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素质及配合

2024-07-30

人员素质及配合(共12篇)

人员素质及配合 篇1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就新形势下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及能力作简要阐述。

一、会计人员现状及会计信息失真

对于会计人员现状, 财政部原部长项怀诚曾指出:合格的会计人员数量不够;会计人员素质不高;风气不好, 做假账、造假账, 违反财会制度和职业道德。会计人员的这种状况直接造成了会计信息的失真。主要表现在:会计核算资料的失真;资产管理混乱造成计价失真;税金核算失真;成本费用核算失真;经营成果失真。

失真的会计信息造成的社会危害是非常巨大的。这一点在上市公司表现得非常明显。近几年发生的银广夏、东方电子、美国安然、世界通信公司等会计造假事件均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引发了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的不安, 这些公司除了要承担巨额的经济索赔外, 造假人员还被追究了刑事责任。美国因为安然事件专门出台了萨斯班法案, 大大提高了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成本。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则必须依赖于会计人员的高素质和高能力。

二、高素质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1. 敬业爱岗和良好的道德素养。

热爱自己的职业, 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会计人员只有为自己建立了这个出发点, 才会勤奋、努力钻研业务技术, 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具体从事的会计工作的要求。敬业爱岗, 要求会计人员应有强烈的事业心、进取心和过硬的基本功。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发生不是由于业务技术问题造成, 而是由于粗心大意和缺乏扎实工作作风造成的一些失误。由于会计工作的性质和任务, 致使一些会计人员长年累月、周而复始地进行着算账、报账、报表等事务工作, 天天与数字打交道, 工作细致而繁琐, 如果不耐劳尽责, 缺乏职业责任感, 就会觉得工作枯燥、单调甚至讨厌, 这就谈不上热爱会计工作, 更谈不上精通会计业务, 也就搞不好会计工作。良好的道德素养要求“诚信为本, 操守为重;坚持准则, 不作假账”。这些要求看似简单, 但在钱、权、利的诱惑面前能够不为之所动, 能够控制私心“一闪念”, 却并非易事。因此, 会计人员应该具有法制观念, 具有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这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基础。

2. 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会计人员所办理的会计事务是否合法、真实、完整都牵动着产权者、投资者、经营者、劳动者、债权人和国家等方面的经济利益, 影响着社会分配, 影响着经济秩序的良好与否。因此, 会计工作者要热爱本职工作, 具有崇高的职业责任感, 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 全身心地投入到会计工作中, 公道正派, 不谋私利, 坚持原则, 实事求是, 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 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经济活动情况, 不隐瞒歪曲, 不弄虚作假, 不畏重压, 勇于抵制一切违反财经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行为。

3. 足够的知识储备。

在市场经济时代, 知识是最

为重要的资本。会计这一职业在市场经济时代已经不再仅仅是简单的记账、算账和报账。经济一体化给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的发达, 推动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公司要在不同文化、法律环境和经济、政治系统里有效运作, 就要求处于企业管理核心地位的会计人员不仅要熟悉本国的法律、法规、历史, 还应了解其他相关国家的法律、法规、政府政策、风土人情、新闻等知识。会计人员还应具备综合分析的能力、职业判断的能力、财务管理的能力等多种能力。但最根本的, 会计人员要具备扎实深厚的业务知识, 如必须懂得国际上通行的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知识, 同时还应掌握相关专业的知识, 如一般商业知识, 财政、金融、国际贸易、货币银行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学等, 熟悉企业业务流程、产品生产工艺等。

4. 不断创新的精神。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人才应具有创新能力。会计人员涉及的主要是财务创新。具体地说, 在会计核算的主要对象、会计计量的模式、会计假设、财务报告的编制以及会计实务的操作等方面, 包括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都需要跟上经济变革的步伐。反过来讲, 会计工作的创新也能带来生产成本的降低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从而带动经济效率的增长。在新形势下, 作为高级会计管理人员, 应该具备理解市场经济内涵、把握经济发展脉搏的能力。了解国际国内宏观经济政策形势, 把握国际国内经济发展趋势, 理顺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关系, 提高高级会计管理人员对经济政策的理解能力和参与企业战略决策的能力。财务会计是企业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除了实现财务创新外, 还应为企业的创新提供建设性的、可操作性的建议和信息。例如, 会计人员可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 运用一定的方法, 对企业研发项目的成本费用及其可能取得的收益进行核算和监督, 促成工程技术人员完成技术攻关。

5. 内外协调的能力。

做一个合格的会计人员, 不仅需要全面的会计知识、法律知识、经济知识, 而且需要内外协调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内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二是外部协调和沟通能力 (如处理与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之间的关系) 。由于会计的职能作用, 会计人员要确认、计量、记录、跟踪各方面的会计信息和会计资料, 要与采购、生产、保管、销售以及科研等环节和部门的人员来往, 要全面、系统、总括地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 要通过对经营活动的处理、分析和汇总, 向决策层提供决策依据和生产经营的数据资料。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 生产社会化程度较高, 对会计人员的对外协调能力方面的要求也较高。从一定角度讲, 企业与工商、税务、银行以及政府有关部门之间的关系, 主要是财务、会计方面的关系。如果会计工作者不具备这些环节的协调能力和技巧, 就会影响企业的发展。

6. 保守秘密。

会计人员应当保守本单位的商业秘密, 除法律规定和单位领导人同意外, 不能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单位的会计信息。会计人员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 有机会了解到本单位的重要机密, 如对企业说来, 关键技术、工艺规程、配方、控制手段和成本资料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机密, 这些机密一旦泄露给明显的或潜在的竞争对手, 会给本单位的经济利益造成重大损害, 对被泄密的单位是非常不公正的。所以, 泄露本单位的商业秘密, 是一种很不道德的行为。会计人员应当确立泄露商业秘密是大忌的观念, 对于自己知悉的内部机密, 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严格保守, 不能信口吐露, 也不能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向外界提供。

7. 和蔼可亲的服务态度。

财务部门不仅仅是管理部门, 同时也是服务部门, 它和企业很多部门和人员都会发生直接联系, 如办理结算、履行会计手续等。因为在办理会计手续过程中, 会计人员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和企业规章制度办理, 而前来办理手续的人不一定都了解这一会计过程, 有时会发生矛盾冲突, 此时会计人员应认真加以解释, 使对方能够愉快地与会计人员合作处理好会计业务。在一个企业里, 会计主管、会计人员都应具有一定的任职条件, 并对他们提出相应的职业要求。

8. 终身学习的意识。

知识经济时代的所有经济活动都将伴随着一个学习的过程, 企业本身就是一个学习机构, 整个社会生活的知识化、智能化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 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以适应工作的需要。现阶段, 中国已经建立了职业教育、本科教育、硕士教育的会计人员培养以及后续教育体系。实际操作能力低、知识面窄、法律意识淡薄是应届毕业生存在的突出问题。这就要求在校期间, 应该加大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建立完善的实习制度;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 针对市场经济时代中国企业面临的现实经济问题, 以会计知识更新和技能操作为主要内容, 请有经验的国内外专家来指导、培训会计人员, 使其尽快熟悉掌握国际理财专业知识、计算机操作技能、外语表达交流能力, 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人员素质及配合 篇2

保险公司的精算人员至少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就其已运用掌握的知识发挥作用:

1.保险产品的创新和定价。如根据政治经济环境变化和市场需求波动,研究和开发新的不同品质的产品,配合作出定价策略,并根据公司实践和目标判定产品价格。

2.保险产品的适销性分析和利润分析。根据经营目标(如资本增值率等)和公司经营特点(如再保险的安排、现金价值的制订、投资业绩等)、市场特点(如客户群的构成、目标市场的影响力等)进行每个产品销售的可行性分析,为产品定价打基础,并以此为依据作整体的成本和利润分析。

3.保险产品的价值演示及保全作业服务。如在产品说明书或保单上展示适当的保单现金价值,作出红利示意等,以及为保单额变更所作的处理。

4.对各类影响利润因素所作的经验分析。在数据共享和统计积累的基础上,对本公司的死亡率、解约情况、费用分布、预算状况及保户、保额分布等归纳特点,为市场销售决策和定价决策提供依据。

5.准备为各类目的而需要的责任准备金及精算报告。比较和分析各种准备金计算方法,针对各类产品,选择最适合该类产品特性和公司目标或有关政策规定的方法,在合法的前提下,分析评估假设变化对公司现状和未来的影响。选择最有利于公司经营目标的评估假设。对各类准备金计算及其结果提供相应精算报告。

6.现金流动分析和参与资产负债管理。通过对不同条件下现金流动的个案分析及其对公司财务的影响,并就资产构成及其与负债的匹配进行分析,最好能找到一个较佳的产品和策略组合以能应付较多风险。

7.参与投资结构及其策略的研讨和制定。根据经验分析的数据和资产负债管理的经验,影响投资决策。

8.参与财务报表主要部分的准备。如为不同目标提供的报表准备不同的适合的准备金,其中准备金又包括长期寿险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已发生未赔款、已发生未报告准备金及各类风险准备金等。

9.定期准备各类报告和报表,向决策层提供详实可靠数据和最新信息。

10.准备和计算保单红利。

11.涉足公司内部信息化的推动及其他金融风险的管理。

人员素质及配合 篇3

关键词:政府采购;素质;培训

我国自实行政府采购以来,取得了丰硕的成就,为国家节约了很多资金,采购规模每年不断扩大。但随着政府采购规模的扩大,诸多的问题随之暴露,如,采购成本持高不下,采购货物或服务的质量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等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我国政府采购人员的素质不高成了制约我国政府采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我国政府采购人员素质现状

政府采购是一项技术性很强、意义和责任重大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要有支精通采购技术、熟悉商品性能、道德水平高、责任感强的高素质队伍。目前,我国政府采购管理队伍的政策水平、理论水平及专业管理能力,整体上偏低。我国政府采购人员素质与政府采购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由于我国实行政府采购制度的时间不长,大部分政府采购人员不够专业,主要来自财政部门和其他行政部门,他们知识结构不够全面,在招投标、合同、商业谈判、市场调查、法律、工程、机电设备等方面了解不多,将采购活动委托给社会中介机构承办时增加了采购成本。对政府采购的复杂性认识不够,对国际政府采购的方式及程序知之甚少,很多采购人员对现代政府采购业务和技巧不够熟悉,对厂商信誉和商品质量把握不准,搜集、分析市场信息的能力不够强。把政府采购简单等同于市场招标,对政府的采购政策不够敏感,不规范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形成一支业务过硬、素质精良、执业规范的政府采购队伍显得尤为迫切。

二、政府采购对采购人员的素质要求

作为公共部门的政府采购部门,采购时使用的是公共资金,这些资金来源于纳税人,采购的产品大多是公共产品,能否节省资金与他们本身的收入没有直接的联系,那么对政府部门采购人员的要求除了技术性的要求外,对其思想、品行也有很高的要求。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一)政治思想素质

政府采购实际上是政府拿公共资金(即纳税人的钱)为公众办事,代替公众购买公共产品,也就是说,政府采购也是一种公共服务。要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政府采购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就显得格外重要。

(二)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

理论是政策的先导,政策是理论实现的具体化。作为政府采购工作者,较好的理论修养是做好政府采购工作的根本前提。政府采购人员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主要表现在能够把握并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精通财政、税收、政府采购和国有资产管理的原理和知识,熟悉经济、法律和法规,有较强的改革开拓精神,并能熟练运用他们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政策水平主要表现在能深刻理解并掌握现行的财政政策、经济政策、政府采购政策,做到触类旁通。

(三)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政府采购涉及到招标、决标、履约管理、仲裁等许多环节,同时还要求对市场行情、商品和劳务的特性有深入、细致的了解,这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事务,对政府采购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有很高要求。

三、提高政府采购人员素质的建议

首先,要加强政府采购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使采购人员树立真正的“公仆”意识,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其次,要开展对政府采购人员的专业培训。由于政府采购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那么在专业方面需要对政府采购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培训是政府采购人员迅速提升专业采购技巧的捷径。培训的具体做法为:

(一)正式培训与非正式培训相结合

与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由学校的政府采购理论家和经验丰富的资深政府采购员讲授。要加强案例的教学分析,培养政府采购员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非正式培训是正式培训的有效补充。非正式培训主要在实施政府采购的过程中进行,为了不影响采购效率,由接受培训的人员和经验丰富的采购员同时进行采购决策及与采购相关的其它事宜的处理,先按照有经验的采购员的决策行事,等采购结束,接受培训的人员再对比二者的差别,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二)岗前培训和岗后培训相结合

由于学校教育的局限性,一般来说,上岗前都要进行岗前培训。岗前培训主要是解决理论教育与实践相脱节或滞后的问题,由政府采购部门负责培训。培训时可以结合本采购单位历年来的采购实例及将来的采购计划。上岗后也要培训,主要解决现有知识不能解决采购过程中出现新事物的问题。我们现在是个终身教育的时代,采购部门也要开展只要在岗就要不断接受培训的活动。

(三)专业培训与交叉培训相结合

目前,我国开展的各种形式的培训大多属于专业培训。由于政府采购是一项技术性及相关性极强的工作,也就是说,政府采购需要采购人员具备较综合的知识结构,所以,专业培训不能满足采购的要求,需要对政府采购人员进行交叉培训。这里,我把政府采购人员到外界各种研究机构、协会、团体等进行研习和到与采购相关的部门挂职培训称为交叉培训。这样做使采购人员彼此间能交换心得,扩大视野,并通过专题交流,交换意见,解决疑点,以补充能力不足的缺陷。

参考文献:

[1]倪东生.政府采购的有效运作[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

浅谈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及方法 篇4

关键词:会计人员,素质,能力,方法

会计在经济活动中具有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会计的核算职能就是为经济管理搜集、处理、存储和输送各种会计信息。会计监督是指通过调节、指导、控制等方式, 对客观经济活动的合理、合法有效性进行考核与评价, 并采取措施施, 加一定的影响, 以实现预期的目标。传统的会计核算与监督主要是事后的核算与监督。随着管理要求的提高, 会计的核算与监督职能已经拓展到事中与事前领域。会计监督与会计核算是紧密联系的, 对经济活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 同时也是实行会计监督的过程。会计的职能决定了会计工作并非独立的一个工作体系, 可以说会计工作在整个活动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影响会计人员素质的主要因素

会计人员作为会计活动的发挥主体, 自身因素起决定行作用。“出淤泥而不染”固然是高风亮节的表现, 但“常在河边走, 哪能不湿鞋”, 客观环境因素等其他影响也不可小觑。下面综合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来谈谈影响会计人员素质的主要因素。

1. 会计环境因素。

会计环境是指会计工作进行的所有外部环境以及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又叫大环境, 如当前国情下的经济体制、法律法规、自然环境、企业管理条例、企业对会计工作的态度等。内部环境又可以称为小环境, 是指会计工作人员在会计专业环境下的人文氛围、同事之间的专业技能、单位内部会计机构环境等等。不管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环境, 会计环境都直接作用于会计实践, 决定着会计工作的质量及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另外, 会计环境也对会计人员对待会计工作的态度、会计人员本身的职业素养的形成、职业道德、法律意识等各个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

2. 会计工作的特殊性。

会计工作不仅要保证企业的利益, 还要保证企业在经济活动中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相比较其他工作性质, 可以说会计工作具有平衡着企业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特殊性质。目前, 国家已经出台相关较成熟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会计活动, 做到有法可依。但会计工作的法制性、严肃性并没有真正地体现出来。迄今为止, 仍有不少的会计人员的监督职能不能得到企业的承认, 甚至有人把会计人员视为机械的操作人员, 会计工作听命于单位领导的随意安排和调遣。尤其是当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冲突时, 会计工作的独立性难以保证。会计人员在企业的压迫下保护自己的个人利益往往会损害国家的利益。会计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发展。

3. 会计人员自身的经验。

会计工作的专业性和时间操作性相比一般的工作而言更强, 不仅要求会计人员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 还需要熟悉本单位具体行业的操作规范和流程。拥有充足的实践经验不仅能够更好更快地完成会计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 也能降低工作中的重大失误, 避免给国家和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 自身的教育程度。

由于会计职能的要求, 现代会计人员不仅要求对统计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有较深的学习, 还需要定量分析提出科学的经营决策。无纸化办公的普及也要求会计人员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这些要求都需要较好的文化水平和相关的业务技能。知识层次低、知识结构不完善都会影响会计人员的素养和能力。

二、会计人员当下所需的素质及必要性

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 市场经济也随之不断发展。计算机的普及使得会计工作也向无纸化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形式下, 国家、企业为了保证会计工作更好的开展不得不对会计人员在会计处理和财务管理方面、会计人员的价值观及知识结构方面有更高的要求

1. 适应国际化发展, 具备创新、开放的大思维、大胸怀。

自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 中国的经济就一直在“走出国门、面向世界”的方向前进。当前国球经济一体化的模式下使得会计工作也走向了国际化的道路。会计工作的日益开放对传统的会计模式形成了很大的冲击。提起会计, 人们不再拘泥于从前的带着老花镜、穿着长布衫、拨弄着算盘的账房先生形象。会计工作也从单纯的算账转向预测、管理、决策、统筹等新职能。工作特点也从被动型向自主型、能动型转变。所以, 具有完整的工作思路, 创新的工作思维, 高瞻远瞩的工作视野是当前会计人员需要的新型工作素质及能力。

2. 经济迅猛发展下对竞争性的正确对待。

市场经济不同于计划经济的最突出方面就是受市场经济的调节性大。有市场就有竞争, 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加入世贸组织之后, 竞争范围扩大到了全球的竞争。提高竞争力在经济增长中不容忽视。竞争提醒会计人员向更高、更好、更强的目标前进。正确面对竞争, 要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企业与个人的关系。要保证是在正确的、不违背法律的、公平公正的条件下竞争。会计人员要提高自身的修养, 保护公司重要机密文件, 在竞争体系中做到有礼有节。

3. 知识结构的完善、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

企业的竞争与企业人员的工作素质、知识能力不可分割。而会计人员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影响更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具有专业的会计知识, 还要有知识更新的能力。与会计相关的交叉学科更要完善学习, 触类旁通。外贸的发展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良好的英语能力, 无纸化办公也需要会计人员有良好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社会的发展, 知识的更新, 相关法律的推陈出新无不要求会计人员在学习中自我完善。所以当代会计人员还必须拥有良好的学习素质, 从而改变传统的单一性知识结构。

三、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方法

1. 开展讲座, 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完善职业道德, 提升法

律意识。通过开展讲座的形式强化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 做到以人为本, 全面发展。强调会计的基本职能, 了解当前会计行业的最新动向。“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定期的学习交流让会计人员保持清醒的头脑, 焕发精神与活力。

2. 强化业务培训, 创建优秀队伍。

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坚持业务培训能够给会计人员注入新鲜的血液, 加速知识的更新交替, 增加团队合作能力与创新能力, 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在学习中反思工作, 在工作中体验学习, 让学习为工作服务, 积累经验, 提高自身修养, 构建出一支优秀的会计队伍, 为企业的运行保驾护航。

3.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职业素质的提高需要自律与他律两者有机结合。他律包括企业的法律法规、国家的法律法规、社会舆论等。自律相比他律更能发挥主观能动型, 优化自身素质, 自觉遵守相关法律。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更能强化他律和自律, 充分调动积极向上的舆论监督作用, 从而有效约束会计人员的行为, 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4. 构建企业文化, 形成良好氛围。

企业文化是指是一个企业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在无形中敦促企业员工。公平公正、积极进取的企业文化可以让企业员工更加具有使命感、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拥有好的企业文化可以让会计人员更加以身作则、廉洁自律。

5. 建立激励机制, 赏罚分明。

激励机制是心理学的一个范畴, 它通过影响员工的心理从而间接地影响员工的行为。良好的激励机制能够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让其在会计工作中更加具有创新性和积极行。薪酬分配作为一种激励手段更加直接地促进会计人员在面对金钱诱惑时洁身自好, 不因利益铤而走险。正面的激励还能帮助员工重拾工作热情, 克服工作中慵懒懈怠的消极情绪。功有赏, 错有罚, 让会计工作人员按照贡献大小领取相应的薪酬, 正确履行会计职责。

一支好的会计人员队伍在企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一个好的企业必然需要一个好的会计团队, 希望会计从业人员能够恪尽职守, 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充分发挥当前经济下会计的核算和监督职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王爱锋.新形势下会计人员职业素质的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J].中国商界, 2009, (8) .

推销人员素质要求及评价资料准备 篇5

班级:营销0903班

实验组别: 第六组

组长姓名:

组内成员:

完成日期:2012-5-13

实验一:推销人员素质要求及评价

一、实验目的与实验方法说明

实验目的:企业推销人员素质测评是企业人力资源测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凭借科学的测评技术和方法,才能为企业选拔出胜任岗位需要的优秀推销人才,为企业甄选优秀营销人员提供了一种更为科学、实用和可供借鉴的有效理论依据

实验方法: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情景再现、评述讨论等。

二、推销人员素质要求理论综述

推销人员素质测评理论综述

推销人员素质测评是企业人员素质测评的一部分。人员素质测评是指运用先进的科学方法,对社会各类人员的知识水平能力及其倾向、工作技能、个性特征和发展潜力,实施测量和评价的人事管理活动。人员素质测评不但有助于人力资源开发目的的实现,而且有助于人力资源开发过程的优化。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高素质的推销人才,往往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后,推销人员是企业最为宝贵的资源之一。要想使推销人员在企业运营中发挥积极有效作用,人员素质测评就是一种达到“知人善任”的有效方法。

一、人员素质测评理论含义

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对心理测量做出划时代的贡献,他被称为心理测量的鼻祖。由于比奈的努力,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智力量表比奈一西蒙量表1905年得以诞生。在1908年和1911年,他又连续两次对此量表加以修正。

人员素质测评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得到了长足发展。美国“一战”期间用于选拔合适的士兵。“二战”之后,此类测评方法被广泛用于政府机构及工商企业各界的人才选拔与评价。

由于预测指标和绩效指标是测评中的两个核心因素,对二者的关系进行审视并完善相关目标,一直是人员测评努力的方向。国外测评理论与方法的新发展也围绕预测指标和绩效指标展开。纳森在1976年首次建议在智力的概念中,应区分出学术智力和实践智力。他希望通过这一概念来解决认知能力测验中产生的“高分低能”现象。德鲁克于1991年提出了考虑一项特定工作应归属哪一类工作绩效的必要性,他认为这样才能确切知道工作任务,才能决定在工作中需要分析什么、改进什么和改变什么。麦科罗伊等在1994年把绩效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动机、技能成份,用这三个因素来描述工作绩效的结构。1995年耶鲁大学的斯腾伯格等人提出:实践智力的核心成分就是内隐知识,它是一种行动导向的知识,个体在无需他人直接帮助的情况下获得,并借以实现自己珍惜的目标。他把智力分为三种:分析型智力、创造型智力和实践型智力,认为传统主流智力测验测得的只是分析型智力。瑞伊等在1995年对美军飞行员的选拔方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通过路径分析发现,认知能力与工作绩效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而是通过工作知识产生间接影响。这一结果的启示是:那些认知能力测验得分相对较低的个体,如果具备某些与绩效相关的个性品质,也可以提高自己的绩效水平。这表明个性测验可以辅助认知能力测验提高选拔的预测效度。

人力资源素质测评技术在美国已被广泛认同。据有关人力资源公司调查,在欧美企业中,招聘、选拔过程中使用测评手段的比率达到80%以上,甚至有的跨国公司设立了自己的测评机构。据不完全统计,美国社会每年接受各种人力资源素质测评的人员多达数百万人次。如今,人力资源素质测评在西方的应用已经具有相当广泛的市场,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化的格局。

目前,人力资源素质测评的三大方法(心理测试、面试、评价中心),在国内都有引介,有的还有比较成熟的发展。测评方法尤其是心理测量的中国化也取得了一定进步。如北京大学心理学系设计开发出了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评价系统。该系统包含人事测量工具32中,分为四大类:基本测验、基本调查、基于情景的测验、面向高绩效的管理人事测量。其中,不乏适用于销售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如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量量表、DISC个性测验、职业适应性测验、情景模拟等。

从我国企业应用人员素质测评的地域特点来看,发达地区对人员素质测评的接纳和应用程度较高,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和省会及沿海发达城市。只有不到半数的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同程度地应用了人员素质测评技术,而且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人员素质测评内容主要包括三大块:测什么、如何测以及对测量的结果进行分析。“测什么”指通过工作分析来构建人员素质测评体系。“如何测”是指在特定安排的前提下,用经过严格设计的特殊形式来诱发人的特定行为,记录他的行为表现及客观效果。心理测验、面试与评价中心是现代人员素质评价的三种主要方法。“对测量的结果进行分析”是指对测得的数据建立常模,并进行适合度、效度、区分度等的分析。

二、推销人员素质测评理论现存问题

推销人员素质测评是人力资源测评理论与方法的实践。人才的频繁流动、人事体制的改革,为人才测评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新的人才测评工具不断涌现,人才测评研究、人力资源开发方兴未艾;人才测评已经成为一种新场与营销兴产业。不过,推销人员素质测评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理论的普适性有待探讨。推销人员素质测评在测评主体、测评目的、测评要求、所面临的法规背景等众多方面,不仅和西方不同,就是和一般的人才测评比较,也有自己的特点。无论是中国色彩的人事考评还是带有西方色彩的心理测验方法,多是基于人员素质测评这个层次,将这些方法直接运用到推销人员素质测评之中,这是简单的“拿来主义”。比如,作为人员素质测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心理测试属于心理学的范畴。事实上,心理学的理论往往建立在受到相当限制的观察的基础之上,通过在实验室对白让大学生进行试验得出了一些行为的规律,然后将这种有一定限制的结论在全球各色人种中推广,应用到推销人员素质测试中实在牵强。推销人员是主动向推销对象销售商品的推销主体。推销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要成为一名出类拔萃的推销人员,还应具有一定的特殊能力,例如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社交能力、敏锐的洞察能力、快捷的应变能力等。所以,期望依靠“舶来”的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一劳永逸的解决推销人员素质测评只不过是一厢情愿,没有“放四海皆准”的真理,测评理论与方法的本土化和多元化是必然的选择。

其次,测评的范围狭窄。目前,推销人员素质测评往往忽视推销人员素质测评的特殊性,而流于一般形式的心理测试。素质的形成过程是个体生理和心理的发生、发展过程,也是个体身体和心理潜能实现的过程。对推销人员素质测评应从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两个大方面来进行。现在许多企业对推销人员只重视智能和性格方面的测试,而忽视了品德和身体素质的测试。推销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同时也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因此要求推销人员具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推销人员的责任除了表现在完成销售任务、对外树立企业形象外,还应表现向客户负责。推销人员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其大部分时间属于户外工作,因此管理难度大。推销人员的薪资结构普遍为“低底薪、高提成制”,企业销售业绩的产生更多的是依靠销售人员个人的能力而非销售系统,同时各企业间又过于注重“挖人”而非培训。这样,称职的推销人员更易频繁跳槽,造成流动率过高。推销人员行为中,对企业具有负面影响的行为之一,就是回笼货款不及时上缴,公款私用,甚至携款潜逃。这就是忽视品德测试的恶果。推销工作既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同时也是一项艰苦的体力劳动。推销人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推销人员必须有强健的身体方能胜任,健康的身体也是实施推销活动中一切策略的物质保证。推销人员的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与客户接触的整个推销过程更是斗智斗勇,也需要充沛的精力作保证。因此,推销人员的素质测评也不能忽视对身体素质的测评。最后,测评者选择不够合理。推销人员素质测评一般由其上级实施,测评者过于单一,容易造成测评结果主观性较强,使素质测评流于形式。推销人员素质测评在操作和结果解释中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专业知识,这是保证测评结果不被滥用、确保测评效用的前提。

三、对推销人员素质测评理论的改进

为了充分发挥素质测评在推销人员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就需要将人员素质测评的理论和方法切实导入推销领域并实现其中国化,宜采取的措施有:一是测评理论的适用化与本土化。目前推销人员素质测评引介的主要是外国人力资源测评的理论与方法,测评的技术、手段、方法不对称。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瞎实践,缺乏实践支撑的理论是死理论。因此,应抛弃简单化的“拿来主义”,在运用测评理论、方法时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测评要素的设计、信度和效度的要求都要从实际出发,避免出现“东施效颦”的现象,贻笑大方。推销人员素质测评的内涵,必须基于我国国情和推销人员职业特点。二是测评范围的丰富化与有效化。推销人员素质测评应丰富化,不能仅仅注重心理测评,应结合推销人员职业特点,从心理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几个方面来进行测评。心理测评,应注重情景的权变作用,强调被测评者与环境的和谐性;测评由针对一个人转向针对个人和团队并重;测评的应用于招聘和干部提升转向日常工作。三是测评主体的多元化与专业化。使测评主体和客体互动结合。测评方式应超越上级测评的单一方式。可以借鉴360度绩效考核方法中考核主体选择,测评通过上级、同级、下级和自评相结合来完成。鉴于推销人员工作的特殊性,还可以引进客户作为测评主体,从多角度来完成推销人员的测评,以保证测评结果的客观性。而测评主体素质的提高,要通过测评前人力资源部门对测评主体和客体的培训来实现,而且强调“一把手”的积极参与,以避免测评流于形式。资料来源:本文载于《现代企业》 2010年 05期 作者:孙勋成作者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

三、推销人员测评方法(不少于三种)

(1)企业营销人员素质深度访谈法测评方法 企业营销人员素质测评采用深度访谈法。这种方法的信度和效度较高,基本能反映被测人员的素质状况。深度访谈就是测评者与被测评者直接交谈,了解被测评者素质状况、专业知识、工作能力与个性特征等情况,从而完成对被测评者适应职位的可能性和发展潜力的评价方法。1.深度访谈方法介绍

2.根据企业营销岗位的工作要求,确定其深度访谈问题类型 3.深度访谈结构化问卷

4.深度访谈结束后,测评者填写评分表见 5.深度访谈总结

(2)营销人员素质测评权重分配方法

对营销人员进行深度访谈测评时,主要是从管理素质和业务素质两方面进行的,管理素质和业务素质都包括10种要素,即组织协调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人际技巧/意识、权属观念、专业知识、风险意识、计划性、责任感、进取心、应变能力,只是它们各自的权重不同。为避免相关性的影响,管理素质和业务素质只对权重大的前6个要素进行计算。根据计算对权重进行调整确定最终权重。(3)开发性性素质测评法

开发性性素质测评是一种以开发素质潜能与组织人力资源为目的测评。开发性性素质测评也可以成勘探性素质测评,主要为人力资源提供科学性与可行性。

具有配合性,促进性等特点。(4)考核性素质测评法

考核性素质测评又称鉴定性素质测评,是以鉴定与验证考核客体某种素质是否具备程度大小为目的素质测评。

考核性素质测评有四个特点有证明性,现实性,概括性,可靠性。

四、相关案例(不少于五个)

案例一

意大利有个莱尔市场,就是专售新产品的。有些新产品很畅销,许多顾客抢着购卖,没抢到手的,要求市场再次进货,可得到的回答竟是:很抱歉,本市场只售首批,买完为止,不再进货。

A顾客:昨天那款衣服呢?花色热带裙的那个?

B售货员:很抱歉已经出售完了 A :那什么时候补货?

B:很抱歉,本市场只售首批,卖完为止,不再进货。A:可是,我非常喜欢

B:不好意思 那您只好在下次新款到来时尽早购买 A:好吧

B:谢谢您的光临欢迎下次再来

从此以后,来这里的顾客中意就买,决不犹疑。

对卖新产品的商家来说,最吸引顾客的无非是“新”,如何再在“新”上继续做文章呢?不难看出,莱尔市场的“割爱”是个绝妙的创意,它能给顾客留下强烈的印象——这里出售的商品都是最新的;要买最新的商品,就得光顾莱尔市场。

案例二

乔吉拉德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他在十五年中卖出13001辆汽车,并创下一年卖出1425辆{平均每天4辆}的记录,这个成绩被收入《吉尼斯世界大全》。那么你想知道他推销的秘密吗?他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

记得曾经有一次一位中年妇女走进我的展销厅,说她想在这儿看着车打发一会儿时间。闲谈中,她告诉我她想买一辆白色的福特车,就像她表姐开的那辆,但对面福特车行的推销员让她过一个小时后再去,所以她就来这儿看看。她还说这是她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今天是我55岁生日。”

“生日快乐!夫人。”我一边说,一边请她进来随便看看,接着出去交代了一下,然后回来对她说:“夫人,您喜欢白色车,既然您现在有时间,我给您介绍一下我们的双门式轿车——也是白色的。”

我们正谈着,女秘书走了进来,递给我一打玫瑰花。我把花送给那位妇女:“祝您长寿!尊敬的夫人。”

显然她很受感动,眼框都湿了。“已经很久没人给我送礼物了。”她说,“刚才那位福特推销员一定是看我开了部旧车,以为我买不起新车,我刚要看车他却说要去收一笔款,于是我就上这儿来等他。其实我只是想要一辆白色车而已,只不过表姐的车是福特,所以我也想买福特。现在想想,不买福特也一样。” 最后她在我这儿买了一辆雪佛莱,并开了一张全额支票,其实从头到尾我的言语中都没有劝她放弃福特而买雪佛莱的词句。只是因为她在这里感到受了重视,于是放弃了原来的打算,转而选择了我的产品。案例三

电话销售人员增加客户兴趣

电话销售人员往往面临一个难题,就是在主动给客户打电话时,很多客户表现的都是没有兴趣,或者直接拒绝。因此,不少电话销售人员经常会听到:“我们不需要。”或“没有兴趣。”之类的话。一些没有耐心的电话销售人员就会认为这些客户没有合作的可能马上就放弃。但是,一些优秀的电话销售人员往往能够利用有技巧的话,让客户同意继续交谈,以加大销售成功的可能。

客户:“我现在不需要。”

电话销售人员:“我知道给您打电话有点唐突,我可以理解您现在的想法。”

(理解客户的心情)

客户:“知道就好。”

电话销售人员:“那可以耽误您一会儿,请教您几个问题吗?”

(创造继续交谈的机会)

客户:“讲吧。”

电话销售人员:“您说您现在不需要,那肯定有自己的想法,可以谈谈原因吗?”

(了解客户没兴趣的原因)

客户:“哦,主要是我们现在没有的打算。”

电话销售人员:“我理解您,您是公司的采购部主任,您有这样的想法很自然。但是,如果我们今天讨论的产品能为贵公司带来直接利润,您认为如何呢?”

客户:“哦,是这么回事。”

电话销售人员:“那您现在认为?”

客户:“你给我发一份详细的资料过来吧。”

电话销售人员:“好的,您的邮箱地址是„„”

电话销售人员要注意:首先应该理解客户这么说是十分正常的,然后再请求是否可以提问,通过提问来引导客户,是他们意识到有这方面的需求。案例四 打1折 商家打折大拍卖是常有的事,人们决不会大惊小怪。但有人能从中创意出“打1折”的营销策略。实在是高明的枯木抽新芽的创意。

日本东京有个银座绅士西装店。这里就是首创“打1折”销售的商店,曾经轰动了东京。当时销售的商品是“日本GOOD”。

具体的操作是这样的:先定出打折销售的时间,第一天打9折,第二天打8折,第三天第四天打7折,第五天第六天打6折,第七天第八天打5折,第九天第十天打4折,第十一天第十二天打3折,第十三天第十四天打2折,最后两天打1折。

商家的预测是:由于是让人吃惊的销售策略,所以,前期的舆论宣传效果会很好。抱着猎奇的心态,顾客们将蜂拥而至。当然,顾客可以在这打折销售期间随意选定购物的的日子,如果你想要以最便宜的价钱购习,那么你在最后的那二天去买就行了,但是,你想买的东西不一定会留到最后那两天。

实际情况是:第一天前来的客人并不多,如果前来也只是看看,一会儿就走了。从第三天就开始一群一群的光临,第五天打6折时客人就像洪水般涌来开始抢购,以后就连日客人爆满,当然等不到打1折,商品就全部买完了。那么,商家究竟赔本了没有?你想,顾客纷纷急于购买到自己喜受的商品,就会引起抢购的连锁反应。商家运用独特的创意,把自己的商品在在打5、6折时就已经全部推销出去。“打1折”的只是一种心理战术而已,商家怎能亏本呢?

案例五

在今年4月份的某一天,珠啤销售人员小卢对主任汇报,君记美食的老板对珠啤意见很大,到他店里刚说出是珠啤的业务便给他骂了出来,说我们珠啤的业务是骗子,再也不跟珠江啤酒合作。

主任问他,然后呢?小卢说,我就走了呀,总不可能呆在那给他骂啊,而且,店主对我们意见那么大,这个场所是不可能拿下来了,没必要浪费时间。第二天上午,主任带着小卢到了君记美食,老板娘看到他们,板起了脸孔,理都不想理。主任脸上挂着最诚挚的笑容,很诚恳地跟老板娘说,老板娘,我是珠江新来的业务,不知道我们的服务在那里让老板娘不满意,还是有什么问题没跟老板娘处理好,希望你能告诉我,我一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老板娘爱理不理的,说出一句,我不想再和你们打交道,你们珠江没一个说话算话的,去年九月份的费用都还没有兑现给我。说完,再也不理他们了。主任仍是很诚挚的跟老板娘说,这样啊,我回去了解清楚,再回来给你一个答复。

离开场所后,主任对小卢说,客户对我们有意见,那是表明他在乎我们,这也表明我们仍有机会和他合作。

当晚八点,他们再次到了该场所,吃饭的客人基本都已离去,老板和老板娘都在。看到他们再次回来以后,老板娘的脸色已没象上午般难看,并叫服务员给他们倒了杯茶,主任很诚恳的和他们说,我这次过来第一是道歉,第二是解释一下,为什么我们去年九月份的费用酒没送给他,是因为当时负责这个片区的业务在10月份出了交通事故,撞到人,逃跑了,他手头上的资料都没交出来。就因为这个事,我们公司现在也改革了,费用全部现送,至于去年的费用,我们会加到今年的单箱费用里面,给你做一个弥补。

于是,老板老板娘心里的冰开始溶化,最后的结果是这家场所再次成为珠啤100%的专销场所!而且,主任和场所也建立了很深的客情。

案例分析:在任何环境中,都应该积极主动,我们在工作中,不可能天天都是阳光,面对不同的客户,有时是刁难,有时是无理取闹,甚至有历史问题的场所还会出现时谩骂。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逃避,而是勇敢去面对,豁达处理,耐心解释。选择逃避只能让事情更加难以处理。就算是一些无理取闹的客户,也能让我们学会了从容、豁达。假如我们有了积极进取的心态,不管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中,你都会过得充实,并能得到同事和亲人的尊重!有句话说得好,悲观者在每个机会面前看到的都是困难,而乐观者在每个困难当中看到的都是机会。

五、实验过程中团队成员的分工设计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六、实验注意要点及难点说明

人员素质及配合 篇6

【关键词】会计人员素质;现状;优化措施

一、概述

素质就是指一个人的学识、气质、品行、智商、情商、外貌等各种自身条件所综合起来的一个有机整体。对会计人员而言,其素质就可以理解为身体状况、政治思想、业务能力、职业休养这四个方面的组合。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不但要具备熟练处理本单位会计业务的能力,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

二、会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1.会计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过硬的专业素质:古人云:“德行立身之本,才识处世所先。”有了好的德行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随着多元化水利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会计职业素质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那么,会计职业道德素质无疑就成为我局实现会计目标和会计信息质量优与劣的重要保证。同时,会计工作的专业性、技术性非常强,除了比较系统的掌握财务会计理论和专业知识,还要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丰富的财务会计工作经验,更要具有清醒的法律意识、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只有勤于钻研、广采博览,才能提高、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会计人员在我局经济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2.会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工作心态和不断进取、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会计工作琐碎、繁杂,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工作心态,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与金钱打交道的过程中用严谨、耐心、负责的工作态度处理好日常发生的会计事务,不为利益所惑,不为金钱所动。面对新形势对我局会计人员提出的新要求,全体会计人员应当紧跟水利经济发展的脚步,迅速适应我局会计业务的变化,不断加强自身会计理论和相关知识的学习,不断总结会计实践工作经验,积极应对会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为我局的经济建设服好务。

三、我局会计人员的素质现状

1.会计专业技术水平和人员结构差异较大:我局财会人员共计142人,占全局在职职工总人数的8.6%,高级、中级、初级分别占财会人员总数的6.3%、19.7%和38.7%,由此可见,我局财会人员人数多,但高水平的会计人员却相对较少,缺乏为我局经济建设出谋划策、预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高层次的会计专业人才;我局部分会计人员虽是积累了多年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老同志,但文化水平偏低,知识更新和适应会计电算化要求较慢,部分新同志学习和钻研会计业务不主动、不积极,做事敷衍,出现了老会计跟不上形势,新会计跟不上需要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局的经济的发展。

2.会计职业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有待提高:近几年,我局只注重对会计人员在岗能力的培训,对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个别基层单位会计人员利用岗位之便违规操作、私欲泛滥,法律意识淡薄,编制虚假会计报表,导致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信息失真,影响了我局经济工作的决策质量。

3.对会计人员内部监管力度不到位:个别基层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者不落到实处,单位的经济活动只是限于领导和会计说了算,对会计人员监管力度的薄弱,致使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导致个别会计人员利用岗位之便贪污钱财,给单位经济造成损失。

四、提高我局会计人员素质的优化措施

会计队伍建设是我局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提高现有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尽快适应水利经济新形势对会计工作的要求,我们应从以下3个方面加以努力:

1.加大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力度、增强法制观念:我局应当着重对在职会计人员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全体会计人员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遵纪守法,依法履职的法制观念;树立爱我宝鸡峡,做好我自己,立足本职岗位,严守职业操守,搞好本职工作的思想意识,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当中,为建设经济强局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优化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能:在这个知识更新很快的时代,不学习就会被淘汰。不管是新、老会计,都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不断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力度,不断深化多层次的高等教育,鼓励会计人员参加会计专业资格考试和各种形式的培训班,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使我局的会计人员真正成为既精通本职会计业务又熟悉其他相关知识的理财能手。

3.建立健全对会计人员的监督和激励机制:定期对我局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并针对不同的会计工作岗位制定岗位责任目标制,建立健全符合我局会计工作需要的科学合理的会计人才评价、选拔与激励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内审作用,经济与行政处罚、奖励并举,狠刹贪污浪费之风,为我局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五、结束语

我局经济要发展,会计职业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从加大我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教育力度、增强法制观念,优化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能,建立健全对会计人员监督和激励机制入手,不断提高我局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我局水利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浅析会计人员素质、影响因素和优化措施,吴淑芹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3年03月01日.

[2]浅析我国会计人员素质的现状及对策,朱元萍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2年第二期.

人员素质及配合 篇7

1 会计人员素质现状

1.1 文化程度不高

据调查,大多数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文化水平较低,虽然在多年的实践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但仍存在知识结构老化陈旧的现象,特别是新的会计制度和具体会计准则逐步出台,目前会计人员的知识层次结构还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1.2 业务素质不高

一些会计人员缺乏对本职工作的热情,缺乏敬业精神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有的不认真钻研业务知识,业务素质不高,且对参加继续教育不够积极,主动学习进修的意识十分淡薄,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秩序混乱的财务工作现状。

1.3 道德素质不高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直接影响到财务工作质量。目前,我国会计专业教育对会计道德教育重视不够,许多会计人员存在营私舞弊、投机倒把现象,伪造账表、弄虚作假,违背职业道德,对社会公众利益造成损害,败坏行业现象。

1.4 风险管理意识不高

会计人员的思想和行动,对财务管理风险意识不强,存在“单位公家的事管他那么多干嘛”的想法。有的会计人员对存在的风险无所谓,财务风险意识淡薄影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2 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2.1 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修养

思想支配行动,思想素质决定品德行为,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必须具备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修养,才会有正确的会计行为,才能为单位把好关、理好财。现代会计人员良好的道德修养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①遵纪守法、廉洁自律;②爱岗敬业、诚实守信;③实事求是、客观公正;④恪守信誉、保守秘密。

2.2 熟练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的知识结构

一名出色的会计人员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和娴熟的会计实务技能,还要通晓财务通则、会计准则,熟悉财务管理和会计电算化等知识,并能加以熟练运用。同时还应掌握与会计工作密切相关的财政、税收、法津、金融、审计、资产评估等知识,会计人员只有具备这些多层次结构的知识,才能从较高的视角上把握财会工作的运行规律,才能根据客观环境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

2.3 善于学习的能力

会计本身是一门学问,况且新知识、新要求和新政策不断涌现,这就需要会计人员必须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才能适应新的工作模式。会计人员要善于学习,除利用专业书籍外,还要借助现代网络、现代科技等手段,多渠道地学习新的会计理论和新的准则制度。只有对新知识和新理论刻苦钻研,才能尽快掌握最新的会计专业知识。会计人员要善于总结经验,对任何一个会计处理,都要注意学会分析、判断、总结,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只有通过持续不断地实践锻炼与经验总结,才能切实提高业务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

2.4 沟通协调的能力

由于会计的职能作用和会计部门的特殊性,会计人员需要有内外协调沟通的能力。会计人员对内要与采购、生产、销售以及科研等部门的人员来往,要全面、系统、总括地了解单位的经营情况,向决策层提供决策依据和生产经营数据;对外要维系工商、税务、银行和政府相关部门以及供应商、经销商之间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单位的发展。因此,会计人员要有良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才能准确地陈述问题和观点,要有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学会与不同的人打交道,才能正确处理各种关系。

3 提升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加强财务队伍建设

3.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完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不断完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可以促进会计人员整体素质的持续提升。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可以使会计人员掌握相关的职业道德知识,树立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增强会计职业荣誉感和会计工作责任心,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能够使会计人员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得到教育、锻炼及改造,使其具有强烈的职业道德义务感和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可促使会计人员自觉遵循职业道德原则,能够做出是非、善恶的判断,正确地进行道德选择,对职业行为进行取舍,从而提升职业道德水准,使其能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不畏压力、不为利诱、坚持原则、廉洁自律。

3.2 坚持继续教育,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会计人员要不断学习,不断继续教育。由于知识更新加速,学习不再是人生某一阶段受一次教育就一劳永逸的事情。会计人员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只有坚持终身学习,才能适应时代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继续教育工作必须做到经常化、制度化,才能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才能增强会计人员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单位应每年都安排会计人员分层次、分期、分批地培训学习,切实帮助他们更新知识、提高素质;还应定期对内部会计岗位分工进行轮换,使会计人员能得到在各个不同业务岗位上实践的机会,促进其互相交流,使其积累丰富经验。

3.3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职业判断能力

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是指会计人员面临不确定情况,依据一定的职业规则和自身的经验,对某一事项做出分析、判断、选择和决策的能力。会计职业判断贯穿于会计基本程序的全过程,由于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做出不同的职业判断和选择,会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职业判断能力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职业培养、职业训练的结果,只能通过持续、不间断地培养、训练,长期积累才能形成。会计人员应当不断地充实和更新会计理论知识及业务知识,以增强职业判断的信心和能力。会计人员还应勇于实践,善于实践,并在会计工作实践中积极总结,以丰富职业经验,最终达到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目的。

3.4 强化服务意识,有效履行会计职责

会计是服务性职业,它的服务对象包括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单位职工等,搞好服务是会计人员的基本职责。会计工作需要与各个方面打交道,会计人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表现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反映着会计人员的社会形象。不同的会计岗位,掌握的会计信息不同,服务的对象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广大会计人员应充分运用会计理论、会计方法、会计数据,为单位决策层、政府部门、投资人、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提供真实、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积极主动地当好管理者的财经参谋,提供优质科学的经营决策方案。会计人员要强化服务意识,做好会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履行好会计职责,才能维护好会计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总之,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影响并决定着一个单位、一个行业甚至是一个国家的管理水平。展望未来的会计前景,有机遇有挑战。现代会计人员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地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才能真正成为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会计人才,才能为单位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咏梅.会计人员素质及其优化[J].科技致富向导,2008(20).

[2]陈敏,陈宝明,张丽华.论提高财务人员素质的重要性[J].人力资源,2000(12).

[3]刘占时.论新时期会计人员素质[J].现代商业,2008(5).

论现代校对人员的素质及能力培养 篇8

关键词:校对人员,素质及能力,出版物

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校对人员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质量是图书的生命,推进出版事业由规模数量向优质高效的方向转变,现代出版的核心是要拿出更多的精品图书,服务于大众。让图书质量上一个新台阶。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现代校对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与关键性,形成应有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以高度的责任心,真正起到出版流程最后把关的作用。本着必须为下一个生产环节,对读者负责的态度,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不能因为自己的责任心不强,疏忽大意,让错误的东西溜过去,成为有瑕疵的次品,造成质量事故,甚至失去使用价值,丢掉市场。校对就应该像“火眼金睛”的卫士一样,坚守在自己的“哨位”上。校对应该恪守职业道德,加强思想教育。通过建立校对管理机制,使制度标准化、规范化。通过加强定额管理、进度检查、质量考核、奖惩办法,形成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细节决定成败,校对人员在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对每一个小差错、小细节追本溯源,查找原因,全力以赴去解决问题。并且养成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二、组织继续教育,加强机构建设,培养现代校对人才

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出版行业发生了深刻变革和高速发展,同时对现代校对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良好的教育背景和文化素养是做好校对工作的基础。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所形成的掌握和运用学科专业知识的能力及对最前沿科学技术、信息和资讯的搜集、整理和把握,以及开拓和创新能力,是非高等教育所能代替的。而校对人员的文化知识和业务素质,直接关系到出版物的质量。所以现代校对必须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这是现代化数字出版的客观要求。自古就有“通儒校勘”的说法。校对还必须是一个“杂家”。校对稿件渉及机械、电子、汽车、计算机、建筑、金融、法律、环保,教育、旅游等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要“博闻强记”,广泛渉猎,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这样才能弥补编辑的不足,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必须组织校对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试,作为校对定级、职称评定、业务考核的依据,与经济收入挂钩。健全机构设置,加强校对人员内部的科学管理水平。对校对人员在出版流程各个环节实行轮岗制度,熟悉和掌握各部门的工作方法和管理模式,提高校对人员的整体与大局观念,加强认识与管理水平。同时要“走出去,请进来”,参加行业培训和讲座,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与同行交流学习和工作经验,以弥补自己的不足。选拔和培养优秀的现代校对人才,从事领导岗位的工作,给予他们更多信任,赋予他们更多职责。强化机制,奖勤罚懒,鼓励先进,鞭策落后,使老中青都有自己的工作目标和学习方向。

三、现代校对各种能力的培养是保证出版物质量的关键

“校异同”是编辑工作的延续和补充,而“校是非”能力的培养则是编辑工作的完善与加强。“校是非”的范围极广,有语言文字、版式设计方面的,也有知识性、科学性、艺术性和导向性等方面的,这就需要有一双“校对眼”,一套不同寻常的高超的“猎异”和“猎非”的能力,善于发现原稿中的错误,尤其是政治性,原则性错误,对编辑和排版的疏忽进行查遗补缺,纠正差错,起到图书出版流程最后一个文字内容环节的“净后”作用,实现校对服务的增值。只有这样,才能多出精品。这种校对特殊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现代校对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不断积累,不断总结,加强自己的敏感度、辨识度。要“校学相长”,边干边学,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填补知识空白,消除盲点与误区,从而完成从质疑到解疑的“校是非”的过程。完成这一使命还要建立相应的制度进行规范管理。提高现代校对任职条件(学历)、专业技术职务的设置、加强校对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设定校对工作质量考核指标、建立和实施奖惩办法,使“校是非”顺畅进行,保证图书质量。

充分发挥现代校对的对整个出版环节的监检和协调能力,是“校是非”能力的扩展与延伸。对图书质量起到“断后”的作用。校对是出版流程的文字内容的最后把关者,对各个环节具有监督检查的职责。校对利用博杂的知识,熟练的技术操作剔除原稿中的隐患,本身就行使了监检的功能。现在出版业实行现代化管理模式,部分书稿发给社外编辑加工,1、2、3校外包给校对公司,图稿也发于社外描图,由于社外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人员流动性大,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进行制约,质量难以保证。所以现代校对的职能发生了改变,不仅仅只是校对的案头工作,还必须具备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要协助外校公司、排版厂的质量检查和控制,合理安排活源,优胜劣汰。为达成这一目标,关键要从认识上、从实践中强化校对人员的管理能力,形成相应制度,建立以激励为主的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人员素质及配合 篇9

一、新时期财会人员素质现状分析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时期财会人员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升,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是,我们不应当满足于既得成就,而是应当把目光着眼于目前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之上。

首先,新时期的社会发展要求财会人员具有着较高的法律意识。目前,从我国财会人员整体法律意识来看,还尚待提升。目前关于我国财会犯罪的相关报道中,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之中,财会人员犯罪率仍然居高不下,再加之财会人员所从事的工作往往与经济活动具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往往与大量的现金、支票紧密接触,如果不具有较高的法律意识对其行为进行自控,则很容易受到腐败思想的诱惑,产生多种多样的经济问题,进而导致犯罪现象的产生,对我国的经济建设产生重大威胁。目前,部分财会人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违反相关规定、违反国家法律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作为新时期的财会人员要具有着较强的法律意识,如果仅仅从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提升入手,放松对于法律意识的培养,则容易造成严重后果。

其次,从目前我国财会人员的道德水准来看,部分财会人员道德素质亟待提升。任何职业的从业者均需要与之相对应的职业道德。从目前相关的研究成果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我国的会计从业人员专业水平以及思想水平还处于一个相对偏低的水平。由于主观与客观的原因造成了部分财会从业人员在违反个人职业道德行为时,往往并没有意识到其行为为我国经济活动带来的威胁,例如,作为财会人员而言,其工作往往会受到单位以及具体的个人的诱惑或者威胁,单位之中的监督不力以及执法不严(监督单位与被监督单位之间往往具有着较强的裙带关系)这使得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长期以来被“定义”为习惯,进而使职业道德行为弱化,甚至直接导致财会人员在意识形态领域认为这是“正常”的,这直接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威胁,值得我们深思。

二、提升财会工作人员整体素质的必要性

财会工作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对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新秩序的构建以及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之中的诸多问题,例如解决财会信息失真问题之根本。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财会信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尤其提财会信息失真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之中,相关部门进行科学财务决策的重要条件。如果财会工作人员整体素质较低,则往往会导致财会信息的客观性、真实性以及准确性失控,进而很难面对那些失真的数据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同时,财会信息失真还会直接掩盖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而使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很难根据相关的数据,制定国家的财政政策,进而导致经济决策失误,而且还会影响国家经济的宏观调控和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甚至还会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由此可见,提升财会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势在必行。

三、新时期财会人员素质的提高路径

结合笔者对于大量文献的阅读以及工作的实际经验,认为新时期财会人员素质要求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共同发展。众所周知,个体的思想意识形态直接影响着个体的实际行动。由此可见,意识形态对于个体的重要作用。作为新时期财会人员的培养要能够立足于其意识形态的培养。将法律意识、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相综合,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财会人员法律意识的培养,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共同发展。综合各种方法,笔者认为加强相关培训无疑是一种较好的方式。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相关培训,同时辅之相关的实践对加强目前我国财会人员的法律意识、政治思想素质以及职业道德素质的发展具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二,加强业务素质。财会人员的专业素质是其安身立命之根本。作为合格的现代财会工作人员之所以能够立足于财会工作岗位,必须具有着较为扎实的财会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例如,财会账务处理能力、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以及相应的预测、分析、决策等相关能力。现代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笔者认为其内涵已经得到了较大的拓展。财会人员的视野需要开阔,即财会人员不能够仅仅将视野放在本专业之内,而是应当放眼“世界”。财会人员的知识构成应当是一个以专业知识为中心的,多个学科(经济学、管理学、财务管理、国际金融与贸易、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共同组成的星形知识结构。

第三,加强培养财会人员的终身学习的意识及能力。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信息社会的到来,大量信息犹如潮水般的汹涌而至,财会人员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往往是在学校之中学习到的,许多财会人员迈出学校后便没有再进行专门的理论学习。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财会人员在学校所接受的知识后逐渐陈旧,虽然伴随着相应的知识与技能熟练程度的提升,但是,陈旧的知识将直接影响到财会人员在面对新现象、新问题的解决方式。长此以往,则很难适应整个社会的发展,由此可见,培养财会人员的终身学习的意识及能力,具有着重要意义。如果财会人员没有一定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根本无法跟上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从而也就无法实现财会的如实反映与实时监督职能。

第四,要提高从业人员和财务机构的整体素质。一要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企业财务人员不但要精通财务专业知识,而且要掌握企业经营的基本知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对高效科学管理的要求。决策者需要设置一定的进入资格和提供持续的培养,强调集团内财务人才的合理流动。二是要建立起各级财务管理机构的规章制度和工作制度,以确保财务管理中心作用的实现。

综上所述,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革新,我国新时期财会人员的素质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在发展过程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法律意识问题、财会人员的基本业务素质以及终身学习的意识及能力等。提升新时期财会人员的素质水平对促成我国经济的进一步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具有着重要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只有我们将这些看似简单,实际却很棘手的问题加以合理思考与解决,才能够真正促进我国财会人员素质的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1]李东.如何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4) .

[2]李玲.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财会人员素质[J].财会研究, 2009 (19) .

[3]杨慧娟.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存在的问题及提高的途径探析[J].现代商业, 2008 (33) .

[4]刘冬梅.浅谈会计人员的素质现状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11) .

人员素质及配合 篇10

一、会计人员素质的概述

1.会计人员素质的内涵

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 就人的素质而言, 是人体的体质、性格、气质、能力、知识和品质等要素的综合。会计人员的素质内涵包括了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三个方面, 三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对于会计人员素质问题而言, 会计人员作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主体, 自身原因很重要, 但同时也是由其他多种原因所构成的。在各种内力及外力的共同推动下, 才会形成全面真实的会计人员主体的素质的体现。

2.会计人员素质的影响因素

(1) 会计环境。

是指影响会计工作的各种内外因素的总和, 包括会计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如经济体制、法律体制、自然环境、企业管理环境等;内部环境如会计专业环境、会计国际环境等。会计环境直接作用于会计实践, 决定着会计信息的质量, 决定会计发展的方向。研究和改善会计环境, 对于重塑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义重大。

(2) 会计工作的非独立性。

尽管国家对会计工作早已立了法, 会计人员执业的法治性、严肃性已有法可依, 但迄今, 会计人员的业务执法地位, 会计监督职能仍不为社会广泛承认, 仍然有人把会计人员视为工具, 会计工作听命于单位负责人的随意指挥, 会计工作失去应有的独立性。会计人员的自身利益、职务升迁往往取决于企业管理当局, 形成“站得住的顶不住敁顶得住的站不住”的现象, 当管理当局的利益和所有者乃至国家利益不一致时, 会计人员出于自身利益考虑, 往往选择有利于管理当局的会计处理方法, 使国家利益无法保障, 有的甚至违反法律法规, 在这种情况下, 会计行为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难以独立。

(3) 实践经验。

会计实务是一项专业性和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工作, 除了要求会计人员掌握有关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 还需要熟悉所在具体行业的操作规范和流程。由于业务素质不高, 职业道德观念不强, 导致会计人员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严格的业务训练。因此, 拥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为会计人员进一步优化自身专业技能素质奠定良好基础。

(4) 受教育程度。

现代会计吸收和引进了高等数学、运筹学、统计学和管理经济学等学科的有机成果, 采用大量的定量分析方法进行科学的经营决策。我国现阶段水管单位会计人员的总体素质比较低, 突出表现为知识层次低, 知识结构不合理。继续深化教育, 是优化水管单位会计人员素质的重中之重。

二、水管单位会计人员的任职现状

近年来, 通过岗位培训、函授自学等形式, 水管单位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有一些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仍然难以适应现职工作岗位, 知识缺乏, 对一些财经法规和标准制度知之甚少, 对会计基础工作不知道怎么抓, 工作处于被动状况。有些会计人员文化水平、学历层次较低, 又不注意深造, 弄不清科目、账簿、报表之间的对应关系;尤其是基层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 相当一部分是半路出家的工人, 对《会计法》及有关财经法规理解有偏差。也有一些会计人员虽有一定的业务水平, 但忽视对新知识的学习, 对新出台的会计制度及核算一知半解。还有少数会计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素质, 工作贪图简单, 工作标准不高, 不但不认真执行制度规定, 甚至钻政策的空子, 造成会计核算工作的不规范和错漏。

1.专业人才不足。

水管单位一般远离都市, 地处偏僻, 不利于吸引人才。所以, 会计人员大多是就地取材, 半路出家。虽然其中不乏自学成才、业务精通者, 但多数人专业知识匮乏。长此以往, 使会计工作始终滞留于原始的算账记账的被动地位, 起不到应有的监督作用。

2.信息相对闭塞。

多数水管单位交通及学习各方面多有不便, 使得会计人员进一步学习和深造的机会减少。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失衡。现阶段, 会计人员的整体知识素质还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 这与社会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极不相符。高层次会计人才匮乏, 而低学历或无学历的会计人员还占有相当大的比率, 有的甚至没有受过专门的会计教育。虽然他们在多年的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 但是对于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和新的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的实施, 使一些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实际工作的需要。

3.水管单位会计人员收入低。

低收入低福利待遇难以调动工作积极性。很多会计人员不安心本职工作, 尤其是大学生跳槽现象普遍, 人才流失严重。

三、会计人员应当具备的素质及其判断标准

财政部对现在会计人员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提出了原则要求, 主要是:敬业爱岗、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会计人员还应当具备以下专业技能素质。

原则性。我国会计记账、处理都是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会计准则要求制订的。另外又受到税收法规、工商行政管理法规的约束, 这就要求企业会计人员要严格按照制度办事, 否则就会触犯经济法规。但每个会计单位都有其特殊性, 在业务流程, 凭证传递上要求各不相同, 所以要求会计人员在进行处理时要避繁就简, 在财务分析上要根据企业特点选择需要的数据, 根据企业的管理要求选择需要分析的方法和内容。

严谨性。会计工作同科学研究相同, 要严谨, 而不能马马虎虎。企业的会计制度在建立时就要从互相监督和相互协调的角度建立严谨的处理程序, 只要按程序工作, 就不会出现问题, 就会使各种关系完全对应起来。因企业的正确信息是许多决策的成败关键, 财务人员只有在处理信息上认真仔细, 分析财务数据严谨周密, 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正确可靠。

有很好的职业道德。作为一个企业的财务人员知道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等很多核心机密, 而这些都是企业的商业秘密, 一旦被竞争对手了解到, 将对企业形成很大的威胁, 所以从职业道德出发, 会计人员都不应泄露企业财务与经营情况。

与外界的交往能力。有些涉外业务活动是需要财务人员参与的, 如:和金融机构、税务部门打交道, 和审计部门、财政部门发生关系, 此时除要将企业真实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反映给相关部门外, 询问与被询问都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财务人员也要有一定的协调能力, 与相关部门人员积极配合才能顺利完成任务。

四、水管单位会计人员素质优化的措施

1.强政治。

会计人员是单位资金的直接管理者, 因此, 作为一名水利会计人员, 为确保水利资金的安全和使用效益, 首先要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指导工作,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对待个人的名与利、得与失, 一心一意为水利谋利益, 兢兢业业为单位求发展。

其次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倡导“艰苦奋斗, 乐于奉献, 团结拼搏, 争创一流”的水利精神, 紧紧围绕单位的中心工作, 突出重点, 大事讲政治, 小事讲原则。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要善于用政治的头脑想一想, 用政治的眼光看一看, 做到政治鲜明, 恪尽职守, 与时俱进。

2.精业务。

作为一名会计人员, 业务水平是其素质的特质, 是职业判断能力的潜在表现,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对财经政策、法律法规等的记忆能力。

记忆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实际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作为一名水利会计人员, 应能将相关财经政策、制度准则和水利行业规范等牢记在心, 认真领会, 并运用自如。

(2) 对会计信息的分析能力。

会计人员应对掌握的会计信息、资料等进行加工、整理, 结合财务管理中的问题, 对本单位的人、财、物的运用进行深入分析, 并简要、准确地陈述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深入、中肯地提出自己的见解, 最终将其反映到财务情况说明或财务分析中去。

(3) 实践操作的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 会计人员除了能进行会计核算、简单的计算机操作等基本的会计工作以外, 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 还必需结合单位实际, 进行单位会计制度的设计、网络计算机的操作、单位财务管理结构划分等。随着国家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水利系统部门预算已经全面展开, 国库集中也逐步推广, 政府采购也在稳妥进行。因此, 水利会计人员在抓好会计基础工作的同时, 要不断总结经验, 探讨建立新的预算财务管理模式, 适时制订工作计划和预算方案, 增强工作的预见性、敏感性;在国库集中支付执行过程中, 及时和资金计划、部门预算相核对, 不断探索适合水利行业实际的先进管理模式、科学技术手段来解决国库集中支付业务中出现的问题, 使财务管理和参谋服务有机结合起来, 并在管理和服务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4) 对经济事项的预测、决策能力。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 会计人员的工作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会计核算, 而是一定要具备对经济的预测能力, 在关键时刻, 为求得单位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还必需具备果断决策的能力, 从而真正发挥参谋助手的作用。

(5) 不断创新的能力。

在日常工作中, 会计人员要以敏锐的洞察力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并不断研究新技术, 运用新技术, 掌握新技术。随着财政体制、水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完善修订水利行业定额标准体系、加强研究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作为水利会计人员, 应结合日常业务中经费支出的特点和规律, 主动做好各项预算定额标准的研制、各种经费的测算工作, 加强水利投融资的研究, 以争取多方投资, 从而推进水管体制改革的步伐。

3.勤学习。

飞速发展的经济体制, 不断创新的财政体制, 要求我们会计人员勤奋学习, 不断、及时地更新知识。作为一名水利会计人员, 在水利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 勤奋学习是毋庸置疑的要求。

(1) 努力学习会计和与会计相关的知识, 做到运用自如。

在财政实施三项制度改革以来, 会计人员必须认真学习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如部门预算编制方式的改革要求我们会计人员把单位的全部工作纳入自己的视野, 在预算安排中统筹考虑, 把握大局, 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 保证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具体业务上, 新的规则, 新的制度是我们做好具体工作的基础, 必须认真学习、深刻理解、熟练掌握、灵活应用。总之, 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保证, 也是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对我们会计人员的要求。

(2) 努力学习水利和与水利相关的知识, 做到服务到位。

作为一名水利会计人员, 必须既懂水利又懂财务, 只有具备了水利行业系统的专业知识, 才真正具备坚实的职业内涵。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迈出重大步伐, 水权、水价、水市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新进展, 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水利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 形成了新时期加快水利发展的基本格局, 对水利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做好财务工作的重要意义, 认真学习《水法》、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定额标准和经费使用管理办法, 努力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对水利的投入, 为水利改革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3) 努力学习其他众多的知识, 做到触类旁通。

如学习信息系统知识, 可以提高现代化办公的效率;学习写作知识, 可以提高自己财务管理的表达能力;学习历史知识, 可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学习文学知识, 可以提高对科学、艺术的鉴赏水平, 从而对人生价值作出科学的判断和理解。总之, 通过掌握、运用多种知识, 可以不断增强会计人员日常工作中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4.懂经营。

党的十六大对国有资产管理与改革做了一系列的决议, 为水利国有资产改革指明了方向。通过改革, 水利行业建立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作为水利会计人员, 必须按照十六大明确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总原则, 积极探索水利经营性国有资产新的管理体制, 不断完善经营性国有资产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模式。在实际工作中, 以主人翁的思想投身到生产经营中去, 并主动参与经营项目的组织实施, 经营资金的筹措调度, 经营情况的考核评价, 经营资产运转效率的监督等, 从而推进水利经营性国有资产的重组与整合,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提高水利行业的生存发展能力。

5.守诚信。

市场经济条件下, 诚信既是道德资源, 又是经济资源;诚信既是财富, 又是财源, 还是财力。立信, 乃会计之本;没有诚信, 就没有会计。因此, 在加入WTO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经济社会中, 诚信一旦缺失, 失去的将是走向市场化与国际化的通行证。因此, 作为水利会计人员, 要把“信以立志, 信以守身, 信以处世, 信以待人, 毋忘立信, 当必有诚”的诚信理念根植于心, 从我做起, 从每一笔业务做起, 坚决杜绝虚假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 保持水利财会人员的诚信本色, 使我们的水利事业焕发出蓬勃生机。

6.善协调。

会计工作是每个单位的核心工作, 会计人员是社会的一分子, 因此, 协调、合作能力成为会计人员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在实际工作中, 会计人员不仅要精通经济业务的核算, 还要加强和单位内部各职能部门、领导、同事以及与社会其他部门如:工商、税务、金融、客户等有关人员的协调、合作和交往, 以便能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主动、高效地开展工作。

7.认真解决财会人员实际问题, 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水管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好坏, 与单位财会人员的素质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能否调动财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也是做好水管单位财务工作一项重要工作。

总之, 水管单位财会人员的素质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 水管财会人员不仅仅是会根据业务记账就可以了, 除自身要掌握多种专业知识外, 还要严格对各项业务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做出系统、完整地监督与审核, 为规范和加强水管单位的资金管理、保证资金的合理、高效使用贡献力量。水管财会人员既需要社会各方的群策群力, 也需要自身的努力, 才能有效地提高自身素质, 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浅谈会计人员素质及其提高[EB/OL], 中国会计网.

[2]浅谈会计人员素质优化[EB/OL].太原新闻网.

[3]佩顿, 利特尔顿.公司会计准则导论[M].财经出版社, 2004.

人员素质及配合 篇11

随着广播电视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技术的深入推进和广泛应用,广播电视节目信号的传播不仅是单一的技术问题,更是对使用广播电视设备人员技术维护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广播电视技术队伍素质的高低、对数字化网络化的接受程度、新技术的掌握和使用、安全意识的高低都直接影响和制约技术维护管理工作。

心理素质: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优质播出的基础

广播电视节目从创作到播出,需要多个岗位、多个部门的相互协调和配合,在这众多环节中播出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能否以最优质的信号、最完美的方式把广播电视节目传递出去,就要看播控人员的工作了。

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的特点是点对面的覆盖,节目一旦播出便无法收回、不可逆转,必将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果停播、错播、漏播将造成点对面的影响,甚至造成不良后果。然而,广播电视播出工作要做到一点都不出问题,不发生任何故障是很难的。先进的技术设备对广播电视播出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提高了广播电视安全、正点、优质播出的同时,也对机房值班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做到安全、正点、优质播出,最重要的当然就是人的因素了。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对做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或者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但做不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有时还会起反作用,甚至造成重大的播出事故。特别是对技术事故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责任事故。但在对所有的事故进行事后分析的时候,我们却发现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多数的事故都是由小故障引起的。而在问当时值班人员时,几乎都知道正确的处理方法和影响最小、处理最快的应急方案。但就是因为心理承受能力差,遇事慌张,不是忘了,就是漏了,甚至是错了。在对小事故的处理时,把小事变成了大事,把故障变成了事故,把技术事故变成了责任事故,造成了不良影响。

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各不相同的,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事件的认识、看法以及心理承受能力也是各不相同的,而且心理承受能力是很难用量化方式表达。从事广播电视播出工作的心里压力非常大,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要经过不断的锻炼,最后才能成熟。在播出工作中,工作人员每一次遇到的故障或事故,对个人的承受能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在播出岗位,心里承受能力的培养与工作的高安全性要求有着不可调谐的矛盾。任何一家电台、电视台都不会拿频率、频道的播出来锻炼值班人员的心里承受能力。所以,一个播出工作人员,上岗前需进行培训、实习锻炼一段时间,才能上岗工作。一个好的播出工作人员则需要更长的工作锻炼时间,而一个好的技术维护管理人员至少要有多年的磨练才能胜任工作。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更新速度可以称得上是日新月异,令人目不暇接,学习追赶起来有时也真是颇感力不从心。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在广播电视行业工作的工作人员,更得及时了解学习掌握广播电视新发展的相关技术知识,用最新的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从而指导实践,动态适应工作的需要。不断总结交流以往的一些好的经验,摒弃一些不好和落后的工作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才能提高自己的心理承能力。当你对所有的设备操作就像庖丁解牛一样,真正做到目无全牛、游刃有余,那也就没有什么可怕了。

技术能力:广播电视播出维护管理关键点

当前,科学技术水平迅猛发展,数字化、网络化高新技术也在广播电视的摄、录、采、编、播、发射、传输、接收等各个环节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数字化新技术的应用,无形之中对从事广播电视运行、维护、管理的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对技术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技术能力在安全播出工作中有两种具体体现:一是在技术应用、系统搭建、软件编排等上具有对播出的整体控制能力;二是在具体播出工作中对系统的使用能力。做好当前广播电视安全技术维护工作的建议:

技术维护大致分为两部分:例行维护和应急维护。例行维护是按照设备的运行规律而进行的技术维护;应急维护是针对突发故障所进行的技术维护。长期的维护实践证明:例行维护和应急维护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建立、健全广播电视系统的技术维护管理机制

明确职责:设立系统技术维护运行管理机构,实行分管副台长、总工负责制,机构与职责明确,运行体系完整;(2)规范管理:技术维护管理必须渗透到每个技术环节,规定明细的、严格的技术维护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同时要制定违规处理办法,使技术维护管理操作做到有章可循,为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打好基础;(3)建立、运行质量监督和分析体系: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编制相关业务报表,分析和监督运行播出情况,同时,建立技术资料档案,以利于资料检索分析与管理决策。

做好技术维护人员的思想建设工作。对技术维护人员要经常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在实际的维护工作中,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切实做好广播电视的技术维护工作,确保广播电视安全优质播出。

熟练掌握设备的工作原理。设备出现故障后,要根据所掌握待修设备的工作原理,及时判定待修设备故障的大致范围,最好能判断出具体部位。广播电视系统的全固态设备应用大量集成电路,线路极为复杂,即使出现故障,通过肉眼也难以发现,此时必须从设备及电路工作原理上分析,并借助仪器、仪表对其检测,科学判断,才能排除故障,及时恢复设备正常工作状态,因此对技术维护人员的业务水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深入了解设备正常的工作状态。 广播电视设备能否长期保持安全、优质、可靠和不间断工作状态,与平时科学地维护紧密相关,而机器设备出厂的验收报告是维护工作的第一手资料,必须妥善保存。此外,每次技术维护工作的内容都应及时详尽的予以记录,以备今后遇到问题时,可快速查对核实,尽快分析原因,排除故障。

维护时不可主观臆断。维护设备时,以定期的预防检修为主,对于易损元件、动作频繁部位、大电流部件及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元件更要增加检修的频次。在实际维护中切不能单凭经验盲目判断,要冷静分析,未确定故障根源前不可随意改动线路或随意更换元件,否则会掩盖病源,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将一切故障扼杀在萌芽状态。

技术维护中还需注意的问题

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人是主导事物发展的主体,因此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在维护实践过程中始终要保证个人人身安全。如凡可能接触220伏以上电压的施工场所及维护高度超过5米的作业面,都要有专人监护,应设专人负责安全监察,尽量避免不良操作对人体的伤害。

注重对维护环境的控制。一般来讲,设备档次的高低决定了其对环境的要求的苛刻程度,越好的设备需要更好的环境,对于这些设备的维护要做到温度适宜、湿度适中、震动小及无灰尘等,还有做好日常的设备清洁工作。

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工人要正确使用测试仪表及各类专用工具的、按期检查检修特殊部位的熟练操作,此外,工作结束后清点工具,打扫现场,同时,使用称谓统一、呼应准确的工作语言等。

降低成本。为了节约更多的资源,注意在日常维修工作中对设备的改善性维护,目的是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另外,更新器材时在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下,尽量使用国内产品,树立降低成本思想。

广播电视系统的设备是多种技术综合应用一体化设备,科技含量高。高科技的先进设备是保证广播电视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条件,而掌握和应用高科技、先进设备的人,是确保广播电视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新的形势下,要做到广播电视设备安全运行,正点、优质播出,就必须不断的加强学习新业务、新知识,努力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新本领,成为适应新形势下广播电视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不断的提高自己了解、掌握、使用、控制新技术的综合能力。无论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还是好的技术能力,都是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必不可少的个人能力,而只有这两种能力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形成了好的综合素质,再加上先进的机器设备才能保证安全播出。毕竟要达到安全优质播出的目标,是靠人和机器设备的完美结合来完成的。

人员素质及配合 篇12

职业素质是职业人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 是职业内在的要求, 是一个人在职业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 具体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及职业技能[2]。提高人的职业素质水平, 灵魂是思想道德教育, 重点是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提供适合老年人需要的服务,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已经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

1 现状

目前我国养老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3], 已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当地的人力、物力资源, 对养老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再培训[4]。

黄少宽[5]调查显示, 53.06%老年人希望提供心理服务、体育文化娱乐服务和精神慰藉服务, 而养老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普遍偏低, 主要负责老年人喂饭、洗衣等日常生活护理, 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其工作难以得到养老人员及其家属的认可及肯定, 这也造成了养老护理人员收入偏低而无法满足其期望值 (养老护理人员人均月收入在1 000元~2 000元, 而期望值多在3 000元左右) , 养老护理人员跳槽频繁, 能在养老机构工作3年以上的人员比例不到50%。而稳定的从业人员队伍是养老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素质水平低下、服务质量不高、收入偏低、人员队伍不稳定这一现象成为养老事业发展的瓶颈。因此, 提高养老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沟通技巧及实践技能等素质水平, 提高其服务质量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原因

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是影响社会服务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服务质量的优劣。我国现有养老护理人员大都是农民工或下岗失业的40岁~50岁人员, 而且文化水平都在初中及以下 (80%以上) , 持证上岗率也比较低。

目前我国养老护理队伍的职业素质培养还处于起始阶段, 与国外相比, 我国养老护理素质培养起步较晚[6,7,8,9], 发展尚属薄弱环节。在党和国家对老龄工作的高度重视下,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5年制定了《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 随着多层次护理教育的开展, 我国的养老护理职业素质培训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仍处于十分幼稚的阶段。例如谭严及其同事对6所养老机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 94.4%的养老护理人员认为需要养老护理相关知识及技能的培训, 然而真正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人数却不多, 仅占27.8%, 取得养老护理员资格证书的人更是寥寥无几[10]。同时, 已开展的培训内容主要围绕于老年人的生活照料技术、饮食照料技术、常见疾病的护理等基本护理知识, 忽视职业道德培养、人际沟通技巧、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的培训。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对老年护理的认识仍存在误区

目前, 不论是社会, 还是养老机构及养老护理人员, 不少人认为对老年人的照顾主要是生活照顾, 不需要专门的知识和技能, 对老年人的看护常被认为不是真正的护理工作。而事实上, 老年护理恰恰属于护理服务的范畴, 老年人群是护理的主要服务对象之一。因此, 应重视老年护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6]。

2.2 养老机构对职业素质培训不重视, 培训经费缺乏

我国养老护理服务资金缺乏, 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尚未完善[11,12], 很多养老机构重硬件轻软件[13], 忽视对养老护理人员的职业培训;同时一些自主经营的养老机构资金紧张, 无力承担培训费用。养老护理人员个人收入较低, 不愿自费参加专业培训。经费的短缺, 限制了老年护理人力资源的开发[3]。

2.3 我国养老护理人员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 职业素质基础条件差, 人才综合素质不高

我国养老护理人员学历层次偏低, 专业知识不足, 工作量满负荷程度高, 有效工作时数低;在养老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 很少接受过护理专业教育, 大多是下岗职工[14];养老护理人员知识结构老化, 队伍整体文化素质偏低[15]。

2.4 养老护理人员对老年护理的知识及技能缺乏

谭严等调查发现大多数养老护理人员未系统接收过专业培训, 持有养老护理员上岗证的更少[10]。同时, 现有的养老护理培训重视日常生活护理知识, 轻视职业道德、人际沟通、心理护理等培养。

2.5 老年护理教育滞后

中国内地恢复护理高等教育20余年, 开展硕士研究生教育10余年来, 老年护理教育仍滞后[3], 将规范的老年护理课程列为一门必修课尚少[16]。目前我国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尚属空白。1998年, 老年护理学课程才在华西医科大学等几所高等护理学院开设, 卫生部规划教材《老年护理学》于2000年12月才正式出版[17]。老年护理内容在课程中的比重不足2%, 只能使学生粗浅地了解老年护理知识。很多学生对此课程没有认识, 重视不够, 护理毕业生只有极少部分愿意从事老年护理工作[3]。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养老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现状不容乐观。但是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要求养老护理人员兼具思想道德、沟通交流、心理抚慰、护理实践技能等高水平的职业素质。因此, 加强养老护理人员职业素质的培养已迫在眉睫。

3 对策

3.1 加大政府对养老机构的投入, 改善部分自主经营机构的经营状态

加大政府对养老机构的资金投入, 特别是部分基础设施较差、从业人员缺乏的自主经营机构, 要提升其对社会的养老服务能力。

3.2 加强对其监督管理, 切实提高养老从业人员的工作收入

在加大投入的同时必须严格对养老机构的监督管理, 细化考核制度, 定期由民政部门对养老人员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 不定期实地抽查养老机构工作情况、养老人员生存状态, 定期对养老机构进行考核 (包括服务对象满意度、养老从业队伍稳定性、养老从业人员实际收入、养老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等) 。对考核不合格者进行相应的处罚及批评, 并与下一年的政府投入挂钩。切实保障养老从业人员的利益, 稳定养老从业队伍, 特别是尽力减少已获得上岗证者的流失。

3.3 采取“送进去、接出来”两手抓的方法提高养老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

“送进去”:进一步扩大将养老从业人员送入本地专业培训机构或学校 (如职业鉴定所、站及高等卫生学校等) 进行职业素质培训的范围, 提高持证上岗率;“接出来”:将具备相关资质的培训教师接入养老机构对养老从业人员进行实地培训, 提高培训效果, 在时间、地点上便于养老从业人员接受培训, 提高养老从业人员学习积极性。

3.4 加强对已获得上岗证者的再培训, 紧抓再教育不松懈

对于已获得上岗证的养老从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 进一步提高其服务水平, 使养老从业队伍的整体职业素质水平可持续发展。

3.5 扩大对先进养老从业人员的表彰、报道, 提高养老从业人员队伍社会地位

扩大对先进养老从业人员、养老机构在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本市等各级范围内的表彰及报道, 提高养老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 扭转社会人群对养老从业人员的偏见。使养老从业人员在精神上得到鼓励, 坚定继续从事养老服务事业的决心。

3.6 加强高等护理学院老年护理专业的建设

在高等护理学院设置老年护理专业、完善老年护理课程建设, 培养老年护理师资队伍, 加强引导毕业生进入养老机构工作, 从源头提升养老从业人员职业素质;为高等护理专业毕业生在养老机构内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平台, 培养养老从业队伍的骨干力量, 带动养老从业队伍的整体服务水平。再培训与考核是提高养老服务质量的保证[10], 地方医学院校须积极发挥自身护理专业的优势和作用, 利用丰富的护理教学资源, 与养老机构合作, 建设高素质的养老护理人才队伍[7]。

摘要: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养老护理队伍职业素质的现状, 探究养老护理人员素质总体偏低的五大原因, 并提出相应对策, 以期提高我国养老护理队伍的总体素质, 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进一步促进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

上一篇:VFP教学下一篇:国际专利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