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继续教育现状

2024-10-26

剑桥大学继续教育现状(精选11篇)

剑桥大学继续教育现状 篇1

摘要:高等数学是其它学科的基础, 它在很多应用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面对世界科技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 实施高等数学素质教育是数学教育者的任务。进行大学数学教学改革, 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普及, 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学文化,高等数学,数学建模

我国高教法中对本科教育的学业标准明确规定: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把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 把握本专业必需的基本技能、方法及相关知识, 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事实上, 绝大多数本科院校也是将自己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培养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高等数学教育对大学生素质培养有着其它学科无可替代的作用。数学可以训练人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通过数学学习, 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精神, 提高思维能力。竞争激烈的社会, 除了要具备丰富具体的专业知识, 更需要具备计算推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目前大学数学教育的现状:

一、大学数学教育与高中数学教育的衔接问题

大学数学教育与高中数学教育的衔接问题突出表现在数学教学目的、方法和方式上。目前在我国的中学数学教学作为独立的学科, 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仍是一味地追求升学率,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 着重题海战术, 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要教学方式。课堂上教师支配着主要教学内容节奏, 学生在课堂上只是机械模仿, 不断地重复同一种题型以“致熟能生巧”掌握了所谓的解题技巧。这些高中式的数学教法学法对于应试来说屡试不败。高等数学是大学许多本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 也是学习其它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必要基础课程, 无论学生和教师都非常重视这门课程的教学。这不仅仅因为很多后继课都要应用其中的数学知识, 而是还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 即主要是对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高等数学不但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产生影响, 更对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方法产生深刻、持久的影响。但是就是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方法和高中数学的教学方式, 致使许多学生在刚上大学的初期阶段不适应大学课堂的教学, 感觉大学数学难。

另外,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中西部与沿海、南部与北部和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资源限制, 学生的高中数学学习的基础与内容多少和深浅难易不尽相同, 对于大学数学在有限的课时达到较好的教学制造了困难。

二、大学数学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

由于发展目标定位于培养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 许多学校的数学课程教学时间都被压缩然而教学要求却不断提高。大学数学教学内容多, 课时相对紧张。另一方面, 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由于师资紧张, 多数高校数学基础课程除了数学专业多采用大班授课。正因为大学数学知识点多, 课时相对少和授课学生生源的差异, 高校数学教师多采用讲授法教学, 期末考试的教学形式。在教学中改变这种老师讲授的训练式的课堂教学方式, 要教学生主动学习, 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值得深入探讨的。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培养他们的创造性的能力是当今大学数学教育的重点。但是大学的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承担繁重的科研任务, 且由于种种原因, 任何费时又费力的繁琐教学方法都不会得到广大教师的响应, 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短期内难以消除。

虽然多数专业教师和学生都非常重视数学课程的教学。那是因为他们在以后的工作或实践中注意到学生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产生影响, 更对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方法产生深刻持久的影响。但是对于一些文科学生, 因为不是专业课程而轻视大学数学的学习;另一方面, 现在的大学数学教材, 基本上只注重理论和计算, 对应用性不重视, 即使有个别的应用也是限于较少的经济、物理方面的简单应用。学过大学数学的高年级大学生和已毕业的大学生都知道高等数学重要而枯燥, 学了半天除了知道能在物理上应用外, 不知道还能有什么用, 但又不得不学。因此, 很多学生都是抱着不得不学的态度来学习大学数学的, 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大学生都有明确的专业, 各类专业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的要求不同, 其培养手段也不同。并且学生由于各人的差异, 个人的数学基础存在差异。现在的大学主要针对专业开课, 结合专业的特点设置大学数学课程。但是, 由于授课班级很大, 学生间的差异显著, 并且高中长期被动地由教师支配着进行紧张而低效的学习, 学生进入大学课堂后注重机械模仿, 急于掌握解题技巧, 而不愿进一步思考所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结果是一见到没做过的题目就束手无策。整体来说, 学生平均的数学素质不高。

大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在接受数学知识的同时, 得到更多的数学文化熏陶, 从而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 使他们受益终身。作为一名高校数学教师, 应不断深入地研究大学数学教学, 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首先, 无论老师和学生端正对数学教育的认识。数学是一种文化, 这就决定了对数学的认识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将数学视为知识。数学教育是数学文化教育, 要把数学课程放在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加以考察。数学教育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能够具备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理解力、学习力、判断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在大学数学教学中, 要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 也要学会如何做人。可以在数学教学中适时地向学生介绍某些数学史料和有关数学家创造性思维过程, 要让学生知道到一切科学都是在成功与失败、认识与再认识的循环往复中发展起来的, 科学上的每一个成果都是科学家刻苦钻研、不懈努力的结果。

其次, 为了体现数学课程的文化价值, 应对教学目标、方法其内容的选取进行改革。大学教师应该以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高大学数学教学质量。

数学教学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水平。数学是借助于数量关系来揭示现实世界空间形式的科学。大学数学教学同样离不开数与形的结合, 大学教师要培养学生抽象与形象思维的能力。在证明一个数学结论之前, 可以先解释其内容, 将观察到的结果加以综合、归纳、类比及联想。例如, 在讲中值定理时, 引导学生想象平面上的曲线。如此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也会加强其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高等数学中讲授的导数和定积分, 就是把几何学中平面曲线切线的斜率、曲边梯形的面积以及物理学中的非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变力所做的功等具体问题抽象概括为纯数学语言和符号, 从而进行的一系列推导和演算, 并得一系列重要的结果。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是每一位学习数学的人都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改变大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和方式是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何激发大多数学生浓厚的兴趣, 主动地、自觉地进行课堂学习乃至课后学习, 对于大学数学教师是个挑战。引发学生好奇心, 给予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让其享受其中的乐趣。数学教学中生动的案例教学不可缺少, 引入实例, 揭示知识背景, 通过归纳实验展示给学生知识探索过程。教师的课堂提问, 可促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加工, 进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这是学生看书自学所缺乏的过程。教师的提问应该有一定的深度, 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数学的教学必须强调学生的课堂练习,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在课堂上独立完成指定的练习, 初步体会知识的用法。这样,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练习, 才能对所学的内容有准确的了解。

在教学安排上学习国外的经验, 面向全校分层教学。高等数学课程按内容划分为3-4个阶段, 供全校学生选择。第一阶段是高中数学与大学数学衔接部分, 主要是复习高中数学的内容, 可以免修;第二阶段是一元微分学和一元积分学;第三阶段要是多元微积分、级数和微分方程。学生根据自身的水平以及各专业对数学的不同要求, 选择完成不同阶段的高等数学。针对尖子学生, 开设了高等数学快班, 比常规班涵盖的教学内容更多, 难度增加。对于第一阶段的高数学习可以实施入学考试申请免修直接进入第二阶段的学习。

在课程设置上开设数学建模、数学实验、数学文化、运筹学、数学应用软件等公共选修课, 拓宽学生知识面, 增强学生的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型应用实例的介绍, 培养学生双向翻译能力, 数学推导计算和简化分析能力, 熟练运用计算机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参加数学建模比赛、数学竞赛以及其他形式课外活动, 开拓眼界, 通过实践感受到数学的生机与活力和对自己各方面能力的促进。尤其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开始于1992年,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 数学建模影响之所以影响如此深广, 取决于它是学生数学知识和应用能力共同提高的最佳结合, 几乎所有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元素都体现其中。

在大学数学教育教学中, 数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 以及如何开好数学课, 是一个需要更多教育工作者给予关注和积极参与的课题, 也是一个需要得到教育领导部门的高度注意的课题。

参考文献

[1]伍建华, 江世宏, 戴祖旭, 等.大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和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 2007, 16 (3) :36-39.

[2]叶秀丹.我国“研究性学习”研究综述[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 (3) :40-42.

[3]陈国华.数学建模与素质教育.数学的实践与认识[J], 2003 (2) :110-113.

[4]杨晓玲, 马磊.在经济类院校开展数学建模教育意义的探讨[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2 (6) :118-120.

[5]路易斯伏利德勒.美国的微积分教学1940-2004[J].高等数学研究, 2005, 8 (3) :6-11.

剑桥大学继续教育现状 篇2

摘 要:本文对高校大学生舞蹈教育的现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高校大学生舞蹈教育改革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等院校 大学生舞蹈教育 对策

大学生舞蹈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分析我国高校大学生舞蹈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讨大学生舞蹈教育改革的对策措施,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大学生舞蹈教育的现状分析

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舞蹈教育较其它艺术教育起步较晚。在对一些高等院校舞蹈教育的广泛调查中发现,各个大学实施舞蹈教育的标准和方法各不相同,有些学校把舞蹈教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列入社科部。有些学校设立单独的艺术中心,建立大学生舞蹈团,把舞蹈团归属于学校团委。有些学校则习惯性的把舞蹈列入体育系,开设舞蹈选修课。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各个大学的经济状况、舞蹈教室、舞蹈师资还不够完备。不过短短几年内,随着人们对高等院校艺术教育的重视,舞蹈教育不断发展,成为今天学校素质教育里一项重要内容。尽管尽管各高校实施舞蹈教育的方法和标准各异,但都重视舞蹈教育所具有的娱乐功能和教育功用,充分发挥舞蹈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塑造良好的体态美中的重要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一直倡导对高校学生进行艺术素质教育。舞蹈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走进大学课堂,使许多关心舞蹈教育的人感到欣慰,同时,怎样使舞蹈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真正地发挥作用,也成为每个从事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人都在思考的问题。舞蹈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部分,目的是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更加优秀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是单纯的培养学生的舞蹈技能和表演能力。否则,舞蹈教育在艺术教育中与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难以接轨。从这个视角出发,我国高等院校舞蹈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舞蹈教育在普通高校中更多的是从事实践性教育,普及面不大

目前普通高校的舞蹈教育的教学内容一方面是舞蹈作品的学习;另一方面是为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节目排练。由于受年龄身体条件的限制,许多普通学生对舞蹈课的学习没有信心,害怕学习舞蹈,特别是在农科学生身上尤为严重。所以从舞蹈作品学习上进入更深入的教学尤为困难。而在从事校园文化活动中,舞蹈更多的是让学生观赏,参与性不强,如果对舞蹈的欣赏能力不强很难达成共鸣。因此,舞蹈教育的受众人群不如其他艺术门类,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和其他艺术类课程相比受重视程度不够。

(二)舞蹈课的内容设置没有与创造性人才素质的培养相结合 目前,普通高等院校的艺术教育以提高技能及欣赏水平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艺术情趣及对“美”的认识为中心。舞蹈教育只重视学生技能的提高和艺术思维能力的发展。没有把提高学生的艺术认识与培养创造性人才相结合。普通高校培养人才大多以科学思维能力为重点,艺术思维的形象性,可以完善并影响、促进科学的逻辑思维。虽然科学思维严谨、抽象,与艺术思维的感性化、形象化有本质区别,但事实上,人的思维方式是复杂的,非线性的,具有复合性的特点。艺术思维具有感性形象的特点,当其与科学思维相结合时,两者的有机结合、互相作用,更能拓展人的思维空间,启发与弥补逻辑思维,有助于科学思维获得成功。所以,高等院校特别是农科类占主流的院校的艺术教育若忽视与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相结合,就会与真正意义的素质教育脱节。

(三)舞蹈教育与其它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相脱节

舞蹈教育在培养大学生艺术技能的基础上,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艺术评价能力以及对事物特有的艺术洞察力,还应该将舞蹈与其它人文社会学科转化成综合的感受力,即舞蹈教育的重点应从舞蹈本体转移到与其它学科结合上,如与美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建筑学的结合。刘青弋教授曾说:“舞蹈的跨学科理论主要包括舞蹈与人文社会学科相关的交叉学科(舞蹈美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学)的理论以及与自然学科相关的交叉学科方面的研究。”举例来说,在实践课上要强调舞蹈知识普及。在上欣赏课时,当我们讲完作者、创作动机、表现内容、结构欣赏后,应将课堂内容再延伸一步,启发学生将自己的感受从艺术学、艺术社会学、艺术心理学、艺术哲学的角度阐述出来,从而丰富、完善艺术素质教育的内容。

(四)舞蹈教育未在艺术类教育体系中确立明晰的地位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开设的艺术课程大多以选修课为主,其中包括任选课与限选课。所开设的课程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以技能技巧为主的课程,如歌唱技巧、各种乐器的学习、舞蹈作品的选学等,此类选修课程的开课门数、规模因受各高校所具备的场地、经费、师资力量所限制而各不相同;另一类是为解决学生选学艺术类课程所必备的基础知识而开设的,如基本乐理和舞蹈基训等,此类选修课各高校一般都有;第三类是欣赏类的课程,不同学校开设此类选修课的内容各不相同,有古典音乐欣赏、有民族音乐欣赏、有西方音乐欣赏、有经曲音乐欣赏、有歌剧舞剧或剧目欣赏、还有单纯的专题音乐欣赏和舞蹈作品欣赏(高校有的不多)等。以上三类课程在各普通高校艺术类选修课中所占有比例各不相同,并没有统一完整的教学大纲和考核标准。

二、归因分析

普通高校舞蹈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上来说是认识不足,在思想认识上对舞蹈素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受传统观念限制,舞蹈教育的规模有待以充分的扩展,在思想认识上更注重艺术类以外的文化知识的教育,而轻视舞蹈教育在人的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从对脑科学的认识而言,过去人们低估了舞蹈艺术对右脑的开发作用。科学家认为:左脑具理智、右脑富感情,右脑可参左脑作决策,人的言与行的和谐有赖于左右脑的互补作用。从古至今,人们对左脑的训练主要靠文明社会的语言和文字进行教育,长期造成了人左脑的训练居于优势而右脑发达不足,严重失衡横不利于个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在高校普遍存在着对右脑开发不足,情感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培养相对较弱的局面。

对高等院校学生的情商教育认识不够。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人更加适应社会,智商对人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人的情商在社会发展中能够使人的智商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在艺术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中,无论是前人的观察还是后人的具体艺术实践,都告诉我们艺术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是一种双向关系的联系,受教育的人是通过艺术作品来启发艺术认识的。作为艺术作品本身的内容形式及体裁的繁衍,风格的形成以及艺术历史的发展,认识观念的多样化,都是为一定的时代背景,一定的社会条件,一定的生活条件所制约;艺术作品的形成是社会的产物,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种反映是间接的、曲折的反映,这种反应是通过人的情感这一中间环节形成的,在认识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人的情感受艺术作品启发而产生的认识观念同时又反作用于人的社会行为、社会关系。从客观的角度讲,高等院校从事舞蹈艺术教育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的比例在从事艺术素质教育的教师中比例很小,甚至有的学校艺术教育没有舞蹈教师。而且从事舞蹈教学的教师受过专业舞蹈训练的不是很多。另外单纯的受过舞蹈专业学习的教师知识结构单一,教师的非复合性也成为我们推进舞蹈教育的障碍。舞蹈教师由于受传统艺术教育的影响,自身素质的缺陷,教学方法的传统化、舞蹈专业化、教学体系的不完善加之教师在学校中的重视程度不够,直接影响对学生的培养。同时由于普通高校从事舞蹈艺术教育的教师少而且没有形成气候,学术交流普遍不足。

三、对高校大学生舞蹈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

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在引导大学生走进艺术殿堂的同时,更要注意大学生能力的培养。只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艺术思维能力,才能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开发科学的智慧为科学教育服务。针对当前我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状况,笔者认为,舞蹈教育应进行以下几方面的进行改革。

实行“一主多辅”的课程体系显然将舞蹈艺术类课程列为各高校主干课程的想法并不现实。实际上舞蹈艺术类课程开设的种类越多,分科越细,越让学生无从选择。所以,应将众多舞蹈选修课科学地化整归一,加长课时,减少门类。无论开设什么类别的科目,应首先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要设一门在内容体系上具有渐近性、复合性的课程,即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和学习能力,以讲解基本的舞蹈艺术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艺术作品进行欣赏、分析并从其它艺术社会科学的角度评价、鉴赏艺术作品。舞蹈艺术类的课程应以此门课程为主,其它课程为辅。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将此门课程设置为学生的一门舞蹈艺术类必修课。这样就避免了学生无从选择的情况,同时也为选学其它门类的舞蹈扩大了空间。同时要贯彻好艺术素质教育的目的,在辅助性舞蹈艺术类课程的设置 3 上,开设一些舞蹈美学、舞蹈心理学、舞蹈社会学、艺术哲学等交叉学科的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注意实践性教育形式,在进行舞蹈艺术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除了课堂讲授的形式外,还应开展一些校园文化活动。例如,舞蹈交流协会、沙龙、专题讨论等。在开展此类活动的过程中,除了要有一定的广度、深度外,还应针对不同艺术水准的学生组织活动。可以以艺术骨干分子作为“点”去带动普通学生,激发大学生对舞蹈艺术的兴趣与爱好,自发成立舞蹈团、艺术工作室等。扩大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在创作与实践的过程中学以致用,使理论在实践中得以深化进而达到通过艺术教育培养人才的目的。

完善师资的专业知识结构。目前,普通高校中从事舞蹈艺术教育的教师的知识结构面临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舞蹈专业知识的学习,二是对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美学知识的学习。只有培养出具有复合性知识结构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复合性的人才。所以,对高校舞蹈艺术类教师进行多学科的知识培训,是舞蹈艺术教育素质的一个关键环节。

总之,目前普通高校的舞蹈教育,需要重新确立培养目标,即由以技法教育为主转向艺术素质与科学素质综合发展教育。所谓艺术素质与科学素质综合发展,首先是艺术素质的发展,即舞蹈教育关注学生的素质提高而不是简单的“学习”、“欣赏”上。艺术素质综合发展,还需要把舞蹈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二者之间的相互促进和良性互动,从而为培养出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起到交叉互补的作用。培养目标是人才成长的方向和标准,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前提和指导。普通高校舞蹈教育在培养目标上的转向,将会影响到课程设置、教学设计、活动组织等舞蹈教学实践,将会对舞蹈艺术教育师资提出更多的要求,将把普通高校学生的艺术素质推进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最终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平心.舞蹈教育:一种重要的素质教育[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1999:(3)[2]平心.舞蹈美育与素质教育[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1999:(4)

[3]刘青弋.对应新世纪.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学”学科定位与建构[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2:(1)

[4]刘青弋.体现:舞蹈文化研究的根本[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2:(1)

大学通识教育现状调查 篇3

本次调查对象为重庆市医学院校的学生,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832份,回收率为83.2%,试图通过重庆市医学类院校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的看法,从一个方面了解重庆市医学院校通识教育现状,为更好地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和改进通识教育提供客观和科学的依据。

学生对通识教育的满意度

对通识课程的满意程度

从调查的结果看,学生对现在开设的通识教育,在课程的设置、课程的选择与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上的满意程度方面,有5.6%的学生表示满意,24.4%的学生表示比较满意,41.1%的学生表示不太满意,25.1%的学生表示不满意,3.7%的学生表示不确定,这说明重庆市医学院校内开设的通识课程满意程度不高。

在对学校开设的通识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设置方面,通过调查发现4.9%的学生表示满意,23.1%的学生表示比较满意,35.3%的学生表示不太满意,30.9%的学生表示不满意,5.8%的学生表示不确定。这表明对于目前医学院校开设的选修与必修课的比例的满意程度比较低。

学生学习通识教育课程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与实际收效相比,通过调查发现有5.2%的学生表示满意,有35.9%的学生表示比较满意,有36.8%的学生表示不太满意,有16.7%的学生表示不满意,有5.4%的学生表示不确定。这表明在已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中学生的期望的效果与实际效果存在差距。

对通识课程教师的满意程度

在对通识教育课程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涵、知识深度与广度调查方面,通过调查发现有26.4%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态度认真负责,有63.9%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态度一般,有9.6%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态度不认真、敷衍应付。在通识教育课程中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基本满意。

在对通识教育课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方面,通过调查发现有8.4%的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表示满意,并且自己的学习兴致高,有64.7%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一般,有26.9%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满意,觉得教学死板,缺乏创新精神。这表明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基本满意,但部分教师的方法较为死板。

在对通识教育课程教师的教学内容方面,通过调查发现有12.3%的学生对教学内容表示满意,有62%的学生表示一般,有25.7%的学生表示不满意、教学内容枯燥陈旧。

学生对待通识课程的态度

在开设通识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方面,通过调查发现有86.8%的学生认为提高了创新思维的能力,有79.7%的学生认为提高了道德修养,有68.8%的学生认为扩大了自身知识面,有53.8%的学生认为文化修养有所提高,有59.3%的学生认为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有16.7%的学生认为通识教育能为他们带来其他的意义,例如扩大交友的范围、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调查发现,有26.9%的学生认为开设通识课程非常必要,有69.4%的学生认为有必要,有2.6%的学生认为没必要,有3.1%的学生无所谓。调查表明学生已经认识到通识教育对其未来职业生涯的重要性,并且认为开设通识课程教育十分必要。

在学生对待通识课程选修课的学习态度上,通过研究发现有2%的学生态度较认真,有93.4%的学生态度一般,有4.6%的学生态度不认真。学生对待通识课程选修课中,通过调查发现有63.8%的学生没有缺过课,有27.2%的学生缺过1-3次课,有6.5%的学生缺过3次以上的课,有2.5%的学生从未去听过课。这表明学生对待通识课程的态度还是较认真的。在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方面,通过调查发现,有80.2%的学生反映学校经常组织校园运动(如报告会、各种比赛、讲座等)和社会活动(实践活动、社区服务活动),10.7%的学生反映学校偶尔组织,9.1%的学生反映很少组织。这表明重庆市医学院校比较重视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

学生对通识课程选修课的学科范围和科目的看法不一,通过调查发现有11.4%的学生认为应该减少,12%的学生认为应该保持不变,76.6%的学生认为应该增加。这表明在学生的心中渴望有更多课程能够涉及通识教育的内容。

在对学生更愿意选修的通识课程类别中,通过调查发现,有39.7%的学生更倾向于人文社科类的课程,有20%的学生更倾向于自然社科类的课程,有21.4%的学生更倾向于艺术类的课程,有19%的学生更倾向于体育保健类的课程。

加强通识教育

正确认识通识教育的科学内涵

通识教育承诺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将人的否定性、批判性视为基本的价值取向,重视人的自我完善和生命价值,通过教育赢得理性和独立,引导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只有明确了这一前提,我们才能在医学教育中注重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人格,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才能使大学从各种短视的职业主义倾向中解脱出来,将注意力转移到人的可持续发展上来,奠定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使学生获得自由而又全面的发展。如果将通识教育的实施与医学教育的理念割裂开来,那么通识教育就有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危险。

丰富教育资源

调查表明,学校文化活动、学生参加的社会实践都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校园环境既是一个教育环境,也是一个文化环境,是现代大学人文、学术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努力建设人性化、现代化和生态化的校园环境,使师生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文素养和文化品位。

校园文化与课程教学结合起来,是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建设科技与人文交融的教育环境。学院教育环境包括数字化校园、图书馆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等,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效率,也让学生感受到科技给生活所带来的便捷。

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以“体现自然美,展现和谐美,凸显人文美。追求精神美”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优美、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熏陶人、感染人。为此,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主要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规范文化和活动文化等方面人手,形成了既有专业特点、又有通识内涵,既有自然美、又有艺术美,既有科技特色、又有人文精神,既有古典文化韵味、又有现代生活气息的高品味的校园文化。

注重生活体验

生活体验是指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接受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体验做人、做事的道理,体验人生价值。实践是现代教育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实现方式。实践教学使学生不仅从课堂,而且从丰富的社会中获得知识,使其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验社会及人生意义。实践教学是运用知识于实际的过程,通过知识的再创造,最终转化为人的能力和智慧。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实验实训、企业实习、社会实践、课外活动等环节。

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学生走出校门,了解社会、关心民生的尝试,既是对通识课程理论的深化和检验,也是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技能服务社会的机会。医学院校应将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重要的组成部分,将其纳入到整个“通专”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之中。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将个人、学校、社会紧密联系起来,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融于一体,既扩展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学生的专业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和社会责任感。

另外课外活动也是重要的一方面,课外活动是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拓展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特长、张扬学生个性的重要途径。医学院校应重视学生社团发展,成立公益服务类、体育运动类、文化艺术类等各种学生社团。

本着“以人为本,崇尚品位”的精神,认真组织实施融思想性、学术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各类文化活动,形成“大型活动规范化、项目化、精品化;中型活动学系化、特色化;小型活动社团化、经常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格局。

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及教育对策 篇4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及其成因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

1. 弄虚作假现象严重。

一是考试作弊屡禁不止。大学生考试作弊已经是普遍的不争的事实,而且作弊者队伍越来越庞大,手段也越来越先进,不少地方还出现了以营利为目的,有组织的“职业枪手”队伍;更有甚者,还出现了小米粒大小的耳机等高科技作弊工具。二是学术抄袭司空见惯。抄袭作业、论文移花接木、假想实验数据等对于不少大学生是家常便饭,“天下文章一大抄,在于会抄不会抄”、“文章=剪刀+浆糊”的观点,在大学生中的认同率极高。三是简历注水花样百出。为了在双向选择的就业竞争中找到好的归宿,不少大学生在个人履历表上大做手脚。于是招聘会上人人都是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人人都有一叠荣誉证书,人人都有一流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四是投机取巧追逐名利。在评奖评优上,在入党、竞选干部、保送研究生等问题上,一些大学生不是靠实力去争取,而是想法设法请客送礼,投机取巧拉关系。而周围同学对这种行为也熟视无睹,甚至表示可以理解。

2. 在就业过程中随便违约。

不少毕业生在就业时考虑得更多的是自己对未来选择的重要性,他们签约的目的只是为了解决户口问题,有的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一旦目的达到便不辞而别,对违约不以为然。因此,签约后的随便违约行为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学校的就业秩序及对用人单位的诚信。

3. 恶意欠费。

高校学生欠费问题是困扰学校建设和进一步发展的难题。贫困学生数量的增加是其主要的原因,但也有相当多的学生是在恶意欠费。一些家庭条件并不困难的学生故意缓交甚至不交学费,而把家长给他的学费用于自己的高档消费,更有甚者还夸大自己的经济困难申请减免学杂费、困难补助、国家助学贷款等。这些不诚信行为,使高校在资助贫困生的问题上出现了真假难辨的尴尬局面。

4. 拖欠贷款。

国家为解决贫困大学生在求学上的经济困难,设立了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贷款制度,但少数大学生贷款后诚信意识较差,还贷意识淡薄,违约现象严重。由于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造成的不良贷款和增量贷款风险的不确定性,影响了银行经办机构的积极性。尽管新政策考虑到了银行的风险,但银行方面仍然不能免除“后顾之忧”,严重影响了国家对贫困生资助制度作用的发挥。

5. 同学关系淡漠。

由于处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强烈。缺乏对他人足够的真诚与信任,于是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而不愿意在生活中与人交往者有之;背地造谣中伤,偷看他人日记,甚至盗窃财物者有之。人际关系的淡漠,容易导致学生孤僻、冷漠、紧张、不合群、缺乏责任感,引发心理疾病,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使同学之间缺少必要的诚信。

(二)影响大学生诚信的因素

1. 社会环境没有良好的诚信氛围。

我国发展市场经济时间较短,诚信问题一直是影响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当代大学生生长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经济转型期,受到市场经济和西方文化的负面影响,社会上广泛存在着不诚信现象。如政治领域中的贪污受贿、买官卖官、数字政绩等;经济领域的制假售假、坑蒙拐骗、偷税漏税等;文化领域的泡沫学术、假文凭、假博士、假职称、假广告、商标侵权、虚假文风等,人与人之间的虚假人情、互不信任等等,总之,从国家信用到金融机构信用,从企业信用到个人信用,几乎都沦落到被质疑的境地。失信者没有得到应有的谴责和惩罚,反而被一些人认为聪明、有能耐,出现了不说谎话办不成大事的消极现象,这些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大学不是“世外桃源”,社会诚信的缺失必然影响到大学生诚信的缺失。

2. 高校诚信教育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一是重视不够。普遍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德育工作依然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在诚信理论教育方面,由于受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的影响,高校对大学生信用意识的教育几乎是空白,这显然滞后于市场经济对大学生的要求。二是方法简单,内容单一。许多高校道德教育的内容过于理论化和原则化,形式过于单调和说教,缺乏多样性和有效性。三是管理不到位。大学阶段任课教师不管事,班主任名存实亡,不少大学生一进校便完全放松,学习不用功,就业压力又大,弄虚作假就在所难免了。而学校对违纪学生的处理,也存在一些关系和后门,有的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对学生的造假行为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四是生源素质下降。高校连年扩招,人数大增,生源素质有所下降,也给高校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3. 学生家庭教育不到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根深蒂固的。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是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然而他们的家庭诚信教育状况不容乐观。许多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起居,忽视或根本不进行道德品质方面的引导;作为独生子女,由于父母长辈的过分溺爱,很容易产生“以自我为中心”,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和亲人给予了他们过多的关爱,为他们承担了过多的责任。正是这些教育的不到位,影响了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形成。

4. 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欠缺。

当代大学生涉世不深,道德心理还不成熟,缺乏理性思辩和分析选择的能力,缺乏对个人与社会、现实与未来、社会的光明面与黑暗面之间关系的全面理解和认识,缺乏对诚信危害性的认识。生活中的一些反面事例,很容易使学生无所适从,甚至将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当作社会本质,形成错误的诚信观。经不住来自社会各方面不良思想的影响,价值观念受到冲突,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困惑,学业与就业等的诸多压力,使他们感到无所是从。当关系到自己个人利益或安危时,便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使知与行相背离,这主要是意志力的问题。

5. 诚信缺乏约束机制。

我国现行的诚信教育约定俗成多,约束机制少。诚信基本上是作为道德规范,作为一种约定俗成,而非法律规范。人们往往将诚信建立在道德良心的基础上。由于缺乏可操作性的信用约束机制,人们的失信行为得不到惩罚,诚信者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纵容了失信行为的一再发生。再加上“一考定终身”的教育体制影响,学校和家长只重视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包括诚信教育在内的德育素质教育,使诚信缺失现象在各个领域不断出现。

二、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

(一)加大诚信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诚信氛围

要加大宣传力度,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高校要把诚信教育融入宣传教育的各个环节,全方面多角度开展诚信理念的宣传,以引起全体大学生和全社会的重视,使诚信理念深入人心。规范政府行为,全力打造诚信政府,充分发挥政府在诚信重建中的主导作用。党政领导干部要转变作风,依法行政,在抓好自身诚信的基础上,带动各行各业开展诚信活动,营造一个政府讲诚信、公众讲诚信、人人讲诚信的社会大环境,使诚信理念在社会各领域渗透,推动整体诚信意识的提高。

(二)加强诚信道德教育,培养诚信理念

“以诚信为本”放在德育教育的首位。要高度重视诚信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应有地位。改变重智轻德的现象,把诚信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育体系,贯彻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从入学教育到毕业教育,从德育课到基础课、专业课,从日常行为管理到各项校园活动,都要把诚信的内容加进去,让诚信的意识渗透到方方面面,渗透到每个角落。另外,要加强对教师诚信教育的管理。教师的示范性和榜样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学校办学理念上要坚持诚信原则,排除权(钱)学交易对教学工作的干扰。在师德建设上,要坚决杜绝学术抄袭、剽窃等不诚信的行为。教师是否对自己的工作尽心尽职,是否公平、公正、客观地对待每一位学生,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诚信意识。教师做到自尊自重,视诚信如生命,学生们才可能受到良好的熏陶,才能真正了解诚信的真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从家庭教育来看,父母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做好诚信的表率。

(三)完善大学生诚信机制,健全诚信评价体系

1. 建立学生诚信档案。

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诚信承诺书。由学生与所在学院签订并要求学生认真遵守;二是电子诚信档案。包含学生的个人资料、家庭背景、品行说明、学习情况、经济状况、校园卡使用记录、特别记录等,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诚信与不诚信行为,使诚信档案成为大学生的第二身份证。在学生毕业时,信用档案跟随学生人事档案一并交给用人单位,从而将学生的信用纪录延伸到社会。

2. 健全诚信评估机制。

对大学生的诚信状况进行定量记载和定性评价,根据评估情况,适时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使诚信教育措施的实施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具有针对性,更趋于合理。

3. 健全诚信奖惩机制。

主要分为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罚机制。守信激励机制,即褒奖机制,将大学生的诚信情况与奖学金评定、三好生评选、推荐优秀团员、入党、研究生保送等挂钩,作为评选的重要标准。而失信惩罚机制的建立,更着重于防患未然,主要是针对大学生行为失范和不诚实守信方面的惩罚措施,采取将有失信行为的大学生在全校范围内公布,对失信行为采取限制评优、贷款等。加大其失信的成本,对大学生的学习和做人都起到了很好的制约作用。督促学生能以“诚信为本”,做有诚信之人。

总之,大学生是青年的代表,是文明的象征,是未来的希望,是祖国优良传统的继承者和发扬者,高等学校的诚信教育事关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兴旺发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事关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学生的前途与命运,积极探讨诚信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出新一代具有诚信品质的高素质大学生,是每一个从事高等教育者的历史使命。

摘要:社会诚信的缺失、诚信约束机制的缺乏以及高校诚信教育的滞后,导致近年来大学生中出现了弄虚作假、恶意欠费、拖欠贷款和随便违约等诚信缺失的现象。为培养出新一代具有诚信品质的高素质大学生,应加大诚信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加强诚信道德教育,培养诚信理念;完善大学生诚信机制,健全诚信评价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教育,诚信缺失

参考文献

[1]徐伟东.关于诚信教育的思考[J].陕西教育,2008,(1).

[2]王庆材.大学生诚信现状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08,(6).

[3]陈颖.开展诚信教育,创建和谐校园[J].新课程研究,2008,(3).

大学生人文关怀教育现状浅析 篇5

关键词:大学生 人文关怀 教育现状 研究与分析

尊重和理解是人文关怀教育的主题,它能改变学生学习、生活的自主性,让学生在社会上健康、自由的生长。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顺利进入职场,人文关怀理论课程依然成为思政教育的主要阵地和主渠道。

一、大学生人文关怀的理论依据

“人文”一词来源于拉丁文“hum an ias”,即人性、教养。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社会道德体系、价值体系、审美体系逐渐成形,其理论性、理想性思想得到高度完善。以前思想政治工作是教育人,现在提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体现了严肃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始关心人内心的感受,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

1.1.理论概念

人文关怀是指尊重他人,保留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丰富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发展。就大学生而言,人文关怀不仅仅是物质生命的存在,其代表着一种精神、文化和思想。无论何时何地,大学生都有权利拥有品质生活,享受生活需要,得到他人关心。因此,人文关怀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很特殊,既不是主体教育课题,但却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改变整体教育效果。

1.2理论依据

著名教育学家魏书生认为:“人文关怀不仅仅要深入高校教育体系,还要从思想、精神、知识等主体结构入手,改变教育本质,以谋求学生更快、更好、更强的发展。”该论点证明,人文关怀对于现代教育学家来讲,非常重要,它是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论点。一方面,人文关怀能拓宽学校、教师、学生文化视野,让他们在一个理性化、合理化的学习状态下成长;另一方面,人文关怀能提高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改变社会青年素质。

二、大学生人文教育现状及问题

人文教育不像专业性教学项目,需要专业理论、知识来支撑,所以人文教育在课时设置上非常宽松,其教学方式的延展性空间很大。现阶段,拜金主义充斥社会,大学生都会以自己为中心考虑问题,并不会过多考虑他人。在人文教育中,大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不好,不仅对教学课程不重视、提不起兴趣,还会对人文教育“嗤之以鼻”。由此可见,大学生人文教育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存在诸多问题,具体内容包括:

2.1人文教育体系不完整

人文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发展时间很短,无论是教学体系,还是知识内容,都不完善。同时,由于高校教育不以“学生素质”为教育标准,而是以就业发展为教学凭据,所以,人文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发展空间狭窄,没有明确的教育“效益”价值。

2.2“不重视”教育

学校、教师、学生是落实人文教育的主体内容,三者相互配合,方可完成教育任务。然而,上至学校、教师,下至学生,对人文教育都不重视,即便学生的学习空间扩大了,学校、老师和学生也不会将学习重心放在人文关怀教育上。笔者认为,“不重视”是现阶段人文教育发展的一大障碍,如不加以重视,人文教育将会停滞发展。

2.3人文教育沒有实践价值

现代社会,高校教育已逐渐脱离社会实践,理想化的教学项目会将学生置入一个虚拟化的社会,灌输给他们错误、虚拟的理论知识。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很多,简单、单一的课程无法满足学生思想需求,让学生体会到人文教育的实践价值,如果教育与现实脱节的太厉害,则学习便会变得枯燥、乏味,毫无应用价值。

三、提升大学生人文关怀教育的措施

人文关怀教育可以使教育行为既具有知识性、又具有思想性,既能灌输知识,又能培养精神。为此,要想改变人文教育体系,需从“优先顺序”入手,把学生的社会成长放在教育首位,具体内容如下:

3.1完善人文教育体系

人文教育应与思政教育工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不能一味的“照本宣科”,应学会融会贯通,在其他教育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不要将它当做一个“课程”来研究,应将其看做是一种“习惯”来培养。除教育之外,人文教育还应从管理体制上入手,为教育奠定环境基础。一方面,提高高校思政教育教师的权利,让其主导思政教育,透过思政教育,优化人文教育;另一方面,优化人文教育内容,改变人文教育现状。

3.2提高人文教育的重视程度

学校、老师应以人文教育为主题,让学生认识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人文教育的应用实践能力并不高,很难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所以人文教育并没有发展优势。首先,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以“人文教育”为主题的讨论会,让教师、学生代表参加,针对学校存在的人文教育问题,提出改革措施,以适时纠正教育“错误”,突出教育优势;其次,让学生自主选题,针对学生感兴趣的人文教育内容,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最后,提升学生文化素养,让学生从心底里接受人文教育,感悟人文教育思想,领悟人文教育内涵。

3.3突出人文教育的实践价值

上文提到,人文教育的实践价值不高,所以,学校应及时调整人文教育内容,搜索时下最集中、最优势的教学内容,填充有价值、有思想、有内涵的知识,以提高人文教育的实践价值。同时,要想进一步提高人文教育的实践效果,还需设置多项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领悟社会发展、人际关系、情感表达等内容。实践活动的价值体现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学生一旦全身心的投入,便能够积极领悟到人文关怀的思想。如此一来,人文思想的实践价值便能有效提高。

四、结论

通过上文对大学生人文关怀教育现状、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系统分析可知,人文教育的发展仍在继续,如果学校、教师的意识不清晰、不强,学生便无法在人文教育中受益,真正提升自身人文素养。总而言之,人文关怀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如果有教育条件,学校必须大面积推广人文教育,以提升大学生综合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殷海燕.人文关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3.

[2]邱月玲,张鹏顺,董立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教育探析[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9,11(10):60-62.

[3]花会娟.论大学生人文关怀意识的培养[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13):10-13.

[4]宫志来,张志峰,董新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研究[D].渤海大学,2013.

[5]丁锋,王海鹏,赵顺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7(241):102-112.

[6]王海滨,东风冯,赵顺德.大学生人文关怀教育现状浅析[J].中国先进教育,2012,13(21):101-105.

论大学思政教育改革现状分析 篇6

大学每年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大量具有高素质、强能力的现代化人才, 从而使大学在社会发展当中占有的地位愈发重要。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大学校园的建设就没有停步。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高校、教育培训班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当代人的眼球里, 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学习途径与氛围。其中全日制高等院校 (大学) 作为培养青少年成才的基地, 其更是在保障我国素质教育质量当中占有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使世界进入了信息化时代, 大学校园文化也随之受到了冲击。青少年拥有更加活跃的思维, 其更加易于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 从而致使近年来社会中出现了大量青少年网络犯罪、青少年网瘾等不良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极大阻碍了当前我国高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建设, 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讨论。而大学思政教育课程的开设与理念的传承正是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式。充分发挥大学思政课程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将能够促使大学思政教学脚踏实地的处理好当前我国高校校园所面临的教学问题, 也能够不断的实现净化校园文化、营造大学校园良好氛围等重要的作用。为此, 以我国大学校园所处的环境为基础, 针对当前其所处的现状及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就变得愈发重要和关键了。

二、大学思政教育面临的现状与现实挑战

第一, 互联网与计算机信息技术使对学生进行文化引导变得愈发困难。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作为一种先进生产力, 极大优化了高校现有资源的利用。但是, 却也由于当前我国对于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使用的经验不足, 导致在高校环境下不能够很好的控制以互联网为媒介文化的传播, 从而给当前我国大学思政教育带来了困难。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互联网背景导致了思政课程内容更新速度跟不上时代。互联网文化日新月异, 在不同时间不断发生着巨大变化, 并对高校大学生产生了影响。网络当中经常会出现新的思想、新的骗术、新的违法方式等, 而这些信息不易于被教材编写者所获取, 加之高校教师自身对网络发展环境关注不足, 从而致使大学思政教育与现实问题之间存在较大沟壑;2) 大学思政教育更多局限于对思想的传递, 而缺乏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思政教育的目的已经不能够再停留在思维传递、思想改变等方面, 而且应当以健康思想、良好思维来影响大学生行为。随着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网络环境不易被监控、网络行为容易被匿名等问题, 致使大学思政教育在实践反馈环节存在较大漏洞, 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改进。

第二, 学生逐渐缺乏了对思政课程的兴趣, 使教学效果难以实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对思政课产生厌倦。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教学内容的局限以及教学形式的单一。针对教学内容而言, 整个大学思想教学课程体系的结构其实与高中、中学思政课教学基本无疑, 这就导致了拥有猎奇心理大学生对于思政课重复教学的内容及模式产生厌倦。针对思政课教学形式而言, 其在大学校园内主要是以课程教授为主, 缺乏学生与教师的互动, 也缺乏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造成了学生将思政课的学习作为了一种负担。

三、对大学思政教育改革的思考

大学思政教育应当进行改革, 从而使其能够更好的引导校园健康文化形成、学生正确思维与行为习惯形成。为此, 作者针对其所处的现状及其问题, 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第一, 紧跟互联网时代脚步, 改革思政教育关注重点。高校思政教育处于互联网时代当中, 就应当结合环境与各大高校实际发展情况进行不断改变。为此, 应当针对教育内容与落脚点进行双重改革。1) 针对内容, 应当以互联网时代下经常出现的问题为思政教育课程案例, 以实践教学为出发点, 以点带面开发现代化思政教育体系, 将案例教学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范本。另外, 我国各大高校还应当积极建立起属于思政教育的数据库, 以便于把握90后、0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特点, 为其设置符合个体发展与需要的课程;2) 针对落脚点。我国高校应当避免纸上谈兵、只顾形式的教育模式, 将对高校学生思想教育落到实处, 坚持唯物主义精神, 不断加强对其行为的管控与引导, 以行动带动良好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形成。

第二, 改变思政教育模式, 以文化建设为主。针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对思政教育兴趣不足情况, 应当扬长避短, 避免走入传统应试教育怪圈。特别是对于思政教育而言, 其应当在思政课程书本内容学习基础上, 勇敢的走出去。增加学生接触新生事物的机会, 有效搭建高校与社会的桥梁, 让大学校园在拥有良好监控与引导机制前提下与社会大环境相互对接, 有效解决大学生思想、行为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另外, 还应当积极开发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 促使大学校园内能够建立起良好的文化与健康的风气。

摘要:大学校园是我国现代化人才的培养基地, 重视思政教育将能够为人才全面素质培养提供良好的基础。为此, 作者从我国大学思政教育面临的现状入手, 积极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在研究大量相关文献基础上, 对如何实现大学思政教育的改革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大学校园,思政教育,改革对策

参考文献

[1]李欢欢.高校红色网络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 2011 (22) .

剑桥大学继续教育现状 篇7

1. 问题的提出

从调查结果发现:聋生性知识认知水平有待提高, 表现在处于青春发育中后期的聋人大学生同样存在性知识缺乏, 在中学阶段和家庭的教育显然不够, 一些生理现象, 如遗精、月经仍有少数的学生不知道。对艾滋病多数学生不了解。学校性健康教育是个薄弱的环节, 聋生获取性知识的途径主要是课外读物、同性朋友交流与因特网。这点与普通大学生几乎相同。受东方文化的影响, 他们的性态度也是较为严肃的。女生的性观念相对保守, 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上大多数女生持反对态度, 大多数男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聋人大学生对学校性健康教育的需求十分迫切。对于性教育的范围依次是性知识教育、性道德教育和卫生保健自我保护。男女生的选择差异不大, 女生除了愿意接受性知识教育外更多希望接受卫生保健和自我保护教育。由此可见, 高校作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家园, 要帮助听障青少年学生顺利渡过这一特殊的年龄阶段, 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 培养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爱情观、婚姻观、生育观;使他们的人格臻于完善。

2. 聋人大学生性教育的实施策略

2.1 开设性教育课程

学校是性教育的主要阵地, 性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证性教育的正常开展, 必须在学校设置独立的系统的性教育课程, 系统而集中地讲授性生理、性心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性道德规范, 规定一定的课时, 必须有性健康课程的合格学分。选用适当的教材, 由于性教育知识不但包含医学、生物、心理等方面的内容, 还涉及法律、道德、人文、美育等领域, 系统性强。在聋生一样可以使用普通大学生的教材的情况下, 建议有关部门组织专门人员编写课本, 提供系统的教材, 由专业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性教育课程。如果课时限制, 考虑开设性健康教育“公选课”, 全面系统地讲授性生理、性保健知识, 艾滋病、性病的防治、紧急避孕方法等, 就能引导大学生逐步纠正不良行为习惯, 同时加强在性道德、性心理、性保护及法制教育和两性人际关系的教育。

2.2 建构聋人大学生性教育的隐性课程

聋生由于自身听力障碍, 且求学期间在学校中度过。加上与外界沟通交流机会少, 获取知识主要场所在学校。从学生在校所习得的经验总和来理解学校课程的话, 除了开设性教育课程这样的传统显性课程外, 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作用也很大, 成了学校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教育资源。由于性教育的特殊性, 表现在显性课程上的特点是明显的, 而隐性课程如何反映这些特征, 根据渗透式性教育的特点, 我们认为目标体系则应更多地强调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以及过程与能力的实现。从全局出发, 围绕这些教育目标的需要来补充显性课程的严重不足, 是在学校构建隐性课程体系时应重点思考的问题。性教育隐性课程将在培养聋生方法能力的形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婚姻观、生育观等, 以及对学生责任感的体现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建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的渗透式性教育的隐性课程, 为聋生深刻理解、接受、内化。

2.2.1 性教育隐性课程的初步建构

在性教育隐性课程的课程层面 (图1) , 我们做了大胆尝试。我们根据隐性课程的特点和功能, 结合聋生的特点, 抛弃以教师为主体的性教育隐性课程。取而代之的是强调学生自我参与和自我教育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性教育隐性课程的课程层面 (图2) 。期望能有目的、有秩序地对学生进行渗透式性教育, 并将这种性教育隐性课程体系纳入有序, 规范的、有目标的性教育体系中去。

如今, 各地聋人学校在性教育隐性课程的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教师人格等方面隐性课程做得都很好, 但是我们发现不太重视课程层面, 在性教育隐性课程目标、实施、评价等方面研究得很少。过去的性教育隐性课程过分依赖教师, 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即便是班会、学校性的性教育知识讲座、活动等内容依据的主题确立都是教师制定的, 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 并且学校对性教育的隐性课程管理随意性较大, 因人因校而异。虽然有课程计划, 但没有严格地以课程形态来管理性教育隐性课程, 课程实施是无序和不规范的。

课程层面的“学生自我教育”是通过学生自身的认知、体验和实践获取性知识, 发展性心理和提高性道德的一种方法。法国前总统埃德加富尔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 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

学生需要了解什么样的性知识, 需要解决什么样的性问题, 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 通过自我教育, 他们可以获得自己最缺乏的性知识, 找到能够最有效地解决自己性问题的方案。自我教育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 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把性教育的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发展的动力, 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性认识水平, 提高性觉悟和性道德。自我教育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逐步摆脱对老师和家长的依赖, 为今后更新自己的性知识, 提升性道德, 以及遇到新的情境与问题时能自我解决打下基础。自我教育对丰富学生的自我体验, 提高自我监控能力也非常重要, 使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性观念、性心理和性道德, 促进自我完善, 在面对各种不良性污染和性诱惑时能自我控制、自觉抵制。

当学生通过“做”而不是通过观察和被告知思考什么时, 这时的积极参与最容易引发深度学习。同伴群体活动能够使学生方便地与其他学生进行沟通, 分享他们的性教育知识和经验, 理解新概念, 交流意义和操作概念。

课程层面的教师指导方面:在性教育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调动每个学生的主体性, 因为在学生成长过程中, 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导航员”。教师要观察并了解学生的具体问题和真实情况, 通过对学生有意识地实施渗透式性教育的隐性课程, 使学生愿跟老师交流和沟通, 对学生进行性心理的指导和疏导, 针对性地做好性教育工作。

充分利用校园的环境,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参与指导。通过学生自我参与、自我教育进行渗透式性教育。提高学生性生理知识水平, 将这些知识转变为学生的正确的行为、情感态度, 以期达到渗透式性教育隐性课程的育人目的。

2.3 性教育隐性课程的实施

2.3.1 确定性教育的目标

以性生理为基础、性道德为核心、性心理调试为手段的同步化是性教育应坚持的最基本原则。其中认知方面主要靠显性课程完成, 行为、情感态度目标则由隐性课程实现。

2.3.2 利用信箱、校园网络确立性教育隐性课程主题

心理咨询是青春期性教育中比较专业化的个别教育形式, 心理咨询室的位置比较隐秘。咨询员与学生相对陌生, 学生的身份比较隐秘, 所以学生在遇到一些难以启齿的性问题时更愿意去接受心理咨询,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也更愿说出真相。心理咨询由专职的咨询员进行, 他们受过专业的培训, 理解心理学的原理, 掌握咨询的技能, 对学生出现的性问题特别是性心理问题的解决更加有效。

目前我国高校都设立了心理咨询室或者心理咨询社团, 却由一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学科教师兼职甚至有兴趣的高年级学生从事心理咨询工作, 他们基本上没有受过专业培训, 缺少实际经验, 影响了心理咨询的效果。通过我们与学生交谈, 发现聋生自己对于性方面的敏感问题比较羞涩, 又怕被老师训斥, 所以不愿意自己个别找老师咨询、不能主动接受性生理指导和心理疏导。这些也导致了传统的心理咨询难以正常开展。

我们针对学生不愿意单独与老师面对面的实际问题, 在校园角落设立小信箱, 让学生把自己的相关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困惑或者比较关注的问题以小纸条形式递交。再者利用校园网, 开通网上心理咨询, 由教师直接回答学生的各种青春期性困惑的问题。小信箱和网上心理咨询的特点是第一完全开放, 面对广大学生;第二能充分尊重学生的隐私, 让学生敞开心扉;第三是教师能及时发现时下学生的性心理或性生理问题, 能及时给予解决。同时也结合校心理咨询室收集的学生反映出的普遍问题, 确立性教育隐性课程的主题, 改变以往性教育主题由教师决定的方式。

2.3.3 利用活动渗透性教育

2.3.3. 1 学生成为校园环境的创建者, 进行自我教育。

眼睛是聋生学习知识、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最直接感觉器官,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功能, 学校对校园环境建设备加重视, 力图打造“会说话的校园”。充分发挥每一面墙的作用, 让每一面墙会说话。利用师生每日必经之处如食堂、操场附近的宣传栏, 创建“润物细无声”的育人环境。可以通过系科宣传栏、教室黑板报、宿舍环境布置等多种形式渗透。有针对地选择学生较多关注的问题作为校园长廊宣传的主题。组织学生亲身参与到校园环境的布置中去。

充分利用校园环境为学生营造一种健康文明的、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良好氛围, 促进学生性健康发展。利用学校的宣传长廊布置墙裙, 图文并茂, 贴近学生生活。进行有关我国婚姻法、人口与环境问题、艾滋病的预防等教育, 其中不乏学生作品、活动照片等, 在布置的过程中就吸引了许多学生的目光。特别是亲自参与板报和宣传长廊制作的学生, 由于自己在布置之前的设计、内容的选择、板报的制作等活动过程中一直身在其中, 进行着自我教育。

2.3.3. 2 组织学生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活动。

学生可以通过社会调查、社会宣传积极地投身到性教育活动中来, 既教育了别人, 又教育了自己。成功的性教育应该使学生能够自己正确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并且在行动上表现出较优秀的人格素养。为此我们认为有必要让学生亲自进行社会调查。进行社会调查得到的信息, 对学生来说更具说服力, 更有教育性。而且学生接触社会的同时, 提高他们获取资料, 分析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达到性教育目的。这是通过学生自身的认知、体验和实践而获取性知识, 发展性心理和提高性道德。

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活动, 加强性科学、性道德的宣传。如在展览馆定期举办性病、艾滋病知识的展览, 通过这些活动普及性科学知识, 开展性道德教育, 消除人们对性问题认识上的偏见, 提高人们对淫秽色情文化的免疫力。社会实践是自我教育的另一重要形式, 学生可以通过社会调查、社会宣传积极地投身到性教育活动中来, 既教育别人, 又教育了自己。

大学生走出教室, 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 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不但增进了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还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实践能力, 使学生人格臻于完善。

2.3.3. 3 采用多种形式的同伴教育活动。

“同伴教育”流行于英美等国, “同伴教育”广泛应用于生殖健康、艾滋病教育和吸毒、自杀、酗酒、性别歧视和妇女问题等社会领域。已经确认同伴教育项目是改变行为的有效方式。尤其对青少年生殖健康、艾滋病宣传教育方面效果很好。同伴教育是由学生自己组成一个团队, 选择高年级同学或年级中优秀同学担任骨干, 在学生间进行性教育和性指导的一种教育方式。同伴教育是小组讨论的一种延伸, 是处于讨论交流与自我教育之间的一种教育方法。它不是个体单独进行, 而是结伴进行的。

同伴教育特别适合于人际圈较窄的聋生。它的有效性在于它的广泛参与性, 它能使学生融入讨论和活动之中———亲自做比简单地获取信息更利于学习。这些活动的方式可能是游戏、竞赛或是角色扮演, 所有这些都能帮助人们看清新的事物, 而不是被告诉应该怎样想或做什么。比如说组织读书报告交流会和主题班会,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摘要:根据对部分聋人大学生进行的相关调查中发现:聋人大学生性教育仍存在许多问题。为更好地做好对该人群的教育工作, 通过分析存在的原因, 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 其中把隐性课程作为研究的主要实施部分。

关键词:聋人大学生,性教育,教育对策,隐性课程

参考文献

[1]曾阳, 常春, 等.医学生预防艾滋病性病/同伴教育效果追踪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 1999, 15.

[2]朱皖芳.关于青年聋生性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J].特殊教育, 1998, 2.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4]庞维国.自主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5]丁邦平, 朱明.青春期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6]Turnet G, Shepherd J.A method in search of a theory:peer educad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J].Health Edu Res, 1999, 14:235-247.

[7]William R B, Gatherine G L, et al.West African youthinitiative:outcome of a reproductive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J].J Adult Heaith, 2001, 29:436-446.

[8]刘青, 昝飞.聋生青春期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现状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 2005, 2.

大学生情商现状与教育途径分析 篇8

在大学生情商教育上, 仍然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矛盾, 一方面是学校情商教育重视不足, 大学生在情商修养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另一方面是大学生情商水平越来越多地为社会和用人单位所重视, 被视为人才选用和任用的关键因素。大学生作为智力水平较高的群体, 正处在自身能力提高和性格完善的重要阶段, 在个体智力和能力发展的同时, 应重视并具备与之相匹配的情商。不论是从解决矛盾的需要上, 还是从学生发展角度, 都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和研究中增强对情商教育的重视度, 促进大学生情商水平的提高。

一、当前大学生的情商现状

1. 自我认识不足, 自律能力差。

经典命题“认识你自己”, 刻在古希腊阿波罗神庙的石柱上, 用以警醒世人。自我意识, 是个体对自己各种身心状态的认识、体验和愿望, 以及对自己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与愿望。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自己对自己的看法。笔者在教学实践中, 通过学生对“自我”描述的分析, 发现学生对自我控制、社会自我和理想自我认识不足, 特别在自律、自制力和自控方面认识不足。这些现实也部分印证了为什么当前部分大学生行动力缺失、沉迷网络和手机、人际关系紧张的问题。自我认识不足, 还表现在大学生对自身情绪的识别不充分。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 面临着从思想、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变化, 部分学生在转变阶段经历迷茫、困惑、失落, 由于不能正确看待个人情绪的变化, 进行合理归因, 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自暴自弃甚至其他极端行为。

2. 情绪管理能力差, 耐受力差。

较之中学阶段, 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更具自觉性和独立性, 但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还不是很强, 易被情绪所左右或陷入某种情绪难以自拔。由于环境的变化和需要的差异, 每个大学生都会经历各种情绪, 虽然人人都向往快乐、想获得愉悦的体验, 但是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消极情绪。当出现适度的消极情绪时, 只要得到合理宣泄, 就不会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但是当前大学生, 往往忽视个人情绪的纾解和管理, 负面情绪淤积而得不到释放, 影响个人健康和正常生活。在处理类似情绪和其他困境时, 当前大学生表现出的逆商水平也着实让人担忧, 对逆境的耐受力差, 抗压、抗挫能力较低。往往表现为陷入困境自怨自艾, 难以自拔, 缺少正确归因, 消极情绪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

3. 目标模糊, 缺少行动力。

目前的大学生, 在十几年同一目标“高考、上大学”指引下进入大学, 可是一旦进入大学校园, 要做什么、想做什么、怎么做, 这些问题变得模糊了。有些学生将未来就业作为主要的前进目标——要找个好工作, 可是却缺少对自身具备条件的思考和准备, 并没有清晰的工作标准、自身条件计划、自我发展规划以及缺少个人身心成长关注。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 大学生在现实生活和学习中失去了目标指引, 缺少具体规划, 从而使得他们失去了前进动力。

4. 移情能力不足, 人际关系处理不当。

当前大学生多是90后甚至是95后出生, 被称呼为“小皇帝”成长起来的一代, 多数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 是家庭的中心, 从小享有着来自父辈、祖辈的关心和无微不至的照顾。在学习生活中, 也几乎依靠着父母和老师的帮助习惯性地做事。这样的家庭和学校环境造成当代大学生“自我中心”的意识, 欠缺移情能力, 较少顾及他人感受。在人际关系处理中, 表现出缺乏与人相处的技巧, 欠缺同理心, 人际关系紧张。

二、大学生情商培养路径

1. 完善情商教育体系。

要发挥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 学校不仅肩负着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任务, 还要完善学生的人格, 包括情感和潜能价值等情商因素的挖掘和培养。学校教育中可以将情商教育作为能力培养的专门项目, 并在课程设计和教育形式上进行改革, 使情商教育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一方面, 设置专门的情商教育通识课程, 并以选修课的形式提供给学生选择, 例如, “情商管理”“自我认知与悦纳”“人际交往技巧”等。另一方面, 可将情商教育内容渗透到专业课程教育当中, 设置情商教育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课程实训、学生互动、课后训练等环节实现情商教育目标。最后, 可以将情商教育与学生实践活动相结合, 通过学生实际参与校内外的活动, 如大学生社团活动、校内外竞赛、公益活动等, 加强学生实践锻炼, 通过亲身体验与感悟来提高学生情商水平。在实践活动中还会遇到各种困难, 通过克服困难的体验, 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和耐挫力。

2. 构建新型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 其教学理念和态度、教育方法和策略、教育经验和手段, 也会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增强教师的心理素质, 完善教师的心理施教方略, 对提高学生情绪智力教育效果同样发挥重要作用。情绪智力理论要求师生之间构建一种民主的、平等的、相互尊重新型师生关系。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 有意识地渗透情商教育, 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 加强师生互动和情感交流, 引导学生独立、自信。这既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还可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教师主动引导学生对学习结果和生活状况等进行合理归因, 提高学生逆商水平,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应引导学生进行归因分析, 使学生对成功和失败都能有正确认识, 并在个人能力和努力归因上重点提醒, 以帮助学生敢于接受和承担相应的任务, 坦然面对逆境和困难, 从而增强他们的信心, 更愉悦的自我接纳。同时,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优缺点, 扬长避短, 明确个人奋斗目标, 按照个别差异对学生的学习或行为制定适当的标准, 以增进学生对自我身心条件的了解。

3. 加强自我教育, 发挥情商教育的内部动力。

“吾日三省吾身”, 自省与自我修炼是大学生情商教育的重要途径。引导大学生通过自我教育来提升情商水平发挥内部主动性, 情商教育最终方能显现成效。大学生要树立全面发展的理念, 不仅要在学识和技能上学有所成, 而且在人格完善、精神世界充实、与人交往等方面也要不断提升。当前大学生首先要充分认识自我, 以更好地提升自己, 可以通过自我分析、借助他人评价、横向、纵向的自我比较等方式来实现。定时总结自我, 对自我认知、自我感受、自我控制、现实和理想自我等方面全面分析, 形成全面客观的自我认识, 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自大。秉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 进行自我批评, 遵照接纳自我、热爱自我的信条进行自我欣赏。最后, 采用自我监控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时刻提醒自己在所处情景下的分析情景、动机、行为反应方法和结果。

参考文献

[1]赵宝新, 王英, 赵丽新.试论大学生情商素质开发与综合素质培养[J].教育与职业, 2014 (2) .

[2]牛宗刚.当代大学生情商及教育现状调查报告[J].科技视界, 2014 (22) .

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与对策 篇9

近年来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 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 2010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30万, 比上一年增加了20万。到2011年, 大学层次毕业生数量将达到峰值, 约758万人, 加上前几年沉积下来未就业的480万毕业生, 2011年需要就业的大学生高达千万人。大学生创业作为解决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 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因此, 大学生创业教育对高校来说任重而道远。既要服务于创业人才培养, 又要通过创新教育模式和实践, 帮助大学生增强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品质、掌握创业知识、提升创业能力的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 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培养“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先进教育方式, 已经引起我国高等院校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 要“强化高校毕业生创业指导服务, 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小额贷款、开业指导、跟踪辅导的‘一条龙’服务。”现实表明, 随着国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 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改变。从目前的形势来看, 社会上自主创业的人将越来越多, 甚至也有可能成为今后就业的主流, 成为大学生毕业后就业的首选。如何解决大学生自主创业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2 大学生自主创业难的原因分析

第一, 缺乏自主创业信念。大学生心中的创业, 更多的是成功的事例, 心态自然都是理想主义的, 其实, 成功的背后还有更多的失败。对此他们由于社会经验不足, 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 创业中如遇到挫折和失败, 就感到痛苦茫然, 甚至沮丧消沉。另外, 由于缺乏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 单纯技术发明或创新没有创造原动力, 欠缺面向应用的针对性, 因此难以转化。开展创业教育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就业成果转化。

第二, 设想幼稚, 对创业问题的认识还处于糊涂状态, 脱离实际。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还停留在仅有的一个美妙想法与概念上。在大学生提交的相当一部分创业计划书中, 许多人还试图用一个自认为很新奇的创意来吸引投资。但投资人看重的是创业计划中的真正技术含量有多高, 市场空间有多大, 市场赢利的潜力有多丰厚。对于这些, 创业者必须有一整套细致周密的可行性论证与实施计划, 决不是仅凭三言两语的一个主意就能让人家掏钱的。

第三, 资金缺乏, 社会环境不完善。资金是制约大学生创业的瓶颈, 没有资金, 再好的新技术也难以化为现实生产力。昂贵的学费已使家庭举步维艰, 吸引社会投资更是谈何容易。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先例令人对创业望而生畏, 也在社会上形成对大学生创业的质疑。处于转型期的我国社会, 创业所需的各种服务体系还不完善, 如银行贷款、申请工商注册等环境因素也使他们雪上加霜。

3 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对策

通过社会、政府、高校与大学生自身等群体的共同努力, 找到适合大学生创业的对策:

3.1 解放思想, 倡导创业精神, 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激发人们进行创业实践的欲望, 是心理上的一种内在动力机制。要大力加强对创业人物及其创业事迹的宣传, 更新思想观念, 营造创业氛围, 倡导创业精神。激励大学生在创业中就业, 在就业中创业。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的勇气和智慧, 必须有较崇高的目的和强烈的使命感。

3.2 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 增强创业能力

创业对创业者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 尤其是要求创业者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商务、税务、投资、法律知识、创业知识和专业知识等。另外, 还必须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增强创业能力是在创业实践活动中的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能力。一是创新能力, 即应对市场和社会需求推陈出新、“无中生有”的本领;二是策划能力, 即根据外部创业环境的变化, 确定并适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和发展路径的本领;三是组织协调能力, 即把创业活动中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科学高效地整合起来的能力;四是领导能力, 即在创业活动中运用组织和权力, 按照企业发展的目标, 通过引导教育员工统筹工作的本领。

3.3 加强自主创业教育, 丰富大学生的创业知识

努力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与创业水平, 高校有必要在创业课程设置与创业指导等方面做出进一步的努力。高校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 还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技能的培养。开设与创业相关的讲座会教学。创业知识是创业意识和创业品质的基础。丰富大学生的创业知识是创业教育的主体。高校通过过程辅导和政府、社会扶持等一条龙服务, 解决创业过程中的相关难题, 提高自主创业的成功率。

3.4 构建创业平台, 开展创业生涯规划指导

构建大学生创业的服务体系, 一是提供政策支持。做好国家扶持大学生创业策措施的落实工作。二是提供项目支持。要为大学生创业推荐可供选择的项目, 尊重学生的选择, 以学生自主选择的项目为主, 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三是争取资金支持, 探索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持。对学生进行创业生涯规划指导, 发掘创业潜能、帮助提高创业素质。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训练中突出创业生涯规划和创业素质训练:从大一新生入校开始, 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业导向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推出系列职业特别是创业素质训练项目, 贯穿全程开展职业和创业素质训练。

3.5 结合学生本身特点, 选择正确的创业方向

大学生的创业方向一定要根据学生自身特点来定, 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大学生的潜质, 大大增加创业成功的机会, 同时方向的选择也非常重要, 以下四个方面可供选择:

3.5.1 高科技领域。

身处高新科技前沿阵地的大学生, 在这一领域创业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 一般来说, 技术功底深厚、学科成绩优秀的大学生成功的把握较大。推荐商机:软件开发、网页制作、网络服务、手机游戏开发等。

3.5.2 智力服务领域。

智力是大学生创业的资本, 在智力服务领域创业, 大学生游刃有余。例如, 家教领域就非常适合大学生创业, 一方面, 这是大学生勤工俭学的传统渠道,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另一方面, 大学生能够充分利用高校教育资源, 更容易赚到“第一桶金”。推荐商机:家教、家教中介、设计工作室、翻译事务所等。

3.5.3 连锁加盟领域。

统计数据显示, 在相同的经营领域, 个人创业的成功率低于20%, 而加盟创业的则高达80%。对创业资源十分有限的大学生来说, 最好选择运营时间在5年以上、拥有10家以上加盟店的成熟品牌。推荐商机:快餐业、家政服务、校园小型超市、数码速印站等。

3.5.4 开店。

大学生开店, 一方面可充分利用高校的学生顾客资源;另一方面, 由于熟悉同龄人的消费习惯, 因此入门较为容易。正由于走“学生路线”, 因此要靠价廉物美来吸引顾客。此外, 由于大学生资金有限, 不可能选择热闹地段的店面, 因此推广工作尤为重要, 需要经常在校园里张贴广告或和社团联办活动, 才能广为人知。

结语

创业教育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经过近年来的探索, 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亮点。但是, 与国际比较成熟的创业教育实践相比, 我国的创业教育还处在初级阶段, 需要转变观念, 不断进行研究和实践, 创出特色, 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创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灿军.略论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心理索质教育[J].求索, 2004 (1) .

[2]杨爱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现途径探讨[J].科技创业, 2006 (1) .

[3]刘彩生, 李国峰.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探析[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3) .

[4]戴育滨, 张光辉, 张日新.浅论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J].科技创业, 2006 (6) .

大学人文教育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篇10

杨叔子院士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这种精神和文化就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文化,那么它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民族。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外在表现为经济力量、国防力量和科学技术的竞争,内在表现为人才素质的竞争,谁在人的素质上占优势,谁就能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权。人文素质是一个优秀大学生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大学生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是祖国发展、国家兴旺的栋梁,是正面影响社会文化、社会发展的知识力量。在大学的教育中,不能忽视对人文素质的培养,要通过人文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道德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净化他们的心灵,提升他们的境界。

本文通过对大学人文教育现状的分析,探讨在大学开展人文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重要意义,提出开展大学人文教育的有效策略,以期为大学人文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探讨。

二对大学人文教育困境的反思

一个国家不能没有文化理想,作为一个国家精神堡垒的大学更承担着为国家、民族、人类寻求梦想、美好生活和改变现状的使命。如果一个民族失去了人文理想,那么这个民族的未来将是黯淡的。在物质主义、功利主义日趋严重的今天,大学教育呈现出了重科技轻人文、重知识轻心智、重结果轻形式的倾向,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人文教育边缘化

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对科学技术的强烈追求下,我国一部分高校把学校的发展目标定位于为社会提供所需人才,把自己比作“生产人才产品以满足社会需求的工厂”。而学生也秉承着“适应社会,适应需求”的理念积极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和实用知识。使得大学教育的“人文化”特征被“实用化”特点所遮蔽。这种转变突显了高等教育的现实感,使教育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关联更加直接更加紧密,增强了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但是它同时也造成了高等教育出现了严重的“实用化”特征,它所培养的往往是“专家”而不是“学者”;培养的是分门别类的“专业技术人才”,而不是具有人文素质的现代社会主体。这种风气抹杀了大学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区别,强化了学生对专业的依赖,强化了社会对大学的专业化模式的认知,使得中国的高等教育呈现出了专业化的倾向。

2课程设置结构失衡,人文教育学科化

人文精神教育不能等同于人文知识的传授,人文素养也不能等同于人文学科的知识积累。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它有别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人文学科,它并不只是一种学科分科,而是诸多学科知识体系的总和。目前我国大学人文教育主要是从人文学科中汲取素材和材料,但是人文教育不等于文科教育。文科教育是必要的,但是它不应该成为人文教育的全部内容,文科教育强调的是通过对人文知识的掌握,对某一人文现象有一定的认识。而人文教育强调的是通过知识的传授,环境的熏陶使之内化成为人格、气质、修养,使之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净化人的灵魂,陶冶人的情操。另外,从课程设置方面看,我国大部分高校人文教育的开展只是简单地把人文教育设置成为一般公共课和选修课,课时数受到限制并且质量不高,对人性的训练与培养、文化氛围的营造与学生个体的人生体验却重视不够。这很难确立人文教育的地位,留给学生的至多是人文知识,而人性的因素则被遮蔽。

3大学缺乏人文氛围,人文教育工具化

人文教育主张通过知识的传授、环境的熏陶等手段使人类优秀的人文知识成果及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想情感和思维方式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修养、精神风貌和品格意志。在物质、功利思想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对于自己的历史使命认识不清,他们人文知识匮乏,文化自觉意识淡薄,对现实和社会的认识不够,他们思考、反思能力薄弱,想象力、创造力缺乏,甚至有些大学生不知“为何而生”,对前途感到茫然。目前,我国高校缺乏一种人文氛围,大学生对于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重视,对于大学意义的理解具有一种“实用主义”的色彩。人文教育被理解成为获得学分所必须通过的课程或是完成考研的必要手段,人文教育不被看作是一种人格的提升,境界的升华,而只是实现目的的一个工具。此外,我国高校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过分依赖于课堂教学的方式,并且在考核方式上往往采取标准化试题的方式,这种考察方式使学生获得的无非是一些知识、概念,最多是一些理念,而失去了对于人文精神所应给予的重视和培养。

三开展大学人文教育的有效策略

德国著名教育家洪堡认为,大学具有双重任务:一是对科学的探求,二是个性与道德的修养,其中后者是大学的终极目标。近年来,素质教育成为我国教育界使用频率颇高的词汇,它强调对学生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在专业领域,同时也要注重对人的品行、道德、能力、人文素养等方面的培育。实践证明,单靠科学教育和科学发展并不能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在大学中开展人文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正确处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树立人文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基础地位

大学不仅是现代科学的发源地,更是社会道义的策源地和人类的精神殿堂。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材,而非制造高档机器。科学技术固然重要,但是,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容易导致物质世界对人性的束缚和一些人道德精神价值的失落。在人的各种素质中,科学素质仅仅是基础素质之一,人文素质也是人的重要的基础素质。就两种基础素质来看,一个人如果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种,他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近几年在国内引起轰动的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马加爵杀人事件和大学校园里屡禁不止的考试作弊问题等都是当代大学生精神空虚、迷茫,忽视道德修养、个性发展的表现。大学生是我国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生力军,倘若他们只具备良好的科学素质而缺乏崇高的理性、良好的德性和健康的心理,那么势必会造成他们精神滑坡、亲情隐退、人道迷失等,他们的科学素质将很难发挥作用而推动社会的发展,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社会发展的一种危害。因此,应加强人文教育在大学中的基础地位,使大学不但传授知识文化,更要注重对学生社会责任

感、事业心、竞争意识、开拓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担负起培养学生人格、气质、修养等全方位人文素质的重任。

2走出人文教育学科化的限制,充分挖掘人文精神的实质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有些人强烈地感受到,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人们的幸福感没有得到相应的增加,而有时甚至会感觉到空虚、迷茫。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人类竞争日趋激烈,人们不断地去追逐、认识、把握外部的物质世界,学会了“如何生存”的本领,但是对于“为何而生”却显得迷茫。因此,高校人文教育要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合理安排人文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合理安排课时,扩大人文教育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例。将人类思想的精华有机地网络起来,使学生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形成系统的认识。此外,在学科评价方式上要充分挖掘学生的主体意识,培育其积极健全的人格,而不是单纯评价其理论、学科化的人文知识掌握了多少。要通过人文教育激发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广大学生认识到人的生命不应该只是从生到死的生理过程,而应在生命的过程中完成精神的升华,培养健全的人格,活出生命的尊严。

3提升大学人文氛围,丰富人文教育培养方式

大学生身处大学校园之中,校园文化是不可替代的人文教育土壤。优良的校园环境,对于学生的身心成长意义非凡,校园环境对于学生当下的思想言行,乃至一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具有深远的影响。良好的学术氛围、道德风尚、文化娱乐品味、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感受到一种科学与人文的气息,它可以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与熏陶,同时激发起他们奋发向上、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力量。提升大学文化氛围,教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素质的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能把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教师为人处事的原则、治学精神、思维方式、审美观念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和影响。高校教师应该注重个人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使这两种素质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此外,人文教育开展的方式也可以多样化,高校可以通过学术讲座、活动交流等各种具体的行动来彰显高校教育的人文特征,切实提高人文精神培养的效果,使校园文化建设得更好,促进高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现状研究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挫折教育,挫折教育途径

在当代社会中, 人们的日常生活并非一帆风顺。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青年的先进代表, 代表的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可以说, 生长在这个时代的大学生, 虽然无限幸福, 令人羡慕, 但同时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大学生挫折教育是为了让大学生通过自我分析, 正确的认识挫折, 积极调整心态, 从而化解挫折, 在挫折的考验中慢慢走向成熟, 成为生活的强者。

一、挫折的含义和类型

(一) 挫折的含义

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 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 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障碍。心理学指个体有目的的行为受到阻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

(二) 挫折的类型

1. 学习挫折

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障碍, 比如对学习方式的不适应、对专业的期望有差距造成的学习兴趣减弱等, 都会产生挫折感, 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 同时也会影响大学生的未来发展。

2. 家庭挫折

家长望子成龙心切, 要求孩子样样全能、次次最优;家长尽力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 让孩子逐渐形成一些不切实际的期望;家长过度的保护和包办, 使得孩子的多种能力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不适当的家庭教育给孩子所营造的成长氛围, 与孩子在家庭之外的真实经历之间的强烈反差, 造成孩子难以面对现实, 承受挫折能力差的现象。

3. 情感挫折

学生时代的爱情充满着单纯和幼稚, 双方往往把感情幻想的过于美好。学生在恋爱过程中, 由于恋爱动机不正确或者不能正确处理恋爱关系, 从而产生挫折感, 使得大多数大学生的恋爱都是以悲剧告终。

4. 人际关系挫折

人生中很多成功的获取都来自于良好的人际关系, 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来自良好的交往。但是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过多的冷漠与虚伪, 使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不断受挫而失去自信心、心灰意冷, 产生懒得交往的消极心理, 从而使他们丧失取得成功的机会。

5. 生活挫折

生活挫折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由于理想目标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差距造成的挫折感。同学们在一起学习, 但是大家的家庭条件不同, 与之相随的就是生活方式、习惯的不同, 同样也会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大学生挫折感产生的原因

(一) 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受社会高度的信息化、市场经济冲击波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使得在象牙塔里面的大学生比常人遇见更多的问题。种种情况无形之中对毫无生活经验的大学生的造成强烈冲击, 增加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使得一部分心理脆弱的大学生感到紧张恐惧, 从而产生巨大的挫折感。

(二) 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

柏拉图曾说:“家庭教育是社会的基础”。由此可见, 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中至关重要。受政策影响, 目前我们国家独生子女家庭较多, 独生子女大学生享受着亲人关爱, 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 当他们遇见挫折时就会觉得焦躁不安, 容易造成同学关系紧张, 严重时会导致心理障碍。

(三) 学校环境因素的影响

在校期间, 大学生的主要时间都是在学习上, 大学老师的授课方式与高中有所不同, 会造成一部分大学生不适应;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存在着眼高手低的现象, 这就使得他们对就业的原本期望与现实生活之间产生巨大差异。这些情况的出现, 同样会对大学生的心理造成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三、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的途径

魏青认为:挫折教育就是有意识地利用和设置比较艰苦困难的条件, 让青少年在与困难和挫折做斗争中经受磨练受到教育, 以提高他们战胜困难、应对挫折的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 即磨难教育[1]。

(一) 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有积极的心态才会产生有效的行动。重视大学生在挫折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充分调动其主动性, 使他们能正视生活中的各种挫折, 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正确的认识长处和不足, 扬长避短、增强自信, 逐渐实现自我价值。

(二) 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

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 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大学生正确对待挫折的重要思想基础。高校教师通过教育学生利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 培养学生审慎思考的能力, 使他们能够实事求是、更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将挫折教育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 实现二者的相互结合, 使同学们能够更深入的了解挫折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科学的看待人生中的挫折, 增强承受能力, 通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引导自己美好的人生。

(三) 完善校园文化活动

建立和完善心理社团管理体制, 通过引入考核激励制度, 健全的管理机构和完善的管理体制, 保证学生心理社团持久、健康发展[2];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指导和咨询工作, 探寻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使大学生能够全方位、多渠道的得到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

(四) 增强社会实践教育

多数大学生几乎没有体会过劳动的艰辛, 可以通过去偏远地区学习和生活, 让他们深刻体会生活的艰辛;适当的参加社区岗位的活动, 不仅能让他们学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同时也能学会正确的处理人际关系;组织大学生参加野外生存训练, 通过找水、找食物、睡袋使用、常备急救箱使用等生存训练, 达到提升抗挫折能力的目的[3]。

(五) 改善家庭环境

家长应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子女。比如注重培养大学生独立的生活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建立民主型和协商型的教育方式, 规范自身的行为;利用家长信箱等心理咨询方式规范提高自身能力, 帮助大学生有效提升抗挫折能力。

人生难免会遇到挫折, 没有经历过失败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没有河床的冲刷, 便没有钻石的璀璨;没有挫折的考验, 也便没有不屈的人格。正因为挫折, 才有勇士和懦夫之分。高校教师通过加强对大学生的挫折教育, 使大学生充分认识自我, 意识到目前肩负着的重任, 拥有承担挫折的勇气, 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 从而有效的化解挫折, 在挫折的考验中披荆斩棘、不断奋进, 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魏青.论挫折教育[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1997 (3) :113.

[2]李根.用科学的方法实现高校学生社团的可持续发展[J].中科技信息, 2007 (20) .

上一篇:电子商务成本影响下一篇:农村班主任工作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