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效能(共7篇)
使用效能 篇1
随着我国城市交通的发展,地铁以其准时、方便、快捷以及载客量大和污染小等优点,在城市公共交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因地铁客流量大、空间封闭,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不可估量的财产损失。在地铁发展的100多年间,全世界几乎每年都有重大地铁火灾事故的发生,因而地铁火灾事故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例如,1987年英国伦敦地铁站机房起火,引燃扶梯,造成32人死亡,100多人受伤;1995年阿塞拜疆地铁火灾造成558人死亡,269人受伤;2003年韩国大邱地铁发生人为放火,135人死亡。我国自1969年地铁投入运行以来,因变电所、地铁车辆内的电气设备和线路故障以及违章电焊和电气设备误操作等引起的火灾共156起,其中重、特大火灾4起。
地铁火灾的起因主要有放火、车辆自身或相撞起火、装载物起火、配电起火等几种。由于受到封闭环境的制约,其产生的火灾有三大特点:一是火灾发展快,烟雾大,升温速率高;二是疏散营救难度大;三是扑救困难。因此,地铁场所防火的原则是自防自救,高效、快捷地扑灭初期火灾。在地铁场所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以实现对地铁火灾的早期发现和通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扑灭火灾。合理有效地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以提高地铁场所火灾防护水平,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更好地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为地铁的安全运营提供有力的保障。
在具体的地铁工程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存在自身性能差异和施工质量差异,致使其运行状况表现不同。消防监督部门、保险部门和使用者迫切需要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科学的评价,而目前我国现行有关国家标准对如何评价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使用效能没有做出相应的规定,因而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地铁火灾预警、预防作用的发挥。为规范地铁场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评价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作用,笔者对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使用效能评价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地铁场所中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使用效能的评价要求,为该类场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运行提供评价的要素指标、流程、评分模型。
1 地铁场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组成与功能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软件技术在现代消防技术中的大量应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的结构形式已呈多样化趋势,火灾自动报警技术的发展趋向智能化。地铁工程的特点是以行车线路为单元组建管理机制,每一条线路管理范围从几公里到几十公里。按这种线形工程管理的需要,全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宜设控制中心集中管理—车站分散控制的报警系统形式,即由中央控制级、车站与车辆段现场级以及相关网络和通信接口等环节组成,使管辖区内任意点的火灾信息和全线管理中心下达的所有指令均在全线范围内迅速无阻地传输,以实现火灾早期发现,利于及时展开灭火救援。
1.1 FAS的中央监控管理级
FAS的中央监控管理级由操作工作站、打印机和模拟屏等设备组成,具有如下功能:
(1)与各车站、车辆段等FAS进行通信联络;
(2)接收全线火灾灾情信息,对全线系统监控管理,发布火灾涉及车站的消防设备的控制命令;
(3)火灾事件历史资料存档管理以及全线消防设施日常监管。
1.2 FAS的车站监控管理级和现场控制级
FAS的车站监控管理级和现场控制级由火灾探测器、火灾报警控制器、计算机工作站、打印机等组成,具有如下功能:
(1)与FAS中央管理级以及本车站BAS间进行通信联络;
(2)监视车站管辖内火灾灾情;
(3)采集记录火灾信息,并报送FAS中央监控管理级;
(4)车站控制室应能控制地铁消防救灾设备的启、停,显示运行状态;
(5)当启动各种防烟、排烟模式时,应联动停止通风、空调系统运行,切断相关区域的非消防电源,独立或接受控制中心FAS指令,发布火灾联动控制指令。
1.3 车辆段、停车场FAS
车辆段、停车场FAS由火灾探测器、火灾报警控制器等设备组成,具有如下功能:
(1)与FAS中央监控管理级进行通信联络;
(2)监视管辖区内火灾灾情,并报送FAS中央监控管理级;
(3)控制有关消防设备;
(4)切断相关区域的非消防电源。
2 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使用效能评价要求
接受评价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产品应通过国家消防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合格,并获得中国消防产品质量认证委员会核发的产品质量认证书,获准在国内使用的产品。须按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6)、《地铁设计规范》(GB 50157)中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要求进行设计、施工、验收和检验。
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使用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遵循系统性、相关性、独立性、可测性、科学性等原则,做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指标项的选取应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定义明确、数量适中、与工程相关性显著、采集和量化方法简便;综合评价方法的通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强,测评结果可显著地区分评价对象在安全防护性能上的综合差异。
3 评价指标体系
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使用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1)适用性。
适用性是指系统适合使用的特性,包括使用性能和辅助性能等。该指标的评价包括火灾响应有效性、联动控制有效性和场景匹配性等指标。其中,火灾响应有效性包括对移动火和定位火、汽油等各类明火、车辆火与电气线路火的响应能力;联动控制有效性包括集中控制与分散控制结合能力、防排烟控制能力、疏散诱导能力、消防设施在控制室集中显示与远程信息传输能力等;系统匹配性主要指系统组件之间长距离远程通信方式与能力。
(2)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该指标的评价包括评价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信号传输能力、抗电磁干扰能力、抗电源干扰能力以及抗环境干扰能力等。
(3)可维护性。
可维护性指在一段时间内,系统可保留至或维修至正常预定功能状态的可能性。该指标的评价包括评价系统全面自诊断能力、独立部件互换能力以及远程维护能力等。
(4)可扩展性。
可扩展性是指地铁应用场所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可扩展能力,该指标为满足地铁轨道交通运营需要,衡量地铁的后续扩展能力。其评价内容包括扩展能力、扩展系统与原系统的匹配能力以及冗余与扩展等。
(5)网络性能。
网络性能指标主要是衡量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网络的主要功能特性。该指标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网络的开放性、网络通信能力、网络故障隔离能力、网络扩展能力以及与其控制系统接口等。
4 评价流程
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使用效能评价一般采取如下流程:
(1)确定并熟悉评价的地铁场所系统对象,内容包括工程设计方案、图纸、系统布局、火灾危险源、疏散线路等各类情况;
(2)筛选并定义系统评价指标;
(3)确立各项评价指标相对应的权重系数;
(4)确定系统评价准则;
(5)进行评价测试试验或采用主观判断法对单项指标进行评分;
(6)综合评分,得出评价结论。
5 评分模型
评分模型主要用于给各评价指标打分,最终依据相关公式计算出被评价系统的总得分,根据总得分的分值判断被评价系统的使用效能等级。
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使用效能分为四个等级:A、B、C和D(优、良、及格和不及格)。其中,A级分值:90~100;B级分值:80~89;C级分值:60~79;D级分值:0~59。具体评分模型如下:
(1)对需要评价的每个二级指标打分,并对每个二级指标按照不同重要程度赋予权值(任意一个一级指标中的二级指标权重和等于1,如式(1)所示),按照式(2)求出每个一级指标的得分:
undefinedfIIi=1 (1)
VI=undefinedVIIi·fIIi (2)
式中:VI为任意一级指标的得分;VIIi为该一级指标中任意二级指标的得分;fIIi为该一级指标中任意二级指标的权重;n为该一级指标中二级指标的个数。
(2)依据计算得出的一级指标分值,并对每个一级指标按照不同重要程度赋予权值(一级指标的权重和等于1,见式(3)),按照式(4)计算出该评价的总得分。
undefinedfIi=1 (3)
V=undefinedVIi·fIi=undefinedundefined
式中:V为总得分;VIi为任意一级指标的得分;fIi为任意一级指标的权重;n为该一级指标的个数。
例如,某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使用效能评价总得分为86分,依据评分等级,该系统使用效能为B级。
6 结束语
地铁应用场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手段对其进行使用效能的评价,笔者提出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流程以及评分模型,对满足地铁应用场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产品工程的适用性评价,提高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的整体使用性能、规范地铁工程系统运行完好率和有效性评价,都将起到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摘要:对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使用效能评价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该系统使用效能的评价要求、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流程以及评分模型,为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使用效能评价工作提供了技术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使用效能评价,指标体系,评分模型
参考文献
[1]GB 50157-2003,地铁设计规范[S].
[2]北京地铁火灾报警系统设备的技术方案[R].
[3]王佳,尹晓宏.地铁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J].电气应用,2004,23(12):87-88.
[4]罗红萍.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的管理与维护[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5,2(6):40-41.
使用效能 篇2
基金项目:邵阳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邵阳县二中省级优秀教学实习基地建设校级委托课题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先友(1968-),男,湖南邵阳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以邵阳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邵阳县二中教学实习基地为例
张先友
(邵阳学院 政法系,湖南 邵阳 42)
使用效能 篇3
英语阅读课堂导入作为有效激发学生兴趣, 挖掘其求知欲, 活跃课堂气氛, 优化课堂效益的热身手段深受广大一线教师偏爱和广泛使用。因而, 导入五花八门, 综合起来, 回头审视, 在家常课、公开课中课堂导入存在以下一些不足或问题:
1.公开课导入求新、求奇, 过于追求形式
在一些公开课或竞赛课中, 老师也是力求与众不同, 脱颖而出, 千方百计寻找新颖的导入方式, 但是由于过于追求形式的新与奇, 忽视了内容本身, 没有与课堂内容紧密结合, 与学生实际相脱节, 学生云里雾里, 没有起到引导、启发学生进入课堂新内容的作用。
2.家常课导入呈现两个极端
一方面, 有的老师为了加快教学进度, 抓紧课堂时间, 干脆就没有课堂导入, 学生对于新授课内容没有及时的心理准备, 与老师课堂脱节, 反而缩短了有效的课堂学习时间。另一方面, 有的老师导入过于随意, 内容和形式的选择都欠深思熟虑, 往往天马行空, 学生确实也感兴趣了, 但是一节45分钟的课, 导入花了15分钟甚至更长, 恐怕很难为后续的教学过程及教学反馈留足时间。
事实上, 目前课堂上为老师广泛使用的导入方法可谓百花齐放, 争奇斗艳。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大家所普遍使用的导入方法, 以及如何有效利用导入来服务课堂。
二、多样方法, 各显神通
1.直观刺激法, 刺激感官, 激发经验
进入了信息化时代, 课堂教学可以利用的工具让课堂内容极为丰富多彩, 实物图片、实物、音频、视频、条件允许的话, 甚至3D成像1都有可能在课堂实现。
以牛津教材Module 8 Unit 3 Reading Visiting the masters通过图片、视频, 学生了解了大师毕加索、达·芬奇、凡高、伦勃朗, 跨越了国界, 跨越了时代的限制, 学生走进了大师, 由此, 从多方位刺激了学生的感官, 激发了学生已有的经验, 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以旧带新法, 顺藤摸瓜
所谓温故而知新, 以旧带新法是非常实用的家常课导入方法, 老师通过提问与上节课重点内容相关联的知识, 并提出新的问题, 由此来带动新课内容。
以定语从句中关系副词一课为例。导入以复习上一节定语从句语法课的关系代词复习为起点, 等做完了一系列有代表性的关系代词习题后, 表扬他们, 并另出两道填空题:a.Is this the city____youonce worked in?b.Is this the city____you once worked?显然, b题自然而然向学生质疑, 带动了本课。
3.亲切交谈法, 拉近距离
亲切交谈法让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寻找到了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 他们心情得以放松, 老师以家常唠嗑的方式 (一定程度上就是Brainstorming) , 问一些学生力所能及的生活中的经验或自身感受, 问题浅显, 层层推进, 直到最后推出教师所要揭示的问题实质。这种方法很普遍和实用, 老师更显亲和力, 学生更感安全和自然。
以牛津教材Module 5 Unit 1 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 Welcome为例, 教师的问题如下:Do you have a best friend?Who is he/she?Why do you think that he/she is your best friend?How do you getalong with him/her?...这样的问题想必可以让很多学生大侃一顿, 毫无紧张感而言, 让教师顺利地过渡到如何和谐相处, 好朋友的好个性有哪些等话题上。
4.对比讨论法, 凸显矛盾
对比讨论法在辩论、争议的话题中普遍使用。这样的方法, 给学生提出了问题, 并让学生在接下来的课堂进展中, 带着问题, 寻找可以解决问题的内容, 很有针对性地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面对质疑和压力下, 坚持己见, 努力证明的能力。
以牛津教材Module 7 Unit 3 The effects of the internet on ourlives为例。本文讨论了因特网对人们生活的正面和负面影响。那么,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入本课题时, 就让学生体验因特网对学生本身的影响, 最后再引导学生讨论对更大层面的人民生活的影响。于是, 教师通过如下提问, 实现导入的效用:What do you often use theInternet to do? The Internet has positive or negative effects on thestudents’lives, which do you prefer?Why?
5.故事悬念法, 激探究欲
故事悬念法毫无疑问是在故事类文章中更为常用了。有的教师告诉学生开端, 隐去结局, 有的教师相反, 告诉学生结局, 让学生想象整个故事情节发展, 有的教师则给出故事发展中的人物、时间、地点, 让学生想象整个故事情节。当然, 所有的这些做法都是为更好地开展故事及人物分析做铺垫和准备的。
以牛津教材Module2Unit1Talesof the unexplained的Welcometo the unit为例, 本单元是带领学生探究神秘世界未解之谜, 所以, 教师就以讲述尼斯湖水怪的故事开始。
又以本单元Reading Boy Missing Police Puzzled为例, 教师让学生解读标题的同时, 设置悬疑, 男孩是谁?什么时候失踪的?在哪
参考文献
[1]钟启泉, 崔允漷, 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使用效能 篇4
1 仪器设备使用效能低的原因分析
1.1 购置前论证不充分造成资源浪费。
设备使用部门在购置仪器设备前, 只考虑短期需求, 没有从学校专业建设长远发展角度去考虑, 没有认真了解全校及其他学校同类仪器设备的数量和使用状况, 没有对该设备购置后的使用维护成本、相应专业人才建设及设备的利用率等进行认真的调研分析, 盲目购置、仓促上马, 导致仪器设备购置后因专业调整、缺少实验指导老师、运行维护费用不足等原因, 致使贵重仪器设备开出率低, 造成资源浪费。
1.2 管理不到位导致使用效益低下。
有的学校设备采购、维修、考核归设备处或现代技术教育中心, 设备的使用和日常管理归各个系部, 日常学生实训考核由教务处负责, 形成了多头管理的比较分散的局面。系部设备管理人员配备不足, 甚至有的系部没有专门实验室管理员, 都是由专职老师兼任或交由学生管理, 而兼任老师忙于课务, 无暇顾及实验室管理, 只能做到开门关门, 造成设备管理、运行、维护不及时到位, 设备的完好率低, 利用率不高, 效能低下。
1.3 实验人员待遇低, 流动性大, 队伍不稳定。
多数学校受到人员编制的因素的影响, 部分实验室管理人员、维护人员、指导老师是学校临时聘用人员, 致使部分实验技术人员待遇偏低, 工作积极性不高, 工作责任心不强, 从而造成实验技术人员队伍不稳定, 特别是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又有突出的实践技能的“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导致部分仪器设备尤其是高新尖设备的管理、项目开发力度不够。
1.4 成套设备由于使用成本较高, 如果缺少项目的支撑, 仅为教
学服务就变成纯消耗的生产, 长时间使用学校难以承受高企的费用, 所以造成设备开的少停的多, 难以发挥其效益, 因而造成资源浪费。
1.5 先进的设备仪器, 由于教师没有深入参加学习培训、进修, 对
设备使用功能了解不透, 缺乏常规保养维护技术, 因而不能更好地为教学、生产、科研服务。我校2010年投入100万元建设的复合式三坐标测量仪, 由于教师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没跟上, 造成设备长期闲置。不能为实训教学服务, 更不能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开展技术合作。
2 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的建议
2.1 购置前进行充分调研论证。
贵重仪器设备的论证工作是整个仪器设备管理系统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环节。这项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影响着今后这些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使用效益, 因此论证工作要做到方法科学、程序规范、过程透明、民主决策。使用部门和学校的职能部门应根据学校及专业的长远发展,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从拟购仪器的型号规格、技术指标, 同类仪器的性能价格比较, 仪器设备的用途及购置的必要性、效益预测及风险分析, 同类仪器在校内外的分布及使用情况, 运行维护费来源, 管理方式、使用条件等方面进行充分的论证, 避免贵重仪器设备购置后的闲置与浪费。
2.2 加强仪器设备的保管、维护和维修。
学校的设备必须指定专人保管, 岗位到人、责任到人、考核到人。实验指导老师要监督仪器的使用, 要教育学生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去操作。贵重的仪器设备由于技术含量高, 结构复杂等因素, 运行、维护、维修费用相当高, 实验管理人员应对所负责的仪器进行日常和定期除尘、除湿、通风、充电、检查及定期运转等维护保养工作, 要掌握所管设备的常见故障的分析判断, 一些简单的故障能自己维修, 或者能在厂家技术人员的远程指导下进行维修, 不能维修的要及时汇报, 请厂家派技术人员来维修, 做到随坏随报, 随报随修。并及时做好使用和维修记录, 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2.3 稳定管理人员队伍,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设备管理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 一台再精密、再先进的仪器, 如果没有责任心强、精通业务的管理人员, 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因此, 稳定管理人员队伍、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充分调动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是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关键。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 鼓励试验管理人员积极参加相关专业培训、交流, 出台政策鼓励他们参加技能大赛、创新大赛, 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首先要鼓励那些具有深厚业务基础, 且长期从事实验室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仪器管理人员队伍中, 加快建设兼有教师资格和实验师资格的“双师”型队伍;其次, 应优化岗位结构, 提高仪器管理人员的待遇, 合理利用各种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鼓励管理人员搞好仪器的开发、改进与维修工作, 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型仪器的潜能;第三, 加强对仪器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的培养。例如, 鼓励他们去听相关的基础课、专业课, 安排他们参加专业技术讲座或相关仪器操作与维护培训班, 争取多参加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通过不断的学习与交流, 使他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掌握技能, 进而造就一批懂教学、有技术、善管理的“一专多能”型人才。
2.4 增强社会服务功能, 深化校企合作力度。
职业学校要为地方的经济社会服务, 而教学仪器设备建设应该是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有力举措。对紧缺人才的专业, 职业学校更应大力进行专业建设和实训设备的建设, 进行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除了对学校本身进行人才教育以外, 还应该提高自身的社会服务功能。如我校一方面通过技能鉴定培训、转岗培训等工作, 提高专业设备的系统功能和作用。我校积极开展退伍士兵技能培训, 发挥我校在机电、数控、计算机、物流、和电子通信等专业优势和设备优势。其次通过“产教结合、校企合作”, 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 充分利用学校的设备、专业优势, 在校内共建集实训、培训、鉴定、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校内生产性企业, 变消耗性实训为生产型实训。企业不仅参与研究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培训师资、开发开发课程和教学内容、开发实训项目、教学管理和共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而且参与实施与校企结合的员工培养、参与职业技能鉴定, 并负责安排学生顶岗实习。
结束语
使用效能 篇5
一、规范国有资产管理体系,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为理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很多高校建立了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三级资产管理体系。成立以校领导、资产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国有资产领导小组, 作为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的一级机构, 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处归口管理学校的国有资产;二级机构由学校资产管理部门组成;三级机构由校内各资产使用单位组成。一级机构及其归口管理部门协调学校各级资产管理部门, 负责制定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 统一调配学校资源, 监督管理学校非经营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的运行, 审批决策有关国有资产重大事项。二级机构负责其归口管理资产的日常管理, 包括购置、验收、建账、入库、清查、登记、统计报告等管理工作。三级机构负责其使用资产的安全、维护及保管, 将责任落实到人。具体管理体系及管理内容如图1所示。
根据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精神, 通过建章立制, 使国有资产的管理做到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建章立制的内容涉及到国有资产的管理体系、招投标、资产使用、资产调配、资产处置等多个环节, 需制定、修订包括《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招投标管理办法》、《公用房屋管理办法》、《校办企业资产评估及资产处置管理办法》、《财务管理试行办法》、《仪器设备报废、调剂及废品处理的管理办法》、《精密贵重仪器和大型设备管理办法》、《捐赠资产 (货币资金、实物) 管理办法》、《国有土地使用证管理规定》、《关于新建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及资产移交管理的暂行规定》等在内的管理文件。
二、摸清学校家底, 建立国有资产信息数据库
为了摸清学校家底, 及时掌握学校的资产变化情况, 为学校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各高校应积极建立国有资产动态数据管理系统。国有资产数据动态管理系统的主要管理模块如图2所示, 包括公房资产、家具资产、维修信息、土地资产、无形资产、科技产业资产、体育场馆资产、定期出版刊物、招投标、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办公用房、经营用房、服务性用房、水电气、绿化资产、汽车资产、道路信息、电梯及维修、住房资源、图书文物、设备信息等功能模块, 基本涵盖了财政部规定的固定资产类别。通过国有资产数据动态管理系统这一平台, 可以基本实现资产信息的共享, 简化工作程序, 节约人力物力, 大幅度地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
数据库应提供查阅、报表、统计、接口等多项功能, 可以方便对国有资产进行统计汇总, 为校领导决策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根据分配的权限、实现网上登记、对账、报表等功能, 通过电子地图、表格、图片等多种方式查阅资产信息。例如可以查询公房的主要信息, 包括房屋名称、校区、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占地面积、所在位置、房屋结构、层数、账面价值、产权证号、使用情况明细登记表、建筑年月、竣工日期、开始使用日期、终止使用日期、危房及该栋房屋的维修信息情况等;资产管理部门既可以按照特定的固定格式生成上级主管部门需要的各类综合报表, 又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提供个性报表;通过网络平台, 能够与设备处、图书馆、后勤管理处等具体的资产管理部门的数据方便接口。
三、强化过程管理,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中关键节点的控制
资产过程管理的失控是管理制度不落实, 管理运行不流畅的重要原因。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的管理部门多, 管理对象繁杂, 管理对象的生命周期长。根据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 可以借用“过程控制”的管理理念, 将固定资产管理过程划分为购置、使用、转移、处置和监督等主要的管理环节, 在每个管理环节中设计若干个可以操作的、具体的控制节点。明确控制节点的具体内容、操作程序, 落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比如固定资产购置环节主要分购置预算、专家论证、审批、招标、验收、建账六个关键节点;固定资产使用调配环节主要分资产清查、定期巡查、资产调配、维修四个关键节点;固定资产报废环节主要分专家论证、审批备案、招标、销账四个关键节点, 以此类推。只要控制好每个节点的质量, 就可以保证管理制度的落实和管理体制的正常运行, 从而实现对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
四、以学科建设为纽带, 整合公房资源
由于各种原因, 高校的二级管理单位 (学院) 和学科之间普遍存在资源配置不合理, 使用效率低的现象, 已经成为制约学校教学和学科发展的瓶颈。高校中公房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现象最为突出。针对这一情况, 学校可以成立由主管校领导牵头, 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和学院代表参加的公房管理委员会, 统一领导和协调学校公房资源的调整、使用和监督工作;在全校公房资源普查的基础上, 制定《公用房屋管理办法》和《公用房屋管理定额核算实施细则》, 根据国家规定的基本生均、师均指标体系, 结合高校各学科的特点, 设计权重系数, 制定公房资源配置定额, 实行年度核算, 动态管理。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在保证正常的教学科研用房的同时, 公房分配应向学科建设倾斜, 组建和重点建设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基地, 认真调研, 科学规划, 通过置换、整合等多种方式, 结合适当的经济杠杆和行政手段, 按步骤、分阶段为其提供相对集中的科研及实验办公用房, 保证学科和人才引进的公用房需求。
五、利用网络信息技术, 提高设备利用率
高校购买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在考虑相对集中便于管理的同时, 还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 建立高校仪器设备共享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避免重复购置, 提高设备利用率。以计算机网络为纽带, 利用高校的科研优势, 开发设备管理软件, 研制设备状态信息采集器, 突破大型设备在物理空间上的距离, 将管理体系不同、管理制度不同的分散、闲置和封闭设备在新的层面流动和组织起来, 将大型试验设备纳入网络管理范围, 包括分散在各校区, 各学院、中心实验室及附属医院的重点设备。通过安装摄像头, 实时监控设备等多种方式, 记录、采集设备的运行信息, 统计各类设备的开机机时数和使用效益。另外, 通过网络平台, 用户可在校园网上可以浏览、申请使用学校的学科型学院、教学实验室、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公共服务体系、科研实验室的大型设备, 向校内外开放, 服务学校, 服务社会。为保证大型设备的长期良好的运行, 还应加大机制创新的力度, 制定包括上岗培训、维修服务、经费管理、设备购置、设备调离、监督使用等设备共享服务的管理制度, 形成较为完整的奖惩激励机制, 从而调动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和使用者的积极性, 为设备管理良性循环提供持久的动力。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实施, 高校的办学规模和固定资产的投入越来越大, 国有资产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 我们应增强资产管理意识, 积极探索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新规律、新办法, 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 更好地为高校的改革和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等学校固定资产分类及编码 (第三版) [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2].彭斌.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改革探讨[J].山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4)
[3].张文桂, 董安然, 杨平, 袁东耀.高等院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4) :104-107
使用效能 篇6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课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自主发现或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因此应将其融会在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在精品课程的建设中要更好地推行研究性学习,必须有效整合各项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采用综合学习,将传统课堂教学和数字化学习相结合,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促进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从而推动高等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层次变革[1]。
一、精品课程各项资源的有效整合
精品课程资源的整合具体包括教师队伍和学生队伍建立合作研究小组、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学方式的整合和评价方式的整合。
1、教师队伍建立合作研究小组
合作研究小组共同解决科研问题和教学问题,使青年教师各方面能力得到发展,从而有效提高他们的教学效能感。教学效能感的要领源于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理论。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效能感的高低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认知和行为。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也有一定水平的效能感,即教学效能感。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研究表明,教学效能感与教师的教学改革意愿相关,具有较高教学效能感的教师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喜欢自己的教师职业,更愿意积极参加教学改革;教学效能感会影响教师教学的努力程度在遇到困难时的坚持性,高效能感的教师能创造出一个积极的班级环境,也会支持学生提出各种想法,顾及学生的需求。
合作研究小组的活动,除了能促进教师一般教学能力的发展,还能提高其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水平。教师在这种合作研究中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内在机制,从而把这种经验运用到教学中,促进学生主体间交往能力的健康发展。
2、学生队伍建立合作研究小组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有个人独立研究、小组合作研究,或这两者相结合。小组合作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组织形式,一般由研究兴趣相同的学生自愿组成。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小组目标,每个学生都必须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将自己的努力和组员的努力协调起来以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合作研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协作技能。
合作小组的交流方式有面对面的交流和基于网络平台的交流讨论,以分享彼此的感想与心得,这种交流也是学生实现知识建构的过程。在课堂上小组成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近距离的接触方便于小组成员的沟通和合作,有利于建立成员之间的共同体验,满足学生的社会性需要;其他时间小组成员通过电子邮件、讨论区和网络学习社区保持联系。学生通过交流使得彼此相互促进,并在这种现实与虚拟交流的平衡中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3、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
课程内容的整合包括课程基础知识、本学科领域最新成果和教师优秀科研教改成果。首先是以优秀的国家统编教材为依据,提炼基础性内容,以知识点为模块重新梳理知识,以专题的形式为学生提供跨学科知识,为学生打下终身学习的知识基础;其次是及时吸收和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给学生展示学科最前沿的知识,为学生的研究带来最新的触角;再次是积极整合优秀教学成果和科研学能力,也体现了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对学问的理解。
4、网络教学资源的整合建设
数字化学习资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化学习资源具有多媒体、超文本、交互、虚拟仿真等特性,形式生动,信息量大,同时更新速度快,可以为学生提供最新的学科知识,能够实现优质教学资源最大范围的共享。为建设多层次立体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必须对资源进行整合建设,其中包括传统教学资源数字化,如文字教材、实验教程、教学大纲、习题集、参考书、参考文献目录等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另外必须建设支持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多媒体教材,如网络课件、网络课程、资源库、专题网站、电子教案和教师的授课录像。通过精品课程网站平台为学生提供生动多样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实际需要来进行选择,并按照自身程度来安排学习进度,同时丰富的资源也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提供有效的文献资料。
5、传统课堂教学和数字化学习的整合
综合学习强调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展现其“言传身教”的感染力和思维方式的重要窗口,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有助于学生对隐性知识的理解,学生也能够接受教师对其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直接指导。而网络的独特性则提供了一个没有边界的学习环境,数字化学习克服了传统课堂的时空局限性,学生拥有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对知识进行自我建构和深入思考。在精品课程建设中采用综合学习,把传统课堂教学和数字化学习整合起来,课堂教学情感沟通的天然优势弥补了数字化学习的缺陷,而数字化学习为研究性学习的进行提供了延伸的学习环境,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两者相得益彰。
二、研究性学习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应用
精品课程既是知识的平台也是认知的平台。知识本质上是建构性的,是认识主体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建构的产品。通过精品课程网站为学生提供基础性内容,打下终身学习的知识基础,同时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受到一定的实践和研究的训练,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学会学习。研究性学习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应用模式中包括系统知识的学习、确定研究主题、制定研究计划、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研究性学习成果。
1、系统知识的学习
掌握系统知识是学生继续学习和研究的基础,学生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基于网站资源的自主学习来完成系统知识的学习,远程学生则可以通过精品课程网站上的课堂授课录像和资源进行学习。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激情,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鼓励质疑批判和发表独立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再次是制定研究性学习的活动方式,如搜集相关资料、撰写小论文、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组织讨论、演讲辩论、实例论证等。
2、确定研究主题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类型有课题研究学习和课程学习研究,对于本专科生来说,研究性学习活动主要以课程学习研究为主。由于学生对课程的整体把握还不够,因此选题阶段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认知需求和兴趣,联系社会和现实生活,提炼课程中适合研究性学习的内容,精心设计能锻炼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研究主题,供学生进行选择。主题的创设要体现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教师对于研究主题的提供和研究内容的界定,可以在精品课程网站上的教学设计内容中具体体现出来,这样远程学生可以通过网站得到启发和指导。
3、制定研究计划
确定了研究主题后,合作研究小组成员共同制定研究计划,首先是把研究主题进行任务分解,形成各个研究小专题,让小组成员根据个人特长选择小专题进行研究。其次是制定研究时间表,详细列出阶段成果的完成时间、讨论的时间和讨论方式,让各成员严格按照时间表执行。再次是制定研究性学习的活动方式,如搜集相关资料、撰写小论文、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组织讨论、演讲辩论、实例论证等。
4、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各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个人对小组的责任和协作技能的运用对于小组学习任务的胜利完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展开研究性学习活动。首先是小组成员围绕研究主题,各自搜集资料,在学习过程中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基于网站平台的在线讨论沟通,提出各自的观点和方法,进行充分有效的交流,共享信息和资源;小组定期进行总结,总结这一活动时期内的成绩,对各成员的研究进展进行讨论和反思,提出改进的意见,再进入下一个学习阶段,最终形成研究性学习成果。
5、形成研究性学习成果
研究性学习成果包括学生的心得体会、研究活动记录、阶段成果、总结报告、论文和多媒体作品。心得体会和讨论记录反映了学生的成长,是研究的历程资料,既有利于学生自己进行反思,充分思考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为教师提供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详细资料,其他小组成员通过浏览这些资料,也能了解自己没有涉足的主题的详细研究过程,从而得到借鉴和启发。
小组综合各成员的研究,形成小组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并以多媒体作品的形式加以呈现,在课堂上进行汇报,进行成果展示交流,各小组相互评价研究成果,通过相互交流使研究成果更加完善。最后各小组的研究性学习成果作为精品课程的资源充实到精品课程网站,既可为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交流提供平台,也能为新生的学习提供形象生动的研究个案范例。
三、对我国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
应该说,我国的精品课程作为互动型的自主学习网络课程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但是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我们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了解不多,教师重视不够,应用与开发均待拓展
精品课程开发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资源共享,促进学科发展,促进学习者提高学习绩效。开发而不用,或者用之不多,精品课程建设就会流于形式,从而产生教师盲目开发、学生用之寥寥的不良现象,这就直接导致了精品课程影响小、利用低,偏离了精品课程建设的初衷:开放与共享[2]。
2、课程开发各自为战,效率不高,未充分体现开放教育理念
教育部门直接主导项目开发,在全国范围内引进竞争机制,这在保证精品的同时,也带来了效率不高、灵活性不够的问题[3]。
3、网络精品课程建设缺乏软件工程开发思想
网络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开发过程,包括分析、设计、开发、测试、评价、修改、应用、维护。“重开发、轻设计、轻应用”是当前网络精品课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四、结束语
网络技术的发展让我们体会到了通信的方便和快捷的同时,学习理念也随之产生了变化,终身教育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精品课程作为示范性课程,要实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深层次变革,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探究的技能,就必须在建设中有效整合各项资源,采用综合学习,提供有利的学习环境,更好地推行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秀曼.研究性学习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4):54-56.
[2]罗双兰,李文华.国家精品课程与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程的比较与思考[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6(02):43-44.
使用效能 篇7
关键词:高性能计算机,计算环境,高性能节点,软件配置,并行计算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计算能力的大幅提升,以及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出现,高性能计算在航空和航天、仿真计算、海洋遥感、海量数据处理、气象、石油勘探、自动化制造系统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2,3,4,5,6],并且逐渐成为科技、国防、产业、金融、服务、生活等方面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但是由于目前架构HPC机的规模越来越大,矛盾越来越突出,如出现难用、低效、高成本等相伴HPC终身的重大问题[7],因此如何不断提高HPC运行效率成为目前就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要解决HPC的高效问题,就必须对高性能计算机并行计算环境的构建过程有所了解。本文主要对并行计算环境的配置过程及相关应用情况进行介绍,从而可以为进一步提高HPC运行效率打下良好的基础条件。
2. 节点间的通讯环境
并行计算环境的配置是高性能计算的最基础部分,是实现高效率并行程序运行中最关键的一步。一般来说,在进行并行计算之前,首先要求用户在节点间的互相访问能够做到畅通,并且能够通过使用密钥对的方法实现不必输入密码就可以进行节点间的通讯,这是要开始着手做的最基本的一步;下面是使用ssh-keygen生成密钥对的简单方法:
在命令行下,建立目录.ssh;
然后进入.ssh目录中并输入ssh-keygen-t rsa后回车,其中在要求输入密码时可以直接回车(即无密码);
退回到上一级目录,并输入命令chmod 700.ssh。
在做完上述步骤后,可以测试一下节点的ssh情况,如在主节点node0的命令行下输入:ssh node2,其中node2为子节点名,如果回车后显示已切换到子节点node2的工作目录下,则说明这一步已经顺利地配置成功了。
3. 编译环境
接下来我们还需要安装常用的一些编译器,一般来说,科研上目前比较常用的是PGF编译器,下面简要说明安装过程:
(1)首先是对压缩包进行解压,常用命令一般为tar-zxvf*.tar.gz;
(2)进入到解压后的目录中,运行./install后,按照提示可以一步步进行选择,直到安装过程完成。
(3)把有效的license.dat(许可文件)拷到安装目录下;
(4)编辑修改用户目录下的.bashrc文件,添加下面主要的几行:
(5)重新装载新的环境,执行source.bashrc后可测试一下编译程序,命令为:pgf90 test.f90,如果成功则表示安装已完成。
4. 并行程序的调用环境
这时我们就可以进行mpi的安装了,在解压缩包后,进入到安装目录中,执行以下命令:
安装完后同样对.bashrc文件进行添加:export PATH=/opt/mpich2.1/bin:$PATH,在执行source.bashrc后就基本完成了并行环境的设置工作了。
5. 并行程序的实际应用情况及使用效能
接下来就可以测试一下并行的效果了。以中国国家气象局下发的GRAPES模式为例,进入到并行模式后,分别对configure.si、configure.grapes进行配置,其中configure.si指定了编译器类型为串行的pgf90和相关编译选项,如FC=pgf90,FCONVERT=-byteswapio等,而configure.grapes指定了编译器类型为并行的pgf90和相关编译选项,如FC=mpif90,FCONVERT=-byteswapio等,这样编译完后的可执行程序si.exe为串行的程序,而grapes.exe则为并行的可执行程序。修改完这些配置文件后,再按下面步骤进行并行编译和计算的操作:
(1)在编译计算之前要先删除老文件:rm–rf grapes/external/RSL/RSL/librsl.a(注:如重新编译,需./clean)
(2)编译并行程序命令:./compile grapes
(3)初边界处理程序编译:在si/frame_F目录里rm*.o后再make;
(4)进入run目录,执行./si.exe形成初值grapesinpu和grapesbdy;
(5)编辑p4file文件,内容为选用测试节点,如:
(6)执行命令time mpirun–machinefile./p4file–np120./grapes.Exe
其中mpirun是并行命令,–machinefile是指定哪个节点的可选参数,120是所选的并行节点数目,–np是指定用多少个节点数量的可选参数。
此时会形成一个postvar000的初始分析场,之后会生成第一个名为postvar001的预报数据,说明模式的积分正常启动,以24小时的预报时间为例,如果在输出数据时间间隔为一小时的情况下,最后一个postvar024文件正常生成,则说明所有计算结果都已经顺利完成了,这时我们可以测试一下结果的正确性,见下图1所示,整个温度场在北京时间20时的2米温度分布基本上符合天气规律,因此这时并行计算出的模式预报结果完全正常,说明了并行计算的这些基本设置已经成功完成了。
接下来我们用grapes模式对高性能计算的效率进行了测试,发现在处理器为intel cpu的银河高性能计算机上,当使用1个到36个节点(每个节点有12个cpu核)时,其并行效率有很大的差异,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grapes模式分辨率为18km,经向格点为195个,纬向格点为153个,垂直层为55层,时间步长取为100。从表1可见,效率最高为4个并行节点,仅为10分钟左右时间。5个节点开始,线性加速比大幅降低。因此在该高性能计算机上,使用同样计算量的grapes模式进行并行计算时,最佳节点数应该选择3-4个节点,即36-48个cpu核。
参考文献
[1]潘沙,李桦,夏智勋.高性能并行计算在航空航天CFD数值模拟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2,34(8):191-198.
[2]黄訸,易晓东,李姗姗,等.面向高性能计算机的海量数据处理平台实现与评测[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2,49(Suppl.):357-361.
[3]李先涛,曾志,张丰,等.基于集群的海洋遥感图像融合并行计算策略[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2,29(1):84-87.
[4]刘灿灿,张卫民,骆志刚,等.面向集合预报的高性能计算环境[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2,34(2):87-92.
[5]李焕芝,冯震宇,何波.集群存储技术及其在石油勘探行业的应用[J].中国西部科技,2012,11(1):18-20.
[6]杨建伟.自动化制造系统中高性能计算模型的建立及应用[J].煤炭技术,2011,30(11):193-194.
【使用效能】推荐阅读:
卫生院内部效能效能管理制度08-11
基于效能仿真的航天装备体系效能评估方法06-07
指挥效能10-18
效能内涵10-21
教师效能05-13
成本效能05-13
培训效能05-16
传播效能05-17
作业效能05-23
职业效能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