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中学体育教学

2024-09-27

如何上好中学体育教学(精选12篇)

如何上好中学体育教学 篇1

在农村中学, 如何营造宽松、自主而又有个性的课堂教学环境, 是体育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应努力的方向。而创设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 又是一条有效的新教学途径, 是新课程改革以学生个体发展出发, 转换师生角色, 重视学生发展的新课堂教学理念。

一、构建开放型的体育教学课堂环境, 让学生主动学习

说到体育课上的“开放”, 人们往往会把它和“一个哨子, 几个球, 老师、学生都自由”的“放羊式教学”等同起来, 认为体育课“开放”就是教师不负责, 不认真的表现, 所以体育教师不敢“放”, 惟恐沾上“放羊”式教学之嫌。其实这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概念。“放羊式教学”是指教师课前没有准备, 上课时仓促上阵, 让学生无目的、无组织地自由活动, 这是对学生不负责的一种教学方式。而这里所说的“放”, 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 有目的、有计划开展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放”, 是指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让他们自主的锻炼, 减少教师无谓的干扰与约束。如投掷教材, 我不拘于以往在教师统一指挥下进行集体练习, 这样学生显得十分被动、练习密度较小, 学生的的个性也得不到发展。因此, 我是先让学生各自分散进行投掷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点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的进行讲评和表扬, 其目的是为了确定更为有效与合理地投掷方法。然后让学生模仿老师或投掷动作正确的学生再进行分散的练习, 最终达到对投掷动作的掌握和锻炼能力的效果。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敢于放手, 让学生在课堂的舞台上唱主角, 在“放”中提高学生的自练能力。在思想上教师放心, 在实践上教师放手、放开、放宽、放活, 是进行“开放型体育课”的关键所在。

第一, 要发挥体育骨干学生的作用。体育骨干的作用并不能局限于让学生简单地协助教师完成某些活动, 而是让体育骨干学生参与教学内容的设计、管理, 更好地从学生的角度去安排课堂中的教学内容, 同时也增强了课堂中学生参与的氛围和师生之间地亲和力, 事半功倍地达到教学目标。

第二, 在进行“开放式”教学时, 教师应把练习的目的要求, 以及课所要达到的效果给学生一个较为明确的讲述, 让学生在一定学习目标指引下, 根据各自特点, 有针对性的加以练习, 这里的学习领域可是“五大领域”中的二三个或是四五个, 在教学环境与学生实际的基础上, 提出较为直观的练习方式, 做到“有的放矢”确定学习目标, 内容选择应可能安排贴近学生实际, 迎合学生自身要求, 有一定实用性与趣味性较强的健身体育、娱乐体育、乡土体育、生活体育的内容。同时对场地器械布置、安全事项等要给予充分的布置, 避免造成课堂混乱与发生安全事故。特别是在“A、P、E”制评价体系下, 教师的正确引导与有的放矢的教学, 是保证《体育与健康课》能否被学生接受的关键。

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让学生参与到集体学习当中

合作交流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合作交流可以增强师生、生生之间情感; 通过合作交流可以获取新的知识、分享合作成功的喜悦。例如, 在排球垫球的教学中, 由于动作细节性与手部有一定的疼痛等因素的影响, 大部分女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很难掌握垫球的技术, 针对这一情况, 我采用了“忽视教学法”, 有意地忽视“问题学生”的所在, 并通过对掌握动作较好的学生再进行较为细致的指导, 然后按不同的水平分组结伴合作的教学方法, 让他们自由结伴练习, 他们在合作练习中各自交流了自己垫球的方法和技巧, 出现了“水平低的学生学的积极, 水平高的学生教的认真”的课堂氛围, 练习的密度与效果也明显增强, 在同伴的帮助下, 那些没有掌握垫球技术的学生慢慢地学会了垫球, 此时, 发现他们同伴之间的友情倍增, 每位学生的长处发挥的淋漓尽致, 个个脸上露出了成功的笑容。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让创新带动学习的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之一。而现在的学生的兴趣激发并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课堂情境或是项目进行有意识的安排, 从而来触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这种浅层的兴趣激发, 维持的时间与整体效果性并不是太好。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 让学生模仿学习动作远没有让学生自己创造出新的学习方法来兴趣更强、效果更好。

创新精神的培养, 首先要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富有创造性的课堂教学氛围。在以前教育教学的环境中, 学生都被训成了一个个听话的小绵羊。老师叫他们做什么, 他们就应着老师做什么, 没有自己的主见, 也没有自己想象的空间, 哪有机会提出什么奇思妙想, 更不敢奢望什么创造发明了。显然, 局限了学生智能的开发。因此, 我们教师必须要放下架子, 淡化自己的权威意识, 让学生尽情的发挥、探究, 让他们的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才能培养出创造性人才。

总之,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必须坚持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 只有让全体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真正成为学习活动中的“小主人”, 才能实现体育教学优质高效, 才能促进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提高。

摘要:随着教育新课改的不断深入, 以教师讲, 学生听、练为基本特征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 日趋显得太不适宜了。基于这样的认识, 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在自主获取、主动合作、自由创新的课堂教学境界中学习与提高。

关键词: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曲宗湖, 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9.

[2]陈安槐.以素质教育观为指导体育课程与教材改革[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2, (01) .

如何上好中学体育教学 篇2

马克思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音乐欣赏是人类诉诸于听觉的感性活动,它能唤醒人的音乐感觉提升人的艺术修养。托尔斯泰曾说:“我喜欢音乐胜过其它一切艺术。”黑格尔曾说:“音乐是精神,是灵魂,它直接为自身发出声音,引起自身注意,从中感到满足……音乐是

灵魂的语言,灵魂借声音抒发自身深邃的喜悦与悲哀,在抒发中取得慰藉,超越于自然感情之上,音乐把内心深处感情世界所特有的激动化为自我倾听的自由自在的,使心灵免于压抑和痛苦……。”

普通高中设置的各门学科中,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那么,怎样在中学音乐欣赏课中唤醒学生的音乐感觉呢?这就要靠中学音乐教师按照新的课程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耳、眼、手等感官来感受音乐。

一、情感体验在普通高中音乐欣赏课中的重要性。

从心理学上讲,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它是人对待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已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从艺术价值上看,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是最容易激发和调动情感的,并能很好地体现个人的修养。从实践教学中,情感体验是可以获得和培养的,因此,在普通高中的音乐欣赏课中,学生可通过大量的音乐实践得到情感的体验、抒发、产生一定层次的认识、评价、鉴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修养水平。普通高中音乐欣赏课在目前,课时少,内容多的情况下,情感体验教学就更为重要了,音乐大门的开启,要靠教师选择好钥匙,情感的调动和培养则是教学中最好的选择。

音乐中的投入、想象、联想、思考的范围是广阔的,是不可造型的艺术,并在瞬间或长期都可以有着不同层次的情感。音乐本身来源于生活,使情感能得到充分的表现,在此基础上得以提炼和升华,情感也随之加重。音乐艺术是综合的艺术,它所包容的内容万千,是其它任何艺术不可替代的,所以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换言之,音乐有着丰富的情感,人类的情感是最丰富的,二者不谋而合,因此可以通过情感的体验使普通高中的学生更广,更深,更自然地接受音乐艺术的教育和培养。

二、如何使学生在音乐欣赏课中获得情感的体验。

1、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方法获得情感体验。在最初可选择一些脍炙人口的名曲,如贝多芬、莫扎特等作品,学生直接接受音乐的感染,打破了学生对音乐欣赏的神秘感,使学生感到能听得懂音乐。在反复欣赏时,还会听出不同的乐器,作品的段落──曲式结构,作品的风格等,调动起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2、通过音乐自身的内容(音乐的要素)来进行情感的体验。音乐艺术自身就应是美的化身,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让学生做一些节奏练习,体会音乐的变化。

3、根据普通高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通过音乐欣赏课中的情感体验丰富、完善学生的情感世界。在中学生们青春期的心理活动的发展过程中,有一点就是情绪,情感的日益丰富,表现为充满活力,有热情,重感情的特点。这些普遍的特征在音乐欣赏课中都能得到体现,为学生提供了一方情感体验的热土。

4、与时代相结合,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获得情感体验。情感的表现可体现在古典音乐之中,它也可在通俗,流行音乐之中。学生平日所接触的是大量的通俗音乐。如在课堂上禁止,那就事倍功半了,课上找一点时间,机会给学生们自己,5--10分钟,听一些学生喜爱的流行音乐,可以放松他们紧张的神经,建立师生的沟通使学生的音乐情感得已自由的发挥,课前教师要进行筛选。

三、课内外相结合。

要学好音乐欣赏,要从课内外多方面启迪学生感受音乐、产生情感共鸣并引导学生探究音乐作品内涵。从课外,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收集与课本欣赏课题相关的各种资料(音像、图片、与音乐相关的实物等),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录下各种美妙的声音,配上自己的解说,制作成一个有关音乐专题的片断。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来体验音乐,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从课内,首先用这堂课的主题音乐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音乐课堂,让学生产生一种神圣、奇妙的殿堂般的感受。让学生随心所欲地用各种方式来表达展现心中的最原始的情绪体验。表达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可用彩色的画笔绘出抽象的线条、不规则的图形或具体形象的实物实景来表达的;也可用朴实或华丽的文字语言、诗歌、散文的形式来表达的;还可用舞蹈形体动作来表达展现。接下来,一边让学生复听音乐作品,一边用生动的语言简介作品背景,从而揭开它的神秘面纱,让学生领会每一首音乐作品都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它的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史故。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并有了积极探索音乐内涵的动力。再下一步,采用启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学生主动探究、亲身体验,得出结论。让学生体会到他们研究的价值意

义,从而使他们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感受到研究学习的快乐。在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里,提高了学生的欣赏分析能力,最终使学生的审美体验、审美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形成且提高。

四、音乐欣赏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是我们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过去的音乐欣赏活动,语言几乎成了表达、交流音乐感受的唯一工具。这种欣赏教学方式,仅能满足一部分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的需要,却往往让另一部分更善于运用其他表达方式的学生明显地处于“技不如人”的窘境。久而久之,一部分学生将对参与音乐体验的表达活动缺少兴趣,丧失信心。在音乐欣赏活动设计中,应注意为学生提供各种表达途径,如:表演、绘画、歌唱、朗诵、编讲故事等方式,这其中也包括语文表达。并引导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鼓励他们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如何上好中学体育理论课 篇3

摘 要 体育理论课教学是体育教学内容之一,在中学体育课中开展理论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中学体育理论课内容选择、教法运用和评价激励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教学策略,使之更好地为体育教学服务。

关键词 中学 体育理论课 教学

体育理论课教学是体育教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体育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教学形式。中学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中明确指出:“体育知识技能的教学,不能理解为仅仅是运动技术的传授,而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但当前的体育理论教学却处于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教师对体育理论课的教学不重视,导致体育理论教学时数和教学效果很难保证。为了改变这一状况,笔者从体育理论课内容选择、教法运用和评价激励三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与研究,现总结与同行交流。

一、体育理论课内容选择策略

在室内课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来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通过选择富有情趣的教学内容,将枯燥的体育理论知识寓于生动的讲解中。

(一)结合教材开展室内课的教学

不同版本的教材都有室内教学的内容,教师要以教材为主,通过收集、整理报刊、杂志以及网络的思想性高、知识性强、趣味性浓的有关资料,供备课时参考,教学时应用。如室内讲授“毒品、吸烟酗酒的危害时”,及时的结合电影、电视上有关青少年为了购买毒品而犯下盗窃、抢劫、甚至走上死亡之路的例子,使学生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性,远离毒品,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

(二)与室外体育教学内容同步

结合体育实践课的内容,在室外让学生练习动作技术,在室内让学生了解动作理论,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如在篮球教学比赛中,学生对违例和犯规掌握不透,教师就可以在室内教学中讲授篮球比赛规则和裁判方法。由于学生们迫切需要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而且将来也用得到,因而学习起来特别地积极主动。

(三)讲解常见运动创伤的预防及简易处理方法

中学生由于精力充沛,活泼好动,在活动中又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容易造成运动伤害。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具体情况讲授常见运动创伤的预防及简易处理方法。这些都是关于学生自身受益的知识,深受学生欢迎。

(四)结合重大赛事,传播體育信息

现在的中学生对国际、国内重大比赛极为热心和关注,所以教师应结合这些重大比赛的进程及赛况,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寓于生动的比赛场面。不但能增强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爱国主义精神,而且能激发他们对体育竞技的兴趣,增强其组织纪律性、集体荣誉感和顽强刻苦的拼博精神。

二、体育理论课教法运用策略

教法,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有利保障。选择合理、恰当的教学方法将对课堂教学有效性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否则将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目前在体育理论课教学中应用的教法比较多,如视频教学法、游戏法等,笔者对其进行整理与分类,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看类

看类教学法,主要应用的原理就是依据视觉的直观性而进行设计的教学方法,目前有挂图展示法(投影仪)、视频教学(PPT)等。这些方法的特点就是通过视觉上刺激,使学生对其内容产生兴趣,形成参与欲望最终形成参与行为。但也存在不足之处,那就是受器材、设备等影响,有时由于一些小的细节就可能导致无法进行。

(二)听类

听类教学法,主要是利用了学生的听觉器官所进行的教法设计,目前有音乐教学法、故事教学法、讲解分析法等。这些方法的特点就是通过一些信号对学生听觉器官进行刺激,使其产生兴奋进而产生参与行为,最终掌握其知识与技能。

(三)说类

说类教学法,主要利用了学生言语能力,通过提高一定的表达和阐述平台,进而激发参与热情,最终提高其课堂教学有效性。目前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有小组讨论教学法,即课堂上教师给出一个题目,学生以一定的人数组成讨论小组,讨论结束后将小组结论由组长或组员代表进行阐述的教学方法。这种教法实践教学中证明了效果非常明显,尤其是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方面更好地贯彻了以学生为主教育理念。

(四)想类

想类教学法,主要利用的是学生的想象能力、联想能力。通过教师所提供的素材进行联想、想象,对其知识与技术知识进行掌握的教学方法,例如具有代表性的情境教学法。这类教学法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抽象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同时对教师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利用的相对较少。

三、体育理论课评价激励策略

所谓激励策略,也可以理解为教学评价手段,是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而采取的奖励与惩罚措施,目前较多提倡的是奖励。其表现的形式有教师的课堂即时评价和课程结束后的学业评价等形式。在两者形式运用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即时评价坚持客观性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及时评价对学生的后续参与有着积极的作用,往往由于教师的一句话可以改变学生的参与热情。因此,教师要主要评价其客观性,不能过于夸张,学生不知所云的被夸奖反而会降低即时评价的初衷。

(二)有效把握奖励的时间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仔细观察,把握给予奖励刺激的时机,这样做才会保证我们的奖励策略的有效性。一般情况下当出现下列情形时应给予奖励:学生在学习中起到了示范性作用时,学生学习中产生了不良情绪有弃学征兆时等。

(三)学业评价要注重发展性

笔者深有感触,无论多么调皮的学生,面对成绩都会有所思,也就是说他们比较在乎老师给的分数。因此,我们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的这个心理需要,注重评价的方式,以发展性思维进行评价标准的制定。

总之,在体育理论课教学中提高其有效性是件长期的研究工作,我们不能指望几个策略就可以完全实现,关键的是我们教师要认真对待、脚踏实地地进行教学,在教学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 李顺安.体育理论课选择内容的技巧[J].运动.2011.1.

浅谈如何上好农村中学体育课 篇4

目前,对发展农村中学体育工作必须作具体分析,要考虑主客观的诸多因素,这是因为学校体育的目标与管理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人的体育意识、物质基础、师资数量和质量,地区差异和传统习惯等一系列问题。要真正上好农村中学的体育课,必须认真分析存在的原因和采取正确有效的解决方法。

一、分析存在的问题

1. 对学校的分析。

由于多年来,农村学校的体育课一直没被重视,加上学校器材、场地、专业教师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学校体育工作不能正常开展,体育课上课效果差。

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体系没有形成,体育工作在整个教育工作规划中没有充分体现。组织机构流于形式,乡镇中学表现尤为突出,对于体育教师、课外体育活动、场地器材建设、体育教学等的要求仍处于目标模糊和“放羊式”的管理方式,缺乏宏观目标和微观管理意识,农村学校体育系列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2. 对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现在的学生,特别是农村中学的学生,由于在小学时没有专业体育教师上课,都一致认为体育课无非就是在室外蹦蹦跳跳,吵吵闹闹一节课就完了。进入初中后,还抱着原来的观念上体育课。就连“立正”、“稍息”、“三面转”等口令都成问题,更不要说为什么要开体育课,上体育课到底起什么作用了。

作为一名专职体育老师,首先必须要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身体素质、心理因素等方面的情况。

3. 对社会的分析。

广大城镇和农村,因城乡的差别,“望子成龙”心切,为考取高一级学校取得铁饭碗为目标,对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不重视。这些陈旧的观念影响着学校体育工作新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智育第一”、“分数第一”、“升学第一”。据调查了解,社会上很多家长,一方面崇拜像李宁这样的体育明星,另一方面却不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认为搞体育“出息不大”或“没出息”。由于受这种观念的制约,给学校体育的决策、管理和发展带来很大的阻力,因此很难发挥学校体育的各种功能和作用。

二、应采取的方法

1. 从农村实际出发,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学校体育教学思想改革为先导,更新学校体育教学观念,遵循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培养适应农村建设的人才和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奠定基础。

2. 根据农村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特点,探索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建设的原则、途径和方法,为制定农村中学实用的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3.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作为当今电化教育的领先技术,已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应用,它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益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几年来,我在从事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尝试着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课堂教学是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的双边活动的主阵地。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并不能取代教师,但能大大优化课堂结构。

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学课件中的开发潜力是巨大的。将多媒体技术引进体育教学领域潜力很大,只要我们不断探索,认真实践,就能够为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作出贡献。

4. 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严格要求与启发诱导、耐心教育相结合。体育教师要结合体育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也可与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为国争光,取得辉煌成绩,不定期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好体育的信心。

如何上好中学体育教学 篇5

内容提要:

首先用简短的文字引出文章论点:按照新的课程理念,从课内外多方面启迪学生感受音乐、产生情感共鸣并引导学生探究音乐作品内涵。

然后课内课外两方面阐述:

一 课外,鼓励学生收集或制作与欣赏课题相关的资料。二 课内,分三步上好音乐欣赏课:

第一步,用主题音乐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堂,引导学生用各种方式表达心中的情绪体验,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

第二步,在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介绍作品背景,让学生产生共鸣以及探索音乐内涵的动力。

第三步,用启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亲身体验、得出结论,最终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的审美体验、审美能力得以形成和提高。关键字:

音乐欣赏、新理念、激发引导、探究性学习

音乐欣赏是人类诉诸于听觉的感性活动,它能唤醒人的音乐感觉。那么,怎样在中学音乐欣赏课中唤醒学生的音乐感觉呢?这就要靠中学音乐教师按照新的课程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耳、眼、手等感官来感受音乐(如:用懂音乐的耳朵来聆听世界万物之声;用聪慧的眼睛来捕捉人类、大自然乃至宇宙的美的瞬间;用稚嫩的双手描绘出心中充满童真的音乐蓝图。),从而引导出学生丰富的音乐敏感性。那么,作为音乐教育者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呢?我认为要从课内外多启迪学生感受音乐、产生情感共鸣并引导学生探究音乐作品内涵。

一、从课外,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收集与课本欣赏课题相关的各种资料(音图片、与音乐相关的实物等),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录下各种美妙的声音,配上自己的解说,制作成一个有关音乐专题的片段。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来体验音乐,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二、从课内,让“乐、情”始终贯穿整个音乐课堂。切忌把音乐课上成政治理论课。

首先用这堂课的主题音乐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音乐课堂,让学生产生一种神圣、奇妙的殿堂般的感受。教师紧接着在趁热打铁,让学生随心所欲地用各种方式来表达展现新中最原始的情绪体验。表达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如此引导后的效果是:学生们有用彩色的画笔绘出抽象的线条、不规则的图形或具体形象的实物实景来表达的;也有用朴实或华丽的文字语言——诗歌、散文的形式来表达的;还有跃跃欲试想用舞蹈形体动作来表达展现的……教师只需要微笑地带着欣赏肯定的目光投向您的每一位学生,并对他们的表达方式作出一定的评价,您的想要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的目的就已经在自然而然中打到了。

接下来,教师一边让学生复听音乐作品,一边用生动的语言简介作品背景,从而揭开它的神秘面纱,让学生林会每一首音乐作品都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它的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史故。例如在初一“鉴赏与感受——中国民歌”这一单元欣赏课的教学中,我通过阐述中国民歌几千年来历经各个朝代发展演变的历史,染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歌是民族意识遗产中的瑰宝。从古至今,民歌一直紧密的伴随着人民,表达着他们的思想、意识、愿望、忧愁和欢乐,记录着他们的历史。在民歌中闪烁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光芒。作为中华儿女,应掌握了解我国灿烂的音乐文化,并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艺术,使民族艺术的光辉永存。一种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就回从学生的心灵深处油然而生。学生们此时热切盼望着我对具体的作品作进一步的分析,作为引导者的目的在不知不觉中得以达到——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并有了积极探索音乐内涵的动力。

第三步,采用启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学生主动探究、亲身体验,得出结论。例如在欣赏和分析中国民歌的类型特点的过程中,可以先启发学生确定每一种民歌类型的音乐欣赏的研究主题。如欣赏中国民歌中的《放马山歌》和《赶牲灵》,学生倾听完我接着启发:“你们能听出他们是我国哪一种类型的民歌吗?”学生纷纷回答:“山歌。”结果引发了他们的疑问:“为什么同是山歌,演唱风格特点却不同呢?”从而让学生自己确立了研究主题,然后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引发他们研究讨论学习的兴趣欲望。学生的思维非常积极活跃,我只是做启发引导:“想一想这两首山歌产生地区有何不同?”并走到学生中间去指导他们注意观察曲谱以及课件中播放的背景画面。学生最后经过自己的观察研究分析,发表他们的观点看法,最后我把他们的观点综合,进行点评式分析,:《放马山歌》与《赶牲灵》都属于山歌,但由于地区不同,在旋律、曲调上又有各自的特点。《放马山歌》是一首流行于云南的反映放牧生活的著名山歌。歌曲结构有上下两个乐句组成,下句曲调是根据上句的音乐素材发展而成的。全曲音域只有五度,仅用6(la)、1(do)、2(re)、3(mi)四个音,歌词简练,其中夹以“喔噜噜”等衬腔,以及赶牲口的吆喝声,表现了牧童的活跃和欢快的情绪,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赶牲灵》是一首陕北人民喜爱的山歌(信天游),旋律由上下对应的乐句构成。上句句幅宽长,跳进上行与级进下行的音调交替,加上带上滑音的自由延长音,听上去就像通往远方的道路那样悠远。下句句前加了“哎呦”感叹性的小衬腔,句首从高音区开始,然后节奏型似马蹄声XXX|XXX|,显得急促,反映了热切期待的神情。最后得出有关中国民歌的类型之一山歌的特点结论——山歌是劳动人民在山间野外自由抒发内心思想情感的抒情小曲,它不受劳动节奏和动作约束。各地山歌的风格、色彩、和特点也各不相同。一般来说,高原地区的赏格比较高亢、嘹亮、粗犷有力,平原地区尤其是江南一带的山歌比较流畅、秀丽,草原上的牧歌则辽阔、舒展而热情奔放。山歌的题材内容非常广泛,歌词常带有即兴性。因此山歌的节奏大多是舒展而自由的,音调悠长飘逸,节奏、曲调可随意伸长、缩短,加以变化。有时为了更好地抒发情感,是歌声传得更远,还可以加入呼唤性的衬词、衬句。从曲式结构上看,由两个乐句和四个乐句构成的乐段结构最为常见,也是最基本的曲式。我肯定的告诉学生这个结论是我们师生共同的研究成果,让学生体会到他们研究的价值意义,使他们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感受到研究学习的快乐。那么在整堂欣赏课对音乐作品具体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如果始终贯穿着这种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那么作为这堂课的总体教学目的就已经达到了,即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提高了学生的欣赏分析能力,最终使学生的审美体验、审美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形成且提高。

如何上好中学数学教学之我见 篇6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 学习总结 分层教学

如何才能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呢?在中学数学教学的实践中,往往由于忽视数学教学的规律,教学不甚得法,教学质量差,造成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负担过重,束缚了学生智力的发展,造成“高分低能”、“两极分化”等现象。因此,要改变这种不良偏向,就有必要对教学法作探讨和研究。很多初中毕业生一进入高中就觉得高中数学特别难学,学不会,尤其像我们这些普通班的学生,初中的基础知识很多都没掌握好,学习习惯差,早就是一名学困生了。他们进入高中后习惯毫无改变,更不要谈学习方法了。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教学压力相当大,不仅要教授学习方法,传授知识,还要从根本上转变他们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那怎样才能让他们很快进入高中学习状态,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呢?下面是笔者这几年对数学教学的几点心得。

一、每周写一次学习总结或感想

对于很多新生来说,他们的好奇感特别强,对同学、老师、学校都相当好奇,不是那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为了转移他们的视线,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笔者一开始就让他们坚持每周都要写一段本周总结(50字上),写在一个本子上,写完后留下自己的姓名、日期。我也坚持每周都要抽空看看他们的总结,在自习课或其他时间回答他们的疑问,比如,有位同学学习非常刻苦就是成绩提不上来,我就会给大家就学习方法提几点建议,不仅让这位同学知道自己方法不当,并及时改正,其他同学也从中吸取经验。写总结的目的一方面让他们反思本周的学习情况,做到自己对这一周所学的东西了如指掌,并在接下来的一周通过此方法继续加油刻苦学习。另一方面,学习上有一些问题的学生会在下周的学习中要求自己上课要认真,想方设法把落下的补上,争取每周都有收获,进步。习惯差的也会对自己的行为有一定的收敛。总之,目的就是要随时提醒他们把心思和时间都要放到学习上来,一学期一学期地坚持到底。

二、随时与学生交心

每当上课前或下课后,我基本上都要与同学们聊聊天,让他们觉得老师是真心与他们交流,慢慢地他们也喜欢把他们学习上的一些困难及时告诉我,让我帮他们走出困境。比如,有位学生在一次测试中没考好,主动来找我谈心,最开始时他有点想放弃学习的想法,我就从各方面与他交流不断的鼓励他,最后他又重新燃起学习的热情,并向我保证一定会加倍认真学习,下次一定会考好的。

三、采用分层教学

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同时,我也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发掘出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尽量做到基础分流,弹性管理。在教学中我采用分类教学,分层指导的方法,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够稳步地前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于问题我没有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让他们在交流中掌握知识,在讨论中提高能力。尽量让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题、标新立异。实施分层教学,重要的是要优化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师生真诚友好的学习环境;教师要真正了解学生心理,尊重学生个性,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主动的去学。再者,分层教学不仅使成绩好的学生更优秀,更有发挥潜能的空间,而且也使基础差的学生觉得有东西可学,一节课下来自己也有所收获,有一种成就感,从而不会觉得枯燥无味,厌恶数学,也不会对数学产生畏惧的心理。这样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步使他们心理平衡,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勤于思考,善于提问,学会解决问题

作为普通班老师,要想提高他们学习成绩就必须创新,而创新的前提是理解。我们知道,数学离不开概念,由概念又引伸出性质,这些性质往往以定理或公式呈现出来。对定理、公式少不了要进行逻辑推理论证,形成这些论证的理路需要思维过程。而要做到理解,就需要勤于思考。对知识和方法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如为什么要形成这个概念?为什么要导出这个性质?这个性质、定理、公式有什么功能?如何应用?勤于思考的表现还在于对认知过程的不断反思、回顾,不断总结挫折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避免墨守成规,勇于创新。

要求学生在数学课堂中通过观察、感知学会分析,有自己的见解,要善于挖掘自己尚不清楚的问题,多角度、全方位地探究,并提出质疑。

学数学离不开解题,解题是在掌握所学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运用。解题可以训练技巧,磨炼意志。在解题过程中,先应判断解题的大方向,大致有什么思路,在引导学生解题的探索过程中,要注意联想,要学会用不同的立意、不同的知识、不同的方法去思考,并善于在解题全过程监控自己的行为,是否走弯路?是否走入死胡同?有没有出错?需要及时调整,排除障碍。这样长期形成习惯后,往往可以别出心裁,另辟解题捷径。这种思维品质也是创新的重要标志。

五、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课后作业和反馈练习、测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抓好这一环节的教学,也有利于复习和巩固旧课,还锻炼了普通班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完一节、一课、一单元后,让学生动手“列菜单”,归纳总结,要求学生尽量自己独立完成,以便正确反馈教学效果,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把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是要长期坚持的,多年来就是这扎扎实实的教学,扎扎实实的学习才使我所教的班级的学生在自学能力上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科学安排,课前、课堂、课后三者结合,留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机会。真正把学生推向主动地位,使其变成学习的主人。

总之,对学生而言,要着重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加强基本技能的培养,让他们在基础题中得到锻炼,得到提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以点代面,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多与他们交流谈心,及时改变教学方法和进度,把学生引到正确的学习轨道中来。只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勤分析,善反思,不断总结,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而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才能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如何上好中学化学实验课 篇7

一、如何组织实验预习

实验预习是保证学生能正确进行实验操作并获得成功的重要前提。要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自觉、主动、独立、目的明确地去做实验,并且能对实验提出自己的想法,必须进行实验前的预习。组织预习应做到布置具体化、检查制度化,通过有效的预习来提高学生实验的质量。

(一)布置具体化

学生实验课前,教师不但要告示学生实验的内容,而且要对学生预习提出具体要求或预习提纲,它应包括:

1.要求学生阅读实验课文,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了解所用仪器的名称、外形、性能和所需的药品,掌握实验的大体步骤。

2.要求学生设计好记录实验现象或数据的表格,一方面做实验时备用,另一方面也是一项很具体的预习工作。学生只有在对整个实验有了基本了解,明确实验的预期要求后,才能设计出较合理的实验现象或数据记录表格来。

3.布置学生思考实验内容后面的“问题和讨论”题,并根据实验内容布置一些有导向性的预习题,以帮助学生较深入、有针对性的预习。

4.让学生自制一些实验器材,试着改进一些实验的方法,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等。

(二)检查制度化

为了督促学生做好预习,引导实验操作顺利进行,对布置的预习任务一定要检查落实,形成制度。检查一般安排在实验课学生开始操作之前进行,时间不能太长,以免学生不能完成实验,检查的方式一般可采取:

1.巡视:查看学生自制的实验现象或数据记录表格或自备的用品。

2.提问:围绕实验中的关键问题或预习思考题作课堂提问,这样既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又以问答式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本次实验的要领。

3.演板:叫学生到黑板上解答一些预习题,画实验装置图或简单的仪器图。

4.问卷:编制小试卷,通过学生答卷情况了解预习情况。

5.分段操作:对实验中某些步骤、仪器的组装等,抽学生上讲台进行试操作,例如《粗盐的提纯》实验可让学生做调节天平平衡的操作或过滤操作,《气体制备》实验可让学生作组装实验装置或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操作,《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可让学生作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的操作等;还可以让学生在老师给出的各种用品中选择本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药品或对老师的错误演示指出错误之处等。

通过形式多样的制度的检查,促使学生养成每次实验前必须做好预习的习惯,保证实验操作按时按质完成。

二、如何组织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是学生完成整个实验的关键环节,是学生的科学实验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既要让学生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多动手、多动脑,仔细观察,又要加强引导,及时发现问题,帮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这就需要努力创设一个热烈、活跃、紧张而有序的氛围。根据不同的实验操作,可采用放开式或同步式。所谓“放开式”,即在学生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放手让学生按自己的思路和实验操作步骤去完成实验全过程,这是大多数学生实验课采用的一种形式。采用这种方式,教师事先必须对实验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充分的预见,提示学生注意。实验中应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并处理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进行指正。对一些好的做法应及时肯定并推广,做到放开而不放任。有些实验操作也可以采用“同步式”,即整个教学班以相同的进度完成各步操作。如《中和滴定》这个实验,其目的是使学生初步学习滴定管、移液管的洗涤、检漏,排滴定管内气泡,滴定操作及终点判断等。该实验要求操作要规范、结果要准确,学生初次接触,若放开去做,会出现较多问题,教师疲于奔命,学生仍可能不得要领。而采用“同步式”实验则可收到较好的效果。课前教师应精心设计好操作指令,课堂实验时,按教材要求,逐项发出指令,全班同学同时完成各步操作,教师逐步进行检查,从酸碱性滴定管的区分,滴定管的洗涤、检漏、排气泡到滴定操作、终点判断等分步同时到位,然后让学生从头到尾连续做一遍,全班大多数同学能在一堂课内初步学会《中和滴定》实验的有关操作。一些较复杂的实验一般都可采用这种组织方式。

三、如何组织写好实验报告

如何上好中学思想政治课 篇8

一、巧妙导入新课, 拓展思维空间

采用多媒体视频、图片、故事等不同的形式导入新课, 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建立知识、材料间的互相联系,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

我们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像力, 就应从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社会、分析社会现实的能力入手。在教学过程中, 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 结合现实生活中学生所关心和熟悉的一些事例, 教会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去分析材料、事例, 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和材料间的联系, 从而触发学生的灵感。

三、以感情来辅助教学, 和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 使学生爱上政治课

政治课与其他学科不同, 它枯燥无味、概念性强, 学生大都不喜欢, 要想上好一节政治课, 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你并且乐于听你的课。因此, 我首先运用了“以情激学法”。

1.采取情感攻势, 以真情感动学生。

我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到学生当中去, 和他们共同做游戏、谈人生, 时时在生活中关心他们。久而久之, 我的课他们也愿意上, 并且每节课都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2.真情诱学, 升华教学。

3.以浓厚的爱生之情来引导学生的言行。思想政治课的任务不仅是教给学生马列主义的基本知识, 增强其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四、搞好实践活动, 培养创新思维

在教学中, 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把教学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实践活动, 增强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学以致用。

五、面向全体, 抓两头、促中间, 积极转化后进生

实施素质教育, 要面向全体。在政治教学中, 我努力做到不使任何一个学生掉队, 对于学习好的学生给予更高的要求, 对于后进生给予更大的热心、耐心, 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激励他们的上进心。

总之, 政治教学是一项艰巨而富有创造性的教学工作, 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德育工作成果。要做好一名政治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 有爱心, 更重要的是有好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爱学、好学。

摘要:政治教学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教学内容抽象生硬、理论性强, 大多数学生不愿意主动学习。教师要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兴趣, 以情动人, 结合实际,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并努力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

论如何上好农村中学英语课 篇9

一、游戏活动, 激发学生兴趣

游戏作为一种学习形式远远先于课堂教学。在现代教学中, 游戏教学是教师为学生烹调的“大菜”中的一道“佳肴”, 已经成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技巧和手段。用游戏组织教学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唤起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求知欲, 使他们在“玩”中学到知识, 达到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同时, 他们在心理和生理上的需求也得到满足, 既重视了教与学过程中学生的主观选择性, 又促使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换。比如:复习26个英语字母时, 将全班分为6个小组, 其中一组同学每人持有一个大写字母卡片, 另外一些同学秘密持有一些小写字母卡片, 持有者姓名中一定含有该卡片上的字母;又如操练疑问句:“What color is it?”, 设计一个“隔盒猜颜色”的游戏。在游戏的同时, 引进奖励机制, 对获胜的同学分别进行奖励, 以进一步调动其积极性, 把学习推向高潮。

二、运用多媒体, 营造学习氛围

由于农村中学都实施了现代化远程教育工程, 电教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合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录音机以至电脑辅助教学等能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 而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 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下面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5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为例:出示课件, 画面上出现一段录像, 展示Tom和几个小孩在踢球的同时, 邀请他们参加他的生日聚会, 非常自然地导入新课, 使学生能准确、牢固地记住所要学的知识, 且学习积极热情也很高。又如为了激活学生已掌握的有关动物的知识, 在教学中呈现“Zoo”情景。对于农村没有动物园的学生来说, 他们会对这样的情景感到特别新鲜, 特别感兴趣。学生脑中也能调出有关不同动物的不同特征信息并进行复习, 还可以学习课本上没出现的动物信息。

三、竞赛活动, 激活课堂

竞争比赛是一剂活跃课堂的兴奋剂。根据初中生好胜的心理特点, 形式多样的竞争比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的好胜心驱使学生乐于参与各种比赛活动, 尤其在紧张、热烈的竞争气氛中, 无论是小组赛还是个人赛, 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都很高, 课堂气氛可谓空前的高涨。如在学习一般现在时的语法时, 把全班分为6小组, 并事先准备好6个关于一般现在时的句子, 小声地分别是告诉6小组的每组第一人同学, 要他 (她) 把所听到的句子小声地传给第二个同学, 依次传下去, 直至最后一个同学, 最后由每组最后一个同学把所听到的说出来, 哪组最接近原句, 哪组为胜, 通过这样竞赛同学们个个积极既锻炼参与了学生口语表达和听力能力, 同时他们对一般现在时的结构更是印象深刻。因此将带有竞赛性质的练习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不但满足了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及喜欢竞赛的心理, 还能有效避免学生在课堂上的“走神”现象, 同时还训练了他们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四、诗歌作例, 生动有趣

有的语法项目可以利用打油诗或顺口溜的方法记忆掌握, 如教虚拟语气可让学生背“If All Were You”;教以“O”结尾的名词变复数可让学生背“Negroes and heroes eat potatoes and tomatoes”;教定冠词用法, 让学生背“上文提到, 双方知道, 序数词不能少, 形容词最高级不可掉, 独一无二更必要”等顺口溜。

五、结语

虽然农村中学的师资和教学条件较薄弱, 但只要英语教师充分挖掘资源, 尽量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 让学生心情舒畅, 同时使自己的教学活动设计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他们才能学到更多知识, 学得更快、更轻松。

参考文献

[1]王荣君.提升教师个人魅力, 实现课堂有效教学[J].生物技术世界, 2014 (4) .

[2]殷瑾.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浅议[J].数理化学习, 2009 (5) .

[3]刘学英.小议农村中学英语有效教学的几点尝试[J].新课程, 2012 (7) .

如何上好一堂中学音乐欣赏课 篇10

关键词:中学,音乐欣赏,重要性,措施

一、音乐欣赏课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音乐欣赏课是从音乐课程中所分离出来的。近几年, 随着新素质教育和新课标改革进度的加快, 众多中学开办了音乐欣赏课程, 旨在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 从而实现学生文化素养整体性提升的最终目的。音乐是一门艺术, 其形式、内容、风格、演奏技巧千差万别。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精神的寄托。不同的音乐能够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音乐荡涤了人的灵魂, 触碰到人们内心最柔软的部位。当人们的情感与音乐作品的情感达成共鸣时, 人们内心的情感色彩将会在音乐中得以晕染, 其思想境界将上升到一个高度, 这个高度决定了行为的高度。因此, 音乐对于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也是深远巨大的。对于中学生来说, 一堂好的音乐赏析课可以激发其音乐赏析的热情, 提高其学习兴趣, 丰富其情感世界。此外, 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领悟力、想象力、赏析能力会实现较大的提升。在音乐赏析中, 学生对音乐类型、演奏方式、曲调风格等都能够有充分的了解。中西方音乐文化的交融拓宽了学生的眼界, 学生音乐知识的汲取面更加的广泛, 其对音乐热爱的情愫在原有基础上得以进一步加深。由此可以看出, 上好一堂音乐欣赏课对于中学生的学习及成长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上好音乐欣赏课的几点措施

(1) 选取适宜的欣赏曲目, 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中学音乐教学活动中, 教师可以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在传统的音乐赏析课中, 教师对欣赏乐曲目的选取大多是依据个人喜好。因中学生与教师的欣赏水平存有较大的差距, 因此教师所喜爱的曲目对与学生来说却是生涩难懂的。因此, 教师在欣赏乐选取的过程中, 应当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对该年龄段学生的理解力、欣赏力和领悟力有充足的了解, 选择学生所熟知的、欣赏价值较高的一些音乐曲目, 比如莫扎特的《小夜曲》, 贝多芬的《第三命运交响曲》等。这些脍炙人口的曲目将学生的思绪带到了浓烈的演奏氛围中来, 音乐的艺术感染力拉近了音乐与学生心灵之间的距离, 学生的思绪徜徉于灵动的乐海之中, 学生对音乐的陌生感随之崩塌。在反复的乐曲欣赏中, 学生音乐的赏析能力大大提升, 其音乐鉴赏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教师在曲目选择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 同时还需将所选的曲目与学生的情感世界相结合。中学阶段是学生生理发育及心理发育的起始阶段, 因此, 教师需为学生选取积极向上且情感色彩浓重的欣赏乐, 使得学生的情感与音乐情感产生共鸣, 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加深学生在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此外, 欣赏曲目的选择还需具有时代性, 对于中学生来说, 流行曲目受到其高度追捧和热爱。因此, 教师应结合学生这一心理, 在音乐欣赏课程中, 适当的融入一些流行元素, 以此来提高学生音乐欣赏的兴趣, 加强学生对音乐赏析课的喜爱。教师可以在学生欣赏音乐的过程中, 教授学生根据音乐节奏打拍子的技巧。学生在多变的节奏中, 能够很好的体会到乐曲节奏的美妙变化。

(2) 实现“演”与“听”二者的有机结合

在传统的音乐赏析课程中, 教师将学生固定在座位上, 保持良好的坐姿, 仔细的聆听所播放的曲目。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被大大的限制, 音乐欣赏课的氛围因此被凝固, 刻板无趣的氛围使得学生对音乐欣赏课产生了无聊、慵懒、抵触的心理。因此, 笔者建议, 在音乐赏析的课堂学习中, 教师应当允许学生选择适宜、舒适的聆听姿态。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曲目的节奏演绎不同风格的肢体动作, 边听边唱、边听边舞、边听边演奏等方式都可被教师所采纳。例如在欣赏《天鹅湖》曲目的时候, 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曲目的理解, 演绎出天鹅湖中天鹅高傲、纯洁的特征。在音乐欣赏结束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就刚刚所倾听的曲目结合自身的情感因素对曲目中的思想情感进行生动具体的阐述, 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提高其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领悟能力。教师要想活跃音乐赏析课的课堂氛围, 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教师可以采用模拟伴奏的教学方法。教师针对下一堂课中所要欣赏的曲目内容及节奏特色, 要求学生自行制作打击乐器。再或者,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按照交响乐团的队形进行排列, 让学生担任演奏乐器的职能, 在学生的面前张贴乐器名称, 安排一位学生扮演指挥官。一切安排妥当之后, 教师播放音乐曲目, 学生根据指挥官的指挥和曲目中的乐器演奏, 使用肢体语言模拟现场演奏。对于硬件设置较好的学校来说, 可将模拟演奏变为实际演奏。教师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 可以使用摄像机等视频录制工具, 将学生的课堂表现拍摄下来。课下将短片放映给学生, 让学生知晓自己的课堂表现。在趣味性十足的重放中, 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把握更加的准确, 其对曲目情感的领悟更加透彻。与此同时, 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喜爱程度更加的深入, 这种心理有助于学生音乐赏析水平的提升, 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也随之轻而易举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徐霞.浅谈中学音乐欣赏课的艺术处理[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3 (06)

如何上好农村中学体育课之我见 篇11

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和体育运动技能。在广大的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严重缺乏、教学条件、教学设施普遍落后,大多采用“放羊式”教学方法,使学生产生一种体育课就是自己玩、自由活动的错误认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改变学生的主观认识和错误思想,怎样上好体育课呢?我认为,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个环节,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从思想上改变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重视体育课

因为处于农村,体育教学条件和体育教学设施严重落后,而农村小学的这种情况更加严重,我们的家长和老师也从根本上轻视体育课,注重分数的大环境下使我们的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玩、自由活动。升入初中,应该从我们的第一节课就开始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意识,改变他们以前养成的错误观念,告诉他们初中与小学体育课的不同,培养他们正确的体育意识,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课当中来。

二、根据教学计划认真备课

大多数人认为:上体育课很简单,用不着写教案备课,上课时教师安排学生运动就可以了。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体育课是教授体育运动知识、体育运动技术动作和组织体育运动训练的课,与其他课一样,每节课都有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如果安排不紧凑,学生思想容易产生松动,跟不上教师节奏,完不成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要认真备课,组织好每个环节,否则就达不到预期目的。

三、组织形式多样,激发学生兴趣

中学生都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和追求新事物的心里,这种心理是他们探索事物和获得知识的需要。但农村中学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设施普遍落后,教学器材缺乏,学生可供选择和运动的项目有限,活动单一。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来做好充分的准备,尽量在内容创新下下功夫,积极开发新的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安排,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灵活多样而且生动活泼,练习手段也新颖多变,这样就会激发学生运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就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如果教师在合理的安排上游戏或是趣味性的比赛手段来进行练习,学生学习的情绪就会调动起来,以高涨的情绪参与教学,就会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四、提高體育教师专业素质,缩减体育教师教学任务

农村中学现在普遍存在缺乏体育老师的现状,一般一所初级中学仅有一个或是让别的老师来兼带体育课,这样体育教师的任务非常繁重,没有那么大的时间和精力来准备每一节体育课,而且兼带课的体育老师没经过专业培训,课程环节与组织形式不同于室内课程,在教学和组织上必定存在很大的差异,课程质量严重受到影响,若等同于一般室内课程来上,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积极性必然下降,况且很多老师也不重视体育课,应付了事,如此何谈达到我们所说的“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

浅谈如何让中学生上好美术课 篇12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育,兴趣

美术课是培养创造力的沃土,能让学生尽情地发现美,萌发爱,认识自我,展现自我。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学科的教学特点,培养学生自信的性格特征,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下面我把自己一些观点和做法和大家分享。

一、学生快乐学习,是学好美术的根本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如何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是需要永远研究的一个古老而永不过时的课题。对于一个人来说,能快乐地生活是非常优秀的品质。同时,能充满快乐的人身上一定会展现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创造的性格特征。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无时无刻地提醒自己完善自我,把快乐、爱和激情传递给学生,让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每一个学生。看到鲜花,纵情地耸耸鼻子,告诉学生香浓的味道沁人心脾;深情的抚摸老树,感叹它历经风雨的沧桑和为人遮挡烈日的柔情;拍一拍学生的肩膀,流露出无尽的爱意和鼓励;教师细心地把学生的画一幅一幅地放平、排整齐,用心告诉学生你们都是最优秀的。只有快乐地学习,学生才不会把美术学习看成任务,产生学会和学好的冲动。

美术课是能让学生激情燃烧的课程,只要爱创造,喜欢新奇的学生都应该喜欢美术课堂。如果学生不喜欢,不能乐在其中,一定是教师的课堂安排不够完美,教师自身的素质有待提高。如何让学生快乐学习,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必修课,这需要教师具有扎实的业务基础,具有很好的把握课堂的能力,具有随时抓住学生兴奋点的睿智。学生如同刚出土的小苗,对新鲜的世界充满好奇,一缕光亮便能让他们高昂起头。适时讲述一个个启迪智慧的小故事,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生活,什么是快乐,什么是关爱;教师利用丰富夸张的表情,告诉他们你做得很好,你很优秀。这些都能让学生心潮澎湃,对自己和世界积累更多的认知。

二、让课堂融入生活,促进学生兴趣学习

美术课所学是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联的,要教会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感悟生活、表现生活。带领学生品味生活的味道,从生活中得到启迪,获得灵感,通过美术作品展现出来。

引导学生感知生活的无处不在,告诉他们生活如呼吸一样时时伴随着你,却不被感知,会不经意间从你眼前划过而被忽略;告诉学生只有用心感知,才会懂得生活的点点滴滴是多么的精彩。让他们看一看朴素、实用的黑板,如果没有教师不辍的耕耘,它仅仅是一块能写字的板子。仔细听,校园里修剪整齐的草坪上依然有剪草机的轰鸣。仔细看,手扶剪草机的佝偻身影是如此的可爱。观察一下你的班主任,满脸憔悴,可能因为备课到很晚。

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在眼睛开合的瞬间,微微变换视角一切都会有所改变,有的感动你,有的让你欣赏,这一切都值得你记住它。告诉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抓住那一瞬间,牢牢地记在心里,记住那份感动,这些是你创作的源泉。

生活太丰富了,想完美地把个人的感受尽善尽美地展现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这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不懈努力。首先,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细节,积极地积累、收集素材,为课堂的创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教师要合理地设置课堂,精心安排每一个环节,使学生尽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找到想表现的主题认真探究;第三,引导学生认真地利用课堂学习,掌握好技法,提高表现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探究性地完成美术创作,才会有感人的创作出炉,感动自己,感动他人。

三、鼓励创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燃起学生创作激情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生活环境、知识水平等诸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引导。让学生敢于张开想象的翅膀,创作出更奇、更新、更感人的艺术作品。

当今的中学生可以说见多识广,个性张扬,勇于展现自我,接纳新鲜事物的能力非常强。作为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他们这一特点,培养他们敢于突破常规的思维模式,鼓励他们用超常规的表现手法,新奇的材料、视角表现自己的想法,促使自己创造性思维的无限延伸。

引导他们从平凡中发现不同的品质。告诉学生细心观察眼前的事物,不要忽略小而平常的事物,它们也有精彩的部分。如,让学生看看自己的左右两个大拇指有什么不同,用准确的线条把他勾勒出来;或让学生想想学校门前大树的傲人身姿,不拘方法地画出来,看谁能找到它最突出的特征;最后,将学生作品进行展示,互相借鉴和提高。

拓宽课本知识,多利用适合学生的艺术创作形式,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拓展学生思维。漫画和抽象画的学习和运用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些生动的作品,大胆的夸张变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锻炼了学生的记忆力,引导学生敢于进行充满激情的创作。尽管他们的表现技法还欠娴熟,但是通过这些练习,可以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运用艺术实践去表现生活的优良品质。

四、培养自信心,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做任何事,自信心都是至关重要的。有了自信,就有了奋斗的动力,有了前进的方向。学生带着自信去创作,去学习,不仅能掌握好基本的创作技法,还为未来的人生奠定了成功的基石。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这需要教师随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在教师讲授新课时,有的学生会觉得所学太难,害怕自己学不会或学不好,这时教师要及时发现和打消学生的畏难情绪,告诉他们熟能生巧的道理,好的作品对谁来讲都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都需要反复推敲、修改,每个人都有成为画家的潜质;在进行绘画练习时,教师要多加鼓励,充分肯定学生作品的优点,如:“造型很准确”“用笔有大师范儿”“将来你一定能成为画家”等等;在进行创作时,引导学生敢于异想天开地用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材料去完成作品,告诉学生美术作品,不怕新颖,不怕奇特,只要能真实反映你的感受就是好作品。敢于去探究,敢于去尝试,就一定能完成感人的作品。

上一篇:电控喷油下一篇:教学状况