队伍。
(5) 建立民营企业家市场。
企业家是人力资源中的最稀缺资源, 民营企业能否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人才市场。一是逐步推行民营企业家资格认证制度。认真实行民营企业家在职资格考核制度, 是规范经营市场、确保民营企业家这一劳动力商品质量的一项基本要求。二是建立健全民营企业家评审制度。评价民营企业家应以他的经营状况、企业利润和社会贡献为主要的评价标准。三是建立民营企业家档案制度。通过设计企业家数据库来建立民营企业家流通和信息中心, 及时准确地进行存储、整理、分析和预测, 并通过固定场所、专门的大众传媒发布供求信息, 让供需直接见面投标。
(6) 建立健全企业家网络。
健全的企业家网络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建立企业家协会。企业家协会组织企业家培训, 可以提高企业家素质、规定企业家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业标准, 提供企业家共同交流的场所, 其具体的形式可以有举办讲座、中外名家座谈、进修班等。二是建立企业家通讯录。三是建立企业家俱乐部。企业家俱乐部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进行交流、相互学习, 探讨企业管理的心得与体会, 而且还可以通过俱乐部的各种活动来消除企业间的矛盾, 使集群内的企业避免不正当的恶性竞争, 达到协调发展的目的。
素质提升工程论文 篇2
(2015.9—2016.7)
幼儿园是保教人员专业发展的摇篮,保教人员素质提升工程是保教人员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为了切实做好我园保教人员素质的提升培训,提高全园保教人员的整体素质,认真扎实地做好保教人员素质提升培训工作,根据《高家镇中心幼儿园保教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结合我园实际,以提升我园保教人员整体素质为中心,开展了一系列培训工作,现就一年来的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一、幼儿园基本情况
我园于2012年9月开园,是一所办学规模中等、办学条件完善的、正走向高速发展期的农村幼儿园。近两三年内幼儿园青年保教人员大量拥入造成幼儿园保教人员年龄结构的变化,青年教职工所占比例不断提高,其中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职工已超过保教人员总数的75%,教职工的专业成长和素质提升已成为幼儿园发展最重要的任务。因此省素质提升工程,与我园的实际需求非常吻合,我们提出“学习促使进步,活动促使专业成长”的保教人员素质提升之路。
二、保教人员素质“提升工程”的基本做法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自制定素质提升工程活动方案开始,幼儿园就着手准备素质提升工程的相关工作,成立了以园长符芳为组长,以保教主任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和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幼儿园保教处具体落实培训的各项事宜。学期期初、期中和期末,领导小组就提升工程进行专门会议商讨如何实施本次培训,将提升工作作为幼儿园保教人员培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园本培训中重点落实好素质提升工程园本培训的相关内容,并及时做好园本培训工作阶段性小结。利用保教人员会议向全体保教人员宣传培训的重要性和务实性,使全体保教人员深刻体会到培训是幼儿园花钱、保教人员受益的民心工程、实事工程,从而使全体保教人员以积极的心态,认真的态度投入到素质提升培训工作之中。
(二)制定奖惩制度:
幼儿园制订并修改了《幼儿园保教主任工作职责》、《幼儿园考核制度》等一系列科研制度,做到制度健全、运作有序、实施到位。关于素质提升工程,我们特别强调:
1、全体保教人员必须认真上好培训课,记好笔记,加强自学,及时完成作业。
2、集中培训辅导,建立点名制度,无正当理由不准缺席。如请假的,事后应补课、补笔记。缺勤1次,“出勤情况”扣2分,缺勤4次则无平时成绩,需重修;迟到、早退2次作缺勤1次处理。
3、幼儿园领导带头积极参与素质提升培训,做到学习认真,成绩优秀。
4、针对培训内容每位保教人员积极进行专题研究、上示范课、研究课,做到人人参与,同时每位保教人员应积极认真完成分配研究任务,列入保教人员个人考核。
(三)努力创建我园实施提升工程的特色。
1、在新课程下,我们极其需要一支具有高素质师德的保教队伍,我们牢牢抓好素质提升的契机,并订制了切合我园实际的师德培训计划: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保教人员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我园把加强保教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保教人员的道德素质作为保教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从履行岗位职责、尊重家长、依法执教、团结协作、为人师表、廉洁从教等方面制定成制度,对保教人员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并严格执行。我们一方面利用周二下午进行师德集中培训,靠强制、约束力去规范保教人员的认识和行为,保教人员再以笔记和体会的形式进行内化;一方面,变“他律”为“自律”,变“不得不这样做”为“应该这样做”。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每学期开学全体保教人员都参加“师德承诺大会”,让教职工们在表达、展示、反思和学习中敞亮了心灵,提高了职业觉悟,幼儿园出现了许多不问荣誉但问耕耘、工作成绩突出的教职工,他们经常拷问良心,无愧于己,无愧于人,成为具有职业自觉的人,完善的人格成了最高学位,也成了教职工保育教育的力量和智慧源泉,这又是幼儿学习的重要人力资源。
同时,为了全面提升保教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总结反思能力,我们还进行了每周一次的“保教心得大家谈”活动。在会上交流了保教人员保育幼儿的一些经典做法,讲述了保教过程中的苦与甜„„通过身边的事例,阐述着她们的教育故事,使老师们深受启发,促进保教人员们全面的提升自己的教保教能力和育人水平。
《师德与保教人员职业》课程的学习完成并没有代表大家放下了师德提升,我们每位保教人员将在今后的时期,更注重自己的保教人员形象,“道德体现于细节中” 日三省吾身“性格决定命运,态度决定一切”,“细节积累成行为,行为变成习惯”成为肩付下一代教育使命的保教人员,时常在注意自身对孩子对家长的影响。
2、为了加强教师能力素养,提升教师专业技能,提高保教质量,我园狠抓教师技能提升工作,本学期继续深入对全体教师开展舞蹈、钢琴技能提升培训、讲故事技能训练、手工制作、绘画技能提升培训。每周周三中午幼儿园聘请专业舞蹈老师进行民族舞蹈培训,一学期下来老师们对藏族舞、新疆舞、傣族舞等基 本动作和要领有了全面了解,技能得到提升,全体老师经过一学期的培训都觉得受益匪浅,对自身艺术素质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六一儿童节老师们表演的傣族舞《月亮》得到广大家长的好评。每周周一、周二中午幼儿午睡前教师轮流讲睡前故事;平时加强钢琴技能训练,按要求熟悉掌握常用调式及儿歌和弦,教师们利用下班及业余时间加紧苦练,一学期下来进步很大。平时积极开展绘画、手工制作活动,每月教师上交手工作品,期末每位老师均上交一副高质量美工作品并装裱,考核小组评定等次并与绩效工资挂钩。相信经过持之以恒的培训活动,我园教师队伍一定会走向专业化,向高水平与高素质迈进。
3、大力提升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
继续深入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提高广大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创新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师白板课件、微课与数字故事制作水平。上学期在微课与数字故事评比中获奖的老师能够不断互相探讨,深入钻研,加强自学,促进自己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进一步提升,并对微课与数字故事制作水平较薄弱的老师进行帮助,耐心指导,使大家共同提高。康宁老师参加了区电教中心组织的微课、数字故事培训会,并代表全区幼儿园进行经验分享;李芳、康宁老师的电子白板课被选送录制参赛。老师们在平时的保教活动中能积极制作课件,虚心请教,互相研讨,积累经验,不断提升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暑假我们给各位老师布置了自学任务,让全体老师观摩学习省微课与数字故事比赛获奖作品,并选定主题进行制作,准备下学期开学对老师们的作品进行研讨评选。
4、采取多种方式抓好教师、保育员培训工作,积极选派人手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技能大赛、赛教、演讲等活动,在活动中锤炼教师的各项技能。李芳老师2016年5月份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幼儿园骨干教师浸入式培训,5月23日,新教师张雅婷参加了区进校组织的“骨干引领 送培进校”培训活动;6月7日邓雯、刘燕2位骨干教师参加了陕西省学前教育研究会组织的“幼教名师基层行”培训活动,今年暑假陈芳、刘宁宁老师将参加区进校组织的暑期幼儿园教师培训,其余老师均参加网上远程培训。李芳、陈苗2位老师参加了区级赛教活动,均获得区及教学能手称号。我园各种培训力求做到根据个人所需全员覆盖,通过各项培训提高教师的保教能力。我园坚持每周一次的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认真学习《3-6岁儿童发展指南》、幼儿园各类法规文件、案例分析等,并展开大讨论,促进全体教职工深入理解其核心实质并自觉执行。园长亲自对针对部分教师关于办公自动化水平薄弱进行培训。每月集中组织教师对《指南》各领域进行闭卷考试,将考核结果与教师绩效工资挂钩,促进教师自身理论水平的提高并以科学的理念指导保教工作。
幼儿园分管各项工作的领导每月定期对保育员、门卫、厨房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并进行闭卷考试,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并对他们的工作进行严格监督,每日进行工作检查,检查结果每日公示,对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及时指出,耐心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促进他们职业素质的提高。
5、注重发挥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骨干教师以自己的保教实绩带动幼儿园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同时提高她们的工作能力,进行“以老带新”帮扶活动,即每位骨干教师帮扶带动一个新教师,立足新教师的培养。新教师的成长密切关系到今后个人的成长和幼儿园的发展,因此对新教师严格要求,保教处定期听课,加强保教工作检查,随时关注她们保教活动开展情况,了解她们的实际水平,并采取相应措施帮助他们尽快成长。一学期以来新教师成长进步的很快,班主任后备队伍也逐渐扩大。
6、加强教师间的学习与交流,做好备课、听课、评课、青年教师培养等工作,保教处每周检查教师活动设计、组织活动情况,并不定时开展推门听课,平时加强班级工作的指导,每日进行保教工作检查,遇到哪位老师管理、保教方面的不当之处,及时提出并指正,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使我园教师保教水平、工作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促进了保教质量的提升。
7、组织了赛教活动,三月份为语言领域移植课赛教,四月份为语言领域创新课赛教,在准备时间紧张的情况下2次赛教活动均比较成功,每位教师都能认真对待,精心准备,均制作了精美的课件,涌现出一批保教技能精湛、组织活动效果好的老师。活动结束后我们认真组织教研活动评课议课,使各位老师互相学习,努力做好今后改进工作,极大促进了老师保教水平的提升。期末进行汇报课展示活动,每个班级一天,将本学期幼儿所学的知识及掌握的技能进行详尽展示,同时对教师本学期的保教工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课后各位教师能虚心接受观摩人员的意见及建议,及时做好改进工作,有利于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思想,平时扎扎实实开展教学工作,不断钻研学习,努力提高教学能力,加快专业化成长步伐,使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进一步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
8、每位教师均参与玩教具制作活动,期末各位老师均上交大型玩教具,并参与考核评比。这些玩教具均制作精美,体现了教育性与艺术性、实用性与趣味性,安全简易又有创新性。多样化的玩教具促进了室内外游戏活动的深入开展和教师自身技能的提高。
9、继续深入开展“废旧利用”活动,每月一个废旧利用主题,如三月份为“废旧手提袋”、四月份为“纸盒”,六月份为自由创意作品。每次作品均进行了展览,每位教师都参与组织活动,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根据本班幼儿年龄 特点展开不同的创意,使这些废旧物品华丽变身,成为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教师们也在每次活动中和孩子一起动手制作并上交作品,使自己的艺术水平得到锻炼和提高。
10、每双周周四中午组织全园性教研活动,单周周四组织年级组教研活动,全园性教研活动根据本园保教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改进的工作如“班级常规管理”、“家园联系”等内容为教研主题,由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担任主讲,以谈经验、理论性的培训为主,其他教师分享经验、谈体会、针对自己工作中的困惑展开研讨活动,做到每位老师都要有发言,都要有收获。年级组教研活动主要是各年级组长组织本年级教师互相研讨年级保教工作中的问题,相互做以改进和提高。每次教研活动要求各位教师均认真详细做好记录,在今后工作实践中应用所学到的知识,不断总结经验,虚心请教,积极改进,从而提升自身保教水平。
三、我园素质“提升工程”培训成效
1、保教人员队伍素质得到整体提高
通过素质“提升工程”培训、“学习型”保教人员的培养,我园保教人员十分安心于农村工作,幼儿园越来越具有吸引力,优秀保教人员也不断涌现,幼儿园在老百姓的心目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我园师资队伍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我园现有区级及以上名优保教人员2人,与“提升工程”前相比,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保教人员参加区级及以上的各类业务比赛成绩显著,与“提升工程”前相比,有了较大飞跃。
2、保教人员的教科研能力得到提升
我们提出“在实践中反思与理论学习中提高保教水平”,使保教人员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经常总结。规定全园保教人员每年至少完成一篇教育教学论文,青年保教人员写教学案例和做课题的具体要求,幼儿园中已初步形成了写论文成风的良好氛围,多名专任保教人员区级以上获奖和发表论文多篇。
3、保教人员树立了正确的幼儿观、质量观、专业成长观
我们按照新课程理念:培养幼儿健全人格,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围绕这一目标,我们在保教人员中组织开展素质教育讨论。贯彻落实“面向全体幼儿,全面提高保教质量”的方针。做到“关爱每一名幼儿,平等对待”。在专业的自我成长上,我园保教人员对园本培训的内容与专业提升的关系理解透彻,认真扎实地去做好这件事,听课、评课、讲座、随笔、理论学习乐此不疲,并进行扎实的园本提升工程。我园的园本培训工作规范、资料完备、实效明显。
4、保教人员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日益娴熟。
我园根据“素质提升工程”的培训目标,充分为保教人员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提高创设平台,为每班保教人员配备了液晶电脑和多媒体设备。保教人员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迅速提升,三年来,我园保教人员在平时组织活动时经常制作简单的课件辅助教学,在区电子白板应用比赛、渭滨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五个一”活动和微课、数字故事比赛中,我园康宁、李娜、李芳、刘宁宁、管红丹等多位老师分获区级一、二等奖。
5、保教人员教学能力明显提升
保教人员教学能力的提升,反映在保教质量的提高上,我园幼儿在区级及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奖人数逐年增多,自从“提升工程培训”后“更上一层楼”。获奖达到100多人次,在省、市、区级各项竞赛中,我园也占有一席之地,有多名幼儿获奖。实施提升工程以来,我们幼儿园先后被评为渭滨区 “文明校园”、8 “食品安全示范单位”、“ 渭滨区中小学教师微课大赛优秀组织奖”等多项集体荣誉。
我园在保教人员素质提升工作中做出了一些成绩,但保教人员素质提升工程是一项长远的工作,今后我园将继续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把“要我学” 逐步转变为“我要学”,扎扎实实做好保教人员素质提升培训工作,为幼儿教育更好更快发展增彩添色。
高家镇中心幼儿园
素质提升工程论文 篇3
一、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六个一”系列教育,积极引导党支部书记牢记责任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室组织全体党支部书记进行“六个一”系列学习活动。通过“回顾一遍党的历史”,激励他们不忘革命先烈遗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通过“对照一下先进典型”,激励他们保持昂扬的奋斗精神,努力完成组织部署的各项任务;通过“重温一遍入党誓词”,激励他们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切实履行党员权利和义务;通过“签上一份庄严承诺”,激励他们牢记党的宗旨,切实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观看一部革命历史影片”,激励他们保持革命本色,继承和发扬我党优良传统;通过“留下一句学习感言”,激励他们注重党性修养,不断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同时,公司党委还将教育室图板内容和公司“十大先锋共产党员”等先进典型事迹印制成《牢记党的宗旨》和《先锋颂》两本教育宣传册,赠发给每名党支部书记收藏阅读。通过“六个一”系列学习,进一步激发了全体党支部书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组织党支部书记“五二五”主题学习实践活动,有效提升党支部书记业务能力
公司党委组织党支部书记围绕生产经营和支部具体工作,积极做好“完成一项业务课题、撰写一篇经验材料、积累一套工作案例、组织一堂精品党课、交出一份满意答卷”五篇文章,要求他们学好用活《基层党支部书记工作手册》、《党员干部修养镜鉴》两本书,努力提高“业务能力、技术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配合能力”五种能力。为推进活动有效落实,公司的党委和各党总支为党支部书记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印发了党支部书记必备知识60题,指导党支部书记自己编教案、上党课,开展业务练兵和比武,每名党支部书记都结合实际工作拿出了自己的“五篇文章”,其中采油作业一区102中心站党支部的《如何提高群众工作的能力》和《创建“员工思想动态跟踪表”》等20余篇体现党支部书记工作成果的佳作,被公司党委或党总支评为精品文章,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了交流。通过“五二五”主题学习实践活动,全体党支部书记已经较好地掌握了党支部日常工作流程,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普遍提升。
三、建立形成基层党支部书记业绩考核机制,严格考察党支部书记工作绩效
在党支部书记“素质提升工程”建设中,公司党委逐步形成了具有公司特点的基层党支部书记业绩考核机制。一是党支部书记带头履行共产党员岗位承诺。通过签订常规承诺、目标承诺和互助承诺书,举行岗位承诺启动仪式“科学定诺、公开示诺”;通过加强目标管理、组织参加“创三优”活动、接受党员群众监督评议“扎实践诺、跟踪问诺、民主评诺”;通过树立岗位承诺带头人、开展星级党员评比等活动“宣传推诺、激励褒诺”,有效促进了党支部书记切实履行岗位职责。二是开展经常性的党支部书记汇报交流。每月党支部书记要通过支部党员大会和党支部书记例会,向支部党员或党总支汇报个人和本支部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上级工作部署等情况,支部党员和党总支对其做出评议,并将有关情况在一定范围内通报,接受党员群众监督。三是建立并落实基层党支部书记业绩考核制度。按照CT3.3.4管理基层党建考核标准,公司党委和各党总支每月对党支部书记工作进行集中检查指导和考核。与每年的干部考核直接挂钩,形成了6大项22个考核点的年度基层党支部书记业绩考核制度,对所有一线党支部书记进行了严格的业务理论考试和述职考评,极大增强了党支部书记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的自觉性。
四、组织首届“十大先锋党支部书记”评选,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
公司党委根据党支部书记综合考核情况,在纪念建党88周年期间,组织各党总支、党支部,认真评选并隆重表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曹锦春、推行班站管理“八招八法”的信祖辉等十名同志为公司首届“十大先锋党支部书记”,并专门下发党委文件开展了向“十大先锋党支部书记”学习活动,采取简报、网络、座谈会、党员大会、党支部书记例会、现场参观检查等方式,大力宣传推广他(她)们的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通过相互交流、自查自改,进一步完善党支部各项工作,推进基层党支部建设,开辟了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新局面。
通过党支部书记“素质提升工程”建设,党支部书记引领发展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主要表现在:
(一)有效促进了生产经营工作的开展。党支部书记逐步学会用科学发展观分析解决生产经营和队伍建设中的实际问题。针对接替储量不足、高轮低效矛盾加剧的开发现状,各党支部书记认真领会并积极贯彻公司党委工作部署,以“创三优”等活动为载体,带领基层一线党员全力打好产能挖潜攻坚战、老区综合治理攻坚战、开发方式转换攻坚战和二次开发攻坚战——“四个攻坚战”,努力实现了“夯实稳定发展基础,实现十年百万特油”的战略目标。在共产党员示范岗、责任区和共产党员工程中采取节油、节水、节电、节煤等多项措施,实现原油阶段超产1.7万吨、降低成本500万元的目标,为完成全年生产经营任务做出突出贡献。
(二)有效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经过素质提升工程建设,全体党支部书记“有一份热、发一份光”的责任感、使命感普遍增强,促进了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党性得到充分锻炼。在全体党支部书记的示范带领下,广大党员不畏困难、连续奋战,抵御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雪,仅用三天时间,就将生产恢复到灾前水平;战胜了突如其来的严重内涝,其间没发生一起安全和污染责任事故;踊跃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其中仅用一天半时间就捐献特殊党费10万余元。一批先进集体相继涌现,采油作业三区党总支被评为辽宁省先进基层党组织,102中心站党支部被评为油田公司先进党支部,党支部书记李蔚被评为油田公司优秀党务工作者。
(三)有效带动了广大党员业务素质的提升。党支部书记带头学习业务,并将提高支部党员技术业务能力、大力培养骨干人才作为自己的重要政治责任。广大党员积极参加岗位练兵、专业培训和述职测评等活动,素质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成为公司持续稳定发展的中坚力量。每年都有党员顺利通过油田公司组织的资格评审和晋级考试,在油田公司或集团公司技术比赛中获奖,受到公司级以上表彰。高级工和技师比例较两年前分别增加32%和65%,这些都为超稠油开发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和智力支持。
素质提升工程论文 篇4
关键词:课外科技活动,工程素质,创新,机械工程
0 引言
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机械工程技术人才,是新世纪机械工程高等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①根据这一目标,我们不断推进机械基础类课程教学改革,②在原有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基础上,拓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平台,探索更加全面的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的途径。
1 工程素质现状与培养目标
目前工科毕业生存在的普遍问题主要有:应用课程所学基本原理,分析较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较弱;根据工程实际问题,提出满足要求的设计方案的能力较弱;在设计方案中缺乏工程创新意识;在实践中缺乏动手能力等。③我校机电工程学院作为教学研究型学院,机械工程作为工科专业,以重点培养从事工程技术开发和应用的设计工程师和生产工程师为主要目标。其本科毕业生除少部分进入更高层次的教育,大多数将主要到大中型企业或工程设计院从事大中型工程项目的开发、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工作,其中一些人还将工作在生产第一线。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据我院学生培养定位,提出依托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推进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学生创新能力训练,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工程人才。我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如下:培养具备扎实的机械工程理论基础、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先进制造技术、CAD/CAM/CAE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从事机械领域的产品研究开发、设计及制造、技术应用研究、生产运行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实现上述培养目标,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我们依托“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应用基础知识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培养工程人才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可或缺的人文精神。
2 结合课外科技活动的工程素质培养改革措施
我院学生参加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主要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挑战杯等。自2004 年起,我院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2011 年起,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工程综合能力训练竞赛;2012 年起,连续四年指导国家级、省级、校级创新训练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为课题的探索提供了研究基础和实践条件。为实现上述培养目标,从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与基础课教学、工程实践、产学研结合、创新教育及综合素质培养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1)以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为动力,夯实专业理论基础。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离不开专业基础课教学。数学、制图、力学及机械学等,这些看似枯燥的基础课往往很难提起学生的兴趣,即便是专业课,由于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很多问题也很难理解。我们将学生作品带进机械基础系列课程的课堂,学习作品中所应用的基础理论与知识,极大的调动了学生们学习基础理论课程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二年级学生学习了机械相关基础课程后,就可以参加大学生工程综合能力训练竞赛的设计和制作,让书本中的机构动起来,学以致用。另外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选题由学生自主申报,经过前期调研论证、资料查阅,学生对将要完成的课题既熟悉又有兴趣;同时项目组跨年级、跨专业组合,使低年级学生较早接触课外创新活动,也增加了对理论课程的兴趣。这些课外科技活动,使学生们认识了材料、理解了公差、学会了制图、设计了结构,这些收获,无一不有助于基础理论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2)以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为平台,丰富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对于机械类学生,工程实践环节尤为重要。现有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有:实验、设计和实习。实验指各门课程课内实验和少量综合实验课;设计包括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实习包括:认知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这已经较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什么还会出现不少毕业生缺乏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缺乏专业方面的实践经验,缺乏对自己缺乏实践能力与实践经验的认识与危机感?课内安排的实践环节学时有限,自主设计实验和动手操作的机会甚少,各门课程的实验知识点相对分散;设计中涉及到的部分工程环境学生较为陌生,对设计题目缺乏兴趣和着手点;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在外实习机会多以拓宽学生的生产环节见识为主,直到毕业设计,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完成产品的整个设计过程;另外,整个实践环节个性化较少,每个环节的实践周期较短,学生很难得到系统完整的训练。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课外学生科技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活动为课内教学提供有益的补充,丰富了实践教学体系,搭建了一个更加宽容、更加个性化的实践教学平台。借助这个平台,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观察生活、走出校园、结合实际提出设计思想,走进市场、购买材料、伸出双手、动手制作,将他们的想法变成模型、做成实物,而不再仅仅是看似美观的图纸。比如学生最初绘制的零件图,往往只注意了基本尺寸的标注,对公差、基准、粗糙度等方面不够重视,到了加工制作的环节,就会发现不足,经过3~5 次反复修改,最终绘制出可用于加工的零件图和装配图。
(3)以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项目为切入点,鼓励学生进入教师科研课题。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的机会不多,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与工程实际有一定差距,校外实习时间又很有限。通过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和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提高各类设计环节真题真做的比例,鼓励学生更早进入教师的科研课题。比如,在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时,结合当年的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题目,由学生自主选择,做方案设计。目前,机械专业约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选择以各类课外项目作为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题目。创新训练项目的题目,也可以选择作为毕业设计题目。参加过大赛或项目的学生,往往具有更好的动手能力,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也更希望吸纳其进入科研课题。
(4)以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为依托,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工程人才不可或缺的内容,在原有教学的基础上,在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实习中,增加参观大学生机械创新基地,使学生明白创新不是空中楼阁;二年级增开选修课程“工程设计”,同时鼓励二年级学生加入到高年级学生的团队当中,将创新教育不仅带入课堂,更是让它走出课堂,通过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平台,借助我院的大学生机械创新基地,结合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学生竞赛,实施大学生创新教育,在做中学,在学中进,在进中练,使课外实践渗入课堂、实验、课程设计、认知实习、金工实习、毕业设计等各个环节,课外创新训练日常化,工程实践更全面,课外创新与课内教学结合更紧密,逐步培养创新能力。
(5)以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为契机,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人文精神。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每一届主题的设置都蕴含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各类学生竞赛项目从申请、实施到结题,全部以学生为主体,项目负责人为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责任感和主动性。通过竞赛和计划项目的实施,可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不断自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查阅文献的能力,将想法付诸实践的能力,表达、沟通、交流的能力,以及坚持的精神和平和的心态。作品的完成,更是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专业自豪感。
(6)以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为桥梁,以老带新,传递正能量。团队中不同学科的交叉拓宽了学生的设计思路,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同成员的特长加强了团队间的团结协作、沟通交流;不同年级的梯队不仅是知识的传承,更是工程人员科学态度的沿袭。
3 实践效果和结论
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院获得省级以上大学生各类课外科技竞赛获奖及创新训练项目共百余项,参与学生人数逐年增加,以2015 年为例,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参加了各类竞赛及项目的校内选拔。参与学生的理论课学习、课程设计和综合实验完成效果具有明显改善;毕业设计质量有所提升;主动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本科生逐年增加;申请专利和发表论文的数量也明显增加。学生在赛后总结中这样写道:“整个设计过程经历了多次改进,我们有过争论到面红耳赤,也有过改进完善后的欣喜,经历了这些,我们学会了冷静、坦然地面对出现的问题。”“我们曾为了……最终,这些努力还是有很多徒劳了,可我们在辛苦中得到了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是书本上学不到,也是我们参加比赛最独特的收获。”通过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这个平台,使学生们的基础知识得到很好的巩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所采取的解决方案更加真实可行,切实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了工程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会思考,学会理解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学会团队间的沟通和合作,发现自己的不足,确定终身学习的意识。下一步,将加强完善制度建设,动员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使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持续改进。
注释
11赵晓闻,林健.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2):33-41.
22 闫茹,郑甲红,王宁侠.机械基础课程改革与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14(8):132-133.
全面实施队伍“素质提升”工程 篇5
德城区纪检监察机关强化措施,全面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大力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取得明显成效。
加强学习,提升履职能力。以“一周一室一课”培训方式,提高全区纪检干部业务水平。每周集中一次开展学习活动,针对纪检监察业务知识、纪检工作规章制度进行岗位培训,计划性地布置法学、经济学等方面知识的自学,全面提高了纪检监察干部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
严肃考勤,转变机关作风。机关全体干部严格遵守作息时间,实行一天四签到制度,上、下班打指纹,超过规定上班时间签到的为迟到,提前规定下班时间签退的为早退,正常工作日未进行签到、签退的为缺勤,配套使用了公务外出登记制度、请销假制度等管理制度,定期对工作纪律考勤情况进行通报。
完善制度,规范干部行为。认真清查和梳理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已有的规章制度,完善科室工作规范,建立科学严密的业务流程,进一步加强机关内部机制建设。制订会议、机关内部建设以及行政管理三部分制度并汇编成册,新建纪检监察工作制度5项和内部管理制
度10项,健全规范性制度21个。
绩效考评,创新工作机制。出台了《德城区纪检监察系统目标考核办发(试行)》,个人考核基准分为100分,设立本职工作考核、工作创新考核、遵守纪律考核3个方面15个细化标准,根据各个指标的权重进行扣分。计分与考核挂钩,将考评结果划分为好、较好、一般、差四个等次予以通报。
素质提升工程论文 篇6
围绕粮食和我省农业主导产业,选送一批目前在农业规模经营方面居于领头羊地位的农民,参加三年大中专学历教育和农业职业技能专项培训,全方位提高其农业生产技能、市场营销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推动形成我省新型职业农民骨干队伍。学员学习结束考试合格后将获得大、中专学历证书和农业职业资格证书。
二、培育对象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具有较高素质,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并以此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从业者。培育对象首先从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村种养大户和有志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初高中毕业生中择优推荐产生。45周岁以下,具有高中或中专学历的农民可推荐参加大专学历提升学习;50周岁以下,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可推荐参加中专学历提升学习。
三、培育计划
2013年省级计划选拔1.2万名符合条件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参加大中专学历证书和农业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免费培育。大中专学历教育所学专业必须是涉农专业,其中大专2000名、中专10000名,课程设置应与学员目前从事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紧密结合。农业职业资格证书是农业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是表明其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学员将接受农业职业资格四级(中级)所要求的农业职业技能鉴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专项培训。各设区市应根据农村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发展现状制定相应培育计划。
四、培育机构
大专学历教育主要依托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宁德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教学方式应灵活多样,面授、函授、网络教学和实地现场指导相结合,集中面授时间宜选择农闲时间,原则上每个学期不少于15天。对大专学员实行免学杂费、免书本费、免农业职业资格证书报名考试费,并适当补贴生活费。
中专学历教育主要依托福建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福建省龙岩市农业学校、福建省南平市农业学校、福建省漳州市农业学校、福建省三明市农业学校、福建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校、福建省三明市林业学校、福建海洋职业技术学校等农业中等职业学校,鼓励到乡镇设置教学点等送教上门办学方式。对中专学员除享受涉农专业中专学员免学费制度(全省已全面实行),还将实行免书本费、免农业职业资格证书报名考试费。
五、培育方式和内容
针对学员目前从业现状,分成农村经济管理、蔬菜、园艺、茶叶、农机、畜牧、水产等专业,应以提升学员实际能力为重点,科学设置教学课程,并将学历教育与农业职业技能专项培训教程有机结合。应创新教学方式,以自学函授为主,面授实践操作为辅,鼓励运用现代传媒开展网络教学,鼓励送教上门。学员通过系统培训,应能初步掌握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熟练应用农业实用新技术,并通过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农业生产成本核算等课程学习,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学员学习结束考试合格后将获得大、中专学历证书和农业职业资格四级(中级)。
六、学员选送办法
参加万名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的学员通过推荐产生。省委农办牵头,会同省农业厅、海洋渔业厅、林业厅根据产业规模经营发展水平拟定分产业推荐条件、培育人数,确定省内相关农业大专院校培育任务。各县(市、区)农办负责辖区内大中专学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的推荐、选送及后续跟踪管理与服务,原则上在该产业经营规模、农业“五新”应用居于全省前列的专业大户及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在自愿的前提下优先推荐。各设区市农办将各县(市、区)农办推荐的人员汇总后,大专学历培育对象经审核后转报省委农办,由省委农办会同有关厅局确定人员名单后再推荐给相关大专院校,中专学历培育对象原则上就近就学,福州、漳州、三明、龙岩、南平的学员由本设区市农业中等职业学校负责培育,省农广校要着重在没有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的设区市开设教学点,组织培育工作。省农广校与农业中等职业学校应积极配合各县(市、区)农办参与中专学员的推荐、选拔工作。相对于涉农高校农业专业应届毕业生返乡务农较少的现状,万名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工程从目前从事农业生产且具备一定经营规模的农民群体中推荐产生,确保经过大中专院校专业培养之后的学员能够真正回到农村发展农业,提升农业现代化经营水平。
七、培育经费
省级财政设立职业农民培育专项经费,每年1000万元,用于补助职业农民培育对象的学杂费、书本费、考试费及部分生活费。
八、配套优惠措施
素质提升工程论文 篇7
全面提升职工素质工程, 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为主线, 以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和技术技能素质为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和造就一支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的高素质职工队伍, 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1.1 全面加强“职工书屋”和职工职业道德建设, 不断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
1.1.1 持续推进“职工书屋”建设
要不断加强和扩大新建单位及整合矿井“职工书屋”建设的覆盖面, 改善偏远地区和一线职工学习条件, 为职工学习搭建平台;要建立和完善“职工书屋”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 使“职工书屋”运作规范, 切实发挥“职工书屋”在宣传教育引导职工方面的作用;同时要积极为“职工书屋”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建设开发电子图书馆、网上书屋、电子课件等学习共享资源。
1.1.2 充分发挥“职工书屋”作用
把“职工书屋”建设与“创建学习型组织, 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相结合, 广泛深入开展“争当学习型职工”读书系列活动, 不断丰富活动内容, 选树先进个人、推广典型经验, 培育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学习型团队和班组。通过举办读书征文、演讲、读书论坛、诵读经典等活动, 引导职工多读书、读好书, 激励职工通过参与读书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1.1.3 大力加强职工职业道德建设
要以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评选表彰活动为抓手, 使广大职工牢固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规范;要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 深入推进生产经营一线、窗口服务行业、重点工程、惠民工程的职业道德建设, 努力提高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 使广大职工在健康和谐的环境氛围中逐渐养成敬业精神、乐业意识、勤业作风和敬业态度, 促进企业全面发展。
1.1.4 加大对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的宣传力度
要以电视、广播、报刊、网站、微信等媒介为依托, 深入宣传加强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使正确舆论宣传导向做到入耳、入脑、入心;要善于发现和挖掘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推进工作中的优秀典型, 捕捉亮点, 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模式, 进一步提高先进典型的社会影响力和示范作用, 用标兵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广大职工群众营造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的浓厚氛围。
1.2 广泛开展多种形式劳动竞赛, 激发职工技术创新活力, 不断提高职工技术技能素质?
以积极响应全总开展“践行新理念, 建功十三五”主题劳动竞赛活动的号召为动力, 努力拓展劳动竞赛新领域, 丰富劳动竞赛新内容, 创新劳动竞赛新形式, 有序推进企业“十三五”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1.2.1 以劳模精神激励职工
坚持把弘扬中国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贯穿于劳动竞赛全过程, 通过劳动竞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 让更多职工在岗位上展现才华、建功立业。同时, 要善于发现和及时选树劳动竞赛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 充分发挥劳模的示范带头作用, 要用劳模的先进事迹感召人, 用劳模的优秀引领人, 不断激发广大职工的参赛热情, 努力营造崇尚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浓厚氛围。
1.2.2 以能力建设提升职工
创新实施“互联网+”“网上练兵工程”, 通过“网上练兵”, 不断提升职工的理论水平和实操能力;继续开展多工种、多形式的技术比武活动和职业技能大赛, 激发职工学技术、钻业务、练本领、强技能的信心和热情, 并着力推出更多金牌工人、首席员工, 通过企业推选、专家论证、社会评议, 挖掘技术领军人物和顶尖人才资源, 推出一批高技能、有绝活的“企业工匠”, 在职工中打造时代风向标, 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 以带动全员职业技能素质的全面提升。
1.2.3 以竞赛平台成就职工
要以推进重点工程项目为目标, 大力开展“集约高效安全生产、降本增效节能降耗”立功竞赛活动;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探索建立创新创业基地, 全面提升职工技能水平;结合企业特点和实际, 注重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 积极开展“五小竞赛”、技术攻关等活动,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消耗、强化内部管理、促进企业发展。实施全员创新计划, 让更多的“金牌员工”、“技术大拿”、“创新能手”竞相涌现。
1.2.4 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促职工技术创新活力
劳模创新工作室要以劳模为引领, 带动一个小组或一个团队在不同的行业中开展攻关研究, 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开展技术创新活动。要持续推进职工 (劳模) 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 学习省级和国家级示范工作室的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 探索不同类型的创建模式, 使职工 (劳模) 创新工作室成为职工攻关创新的阵地, 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孵化器”, 极大地推动企业创新力的全面提升。
2 推行四大保障机制, 推动职工素质工程深入扎实开展
2.1 健全制度保障机制
把“职工素质工程”纳入企业总体工作规划, 实行目标管理、规范运作、有序运行, 党政支持、工会牵头的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工作机制。同时也必须健全 (制定) 相应的职工教育培训管理制度 (文件) , 没有刚性管理制度作保障, 实施职工素质工程将无从抓起、无从落实, 同时要把职工教育培训纳入企业年度绩效考核范畴, 着力打造学习型企业团队。
2.2 建立经费保障机制
企业要探索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经费保障, 建立经费保障体系。一是积极争取企业及职教部门的职工教育培训津贴, 多方筹集职工教育培训资金, 满足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保障, 并确保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总额的60%以上用于一线职工的教育培训;二是确保“职工素质工程”活动经费, 如为企业组织开展技术比武、岗位创新能手奖励, 企业金牌员工奖励等提供必备的经费。
2.3 营造展示平台机制
企业要为“职工素质工程”营造广阔舞台空间, 要以培育职工“为人至诚, 为业至精”的核心理念为主线, “以阳光的心开采光明, 以感恩的心回报社会, 以真诚的心造福员工”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旋律, 为每一名员工创造成长机会。要主动为立志成才的员工提供时间、空间等便利条件, 其次, 企业领导者要在人才使用上更新观念、创新思路, 最大限度地发挥职工潜能, 使大批优秀员工脱颖而出, 成为固本强企的宝贵财富。
2.4 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要建立健全符合职工素质工程工作特点的考核机制, 首先在年初将职工素质工程纳入工会年度重点工作计划;其次要同部署、同开展、同落实、同考核。要健全完善必要的激励机制, 如, 职工参加学习培训活动, 获得的职业技能鉴定等级职业资格证书, 技术职称证书、技能荣誉证书, 要与晋级、晋职、物质和荣誉奖励挂钩, 鼓励和鞭策员工岗位成才, 使“职工素质工程”注入内在动力。
摘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企业长期稳健发展的重要保证, 也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求。牢固树立“人才强企”理念, 重视人力资源的建设, 加快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职工队伍, 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 提高职工素质工程是企业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系统工程。
关键词:提升,职工素质,途径,方法
参考文献
[1]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J].中国职工教育, 2015, 5.
素质提升工程论文 篇8
女职工是电力企业发展建设的重要力量。如何进一步提升电力女职工素质, 更好地服务企业, 是广大企业工会工作者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随着社会进步、企业发展, 电力企业女职工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升, 为企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由于历史和自身原因, 有些女职工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弱点, 制约着素质的提升, 与企业发展的新要求不相适应。女职工素质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三个缺乏”:一是认识有偏差, 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二是观念较滞后, 缺乏竞争意识。三是心理素质较差, 缺乏自信心。准能矸电公司现有女职工81人, 占职工总数的12%。近年来, 准能矸电公司以人为本,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通过开展各项活动, 进一步提升女职工整体素质。
1 有效载体教育与强化岗位技能相结合, 着力提升女职工综合素质
巾帼建功等竞赛活动是新形势下实现女职工发展的有效形式, 要在抓好载体运用, 深入内涵和拓宽活动领域上下功夫, 打造女职工发挥优势的坚强平台。要在不断强化岗位技能培训的同时, 积极引导其从适应本岗位、本工种、本行业的局限中解放出来, 不但要提高自身的技能素养, 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 提高做人、做事的境界和水平, 提高综合素质, 成为复合型人才, 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发展。
为了促进公司女职工综合素质的提高, 发扬女工“四有”“四自”精神, 激发女工发展活力, 为女工成长成才、建功立业搭建平台, 根据准能公司统一部署, 准能矸电公司工会下发了《“巾帼建功活动”实施方案》。活动要求各分会根据生产实际, 将“巾帼建功”活动同公司经营管理、安全生产、班组建设, 以及创新创效、安康杯竞赛等载体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注重培养典型, 使“巾帼建功”活动真正成为发挥女职工作用、提高女职工素质的有效途径。为了使活动更加行之有效, 我们把生产岗位和管理岗位的女职工分开, 有重点地开展巾帼建功活动。在生产岗位的女职工结合“经济技术创新活动”, 着重开展好“三个一”活动 (即: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搞一项技改技革, 参加一次技术培训) , 鼓励女职工创新;在管理岗位开展“严要求、细管理, 重学习, 促管理”活动, 为女职工提高道德素养和职业技能水平搭建平台。在实际工作中, 为切实开展好“巾帼建功”竞赛活动, 我们从思想政治、安全文明生产和职业技能等三方面, 每月对女职工进行考核评比, 作为两年一度的“巾帼建功先进个人”评选依据。2014年, 我们评选表彰矸电公司2012-2013年度的13名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和8名优秀家属协管员, 推荐评选准能公司2012-2013年度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和优秀家属协管员, 鼓励女职工在公司发展建设中充分发挥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 发挥广大女职工的主力军作用。
我们把“巾帼建功”活动和公司的安全生产相结合, 通过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发明创造、降耗节能、合理化建议等活动, 发扬女职工在平凡的岗位建功成才, 展示时代风采。在女职工中开展“五比”活动 (比在工作岗位上谁的业务技能最好、比在安全生产中谁做的贡献大、比在家庭中“母亲”和“妻子”谁做得最合格、比在团队中谁与周围同事关系最融洽、比在各项学习中谁的成绩最突出) , 充分发挥和展示女职工在岗位、在家庭、在社会等不同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和时代风采, 进一步引导和激励广大女职工在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创先争优建功立业。
2 围绕生产经营重点, 积极开展劳动竞赛
为了将女职工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工程做到实处, 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 培养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女职工队伍, 以创建“工人先锋号”、争创“巾帼先进”为载体, 结合女职工特点, 围绕年度生产经营目标, 深入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发明创造、节能减排等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 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女职工参与企业管理与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职工技术创新活动中, 女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16条, 采纳15条;参与技术改进2项;参加技术比武4人次。根据我公司的生产特点, 在运行管理中, 我们还积极组织开展了小指标和值际竞赛, 这一活动极大地调动了运行一线职工节能降耗的积极性, 大家积极行动, 在日常调整中从煤量配比、风量控制、排烟温度监视等方面入手, 精心调整运行参数, 合理安排运行方式, 向操作把手要效益, 克煤必省, 度电必争, 使值际小指标竞赛活动有声有色的进行。每月我公司都拿出两万多元对小指标竞赛活动进行奖励。同时, 我们将认真总结开展竞赛活动的经验, 不断丰富创新竞赛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使其进一步适应我公司发展的需要, 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 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 充分发挥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为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3 转变观念与知识更新相结合,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以人为本和人人可以成才的观念, 大力开发女职工人才职业, 引导女职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以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要引导女职工从提升人生境界、提升生存质量的高度来认识学习的重要性, 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积极转变, 不断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性。通过学习, 熟练掌握新技能和新知识, 掌握现代科学知识,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适应竞争的需要, 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提高企业女职工素质, 针对女职工自身特点和形势发展的要求, 有针对性地对女职工进行培训。一是为了强化女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思想意识, 使生产一线的员工熟练掌握生产工作现场安全工作规范要求和技能, 我们开展了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学习考试活动, 51名一线女职工全部过关。二是加强安全培训, 在电力企业里, 我们主要有天车司机、焊工、电工、厂内车司机等特殊工作, 这些工种从业人员担负着极大的自身安全、他人安全、设备安全的责任, 她们稍不留心, 就会造成人身或设备的安全事故。去年, 我们组织电工、压力容器、起重工等特殊工种进行了培训, 累计培训女职工20余人次。三是为进一步提高女职工素质, 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我们在女职工中开展“四个一”活动 (每人制定一个学习规划, 每人谈一次学习心得, 每半年读一本好书, 每半年写一篇读书心得) , 引导女职工终身读书的好习惯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四是不断培养和提高女职工自身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 鼓励女职工参加自学, 不断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 近年来, 矸电公司共有15名女职工参加了学历教育, 9人学历上了一个档次, 女职工获得专业技术职称7人 (其中高级职称1人, 中级职称2人, 初级职称5人) 。五是实行岗位交流, 开展“师带徒”活动, 以“师带徒”传授知识、绝招这一形式, 提高女职工的专业技能, 另外采取“传授经验、以好帮差、以老带新”等形式也可使女职工业务技术得到快速提高。
4 建立有效维权机制, 依法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
在任何时代, 妇女的发展水平都是衡量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重视妇女、维护妇女权益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 要积极争取维护女职工的权益, 一是要保证女职工享受与男职工一样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如选举权、被选举权及劳动休息、文化教育权利等;二是保护女职工特使权益, 如体现在婚姻法、刑法、劳动保护法中的有关规定, 应保证女职工在特殊劳动保护、工作安排、评职晋级以及其他集体福利、婚姻家庭等方面应享有的权利, 还要重视加强女工的维权意识教育;三是要加强女工法律知识的学习, 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利益, 尤其要敢于维权、善于维权, 既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又要维护领导的权威性;四是要积极发挥工会的职能, 积极参加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使女职工能享受民主权利, 女职工由于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 参政议政的意识往往不强, 因此, 加强女职工积极参与管理的意识教育也是我们工作的重要内容;六是加强女工组织的学习培训。为更好地组织、引导、服务女职工, 做好新形势下的工会女职工工作, 矸电公司购置了《工会女工工作建设与管理实务》、《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等书籍, 并进行学习。同时要求基层女工组织要根据生产不同特点, 认清女工工作的侧重点, 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女职工的根本利益。
5 提高身体素质, 加强心理素质教育
围绕提高女职工身体素质, 工会通过开展健康和心理健康讲座, 定期体检、妇科筛查, 以及组织文体等活动, 实现身体素质达标。
“三八节”, 我们开展了“迎三八和谐家庭才艺展”活动, 让家庭和谐得到了体现;开展了包饺子比赛, 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供了平台;开展了女职工趣味接力赛, 让大家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享受到了轻松和快乐;母亲节, 为表达对母亲的爱和祝福, 我们开展了“感恩母爱, 给母亲一份祝福”倡议活动。倡议矸电公司全体职工祝福母亲、尊重母亲、孝敬母亲, 用真情、用行动来回报母亲。同时我们还通过短信平台、LED屏为辛劳的女职工们送出母亲节日祝福;六一儿童节, 我们开展了亲子运动会、真人CS对抗赛, 不仅提高了孩子的运动能力和合作意识, 也促进了职工与孩子间的互动, 增进了亲子之情;“7·11”世界人口日, 开展了以“弘扬婚育新风共创健康幸福生活”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活动中, 工作人员就自治区“单独两孩”适合人群、再生育审批手续的办理等进行了宣传和讲解, 让职工群众对现行计生政策有了更准确的了解。中秋节, 我们组织女职工给一线职工送去“平安果”, 并叮嘱职工们在节日来临之际一定要注意安全;艾滋病日, 开展“巾帼红丝带”活动, 通过发放宣传单, 避孕药具等普及预防控制艾滋病知识, 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 增强职工的防病意识。我们还订阅《婚姻与家庭》、《家庭·育儿》等刊物对育龄职工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利用计生手抄报、宣传单等方式为职工提供计生法律法规、新型婚育观念、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知识。此外, 我们在女职工中开展“阳光女性健康生活”主题征文活动, 共上报征文7篇, 获奖3篇;组织女职工和家属开展座谈会, 并进入生产现场开展送“平安鞋垫”活动, 送“平安鞋垫”610双。组织女职工开展了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如拔河比赛、羽毛球比赛和环厂越野赛等, 展示女职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充分维护女职工的合法利益和特殊利益, 把握和顺应广大女职工的期待和需求。一是认真做好女职工体检工作, 及时建立女职工体检档案, 对于现孕和休产假的女职工, 要求她们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体检, 针对女职工体检查出的问题及时进行了回访, 对于重点对象督促其及时进行复查。二是根据电厂生产特点, 我们把怀孕七个月的女职工调整为正常班, 并安排午休房间。今年, 共对3名产妇和新生儿上门看望, 送去慰问品和温馨祝福。三是我们还为新婚职工安排婚车队, 为新婚职工送出一份环保、健康的小礼盒, 让职工感受到浓郁的人文关怀。
6 营造成才氛围与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相结合, 激励女职工岗位成才
要着力营造良好的女职工成才氛围, 在提拔用人问题上, 要适当考虑女职工, 督促其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同时, 要建立女职工岗位成才的有效机制, 要有一定的手段和措施鼓励女职工学文化、学技能, 并为其成才提供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 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要有一定的手段和措施鼓励女职工学知识、学技能, 将教育和鼓励同晋级、晋职和物质、精神奖励结合起来, 这样才能为其注入内在动力, 激发女职工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 在企业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使女职工素质教育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取得长久实效。
通过本次调研, 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到女工工作在电力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 女职工肩负着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光荣使命。培养和造就一支符合时代发展的、高素质的女职工队伍至关重要。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全面提高女职工素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进一步研究探索女职工素质提升工作的内涵与载体, 积极动员和组织女职工在全体建设小康社会中建功立业, 是新时期、新阶段工会女职工工作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今后, 我们要继续发扬女职工组织“半边天”的作用, 扩大女职工的影响, 经常总结经验、发现问题, 积极探索适应女职工要求的工作内容和方法, 制定合理的工作指导计划, 力争使我们电力企业工会女工工作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素质提升工程论文 篇9
区域文化广义的是指由于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不同, 导致历史文化背景差异, 从而形成了明显与地理位置有关的文化特征。区域文化是区域人类群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包含着区域活动中的一切事物和区域人的行为方式、心智状态等。高校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决定了地方高校文化是其所处地域范围内文明程度较高的文化, 是地域文化中进步成分最集中的场所, 是地域范围内社会文明的标志。高校文化承担着引领区域文化发展及传播区域先进文化的重任, 是区域文化重要的传承者。二者的深度融合、互动发展对于文化素质工程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1. 地方高校文化与区域文化的互动有利于塑造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区域市民
市民是区域的主体, 是区域社会文明的创造者和体现者, 也是彰显区域文化的能动性载体。区域市民的文化素质的高低, 直接决定着一个区域的文化形象。地方高校文化与区域文化的互动, 有利于提高市民的文化素养, 增强市民健康的心态, 形成市民良好行为习惯, 才能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区域精神风貌的展现。
2. 地方高校文化与区域文化的互动有利于打造富有特色的区域品牌文化
在区域文化保持自己的传统文化、文化不断创新过程中, 高校文化起到了提升文化品位和竞争力的作用。地方高校能用自身提供的人才、科研、文化生产及交流等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帮助, 从而提升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地方高校作为科研、教育和培训的基地, 是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思想库和支撑;通过校际合作、互邀讲学、国际交换访问学者、召开学术会议、发表科研成果等形式及组织的高层次文化交流, 可以扩大所在区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增强所在区域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多元性, 向世界展示自身的文化艺术、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同时, 提升所在区域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因此, 许多区域领导与管理者已经充分意识到了地方高校的重要性, 这就成为当前我国各地纷纷打造大学城的直接动因—————大学城对一个区域文化功能的完善、层次的提升、经济的发展、人才的聚集具有极其显著的作用, 建设大学城是改变区域面貌、提升区域品位、增强区域文化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3. 地方高校文化与区域文化的互动凝造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
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区域文化品位的重要表现, 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区域文化个性的生动体现, 也是一个区域成为文化名区的文化优势。地方高校文化与区域文化的互动发展有利于挖掘并凝练独特的实力文化, 从而为文化素质工程提升营造文化氛围, 积淀文化底蕴。
4. 地方高校文化与区域文化的互动有利于形成若干文化机构与团体
教育、科技、艺术是一个区域文化水平高低也是文化素质提升的关键性指标。作为创造和传播教育、科技、艺术的组织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或艺术团体的发展状况及其文化功能的发挥, 直接影响了区域文化发展的层次和高度, 因而在文化素质提升工程中要充分重视区域文化与高校文化的深度融合发展。
5. 地方高校文化与区域文化的互动有利于培育发达繁荣的文化产业
所谓文化产业, 主要包括文化娱乐产业、新闻出版业、影视及音像制品业、文化旅游业以及一些与文化相关的产业等。文化产业既可以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 也可以打造一个区域的文化品牌, 极大地提高区域文化品位。地方高校与区域文化的互动发展有利于培育发达而繁荣的文化产业, 从而提升居民文化素质。
6. 地方高校文化与区域文化的互动有利于促进群众文化和谐发展
群众文化是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指区域市民之间自娱自乐的文化形式, 它包括社区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企事业单位文化活动等等, 也包括一些节庆文化活动。地方高校是所在区域文化密集、文明程度较高的区域, 地方高校的教学科研活动、师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及行为模式等, 对外界社会能够产生示范作用, 引领区域文化和区域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 促进区域精神文明的提升, 提高市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养成市民重教之风和向学之习, 形成榜样和文化航标, 促进区域文化的和谐发展。为此, 高校在文化构建和发展中要有效结合区域文化特质, 为区域文化找到自身发展方向提供可选择的依据。
7. 地方高校文化与区域文化的互动为文化素质工程提供平台
地方高校与区域文化互动发展中为文化素质工程建设与开展提供设施与平台。如高校将先进的文化设施:藏有大量图书的图书馆、设备齐全的体育馆、规模宏大的多功能礼堂等, 通过与区域资源的共享, 向区域成员开放, 为区域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物质载体和平台, 对于区域文化建设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高校利用其较好的教学和办学条件, 通过开放式校园等活动, 推进社会终身学习的制度化, 丰富和完善终身学习的多种功能, 充分满足区域民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二、文化素质工程提升的有效路径:地方高校文化与区域文化互动发展模式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 地方高校与区域发展的关系更加紧密, 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进一步强化。地方高校把推动区域经济文化建设与发展作为自身发展目标和转型的价值尺度, 促进了地方高校的发展和区域经济文化水平的提升, 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地方高校与区域之间互动关系的进一步深化。但在互动过程中由于地域的不平衡性、高等院校性质的差异性、地方高校与区域文化互动模式选择的偏颇, 使得我国地方高校与区域文化互动发展在内容、形式以及作用发挥等方面有待进一步丰富、完善和提高。怎样选取一个互动发展模式, 使其适应地方高校和区文化的发展, 是改变地方高校与区域文化互动发展现状, 并形成为国民素质提升的有效路径, 加深二者之间深层融合发展的关键性问题。通过前述分析, 地方高校与区域文化的互动与文化素质工程的提升意义重大, 为实现地方高校和区域文化发展达到“互补”和“双赢”, 促进文化素质工程的提升, 地方高校与区域文化的互动发展可以采取如下模式。
1. 校区合作模式
校区模式是指在文化构建和发展中, 地方高等院校与区域以联合的方式, 在各自文化发展现实的基础上, 设置文化发展目标、选择文化发展战略, 从而促进双方文化互动发展的合作体系。校区合作模式强调地方高校与区域各方的文化合作形式, 其主要途径:一是在高校设立区域文化研究中心。区域社会为打造自身文化品牌, 与高校合作, 共建区域文化研究中心, 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发展区域历史文化及地域文化;二是将地方高校纳入区域文化建设工程。鉴于地方高校文化与区域文化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 在区域文化工程中高校文化建设应是重中之重, 高校应与区域各界密切合作, 在结合区域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 有效构建自身文化, 从而推动区域文化建设目标的达成。
地方高校文化与区域文化同处于社会文化大系统中, 二者之间存在着共同的思想基础、核心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区域文化是区域发展的内在动力, 作为区域文化组成部分的高校文化, 是区域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核心。通过校区合作能够实现优势互补, 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利共赢、和谐发展。
2. 功能主导模式
功能主导模式是指在地方高校与区域文化发展及互动影响中, 地方高校的文化功能发挥对区域文化构建中具有主导作用的高校与区域间文化互动发展模式。该模式的核心是地方高校文化对区域社会文化传承、文化传播、文化研究、文化创新、文化引领等功能的实现, 即区域文化发展要依托于地方高校文化功能的发挥。地方高校与区域文化发展之间的功能主导模式是一个动态和开放的系统, 虽然强调高校文化功能的主导地位, 但并不是完全忽视区域文化发展现实, 而是基于区域文化发展现状, 通过发挥地方高校的文化功能而促进高校与区域文化的共同发展。
3.“产学研”联合模式
产学研联合模式是指建立以高校为中心的教育—科研—生产联合体, 形成高技术密集区, 使高校成为高新技术中心。产学研模式是高校以其教育文化、学术文化对社会文化起到引领作用, 实现高校与区域发展的互动和共赢。
产学研联合模式的具体操作方法是, 建立大学科技园与创新创业中心, 使高校的科研人员在科技园与创新创业中心中通过积极地进行科学研究、运用成果, 直接参与生产实践, 用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社会。积极参加与社会企业的合作, 通过企业与高校合作创办研究中心、校企联合办学和高校向企业转让技术等方式, 实现双方相互促进, 互惠互利。高校向所处区域社会企业提供教授咨询、学生咨询、业务咨询或高校直接派人员到政府或企业部门担任顾问等方式开展各类咨询服务活动, 为区域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促进高校和区域社会和谐的发展。
4. 协同创新模式
地方高校文化和区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两种文化有目的的、积极的相互交流、相互渗透, 最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能够达到同步发展创新的状态。协同创新模式是指地方高校主动服务区域文化建设、区域社会积极呼应、支持的互动、良性循环的高校与区域文化互动发展形式。协同创新模式的重要特点强调地方高校文化与区域文化之间的协调, 达成地方高校文化发展与区域文化的共同发展, 其核心是高校与区域之间在文化构建中的合作、协调、创新。
协同创新模式的具体实施路径, 首先是地方高校要主动参与所在区域的文化发展。充分发挥科学研究的优势, 为区域文化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咨询等智力支持, 有针对性研究和解决区域文化构建和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主动参与区域的环境建设、精神文明建设, 通过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鼓励师生参与区域文化建设, 加强地方高校与区域文化建设的紧密联系并实现良性互动。其次是在文化构建中, 地方社会应积极与高校建立合作、协作平台和基地, 加强与高校沟通和联系, 通过切实有效的沟通与合作平台, 将高校先进、优秀的知识、思想、文化传播到区域社会, 引领区域文化发展方向, 创新区域文化内容与形式, 促进区域文化品质提升。
校区合作模式、功能主导模式、“产学研”联合模式和协同创新模式四种不同的互动发展模式, 具有不同的内容、特点和使用条件, 在与区域文化建设互动发展时, 需要根据高校自身特点和区域社会的具体情况, 全面、统筹和合理的甄别和选择。在文化互动模式的运用中, 地方高校和区域之间要明确双方的责、权、利的相互关系, 加强协调与沟通, 才能够建立地方高校文化和区域文化之间互利互补的良性关系, 才能成为社会文化素质工程提升的有效路径, 促进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和区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J].高校理论战线, 2012 (3) .
[2]洪林, 胡维定.我国地方高校的文化危机及发展路径[J].高校教育管理, 2012 (3) .
素质提升工程论文 篇10
北京市自2008年实施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以来, 涵盖市级资源单位545家, 区县级资源单位达700多家, 共计1260家。虽然半数以上资源单位免费或低价开放, 但经费、交通成本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大课堂活动的普及。
2012年起, 北京市财政每年投入2亿元补助经费, 支持和引导项目实施, 纳入年度财政预算, 各区县则结合实际需求和财力配套安排项目经费。
2亿元经费将按城郊区县生均标准拨付到区县, 由区县统筹使用, 用于补贴场馆门票、学生往返交通费等。
因考虑到城区、郊区往返距离远近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市级经费补助标准分为两档:即城区年生均150元, 包括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6个区;郊区县年生均200元, 涉及房山等10个郊区县和燕山地区。
素质提升工程论文 篇11
关键词:远程教育 农村 教师 素质提升工程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中小学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新课程实施的效果,并最终决定着我国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在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全面实施的新的历史时期,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正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充分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大规模地开展高水平的现代远程教育,这是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和整体素质的快捷途径。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农村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农村教育的施教者——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的提高无疑是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农村的中小学教师对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受到自身水平、教材、学生实际、经费、教学设施等多方面因素的困扰,影响了专业化水平提高的速度。
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令人堪忧: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总体文化素质偏低的现象比较突出。农村部分中小学教师中毕业于师范中专和大专的较多,本科学历以上的相对较少,相当一部分都是通过进修或函授达到学历要求。大部分教师没有受过正规师范院校教育,文化水平、专业水平不高,知识面窄。教师学历不够,文化素质不高是制约农村中小学教育的一大瓶颈。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培训过程中目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培训质量要求提高,培训师资难以适应,反映在:一是培训的内容上要有高质量的专题;二是教育教学方法上要灵活多样,不断创新。但目前我市的师资队伍的总体状况还难以适应这种培训要求,具体表现在:一是数量不足,不少培训单位的培训师资缺编,二是师资水平有待提高。这种现状在短时期内还难以根本解决。培训课程内容丰富,而教学信息、资料贫乏;培训需求增长,经费投入难以满足;培训技术和手段落后。就目前的培训现状来看,培训的技术手段和方式仍以课堂讲授为主,只是偶尔开展一些交流研讨,另外就是缺乏现代技术的应用。培训时问相对集中,工学矛盾较为突出,影响了培训工作,另外,教师培训虽有统一的规定,但激励措施缺乏力度,受训教师的积极性不高。
同时,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还存在着严重的形式主义,具体表现为敷衍应付、走过场;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学方法单一;经费紧缺。要解决这些问题,真正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就必须加强培训,而培训的最佳方法和途径则是实施现代远程教育。
三、远程教育在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中的作用
要想在短期内对全国农村教师进行大规模、高水平、多层次、开放式的培训,提高农村和边远地区教师的学历、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仅靠一般的培训模式是绝对不可能的。现代远程教育能够突破地域和时空的局限,可以克服工学矛盾,快捷、高效地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
农村中小学教师较为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特点要求有效地开展远程教师教育。由于农村教师缺编严重,所以很多地区往往是一名教师承担着教育全村孩子的重担,一人独当一面,他们更迫切需要接受培训,可是繁重的工作,艰苦的条件又不允许他们接受离职、脱产学习。在这种情况下,远程教育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所以,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一定要以远程教育为突破口,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继续教育的课堂,使教育内容更富时代气息,以更丰富、更活泼的形式为农村教师更新知识、提高素质创造条件。
四、远程教育在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中的优势
现代远程教育跟传统教育相比,具有以下一些优势:面广量大的优势,以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传播渠道和文字、声像制品等载体开展中小学教师现代远程教育,是实现大容量、广覆盖、跨越式发展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有效途径。快捷便利的优势,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够及时、快捷、准确地把知识和技术传递给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师无需离校、离岗,以最便利的经济途径获得知识、技术、能力和机会均等的优势。目前,我国农村特别是偏远贫困地区,由于经济不发达,教育资源匮乏,使很多人失去了接受培训学习的机会。现代远程教育通过重组教育资源,能为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和条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学习媒体先进性的优势现代远程教育以计算机信息网络为平台,使学习信息呈现数字化,教学媒体交互化,教材编制软件化,教学过程智能化,教学媒体操作的简便化,教学传播的网络化、多媒体化等,具有无可比拟的先进性。
五、远程教育在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中的实施方法
从实际出发,加强投入,加强农村远程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教师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的迫切需要。我们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争取灵活多样的措施,吸引社会、企业和个人多方投入,促进农村教师远程培训工作的现代化。
开发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既是教师培训的内容,也是沟通培训者与被培训者、培训部门内部与外部的重要手
段。培训课程是培训信息开发的重点,要面向21世纪,立足中小学的实际,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体系。
结束语:
继续教育是科技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需要,作为支撑世界最庞大中小学教育的师资队伍的中坚力量。农村中小学教师更应不断更新知识,接受高质量的继续教育。
总之,现代远程教育是一种新型的适应信息时代人们终身学习需求的教育形式,因其具有多层面、广覆盖、低成本、高质量、优环境、好效果等特征,是广大农村教师参与培训进修的最佳模式。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在农村教师中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精心设计实施方案,制订远程培训计划,科学、有效地组织和安排各个教学环节和各种媒体教材,创建网络环境下的良好学习氛围,强化德育功能,建立规范、创新、富有弹性的以人为本的农村教师远程教育的管理系统和管理制度,为农村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徐君.现代远程教育: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快捷途径.开放教育研究,2005.11(3):20~23
2.罗之勇,钟乃良.关于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及教育学科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河池师专学报,2004.24(1):94~97
3.林岳新.华南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状况调查与研究.调查与思考.2002.11.93~95
4.陈启文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与继续教育.中国教育学刊.2005.1:56~59
提升全民安全素质 篇12
近些年来,安全生产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公众对安全生产的期望值也在提高。当然,公众的关注度高未必代表安全素质一定也高。且不说“中国式过马路”,每逢节假日大量车主违法占用应急车道总会成为社会焦点话题,甚至不乏在“生命通道”上野餐的。近年,全国电梯安全事故也频发,2013年5月甚至出现了“电梯事故周”。电梯事故自然与设备维护不到位,管理者主体责任不落实有关,但乘客不具备安全使用常识,不规范乘梯也是很多事故的重要致因。如本期“声音”栏目所述,正因1名男子携带超长货物不安全乘坐手扶电梯,才致多名乘客在混乱中受伤。当然,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电梯所在单位应注意张贴宣传画,播放宣传片,引导公众,加强其安全素质教育。
电气安全也反映出此方面的问题,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专家钮英建教授说,“电气事故中,虽存在无法预料和不可抗拒的事故,但毕竟是极少数。大量的电气事故具有重复性和频发性。”高重复性恰恰说明安全教育还远不到位。
值得一提的是,安全素质教育不仅要“看得懂、用得上、记得住”,还应择时择地进行。早在周朝,仲春二月,因夜长风大,掌管用火的官员就会持木铎走街串巷呼喊:“寒冬腊月,火烛小心,水缸满满,灶仓清清”,民间谓此“叫火烛”。如今入夏,6—9月气温较高,潮湿多雨,会导致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降低,人们穿着单薄,皮肤暴露、多汗,且多地正值农忙季节,用电量增加,触电事故将进入多发期,这正是本期聚焦“电气安全”的原因之一。
有了安全素质,民众才能更多参与到安全治理中来。今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组委会办公室展开了“身边隐患随手拍”活动,接收隐患举报信息,并奖励举报典型隐患的职工群众。但一个隐含的前提是,你得有辨识隐患的基本安全素质。安全治理对企业员工的意义,就不止“隐患随手拍”这样简单了。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作者李文庆撰文写道:美国某著名电力集团会由总裁签发“员工停工授权卡”给每位员工,员工有权在发现有危险时立即停止工作,有责任质疑、纠正、报告任何违章行为。这也许更值得国内企业认真借鉴。
【素质提升工程论文】推荐阅读:
大学生素质提升工程09-27
文明素质提升工程活动计划08-09
打造人人素质提升工程工作总结06-01
素质提升培训05-16
提升农民素质06-02
提升学生素质06-16
素质提升途径09-10
国学素质提升09-18
人员素质提升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